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1211A -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1211A
CN1591211A CNA2004100644217A CN200410064421A CN1591211A CN 1591211 A CN1591211 A CN 1591211A CN A2004100644217 A CNA2004100644217 A CN A2004100644217A CN 200410064421 A CN200410064421 A CN 200410064421A CN 1591211 A CN1591211 A CN 1591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rts
passage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644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7365C (zh
Inventor
高见伸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1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1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73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736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3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82Bag-type non-rigid contain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2/00Dispensing
    • Y10S222/01Xer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送装置,及使用该运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运送装置用于将收纳在以柔软材料形成的收纳容器内的粉体,液体,气体等收容物运送到其他装置。其设有可动板73,可在保持位置和退避位置间移动,保持位置是指将处于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状态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保持在与喷嘴71的连接位置的位置,退避位置是指不妨害色调剂收纳容器相对容器支承架装卸的位置。当喷嘴相对接口部连接时,通过凸轮74将可动板73定位在保持位置,当装卸色调剂收纳容器时,解除上述定位,移向退避位置。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的刚性设为实用上所希望的范围,不损害作业方便性,能使得收纳容器的盖部件恰好定位在运送装置的设置位置。

Description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送装置,以及使用该运送装置作为色调剂运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说运送装置用于将收纳在以柔软材料形成的收纳容器内的粉体,液体,气体等收容物运送到其他装置。
背景技术
上述这种运送装置使用在各种各样技术领域。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领域中,可以列举特开2001-194907(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1”),特开2001-324863(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2”),特开2002-72649(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3”)等公报中所公开的装置。这种场合,上述运送装置作为色调剂运送装置使用,从收纳色调剂的色调剂收纳容器将该色调剂补给到显影装置。设置在色调剂运送装置中的色调剂收纳容器以袋状柔软材料形成,能通过吸引泵的吸力使得容器收缩或减少容积(以下简记为“减容”)。卡盒或罐等硬的色调剂收纳容器形状不变形,即使当容器中色调剂用尽时,仍保持与使用前相同大小。而上述文献中所公开的色调剂收纳容器,使用后成为减容状态。因此,与硬的色调剂收纳容器相比,使用后用户容易处理。当更换色调剂收纳容器场合,回收使用完的色调剂收纳容器时,能降低从用户搬运到厂家的成本。
通常,在这种柔软的色调剂收纳容器中,在柔软的袋状部件上设有开口,以塑料等形成的盖部件安装在上述开口上。将色调剂向显影装置补给场合,将该色调剂收纳容器设置到色调剂运送装置中后,该色调剂运送装置的喷嘴即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与色调剂收纳容器的盖部件嵌合。这样,色调剂收纳容器的收纳空间与色调剂运送装置内的运送通道成为连通状态。然后,色调剂收纳容器内的色调剂由于吸引泵的吸力通过色调剂运送装置内的运送通道运向显影装置。
当将这种柔软的色调剂收纳容器设置到色调剂运送装置中时,色调剂收纳容器的盖部件必须恰好定位在色调剂运送装置内的所定位置即设置位置。否则,色调剂运送装置的喷嘴与色调剂收纳容器的盖部件不能正常连接。但是,色调剂收纳容器流通时或设置前处理时,一般,盖部件部分会与他物碰撞,或受到他物推压。由于色调剂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是柔软的,若受到碰撞或推压,盖部件姿势将会崩塌。
图13是色调剂收纳容器的侧面图,表示盖部件姿势崩塌状态一例。在该色调剂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的侧面即图示前面及后面,形成折线,用于使其减容到一定形状。但是,袋状部件的正面及背面即图示左右面没有形成这种折线。因此,在该色调剂收纳容器中,袋状部件的正面及背面的弯曲刚性小。这样,盖部件朝着袋状部件的正面及背面易成为折曲状态,如图所示,姿势易崩塌。尤其,当补给色调剂时,内部的色调剂集中在盖部件,盖部件附近的袋状部件部分成为锥形状,色调剂收纳容器姿势易崩塌。
这样,若将盖部件姿势崩塌的色调剂收纳容器设置到色调剂运送装置,色调剂收纳容器的盖部件不能恰好定位在色调剂运送装置内的所定的设置位置。这样,色调剂运送装置的喷嘴与色调剂收纳容器的盖部件不能合适地连接,不能实行正常的色调剂补给动作。
若作业者在设置前实行使得盖部件姿势回复到正常姿势的作业,色调剂收纳容器的盖部件可能恰好定位在所定的设置位置,但对于作业者来说,被迫实行回复姿势作业,很麻烦。
另外,即使作业者在设置前实行使得盖部件姿势回复到正常姿势的作业,但由于色调剂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柔软,色调剂收纳容器向色调剂运送装置插入时,若盖部件受到他部件碰撞或推压,盖部件姿势将会简单地崩塌。因此,色调剂收纳容器向色调剂运送装置插入时,作业者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以不使盖部件姿势崩塌,作业方便性差。
再有,通常,作业者握持色调剂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部分实行设置作业,这种场合,作业者难以操作握持部分实行使得盖部件姿势回复到正常姿势的作业。这是由于色调剂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柔软,即使作业者欲将力传递到该握持位置,该力也难以传递到盖部件,握持袋状部件的作业者难以控制盖部件的位置或姿势。
为了在不损伤作业员的作业便利性状态下,使得色调剂收纳容器的盖部件恰好定位在所定的设置位置,考虑用于抑制盖部件姿势崩塌的方案。
具体地说,考虑加厚袋状部件,提高刚性,使得盖部件姿势不易崩塌。但是,在该方案中,作为构成袋状部件的片材的厚度厚,制造时,在使得片材接缝处熔敷的片材部熔敷工序中,热量难以传递到片材内面侧。因此,恐怕会发生熔敷不良,或强度低下。为了防止熔敷不良或强度低下,不得不延长片材部熔敷工序的时间,引起袋状部件制造成本上升。
当因某种原因对盖部件施加大的外力导致其姿势崩塌场合,这时所产生的折线即使在回复姿势后也明显地残存。因此,在减容过程中袋状部件沿该折线变形,不能向着所希望的一定形状减容。
再有,考虑减小袋状部件刚性,即使盖部件姿势崩塌,也易回复到正常姿势的方案。但是,在该方案中,构成袋状部件的片材的厚度薄,在减容过程的初期阶段,盖部件附近的袋状部件部分先崩塌。若在减容过程初期阶段该部分崩塌,则色调剂从色调剂收纳容器的排出受到阻害,结果导致排出量波动,或多量色调剂残存在色调剂收纳容器内。另外,如上所述,通常,作业者握持色调剂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进行处理,若袋状部件过于柔软,操作处理性差,降低了操作方便性。
根据上述分析,色调剂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的刚性,在实用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该范围内,由于需要抑制盖部件姿势崩塌的对策,因此,难以解决上述课题。
上述课题并不局限于将色调剂收纳容器内的色调剂补给显影装置的机构,将收纳在以柔软材料形成的收纳容器内的收容物运送到其他装置的机构中也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色调剂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的刚性设为实用上所希望的范围,不损害作业方便性,能使得色调剂收纳容器的盖部件恰好定位在运送装置的设置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运送装置,包括:
容器支承部件,支承收纳容器,使得收纳容器装卸自如,收纳容器包括柔软的袋状部件,其内部收纳收容物,通过对上述袋状部件施加外压或减少内压,该袋状部件一边变形一边减少容积,通过设在袋状部件开口处的盖部件,排出收容物;
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形成运送通道,上述运送通道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用于将从上述收纳容器排出的收容物运送到运送目的地;
盖保持部件,可在保持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上述保持位置是指将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保持在与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的连接位置的位置,上述退避位置是指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的位置;
定位装置,可将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上述保持位置。
(2)在上述(1)的运送装置中,上述收纳容器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时,上述袋状部件的设有上述盖部件的部分附近区域内,弯曲刚性相对低的区域配列的方向与上述盖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互相大致一致。
(3)在上述(1)或(2)的运送装置中,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可相对上述收纳容器的盖部件插脱,通过插入到该盖部件得到连接,形成上述运送通道,且其插脱方向与上述盖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互相大致一致。
(4)在上述(1)-(3)的任一个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在连接位置和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连接位置是指与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的位置,上述非连接位置是指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的位置;
当使得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通过上述定位装置将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上述保持位置,并且,当使得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连接位置向非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解除上述定位装置的对上述盖保持部件的定位。
