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0406A -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0406A
CN1930406A CNA2005800070821A CN200580007082A CN1930406A CN 1930406 A CN1930406 A CN 1930406A CN A2005800070821 A CNA2005800070821 A CN A2005800070821A CN 200580007082 A CN200580007082 A CN 200580007082A CN 1930406 A CN1930406 A CN 1930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power transmission
mentioned
transmission members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70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2969C (zh
Inventor
安原伸二
镰本繁夫
福井伸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30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0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29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296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1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F16G5/1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in the form of l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2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chains or toothed belts, belts in the form of links; Chains or belt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h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动链(X),具有在链条行进方向(X)上排列的多个链节单元(51、52、53),各链节单元(51、52、53)包括在链宽方向(W)上排列的多个链节(2)。分别对应于能够相互弯曲地连结链节单元(51、52、53)的连结构件(50)而设置引导构件(12、13)。各链节(2)包括在链条行进方向上排列且分别贯通对应的连结构件(50)的第一及第二贯通孔(7、8)、和相互连通上述第一及第二贯通孔(7、8)的连通槽(14)。各连结构件(50)包括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3、4)。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3、4)的任一方由引导构件(12、13)引导,其结果,上述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以包括滚动接触及滑动接触的至少一方的接触状态与另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接触。

Description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等动力传动装置中使用的环形动力传动链中,通常,经由一对销相互连结在链条行进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链节(link)单元。各链节单元包括在与链条行进方向垂直的链宽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链节。各链节具有在链条行进方向上排列的一对贯通孔,在各贯通孔中游嵌结合有上述一对销。另外,在链宽方向的最外侧的链节上设置与各销卡合的突起,作为防脱链节而起作用(例如,参照实开平1-108444号公报)。
另外,存在下述动力传动链:在形成于链节上的一对贯通孔中,分别插通相互滚动接触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经由这些第一及第二传动销相互连结对应的链节的动力传动链(例如,参照特开平8-312725号公报)。
前者的动力传动链的防脱链节承受扩大一对贯通孔之间的距离的拉伸负荷。
在后者的动力传动链中,在各链节的贯通孔的内周面设有引导部,通过该引导部引导第一及第二传动销的相互的滚动接触移动。该情况下,需要在所有链节的贯通孔的内周面设置严格尺寸精度的引导部,导致制造成本上升。另外,在组装动力传动链时,向链节的贯通孔中插通各传动销的作业变得繁杂,所以在这一点上也提高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必通过链节起到引导动力传动构件的功能,制造成本低的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形式提供一种动力传动链,具有:在链条行进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链节单元;能够相互弯曲地连结上述多个链节单元的多个连结构件;分别对应于各连结构件而设置的引导构件。各链节单元分别包括在与链条行进方向垂直的链宽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链节。各链节包括在链条行进方向上排列且分别贯通对应的连结构件的第一及第二贯通孔。各连结构件包括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上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的任一方由上述引导构件引导,其结果,上述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一边以包括滚动接触及滑动接触的至少一方的接触状态与另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接触,一边相对于另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移动。
