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5106A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5106A
CN1715106A CNA2005100813012A CN200510081301A CN1715106A CN 1715106 A CN1715106 A CN 1715106A CN A2005100813012 A CNA2005100813012 A CN A2005100813012A CN 200510081301 A CN200510081301 A CN 200510081301A CN 1715106 A CN1715106 A CN 1715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air
gas
diffuser
constrai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13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1447C (zh
Inventor
田口征吾
石龟胜义
菅原勉
山路直树
东英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15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5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14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144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囊装置,具备胸部保护用的第一气室(12)、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14)、以及夹隔在这两者之间且对来自充气机(20)的喷出气体进行整流的扩散器(30),并且在所述第二气室(14)内设置第一束缚部(50),该第一束缚部形成将从扩散器(30)的吹出口吹出的气体以从气囊(1)的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向前方绕进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通路(14a),在所述气体吹出口附近的所述第一束缚部的下端设有用于在与第一束缚部(50)之间形成将气体的一部分释放到第二气室的前部的间隙的第二束缚部(52)。通过限制气囊的厚度且对膨胀气体的导通进行控制,即使在狭窄空间中也能顺畅地展开气囊,同时能用比较少量气体迅速且确切地保护乘客头部。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其气囊具有充气机的、具备腰部或者胸部保护用的第一气室和将该充气机的气体从该第一气室导入的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的气囊装置,尤其涉及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容易展开、且能将气体容易地向第二气室内的头部保护部导入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在侧面碰撞时用于保护乘客的气囊,而侧面碰撞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的腰部首先撞到门上并受到冲击,接着胸部与门相撞。
然而,以往的侧面碰撞对策用气囊装置使用将一个气囊整体进行一样的膨胀的结构,但如果希望用该结构充分吸收侧面碰撞时的能量,则由于该结构最先仅特别保护腰部,因此不够理想,进而作为侧面碰撞对策也不够充分。
鉴于此,已知以下的结构,即,将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的气囊以与乘客的车体侧面腰部对应的下部气囊、和与乘客的车体侧面胸部对应的上部气囊这2个气室形成一体的方式构成,在上部气囊和下部气囊的隔壁上夹隔设置压力控制阀,将下部气囊先于上部气囊膨胀(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中,从座位座垫侧面在上下方向展开的侧面碰撞用气囊首先膨胀至乘客腰部高度而保护腰,然后再展开至胸部高度。
然而,在使用侧面碰撞用气囊时,如果除了腰、胸之外还考虑头部,则与例如腰部需要在侧面碰撞用气囊展开后4ms为止到达最大压力,并在此后快速减压而减弱施加在腰部的侧面碰撞用气囊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相比,对于头部必须即使超过12ms也要保持最大值并牢牢固定,因此实际上不单单要对侧面碰撞用气囊的膨胀的时间进行差别设定,还要根据身体的部位而使膨胀后的压力有所差别。
因此,根据该构成,存在有在侧面碰撞用气囊膨胀后不能将其压力调整为与身体部位相配合的最佳压力分布的问题。
鉴于此,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气囊装置,即,在气囊装置的袋体的内部设置具备连通部的隔壁而将袋体分隔为上下的第一以及第二室,并且设置以覆盖连通部的方式在隔壁的上面固定薄膜的两端缘的单向阀,并且,在下部室的气体流入上气室时,借助从下气室经由连通部流入上部室的气体的压力,使得单向阀的中间部向上方圆弧状膨出从而开放单向阀,将下部室的气体流入上部室,而相反如果施加从上气室朝下气室的气体的流出压力,则由单向阀的中间部闭塞连通部,从而阻止气体从上部室朝下部室流出(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该气囊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即,必须另外制作单向阀并将它固定在可安装的大小的隔壁上,部件数增多,在需要小的气体通路的形状的情况下,无法确保连通部。
该以往的气囊中,由于上部室单单是以袋状形成,因此在气囊膨胀时来自充气机的气体会扩散到上部室内的整体,而此时如果希望确切地保护乘客的头部,则必须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气体流入到上部气室内。另外,如果乘客和车门装饰条或者侧壁之间的间隙过窄,则在气囊膨胀时,不仅从乘客的胸部(或者腰部)到头部的气体流会受到限制而使得气囊向头部的展开被延迟,而且由气体流的狭窄导致的压力上升会引起气囊的部分损伤或者存在局部地直接击打乘客的危险。