(5)在上述(4)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容器支承部件在装卸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装卸位置是指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收纳容器的位置,上述收纳位置是指将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的收纳容器收纳在装置内部的位置;
当使得容器支承部件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并且,当使得容器支承部件从收纳位置向装卸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连接位置向非连接位置移动。
(6)在上述(4)或(5)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定位装置使得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上述保持位置后,完成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的移动。
(7)在上述(1)-(3)的任一个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容器支承部件在装卸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装卸位置是指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收纳容器的位置,上述收纳位置是指将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的收纳容器收纳在装置内部的位置;
当使得容器支承部件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通过上述定位装置使得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上述保持位置,并且,当使得容器支承部件从收纳位置向装卸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解除上述定位装置的对盖保持部件的定位。
(8)在上述(1)-(7)的任一个运送装置中,上述盖部件的通孔与上述袋状部件的开口连通,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能相对上述盖部件的通孔插脱,通过插入该通孔得到连接,上述运送通道与上述开口连通,并且,开关部件安装在上述盖部件上,塞住上述通孔,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相对上述通孔插脱时,与上述开关部件替换。
(9)在上述(8)的运送装置中,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相对上述收纳容器的盖部件的插脱方向,与上述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的装卸方向互相大致直交。
(10)在上述(8)或(9)的运送装置中,在与上述盖部件进行替换,上述开关部件回复到上述通孔之后,解除上述定位装置对上述盖保持部件的定位。
(11)在上述(1)-(10)的任一个运送装置中,包括:
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在连接位置和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连接位置是指与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的位置,上述非连接位置是指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的位置;
盖部件移动机构,当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盖部件沿连接方向移动,并且,当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连接位置向非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盖部件沿连接方向的逆方向移动。
(12)在上述(11)的运送装置中,用连杆机构构成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
(13)一种运送装置,包括:
容器支承部件,支承收纳容器,使得收纳容器装卸自如,收纳容器包括柔软的袋状部件,其内部收纳收容物,通过对上述袋状部件施加外压或减少内压,该袋状部件一边变形一边减少容积,通过设在袋状部件开口处的盖部件,排出收容物;
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形成运送通道,上述运送通道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用于将从上述收纳容器排出的收容物运送到运送目的地;
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在连接位置和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连接位置是指与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的位置,上述非连接位置是指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的位置;
盖部件移动机构,当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盖部件沿连接方向移动,并且,当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连接位置向非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盖部件沿连接方向的逆方向移动。
(14)在上述(1)-(13)的任一个运送装置中,将收纳在上述收纳容器内的供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色调剂送向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显影装置使得色调剂附着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上,进行显影,再将所得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材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
设有收纳容器以及运送装置,上述收纳容器收纳向上述显影装置运送的色调剂,上述运送装置将上述收纳容器内的色调剂向上述显影装置运送;
使用上述(14)中所述的运送装置作为上述运送装置。
在上述(1)-(14)的运送装置以及(15)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相对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时,能通过定位装置将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保持位置。这样,处于支承在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能通过盖保持部件保持在合适的设置位置。因此,能可靠且合适地使得盖部件和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相连接,确保正常的色调剂补给动作。
在此,上述保持位置是盖部件的合适的设置位置,一般,在盖部件姿势不崩塌状态下,将收纳容器支承在容器支承部件中时,是盖部件存在的位置。因此,若处于盖部件姿势不崩塌状态,即使将盖保持部件固定定位在保持位置,也能将盖部件保持在合适的设置位置。但是,若这样固定定位盖保持部件,将收纳容器支承在容器支承部件中时,可存在盖部件的区域(以下简记为“可设置区域”)局限于存在姿势不崩塌的盖部件的区域。这样,盖部件姿势崩塌场合,将收纳容器支承在容器支承部件中时,该盖部件受到盖保持部件妨害,盖部件不能进入可设置区域。结果,不能将盖部件保持在合适的设置位置,不能确保正常的色调剂补给动作。
于是,在本发明的装置中,上述盖保持部件可移动到退避位置,在该退避位置,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容器支承部件的装卸。这样,当收纳容器相对容器支承部件装卸时,若解除定位装置的对盖保持部件的定位,上述盖保持部件可移动到退避位置。根据这种结构,即使是盖部件姿势崩塌状态的收纳容器,盖部件也不会受到盖保持部件妨害,能将收纳容器支承在容器支承部件中。具体地说,若上述盖保持部件移动到退避位置,可设置区域变大,在该区域中产生所谓“游隙”。这样,即使盖部件姿势崩塌状态,只要该崩塌处于上述“游隙”范围内,将收纳容器支承在容器支承部件中时,上述盖部件能进入可设置区域。并且,在本发明的装置中,这样将收纳容器支承在容器支承部件中之后,通过定位装置将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保持位置,能将收纳容器的盖部件保持在合适的设置位置。因此,即使盖部件姿势崩塌,也不必对其进行矫正,而能将该收纳容器装到容器支承部件中,并且,能可靠且合适地连接盖部件和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确保正常的色调剂补给动作。
当装卸收纳容器时,可以解除此时的盖保持部件在保持位置的定位。因此,当装卸收纳容器时,可以构成定位装置,使得盖保持部件在保持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自如,另外,也可以使得盖保持部件积极地移动到退避位置。前者场合,盖保持部件移动自如,插脱收纳容器时,盖部件与盖保持部件相接,能将其推向退避位置,不会受盖保持部件妨害。
按照上述本发明的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对设置收纳容器的运送装置侧的结构下工夫,能将盖部件姿势崩塌的收纳容器设置到运送装置,能将该盖部件保持在合适的设置位置。因此,收纳容器的袋状部件的刚性设为实用上所希望的范围,不损害作业方便性,能使得收纳容器的盖部件恰好定位在运送装置的设置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该打印机中黄色用处理组件的概略构成放大图;
图3是该打印机的黄色色调剂用的色调剂收纳容器斜视图;
图4是该打印机的黄色色调剂用的色调剂运送装置与黄色色调剂用的显影装置局部的概略构成图;
图5是该色调剂收纳容器的减容后状态说明图;
图6是该色调剂收纳容器的接口部一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该色调剂收纳容器的接口部另一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8是该打印机的斜视图;
图9是该色调剂运送装置的容器支承架的斜视图;
图10A是容器支承架打开状态的截面图,其沿着接口部的喷嘴纳入孔,将该色调剂运送装置沿铅直方向切断,图10B是容器支承架闭合状态的截面图,其沿着接口部的喷嘴纳入孔,将该色调剂运送装置沿铅直方向切断;
图11A是容器支承架打开状态下用于使凸轮回转的驱动机构说明图,图11B是容器支承架闭合状态下用于使凸轮回转的驱动机构说明图;
图12A是容器支承架打开状态下喷嘴驱动机构说明图,图12B是容器支承架闭合状态下喷嘴驱动机构说明图;
图13是色调剂收纳容器的侧面图,表示盖部件姿势崩塌状态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将本发明适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激光打印机(以下简记为“打印机”)场合的实施例,该图像形成装置是将若干感光体并行配置即所谓串列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先说明该打印机的基本构成。
图1是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该打印机设有四组处理组件1Y,1M,1C,1K,分别用于形成黄(Y),品红(M),青(C),黑(K)各色图像。图中各数字符号后带着的Y,M,C,K分别表示黄,品红,青,黑色用部件。除了上述处理组件1Y,1M,1C,1K之外,还设有光写入组件10,中间转印组件11,二次转印偏压辊18,一对定位辊19,供纸盒20,带定影方式的定影组件21等。
上述光写入组件10包括光源,多面镜,f-θ透镜,反光镜等,根据图像信息将激光照射在感光体表面上。
图2是设在该打印机中的处理组件1Y,1M,1C,1K中的黄色用处理组件1Y的概略构成放大图。其它处理组件1M,1C,1K与该黄色用处理组件1Y结构相同,说明省略。
