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7380A - 印墨包和印墨盒 - Google Patents

印墨包和印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7380A
CN1827380A CNA2006100595455A CN200610059545A CN1827380A CN 1827380 A CN1827380 A CN 1827380A CN A2006100595455 A CNA2006100595455 A CN A2006100595455A CN 200610059545 A CN200610059545 A CN 200610059545A CN 1827380 A CN1827380 A CN 1827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
film
plug cock
yin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95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4959C (zh
Inventor
池崎由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7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7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49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495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墨包,它设有:薄膜袋,该薄膜袋具有在其内的密封腔并由具有袋子形状的柔性薄膜件形成;以及塞嘴,它具有在其内的印墨流动通道并被熔接于该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在这个结构中,至少沿着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形成薄膜熔接部分,在该薄膜熔接部分中柔性薄膜件的相对的诸内表面彼此熔接在一起。在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形成塞嘴熔接部分,在该塞嘴熔接部分中该塞嘴的一侧部被熔接于柔性薄膜件的相对的诸内表面。另外,靠近塞嘴熔接部分的薄膜熔接部分的一侧的熔接宽度大于靠近薄膜熔接部分的塞嘴熔接部分的一侧的熔接宽度。

Description

印墨包和印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具体涉及用于供应印墨的印墨包和印墨盒。
背景技术
至今已广泛使用了被构造成可按照输入信号将印墨喷到记录介质上面的喷墨记录装置。一般,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设置了印墨盒以将印墨供给喷墨头。在印墨盒的壳体的内部容纳了内装了印墨的印墨包。如果喷墨记录装置中没有印墨了,使用者就要换上一个新的印墨盒。
图9是传统的印墨包100的平面图,图示了该印墨包的制造工艺。图10是印墨包100的平面图。如图所9示,该印墨包100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柔性薄片件102(由两层具有气体屏障性能的树脂层制造)折叠为两半,然后(用热封)将该被折叠的薄片102的周边部分熔接起来,从而形成了薄片熔接部分103。该被折叠的薄片件102的一边缘的一部分未被熔接,使能形成其内插入塞嘴101的空间(塞嘴附连部分104)。该塞嘴用来将被容纳在印墨包100里的印墨引到印墨包100的外面。该塞嘴101具有装配在其上的橡胶塞子(stopper)(未图示)。
如图10所示,通过将该塞嘴101装到柔性薄片件102的塞嘴附连部分104中和将塞嘴101的附连部分熔接于塞嘴附连部分104就形成了塞嘴熔接部分105。因此,在柔性薄片件102内形成要被填充喷墨的密封的空间(密封印墨腔106)。
在日本专利临时出版物No.2000-238291(此后被称为“JP 2000-238291A”)上揭示了一种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印墨包。按照JP 2000-238291A可如下所述地形成该印墨包。通过将每个第二薄膜(形成印墨包的侧部分)的诸较长的边缘熔接于每个第一薄膜(形成印墨包的扁平部分)的诸较长的边缘,形成管状体。然后,将诸扁平部分的诸短边缘彼此熔接在一起,使该管状体形成为袋状体,以及,将供墨塞嘴熔接于该袋状体的其它短边。接着,在该袋状体的每个角部形成从该袋装体的一侧延伸到相邻侧的带状结合部分,使加强该袋装体上的薄膜彼此重叠的部分和防止外力伤害该袋。因此,形成了具有印墨供应性能的印墨包。
如上所述,柔性薄片件102被熔接于塞嘴101。有一种可能性是:当柔性薄片件102和塞嘴101被熔接在一起时树脂从它两熔化,以及,被熔化的树脂固化在合适的熔接范围的外侧。此后,这样的被熔化的树脂被看作是聚水坑(poly pool)。如果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印墨包100内,如图10所示,将在柔性薄片件102与塞嘴101的结合部分的内边缘(即密封的印墨腔106的内侧)出现多个聚水坑107。
下面将说明聚水坑107的强度与印墨包100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图11是印墨包100的一个被放大了的局部侧剖视图。一般说来,该印墨包100体轻而有柔性。因此,在运输容纳有该印墨包100的印墨盒的过程中如果有外力作用在印墨100上或如果印墨在印墨包100内晃动,应力就作用在印墨包100上,所以,薄片件102就按照该应力变形。
