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1592U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1592U
CN205081592U CN201520798580.3U CN201520798580U CN205081592U CN 205081592 U CN205081592 U CN 205081592U CN 201520798580 U CN201520798580 U CN 201520798580U CN 205081592 U CN205081592 U CN 205081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insertion holes
core block
guide portion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85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本达郎
右田贵之
新子刚央
中原康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1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159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02K1/276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 H02K1/2773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consisting of tangentially magnetized radial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其具有能够抑制因转子的旋转而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一个方式中,在相邻的铁芯块部的周向之间设置有作为供永久磁铁插入的孔的磁铁插入孔部。模制树脂部具有在磁铁插入孔部内至少设置一个的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在周向上位于比相邻的铁芯块部间的中心靠周向一侧的位置,且覆盖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将第一引导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另一侧的铁芯块部之间的周向的距离设为L1,将永久磁铁的周向的尺寸设为L2,将第一引导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一侧的铁芯块部之间的周向的距离设为L3时,满足L1-L2<L3的关系。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第平7-312852号中记载有一种通过树脂模制将永久磁铁、轭部以及轴一体成型的永久磁铁形转子。
实用新型内容
存在如下顾虑:在如上述那样的永久磁铁形转子(转子)中,通过树脂模制一体成型时,由于树脂的热量而使永久磁铁减磁。与此相对地,例如,考虑如下方法:在通过树脂模制将轭部(铁芯块部)一体成型后,将永久磁铁配置在轭部之间。若采用该方法,则永久磁铁通过磁力贴附在两侧相邻的轭部中的任意一个轭部上。
然而,有意通过磁力使配置在轭部之间的永久磁铁贴附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轭部的一侧是很困难的。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在轭部中,永久磁铁所在侧按每个永久磁铁而产生偏差,周向的永久磁铁的位置产生偏差。由此,存在如下问题:通过永久磁铁而产生的磁通在周向上存在偏差,且永久磁铁形转子的周向的重心平衡变差。其结果是,存在如下问题:永久磁铁形转子的旋转变得不稳定,在永久磁铁形转子旋转时产生振动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包括:转子,其具有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定子,其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以及轴承,其支承轴。转子具有多个铁芯块部、多个永久磁铁以及模制树脂部。多个铁芯块部在轴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多个永久磁铁对铁芯块部进行励磁。模制树脂部位于多个铁芯块部之间。在相邻的铁芯块部的周向之间设置有磁铁插入孔部,磁铁插入孔部为在轴向上延伸、并供永久磁铁插入的孔。永久磁铁具有沿周向配置的两个磁极。在周向上相邻的永久磁铁的磁极在周向上彼此同极相对。模制树脂部具有在磁铁插入孔部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的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在周向上位于比相邻的铁芯块部间的中心靠周向一侧的位置。且第一引导部覆盖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永久磁铁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另一侧的铁芯块部直接地接触、或隔着树脂间接地接触。将第一引导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另一侧的铁芯块部之间的周向的距离设为L1。将永久磁铁的周向的尺寸设为L2。将第一引导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一侧的铁芯块部之间的周向的距离设为L3。此时,在距离L1、尺寸L2以及距离L3之间,满足L1-L2<L3的关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马达,能够抑制因转子的旋转而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
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图,是图1所示的IV-IV剖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图,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再一个例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又一个例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示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另一个例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示出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图,是图12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马达;30、130、230、330、430…转子;31…轴;33A、33B、133A、133B、233A、233B、333A、333B…永久磁铁;33Aa…磁铁角部(角部);34c…铁芯块角部(角部);34N、34S、434N、434S…铁芯块部;35、135、235、335、435…模制树脂部;35b…上侧罩部(罩部);36a、336a、436a…内侧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36b、336b、436b、436c…外侧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37、437a、437b…第二引导部;38、438…磁铁插入孔部;40…定子;51…下侧轴承(轴承);52…上侧轴承(轴承);135g…插入树脂部(树脂);236…第一引导部;CL1…中心;J…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并且,在以下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各结构,存在使各结构的比例尺、数量等与实际的结构不同的情况。
并且,在附图中,为方便起见,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而示出了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将Z轴方向作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将X轴方向作为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将Y轴方向作为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并且,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作为θZ方向。θZ方向从-Z侧向+Z侧观察以顺时针的方向为正的方向,从-Z侧向+Z侧观察以逆时针的方向为负的方向。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延伸方向(Z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Z轴方向的正的一侧(+Z侧)称为“上侧(轴向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的一侧(-Z侧)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及下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θZ方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
并且,将向θZ方向的正的方向前进的一侧(+θZ侧,周向一侧)称为“驱动侧”,将向Z方向的负的方向前进的一侧(-θZ侧,周向另一侧)称为“反驱动侧”。另外,驱动侧及反驱动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驱动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延伸在严格地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情况的基础上,也包括沿相对于轴向以不足45度的范围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沿径向延伸在严格地沿径向、即沿相对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的基础上,也包括沿相对于径向以不足45度的范围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第一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包括机壳20、具有轴31的转子30、定子40、下侧轴承51、上侧轴承52以及汇流条单元60。
机壳20为具有筒部的壳体。机壳20容纳转子30、定子40、下侧轴承51、上侧轴承52以及汇流条单元60。机壳20具有下侧机壳21和上侧机壳22。下侧机壳21呈朝向轴向两侧(±Z侧)开口的筒状。上侧机壳22固定于下侧机壳21的上侧(+Z侧)的端部。上侧机壳22覆盖转子30以及定子40的上侧。
定子40保持于下侧机壳21的内侧。定子40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具有铁芯背部41、齿部42、线圈43以及绕线架44。铁芯背部41的形状例如呈与中心轴线J同心的圆筒状。铁芯背部41的外侧面固定于下侧机壳21的内侧面。
齿部42从铁芯背部41的内侧面朝向轴31延伸。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齿部42设置有多个,并在周向上以均等的间隔配置。绕线架44安装于各齿部42。线圈43经由绕线架44卷绕于各齿部42。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铁芯背部41和齿部42由将多个电磁钢板进行层叠而构成的层叠钢板组成。