在图2中,该处理组件1Y包括鼓状感光体2Y,充电器30Y,显影装置40Y,鼓清洁装置48Y,以及消电器(没有图示)等。
上述充电器30Y包括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31Y,交流电压施加在该充电辊31Y上,使得充电辊31Y滑擦感光体2Y,在暗中使得感光体2Y表面部分均一带电。
经均一充电处理后,通过上述光写入组件10使得经调制及被偏转的激光对上述感光体2Y表面部分进行扫描照射。这样,在感光体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40Y对上述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成为Y色调剂像。
显影器40Y包括显影辊42Y,将该显影辊42Y配置成从显影壳体41Y的开口露出一部分周面。另外,还设有第一运送螺旋43Y,第二运送螺旋44Y,刮板45Y,色调剂浓度传感器(以下简记为“T传感器”)46Y等。
在显影壳体41Y内,收纳双组分显影剂(没有图示),其包含磁性载体以及带负电性的Y色调剂。该双组分显影剂由上述第一运送螺旋43Y,第二运送螺旋44Y搅拌运送,使其摩擦带电后,载置在显影辊42Y表面上。接着,通过刮板45Y,限制其层厚,被运送到与感光体2Y相对着的显影区域,在此,使得Y色调剂附着在感光体2Y上的静电潜像上。通过附着色调剂,在感光体2Y上形成Y色调剂像。通过显影消耗了Y色调剂的双组分显影剂,随着显影辊42Y回转回到显影壳体41Y内。
在上述第一运送螺旋43Y和第二运送螺旋44Y之间设有间隔壁47Y。通过该间隔壁47Y,在显影壳体41Y内分隔成用于容纳显影辊42Y和第一运送螺旋43Y等的第一供给部,以及用于容纳第二运送螺旋44Y的第二供给部。通过驱动装置(没有图示)驱动第一运送螺旋43Y回转,将上述第一供给部内的双组分显影剂从图中里侧沿离开纸面方向运送到外侧,供给显影辊42Y。通过上述第一运送螺旋43Y运送到上述第一供给部端部附近的双组分显影剂通过设在间隔壁47Y上的开口部(没有图示),进入上述第二供给部内。在上述第二供给部内,由驱动装置(没有图示)驱动第二运送螺旋44Y回转,将来自上述第一供给部的双组分显影剂朝与在第一运送螺旋43Y中相反的方向运送。通过上述第二运送螺旋44Y运送到上述第二供给部端部附近的双组分显影剂通过设在间隔壁47Y上的另一个开口部(没有图示),回到第一供给部内。
T传感器46Y由透磁率传感器构成,设置在上述第二供给部的中央附近的底壁上,根据通过其上的双组分显影剂的透磁率,输出与该透磁率相对应的电压。双组分显影剂的透磁率与色调剂浓度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关,因此,T传感器46Y输出与Y色调剂浓度相对应的电压。该输出电压值送入控制部(没有图示)。控制部包括RAM,其中存储Y用Vtref,作为从T传感器46Y输出的输出电压的目标值。另外,还存储M用Vtref,C用Vtref,K用Vtref数据,作为从搭载在其他显影装置中的T传感器(没有图示)输出的输出电压的目标值。
Y用Vtref用于Y色调剂运送装置(没有图示)的驱动控制。具体地说,上述控制部对Y色调剂运送装置进行驱动控制,将Y色调剂补给到上述第二供给部内,使得从T传感器46Y输出的输出电压值接近Y用Vtref。通过上述补给,显影装置40Y内的双组分显影剂的Y色调剂浓度保持在所定范围内。其他处理组件的显影装置也实行同样的色调剂补给控制。
经上述显影形成在Y用感光体2Y上的Y色调剂像经中间转印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上。在结束中间转印的感光体2Y的表面部分,附着有没有被中间转印而残留的转印残留色调剂,通过鼓清洁装置48Y除去上述转印残留色调剂后,通过消电灯进行消电。然后,上述充电器30Y再次充电,备作此后形成图像。其他处理组件也相同。
在上述图1中,中间转印组件11包括中间转印带12,驱动辊13,张架辊14,15,带清洁装置16,四个中间转印偏压辊17Y,17M,17C,17K等。上述中间转印带12架设在驱动辊13,张架辊14,15上,通过驱动系统(没有图示)驱动上述驱动辊13回转,进而驱动上述中间转印带12按图中逆时钟方向移动。从电源(没有图示)分别向四个中间转印偏压辊17Y,17M,17C,17K施加中间转印偏压。并且,从中间转印带12背面将上述中间转印带12朝着感光体2Y,2M,2C,2K推压,分别形成中间转印接触部。在各中间转印接触部,通过上述中间转印偏压的影响,在感光体与中间转印偏压辊之间,形成中间转印电场。形成在Y用感光体2Y上的Y色调剂像通过上述中间转印电场及接触压力的影响,中间转印在上述中间转印带12上。在该Y色调剂像上顺序叠合分别形成在感光体2M,2C,2K上的M色调剂像,C色调剂像,K色调剂像,进行中间转印。通过上述叠合转印,在上述中间转印带12上形成四色叠合的色调剂像。该四色叠合的色调剂像在二次转印接触部二次转印在作为记录材的转印纸P上。通过二次转印接触部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2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由带清洁装置16清洁除去,上述带清洁装置16与张架辊15支承处的中间转印带相接。
中间转印组件11的驱动辊13通过中间转印带12与二次转印偏压辊18相接,形成二次转印接触部。从电源(没有图示)向该二次转印偏压辊18施加二次转印偏压。
在上述光写入组件10的下方,配置供纸盒20,其中,以多张纸叠合状态收纳转印纸P。最上面的转印纸P与供纸辊20a压接。若在所定时间驱动该供纸辊20a回转,则最上面的转印纸P被供给到纸运送通道。
从上述供纸盒20供给到纸运送通道的转印纸P被夹持在一对定位辊19之间。上述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2上的四色叠合的色调剂像随着带移动进入二次转印接触部。上述一对定位辊19在合适时间送出被夹持于辊间的转印纸P,使得该转印纸P在二次转印接触部与上述四色叠合色调剂像密接。这样,在二次转印接触部,四色叠合色调剂像与转印纸P密接。并且,受到上述二次转印偏压及接触压力的影响,四色叠合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在转印纸P上,与转印纸P的白色一起,成为彩色图像。这样,在转印纸P上形成彩色图像,该转印纸P被送向定影组件21。
定影组件21包括带组件21b及加热辊21c。在带组件21b中,通过三个辊架设定影带21a使其移动,在加热辊21c内部设有热源。上述转印纸P被夹入上述带组件21b与加热辊21c之间,使得彩色图像定影在转印纸P表面上。通过定影组件21的转印纸P经一对排纸辊22排向机外。
在上述打印机中,处理组件1Y,1M,1C,1K及中间转印组件11等构成可视像形成手段,在转印纸P上形成色调剂像即可视像。
下面说明色调剂收纳容器50Y,50M,50C,50K,上述收纳容器分别收纳补充用的Y,M,C,K各色色调剂。
图3是Y色调剂用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Y的斜视图,如图所示,色调剂收纳容器50Y包括作为柔软袋状部件的袋部51Y,作为盖部件的接口部52Y,以及圆柱状的开闭部件53Y。上述袋部51Y使用例如50-210μm左右厚度的变形自如的柔软片材,以单层或若干层形成有棱角的袋状,内部收纳作为收容物的Y色调剂。作为上述片材材质可以使用聚酯,聚乙烯,尼龙等构成的树脂制或纸制的片材等。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层由聚乙烯树脂片材构成,外侧层由尼龙片材构成,在上述内侧层上包覆外侧层,成为双层结构的袋部51Y,上述聚乙烯树脂片材为可熔敷材料,能熔接接口部52Y。
在本实施例中,在该袋部51Y的正面和背面的平坦部外侧设有加强层80,其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铝等构成。
通过该加强层80的作用,在袋部51Y的减容过程中,设有加强层80的平坦部能保持平面,该平坦部不会折皱,不会成为波形。因此,折线f不会因上述折皱或波形而崩塌,减容后的袋部51Y能恰好沿折线f被折叠。
另外,如图所示,在上述加强层80上设有八个孔。作业者握持袋部51Y时,可以将手指挂在上述孔中。因此,作业者握持色调剂收纳容器50Y一边晃动,一边将其设置到容器支承架上的作业场合,作业处理性好。
再有,上述孔还具有作为标记的功能,用于向作业者报知当握持袋部51Y时适合接触手指的合适位置。这样,使得作业者能握持合适的位置,而不使折线f崩塌,能使减容后的袋部51Y成为一定形状。
袋部51Y的上半部分在膨起状态下大致为长方体形状,下半部分为倒四角锥状。由于该倒四角锥状,形成朝着接口部52Y逐渐变细的料斗状。接口部52Y由树脂材等形成,不能变形,被熔敷在上述料斗前端。色调剂收纳容器50Y成为接口部52Y位于下侧的姿势,袋部51Y与接口部52Y连通。在接口部52Y沿着水平方向设有作为通孔的喷嘴纳入孔54Y,通过圆柱状的开闭部件53Y插入上述孔54Y,Y色调剂被封闭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Y内。
在图3中仅说明Y色调剂用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Y,其他色色调剂用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M,50C,50K也大致结构相同,说明省略。
下面,说明色调剂运送装置的构成及动作,该色调剂运送装置用于将补给用色调剂运向各显影装置。
图4是表示Y色调剂用的色调剂运送装置和Y色调剂用的显影装置局部的概略构成图,该色调剂运送装置设有运送管70Y,作为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的喷嘴71Y,吸引泵90Y等。另外,还设有作为容器支承部件的容器支承架(在图4中没有图示),用于支承色调剂收纳容器50Y。色调剂收纳容器50Y以接口部52Y朝下方的姿势被设置到容器支承架中,当内部的色调剂几乎用尽时,更换为新品。这时,对于新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Y的接口52Y,喷嘴71Y的前端插入如图3所示的喷嘴纳入孔54Y,这样,将开闭部件53Y推出喷嘴纳入孔54Y,喷嘴71Y与喷嘴纳入孔54Y嵌合,喷嘴71Y与接口部52Y连接。结果,形成用于将从色调剂收纳容器50Y排出的Y色调剂运送到显影装置40Y的色调剂运送通道。
运送管70Y与上述喷嘴71Y后端相连接。该运送管70Y是内径φ4~10mm的管,由变形自如且耐色调剂性好的橡胶或树脂等构成。该运送管70Y的另一端与吸引泵90Y的泵部91Y连接。
上述吸引泵90Y为单轴偏心的螺旋泵(也被称作莫诺泵),包括泵部91Y,与泵部91Y连通的排出部95Y,轴部件96Y,万向联轴节97Y,吸引马达98Y等。
吸引泵90Y的泵部91Y包括转子92Y,定子93Y,以及吸引口94Y等。上述转子92Y由金属或刚性高的树脂等材料加工成偏心的两条螺旋形状,上述定子93Y是在橡胶等材料上形成两条螺旋状的空洞槽。吸引马达98Y一回转,其回转驱动力通过万向联轴节97Y,轴部件96Y传递到两条螺旋形状的转子92Y。并且,若转子92Y在定子93Y内回转,则在泵部91Y的吸引口94Y产生负压。由于该负压,通过运送管70Y,喷嘴71Y,接口部52Y,袋部51Y内的Y色调剂被吸引,被吸到吸引泵90Y内后,通过定子93Y内,排出到排出部95Y内。Y用显影装置40Y的第二供给部与该排出部95Y连接,排出到排出部95Y内的Y色调剂供给Y用显影装置40Y的第二供给部,与双组分显影剂(没有图示)混合。
这样,在色调剂运送装置中,通过吸引泵90Y的吸力,运送Y色调剂,没有必要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Y内设置用于向Y色调剂赋与移动力的例如螺旋等可动部件。这样,色调剂收纳容器50Y结构简单,能实现轻量化。由于吸引泵90Y的吸引力,变形自如的袋部51Y萎缩,也能实现色调剂收纳容器50Y的减容化。并且,由于上述轻量化及减容化,当将使用完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Y退回到厂家等再利用场合,能抑制色调剂收纳容器50Y的回收搬运费。再有,运送色调剂的运送管也没有必要设置螺旋部件等可动部件,因此,运送管可以使用变形自如的运送管70Y,能自由配置在打印机本体内。这样,也能大幅度提高色调剂运送通道的配置自由度。再有,即使色调剂收纳容器50Y设置在显影装置40Y的重力方向下侧场合,也能通过吸引泵90Y的吸力,将色调剂泵送上方。因此,能提高装置内部的配置自由度。
如图3所示,最好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Y的袋部51Y设有折线f。这样,随着吸引,使得袋部51Y沿着该折线f萎缩,最终,如图5所示,能叠合成大致平面状。色调剂收纳容器50Y能进一步减容,能进一步降低输送成本。
图6是色调剂收纳容器50Y的接口部一例的分解斜视图,该接口部52Y包括本体部55Y和熔敷部56Y。上述本体部55Y设有沿上下方向的大的纵孔以及沿前后方向的喷嘴纳入孔54Y,上述熔敷部56Y从本体部55Y上面突出,截面为圆形。还设有盖部57Y,用于从下侧相对本体部55Y的纵孔嵌合。不用说,熔敷部56Y熔敷到上述袋部51Y的开口上,用于将接口部52Y固定在袋部的下部。在盖部57Y上也设有喷嘴纳入孔54Y,即,喷嘴纳入孔54Y设置为沿水平方向贯通本体部55Y以及嵌合在本体部55Y中的盖部57Y。在盖部57Y的喷嘴纳入孔54Y的周围,固定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环状密封件58Y。这样,当上述喷嘴71Y或开闭部件53Y插入喷嘴纳入孔54Y内时,盖部57Y的喷嘴纳入孔54Y内部具有密闭性。
