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8295A -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8295A
CN1808295A CNA2006100021944A CN200610002194A CN1808295A CN 1808295 A CN1808295 A CN 1808295A CN A2006100021944 A CNA2006100021944 A CN A2006100021944A CN 200610002194 A CN200610002194 A CN 200610002194A CN 1808295 A CN1808295 A CN 1808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late
pressing plate
main body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21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4254C (zh
Inventor
近藤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 Hong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8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8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42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425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9Structural door desig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1Digital copier; digital 'photocop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其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的位置调整和定位,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支承原稿压板,使其相对于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可以开闭,其具有如下结构:在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装置主体上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其调节上述原稿压板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的平行位置,从上述装置主体的侧部侧,可以操作该位置调节机构的操作部。

Description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使用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以及具有该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中,在该设备主体的表面后部,通过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可开闭地安装有原稿压板。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通常起着将置于设备主体侧的接触玻璃上的原稿,压在该接触玻璃上的功能,为了将多张原稿高效地复印、或打印、或发送,而装备有原稿自动输送装置的设备已公知。当将原稿放置(set)在设置于原稿压板上部一侧的原稿输送部时,由于该原稿自动输送装置可以自动地将原稿输送到设备主体的原稿读取部,进行复印、打印、或者发送,因此,特别有便于将多张原稿进行复印、打印、或者发送。然而,如果原稿从原稿输送部未相对于原稿读取部平行送出,则原稿会被歪斜地读取,就不能进行正确的复印或打印,还有发送。
因此,在带有这样的原稿自动输送装置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公知有如下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即,支承原稿压板,使其可以开闭,并且可以调整原稿压板的平行位置。作为该公知文献,有日本专利第3155659号公报。在该公知文献中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轴支承机构,其将原稿压板可开闭地支承在设备主体表面的后部;位置调整机构,其调整原稿压板的位置。该位置调整机构通过操作操作部,就可以进行原稿压板的平行位置的调整。
但是,在上述公知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由于位置调整机构的操作部配置在轴支承机构的前侧,由于操作人员不必走到轴支承机构的后侧也可以操作操作部,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的平行位置的调整。但是,由于位置调整机构的操作部在轴支承机构的前侧突出,因此,当将原稿置于设备主体表面的接触玻璃面上时,有时该操作部就会成为障碍。此外,由于操作部在轴支承机构的前侧突出,也会妨碍设备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其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的位置调整和定位,并且能实现设备的小型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是支承原稿压板,使其相对于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可以开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在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装置主体上设置位置调节机构,其调节上述原稿压板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的平行位置,从上述装置主体的侧部侧,可以操作该位置调节机构的操作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从装置主体的侧部侧可操作位置调节机构的操作部的结构,即使操作人员不走到装置主体的后侧,也可以操作操作部,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的位置调整和定位。