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009C - 椅子 - Google Patents

椅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7009C
CN1187009C CNB021288968A CN02128896A CN1187009C CN 1187009 C CN1187009 C CN 1187009C CN B021288968 A CNB021288968 A CN B021288968A CN 02128896 A CN02128896 A CN 02128896A CN 1187009 C CN1187009 C CN 11870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back bracket
backrest
chair
hypsokine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88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6501A (zh
Inventor
村上智一
西村加代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6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6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70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0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以往具有倾斜机构的椅子,想使靠背大些向后倾时,就要用大的力气。不只加上体重,不使用肌肉的力气就不能大些后倾,身材矮小的人、体重轻的女性等做不到另人满意的后倾姿势。本发明的椅子是在靠背后倾时,通过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椅子,随着靠背支架后倾,相对在靠背支架上弹簧力作用的部分转动的切线方向,压缩螺旋弹簧的方向慢慢的变化下去。这样的椅子,随着靠背支架的后倾,螺旋弹簧被压缩,螺旋弹簧的全部反作用力变大,同时,相对靠背支架转动的方向,因螺旋弹簧的全部反作用力慢慢的偏移下去,通过设定靠背支架后倾时的螺旋弹簧的压缩程度和方向,可以控制螺旋弹簧把靠背支架恢复到立起姿势的反作用力的有效成分的大小。

Description

椅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能够使靠背倾动(倾斜摆动)的具有倾斜机构的椅子。
背景技术
以往,人们开发了包括使靠背和椅座同时倾斜或者只使靠背倾斜等的具有各种靠背倾斜机构的椅子,所知的有代表性的是,具备:安装椅腿等的基础构件;和使在该基础构件上基端部转动可能地支撑的靠背支架,此外在靠背椅座同步倾斜的场合,具有使在上述基础构件上其前端部滑动并且转动可能地支撑的,其后端部在靠背支架的基端部附近转动可能地支撑的椅座;具有随着椅座的下部的倾动,介于相对距离变化的2点间所连接的弹簧,在只有靠背倾斜的场合,在靠背支架的基端部旁边,椅座的下部,或者在靠背支架的基端部和靠背之间并且在椅座的后方下部,通过随着靠背的倾动而相对距离变化的2点间连接有弹簧。于是这些椅子这样构成,在使固定在靠背支架上的靠背后倾的场合,也是由弹簧赋予使靠背或椅座向立起姿势倾动的倾动力,而总能恢复到立起姿势。
可是,这些具有倾斜机构的椅子,通常,随着使靠背向后倾,坐椅子的人必须线性地增加加到靠背上的力,要想把靠背向后倾斜得大些,必须用大的力气。
靠背的后倾量变大时,是通过坐椅子的人的上半身的体重加到靠背上,使靠背后倾下去,但不仅加上体重,有时如果不使用肌肉的力量就不能使后倾变大,身材矮小的人或体重轻的女性等做不到令人满意的后倾姿势。
还有为用小的力气解决问题,如即使在使靠背最大限度后倾的场合,也把弹簧的压缩量设定为小,或者使用弹簧常数小的弹簧,则靠背在立起姿势附近的某一时刻的弹簧的初始倾动力也变小了,坐椅子的人稍微靠到椅背上,会有意想不到程度的大的后倾的问题发生。
另外,通常,具有为调整弹簧的倾动力的机构,但该机构通过改变弹簧的初始压缩量而变更了使之倾动的初始力,是使表观上的弹簧常数变化,所以随着靠背的后倾倾动力而线性增加的情况没有改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于安装在椅腿的上部的在其上侧具有椅座部分的基础构件能够相对转动地配置的包括一端弹簧支架部分的靠背支架;一侧和基础构件连接,在越过靠背支架的另一侧具有另一端的弹簧支架部分的弹簧力传递构件和配置在一端弹簧支架部分和另一侧弹簧支架部分之间的螺旋弹簧,其是在靠背支架后倾时压缩螺旋弹簧而构成的椅子,具有随着靠背支架后倾,对于在靠背支架上弹簧力作用的部分要转动的切线方向,相对地,压缩螺旋弹簧的方向徐徐地变化的反作用力机构。
