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7978A -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7978A
CN1837978A CNA2005101155814A CN200510115581A CN1837978A CN 1837978 A CN1837978 A CN 1837978A CN A2005101155814 A CNA2005101155814 A CN A2005101155814A CN 200510115581 A CN200510115581 A CN 200510115581A CN 1837978 A CN1837978 A CN 1837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box
image
supplementary units
imag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155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9418C (zh
Inventor
大越竹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7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7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94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941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1Rotational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9Cartridge holders, e.g. intermediate frames for placing cartridg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并可从成像设备主体上拆下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显影单元,其使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可视;以及调色剂补充单元,其用于至少将调色剂补充到显影单元上;所述处理盒还包括:组装成一体的图像载体盒,其至少包括图像载体,并且由成像设备主体定位和支撑;以及组装成一体的显影盒,其至少包括显影单元,并且在相对于图像载体盒而定位的状态下推压图像载体盒,其中:调色剂补充单元至少被包括在图像载体盒和显影盒的任意一个之中;并且调色剂补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由成像设备主体来支撑。

Description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照相复印机、打印机等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特别涉及这种模式的处理盒(其中,包括有显影单元的显影盒在相对于包括有图像载体的图像载体盒而被定位的状态下推压该图像载体盒)以及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背景技术中,使用例如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设备,该电子照相系统中,在感光鼓等图像载体的周围通常设置有用于电子照相的各种装置,诸如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以及清洁单元。并且,已经提供了这样的成像设备:其中,具有相同使用寿命的各种装置被集成而形成处理盒,并且当达到使用寿命时可简化互换操作的性能。
例如,如图15中所示,作为这种类型的处理盒500,通常采用这样一种系统:即,其具有图像载体盒501和显影盒502,该图像载体盒501包括:感光鼓等图像载体511、充电单元512以及清洁单元513;该显影盒502包括:显影单元(包括显影辊等显影功能部分)521,其与图像载体511相对设置;以及调色剂补充单元522,其用于为显影单元521补充调色剂。在该系统中,图像载体盒由成像设备主体来定位并固定,显影盒502通过未示出的枢轴(接合轴)而与图像载体盒501接合并相对于图像载体盒501枢转定位;另外,显影盒502在预定方向上被诸如推压弹簧等推压部件推动,并且在显影盒502相对于图像载体盒501定位的状态下推压图像载体盒501(例如,JP-A-2004-37638和日本专利No.3534104)。
但是,根据JP-A-2004-37638和日本专利No.3534104中所述的处理盒,通过集成调色剂补充单元522与显影单元521而构成显影盒502。因此,当调色剂补充单元522的重量,即调色剂容纳量改变时,显影盒502施加在图像载体盒501上的压力也改变,这样就会担心引起图像紊乱。
即,在当调色剂补充单元522的调色剂容纳量满时将显影盒502此时的压力设定为合适的情况下,当调色剂容纳量变小时,显影盒502的压力就会变得不足,这样就会担心显影单元521的显影辊与图像载体511分离。
相反,在当调色剂补充单元522的调色剂容纳量小时将显影盒502此时的压力设定为合适的情况下,当调色剂容纳量满时,显影盒502的压力就会变得过大,这样就会引起如下的担心:即,图像载体盒501和显影盒502之间的间隙调节垫片会变形或者图像载体511的转动载荷会变得过重。
另外,JP-A-7-146634提出:通过设计图像载体盒和显影盒的接合点(将两个单元的接合点安装在通过显影盒重心的垂直线上或者在其附近的结构)来使显影盒的压力保持恒定。