此外,由于具有可从装置主体的侧部侧操作操作部的结构,因此,当将原稿置于设备主体的表面上时,操作部不会成为障碍。从而,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的位置调整和定位,同时,可以实现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安装部件,其可移动地安装在上述设备主体上,并具有两侧板;支承部件,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该安装部件的两侧板上,并安装有上述原稿压板。上述位置调节机构具有:调节板,其安装在上述设备主体上;动作部件,其支承在上述安装部件的两侧板上,与上述调节板卡合,使上述安装部件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的位置可变;上述操作部,其设置在上述两侧板的一方,使上述动作部件动作。此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具有这样的结构:上述动作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上述两侧板之间,在该动作部件和上述调节板的一方上设置卡合凸部,在上述动作部件和上述调节板的另一方上,设置与上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凹部,通过上述操作部的操作,上述动作部件在上述两侧板间移动,从而使上述安装部件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移动。此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在上述支承部件和上述原稿压板之间,设置提升部件,该提升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重合,同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该支承部件的自由端部,并且,安装在上述原稿压板上;在上述安装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之间,设置弹性机构,其对上述原稿压板施加作用力,使其向打开方向转动,同时,对上述提升部件向使其与上述支承部件重合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办公设备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根据本发明,与上述相同,由于即使操作人员不走到装置主体的后侧,也可以操作操作部,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的位置调整和定位,同时,当将原稿置于设备主体的表面上时,操作部不会成为障碍。因此,可以实现小型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由于具有从装置主体的侧部侧,可操作位置调节机构的操作部的结构,因此,即使操作人员不走到装置主体的后侧,也可以操作操作部,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的位置调整和定位,同时,当将原稿置于设备主体的接触玻璃表面上时,操作部不会成为障碍,可以实现小型化。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办公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关闭图1中的原稿压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原稿压板相对于设备主体的平行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侧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a)是沿图7中的A-A线箭头方向的视图,(b)是表示使装置主体向前方移动的状态图,(c)是表示使装置主体向后方移动的状态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调节板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动作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正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动作部件的另一个例子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正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旋合部件的另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图1和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办公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表示原稿压板相对于设备主体的平行位置的关系的图。并且,在图3中,为了理解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位置关系,用实线表示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图4~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安装在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2的后端部,支承原稿压板3并使其可以开闭。作为办公设备,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优选复印机,特别优选带传真的复印机。
在原稿压板3的上部,设置有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用于高效地将多张原稿复印、或打印、或发送。该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构成为,具有设置在原稿压板3的上部一侧的原稿输送部32,当将原稿放置到该原稿输送部32时,便能自动地将多张原稿依次输送给设备主体2的原稿读取部23(有时原稿读取部就是接触玻璃20),进行复印、打印、或发送。