如是这样的结构,随着靠背支架后倾,螺旋弹簧被压缩,螺旋弹簧的全部反作用力变大,但同时,对于靠背支架要转动的方向,螺旋弹簧的全部反作用力的方向缓缓地偏移下去,因此螺旋弹簧使靠背支架向立起状态恢复的反作用力的有效成分的大小变为增减。通过设定靠背支架后倾时的螺旋弹簧的压缩的程度和方向的偏移,可以设定各种各样的螺旋弹簧使靠背支架向立起姿势回复的反作用力的变化状况,而且,不用变更为使靠背倾斜的基本系统,能够增大椅子坐感的设计自由度。
该结构,能够适用于和靠背的后倾联动的椅座滑动或转动的靠背和椅座同步倾斜的机构或椅座固定,只有靠背后倾的靠背倾斜机构。另外,对应靠背立起姿势附近的某一时刻的靠背的初始反作用力,在把靠背后倾的大一些时的反作用力的增加程度设定为不太大方面,反作用力机构优选使压缩靠背支架上的弹簧的作用点要转动的切线方向和弹簧被压缩方向形成的角度,随着靠背支架从最为立起的姿势开始后倾,变大下去那样变化。这样的话,随着使靠背后倾,螺旋弹簧被压缩,作为使靠背支架要恢复到立起姿势的反作用力的有效成分的大小,能够不变得像螺旋弹簧的压缩程度那样大,借助于靠背支架的转动切线方向和弹簧的方向所形成的角度的变化方式的设定,例如,使靠背后倾时,在立起位置附近使靠背反作用力大致直线地增加,在使后倾的某一程度后的位置开始进一步使其后倾的情况下,使靠背反作用力的增加程度变缓也是可行的。
另外,为用更加简单的结构实现该功能,可这样构成反作用力机构:保持弹簧力传递构件相对基础构件不能摇摆,随着靠背支架后倾,一方的弹簧支架部分的水平方向位置对应弹簧力传递构件和另一方的弹簧支架部分做相对移动。
这样的话,通过靠背后倾,靠背支架侧的弹簧支架部分的水平方向位置在移动的过程中,因相对弹簧力传递构件上的弹簧支架部分的基础构件的位置不变,可使靠背支架的转动切线方向和弹簧的方向所成的角度的容易变化。
而且,使靠背后倾时,在通过靠背支架、螺旋弹簧和弹簧支架部分等构成构件的平滑的动作及不施加过度的力使产品的寿命延长方面,优选使反作用力机构为,弹簧支架部分为在靠背支架和弹簧力传递构件上配置的可以摇摆的另体的构件,不管靠背支架的后倾状态如何,在压缩螺旋弹簧的方向上两方的弹簧支架构件相互相对。
另外,为做成更加紧凑的系统,可考虑弹簧力传递构件以贯通螺旋弹簧的内侧那样配置而构成反作用力机构。这样做能够有效利用空间,紧凑的设计为可能。这样做还能在使靠背向后倾时,螺旋弹簧的方向能够变化的范围,限定在螺旋弹簧的内径容纳得下弹簧力传递构件的范围的另一方面,在螺旋弹簧上即使当外力等预料外的力作用时,也可以防止螺旋弹簧从弹簧支架上脱落等麻烦。
还有,通过在和靠背支架的后倾动作不联动移动的椅座部分,在基础构件下方可以转动的被轴止动的靠背支架,和在靠背支架的转动轴的后部上配置上述反作用力机构,使椅子整体的系统作为只有靠背倾斜的机构,结构简单并价格便宜的同时,后倾时的坐感能够有很大的提高。
附图的简单的说明
图1所示的是关于本发明的椅子的主要的外观侧视图。
图2所示的是关于本发明的椅子的主要的外观后视图。
图3所示的是关于本发明的椅子的靠背立起姿势的某一时刻的主要零件的配置图。
图4所示的是关于本发明的椅子的靠背立起姿势的某一时刻的主要零件的配置图。
图5所示的是关于本发明的椅子的主要零件的构成图。
图6所示的是关于本发明的椅子的反作用力机构在椅座的前部的某一
实施方案。
图7所示的是关于本发明的椅子的反作用力机构应用到背座同步倾斜系统的例子。
符号的说明
1椅腿
11椅腿爪
12椅腿支柱
C小脚轮
GS气体弹簧
2椅座
21基础构件
211定位孔
212弹簧力传送机构安装孔
3靠背
31靠背支架
311靠背支架转动轴安装孔
32靠背支架转动轴
33弹簧压缩作用点
34弹簧支架托架
341弹簧支架干涉防止孔
35靠背安装托架
4支持体
41气体弹簧支架
411气体弹簧嵌合孔
412定位突起
413靠背支架转动轴安装孔
414后倾止动器
5反作用力机构
51上部弹簧支架构件
511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长孔
512弹簧支架摇摆轴
52下部弹簧支架构件
521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长孔
522凹部
53弹簧力传递构件
531转动止动部
532前端螺纹部
54摇摆用构件
541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长孔
542顶端R部
55下部弹簧支架构件的摇摆轴线
SP螺旋弹簧
MC机械部分外罩
SS操作部
MC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说明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关于本实施方案的椅子,如图1的侧视图、图2的后视图所示那样,具有:由具备有小脚轮C的椅腿爪11和椅腿支柱12构成的椅腿1;上部具有由该椅腿1支撑的椅座2的支撑体4;和从该支撑体4的后边立起的靠背3,因此具有使靠背3后倾时,椅座2不联动移动只有椅背倾斜的机构。
关于具体的结构和零件构成参照图3、图4说明。
即,该椅子,为使椅座2和靠背3整体升降,在上述椅腿支柱12的内部配置的气体弹簧GS的上部,安装着其上部具有基础构件21的气体弹簧支架41,将靠背支架31的前端部分附近以靠背支架转动轴32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气体弹簧支架41上。另外,上述靠背支架31,其前部以位于基础构件21的下方那样配置,椅座2的后端部的更后侧向上方弯曲,在其上部保持着靠背3,在靠背支架31上,在基础构件21的后端部附近下方的适当位置上弹簧压缩作用点33出现那样,一体安装具有弹簧压缩作用点33的弹簧支架托架34。