但是,尽管在JP-A-7-146634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显影盒的重心位置不发生变化这种模式中,但是在显影盒中集成有显影单元和调色剂补充单元的多种模式中,显影盒重心的自身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该现有技术不能有效地避免显影盒的压力发生变化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以及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该处理盒能够有效地抑制显影盒相对于图像载体盒的压力的改变成分,从而能够提供没有图像紊乱的高质量图像。
即,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可安装和可拆卸的方式将处理盒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18上,该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1;显影单元2,其利用显影剂使图像载体1上的静电潜像可视;调色剂补充单元4,其用于至少将调色剂补充到显影单元2;该处理盒还包括:组装成一体的图像载体盒11,该图像载体盒11至少包括图像载体1,并且其由成像设备主体18定位并支撑;组装成一体的显影盒12,该显影盒12至少包括显影单元2,并且在相对于图像载体盒11定位的状态下推压图像载体盒11;调色剂补充单元4,其被至少包括在图像载体盒11和显影盒12的任意一个之中,并且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至少一部分4b由成像设备主体支撑。
在这样的技术装置中,该技术方案提出的前提是:显影盒12在其相对于图像载体盒11而定位的状态下推压图像载体盒11。
这里,通常利用接合部分14使显影盒12由图像载体盒11枢转支撑,并且利用预定垫片等使显影盒12相对于图像载体盒11定位并被推压弹簧等的推动部件推动以压向图像载体盒11侧。
另外,图像载体盒11可至少包括图像载体1,并且还可包括:例如,充电单元8,用于为图像载体1充电;清洁单元6,用于清除图像载体1等上的残余调色剂;此外,还可包括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一部分。
另外,显影盒12需要至少包括显影单元2。
本发明提出了具有显影剂容纳部分的显影单元2,该显影剂容纳部分装有显影剂(该显影剂不仅可以是包括调色剂和载体这两种组分的显影剂,而且还可以是仅包括调色剂这一种组分的显影剂),显影剂容纳部分设置有各种显影部件3(例如,显影剂载体3a、显影剂搅拌和传送部件3b、3c等)。
另外,调色剂补充单元4不仅可以包括调色剂,而且还可以包括本身为调色剂和载体两种组分的显影剂。
另外,本发明提出了具有至少装有调色剂的调色剂补充腔室的调色剂补充单元4,调色剂补充腔室设置有能够传送调色剂的调色剂传送部件5(例如,调色剂搅拌和传送部件5a、5b、5d、5e,以及用于传送恒定量的调色剂的分配部件5c)。
另外,作为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布局,可包括下列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即,调色剂补充单元4全部包括在图像载体盒11中的模式,调色剂补充单元4全部包括在显影盒12中的模式,以及将调色剂补充单元4设置在两个盒11、12处并且分离地跨在两个盒11、12上的模式。另外,图1中示出了这样的模式:即,调色剂补充单元4分离地设置有两个部分4a、4b。
另外,根据调色剂补充单元4,其至少一部分(图1中的4b)需要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
这样,当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至少一部分4b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时,不管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部分4b中的调色剂容纳量如何,显影盒12的压力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当除了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该部分以外的部分中的调色剂容纳量尽可能保持恒定时,显影盒12的压力变化被抑制,并且通过该量可有效地防止图像干扰以及部件的变形和磨损。
另外,作为这种处理盒的一种优选模式,如图1所示,提出了这样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以可安装和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18上,该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1;显影单元2,其利用显影剂使图像载体1上的静电潜像可视;以及调色剂补充单元4,其用于至少将调色剂供给到显影单元2上;该处理盒还包括图像载体盒11和显影盒12;图像载体盒11至少包括图像载体1和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它们被组装成一体并且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显影盒12至少包括显影单元2,其被组装成一体并且在相对于图像载体盒11定位的状态下被推动以压迫图像载体盒11。
这是这样一种模式:即,在图像载体盒11侧至少包括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全部或者部分(例如4b)。
根据该模式,图像载体盒11包括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的支撑部分13,从而,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全部或者部分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
