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4854A - 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4854A
CN1964854A CNA2005800103168A CN200580010316A CN1964854A CN 1964854 A CN1964854 A CN 1964854A CN A2005800103168 A CNA2005800103168 A CN A2005800103168A CN 200580010316 A CN200580010316 A CN 200580010316A CN 1964854 A CN1964854 A CN 1964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aper holding
plastic sheeting
china ink
thermal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03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村仁彦
浅生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64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48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16Holders in the machine for sheets of impression 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22Mechanisms permitting the selective use of a plurality of ink ribbons
    • B41J35/23Mechanisms permitting the selective use of a plurality of ink ribbons with two or more ribbon guid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1),可对塑料薄膜进行热复制印刷,具备:输送单元(3),该单元沿着规定的路线输送塑料薄膜(2);墨带移动机构(4),该机构具有保持多个墨带(11)的保持单元(12),并使所述多个墨带中被任意选择的墨带,向配置在所述规定的路线上的印刷位置(14)移动;以及印刷头(5),该印刷头将所述向印刷位置移动后的墨带加热,在所述塑料薄膜上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热复制印刷方式,将图象印刷到塑料薄膜上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在塑料薄膜上进行的印刷,采用网版印刷方式进行。在网版印刷方式中,按照要印刷的图象及颜色的数量等,制作印刷版,使用该印刷版,将图象印刷到被印刷物上。因此,对要印刷的图象进行变更及修正时,需要重新制作印刷版。
[0003]
可是,作为和网版印刷方式不同的印刷方式,有热复制印刷方式。在热复制印刷方式中,用热头加热墨带,将墨带的墨水复制到被印刷物上而印刷图象。在热头中,设置着许多发热体,利用控制装置控制这些发热体的动作后,可以将墨水复制到被印刷物上的规定的位置。因此,对要印刷的图象进行变更及修正时,能够通过修正控制装置的处理内容来进行。作为用这种热复制印刷方式在专用纸上进行印刷的装置,具有搭载了多个热复制带的旋转式带组件,利用热头加热热复制带,在专用纸上记录、形成图象的图象记录装置,已经广为人知(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的文献,还有专利文献2~8。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1-180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11-170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2-121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平2-121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国特开平3-21504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国特开平3-21506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国特开平10-202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国特开平6-122184号公报
[0004]
可是,在现有技术的热复制印刷方式的图象记录装置中,没有考虑在塑料薄膜上进行的印刷。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进行热复制印刷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
[0006]
本发明的第1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具备下述部件后解决上述课题:输送单元,该单元沿着规定的路线输送塑料薄膜;墨带移动机构,该机构具有保持多个墨带的保持单元,使所述多个墨带中被任意选择的墨带,向配置在所述规定的路线上的印刷位置移动;印刷头,该印刷头将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的墨带加热,在所述塑料薄膜上进行印刷。
[0007]
采用本发明的第1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后,能够使用多个墨带中被任意选择的墨带,在塑料薄膜上进行热复制印刷。此外,在多个保持单元中,既可以保持例如蓝绿、洋红、黄、黑等颜色不同的墨带,也可以保持多个相同颜色的墨带。
[0008]
