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9946B -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 Google Patents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9946B
CN103089946B CN201210421068.8A CN201210421068A CN103089946B CN 103089946 B CN103089946 B CN 103089946B CN 201210421068 A CN201210421068 A CN 201210421068A CN 103089946 B CN103089946 B CN 1030899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link
row
link units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10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9946A (zh
Inventor
中泽辉彦
樽谷郎
樽谷一郎
长泽裕二
山根伸志
森敬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89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9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6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1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 F16G5/1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in the form of l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 F16H9/1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 F16H9/1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006Vibration-damping or noise reduc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 F16H9/1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 F16H9/1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 F16H9/1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only one flange of each pulley be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减小构成链式无级变速器的链条的链节的应力振幅。在一个宽度方向单元(54)内,三个链节(40)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46)。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一链节单元46-1)。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链节单元46-2)。第九列和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第一链节单元46-1或第三链节单元46-3)。

Description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式无级变速器的链条,特别涉及一种链条的构造。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无级变速器,其具备两个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可变的圆锥面的滑轮,该两个滑轮上绕挂了挠性环部件。一个滑轮的旋转通过挠性环部件传递至另一个滑轮。此时,通过改变圆锥面的距离来改变挠性环部件相对滑轮的绕挂半径,能够改变变速比。日本专利第4372551号说明书(以下,记为专利文献1。)公开有作为无级变速器的挠性环部件而使用的链条。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链条,连结多个链元件而形成。各个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链节单元。销在链节两端分别贯通上述开口,销的两端与上述圆锥面抵接。链元件彼此的连结是将相邻的链元件的一个链元件的销通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来实现。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尽量将在链条的结合部产生的力均匀化的链节的排列方式。
发明内容
链式无级变速器的链条的耐久性受链节产生的应力的振幅的影响。因此,期望在链节的应力振幅为最大的位置使该振幅变小。上述专利文献记载的链节的排列方式未必会使最大应力振幅变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链式无级变速器的链条的链节产生的应力的振幅变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
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链条为绕挂于相向且具有相互的距离可变的圆锥面的两个滑轮上的链条,将链元件相互连结而在周向上连排而形成。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圆周方向配置且该链节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该链节单元;两根销在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链节的开口。两根销的至少一根的两端与滑轮的圆锥面抵接。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的连结通过将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链条中,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即,链节单元的排列方式在链条的周向上每隔三个表现为相同的方式。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或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都为8个。另外,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另外,排列方式在链条的宽度方向上左右对称,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一者的一半进行说明。另外,宽度方向上的链节的位置(列)从一端记为第n列进行说明(n为自然数)。
在上述9个、8个、8个的排列方式中,提出下述(1)~(6)的链节的排列方式。另外,在8个、8个、8个的排列方式中,提出下述(7)、(8)的链节排列方式。
