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1711A - 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机织或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机织或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1711A
CN1791711A CN200480013766.8A CN200480013766A CN1791711A CN 1791711 A CN1791711 A CN 1791711A CN 200480013766 A CN200480013766 A CN 200480013766A CN 1791711 A CN1791711 A CN 1791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fine
fine yarn
yarn
multifil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137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1711B (zh
Inventor
重村幸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Front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Fibe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Fibers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Fibe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1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1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91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171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4Yarns or threads having slubs, knops, spirals, loops, tufts, or other irregular or decorative effects, i.e. effect yarns
    • D02G3/346Yarns or threads having slubs, knops, spirals, loops, tufts, or other irregular or decorative effects, i.e. effect yarns with coloured effects, i.e. by differential dyeing proces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38Threads in which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are wound with other yarns or filaments, e.g. wrap yarns, i.e. strands of filaments or staple fibres are wrapped by a helically wound binder yar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33Coated or with bond, impregnation or core

Abstract

具有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样的外观、短纤纱样的外观及手感的聚酯复合复丝粗细丝条,由粗纤度部分和细纤度部分交替形成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和具有高染色性、纤度均匀的聚酯复丝丝条(B)构成,在该复合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a)中,丝状(B)的单丝形成芯部,丝条(A)的粗纤度单丝在其周围分布形成壳部,并且在该复合细纤度部分(b)中,丝条(B)的单丝与丝条(A)的单丝的细纤度部分无规混合分布,将该复合丝条染色时,在复合粗纤度部分(a)形成浅染色部分,在复合细纤度部分(b)形成深染色部分。

Description

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机织或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机织或针织物。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短纤纱样的外观且能染色为天然纤维杂色花线状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高效地制造其的方法以及使用其得到的具有短纤纱机织或针织物样的外观及能染色为天然纤维杂色花线的机织或针织物样。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将染色性不同的2种以上的长丝丝条组合,形成具有深染色部分和浅染色部分的丝条结构,将同一色调的深浅3色以上、或者不同色调的2色以上混合而具有杂色花线或混纺色纱样外观的多色复合加工丝。
例如,在日本特公昭62-5772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复合复丝复合丝条,其由粗细复丝丝条的粗纤度部分以准熔融粘着状态或熔融粘着状态卷绕在高定向性复丝丝条的周围而形成的深染色性部分、与所述高定向性复丝丝条以在所述复丝粗细丝条的细纤度部分的周围松散环绕的状态开纤卷曲而形成的浅染色性部分交替形成,其中该浅染色性部分中,所述高定向性长丝丝条与所述复丝粗细丝条的细纤度部分相比有深染色性而有染色性差。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1-07323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由复丝粗细丝条、和比该丝条染色性高、且粗细均匀的长丝丝条构成的复合假捻加工丝条。该复合丝条具有①复丝粗细丝条以卷曲状态卷绕在高染色性的复丝丝条的周围而形成的浅染色性部分、②所述复丝粗细丝条与高染色性的复丝丝条互相混纤·交织而形成的深染色性部分。
但是,上述以往的复丝复合丝条中,虽然能够得到具有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样的外观,但是卷绕在高染色性·纤度均匀的复丝丝条的周围的复丝粗细丝条,由于卷曲加工,其聚合物分子被充分定向,因此柔软性低,在短纤纱样的触感及外观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短纤纱丝条样的外观及触感,进而能够染色为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样的聚酯复丝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聚酯复丝复合粗细丝条、具有短纤纱丝条机织或针织物样的外观及触感且能够染色为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机织或针织物样的机织或针织物。
