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0049B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0049B
CN101580049B CN2009101407090A CN200910140709A CN101580049B CN 101580049 B CN101580049 B CN 101580049B CN 2009101407090 A CN2009101407090 A CN 2009101407090A CN 200910140709 A CN200910140709 A CN 200910140709A CN 101580049 B CN101580049 B CN 101580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ortion
insertion section
cloth
aerator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07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0049A (zh
Inventor
本田健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80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0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0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00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6Soft 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30)和结合在气囊(30)中的充气器组件(20)。气囊(30)由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形成。第二充气部(42)上部中的插入部(49),置于第一充气部(31)的容置部(38)的下部中。在交迭的插入部(49)和容置部(38)之间形成排气道57,用于将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排到气囊(30)外部。在这种状态下,使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彼此相连接。当第一充气部(31)没有约束乘员时,各充气部(31、42)中的充气气体(G)促使插入部(49)紧密接触容置部(38),使得排气道(57)关闭。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借助由于约束所致的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升高,使部分插入部(49)与容置部(38)分离,使得排气道(57)打开。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当冲击施加于车辆时,气囊装置对气囊进行充气以保护乘员。
背景技术
当从侧面向车辆施加侧碰撞冲击时,作为保护乘员的装置,具有充气器和气囊的侧气囊装置是有效的。在这种侧气囊装置中,当从车身侧部的侧面施加冲击时,充气器向气囊中放出充气气体。放出的充气气体使气囊充气并从靠背向前展开,进入就座于车座的乘员和车身侧部之间的狭窄空间。这减小了通过车身侧部从侧面传到乘员的冲击。
人体侧面各部分的冲击抵抗力并不相同。例如,腰部比胸部具有更好的冲击抵抗力。在保护乘员的侧气囊装置从腰部到胸部的范围内保护乘员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与具有较高冲击抵抗力的区域(腰部)相比,充气展开的气囊要更柔和地保护具有较低冲击抵抗力的区域(胸部)。
日本专利公开No.2004-243976、No.2006-8017和No.2008-7104分别披露了一种根据上述人体冲击抵抗力设计的气囊装置。在这些公开文献所披露的各气囊装置中,气囊的内部被分隔装置诸如接缝和系绳分成多个充气部(充气室或膨胀部)。通过改变从充气器供至各充气部的充气气体的流量,各充气部的内压值适合于乘员身体侧面对应部分的冲击抵抗力。此外,在气囊中保护乘员低冲击抵抗力区域(例如胸部)的充气部中形成排气孔。将充气部中的一些充气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到外部,从而对充气部的内压进行调节以避免压力过度升高。所以,因充气而内压升高的气囊的充气部对乘员进行约束并承受所致的挤压力时,使一些充气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这阻止了了充气部的内压进一步升高,使得乘员的低冲击抵抗力区域(例如,胸部),由具有适当硬度的充气部保护。
然而,在上述公开文献的气囊装置中,排气孔在充气部中总是打开。因此,在充气部开始充气展开后的相对早期阶段,充气气体就开始通过排气孔排出。排气孔的主要目标是将过多的充气气体排到气囊外部,否则会使充气部的内压过度升高。也就是,排气孔的设置主要用于如下情形:假设充气部的内压已经增大到相对较高程度,在充气部的内压可能进一步增大时,排出充气气体。然而,上述结构中的排气孔总是打开,在充气部的内压足够高之前,部分充气气体已经开始通过排气孔排出而没有用于充气展开。结果,尽管根据上述公开文献的各气囊装置能够阻止充气部内压的过度升高,但由于在相对早期阶段已开始排出充气气体,需要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使充气部充气展开。此外,为了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即,气囊快速充气同时避免充气部内压过高,这种结构要求额外的充气气量,而这些额外的充气气量并没有有效用于约束乘员。如上所述,上述的常规气囊装置在气囊的展开性能和保护性能方面还存在改进余地。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在早期阶段对充气部进行充气,同时保留阻止充气部的内压过度升高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充气器和气囊的气囊装置。响应施加于车辆的冲击,充气器放出充气气体。气囊由充气器供给的充气气体充气,以约束乘员从而保护乘员。气囊包括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各形成如囊状,并由来自充气器的充气气体使其充气。第一充气部具有容置部,而第二充气部则具有插入部,插入部以交迭方式布置在容置部中。在交迭的插入部与容置部之间形成排气道的状态下,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彼此相连接。使用排气道以将第一充气部中的充气气体排到气囊外部,而部分插入部与容置部分离则使得排气道打开。