(1)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和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2)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第五列、第九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九、十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3)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第十列和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九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4)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第九列、第十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第七列和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5)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第四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三列、第五列、第七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6)第一列、第五列及第九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第六列、第七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三列、第四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7)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和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8)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三列、第四列及第九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第十列及第十二列的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通过上述的排列,能够减小链节产生的应力的振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链式无级变速器的要部的图。
图2是表示链条构造的侧面图。
图3是用来说明链条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链条构造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用来算出链条各零件的应力、变形的计算模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具体例子之一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具体例子之一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具体例子之一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具体例子之一的图。
图11是表示排列方式与链节的最大应力振幅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所有排列方式中1位~40位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所有排列方式中41位~80位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所有排列方式中81位~121位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所有排列方式中122位~195位的图。
图16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图。
图17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具体例子之一的图。
图18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具体例子之一的图。
图19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具体例子之一的图。
图20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具体例子之一的图。
图21是表示排列方式与链节的最大应力振幅的关系的图。
图22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所有排列方式的图。
符号说明
12输入滑轮,14输出滑轮,16链条,20、30固定槽轮,22、32活动槽轮,24、26、34、36圆锥面,38开口,40链节,42销,44链元件,46链节单元,48元件模块,54宽度方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表示链式无级变速器10的要部。链式无级变速器10具有两个滑轮12、14和绕挂于这两个滑轮的链条16。两个滑轮的一个记为输入滑轮12,另一个记为输出滑轮14。输入滑轮12具有固定于输入轴18的固定槽轮20和在输入轴18上沿输入轴滑动而能够移动的活动槽轮22。固定槽轮20和活动槽轮22的相互相向的面具有大致圆锥侧面的形状。如图所示,该大致圆锥侧面为对圆锥的侧面形成为凸的面。将这些面记为大致圆锥面24、26。由该大致圆锥面24、26形成V字形的槽,链条16以侧面被大致圆锥面24、26夹住的方式位于该槽内。输出滑轮14也和输入滑轮12一样,具有固定于输出轴28的固定槽轮30和在输出轴28上沿输出轴滑动而能够移动的活动槽轮32。固定槽轮30和移动槽轮32的相互相向的面具有大致圆锥侧面的形状。如图所示,该大致圆锥侧面为对圆锥的侧面形成为凸的面。将这些面记为大致圆锥面34、36。由该大致圆锥面34、36形成V字形的槽,链条16以侧面被大致圆锥面34、36夹住的方式位于该槽内。
输入滑轮12与输出滑轮14的固定槽轮和移动槽轮的配置相反。即,在输入滑轮12上活动槽轮26在图1中为右侧,与此相对,在输出滑轮14上移动槽轮32配置于左侧。通过使活动槽轮22、32滑动,使相互相向的大致圆锥面24、34、26、36的距离变化,由这些大致圆锥面形成的V字槽的宽度变化。通过该槽宽的变化,链条的绕挂半径发生改变。即,若活动槽轮22、32远离固定槽轮20、30则槽宽变宽,链条16向槽的深位置移动,绕挂半径变小。相反,若活动槽轮22、32靠近固定槽轮20、30则槽宽变窄,链条16向槽的浅位置移动,绕挂半径变大。通过利用输入滑轮12和输出滑轮14使绕挂半径的变化颠倒以使链条16不松弛。通过活动槽轮22、32滑动,V字槽的宽度连续变化,绕挂半径也连续变化。由此,能够使从输入轴18向输出轴28的传递中的变速比连续变化。
图2~4是表示链条16的详细构造的图。在以后的说明中,将沿着链条16延伸方向的方向记为周向,将与周向正交且与输入轴18及输出轴28平行的方向记为宽度方向,将与周向和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记为厚度方向。图2是从宽度方向观察链条16的局部的图,图3是摘取局部而分解进行表示的图,图4是从外周侧在厚度方向观察链条16的局部的图。
在图2中,左右方向为周向,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组合具有开口38的板形状的链节40和杆形状的销42a、42b而形成链条16。各个链节40包括厚度在内属于同一形状,杆形状的销42a及销42b分别属于同一形状。链节40在宽度方向以规定方式排列(参照图4),两根销42a、42b在链节的两端穿过开口。两根销42a、42b的两端、或任一根销的两端与输入及输出滑轮12、14的圆锥面24、26、34、36抵接。将该两根销42a、42b和被销穿过的链节的组记为链元件44。图3中,示出两个链元件44-1、44-2。尾标“-1”“-2”“-3”用于将链元件及属于链元件的链节、销与其他链元件进行区別的情况。链元件44-1由多个链节40-1和贯穿它们的两根销42a-1、42b-1构成。两根销42a-1、42b-1在链节40-1的两端分别压入开口38-1、或被固定位置而结合。链元件44-2也同样地由多个链节40-2和贯穿它们的两根销42a-2、42b-2构成。另外,将属于一个链元件的链节40的全体记为链节单元46。在链节单元46中,在需要区别所属链元件的情况下,也使用上述尾标“-1”“-2”“-3”进行说明。
相邻的链元件44-1、44-2的连结通过使销42穿过相互对方侧的链节40的开口38来实现。如图3所示,左侧链元件44-1的销42b-1以位于右侧链元件44-2的销42a-2右侧的方式配置于开口38-2内。相反,右侧链元件44-2的销42a-2以位于左侧链元件44-1的销42b-1左侧的方式配置于开口38-1内。该两根销42b-1、42a-2卡合而传递链条16的张力。在链条16弯曲时,相邻的销,例如销42b-1、42a-2彼此在相互的接触面上以滚动的方式移动,允许弯曲。
链节单元46内的链节40的排列方式在周向上每隔三个表现为相同的方式。将链节排列方式不同的三个链元件44的组记为元件模块48。因此,链条16可以看做是将具有同一链节排列方式的元件模块48在周向上排列而成的。在该实施方式中,一个元件模块48所属有25个链节40。属于一个元件模块48的三个链节单元46所属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
图4是表示链节40的排列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示出链条16宽度的一半。另一半具有与图示的排列方式对称的排列方式。各个链节40属于一列,将这些列从图中左侧开始记为第一列、第二列…(在图4中列的编号用圆圈数字记述。)。链节40的厚度相等,因此列的排列等节距。在图4所示的例中,第一列的链节40属于第一链节单元46-1,第二列的链节40属于第二链节单元46-2,第三列的链节40属于第三链节单元46-3。