本发明的第1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还可以具备:压纸滚轮,该滚轮从所述印刷头的相反一侧,支承所述墨带和所述塑料薄膜;防止错位机构,该机构使所述压纸滚轮和所述塑料薄膜互不错位地贴紧。这样,使塑料薄膜紧贴压纸滚轮后,能够防止印刷时塑料薄膜和印刷头的错位。因此,能够防止印刷的错位等,能够提高印刷精度及印刷质量。
[0009]
本发明的第1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作为所述防止错位机构,设置着将所述塑料薄膜按压到所述压纸滚轮上的夹送滚轮,所述塑料薄膜和所述压纸滚轮的接触角θ,所述塑料薄膜在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的反方向张力T1,所述塑料薄膜在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产生的正方向张力T2,所述反方向张力T1和所述正方向张力T2的平均张力T(=(T1+T2)/2),所述反方向张力T1和所述正方向张力T2的张力差ΔT(=|T1-T2|/T),所述夹送滚轮将所述塑料薄膜向所述压纸滚轮上按压的力P,所述夹送滚轮将所述塑料薄膜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可以满足下述的公式(1)。
|2μTsin(θ/2)|+μP>T×(1+ΔT)…(1)
(式中,θ=0°~180°)
[0010]
公式(1)的左边,表示塑料薄膜与压纸滚轮之间的、供给侧与卷取侧的夹送滚轮之间的中心点和各夹送滚轮按压部分的摩擦力,右边表示塑料薄膜和压纸滚轮之间产生滑动的力(滑动力)。这样,满足公式(1)时,由于能够利用摩擦力防止塑料薄膜和压纸滚轮之间的滑动,所以能够用压纸滚轮的旋转速度稳定地输送塑料薄膜。因此,能够使印刷速度一定,能够防止印刷的错位。
[0011]
此外,接触角θ,是指在被压纸滚轮卷挂的塑料薄膜中,连接压纸滚轮和塑料薄膜开始接触的点和压纸滚轮的中心的线,与连接塑料薄膜离开压纸滚轮的点和压纸滚轮的中心的线形成的角度。
[0012]
在本发明的第1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中,由于使塑料薄膜和压纸滚轮的接触角θ越大,塑料薄膜和压纸滚轮的接触面积就越大,所以能够加大塑料薄膜和压纸滚轮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最好将所述接触角θ设定成大于150°。
[0013]
在本发明的第1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中,可以将所述接触角θ设定成大于150°、而且将所述压纸滚轮的直径大于100mm地设定。加大压纸滚轮的直径后,能够加长压纸滚轮卷取的塑料薄膜的长度。这样,能够使塑料薄膜和压纸滚轮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使塑料薄膜和压纸滚轮的摩擦力增加。
[0014]
本发明的第2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具备下述部件后解决上述课题:第1输送单元,该单元输送塑料薄膜;第2输送单元,该单元沿着规定的路线输送复制材料;墨带移动机构,该机构具有保持多个墨带的保持单元,使所述多个墨带中被任意选择的墨带,向配置在所述规定的路线上的印刷位置移动;印刷头,该印刷头将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的墨带加热,在所述复制材料上进行印刷;复制机构,该机构将印刷所述复制材料上的图象复制到所述塑料薄膜上。
[0015]
采用本发明的第2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后,将图象印刷到复制材料上后,再将该复制材料的图象复制到塑料薄膜上。因此能够在难以直接由印刷头印刷的材质及形状的塑料薄膜上进行印刷。
[0016]
本发明的第2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还可以具备:压纸滚轮,该滚轮从所述印刷头的相反一侧,支承所述墨带和所述复制材料;防止错位机构,该机构使所述压纸滚轮和所述复制材料互不错位地贴紧。这样,使复制材料紧贴压纸滚轮后,能够防止印刷时的错位,能够提高印刷精度及印刷质量。
[0017]
本发明的第2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作为所述防止错位机构,设置着将所述复制材料按压到所述压纸滚轮上的夹送滚轮,所述复制材料和所述压纸滚轮的接触角θT,所述复制材料在与所述第2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的反方向张力TT1,所述复制材料在所述第2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产生的正方向张力T2,所述反方向张力TT1和所述正方向张力TT2的平均张力TT(=(TT1+TT2)/2),所述反方向张力TT1和所述正方向张力TT2的张力差ΔTT(=|TT1-TT2|/TT),所述夹送滚轮将所述复制材料向所述压纸滚轮上按压的力PT,所述夹送滚轮将所述复制材料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T,可以满足下述的公式(2)。
|2μTTTsin(θT/2)|+μTPT>TT×(1+ΔTT)…(2)
(式中,θT=0°~180°)
[0018]
公式(2)的左边,表示复制材料与压纸滚轮之间的供给侧和卷取侧的夹送滚轮之间的中心点与各夹送滚轮按压部分处的摩擦力,右边表示复制材料与压纸滚轮之间的滑动力。这样,满足公式(2)时,由于能够防止复制材料与压纸滚轮之间的滑动,所以可防止印刷的错位。此外,接触角θT,是指在被压纸滚轮卷挂的复制材料中,连接压纸滚轮和复制材料开始接触的点与压纸滚轮的中心的线,与连接复制材料离开压纸滚轮的点与压纸滚轮的中心的线形成的角度。
[0019]
在本发明的第2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中,由于使复制材料和压纸滚轮的接触角θT越大,复制材料和压纸滚轮的接触面积就越大,所以能够加大复制材料和压纸滚轮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最好将所述接触角θT设定成大于150°。
[0020]
