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8973A - 多色热敏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色热敏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8973A
CN1638973A CNA038052342A CN03805234A CN1638973A CN 1638973 A CN1638973 A CN 1638973A CN A038052342 A CNA038052342 A CN A038052342A CN 03805234 A CN03805234 A CN 03805234A CN 1638973 A CN1638973 A CN 1638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fluorane
composite particles
phenyl
thermal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52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0325C (zh
Inventor
永井龙夫
滨田薰
福地忠一
佐佐木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8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8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03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03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4Multicolour therm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chemical colour formers
    • B41M5/337Additives; Binders
    • B41M5/3375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t Sensitive Colour Forming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多色热敏记录介质,特征在于至少一种染料前体和聚异氰酸酯组分的聚合物形成复合微粒,并且聚异氰酸酯组分包括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和/或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

Description

多色热敏记录介质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色热敏记录介质,其使用由染料前体和聚合物构成的复合微粒。
发明背景
热敏记录法指的是通过设置热敏显色层,该热敏显色层主要由无色或淡色的给电子型染料前体和衬底上的受电子型显色剂组成,并通过使用感热头、感热笔或激光束加热,使所述染料前体与显色剂在瞬间反应,以获得记录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公开在公开号为43-4160或45-14039的日本专利公开中。这种热敏式记录方法不需要显影及定影过程,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设备获得适当形状的图像。并且,这些设备具有相对便宜、紧凑、不需维修和没有噪声的优点。因而,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影印、印刷、测量仪器的记录仪、贴签机、火车票的自动售票机领域。随着这些应用的推广,对热敏记录介质的品质的要求变得多样化,例如可以提及的是更高的图像灵敏度、稳定性和记录图像的多色化。特别地,记录图像的多色化的优点是,可以用与其它部分不同的色调来记录要强调的字母和图案。
作为多色热敏记录介质,以下两种是已知的。也就是说,一种是薄片层型,其在衬底上形成显示不同颜色的多个显色层,并利用加热温度或热能的改变形成记录图像;另一种是单层型,其在同一显色层中含有两种或多种显示不同颜色的染料前体。
多层型的特征在于层压高温显色层和低温显色层,该低温显色层在比高温显色层低的温度范围内或低的热能下显色,并通过消色或增色而实现多色。在消色型中显色机理详细说明如下。也就是说,通过较低温度的加热只有低温显色层显色,然而在较高温度的加热下,具有消色功能的消色剂作用于低温显色层的显色系而仅仅使高温显色层显色。这种方法具有可自由选择显色色调的优点,然而为了达到足够的消色效果,必须加入大量的消色剂,但大量消色剂的存在降低了记录图像的稳定性。并且,由于熔化消色剂浪费大量能量,产生了记录感光度降低的问题。
在增色型的情况下,在较低的温度下低温显色层显色,在较高的温度下高温显色层显色,亦即,由于这些显色层同时显色并且这两个显色层的颜色是通过混合得到的,因此有必要基本上将高温显色层的颜色限制为黑色。并且,由于高温显色层的黑色图像是通过与低温显色层的显色系混合而得到的,低温显色层的颜色被雾化成黑色的影像,并且显色色调之间的差别变得不清晰,尤其是外围周边处的颜色混合变得显著,并因此难以得到鲜明的黑色。并且当暴露于高温环境例如在汽车的仪表板上时,产生了下列问题,亦即,高温显色层显色并在低温显色的色调上形成雾面,或者使颜色变黑。
在单层多色热敏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已知使用微胶囊。在公开号为60-242093的日本专利公开中,记载了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玻璃化转变点的微胶囊中装有不同的显色组分。在公开号为4-101855的日本专利公开中,公开了微胶囊的形成方法。也就是说,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染料前体和微胶囊的成壁材料而制得溶液,将该溶液乳化并分散在亲水胶体溶液中,然后在将体系升温的同时将体系的内部压力抽真空以蒸发掉有机溶剂,并由此形成了微胶囊的壁。
然而,在上述公开号为60-242093的日本专利公开的情况下,当显示不同颜色的染料被分别装入微胶囊时,由于这些染料被微胶囊的壁完全隔离,显色感光度降低并且色分离性变差。并且,由公开号为4-101855的日本专利公开中公开的方法得到的微胶囊容易被压碎。公开号为9-76634的日本专利公开中的微胶囊详细说明如下。也就是说,微胶囊的制备是以染料作为溶质,并使油性溶液(其溶剂为有机溶剂)乳化并分散在水溶液中,并形成由包裹油滴的聚合物构成的壁膜。然而,对于使用有机溶剂的微胶囊,无色染料与显色剂的显色反应通过有机溶剂引发,并产生底色老化和在摩擦时变脏的问题。更进一步,公开号为4-101855的日本专利公开中公开的、包含固态染料前体的微胶囊容易被压碎,并且底色和耐摩擦性差,并且不足以得到具有足够品质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
为了弥补常规微胶囊的缺陷,公开号为9-102025的日本专利公开和公开号为9-290565的日本专利公开中公开了使用复合微粒的方法,该复合微粒是通过由染料前体与聚脲或聚氨酯组成的聚合物复合而得到的。然而,虽然该方法能解决胶囊破坏的问题,但是该方法却不足以得到清晰的低温显色图像和清晰的高温显色图像。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主题是提供一种多色热敏记录介质,其能够同时获得清晰的低温显色色调和清晰的高温显色色调,在低温显色色调和高温显色色调之间没有雾化现象,并且具有优良的色分离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继续进行了艰苦的研究,并通过使用特定的染料前体的复合微粒而实现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热敏记录层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该热敏记录层中含有显示不同色调的两种或多种无色或浅色的染料前体,还含有有机显色剂,其通过与设置在衬底上的所述染料前体反应而显色,其中至少一种所述染料前体被包含在含有染料前体和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复合微粒中,并且所述的热敏记录层中还含有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和/或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作为所述的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
在基于热能的高低可得到的两种或多种不同色调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中,可以将各种色调组合,并且高温显色的黑色色调与较低温度显色的其它色调的组合易于控制。例如,在蓝-黑两种颜色组合的情况下,蓝色先在低温度范围显色,然后黑色在高温范围显色。并且,在红-黑两种颜色组合的情况下,红色先在低温度范围显色,然后黑色在高温范围显色。在蓝-黑显色的情况下,由于蓝色的色调和黑色的色调比较相似,每种颜色都稍微有点雾化但没有太大影响,也不损害色分离性。相反,在红-黑显色的情况下,这两种色调是相当不同的,因此鲜明的红色图像受到损坏,而不能得到漂亮的红色,色分离性也降低了。因此,不同于黑色的形成,为了在低温显色时得到鲜明的色调,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含有染料前体和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复合微粒,并且所述的复合微粒优选被用作在高温范围显色的显色组分。并且本发明同时发现,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使用至少一种选自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和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的化合物而得到解决。