汇流条单元60位于定子40的上侧(+Z侧)。汇流条单元60具有连接器部62。在连接器部62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电源。汇流条单元60具有与定子40的线圈43电连接的配线部件。配线部件的一端经由连接器部62露出到马达10的外部。由此,经由配线部件从外部电源对线圈43供电。汇流条单元60具有轴承保持部61。
下侧轴承51以及上侧轴承52支承轴31。下侧轴承51位于比定子40靠下侧(-Z侧)的位置。下侧轴承51保持于下侧机壳21。上侧轴承52位于比定子40靠上侧(+Z侧)的位置。上侧轴承52保持于汇流条单元60的轴承保持部61。
转子30具有轴31和转子主体部32。轴31以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轴为圆柱状的部件。轴既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中空的圆筒状的部件。转子主体部32位于轴31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主体部32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30例如从上侧(+Z侧)观察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即从反驱动侧(-θZ侧)向驱动侧(+θZ侧)旋转。
图2及图3是示出转子30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转子30的图,是图1中的IV-IV剖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出转子30的局部的立体图。在图6中,省略了永久磁铁33A的图示。
如图2至图4所示,转子主体部32具有多个永久磁铁33A、33B,多个铁芯块部34N、34S以及模制树脂部35。即,转子30具有多个永久磁铁33A、33B,多个铁芯块部34N、34S以及模制树脂部35。
永久磁铁33A、33B对铁芯块部34N、34S进行励磁。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铁芯块部34N、34S由将多枚电磁钢板进行层叠而构成的层叠钢板组成。电磁钢板是磁性材料的一种。如图4所示,永久磁铁33A与永久磁铁33B沿周向交替配置。各永久磁铁33A、33B插入到后述的磁铁插入孔部38中。永久磁铁33A、33B各自具有沿周向配置的两个磁极。永久磁铁33A例如在驱动侧(+θZ侧)具有N极,在反驱动侧(-θZ侧)具有S极。永久磁铁33B例如在驱动侧(+θZ侧)具有S极,在反驱动侧(-θZ侧)具有N极。由此,在周向上相邻的永久磁铁33A、33B的磁极在周向上彼此同极相对。
永久磁铁33A与永久磁铁33B除了周向的磁极的配置不同这一点之外,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只代表性地对永久磁铁33A进行说明,而省略关于永久磁铁33B的说明的情况。
如图5所示,永久磁铁33A与位于后述的磁铁插入孔部38的反驱动侧(-θZ侧)的铁芯块部34S直接地接触。因此,永久磁铁33A通过磁力牢固地贴附于铁芯块部34S,而稳定地将永久磁铁33A保持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永久磁铁33A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反驱动侧的面和径向外侧的面接触。永久磁铁33A沿径向延伸。永久磁铁33A的与轴向(Z轴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例如为矩形。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矩形包括大致矩形。大致矩形例如包括矩形的角部被倒角的状态。在图5的例子中,永久磁铁33A的径向外侧的角部中驱动侧(+θZ侧)的角部、即磁铁角部(角部)33Aa被倒角。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倒角包括将角部切除。切除的方法并没有特别地限定,既可以是倒角,也可以倒圆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永久磁铁33A例如设置有七个。永久磁铁33B例如设置有七个。即,永久磁铁33A的数量与永久磁铁33B的数量相同。另外,永久磁铁33A、33B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马达的规格而适当地变更。
如图4所示,铁芯块部34N、34S在轴31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铁芯块部34N与铁芯块部34S沿周向交替配置。铁芯块部34N位于永久磁铁33A的N极与永久磁铁33B的N极之间。由此,铁芯块部34N被励磁成N极。铁芯块部34S位于永久磁铁33A的S极与永久磁铁33B的S极之间。由此,铁芯块部34S被励磁成S极。
在本实施方式中,铁芯块部34N、34S只通过模制树脂部35相互连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子30中,没有除将铁芯块部34N、34S相互连接的模制树脂部35以外的部分,铁芯块部34N、34S相互分离。因此,例如,在通过树脂模制对模制树脂部35进行成型的情况下,树脂易流到铁芯块部34N与铁芯块部34S之间。并且,能够抑制铁芯块部34N、34S内的磁通向铁芯块部34N、34S的径向内侧泄漏。
铁芯块部34N与铁芯块部34S除了被励磁的磁极不同这一点以外,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代表性地只对铁芯块部34N进行说明的情况。
如图5所示,铁芯块部34N的径向外侧的角部中反驱动侧(-θZ侧)的角部、即铁芯块角部(角部)34c被倒角。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铁芯块部34N的径向外侧的角部例如周向两侧均被倒角。铁芯块部34N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永久磁铁33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铁芯块部34N例如设置有七个。铁芯块部34S例如设置有七个。即,铁芯块部34N的数量与铁芯块部34S的数量相同。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永久磁铁33A、33B的数量与铁芯块部34N、34S的数量相同。另外,铁芯块部34N、34S的数量也可以与永久磁铁33A、33B的数量配合而适当地变更。
模制树脂部35位于多个铁芯块部34N、34S之间。模制树脂部35为树脂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制树脂部35保持多个铁芯块部34N、34S。模制树脂部35的除了后述的盖部35d以外的部分例如为单一的部件。模制树脂部35例如通过在模具中配置铁芯块部34N、34S后流入树脂的树脂模制而成型。另外,模制树脂部35的除了盖部35d以外的部分也可以由多种树脂构成。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模制树脂部位于多个铁芯块部之间包括模制树脂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将多个铁芯块部中的任意两个铁芯块部连接的线上。多个铁芯块部中的任意两个铁芯块部并没有特别地限定,既可以是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铁芯块部,也可以是隔着轴31在径向上对置的两个铁芯块部。
如图2所示,模制树脂部35例如呈大致圆筒状。模制树脂部35具有外侧树脂部35a、上侧罩部35b、下侧罩部35c以及盖部35d。并且,如图4所示,模制树脂部35具有内侧树脂部35e。
外侧树脂部35a位于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外侧。按照每个永久磁铁33A、33B设置有多个外侧树脂部35a。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树脂部35a的一部分位于铁芯块部34N的被倒角的部分上。即,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铁芯块部34N的铁芯块角部34c被倒角,与铁芯块角部34c不被倒角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外侧树脂部35a的体积,从而易增大外侧树脂部35a的厚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通过将后述的外侧第一引导部36b设置于外侧树脂部35a而易于稳定地形成外侧第一引导部36b。
如图4所示,内侧树脂部35e在转子30中为位于永久磁铁33A、33B以及铁芯块部34N、34S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内侧树脂部35e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如图5所示,内侧树脂部35e的一部分与永久磁铁33A在径向上重叠。
根据本实施方式,铁芯块部34N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永久磁铁33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易增厚内侧树脂部35e的与永久磁铁33A在径向上重叠的部分。由此,通过将后述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设置于内侧树脂部35e的与永久磁铁33A在径向上重叠的部分,而易于稳定地形成内侧第一引导部36a。
如图2所示,上侧罩部35b位于铁芯块部34N、34S的轴向上侧(+Z侧)。上侧罩部35b例如呈圆板状。外侧树脂部35a的上侧的端部一体连接于上侧罩部35b。由此,上侧罩部35b连接多个外侧树脂部35a。另外,上侧罩部35b的外形也可以与转子30的外形配合而适当地变更。
上侧罩部35b具有沿轴向(Z轴方向)贯通上侧罩部35b的至少一个罩部贯通孔35f。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罩部贯通孔35f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罩部贯通孔35f与后述的磁铁插入孔部38以及永久磁铁33A或永久磁铁33B在轴向上重叠。因此,操作者等能够通过罩部贯通孔35f确认是否适当地将永久磁铁33A、33B插入到了磁铁插入孔部38中。并且,如后述的图6所示的那样,罩部贯通孔35f的开口部的面积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轴向上侧的开口部的面积小。
下侧罩部35c位于铁芯块部34N、34S的轴向下侧(-Z侧)。下侧罩部35c例如呈圆板状。外侧树脂部35a的下侧的端部一体连接于下侧罩部35c。由此,下侧罩部35c连接多个外侧树脂部35a。另外,下侧罩部35c的外形也可以与转子30的外形配合而适当地变更。优选下侧罩部35c的形状与上侧罩部35b的形状相同。
如图6所示,在下侧罩部35c上设置至少一个磁铁插入孔部38。磁铁插入孔部38为供永久磁铁33A插入的孔。如图5所示,磁铁插入孔部38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铁芯块部34N、34S之间。即,在相邻的铁芯块部34N、34S的周向之间设置有磁铁插入孔部38。磁铁插入孔部38与在周向上相邻的铁芯块部34N、34S相邻。即,磁铁插入孔部38的内侧面的一部分为铁芯块部34N、34S的周向的面。另外,优选磁铁插入孔部38的数量与将永久磁铁33A的数量和永久磁铁33B的数量加和后的数量相等。