上述弹簧压缩作用点33,形成椅子左右方向的转动轴承,在此将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在椅子的前后方向能摇摆地,且弹簧支架面向下式地安装。另外,上述弹簧支架构件51的上面部分,使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通的同时,设置有可以使其在前后方向移动的,前后方向的长孔。
接着螺旋弹簧SP以被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的弹簧支架面和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弹簧支架面夹住的状态配置,在基础构件21的后端部附近,使其下端部分形成有螺栓的弹簧力传递构件53,向下贯穿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螺旋弹簧SP和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那样地,而且相对基础构件21摇摆、转动都不能地安装,把操作部分SS旋入到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下端部固定。根据操作部分SS的旋入调节,使螺旋弹簧SP的初始压缩量变化,调整靠背3的整体反作用力。这里,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以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通的同时在操作部SS上能够摇摆,与底面中心部分的凹部分522和操作部分SS上配置的摇摆用构件54的顶端R部分542相连,在该凹部的中央有弹簧力传递构件贯通孔521。
参照图5详述本倾斜机构的主要零件,在腿爪11中央部分的孔内锥形嵌合的气体弹簧GS的上部,锥形嵌合有通过钢板的弯曲和焊接作成的气体弹簧支架41,气体弹簧支架41,把在其上部设置的4个定位突起412嵌入到基础构件21的4个定位孔211,焊接成一体。
靠背支架31,由大致呈L形弯曲的2根圆管平行并列,在上端附近把靠背安装托架35跨在2根圆管上焊接,在中间部分把弹簧支架托架34跨在2根圆管上焊接,在其下部前端附近设置的靠背支架转动轴安装孔311,以和在气体弹簧支架41上设置的靠背支架转动轴安装孔413的位置相邻近配合的状态,在气体弹簧支架41的左右两外侧配置,将靠背支架转动轴32以贯穿2个构件安装孔311、413的状态安装,其两端部分用E环等止挡以防止脱落。通过这样的构成,靠背支架31以靠背支架转动轴32为中心,相对气体弹簧支架41和基础构件21可以转动,可以后倾到碰到在气体弹簧支架41的后部将钢板向上弯曲构成的后倾止动器414为止。
弹簧支架托架34,是把钢板的4边弯曲而成的,向下弯曲的左右边的大致中间位置设置了半圆形的缺口,在该缺口上装入了图中没有示出的由树脂做的轴承构件。这里是承受自螺旋弹簧SP的使靠背支架31转动到立起姿势的反作用力的弹簧压缩作用点33。另外,在弹簧支架托架34的中间部分,为避开和后述的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的干涉,设置了圆形开口部分。靠背支架31是由上述2根略呈L形的圆管、靠背安装托架35和弹簧支架托架34一体构成,所以确保了保持靠背3所必要的强度、刚度。
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因是把钢板拉深加工成在上面的周围有向下的壁面的大致圆形盘状物,用这种形状能够稳定地保持后述的螺旋弹簧SP。另外,在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的拉深加工的同时形成了在壁面的左右两侧具有向上的圆柱面的弹簧支架摇摆轴512。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为后述的弹簧力传递构件53可在上下方向贯穿其中央部分,不能将弹簧支架摇摆轴512作为连续的一根的轴,在其中央部分,有必要将轴左右分断,因要求承受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的强度,所以这样一体地拉深加工制成。此外在该上面,形成有为使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通的朝椅子前后方向的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长孔511,在圆柱面的下部后方,形成具有机械部分外罩安装孔513的凸缘。
该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以使弹簧支架摇摆轴512在靠背支架31的弹簧压缩作用点33上可转动地配置。
