CN220924034U - 固定支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固定支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4034U
CN220924034U CN202322881128.0U CN202322881128U CN220924034U CN 220924034 U CN220924034 U CN 220924034U CN 202322881128 U CN202322881128 U CN 202322881128U CN 220924034 U CN220924034 U CN 220924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connector
mounting
wire harness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811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ngjun Oul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Zibo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ngjun Oul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Zibo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ngjun Oul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Zibo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ngjun Oul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811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4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4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4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固定支架和车辆,其中,固定支架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围板、仪表板线束、底盘线束以及多个连接器,所述仪表板线束与一连接器连接,底盘线束与另一连接器连接,所述前围板上设有避让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前围板,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且与所述避让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降低了仪表板线束和底盘线束的连接器的损坏风险。

Description

固定支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仪表板线束与底盘线束各自的对插处,连接器无固定,在整车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连接器与前围板运动干涉,而导致连接器碰损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支架,旨在降低仪表板线束和底盘线束的连接器的损坏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支架,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围板、仪表板线束、底盘线束以及多个连接器,所述仪表板线束与一连接器连接,底盘线束与另一连接器连接,所述前围板上设有避让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前围板;和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且与所述避让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卡孔,所述连接器上设有卡扣,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卡扣连接于所述卡孔。
可选地,所述卡孔为长条状。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上还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用于安装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预留孔呈长条状,且所述预留孔与所述卡孔的延伸方向不同。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设有一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相折弯,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均包括一所述第一安装部和一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板体为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前围板贴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前围板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第三板体冲压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固定支架用于车辆,其中车辆包括前围板、仪表板线束、底盘线束以及多个连接器,仪表板线束与其中一连接器连接,底盘线束与另一连接器连接,进一步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连接于前围板,第二安装部连接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安装连接器,从而使底盘线束和仪表板线束对应的连接器均安装于第二安装部,进而安装于前围板上,也即,底盘线束和仪表板线束对应的连接器均相对于前围板固定,从而不会出现连接器相对前围板运动的现象,进而降低了仪表板线束以及底盘线束的连接器的碰损风险,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前围板上设有避让槽,连接部与避让槽对应设置,以使得在固定连接器时,连接器不会与前围板相干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安装于前围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前围板 51 第一板体
11 避让槽 52 第二板体
20 仪表板线束 53 第三板体
30 底盘线束 54 卡孔
40 连接器 55 预留孔
41 卡扣 56 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支架,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围板10、仪表板线束20、底盘线束30以及多个连接器40,所述仪表板线束20与一连接器40连接,底盘线束30与另一连接器40连接,所述前围板10上设有避让槽11,所述固定支架包括: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前围板10;和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且与所述避让槽1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器4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固定支架用于车辆,其中车辆包括前围板10、仪表板线束20、底盘线束30以及多个连接器40,仪表板线束20与其中一连接器40连接,底盘线束30与另一连接器40连接,进一步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连接于前围板10,第二安装部连接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安装连接器40,从而使底盘线束30和仪表板线束20对应的连接器40均安装于第二安装部,进而安装于前围板10上,也即,底盘线束30和仪表板线束20对应的连接器40均相对于前围板10固定,从而不会出现连接器40相对前围板10运动的现象,进而降低了仪表板线束20以及底盘线束30的连接器40的碰损风险,提高了连接器40的使用寿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前围板10上设有避让槽11,连接部与避让槽11对应设置,以使得在固定连接器40时,连接器40不会与前围板10相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40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连接器40的安装和拆卸,同时也便于对仪表板线束20和底盘线束30的检修和更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器40还可以是焊接固定于连接部,还可以是铆接于连接部。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为卡孔54,所述连接器40上设有卡扣41,所述连接器40通过所述卡扣41连接于所述卡孔54。卡扣41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强,从而提高了连接器40的安装效率,且降低了连接器40和固定支架的成本。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连接器40上设置螺钉孔,然后将连接器40螺钉锁附于卡孔54处,螺钉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当然连接器40和连接部之间还可以是粘接,或者通过卡孔54焊接,热熔后一体成型也可以。