由于链节彼此干涉,因而不能使每个链节单元46的排列方式设为相同,所以销42a、42b的弯曲量每个销都有所不同,因此,链节40产生的应力也每个链节都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在销42a、42b夹持于滑轮12、14时,在销的端面和圆锥面24、26、34、36之间产生周向的摩擦力,使销42a、42b弯曲。因此,链节40产生的应力以链条16的一周为周期增减。该增减的大小,即应力的振幅影响链条16的耐久性。如上所述,通过改变链节的排列方式,各个链节的应力发生变化,因此,对此加以利用而可以减小链节产生的应力的振幅的可能性存在。
应力分布计算模型如图5所示。将相邻的两根销(例如42a-2、42b-1)用一根梁50来近似,将链节40用弹簧52来近似。图中用实线描绘的弹簧52实际为配置有链节40的位置。梁50以节距Lp配置,其值根据张力等增减Δ。另外,作用于梁50和弹簧52之间的力为f,由该力产生的梁50的弯曲为δ。
通过上述模型进行计算,可知在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的情况下,上述专利文献1提出的链节的排列未必是降低链节的应力振幅的排列。上述专利文献1提出的链节排列在以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相同。另一方面,在各链节的排列方式中,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以下特征。即,链条的最外侧的两列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接下来的两列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与最外侧的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不同的链节单元,另外,在其内侧,在上述两个链节单元以外的同一链节单元配置链节达三列以上。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链节排列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元件模块48所属有25个链节40,三个链节单元所属有9个、8个、8个链节40。另外,在一个元件模块48中,从右端及左端每三列规定一宽度方向单元54。即,由第一列至第三列的链节40规定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由第四列至第六列的链节40规定另一宽度方向单元。以下相同。中央的第十三列的链节不属于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54的三个链节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46。例如,在图4中,左端的宽度方向单元54中,第一列的链节40属于第一链节单元46-1,第二列的链节40属于第二链节单元46-2,第三列的链节40属于第三链节单元46-3。其意图在于,在链节单元内,将链节作为整体大致均匀地配置于宽度方向。
图6表示具体的链节的排列方式。图6中示出该列(链节位置)的链节属于哪个链节单元46。表中的方格内的数字,“1”表示第一链节单元46-1,“2”表示第二链节单元46-2,“3”表示第三链节单元46-3。空白的方格表示该列的链节40可以属于任意的链节单元。但是,在一个宽度方向单元54内需要满足如下条件:三个链节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另外,链节40的应力振幅为最大的位置为图2中“A”所示的、销与链节连接的范围的端部附近(应力集中的场所)。以该部分的应力为基准对链节的各排列方式进行评价。
第一方式为以下方式: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和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二、五列的链节所属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例如,若第一列和第六列属于第一链节单元,则第二列和第五列属于第一链节单元以外的单元即第二或第三链节单元。第二、五列属于第二链节单元的情况为图6中上面的两段,属于第三链节单元的情况为下面的两段。通过决定了第一列和第二列,第三列将自动定下来,在上面的两段中第三列为第三链节单元,在下面的两段中第三列为第二链节单元。另外,第九列、第十列相互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与第二、五列不同的链节单元。因此,在上面的两段的情况下,属于第二、五列所属的第二链节单元以外的第一链节单元(图6中第一段)或第三链节单元(图6中的第二段)。在第二、五列属于第三链节单元的情况下(图6中的下面的两段),第九列、第十列属于第一链节单元(图6中的第三段)或第二链节单元(图6中的第四段)。
上述第一方式的排列示于图7~10中。图7对应图6的第一方式的第一段,图8对应图6的第一方式的第二段,图9对应图6的第一方式的第三段,图10对应图6的第一方式的第四段。在各图中,点划线表示的链节为满足了在一个宽度方向单元内三个链节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的条件之后可以配置于任意位置的链节。
第二方式为以下的方式: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第五列、第九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九、十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在该方式以后的说明中,省略具体表示链节的排列的次序及链节的排列方式的图。这些通过参考第一方式的说明及图可以容易理解。
第三方式为以下方式: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第十列和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九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第四方式为以下方式: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第九列、第十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第七列和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通过决定第七、九列,第八列的链节自动定下来。
第五方式中,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第四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三列、第五列、第七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六方式为以下方式:第一列、第五列及第九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第六列、第七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三列、第四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通过决定第七、九列,第八列的链节自动定下来。
图11是表示链节的排列方式与链节的最大应力振幅的关系的图。横轴所示的排列方式为满足了一个宽度方向单元54内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链节单元46这一条件的所有的排列方式。将该排列方式按最大应力振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于横轴。链节的最大应力振幅用对上述专利文献1的排列方式中最小的值的比来表示。
在上述从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的六种排列方式内,最大应力振幅变得最大的按应力振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第195位。由于排列方式的总数为1296,因此可以理解如果采用上述排列方式将进入高位次的15%。
图12~15中将包含上述六种排列方式在内的所有方式按链节的最大应力振幅从小到大的顺序表示。另外,在高位次6位的排列方式中,就记录最大应力振幅的链节而言,1位及2位的排列方式为第三列的链节,3~6位的排列方式为第一列的链节。