这里,在图像载体盒11包括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部分(例如,4b)的模式下,显影盒12包括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剩余部分(例如,4a)。根据其他观点,调色剂补充单元4可与图像载体盒11和显影盒12分离设置。
另外,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全部和部分需要经由可变形的调色剂供给路径15而与显影单元2或者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一部分连通。
即,即使当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至少该部分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时,由于显影盒12能够推压图像载体盒11,因此需要可变形的调色剂供给路径15。
本发明提出这样一种调色剂供给路径15的优选构造示例:即,调色剂供给路径15由弹性部件围绕而形成,以利用弹性部件推压显影盒12。根据该模式,调色剂供给路径15的可变形性由弹性部件保证,并且使显影盒12能够推压图像载体盒11。
另外,在优选地操控调色剂供给路径15中,最好利用在使用时可打开的密封件来封闭与调色剂供给单元4或者显影单元2连通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在使用处理盒之前,利用密封件封闭调色剂供给路径15,从而,在搬运处理盒等的过程中,可避免调色剂从调色剂供给路径15泄漏的这种情况。
另外,作为支撑图像载体盒1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支撑图像载体1的单元可设有支撑部分,包括在图像载体盒11中的调色剂供给单元4b可设有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的支撑部分13。
这里,作为支撑图像载体盒11的结构的一个优选示例,最好是:包括在图像载体盒11中的调色剂补充单元4b的支撑部分13在不同于图像载体1的轴向的方向上被定位。根据该模式,图像载体1可被稳定地支撑,这是由于图像载体盒11在多个不同方向上被定位(例如,图像载体1的轴向和不同于图像载体1的轴向的方向的多个方向)。
另外,最好在远离图像载体1侧的单元外壁上设置被包括在图像载体盒11中的调色剂补充单元4b的支撑部分13。在这种情况下,图像载体盒11可被稳定地支撑,这是由于支撑点被设置在远端。
另外,最好提供多个被包括在图像载体盒11中的调色剂补充单元4b的支撑部分1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增加支撑点,可减小在每一个支撑点处的处理盒的重量负担。
另外,作为将潜像写在图像载体1上的路径的一种优选设置,提出了这样一种设置:即,至少在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的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部分4b的附近设有潜像写入路径16。根据该模式,只要至少在由成像设备主体18支撑的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部分4b的附近设有潜像写入路径16,调色剂补充单元4的部分的位置就不会变化,从而不用担心堵塞潜像写入路径16。
另外,提出这样一种潜像写入路径16的优选模式:即,潜像写入路径16置于图像载体盒11和显影盒12之间。
本发明不限于处理盒,而是还构成为这样的对象:即成像设备,其能够将处理盒以可连接和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18上。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在相对于图像载体盒而被定位的状态下显影盒被推动以压迫图像载体盒,调色剂补充单元的全部或者部分由成像设备主体支撑,从而,即使当由成像设备主体支撑的调色剂补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所容纳的补充调色剂的量改变时,显影盒的压力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因此,即使当至少在调色剂补充单元的该部分所容纳的调色剂的量改变时,显影盒的压力变化也可被有效地抑制,并且图像干扰也可被该量有效地防止。
另外,根据集成有处理盒的成像设备,伴随显影盒的压力变化的图像干扰可被有效地防止,因此,可简单地构造这样的成像设备:即,其能够提供具有小图像干扰的高质量图像。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可以更为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成像设备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4A是在从一侧方向沿箭头方向观察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视图,以及图4B是在从相对一侧的其他侧面方向沿箭头方向观察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线V-V得到的显影盒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连通主调色剂补充单元和子调色剂补充单元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该实施例中的清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操作推压弹簧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向前和向后移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C是表示根据实施例1的清洁设备中的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向后移动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是表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向前移动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用于该实施例中的传送驱动系统、显影驱动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成像设备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处理盒的外形的示意图;以及
