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4774A - 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4774A
CN1394774A CN02140188A CN02140188A CN1394774A CN 1394774 A CN1394774 A CN 1394774A CN 02140188 A CN02140188 A CN 02140188A CN 02140188 A CN02140188 A CN 02140188A CN 1394774 A CN1394774 A CN 1394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bag
buffer pad
charging blow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0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伦
李贤重
张镇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F AUTOMOBILE SYSTEM SEUNGWO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F AUTOMOBILE SYSTEM SEUNGWO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395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42017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702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49498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F AUTOMOBILE SYSTEM SEUNGWO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F AUTOMOBILE SYSTEM SEUNGWO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4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4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 B60R21/2171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ongated cylindrical or bottle-like inflators with a symmetry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direction of bag deployment, e.g. extruded reaction cani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2Tear s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6Soft 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23Heat protection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16Inner seams, e.g. cre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or used as tether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通过提供具有多层叠加的加固衬垫、内部缓冲衬垫、管状系带及缝合部的气囊模块100、200、300,在不易偏心地调节气体压力持续时间的状态下展开侧气囊衬垫,可有效保护座位上就座的驾驶员和乘客。另外,本发明的侧气囊由于使用的缓冲衬垫数量少,缝合方法简单,折叠操作有利,所以具有可节省费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气囊,特别是设置在车辆的前座座背的侧部,调节气体流动和时间,稳定动作的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汽车气囊是在车辆行驶时与障碍物正面或侧面碰撞或颠覆时,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系统之一。
根据安装这种气囊的位置进行分类,可以分类为:设置在方向盘或仪表盘上的前气囊,及内设在前座座背的侧部、从车辆的侧面保护乘客的侧气囊;车辆颠覆时动作的滚翻气囊窗帘;及为保护膝盖和脚的膝盖保护用气囊和脚气囊。其中,侧气囊还可以细分为驾驶员用的侧气囊(DAB:Driver side Air Bag)和乘客用侧气囊(PAB:Passengerside Air Bag)。
近些年来,气囊为了在气垫展开时,使传到乘客的击打力最小,而具有二重腔结构。
现有技术的二重腔结构如图1所示,可举出在美国专利第3,799,575号中公开的车辆乘客用保护装置(侧气囊)。
该保护装置可以称为将二重腔结构用于侧气囊的源泉技术,其构成包括:单独设置在气囊衬垫1内部的内部膨胀囊2;固定在该内部膨胀囊2内侧,有穿孔的孔的丝网8;以及在形成喷气开口6、6’、6”的集流腔导管5上结合爆破放出塞4,使压缩的可燃性气体或规定的流体向内部膨胀囊2和衬垫1的气孔区域1’放出的贮藏腔3。
该保护装置通过使由气囊衬垫的膨胀产生的传导热和流体的流动,收集在丝网8和内部膨胀囊2中,而具有气体压出调节功能,另外通过丝网8,具有对由集流腔导管5喷射的气体流动方向进行调节的功能(以下称为气体方向调节功能)。
另一方面,将二重腔结构用于前气囊的另一例子是具有美国专利第5,573,270号的气体放出充气机(インフレ-タ)的膨胀气体扩散器的气囊。
该专利将起膨胀气体扩散器作用的内部布,适当缝合在衬垫的内部,这样对控制充气机的气体流动作了尝试。内部布构成缝合部位和非缝合部位,另外使用了没有穿孔的气体压出调节技术。即,内部布是使气体在放射形方向流动的同时,通过缝合部位间的非缝合部位,控制气体放出的技术。
但是,该技术的气囊由于衬垫坯料的经线及纬线方向分别与内部布的坯料经线及纬线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气体的直线流动相对可顺畅进行。而当将该技术用于具有二重腔结构的侧气囊,来保护驾驶员的胸部和头时,气体流动的再构筑是非常难的。
此处,经线作为坯料的长边方向(织造方向)的线,与纬线相比纠结多。在反面,纬线作为坯料横方向的线,对经线交叉成直角,特别是与经线相比一般来说要粗,纠结要少。从而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的气囊衬垫和内部布通过在经线的长边方向(织造方向)具有细的缝线,相对来说气体的直线流动具有在长边方向表现的展开状态。
另外,将气体流动的方向性技术应用于侧气囊的例子已在美国专利第5,632,506号公开。
如图2和图3中所示,侧气囊10为了可以使气体在其内部11’中停留一定时间,其构成包括:以特殊的布材质形成衣袋形状的衬垫11;配置在该衬垫11一端的间隔室13;及设置在这种间隔室13的内部,通过图中未画出的传感器控制装置的点火信号,从放出口15发出气体,使上述衬垫11展开成规定大小的充气机12。
此处,衬垫11和间隔室13是将一个织造物拆叠成环型作成的,由多个缝合线19a~19d缝合。在间隔室13中,衬垫11的侧面形成第1孔14,而在其相反的侧面形成第2孔17。充气机12的柱头螺栓16等贯通上述第2孔17、及在间隔室13外部的衬垫11相反一侧端部形成的第3孔18,螺钉结合在车辆的框架上。
上述的侧气囊的动作方法,简单说明如下,当安装气囊10的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衬垫11的间隔室13中所设置的充气机12通过图中未画出的传感器控制装置接收点火信号而点火,通过放出口15和第1孔14,使气体放出到衬垫11的内部11’,最终展开衬垫11,保护乘客侧部的安全。
图4和图5是在国际专利公开第WO00/20260号公开的现有的另一侧气囊20,其构成包括:内部分别形成下部腔22和上部腔23的衬垫24;在上述衬垫24的下段一部分上形成、对下部腔22的内侧方向供给气体的充气机26。
上述下部腔22在上部具有使气体向衬垫24的方向排出的多个排气口27。另外,在下部腔22的下侧具有形成管状用以包围产生气体的充气机26,在内部保存气体、并使所保存的该气体流出的方向垂直转换的流动转换构件28。
看一看这样构成的侧气囊20的使用状态,当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图中未画出的碰撞检测装置动作,将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信号传到充气机26,接收该控制信号的充气机26,在爆破的同时喷出气体。
从上述充气机26流入的气体碰到流动转换构件28,垂直转换的同时首先使下部腔22的右侧膨胀,左侧部膨胀后向上侧流动,以后通过下部腔22的排出口27流入上部腔23使其膨胀。