上述目的是通过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机织或针织物完成的。
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是包含如下(A)和(B)的复合粗细丝条,
(A)由粗纤度部分和细纤度部分沿着纵向交替形成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和
(B)与所述粗细丝条(A)并丝交织,具有比所述粗细丝条高的染色性、且沿着纵向实质上具有均匀纤度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的聚酯复丝丝条,
其特征在于:
(a)在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中,所述复丝丝条(B)的所述多个单丝部分,分布在所述复合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的大致中心部分而构成芯部,且所述复丝粗细丝条(A)的所述多个单丝的粗纤度部分,分布在所述芯部的周围而构成壳部,形成芯壳结构,
(b)在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复合细纤度部分中,所述复丝粗细丝条(A)的所述多个单丝的细纤度部分和与其组合的所述复丝丝条(B)的所述多个单丝的该部分无规混合分布。
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中,所述复合粗细丝条所含的所述复合粗纤度部分(a)的总长度相对于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长度的比率,优选为40~90%。
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中,长度5cm的所述复合粗细丝条所含的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和所述聚酯复丝丝条(B)的、按照下述式(1)定义的补丝差(糸足差)(%):
补丝差(%)=(Ls-Lc)/Lc×100                    (1)(其中,上述式中Ls表示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包含的多个单丝的、按照JIS L 1015-1998,7,4,1(3)方法测定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Lc表示所述聚酯复丝丝条(B)包含的多个单丝的、按照JIS L 1015-1998,7,4,1(3)方法测定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优选在5~15%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中,所述聚酯复丝丝条(B)也可以通过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
制造所述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方法,包含:将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a)与聚酯复丝丝条(Ba)并丝(其中该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a)由粗纤度部分和细纤度部分沿着纵向交替形成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且具有80~150%的断裂伸长率、30~60%的沸水收缩率;该聚酯复丝丝条(Ba)具有比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a)高的染色性、由沿着纵向实质上具有均匀纤度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且具有20~70%的断裂伸长率、10~20%的沸水收缩率),将该并丝复合丝条供经纬交错混纤交织处理,在交织用空气喷射压力:30~600kPa、以及加工速度:200~800m/分钟的条件下,实施混纤交织处理,将得到的混纤交织复合丝条在超喂率:0.5~3.0%以及加热温度:150~23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
本发明的机织或针织物,包含所述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
在本发明的机织或针织物中,所述机织或针织物包含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表观最大宽度W1与表观最小宽度W2之比W1/W2,优选在1.1~1.7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机织或针织物中,所述机织或针织物实施了碱减量处理,优选在其包含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中的多个聚酯单丝的粗纤度部分的周面上形成多个裂纹。
本发明的机织或针织物中,所述机织或针织物实施了碱减量处理,优选其包含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表观最大宽度W’1与表观最小宽度W’2之比W’1/W’2在1.1~1.7的范围内,且在所述聚酯复合粗细丝条中的多个聚酯单丝的粗纤度部分的周面上形成在与该单丝纵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裂纹。
附图说明
图1(A)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的一例的平面说明图;
图1(B)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染色性高、具有均匀纤度的聚酯复丝丝条的一例的平面说明图;
图2为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一例的平面说明图;
图3(A)为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一例的粗纤度部分的剖面说明图;
图3(B)为本发明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一例的细纤度部分的剖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达到上述目的,经对复丝复合丝条进行刻苦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具有高断裂伸长率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和具有比该粗细丝条低的断裂伸长率及高染色性的聚酯复丝丝条(纤度:均匀)进行并丝交织处理后实施松式热处理,在得到的复合粗细丝条中,聚酯复丝粗细丝条的细纤度部分大幅收缩,而粗纤度部分的收缩率则比较低,通过巧妙利用这种效果,能够得到希望的复合粗细丝条以及包含其的机织或针织物。并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包含如下2种不同种类的丝条,即