个中缘由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可以进行如下推测。也就是说,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和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具有联苯基骨架或二苯基甲烷的骨架,并且这些骨架的特征在于结构中很少有直线结构且主要由苯骨架构成。因而,这些化合物不容易受热振动并且是稳定的,此外这些复合微粒的耐热性得到改善,结果复合微粒在更高的温度范围内充分显色。并且由于这些复合微粒具有足够的耐热性,因此可以得到具有更灵敏的热敏特性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并且提高了色分离性。
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
将对本发明作更加详细的说明。
首先,将用于制备包含染料前体和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复合微粒的方法详细说明如下。作为染料前体,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化合物,可以具体提及的是下列化合物:
<显示黑色的染料前体>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间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正辛基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苄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二苄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乙氧基乙基-7-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邻,对二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乙氧基乙基-7-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对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7-(邻氯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7-(邻氟苯胺基)荧烷
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二正戊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
3-二正戊基氨基-7-(间三氟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正戊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
3-二正戊基氨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
3-吡咯烷子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哌啶子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N-甲基-N-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N-甲基-N-环己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N-乙基-N-环己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N-乙基-N-二甲苯基氨基)-6-甲基-7-(对氯苯胺基)荧烷
3-(N-乙基-对甲苯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N-乙基-N-四氢化糠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3-(N-乙基-N-乙氧基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
2-氯-3-甲基-6-对(对苯基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
2-氯-6-对(对二甲氨基苯基)氨基苯胺基荧烷
3,3-双-[2-(对二甲氨基苯基)-2-(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5,6,7-四溴-2-苯并[c]呋喃酮
3,3-双-[2-(对二甲氨基苯基)-2-(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5,6,7-四氯-2-苯并[c]呋喃酮
3,3-双-[1,1-双(4-吡咯烷并苯基)乙烯-2-基]-4,5,6,7-四溴-2-苯并[c]呋喃酮
3,3-双-[1-(4-甲氧基苯基)-1-(4-吡咯烷子基苯基)乙烯-2-基]-
4,5,6,7-四氯-2-苯并[c]呋喃酮
3-二乙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氯-7-对甲基苯胺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
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氯-7-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甲基苯胺基荧烷
<显示蓝色的染料前体>
3,3-双(对-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2-苯并[c]呋喃酮
3,3-双(对-二甲氨基苯基)-2-苯并[c]呋喃酮
3,3-双(对-二乙基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2-苯并[c]呋喃酮
3,3-双(对-二甲氨基苯基)-6-二正丙基氨基-2-苯并[c]呋喃酮
三(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正辛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苄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二苄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二苯基甲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二萘基甲基氨基荧烷
3-(4-二乙基氨基-2-乙氧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2-苯并[c]呋喃酮
3-(4-二乙基氨基-2-乙氧基苯基)-3-(1-辛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2-苯并[c]呋喃酮
3-(4-环己基乙基氨基-2-甲氧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2-苯并[c]呋喃酮
3-(4-环己基甲基氨基-2-甲氧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2-苯并[c]呋喃酮
3-(4-二乙基氨基-2-己氧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2-苯并[c]呋喃酮
<显示绿色的染料前体>
3-二乙基氨基-7-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二苄基苯胺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5-甲基-7-二苄基苯胺基荧烷
3-(N-乙基-N-己基氨基)-7-苯胺基荧烷
3-吡咯烷子基-7-环己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环己基氨基荧烷
3-(N-对甲苯基-N-乙基氨基)-7-(N-甲基-N-苯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N-甲基-N-苯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辛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N-环己基-N-苄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二对氯苄基氨基)荧烷
3-(N-乙基-N-己基氨基)-7-(N-甲基-N-苯基氨基)荧烷