根据本形式,引导构件起到引导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的相对移动的功能,所以作为链节,不必起到上述引导的功能。因此,可不必在链节的贯通孔的内周面设置引导部,由此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组装动力传动链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动力传动构件插通到链节的贯通孔的作业,从这一点上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由于在每个连结构件上设置引导构件,所以在该引导构件上不会作用链节受到的拉伸力。其结果,提高了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链的链式无级变速器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无级变速器的主动轮(从动轮)及链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动力传动链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动力传动链的要部剖视图,表示3个链节单元;
图5是沿着图4的I-I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7A及图7B分别是引导构件及传动销的示意的剖视图,表示一方的传动销相对于另一方的传动销进行滚动接触时的一方的传动销的轨迹;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链的要部的平面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10A、图10B及图l0C分别是用于说明轴心差的主动轮及从动轮的示意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链的要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链的要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链的动力传动装置的链式无级变速器(以下简称无级变速器)的要部结构的局部截断立体图。
参照图1,本无级变速器100搭载于汽车等车辆上。无级变速器100具有:作为一对带轮的一方的第一带轮即金属(构造用钢等)制的主动轮60;作为一对带轮的另一方的第二带轮即金属(构造用钢等)制的从动轮70;卷绕在该两带轮60、70之间的环形动力传动链条1(以下简称链条)。
主动轮60及从动轮70由可变径带轮构成。参照图1及作为无级变速器100的要部放大剖视图的图2,主动轮60能够一体旋转地安装在能够传送动力地与车辆的驱动源相连的输入轴61上。主动轮60具备定滑轮62和动滑轮63。定滑轮62及动滑轮63分别具有相互面对的一对滑轮面62a、63a。各滑轮面62a、63a包括圆锥面状的倾斜面。在这些滑轮面62a、63a之间划分槽,在该槽之间通过强大的压力夹住链条1而保持。
另外,在动滑轮63上,连接有用于变更槽宽的油压致动器(actuator)(未图示),变速时,通过使动滑轮63沿输入轴61的轴向(图2的左右方向)移动来变化槽宽。由此,通过使链条1沿输入轴61的径向(图2的上下方向)移动,能够变更带轮60对链条1的有效半径。
图2中,对于从动轮70,括弧内表示与主动轮60相对应的参照符号。如图1及图2所示,该从动轮70能够一体旋转地安装在能够传送动力地与驱动轮(未图示)相连的输出轴71上,与主动轮60同样地,具备定滑轮73及动滑轮72,上述定滑轮73及动滑轮72分别具有相互面对的一对滑轮面73a、72a,其用于形成以强大的压力夹住链条1的槽。
在从动轮70的动滑轮72上与主动轮60的动滑轮63同样地连接有油压致动器(未图示),变速时,通过使该动滑轮72移动来变化槽宽。由此,通过使链条1移动,能够变更从动轮70对链条1的有效半径。
参照图2及作为示意地表示动力传动链(以下简称链条)的要部结构的立体图的图3,链条1具备排列为多列的板状的链节2、和用于相互连结分别对应的链节2的多个连结构件50。各连结构件50包括作为动力传动构件的第一传动销3及第二传动销4。
图4是链条1的要部剖视图。链条1包括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排列的多个链节单元,在这些链节单元中,图4示有第一、第二及第三链节单元51、52、53。链节单元51、52、53分别经由包括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连结构件50能够相互弯曲地连结。参照图3及图4,分别对应于各连结构件50,设有第一或第二引导构件12、13。
另外,图5是沿着图4的I-I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4的II-II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4及图5,各链节2包括前端部5及后端部6,其作为在链条行进方向X1的前后排列的一对端部,在这些各端部5、6上分别形成有前贯通孔7及后贯通孔8。
第一链节单元51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7和第二链节单元52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8,在与链条行进方向X1垂直的链宽方向W1上排列并相互对应,通过插通这些贯通孔7、8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第一及第二链节单元51、52的链节2被能够相互弯曲地连结。
第一传动销3通过压入对应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7中而被固定,相对于该链节2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并且,例如通过间隙配合设置微小的间隙而嵌入于对应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8中,使得能够进行相对于该链节2的相对移动。
第一传动销3例如压入固定于第一链节单元51的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7中,相对于第一链节单元51的各链节2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并且,游嵌结合于第二链节单元52的各链节2的后贯通孔8中,使得能够进行相对于第二链节单元52的各链节2的相对移动。
同样,第二链节单元52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7和第三链节单元53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8在链宽方向W1上排列,通过插通这些各贯通孔7、8的第一传动销3,第二及第三链节单元52、53的链节2被相互连结。即,第一传动销3通过压入第二链节单元52的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7中而被固定,并且游嵌结合于第三链节单元53的各链节2的后贯通孔8中。
尽管未图示,但是接着第三及第四链节单元的链节2相互连结,如此,依次连结2个链节单元,作为链条11整体形成为环形。