(A)由粗纤度部分和细纤度部分沿着纵向交替形成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以下记为复丝粗细丝条)、和
(B)与所述粗细丝条(A)并丝交织,具有比所述粗细丝条高的染色性、且沿着纵向实质上具有均匀纤度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的聚酯复丝丝条(以下记为高染色性复丝丝条)。
构成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所用的复丝粗细丝条(A)的聚酯聚合物,可选自由亚烷基二醇成分和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酯)制造而成的聚(亚烷基芳香族二羧酸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亚丙基酯、聚对苯二甲酸亚丁酯等、以及在所述二醇成分和芳香族二羧酸成分单体上共聚不同种类的共聚单体、例如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等而得到的共聚聚酯,例如间苯二甲酸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作为复丝粗细丝条(A)用聚酯聚合物,尤其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合物。
对于构成本发明所用的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的聚酯聚合物中,只要是具有比所述复丝粗细丝条(A)用聚酯聚合物高的染色性的即可,没有特殊限定,但是优选选自以下聚合物:在阴离子性单体、例如二羧酸成分(例如对苯二甲酸)上共聚了其摩尔总量的1.0~5.0摩尔%的钠磺基间苯二甲酸的对阳离子染料具有可染性的阴离子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在对苯二甲酸成分和乙二醇成分上共聚了不同种类的二醇单体(例如聚乙二醇)、不同种类的二羧酸单体(例如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等)或者羟基单羧酸单体等,对分散染料具有高染色性的聚酯共聚物等,尤其优选选自共聚了所述阴离子性单体、对阳离子性染料具有可染性的改性聚酯聚合物。
此外,所述高染色性聚酯聚合物中,可事先混入着色颜料。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具有如下结构。
(a)在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中,所述复丝丝条(B)的所述多个单丝部分,分布在所述复合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的大致中心部分而构成芯部,且所述复丝粗细丝条(A)的所述多个单丝的粗纤度部分,分布在所述芯部的周围而构成壳部,形成芯壳结构,
(b)在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复合细纤度部分中,所述复丝粗细丝条(A)的所述多个单丝的细纤度部分和与其组合的所述复丝丝条(B)的所述多个单丝的该部分无规混合分布。
在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a)中,高染色性单复丝(単マルチフイラメント)位于芯部,在其周围,比其染色性低的粗细单复丝形成壳部而构成复合丝条的表层,因而在被染色的复合粗细丝条中,该复合粗纤度部分(a)的表观染色浓度受染色浓度较低的粗细长丝(A)控制,与此相对,在复合粗细丝条的细纤度部分(b)中,低染色性粗细单复丝与高染色性复丝无规混合,因而被染色的复合粗细丝条中的复合细纤度部分(b)的表观染色浓度,与复合粗纤度部分(a)的相比,明显增高。
例如,复丝粗细丝条(A)由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主成分的多个粗细单丝构成,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由共聚了含阴离子性基团单体的多个阳离子性染料可染性单丝构成时,所述粗细单丝对于阳离子染料,不具有可染性,因此利用阳离子染料对得到的复合丝条进行染色时,在其粗纤度部分中,仅形成芯部的单丝被染色,而形成被覆其的壳部(表面层)的粗细单丝未被染色,因此在该复合丝条的粗纤度部分中,以经由未染色单丝可散见染色单丝的程度总体上着色为淡色、特别是混纺色的淡色。与此相对,在被染色的复合丝条的细纤度部分,由于未染色单丝和染色单丝无规混纤,因此比所述粗纤度部分更深地着色为混纺色。分散染料或者阳离子染料对复丝粗细丝条(A)用粗细单丝的染色性,比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用单复丝的低时,也能发挥与上述同样的多色混合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所用的复丝粗细丝条(A)中,其细纤度部分的横断面面积的平均值αA与其粗纤度部分的横断面面积的平均值αB的细/粗比αAB可适当设定,通常优选在0.35~0.9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5~0.8。该面积比αAB如下确定,可通过从供试复丝粗细丝条(A)中随机选择出的n=20个的粗纤度部分和细纤度部分沿着丝条的纵轴垂直断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断面,测定该断面积,求出各自的平均值,计算该比值。
上述面积比αAB小于0.35时,得到的复丝粗细丝条(A)的机械强度有时变得不足,而超过0.95时,对得到的复合丝条进行染色时,有时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杂色花线状着色效果(或者混纺色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所用的复丝粗细丝条(A)中,其粗纤度部分的长度优选为5~170mm,更优选为8~130mm,细纤度部分的长度也优选为5~170mm,更优选为8~130mm,但它们的长度,可根据需要适当设定。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中,对复丝粗细丝条(A)用粗细单丝、以及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用单丝的横断面形状无限定,可分别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具有圆形(规则)、三角形、三菱形、四角形、四菱形、扁平形等的不规则形状,这些断面形状也可以具有实心形状或者中空形状的任意一种。