在本发明的第2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中,可以将所述接触角θT设定成大于180°、而且将所述压纸滚轮的直径大于100mm地设定。加大压纸滚轮的直径后,能够加长压纸滚轮卷取的复制材料的长度。这样,能够使复制材料和压纸滚轮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复制材料难以错位。
[0021]
采用本发明后,能够用热复制印刷方式在塑料薄膜上进行印刷,所以不需要印刷版,能够降低印刷成本。另外,在热复制印刷方式中,因为利用印刷头在被印刷物上进行印刷,所以能够通过变更控制印刷头的控制装置的处理内容,简易地变更、修正印刷内容。
附图说明
[0022]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图。
图3A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
图3B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
图4A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
图4B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
图5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
图6表示使图5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的压纸滚轮6的直径、接触角、动摩擦系数变化时的试验结果的图。
图7A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
图7B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
图7C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
图7D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
图7E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
图8A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
图8B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
图8C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
图8D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
图8E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
图9A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
图9B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
图9C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
图9D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
图9E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
图10A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
图10B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
图10C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
图10D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
图10E表示装入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的主要部件。打印机1具备:作为沿着规定的路线输送塑料薄膜2的输送单元的薄膜输送装置3,作为墨带移动机构的旋转式墨带组件4,作为印刷头的热头5和压纸滚轮6。薄膜输送装置3具备:保持薄膜2的供给侧滚轮7的滚轮保持机构8,为了沿着规定的路线引导薄膜2的多个导向滚轮9,为了将薄膜2向图1的箭头A方向及箭头B方向输送而使供给侧滚轮7及卷取侧滚轮10(在图1中未图示)旋转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旋转式墨带组件4具备:作为保持多个(在图1中为8个)墨带11a~11h的保持单元的带保持机构12,安装有多个带保持机构12的框架13,使框架13向图1的箭头C方向旋转以便使任意选择的墨带11向配置着热头5的印刷位置14移动的框架驱动用电动机(未图示)。此外,旋转式墨带组件4有时也被称作“格林式墨带组件”。热头5的结构及动作,可以和众所周知的一样,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0024]
下面,讲述打印机1中在薄膜2上进行的印刷步骤。
首先,旋转式墨带组件4使任意选择的墨带——例如墨带11e向印刷位置14移动。和该动作并列进行,薄膜输送装置3沿着规定的路线,输送薄膜2,使薄膜2上最初印刷图象的范围(印刷范围)的印刷开始位置向印刷位置14移动。
[0025]
接着,热头5将墨带11e向薄膜2按压、加热,将墨带11e的墨水复制到薄膜2上。压纸滚轮6配置在热头5的相反侧,在复制墨水时支承墨带11e及薄膜2。薄膜输送装置3在利用热头5复制墨水时,以规定的进给速度使薄膜2向箭头A方向移动。经过这些动作后,图象被印刷到薄膜2上。
[0026]
薄膜输送装置3使薄膜2移动到最初的印刷范围的印刷结束位置为止后,结束最初的对印刷范围的印刷。然后,薄膜输送装置3将薄膜2向箭头A方向输送,使下一个印刷范围的印刷开始位置和印刷位置14对齐。位置对齐后,利用热头5进行向下一个印刷范围印刷图象。这样,依次向薄膜2印刷图象。
[0027]
此外,例如在用彩色印刷图象等向同一个印刷范围多次复制墨水时,向最初的印刷范围的第1次的印刷结束后,薄膜输送装置3将薄膜2向箭头B方向输送,再次使最初的印刷范围的印刷开始位置和印刷位置14对齐。接着,在用和第1次印刷使用的墨带11e不同的墨带进行印刷时,旋转式墨带组件4使和第1次印刷使用的墨带11e不同的墨带——例如墨带11f向印刷位置14移动。然后,热头5向最初的印刷范围开始第2次印刷。这样,向最初的印刷范围进行规定次数的印刷。结束对最初的印刷范围而言的规定次数的印刷后,将下一个印刷范围的印刷开始位置向印刷位置14送去,对下一个印刷范围,也和最初的印刷范围同样,进行规定次数的印刷。依次进行这些动作后,能够将墨水多次复制到相同的印刷范围中。