参照图2及图4,第一传动销3的一对端部从配置在链条1的链宽方向W1的最外侧的一对链节2分别向链宽方向W1突出。在第一传动销3的一对端面上设有滑轮面接触用动力传动面9、10。第一传动销3为了有助于通过该动力传动面9、10直接传送动力,例如由轴承用钢(例如SUJ2)等高强度材料形成。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上述第二传动销4(也称作带钢、中间件(interpiece))是形成为稍微短于第一传动销3的杆状体,以便避免与后述的主动轮及从动轮的滑轮面接触。第二传动销4压入固定于对应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8中,相对于该链节2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并且,例如通过间隙配合设置微小的间隙而嵌入于对应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7中,使得能够进行相对于该链节2的相对移动。
第二传动销4例如游嵌结合于第一链节单元51的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7中,能够进行相对于第一链节单元51的各链节2的相对移动,并且通过压入第二链节单元52的各链节2的后贯通孔8中而被固定,使得相对于第二链节单元52的各链节2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作为分别对应于链节2的各连结构件50的引导构件,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交互设置。
第二传动销4由引导构件12、13引导,能够在与链条行进方向X1上邻接的第一传动销3滚动滑动接触(包括滚动接触及滑动接触的至少一方的接触)的状态下相对移动。由此,相对于带轮的滑轮面,第一传动销3几乎不旋转,且能够进行邻接的链节单元之间的弯曲。其结果,减少摩擦损失并确保高的传动效率。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各链节2上形成有前贯通孔7、后贯通孔8、相互连通这些前贯通孔7及后贯通孔8的连通槽11。这些前贯通孔7、连通槽11及后贯通孔8作为全体,形成了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延伸的长孔14。该长孔14的周面为了抑制应力集中的产生,优选以尽量大的曲率形成,并且形成为没有局部的突起或凹陷的形状。
前贯通孔7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1上的长孔14的一端部(链节2的前端部5),由设在长孔14的周缘的嵌合部15及游嵌结合部16划分形成。嵌合部15对应于形成在第一传动销3的周面的一部分上的被嵌合部17的形状形成为弯曲状。游嵌结合部16靠近链节2的后端部6配置而与嵌合部15成对,沿着链条行进方向X1相互平行地延伸。各游嵌结合部16分别与嵌合部15的对应的端部平滑地连接(没有台阶)。各游嵌结合部16之间划分形成的空间大于第二传动销4的截面形状,第二传动销4能够相对于对应的第一传动销3进行滚动运动。
后贯通孔8位于链条行进方向X1上的长孔14的另一端部(链节2的后端部6),由设在长孔14的周缘的嵌合部18及游嵌结合部19划分形成。嵌合部18形成为与形成在第二传动销4的周面的一部分上的被嵌合部2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游嵌结合部19靠近链节2的前端部5配置而与嵌合部18成对,沿着链条行进方向X1相互平行地延伸。各游嵌结合部19分别与嵌合部18的对应的端部平滑地连接(没有台阶)。各游嵌结合部19之间划分形成的空间大于第一传动销3的截面形状,其结果,第一传动销3能够相对于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进行滚动运动。
连通槽11位于前贯通孔7和后贯通孔8之间。该连通槽11由长孔14的周缘的一对中间部21划分形成。一对中间部21沿着链条行进方向X1相互平行地延伸。各中间部21的一端部与游嵌结合部16平滑地(没有台阶)连接,并且另一端部与游嵌结合部19平滑地(没有台阶)连接。根据上述的结构,在长孔14的周缘,特别是各中间部21的附近,链节2容易弹性变形。
连通槽11的槽宽并无特别限定,但在图5的例子中,连通槽11的槽宽与前贯通孔7及后贯通孔8的宽度大致相等。该情况下,若不通过对应的引导构件12、13引导游嵌结合于链节2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则这些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与链节2的卡合状态变得不稳定。其结果,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邻接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之间的接触状态变得不稳定,各传动销3、4之间的接触有可能被解除。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6所示,通过使用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使得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邻接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相互关联,避免二者的接触被解除。
具体而言,第一引导构件12分别配置在成组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一对端部,例如插通于第二链节单元52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7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一对端部。该第一引导构件12形成为中央形成有第一插通孔22的圆板状。第一插通孔22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嵌合部23和第一游嵌结合部24。
第一嵌合部23形成为与第一传动销3的被嵌合部17的形状对应的形状,通过压入嵌合有对应的第一传动销3的被嵌合部17。第一游嵌结合部24中游嵌结合有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其结果,第二传动销4能够在与第一传动销3接触的状态下滚动运动。第一游嵌结合部24中设有第一引导面25,其用于引导第二传动销4向对应的第一传动销3的滚动接触移动。
参照图6,相互成对的第一传动销3和第二传动销4分别具有相互面对的相对部31、32。第一传动销3在接触点T与成对的第二传动销4接触。图6相当于链条1的直线区域L1(参照图1)的链节2,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之间的接触点T成为接触点T1。该接触点T1的位置相当于后述的渐开线的起点的位置。
上述相对部31、32分别设在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周面上。实际上,接触点T相当于沿着链宽方向W1观察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相对部31、32之间的切线,即在链宽方向W1上延伸的线的状态。
随着链条行进方向X1上邻接的链节单元相互的链节2的弯曲,第一传动销3和第二传动销4一边使相互的接触点T变位,一边滚动滑动。此时,上述滚动滑动的接触点T的移动轨迹形成为渐开线。