关于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的复丝粗细丝条(A)、构成其的粗细单丝、以及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和构成其的单丝的纤度、纱支数,无特殊限制,可适当设定。通常,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的纱支数,优选在30~300dtex/12~250长丝,更优选在50~200dtex/24~72长丝,复丝粗细丝条(A)以及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的纱支数,分别彼此独立,优选为30~300dtex/10~50长丝,更优选为50~200dtex/24~72长丝,此外复丝粗细丝条(A)用粗细单丝及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用单丝的纤度优选为0.6~10dtex,更优选为1~5dtex。
位于本发明复合粗细丝条粗纤度部分的复丝粗细丝条(A)的单丝的粗纤度部分,与其细纤度部分相比,聚合物分子的定向度低,其触感柔软,且形成复合丝条的粗纤度部分的壳部(外周部分),无规突出到外侧,因而显示出天然纤维短纤纱状的外观及触感。并且,复丝粗细丝条(A)的单丝,在其粗纤度部分中,也与与其组合并形成芯部的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的单丝部分在其一部分中交织,因而上述壳部与上述芯部保持一体。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中,所述复合粗纤度部分与复合细纤度部分沿着丝条的纵向交替形成,复合粗纤度部分的纵向合计长度,相对于复合粗细丝条的总长,优选占40~90%,更优选占45~65%。复合粗纤度部分的长度比率小于40%或者超过90%时,将该复合粗细丝条染色时的杂色花线状着色状态,与天然纤维杂色花线相比,存在令人不满意之处,并且其外观、触感与天然纤维短纤纱相比,也存在令人不满意之处。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的纵向长度,优选为10~100mm,更优选为30~80mm,复合细纤度部分的纵向长度,优选为10~100mm,更优选为30~80mm。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中,其中包含的复丝粗细丝条(A)的实际长度,比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的实际长度长。即在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中,长度5cm的所述复合粗细丝条包含的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和所述聚酯复丝丝条(B)的、按照下述式(1)定义的补丝差(%):
补丝差(%)=(Ls-Lc)/Lc×100          (1)(其中,上述式中Ls表示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包含的多个单丝的、按照JIS L 1015-1998,7,4,1(3)方法测定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Lc表示所述聚酯复丝丝条(B)包含的多个单丝的、按照JIS L 1015-1998,7,4,1(3)方法测定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优选在5~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8~14%。上述平均值是对供试试样数(n)20进行测定得到的。
上述补丝差,小于5%时,得到的复合粗细丝条有时不显示出充分的天然纤维短纤纱样的外观及触感,而超过15%时,得到的复合粗细丝条在重卷、捻丝等的工序中,有时会产生丝移距(糸ずれ)(丝条的位置偏离固定位置、以及在丝条的外周部分受机械性提供的情况)。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
即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由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a)和聚酯复丝丝条(Ba)制造而成,该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a)由粗纤度部分和细纤度部分沿着纵向交替形成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且具有80~150%的断裂伸长率、30~60%的沸水收缩率;该聚酯复丝丝条(Ba)具有比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a)高的染色性、沿着纵向实质上具有均匀纤度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且具有20~70%的断裂伸长率、10~20%的沸水收缩率。
复丝粗细丝条(Aa)和染色性复丝丝条(Ba)被互相并丝,得到的并丝复合丝条供经纬交错混纤交织处理,在30~600kPa压力交织用空气喷射下,吹到复合丝条上,构成复合丝条的单丝,在加工速度200~800m/分钟的条件下,互相混纤交织。得到的混纤交织复合丝条,供松式加热处理,这里,在超喂率:0.5~3.0%以及加热温度:150~230℃的条件下进行松式加热。通过该松式加热处理,复丝粗细丝条(Aa)及高染色性复丝(Ba)收缩,被热定形,分别变为复丝粗细丝条(A)和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a)经松式加热处理的收缩率,比复丝粗细丝条(Aa)的高,因此大体收缩为直线状。另一方面,复丝粗细丝条的粗纤度部分的收缩率,比细纤度部分的低,因此得到的复合粗细丝条的粗纤度部分中粗细单丝与该收缩性单丝之间的收缩率差比细纤度部分中的收缩率差大。因此,在收缩率差大的粗纤度部分中,粗细单丝在由具有高收缩率而收缩的高染色性单丝形成的芯部的周围突出、弯曲,形成壳部。此外,收缩率差比较小的细纤度部分中,复丝粗细丝条(A)的粗细单丝的细纤度部分的收缩率,比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的单丝的收缩率稍低,这些单丝的补丝差小,因此它们互相无规混合交织。
图1(A)及(B)中,显示了供本发明方法使用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1和高染色性复丝丝条2,聚酯复丝粗细丝条2上,交替形成粗纤度部分3和细纤度部分4。
将上述复丝粗细丝条1和高染色性复丝丝条2并丝,对其施以经纬交错(交织)处理,进而施以松式加热处理时,如图2所示,高染色性复丝丝条2具有高收缩率而收缩为高染色性复丝丝条2A,复丝粗细丝条1具有低收缩率,收缩为复丝粗细丝条1A。得到的复合粗细丝条5,具有交替形成的粗纤度部分6和细纤度部分7。该粗纤度部分6中,复丝粗细丝条1A的单丝的粗纤度部分1a和与其组合的高染色性复丝丝条2A的单丝部分2a之间的补丝差大,因此如图2和图3(A)所示,高染色性单丝部分2a以形成粗纤度部分6的芯部的方式分布,粗细单丝的粗纤度部分1a在芯部的周围弯曲突出,以形成壳部的方式分布。此外,在细纤度部分7中,如图2及图3(B)所示,粗细单丝的细纤度部分1b与高染色性单丝部分2a,具有大致相同的补丝(粗细单丝的细纤度部分的补丝比高染色性单丝部分2a的补丝稍长),因此无规混纤分布。