但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乘客用保护装置具有双重腔结构,由在气囊衬垫1的内部另外配置的内部膨胀囊2构成,但是不能形成可同时保护乘客的胸部和头的形状,所以很难有效安全地保护乘客。
图2及图3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的侧气囊10从充气机12喷出气体的同时,由于在衬垫11内部11’直接流入气体,所以在衬垫11展开时发生的打出力直接传给乘客,从而存在不能安全保护乘客的问题。
另外,在图4及图5中所示的侧气囊20,通过下部腔22内部的流动转换构件28,下部腔22不均衡的展开,并且上部腔23打出的同时绕圈旋转。由于产生所谓的囊旋转,所以在气囊立起时,不仅不能形成全体安全的展开,而且乘客的头滑动接触到不稳定立起的上部腔23上,而产生安全上的问题,存在上部腔的展开速度难以调节的不良情况。
另外,现有技术的侧气囊由于下部腔的坯料具有单一的织造方向,所以在织物之间气体泄漏的比率相对较高。即由于现有的侧气囊具有相对较高的透过性,所以,存在难以控制气囊内部压力持续时间的缺点。
另外,现有技术的侧气囊,由于首先下部腔膨胀之后上部腔再膨胀,所以各腔膨胀时相互作用激烈,进行不安全展开的几率高。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这一情况,提供一种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具有缓冲衬垫和气体的流动调节装置,衬垫展开状态不会偏心,可以在进行时间调节的状态下展开,可以有效地保护驾驶员及乘客。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将第2腔折叠沉入到内侧后,通过折叠成紧凑的形状,可以使第2腔稳定地展开。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对形成管状系带的中央腔的内部供给气体后,通过中央腔的气体流入下方和上方配置的第1、第2腔的内部,可以使衬垫无扭转现象稳定地展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具有设置在前座座背的侧部、当车辆碰撞时,通过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使其爆破、对气垫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气囊模块,其构成包括:在一侧形成有多个结合孔的延长部,相互结合的第1、第2缓冲衬垫,使其具有内部充气的第1腔;及在折叠为约一半大小的状态,安装在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之间,提供第1腔,并在上侧有多个开放的第1气体排气孔,在上述延长部上形成重叠的充气机安装部的内部缓冲衬垫;及充气机模块,其构成包括:形成使上述充气机的两端相配合的第1、第2配合孔,通过插在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的结合孔及上述内部缓冲衬垫的结合孔中向外突出的螺钉部,使上述第1气囊模块安装在座背侧部的固定构件。
另外,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配置在内部缓冲衬垫相反一侧的第1、第2缓冲衬垫的尖端部折叠到中央缝合线附近的步骤;将上述折叠的第1、第2缓冲衬垫的右侧部向左方向折叠,使充气机安装部的上边和右侧部的右边垂直的步骤;将上述折叠的第1、第2缓冲衬垫的左侧部向右方向折叠,同时在右侧部重叠若干,使充气机安装部的上边与左侧部的左边垂直的步骤;将上述折叠的第1、第2缓冲衬垫的下部向上方折叠,使下部的下边与充气机安装部的上边几乎成水平,形成折叠成大体为矩形的第1气囊模块的步骤;及将上述第1气囊模块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折叠,折叠成有最终间隔部分的步骤。
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具有设置在前座座背的侧部、当车辆碰撞时通过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使其爆破、对气垫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隔热材料和结构材料作用的加固衬垫沿着缝合线,分别固定在充气机安装部上,且在中心具有缝合部,形成第1腔的第3缓冲衬垫;及由在上述第3缓冲衬垫的中央表示的结合线上两端分别缝合后,通过沿着外缘缝合线进行缝合,形成第2腔的第4缓冲衬垫构成的第2气囊模块;上述第2气囊模块,予先将上述第4缓冲衬垫折叠,位于第1腔的内部,并在使第3缓冲衬垫相互重叠的状态,使充气机安装部能够开口地沿着缝合线进行缝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说明现有技术的侧气囊构成的将规定部位切开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侧气囊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图2中所示的侧气囊的侧面断面图。
图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侧气囊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所示的侧气囊的侧面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中的加固衬垫在内部衬垫中设置的状态图。
图8是表示图6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中的第1、第2衬垫及内部衬垫上缝合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在图6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上的充气机及加固构件设置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在图6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上充气机动作,产生气体的状态的图。
图11a~图11g依次表示图6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折叠方法的图。
图12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构成的分解平面图。
图13和图15是为了说明图12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折叠方法的平面图。
图16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主要构成的平面图。
图17是为了说明图16中所示的利用主要构成的车辆用侧气囊安装方法的透视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附图中,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表示车辆用侧气囊中的加固衬垫在内部衬垫中设置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车辆用侧气囊中的第1、第2衬垫及内部衬垫缝合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车辆用侧气囊中设置充气机及加固构件的状态图,图10是表示车辆用侧气囊中充气机动作,产生气体的状态图,图11a~图11g是依次表示车辆用侧气囊折叠方法的图。
如图6和图7中所示,本发明的车辆用侧气囊包括:设置在车辆座背的侧部,在车辆碰撞时接收电气布线190的信号,爆破喷出气体的充气机模块170;及通过从上述充气机模块170的充气机喷出的气体膨胀展开,保护乘客侧部的第1气囊模块100。
充气机模块170包括:普通的侧气囊用充气机171;及使其两端部嵌入固定、形成第1、第2嵌合孔182、186的固定构件180。此处,充气机171与图中未画出的传感器控制装置上连结的电气布线190相连接。而且固定构件180具有向外侧面突出设置的将在下面详细说明的加固衬垫160的结合孔162、内部缓冲衬垫150的结合孔156、及分别使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结合孔132、142贯通的螺钉部184,起到使第1气囊模块100和充气机模块170固定在座位的固定位置上的作用。
第1气囊模块100包括: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内部缓冲衬垫150及加固衬垫160。