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是支承原稿压板3、并使其相对于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2可以开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在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装置主体4上,设置位置调节机构5,其调节上述原稿压板3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2的平行位置;可以从上述装置主体4的侧部一侧,操作该位置调节机构5的操作部51。支承原稿压板3并使其可以开闭的开闭装置,在设备主体2的后端部安装了2个,只要2个开闭装置中的其中一个是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即可。亦即,既可以是2个开闭装置中的其中一个是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也可以两者都是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图示例是两者都是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情况。
装置主体4优选,具有:安装部件6,其可移动地安装在设备主体2上,并具有两侧板62、62;支承部件7,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该安装部件6的两侧板62、62上,并安装有原稿压板3;进而,在支承部件7与原稿压板3之间,设置提升部件8,其与支承部件7重合,同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支承部件7的自由端部,并且被安装在原稿压板3上,在安装部件6与支承部件7之间;设置弹性机构(未图示),对原稿压板3施加作用力,使其向打开方向转动,同时,还对提升部件8向使其与支承部件7重合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安装部件6由下列部件构成:底板61,其可移动地安装在设备主体2上;两侧板62、62,其从底板61的两侧端部分别向与底板61正交的方向(也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后板63,大致为矩形形状,从底板61的一端部(后端部)向与底板61正交的方向(也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底板61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在该底板61上,设置有安装孔65,其用于通过例如螺钉或螺栓等2个紧固部件25、26,将安装部件6可移动地安装在设备主体2上。2个紧固部件由下述部件构成:第1紧固部件25,其旋合在设备主体2的前方侧的第1安装孔21中;第2紧固部件26,其旋合在设备主体2的后方侧的第2安装孔22中。第1紧固部件25由下列部分构成:旋合部25a,其旋合在第1安装孔21中;头部25b,其直径以大于旋合部25a的尺寸形成。第2紧固部件26由下列部分构成:旋合部26a,其旋合在第2安装孔22中;头部26b,其直径以大于旋合部26a的尺寸形成;滑动部26c,其设置在旋合部26a与头部26b之间。第2紧固部件26的滑动部26c形成为如下的圆柱状,即,与旋合部26a相比,直径较大,与头部26b相比,直径较小,并且,轴向长度长于底板61的厚度。
安装孔65形成为,在底板6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大致长圆形状。该安装孔65的中央部形成为,直径尺寸大于第1紧固部件25的头部25b以及第2紧固部件26的头部26b的圆形。安装孔65的前方侧的前方部65a,是与第1安装孔21进行孔对准的部位。该前方部65a的宽度尺寸,大于第1紧固部件25的旋合部25a的直径、小于其头部25b的直径。安装孔65的后方侧的后方部65b,是与第2安装孔22进行孔对准的部位。该后方部65b的宽度尺寸,比第2紧固部件26的滑动部26c稍大。由此,通过在安装孔65的前方部65a与第1安装孔21、后方部65b与第2安装孔22分别进行孔对准的状态下,使第1紧固部件25的旋合部25a与该第1安装孔21旋合,同时,使第2紧固部件26的旋合部26a与该第2安装孔22旋合,使滑动部26c的端部与设备主体2的表面抵接或接近,就可以将安装部件6、亦即装置主体4安装在设备主体2上,并使其可以向设备主体2的前后方向滑动。
安装部件6的侧板62形成为大致L字状,在与底板61正交的方向(也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其顶端部(上部),设置有使第1铰链销11贯穿的轴孔(未图示)。在侧板62的比轴孔更靠底板61一侧(下方),并且,在偏向内侧(前方)的位置,设置有使承压销13贯穿的承压销孔(未图示)。承压销13是与凸轮滑块92底部的外表面抵接的承压部件,该承压部件并不仅限于承压销13等的销,也可以是辊子例如承压辊子。
支承部件7由下述部分构成:作为顶板的上板71;两侧板72、72,从上板71的两侧端部,分别向与上板71正交的方向(也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约束支承板(拘持板)73,其通过将侧板72、72的顶端部向相互面对的一侧折弯90°而形成。利用这些上板71,两侧板72、72,以及约束支承板73,构成容纳部78。
在两侧板72、72的一端部(后端部),设置有使第2铰链销12贯穿的第2铰链销孔(未图示),同时,设置有动作销14进入的缺口部74。在两侧板72、72的另一端部(前端部),设置有轴贯穿孔(未图示)。使两侧板72、72的轴贯穿孔与安装部件6的轴孔进行孔对准,并使第1铰链销11贯穿这些孔,由此,支承部件7以第1铰链销11为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安装部件6上。
提升部件8是用于使厚度很厚的原稿也可以稳定地压在设备主体2的表面上的部件。提升部件8由上板81和两侧板82形成为大致コ字状,并覆盖支承部件7,上述上板81用小螺钉等安装在原稿压板3的后端侧,上述两侧板82从该上板81的两端部,分别向与上板81正交的方向(也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在提升部件8的一端部(后端部)的比中央更靠近上板81一侧的部位,设置有第2铰链销贯穿孔(未图示),并且,在比第2铰链销贯穿孔更靠近另一端部侧,并且,在比中央更靠近上板81侧的相反侧的部位,设置有使动作销14贯穿的动作销孔(未图示)。在两侧板82、82的动作销孔中,贯穿动作销14并将其固定。通过将提升部件8的两侧板82、82的第2铰链销贯穿孔与支承部件7的两侧板72、72的第2铰链销孔进行孔对准,并使第2铰链销12贯穿这些孔,由此,提升部件8和支承部件7以第2铰链销12为轴,可相互转动地连接起来。