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中,优选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的单丝及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的单丝相互不熔融粘着,且不卷曲。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用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具有80~150%的断裂伸长率、优选具有100~130%的断裂伸长率,且具有30~60%的沸水收缩率、优选具有45~55%的沸水收缩率;高染色性聚酯复丝丝条(B)具有20~70%的断裂伸长率、优选具有30~50%的断裂伸长率,且具有10~20%的沸水收缩率、优选具有13~18%的沸水收缩率。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特性的复丝丝条(A)和(B)作为原料丝条,通过上述松式加热处理,得到的复合粗细丝条中的复丝粗细丝条(A)与高染色性复丝丝条(B)之间,能够产生希望的补丝差。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作为原料使用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和高染色性聚酯复丝丝条之间的断裂伸长率之差,优选调整为50~120%,更优选为70~100%。
供所述本发明方法使用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可以使用例如通过将公知的由分散染料可染性聚酯聚合物构成的聚酯未拉伸丝在纺丝的阶段或者先卷绕后,在低倍率下不均匀地拉伸、热处理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不匀拉伸(斑延伸)的方法而得到的。另一方面,染色性高的聚酯复丝,可使用例如利用公知的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酯聚合物,通过通常的熔融纺丝方法得到的。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酯,对于通常分散染料,与分散染料可染性聚酯相比,也具有更易染色的性质,作为染色性高的聚酯复丝用聚合物尤其优选。进一步,作为这种染色性高的聚酯复丝,使用冷拉伸为1.1~1.4倍左右的时,染色性进一步提高,进而容易得到上述范围内的沸水收缩率。
接着,在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的制造中,混纤交织处理是在加工速度200~800m/分钟的条件下,通过经纬交错法,将压缩空气压力设为30~600kPa,将两丝条混纤。此时,只要在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同时混纤其他丝条。此外,作为混纤交织方法,可使用其他方法,例如塔斯伦法(タスラン法)等来代替经纬交错法,或者也可以并用。
作为混纤这些丝条的方法,优选上述那样的经纬交错法或塔斯伦法等的空气混纤方法。其中,尤其优选前者的经纬交错混纤法,可使用公知的交缠喷嘴。作为单丝的交织数,优选为25~50ケ/m左右。
作为上述混纤方法,不优选采用复合假捻加工的方法。在复合假捻加工中,具有高伸长率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虽然位于复合丝条的壳部,但是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充分被聚合物分子定向,因此有时不能得到作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的优异的天然纤维短纤纱样的触感、外观。
上述的混纤处理之后,通过在超喂率0.5~3.0%、加热温度150~230℃(优选为200~220℃)下进行松式加热处理,能够很容易地制造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
本发明提供优选包含所述的复合粗细丝条30质量%以上的机织或针织物。
本发明的机织或针织物可以仅由所述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构成,并且将其与其他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天然纤维等丝条复合,根据需要对其施以加工,例如施以空气交织处理等的加工处理,进一步根据需要施以捻丝处理后,进行机织或者针织,制造机织或针织物。作为机织物的织物组织,优选采用平纹、斜纹、缎纹、或者它们的变化组织等。作为针织物组织,也可以使用双罗纹等的圆型针织物、纬编针织物、经编针织物等的任意一种组织。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中,如前文所述,在粗细丝条(A)的柔软的粗纤度部分具有位于壳部的粗纤度部分(a)和位于其间的细纤度部分(b),因而包含本发明的复合粗细丝条的机织或针织物,即使在染色加工前,也是具有天然纤维短纤纱样的外观及触感。
对本发明的机织或针织物施预定形(加热处理)时,位于该机织或针织物所含复合粗细丝条的粗纤度部分(a)壳部的复丝粗细丝条(A)的粗纤度部分自伸长,其天然纤维短纤纱样的外观及触感进一步提高。
此时,机织或针织物中,复合粗细丝条的表观最大宽度W1与表观最小宽度W2之比W1/W2优选为1.1~1.7,更优选为1.2~1.5。作为最大宽度W1与最小宽度W2的测定方法,将机织或针织物的表面进行放大摄影,针对照片图象上的机织或针织组织点间仅出现所述粗纤度部分(a)的部位和仅出现所述细纤度部分(b)的部位,针对各个试样n=20,在粗纤度部分(a)和细纤度部分(b)邻接的组织中间位置测定粗纤度部分(a)的宽度和细纤度部分(b)的宽度,将其平均值分别设定为最大宽度W1、最小宽度W2。
此外,本发明的含复合粗细丝条机织或针织物,尤其通过对W1/W2之比在1.1~1.7的范围内的机织或针织物实施碱减量加工,在该复丝粗细丝条(A)的粗纤度部分的周面上选择性生成多个裂纹,由此该天然纤维短纤纱机织或针织物状的外观及触感提高。此时的机织或针织物的减量率优选在15~25%的范围内。
并且,通过对实施了碱减量处理的机织或针织物施以染色加工,所述粗纤度部分被浅染色,而细纤度部分被深染色,变得呈现出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机织或针织物样的外观,得到具有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机织或针织物样的外观和天然纤维短纤纱机织或针织物样的外感、触感的机织或针织物。此时,高染色性的聚酯复丝丝条为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酯复丝丝条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阳离子染料对复合粗细丝条机织或针织物进行染色。
对本发明的机织或针织物,可以实施吸水加工、防水加工、起绒加工、紫外线屏蔽处理或者利用抗静电剂、阻燃剂、抗菌剂、除臭剂、防虫剂、荧光剂、逆向反射剂(再帰反射剖)、负离子发生剂等进行功能赋予处理。
实施例
根据下述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在下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进行如下试验。