3-吡咯烷基-7-二苄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7-(邻氯苄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乙氧基乙基-7-苯胺基荧烷
<显示红色的染料前体>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氯荧烷
3-二乙基氨基-7-氯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甲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苯并[a]荧烷
10-二乙基氨基-4-二甲氨基-苯并[a]荧烷
3-二乙基氨基-7-(二-对甲基苄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甲基-7-二苄基氨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7-甲基荧烷
3-(N-乙基-N-异戊基氨基)-7-苯并[a]荧烷
3-(N-乙基-N-对甲基苯基氨基)-7-甲基荧烷
3-二乙基氨基-6-氯-7-甲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氯荧烷
3-环己基氨基-6-氯荧烷
3-二乙基氨基-6,8-二甲基荧烷
3-二丁基氨基-6-甲基-7-溴荧烷
3,6-双(二乙基氨基)荧烷-γ-(4′-硝基)·苯胺基内酰胺
3,3-双(1-乙基-2-甲基吲哚-3-基)-2-苯并[c]呋喃酮
3,3-双(1-正丁基-2-甲基吲哚-3-基)-2-苯并[c]呋喃酮
3,6-双(二乙基氨基)荧烷-γ-苯胺基内酰胺
这些染料前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在本发明中,由于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显影能力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黑色染料前体是合适的,尤其是希望使用3-(N-异戊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S-205>和3-(N-异丁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PSD-184>。
在本发明中,至少含有一种选自4,4′-二异氰酸-3,3′-二甲基-1,1′-联苯和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的化合物。相对于多价异氰酸酯的总重量,这些化合物的含量为5wt%-50wt%,优选含量为10wt%-40wt%。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是下面通式(1)所示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n为0-4。特别是Nihon聚氨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Millionate MR-100、Mi11ionate MR-200或Mi1lionate MR-400。
除4,4′-二异氰酸-3,3′-二甲基-1,1′-联苯和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之外,使用的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是能与水反应生成聚脲或聚氨酯-聚脲的化合物,或可以是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本身,或可以是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与其反应的多元醇的混合物,或者是聚合物,例如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多元醇、缩二脲或异氰脲酸酯的加合物。
例如作为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特定例子,可以提及的是
二异氰酸酯例如:
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
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
2,6-甲代亚苯基二异氰酸酯
2,4-甲代亚苯基二异氰酸酯
萘-1,4-二异氰酸酯
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
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
5-异氰酸酯-1-(异氰酸酯甲基)-1,3,3-三甲基环己烷
1,3-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
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
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
亚二甲苯基-1,4-二异氰酸酯
4,4′-二苯基丙烷二异氰酸酯
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亚丙基-1,2-二异氰酸酯
亚丁基-1,2-二异氰酸酯
亚环己基-1,2-二异氰酸酯或
亚环己基-1,4-二异氰酸酯,
三异氰酸酯例如:
4,4′,4″-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或甲苯-2,4,6-三异氰酸酯,
四异氰酸酯,例如4,4′-二甲基二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
作为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的加合物,例如可以使用异氰酸酯预聚物,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2,4-甲代亚苯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或三氯乙烯二异氰酸酯的己三醇加合物。并且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缩二脲或聚合物如异氰脲酸酯也可用于本发明。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在这些化合物中,希望含有至少一种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其选自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和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而作为多元醇化合物的特定例子,可以提及的是例如,脂肪酸三醇,如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丙二醇、2,3-二羟基丁烷、1,2-二羟基丁烷、1,3-二羟基丁烷、2,2-二甲基-1,3-丙二醇、2,4-戊二醇、2,5-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二羟基环己烷、二乙二醇、1,2,6-三羟基己烷、苯乙二醇、1,1,1-三羟甲基丙烷、己三醇、季戊四醇或丙三醇,芳族多元醇和烯化氧的缩合产物,例如1,4-二(2-羟基乙氧基)苯、1,3-二(2-羟基乙氧基)苯、对-亚二甲苯基二醇、间-亚二甲苯基二醇、α,α′-二羟基-对二异丙基苯、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2-(p,p′-二羟基二苯基甲基)苯甲醇、4,4′-亚异丙基联苯酚、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亚异丙基联苯酚的环氧乙烷加合物、4,4′-亚异丙基联苯酚的环氧丙烷加合物和分子中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如2-羟基丙烯酸酯。
作为多胺化合物,可以提及的是例如乙二胺、三甲撑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哌嗪、2-甲基哌嗪、2,5-二甲基哌嗪、2-羟基三甲撑二胺、二乙撑三胺、三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二乙基氨基丙胺、四乙撑五胺和环氧化合物的胺加合物。当然,多元醇化合物或多胺化合物并不限于上述化合物,且需要时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化合物。
作为溶解这些材料的溶剂,可以提及的有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氯丁烷或氯丙烷。在这些溶剂中,优选使用能够充分溶解染料前体和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的那些溶剂。
并且在染料前体的复合微粒中还可以包含醇例如正丁醇、乙二醇,紫外线吸收剂如苯并三唑、二苯甲酮、水杨酸或benzooxadinons,或抗氧化剂如受阻胺或受阻酚。此外,为了提高显色灵敏度,可以向热敏记录材料中加入本领域公知的感光剂。