图15是表示背景技术的处理盒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成像设备的整体构成
图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实施例1。
在该图中,成像设备是所谓串联类型的彩色成像设备,四种颜色(根据本实施例,为黄色、品红色、蓝绿色、黑色)的成像单元22(具体为22a至22d)沿着垂直方向排列在设备外壳21内,装有供给用的纸张24的纸张供给盒23设置在其下方,并且,在对应于各个成像单元22的部分处沿着垂直方向设置纸张传送路径25,该纸张传送路径25构成来自纸张供给盒23的纸张24的传送路径。
根据该实施例,成像单元22(22a至22d),用于从纸张传送路径25的上游侧顺序地形成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其设有:集成有各个处理单元的处理盒30以及用于将形成图像的扫描光照射到处理盒30的曝光设备40。
这里,根据处理盒30,例如,在盒中整体形成下述部件:感光鼓31;充电辊32,其用于预先为感光鼓31充电;显影设备33,其利用彩色调色剂(例如,根据本实施例为负极性)使得由曝光设备40在已充电的感光鼓31上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清洁设备34,其用于去除感光鼓31上的废调色剂;以及擦除灯35,其用于对已充电的感光鼓31的表面除电。
另一方面,根据曝光设备40,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多棱镜42、聚焦透镜43和镜44被设置在壳体41中,来自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被多棱镜42偏转扫描,并且光图像通过聚焦透镜43、镜44被引导到感光鼓31上的曝光点。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沿着纸张传送路径25循环移动的传送带53被设置在与各个成像单元22的各个感光鼓31对应的部分处。
传送带53由能够静电吸附纸张24的带材料(橡胶或者树脂)构成,并且其被悬挂在一对张紧辊51、52上。根据本实施例,上侧的张紧辊52构成驱动辊,下侧的张紧辊51构成从动辊。
另外,传送带53的输入部分(与张紧辊51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纸张吸附辊54,并且通过在纸张吸附辊54上施加高压的吸附电压来将纸张24吸附到传送带53上。另外,与各个成像单元22的感光鼓31相对应地将转印辊50设置在传送带53的背面侧,并且利用转印辊50使感光鼓31和传送带53上的纸张24彼此更紧密接触。另外,利用转印偏压电源,在转印辊50和感光鼓31之间适当地施加预定转印偏压。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用于在预定的时间传递纸张24的拾纸辊61被设置在纸张供给盒23附近,并且利用传送辊62和定位辊63将纸张24传送到转印位置。
另外,定影设备64被设置于位于最下游侧的成像单元22d的下游侧的纸张传送路径25中。用于排出纸张的排纸辊66被设置在定影设备64的下游侧,并且,被排出的纸张装在形成于设备外壳21上部处的容纳托盘67中。
另外,在图2中,附图标80表示用于为高压设备提供高压的高压电源,附图标记81表示用于为低压设备提供低压的低压电源。
这样一种成像设备的成像过程如下。
现在,如图2所示,在各个成像单元22(22a至22d)处,由充电辊32对感光鼓31进行充电,利用曝光设备40在感光鼓31上形成潜像,接着,利用显影设备33形成可视图像(调色剂图像)。
另一方面,利用拾纸辊61在预定时间拾取来自于纸张供给盒23的纸张24,纸张24通过传送辊62和定位辊63被传送到传送带53的吸附位置并且在被传送带53吸附的状态下被传送到转印位置。
另外,在各个成像单元22处的感光鼓31上的调色剂图像分别被转印辊50转印到纸张24上,在纸张24上的各种颜色成分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设备64定影,并且定影后的纸张24被排出到容纳托盘67。
处理盒的概要
另外,图3示出了用于本实施例的处理盒30的细节。
在图中,处理盒30设有感光盒30a和显影盒30b,感光盒30a包括感光鼓31、充电辊32、显影设备33的一部分、清洁设备34以及作为在清洁工序之前从感光鼓31去除电荷这样一种装置的擦除灯35;显影盒30b在这种状态下来设置:其相对于感光盒30a可枢转并且定位,显影盒30b包括位于感光盒30a下侧的显影设备33的主要部分。
特别是,根据本实施例,显影设备33设有:与感光鼓31相对的显影单元100,以及用于将调色剂T供给到显影单元100的调色剂补充单元110、120(根据本实施例,采用分离类型的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显影单元100利用包括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G使感光鼓31上的静电潜像可视。