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示例方式对本发明原理进行说明,以使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是例示安装有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侧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图2是图示图1所示的气囊装置、车辆座椅、乘员和车身侧部的布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示图1所示的气囊装置、车辆座椅、乘员和车身侧部的布置的剖面正视图;图4是部分省略的概略侧视图,图示在图1所示侧气囊装置中使用的充气器组件;图5是例示在展开气囊的状态下气囊模块和乘员的侧视图;图6是例示在平展状态下的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的平面图;图7是带局部切除的侧视图,例示图5中第一充气部的第一布部;图8是带局部切除的侧视图,例示图7中第二充气部的第三布部;图9是沿图4的线9-9的剖视图,连同座椅框架和气囊一起例示充气器组件的结构;图10是沿图5的线10-10的剖视图,例示在第一充气部没有约束乘员的状态下气囊模块的结构;图11是例示当第一充气部从图10所示状态开始约束乘员时气囊模块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2(A)是沿图5的线12-12的局部剖视图,例示被风门关闭时的供气道;以及图12(B)是局部剖视图,例示从图12(A)的状态打开供气道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侧气囊装置。下文说明中,车辆的行进方向(前行方向)定义为车辆前方。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座椅12布置在车辆10中,以及,座椅12位于车身侧部11附近。车身侧部11指位于车辆侧面的部件。例如,车身侧部11中与前座椅相对应的部分包括前车门和中柱(B柱)。车身侧部11中与后座椅相对应的部分包括侧门(后车门)的后部、C柱、轮室的前部、以及后侧部(后三角窗)。
座椅12包括椅垫(座位部)13和靠背14。靠背14从椅垫13的后端向上延伸,并包括倾斜调节机构(未示出)。贮存部15设置在靠背14中靠近于车辆外侧的侧部。气囊模块AM是侧气囊装置的主要部分,其存放在贮存部15中。贮存部15位于就座在车辆座椅12上的成员P的外侧附近。气囊模块AM的主要部件包括充气器组件20和气囊30。
下面,说明气囊模块AM的组成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模块AM组件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参照座椅12的靠背14加以定义。上下方向指沿靠背14立起的方向,前后方向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大致与上下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由于靠背14在使用中向后倾斜,所以,上下方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竖向,而是稍稍倾斜。类似地,前后方向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水平方向,而是稍稍倾斜。<充气器组件20>
图5例示在气囊30完全展开的情况下从车辆外侧观察气囊模块AM和乘员P。图4例示图5中所示的充气器组件20。如图4和图5所示,充气器组件20包括:气体发生器,其为充气器21;以及保持架22,从外面围住充气器21。充气器21大致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薄圆筒。充气器21中包含气体发生剂(未示出),响应于来自外部的激励信号,气体发生剂产生充气气体G。
配线束(未示出)为用于向充气器21施加控制信号的配线,其与充气器21的上部相连接。在充气器21的下端,设置大致圆筒形气嘴23。气嘴23的外径小于充气器21其余部分的外径。在气嘴23的外周面中形成多个气口24。沿垂直于充气器21轴线L1的方向(径向),气口24放出由气体发生剂产生的充气气体G。
代替如上所示使用气体发生剂的类型,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充气器作为充气器21。例如,充气器21可以是这样一种充气器,其中借助于炸药等使高压气体圆筒件的分隔壁破裂,从而放出充气气体G。
另一方面,保持架22作用为扩散器,并将充气器组件20连同气囊30一起固定于座椅12中的座椅框架16(参见图9至图11)。保持架22大致形成为薄圆筒,大致在上下方向延伸。保持架22通过弯曲金属板材形成。保持架22至少在其下端具有开口端22A。开口端22A允许从气嘴23排出的部分充气气体G大致向下流动。
在位于开口端22A上方并位于充气器21的气嘴23前方的部分处,保持架22具有开口25。开口25允许从气嘴23排出的部分充气气体G大致向前流动。
用紧固件(多个螺栓26),将保持架22固定于座椅框架16。换而言之,螺栓26经由保持架22与充气器21间接固定。<气囊30>
如图1至图3所示,当车辆10在行进中冲击施加至车辆10的车身侧部11时,由来自充气器21的充气气体G使气囊30充气展开。在以气囊30的后部(包括下文讨论的充气器容纳部51)保持在贮存部15中的情况下,将气囊30从贮存部15抛出。之后,气囊30在座椅12与车身侧部11之间的狭窄空间SP中充气展开以约束乘员P,从而保护乘员P免受冲击。当气囊30充气展开时,车辆的前方定义为展开的前方。
如图3和图5所示,气囊30具有各自形成为囊状的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第二充气部42在位于乘员P腰部Pp外侧位置的附近以相对较高的内压充气展开,从而约束并保护腰部Pp。第一充气部31主要在位于乘员P胸部Pt外侧位置的附近以比第二充气部42内压更低的内压充气展开,从而保护胸部Pt。大部分第一充气部31位于第二充气部42之上的位置。
参照图5至图8,按下列次序说明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i)第二充气部42的孤立配置;(ii)第一充气部31的孤立配置;以及,(iii)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的组合状态。
图6例示处于平展状态的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图7和图8图示气囊30的内部结构。图7图示其中从图5所示的第一充气部31的第一布部34中切除一部分的状态。图8图示其中从图7所示的第二充气部42的第三布部45中切除一部分的状态。(i)第二充气部42的配置