[专利文献1]特许第2933894号公报(段落序号“0022”)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100827号(段落序号“0021”、“0022”以及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气囊装置,即,即使在车门装饰条和乘客之间的间隙很窄的情况下,也能使气囊膨胀时的从胸部到头部的展开动作顺畅地进行,同时在碰撞时用比较少量的气体在作为气囊的上部气室的第二气室中首先膨胀头部保护区域,从而有效保护乘客的头部,并且即使在乘客和车门装饰条之间狭窄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气压过度上升,即对作为下部气室的第一气室中的膨胀时的压力进行缓和从而确切地保护乘客安全。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以简单结构获得具备这些功能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之1是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是:具备腰部或者胸部保护用的第一气室、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以及夹隔安装在这两者之间的具备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气室分别分配的第一以及第二连通孔的扩散器,并且,在所述第二气室内设置第一束缚部,该第一束缚部将从扩散器的吹出口吹出的气体以从气囊的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向前方绕进的方式进行引导,同时在所述气体吹出口附近的所述第一束缚部的下端形成有将所述气体的一部分释放到第二气室的前部的间隙。
本发明之2是如本发明之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束缚部是将构成第二气室的表背的基布从所述扩散器的吹出口的附近朝第二气室上方缝合而形成。
本发明之3是如本发明之1或者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将所述气体的一部分向第二气室的前部释放的间隙,是由所述第一束缚部、和在从该第一束缚部的下方相隔规定间隔的位置通过对构成第二气室的表背的基布进行缝合而形成的第二束缚部形成。
本发明之4是如本发明之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二气室的乘客的肩保护区域上设置束缚部,将气囊的肩保护区域的膨胀时的厚度限制为比头部保护区域更薄。
本发明之5是如本发明之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从充气机向所述第二气室分配气体的连通孔,是当扩散器的内压变得比所述第二气室的内压更小时借助其压力差而被闭塞。
本发明之6是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是:具备腰部或者胸部保护用的第一气室、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以及夹隔安装在这两者之间的具备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气室分别分配的第一以及第二连通孔的扩散器,并且,在所述第二气室内设置第一束缚部,该第一束缚部将从扩散器的吹出口吹出的气体以从气囊的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向前方绕进的方式进行引导,同时接着所述头部保护区域设置与第一气室连接的肩保护区域,并且设置限制该肩保护区域的厚度的第二束缚部。
本发明之7是如本发明之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束缚部的至少一个,在第二气室的与扩散器的气体吹出口相邻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束缚部之间隔开空隙配置,且经所述空隙可向所述肩保护部流入气体。
本发明之8是如本发明之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束缚部的至少一个是通过将气囊的表背的基布相互以圆形缝合而形成。
本发明之9是如本发明之6~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向所述第二气室分配的连通孔,是当扩散器的内压变得比所述第二气室的内压更小时借助其压力差而被闭塞。
本发明之10是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是:具备腰部或者胸部保护用的第一气室、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以及夹隔安装在这两者之间的具备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气室分别分配的第二以及第一连通孔的袋状的扩散器,并且,设置有经由所述第二连通孔将从扩散器的吹出口向第二气室吹出的气体以从气囊的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向前方绕进的方式进行引导的第一束缚部,并且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连通孔的开口面积,且在所述第一气室中形成有排气孔。
本发明之11是如本发明之10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气室设在所述扩散器上部,且所述第一气室设在所述扩散器前部。
本发明之12是如本发明之10或者1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气室的前端具备所述第一气室的排气孔。
(作用)
1.根据本发明,在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内设置第一束缚部,该第一束缚部将从扩散器的吹出口吹出的气体以从气囊的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向前方绕进的方式进行引导,因此,膨胀气体将气囊的第二气室沿着所述束缚部从乘客的头部后方朝前方依次膨胀。另外,由于气囊的宽度被束缚部抑制,因此可以用比较少量的气体确切膨胀头部保护区域。
2.在所述气体吹出口附近的第一束缚部的下端形成有将膨胀气体的一部分释放的间隙,因此即使在乘客和侧壁(车门装饰条)之间狭窄的情况下,气囊也可以通过从所述间隙流出气体而抑制过度的压力上升。
3.在气囊膨胀时,当扩散器的内压变得低于第二气室的内压的情况下,由其压力差的作用使得所述连通孔被闭塞,其结果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气室被遮蔽,致使第二气室能维持其压力。即,通过将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设定为具有不同压力特性的气室,能确切地保护头部。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以下效果。