另外,感光盒30a被构造成这样的结构:在水平方向上集成了清洁单元200(将清洁设备34组装成一体而得到)和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另外,显影盒30b被构造成这样:在水平方向上集成了显影单元100和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利用枢轴30c将显影盒30b相对于感光盒30a可枢转地设置在显影单元100的部分上,感光盒30a的位置相对于设备外壳21是固定的。在感光盒30a和显影盒30b之间确保扫描路径135,该扫描路径135能够使来自于曝光设备40的扫描光通过。包括弹性部件的垫片130插入扫描路径135入口附近的各个部分盒30a、30b的两侧,以将显影盒30b推压到感光盒30a上。另外,诸如推压弹簧等的推压部件当然可以用来代替垫片130或者可以与垫片130结合使用。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如图3、4A和4B所示,感光盒30a的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例如设有沿着垂直于感光鼓31轴向的方向延伸的一对支撑突起141。
另外,当处理盒30被安装在设备外壳21的盒接收部分(未示出)上时,通过设置在盒接收部分处的固定接收部件(未示出)将感光鼓31的支撑轴的两端固定在预定位置上,并且设置在可相对于支撑轴转动的感光鼓31的一端处的驱动传送部件(驱动传送齿轮)与设置在盒接收部分处的驱动系统(未示出)接合。另外,这对支撑突起141与盒接收部分的待接合部分(凹槽部分或者孔等)接合,并且感光盒30a被定位并固定到设备外壳21上。这里,只要使得设备外壳21的盒接收部分能够容纳处理盒30即可,可利用外壳框架本身构成盒接收部分或者可相对于外壳框架设置一个独立部件来构成盒接收部分。
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支撑突起141设置在远离感光鼓31的单元外壁处,并且在不同于感光鼓31轴向的方向上被定位,从而支撑突起141可稳定地支撑感光盒30a。此外,提供一对支撑突起141,感光盒30a的支撑点由这四个构成,在每一个支撑点处的处理盒30的重量负担被减小,另外,这样还能够校正处理盒30的扭转变形。
另外,在图4A和4B中,附图标记142表示在连接和拆卸处理盒30的操作中所使用的抓臂。
显影设备
下面,对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构成显影设备33的各个单元100、110、120进行描述。
显影单元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3至图5所示,对于显影单元100采用一种所谓的两组分显影系统,在感光鼓31侧开口的显影壳体101被设置在感光鼓31的下侧,显影壳体101的内部被构成为能够容纳显影剂G(其包括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容纳腔室102,并且用于传送显影剂的显影辊103被设置在面对显影壳体101的开口的部分处。另外,根据显影单元100,显影剂容纳腔室102被沿着显影辊103的轴向延伸的隔壁106分成两部分。通过沿隔壁106的纵向在其两端处开有连通端口107、108,在显影剂容纳腔室102处构成显影剂循环路径,显影剂循环路径沿着显影辊103的轴向设置有一对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105,并且显影剂循环路径中的显影剂G在被搅拌的同时被传送。
另外,尽管根据本实施例,最靠近显影辊103的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5用于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103,但是,当然可独立于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5来增加显影剂供给部件(辊、桨等)。另外,如果需要的话,显影辊103的周围可设有:用于限制显影剂厚度的修整部件,以及用于回收不用的显影剂的回收部件等。
主调色剂补充单元
另外,如图3至图5所示,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包括主补充壳体111,该主补充壳体111可部分地用作显影单元100的显影壳体101的深度侧隔壁,并且该主补充壳体111的内部构成为调色剂补充腔室,该调色剂补充腔室装有能够被补充的补充调色剂T。
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调色剂补充腔室被分成装有补充调色剂T的调色剂容纳腔室112和与调色剂容纳腔室112连通以将调色剂T定量供给到显影单元100的分配腔室113。这里,分配腔室113设有靠近显影壳体101的深度侧隔壁101a下部的厚壁部分101b,并且构成为在厚壁部分101b的内部沿着显影辊103的轴向延伸的、具有基本上为圆形截面的长路径(隧道式路径)。
另外,沿厚壁部分101b的纵向在面对调色剂容纳腔室112的深度侧的部分开有分配入口开口114,并且在这样的位置处开设调色剂供给端口115:即,在与分配入口开口114纵向相反侧的厚壁部分101b中面对分配腔室113的部分处。
另外,调色剂容纳腔室11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16,其用于搅拌和传送补充调色剂T;以及搅拌器117,其用于搅拌和传送被搅拌器116搅拌并传送到分配腔室113的分配入口开口114处的调色剂T。
这里,作为搅拌器116、117,使用以下模式,即,将PET膜等的搅拌膜连接到转动杆上的模式,通过在搅拌膜处适当地设置切口来调节传送调色剂的方向的模式,或者是搅拌和传送盘簧等这样的模式。另外,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搅拌器104、105的模式。