如图6所示,磁铁插入孔部38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换言之,构成磁铁插入孔部38的内侧面朝向轴向(Z轴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插入孔部38从下侧罩部35c的下表面延伸至上侧罩部35b的下表面。换言之,构成磁铁插入孔部38的内侧面从下侧罩部35c的下表面延伸至上侧罩部35b的下表面。即,磁铁插入孔部38的底面为上侧罩部35b的下表面。在磁铁插入孔部38的底面上设置有上述的罩部贯通孔35f。如图5所示,磁铁插入孔部38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例如为沿径向延伸的长方形。另外,磁铁插入孔部38的形状也可以与永久磁铁33A、33B的形状配合而适当地变更。
在本说明书中,磁铁插入孔部包括相邻的铁芯块部的对置的面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本说明书中,磁铁插入孔部包括将相邻的铁芯块部的对置的面之间的间隙沿径向延长而形成的孔。并且,在本说明书中,磁铁插入孔部包括将相邻的铁芯块部的对置的面之间的间隙沿轴向延长而形成的孔。
例如,在图5的例子中,磁铁插入孔部38包括铁芯块部34N的反驱动侧(-θZ侧)的反驱动侧面34b与铁芯块部34S的驱动侧(+θZ侧)的驱动侧面34a的间隙整体。并且,磁铁插入孔部38包括将驱动侧面34a与反驱动侧面34b之间的间隙沿径向延长而形成的孔。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图4所示的内侧树脂部35e的上侧(+Z侧)的端部与上侧罩部35b一体连接。内侧树脂部35e的下侧(-Z侧)的端部与下侧罩部35c一体连接。由此,经由上侧罩部35b以及下侧罩部35c,内侧树脂部35e与外侧树脂部35a连接。
如图3所示,盖部35d安装于下侧罩部35c的下侧(-Z侧)。盖部35d的外形与下侧罩部35c大致相同。盖部35d在下侧(-Z侧)封堵各磁铁插入孔部38。
如图5所示,模制树脂部35具有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的第一引导部。更详细地说,模制树脂部35具有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以及第二引导部37。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以及第二引导部37设置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至少设置有两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至少设置有一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制树脂部35具有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以及第二引导部37。因此,例如,在通过树脂模制而成型模制树脂部35时,能够同时形成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以及第二引导部37。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易于将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以及第二引导部37设置于转子30,从而能够提高马达10的生产率。
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6b在周向上位于比相邻的铁芯块部34N、34S之间的中心CL1靠驱动侧(+θZ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磁铁插入孔部38内,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位于比中心CL1靠驱动侧的位置。即,所有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所有的外侧第一引导部36b相对于设置的磁铁插入孔部38的中心CL1位于周向的同一侧。另外,也不必一定所有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所有的外侧第一引导部36b相对于设置的磁铁插入孔部38的中心CL1都位于周向的同一侧。
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6b覆盖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θZ侧)的面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6b设置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的面上。
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在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和在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至少各设置有一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与永久磁铁33A接触。更详细地说,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与永久磁铁33A的驱动侧(+θZ侧)的面接触。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与永久磁铁33A的被倒角的磁铁角部33Aa接触。因此,能够在利用磁力贴附的基础上,通过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6b将永久磁铁33A固定于铁芯块部34S。由此,能够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稳定地保持永久磁铁33A。
如图6所示,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为向磁铁插入孔部38内突出的肋。因此,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与永久磁铁33A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与永久磁铁33A接触的接触面积。由此,例如,能够抑制在永久磁铁33A的表面设置的镀层以及附着于永久磁铁33A的铁粉等从永久磁铁33A剥離。因此,能够抑制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产生异物(contamination)。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从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θZ侧)的面向反驱动侧(-θZ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第一引导部36a设置于内侧树脂部35e。即,内侧第一引导部36a设置于模制树脂部35的厚度较厚的部分。因此,易于稳定地制作作为肋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并且,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刚性。
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位于比铁芯块部34N的与磁铁插入孔部38相邻的反驱动侧面34b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易将作为肋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设置在模制树脂部35的厚度较厚的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易设置于内侧树脂部35e。
图7及图8是示出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以及第二引导部37的剖视图。图7是从-X侧观察图5所示的磁铁插入孔部38内的图。图8是从-Y侧观察图5所示的磁铁插入孔部38内的图。在图7及图8中,省略了永久磁铁33A的图示。
如图7及图8所示,内侧第一引导部36a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更详细地说,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从上侧罩部35b向下侧(-Z侧)延伸。即,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与上侧罩部35b连接。因此,能够提高作为肋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刚性。
如图7所示,在与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突出的方向(X轴方向)和轴向(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上,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尺寸L4随着朝向上侧(+Z侧)而变大。因此,例如,在通过树脂模制对模制树脂部35以及磁铁插入孔部38进行成型时,易将模具向下侧(-Z侧)抽出。
如图8所示,在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突出的方向(X轴方向)上,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尺寸L5随着朝向上侧(+Z侧)而变大。因此,例如,在通过树脂模制成型模制树脂部35以及磁铁插入孔部38时,较易将模具向下侧(-Z侧)抽出。
如图5所示,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与延伸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呈半圆状。因此,与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截面的形状为尖尖的形状的情况相比,易于制作制造模制树脂部35的模具。并且,通过上述形状,不易在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上产生毛刺。
并且,在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与永久磁铁33A接触的情况下,会有永久磁铁33A被按压至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为尖尖的形状等时,会导致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与永久磁铁33A接触的接触面积变小。若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与永久磁铁33A的接触面积过小,则从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对永久磁铁33A施加的每单位面积的负荷变大。并且,存在在永久磁铁33A的表面形成有镀层、或附着有铁粉等情况。因此,在插入永久磁铁33A时,由于由内侧第一引导部36a施加的负荷,增大了处于永久磁铁33A的表面的镀层或铁粉等从永久磁铁33A剥离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因此,在将永久磁铁33A按压至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情况下,通过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弹性变形,从而易确保永久磁铁33A与第一引导部36a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抑制对永久磁铁33A施加的每单位面积的负荷变大。因此,能够抑制设置于永久磁铁33A的表面的镀层以及附着于永久磁铁33A的铁粉等从永久磁铁33A剥离。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产生异物(contamination)。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半圆状例如也包括半椭圆状。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半圆状包括沿通过圆的中心的线将圆分成一半的形状和沿通过与圆的中心错开的位置的线将圆切断的部分的形状。