此外,含有熔化温度或软化温度在50-150℃之间的树脂,在较高温度显影时可以比在较低温度显影时有效地抑制色调雾化。作为这种树脂的特定例子,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特别可以提到的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乙酸乙烯基酯、乙烯-乙酸共聚树脂、乙烯基·乙酸乙烯基酯-氯乙烯接枝共聚物树脂、1,1-二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氯化氯乙烯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苯氧树脂、氟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亚胺树脂、聚烯丙基树脂、热塑聚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醚醚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聚对甲基苯乙烯树脂、聚亚苯基醚、聚亚苯基亚硫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离聚物树脂、AAS树脂、AES树脂、AS树脂、ABS树脂、ACS树脂或MBS树脂。在这些树脂中,由于软化温度在80-120℃之间的树脂具有良好的结果,因而优选使用。尤其是由于对染料前体和复合微粒具有良好溶解性的聚苯乙烯具有优越的热敏感度,因而最优选使用。在本发明中,术语“软化温度”在“物理和化学辞典”(Iwanami Shoten,1998年7月4日第四版)中有描述,并且表示温度升高时指示具有明显流动性的软化状态时的平均温度。熔化温度或软化温度在50-150℃之间的树脂的含量可以根据所需的性能调整。当含量太小时,不能充分显示树脂的作用;当含量太大时,形成具有适当粒径的复合微粒变得困难。在本发明中,相对于一份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树脂的含量为10wt%或更多,优选25wt%或更多,并且相对于一份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树脂的含量为400wt%或更少,优选100wt%或更少。
本发明的复合微粒可以使用上述材料根据以下方法制备。例如,将染料前体、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其它组分(如果需要的话)溶于低沸点的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中,然后所得溶液在水可分散的并溶解了保护胶体的介质中乳化。此外,在需要时混入反应性化合物(例如多胺),然后将获得的乳液加热以使这些聚合物形成材料聚合,这样可以得到复合微粒。
特别是例如,将染料前体和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在30℃-100℃投入到具有100℃或更低熔点的有机溶剂中并溶解,然后用乳化剂使其乳化。乳化在10000R.P.M的转速进行10分钟或更少。作为使用的乳化剂,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乳化剂,然而最优选使用聚乙烯醇。
然后通过在50℃-100℃加热1-3小时而将有机溶剂蒸发掉,并且通过使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在所述温度再反应1-3小时而聚合。冷却至室温后,可以制得复合微粒的分散体。
作为其它方法,可以提及的是以下方法。也就是说,使用多价异氰酸酯作为溶剂,然后将含有染料前体的溶质溶于所述溶剂中。然后将所得溶液乳化为亲水胶体的水溶液,并进行多价异氰酸酯的聚合反应。
所得复合微粒的平均粒度为0.1μm-10.0μm,为了提高显色感光度,优选小于1μm。
并且在本发明中,为了在较高温度(或更高能量)下得到更加致密、清楚的图像,认为增加染色前体的含量是有效的,并且基于复合微粒的总重量,染料前体的含量为40wt%或以上,优选55wt%以上并且80wt%或以下,优选75wt%或以下。
然而,当复合微粒中染料前体的含量太多时,即使是在能够表现出低温发光色调的这种低温或者低能量的情况下,复合微粒的发光也会导致低温发光色调的雾化,并降低低温发光色调的鲜明性和颜色分离性。相反,在本发明中,通过含有特定的化合物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在低温或低能量记录时,抑制了复合微粒的发光,并得到鲜明的低温发光色调;并且,在高温或高能量记录时,含有染料前体的复合微粒发光色调鲜明,由此得到了发光色调鲜明的热敏记录介质。
在本发明多色热敏记录介质的热敏记录层中,热敏记录层中含有上述复合微粒和染料前体(从所述复合微粒中含有的染料前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需要该染料前体在比复合微粒低的温度下发光,并优选选自常规的公知染料前体,例如前面所述的染料前体。可以在本方法中使用的染料前体与常规热敏记录介质中使用的相同,也就是说,以固体微粒状态分散。
本发明热敏记录介质中使用的受电子有机化合物,可以使用热敏记录领域公知的有机显色剂,例如可以提及的是,例如公开号为3-207688或5-24366的日本专利公开中描述的双酚A、4-羟基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单酯、双(羟基苯)硫醚、4-羟基苯基芳基砜、4-羟基苯基芳基磺酸盐、1,3-二[2-(羟基苯)-2-丙基]苯、4-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酯或双酚砜,公开号为8-59603的日本专利公开中描述的氨基苯砜酰胺衍生物,或国际公开WO97/16420中描述的二苯砜架桥连的化合物,然而并不限于这些化合物。这些显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双酚A类>
4,4′-亚异丙基二苯酚(别名双酚A)
4,4′-亚环己基二苯酚
p,p′-(1-甲基亚正己基)二苯酚
1,7-二(羟基苯基硫基)-3,5-二氧杂环庚烷
<4-羟基苯甲酸酯类>
4-羟基苯甲酸苄基酯
4-羟基苯甲酸乙基酯
4-羟基苯甲酸丙基酯
4-羟基苯甲酸异丙基酯
4-羟基苯甲酸丁基酯
4-羟基苯甲酸异丁基酯
4-羟基苯甲酸甲基苄基酯
<4-羟基邻苯二甲酸二酯类>
4-羟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4-羟基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
4-羟基邻苯二甲酸二苄酯
4-羟基邻苯二甲酸二己酯
<邻苯二甲酸单酯类>
邻苯二甲酸单苄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环己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苯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甲基苯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苯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丙基苄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卤代苄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乙氧基苄基酯
<双-(羟基苯基)硫醚类>
双-(4-羟基-3-叔丁基-6-甲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5-二甲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甲基-5-乙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甲基-5-异丙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3-二甲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5-二甲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5-二异丙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3,6-三甲基苯基)硫醚
双-(2,4,5-三羟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环己基-5-甲基苯基)硫醚
双-(2,3,4-三羟基苯基)硫醚
双-(4,5-二羟基-2-叔丁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5-二苯基苯基)硫醚
双-(4-羟基-2-叔辛基-5-甲基苯基)硫醚
<4-羟基苯基芳基砜类>
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砜
4-羟基-4′-正丙氧基二苯砜
4-羟基-4′-正丁氧基二苯砜
<4-羟基苯基芳基磺酸盐类>
4-羟基苯基苯磺酸盐
4-羟基苯基对甲苯磺酸盐
4-羟基苯基亚甲基磺酸盐
4-羟基苯基对氯苯磺酸盐
4-羟基苯基对叔丁基苯磺酸盐
4-羟基苯基对异丙基苯磺酸盐
4-羟基苯基-1′-萘磺酸盐
4-羟基苯基-2′-萘磺酸盐
<1,3-二[2-(羟基苯基)-2-丙基]苯类>
1,3-二[2-(4-羟基苯基)-2-丙基]苯
1,3-二[2-(4-羟基-3-烷基苯基)-2-丙基]苯
1,3-二[2-(2,4-二羟基苯基)-2-丙基]苯
1,3-二[2-(2-羟基-5-甲基苯基)-2-丙基]苯
<间苯二酚类>
