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1751A - 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1751A
CN1951751A CNA2006101486756A CN200610148675A CN1951751A CN 1951751 A CN1951751 A CN 1951751A CN A2006101486756 A CNA2006101486756 A CN A2006101486756A CN 200610148675 A CN200610148675 A CN 200610148675A CN 1951751 A CN1951751 A CN 1951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grid
hood
grid
automobile
fro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86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1751B (zh
Inventor
加藤干人
惠本耕次
东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ES CO Ltd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CHNES CO Ltd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3019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2042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ES CO Ltd,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ECHN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51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1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7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稳定确保在碰撞时的行人保护性能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中,该汽车构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15)分为从前风板(19)的前缘部的上侧一直延伸到发动机罩(5)的后缘部的下方的机罩格栅上部(20)和从机罩格栅上部(20)的前缘部朝向下侧延伸的机罩格栅前部(21),在所述机罩格栅前部(21)上形成相对于来自上方的负荷的弱部(35)。

Description

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人保护性能优良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以提高碰撞时的行人保护性能为目的的汽车前部车体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一种汽车的前部车体构造,其包括:分隔发动机室(engine room)和车厢的挡泥板下部(dash lower);从挡泥板下部上端延伸到前方上方并且支撑发动机罩(engine hood)后端的机罩前部(cowl front);在比挡泥板下部靠前方位置处支撑前风板部件前端的机罩面板(cowl panel);以及机罩格栅(cowl grill),其后端由机罩面板支撑,前端由机罩前部上端支撑,并且接触发动机罩后端的密封部件,其中,机罩前部构成为如下:其上端延伸到发动机罩的密封部件,并且从上端起规定的范围由树脂制成的机罩前部树脂部分所构成,从机罩前部树脂部分的下端起下方由钢板制成的机罩前部钢板部分所构成。
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由合成树脂板构成机罩前部树脂部分从而较弱地设定其强度,在碰撞时行人骑上发动机罩并且发动机罩朝向下侧变形,在朝向下方的负荷作用在机罩前部树脂部分上时,通过促进机罩前部树脂部分的变形,能够提高碰撞时行人保护性能。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如下构成的车体构造:机罩格栅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同时,在下方向上形成开口的大致呈日文假名“コ”字状的截面,插入密封部件并且由机罩格栅的前部支撑发动机罩的加强件(reinforcement)。在该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在来自发动机罩的冲击力相对机罩格栅作用时,促进机罩格栅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行人保护性能。
另一方面,作为使得车厢内安静性提高的汽车隔音构造,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有在包括沿着前风板(front wind)的前缘部在车宽度方向设置的机罩箱和从机罩箱朝下侧延伸的挡泥板的汽车中,在挡泥板和机罩箱的发动机室侧的大约全表面上安装有吸音材料。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2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8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实开平5-32157号公报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2记载的发明具有如下等问题:机罩前部树脂部分和机罩格栅在碰撞时的能量吸收作用依赖于构成它们的合成树脂板的材质和厚度、纵截面形状和横截面形状,受到与材料选定相关的设计自由度制约,如果因设计变更等而厚度和截面形状变化,则无法获得期望的能量吸收作用。