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位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外侧的角部中驱动侧(+θZ侧)的角部上。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永久磁铁33A的磁铁角部33Aa被倒角。因此,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在外侧第一引导部36b被设置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角部的情况下,也易使永久磁铁33A与外侧第一引导部36b接触、且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外侧的面接触。因此,永久磁铁33A能够稳定地保持于磁铁插入孔部38内。
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位于比铁芯块部34N的反驱动侧面34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外侧第一引导部36b设置于外侧树脂部35a。如图6及图7所示,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例如呈遍及磁铁插入孔部38的轴向(Z轴方向)的整体延伸的大致三棱柱状。
第二引导部37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二引导部37覆盖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内侧的面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37设置在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内侧的面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引导部37,能够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将永久磁铁33A配置成靠近径向的与第二引导部37相反的一侧。因此,易将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位置对齐。其结果是,周向以及径向上,易于使通过转子30的磁通的平衡以及转子30的重心平衡稳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37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能够将永久磁铁33A配置于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使永久磁铁33A更加靠近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的定子40。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增大在永久磁铁33A与定子40之间作用的磁力。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马达10的旋转转矩。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37与永久磁铁33A接触。更详细地说,第二引导部37与永久磁铁33A的径向内侧的面接触。因此,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能够将永久磁铁33A稳定地配置于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37例如位于相邻的铁芯块部34N、34S的周向的中心。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37的周向的中心与相邻的铁芯块部34N、34S的周向间的中心CL1在周向上一致。因此,第二引导部37与永久磁铁33A的径向内侧的面的周向的中心附近接触。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易于从径向内侧稳定地支承永久磁铁33A。
如图6所示,第二引导部37为向磁铁插入孔部38内突出的肋。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37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内侧的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第二引导部37设置于内侧树脂部35e。第二引导部37位于比铁芯块部34N的与磁铁插入孔部38相邻的反驱动侧面34b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如图7及图8所示,第二引导部37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更详细地说,第二引导部37从上侧罩部35b向下侧(-Z侧)延伸。如图8所示,在与第二引导部37突出的方向(Y轴方向)和轴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上,第二引导部37的尺寸L6随着朝向上侧(+Z侧)而变大。如图7所示,在第二引导部37突出的方向(Y轴方向)上,第二引导部37的尺寸L7随着朝向上侧而变大。如图5所示,第二引导部37的与延伸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呈半圆状。
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引导部37与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相同均为肋,因此起到与通过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为肋而起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反驱动侧(-θZ侧)的端部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反驱动侧的铁芯块部34S之间的周向距离设为L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永久磁铁33A的周向的尺寸设为L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反驱动侧的端部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θZ侧)的铁芯块部34N之间的周向的距离设为L3。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中,在距离L1、尺寸L2以及距离L3之间存在满足L1-L2<L3的关系。对于将外侧第一引导部36b的反驱动侧的端部与铁芯块部34N之间的周向的距离设为L3的情况也是相同的。
因此,与永久磁铁33A的周向位置无关,永久磁铁33A的反驱动侧(-θZ侧)的面与铁芯块部34S之间的周向的距离变得比永久磁铁33A的驱动侧(+θZ侧)的面与铁芯块部34N之间的周向的距离小。由此,与永久磁铁33A的周向位置无关,与铁芯块部34N与永久磁铁33A之间的磁力相比,铁芯块部34S与永久磁铁33B之间的磁力更大。因此,插入到磁铁插入孔部38中的永久磁铁33A通过磁力贴附于铁芯块部34S。
若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永久磁铁33A通过磁力贴附于没有设置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6b的一侧(-θZ侧)的铁芯块部34S。其结果是,永久磁铁33A、33B易通过磁力贴附于位于周向的同一侧的铁芯块部34N、34S。因此,能够抑制通过转子30的磁通在周向上不一致,且能够抑制转子30的周向的重心平衡变差。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具有能够抑制因转子30的旋转而引起的振动以及噪音的结构的马达10。
并且,作为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在通过树脂模制将铁芯块部34N、34S一体成型后,将永久磁铁33A、33B配置在铁芯块部34N、34S的周向之间的方法。由此,能够防止在通过树脂模制一体成型时,因树脂的热量而将永久磁铁33A、33B减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永久磁铁33A与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以及铁芯块部34S直接接触。因此,距离L1与尺寸L2是相同的。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周向的尺寸包括与通过作为对象的物体的周向的某一点的径向的线和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作为对象的物体的尺寸。例如,永久磁铁33A的周向的尺寸L2包括与通过永久磁铁33A的周向的中心的径向的线和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永久磁铁33A的尺寸。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周向的距离也是同样的。即,周向的距离包括与通过作为对象的物体的周向的某一点的径向的线和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作为对象的物体的距离。
并且,作为使永久磁铁33A通过磁力贴附于希望的一侧的铁芯块部34N、34S的结构,也考虑在永久磁铁33A的驱动侧(+θZ侧)配置对铁芯块部34N、34S施力的其他的部件。在此所说的其他的部件例如列举有弹簧等。在该结构中,在永久磁铁33A通过磁力贴附于铁芯块部34N的情况下,例如,永久磁铁33A通过弹簧的弹力被拉开到铁芯块部34S侧。然而,在该结构中,会存在使永久磁铁33A从铁芯块部34N分离时,损伤永久磁铁33A的顾虑。这里所说的损伤例如指永久磁铁33A的表面的涂层剥落等。