通过图5所示的模型进行计算,可知即使在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8个、8个、8个的情况下,上述专利文献1提出的链节的排列也未必是降低链节的应力振幅的排列。
以下,对其它实施方式的链节排列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一个元件模块48所属有24个链节40,三个链节单元所属有8个、8个、8个链节40。另外,在一个元件模块48中,从右端及左端每三列规定一宽度方向单元54。即,由第一列至第三列的链节40规定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由第四列至第六列的链节40规定另一个宽度方向单元。以下相同。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54的三个链节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46。
图16示出具体的链节的排列方式。图16中表示该列(链节位置)的链节属于哪个链节单元46。表中的方格内的数宇,“1”表示第一链节单元46-1,“2”表示第二链节单元46-2,“3”表示第三链节单元46-3。空白的方格表示该列的链节40可以属于任意的链节单元。但是,需要满足在宽度方向单元内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的条件。另外,链节40的应力振幅为最大的位置为图3中“A”所示的、销与链节连接的范围的、链条内侧的端部附近。以该部分的应力为基准对链节的各排列方式进行评价。
第七方式为以下方式: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和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例如,若第一列和第六列属于第一链节单元,则第二列和第五列属于第一链节单元以外的单元即第二或第三链节单元。第二、五列属于第二链节单元的情况为图16中的上面的两段,属于第三链节单元的情况为下面的两段。通过决定了第一列和第二列,第三列将自动定下来,在上面的两段中第三列为第三链节单元,在下面的两段中第三列为第二链节单元。另外,第九列、第十列相互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与第二、五列不同的链节单元。因此,在上面的两段的情况下,第九列、第十列属于第二、五列所属的第二链节单元以外的第一链节单元(图16中的第一段)或第三链节单元(图16中的第二段)。在第二、五列属于第三链节单元的情况下(图16中的下面的两段),第九列、第十列属于第一链节单元(图16中的第三段)或第二链节单元(图16中的第四段)。
上述第七方式的排列示于图17~20中。图17对应图16的第七方式的第一段,图18对应图16的第七方式的第二段,图19对应图16的第七方式的第三段,图20对应图16的第七方式的第四段。在各图中,点划线表示的链节为满足了在一个宽度方向单元内三个链节属于不同链节单元这一条件之后可以配置于任意位置的链节。
第八方式中,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三列、第四列及第九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第九列、第十列及第十二列的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链节的排列次序及具体的排列方式从第七方式的说明及图可以容易理解,因此省略。
图21是表示链节的排列方式与链节的最大应力振幅的关系的图。横轴所示的排列方式为满足一个宽度方向单元54内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链节单元46这一条件的所有的排列方式。将该排列方式按最大应力振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于横轴。链节的最大应力振幅用对上述专利文献1的排列方式中最小的值的比来表示。
在上述两种排列方式内,最大应力振幅变为最大的按应力振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第24位。由于排列方式的总数为432,因此,可以理解如果采用上述排列方式将进入高位次的5.6%。
图22中将包含上述两种排列方式的所有方式按链节的最大应力振幅从小到大的顺序表示。另外,在高位次6位的排列方式中,就记录最大应力振幅的链节而言,1~4位的排列方式为第三列的链节,5位及6位的排列方式为第一列的链节。

Claims (12)

1.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是无级变速器的绕挂于两个滑轮的链条,该两个滑轮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能够变更的圆锥面,其中,
通过将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中的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而连结链元件来形成该链条,所述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所述链节单元;该两根销在所述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开口,至少一根销的两端与所述圆锥面抵接,
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
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九列和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2.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是无级变速器的绕挂于两个滑轮的链条,该两个滑轮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能够变更的圆锥面,其中,
通过将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中的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而连结链元件来形成该链条,所述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所述链节单元;该两根销在所述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开口,至少一根销的两端与所述圆锥面抵接,
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
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二列、第五列、第九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九、十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3.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是无级变速器的绕挂于两个滑轮的链条,该两个滑轮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能够变更的圆锥面,其中,
通过将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中的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而连结链元件来形成该链条,所述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所述链节单元;该两根销在所述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开口,至少一根销的两端与所述圆锥面抵接,
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
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九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第十列和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九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4.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是无级变速器的绕挂于两个滑轮的链条,该两个滑轮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能够变更的圆锥面,其中,