(1)纤维的强伸比率:
按照JIS L-1013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2)沸水收缩率:
按照JIS L-1013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3)杂色花线外观:
由3名专门人员对供试试样进行感官评价,判断为如下3级。
(优)深浅部分呈天然纤维杂色花线状分布。
(良)深浅部分的分布状况与天然纤维杂色花线状近似。
(不良)浅部分与深部分的分布的间距小,与天然纤维杂色花线的外观相比明显不同。
(4)天然纤维短纤纱状的外观及触感
由3名专门人员进行感官评价,判断为如下3级。
(优)有蓬松感,触感柔软,具有天然纤维短纤纱的外观及触感。
(良)与天然纤维短纤纱的外观及触感近似。
(不良)蓬松感、柔软感均不足。
实施例1
将断裂伸长率130%、沸水收缩率55%的110dex/36fil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丝粗细丝条(A)(粗细断面积比αAB=0.64、粗纤度部分的长度为10~80mm、细纤度部分的长度为10~60mm)、与共聚了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2.6摩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聚物的复丝1.2倍冷拉伸,断裂伸长率35%、沸水收缩率15%的84dtex/24fil的高染色性聚酯复丝丝条(B)并丝,在加工速度600m/分钟的条件下,将压缩空气压力设为300kPa,对该并丝复合丝条进行经纬交错处理,混纤交织(单丝交织数30ケ/m)。在超喂率1.3%(牵引速度592m/分钟)、加热温度180℃下对该混纤交织复合丝条施以松式加热处理,制成复合粗细丝条。
在放大镜下观察该复合粗细丝条可确认本发明的粗纤度部分(a)和细纤度部分(b)交替形成。针对该复合粗细丝条,选择长度1m的任意部分,将其贴附到黑色的纸板上,对具有粗纤度部分(a)结构的部分的长度、和具有细纤度部分(b)结构的部分的长度进行测定,在该1m中,计算粗纤度部分(a)所占比例,为47%。
进一步,切取得到的复合粗细丝条的长度5cm的部分,制成20个试样,将它们分别分离成复丝粗细丝条和高染色性复丝丝条,对其长度进行测定,计算补丝差。其结果为12%。
接着,对上述复合粗细丝条实施捻数900T/m的捻丝,使用该丝条作为经线及纬线,机织制成具有经线密度140ケ/2.54cm、纬线密度80ケ/2.54cm的2/2斜纹组织的机织物。对该机织物实施90℃下的预松弛处理,120℃下的液流松弛处理、190℃下的预定形处理以及利用碱进行的减量处理(减量率20%),使用阳离子染料(黑)在120℃下染色,在170℃下实施最终定形。得到的机织物具有在浅(白)底中,黑色部分或者灰色部分呈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样局部地分布而形成的天然纤维杂色花线织物样的外观:属于优,在手感方面也是具有蓬松感和柔软感(天然纤维短纤纱织物样手感、外观:优)。在该机织物中,复合粗细丝条的最大宽度W1和最小宽度W2之比W1/W2为1.4。此外,在机织物的聚酯粗细复丝粗纤度部分的周面上产生了多个裂纹。
【比较例1】
制作复合粗细丝条。其中,与实施例1相同,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丝粗细丝条/纱线,使用断裂伸长率40%、沸水收缩率10%的材料。
用放大镜观察上述复合粗细丝条时,看不到本发明中所述的粗纤度部分(a)和细纤度部分(b)的形成。
接着,使用该复合粗细丝条,和实施例1相同,制成机织物,染色后发现,在该机织物上浅部分和深部分的分布间距小,杂色外观不明显(杂色外观:不良)。其手感方面,则蓬松感和柔软感均不足(天然纤维短纤纱织物样触感:不良)。在该机织物中,复合粗细丝条的最大宽度W1与最小宽度W2之比W1/W2为1.05。此外,粗纤度部分产生了多个裂纹。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不仅能够实现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样外观,而且能够实现具有天然纤维短纤纱样的外观及触感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天然纤维杂色花线样的外观和短纤纱样的外观·手感的机织或针织物。

Claims (9)

1.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是包含如下(A)和(B)的复合粗细丝条,
(A)由粗纤度部分和细纤度部分沿着纵向交替形成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的聚酯复丝粗细丝条、和
(B)与所述粗细丝条(A)并丝交织,具有比所述粗细丝条高的染色性、且沿着纵向实质上具有均匀纤度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的聚酯复丝丝条,
其特征在于:
(a)在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中,所述复丝丝条(B)的所述多个单丝部分,分布在所述复合丝条的复合粗纤度部分的大致中心部分而构成芯部,且所述复丝粗细丝条(A)的所述多个单丝的粗纤度部分,分布在所述芯部的周围而构成壳部,形成芯壳结构,
(b)在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复合细纤度部分中,所述复丝粗细丝条(A)的所述多个单丝的细纤度部分和与其组合的所述复丝丝条(B)的所述多个单丝的该部分无规混合分布。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中所述复合粗细丝条所含的所述复合粗纤度部分(a)的总长度相对于所述复合粗细丝条的长度之比率,为40~9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中长度5cm的所述复合粗细丝条所含的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和所述聚酯复丝丝条(B)的、按照下述式(1)定义的补丝差(%)在5~15%的范围内:
补丝差(%)=(Ls-Lc)/Lc×100    (1)
其中,上述式中Ls表示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包含的多个单丝的、按照JIS L 1015-1998,7,4,1(3)方法测定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Lc表示所述聚酯复丝丝条(B)包含的多个单丝的、按照JIS L 1015-1998,7,4,1(3)方法测定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中所述聚酯复丝丝条(B)可以通过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