如果应力作用在印墨包100上,印墨包围绕如一轴线的、在塞嘴101与柔性薄片件102之间的熔接部分变形,即,塞嘴围绕该轴线相对于弹性薄片件来回弯曲。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塞嘴101和柔性薄片件102的熔接部分存在诸多聚水坑107,故应力就直接作用在这些聚水坑107上。
由于在熔接过程中有很多的热量施加在这些聚水坑107上故它们的强度较低。因此,柔性薄片件102在这些聚水坑107的四周裂开。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进一步减弱了薄膜(即柔性薄片件102)的强度。所以,增加了该柔性薄片件102会被裂开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传统的印墨包的缺点就是聚水坑导致印墨包破裂或损害印墨包。
被揭示在JP 2000-238291 A中的印墨包的结构没有提供解决传统的油墨包的缺点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有利的多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印墨包,它能防止其在聚水坑的位置发生破裂和损害该印墨包并提高该印墨包的强度。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印墨包,该印墨包设有:薄膜袋,该袋内有密封腔并由具有袋子形状的柔性薄膜件形成;以及塞嘴,其内有印墨流动通道并被熔接于该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在这一结构中,至少沿着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形成薄膜熔接部分,在该部分内柔性薄膜件的相对的诸内表面被熔接在一起。在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内形成塞嘴熔接部分,在该部分内该塞嘴的一侧被熔接于柔性薄膜件的相对的诸内表面。另外,薄膜熔接部分的邻接于塞嘴熔接部分的一侧的熔接宽度大于塞嘴熔接部分的邻接于薄膜熔接部分的一侧的熔接宽度。
借助于这样的结构,当塞嘴熔接于柔性薄膜件时出现的诸多聚水坑在薄膜熔接部分内被保护了。因此,能防止薄膜袋在诸聚水坑处被裂开或损害,并能提高该印墨包的机械强度。
可被任选地,可沿着印墨流动通道的方向在塞嘴熔接部分与密封腔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圆柱形印墨通道。
借助于这样的结构,塞嘴通过该圆筒形印墨通道连通于密封的印墨腔,并能防止印墨包在诸聚水坑的位置弯曲。
还可被任选地,在柔性薄膜件的该一个边缘形成印墨通道熔接部分,以致该圆柱形印墨通道的一部分的宽度变窄了,其中在该熔接部分中柔性薄膜件的相对的诸内表面彼此熔接在一起。
借助于这样的结构,能可靠地保护诸聚水坑并防止在诸池的位置发生弯曲。
还可被任选地,薄膜熔接部分可具有相对于柔性薄膜件的其中一边缘倾斜的一部分,这样,密封腔的开口的面积朝着塞嘴变窄。
借助于这样的结构,能使印墨从密封的印墨腔顺滑地流向塞嘴的外面。
还可被任选地,柔性薄膜件可具有层叠结构,以及,柔性薄膜件和塞嘴的诸内表面可由同样的材料制成。
借助于这样的结构,能可靠地将塞嘴熔接于薄膜件。
还可被任选地,薄膜件的分层结构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堵住水和空气通过的层。
借助于这样的结构,能防止印墨在密封的印墨腔里变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墨盒,该印墨盒设置了上述印墨包和容纳该印墨包的外壳。
这样的一种结构使印墨包能被容易地连接于喷墨记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其中利用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墨包和印墨盒;
图2是印墨包的平面图,图示了该印墨包的制造工艺;
图3是制成的印墨包的平面图;
图4是印墨盒的俯视的剖视图;
图5是印墨盒的侧剖视图;
图6是印墨包的被放大了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7是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印墨包的平面图;
图8是按照第三实施例的印墨包的平面图;
图9是传统的印墨包的平面图,图示了该印墨包的制造工艺;
图10是图9的传统的印墨包的平面图;以及
图11是传统的印墨包的被放大了的局部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阅诸附图描述几个被图示的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喷墨打印机1的立体图,其中利用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印墨包10和印墨盒31。该喷墨打印机1被用来在如T恤衫的织物上印上图像。
现参阅图1描述该喷墨打印机1的结构。喷墨打印机1包括沿其侧向较长的盒状机座2。沿着该机座2的前—后方向呈细长的两个导轨3位于机座2的底部的中央部分。这两导轨3由沿垂直方向直立的机座2的基底部(未图示)保持。板状台板基座(未图示)沿前—后方向可被滑动地保持在导轨3上。台板5可拆卸地连接于从该台板基座的中心部分直立的立柱的顶部。