另一方面,分配腔室113沿着纵向设置有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分配螺旋推运器118设有直径基本上等于或者小于在显影单元100中的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105的螺旋叶片直径的螺旋叶片。另外,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的节距被设定为等于或者小于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105的节距。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调色剂供给端口115以这样的方式开口:即,其下端位于包含在显影剂容纳腔室102中的显影剂G的表面位置的下面。即,调色剂供给端口115可至少设置在显影剂容纳腔室102的显影剂G的表面位置的下方,使得补充调色剂T能够被水平供给到堆积有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腔室102部分处,从而确保使补充调色剂T与显影剂G混合的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当来自于分配腔室113的补充调色剂T从调色剂供给端口115挤出的压力大于显影剂容纳腔室102的显影剂G的内部压力时,即使当调色剂供给端口115面对显影剂G表面的下侧时,补充调色剂T也能被稳定地供给。
特别是,当调色剂供给端口115的下端被设定在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的转动中心的下侧时,就从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的转动中心的下侧补充调色剂T。因此,被补充的调色剂T被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夹带并且被迅速地搅拌以与显影剂G混合。
另外,尽管分配入口开口114可适当地开口,但是,从充分地增大分配腔室113内的调色剂的内部压力这种观点来看,最好使分配入口开口114宽于调色剂供给端口115,另外,最好分配腔室113中传送补充调色剂T的长度远大于分配入口开口114。
另外,可选择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的直径尺寸、叶片节距、转数等,以使得调色剂的内部压力(其基于调色剂的传送力,该传送力是通过分配螺旋推运器118而得到的)大于施加到调色剂供给端口115的、显影剂容纳腔室102内的显影剂G的内部压力(取决于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的传送力)。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根据本实施例,分配螺旋推运器118和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105的直径尺寸基本相同,但是,例如通过使得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的直径尺寸小于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105的直径尺寸,可得到更稳定的供给。
另外,对于调色剂容纳腔室112的容量,当调色剂容纳腔室112的容量大于分配腔室113的容量或者大于分配腔室113和显影剂容纳腔室102的总容量时,优选地要考虑到调色剂的稳定供给。
另外,这里所述的容量分别表示容纳调色剂的量或者容纳显影剂的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这样设置搅拌器116、117的转动中心,使其从分配螺旋推运器118和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4、105向上设置。
因此,没有必要将调色剂T从调色剂容纳腔室112向上传送到分配腔室113、显影剂容纳腔室102,因此,分配腔室113中的调色剂的内部压力可有效地增大,并且在不降低调色剂在分配腔室113处的内部压力的情况下调色剂能被平滑地供给到显影剂容纳腔室。
子调色剂补充单元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包括靠近清洁单元200的后面侧的子补充壳体121,并且被构成为调色剂补充腔室122,该调色剂补充腔室122装有能够在子补充壳体121内部被补充的补充调色剂T。
另外,调色剂补充腔室122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用于搅拌和传送补充调色剂T的搅拌器123、124。
这里,作为使得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和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连通的结构,如图6所示,可以使用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垫片130,垫片130形成有连通路径(调色剂供给路径)131。尽管根据本实施例,垫片130设置在各个单元110、120之间的两侧上的两个部分处,并且分别形成有调色剂供给路径131,但是,调色剂供给路径131例如也可以仅形成在任何一个垫片130处,或者可以仅在其一侧的一个部分处设置垫片130并且该垫片130可形成有调色剂供给路径131。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对于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当该部分不使用时,最好利用能够在使用时可被打开的密封件125来封闭与调色剂供给路径131接触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会担心在不使用处理盒30时将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中的调色剂带到调色剂供给路径131中而导致堵塞(例如,在搬运时),而且还可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即,使得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中的调色剂偏向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侧而充填并且使得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内的调色剂的填充密度不必要地变大。