1,3-二羟基-6-(α,α-二甲基苄基)-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酯类>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苄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甲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乙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丙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丁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异丙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叔丁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己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辛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壬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环己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β-苯乙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苯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α-萘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β-萘基酯
4-羟基苯甲酰基氧基苯甲酸仲丁基酯
<双酚砜类(I)>
双(3-1-丁基-4-羟基-6-甲基苯基)砜
双(3-乙基-4-羟基苯基)砜
双(3-丙基-4-羟基苯基)砜
双(3-甲基-4-羟基苯基)砜
双(2-异丙基-4-羟基苯基)砜
双(2-乙基-4-羟基苯基)砜
双(3-氯-4-羟基苯基)砜
双(2,3-二甲基-4-羟基苯基)砜
双(2,5-二甲基-4-羟基苯基)砜
双(3-甲氧基-4-羟基苯基)砜
4-羟基苯基-2′-乙基-4′-羟基苯基砜
4-羟基苯基-2′-异丙基-4′-羟基苯基砜
4-羟基苯基-3′-异丙基-4′-羟基苯基砜
4-羟基苯基-3′-仲丁基-4′-羟基苯基砜
3-氯-4-羟基苯基-3′-异丙基-4′-羟基苯基砜
2-羟基-5-叔丁基苯基-4′-羟基苯基砜
2-羟基-5-氨基苯基-4′-羟基苯基砜
2-羟基-5-异丙基苯基-4′-羟基苯基砜
2-羟基-5-叔辛基苯基-4′-羟基苯基砜
2-羟基-5-丁基苯基-3′-氯-4′-羟基苯基砜
2-羟基-5-叔丁基苯基-3′-甲基-4′-羟基苯基砜
2-羟基-5-叔丁基苯基-3′-异丙基-4′-羟基苯基砜
2-羟基-5-叔丁基苯基-2′-甲基-4′-羟基苯基砜
<双酚砜类(II)>
4,4′-磺酰基二苯酚
2,4′-磺酰基二苯酚
3,3′-二氯-4,4′-磺酰基二苯酚
3,3′-二溴-4,4′-磺酰基二苯酚
3,3′,5,5′-四溴-4,4′-磺酰基二苯酚
3,3′-二氨基-4,4′-磺酰基二苯酚
<其它>
对-叔丁基苯酚
2,4-二羟基二苯甲酮
酚醛清漆类酚醛树脂
4-乙酰苯酚
对-苯基苯酚
乙酸苄基-4-羟基苯酯
对-苄基苯酚
4,4′-双(对-甲苯磺酰基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甲烷
4,4′-双(苯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二苯基硫醚
并且,在公开号为10-258577的日本专利公开中提到了由高级脂肪酸金属配合物盐和多价羟基芳族化合物组成的金属螯合物类显色剂可以用于成像材料。这些螯合物类显色剂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无色染料和有机显色剂共同使用。
并且,通常在热敏记录介质中加入感光剂以提高感光度。可以提及的特定例子如下,然而不限于这些化合物,并且可以共同使用。
例如,可以提及的是硬脂酸酰胺,
甲氧基羰基-N-苯甲酰胺硬脂酸盐,
N-苯甲酰基硬脂酸酰胺,
N-花生酸酰胺,
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
山俞酸酰胺,
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
羟甲基酰胺,
N-羟甲基硬脂酸酰胺,
对苯二酸二苄基酯,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对-苄氧基苯甲酸苄酯,
1-羟基-2-苯基萘甲酸酯,
草酸二苄酯,
草酸二对甲基苄基酯,
草酸二对氯苄基酯,
2-萘基苄基醚,
m-二苯基苯,
间-苄基联苯,
1,2-双(苯氧基甲基)苯<PMB-2>,
甲苯基联苯基醚,
二(对-甲氧基苯氧基乙基)醚,
1,2-二(3-甲基苯氧基)乙烷,
1,2-二(4-甲基苯氧基)乙烷,
1,2-二(4-甲氧基苯氧基)乙烷,
1,2-二(4-氯苯氧基)乙烷,
1,2-二苯氧基乙烷,
1-(4-甲氧基苯氧基)-2-(2-甲基苯氧基)乙烷,
对-甲硫基苯基苄基醚,
1,4-二(苯基硫基)丁烷,
对-N-乙酰甲苯胺,
对-乙酰氨基苯乙醚,
N-乙酰乙酰基-对-甲苯胺,
二(β-联苯基乙氧基)苯,
对-二(乙烯氧基乙氧基)苯和1-异丙基苯基-2-苯乙烷。通常,对于1重量份的作为复合微粒和固体颗粒而包含的染料前体的总重量,使用0.1-10重量份的这些感光剂。
对于本发明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为了在保存期间能稳定该记录介质,可以使用保存稳定剂。作为特定例子,可以提及的是例如受阻酚化合物如,
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
1,1,3-三(2-甲基-4-羟基-5-环己基苯基)丁烷
4,4′-亚丁基双(2-叔丁基-5-甲基苯酚)
4,4′-硫基双(2-叔丁基-5-甲基苯酚)
2,2′-硫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或
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
4-苄氧基-4′-(2-甲基缩水甘油基氧基)二苯砜或
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通常,1重量份所含的作为复合微粒和固体颗粒的染料前体的总重量中使用0.1-10重量份的这些保存稳定剂。
作为用于多色热敏记录介质的粘合剂的特定例子,可以提到的是淀粉、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酪蛋白、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由羧基变性的聚乙烯醇、由乙酰乙酰基变性的聚乙烯醇、由硅变性的聚乙烯醇、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性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性盐、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碱性盐或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碱性盐、乳胶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丁腈橡胶,可水分散的粘合剂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酰胺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作为填料的特定实例,可以使用的是无机填料如活性粘土、粘土、煅烧粘土、滑石、高岭土、煅烧高岭土、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钡、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硅或氢氧化铝,或有机填料如脲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或酚醛树脂。
并且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分散剂,如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表面活性剂、消泡剂、荧光增白剂、滑爽剂、UV消除剂、或抗氧剂。
作为用于本发明热敏记录介质的衬底,大体上可以使用纸,例如无木纸、中级纸、再生纸或涂料纸,然而也可以自愿使用各种无纺布、塑料薄膜、合成纸、金属箔或复合板(complex sheet)或这些薄片的混合物。
并且为了提高保存性能,可以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由聚合物组成的表面涂层,并且为了改善显色灵敏度,在热敏记录层下形成由含有一种填料的聚合物构成的内涂层。也可以在热敏记录层和表面涂层之间形成一个中间层。
本发明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可以使用上述各种原料通过公知的常规方法制备。对用于热敏记录介质的各个层的涂层的制备方法没有限制,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水作为分散介质,混和染料前体复合微粒、有机显色剂、粘合剂以及填料和滑爽剂(需要时加入),然后搅拌来制备。通常,使用沙磨床、磨光器或球磨机分别将这些原料研磨并分散在水中,然后混合,由此可以得到水性涂层。染料前体和显色剂的用量比例根据染料前体和显色剂的种类自愿选择并不受限制,然而,1重量份所含的作为复合微粒和固体颗粒的染料前体中使用1-50重量份的染料前体,优选2-10重量份。对于粘合剂,相对于每层固体的总重量使用15-80重量份。并且,在复合微粒中,固态染料前体在染料前体中的比例不受限制,然而优选为0.5-3重量%。