另一方面,所述专利文献3记载的隔音构造中,经由吸音材料吸收经过挡泥板和机罩箱向车厢内侵入的发动机室内的噪音,能够提高车厢内的安静性。但是,发动机室内的噪音的发生源不只是发动机,也有经过前悬架由轮胎室传送的来自路面的噪音,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隔音构造不能充分吸收该来自轮胎室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能够安全地确保碰撞时行人保护性能,并且可以进一步减低来自发动机室朝向车厢内传送的噪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汽车冲击吸收构造如下:该汽车构造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分为从前风板的前缘部的上侧一直延伸到发动机罩的后缘部的下方的机罩格栅上部和从机罩格栅上部的前缘部朝向下侧延伸的机罩格栅前部,其中,在上述机罩格栅前部形成相对来自上方的负荷的弱部。
这里,在上述第一汽车冲击吸收构造中,作为上述弱部,形成在不同方向上延伸的弱部和在弯曲部附近设置上述弱部等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汽车冲击吸收构造如下:该汽车构造成为,在上述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分为从前风板的前缘部的上侧一直延伸到发动机罩的后缘部的下方的机罩格栅上部和从机罩格栅上部的前缘部朝向下侧延伸的机罩格栅前部,其中,上述机罩格栅上部和机罩格栅前部由相对来自上方的负荷较弱的结合构造连接。
这里,在上述第一和第二汽车冲击吸收构造中,如下等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机罩格栅上部形成加强肋;在上述机罩格栅的侧部设置开口,并且由比上述机罩格栅软质的盖部件闭合该开口;上述机罩格栅上部由比机罩格栅前部更软质的材料构成,机罩格栅前部由比机罩格栅上部更脆的材料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汽车冲击吸收构造如下:该汽车构造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分为从前风板的前缘部的上侧一直延伸到发动机罩的后缘部的下方的机罩格栅上部和从机罩格栅上部的前缘部朝向下侧延伸的机罩格栅前部,其中,在上述机罩格栅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并且由比上述机罩格栅软质的盖部件闭合该开口。
另外,在上述冲击吸收构造中,为了减低从发动机室向车厢内传送的噪音,也能够采用下面的构成。
即,如下等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机罩格栅上设置有朝向轮胎室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延设部;沿着上述机罩格栅前部设置有在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沿着上述机罩格栅延设部设置有轮胎室用吸音材料;在机罩格栅上部或者机罩格栅前部整体设置有上述机罩格栅延设部;在机罩格栅延设部和轮胎室之间设置有上述轮胎室用吸音材料;在上述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的两端部整体设置有轮胎室用吸音材料。
根据本发明第一汽车冲击吸收构造,机罩格栅分为机罩格栅上部和机罩格栅前部,由于在机罩格栅前部形成有相对于来自上方的负荷的弱部,在由碰撞等而引起的发动机罩朝向下侧变形时,通过此时的负荷,机罩格栅前部以弱部为中心断裂变形,从而促进发动机罩的变形,缓和来自发动机罩的冲击并且增强行人保护性能。另外,由于通过设法设定弱部的形成位置和强度刚性,能够调整由机罩格栅前部引起的碰撞能量吸收作用,所以能够扩大对构成机罩格栅前部的材料的选择的设计自由度,即使相对机罩格栅的设计变更也可以灵活地相适应。另外,在强度刚性高的部分形成相对于机罩格栅前部中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弱部,从而相对机罩格栅前部的上下方向的负荷,也能够整体均衡良好地设定强度刚性。
这里,在上述第一汽车冲击吸收构造中,作为所述弱部,如果形成在不同方向延伸的弱部,则可以最适状态地调整由机罩格栅前部带来的碰撞能量吸收作用。
另外,由于弯曲部易于弯曲变形,所以通过在弯曲部附近设置上述弱部,可以促进弱部的机罩格栅前部的断裂和变形。
根据本发明第二汽车冲击吸收构造,机罩格栅分为机罩格栅上部和机罩格栅前部,由于相对来自上方的负荷由弱的结合构造连接机罩格栅上部和机罩格栅前部,当由碰撞等而起的发动机罩朝向下侧变形时,通过此时的负荷,结合构造破坏或者由结合构造引起的连接解除,从而促进发动机罩的变形,缓和来自发动机罩的冲击并且增强行人保护性能。另外,由于通过结合构造对机罩格栅上部和机罩格栅前部的连接功能,能够保持行人保护功能,不增加部件个数就能够构成冲击吸收构造。
这里,在上述第一和第二汽车冲击吸收构造中,如果在上述机罩格栅上部形成加强肋,则比机罩格栅前部更高地设定机罩格栅上部的强度刚性,从而相对机罩格栅前部能够平滑地传送来自发动机罩的冲击力。
在上述机罩格栅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如果由比上述机罩格栅更软质的盖部件闭合该开口,则能够较低地设定机罩格栅的侧部的强度刚性,从而通过机罩格栅侧部的变形能够提高行人保护性能。
如果上述机罩格栅上部由比机罩格栅前部更软质的材料构成,机罩格栅前部由比机罩格栅上部更脆的材料构成,则在能够提高机罩格栅上部和挡风板下端之间的沿合性能的同时,促进由来自上方的负荷引起的机罩格栅前部的变形和曲折,从而通过机罩格栅前部能够提高行人保护性能。
根据本发明第三汽车冲击吸收构造,机罩格栅分为机罩格栅上部和机罩格栅前部,由于在所述机罩格栅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并且由比上述机罩格栅更软质的盖部件闭合该开口,当由碰撞等而起的发动机罩朝向下侧变形时,通过此时的负荷盖部件变形,从而促进机罩格栅和发动机罩的变形,缓和来自发动机罩的冲击并且提高行人保护性能。另外,由于机罩格栅的两侧部总是由盖部件闭合,因此也能够防止热气、臭气等从盖部件两端部侵入。