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将永久磁铁33A插入到磁铁插入孔部38内时,抑制永久磁铁33A通过磁力贴附到不希望的一侧的铁芯块部34N。因此,能够抑制永久磁铁33A损伤。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有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以及所有的外侧第一引导部36b相对于中心CL1位于周向的同一侧。因此,能够通过磁力使所有的永久磁铁33A、33B贴附于位于周向的同一侧的铁芯块部34N、34S。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因转子30的旋转而引起的振动以及噪音。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引导部设置有内侧第一引导部36a和外侧第一引导部36b这两个种类。因此,能够抑制永久磁铁33A向周向倾斜,从而通过磁力使永久磁铁33A均衡地贴附于与第一引导部相反的一侧的铁芯块部34S。并且,在第一引导部与永久磁铁33A接触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稳定地将永久磁铁33A保持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内侧第一引导部36a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外侧第一引导部36b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在制造转子30时,在径向两侧更易均衡地将永久磁铁33A引导至铁芯块部34S侧(-θZ侧)。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磁力更加可靠地使永久磁铁33A贴附于与第一引导部相反的一侧的铁芯块部34S。并且,在第一引导部与永久磁铁33A接触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稳定地将永久磁铁33A保持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永久磁铁33A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因此,通过在以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为基准的径向两侧设置第一引导部,能够更加稳定地将永久磁铁33A保持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以下的结构。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会存在对于与上述说明相同的结构,通过适当地标注相同的符号等来省略说明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制树脂部35能够采用具有至少一个设置于磁铁插入孔部38内的第一引导部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可以只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例如三个以上)。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永久磁铁33A能够采用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反驱动侧(-θZ侧)的铁芯块部34S直接地接触、或隔着树脂间接地接触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如图9所示的永久磁铁33A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周向另一侧的铁芯块部34S隔着树脂间接地接触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介于永久磁铁33A与铁芯块部34S之间的上述树脂称为插入树脂部135g。
图9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再一个优选的例子的转子130的局部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转子130具有转子主体部132。转子主体部132具有永久磁铁133A、133B,铁芯块部34N、34S以及模制树脂部135。永久磁铁133A、133B的形状除了周向的尺寸L2稍小这一点以外,与图5等所示的永久磁铁33A、33B的形状相同。
模制树脂部135具有插入树脂部135g。插入树脂部135g设置于磁铁插入孔部38内。插入树脂部135g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反驱动侧(-θZ侧)的面接触。即,插入树脂部135g与铁芯块部34S的驱动侧面34a接触。插入树脂部135g呈覆盖磁铁插入孔部38的反驱动侧的面的整体的壁状。插入树脂部135g与外侧树脂部35a和内侧树脂部35e连接。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插入树脂部135g与上侧罩部35b以及下侧罩部35c连接。
在该结构中,永久磁铁133A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反驱动侧(-θZ侧)的铁芯块部34S隔着插入树脂部135g间接地接触。即使在该结构中,也满足上述的L1-L2<L3的关系。在此,从距离L1中减去尺寸L2后的值为插入树脂部135g的周向的尺寸L8。即,插入树脂部135g的周向的尺寸L8比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反驱动侧的端部与位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θZ侧)的铁芯块部34N的周向的距离L3小。
因此,与图1至图8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地,能够通过磁力使永久磁铁133A贴附到希望的一侧的铁芯块部34S。由此,能够抑制因转子130的旋转而引起的振动以及噪音。
并且,根据该结构,永久磁铁133A不与铁芯块部34S直接地接触。因此,例如,在需要一度使永久磁铁133A从磁铁插入孔部38分离时,易将永久磁铁133A从磁铁插入孔部38分离。并且,在那时,能够抑制永久磁铁133A的表面损伤。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第一引导部覆盖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θZ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如图10所示的第一引导部覆盖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的面的整体的结构。
图10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又一个例子的转子230的局部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转子230具有转子主体部232。转子主体部232具有永久磁铁233A、233B,铁芯块部34N、34S以及模制树脂部235。永久磁铁233A、233B除了角部没有被倒角这一点以外,与图5等所示的永久磁铁33A、33B相同。
模制树脂部235具有第一引导部236和第二引导部37。第一引导部236呈覆盖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θZ侧)的面的整体的壁状。第一引导部236与铁芯块部34N的反驱动侧面34b接触。第一引导部236与外侧树脂部35a和内侧树脂部35e连接。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一引导部236与上侧罩部35b和下侧罩部35c连接。
在该结构中,永久磁铁233A的驱动侧(+θZ侧)的面的整体与第一引导部236接触。由此,能够更加稳定地将永久磁铁233A保持在磁铁插入孔部38内。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如图11所示的第一引导部从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θZ侧)的面分离的结构。
图11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转子330的局部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转子330具有转子主体部332。转子主体部332具有永久磁铁333A、333B,铁芯块部34N、34S以及模制树脂部335。永久磁铁333A、333B的形状除了周向的尺寸稍稍小这一点以之外,与图10所示的永久磁铁233A、233B的形状相同。
模制树脂部335具有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外侧第一引导部336b以及第二引导部37。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36b设置于磁铁插入孔部38内。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336b从磁铁插入孔部38的驱动侧(+θZ侧)向反驱动侧(-θZ侧)分离。
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外侧的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与外侧树脂部35a连接。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例如为矩形。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例如设置于磁铁插入孔部38的轴向(Z轴方向)的一部分。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的反驱动侧(-θZ侧)的面与永久磁铁333A接触。
外侧第一引导部336b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外侧的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外侧第一引导部336b与内侧树脂部35e连接。外侧第一引导部336b的其他结构与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的结构相同。并且,在图11中,外侧第一引导部336b与内侧第一引导部336a在径向上对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是所有的第一引导部都设置在磁铁插入孔部38的周向的同一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一部分的磁铁插入孔部38中不设置第一引导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第一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向磁铁插入孔部38内突出的肋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多个第一引导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所有的第一引导部均为肋。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37能够采用覆盖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内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第二引导部37覆盖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内侧的面的整体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第二引导部37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一侧的位置、且覆盖磁铁插入孔部的径向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第二引导部37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覆盖磁铁插入孔部的径向外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第二引导部37与磁铁插入孔部38的径向内侧的面分离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一部分的磁铁插入孔部38中不设置第二引导部37,还可以在所有的磁铁插入孔部38中不设置第二引导部37。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插入孔部38也可以沿轴向(Z轴方向)贯通转子3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主体部32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固定于轴31。
<第二优选实施方式>
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在铁芯块部被连接这一点上不同。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会存在通过适当地标注相同的符号等来省略说明的情况。
图12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430的剖视图。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所示,转子430具有轴31和转子主体部432。并且,转子430具有磁铁插入孔部438。磁铁插入孔部43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磁铁插入孔部38相同。