实际上,第二传动销4的相对部32形成为在链宽方向W1上延伸的平坦面(图6中以直线表示),第一传动销3的相对部31形成为曲面。在沿着链宽方向观察该相对部31的曲面时,呈现为上述的渐开线。
另外,链条1将用于连结链条行进方向上邻接的链节单元之间的连结节距P设定为规定量。该连结节距P是在链条1的直线区域L1(参照图1)中,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相邻的一对第一传动销3、3之间的配置间隔。具体而言,连结节距P相当于链条1的直线区域的链节2的前贯通孔7内的第一传动销3及第二传动销4的相互的接触点T1、与该链节2的后贯通孔8内的第一传动销3及第二传动销4的相互的接触点T1之间的链条行进方向X1上的距离。
如图7A所示,在从侧方观察第一引导构件12的状态下,第二传动销4相对于对应的第一传动销3进行滚动运动时,第二传动销4遵循该图7A所示的轨迹(第二传动销4的阴影线省略图示)。第一引导面25形成为对应于该轨迹的形状。
再参照图4及图6,第二引导构件13分别配置在成组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一对端部,例如插通于第二链节单元52的链节2的后贯通孔8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一对端部。该第二引导构件13形成为中央形成有第二插通孔26的圆板状。第二插通孔26的内周面具有第二嵌合部27和第二游嵌结合部28。
第二嵌合部27形成为与第二传动销4的被嵌合部2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压入嵌合有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的被嵌合部20。第二游嵌结合部28中游嵌结合有对应的第一传动销3,使该第一传动销3能够相对于相互接触的第二传动销4进行滚动运动。第二游嵌结合部28中设有第二引导面29,其用于引导第一传动销3向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的滚动接触移动。
如图7B所示,在从侧方观察第二引导构件13的状态下,第一传动销3相对于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进行滚动运动时,第一传动销3遵循该图7B所示的轨迹(第一传动销3的阴影线省略图示)。第二引导面29形成为与该轨迹对应的形状。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对应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相互关联,所以能够可靠地实现二者的滚动接触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各传动销3、4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作为链节2,不必起到引导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滚动接触移动的功能。因此,不必在链节2的前贯通孔7及后贯通孔8中设置引导部,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组装动力传动链1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各传动销3、4插通到链节2的各贯通孔7、8中的作业,从这一点上,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对每个连结构件50设置对应的引导构件12、13,所以在各引导构件12、13上不作用链节2受到的拉伸力。其结果,能够提高耐久性。
另外,各链节2的连通槽11的周缘部分容易弹性地变形。由此,能够显著地降低压入有对应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各贯通孔7、8的周缘产生的初期应力及动力传动时的应力。其结果,能够防止动力传动中的各链节2的应力集中过大,从而能够尽可能地传送更大的动力。此外,能够显著地提高耐久性。
此外,设有连通槽11的部分使得各链节2轻量化,由此能够实现链条1整体的轻量化。
再有,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每组至少设置一个即可。例如,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既可在对应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轴向一端部、另一端部、或中间部的任一处设置一个,也可在对应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上分别设置3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相互更换第一引导构件12和第二引导构件13的配置。此外,也可只将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的任一方设在各传动销3、4上。
继而,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动力传动链30的要部剖视图,图9是沿着图8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再有,以下,主要说明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对于同样的结构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8,本实施方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主要的不同点在于下述两点。即,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能够移动地嵌入于各链节2的前贯通孔7及后贯通孔8的任一个;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相互协动,实现防止链节2从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脱落。
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设于相互滚动接触的每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上。更加具体而言,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分别设于各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一对端部。在链宽方向W1上,各链节2由这些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夹持。
在各个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的一对端部上,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的任一方与链节2邻接配置,另一方配置在上述一方的传动销的外侧(靠近第一传动销3的对应的端部)。例二如,第一引导构件12与链节2邻接配置,第二引导构件13配置在第一引导构件12的外侧。再有,也可使第二引导构件13与链节2邻接配置。