该台板5从上向下看是沿前—后方向细长的板状件。记录介质(即在这个实施例中为织物)被加入并保持在台板5的顶表面上。盘子4被固定于该立柱的中心部分在台板5与台板基座之间。该盘子4防止当使用者将织物放在台板5上时落到机座2的底部。
在台板驱动机构6(包括导轨3)的后边缘设置了台板驱动电动机7,该电动机用于驱动台板基座沿着导轨3沿着前—后方向往复移动。
在台板5的上方沿机座2的前—后方向在中心位置设置导轨9,该导轨桥接于机座2的诸侧壁的诸顶部分。该导轨9引导滑座20的移动。利用位于机座2的左侧的滑座电动机24的驱动力,滑座20沿着导轨9在侧向上移动(即往复运动)。
青绿色墨、深红色墨、黄色墨和黑色墨被用在喷墨打印机1上。分别对应于这四种颜色的四个印墨盒31位于机座2的左侧部分。该四个印墨盒31分别被容纳在四个墨盒容器部分30里。如下所述,每个墨盒31容纳印墨包10(见图5)。具有柔性的供墨管32连接于每个墨盒容器部分30,在印墨包10里的印墨从印墨包10通过相应的供墨管32引向对应的喷墨头21。
在滑架20上设有四个喷墨头21。每个喷墨头21具有128条喷射通道(未图示)和在其底表面的对应的诸喷嘴。每条喷射通道包括压电致动器。在这个结构中,墨滴从每个喷嘴向下喷到织物上。
在导轨9的右边缘设有冲洗单元22。该冲洗单元22包括能紧密地接触或离开每个喷墨头21的喷嘴表面的吸杯23。该冲洗单元22还设有抽吸泵(未图示),以当吸杯23紧密地接触于喷墨头21的喷嘴表面时抽吸遗留在每个喷墨头21的喷嘴表面上的印墨。当未进行打印操作时该吸杯23覆盖了每个喷墨头21的喷嘴表面,以防每个喷嘴里的印墨变干。
在导轨9的左边缘部分设置了墨盘25。该墨盘25接收从每个喷墨头21喷出的印墨,用于防止由于印墨变干而提高了其粘度。在导轨9的前面设置了其横向细长的间隙传感器8。该间隙传感器8用来在打印操作期间探测对台板5前、后方向移动的障碍物(例如加在台板上的织物上的褶皱或碎屑)。在机座2的右前部分设有操作面板28。该操作面板28设有显示器和多个操作按钮,包括打印按钮、停止按钮和台板携带按钮(platen carrying button)。
此后,将详细描述印墨包10。图2是该印墨包10的平面图,图示了印墨包10的制造工艺。图3是制出的印墨包10的平面图。在图2和3中,上—下方向被定义为印墨包10的垂直方向,左—右方向被定义为油墨包10的横向。在图3中,直线A-A’沿着薄膜袋40的其中一边缘通过薄膜熔接部分41的下端并平行于印墨包10的横向延伸。
印墨包10是如下所述地制造的。首先,树脂薄膜叠置在另一树脂薄膜上,使两张薄膜的四条侧边彼此重合。每张薄膜具有层叠结构,其中聚苯乙烯层粘接于尼龙薄膜的一表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粘接于尼龙薄膜的另一层。该两薄膜彼此叠合,使两薄膜的两内表面(彼此面对的两热封表面)由具有热溶性能的聚苯乙烯层形成,而两薄膜的诸外表面(朝印墨包10的外部的诸保护表面)与能防止水和空气通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形成。
通过将一薄膜的诸边缘熔接于另一薄膜的诸边缘形成具有口袋形式的薄膜袋40。更具体地说,通过对每个边缘部分加热(在该边缘部分两层薄膜的一对边缘彼此叠合)两薄膜的诸热封表面(聚苯乙烯层)相互粘合,从而形成薄膜熔接部分41。在这情况下,该薄膜袋40的顶部边缘的中心部分未被熔接,这样,形成了与塞嘴50连接的空间(塞嘴连接部分42)。该塞嘴连接部分42的尺寸被确定为应使该塞嘴50的至少下边缘能配合到塞嘴连接部分42中。
如图3所示,熔接塞嘴连接部分42时的状态是塞嘴50配合到塞嘴连接部分42中。该塞嘴50用于密封待用印墨填充的薄膜袋40和将印墨送到薄膜袋40的外部。塞嘴50可用能够获得与印墨包40的内表面热密封的材料制成。最好是,在改进热封性能方面该塞嘴50用与印墨包40的内表面的材料相同的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在这个实施例中,该塞嘴50是用聚乙烯模制的。
如图2和3所示,塞嘴50具有圆柱形的主体51和圆柱形连接部分52,该连接部分的横截面小于主体51的横截面。该主体51和连接部分52是同轴线的。在连接部分52上形成有两个熔接翅片53,这样,它两彼此平行且从连接部分52的相应的诸侧部突出。在主体51和连接部分52的内部形成流墨孔55,以沿轴向穿过主体51和连接部分52(见图4和5)。
设置有诸熔接翅片53的连接部分52配装到塞嘴连接部分42中并被熔接于塞嘴连接部分42。具体说来,如果在设有诸熔接翅片53的连接部分52配合到塞嘴连接部分42中的状态下同时对连接部分52、诸熔接翅片53和塞嘴连接部分42加热,则连接部分52的表面被熔接于薄膜袋40的内表面(热封表面)和熔接翅片53被熔接于薄膜袋40的内表面。因此,形成了塞嘴熔接部分53。
在这个实施例中,连接部分52被熔接于塞嘴连接部分42,使诸翅片53被完全熔化并结合于薄膜袋40的内表面。连接件52的表面设有两个以上沿连接件52的圆周方向形成的一个轨状突起,这样,被熔接于塞嘴熔接部分43的塞嘴50难以从塞嘴熔接部分52上拆下。因此,薄膜熔接部分41和塞嘴熔接部分43形成在薄膜袋40的边缘部分,在薄膜袋40内形成要被填充印墨的密封腔(密封的印墨腔44)。
在这个实施例中,连接件52的和诸熔接翅片53沿着垂直方向的每个长度小于沿垂直方向形成在薄膜袋40的上边缘处的薄膜熔接部分41的熔接宽度。因此,在塞嘴50被熔接于塞嘴连接部分42之后,塞嘴熔接部分43内沿垂直方向的熔接宽度小于薄膜熔接部分41沿垂直方向的熔接长度。
换句话说,靠近塞嘴熔接部分43、沿着薄膜熔接部分41的侧部的熔接宽度大于靠近薄膜熔接部分41、沿着塞嘴熔接部分43的侧部的熔接宽度。塞嘴熔接部分43的熔接宽度与薄膜熔接部分41的熔接宽度之间的差形成了沿垂直方向延伸(图3中的上—下方向)并在密封的印墨腔44与塞嘴熔接部分43之间的圆柱形印墨流动通道45。