在上述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中,如果在上述机罩格栅上设置朝向轮胎室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延设部,沿着所述机罩格栅前部设置在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沿着所述机罩格栅延设部设置轮胎室用吸音材料,则由于通过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能够吸收来自发动机的噪音,能够抑制经过机罩格栅朝车厢内的噪音传送。另外,在通过朝向轮胎室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延设部隔断来自轮胎室的噪音的同时,由于通过轮胎室用吸音材料吸收来自轮胎室的噪音,有效地抑制从轮胎室朝向车厢侧的噪音传送,能够进一步提高车厢内的安静性。
另外,如果在机罩格栅上部或者机罩格栅前部整体地设置上述机罩格栅延设部,则由于在悬架安装取下时不需要取出全体机罩格栅,而能够提高悬架修理和更换时等的操作性。
如果在机罩格栅延设部和轮胎室之间设置上述轮胎室用吸音材料的话,则能够有效地吸收来自机罩格栅在机罩内透过的噪音。
如果在上述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的两端部整体地设置轮胎室用吸音材料,则能够提高吸音材料的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轮胎室附近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是机罩格栅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面图。
图4是机罩格栅前部附近的剖面图。
图5是图1的V-V线剖面图。
图6是类似图4的视图,示出其它构成的结合构造。
图7是图2的VII-VII线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侧框架2-挡板加强件3-发动机室4-挡板面板5-发动机罩6-轮胎室7-悬架支柱7a-上壁部8-前悬架8a-螺栓部件9-螺母部件10-前柱11-机罩上面板12-机罩下面板13-机罩14-机罩前面板15-机罩格栅16-车厢17-挡泥板19-前风板20-机罩格栅上部21-机罩格栅前部22-突出部23-格栅部24-堤部25-加强部26-前壁部27-重合部28-连接部29-密封部件30-发动机罩加强件31-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2-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3-轮胎室用吸音材料34-轮胎室用吸音材料35-切口部36-弯曲部37-弯曲部38-结合钩39-结合孔40-加强肋41-侧部开口42-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若对汽车前部车体构造进行说明,则其在车体下部设置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侧框架(front side frame)1,在左右前侧框架1的上方设置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挡板加强件(apronforcement)2,从挡板加强件2到前侧框架1设置有构成发动机室3的侧壁的左右一对挡板面板(apron panel)4。设置闭合发动机室3的上部开口的发动机罩5,发动机罩5在挡板加强件2的后端附近由图示以外的左右一对铰链部件(未示出)开关自由地进行支撑。
在挡板面板4的后部形成有朝向发动机室3侧凸出的轮胎室6,在轮胎室6的上部设置有悬架支柱7,前悬架8被安装在轮胎室6和悬架支柱7内。前悬架8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部的螺栓部件8a插穿悬架支柱7的上壁部7a并且从上侧紧固螺母部件9而固定在上壁部7a上,在修理和更换前悬架8时,在顶起汽车的状态下,松开该螺母部件9从而进行更换。
在发动机室3的后部在车宽度方向设置区分发动机室3和车厢16的挡泥板17,在挡板加强件2的后端部设置朝向后方斜上侧延伸的前柱10,在左右前柱10的下端部之间在车宽度方向上设置由挡泥板17的上部和机罩上面板11和机罩下面板12构成的闭合截面状的机罩13,前风板19的前端缘固定载放在机罩13的前端部上,前风板19的左右侧缘固定载放在前柱10上。
在机罩下面板12的前端部上设置有朝向前方延伸的机罩前面板14,在机罩前面板14的上侧设置有机罩格栅15。
机罩格栅15具有从前风板19的前缘部分的上侧向发动机罩5的后缘部分的下方延伸的机罩格栅上部20和从机罩格栅上部20的前缘部分朝向下侧延伸的机罩格栅前部21,并且设置在车宽度方向的大约全部宽度上。机罩格栅上部20的前端附近上形成倒立的V字形状的突出部22,在比突出部22更前侧的机罩格栅上部20上形成有由多个贯通孔形成的格栅部23。在机罩格栅上部20的前端部上形成一阶梯升起的堤部24,在堤部24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朝向下方延伸的加强部25。
在机罩格栅前部21上形成纵向的前壁部26,其上端比下端稍微靠前方位置配置并且使得上端侧稍微前倾,与机罩格栅上部20的加强部25的前侧重合地设置前壁部26的上半部分。在前壁部26的上端部形成朝向后方延伸并且在堤部24上重合的重合部27,在前壁部26的下端部形成有朝向前方延伸并且与机罩前面板14的上端部重合地连接的连接部28。机罩格栅上部20和机罩格栅前部21在重合部分由图示以外的螺丝等固定器具进行连接。