第二充气部42由单片织物(也称为基布)43形成。作为用于织物片43的材料,具有高强度和挠性且易于折叠的材料是适宜的。例如,聚酯线或聚酰胺线制成的织物是合适的。织物片43沿定义于中部的折叠线44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对折。折叠的两部分下文称为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在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中除上部之外的周边部分,通过设置周边结合部47,使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彼此相结合。周边结合部47通过在周边以缝合线缝合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形成。周边结合部47也可通过除上述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之外的方法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形成。这也适用于下文讨论的周边结合部36、结合部54、内结合部55、以及分隔接合部56。
翻出缝合的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以形成第二充气部42。在借助于周边结合部47使第三布部45与第四布部46彼此结合之后,将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的内面外翻,以形成第二充气部42。通过翻出囊袋形成的第二充气部42,通常称为外翻式。由于上述的外翻,位于周边结合部47外侧的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的边缘,成为位于第二充气部42内部。周边结合部47外侧的边缘是缝合余量。
第二充气部42中的下部,被周边结合部47围住的部分形成充气本体48,对充气本体48充气以约束乘员P的腰部Pp。第二充气部42中的上部,没有设置周边结合部47的部分形成插入部49。插入部49中,靠近于折叠线44的部分形成充气器容纳部51,用于容纳上述的充气器组件20(参见图7和图8)。
第二充气部42也可以按与上述所示不同的方式形成。例如,可以将两块分开的织物片叠层放置,并将织物片的周边部分缝合起来以形成囊状第二充气部42。第一充气部31(下文说明)和第二充气部42,各自可以用两块分开的织物片形成。
此外,第二充气部42可以是非外翻式的,其中在周边结合部47使第三织物片45和第四织物片46彼此相结合之后,没有翻出第三织物片45和第四织物片46。在非外翻式中,位于周边结合部47外侧的第三织物片45和第四织物片46的边缘,位于第二充气部42的外侧并暴露。周边结合部47外侧的部分是缝合余量。
在形成插入部49的一对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之间,在充气器容纳部51前面的位置处设置供气道52(参见图12(A)、图12(B))。供气道52从充气容纳部51向前延伸并在插入部49的前端部开口。供气道52连接充气器容纳部51与插入部49前面的外部。在插入部49前方的外部,设置第一充气部31,其作为主要与乘员P胸部Pt相对应的保护部。
在插入部49中设置活门53。活门53将供气道52中充气气体G的流动方向限制为从插入部49向容置部38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前方)。活门53包括多个结合部54,结合部54使第三布部45与第四布部46彼此相结合,同时限定多个供气道52。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部54在上下方向隔开、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结合部54与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的前部(结合部54之上和之下的部分)形成活门53。下文再讨论活门53对充气气体G的流动方向的限制。(ii)第一充气部31的配置
第一充气部31由与第二充气部42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单织物片32形成。织物片32沿定义于中部的折叠线33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对折。折叠的两部分下文称为第一布部34和第二布部35,在第一布部34和第二布部35中除下部之外的周边部分,通过设置周边结合部36,使第一布部34和第二布部35彼此相结合。第一充气部31中,下缘37之上并包括折叠线33的部分形成容置部38。
与第二充气部42不同,第一布部34和第二布部35未经翻出。在图7和图8中,在第一布部34位于车辆外侧未被切除的部分,周边结合部36用粗虚线表示;以及,在外侧第一布部34被切除并露出位于车辆内侧的第二布部35的部分,周边结合部36用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表示。(iii)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的组合配置
在第二充气部42的折叠线44与第一充气部31的折叠线33相符合的情况下,将第二充气部42的插入部49布置在容置部38中。此布置导致容置部38环绕插入部49。
在折叠线44、33附近通过设置环形内结合部55,使插入部49与容置部38彼此相结合。借助于分隔结合部56也使插入部49和容置部38彼此相结合,分隔结合部56大致在前后方向并沿容置部38的下缘37延伸。部分分隔结合部56不用于使插入部49与容置部38的结合,而只是使第一充气部31的第一布部34与第二布部35的下缘彼此相结合。分隔结合部56将第一充气部31的内部空间和第二充气部42的内部空间分成上下部分。也就是,如果插入部49简单地插进容置部38,则第一充气部31的内部空间和第二插入部42的内部空间彼此相通。通过设置分隔结合部56,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的内部空间被分成上下部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充气部31的部分周边结合部36(用标号36A表示的部分),使插入部49和容置部38彼此相结合。按这种方式,借助于周边结合部36的部分36A、内结合部55和部分分隔结合部56,使第一充气部31与第二充气部42彼此相结合。
各分隔结合部56的后端56R,位于和内结合部55的下缘向前隔开的位置。插入部49和位于插入部49外侧的容置部38彼此交迭。处在插入部49与容置部38之间、并保持在内结合部55与分隔结合部56的后端56R之间的部分,形成两个排气道57。排气道57是用于向外部排出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的通道。其中形成排气道57的部分是两部分:处在位于车辆外侧的第一布部34和第三布部45之间的空间;以及,处在车辆内侧的第二布部35和第四布部46之间的空间。排气道57与现有技术公开中披露的排气孔相对应。
上述充气器组件20布置在插入部49的充气器容纳部51中,以使其倾斜并大致在上下方向延伸。在插入部49和容置部38中,将固定于保持架22的螺栓26穿过位于车辆内侧的第四布部46和第二布部35。
通过向后侧在展开方向从前侧开始依次折叠展开的气囊30(参见图5),使气囊模块AM形成为图9所示的紧凑容纳配置。按这种方式折叠气囊模块AM,以便能够易于将其贮存在靠背14中具有有限尺寸的贮存部15中(参见图1和图2)。
在形成为上述容纳配置的气囊模块AM中,穿过插入部49和容置部38的螺栓26由靠背14中的座椅框架16接纳。通过将螺母17紧扣于螺栓26,将气囊模块AM固定于座椅框架16。