如图9所示,在链宽方向W1上,在各第一引导构件12和与其邻接的链节2之间设有间隙S1。由此,第一传动销3能够相对于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邻接的第一传动销3,在链宽方向W1上移动(扭曲)。换而言之,各链节2能够相对于邻接的链节2在链宽方向W1上移动,从而能够防止链节2彼此的接触造成的摩擦阻力过大。其结果,能够充分减少驱动损耗,并能够显著提高传动效率。另外,能够显著降低各链节2之间的接触引起的噪声。
另外,假设主动轮60和从动轮70的相对位置偏移而产生轴心差(misalignment),第一传动销3在链宽方向W1上移动(扭曲),也能够容许该轴心差。
在此,轴心差是指:如图10A所示,在主动轮60和从动轮70之间水平方向(与动力传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偏移的轴心差A1;如图10B所示,主动轮60和从动轮70相互朝向不同的方向而产生的轴心差B1;如图10C所示,主动轮60和从动轮70扭转地旋转而产生的轴心差C1;或者组合这些轴心差A1、B1及C1中的至少2个的轴心差。
即,通过使用链条30,能够容许各种轴心差。其结果,第一传动销3与对应的滑轮面62a、63a、72a、73a角接触等,能够防止二者异常磨损,从而能够显著提高寿命。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对应的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相互关联,所以能够可靠地实现二者的滚动接触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各传动销3、4之间产生间隙。而且,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兼备防止链节2从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脱落的功能,所以不必另外设置专用的防脱构件,能够简化构造,实现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另外,各链节2的连通槽11的周缘部分容易弹性地变形。而且,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以能够移动的程度的强度嵌入于各链节2的各贯通孔7、8,所以能够显著降低各贯通孔7、8的周缘产生的初期应力及动力传动时的应力。其结果,能够防止动力传动中的各链节2的应力集中过大,从而能够尽可能地传送更大的动力。此外,能够显著地提高耐久性。
另外,设有连通槽11的部分使得各链节2轻量化,由此能够实现链条1整体的轻量化。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更换各组的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12、13的配置。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只有第一传动销3接触滑轮面进行动力传动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双方接触滑轮面进行动力传动的情况。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连结构件,也可使用多种连结构件。例如,如图11所示,作为连结构件,存在使用第一连结构件50A和第二连结构件50B的两种的情况。第一连结构件50A的第一传动销3A和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的滚动滑动的接触点Ta的移动轨迹、与第二连结构件50B的第一传动销3B和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的滚动滑动的接触点Tb的移动轨迹设定为相互不同。
具体而言,从链宽方向W观察时,第一传动销3A的相对部31A的形状与第一传动销3B的相对部31B的形状相互不同。即,沿着链宽方向W观察链条1的直线区域时,第一传动销3A的相对部31A形成的渐开线的基圆KA的半径RbA与第一传动销3B的相对部31B形成的渐开线的基圆KB的半径RbB相互不同。例如半径RbB大于半径RbA(RbA<RbB)。
并且,第一连结构件50A及第二连结构件50B随机地排列在链条1的链条行进方向X上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连结构件50A及第二连结构件50B也可随机地排列在链条1的链条行进方向X上的整个区域。第一连结构件50A及第二连结构件50B的至少一方随机地排列在链条1的链条行进方向X上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随机排列是指没有周期性及规则性的至少一方的排列。例如,第一连结构件50A和第二连结构件50B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存在以50A、50B、50B、50A、50B、50B、50B、50A、50B、50B、50B、50B、50B、50A、50B、50B、50B、50B、50B、50B、50B…的顺序排列的情况。
具体而言,第一传动销3A及第一传动销3B的至少一方不规则地配置在链条1的链条行进方向X上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使各第一传动销3A、3B与各带轮依次卡合时的卡合声音的产生周期为随机,由此,能够将该卡合声音的频率分布在宽的范围内。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链条1驱动时的噪声。
再有,在链条1的直线区域中,为了避免各第一传动销3与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之间产生不必要的力矩,优选第一连结构件50A的第一传动销3A和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的接触点Ta1的位置、与第一连结构件50B的第一传动销3和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的接触点Tb1的位置沿着链条行进方向X1排列。但是,上述接触点Ta1的位置和接触点Tb1的位置也可向与链条行进方向X1及链宽方向W1双方垂直的正交方向Y1偏移。
如果以链条直线区域P1的第一传动销3A和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的接触点Ta为圆点,以链条行进方向X1为x轴,以上述正交方向Y1为y轴,以链条的曲线区域的第一传动销3A和对应的第二传动销4的接触位置的第一传动销3A的切线方向和y轴所成的角度为γ,则第一传动销3A的相对部31A形成的渐开线以基圆的半径为RbA,例如由下述式(i)、(ii)表示。
x=RbA·(sinγ-γ·cosγ)            …(i)
y=RbA·(cosγ+γ·sibγ)-RbA        …(ii)