打印机1这样动作后,图象就被印刷到塑料薄膜2上。
[0028]
图2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的主要部件。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将图象印刷到中间复制材料上,然后将印刷到中间复制材料上的图象复制到塑料薄膜上。此外,在图2中,对和图1共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不再赘述。
[0029]
图2的打印机1,还具备沿着规定的路线输送中间复制材料15的复制材料输送装置16,和将印刷到中间复制材料15上的图象复制到薄膜2上的复制机构17,在这一点上,和图1的打印机1不同。复制材料输送装置16具备:保持中间复制材料15的复制材料供给侧滚轮18的复制材料滚轮保持机构19,为了将中间复制材料15向图2的箭头A方向及箭头B方向输送而使复制材料供给侧滚轮18及复制材料卷取侧滚轮(未图示)旋转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复制机构17具备:为了将复制图象的中间复制材料15加热的加热滚轮20,将中间复制材料15和薄膜2向加热滚轮20按压的加压滚轮21。
[0030]
接着,讲述图2的打印机1中的向薄膜2的印刷步骤。由于向中间复制材料15的印刷步骤,和图1的打印机1向薄膜2印刷图象的步骤一样,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印刷了图象的中间复制材料15,被向复制机构17输送。在复制机构17处,用加压滚轮21加压薄膜2和中间复制材料15,并且用加热滚轮20将其加热,使印刷到中间复制材料15上的图象复制到薄膜2上。经过这些动作后,图象就被印刷到薄膜2上。
[0031]
这样,将图象印刷到中间复制材料15上后,再将该图象复制到薄膜2上,从而能够在难以直接由热头5印刷的形状及材质的薄膜2上进行印刷。
[0032]
接着,图3A-B~图10A-E表示本发明中的薄膜输送装置3的其它示例。此外,在图3A-B~图10A-E中,对和图1及图2共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不再赘述。在图3A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使薄膜2从供给侧滚轮7起,通过印刷位置14后,直接向卷取侧滚轮10卷取(在图3A中,按照I→II→印刷位置14→III的顺序输送薄膜2)。这样输送薄膜2后,能够省略导向滚轮9,简化输送机构。在图3B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例如在图3B所示的圆周GR上,而且隔着压纸滚轮6,在与印刷位置14相反的一侧配置导向滚轮9,以便使薄膜2和压纸滚轮6贴紧。在图3B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按照I→II→III→印刷位置14→IV→V的顺序输送薄膜2。这样配置导向滚轮9后,能够在印刷时使薄膜2贴紧压纸滚轮6,防止印刷的错位。
[0033]
在图4A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具备旨在使薄膜2和压纸滚轮6贴紧的夹送滚轮22。在图4A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按照I→II→III→印刷位置14→IV→V的顺序输送薄膜2。这样沿着压纸滚轮6的外周输送薄膜2后,能够使薄膜2更加贴紧压纸滚轮6,防止印刷的错位。另外,如图4B所示,在薄膜输送装置3上,设置导向滚轮9及夹送滚轮22的两者,也能获得和图4A的薄膜输送装置3相同的效果。在图4B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按照I→II→III→IV→印刷位置14→V→VI→VII的顺序输送薄膜2。
此外,在图3B、图4B中的导向滚轮9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圆周GR上,能够在可以获得和上述效果同样的效果的位置上自由配置。
[0034]
在图5的打印机1中,使薄膜输送装置3的各参数满足下列公式(1)地设定。
|2μTsin(θ/2)|+μP>T×(1+ΔT)…(1)
(式中,θ=0°~180°)
此外,公式(1)中的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θ:薄膜2与压纸滚轮的接触角
μ:薄膜2与压纸滚轮的动摩擦系数
P:夹送滚轮22将薄膜2向压纸滚轮上按压的力
T1:薄膜2在图5的箭头B方向(和薄膜2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的反方向张力
T2:薄膜2在图5的箭头A方向(薄膜2的输送方向)产生的正方向张力
T(=(T1+T2)/2):,反方向张力T1和正方向张力T2的平均张力
ΔT(=|T1-T2|/T):反方向张力T1和正方向张力T2的张力差
[0035]
在公式(1)中,左边是表示薄膜2与压纸滚轮6之间的、供给侧(图5的上侧)与卷取侧(图5的下侧)的夹送滚轮22之间的中心点和各夹送滚轮22的按压部分的摩擦力,右边表示薄膜2和压纸滚轮6之间产生的滑动力。因此,满足公式(1)时,由于能够防止薄膜2与压纸滚轮6之间的滑动,所以能够用压纸滚轮6的旋转速度稳定地输送薄膜2。这样,能够防止印刷的错位。此外,图3A-B~图4A-B的打印机1,满足上述公式(1)地设定薄膜输送装置3的各参数后,也能够进一步地防止印刷的错位。
[0036]
图6表示使图5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的压纸滚轮6的直径R、接触角θ、动摩擦系数μ变化后印刷时是否产生印刷错位的试验结果的一个示例。此外,在各条件中,与公式(1)有关的直径R、接触角θ、动摩擦系数μ以外的参数,全部作为相同的值。由图6可知:接触角θ,为180°以上就没有印刷错位,但是使动摩擦系数μ增加后,即使在120°时也能没有印刷错位。压纸滚轮6的直径R为大于60mm的150mm时,发生的印刷错位较少。这可以认为是因为加大压纸滚轮6的直径R后,薄膜2在压纸滚轮6上的卷挂长度变长,从而增加了薄膜2与压纸滚轮6的接触面积的缘故。这样,既可以将接触角θ加大设定成120°和180°之间的150°来增加摩擦力,也可以将压纸滚轮6的直径加大设定成大致为60mm和150mm的中间的直径100mm来增加接触面积。这样设定接触角θ及直径R,能够抑制印刷的错位。