如图1所示,除了上述气囊模块AM之外,侧气囊装置包括冲击传感器61和控制器62。冲击传感器61由加速度传感器构造而成,并设置在车辆10的车身侧部11中(参见图2和图3)。冲击传感器61检测从外部施加于车身侧部11的冲击。基于来自冲击传感器61的检测信号,控制器62控制充气器21的操作。
下面说明上述侧气囊装置的操作。
当强度超过预定值的冲击施加于车身侧部11时,侧气囊装置的冲击传感器61检测到冲击。控制器62基于检测信号向充气器21输出用于触发充气器21的触发信号。响应于此触发信号,充气器21中的气体发生剂产生高温高压充气气体G。如图9所示,充气气体G从气嘴23的气口24沿垂直于充气器21轴线L1的所有方向(径向)放出。
圆筒形保持架22罩住充气器21的外表面。保持架22的开口25允许充气气体G流过气口24,而保持架22周向除开口25之外的部分则阻塞充气气体G的流动。所以,充气气体G的流动方向(流出方向)是由保持架22中的开口25的位置确定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25位于保持架22的前部,以及,向前放出的大部分充气气体G通过开口25流向第一充气部31。此外,沿除前向之外的方向放出的大部分充气气体G撞上保持架22除开口25之外的部分,并使流动的方向改变为沿充气器21轴向L 1的两个方向。然而,气嘴23之上的充气器21部分所具有的直径比气嘴23的直径大。所以,充气器21的外周面与保持架22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小于气嘴23的外周面与保持架22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因此,流动方向被改变的充气气体G不太可能向上流动,而是趋于向下流动。因此,撞上保持架22并改变其流动方向的大部分充气气体G,通过保持架22的开口端22A并向下流动(参见图8)。由于开口25只设置在保持架22的部分周面中,向下流动的充气气体G的量大于向前流动的充气气体G的量。按这种方式,供至第二充气部42的充气气体G的量,大于供至第一充气部31的充气气体G的量。
如图1和图3所示,充气气体G的供给,导致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开始充气,然后使其展开并打开。在充气器容纳部51和充气器容纳部51附近的部分留在贮存部15中的情况下,使气囊30在车身侧部11与座椅12之间的狭窄空间SP中充气展开。更具体地,第一充气部31在车身侧部11与就座在座椅12上的乘员P的胸部Pt之间充气展开,而第二充气部42则在车身侧部11与乘员P的腰部Pp之间充气展开。此时,第一充气部31接纳的充气气体G的量,少于第二充气部42接纳的充气气体G的量。所以,在气囊30的充气展开的早期阶段,第一充气部31的充气内压比第二充气部42的充气内压低。
当气囊30没有约束乘员P时,充气部31、42中的内压随着充气气体G供给的进行而增大。相比较,在气囊30约束乘员P的约束状态下,充气部31、42受到来自乘员P的挤压力F(参见图11),使得充气部31、42的内压比非约束状态下的更高。
在上述气囊30中,第二充气部42的插入部49位于第一充气部31的容置部38中。在插入部49与插入部49外侧的容置部38之间,在车辆的外侧和内侧形成有排气道57。根据第一充气部31是否约束乘员P,使排气道57打开或关闭。<当第一充气部31未约束乘员P时>
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充气部31没有承受下文讨论的来自乘员P的挤压力F(参见图11),以及,充气部31、42的内压具有与充气器21所供给的充气气体G的量相对应的值。此时,设置在插入部49处的活门53打开,因而允许第二充气部42中的充气气体G流进第一充气部31中。也就是,如图12(B)所示,在插入部49中彼此层叠的第三布部45与第四布部46,由充气器21喷出的充气气体G使彼此推开。这加宽了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之间的空间,从而打开了供气道52。据此,来自充气器21的充气气体G,通过供气道52流进第一充气部31。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器组件20位于插入部49中。因此,与充气器组件20位于其他部位的情况相比,在气体放出开始之后的早期阶段,通过供气道52将充气气体G开始引导至第一充气部31。所以,第一充气部31在早期阶段进行充气。
此外,如图10所示,当供给的充气气体G导致插入部49的外侧第三布部45紧密接触容置部38的外侧第一布部34时,使外侧排气道57关闭。此外,当供给的充气气体G导致插入部49的内侧第四布部46紧密接触容置部38的内侧第二布部35时,使内侧排气道57关闭。据此,限制了充气气体G通过排气道57的流动。也就是,至少限制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通过排气道57排到气囊30外部。结果,如果由充气器21供给的充气气体G的量与现有气囊装置的情况相同,本发明的构造使得至少第一充气部31能比现有技术气囊装置的情况在更早的阶段充气。现有技术的气囊装置是这样一种类型,其中在约束乘员P之前充气气体就开始被排向外部,如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那样。<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
当乘员P没有受到约束时,只因通过插入部49供给的充气气体G使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增加。因此,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增大到不高于插入部49的内压的程度。
然而,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第一充气部31承受来自乘员P的挤压力F,如图11所示。因此,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比非约束状态下的高。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自充气气体G的排出开始已经历了相对较长的时期,而且从充气器21向插入部49的充气气体G的供给则开始减少或停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难以增加或维持插入部49的内压,插入部49的内压减小。
所以,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插入部49的内压低于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于是,插入部49的部分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被推离第一布部34和第二布部35。当插入部49中的部分外侧第三布部45与容置部38的外侧第一布部34分开时,打开外侧排气道57。允许充气气体G通过排气道57流动。此外,当插入部49中的部分内侧第四布部46与容置部38的内侧第二布部35分开时,打开内侧排气道57。这允许充气气体G通过排气道57流动。结果,至少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通过外侧和内侧排气道57排到气囊30外部。这降低了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以这种方式,避免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由于乘员P的胸部Pt的约束而过于增大。