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因是把钢板拉深加工成在底面的周围具有向上的壁面的大致圆形的盘状物,所以借助于该形状能够稳定保持后述的螺旋弹簧SP。另外,通过后述摇摆用构件54,以相对弹簧力传递构件53能够摇摆转动那样,形成底面向上突出的横向的半圆柱形凹部522,在其中央部分形成了为使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穿的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孔521。
螺旋弹簧SP,以被上述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和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夹住的状态配置。
机械部分外罩MC,在上方开口下面具有大致呈“コ”(日文片假名)字形状,在下面具有能够通过螺旋弹簧SP那样大小的圆形孔,从该圆形孔的外周部分向下方延伸出不具有底面的圆筒侧壁。另外,在大致“コ”字形状的下面上述圆形孔的后部,对应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的机械部分外罩安装孔513,具有安装孔MC1。
摇摆用构件54,是在旋入后述操作部分SS压缩螺旋弹簧SP的同时,用于保持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能够相对弹簧力传递部材53摇摆转动,所以在向上弯成锐角的钢板的顶端R部分542的中央设有弹簧力传递部材贯穿孔541,在其下部具有厚壁圆筒部分。摇摆用构件54,其顶端R部分542与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凹部522从下面一侧接触,在此以形成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假想的摇摆轴线55的状态配置。
操作部分SS,外形大致为圆盘状,在其中央部分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了可旋入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顶端螺栓部分的阴螺纹。
弹簧力传递部材53,在半球形上端部分的下面有四方柱形的转动止动部分531,在其下面中央部分向下延伸成圆柱形的轴部分,在轴部分的下端附近,形成有作为螺栓的前端螺栓部分532。另一方面,基础构件21后端部分附近的弹簧力传递构件安装孔212,因在四方柱形的凹陷部分的底面中央部分具有圆形孔,在嵌合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转动止动部分531,旋入后述的操作部分SS的时候,可以保持不一体转动,因在上述圆形孔周围的下面一侧具有向下方延伸的圆筒形状,能够做到防止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摇摆。
在该基础构件21的弹簧力传递构件安装孔212上,从上方使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通,不转动式地配置的同时,从该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下方开始,贯穿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的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长孔511、螺旋弹簧SP,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孔521、摇摆用构件54的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孔541,通过把操作部分SS拧到前端螺栓部分532,固定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通的全部构件。另外,通过调节操作部分SS的旋入量,使螺旋弹簧SP的初始压缩量变化,来调整靠背3的整体的反作用力。
机械部分外罩MC,在上方开口的大致呈“コ”字形状部分,其左右两外侧跨过靠背支架31的一部分覆盖上,在大致呈“コ”字形状部分的下方延伸的圆筒部分,以覆盖住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螺旋弹簧SP和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侧面的状态从下方配置,使机械部分外罩MC的安装孔MC1,与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的机械部分外罩安装孔513的位置相一致,在这里用螺钉固定。这里,在靠背支架31最直立的状态,操作部分SS从机械部分外罩MC下部的圆筒部分的下方露出来,成为能操作。
下面具体的说明关于上述的构成的动作。