1.在气囊膨胀时,第一束缚部对气体进行引导,使得气囊从头部后方展开,因此气囊的展开不容易受到乘客与侧壁之间的间隙的影响,能以少量低压气体快速展开。而且即使在乘客和侧壁之间的气体流路狭窄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将气体的一部分向第二气室前部释放而防止压力的异常上升。
2.在气囊展开时,气体在由束缚部形成的管状通路中上升,且以从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绕进前方的方式流动,因此可以用比较少量的气体在头部保护区域迅速展开而保护头部。
此外,由于在缝制气囊时是通过将表背的基布相互缝合而形成束缚部,因此可以在缝合气囊的同时形成气体导入路,从而能降低制造成本。
3.由于气囊的第二气室的扩散器的气体吹出口和第一束缚部之间存在空隙,因此即使气囊在乘客的车门装饰条之间变狭窄的情况下,也能将气体经所述空隙释放,因此不用担心由于狭窄而形成过压状态的气体直接冲击头部以及气囊受损伤。
4.在气囊膨胀时,由于将肩保护部的厚度借助束缚部限制为比头部保护部更薄,因此即使乘客和侧壁之间狭窄时,也可以在不受乘客和侧壁之间间隙的影响的情况下将来自充气机的膨胀气体顺畅地送往头部保护区域。
5.由于扩散器起着阀门的作用,因此即使在狭窄的气体流路中也能容易地付与阀门功能,而且还由于减少了部件数因此能抑制成本。
6.在气囊展开时,借助第二气室流入更多气体,且气体在由束缚部形成的管状通路中上升,并以从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绕进前方的方式流动,由此气体被第一束缚部引导使得气囊从头部后方展开,因此能够迅速且确切地保护乘客头部。
此外,通过在气囊展开时将第一气室的压力向外部释放,可以吸收给乘客的冲击,因此能够防止气囊使乘客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图1的隔离部的放大图。
图3是与图1的平面正交的平面上的图1中隔离部的剖面图,其中,图3A表示下部气室内的压力比上部气室内的压力高的状态,图3B表示上部气室和下部气室的气压处于平衡的状态,图3C表示上部气室内的压力比下部气室内的压力高的状态。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剖面图。
图中:1,1’-气囊装置,10,10’-气囊,10a,10a’、10b,10b’-基布,12,12’-下部气室,14,14’-上部气室,16,16’-排气口,20,20’-充气机,30,30’-扩散器,30b,30b’-通气孔,40,40’-隔离部,40e,40e’-通气孔,50-第一束缚部,52-第二束缚部,54-第三束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剖面图。
如图所示,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1的气囊10,是使用通常用于气囊用的已实施树脂被覆的例如聚酰胺、聚酯等合成纤维织物对整体将表面侧以及背面侧的基布10a和10b沿着其周缘部整体用缝合线10c进行缝合而形成。而且,使用从对所述表面侧以及背面侧的基布10a和10b进行缝合的缝合线10c分支出的缝合线10d,对横向延伸的作为第一气室的胸部(或者腰部)保护用的下部气室12、和比起它具有更细宽度且沿纵向延伸的作为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的上部气室14进行分割。
在下部气室12中配置有扩散器30,该扩散器30是通过在图1中的左侧端部对具有规定长度以及宽度的一张基布进行弯曲并将其两端部夹在所述基布10a和10b之间后一同缝合而形成的。该扩散器30最好是与所述基布10a、10b相比强化了耐热性的布,且具有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分配给所述下部气室12的第二连通孔30b。该第二连通孔30b小于第一连通孔40e的开口面积,且扩散器30当从在其中配置的充气机20喷出气体时对其喷流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整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部气室12的图中右侧端部附近,设有两个排气孔(排气口)16。该排气口16用于在下部气室膨胀时减少下部气室内的压力而吸收对乘客的冲击。
如图1所示,在所述上述气室14内设置有作为与上部气室14的左端侧大致平行的第一束缚部的头部束缚部50。该第一束缚部50是对于以如图所示的方式形成气囊的表背基布例如以长椭圆形进行缝合而形成,并且在该束缚部50的上端和气囊的上端之间形成有作为气体通路的间隙G1。另外,借助该第一束缚部50,在上部气室14中形成有从图1中沿气囊10的左端部与所述下部气室12连通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管状的通路14a。另外,在第一束缚部50的下端侧、即在扩散器30的隔离部40附近形成有第二束缚部52,该第二束缚部52与第一束缚部50一样将表背的基布以例如圆形进行缝合而形成,且与第一束缚部50之间具有间隙G2。该间隙G2发挥以下功能,即,在乘客和车门装饰条之间的间隙很小时,作为膨胀的气囊由于该间隙而形成狭窄状态时的加压气体的逃出孔。由此可避免被加压的气体直接冲击乘客头部。
如图1所示,在上部气室14中还具有第三束缚部54,该第三束缚部54形成在所述第一束缚部50的右侧斜下侧的乘客的肩保护区域上,而且也同样是将表背基布以例如圆形进行缝合而形成。第三束缚部54抑制肩保护区域的气囊的厚度。即,将气囊的肩保护区域的厚度抑制成薄状态,使得即使在乘客的肩和车门装饰条之间的间隔很窄的情况下、或者从充气机喷射的气体为比较少量的情况下,也能顺畅地展开气囊。
图2是图1的隔离部40的放大图。
如该图所示,在该部分设有按如下方式形成的隔离部40,即,折回具有规定的宽度以及长度的基布,同时使折回部分40a朝上侧、即朝与充气机2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将其下端部40c以及两侧端部40b与构成气囊10的表面侧以及背面侧的基布10a以及10b一同缝合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隔离部40的所述被折回的上缘部分,设有两个将来自充气机20的气体向上部气室14内导入的后述的通气孔40e(例如参照图3A)。
图3是与图1的平面正交的平面上的图1中隔离部的剖面图。
图3A表示在充气机20的工作之初,下部气室12内的压力高于上部气室14内的压力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下部气室40侧的压力,在隔离面上作用向外侧膨胀的力,因此隔离部40的通气孔40e打开,使得气体从下侧气室12流入上侧气室14。
图3B表示上部气室14和下部气室12的压力平衡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隔离壁的内外面压力相当,因此气体不通过通气孔40e移动。例如在充气机20不工作时处于该状态。