弹性机构对原稿压板3施加作用力,使其向打开方向转动,同时,对提升部件8向使其与支承部件7重合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并且,当原稿压板3在小于等于规定的打开角度时,对原稿压板3施加的弹力小于原稿压板3的力矩。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谓打开方向,就是指在使原稿压板3转动时,原稿压板3离开接触玻璃20的方向。在本发明中的所谓打开角度,就是指原稿压板3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表面、即接触玻璃20的面的角度。在本发明中的所谓规定的打开角度,例如,就是指由弹性机构对原稿压板3施加的作用力,变得比原稿压板3的力矩小的角度。
弹性机构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未图示)。压缩螺旋弹簧被插入支承部件7内,并被弹性设置在动作销14与承压销13之间。在压缩螺旋弹簧与动作销14之间,设置有弹簧支座部件91,并且,在压缩螺旋弹簧与承压销13之间,设置有凸轮滑块92。
压缩螺旋弹簧,其个数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或2个以上,其对弹簧支座部件91和凸轮滑块92分别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压缩螺旋弹簧对原稿压板3施加作用力,使其向打开方向转动,并且,当原稿压板3在小于等于规定的打开角度(例如,20°(也包含20°左右))时,对原稿压板3施加的弹力变得小于原稿压板3的力矩。
弹簧支座部件91和凸轮滑块92形成为矩形截面的有底筒体状。这些弹簧支座部件91和凸轮滑块92,其开口部相互面对,并且,在它们之间容纳了压缩螺旋弹簧的状态下,分别以可各自滑动地嵌合在支承部件7的容纳部78内的状态插入其中。弹簧支座部件91和凸轮滑块92的长度,可以按这样的长度形成,即,当安装部件6的底板61与支承部件7(上板71)大致平行时(例如使原稿压板3紧贴在设备主体2的表面的接触玻璃20上时(原稿压板处于关闭位置时)),嵌合在支承部件7的容纳部78内。
在凸轮滑块92的底部(有时称为闭塞部)的外表面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突部92a。该突部92a大致与支承部件7的上板71平行地延伸而形成。比突部92a更靠近约束支承板73侧的凸轮滑块92的底部外表面形成为逐渐倾斜的倾斜部92b。该凸轮滑块92的底部外表面的突部92a和倾斜部92b形成为一种凸轮。
亦即,当使原稿压板3向离开接触玻璃20的方向(上方),以第1铰链销11为轴转动时,与承压销13抵接的部位从突部92a向倾斜部92b逐渐滑动,同时,借助于压缩螺旋弹簧,凸轮滑块92在支承部件7内向后端部侧被推压并滑动,压缩螺旋弹簧逐渐伸长。并且,当原稿压板3变为最大使用打开角度(例如,60°(包括60°左右))~70°(包括70°左右))时,其开闭由原稿压板开闭限制机构(未图示)进行限制。
在压缩螺旋弹簧内有时设置缓冲装置(未图示),当原稿压板3向关闭方向转动时,该缓冲装置只有在小于等于特定角度(例如小于等于10°左右)时动作,以降低该原稿压板3的转动速度,上述特定角度小于等于原稿压板3的规定的转动角度、即打开角度。并且,本发明中的所谓关闭方向,是指使原稿压板3转动时,原稿压板3接近接触玻璃20的方向。本发明中的所谓小于等于特定角度,只要是小于等于上述规定的打开角度的角度,就没有特别限定。
缓冲装置例如是液压缓冲(oil damper)装置等。只要是仅在小于等于原稿压板3的特定角度(例如小于等于10°左右)能使该原稿压板3的转动速度降低,对缓冲装置就没有特别限定。缓冲装置例如主要由下述部分构成:填充有硅油等油的气缸;活塞(未图示),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气缸内,与活塞杆连接,并且,受到使活塞杆从气缸露出的露出长度变长的作用力。
位置调节机构5通过安装部件6,来调节装置主体4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平行位置,即调节原稿压板3的平行位置。该位置调节机构5例如具有:调节板52,其安装在设备主体2上;动作部件53,其支承在安装部件6的两侧板62、62上,通过卡合机构54与调节板52卡合,使安装部件6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位置可变;操作部51,其设置在安装部件6的两侧板62、62的一方,使动作部件53动作。
调节板52如图7~图9所示,其形成为比安装部件6的底板61稍小的大致为矩形的板状。调节板52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安装部件6的侧板62、62间的长度稍短。该调节板52安装成重合在底板61上。在调节板52的一个端部(前方侧的端部)附近,设置插入孔52a,其用于让第1紧固部件25的旋合部25a插入,通过使该插入孔52a与第1安装孔21和安装孔65的前方部65a进行孔对准,使第1紧固部件25的旋合部25a贯通插入孔52a和前方部65a之后,旋合到第1安装孔21中,由此,调节板52被安装在设备主体2上。此外,在调节板52上,设置有长圆状的贯通孔52b,其使安装孔65的中央部和后方部65b露出,可以使安装部件6、即装置主体4向设备主体2的前后方向滑动。
动作部件53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只要与调节板52卡合,并使安装部件6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位置可变,则可形成为任何形状,例如,形成为矩形筒体状。亦即,动作部件53的外形形成为矩形形状,内部形状为圆形,在内表面螺设有螺纹槽53a。动作部件53的长度(轴向的长度)以比安装部件6的侧板62、62间的长度短的尺寸形成。在该动作部件53的螺纹槽53a中,旋合着旋合部件55。
旋合部件55通过与动作部件53的螺纹槽53a旋合,使动作部件53移动,只要能使动作部件53移动,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利用螺钉56等。该螺钉56贯通安装部件6的两侧板62、62进行设置。亦即,在侧板62、62上,用于插入螺钉56的螺钉插入孔(未图示)彼此相面对地设置。螺钉插入孔形成为直径比螺钉56的旋合部56a大,比其头部56b小的例如圆形。螺钉插入孔的位置优选是如下那样的部位,即,比安装孔65更靠后方侧,并且当把螺钉56旋合在侧板62、62之间的动作部件53中时,该动作部件53的一面(有时称为下表面)以低摩擦力接触或接近底板61的那样的部位。