如此,如果分开构成机罩格栅上部20和机罩格栅前部21,则两者可以由不同材料构成,例如作为构成机罩格栅上部20的材料,为了确保与挡风板下端的沿合性能,可以采用比机罩格栅前部21更软的材料,例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另外,作为构成机罩格栅前部21的材料,如后面所述,为了确保行人保护性能,能够由比机罩格栅上部20更脆的材料、例如嵌入玻璃纤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等构成。而且,作为构成机罩格栅前部21的材料,也能够采用相对来自位于机罩格栅15前方的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的发热耐热性优良的材料。
发动机罩5的后缘部构成为比机罩格栅上部20的突出部22的顶部稍微靠车体后方地进行配置,以便抑制向格栅部23的雨水等的浸入。在机罩格栅前部21的重合部27上沿着重合部27设置密封部件29,在发动机罩5的里面侧安装的发动机罩加强件30构成为在闭合发动机罩5的状态下与该密封部件29压接,以便防止向发动机室3的雨水等的浸入。
下面,说明汽车的隔音构造,如图1~图5所示,机罩格栅前部21的全部高度上在其前侧设置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1,在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1和机罩格栅前部21的前壁部26之间形成大约一定的间隔,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1由螺丝适当间隔放置地固定在机罩格栅前部21上。该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1虽然由毛毡构成,但是除毛毡以外,能够由例如玻璃棉、发泡尿烷(urethane)、无纺布、发泡聚丙烯等具有吸音性能的任意材料构成。通过该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1吸收来自发动机的噪音,抑制向机罩格栅15侧的噪音传送。但是,该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1也可以朝向下侧延伸从而延设在挡泥板17的前侧,如果如此构成,则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朝向车厢16内部的噪音传送。另外,在机罩格栅前部21的后侧也能够沿着机罩格栅前部21设置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
在机罩格栅前部21的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上与机罩格栅前部21整体地设置有朝向悬架支柱7的上壁部7a的上侧延伸的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相对悬架支柱7上壁部7a在上下方向有间隔地设置有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在其外周部分由螺丝等固定在悬架支柱7的上壁部7a上。如果设置这样的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则能够隔断来自前悬架8通过悬架支柱7的上壁部7a朝向发动机室3内部侵入的噪音。另外,由于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整体设置在机罩格栅前部21上,部件数量不增加,能够抑制朝向车厢16内的噪音传送,另外,为了修理和更换等而取出前悬架8时,不需要取出全部机罩格栅15,由于在取出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的同时仅仅取出机罩格栅前部21就可以,所以在前悬架8的修理和更换时等的操作性能够提高。但是,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也可以整体设置在机罩格栅上部20上。
在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的上侧沿着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设置有轮胎室用吸音材料33,通过该轮胎室用吸音材料33吸收来自悬架支柱7的噪音,从而能够抑制向发动机室3内的噪音侵入并且进一步提高车厢16内的安静性。该轮胎室用吸音材料33可以由与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1不同的部件构成,并且也可以整体设置在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31的两端部。另外,如图5假想线所示,也可以在悬架支柱7的上壁部7a和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之间设置轮胎室用吸音材料34,并且也可以在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的上下两侧设置轮胎室用吸音材料33、34。但是,由于只是通过机罩格栅用延设部32也获得具有隔音效果的程度,所以轮胎室用吸音材料33并不总是必须的构造,也可以省略。
接下来,叙述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该冲击吸收构造由于目的在于缓和在行人骑上发动机罩5时的冲击力,特别是缓和对行人头部的冲击力,在发动机罩5变形且来自上方的负荷作用于机罩格栅前部21时,促进机罩格栅前部21的变形和破坏,进而能够缓和对行人的冲击力。
如图4所示,为了促使机罩格栅前部21的变形和破坏,机罩格栅上部20和机罩格栅前部21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在机罩格栅前部21的前壁部26的高度方向的中途部位上、在车宽度方向设定间隔地或者在车宽度方向的整个宽度上形成作为弱部的V字形状的切口部35。虽然切口部35的深度可以任意设定,但是,为了可靠地确保机罩格栅前部21的强度刚性,优选设定为机罩格栅前部21的板厚的50~80%。具体地说,设定切口部35的最大深度为1.5mm,机罩格栅前部21的板厚为2.5mm。
通过如此形成切口部35,如图4的假想线所示,发动机罩5朝向下侧变形,在负荷相对机罩格栅前部21从上侧作用时,通过机罩格栅前部21沿着切口部35弯曲变形,促进发动机罩5的变形,能够缓和向行人的冲击力。