通过将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中的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而连结链元件来形成该链条,所述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所述链节单元;该两根销在所述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开口,至少一根销的两端与所述圆锥面抵接,
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
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九列的链节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第九列、第十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第七列和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5.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是无级变速器的绕挂于两个滑轮的链条,该两个滑轮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能够变更的圆锥面,其中,
通过将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中的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而连结链元件来形成该链条,所述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所述链节单元;该两根销在所述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开口,至少一根销的两端与所述圆锥面抵接,
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
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二列、第四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三列、第五列、第七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6.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是无级变速器的绕挂于两个滑轮的链条,该两个滑轮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能够变更的圆锥面,其中,
通过将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中的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而连结链元件来形成该链条,所述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所述链节单元;该两根销在所述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开口,至少一根销的两端与所述圆锥面抵接,
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为9个、8个、8个,
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第五列及第九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二列、第六列、第七列及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三列、第四列及第十三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7.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是无级变速器的绕挂于两个滑轮的链条,该两个滑轮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能够变更的圆锥面,其中,
通过将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中的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而连结链元件来形成该链条,所述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所述链节单元;该两根销在所述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开口,至少一根销的两端与所述圆锥面抵接,
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分别为8个,
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二列、第五列及第七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九列和第十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且属于第二、五列链节所属的链节单元以外的链节单元。
8.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链条,是无级变速器的绕挂于两个滑轮的链条,该两个滑轮具有相向且相互的距离能够变更的圆锥面,其中,
通过将在链条周向上相邻的链元件中的一个链元件的销穿过另一个链元件的链节的开口而连结链元件来形成该链条,所述链元件具有链节单元和两根销,具有开口的板形状的链节沿链条的周向配置且在链条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链节而构成所述链节单元;该两根销在所述链节的两端分别贯通开口,至少一根销的两端与所述圆锥面抵接,
每连续的三个链元件形成一个元件模块,各元件模块内的链节的排列方式相同,
属于各元件模块的三个链节单元的链节数分别为8个,
在元件模块内,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每三个链节构成一宽度方向单元,属于一个宽度方向单元的三个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从链条的右端及左端起,第一列和第六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二列和第五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三列、第四列及第九列的链节属于同一链节单元,
第九列、第十列及第十二列的链节分别属于不同的链节单元。
9.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链条,其中,各链节具有同一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链条,其中,所述两根销的一根的第一销在各链元件间具有同一形状,所述两根销的另一根的第二销在各链元件间具有同一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链条,其中,所述两根销相对于各链节固定地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的链条,其中,相邻的销彼此以在相互的接触面滚动的方式进行运动,从而允许链条的弯曲。
CN201210421068.8A 2011-10-31 2012-10-29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Active CN103089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9441A JP5851799B2 (ja) 2011-10-31 2011-10-31 無段変速機のチェーン
JP2011-239441 2011-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9946A CN103089946A (zh) 2013-05-08
CN103089946B true CN103089946B (zh) 2016-08-03

Family

ID=4714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21068.8A Active CN103089946B (zh) 2011-10-31 2012-10-29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303724B2 (zh)
EP (1) EP2587091B1 (zh)