此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作为使用普通气囊用坯料的矩形布构件,在一侧具有形成多个结合孔132、142的延长部133、143。内部缓冲衬垫150最好使用与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相同的坯料,折叠成一半左右大小,形成第1腔151,配置在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之间。内部缓冲衬垫150左上方有开放的多个第1气体排出孔152,具有对应于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延长部133、143的充气机安装部158。加固衬垫160为对应于充气机安装部158的形状,重叠缝合在充气机安装部158的内面上。这样的加固衬垫160结构材料最好使用表面涂层的布材质。这样的加固衬垫160起到防止因充气机171爆破时发生的热量而使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开口部位烧损的作用、及加强上述固定构件180的螺钉部184牢固固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内部缓冲衬垫150,在重叠时使各经线134、144、154的长边方向或各纬线的长边方向互相垂直排列。更为具体的限定时,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等的经线向纵方向是相互一致的,内部缓冲衬垫150的经线朝向横方向。这样,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内部缓冲衬垫150具有织造方向相互垂直的积层形态。
从而,当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内部缓冲衬垫150缝合,形成第1气囊模块100时,相互重叠的衬垫130、140、150的经线134、144、154及纬线之间的空间是相对稠密的。其相互重叠时与不考虑经线及纬线的方向性的气囊模块相比,具有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内部气体相对向外部漏出的效果。
另外,内部缓冲衬垫150由于经线的长边方向是水平方向,所以具有使从充气机171放出的气体顺利地向水平方向的倾向。而且,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上部部位由于经线的长边方向为垂直方向,所以具有使从内部缓冲衬垫150形成的第1腔151流入的气体顺利地向垂直方向流动的倾向。
这样,本发明通过使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内部缓冲衬垫150的经线134、144、154相互垂直配置,可以诱导气体顺利流动,能够具有相对低的透过性,将气囊气体的压力持续时间维持长时间。
另外,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内部缓冲衬垫150为了控制气囊气体的压力持续时间,可以对局部的表面进行涂层,或对全部表面进行涂层。
下面,利用上述的衬垫130、140、150、160,说明第1气囊模块100的制作过程。
首先,将第1气囊模块100的加固衬垫160分别配置在内部缓冲衬垫150的充气机安装部158的内面上后,使结合孔156、162一致,通过在结合孔156、162周围形成圆形的二重缝合线164,结合在内部缓冲衬垫150上。此后,内部缓冲衬垫150在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之间配置。
如图8所示,这样的第1气囊模块100包括在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50相互重叠的状态,使充气机安装部158开放地进行缝合,对从充气机171流入、充填在第1腔151和第2腔131中的气体进行密封的外缘缝合线136。
在此,第1气囊模块100的内部缓冲衬垫150和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在使下部的尖端相互一致的状态下进行重叠,使充气机安装部158开放地沿着外缘缝合线进行缝合。这样由外缘缝合线1 36缝合的第1气囊单元100具有与内部缓冲衬垫150隔离的第1腔151和第2腔131。
外缘缝合线136的两端部缝合在形成变形椭圆状的第1、第2加固线137、138上。这样可以防止在第1腔151和第2腔131中充填气体时由于气体的压力造成缓冲衬垫130、140、150的破裂。第1、第2加固线137、138的形成最好与外缘缝合线136的缝合方向错开若干。
另外,第1气囊模块100为了防止在第1腔151和第2腔131内部流入气体时,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过度膨胀,而具有使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中心部分缝合的中央缝合线146。此处,中央缝合线146的构成包括在两端部形成半球状的圆形部147、及使这样的圆形部147相互连结的直线部148。
另外,内部缓冲衬垫150的第1气体排出孔152等的直径最好在15mm~40mm的范围内形成,以使第1气囊模块100展开的速度可以在1/1000~4/1000秒以内展开。这样的第1气体排出孔152等,考虑到气体通过量最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而且,上述外缘缝合线136和中央缝合线146缝合成2列。
图9说明了充气机模块170的设置方法。
使充气机171结合在固定构件180上的充气机模块170,为了进行结合,而位于与充气机安装部158相结合的加固衬垫160内面之间。这时,充气机171将喷嘴部172配置位于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下部。
另外,多个衬垫积层的尖端部157、159折叠成相互重叠,包围固定构件180的背面部,以后将固定构件180的螺钉部184贯通各结合孔142,突出在外部。这样突出设置的螺钉部184用螺钉结合在图中未画出的座位的固定位置上,使第1气囊模块100和充气机模块170固定在座位上。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作用及效果。
如图10所示,当车辆的侧面发生碰撞时,从图中未画出的传感器控制装置检测碰撞信号,通过电气布线190,使电信号传达给充气机170。充气机170通过爆破放出塞子的动作,由下部配置的喷嘴部172产生气体。
通过气体流入第1腔151内部,而对内部缓冲衬垫150加压力,第1腔151的尺寸增加。
此后,第1腔151的气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压力增加,通过多个的第1排出孔152流入到第2腔131的内部。这样的气体使压力对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上部发生作用,使第2腔131的尺寸增加。而且,当充气机171的动作慢慢中止时,第1气囊模块100完全膨胀。
另一方面,通过第1腔151在膨胀时膨胀到乘客的肩部,可以暂时保护乘客的臂和肩,并通过第2腔131膨胀到乘客的头部部位,起到了保护乘客面部的作用。
即,第1腔151和第2腔131在1/1000~4/1000秒以内急速膨胀,由于即使这样短的时间,在第1腔151中由第1气体排出孔152排出气体时间也有若干迟后效果,所以起到了防止乘客的臂或肩部位受到损伤的作用。
而且,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内部缓冲衬垫150全部具有布材质,可排出若干气体,所以第1气囊模块100急速膨胀时可防止由膨胀力造成的破裂。
另外,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内部缓冲衬垫150由于布的织造方向相互垂直叠加,所以具有可使气体泄露最小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气囊模块100的折叠方法不是按正常的尺寸和角度折叠,而按下述的内容分阶段进行。
如图11a所示,当第1气囊模块100设置在作业台上时,充气机安装部158位于上侧。
此后,操作人员或规定的自动设备设施将配置在内部缓冲衬垫150相反一侧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端部a折叠到中央缝合线146附近。
如图11b所示,折叠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右侧部b向左方向折叠,使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上边和右侧部b的右边垂直。
当然,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上边和右侧部b的右边垂直的意思是相对的基准而不是绝对的基准,以下所示的用语中提到基准的用语也是相对的意义。
如图11c中所示,当折叠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左侧部c在向右方向折叠的同时,与右侧部b也有若干重叠,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上边和左侧部c的左边垂直。
如图11d中所示,所折入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下部d向上方向折叠,下部d的下边与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上边几乎成水平。这时,所折叠的第1气囊模块100几乎为矩形形状。
而且,折叠成矩形形状的第1气囊模块100大体分隔为三个部分e、f、g。
如图11e和图11f中所示,第1气囊模块100折叠成使下部隔离部分g重叠在中间隔离部分f上。
另外,第1气囊模块100的相互叠加的中间隔离部分f和下部隔离部分g通过折叠成一半而具有折半隔离部分h。