图3C表示在下部气室内的压力达到最高压力之后,由于该压力急剧下降,使得上部气室内的压力高于下部气室内的压力的状态。在该状态中,由上部气室内14侧的压力使隔离部40的隔离面从外侧接受压力从而使隔离面彼此密接,并以此闭塞隔离部40的通气孔40e而遮断两个气室12、14。即,隔离部40起单向阀的作用。
其中,40d是束缚部,其将在隔离部40的前面折回的上缘部分与构成气囊10的一方的基布进行结合。该束缚部40d用于当上部气室的压力高于下部气室的压力时防止其反转,并且对于折回部之外的部分全部与气囊的基布缝在一起的本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该束缚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1装在例如车辆的座位的座垫材料等适当的位置,且当车辆的侧面受到由碰撞引起的冲击时,冲击传感器(未图示)检测该情况并向充气机发送要展开气囊的引爆信号。充气机根据该引爆信号喷出气体。
在这里,从充气机20喷出的气体借助扩散器30进行整流并朝向上部气室14,且通过设置在隔离部40的通气孔40e而导入或者喷出到上部气室内,同时其一部分通过小于通气孔40e的通气孔30b,喷出到下部气室12内而使下部气室12膨胀。导入到上部气室14中的气体将由所述第一束缚部50形成的比较窄的成气体通路的管状气室14a朝头部保护区域上升,使气囊以从乘客头部后侧绕进前方的方式急速膨胀,从而将头部支撑保护为稳定状态。另外,在乘客的肩部保护区域上设有第三束缚部54,因此该部分的厚度被限定为比头部保护区域更窄。因此,即使乘客和车门装饰条或者侧壁之间的间隙很窄,也能以比较少量的膨胀气体迅速膨胀展开气囊的头部保护区域,同时还能顺畅地进行上部气室14整体的展开动作。
另外,在乘客和车门装饰条或者侧壁之间的间隙非常窄的情况下,会出现由于膨胀展开时的气囊很狭窄从而使膨胀气体的压力过度上升的情况,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所述第一束缚部50的下端和第二束缚部52的上端部之间形成有空隙G2,使得膨胀气体的一部分通过该空隙G2而释放到第二气室的所述第一束缚部的前方部分,因此即使在所述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由膨胀气体的压力异常地上升而使气囊的一部分受损伤或者直接冲击乘客的情况发生。
在这里,在气囊10的下部气室12的与充气机20的相反侧端部附近、即其前端设有排气口16,其通过将来自充气机20的气体的喷流从该部分16向外部流出,将下部气室12内的压力调整至能有效保护乘客腰部(胸)的程度。其保护原理如下,即,当从侧面发生碰撞时,由来自充气机20的气体的喷射使得下部气室内的压力急剧降低,急速缓和对腰的反作用力,从而保护腰(胸)。
另一方面,在上部气室14侧,在充气机20的工作之初,下部气室内的压力高于上部气室内的压力且由于从扩散器流入气体,因此如图3A所示的那样,充气机20的气体的喷流的一部分通过所述隔离部40的通气孔40e而导入到上部气室14内,使上部气室14膨胀。
导入到上部气室14内的气体如上所述的那样沿着上部气室14的管状气室14a首先朝上流动,并通过第一束缚部50和气囊上端之间的空隙G1,以从乘客头部后侧绕进前方的方式流动,接着从前方向下方流动。因此,上部气室14首先从与下部气室12接触的部分沿着乘客胳膊接着从肩部沿侧头部,从后方朝前方依次膨胀。即,在发生侧面碰撞时,首先保护乘客腰部,接着以沿着胳膊到肩部乃至侧头部的顺序扩大其保护区域,因此能够以乘客的腰、胳膊、头的顺序进行固定,以最安全的方式进行保护。
在此期间,对于隔离部40,导入到上部气室14内的压力从外侧作用的同时,其内侧受到来自下部气室12侧的气压,并且如前所述的那样,只要下部气室内侧的压力高于室外侧压力的状态持续、或者只要来自充气机20的气体被扩散器整流并流入进来,则气体会持续地从下部气室12侧流入到上部气室14。
在该状态下,下部气室12内的气压下降且来自充气机20的气流不再流入,则作用于隔离部内外的气压的关系发生逆转,即从隔离部的外侧、即上部气室内侧作用的压力相对于作用于隔离部的内侧面的压力、即下部气室12内的压力变高,因此隔离部的内部被挤压而使两侧的壁密接,导致所述导通口40b被闭塞(参照图3C)。
其结果,上部气室14内的压力维持在大致规定的最高值,因此可以充分保护比腰部(胸部)更轻从而需要保持更长时间固定状态的头部。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与图1相同的图。
与图1所示的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不同,隔离部40’与扩散器30’作为一体形成,并由此进一步减少了部件数。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相同,且在同样的部分上标示了附上了“’”的相同符号。
在实际的制作当中,如果将隔离部40’与扩散器30’作为一体形成,则无法缝在气囊装置的袋体的表背两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扩散器30’的上端部30’a嵌合到隔离部40’中而一体化的构成,而本发明还包括通过缝合之外的其他固定方法例如采用粘接方法等,在气囊装置的袋体的表背两面上一体设置的情况。

Claims (12)

1.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具备腰部或者胸部保护用的第一气室、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以及夹隔安装在这两者之间并具备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气室分别分配的第一以及第二连通孔的扩散器,
在所述第二气室内设置第一束缚部,该第一束缚部将从扩散器的吹出口吹出的气体以从气囊的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向前方绕进的方式进行引导,
并且在所述气体吹出口附近的所述第一束缚部的下端形成有将所述气体的一部分释放到第二气室的前部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束缚部是将构成第二气室的表背的基布从所述扩散器的吹出口的附近朝第二气室上方缝合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将所述气体的一部分向第二气室的前部释放的间隙,由所述第一束缚部、和第二束缚部形成,所述第二束缚部在从所述第一束缚部的下方相隔规定间隔的位置通过对构成第二气室的表背的基布进行缝合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在第二气室的乘客的肩保护区域上设置束缚部,将气囊的肩保护区域的膨胀时的厚度限制为比头部保护区域更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从充气机向所述第二气室分配气体的连通孔,当扩散器的内压变得比所述第二气室的内压更小时,借助其压力差而被闭塞。