图3所示的是靠背3最大立起的姿势,此时弹簧压缩作用点33,在相对靠背支架转动轴32大致水平后方位置且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的大致中间正上方。另外,螺旋弹簧SP,至少在被压缩到产生能保持靠背支架31在立起位置的弹簧反作用力的程度的状态,此时,弹簧力的方向,即通过螺旋弹簧SP的中央的上下长度方向,相对弹簧压缩作用点33借助于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要转动的切线方向,即连接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轴心和弹簧压缩作用点33的直线,朝着以弹簧压缩作用点33为起点垂直向上的方向,这两个方向大致是一致的。
因此,在靠背直立姿势附近,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大致全部成了使靠背3恢复到立起姿势的力。但是,此时的螺旋弹簧SP的压缩量小,所以反作用力小。
从这里开始使靠背支架31后倾时,弹簧压缩作用点33以靠背支架转动轴32为中心向前下方转动,但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象上述那样,是不随着靠背的后倾而移动的结构。另外,弹簧压缩作用点33借助于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要转动的切线方向向椅子的后方倾斜下去,因此相对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上述弹簧压缩作用点33的转动切线方向偏移下去。
图4所示的是使靠背3后倾得较大的姿势,此时,弹簧压缩作用点33在相对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大致后下方位置且在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的前上方。此时,弹簧力的方向,即通过螺旋弹簧SP的中央的长度方向,相对弹簧压缩作用点33借助于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要转动的切线方向,即连接靠背支架的转动轴32的轴心和弹簧压缩作用点33的直线,朝着以弹簧压缩作用点33为起点垂直向上的方向,这两个方向有很大偏移。
因此,相对此时压缩程度很大的螺旋弹簧SP的全部反作用力F1,作用于使靠背支架31恢复到立起姿势的反作用力成分Fy变小。另外,螺旋弹簧SP的全部反作用力F1,作用于弹簧压缩作用点33的力的成分Fx、Fy的大小和方向是概念性表示。
另外,使从立起姿势后倾时,反作用力Fy的大小自己增加,但逐渐地增加比例变小下去,直到增加比例变到零时。这里反作用力Fy是最大值,从这里开始再后倾下去时,反作用力Fy这回向减小的方向转变,靠背支架转动轴32、弹簧压缩作用点33、下部弹簧支架构件的摇摆轴线55并列到一条直线上时,反作用力Fy再次变为零。由此再后倾时,靠背支架31就不能恢复到立起姿势。
靠背支架31的后倾,有必要至少在反作用力Fy再次变为零以前停止。实用上,优选在反作用力Fy的最大值和再次变为零之间的合适的地方使靠背支架31的后倾停止。根据情况,优选在反作用力Fy变成最大值之前使靠背支架31的后倾停止。在本实施方案中,用后倾止动器414来使后倾停止。另外,随着靠背支架31的后倾,螺旋弹簧SP向椅子的前方倾斜,但机械部分外罩MC固定在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上,因与螺旋弹簧SP同样倾斜下去,机械部分外罩MC的圆筒部分只要是能盖住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螺旋弹簧SP和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实质的外形的大小就可以了,可进行紧凑的设计。从到这里为止的说明可清楚,如果变化靠背支架转动轴32、弹簧压缩作用点33、下部弹簧支架构件的摇摆轴线55的位置关系的设定,在靠背支架31后倾的过程中能够设定各种各样的螺旋弹簧SP把靠背支架31恢复到立起姿势的反作用力的变化。
在靠背最大立起的姿势时,相对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轴心位置,弹簧压缩作用点33在椅子的后方侧相同高度以下,如在弹簧压缩作用点33的正下方有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在靠背向后倾斜得较大时的反作用力的增加程度能够不怎么变大,这在上述的说明中已经清楚了,例如,如果把弹簧压缩作用点33的初始位置放到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的正上方偏后的位置,在靠背支架31后倾下去的过程中,弹簧压缩作用点33在转动到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的正上方为止的期间,螺旋弹簧SP在被压缩的同时方向也向着与使靠背支架31有效转动相一致的方向变化,靠背的反作用力急剧变大,但经过了这个点后,靠背的反作用力的增加程度变缓。