此时,设置在插入部49中的活门53被关闭,如图12(A)中所示,使得已经流进第一充气部31的充气气体G被限制流出至第二充气部42。也就是,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比非约束状态的高,并且降低了插入部49的内压,将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横向朝彼此推近。第三布部45与第四布部46之间的空间变小,然后,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彼此紧密接触,这导致关闭了供气道52。据此,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受到限制而不能通过供气道52流出至插入部49(第二充气部42)。所以,第一充气部31中的过量充气气体G,可靠地通过排气道57排到气囊30外部,而不会回流至第二充气部42。
特别地,当将第三布部和第四布部46彼此横向推开时,活门53的结合部54限制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之间的空间(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的充气宽度),同时保证充气气体(G)通过供气道52充分流动。例如,在第一充气部31开始约束乘员P之前或在约束的早期阶段,假如充气器21立即停止喷出充气气体G,则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很可能彼此紧密接触,除了没有设置结合部54的情况。因此,供气道52很可能被关闭。所以,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的胸部Pt时,在早期阶段使供气道52关闭。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第二充气部42的插入部49位于第一充气部31的容置部38中。用于将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排出至气囊30外部的排气道57,形成在交迭的插入部49与容置部38之间。此外,借助于如图7中例示的结合部(周边结合部36的部分36A、内结合部55、以及部分分隔结合部56),使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彼此相结合。
所以,当第一充气部31没有约束乘员P时,各充气部31、42中的充气气体G导致插入部49与容置部38紧密接触。藉此,关闭排气道57,使得第一充气部31在早期阶段充气展开(参见图10)。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借助于由于限制所致的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增大,使部分插入部49与容置部38分开。这打开了内外排气道57,因而避免了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过度升高(参见图11)。
(2)充气器组件20布置在插入部49中。插入部49具有供气道52(参见图8),供气道52使插入部49的内外彼此相连通,并引导来自充气器21的充气气体G进入第一充气部31。所以,从充气气体G开始放出之后的早期阶段,充气气体G不仅供至第二充气部42,而且也供至第一充气部31,因而,在早期阶段使充气部31、42充气。
(3)活门53设置在插入部49中(参见图8),以及,活门53将供气道52中充气气体G的流动方向限定为从插入部向容置部38的单向。所以,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使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通过排气道57可靠排到气囊30的外部,而不会回流至第二充气部42。
(4)将一对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层叠并互相结合以形成插入部49,并在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之间形成供气道52。当第一充气部31没有约束乘员P时,来自充气器21的充气气体G打开活门53。这使第三布部45与第四布部46彼此分开,从而打开供气道52(参见图12(B))。藉此,允许来自充气器21的充气气体G通过供气道52流进第一充气部31。
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借助由于约束所致的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方面的增大而打开活门53。这导致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彼此紧密接触,从而关闭供气道52(参见图12(A))。藉此,限制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通过供气道52流出至插入部49(第二充气部42)。
(5)供气道52形成为活门53的一部分,并设置结合部54用于结合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参见图12(A)和图12(B))。因此,与没有设置结合部54的情况相比,第三布部45和第四布部46彼此更易于紧密接触,并因此更容易关闭供气道52。所以,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使供气道52在早期阶段关闭。
(6)由充气气体G使气囊30的第一充气部31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胸部Pt和车身侧部11之间充气展开(参见图11和图13)。所以,借助于将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通过排气道57排到气囊30外部,避免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过于增大。因此,柔和地保护了乘员P具有特别低冲击抵抗力或胸部Pt的侧面部分。
本发明可以实施成以下形式。<对充气器组件20的修改>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中保持架22用不同于螺栓26的紧固件固定至车辆(座椅框架16)的侧气囊装置。
保持架22可以具有封闭的上端和开口的下端,或者可以具有封闭的上下端。
充气器21可以直接安装至座椅框架16而不使用保持架22。
充气器21(充气器组件20)可以置于第二充气部42中除插入部49之外的位置。例如,充气器21(充气器组件20)可以置于第一充气部31中或跨接充气部31和42二者的位置中。<对气囊30的修改>
活门53可以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不同的结构。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活门,只要其将供气道52中充气气体G的流动方向限制为从插入部49向容置部38单向,就可以使用。