进一步地,所述卡孔54为长条状。通过将卡孔54设置为长条状,从而降低了连接器40安装后发生转动的可能,进而进一步增加了连接器4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一连接器40对应两个卡孔54,从而起到限制连接器40转动的可能,进而提高连接器40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还设有预留孔55,所述预留孔55用于安装连接器40。通过设置预留孔55,从而可供额外增设的连接器40使用,当没有额外增设的连接器40时,则预留孔55处于空置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55呈长条状,且所述预留孔55与所述卡孔54的延伸方向不同;通过将预留孔55和卡孔54设置为不同延伸方向,从而当连接器40需要不同的安装方向时可以选择安装在预留孔55处,进而提高了固定支架的适用性。
具体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以及第三板体53,所述第一板体51和所述第三板体53上均设有一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板体52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51和所述第三板体53,且所述第二板体52与所述第一板体51和所述第三板体53相折弯,所述第一板体51和所述第三板体53均包括一所述第一安装部和一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板体52为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前围板10贴合固定。即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其中部分为第一安装部,部分为第二安装部,从而降低了当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受到碰撞后弯折的可能,进而增加了连接器安装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和第三板体53从而去适配前围板10的结构,同时第二板体52和多个第一安装部与前围板10之间贴合固定,从而增加了固定支架与前围板10之间的安装强度,进而增加了固定支架安装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连接器40与前围板10之间干涉的可能,进而提高了连接器40、仪表板线束20以及底盘线束30的使用寿命。同时,贴合固定也减少了固定支架与前围板10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而降低了车辆在运动过程中,固定支架与前围板10之间产生的运动噪音,进而降低了固定支架与前围板10之间松动的可能,进而提高了前围板10和固定支架的安装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以及第三板体53相互折弯,且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之间、第二板体52和第三板体53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56,从而增加了固定支架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了连接器4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前围板10焊接。焊接方式牢固耐久,不易渗漏,接头强度和严密性高,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焊缝强度高、密封性能好,从而降低了固定支架的安装固定成本,增加了固定支架的安装强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支架还可以是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于前围板10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第三板体冲压一体成型。从而增加了固定支架的结构强度,降低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断裂的可能,进而提高了连接器40安装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连接器4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围板10、仪表板线束20、底盘线束30、多个连接器40以及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固定支架,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围板、仪表板线束、底盘线束以及多个连接器,所述仪表板线束与一连接器连接,底盘线束与另一连接器连接,所述前围板上设有避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前围板;和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且与所述避让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卡孔,所述连接器上设有卡扣,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卡扣连接于所述卡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为长条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还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用于安装连接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呈长条状,且所述预留孔与所述卡孔的延伸方向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设有一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相折弯,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均包括一所述第一安装部和一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板体为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前围板贴合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前围板焊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第三板体冲压一体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支架。
CN202322881128.0U 2023-10-25 2023-10-25 固定支架和车辆 Active CN220924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81128.0U CN220924034U (zh) 2023-10-25 2023-10-25 固定支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81128.0U CN220924034U (zh) 2023-10-25 2023-10-25 固定支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4034U true CN220924034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81128.0U Active CN220924034U (zh) 2023-10-25 2023-10-25 固定支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4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24034U (zh) 固定支架和车辆
CN110816438B (zh) 车载电脑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4775135U (zh) 一种汽车前雨刮电机安装支架
CN210912028U (zh) 副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CN219948054U (zh) 车辆的雷达支架及车辆
CN213502046U (zh) 连接结构和汽车
CN215204436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6684346U (zh) 线束支架、连接转向节组件及车辆
CN214267465U (zh) 一种前排顶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134035U (zh) 控制器安装支架和车辆
CN113147899B (zh) 前纵梁前端模块的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车辆
CN214957212U (zh) Cmu支架、电池系统及汽车
CN220809333U (zh) 一种运输车牌照架
CN220809338U (zh) Esc固定支架和车辆
CN217835353U (zh) 一种汽车油箱吊带固定支架结构
CN220447828U (zh) 保险杠加强支架及车辆
CN213502169U (zh) 防撞梁结构和汽车
CN210454670U (zh) 车载吸顶多媒体播放器及汽车
CN214524089U (zh) 仪表板上本体总成、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CN211543700U (zh) 一种汽车前风挡与防火墙总成及车体
CN219635100U (zh) Ecu支架以及车辆
CN219277631U (zh) 前围上部总成和车辆
CN218431125U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对接支架
CN218907101U (zh) 支架和车辆
CN212338422U (zh) 一种拉索系统金属管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