JP (1) JP5851799B2 (zh)
CN (1) CN1030899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1799B2 (ja) 2011-10-31 2016-02-0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のチェーン
JP6298736B2 (ja) * 2014-08-08 2018-03-20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及び無段変速機を設計する方法
US10619705B2 (en) * 2015-05-11 2020-04-1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Belt means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a belt means
CN105134877A (zh) * 2015-07-22 2015-12-09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cvt静音链及变速箱
DE102020129931B4 (de) 2020-11-12 2022-12-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und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DE102020129934B4 (de) 2020-11-12 2022-12-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und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DE102020129928B4 (de) 2020-11-12 2022-10-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und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DE102020129936B4 (de) 2020-11-12 2022-10-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und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DE102020130154B4 (de) 2020-11-16 2022-10-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und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4016A (zh) * 2003-10-17 2006-11-15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输链及采用了该链的动力传输装置
CN1930406A (zh) * 2004-03-05 2007-03-1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CN101809315A (zh) * 2007-09-25 2010-08-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01809316A (zh) * 2007-09-27 2010-08-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JP4893561B2 (ja) * 2007-09-27 2012-03-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27834C2 (de) * 1980-07-23 1982-11-04 P.I.V. Antrieb Werner Reimers GmbH & Co KG, 6380 Bad Homburg Laschenkette für stufenlos verstellbare Kegelscheibengetriebe
DE3826809C1 (zh) * 1988-08-06 1989-08-24 P.I.V. Antrieb Werner Reimers Gmbh & Co Kg, 6380 Bad Homburg, De
NL1000294C2 (nl) * 1995-05-03 1996-11-05 Gear Chain Ind Bv Transmissieketting voor een kegeldrijfwerk.
DE19855582A1 (de) * 1997-12-05 1999-06-10 Luk Getriebe Systeme Gmbh Laschenkette
US6135908A (en) * 1998-05-20 2000-10-24 Luk Getriebe-Systeme Gmbh Enwrapping device
DE19934935B4 (de) * 1998-07-30 2015-08-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Umschlingungsmittel
DE19960914A1 (de) * 1998-12-28 2000-06-29 Luk Getriebe Systeme Gmbh Umschlingungsmittel
DE10036258B4 (de) * 1999-09-09 2013-02-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DE10047979B4 (de) 1999-10-13 2013-05-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Kette
DE10083638B4 (de) * 1999-11-19 2019-01-1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DE10139123A1 (de) * 2000-09-06 2002-03-14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Laschenkette
JP2002174303A (ja) 2000-11-30 2002-06-21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リンクプレートチェーン
ATE329180T1 (de) 2001-12-14 2006-06-15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Getriebe mit einem umschlingungsmittel, insbesondere zur kraftübertragung zwischen zwei kegelscheibenpaaren des getriebes
DE102004012400B4 (de) * 2003-03-21 2016-01-0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aschenkette für ein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sowie Wiegedruckstück
JPWO2005038295A1 (ja) 2003-10-17 2007-01-1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動力伝達装置
US20070178738A1 (en) * 2003-11-10 2007-08-02 Jtekt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chain
JP4941698B2 (ja) * 2005-02-04 2012-05-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07051711A (ja) * 2005-08-18 2007-03-01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US7686722B2 (en) * 2005-10-01 2010-03-30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Plate-link chain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O2007038911A1 (de) 2005-10-06 2007-04-12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Kettenlasche, diese beinhaltende kette, sowie damit gebildeter kettentrieb und damit ausgerüstetes fahrzeug