转子主体部432具有多个永久磁铁33A、33B,铁芯圆环部434d、铁芯块连接部434e,多个铁芯块部434N、434S以及模制树脂部435。
铁芯圆环部434d为圆环状的部分。铁芯圆环部434d例如嵌合于轴31的外周面而固定。铁芯块连接部434e从铁芯圆环部434d向径向外侧延伸。铁芯块连接部434e设置有多个。多个铁芯块连接部434e例如在周向上均等地设置。
铁芯块连接部434e的径向外侧端部分别与铁芯块部434N、434S连接。由此,铁芯块部434N、434S经由铁芯块连接部434e以及铁芯圆环部434d而相互连接。因此,能够提高铁芯块部434N、434S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铁芯块部434N例如设置有四个。铁芯块部434S例如设置有四个。与此相伴,永久磁铁33A例如设置有四个。永久磁铁33B例如设置有四个。即,铁芯块部434N的数量分别与铁芯块部434S的数量、永久磁铁33A的数量以及永久磁铁33B的数量相同。但是,这些数量在能够构成转子30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变更。
铁芯块部434N、434S的其他结构除了形状稍微不同这一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铁芯块部34N、34S的结构是相同的。
模制树脂部435的一部分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铁芯块连接部434e彼此的周向之间。模制树脂部435的一部分连接铁芯块部434N、434S,铁芯块连接部434e以及铁芯圆环部434d。模制树脂部435的一部分在周向上连接在周向上相邻的铁芯块连接部434e彼此。因此,能够通过模制树脂部435加强铁芯块连接部434e。由此,能够使铁芯圆环部434d与铁芯块部434N、434S的连接牢固。
模制树脂部435具有第一引导部436a、436b、436c和第二引导部437a、437b。更加详细地说,如图13所示,模制树脂部435具有内侧第一引导部436a、外侧第一引导部436b、436c以及第二引导部437a、437b。
内侧第一引导部436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相同。外侧第一引导部436b的结构除了经由外侧第一引导部436c与永久磁铁33A接触这一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侧第一引导部36b的结构相同。
外侧第一引导部436c设置于外侧第一引导部436c的与永久磁铁33A对置的面。外侧第一引导部436c为向磁铁插入孔部438内突出的肋。外侧第一引导部436c位于比铁芯块部434N的与磁铁插入孔部438相邻的反驱动侧面434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肋的内侧第一引导部436a以及外侧第一引导部436c位于比铁芯块部434N的与磁铁插入孔部438相邻的反驱动侧面434b靠径向内侧、或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易将作为肋的第一引导部设置在模制树脂部435的厚度较厚的地方。
外侧第一引导部436c与永久磁铁33A的磁铁角部33Aa接触。作为肋的外侧第一引导部436c的形状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肋的内侧第一引导部36a的形状相同。
第二引导部437a、437b设置于磁铁插入孔部438内。即,第二引导部在磁铁插入孔部438内至少设置有两个。因此,更易使永久磁铁33A靠近径向外侧。
第二引导部437a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438的周向的中心靠驱动侧(+θZ侧)的位置。第二引导部437b位于比磁铁插入孔部438的周向的中心靠反驱动侧(-θZ侧)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在比磁铁插入孔部438的周向的中心靠驱动侧的位置、和比磁铁插入孔部438的周向的中心靠反驱动侧的位置上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从径向内侧支承永久磁铁33A。
第二引导部437a、437b为肋。第二引导部437a、437b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引导部37的结构相同。转子43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30的结构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部437a、437b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采用作为向磁铁插入孔部438内突出的肋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为只是第二引导部437a、437b中的任意一个为肋的结构。
另外,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用途并没有特别地限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例如作为搭载于车辆的马达而使用。
并且,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各结构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组合。

Claims (29)

1.一种马达,包括:
转子,其具有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
定子,其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以及
轴承,其支承所述轴,
所述转子具有:在所述轴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的多个铁芯块部;对所述铁芯块部进行励磁的多个永久磁铁;以及位于所述多个铁芯块部之间的树脂制的模制树脂部,
在相邻的所述铁芯块部的周向之间设置有磁铁插入孔部,所述磁铁插入孔部为在轴向上延伸、并供所述永久磁铁插入的孔,
所述永久磁铁具有沿周向配置的两个磁极,
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永久磁铁的磁极在周向上彼此同极相对,
所述模制树脂部具有在所述磁铁插入孔部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的第一引导部,
所述第一引导部在周向上位于比相邻的所述铁芯块部间的中心靠周向一侧的位置,且覆盖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永久磁铁与位于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另一侧的所述铁芯块部直接地接触、或隔着树脂间接地接触,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位于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另一侧的所述铁芯块部之间的周向的距离设为L1,将所述永久磁铁的周向的尺寸设为L2,将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与位于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一侧的所述铁芯块部之间的周向的距离设为L3时,满足L1-L2<L3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有的所述第一引导部相对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铁芯块部彼此之间的周向的中心位于周向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永久磁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在所述磁铁插入孔部内至少设置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别在比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和比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久磁铁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
所述模制树脂部具有在所述磁铁插入孔部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的第二引导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位于比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一侧的位置,且覆盖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径向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位于比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径向的中心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且覆盖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径向内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与所述永久磁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磁铁插入孔部内至少设置有两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分别在比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的中心靠周向一侧的位置和比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的中心靠周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向所述磁铁插入孔部内突出的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向所述磁铁插入孔部内突出的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
所述肋在轴向上延伸,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肋突出的方向上,所述肋的尺寸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变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
所述肋在轴向上延伸,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肋突出的方向上,所述肋的尺寸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变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
所述肋在轴向上延伸,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肋突出的方向和轴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肋的尺寸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变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