6.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具备腰部或者胸部保护用的第一气室、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以及夹隔安装在这两者之间并具备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气室分别分配的第一以及第二连通孔的扩散器,
在所述第二气室内设置第一束缚部,该第一束缚部将从扩散器的吹出口吹出的气体以从气囊的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向前方绕进的方式进行引导,
并且与所述头部保护区域相连续而设置与第一气室连接的肩保护区域,并且设置有限制该肩保护区域的厚度的第二束缚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束缚部的至少一个,在第二气室的与扩散器的气体吹出口相邻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束缚部之间隔开空隙配置,且可经所述空隙向所述肩保护部流入气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束缚部的至少一个是通过将气囊的表背的基布相互以圆形缝合而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向所述第二气室分配的连通孔,当扩散器的内压变得比所述第二气室的内压更小时借助其压力差而被闭塞。
10.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具备腰部或者胸部保护用的第一气室、头部保护用的第二气室、以及夹隔安装在这两者之间并具备将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气室分别分配的第二以及第一连通孔的袋状的扩散器,
设置有经由所述第二连通孔将从扩散器的吹出口向第二气室吹出的气体以从气囊的头部保护区域的后方向前方绕进的方式进行引导的第一束缚部,
并且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连通孔的开口面积,且在所述第一气室中形成有排气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气室设在所述扩散器上部,且所述第一气室设在所述扩散器前部。
12.如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是:
在第一气室的前端具备所述第一气室的排气孔。
CNB2005100813012A 2004-06-28 2005-06-24 气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14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90124 2004-06-28
JP2004190125 2004-06-28
JP2004190124A JP4566629B2 (ja) 2004-06-28 2004-06-28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190126 2004-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5106A true CN1715106A (zh) 2006-01-04
CN100441447C CN100441447C (zh) 2008-12-10

Family

ID=3577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13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1447C (zh) 2004-06-28 2005-06-24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66629B2 (zh)
CN (1) CN100441447C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4051A (zh) * 2009-04-30 2012-04-11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胸部和头部区域的气囊模块
WO2012051876A1 (zh) * 2010-10-19 2012-04-2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
CN102438866A (zh) * 2009-05-11 2012-05-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2470818A (zh) * 2009-08-03 2012-05-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2869548A (zh) * 2010-04-23 2013-0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3534148A (zh) * 2011-05-02 2014-01-22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器
CN103802779A (zh) * 2012-10-15 2014-05-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伞形气囊扩散器
CN103818337A (zh) * 2012-11-16 2014-05-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安全气囊
US8991859B2 (en) 2009-12-21 2015-03-3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and method of sewing side airbag
CN104853962A (zh) * 2012-11-05 2015-08-19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气体扩散器的改进安全气囊
CN105644486A (zh) * 2014-12-02 2016-06-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装置
CN110525557A (zh) * 2018-05-25 2019-12-03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5031B2 (ja) 2006-09-28 2009-03-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ES2433543T3 (es) * 2007-04-09 2013-12-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para la protección de un ocupante de un vehículo