其中,虽然切口部35的形成位置可以任意设定,但是如果例如设置在前壁部26和重合部27之间的弯曲部36、前壁部26和连接部28之间的弯曲部37、或者这些弯曲部36、37附近,则能够更好地进一步促进机罩格栅前部21的变形。另外,虽然在高度方向的中途部位只形成一个,但是也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形成多个。进一步地,不只限于车宽度方向,也可以在车体前后方向和斜方向等任意方向上形成切口部35。总之,通过因来自上方的冲击负荷容易地弯曲变形,只要构成为能够缓和对行人的冲击力,可以在任意位置设置任意个数。另外,虽然机罩格栅前部21的纵截面形状能够形成为曲柄形状和コ字状和Z字状等,如果形成如图4所示的Z字形状的话更好,此时弯曲部36、37变为锐角形状,从而因来自上方的冲击负荷易于产生更进一步的折曲。
另外,作为替代V字状的切口部35,也可以设置截面矩形槽形状的切口部35。进一步地,在机罩格栅前部21上形成顶部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车体前后方向上摆动的1个至多个矩形波形状或者正弦波形状等截面波形形状的波形部,该波形部也能够设为弱部。
进一步地,作为替代V字状的切口部35,或者与V字状的切口部35并用,作为连接机罩格栅前部21和机罩格栅上部20的结合构造,在朝向下方的冲击负荷作用在机罩格栅前部21上时,也能够采用构成为解除结合的结合构造。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的结合构造那样,在机罩格栅前部21的前壁部26上形成朝向后方突出的结合钩38,与该结合钩38相对应,在机罩格栅上部20的加强部25上形成结合孔39,结合钩38结合在结合孔39的下侧的口缘部,从而机罩格栅前部21能够固定在机罩格栅上部20上。通过该结合构造,如果相对机罩格栅前部21来自上方的冲击负荷作用时,结合钩38的底部断裂,机罩格栅前部21能够朝向下侧自由移动,从而能够缓和对行人的冲击负荷。
更进一步地,机罩格栅前部21由比机罩格栅上部20更脆的材料构成,从而促进由来自上方的负荷引起的机罩格栅前部21的曲折和变形,也能够更进一步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另外,如图3假想线所示,在机罩格栅上部20设置朝向下侧突出的加强肋40,较大地设定在机罩格栅前部21和机罩格栅上部20之间的强度差,来自上方的负荷更容易作用于弱部,可以由弱部可靠地吸收碰撞能量。并且,加强肋40的配置和个数、长度和厚度及高度、方向等可以任意设定。
此外,作为缓和对行人的冲击负荷的构造,如图2、图7所示,在机罩格栅15的两端部形成侧部开口41,也可以通过由比机罩格栅15软的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的盖部件42闭合该侧部开口41。如果设置如此的构造的话,则相对来自上方负荷较低地设定机罩格栅15的侧部的强度刚性,能够促进发动机罩5的变形,并且能够缓和对于行人的冲击力。

Claims (12)

1.一种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该汽车构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分为从前风板的前缘部的上侧一直延伸到发动机罩的后缘部的下方的机罩格栅上部和从机罩格栅上部的前缘部朝向下侧延伸的机罩格栅前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罩格栅前部形成有相对于来自上方的负荷的弱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部为形成在不同方向上延伸的弱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弯曲部附近设置所述弱部。
4.一种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该汽车构成为,在所述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分为从前风板的前缘部的上侧一直延伸到发动机罩的后缘部的下方的机罩格栅上部和从机罩格栅上部的前缘部朝向下侧延伸的机罩格栅前部,其特征在于:
相对来自上方的负荷,由弱的结合构造连接所述机罩格栅上部和机罩格栅前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罩格栅上部形成有加强肋。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罩格栅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并且由比所述机罩格栅更软质的盖部件闭合该开口。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罩格栅上部由比机罩格栅前部更软质的材料构成,机罩格栅前部由比机罩格栅上部更脆的材料构成。
8.一种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该汽车构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分为从前风板的前缘部的上侧一直延伸到发动机罩的后缘部的下方的机罩格栅上部和从机罩格栅上部的前缘部朝向下侧延伸的机罩格栅前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罩格栅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并且由比所述机罩格栅软质的盖部件闭合该开口。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罩格栅上设置有朝向轮胎室上延伸的机罩格栅延设部,沿着所述机罩格栅前部设置有在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沿着所述机罩格栅延设部设置有轮胎室用吸音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机罩格栅上部或者机罩格栅前部整体设置有所述机罩格栅延设部。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机罩格栅延设部和轮胎室之间设置有所述轮胎室用吸音材料。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罩格栅用吸音材料的两端部整体设置有轮胎室用吸音材料。