活门53中的结合部54的数量、位置和延伸方向可以按需要改变。
活门53可以省略。
将气囊30的内部空间(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分隔成上下部分,以及使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结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得。
除了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之外,气囊30可以具有其他充气部。在这种情况下,附加充气部可以形成如第二充气部42。也就是,两个第二充气部42可以与单个第一充气部31相连接。此外,多个充气部可以布置成形成一排。将一排之中充气部前面的一个用作第一充气部31,而充气部后面的一个则用作第二充气部42。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排端部(即最前充气部和最后充气部)之外的中间充气部,各皆起到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二者的功能。
在容置部38和插入部49之间可以只设置一个排气道57。可选择地,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排气道57。
供气道52可以改进为在不同于插入部49前端的位置处开口,例如,在插入部49的上端。
排气道57可以构造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不同。例如,插入部49中外侧第三布部45可以缝合至容置部38的外侧第一布部34,使得外侧排气道57的出口总是关闭。同样,插入部49中的内侧第四布部46可以缝合到容置部38的内侧第二布部35,使得内侧排气道57的出口总是关闭。在外侧第一布部34中,在与外侧第三布部45紧密接触或分开的区域中设置小孔。使用此小孔作为外侧排气道57的新出口。同样,在内侧第二布部35中,在与内侧第四布部46紧密接触或分开的区域中设置小孔。使用此小孔作为内侧排气道57的新出口。
在本改进中,第三布部45及第四布部46与第一布部34及第二布部35紧密接触,从而关闭小孔(排气孔57)。这限制充气气体G通过排气道57排到气囊30外部。相反,第三布部45及第四布部46与第一布部34及第二布部35分开,从而打开小孔(排气道57)。这使气囊30中的充气气体G能排到外部。<其他修改>
代替设置于靠背14中,贮存部15也可以设置在车身侧部11中。在这种情况下,还将贮存部15置于这样的位置,使得气囊30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侧面附近展开。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保护乘员P除胸部Pt和腰部Pp之外的身体部分的侧气囊装置。例如,气囊30的第一充气部31可以是保护乘员P胸部Pt之外的身体部分的充气部。此外,第二充气部42可以是保护乘员P腰部Pp之外的身体部分的充气部。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与上述侧气囊装置不同种类的气囊装置。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从侧面施加冲击时保护乘员头部的帘式气囊装置。
所以,本示例和实施方式应该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以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处给出的细节,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效置换内进行修改。

Claims (7)

1.一种气囊装置,包括:充气器,响应施加于车辆的冲击而放出充气气体;以及,气囊,由所述充气器供给的所述充气气体充气,以约束乘员从而保护所述乘员,
其中所述气囊包括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各自形成如囊状,并由来自所述充气器的所述充气气体充气,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部具有容置部,而所述第二充气部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以交迭方式布置在所述容置部中,以及
在交迭的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容置部之间形成排气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充气部和所述第二充气部彼此相连接,所述排气道用于将所述第一充气部中的所述充气气体排到所述气囊外部,以及,部分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容置部分离,使得所述排气道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器置于所述插入部中,以及在所述插入部中设置供气道,所述供气道连接所述插入部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充气部的内部,并将来自所述充气器的所述充气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一充气部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部中设置活门,所述活门将所述供气道中的所述充气气体的流动方向限制为从所述插入部向所述容置部的单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包括一对叠层的布部,在所述布部之间形成所述供气道,以及
当所述第一充气部没有约束所述乘员时,由来自所述充气器的所述充气气体的供给打开所述活门,并因此使所述布部彼此分离,以打开所述供气道;以及,当所述第一充气部约束所述乘员时,约束导致所述第一充气部的内压升高使所述活门关闭,从而促使所述布部彼此紧密接触,使得所述供气道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将所述供气道分成多个通道,以及,包括使所述布部彼此相结合的结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部在就座于车辆座椅中的所述乘员的胸部与车身侧部之间充气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气部在所述乘员的腰部与车身侧部之间充气展开。
CN2009101407090A 2008-05-13 2009-05-11 气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0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6097 2008-05-13