对于第一传动销3B的相对部31B形成的渐开线的运算式也一样。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上述多个链节单元存在包括第一规格的链节单元81和第二规格的链节单元82的情况。
第一规格的链节单元81的链节2的链条行进方向X1上的前后的第一传动销3、3之间的配置间隔P1(相当于连结节距)、与第二规格的链节单元82的链节2的链条行进方向X1上的前后的第一传动销3的配置间隔P2(相当于连结节距)相互不同。具体而言,配置间隔P1长于配置间隔P2。另外,第一规格的链节单元81及第二规格的链节单元82随机地排列在链条1的链条行进方向X1上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规格的链节单元81及第二规格的链节单元82也可随机地排列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的整个区域。第一规格的链节单元81及第二规格的链节单元82的至少一方随机地排列在链条行进方向X1上的至少一部分即可。随机的排列是指没有周期性及规则性的至少一方的排列。
在图12的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各第一传动销3、3与各带轮依次卡合时的卡合声音的产生周期为随机,由此,能够将该卡合声音的频率分布在宽的范围内。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链条1驱动时的噪声。
也可组合图11的渐开线上的随机排列、和图12的连结节距上的随机排列而使用。
再有,本发明的动力传动装置并不限定于主动轮60及从动轮70双方的槽宽变动的形式,也可是只有任一方的槽宽变动,另一方不变动的固定宽度的形式。另外,对于主动轮60及从动轮70的槽宽连续地(无阶跃)变动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适用于阶跃式变动、或固定式(无变速)等其他的动力传动装置。
另外,表示了第一传动销3的动力传动面9、10(端面)与对应的滑轮面62a、63a、72a、73a接触而传送动力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第一及第二传动销3、4二者与滑轮面接触来传送动力。另外,也可使用具备其他动力传动构件的类型的链条,例如动力传动面设在销或链节等链条构成构件上的动力传动块等。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设各链节2的长孔14的一对中间部21为相互的距离狭窄地凸弯曲的形状,形成为比前贯通孔7及后贯通孔8狭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去除连通槽11,通过柱部相互隔开链节2的前贯通孔7和后贯通孔8。
以上,通过具体的形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理解了上述的内容的本行业人员能够容易地考虑到其变更、改变和同等物。因此,本发明需要概括发明的范围和其均等的范围。
本申请与2004年3月5日向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的特愿2004-62919号相对应,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于此而被包括在内。

Claims (16)

1.一种动力传动链,其中,
具有:在链条行进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链节单元;
能够相互弯曲地连结上述多个链节单元的多个连结构件;和
分别对应于各连结构件而设置的引导构件,
各链节单元分别包括在与链条行进方向垂直的链宽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链节,
各链节包括在链条行进方向上排列且分别贯通对应的连结构件的第一及第二贯通孔,
各连结构件包括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
上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的任一方由上述引导构件引导,其结果,上述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一边以包括滚动接触及滑动接触的至少一方的接触状态与另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接触,一边相对于另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各链节还包括连通槽,其相互连通上述第一及第二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在各链节的第一贯通孔中,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有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并且不能相对移动地嵌合有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
在各链节的第二贯通孔中,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有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并且不能相对移动地嵌合有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作为上述引导构件,分别对应于各连结构件至少设置一个引导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上述至少一个引导构件在链宽方向上配置于连结构件的任意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上述引导构件包括插通孔,
在上述插通孔中,具有游隙地嵌合有上述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并且固定有上述另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在上述插通孔中压入固定有上述另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上述插通孔的内周面包括引导面,其用于引导上述一方的动力传动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在各链节的第一贯通孔中,能够相对移动地分别嵌合有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及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
在各链节的第二贯通孔中,能够相对移动地分别嵌合有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及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作为上述引导构件,在对应的连结构件的一对端部分别设置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