将接口部52Y分为本体部55Y和盖部57Y是为了易于将Y色调剂充填到袋部51Y内。若将两者设为一体,由于喷嘴纳入孔54Y狭窄,且从袋部51Y的色调剂通道折曲成90度,不得不从上述喷嘴纳入孔54Y充填色调剂。而在本实施例中,将其分成两个部件,接口部52Y位于直线状,能从该接口部52Y的大开口向袋部51Y直接充填色调剂。且当充填Y色调剂时,不易发生污染环状密封件58Y的状态。较好的是,减小开闭部件53Y的直径,减小到不能用手指推压的程度,以便阻止因手指触及从喷嘴纳入孔54Y推出开闭部件53Y。关于截面积,以8mm2以下为好,更好的是,6mm2以下。
图7是色调剂收纳容器50Y的接口部另一例的分解斜视图,该接口部52Y包括熔敷部156Y以及与其嵌合的本体部155Y。还设有盖部157Y,用于从上侧相对本体部155Y的纵孔嵌合。不用说,熔敷部156Y熔敷到上述袋部51Y的开口上。盖部157Y与纵孔嵌合,在该状态下,本体部155Y与熔敷部156Y嵌合,接口部52Y固定在袋部的下部。这时,盖部157Y的上部进入熔敷部156Y的孔中嵌合,但是,盖部157Y与熔敷部156Y之间,通过环状密封件58Y密封。即使没有该环状密封件58Y,在通常环境下也不会有问题,但在减压环境例如海拔高的环境下,袋部51Y内的空气会发生泄漏,回复到通常环境下时,发生色调剂的充填。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图7的色调剂收纳容器中,在盖部157Y的上部与熔敷部156Y的孔的嵌合部,设有环状密封件58Y。
在接口部52Y,在本体部155Y内装有电路板159Y。该电路板159Y包括电路及存储器等,用于从装置本体侧确认是否安装色调剂收纳容器及色调剂残量。若色调剂收纳容器50Y安装在装置本体中,则电路板159Y上的连接端与装置本体侧的连接端接触,在电路板159Y与装置本体之间进行信息发送或接收,能确认是否安装色调剂收纳容器及色调剂残量。
下面说明作为本发明特征部分的色调剂运送装置的构成。
图8是本打印机的斜视图,如图所示,在打印机的壳体前面设有四个容器支承架75Y,75M,75C,75K,能以回转轴(没有图示)为中心回转,进行开闭。上述容器支承架75Y,75M,75C,75K构成各对应色用的色调剂运送装置的局部,将对应色的色调剂收纳容器收纳在内部支承着。当将例如Y色调剂用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Y设置到容器支承架75Y中场合,作业者卸下锁定件(没有图示),使得容器支承架75Y如图所示朝前侧回转打开。然后,用两手握持袋部51Y,使得接口部52Y成为铅直方向下侧,插入该色调剂收纳容器50Y,使其落入容器支承架75Y内部。
图9是Y用色调剂运送装置中的容器支承架75的斜视图,在下面说明中,虽然以Y用色调剂运送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其他色的色调剂运送装置也同样,为说明方便,区分色符号省略。
该色调剂运送装置包括固定部76,其固定在打印机本体上。在容器支承架75的下部固定有回转轴75a,该回转轴75a回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固定部76上。这样,容器支承架75能以该回转轴75a为中心回转。在容器支承架75的上部两侧面分别设有突起75b,两个滑动部件72一端回转自如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上,上述突起75b分别与滑动部件72配合。容器支承架75的下部两侧面与从固定部76延伸的臂76a相接,在该两侧面上设有限制部件(没有图示),用于停止该两侧面与臂76a之间的相对移动。由于上述突起75b,滑动部件72被系止,由于上述限制部件,臂76a被系止,因此,容器支承架75打开范围得到限制。这样,在用于装卸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装卸位置和将色调剂收纳容器50收纳在装置内部的收纳位置之间,构成架驱动机构,其作为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用于使得容器支承架75移动。
在容器支承架75设有背面支承部75d,用于支承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打印机本体侧。该背面支承部75d的下端部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本体上。当容器支承架75处于打开状态时,背面支承部75d由于自重,与容器支承架75一起,呈前倾姿势,但是,也可以如图9所示,退回到打印机本体侧。通过这种结构,即使色调剂收纳容器50内的色调剂因自重滞留在下方,袋部51下部成为膨起状态,也容易将该色调剂收纳容器50设置在容器支承架75中。若容器支承架75关闭,则背面支承部75d被保持为夹持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和打印机本体之间的状态。
图10A是容器支承架打开状态的截面图,其沿着接口部的喷嘴纳入孔,将该色调剂运送装置沿铅直方向切断,图10B是容器支承架闭合状态的截面图,其沿着接口部的喷嘴纳入孔,将该色调剂运送装置沿铅直方向切断。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设有作为盖保持部件的可动板73。回转轴73a固定在容器支承架75的下部,上述可动板73安装成以该回转轴73a为中心回转自如,能在图10A所示的退避位置和图10B所示的保持位置之间移动。可动板73与设置到容器支承架75中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接触,在可动板73的上述接触侧的相反侧即在该可动板73的下部,与凸轮74的凸轮面相接。凸轮轴74a回转自如地安装在容器支承架75上,驱动力传递到设在凸轮轴74a一端的凸轮驱动齿轮,驱动该凸轮轴回转。通过该凸轮74回转,使得上述可动板73以回转轴73a为中心,在退避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凸轮74,凸轮轴74a,以及凸轮驱动齿轮起着定位手段功能。
图11A是容器支承架打开状态下用于使凸轮回转的驱动机构说明图,图11B是容器支承架闭合状态下用于使凸轮回转的驱动机构说明图。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容器支承架75,用点划线表示固定部76及可动板73。
凸轮驱动齿轮74b设在凸轮74的凸轮轴74a上,扇形齿轮77大致呈L字状,上述凸轮驱动齿轮74b与该扇形齿轮77的齿部77a啮合。上述扇形齿轮77的一端回转自如地安装在回转轴77b上,该回转轴77b固定在容器支承架75上。固定轴76b固定在固定部76,在上述扇形齿轮77的中部形成有长孔,上述固定轴76b穿过该长孔。
在上述构成中,当关闭处于图11A所示打开状态的容器支承架75场合,作业者推入处于打开状态的容器支承架75,使其成为图11B所示状态。若容器支承架75这样移动,则伴随该移动,安装在上述扇形齿轮77一端的回转轴77b移动,扇形齿轮77以固定轴76b为中心按图中顺时钟方向回转。该回转力通过扇形齿轮77的齿部77a传递到与其啮合的凸轮驱动齿轮74b,凸轮驱动齿轮74b按图中逆时钟方向回转约半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容器支承架75的开闭范围小的状态下,获得必要的回转角度,以便使得凸轮驱动齿轮74b回转约半周,在扇形齿轮77的驱动机构中采用如上所述的连杆机构,加大扇形齿轮77的回转角,且调节扇形齿轮77的齿部77a和凸轮驱动齿轮的齿数比。在本实施例中,容器支承架75的开闭范围为23°,获得168°的凸轮回转角度。这样回转的凸轮74从图10A所示状态成为图10B所示状态,以其凸轮面朝色调剂收纳容器50侧推压可动板73,定位在保持位置。该保持位置是指以下位置:用于将处于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状态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保持在与喷嘴71的连接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构成中,当打开处于图11B所示关闭状态的容器支承架75场合,作业者将容器支承架75朝前打开,使其成为图11A所示状态。若容器支承架75这样移动,这次与上述动作相反,凸轮74从图10B所示状态成为图10A所示状态。这样,该凸轮面与可动板73分离,可动板73在保持位置的定位被解除,可动板73以回转轴73a为中心成为回转自如的状态。因此,能向图10A所示退避位置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没有采用使得可动板73积极地朝退避位置移动的结构,但是,当然也可以采用使得可动板73积极地朝退避位置移动的结构。这种场合,可以采用例如使用弹簧等使得可动板73朝退避位置赋能的结构。
该退避位置是指不妨害色调剂收纳容器50相对容器支承架75装卸的位置。具体地说,作业者将色调剂收纳容器50设置到容器支承架75中时,若可动板73被定位在如图10B所示的保持位置,则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易挂在可动板73及容器支承架75的内壁。若这样挂住的话,接口部52不能进入到容器支承架75的最深部,因此,接口部52不能与喷嘴71连接,不能正常地设置色调剂收纳容器50。尤其,当接口部52姿势崩塌场合,易挂住,大多不能正常地设置色调剂收纳容器50。
在本实施例中,作业者将色调剂收纳容器50设置到容器支承架75中时,可动板73能移动到如图10A所示的退避位置,因此,朝容器支承架75设置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与可动板73相接,可动板73移动到退避位置,扩大了用于放入接口部52的空间。因此,即使接口部52姿势多少有崩塌,其接口部52也不易挂在可动板73上,能使接口部52平滑地进入容器支承架75的最深部。这样,能抑制因接口部52挂住导致不能正常设置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状态。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接口部52进入容器支承架75的最深部,色调剂收纳容器50被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后,若作业者关闭容器支承架75,则与该动作连动,可动板73被定位在保持位置。这样,通过该可动板73,接口部52被引导到与喷嘴71的连接位置,保持在该位置。结果,接口部52能与喷嘴71合适地连接。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色调剂收纳容器50在袋部51侧面即图中左右的面形成折线,用于使其减容到一定形状。而且,平坦部沿着袋部51的正面及背面即图中前后的面成为平坦,以便使得减容后的形状成为平坦。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中,设有接口部52的部分附近的袋部51区域内,袋部51的正面及背面与其侧面相比,弯曲刚性低。这样,接口部52易朝袋部51的正面及背面折曲。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可动板73的移动方向构成为以下方向:当色调剂收纳容器50处于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状态时,使得可动板73的移动方向与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正面或背面配列方向一致。这样,能使接口部52更平滑地进入容器支承架75的最深部。
图12表示作为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的由连杆机构构成的喷嘴驱动机构,其中,图12A是容器支承架打开状态下喷嘴驱动机构说明图,图12B是容器支承架闭合状态下喷嘴驱动机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中,喷嘴71安装在容器支承架75内部的下部。如上所述,该喷嘴71与运送管70连接。该喷嘴71固定在喷嘴保持部件78上。喷嘴保持部件78设有两个突出部78a,其沿着喷嘴71长度方向平行延伸,如图12B所示,喷嘴被插入同时,上述突出部78a嵌合到接口部52的切口部。在喷嘴保持部件78的两侧面即图中前面及背面,形成突起78b,该突起78b回转自如地安装在喷嘴驱动部件79的一端部。该喷嘴驱动部件79设在上述扇形齿轮77内侧,成为一体移动。