JP2008126097A JP5083024B2 (ja) 2008-05-13 2008-05-13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8126097 2008-05-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0049A CN101580049A (zh) 2009-11-18
CN101580049B true CN101580049B (zh) 2011-05-04

Family

ID=4125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07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0049B (zh) 2008-05-13 2009-05-11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00957B2 (zh)
JP (1) JP5083024B2 (zh)
CN (1) CN101580049B (zh)
DE (1) DE102009020935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8975B2 (ja) * 2008-11-28 2012-12-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837226B2 (en) * 2008-12-09 2010-11-23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apparatus
JP4892572B2 (ja) 2009-02-12 2012-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5433250B2 (ja) * 2009-02-13 2014-03-0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181990B2 (en) * 2009-03-31 2012-05-22 Tk Holdings Inc. Multiple chamber airbag system
JP5472294B2 (ja) * 2009-05-11 2014-04-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752948B2 (ja) * 2009-05-20 2011-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CN102695634B (zh) 2009-12-21 2014-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及侧面安全气囊的缝制方法
EP2412585B1 (en) * 2010-07-28 2015-09-09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apparatus
US8480124B2 (en) * 2011-01-18 2013-07-09 Autoliv Asp, Inc. Seat bolster chamber
US8491007B2 (en) * 2011-10-20 2013-07-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Variable lateral thickness airbag, system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of deploying same
JP5904090B2 (ja) * 2011-11-15 2016-04-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01863B2 (ja) * 2011-12-20 2016-10-0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付きシート
JP5664607B2 (ja) * 2012-08-02 2015-0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GB2508005B (en) * 2012-11-16 2018-07-18 Ford Global Tech Llc Bag-in-bag safety restraint with directional inflation
JP6064876B2 (ja) * 2013-01-25 2017-01-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851508B1 (en) 2013-03-15 2014-10-07 Autoliv Asp, Inc. Delayed vent in airbag curtain
JP2014205481A (ja) * 2013-03-18 2014-10-3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72833B2 (ja) * 2013-06-10 2016-08-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25877B2 (ja) * 2014-10-22 2017-1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91789B2 (ja) * 2015-06-05 2019-10-16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00274B2 (ja) * 2015-09-01 2019-04-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JP6543650B2 (ja) * 2017-03-31 2019-07-10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CN110116700B (zh) * 2018-02-06 2021-11-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8382598B (zh) * 2018-04-23 2024-01-1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CN108357684B (zh) * 2018-04-23 2024-01-1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空降乘员多级气囊协同缓冲座椅
CN111483425B (zh) * 2019-01-25 2023-05-0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座椅组件和车辆
US11007971B2 (en) * 2019-02-15 2021-05-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including spacer chamber
DE102019112344A1 (de) * 2019-05-10 2020-11-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ahrzeugsitzanordnung