CN2006101486756A 2005-10-17 2006-10-17 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17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01951A JP4720422B2 (ja) 2005-10-17 2005-10-17 自動車の遮音構造
JP2005301938A JP4650202B2 (ja) 2005-10-17 2005-10-17 自動車の衝撃吸収構造
JP2005301938 2005-10-17
JP2005301951 2005-10-17
JP2005-301951 2005-10-17
JP2005-301938 2005-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1751A true CN1951751A (zh) 2007-04-25
CN1951751B CN1951751B (zh) 2011-05-04

Family

ID=38032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86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1751B (zh) 2005-10-17 2006-10-17 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50202B2 (zh)
CN (1) CN195175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0280A (zh) * 2013-07-30 2015-02-11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分割式前罩板
CN105936302A (zh) * 2015-03-04 2016-09-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维护板、用于机动车的水箱和机动车
CN106364318A (zh) * 2015-07-20 2017-02-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仪表板的机动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0787A (ja) * 2007-10-05 2009-04-30 Kanto Auto Works Ltd カウル構造
JP2010159010A (ja) * 2009-01-09 2010-07-22 Aisin Chem Co Ltd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
JP5316357B2 (ja) * 2009-10-15 2013-10-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デフロスタ装置
JP5463163B2 (ja) * 2010-02-25 2014-04-09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US8641130B2 (en) 2011-09-23 2014-02-04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cowl cover
CN103112500B (zh) * 2013-02-28 2015-08-1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围上盖板结构
JP2014223884A (ja) * 2013-05-17 2014-12-04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カウル構造
JP6312251B2 (ja) * 2014-09-30 2018-04-1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JP2016088295A (ja) * 2014-11-05 2016-05-2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分割式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JP6484433B2 (ja) * 2014-11-14 2019-03-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カウル構造
US9415744B1 (en) 2015-10-14 2016-08-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rangible member fo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FR3049259B1 (fr) * 2016-03-24 2018-03-2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nsemble d'auvent et dispositif de montage d'un tel ensemble d'auvent sur la caiss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6812753B2 (ja) * 2016-10-28 2021-01-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575575B2 (ja) 2017-10-11 2019-09-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カウルグリル構造