同时,当塞嘴50被熔接于薄膜袋40时,在熔接期间从薄膜袋侧或塞嘴测熔化的树脂在紧接着塞嘴52的下边缘在印墨流动通道45里的位置固化。为此原因,在塞嘴熔接部分43的下边缘在印墨流动通道45里形成了诸聚水坑(如图3所示)。这样,就获得了在其中塞嘴50被熔接于薄膜袋40的印墨包10。
接着将描述印墨盒31。图4是该印墨盒31的、作为平面图的剖视图。具体说来,图4表示了由通过流墨孔55的水平面形成的剖视图。图5是印墨盒31的侧剖视图。具体说来,图5表示了通过流墨孔55的垂直剖视图。
如图4和5所示,印墨盒31的形状为扁盒状。该印墨盒31具有容纳印墨包10的壳体31a(例如由扁盒状的硬纸板形成)。形成的该壳体31a使在印墨包10被容纳在印墨盒31中的状态下围绕印墨包10的外圆周形成间隙。
在塞嘴50的顶部形成有孔51a。在塞嘴50的底部形成有孔52a。孔51a和52a中的每一个连通于流墨孔55。位于塞嘴50的顶部的该孔51a被具有扁平圆柱体形状的橡胶塞子59堵住。形成的流墨孔55使其直径从孔52a朝孔51a逐渐增大。在流墨孔55里设有印墨通过的过滤器56。主体51具有与主体51的底侧部整体形成的定位突起51b(见图5)。
在壳体31a的其中一侧壁的中心部分、在与主体50的孔51a面对的位置形成圆孔31b。在壳体31a的底表面上、在紧接着孔51a的下方的位置形成定位孔31c(见图5)。配合于该定位孔31c的是塞嘴50的突起51b。在薄膜袋40的后端的附近的位置有窄带状的垫子31d(例如由硬纸板制成)被粘接于壳体31a的底表面。该垫子31d用来抬高印墨袋40的后侧(位于与塞嘴50相对的位置)。
在堵塞空51a的橡胶塞子59的中心部分、在供墨管32的尖端形成的传导针32a从孔32b一侧插入,使该传导针32a的尖端位于塞嘴50的流墨孔55中。借助于这样的结构,在密封的印墨腔44里的印墨被通过流墨孔55和传导针32a送入供墨管32中,并在供墨管32的另一端被供入喷墨头21。
如果在印墨盒31中的印墨包10里的印墨量变低了,使用者可更换上一个新的印墨盒31,具体做法是:先从橡胶塞子59拉出传导针32a,从盒容器部分30拆下印墨盒31,然后将新的印墨盒31连接于盒容器部分30。
此后将描述印墨包10的功能。图6是印墨包10的被放大了的侧剖视图。在图6中,为了简化起见,仅仅图示了印墨包10的基本部分。在图6中,线B-B’表示通过薄膜熔接部分41(塞嘴50与其连接)的下端并平行于印墨包10的前—后方向的直线。
如图4和5所示,薄膜袋40被膨胀,使其侧向横截面为围绕流墨孔55的轴向的椭圆形,这是因为密封的印墨腔里被填充了印墨的缘故。如果印墨在密封的印墨腔44里流动或如果有外力(如振动)施加于印墨盒31,就产生了能使薄膜袋40变形的应力,该应力施加于印墨包10(见图6中的虚线)。
如上所述,塞嘴50通过突起51b固定于印墨盒31。此外,由于薄膜熔接部分41的强度因受熔接而增大了,故它难以被应力弯曲。因此,如果应力施加于印墨包10,薄膜袋40会围绕通过薄膜熔接部分41的下端的轴线(图3中的线A-A’)沿着前—后方向(图6中的线B-B’的方向)摆动。在这情况下,变形力(应力)集中在围绕其通过薄膜熔接部分41的下端的轴线(图3中的线A-A’)和沿着前—后方向(图6中的线B-B’的方向)的轴线彼此相交的那个部分。
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印墨流动通道45的内部形成了多个聚水坑46(这些是印墨包10上的最弱的部分)。此外,薄膜熔接部分41形成了圆筒形印墨流动通道45。也就是说,薄膜熔接部分41包围和保护着诸聚水坑46。所以,如果薄膜袋40变形,应力就难以施加于诸聚水坑46上。换言之,薄膜袋40难以在聚水坑46的位置处变形。
如上所述,薄膜熔接部分41和塞嘴熔接部分43沿着(薄膜袋40的)与塞嘴50熔接的边缘形成。靠近塞嘴熔接部分43的、沿着薄膜熔接部分41的侧面的熔接宽度大于、靠近薄膜熔接部分41的、沿着塞嘴熔接部分43的熔接宽度。因此,薄膜熔接部分41包围并保护着诸聚水坑46。
在塞嘴熔接部分43与密封的印墨腔44之间的空间里形成印墨流动通道45,这样,在印墨流动通道45产生了诸聚水坑46。借助于这样的结构,塞嘴50经过印墨流动通道45连通于密封的印墨腔44。这样的结构防止了薄膜袋44受到应力时在主聚水坑46处弯曲。
由外力或印墨流造成的应力难以作用在作为印墨包10的最弱部分的诸聚水坑46上,这样,就提高了印墨包10和印墨盒31的整个结构的耐用性。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印墨包11。由于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印墨包11的结构类似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印墨包10的结构,故仅说明印墨包11的特点。图7是该印墨包11的平面图。在图7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等效的诸部分使用了相同的标号,因而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印墨包11的特点是薄膜熔接部分的结构。
在图7中,直线C-C’通过薄膜熔接部分41的下端(沿着连接于塞嘴50的薄膜袋40的边缘)和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并平行于印墨包11的前—后方向。
如图7所示,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形成后使薄膜袋40的熔接部分(即,邻接于印墨流动通道45的熔接部分41)从薄膜熔接部分41的下端(图7中的线C-C’)朝着印墨流动通道45的内部突出。也就是说,由薄膜熔接部分41形成为圆筒形的印墨流动通道45的开口的面积在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处被缩小了。