因此,若作业者关闭被打开的容器支承架75,伴随该容器支承架75移动,回转轴77b移动,喷嘴驱动部件79以固定轴76b为中心朝图中顺时钟方向回转。该回转力成为使得喷嘴保持部件78朝接口部52侧移动的力,喷嘴保持部件78沿着导轨84朝着接口部52移动,移动到使得与处于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状态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连接的连接位置。这样,如图12B所示,喷嘴保持部件78的突出部78a嵌合到接口部52的切口部,同时,喷嘴71进入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若作业者打开被关闭的容器支承架75,与上述动作相反,喷嘴保持部件78沿着导轨84朝离开接口部52移动。于是,如图12A所示,移动到不妨害色调剂收纳容器50相对容器支承架75装卸的非连接位置。这样,接口部52不会挂住喷嘴71,能从容器支承架75取出色调剂收纳容器50。
如本实施例那样,将色调剂收纳容器50从上落入容器支承架75中设置场合,若不过于打开容器支承架75,则降低作业者的作业性。若容器支承架75开闭范围过大,容器支承架75从打印机本体过于突出,设置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作业所需要的作业空间大,便利性变差。因此,容器支承架75的最适开闭范围被限制在比较狭的范围。于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连杆机构作为喷嘴驱动机构。根据该喷嘴驱动机构,即使容器支承架75的最适开闭范围狭场合,也能充分确保喷嘴71的插脱滑动行程,能将作为容器支承架75回转中心的回转轴75a设置成接近接口部52。这样,没有必要确保本色调剂运送装置的接口部52下侧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能使上述回转轴75a接近到与接口部52相同高度。根据这样构成,能增大相对本色调剂运送装置大小能采用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高度,能最大限度获得色调剂收纳容量。
在本实施例中,喷嘴驱动部件79与扇形齿轮77成为一体移动。因此,当将喷嘴71从上述非连接位置朝上述连接位置移动时,与喷嘴驱动机构动作连动,可动板73被定位在保持位置。当将喷嘴71从上述连接位置朝上述非连接位置移动时,与喷嘴驱动机构动作连动,可动板73定位被解除。因此,能以一动作实行可动板73的对接口部52的保持或解除,以及喷嘴71的插入或取出,能迅速地设置或卸下色调剂收纳容器50。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凸轮74形状或凸轮驱动齿轮及扇形齿轮77的齿轮构成等,在可动板73被定位在保持位置后,完成喷嘴71从上述非连接位置朝上述连接位置的移动。
接口部52的姿势崩塌场合,通过可动板73将接口部52保持在合适的连接位置之前,不能取得喷嘴71和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的同轴精度。因此,恐怕喷嘴71和接口部52不能合适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喷嘴71朝连接位置移动结束前,通过可动板73将接口部52保持在合适的连接位置,即使接口部52姿势崩塌场合,也能在取得同轴精度状态下使得接口部52和喷嘴71合适地连接,能防止因不合适的连接而发生色调剂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A和11B所示,若关闭容器支承架75,与该动作连动,扇形齿轮77以固定轴76b为中心朝图中顺时钟方向回转。因此,如图12A和12B所示的喷嘴驱动部件79也朝图中顺时钟方向回转。这样,根据本实施例,与关闭容器支承架75时的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喷嘴驱动机构动作,喷嘴71从上述非连接位置朝上述连接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若打开容器支承架75,与该动作连动,扇形齿轮77以固定轴76b为中心朝图中逆时钟方向回转。因此,如图12A和12B所示的喷嘴驱动部件79也朝图中逆时钟方向回转。这样,根据本实施例,与打开容器支承架75时的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喷嘴驱动机构动作,喷嘴71从上述连接位置朝上述非连接位置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若作业者对容器支承架75进行开闭动作,则与此同时,还进行喷嘴相对接口部52的插脱,能迅速设置或卸下色调剂收纳容器50。
若关闭容器支承架75,支承在其中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朝着接近装置本体移动,若打开容器支承架75,上述接口部52朝着离开装置本体移动。因此,当喷嘴驱动部件79从非连接位置朝连接位置移动时,接口部52朝连接方向移动,当喷嘴驱动部件79从连接位置朝非连接位置移动时,接口部52朝与连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按照这种结构,接口部52朝与喷嘴71插脱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能缩短喷嘴71的插脱滑动行程,即接口部52的移动量。这样,缩短喷嘴71的插脱滑动行程,且能实现喷嘴71相对接口部52的可靠插脱。即使是没有设置可动板73的结构,上述构成也有效。
在相对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插入喷嘴71的构成中,插入喷嘴时,要求互相间具有高的同轴精度,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A和10B所示,喷嘴71的插脱方向与可动板73的移动方向相互一致。根据这种结构,在对同轴精度有影响的方向,即喷嘴71相对接口部52的插脱方向的直交方向,可以通过可动板73限制接口部52的位移,或解除限制。即,若可动板73被定位在保持位置,则接口部52被夹持在可动板73和容器支承架75的内壁之间,在可动板73和接口部52之间有很大摩擦力,结果,接口部52在对同轴精度有影响的方向的位移得到限制。相反,若可动板73没有定位在保持位置,则接口部52和可动板73之间摩擦力几乎不起作用,结果,接口部52在对同轴精度有影响的方向的位移限制被解除。这样,通过可动板73动作,可以控制接口部52在对同轴精度有影响的方向的位移。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可动板73被定位在保持位置前,喷嘴71的前端进入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这样,能以小的力平滑地实行喷嘴71相对接口部52的插入动作。对此进行详细说明,在喷嘴71的前端插入接口部52前,若可动板73被定位在保持位置,接口部52稍稍偏离合适的连接位置场合,由于可动板73和接口部52之间的摩擦力,限制接口部52的位移。因此,必须以能克服该摩擦力使得接口部52位移的大的力插入喷嘴71。但是,如本实施例所示,若在可动板73被定位在保持位置前,喷嘴71的前端进入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能在上述摩擦力不起作用状态下,使得喷嘴71的前端进入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这时,即使接口部52稍稍偏离合适的连接位置场合,虽然喷嘴71的前端进入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时接口部52发生位移,但是由于上述摩擦力不起作用,上述位移所需要的力小。因此,能以小的力平滑地实行喷嘴71的插入动作。
如图10A和10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中,喷嘴71相对喷嘴纳入孔54插脱,与用于塞住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的开闭部件53替换。具体地说,相对接口部52,在位于喷嘴71相反侧的容器支承架75上设有开闭部件回复机构81,用于将开闭部件53推回到喷嘴纳入孔54。该开闭部件回复机构81包括回转臂82以及推返部件83,上述回转臂82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其一端,上述推返部件83回转自如地安装在其另一端。通过弹簧(没有图示)对上述回转臂82赋能,使其按图中逆时钟方向回转。在图10A所示状态下,由于该赋能力,回转臂82移动到与挡块(没有图示)相接,保持在这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上述推返部件83的前端即图中右侧端部被定位在不从容器支承架75内壁朝其内部突出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对回转臂82赋能的弹簧设在容器支承架75的两侧部即图中前侧和里侧,因此,需要两个弹簧。但是,若用一个弹簧赋能,则需要在相对回转臂82的垂直方向下侧配置弹簧,增高了本色调剂运送装置的高度,对小型化不利。
若喷嘴71从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一端进入,则从喷嘴纳入孔54另一端推出用于塞住喷嘴纳入孔54的开闭部件53。于是,该被推出的开闭部件53推压上述推返部件83,上述回转臂82反抗弹簧的赋能力按图中顺时钟方向回转,成为图10B所示状态。另一方面,若喷嘴71离开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则上述回转臂82因弹簧的赋能力按图中逆时钟方向回转,上述推返部件83朝图中右侧移动。接着,受该推返部件83推压,开闭部件53回到喷嘴纳入孔54内部,成为图10A所示状态。
这样,从接口部52的喷嘴纳入孔54推出开闭部件53或将开闭部件53推返喷嘴纳入孔54的方式中,能避免因开闭部件53妨害被吸引的色调剂的运送通道。没有必要在接口部52设置用于使得开闭部件53退避的空间,因此,能使接口部52小型化。
相对从袋部51内向接口部52内沿着垂直方向的色调剂流路,将开闭部件53配置成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在这种配置中,开闭部件53可沿水平方向滑动,使得从袋部51内向接口部52的压力作用在垂直方向,由于该压力,能抑制开闭部件53被推出。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喷嘴71相对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的插脱方向与色调剂收纳容器50相对容器支承架75的装卸方向互相直交。根据这种构成,能减少装卸时发生色调剂泄漏。再有,能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外部进行喷嘴插入时的开闭部件53的退避,因此,用于实行开闭部件53的可靠的回复动作的机构不设置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侧。结果,能使得作为更换品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侧的构成简单化,降低色调剂收纳容器50成本,能降低运行成本。再有,若喷嘴71的插脱方向与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装卸方向互相直交,不将喷嘴驱动机构设置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垂直方向下方,能降低色调剂运送装置高度。结果,能增大相对本色调剂运送装置大小能采用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高度,能最大限度获得色调剂收纳容量。
使得开闭部件53回复到喷嘴纳入孔54场合,由于开闭部件53和喷嘴纳入孔54内壁的摩擦力,接口部52在该开闭部件53的移动方向受到力。为此,若在开闭部件53回复到喷嘴纳入孔54前,解除可动板73的定位,则接口部52退避,不能使得开闭部件53恰好回复到喷嘴纳入孔54。这样,恐怕会发生残存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内的色调剂泄漏。于是,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凸轮74形状或凸轮驱动齿轮及扇形齿轮77的齿轮构成等,在解除可动板73对接口部52保持之前,实行喷嘴71从上述连接位置向上述非连接位置的移动。因此,在开闭部件53回复到喷嘴纳入孔54之后,解除可动板73的定位。结果,能使得开闭部件53恰好回复到喷嘴纳入孔54,能可靠地防止残存在色调剂收纳容器内的色调剂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喷嘴驱动机构使得开关部件回复机构81追随喷嘴71移动,但是,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喷嘴驱动机构相同的构成,驱动开关部件回复机构81,使得喷嘴71追随开关部件回复机构8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黑色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K比其他色调剂收纳容器50Y,50M,50C大,支承该黑色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K的容器支承架75K也比其他的容器支承架75Y,75M,75C大。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不管哪一个色调剂收纳容器50Y,50M,50C,50K,接口部52的尺寸都相同,仅仅容器支承架的内部空间大小不同。因此,构成本色调剂运送装置的几乎所有构成零件能实现通用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打印机是以下图像形成装置:在作为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2上形成潜像,通过显影装置40使得色调剂附着到上述潜像上进行显影,得到色调剂像,再将该色调剂像转印到作为记录材的转印纸P上,形成图像。