此后,如图11g中所示,第1气囊模块100通过使折半隔离部分h两度折叠到上方,而折叠成有最终隔离部分i。
这样的第1气囊模块100通过充气机的动作,按与折叠步骤相反的顺序无偏心的展开。这时,第1气囊模块100具有使织造方向相互垂直积层或表面涂层的缓冲衬垫,控制气囊气体压力的持续时间,诱导稳定地展开,安全地保护坐在座位上的驾驶员和乘客。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本发明的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在第3缓冲衬垫的中央有缝合部,除了在第3缓冲衬垫的内侧配置预先缝合的第4缓冲衬垫对第3缓冲衬垫和第4缓冲衬垫进行渐进地展开之外,与第2实施例相似或相同。
从而,在图6~图15中,对于相同或对应的构成单元,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其说明予以省略。
在附图中,图12是为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构成的分解平面图,图13和图15分别是为说明车辆用侧气囊折叠方法的平面图。
如图12中所示,本发明的第2气囊模块200由加固衬垫160、161、第3缓冲衬垫230、及第4缓冲衬垫240构成,没有了以上说明的内部缓冲衬垫,具有比较简单的构成。
此处,第3缓冲衬垫230,作为形成第1腔的构件具有对应于气囊胸部部位的大小和形状。这样的第3缓冲衬垫230在两侧上部形成2个充气机安装部158,在中央形成缝合部246。缝合部246的长度比第3缓冲衬垫230上下方向的宽度短若干,通过规定大小的荷重使衬垫开裂,从而起到在缝合部246的各开裂线之间作出规定空间的作用。
加固衬垫160、161具有对应地第3缓冲衬垫230的充气机安装部158的形状,由缝合线290分别缝合在充气机安装部158上。
第4缓冲衬垫240,作为形成第2腔的构件,当沿着中心线在相互相对的方向折叠时,具有对应于气囊的头部位的大小和形状。这样的第4缓冲衬垫240的两端243、244分别缝合在第3缓冲衬垫230中央所示的结合部293、294上。
此后,再将第3缓冲衬垫230在向相互相对的方向折叠时,第2气囊模块200如图13所示。
如图13中所示,第2气囊模块200的第4缓冲衬垫240在右侧配置,而且由2张折叠的第3缓冲衬垫230在左侧配置。这时缝合部246在第4缓冲衬垫240的内侧折叠成一半的情况下直接配置在第2气囊模块200的中央。
操作人员作出第3缓冲衬垫240的外缘缝合线291,在第4缓冲衬垫240的内部形成第2腔131。此后,操作人员抓住所缝合的第4缓冲衬垫240的右侧尖端241,在形成第1腔151的第3缓冲衬垫230的方向1折叠,操作人员再将第3缓冲衬垫230背面衬垫拉向右侧方向k,使第3缓冲衬垫230展开。
图14表示在展开的第3缓冲衬垫230、230’的左侧预先缝合折叠的第4缓冲衬垫240所处的状态。
操作人员将右侧设置的第3缓冲衬垫230’向左侧方向拉,使第3缓冲衬垫230、230’相互重叠。
如图15图中所示,操作人员将相互重叠的第3缓冲衬垫230沿着缝合线292、295缝合,使充气机安装部158开口,使第4缓冲衬垫240配置在第3缓冲衬垫230、230’的内部,即第1腔151的内部。
这样的本发明的第2气囊模块200按照上面通过图11a~图11g详细说明的方法进行折叠。
下面说明第2气囊模块200的主要动作方法,从充气机安装部158上设置的充气机(图中未画出)向第1腔151放出气体时,第3缓冲衬垫230在10ms内膨胀,同时形成气囊的胸部部位,通过第1腔151的内部压力使缝合部246开裂。
此后,在第1腔151内部配置的第4缓冲衬垫240渐进贯通开裂的缝合部246的同时向外部打出。这样的第4缓冲衬垫240通过在第2腔131中充满的气体,在20ms~25ms内膨胀,此后通过形成气囊的部位,而具有膨胀时相互作用减少的倾向。
这样的第2气囊模块200由于预先缝合作为头部位的第4缓冲衬垫240,折叠到第3缓冲衬垫230的内部,所以可以使胸部部位和头部位渐进地展开,可以减少使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气囊展开时容易发生的囊旋转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说明的本发明的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除了将管状系带(テザ-)配置在第1腔和第2腔之间,从缓冲衬垫的中央使气体散开之外,与上述技术相似或相同。
从而,对于在图6~图18中相同或对应的构成单元加有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其说明予以省略。
在附图中,图16是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主要构成进行说明的平面图,图17是为说明车辆用侧气囊主要构成进行说明的平面图,图18是说明车辆用侧气囊动作关系的图。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第3气囊模块具有管状的系带350。
管状系带350配置在第3气囊模块的中间,起分别对下部的第1腔和上部的第2腔供给气体的作用。
因此,管状系带350在折叠线315上形成2个第2气体排出孔352,为了在以折叠线351为基准折叠系带时相互对齐,形成一个第3气体排出孔,而在上边和下边形成半圆形状的排出孔部位353、354。
另外,管状系带350在右侧上下分别形成通路部359。通路部359在缝合到第5、第6缓冲衬垫上时,起到充气机的气体通过的一种供给管的作用。这样的通过管359使加固衬垫358分别缝合在尖端部,在充气机的螺钉部上具有可插入的结合孔356。
如图17所示,管状系带350以折叠的状态放在第5、第6缓冲衬垫330、340的系带固定部335、345上。
当然管状系带350也具有与第5、第6缓冲衬垫330、340间织造方向相互垂直的积层形态,具有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内部气体向外部漏出的效果。
这样的管状系带350将除去上边后的全部框都缝合在系带固定部335、345上,与第5、第6缓冲衬垫330、340相结合。
此后,第5、第6缓冲衬垫330、340对除了充气机安装部158之外的外缘部位进行缝合,第3气囊模块330完成。
当然第3气囊模块330按照上述第1实施例说明的折叠方法进行折叠,在气囊展开时按下述进行气体流动。
如图18所示,第3气囊模块300的气体流动从设置有充气机安装部158的充气机(图中未画出)开始。此处充气机将喷嘴配置在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上部。从而,充气机动作时从喷嘴部放出的气体通过管状系带350的通路部359进入中央腔141的内部o,使管状系带350膨胀。另外中央腔141的气体通过第2气体排出孔352和第3气体排出孔353’,分别供给第1腔151和第2腔131的内部p、q,从而使第1腔151和第2腔131膨胀。
这样的第3气囊模块300由于从通过管状系带350在中间形成的中央腔141,分别向第1腔151和第2腔131进行散发气体,所以可以相对减少衬垫旋转现象。
特别是第3气囊模块300与管状系带350形成的气体排出孔352、353’等的孔的大小进行调节,调节衬垫的展开形态。另外,第3气囊模块300通过管状系带350供给气体,具有气体压力的持续时间相对加长,膨胀时的相互作用减少的倾向。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由于使缓冲衬垫和管状衬垫的织造方向互相垂直排列,所以具有低透过性及相对长的气体压力持续时间,动作效率高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在使其膨胀后使第2腔渐进地膨胀,或者从中央腔供给气体,通过使第1腔和第2腔几乎同时膨胀,而具有可以使膨胀时的相互作用最小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预先缝合在第1腔上配置的第2腔在渐进地膨胀的同时,通过缝合部排出后膨胀,所以可以减少现有的侧气囊容易发生的衬垫旋转现象,可以更有效保护乘客的面部。
另外,本发明的侧气囊由于缓冲衬垫的使用量少,缝合方法简单,折叠操作有利,所以具有可节省费用的效果。
而且,具有调节上述内部缓冲衬垫的第1腔上所形成的第1气体排出孔的大小,容易有效调节气体排出时间的优点。
以上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侧气囊及折叠方法的技术思想进行了叙述,这只是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是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显然只要有该技术领域普通知识的人无论谁都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畴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及模仿。

Claims (17)

1.一种车辆用侧气囊,具有设置在前座座背的侧部、当车辆碰撞时通过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使其爆破、对气垫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气囊模块(100),其构成包括:相互结合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在一侧形成具有多个结合孔(132、142)的延长部(133、143),具有内部充气的第1腔;内部缓冲衬垫(150),在折叠为约一半大小的状态下,装在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之间,提供第1腔(151),并在上侧有多个开放的第1气体排气孔(152),形成在上述延长部(133、143)上重叠的充气机安装部(158);及