[0037]
此外,夹送滚轮22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图5所示的位置,能够在可以设定满足公式(1)的那种接触角θ的位置上自由配置。另外,夹送滚轮22的配置个数也并不局限于2个。例如:只要能够利用薄膜2与压纸滚轮6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确保薄膜2与压纸滚轮6之间的摩擦力(公式(1)的左边大于右边),没有夹送滚轮22也行,有一个夹送滚轮22也行。此外,没有夹送滚轮22时,满足下列公式(1’)地设定各参数。
|2μTsin(θ/2)|>T×(1+ΔT)…(1’)
(式中,θ=0°~180°)
只用夹送滚轮22不能够设定可以充分确保薄膜2与压纸滚轮6之间的摩擦力的那种接触角θ时,可以在薄膜输送装置3中设置导向滚轮9。
[0038]
在图7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夹送滚轮22和压纸滚轮6的旋转一起移动,从而使薄膜2的印刷范围固定在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这一点和图4A的薄膜输送装置3不同。在图4A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由于夹送滚轮22不伴随着压纸滚轮6的旋转移动,所以卷取侧滚轮10卷取薄膜2,使印刷时的薄膜2移动。另一方面,在图7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伴随着压纸滚轮6的旋转,夹送滚轮22移动,从而使薄膜2固定在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因此,在图7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以压纸滚轮6向图7A-E的箭头A方向旋转的形态进行。此外,在图7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薄膜2在图7C的状态中,按照和图4A同样的路线,被压纸滚轮6卷挂。
[0039]
接着,讲述图7A-E的薄膜输送装置3的印刷时的动作。图7A-E是依次表示印刷时压纸滚轮6及夹送滚轮22的图。开始印刷前,夹送滚轮22固定在图7C所示的位置。因此,卷取侧滚轮10卷取薄膜2,将薄膜2的最初的印刷范围向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输送。卷取侧滚轮10结束输送薄膜2后,压纸滚轮6向图7A-E的箭头B方向旋转,使薄膜2的最初的印刷范围的印刷开始位置和印刷位置14对齐。夹送滚轮22在卷取侧滚轮10结束输送薄膜2后,被解除固定,和压纸滚轮6的旋转一起,向箭头B方向移动。经过这些动作后,薄膜输送装置3成为图7A的状态。
[0040]
在利用热头5开始印刷的同时,压纸滚轮6以规定的速度,开始向箭头A方向旋转。另外,伴随着该旋转,夹送滚轮22也开始向箭头A方向移动。然后,在印刷期间,按照图7B、C、D、E的顺序,压纸滚轮6向箭头A方向旋转,伴随着该旋转,夹送滚轮22也移动。此外,由于压纸滚轮6的旋转和夹送滚轮22的移动同步,所以印刷时,薄膜2的印刷范围被固定在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压纸滚轮6旋转后,就结束利用热头5进行的印刷,直到图7E的位置为止。结束印刷后,薄膜输送装置3成为图7C的状态,卷取侧滚轮10输送薄膜2,将下一个印刷范围,向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输送。
[0041]
此外,在同一个印刷范围进行多次印刷时,对最初的印刷范围的第1次印刷结束后,从图7E的状态起,在压纸滚轮6向箭头B方向旋转的同时,夹送滚轮22也向箭头B方向移动,重新使最初的印刷范围的印刷开始位置和印刷位置14对齐(成为图7A的状态)。此外,该动作时,也由于夹送滚轮22的移动和压纸滚轮6的旋转同步,所以薄膜2的最初的印刷范围,从被固定在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的图7E的状态,成为图7A的状态。然后,变更墨带11时,旋转式墨带组件4变更墨带11后,再度向最初的印刷范围进行印刷。该动作反复规定的次数,从而向相同的印刷范围进行多次印刷。
[0042]
这样,在印刷时,使薄膜2贴紧、固定在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能够防止印刷的错位。另外,在相同的印刷范围重叠复制墨水时,因为使薄膜2固定在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所以使压纸滚轮6旋转后,容易使印刷范围的印刷开始位置和印刷位置14对齐。因此,能够防止向相同的印刷范围重复印刷时的印刷的错位,能够提高印刷精度及印刷质量。
[0043]
图8A-E~图10A-E表示具备这种防止错位机构,和图7A-E一样在印刷时将薄膜2固定在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的薄膜输送装置3的其它示例。图8A-E的薄膜输送装置3,设置导向滚轮9,以便在印刷时使薄膜2和薄膜2不接触,进而印刷时伴随着压纸滚轮6的旋转,导向滚轮9移动。在这一点上,和图7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不同。此外,图8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的薄膜2,在图8C的状态中,按照和图4B相同的路线,被压纸滚轮6卷挂。
[0044]
图8A-E是依次表示印刷时压纸滚轮6、夹送滚轮22及导向滚轮9的动作的图。此外,压纸滚轮6及夹送滚轮22的动作,和图7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一样,所以在此不在赘述。开始印刷前,在图8C所示的位置固定导向滚轮9,直到卷取侧滚轮10结束输送薄膜为止。结束输送后,伴随着压纸滚轮6的旋转,导向滚轮9在圆周GR上朝着箭头B方向移动,直到图8A所示的位置为止。然后,在印刷期间,按照图8B、C、D、E的顺序,导向滚轮9在圆周GR上朝着箭头B方向移动。结束印刷后,导向滚轮9被固定在图8C的位置,卷取侧滚轮10将下一个印刷范围向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输送。此外,向同一个印刷范围多次重叠印刷时,第1次的印刷结束后,从图8E的状态返回图8A的状态,再次向相同的印刷范围进行印刷。