这些,通过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相对基础构件21的弹簧力传递构件安装孔212,为不能摇摆地连接,可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但如果想使靠背反作用力的变化程度更显著的话,在靠背支架31后倾的过程中,不是固定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的位置,而也考虑使其积极地向椅子后方移动。例如,在基础构件21上,使弹簧力传递构件53,随着靠背支架31后倾,在图5中逆时针方向转动那样相关联连接也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把靠背支架转动轴32和靠背支架31构成一体转动,在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分设置作为一体转动的齿轮,另外,在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上端部分一体设置作为椅子的左右方向的转动轴的齿轮,把它以能够转动的状态安装在基础构件21的后端部分附近,在这2个齿轮间以能够传送转动力的状态,在基础构件21上配置若干个齿轮。
或者,考虑把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上端稍下方以能够在椅子的前后方向转动的状态安装在基础构件21的后端部分附近,在靠背支架31在立起位置,把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作成在下方偏心的曲轴形状,进行和靠背支架31为一体地转动,通过将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上端和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曲轴部用直线形的连接构件连接等,使靠背支架31和弹簧力传递构件53联动转动。
另外,连接弹簧压缩作用点33和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的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和弹簧压缩作用点33在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周围转动的方向的偏移设计得小的话,靠背支架31、弹簧力传递构件53一体或者固定均可,但在上述方向的偏移大的场合,上下弹簧支架构件51、52有必要自身摇摆,追寻方向变化的螺旋弹簧SP。这样的话,防止了螺旋弹簧SP自身弯曲或者把无用的方向的力加到上下弹簧支架构件51、52上,因而关系到平滑的动作及产品寿命的延长。
另外,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穿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的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长孔511、螺旋弹簧SP、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孔521、摇摆用构件54的弹簧力传递构件贯穿孔541和操作部分SS而配置,据此,有效利用了空间,形成了紧凑的系统,另外,是在预料外的力作用的场合,也能够防止螺旋弹簧SP从上下弹簧支架构件51、52脱落等事故的结构。但是,使靠背支架31后倾时,螺旋弹簧SP的方向所能变化的范围,因限定在螺旋弹簧SP的内径容纳得下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范围内,如上述那样,连接弹簧压缩作用点33和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的摇摆轴线55的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和弹簧压缩作用点33在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周围要转动的方向的偏移设计得大的场合,是不利的。
此时,考虑将弹簧力传递构件在螺旋弹簧SP的左右的外侧配置,在其下端保持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通过这样做,在使靠背支架31后倾时,能够防止弹簧力传递构件和螺旋弹簧SP的干涉,可使上述方向的偏移设计得大。
还有,在不设置基础构件21、椅座2和靠背支架31的联动结构的场合,基础构件21及椅座2不与靠背支架31的后倾动作联动动作,另外,通过在靠背支架转动轴32的后方配置上述反作用力机构5,椅子整体的系统作为只有靠背倾斜的机构,简单又便宜的同时,后倾时的坐感能够很大地提高,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使之适用于使靠背椅座联动的的背座同步倾斜机构,在椅座的前方配置上述反作用力机构5也可以。
下面,参照图6进行说明。这里,关于对应图1到图5的构件,付与了同一名称、符号。