充气机模块(170),其构成为:形成使上述充气机的两端相嵌合的第1、第2嵌合孔(182、186),通过插在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结合孔(132、142)及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50)的结合孔(156)中并向外突出的螺钉部(184),使上述第1气囊模块(100)安装在座背侧部的固定构件(1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气囊模块(100)具有外缘缝合线(136),在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50)相互重叠的状态下,使上述充气机安装部(158)开放地进行缝合,使从上述充气机流入并充填入上述第1腔(151)和上述第2腔(131)中的气体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气囊模块(100)具有用于防止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和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50)破裂,而在上述外缘缝合线(136)的两端形成的椭圆形第1、第2加固线(137、13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具有用于防止在上述第1腔(151)和上述第2腔(131)的内部流入气体膨胀时过度膨胀,将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中心部缝合的中央缝合线(14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缝合线(146)由两端部形成半球状的圆形部(147)、及对该圆形部(147)相互连结的直线部(148)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缘缝合线(136)和上述中央缝合线(146)缝合成2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与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 50)间,通过各经线(134、144、154)沿长边方向相互垂直配列进行重叠,当在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内部,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50)膨胀时,防止所充填的气体流出到外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经线沿纵方向相互一致配置,并且内部缓冲衬垫(150)的经线沿横向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50)的充气机安装部(158)的内面上缝合,形成插入在上述固定构件(180)的螺钉部(184)上的结合孔(162)的多个加固衬垫(16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固衬垫(160)通过在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50)的结合孔(156)的周围形成圆形的二重缝合线而结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缓冲衬垫(150)的第1气体排出孔(152)具有15mm~40mm范围的直径,使第1气囊模块(100)能以1/1000~4/1000秒以内的速度进行展开。
12.一种车辆用侧气囊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配置在内部缓冲衬垫(150)相反一侧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尖端部a折叠到中央缝合线(146)附近的步骤;
将上述折叠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右侧部b向左方向折叠,使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上边和右侧部b的右边垂直的步骤;
将上述折叠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左侧部c向右方向折叠,同时在右侧部b重叠若干,使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上边与左侧部c的左边垂直的步骤;
将上述折叠的第1、第2缓冲衬垫(130、140)的下部d向上方折叠,使下部d的下边与充气机安装部(158)的上边几乎成水平,形成折叠成大体为矩形的第1气囊模块(100)的步骤;及
将上述第1气囊模块(100)分为三个部分e、f、g,分别折叠,折叠成有最终间隔部分i的步骤。
13.一种车辆用侧气囊,具有设置在前座座背的侧部、当车辆碰撞时通过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使其爆破、对气垫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隔热材料和结构材料作用的加固衬垫(160、161)沿着缝合线(290),分别固定在充气机安装部(158)上,且在中心具有缝合部(246),形成第1腔(151)的第3缓冲衬垫(230、230,);及
由在上述第3缓冲衬垫(230)的中央表示的结合线(293、294)上两端(243、244)分别缝合后,通过沿着外缘缝合线(291)进行缝合,形成第2腔(131)的第4缓冲衬垫(240)所构成的第2气囊模块(200);
上述第2气囊模块(200),予先将上述第4缓冲衬垫(240)折叠,位于第1腔(151)的内部,并在使第3缓冲衬垫(230)相互重叠的状态下,使充气机安装部(158)能够开口地沿着缝合线(292、295)进行缝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缝合部(246)的长度比上述第3缓冲衬垫(230)的上下方向宽度短一些,以便通过从上述充气机流入的气体,使配置在上述第1腔(151)内部的第4缓冲衬垫(240),在囊转动减少的状态下被外部击打而开裂,。
15.一种车辆用侧气囊,具有设置在前座座背的侧部、当车辆碰撞时通过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使其爆破、对气垫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内面的中央横向形成系带固定部(335、345)的第5、第6缓冲衬垫(330、340);及
在上述系带固定部(335、345)上缝合,形成中央腔(141)的管状系带350构成的第3气囊模块(300);
上述管状系带(350)在上述第3气囊模块(300)的中间提供多个气体排出孔(352、353’)和通路部(359),以便可以分别对下部的第1腔(151)和上部的第2腔(131)供给气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路部(359)具有在尖端部分别缝合有加固衬垫(358),可以插入在充气机的螺钉部的结合孔(356)。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状系带(350)具有与上述第5、第6缓冲衬垫(330、340)间织造方向相互垂直的积层形态。
CN02140188A 2001-07-03 2002-07-03 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Pending CN13947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0039505/2001 2001-07-03
KR10-2001-0039505A KR100420173B1 (ko) 2001-07-03 2001-07-03 차량용 사이드 에어백 및 그 폴딩방법
KR10-2001-0070227A KR100494985B1 (ko) 2001-11-12 2001-11-12 차량용 사이드에어백
KR0070227/2001 2001-11-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4774A true CN1394774A (zh) 2003-02-05

Family

ID=2663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40188A Pending CN1394774A (zh) 2001-07-03 2002-07-03 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27368B2 (zh)