JP5259136B2 (ja) 2007-08-09 2013-08-07 タカタ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131480B2 (ja) * 2008-12-22 2013-01-3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92572B2 (ja) 2009-02-12 2012-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5433250B2 (ja) * 2009-02-13 2014-03-0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21155B2 (ja) * 2009-03-09 2013-10-2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472295B2 (ja) * 2009-05-11 2014-04-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1010387A1 (ja) 2009-07-24 2011-0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534515B2 (ja) * 2010-06-07 2014-07-02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逆止弁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799909B2 (ja) * 2012-07-19 2015-10-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98978B2 (ja) * 2013-02-18 2016-09-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601999B2 (ja) * 2014-06-03 2019-11-06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7109694A (ja) * 2015-12-18 2017-06-2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KR102534323B1 (ko) * 2017-12-12 2023-05-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2001U (ja) * 1991-11-13 1993-06-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エアバツグ装置用袋体
DE19538657A1 (de) * 1995-10-17 1997-04-24 Trw Repa Gmbh Gassack-Seitenaufprall-Schutzeinrichtung
DE29517372U1 (de) * 1995-11-02 1996-02-01 Trw Repa Gmbh Gassack-Seitenaufprall-Schutzeinrichtung
JP3430835B2 (ja) * 1996-09-26 2003-07-2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ク装置
JP3758287B2 (ja) * 1997-03-31 2006-03-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805875B2 (ja) * 1997-11-26 2006-08-09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0085515A (ja) * 1998-09-10 2000-03-28 Toyota Motor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11524B2 (ja) * 1999-05-26 2003-06-0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755340B2 (ja) * 1999-05-27 2006-03-15 タカタ株式会社 自動車乗員頭部の保護バッグ及び保護装置
JP3695256B2 (ja) * 1999-10-18 2005-09-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
JP3835257B2 (ja) * 2001-11-12 2006-10-1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891066B2 (ja) * 2002-07-30 2007-03-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03628B2 (ja) * 2003-02-26 2008-06-18 タカタ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4051A (zh) * 2009-04-30 2012-04-11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胸部和头部区域的气囊模块
CN102438866A (zh) * 2009-05-11 2012-05-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2438866B (zh) * 2009-05-11 2015-07-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8662529B2 (en) 2009-05-11 2014-03-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2470818A (zh) * 2009-08-03 2012-05-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8448981B2 (en) 2009-08-03 2013-05-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2470818B (zh) * 2009-08-03 2014-03-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8991859B2 (en) 2009-12-21 2015-03-3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and method of sewing side airbag