螺钉56的旋合部56a的长度优选以如下尺寸形成,即,当以比两侧板62、62之间的长度更长的尺寸,贯通两侧板62、62的螺钉插入孔时,使其前端部从侧板62突出,在该突出的前端部,例如,能旋合2个螺母57的尺寸。从而,螺钉56就被可旋转地安装在侧板62、62上。亦即,将螺钉56的旋合部56a分别插入并贯通两侧板62、62的螺钉插入孔,在从侧板62突出的旋合部56a上,旋合第1个螺母57,并使螺钉56能够转动。例如,在使螺钉56的头部56b接触或接近一个侧板62的外表面的状态下,在从另一个侧板62的外表面突出的旋合部56a上,旋合第1个螺母57,并使螺母57接近另一个侧板62的外表面。在旋合后,把第2个螺母57旋合在旋合部56a上,并使其接触第1个螺母57。由此,螺钉56就可以旋转地被安装在侧板62、62上,并且,由于采用了双重螺母,因此不会松动。该螺钉56的头部56b是操作部51,通过使用例如改锥(driver)等工具旋转(操作)该操作部51,动作部件53就可以在侧板62、62之间往复移动。
卡合机构54使调节板52与动作部件53卡合,并使安装部件6、即装置主体4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位置可变,只要使安装部件6的位置可变,怎样形成均可,例如,也可以在调节板52和动作部件53的一方设置卡合凸部58,在调节板52和动作部件53的另一方设置与卡合凸部58卡合的卡合凹部59。
卡合凸部58例如设置在动作部件53的下表面。该卡合凸部58可以任意形成,例如,可以形成为,从动作部件53的下表面突出,并且,相对于动作部件53的长度方向倾斜45°(包括45°左右),在下表面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延伸的直线状。此外,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将2个以上、例如2个圆柱状的圆形凸台等凸部68从下面突出,同时,使这2个凸部68、68配置形成在相对于动作部件53的长度方向倾斜45°(包括45°左右)的直线上。
卡合凹部59例如如图7~图9所示,设置在调节板52上。该卡合凹部59例如设置成,在调节板52的比安装孔65更靠近后方的一侧与卡合凸部58面对,即,相对于调节板52的长度方向倾斜45°(包括45°左右),并设置在直到调节板52的两侧部附近之间。该卡合凹部59的宽度以比卡合凸部58的宽度稍大的尺寸形成。通过将卡合凸部58卡合在该卡合凹部59中,当操作操作部51时,就会使动作部件53在侧板62、62之间移动,卡合凸部58由卡合凹部59导向,同时安装部件6、即装置主体4相对于设备主体2,向前后方向的任一方滑移。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设备主体2未被使用的状态下,如图2和图4所示,原稿压板3紧贴在设备主体2的接触玻璃20上。要把原稿置于接触玻璃20上,首先,握住把持部,如图1所示,将原稿压板3向上方抬起,该把持部设置在原稿压板3的与安装有提升部件8的部位相反一侧的端部或其附近等。亦即,只以第1铰链销11为轴,使原稿压板3转动,使接触玻璃20的面露出在外部。当这样使原稿压板3转动时,由于原稿压板3借助于压缩螺旋弹簧的弹力,向打开方向转动,因此,就可以毫无重量感地向打开方向转动。
在将原稿置于已露出的接触玻璃20的面上后,将抬起的原稿压板3放下。亦即,使原稿压板3向与接触玻璃20接触的方向,以第1铰链销11为轴转动(向下方移动)。当这样使原稿压板3转动时,最初,为了克服压缩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稍微需要一点力,但是,例如,当原稿压板3的打开角度变为小于等于20°(包括20°左右)时,由于原稿压板3的重量比压缩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大,因此,原稿压板3就向落下方向转动。当原稿压板3的打开角度变为规定的角度,例如10°(包括10°左右)时,缓冲装置的活塞杆前端与凸轮滑块92底部的内表面抵接,活塞杆在气缸内移动,活塞杆的露出长度变短,原稿压板3的转动速度降低。其结果,由于原稿压板3的转动速度被缓冲装置所控制,因此,原稿压板3就不会猛力地撞击接触玻璃20。
此外,在原稿的厚度像书本那样厚的情况下,当使原稿压板3转动时(使其向下方移动),原稿压板3的支承部件7附近的一部分与原稿的支承部件7侧的端部或其附近接触,原稿与支承部件7侧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与原稿压板3之间形成空间。即,把持部一侧端部的原稿压板3成为浮起状态。当将该浮起的原稿压板3的、例如把持部一侧的端部附近,向接触玻璃20侧按压时,动作销14将弹簧支座部件91向凸轮滑块92一侧按压,使得弹簧支座部件91克服压缩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向凸轮滑块92侧移动,同时,原稿压板3(提升部件8)以第2铰链销12为轴转动。亦即,原稿压板3移动以覆盖原稿的上部。例如,在该原稿的上部是平坦面的情况下,原稿压板3与其上部进行面接触。从而,厚度较厚的原稿就可以稳定地紧贴在接触玻璃20的面上。
这样,由于原稿压板3可转动地被支承着,因此,与原稿的厚度无关,可以使原稿稳定地紧贴在接触玻璃20的面上。
例如要对多张原稿进行复印,如图2和图4所示,在原稿压板3紧贴在设备主体2的接触玻璃20的状态下,将多张原稿放置在原稿压板3的上部的原稿输送部32上。放置后,通过对开始按钮进行按压操作,多张原稿就自动地依次从原稿输送部32输送给原稿读取部23,并一张张地连续进行复印。
当原稿从原稿输送部32输送给原稿读取部23时,如果相对于原稿读取部23,原稿不是平行地输送,原稿的读取就会被歪斜地进行,不能进行正确的复印。在此情况下,例如,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中,由于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5,因此,可以调节原稿压板3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位置。亦即,例如,当原稿压板3紧贴在设备主体2的接触玻璃20上时,与上述相同,将原稿压板3向上方抬起,使其以第1铰链销11为轴转动,分别使2个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第1紧固部件25的头部25b露出。
例如,使右侧(设有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一侧的相反侧)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第1紧固部件25旋转,放松基于第1紧固部件25的紧固,就可以使安装部件6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在该状态下,当例如利用改锥等工具,旋转(操作)作为操作部51的螺钉56的头部56b时,动作部件53在侧板62、62之间移动,卡合凸部58由卡合凹部59导向,同时,安装部件6、即原稿压板3,相对于设备主体2向前后方向的任一方滑移,则原稿压板3如图3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移动。