所述肋在轴向上延伸,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肋突出的方向和轴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肋的尺寸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变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半圆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半圆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
所述模制树脂部具有位于所述铁芯块部的轴向上侧的罩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肋与所述罩部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
所述模制树脂部具有位于所述铁芯块部的轴向上侧的罩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肋与所述罩部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位于比所述铁芯块部的与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相邻的面靠径向内侧、或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块部的径向外侧的角部中的周向另一侧的角部被倒角。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久磁铁的径向外侧的角部中的周向一侧的角部被倒角。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块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永久磁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久磁铁与位于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另一侧的所述铁芯块部隔着所述树脂间接地接触。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久磁铁与位于所述磁铁插入孔部的周向另一侧的所述铁芯块部直接地接触。
2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块部相互分离。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块部相互连接。
CN201520798580.3U 2015-02-27 2015-10-15 马达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815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9134A JP6464822B2 (ja) 2015-02-27 2015-02-27 モータ
JP2015-039134 2015-0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1592U true CN205081592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6812.4A Active CN105932800B (zh) 2015-02-27 2015-10-15 马达
CN201910046080.7A Active CN109921529B (zh) 2015-02-27 2015-10-15 马达
CN20152079858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81592U (zh) 2015-02-27 2015-10-15 马达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6812.4A Active CN105932800B (zh) 2015-02-27 2015-10-15 马达
CN201910046080.7A Active CN109921529B (zh) 2015-02-27 2015-10-15 马达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973048B2 (zh)
JP (1) JP6464822B2 (zh)
KR (1) KR101752258B1 (zh)
CN (3) CN105932800B (zh)
DE (1) DE102015226791B4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2800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7482814A (zh) * 2017-08-07 2017-12-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
KR20180015207A (ko) * 2016-06-07 2018-02-12 뉴모텍(주) 스포크 타입 로터
CN109155554A (zh) * 2016-06-07 2019-01-04 纽摩泰科有限公司 辐条式转子
CN109391054A (zh) * 2016-11-02 2019-02-2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组装体以及具有该转子组装体的马达
CN109638995A (zh) * 2017-10-05 2019-04-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68647A (zh) * 2019-03-21 2019-05-17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转子组件及电机
CN111033949A (zh) * 2017-09-27 2020-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轮辐式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器以及电动助力装置
WO2020186706A1 (zh) * 2019-03-21 2020-09-24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转子组件及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04423B1 (ko) * 2015-05-27 2023-02-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102268571B1 (ko) * 2016-04-29 2021-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용 팬 모터
JP6591079B2 (ja) * 2016-09-05 2019-10-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08512355B (zh) * 2017-02-28 2020-10-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动力装置以及推土机
KR102516545B1 (ko) * 2017-11-15 2023-03-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CN111033950B (zh) * 2017-09-28 2022-07-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CN108551219B (zh) * 2018-06-15 2024-04-16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转子总成和电机
JP7131123B2 (ja) * 2018-06-22 2022-09-0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08768020A (zh) * 2018-06-27 2018-11-06 济南泉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用封闭式发电机壳体及转子
DE102018121062A1 (de) * 2018-08-29 2020-03-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Speichenrotors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2020088987A (ja) * 2018-11-20 2020-06-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7192431B2 (ja) * 2018-11-20 2022-12-2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PL234155B1 (pl) * 2018-12-14 2020-01-31 Politechnika Gdanska Wolnoobrotowy generator synchroniczny z magnesami trwałymi, zwłaszcza do zastosowania w elektrowni wiatrowej o pionowej osi obrotu
WO2020258265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电机
CN114567097A (zh) * 2019-09-26 2022-05-31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转子和电机
JP2021164308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DE102021200683A1 (de) 2021-01-26 2022-07-28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Rotor eines Elektromotors
CN113489193B (zh) * 2021-08-03 2022-07-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9821A (en) 1975-05-09 1976-09-14 Kollmorgen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rotor
US4260921A (en) 1978-12-26 1981-04-07 The Garrett Corporation Permanent magnet rotor assembly having rectangularly shaped tongues
US4354126A (en) 1980-09-12 1982-10-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th a permanent magnet rotor having laminated poles
US4504755A (en) 1983-11-03 1985-03-12 Kollmorge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otor reluctance notch for cogging control
JPS6370275U (zh) 1986-10-27 1988-05-11
JPH0468449U (zh) 1990-10-26 1992-06-17
DE69206620D1 (de) 1991-07-04 1996-01-18 Acm Azienda Cost Motori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den zylinder einer strumpfstrickmaschine und rotor für einen bürstenlosen synchronmotor.