CN110816677B (zh) * 2018-08-07 2020-12-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通风盖板结构及汽车
CN110696928B (zh) * 2019-10-31 2021-02-1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行人头碰保护的前围上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009002T2 (de) * 1989-10-31 1994-09-01 Mazda Motor Fahrzeugvorderwagenaufbau.
JP2000001180A (ja) * 1998-06-17 2000-01-07 Suzuki Motor Corp カウル部構造
JP4487358B2 (ja) * 1999-09-10 2010-06-2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カウルルーバーの組付構造
JP2001097244A (ja) * 1999-09-29 2001-04-10 Toyoda Gosei Co Ltd カウルルーバー用シール部材
JP4651788B2 (ja) * 2000-08-02 2011-03-16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カウルパネル・フロントバルクヘッド構造
JP3856649B2 (ja) * 2001-01-17 2006-12-1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ウルカバー
JP2003335264A (ja) * 2002-05-22 2003-11-25 Kojima Press Co Ltd 衝撃吸収機能を有するカウルルーバ
JP3979201B2 (ja) * 2002-07-04 2007-09-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歩行者保護構造
JP3947709B2 (ja) * 2003-01-17 2007-07-25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JP4599535B2 (ja) * 2003-07-31 2010-1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カウルルー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0280A (zh) * 2013-07-30 2015-02-11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分割式前罩板
CN105936302A (zh) * 2015-03-04 2016-09-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维护板、用于机动车的水箱和机动车
CN106364318A (zh) * 2015-07-20 2017-02-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仪表板的机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50202B2 (ja) 2011-03-16
JP2007106366A (ja) 2007-04-26
CN1951751B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1751B (zh) 汽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US9452785B2 (en) Vehicle cowl portion structure
AU2007322722B2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JP5203815B2 (ja)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衝撃力吸収構造
JP463892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JP4720422B2 (ja) 自動車の遮音構造
US20090120704A1 (en) Engine Hood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479148B (zh) 驾驶室后围板
JP5472699B2 (ja) 車両のカウル部構造
JP2000190873A (ja) 自動車のアンダ―カバ―構造
CN112677924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JP6164184B2 (ja) 自動車のボンネット構造
JP3991916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11416938U (zh) 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JP2008013144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888701B2 (ja) 車両用衝撃吸収体
JP5541081B2 (ja) 車両のカウル部構造
JP7427911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KR100578063B1 (ko) 카울 컴플리트 패널 어셈블리의 보강구조
JP5237749B2 (ja) 車両用カウルルーバの衝撃力吸収構造
JPH06305448A (ja) 自動車のエアボックス構造
JP3956265B2 (ja) バンパの配設構造
JP3636043B2 (ja) シート取付部構造
JP2531849Y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728941B2 (ja) エンジンルーム側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