对用于形成每层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并且例如可以适当地选择例如气刀涂布、Valiber刮板涂布、单向刮板涂布、棒式刮板涂布、短暂停留涂布、瀑幕涂布法或模压涂布。例如,用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层可以涂布在衬底上并干燥,然后用于涂层表层的涂层涂布在热敏记录层上并干燥。此外,用于热敏记录层的涂层总量大约为2-12g/m2,优选为3-10g/m2(干重),并且用于内涂层、中间层或表层涂层,总量控制在0.1-15g/m2,优选控制在0.5-7g/m2(干重)。
并且,本发明的热敏记录介质可以在衬底反面提供背面涂层,以进一步提高保存性能。更进一步,在每层形成后可以进行平滑化处理,例如超级砑光。
本发明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可以用于通常使用热敏记录介质的领域,例如商用或家用传真感光纸、POS用、物流用、工业用的标签、用于文字处理机的印刷纸、超级市场印刷用纸、医疗测量仪印刷用纸、工业测量印刷用纸、用于银行的ATM纸或券纸。
实施例
根据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将对本发明的热敏记录介质作更确切的说明,然而不限于这些说明。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份”和“%”表示“重量份”和“重量%”。
[复合微粒A的合成]
在60-70℃,将10份3-(N-异丁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PSD-184>和0.8份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TOD1,日本曹达生产)溶于20份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9.6份摩尔比为3∶1的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三井武田生产,TAKENATE D110N,75重量%的乙酸乙酯溶液)并均匀混合。然后该混合物逐渐加入到55份6%的聚乙烯醇(Kuraray制,PVA-217)的水溶液中,使用乳化器在9000R.P.M搅拌乳化。然后加入80份水,在60℃加热该分散体两个小时以除去乙酸乙酯,然后在70℃搅拌异氰酸酯3个小时而聚合。由此制备了平均粒度为0.5μm的复合微粒A的分散体(20%)。
[复合微粒B的合成]
除了使用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日本聚氨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MILLIONATE MR·200)代替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外,使用与合成复合微粒A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0.5μm的复合微粒B的分散体(20%)。
[复合微粒C的合成]
除了将0.8份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变为1.6份、9.6份摩尔比为3∶1的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变为8.5份外,使用与合成复合微粒A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0.5μm的复合微粒C的分散体(20%)。
[复合微粒D的合成]
除了将0.8份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变为3.2份、9.6份摩尔比为3∶1的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变为6.4份外,使用与合成复合微粒A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0.5μm的复合微粒D的分散体(20%)。
[复合微粒E的合成]
除了将3-(N-异丁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PSD-184>变为3-(N-异戊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S-205>外,使用与合成复合微粒A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0.5μm的复合微粒E的分散体(20%)。
[复合微粒F的合成]
除了将0.8份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变为4.8份、9.6份摩尔比为3∶1的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变为4.3份外,使用与合成复合微粒A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0.5μm的复合微粒F的分散体(20%)。
[复合微粒G的合成]
除了使用0.4份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和0.4份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日本聚氨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MILLIONATE MR·200)代替0.8份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的,使用与合成复合微粒A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0.5μm的复合微粒G的分散体(20%)。
[复合微粒H的合成]
除了将0.8份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变为0份、9.6份摩尔比为3∶1的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变为10.7份外,使用与合成复合微粒A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0.5μm的复合微粒H的分散体(20%)。
[复合微粒I的合成]
除了将10份3-(N-异丁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PSD-184>变为5份3-(N-异丁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PSD-184>和5份3-(N-异戊基-N-乙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S-205>外,使用与合成复合微粒A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度0.5μm的复合微粒I的分散体(20%)。
[实施例1]
①溶液(红色染料前体的分散液)
3,3′-双(1-正丁基-2-甲基吲哚-3-基)-2-苯并[c]呋喃酮<红40>  30.0份
1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50.0份
水                                                         20.0份
将上述组分的混合物用砂磨机研磨至平均粒径为1μm。
②溶液(显色剂的分散液)
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砜<D-8>                             30.0份
1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50.0份
水                                                         20.0份
将上述组分的混合物用砂磨机研磨至平均粒径为1μm。
③溶液(感光剂的分散液)
1,2-双(苯氧基甲基)苯<PMB-2>                              30.0份
1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50.0份
水                                                        20.0份
将上述组分的混合物用砂磨机研磨至平均粒径为1μm。
然后以下列比例混合所述分散液制得涂层。
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                                       32.0份
①溶液(红色染料前体的分散液)                              10.0份
②溶液(显色剂的分散液)                                    12.0份
③溶液(感光剂的分散液)                                    20.0份
二氧化硅的30%分散液                                      40.0份