如上所述,塞嘴50通过突起51b固定于印墨盒31,薄膜熔接部分31的机械强度较高,故难以被弯曲。此外,由于薄膜袋40的内表面在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的区域彼此熔接在一起,因此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的厚度增大了。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的强度如此增大了,因此难以被弯曲。所以,如果应力施加于印墨包11,印墨包会以这样的方式变形,即,它将围绕沿着薄膜熔接部分41的下端和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的轴线(图7中的线C-C’)沿着前—后方向弯曲(图6中的线B-B’方向)。
诸聚水坑46位于由薄膜熔接部分41形成的印墨流动通道45内,紧接着在诸聚水坑46的下面的该印墨流动通道45的一部分的尺寸变窄了。也就是说,诸聚水坑36被薄膜熔接部分41和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包围并保护着。所以,如果薄膜袋40变形了,应力难以作用在诸聚水坑46上。换言之,应力难以使印墨包11在诸聚水坑46处弯曲。
如上所述,按照第二实施例,形成的印墨流动通道熔接部分47使印墨流动通道45的下端部分变窄。因此,能进一步提高了保护聚水坑并防止聚水坑受应力被弯曲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按照第三实施例的印墨包12。由于按照第三实施例的印墨包12的结构类似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印墨包10的结构,故仅说明印墨包12的特点。图8是该印墨包12的平面图。在图8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等效的诸部分使用了相同的标号,因而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说明。印墨包12的特点是薄膜熔接部分的结构。
如图8所示,薄膜熔接部分41在它的上边缘处具有渐缩形状。尤其是,位于上侧处、每个角部处的薄膜熔接部分41的尺寸从印墨流动通道与密封的印墨腔44连通的位置朝下侧逐渐缩小。换句话说,密封的印墨腔44的孔的尺寸朝印墨流动通道45逐渐缩小。
借助于这个结构,由于密封的印墨腔44的内表面朝着印墨流动通道45倾斜以用作将印墨引导到印墨流动通道45,故印墨能从密封的印墨腔44沿着密封的印墨腔44的内表面顺滑地流向印墨流动通道45。
如上所述,按照第三实施例,薄膜熔接部分41以这样的方式朝着塞嘴50倾斜,即,密封的印墨腔44的开口的尺寸缩小了。所以,变得能将印墨腔44里的印墨顺滑地导向供墨管32。
尽管结合了本发明的某些优选的实施例较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还能使用其它的实施例。
例如,在喷墨打印机上可设置分别容纳从印墨包11、12和13选取的不同类型的印墨包的印墨盒。
在上述诸实施例中,薄膜袋具有两层薄膜的重叠结构并呈现扁平袋形状。但是,也可采用各种具有不同于在上述实施例中图示的形状的印墨袋。例如,可采用通过将薄膜折叠为两部分、将这两部分熔接起来以呈现包或被称为杂志袋而形成的袋子作为印墨包。可修改尺寸、灌入印墨包中的印墨量和塞嘴的形状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只要靠近塞嘴熔接部分43的、沿着薄膜熔接部分41的侧面的熔接宽度大于靠近薄膜熔接部分41的、沿着塞嘴熔接部分43的侧面的熔接宽度,薄膜熔接部分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薄膜熔接部分41可被构造为矩形或圆形。可修改薄膜熔接部分41的每条倾斜的边缘相对于图8所示的薄膜袋40的其中一条边缘的倾斜角。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按照诸实施例的印墨盒和印墨包被应用于在织物上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机,但是,按照诸实施例的印墨盒和印墨包可被应用于各种喷墨打印机,诸如用于在纸张上打印图像的打印机、行式打印机或泡压喷墨打印机。

Claims (7)

1.一种印墨包,包括:
薄膜袋,它具有在其内的密封腔并由具有袋子形状的柔性薄膜件形成;以及
塞嘴,它具有在其内的印墨流动通道并被熔接于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
其中,
至少沿着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形成薄膜熔接部分,在该薄膜熔接部分中柔性薄膜件的相对的诸内表面彼此熔接在一起;
在柔性薄膜件的一边缘内形成塞嘴熔接部分,在该塞嘴熔接部分中该塞嘴的一侧部被熔接于柔性薄膜件的相对的诸内表面;以及
塞嘴熔接部分的靠近薄膜熔接部分的一侧的熔接宽度大于薄膜熔接部分的靠近塞嘴熔接部分的一侧的熔接宽度。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印墨包,其特征在于,在塞嘴熔接部分与密封腔之间形成的空间里沿着印墨流动通道的方向形成圆柱形印墨通道。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印墨包,其特征在于,在柔性薄膜件的该一个边缘形成印墨通道熔接部分,以致该圆柱形印墨通道的一部分的宽度变窄了,其中在该熔接部分中柔性薄膜件的相对的诸内表面彼此熔接在一起。
4.按照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印墨包,其特征在于,薄膜熔接部分的一部分相对于柔性薄膜件的其中一边缘倾斜,使密封腔的开口的面积变得朝着塞嘴变窄。