[0045]
这样设置导向滚轮9后,在印刷时能够防止薄膜2和薄膜的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薄膜2和薄膜摩擦产生的静电及印刷的字迹模糊等。
[0046]
图9A-E的薄膜输送装置3,在图9A-E所示的部位各设置两个导向滚轮9,并且使压纸滚轮6的中心和供给侧滚轮7及卷取侧滚轮10的中心错位后配置的这一点上,和图8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不同。此外,图9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的薄膜2,在图9C的状态中,按照和图8C相同的路线,被压纸滚轮6卷挂。图9A-E是依次表示印刷时压纸滚轮6、夹送滚轮22及导向滚轮9的动作的图。这些滚轮6、9、22的印刷时的动作,和图8A-E的薄膜输送装置3的动作一样。
[0047]
这样设置导向滚轮9后,即使将压纸滚轮6的中心和供给侧滚轮7及卷取侧滚轮10的中心错位后配置时,也能够在印刷时防止薄膜2和薄膜2的接触。
[0048]
图10A-E的薄膜输送装置3,将压纸滚轮6的中心和供给侧滚轮7及卷取侧滚轮10的中心错位后配置、导向滚轮9在图10A-E所示的GL线上向箭头D及箭头E方向移动的这一点上,和其它的薄膜输送装置不同。此外,图10A-E的薄膜输送装置3中的薄膜2,在图10C的状态中,按照和图8C相同的路线,被压纸滚轮6卷挂。
[0049]
图10A-E表示印刷时压纸滚轮6、夹送滚轮22及导向滚轮9的动作。此外,压纸滚轮6及夹送滚轮22的动作,和图7A-E的薄膜输送装置3的动作一样。另外,开始印刷前进行的卷取侧滚轮10输送薄膜2的动作,和图8A-E的薄膜输送装置3的动作一样。结束输送薄膜2后,压纸滚轮6向箭头B方向旋转,以便使最初的印刷范围的印刷开始位置和印刷位置14对齐。导向滚轮9伴随着该压纸滚轮6的旋转,在GL线上向箭头E方向移动。经过这些动作后,薄膜输送装置3成为图10A的状态。
[0050]
开始印刷后,伴随着压纸滚轮6向箭头A方向的旋转,导向滚轮9以规定的速度,开始向箭头D方向移动。然后,在印刷期间,按照图10B、C、D、E所示的顺序,导向滚轮9向箭头D方向移动。结束印刷后,导向滚轮9被固定在图10C的位置,卷取侧滚轮10将下一个印刷范围,向压纸滚轮6的外周上输送。此外,在同一个印刷范围进行多次印刷时,对最初的印刷范围的第1次印刷结束后,从图10E的状态返回图10A的状态,再度向最初的印刷范围进行印刷。这样设置可以在GL线上移动的导向滚轮9后,也能够防止印刷时的薄膜2和薄膜2的接触。
经过以上讲述的动作后,导向滚轮9及夹送滚轮22能够作为防止错位机构发挥作用。
[0051]
此外,上述的图3A-B~图10A-E的薄膜输送装置3的输送机构,并不局限于输送薄膜2。例如,在输送中间复制材料15的复制材料输送装置16中,也能应用包含防止错位机构的这些机构。这时,使中间复制材料15和压纸滚轮6贴紧后,能够防止向中间复制材料15进行印刷时的印刷错位。
[0052]
用图5的薄膜输送装置3输送中间复制材料15时,可以使各参数满足下列公式(2)地设定。
调整各参数,使其满足公式(2)时,
|2μTTTsin(θT/2)|+μTPT>TT×(1+ΔTT)…(2)
(式中,θT=0°~180°)
此外,公式(2)中的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θT:中间复制材料15和压纸滚轮6的接触角
μT:中间复制材料15和压纸滚轮6的动摩擦系数
PT:夹送滚轮22将中间复制材料15向压纸滚轮6上按压的力
TT1:中间复制材料15在与中间复制材料15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产生的反方向张力
TT2:中间复制材料15在中间复制材料15的输送方向上产生的正方向张力
TT(=(TT1+TT2)/2):,反方向张力TT1和正方向张力TT2的平均张力
ΔTT(=|TT1一TT2|/TT):反方向张力TT1和正方向张力TT2的张力差
这时,为了加大了中间复制材料15和压纸滚轮6的摩擦力,也可以将接触角θT设定成大于150°。另外,为了增加中间复制材料15和压纸滚轮6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将压纸滚轮6的直径设定成大于100mm。此外,在没有夹送滚轮22时,满足下列公式(2’)地设定各参数。
|2μTTTsin(θT/2)|>TT×(1+ΔTT)…(2’)
(式中,θT=0°~180°)
[0053]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讲述的实施方式,可以用各种方式实施。例如,旋转式墨带组件的旋转方向,并不局限于只朝着一个方向。另外,不必只对塑料薄膜及中间复制材料等被印刷物的单侧设置旋转式墨带组件和热头。在对被印刷物的两面进行印刷时,可以在被印刷物的两面侧分别设置旋转式墨带组件和热头。

Claims (10)

1、一种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具备:
输送单元,该单元沿着规定的路线输送塑料薄膜;
墨带移动机构,该机构具有保持多个墨带的保持单元,并使所述多个墨带中被任意选择的墨带,向配置在所述规定的路线上的印刷位置移动;以及
印刷头,该印刷头将所述向印刷位置移动后的墨带加热,在所述塑料薄膜上进行印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纸滚轮,该滚轮从所述印刷头的相反一侧,支承所述墨带和所述塑料薄膜;和
防止错位机构,该机构使所述压纸滚轮与所述塑料薄膜贴紧以防错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防止错位机构,设置着将所述塑料薄膜按压到所述压纸滚轮上的夹送滚轮;
所述塑料薄膜与所述压纸滚轮之间的接触角θ,所述塑料薄膜在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所产生的反方向张力T1,所述塑料薄膜在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所产生的正方向张力T2,所述反方向张力T1和所述正方向张力T2的平均张力T=(T1+T2)/2,所述反方向张力T1与所述正方向张力T2的张力差ΔT=|T1-T2|/T,所述夹送滚轮将所述塑料薄膜向所述压纸滚轮上按压的力P,所述夹送滚轮与所述塑料薄膜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满足下述的公式:
|2μTsin(θ/2)|+μP>T×(1+ΔT)
式中,θ=0°~1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接触角θ设定成大于15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接触角θ设定成大于180°、而且设定所述压纸滚轮的直径大于100mm。
6、一种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具备:
第1输送单元,该单元输送塑料薄膜;
第2输送单元,该单元沿着规定的路线输送复制材料;
墨带移动机构,该机构具有保持多个墨带的保持单元,并使所述多个墨带中被任意选择的墨带,向配置在所述规定的路线上的印刷位置移动;
印刷头,该印刷头将所述向印刷位置移动后的墨带加热,在所述复制材料上进行印刷;以及
复制机构,该机构将印刷在所述复制材料上的图象复制到所述塑料薄膜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压纸滚轮,该滚轮从所述印刷头的相反一侧,支承所述墨带和所述复制材料;和
防止错位机构,该机构使所述压纸滚轮与所述复制材料贴紧以防错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防止错位机构,设置着将所述复制材料按压到所述压纸滚轮上的夹送滚轮;
所述复制材料与所述压纸滚轮之间的接触角θT,所述复制材料在与所述第2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所产生的反方向张力TT1,所述复制材料在所述第2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所产生的正方向张力TT2,所述反方向张力TT1和所述正方向张力TT2的平均张力TT=(TT1+TT2)/2,所述反方向张力TT1与所述正方向张力TT2的张力差ΔTT=|TT1-TT2|/TT,所述夹送滚轮将所述复制材料向所述压纸滚轮上按压的力PT,所述夹送滚轮与所述复制材料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T,满足下述的公式:
|2μTTTsin(θT/2)|+μTPT>TT×(1+ΔTT)
式中,θT=0°~18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接触角θT设定成大于150°。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接触角θT设定成大于180°、而且设定所述压纸滚轮的直径大于100mm。
CNA2005800103168A 2004-03-30 2005-03-30 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 Pending CN19648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9811/2004 2004-03-30
JP2004099811A JP2005280198A (ja) 2004-03-30 2004-03-30 フィルム用熱転写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4854A true CN1964854A (zh) 2007-05-16

Family

ID=35063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103168A Pending CN1964854A (zh) 2004-03-30 2005-03-30 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75533B2 (zh)
EP (1) EP1731317A4 (zh)
JP (1) JP2005280198A (zh)
KR (1) KR20070010032A (zh)
CN (1) CN1964854A (zh)
WO (1) WO20050951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94941B2 (ja) * 2008-03-28 2013-05-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用熱転写プリンタ、および熱転写印画方法
JP2010208209A (ja) * 2009-03-11 2010-09-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印刷方法
US8922611B1 (en) * 2013-10-09 2014-12-30 Markem-Imaj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US10449781B2 (en) 2013-10-09 2019-10-22 Dover Europe Sar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CN103802456B (zh) * 2014-01-13 2016-03-16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热烫机
US11040548B1 (en) 2019-12-10 2021-06-22 Dover Europe Sarl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s for deposition of thin ink layers including a carrier belt and rigid bla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235B2 (ja) * 1986-10-22 1996-0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H02121862A (ja) 1988-10-31 1990-05-0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121873A (ja) 1988-10-31 1990-05-0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5179390A (en) 1989-07-10 1993-0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apparatus that securely transports the ink containing member