具体地,例如,如图8(a)所示,在动作部件53位于侧板62、62之间的中央的情况下,当使螺钉56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如图8(b)所示,动作部件53与一个侧板62抵接或接近,同时,安装部件6、亦即装置主体4向前方滑移。此外,当使螺钉56向相反方向旋转时,如图8(c)所示,动作部件53与另一个侧板62抵接或接近,同时,安装部件6、亦即装置主体4向后方滑移。这样,通过操作操作部51,安装部件6便产生滑移,可以对原稿压板3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平行位置进行微调。其结果,可以对原稿压板3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平行位置进行微调,以使原稿从原稿输送部32平行地输送给原稿读取部23。
在此情况下,由于操作部51设置在安装部件6的侧板62上,因此,即使操作人员不走到设备主体2的后侧,也可以操作操作部51,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3的位置调整和定位。此外,通过在安装部件6的底板61上,在调节板52的前方侧端部移动的部位设置刻度35,就可以目视确认装置主体4相对于设备主体2的位置调节的调节量,可以更简单地进行装置主体4的调节。此外,由于操作部51设置在侧板62上,因此,当将原稿置于设备主体2的表面上时,由于操作部51不会成为障碍,因此可实现小型化。
由于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将位置调节机构5的操作部51设置在装置主体4的侧部,因此,即使操作人员不走到装置主体4的后侧,也可以操作操作部51,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3的位置调整和定位,同时,当将原稿置于设备主体2的表面上时,操作部51不会成为障碍,因而可以实现小型化。
并且,在以上的本发明的方式中,表示了利用缓冲装置的情况,但也可以直接应用在结构为不使用缓冲装置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
此外,上述螺钉56的头部56b形成为球面状,同时,形成有大致十字状的槽,以通过使用改锥等工具使其旋转(对其操作),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将头部101形成为圆柱形,同时,在其周面上设置许多槽,亦即,将头部101做成装饰螺钉(飾りビス),用手指就可以直接旋转头部。此外,也可以在侧板62、62之间的旋合部件55的周向设有与动作部件53旋合的螺纹槽,同时,该旋合部件55可以不用螺母,就可旋转地安装在侧板62、62上。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将头部101形成为装饰螺钉的旋合部件55,插入侧板62、62的螺钉插入孔中,将E型挡圈103安装在从头部101的相反侧的侧板62突出的前端部102上,将旋合部件55可旋转地安装在侧板62、62上。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即使操作人员不走到装置主体的后侧,也可以操作操作部,可以简单地进行原稿压板的位置调整和定位,同时,当将原稿置于设备主体的接触玻璃表面上时,由于操作部不会成为障碍,可以实现小型化,因此,特别适合用作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Claims (5)

1.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支承原稿压板,使其相对于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可以开闭,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
在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装置主体上设置位置调节机构,其调节上述原稿压板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的平行位置,从上述装置主体的侧部侧,可以操作该位置调节机构的操作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安装部件,其可移动地安装在上述设备主体上,并具有两侧板;支承部件,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该安装部件的两侧板上,并安装有上述原稿压板;
上述位置调节机构具有:调节板,其安装在上述设备主体上;动作部件,其支承在上述安装部件的两侧板上,与上述调节板卡合,使上述安装部件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的位置可变;上述操作部,其设置在上述两侧板的一方,使上述动作部件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上述动作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上述两侧板之间,在该动作部件和上述调节板的一方上设置卡合凸部,在上述动作部件和上述调节板的另一方上,设置与上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凹部,通过上述操作部的操作,上述动作部件在上述两侧板间移动,从而使上述安装部件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承部件和上述原稿压板之间设置提升部件,上述提升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重合,同时,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该支承部件的自由端部,并且,安装在上述原稿压板上;
在上述安装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之间设置弹性机构,上述弹性机构对上述原稿压板施加作用力,使其向打开方向转动,同时,对上述提升部件向使其与上述支承部件重合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5.一种办公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CNB2006100021944A 2005-01-18 2006-01-18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2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10760A JP4676769B2 (ja) 2005-01-18 2005-01-18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JP2005010760 2005-0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8295A true CN1808295A (zh) 2006-07-26