5.按照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印墨包,其特征在于,
柔性薄膜件具有层叠结构;以及
塞嘴和柔性薄膜件的诸内表面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6.按照权利要求5的印墨包,其特征在于,薄膜件的层叠结构包括被构造成能阻挡水和空气通过的层。
7.一种印墨盒,包括: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的印墨包;以及
容纳该印墨包的壳体。
CNB2006100595455A 2005-03-04 2006-03-03 印墨包和印墨盒 Active CN1005449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0523 2005-03-04
JP2005060523A JP2006240131A (ja) 2005-03-04 2005-03-04 インク収容パック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7380A true CN1827380A (zh) 2006-09-06
CN100544959C CN100544959C (zh) 2009-09-30

Family

ID=3694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95455A Active CN100544959C (zh) 2005-03-04 2006-03-03 印墨包和印墨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26925B2 (zh)
JP (1) JP2006240131A (zh)
CN (1) CN100544959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0816A (zh) * 2013-03-28 2014-10-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墨水盒以及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08433A (zh) * 2014-03-14 2015-09-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注入方法
CN106476441A (zh) * 2015-08-28 2017-03-08 罗兰Dg有限公司 喷墨式记录装置及墨囊
CN113453905A (zh) * 2019-03-29 2021-09-2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服装直喷打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6257B2 (ja) * 2007-11-12 2013-07-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印刷物
JP5419343B2 (ja) * 2007-12-14 2014-0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908451B2 (ja) * 2008-04-10 2012-04-04 Abb株式会社 塗装用カートリッジ
JP5357247B2 (ja) * 2008-05-12 2013-12-04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 予め位置決めされ固定された注ぎ口を有する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コンテナ
US8474655B2 (en) * 2008-05-12 2013-07-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Bag-in-box container including a pre-positioned, secured dispensing spout
SE535780C2 (sv) * 2010-02-19 2012-12-18 Förpackning för flytande produkter
US8544993B2 (en) 2010-12-28 2013-10-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and ink bag unit
JP2012210728A (ja) * 2011-03-30 2012-11-0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210730A (ja) * 2011-03-30 2012-11-0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210726A (ja) 2011-03-30 2012-11-0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210729A (ja) 2011-03-30 2012-11-0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5919658B2 (ja) * 2011-06-21 2016-05-18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薬剤包装体
US9612230B2 (en) 2011-06-21 2017-04-04 Miura Co., Ltd. Water quality measuring device