上述第一及第二引导构件相互协动,以防止对应的连结构件和对应的链节的脱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包括第一插通孔,该第一插通孔固定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且具有游隙地嵌合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
上述第一插通孔包括第一引导面,该第一引导面用于引导上述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使得上述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以包括滚动接触及滑动接触的至少一方的接触状态与上述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接触,
上述第二引导构件包括第二插通孔,该第二插通孔固定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且具有游隙地嵌合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
上述第二插通孔包括第二引导面,该第二引导面用于引导上述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使得上述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以包括滚动接触及滑动接触的至少一方的接触状态与上述对应的第二动力传动构件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在上述第一引导构件的上述第一插通孔中压入固定有上述对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各连结构件的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的相互的接触点的移动轨迹形成为渐开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上述多个连结构件包括第一及第二连结构件,
上述第一连结构件的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的相互的接触点的移动轨迹和上述第二连结构件的第一及第二动力传动构件的相互的接触点的移动轨迹相互不同,
第一连结构件及第二连结构件的至少一方随机地排列于该动力传动链的链条行进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链,其中,
上述多个链节单元包括第一规格的链节单元、和第二规格的链节单元,
上述第一规格的链节单元的链节的插通于第一贯通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及插通于第二贯通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的配置间隔相对长,
上述第二规格的链节单元的链节的插通于第一贯通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及插通于第二贯通孔的第一动力传动构件的配置间隔相对短,
上述第一规格的链节单元及第二规格的链节单元的至少一方随机地排列于该动力传动链的链条行进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
16.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其中,
具有第一及第二带轮,其分别具有相面对的一对圆锥面状的滑轮面,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带轮之间,经由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链传送动力。
CNB2005800070821A 2004-03-05 2005-03-07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9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62919 2004-03-05
JP062919/2004 2004-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0406A true CN1930406A (zh) 2007-03-14
CN100482969C CN100482969C (zh) 2009-04-29

Family

ID=3491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708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969C (zh) 2004-03-05 2005-03-07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91166A1 (zh)
EP (1) EP1722127A4 (zh)
JP (1) JPWO2005085673A1 (zh)
KR (1) KR20070020211A (zh)
CN (1) CN100482969C (zh)
WO (1) WO20050856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9946A (zh) * 2011-10-31 2013-05-08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CN103671716A (zh) * 2012-09-06 2014-03-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3423B2 (ja) * 2005-10-14 2011-10-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4826899B2 (ja) * 2006-03-30 2011-11-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4923799B2 (ja) * 2006-07-13 2012-04-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160096B2 (ja) * 2007-01-31 2013-03-1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6298736B2 (ja) * 2014-08-08 2018-03-20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及び無段変速機を設計する方法
US20230112146A1 (en) * 2020-02-19 2023-04-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ocker pin for a rocker pin pair of a plate link chain