CN100464254C CN100464254C (zh) 2009-02-25

Family

ID=36683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219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254C (zh) 2005-01-18 2006-01-18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24405B2 (zh)
JP (1) JP4676769B2 (zh)
KR (1) KR100754413B1 (zh)
CN (1) CN100464254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6064B (zh) * 2007-11-02 2012-04-04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N101840176B (zh) * 2007-04-19 2013-02-13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CN103471636A (zh) * 2012-06-06 2013-12-25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检测设备的玻璃压板装置
CN101534618B (zh) * 2008-03-10 2014-05-28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启闭装置
CN103900627A (zh) * 2012-12-26 2014-07-02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工作台玻璃盖板打开装置
CN103945080A (zh) * 2013-01-18 2014-07-23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使用其的事务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3766B2 (ja) 2006-02-27 2011-04-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306686B2 (ja) * 2006-02-27 2009-08-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577295B2 (ja) * 2006-10-25 2010-11-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20090154974A1 (en) * 2007-12-13 2009-06-18 Simotec Inc. Original cover closer with quickly adjustable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US8224228B2 (en) * 2008-10-20 2012-07-17 Simotec Inc. Cover closer
JP4883122B2 (ja) * 2009-03-30 2012-02-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1017391A (ja) * 2009-07-09 2011-01-27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開閉装置の取付位置調整機構
JP5541592B2 (ja) * 2009-12-14 2014-07-09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用開閉装置の取り付け固定構造
JP5881137B2 (ja) * 2011-01-25 2016-03-09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995046B2 (ja) * 2012-02-10 2016-09-2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oa機器
US9100521B2 (en) * 2013-06-13 2015-08-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84889B2 (ja) * 2015-03-30 2019-03-20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975439B2 (ja) * 2017-01-10 2021-12-0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2019176338A (ja) * 2018-03-28 2019-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5659A (ja) * 1989-11-14 1991-07-03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半導体装置
JP2590407Y2 (ja) * 1993-05-28 1999-02-17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155659B2 (ja) * 1994-02-08 2001-04-16 ニスカ株式会社 原稿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1679A (ja) * 1994-07-14 1996-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イル用巻型
JPH10197971A (ja) * 1997-01-10 1998-07-31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KR200249563Y1 (ko) 1997-06-11 2001-12-17 엄인자 절첩구조를갖춘자동차용흙받이의어셈블리
JP3641357B2 (ja) * 1997-09-24 2005-04-20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798921B2 (ja) * 1999-04-14 2006-07-19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装置の開閉装置