KR20220104401A (ko) * 2021-01-18 2022-07-2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에어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4595A (en) * 1994-09-08 1995-10-03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Hidden volume cushion
US5560649A (en) * 1995-04-25 1996-10-01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Air bag cushion having variable volume
JPH10100827A (ja) * 1996-09-26 1998-04-2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577208B2 (ja) * 1997-12-09 2004-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213499B1 (en) * 1998-08-03 2001-04-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ide air bag system
JP3900765B2 (ja) * 1999-12-08 2007-04-0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85633B2 (ja) * 2003-01-31 2009-06-24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243976A (ja) * 2003-02-17 2004-09-02 Takata Corp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547176B1 (ko) * 2003-10-17 2006-01-3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US7210702B2 (en) * 2004-06-23 2007-05-01 Autoliv Asp, Inc. Airbag cushion with improved fabric deflector design
JP4453966B2 (ja) * 2004-06-28 2010-04-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06021281A1 (de) * 2004-08-19 2006-03-0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 zum schutz eines fahrzeuginsassen
JP4932271B2 (ja) * 2006-02-10 2012-05-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202006010362U1 (de) * 2006-06-29 2006-09-14 Takata-Petri Ag Seitengassackanordnung
DE202007007356U1 (de) * 2007-05-22 2007-10-04 Takata-Petri Ag Gassackanordnung
US8052168B2 (en) * 2007-07-20 2011-11-08 Tk Holdings Inc. Multi-chambered side airbag
JP5125596B2 (ja) * 2008-02-22 2013-01-2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00957B2 (en) 2011-03-08
DE102009020935B4 (de) 2014-03-27
US20090283991A1 (en) 2009-11-19
DE102009020935A1 (de) 2009-12-03
CN101580049A (zh) 2009-11-18
JP2009274516A (ja) 2009-11-26
JP5083024B2 (ja)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0049B (zh) 气囊装置
CN101746341B (zh) 气囊装置
US7111866B2 (en) Airbag and airbag system
US8052168B2 (en) Multi-chambered side airbag
JP4285167B2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350804B2 (en) Inflatable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with thorax protection
US7021652B2 (en) Airbag apparatus
EP1117569B1 (en) Airbag with diverter and expanded volume chamber
KR100445305B1 (ko) 측면 에어백
EP2537718B1 (en) Airbag device
US7264269B2 (en) Head-protecting airbag and head-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CN103241210B (zh) 侧气囊装置
CN103963732B (zh) 制造气囊的方法
US9932011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US20070052222A1 (en)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s
US20060197318A1 (en) Multiple chambered airbag system
JP2006248511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224733A (zh) 侧气囊装置
CN105416224A (zh) 侧气囊装置
JP2009023640A (ja) マルチチャンバ式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CN103963731A (zh) 侧气囊装置
US6116644A (en) Frontal air bag system
JP2007001362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92894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435543B1 (en) Inflatable side curt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