所得涂料用Mayer棒涂布在60g/m2纸的一面,以使涂布量等于6.0g/m2,然后干燥,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实施例2]
除了使用黑色复合微粒B分散液代替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实施例3]
除了使用黑色复合微粒C分散液代替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实施例4]
除了使用黑色复合微粒D分散液代替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实施例5]
除了使用黑色复合微粒E分散液代替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实施例6]
除了使用黑色复合微粒F分散液代替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实施例7]
除了使用黑色复合微粒G分散液代替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实施例8]
除了使用黑色复合微粒I分散液代替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对比实施例1]
除了使用黑色复合微粒H分散液代替黑色复合微粒A分散液外,使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热敏记录介质。
[评价试验]
对所得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的样品进行了如下的评价实验。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显色能力
使用MARKPOINT有限公司(安装POHM有限公司的感热头)的热敏式打印机。第4号位置(施加能量为0.076毫焦耳/点)用作低温显色,第11号位置(施加能量为0.219毫焦耳/点)用作高温显色,并打印图像。所得图像用Macbeth显像密度计(RD-914)测量。红色图像(低温显色图像)由浓度(M-C值)指示,该浓度为从使用绿色滤光片的值中减去使用红色滤光片的值后所得的值,而黑色图像(高温发色图像)由使用红色滤光片的浓度(C值)指示。显色色调根据外观判定。
显色部的色调      ○:显色清楚
(通过外观评价)    △:显混合色的或低浓度显色
表1
 Macbeth密度 外观
 红色(M-C值)  黑色(C值) 红色 黑色
实施例1  1.06  1.35
实施例2  1.12  1.30
实施例3  1.09  1.33
实施例4  1.12  1.30
实施例5  1.03  1.36
实施例6  1.15  1.20
实施例7  1.09  1.33
对比实施例1  0.90  1.36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多色感热记录介质在低温下显色和在高温下显色的色调是鲜明的,并且在低温下显色的色调和在高温下显色的色调之间没有雾化,并具有良好的色分离性。特别是在两种或多种大量不同色调,例如红色和黑色的情况下,每个色调分别是鲜明的并能够得到优良的图像。

Claims (3)

1.一种包括热敏记录层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该热敏记录层中含有显示不同色调的两种或多种无色或浅色的染料前体,还含有有机显色剂,该有机显色剂通过与设置在衬底上的所述染料前体反应而显色,其中至少一种所述染料前体被包含在含有染料前体和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复合微粒中,并且所述的热敏记录层中还含有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和/或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作为所述的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其中相对于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总重量,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1,1′联苯和/或聚亚甲基·聚苯基·聚异氰酸酯的含量为5重量%-50重量%。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色热敏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的复合微粒含有显示黑色的染料前体和多价异氰酸酯的聚合物。
CNB038052342A 2002-03-04 2003-02-28 多色热敏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03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57675A JP3880872B2 (ja) 2002-03-04 2002-03-04 多色感熱記録体
JP57675/2002 2002-03-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8973A true CN1638973A (zh) 2005-07-13
CN100360325C CN100360325C (zh) 2008-01-09

Family

ID=27784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523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0325C (zh) 2002-03-04 2003-02-28 多色热敏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232791B2 (zh)
EP (1) EP1488933B1 (zh)
JP (1) JP3880872B2 (zh)
KR (1) KR100652323B1 (zh)
CN (1) CN100360325C (zh)
CA (1) CA2478521C (zh)
DE (1) DE60312140T2 (zh)
WO (1) WO200307428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332B (zh) * 2007-03-30 2011-06-29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04014A (zh) * 2017-01-22 2017-06-30 上海固尔建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票证热敏纸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0512A (ja) * 2006-09-19 2008-05-01 Ricoh Co Ltd 可逆発色性多芯単皮膜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微粒子を含有する多色可逆性感熱記録媒体
JP2008100508A (ja) * 2006-09-19 2008-05-01 Ricoh Co Ltd 可逆発色性多芯単皮膜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微粒子および該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微粒子を用いた可逆性感熱記録媒体
CN101478608A (zh) * 2009-01-09 2009-07-08 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散列的海量数据的快速操作方法
US8435924B2 (en) 2009-11-04 2013-05-0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producing color change in overlapping layers
US20110106035A1 (en) * 2009-11-04 2011-05-05 Kelyn Anne Arora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activated color regions in overlapping layers
US8343411B2 (en) 2010-04-23 2013-01-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producing a web substrate having activated color regions in deformed regions
US8637430B2 (en) 2010-04-23 2014-01-2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Web substrate having activated color regions in topical additive regions
US8975210B2 (en) 2010-04-23 2015-03-10 The Procter & Gamble Co. Web substrate having activated color regions in deformed regions