本实施例的打印机设有色调剂收纳容器50以及色调剂运送装置,上述色调剂收纳容器50用于收纳向显影装置40运送的色调剂,上述色调剂运送装置用于将该色调剂收纳容器50内的色调剂朝显影装置运送。色调剂收纳容器50包括袋部51,其作为柔软的袋状部件,在内部收纳作为收容物的色调剂,通过对上述袋部51施加外压或减少其内压,该袋部51变形,减容,接口部52作为盖部件,设在袋部开口处,通过该接口部52,排出色调剂。色调剂运送装置设有作为容器支承部件的容器支承架75,用于支承色调剂收纳容器50,色调剂收纳容器50装卸自如。还设有作为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的喷嘴71,其与被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架75中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连接,形成色调剂运送通道,用于将从色调剂收纳容器50排出的色调剂运送到作为运送目的地的显影装置40。
并且,本色调剂运送装置还设有作为盖保持部件的可动板73,其可在保持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上述保持位置是指将处于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状态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保持在与喷嘴71的连接位置的位置,上述退避位置是指不妨害色调剂收纳容器50相对容器支承架75装卸的位置。再有,本色调剂运送装置还设有作为定位手段的凸轮74,凸轮轴74a,以及凸轮驱动齿轮74b,将可动板73定位在保持位置。通过这种结构,当喷嘴71相对接口部52连接时,将可动板73定位在保持位置,当装卸色调剂收纳容器50时,解除定位,可动板73移动到退避位置。因此,如上所述,即使色调剂收纳容器50处于接口部52姿势崩塌状态,接口部52也不会受到可动板73妨害,能将色调剂收纳容器50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因此,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袋部51的刚性能处于实用上所希望的范围,不会损害作业便利性,能将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恰好定位在色调剂运送装置的设置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中,当色调剂收纳容器50处于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状态时,袋部51的设有接口部52部分附近的区域内,弯曲刚性相对低的区域所配列的方向与可动板73的移动方向大致一致。这样,如上所述,接口部52能更平滑地进入到容器支承架75的最深部,因此,作业者能平滑地实行设置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喷嘴71可相对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插脱,通过插入到接口部52得到连接,形成色调剂运送通道,且其插脱方向与可动板73的移动方向互相大致一致。这样,如上所述,通过可动板73动作,能限制沿喷嘴相对接口部52的插脱方向的直交方向上述接口部52的位移,或解除该限制。结果,能以小的力平滑地实行喷嘴71相对接口部52的插入动作。
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设有作为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的喷嘴驱动机构,其使得喷嘴71在连接位置和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连接位置是指色调剂收纳容器50处于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状态时,与接口部52相连接的位置,上述非连接位置是指不妨害色调剂收纳容器50相对容器支承架75装卸的位置。并且,使得喷嘴71从非连接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时,与这时的喷嘴驱动机构动作连动,将可动板73定位在保持位置,使得喷嘴71从连接位置移动到非连接位置时,与这时的喷嘴驱动机构动作连动,解除可动板73的定位。这样,如上所述,能迅速地设置或卸下色调剂收纳容器50。
并且,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设有作为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的架驱动机构,其使得容器支承架75在装卸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装卸位置是指相对容器支承架75装卸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位置,上述收纳位置是指将支承在容器支承架75中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收纳在装置内部的位置。并且,使得容器支承架75从装卸位置移动到收纳位置时,与这时的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上述喷嘴驱动机构动作,喷嘴71从非连接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使得容器支承架75从收纳位置移动到装卸位置时,与这时的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上述喷嘴驱动机构动作,喷嘴71从连接位置移动到非连接位置。这样,如上所述,能迅速地设置或卸下色调剂收纳容器50。
在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中,在可动板73定位在保持位置后,完成喷嘴71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的移动。这样,如上所述,能防止因不合适连接而引起的色调剂泄漏。
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设有上述架驱动机构,当使得容器支承架75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可动板73定位在保持位置。当使得容器支承架75从收纳位置向装卸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解除可动板73的定位。这样,如上所述,能迅速地设置或卸下色调剂收纳容器50。
在本实施例中,接口部52的通孔即喷嘴纳入孔54与袋部51开口连通,喷嘴71能相对该喷嘴纳入孔54插脱,通过将喷嘴71插入该喷嘴纳入孔54得到连接,色调剂运送通道与上述开口连通。并且,开闭部件53安装在接口部52,用于塞住该喷嘴纳入孔54,喷嘴71相对喷嘴纳入孔54插脱,与上述开闭部件53进行替换。通过这种结构,如上所述,能避免因开闭部件53妨害受到吸引的色调剂的运送通道。且还能使得接口部52小型化。再有,还能抑制由于从袋部51内朝着接口部52的压力而导致的开闭部件53被推出。
在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中,喷嘴71相对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接口部52的插脱方向与色调剂收纳容器50相对容器支承架75的装卸方向互相大致直交。这样,如上所述,能降低色调剂收纳容器50成本,降低运行成本,最大限度获得色调剂收纳量。
在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中,在开闭部件53与喷嘴71进行替换,开闭部件53回复到喷嘴纳入孔54中后,解除可动板73的定位。这样,如上所述,能使得开闭部件53可靠地回复到喷嘴纳入孔54中,能可靠地防止残存在色调剂收纳容器50内的色调剂发生泄漏。
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除了设有上述喷嘴驱动机构之外,还设有盖部件移动机构,使得喷嘴71从非连接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时,与这时的喷嘴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接口部52沿连接方向移动,并且,使得喷嘴71从连接位置移动到非连接位置时,与这时的喷嘴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接口部52沿连接方向的逆方向移动。这样,能缩短由喷嘴驱动机构所驱动的喷嘴71的移动范围,同时能可靠地实现喷嘴71相对接口部52的插脱。
本实施例的色调剂运送装置采用连杆机构构成上述喷嘴驱动机构,如上所述,能增大相对本色调剂运送装置大小能采用的色调剂收纳容器50的高度,能最大限度获得色调剂收纳容量。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以运送作为粉体的色调剂的运送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色调剂,即使是收纳色调剂以外的粉体或液体,气体等的收纳容器,将收纳物运送到其他装置的运送装置场合,也能适用本发明,得到同样的效果。

Claims (15)

1.一种运送装置,包括:
容器支承部件,支承收纳容器,使得收纳容器装卸自如,收纳容器包括柔软的袋状部件,其内部收纳收容物,通过对上述袋状部件施加外压或减少内压,该袋状部件一边变形一边减少容积,通过设在袋状部件开口处的盖部件,排出收容物;
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形成运送通道,上述运送通道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用于将从上述收纳容器排出的收容物运送到运送目的地;
盖保持部件,可在保持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上述保持位置是指将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保持在与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的连接位置的位置,上述退避位置是指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的位置;
定位装置,可将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上述保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容器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时,上述袋状部件的设有上述盖部件的部分附近区域内,弯曲刚性相对低的区域配列的方向与上述盖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互相大致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可相对上述收纳容器的盖部件插脱,通过插入到该盖部件得到连接,形成上述运送通道,且其插脱方向与上述盖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互相大致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在连接位置和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连接位置是指与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的位置,上述非连接位置是指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的位置;