JPH03215064A (ja) 1990-01-19 1991-09-20 Fuji Xerox Co Ltd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H03215045A (ja) 1990-01-19 1991-09-20 Fuji Xerox Co Ltd 熱転写記録装置
US5152618A (en) * 1991-06-07 1992-10-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Pinch roller control in a printer
JP3362459B2 (ja) 1992-08-31 2003-01-0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H10202993A (ja) 1997-01-23 1998-08-04 Syst Intelligence Prod:Kk 画像記録装置
JPH11170583A (ja) 1997-12-11 1999-06-29 Pioneer Electron Corp カラー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駆動方式
WO2000076774A1 (fr) * 1999-06-16 2000-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impression par transfert thermique et procede d'impression par transfert thermique utilisant le dispositif
JP2001180070A (ja) * 1999-12-27 2001-07-03 Wedge:Kk 画像記録装置
JP4025053B2 (ja) * 2001-10-25 2007-12-19 株式会社大生機械 ラインサーマルヘッドによる印字方法
JP2003154694A (ja) * 2001-11-26 2003-05-27 Alps Electric Co Ltd 中間転写印刷装置
US6910820B2 (en) * 2003-07-25 2005-06-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linerless label ta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10032A (ko) 2007-01-19
EP1731317A4 (en) 2009-07-29
WO2005095110A1 (ja) 2005-10-13
JP2005280198A (ja) 2005-10-13
US7675533B2 (en) 2010-03-09
EP1731317A1 (en) 2006-12-13
US20080273074A1 (en) 200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4854A (zh) 薄膜用热复制打印机
CN101130317B (zh) 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US7466328B2 (en) Thermal printing device with an improved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printing an image using said printing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inting an image
JP2723992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US7665920B2 (en) Card holder for a credential production device
JPS601104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45068C (zh) 成像装置
US5886727A (en)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therefor
JPH10235912A (ja) プリンタ
CN100500443C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2008302563A (ja) 印画装置及び印画方法
CN102343724B (zh) 打印机
JP3974432B2 (ja) 中間転写式プリンタ
JPH0867019A (ja) 熱転写印刷装置
JPH05278284A (ja)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2526046Y2 (ja) 熱転写型プリンタ装置
KR940007481B1 (ko) 비디오 프린터의 기록지 홀더장치
JPS61352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5912869A (ja) 熱転写形プリンタの記録方式
JPH04166370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S63272155A (ja) 感熱転写複写装置
JPH091842A (ja) 染料熱転写記録装置
JP2000043302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S63270179A (ja) 感熱転写複写装置
JPS601104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