靠背支架31,其下方大致90度弯曲的顶点部分,在基础构件21的后部上面一侧,借助于靠背支架转动轴32转动可能地保持。靠背支架31,其向前方延伸的前端部分附近被左右分开,在它们之间,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由上部弹簧支架构件摇摆轴512转动可能地保持,在其上配置了螺旋弹簧SP,它的上边配置了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
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穿了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螺旋弹簧SP、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和基础构件21,以相对基础构件21不转动和不摇摆的状态配置,在上端部附近,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由下部弹簧支架构件摇摆轴线55摇摆可能地保持,在基础构件21的下方,通过旋入操作部SS,能够调整螺旋弹簧SP的初始压缩量。
在这种结构的场合,靠背支架31以靠背支架转动轴32为中心后倾转动时,靠背支架31的前端部分把上部弹簧支架构件51向上方推,与在弹簧力传递构件53的上端部分保持的下部弹簧支架构件52之间,压缩螺旋弹簧SP。
这种结构也是,在靠背支架31后倾时,相对螺旋弹簧SP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弹簧压缩作用点33的转动切线方向偏移下去,可获得本发明期望的效果。
图7所示的是把该反作用力机构应用到椅背椅座同步倾斜系统的例子的动作示意图。
这里所示的反作用力机构5和上述图3、图4基本上相同,不使弹簧力传递构件53贯穿螺旋弹簧SP,而是配置在它的左右两侧。这样的话,使靠背后倾时,螺旋弹簧的方向能够变化的范围,不限定在螺旋弹簧的内径容纳得下弹簧力传递构件的范围。
另外,背座同步倾斜机构,在基础构件21的上方,其前部相对基础构件21可滑动地安装,将靠背支架31前部从靠背支架转动轴部分略呈直角向上方延伸的前端部分与基础构件21的后部能转动地连接,是和靠背支架31的后倾联动的一般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反作用力机构中,只要进行与椅座联动的连接就可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可知也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除以上所示的以外,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形。
以上详述的本发明的椅子,随着靠背支架后倾,螺旋弹簧被压缩,相对靠背支架转动的方向,因螺旋弹簧的全部反作用力的方向慢慢的偏移下去,因此不用变更为使靠背倾斜的基本的系统,可以增大椅子的坐感的设计自由度。

Claims (6)

1、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安装在椅腿的上部,在上侧具有椅座部分的基础构件;对应该基础构件相对能够转动配置的包括一侧弹簧支架部分的靠背支架;一端侧和基础构件连接,越过靠背支架的另一端侧具有另一侧弹簧支架部分的弹簧力传递构件;和配置在一侧的弹簧支架部分和另一侧的弹簧支架部分之间的螺旋弹簧,是在靠背支架后倾时,压缩螺旋弹簧而构成的椅子,具有随着靠背支架后倾,相对在靠背支架上弹簧力作用的部分要转动的切线方向,压缩螺旋弹簧的方向相对地徐徐变化的反作用力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使反作用力机构的靠背支架上压缩弹簧的作用点要转动的切线方向和弹簧被压缩的方向所成的角度,随着靠背支架从最大立起姿势向后倾斜而变大那样变化。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反作用力机构的弹簧力传递构件相对基础构件不能摇摆地被保持,随着靠背支架的后倾,一侧的弹簧支架部分的水平方向位置相对弹簧力传递构件和另一侧的弹簧支架部分做相对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反作用力机构的弹簧支架部分是在靠背支架和弹簧力传递构件上可摇摆配置的另体的构件,和靠背支架的后倾状态无关,在压缩螺旋弹簧的方向上,双方的弹簧支架构件相互相对。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反作用力机构的弹簧力传递构件以贯通螺旋弹簧的内侧的状态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配置了和靠背支架的后倾动作不联动动作的椅座部分,在基础构件的下方能够转动,轴止动的靠背支架,和位于靠背支架的转动轴后方的上述反作用力机构。
CNB021288968A 2002-02-05 2002-08-20 椅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70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8547/2002 2002-02-05