CN102869548B (zh) * 2010-04-23 2015-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2869548A (zh) * 2010-04-23 2013-0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3079907A (zh) * 2010-10-19 2013-05-0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
WO2012051876A1 (zh) * 2010-10-19 2012-04-2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分流装置
CN103534148A (zh) * 2011-05-02 2014-01-22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器
CN103534148B (zh) * 2011-05-02 2016-11-09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器
CN103802779A (zh) * 2012-10-15 2014-05-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伞形气囊扩散器
CN104853962A (zh) * 2012-11-05 2015-08-19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气体扩散器的改进安全气囊
CN103818337A (zh) * 2012-11-16 2014-05-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安全气囊
CN103818337B (zh) * 2012-11-16 2017-07-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安全气囊
CN105644486A (zh) * 2014-12-02 2016-06-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装置
CN110525557A (zh) * 2018-05-25 2019-12-03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66629B2 (ja) 2010-10-20
JP2006008015A (ja) 2006-01-12
CN100441447C (zh) 200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5106A (zh) 气囊装置
US10486635B2 (en) Rear seat airbag module
JP5164851B2 (ja) 膨張可能なエアバッグを備え、車両シートに配置された乗員拘束装置
CN109476272B (zh) 用于降低乘员的头部的旋转速度的正面安全气囊组件
US10293775B2 (en) Frontal airbag assemblies for reducing rotational velocity of a head of an occupant
CN101580049B (zh) 气囊装置
US10183645B2 (en) Frontal airbag systems for oblique impact
JP6634450B2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US7611164B2 (en) Airbag apparatus
CN1284692C (zh) 用于气袋膨胀气体分布的装置
US7066487B2 (en) Airbag with internal positioning panels for sequential deployment
JP6398430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83142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15542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518220A5 (zh)
CN102307759A (zh) 气囊装置
US20170240285A1 (en) Aircraft seat device having an air bag element
US10029644B2 (en) Airbag
CN1394774A (zh) 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US20080252054A1 (en) Air bag cushion
EP2969661B1 (en) Airbag with deflector
US20150008064A1 (en) External airbag apparatus for vehicle
RU2011147532A (ru) Модуль подушк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для защиты области грудной клетки и головы пассажира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04276124B (zh) 用于车辆的中心气囊
CN106335461A (zh) 侧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USEN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ZDA MOTO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7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717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Patentee after: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iroshima,Japan

Co-patentee before: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Mazda automotive Limited by Share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