EP (4) EP1273486A3 (zh)
JP (1) JP3781292B2 (zh)
CN (1) CN1394774A (zh)
DE (1) DE602008001736D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821A (zh) * 2011-11-24 2012-06-20 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气囊气袋及其折叠方法
CN102729946A (zh) * 2011-03-31 2012-10-1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主动排气的主动垫式安全气囊
CN103189239A (zh) * 2010-11-02 2013-07-03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用于车辆帘式安全气囊的反扭曲装置
CN101868380B (zh) * 2007-11-20 2013-10-16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填充片的气囊及具有气囊和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
CN103373311A (zh) * 2012-04-12 2013-10-30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汽车安全气囊及相关加强层制作方法
US8651513B2 (en) 2010-02-17 2014-02-18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CN104602973A (zh) * 2012-09-04 2015-05-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侧面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
CN104742850A (zh) * 2013-12-27 2015-07-01 高田株式会社 侧气囊、气囊装置及侧气囊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86586B (en) * 2002-03-19 2005-06-08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 air-bag
JP4161705B2 (ja) * 2002-12-19 2008-10-0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276808A (ja) * 2003-03-17 2004-10-07 Toyoda Gosei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321066B4 (de) 2003-05-10 2008-07-3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US7063350B2 (en) * 2003-09-23 2006-06-20 Autoliv Asp, Inc. Dual chamber side airba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195280B2 (en) 2003-11-20 2007-03-27 Autoliv Asp, Inc. High internal pressure fabric airbag with exposed inflator
GB2408722B (en) * 2003-12-05 2007-03-14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 air-bag
DE10360468A1 (de) * 2003-12-22 2005-08-04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Gassackmodul
EP1730004B1 (en) * 2004-03-30 2015-04-22 Key Safety Systems, Inc. Side airbag module
DE102004023904B3 (de) * 2004-05-13 2005-09-08 Trw Automotive Gmbh Gassack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JP2006088851A (ja) * 2004-09-22 2006-04-06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345645B2 (ja) * 2004-11-09 2009-10-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259207C (zh) * 2004-11-30 2006-06-14 湖南大学 夹层管式安全气囊
JP4687105B2 (ja) * 2004-12-28 2011-05-25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202005002329U1 (de) * 2005-02-09 2005-04-28 Takata-Petri Ag Airbagmodul mit Gasgenerator und Gassack
US7407185B2 (en) * 2005-03-04 2008-08-05 Tk Holdings Inc. Passenger airbag with a diffuser
JP2006281968A (ja) * 2005-03-31 2006-10-19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5021371A1 (de) * 2005-05-04 2006-11-2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
DE102005049218A1 (de) * 2005-10-10 2007-04-19 Takata-Petri Ag Gassack für ein Airbagmodul eines Kraftfahrzeugs
US7942440B2 (en) * 2005-12-22 2011-05-17 Autoliv Asp, Inc. Channel and diffuser airbag
US7618060B2 (en) * 2006-03-22 2009-11-17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module with an integral shield
US20070228709A1 (en) * 2006-03-30 2007-10-04 Tk Holdings, Inc. Airbag with gas diffuser
EP1867529A1 (en) * 2006-06-12 2007-12-19 Takata Corporation Side airbag, side airbag apparatus, and motor vehicle seat
JP4793924B2 (ja) * 2006-06-12 2011-10-12 タカタ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車両用シート
JP2008037279A (ja) * 2006-08-07 2008-02-21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21746B2 (ja) 2006-10-11 2012-09-12 キー セーフティー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DE502006006346D1 (de) * 2006-10-27 2010-04-15 Delphi Tech Inc Verbindung zwischen Airbag und Gasgenerator
JP2008143306A (ja) * 2006-12-08 2008-06-26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KR100814672B1 (ko) 2007-06-25 2008-03-18 델파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사이드에어백
US8052168B2 (en) * 2007-07-20 2011-11-08 Tk Holdings Inc. Multi-chambered side airbag
US8007002B2 (en) * 2007-08-21 2011-08-30 Key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fill hos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EP2072348B1 (en) * 2007-12-18 2016-10-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Knee airbag and method of folding the same