JP2002028547A JP4064679B2 (ja) 2002-02-05 2002-02-05 椅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6501A CN1436501A (zh) 2003-08-20
CN1187009C true CN1187009C (zh) 2005-02-02

Family

ID=2765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88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7009C (zh) 2002-02-05 2002-08-20 椅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64679B2 (zh)
CN (1) CN118700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529154A (en) * 2003-10-24 2006-07-28 Furnware Ltd Recline mechanism for seating furniture
US6969116B2 (en) * 2003-12-30 2005-11-29 Hni Technologies Inc. Chair with backward and forward passive tilt capabilities
US8939508B2 (en) * 2008-05-13 2015-01-27 Chokchai Charoenapornwatana Chairs with flexible spring backrest
KR20110022040A (ko) * 2008-06-05 2011-03-04 가부시기가이샤 우찌다요우고우 기울임 가능한 등받이를 갖는 의자
CN105361488B (zh) * 2011-03-30 2018-09-07 美国皮革制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椅子和家具
DE202014100062U1 (de) * 2014-01-08 2015-04-10 Innotec Motion GmbH Sitzmöbel mit federnder Rückenlehne
JP6494088B2 (ja) * 2015-01-16 2019-04-03 株式会社オカムラ 反力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椅子
GB2551737B (en) * 2016-06-28 2019-06-05 Posturite Ltd Seat tilting mechanism with two springs
CN109288296B (zh) * 2018-10-25 2021-06-29 佛山市顺德区檀林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间隙运动而慢回弹的办公椅倾仰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64679B2 (ja) 2008-03-19
CN1436501A (zh) 2003-08-20
JP2003225136A (ja) 2003-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9280C (zh) 用于调整显示器方向的装置
CN1187009C (zh) 椅子
CN1244852C (zh) 在倾斜结构方面得以改进的监视器
CN1300586A (zh) 按摩机
CN100340780C (zh) 角度调整铰链
CN1502832A (zh) 阻尼器
CN101068524A (zh) 椅子型按摩机及按摩机构
CN1362867A (zh) 靠背椅子及旋转阻尼器
CN1913041A (zh) 用于显示设备的支架
CN1674851A (zh) 脚踏板装置
CN1745013A (zh) 车辆用转向装置
CN1946460A (zh) 具有单一后辊的双踏板健身装置
CN1613438A (zh) 按摩头凸出量调节机构及按摩机
CN1748664A (zh) 轮椅
CN1611203A (zh) 按摩机
CN101045029A (zh) 足用按摩机
CN1732103A (zh)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
CN1842313A (zh) 下肢用按摩装置
CN1251659C (zh) 按摩机
CN1106158A (zh) 旋转式电子元件
CN1958332A (zh) 用于车座的斜倚装置
CN100346085C (zh) 鼓式制动器装置
CN1311314C (zh) 显示器
CN101077451A (zh) 平衡训练机
CN1184611C (zh) 响弦鼓的保持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