JP4853017B2 (ja) * 2005-12-26 2012-01-1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動力伝達装置
DE602007007681D1 (de) * 2006-03-24 2010-08-26 Jtekt Corp Kraftübertragungskette und Kraftübertragungssystem
JP4923799B2 (ja) * 2006-07-13 2012-04-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218804B2 (ja) * 2006-09-15 2013-06-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EP2085643B1 (en) * 2006-10-31 2018-06-27 JTE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tensioning a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EP2090805A4 (en) * 2006-12-08 2010-12-22 Jtekt Corp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100035713A1 (en) * 2006-12-08 2010-02-11 Yoshihisa Miura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WO2008071145A1 (de) * 2006-12-15 2008-06-19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Laschenkette
JP2008267578A (ja) * 2007-04-25 2008-11-06 Jtekt Corp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4997537B2 (ja) * 2007-10-22 2012-08-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152575B2 (ja) * 2008-04-16 2013-02-2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WO2009152797A1 (de) * 2008-06-19 2009-12-23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Laschenkette
JP5526968B2 (ja) * 2009-08-07 2014-06-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装置
JP5639135B2 (ja) * 2011-10-31 2014-12-10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チェーン式無段変速機
JP5851799B2 (ja) * 2011-10-31 2016-02-0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のチェーン
JP5951427B2 (ja) * 2012-08-10 2016-07-1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のチェーン
JP5951418B2 (ja) * 2012-09-06 2016-07-1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無段変速機のチェーン
JP6190743B2 (ja) * 2014-03-24 2017-08-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リンクプレートチェー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4016A (zh) * 2003-10-17 2006-11-15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输链及采用了该链的动力传输装置
CN1930406A (zh) * 2004-03-05 2007-03-1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动链及动力传动装置
CN101809315A (zh) * 2007-09-25 2010-08-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CN101809316A (zh) * 2007-09-27 2010-08-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递链条及动力传递装置
JP4893561B2 (ja) * 2007-09-27 2012-03-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9946A (zh) 2013-05-08
JP5851799B2 (ja) 2016-02-03
US9464688B2 (en) 2016-10-11
US9303724B2 (en) 2016-04-05
JP2013096493A (ja) 2013-05-20
EP2587091B1 (en) 2016-12-07
US20160178032A1 (en) 2016-06-23
EP2587091A3 (en) 2013-09-18
US20130109521A1 (en) 2013-05-02
EP2587091A2 (en)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9946B (zh) 无级变速器的链条
RU2416047C2 (ru) Зубчатая цепь с оптимизированным соединением звеньев и увеличенным углом между внешними поверхностями зубчатой пластины
US7204775B2 (en) Plate-link chain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9046151B2 (en) Chain
KR20090081319A (ko) 사일런트 체인
US20180223952A1 (en) Plate link chain with plates in groups of three
Park et al. Load sharing and distributed on the gear flank of wind turbine planetary gearbox
EP2473758B1 (en) Silent chain
CN103089918B (zh) 链式无级变速器及其链条
KR20070020291A (ko) 동력 전달 체인 및 그를 이용한 동력 전달 장치
US9377081B2 (en) Chain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9347523B2 (en) Chain
JP5796991B2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2014059213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検査治具、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JP5483359B2 (ja) チェーン
CN105134877A (zh) 一种cvt静音链及变速箱
JP2005042803A (ja) 無端金属ベルトの組付け方法
JP6776939B2 (ja) 動力伝達用チェーン
JP4893561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640348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の製造方法
CN115263998A (zh) 一种变节距齿形链
JPH0523868Y2 (zh)
JP2008202674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Krasiński et al. Optimiz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two-stage helical gear reducer
JP2016183689A (ja) 無段変速機のチェー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