JP2013006350A (ja) * 2011-06-24 2013-01-10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5906645B2 (ja) * 2011-09-30 2016-04-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5899769B2 (ja) * 2011-09-30 2016-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069314A (ja) * 2012-09-27 2014-04-21 Riso Kagaku Corp 液体収納容器
JP2014221525A (ja) * 2013-05-13 2014-1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JP6311261B2 (ja) * 2013-10-07 2018-04-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の再生方法、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の再生方法
JP6183273B2 (ja) * 2014-03-31 2017-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WO2017014779A1 (en) 2015-07-22 2017-01-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fluid container
JP2017043086A (ja) * 2016-06-15 2017-03-02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20157562A (ja) * 2019-03-26 2020-10-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4990A (en) 1980-08-12 1982-02-25 Canon Inc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k residual amount
US5944709A (en) * 1996-05-13 1999-08-31 B. Braun Medical, Inc. Flexible, multiple-compartment drug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JP3324953B2 (ja) * 1997-03-13 2002-09-17 株式会社細川洋行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用内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250A (ja) * 1997-06-16 1999-01-06 Fuji Seal Co Ltd 口栓付きパウチ容器
JP4076612B2 (ja) * 1997-12-22 2008-04-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袋等に用いる蓋付き注出口
JPH11236062A (ja) * 1998-02-25 1999-08-31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スパウト
JP4043610B2 (ja) * 1998-08-20 2008-02-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注出口付きパウチ
ATE353764T1 (de) 1998-12-24 2007-03-15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ack fü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packung zum verpacken eines solchen sackes
JP2000238291A (ja) 1998-12-24 2000-09-0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袋
JP4265159B2 (ja) * 1998-12-24 2009-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袋
US6331053B1 (en) * 1999-01-29 2001-12-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surizing ink in an inkjet printer ink supply using spring force
US6382593B1 (en) * 2000-03-06 2002-05-07 Colder Products Company Fluid coupling
JP2002248787A (ja) * 2001-02-27 2002-09-03 Canon Inc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4114557A (ja) * 2002-09-27 2004-04-15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パッケージの包装体
JP4110387B2 (ja) * 2002-12-27 2008-07-02 三笠産業株式会社 スパウト