DE102020129931B4 (de) * 2020-11-12 2022-12-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und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302795B (zh) * 1964-11-25 1970-11-12
NL8700144A (nl) * 1987-01-21 1988-08-16 Volvo Car Bv Borgplaat- en pensamenstel voor de drijfketting van een continu variabele transmissie.
DE8715815U1 (zh) * 1987-11-30 1988-01-21 Schopf, Walter, 6370 Oberursel, De
JPH01108444U (zh) 1988-01-16 1989-07-21
US5052985A (en) * 1988-06-27 1991-10-01 Mitsubishi Belting Ltd. Chain-type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NL1000294C2 (nl) * 1995-05-03 1996-11-05 Gear Chain Ind Bv Transmissieketting voor een kegeldrijfwerk.
JP3091454B1 (ja) * 1999-06-23 2000-09-2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DE10036258B4 (de) * 1999-09-09 2013-02-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DE10139123A1 (de) * 2000-09-06 2002-03-14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Laschenkette
JP4780368B2 (ja) * 2001-02-08 2011-09-28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リンクプレートチェーン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9946A (zh) * 2011-10-31 2013-05-08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US9303724B2 (en) 2011-10-31 2016-04-05 Jtekt Corporation Chain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3089946B (zh) * 2011-10-31 2016-08-03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US9464688B2 (en) 2011-10-31 2016-10-11 Jtekt Corporation Chain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3671716A (zh) * 2012-09-06 2014-03-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85673A1 (ja) 2005-09-15
EP1722127A1 (en) 2006-11-15
US20070191166A1 (en) 2007-08-16
JPWO2005085673A1 (ja) 2008-01-24
KR20070020211A (ko) 2007-02-20
EP1722127A4 (en) 2009-11-04
CN100482969C (zh) 200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0406A (zh)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JP4941698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CN1916438A (zh)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WO2007043209A1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069921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US20070238566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8038561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having the same
US20090118042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1960171B (zh) 动力传动链及具有其的动力传动装置
CN103867645B (zh) 铰接套筒链、铰接链的用途以及链传动件
US9109655B2 (en) Elements of drive power transfer belt of belt-driv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CN1946954A (zh) 传动链及传动装置
US20100069189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ncluding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CN1940342A (zh) 双面啮合型无声链
JP2006226452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4737510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CN1914437A (zh) 动力传输链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动力传输装置
CN101631967A (zh) 动力传送链条和包括该链条的动力传送系统
JP4702626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6226451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5125648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CN1875206A (zh) 动力传动链条的动力传动装置
JP2007010050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4591764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4803340B2 (ja) 伝動用無端ベル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