5.制造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方法,包含:将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与聚酯复丝丝条(B)并丝,其中该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由粗纤度部分和细纤度部分沿着纵向交替形成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且具有80~150%的断裂伸长率、30~60%的沸水收缩率;该聚酯复丝丝条(B)具有比所述聚酯复丝粗细丝条(A)高的染色性、由沿着纵向实质上具有均匀纤度的多个聚酯单丝构成,且具有20~70%的断裂伸长率、10~20%的沸水收缩率,将该并丝复合丝条供经纬交错混纤交织处理,在交织用空气喷射压力:30~600kPa、以及加工速度:200~800m/分钟的条件下,实施混纤交织处理,将得到的混纤交织复合丝条在超喂率:0.5~3.0%以及加热温度:150~23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
6.机织或针织物,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织或针织物,其中所述机织或针织物包含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表观最大宽度W1与表观最小宽度W2之比W1/W2,在1.1~1.7的范围内。
8.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织或针织物,其中所述机织或针织物实施了碱减量处理,在其包含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中的多个聚酯单丝的粗纤度部分的周面形成多个裂纹。
9.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织或针织物,其中所述机织或针织物实施了碱减量处理,其包含的聚酯复合粗细丝条的表观最大宽度W’1与表观最小宽度W’2之比W’1/W’2在1.1~1.7的范围内,且在所述聚酯复合粗细丝条中的多个聚酯单丝的粗纤度部分的周面上形成在与该单丝纵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裂纹。
CN200480013766.8A 2003-03-20 2004-03-17 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机织或针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1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7512/2003 2003-03-20
JP2003077512A JP4155853B2 (ja) 2003-03-20 2003-03-20 織編物
PCT/JP2004/003556 WO2004083504A1 (ja) 2003-03-20 2004-03-17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太細糸条、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織編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1711A true CN1791711A (zh) 2006-06-21
CN1791711B CN1791711B (zh) 2012-01-04

Family

ID=3302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376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1711B (zh) 2003-03-20 2004-03-17 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机织或针织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77658A1 (zh)
JP (1) JP4155853B2 (zh)
CN (1) CN1791711B (zh)
WO (1) WO200408350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9052B (zh) * 2007-11-09 2012-01-25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布帛、复合片材、研磨布和擦拭制品
CN101861416B (zh) * 2007-11-06 2012-06-13 东邦泰纳克丝株式会社 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50089A (zh) * 2011-02-24 2012-08-29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牛仔弹性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8342801A (zh) * 2017-01-25 2018-07-3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混纤加工长丝及其生产方法和织物
CN113068404A (zh) * 2019-10-28 2021-07-02 村昭纤维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复丝混纤纱和织物以及聚酯复丝混纤纱的制造方法和织物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4150B2 (ja) * 2007-11-06 2013-08-14 東邦テナックス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ストラン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03058B2 (ja) * 2009-12-10 2014-10-08 ユニチカ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融着混繊糸とそれを用いた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JP5654274B2 (ja) * 2010-07-06 2015-01-14 帝人株式会社 冷凍または冷蔵ショーケース用ナイトカバー
US20170088985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Welspun India Limited Chambray fabric, bedding articles,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8305B2 (ja) * 1995-12-15 2004-09-22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多色ミックス調自発伸長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ラメント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96132A (ja) * 1996-09-25 1998-04-14 Kuraray Co Ltd 太細糸条