US7185975B2 (en) * 2003-03-11 2007-03-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nk package
JP2004315067A (ja) * 2003-04-18 2004-11-1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ウチ、注出口付パウチ
JP2004359255A (ja) * 2003-06-02 2004-12-24 Fuji Seal Inc 折り畳み容易な口栓付き軟包装袋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0816A (zh) * 2013-03-28 2014-10-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墨水盒以及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08433A (zh) * 2014-03-14 2015-09-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体、注入方法
CN106476441A (zh) * 2015-08-28 2017-03-08 罗兰Dg有限公司 喷墨式记录装置及墨囊
CN106476441B (zh) * 2015-08-28 2019-07-23 罗兰Dg有限公司 喷墨式记录装置
CN113453905A (zh) * 2019-03-29 2021-09-2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服装直喷打印
US11413881B2 (en) 2019-03-29 2022-08-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rect-to-garment printing with stationary print nozz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26925B2 (en) 2011-04-19
US20060197813A1 (en) 2006-09-07
JP2006240131A (ja) 2006-09-14
CN100544959C (zh)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7380A (zh) 印墨包和印墨盒
US7293863B2 (en) Method of filling a liquid container having a check valve and a flow path bypassing the check valve
EP3687799B1 (en) Sealed interconnects
CN100341707C (zh) 液体容器
TWI337944B (zh)
CN1285464C (zh) 打印机用墨盒
CN1718434A (zh) 喷墨记录用处理盒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037C (zh) 阀门构件、阀门、墨水盒及具有相同构件的墨盒
JP6954086B2 (ja) 液体収容体
CN1259087A (zh) 具有效结构的高性能墨盒
US7413296B2 (en) Liquid supplying memb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526559A (zh) 液体容器,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容器壳体
CN1579784A (zh) 液体容器
US8454142B2 (en) Liquid carry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9172918A (ja) 液体収容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24544A (ja) 液体供給部材、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取付方法
JP4281816B2 (ja) 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JP2007160520A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4280902B2 (ja) 液体収容袋、液体カートリッジ、液体噴射装置
CN1524700A (zh) 液体存储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
JP2008207429A (ja) 流体収容袋
JP4141873B2 (ja) 液体収容体形成用部材及び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CN1907719A (zh) 液体容器
JP4204373B2 (ja) 液体収容袋、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液体収容袋の封止方法及び封止装置
JP200323127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パック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インク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