当使得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通过上述定位装置将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上述保持位置,并且,当使得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连接位置向非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解除上述定位装置的对上述盖保持部件的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容器支承部件在装卸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装卸位置是指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收纳容器的位置,上述收纳位置是指将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的收纳容器收纳在装置内部的位置;
当使得容器支承部件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并且,当使得容器支承部件从收纳位置向装卸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连接位置向非连接位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定位装置使得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上述保持位置后,完成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容器支承部件在装卸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装卸位置是指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收纳容器的位置,上述收纳位置是指将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的收纳容器收纳在装置内部的位置;
当使得容器支承部件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通过上述定位装置使得上述盖保持部件定位在上述保持位置,并且,当使得容器支承部件从收纳位置向装卸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容器支承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解除上述定位装置的对盖保持部件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部件的通孔与上述袋状部件的开口连通,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能相对上述盖部件的通孔插脱,通过插入该通孔得到连接,上述运送通道与上述开口连通,并且,开关部件安装在上述盖部件上,塞住上述通孔,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相对上述通孔插脱时,与上述开关部件替换。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相对上述收纳容器的盖部件的插脱方向,与上述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的装卸方向互相大致直交。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盖部件进行替换,上述开关部件回复到上述通孔之后,解除上述定位装置对上述盖保持部件的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在连接位置和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连接位置是指与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的位置,上述非连接位置是指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的位置;
盖部件移动机构,当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盖部件沿连接方向移动,并且,当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连接位置向非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盖部件沿连接方向的逆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连杆机构构成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
13.一种运送装置,包括:
容器支承部件,支承收纳容器,使得收纳容器装卸自如,收纳容器包括柔软的袋状部件,其内部收纳收容物,通过对上述袋状部件施加外压或减少内压,该袋状部件一边变形一边减少容积,通过设在袋状部件开口处的盖部件,排出收容物;
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形成运送通道,上述运送通道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用于将从上述收纳容器排出的收容物运送到运送目的地;
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使得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在连接位置和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连接位置是指与处于支承在上述容器支承部件中状态的收纳容器的盖部件连接的位置,上述非连接位置是指不妨害收纳容器相对上述容器支承部件装卸的位置;
盖部件移动机构,当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非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盖部件沿连接方向移动,并且,当上述运送通道形成部件从连接位置向非连接位置移动时,与这时的运送通道形成部件驱动机构动作连动,使得盖部件沿连接方向的逆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13中任一个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收纳在上述收纳容器内的供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色调剂送向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显影装置使得色调剂附着到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上,进行显影,再将所得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材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
设有收纳容器以及运送装置,上述收纳容器收纳向上述显影装置运送的色调剂,上述运送装置将上述收纳容器内的色调剂向上述显影装置运送;
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运送装置作为上述运送装置。
CNB2004100644217A 2003-08-25 2004-08-24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3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0342/2003 2003-08-25
JP300342/03 2003-08-25
JP2003300342A JP4205531B2 (ja) 2003-08-25 2003-08-25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211A true CN1591211A (zh) 2005-03-09
CN100437365C CN100437365C (zh) 2008-11-26

Family

ID=3410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44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365C (zh) 2003-08-25 2004-08-24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7248824B2 (zh)
EP (1) EP1510880B1 (zh)
JP (1) JP4205531B2 (zh)
KR (1) KR100637908B1 (zh)
CN (1) CN10043736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677B (zh) * 2005-12-23 2010-12-08 施乐公司 打印机和供应标印材料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1280A (ja) * 2000-12-01 2002-06-14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095875B2 (ja) * 2001-10-30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33629B2 (en) 2002-04-12 2006-11-0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as easy-to-handle large capacity toner container
US7542703B2 (en) * 2002-05-20 2009-06-02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replenishing a toner or a carrier of a two-ingredient type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developing device
CN101158834B (zh) * 2002-09-20 2010-07-21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装置,墨粉供给部件,调色剂容器,墨粉容器及回收方法
JP4220798B2 (ja) * 2002-09-20 2009-0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
JP4383898B2 (ja) * 2003-02-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05531B2 (ja) * 2003-08-25 2009-0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589384B1 (en) 2004-04-23 2020-01-0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container
JP2006030957A (ja) * 2004-06-16 2006-02-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456957B2 (ja) * 2004-08-06 2010-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20416B2 (en) * 2004-08-16 2010-05-18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toner bottl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ffectively supplying toner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184691B2 (en) * 2004-11-09 2007-02-2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XPA06012659A (es) 2005-04-27 2007-01-16 Ricoh Kk Recipiente de toner y aparato formador de imagen.