JP4073578B2 (ja) * 1999-06-23 2008-04-09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仮撚糸の製造方法
CN1304662C (zh) * 2000-09-13 2007-03-14 帝人株式会社 粗细聚酯复丝
JP3545749B2 (ja) * 2002-05-02 2004-07-21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梳毛調布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1416B (zh) * 2007-11-06 2012-06-13 东邦泰纳克丝株式会社 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49052B (zh) * 2007-11-09 2012-01-25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布帛、复合片材、研磨布和擦拭制品
CN102650089A (zh) * 2011-02-24 2012-08-29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牛仔弹性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50089B (zh) * 2011-02-24 2015-01-07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牛仔弹性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8342801A (zh) * 2017-01-25 2018-07-31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混纤加工长丝及其生产方法和织物
CN108342801B (zh) * 2017-01-25 2021-06-25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混纤加工长丝及其生产方法和织物
CN113068404A (zh) * 2019-10-28 2021-07-02 村昭纤维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复丝混纤纱和织物以及聚酯复丝混纤纱的制造方法和织物的制造方法
CN113068404B (zh) * 2019-10-28 2022-08-12 村昭纤维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复丝混纤纱和织物以及聚酯复丝混纤纱的制造方法和织物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83504A1 (ja) 2004-09-30
JP2004285501A (ja) 2004-10-14
CN1791711B (zh) 2012-01-04
JP4155853B2 (ja) 2008-09-24
US20060177658A1 (en) 200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34487B1 (ko) 광학간섭기능을갖는섬유및그의이용
CN1993508A (zh) 聚酯混合长丝及含有该混合长丝的编织物
WO2009088008A1 (ja) 常圧カチオン可染性ポリエステル及び繊維
KR100902794B1 (ko) 신축성 심초형 복합사 및 신축성 직편물
JP2001512509A (ja) 低ピルポリエステル
JP2007308830A (ja) 可染性ポリプロピレン繊維
CN1791711A (zh) 聚酯复合粗细丝条、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机织或针织物
JP4122582B2 (ja) 紡績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布帛
TWI314961B (en) Fabric having worsted yarn fabric-like hand and appearanc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CN1308515C (zh) 聚酯复丝膨体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JP4419503B2 (ja) パイル繊維およびパイル布帛
US20220341060A1 (en) Sheath-core composite fiber and multifilament
WO2004057074A1 (ja) ポリエステル仮撚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07395A (ja) 透け防止ポリエステル系混用品
JP408426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仮撚加工糸
KR102402950B1 (ko) 신축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계 ity 복합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3252615B2 (ja) カーペット用ポリエステル捲縮糸およびタフティングカーペット
JP3268906B2 (ja) 発色性良好な極細繊維布帛
JP2018048421A (ja) 濃染性ポリエステル織編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209443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異収縮混繊糸
KR20160080528A (ko) 원단의 터치감을 부드럽게 개선한 자연스러운 염색 농담차를 가지는 폴리에스테르 혼섬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10158953A (ja) 立毛布帛
JP2005232610A (ja) 複合スラブ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織編物
JP4365718B2 (ja) 混繊糸及び混繊糸の製造方法と混繊糸から成る布帛の製造方法
JP2006144166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織編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EIJIN FRONTI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EIJIN FIBERS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06

Address after: Osaka City, Osaka of Japan

Patentee after: Teijin Fibers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Teijin Fiber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