JP4600472B2 (ja) * 2007-12-20 2010-12-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ES2381709T3 (es) 2008-12-09 2012-05-30 Dainese S.P.A. Prenda adaptada para asociarse a un dispositivo para la protección personal de un usuario
JP4892572B2 (ja) * 2009-02-12 2012-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US8567817B2 (en) 2009-05-11 2013-10-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JP4752948B2 (ja) * 2009-05-20 2011-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5045708B2 (ja) * 2009-06-05 2012-10-1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596678B2 (en) * 2009-10-05 2013-12-03 Autoliv Asp, Inc. Air bag with pressure-managed gas delivery inflatable duct
JP5445083B2 (ja) * 2009-12-04 2014-03-19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695634B (zh) 2009-12-21 2014-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及侧面安全气囊的缝制方法
KR101233335B1 (ko) * 2010-11-02 2013-02-14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조수석 에어백 모듈
US8480124B2 (en) * 2011-01-18 2013-07-09 Autoliv Asp, Inc. Seat bolster chamber
CN103402824B (zh) * 2011-09-01 2016-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GB2508005B (en) * 2012-11-16 2018-07-18 Ford Global Tech Llc Bag-in-bag safety restraint with directional inflation
EP2837531B1 (en) * 2013-08-13 2016-04-27 Dalphi Metal España, S.A. Single panel airbag module
US9108589B2 (en) * 2013-11-02 2015-08-18 Autoliv Asp, Inc. Protective flap for airbags
US9283921B2 (en) 2013-11-21 2016-03-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river airbag module having multiple deployment paths
JP6604474B2 (ja) * 2015-11-17 2019-11-1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856482B2 (ja) 2017-09-20 2021-04-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0116700B (zh) * 2018-02-06 2021-11-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JP2022502037A (ja) 2018-09-28 2022-01-11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オブ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ラーゲンに局在化される免疫調節分子およびその方法
DE102018124371A1 (de) 2018-10-02 2020-04-02 Trw Automotive Gmbh Gassackmodul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Gasgenerators in einem Gassack
EP3914289A1 (en) 2019-01-23 2021-12-0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mbination immunotherapy dosing regimen for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EP3990491A1 (en) 2019-06-26 2022-05-0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mmunomodulatory fusion protein-metal hydroxide complexes and methods thereof
KR20210037252A (ko) * 2019-09-27 2021-04-0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의 폴딩 방법 및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
CN110766677B (zh) * 2019-10-24 2022-03-18 吉林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气囊点爆过程参数与异常的自动检测方法
WO2021080682A1 (en) 2019-10-24 2021-04-2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at bind human cd161 and uses thereof
US11554999B2 (en) * 2019-11-15 2023-01-17 Goodrich Corporation Inflation systems for evacuation slides and life rafts
WO2021216572A1 (en) 2020-04-20 2021-10-2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pid compositions for delivery of sting agonist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WO2022255512A1 (ko) * 2021-06-02 2022-12-08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의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
CN114878179B (zh) * 2022-04-08 2023-05-23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点爆测试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9575A (en) 1972-02-29 1974-03-26 Allied Chem Protective device for vehicular passengers incorporating silencing apparatus
SE470096B (sv) 1992-04-10 1993-11-08 Volvo Ab Luftkuddesystem för sidokollisioner
DE4442118B4 (de) 1993-11-26 2004-07-01 Toyoda Gosei Co., Ltd., Nishikasugai Airbag
US5562506A (en) 1995-06-05 1996-10-08 Osram Sylvania Inc. Radio connector
US5884939A (en) 1995-09-22 1999-03-23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Air bag system for automotive passenger seat
JP2962225B2 (ja) * 1996-04-08 1999-10-1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側面衝突用エアバッグ
JP2894274B2 (ja) 1996-04-08 1999-05-2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側面衝突用エアバッグ