JPH07312852A (ja) 1994-05-13 1995-11-28 Yaskawa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形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KR100239355B1 (ko) * 1997-02-28 2000-01-15 구자홍 무정류자 전동기의 회전자
US7205695B2 (en) 1998-04-21 2007-04-17 Drs Power & Control Technologies, Inc. High speed rotor
JP2000175388A (ja) 1998-12-02 2000-06-23 Meidensha Corp 永久磁石埋め込み型モータ
JP2000316243A (ja) * 1999-04-28 2000-11-14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子の磁石固定方法及び回転子
JP4363746B2 (ja) * 2000-05-25 2009-11-11 株式会社東芝 永久磁石式リラクタンス型回転電機
GB0100635D0 (en) 2001-01-10 2001-02-21 Newage Int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locating magnets
DE10318624A1 (de) 2003-04-24 2004-11-25 Minebea Co., Ltd. Rotorkörper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JP2007159223A (ja) * 2005-12-02 2007-06-21 Toyota Motor Corp ロータ、回転電機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7174822A (ja) * 2005-12-22 2007-07-05 Fanuc Ltd 電動機の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50528B2 (ja) * 2006-02-08 2012-0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FR2903824A1 (fr) 2006-07-13 2008-01-18 Leroy Somer Moteurs Rotor de machine tournante electriqu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5212680B2 (ja) * 2006-12-12 2013-06-1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057171B2 (ja) 2006-12-27 2012-10-24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埋込磁石型モータ
DE102007015249A1 (de) 2007-03-27 2008-10-02 Miele & Cie. Kg Ro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einer Umwälzpumpe
FR2932618B1 (fr) 2008-06-16 2010-11-19 Leroy Somer Moteurs Rotor a aimants permanents et machine tournante comportant un tel rotor
DE102009026524A1 (de) 2009-05-28 2010-12-0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JP5359895B2 (ja) * 2010-01-18 2013-1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Ipmモータ用ロータとipmモータ
DE102010030326A1 (de) 2010-06-22 2011-12-22 Robert Bosch Gmbh Befestigung von Einzelmagneten eines Maschinenteils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CN102377257B (zh) 2010-08-10 2016-03-30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无刷电机
DE102010039334A1 (de) 2010-08-16 2012-02-16 Robert Bosch Gmbh Befestigung von Magneten an einem Rotor
DE102010061784A1 (de) 2010-11-23 2012-05-24 Robert Bosch Gmbh Optimierter Speichenrotor
CN102611266B (zh) 2011-01-18 2016-04-1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洗衣机用电机、干衣机用电机、电机及电机转子的制造方法
US20140054985A1 (en) 2011-02-24 2014-02-27 Andritz Ritz Gmbh Internally exicted synchronous motor comprising a permanent magnet rotor with multiple corrosion protection
CN102957237B (zh) * 2011-08-22 2017-02-01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无刷电机及其电机转子
JP5852367B2 (ja) 2011-08-30 2016-02-03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
KR20130027417A (ko) * 2011-09-07 2013-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터와 이를 가지는 세탁기
EP2568578A3 (en) 2011-09-07 2017-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tor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WO2013053704A2 (de) 2011-10-11 2013-04-18 Robert Bosch Gmbh Optimierte speichenrotor- innengeometrie
DE102011122023A1 (de) * 2011-12-23 2013-06-2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Roboterblechpaket eines Elektromotors
KR101931356B1 (ko) 2012-01-19 2018-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터와 그 로터
KR101880097B1 (ko) * 2012-01-19 2018-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터와 그 로터
KR101310489B1 (ko) 2012-02-10 2013-09-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동기용 로터 조립체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JP5858232B2 (ja) * 2012-02-17 2016-02-1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ロータコア、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EP2639934B1 (de) 2012-03-16 2015-04-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otor mit Permanenterregung,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m solchen Roto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den Rotor
JP2013219931A (ja) * 2012-04-09 2013-10-24 Jtekt Corp ロータ、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及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3219948A (ja) 2012-04-10 2013-10-24 Jtekt Corp 電動モータ
DE102012206424A1 (de) 2012-04-19 2013-10-24 Robert Bosch Gmbh Permanenterregte elektrische Maschine
DE102012206475A1 (de) 2012-04-19 2013-10-24 Robert Bosch Gmbh Formteil zur Vorfixierung eines Dauermagneten in einem Rotor oder Stator, Fixierung des Dauermagneten mittels eines aushärtbaren Mediums, und thermischer Schutz des Dauermagneten während der Fixierung
JP6135967B2 (ja) 2012-08-07 2017-05-3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ロ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6281147B2 (ja) * 2012-08-07 2018-02-2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US9246364B2 (en) * 2012-10-15 2016-01-26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Radially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5009416A (zh) 2012-11-30 2015-10-28 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轮辐式永磁转子
JP6110151B2 (ja) * 2013-02-07 2017-04-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5892106B2 (ja) * 2013-04-15 2016-03-23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DE102013211858A1 (de) 2013-06-21 2014-12-24 Robert Bosch Gmbh Oberflächen- Magnete und vergrabene Magnete für einen Rotor oder Sta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der eine Haltegeometrie aufweist
JP6464822B2 (ja) * 2015-02-27 2019-02-0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2800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5932800B (zh) * 2015-02-27 2019-01-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921529A (zh) * 2015-02-27 2019-06-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921529B (zh) * 2015-02-27 2021-06-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KR20180015207A (ko) * 2016-06-07 2018-02-12 뉴모텍(주) 스포크 타입 로터
CN109155554A (zh) * 2016-06-07 2019-01-04 纽摩泰科有限公司 辐条式转子
KR102351726B1 (ko) 2016-06-07 2022-01-14 뉴모텍(주) 스포크 타입 로터
CN109391054A (zh) * 2016-11-02 2019-02-2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组装体以及具有该转子组装体的马达
CN109391055A (zh) * 2016-11-02 2019-02-2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组装体、具有该转子组装体的马达以及转子组装体的制造方法
CN107482814A (zh) * 2017-08-07 2017-12-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1033949B (zh) * 2017-09-27 2022-04-1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轮辐式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器以及电动助力装置
CN111033949A (zh) * 2017-09-27 2020-04-1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轮辐式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器以及电动助力装置
US10879778B2 (en) 2017-10-05 2020-12-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otor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9638995B (zh) * 2017-10-05 2021-02-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38995A (zh) * 2017-10-05 2019-04-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186706A1 (zh) * 2019-03-21 2020-09-24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转子组件及电机
CN109768647A (zh) * 2019-03-21 2019-05-17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转子组件及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26851A1 (en) 2018-08-09
US20160254711A1 (en) 2016-09-01
KR101752258B1 (ko) 2017-06-29
CN105932800B (zh) 2019-01-11
JP2016163408A (ja) 2016-09-05
DE102015226791A1 (de) 2016-09-01
CN109921529A (zh) 2019-06-21
CN109921529B (zh) 2021-06-01
DE102015226791B4 (de) 2023-04-06
JP6464822B2 (ja) 2019-02-06
CN105932800A (zh) 2016-09-07
US9973048B2 (en) 2018-05-15
KR20160105280A (ko) 2016-09-06
US10763714B2 (en)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1592U (zh) 马达
CN205081593U (zh) 马达
JP5842365B2 (ja) ロータユニット、回転電機、およびロー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WO2014112021A1 (en) Motor
CN109075654B (zh) 电源端子及包括该电源端子的电机
CN106026433A (zh) 马达
WO2017159858A1 (ja) 電動機用ロータ、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EP2892128A2 (en) Rotor and motor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7159223A (ja) ロータ、回転電機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6521015B2 (ja) モータ
KR20170050928A (ko) 모터용 플랜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US11316416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otor, rotor, and motor
JP4910661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このステータ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JP2007037288A (ja) 永久磁石形回転電機用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183801A1 (ja) 回転機及びインシュレータ
JP2021535715A (ja) モータ
JP7249345B2 (ja) ローター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モーター
EP1018797A2 (en) Stepping motor
JP2022133737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6050743A (ja) モータ用のコア部材、モータおよび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CN114270662B (zh) 电机
JP2002223537A (ja) Dcモータ
EP3657637B1 (en) Motor and brushless wiper motor
JP4245112B2 (ja) モータコアの絶縁部成形装置
KR20220100303A (ko)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