US8440587B2 (en) 2010-04-23 2013-05-1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producing color change in a web substrate
US8460597B2 (en) 2011-03-22 2013-06-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producing color change in a substrate
DE102018102177A1 (de) 2018-01-31 2019-08-01 Mitsubishi Hitec Paper Europe Gmbh Beschichtungszusammensetzung, wärmeempfindliche Aufzeichnungsschicht, wärmeempfindliches Aufzeichnungsmaterial sowie entsprechende Verwendungen und Verfahren
JP2021146642A (ja) 2020-03-19 2021-09-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媒体、感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物品
JP2024025837A (ja) * 2022-06-15 2024-02-27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組成物、ブロック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組成物、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及びコーティング基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6634A (ja) * 1995-09-13 1997-03-25 Oji Paper Co Ltd 多色感熱記録材料
US5804528A (en) * 1995-11-20 1998-09-08 Oji Paper Co., Lt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a high fog resistance
JPH10142722A (ja) * 1996-11-07 1998-05-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材料及び記録方法
JPH10166731A (ja) * 1996-12-13 1998-06-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及び熱記録方法
JP3402144B2 (ja) * 1997-08-28 2003-04-28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多色感熱記録材料
JP2001018529A (ja) * 1999-07-09 2001-01-23 Ricoh Co Ltd 2色発色感熱記録材料
JP2001113836A (ja) * 1999-10-18 2001-04-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JP2001239760A (ja) * 2000-03-01 2001-09-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熱記録材料
EP1160094B1 (en) * 2000-06-01 2003-09-03 Oji Paper Co., Ltd.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JP2002002115A (ja) * 2000-06-26 2002-01-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多色感熱記録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22115A (ja) * 2006-07-11 2008-01-31 Sharp Corp 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332B (zh) * 2007-03-30 2011-06-29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04014A (zh) * 2017-01-22 2017-06-30 上海固尔建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票证热敏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4014B (zh) * 2017-01-22 2019-05-21 上海固尔建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票证热敏纸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88933A4 (en) 2005-10-12
EP1488933A1 (en) 2004-12-22
WO2003074286A1 (fr) 2003-09-12
KR100652323B1 (ko) 2006-11-30
DE60312140T2 (de) 2007-11-22
CA2478521A1 (en) 2003-09-12
KR20040086472A (ko) 2004-10-08
JP2003251941A (ja) 2003-09-09
CA2478521C (en) 2009-06-16
US20060072429A1 (en) 2006-04-06
EP1488933B1 (en) 2007-02-28
JP3880872B2 (ja) 2007-02-14
US7232791B2 (en) 2007-06-19
DE60312140D1 (de) 2007-04-12
CN100360325C (zh) 200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220C (zh) 喷墨记录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638973A (zh) 多色热敏记录介质
CN101037066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可逆热敏记录标签、可逆热敏记录构件、图像处理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243728C (zh) 用于生色组合物的新化合物和记录材料
CN100339235C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820963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标签、和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524710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930006A (zh) 用于热记录材料的显影剂混合物和热记录材料
CN1126668C (zh) 记录材料
CN1796151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信息存储材料、可逆热敏记录标签、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器件
CN1663814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和装置、使用该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1041308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及标签、部件、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225366C (zh) 用于热记录材料的显影剂和热记录材料
CN1537059A (zh) 热成象系统
CN1608859A (zh) 可逆的热敏记录介质、标签和组件,以及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946566A (zh) 热敏记录体
CN1606507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649744A (zh) 信息记录显示卡,及使用该卡的图像处理方法与图像处理装置
CN1248867C (zh) 感热记录材料
CN1155479C (zh) 喷墨记录材料
CN1638972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659042A (zh) 热可逆记录介质、热可逆记录标记、热可逆记录构件、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906041A (zh) 喷墨记录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464842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606508A (zh) 热敏记录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