US6142507A (en) 1996-12-25 2000-11-07 Kansei Corporation Side air bag
US5752715A (en) 1997-02-14 1998-05-19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Airbag module diffuser
JPH10297409A (ja) * 1997-02-27 1998-11-10 Toyoda Gosei Co Ltd 側面衝突用エアバッグ
DE19720586C2 (de) * 1997-05-16 2000-11-30 Porsche Ag Seitenaufprallschutzeinrichtung für einen Insassen eines Fahrzeuges
US5944342A (en) * 1997-10-21 1999-08-3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inflator shield
JP3805875B2 (ja) * 1997-11-26 2006-08-09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1157407A (ja) * 1997-11-28 1999-06-15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
DE69909678T2 (de) * 1998-06-01 2004-05-27 Takata Corp. Luftsack
DE29814990U1 (de) * 1998-08-20 1998-12-17 Trw Repa Gmbh Gassack
JP3876560B2 (ja) * 1998-08-20 2007-01-31 タカタ株式会社 自動車乗員頭部の保護バッグ
US6279944B1 (en) 1998-10-06 2001-08-28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Air bag with diverter and expanded volume chamber
US6270113B1 (en) * 1998-10-06 2001-08-07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Side air bag system
JP3474799B2 (ja) * 1999-04-13 2003-12-0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US6371518B1 (en) * 2000-02-23 2002-04-16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Air bag, module and method of folding a side air bag or cushion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8380B (zh) * 2007-11-20 2013-10-16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填充片的气囊及具有气囊和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
US8651513B2 (en) 2010-02-17 2014-02-18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CN103189239A (zh) * 2010-11-02 2013-07-03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用于车辆帘式安全气囊的反扭曲装置
CN102729946A (zh) * 2011-03-31 2012-10-1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主动排气的主动垫式安全气囊
CN102729946B (zh) * 2011-03-31 2016-04-2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主动排气的主动垫式安全气囊
CN102501821A (zh) * 2011-11-24 2012-06-20 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气囊气袋及其折叠方法
CN102501821B (zh) * 2011-11-24 2014-10-29 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气囊气袋及其折叠方法
CN103373311A (zh) * 2012-04-12 2013-10-30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汽车安全气囊及相关加强层制作方法
CN103373311B (zh) * 2012-04-12 2016-08-03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汽车安全气囊及相关加强层制作方法
CN104602973A (zh) * 2012-09-04 2015-05-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侧面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
CN104602973B (zh) * 2012-09-04 2016-12-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侧面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
CN104742850A (zh) * 2013-12-27 2015-07-01 高田株式会社 侧气囊、气囊装置及侧气囊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49661A3 (en) 2007-11-14
EP1849661A9 (en) 2009-08-12
EP1849661A2 (en) 2007-10-31
US6827368B2 (en) 2004-12-07
EP1273486A3 (en) 2005-04-06
JP3781292B2 (ja) 2006-05-31
EP1273486A2 (en) 2003-01-08
EP1964726A2 (en) 2008-09-03
US20030006587A1 (en) 2003-01-09
EP1964726B1 (en) 2010-07-14
EP1852317A1 (en) 2007-11-07
EP1964726A3 (en) 2008-09-17
DE602008001736D1 (de) 2010-08-26
JP2003034214A (ja) 2003-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94774A (zh) 车辆用侧气囊及其折叠方法
CN100554047C (zh) 气囊及气囊装置
CN1284692C (zh) 用于气袋膨胀气体分布的装置
JP5083024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096578B2 (en) Knee airbag
JP4807004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5073508B (zh) 用于膝部气囊装置的气囊
CN101746341B (zh) 气囊装置
JP6183142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299935C (zh) 头部保护气囊和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CN1903618A (zh) 气囊装置
CN1621280A (zh) 头部保护气囊
CN104228748B (zh) 侧气囊装置
CN1511738A (zh) 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
US20040155440A1 (en)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CN103963732B (zh) 制造气囊的方法
JP2010089544A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CN1463232A (zh) 整体编织气囊
CN101767568B (zh) 气囊装置
CN1847059A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CN1903620A (zh) 气囊装置
CN1651285A (zh) 气囊装置
CN1666910A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CN1944110A (zh) 空气安全带和固定器之间的连接体以及空气安全带装置
CN1720156A (zh) 用于轿车乘客保护系统的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