JP2001223962A (ja) * 2000-02-09 2001-08-17 Alpine Electronics Inc 回動式電子機器
TW534547U (en) * 2001-02-23 2003-05-21 Avision Inc Adjustable document cover height for scanner
JP3930267B2 (ja) * 2001-06-18 2007-06-13 ニスカ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
JP2003315939A (ja) * 2002-04-22 2003-11-06 Sharp Corp 原稿読取装置の原稿カバー開閉機構
JP3971276B2 (ja) * 2002-09-05 2007-09-05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176B (zh) * 2007-04-19 2013-02-13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CN101426064B (zh) * 2007-11-02 2012-04-04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N101534618B (zh) * 2008-03-10 2014-05-28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启闭装置
CN103471636A (zh) * 2012-06-06 2013-12-25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检测设备的玻璃压板装置
CN103900627A (zh) * 2012-12-26 2014-07-02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工作台玻璃盖板打开装置
CN103900627B (zh) * 2012-12-26 2016-12-28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工作台玻璃盖板打开装置
CN103945080A (zh) * 2013-01-18 2014-07-23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使用其的事务机器
CN103945080B (zh) * 2013-01-18 2017-06-13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使用其的事务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76769B2 (ja) 2011-04-27
KR100754413B1 (ko) 2007-08-31
JP2006201293A (ja) 2006-08-03
US7724405B2 (en) 2010-05-25
KR20060083861A (ko) 2006-07-21
US20060158702A1 (en) 2006-07-20
CN100464254C (zh) 2009-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8295A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CN1219280C (zh) 用于调整显示器方向的装置
CN1598968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壁架
CN1527326A (zh) 显示器方位调整装置
CN1465314A (zh) 椅子
US20050134672A1 (en) Alignment mechanism for direct marking printheads and a method for aligning printheads in a printer
CN1846568A (zh) 特别适用于办公椅的扶手
CN1805465A (zh) 具有可相互相对活动的装置部件的装置如具有下壳和上壳的移动电话
CN1917093A (zh) 倾斜机构
CN1236929C (zh) 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位置调整装置
CN1716112A (zh) 原稿压紧板开闭装置
JP4898215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CN1861415A (zh) 压板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786837A (zh) 原稿压接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CN1845375A (zh) 天线装置
US7858860B1 (en) Bass drum spring assembly
CN1775144A (zh) 座椅靠背调节装置
CN1871976A (zh) 具有摇摆功能的高度可调节的椅子
CN1187009C (zh) 椅子
JP384979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789367B2 (en) Tilt angle adjusting device with a shaft and a moment transmission member, and projector including the device
CN1197670C (zh) 带旋转楔形盘的成型机
CN1663640A (zh) 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
CN1991608A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CN100497136C (zh) 可自动调整进纸角度的进纸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TOH ELECIRICAL MACHINERY (HONG K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3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13

Address after: Chinese Hongkong Kowloon, Ashley Road No. 33 Kowloon Center 9 Building Room 908

Patentee after: Kem Hongkong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