EP2889696B1 (en) * 2005-06-07 2018-10-24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86146B2 (en) * 2005-11-09 2011-12-2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ly supplying developer
JP2007155841A (ja) * 2005-11-30 2007-06-21 Ricoh Co Ltd 粉体容器、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40067B2 (ja) 2006-08-23 2011-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案内装置及びその粉体案内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050597B2 (en) 2006-11-09 2011-11-01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container having a gear por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92593B2 (ja) * 2007-10-23 2014-0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6175B2 (ja) * 2009-06-30 2013-09-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CN102597887B (zh) 2009-09-04 2014-06-18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AU2011221816B2 (en) 2010-03-01 2014-02-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G183417A1 (en) 2010-03-10 2012-09-27 Ricoh Co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660447B2 (ja) * 2010-03-15 2015-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569241B2 (ja) 2010-08-09 2014-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20026B2 (ja) 2011-07-14 2014-0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420025B2 (ja) 2011-07-14 2014-0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808233B2 (ja) * 2011-11-29 2015-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9152083B2 (en) 2013-10-09 2015-10-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arriage assembly for toner cartridge loading and latching
JP2015079116A (ja) * 2013-10-17 2015-04-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280087B2 (en) 2013-11-20 2016-03-0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latching system for retaining a replaceable unit
US9261851B2 (en) 2013-11-20 2016-02-1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of a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285758B1 (en) 2014-12-19 2016-03-1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between replaceable units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291992B1 (en) 2014-12-19 2016-03-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for an imaging unit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411303B1 (en) 2015-04-10 2016-08-0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ositioning stop assembly for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1537063B2 (en) 2019-01-16 2022-12-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a toner refill device
CN115605812A (zh) * 2020-12-07 2023-01-13 佳能株式会社(Jp)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系统
WO2022131315A1 (ja) * 2020-12-15 2022-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764A (en) * 1901-12-17 1903-05-12 Eward B Ellicott Electrical protective device.
US4611899A (en) * 1983-01-08 1986-09-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JPS6059579A (ja) 1983-09-12 1985-04-05 Seiko Epson Corp 磁気デイスク装置
JPS61176564A (ja) 1985-01-30 1986-08-08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4−ヒドロキシ−2−ピロリドンの製造法
JPS61176564U (zh) 1985-04-23 1986-11-04
US5184181A (en) * 1986-09-24 1993-02-02 Mita Industrial Co., Ltd. Cartridge discriminating system
US5384628A (en) 1992-10-10 1995-01-24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equipment
JPH06266227A (ja) * 1993-03-14 1994-09-22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収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2986679B2 (ja) * 1994-06-17 1999-12-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5648840A (en) * 1994-11-14 1997-07-15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oner conveyance apparatus
JP3440441B2 (ja) 1996-12-19 2003-08-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5890040A (en) * 1997-01-14 1999-03-30 Konica Corporation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er replenishing apparatus
JPH10213959A (ja) * 1997-01-30 1998-08-11 Konica Corp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41691B2 (ja) * 1997-10-03 2004-07-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収納容器
US5812915A (en) * 1997-11-07 1998-09-22 Xerox Corporation Press fit fill plugs with uniform sealing ability
JP3450757B2 (ja) * 1998-09-22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US5991584A (en) * 1998-10-07 1999-11-23 Katun Co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assembly
JP3628539B2 (ja) * 1999-01-25 2005-03-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
JP2000227721A (ja) 1999-02-05 2000-08-15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3635618B2 (ja) 1999-02-12 2005-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6169864B1 (en) * 1999-07-06 2001-01-02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ntainer including a movably mounted sealing member
US6256470B1 (en) * 2000-02-18 2001-07-0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device for use i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therein
JP2001242712A (ja) 2000-02-28 2001-09-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65099A (ja) * 2000-03-17 2001-09-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904375B2 (ja) 2000-05-29 2007-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012676B2 (ja) 2000-09-07 2007-1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TE514976T1 (de) * 2001-01-31 2011-07-15 Ricoh Co Ltd Tonerbehälter und damit versehene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JP3570714B2 (ja) * 2001-05-24 2004-09-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65995A (ja) 2001-06-07 2002-12-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124992B2 (ja) * 2001-10-25 2008-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4095875B2 (ja) * 2001-10-30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731897B2 (en) * 2002-02-21 2004-05-04 Konica Corporation Powder o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US7133629B2 (en) * 2002-04-12 2006-11-0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as easy-to-handle large capacity toner container
JP3741691B2 (ja) * 2002-04-12 2006-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6766135B2 (en) * 2002-04-22 2004-07-20 Jui-Chi Wang Toner cartridge
DE10223232B4 (de) * 2002-05-24 2004-06-03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Tonermaterial aus einem Vorratsbehälter sowie zugehöriger Tonervorratsbehälter
US20030219263A1 (en) * 2002-05-24 2003-11-2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device for use i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toner thereto
JP4220798B2 (ja) * 2002-09-20 2009-0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
CN101158834B (zh) 2002-09-20 2010-07-21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装置,墨粉供给部件,调色剂容器,墨粉容器及回收方法
US7076192B2 (en) * 2002-12-27 2006-07-11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383898B2 (ja) * 2003-02-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895191B2 (en) * 2003-05-13 2005-05-17 Xerox Corporation Insertion verification of replaceable module of printing apparatus
AU156108S (en) * 2003-06-27 2004-08-09 Toshiba Tec Kk Toner storage container
US7245852B2 (en) * 2003-07-08 2007-07-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05531B2 (ja) 2003-08-25 2009-0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21825A (ja) * 2004-02-06 2005-08-18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EP1589384B1 (en) * 2004-04-23 2020-01-0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container
JP4650780B2 (ja) * 2004-05-17 2011-03-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交換ユニットが装着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184691B2 (en) * 2004-11-09 2007-02-2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55841A (ja) * 2005-11-30 2007-06-21 Ricoh Co Ltd 粉体容器、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677B (zh) * 2005-12-23 2010-12-08 施乐公司 打印机和供应标印材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37365C (zh) 2008-11-26
JP4205531B2 (ja) 2009-01-07
EP1510880B1 (en) 2012-10-24
US20080063435A1 (en) 2008-03-13
US7426362B2 (en) 2008-09-16
JP2005070449A (ja) 2005-03-17
US20090074471A1 (en) 2009-03-19
US7248824B2 (en) 2007-07-24
US7734230B2 (en) 2010-06-08
KR100637908B1 (ko) 2006-10-25
US20070242984A1 (en) 2007-10-18
EP1510880A3 (en) 2005-05-25
US20050117936A1 (en) 2005-06-02
EP1510880A2 (en) 2005-03-02
US7590374B2 (en) 2009-09-15
KR20050021279A (ko) 2005-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1211A (zh)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87846C (zh) 显影盒
CN1253762C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2731503Y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7574162B2 (en)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843298B1 (ko) 분체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690887A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52715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462911A (zh)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1067734A (zh) 供料容器和图像形成单元
CN1837979A (zh) 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CN172201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42557A (zh) 色粉补给方法、色粉补给装置、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27479A (zh) 用过的处理盒的包装、包装组件以及包装方法
CN1158438A (zh) 处理盒、调色剂供给盒和调色剂供给方法
CN1070296C (zh) 成像装置
CN1837978A (zh)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CN1470952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US9658574B2 (en) Powd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525263A (zh) 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37989A (zh) 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废显影剂回收方法
JP3968268B2 (ja) 粉体収容器、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42753A (zh) 粉罐和成像装置
JP2011203327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05073B2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