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当预定量的调色剂T从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补充到显影单元100时,与此同时,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内的调色剂T被补充到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因此,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的内部填充有基本恒定量的调色剂T直至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被排空,并且显影盒30b的重量变化被限制得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感光盒30a相对于设备外壳21的盒接收部分被定位并固定,因此,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的调色剂容纳量的变化根本不会对显影盒30b的重量变化产生影响。
因此,将显影盒30b推压在感光盒30a上作用力的变化被抑制直至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被排空,并且图像干扰也能被该量有效防止。
另外,由于感光盒30a相对于设备外壳21定位并固定,所以形成扫描路径135的感光盒30a的下侧面上至少有一个位置不变,并且即使当由感光盒30a枢转支撑的显影盒30b的位置改变时,通过该量也能减小对堵塞扫描路径135的担心。
清洁设备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清洁设备34作为清洁单元200被集成在感光盒30a上。
清洁单元200包括清洁壳体201,清洁壳体201的开口面向感光鼓31,清洁壳体201的内部被构成为能够容纳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清洁壳体201的上壁201a以檐状的形状延伸到感光鼓31侧。
另外,清洁壳体201的开口下边缘部分201b处设置有清洁刮板210,清洁刮板210在从开口下边缘部分201b和上壁201a的两侧垂下的侧壁部分(未示出)连接有基本上为L形的刮板支架212,在刮板支架212的前端部分的外侧上连接有包括聚氨酯橡胶等的弹性部件的刮板主体211,刮板主体211的前端以与感光鼓3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式与感光鼓31弹性接触(在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
另一方面,清洁壳体201的开口上边缘部分(根据本实施例的上壁201a的前端附近)设有聚亚安酯等的膜密封件215,膜密封件215的前端部分沿着感光鼓31转动方向与其弹性接触,并且防止由清洁刮板210回收的废调色剂散落。
根据本实施例,清洁刮板210中除了其与清洁壳体201相连的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基本上与清洁壳体201的上壁201a的檐状部分平行设置,并且被构成为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在该示例中,对应于刮板支架212的内表面),该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用于暂时存储被清洁刮板210刮下的废调色剂。特别是,在该示例中,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构成朝向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向下斜坡并且可提高传送废调色剂Td的性能。
另外,尽管根据本实施例,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仅由清洁刮板210构成,但是不仅可以利用清洁刮板210而且还可以利用清洁壳体201的一部分来构成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
另外,确保在清洁壳体201和清洁刮板210之间构成相对于感光鼓3 1凹进部分的空间,从而利用该凹进部分设置充电辊32。
另外,擦除灯35的支座202被设置在清洁壳体201的上壁201a的前端。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清洁壳体201内设有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用于将被清洁刮板210刮下的废调色剂Td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侧。
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包括传送板221,该传送板221作为横跨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之间的部件。传送板221在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侧的端部设有能够从外部输入驱动力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并且传送板221在感光鼓31侧的端部设有能够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的突出部分223。
这里,尽管传送板221可以是板状,但是从减轻重量和有效避免废调色剂Td被堆积到上表面部分的这种观点来看,最好在传送板221中除了突出部分223和驱动输入部分222以外的部分形成开口224。另外,不必要求形成突出部分223的部分必须为传送板221的端部,该突出部分也可以是远离端部的部分。另外,尽管突出部分223的数量可以至少为一个,但是,当设置多个突出部分223时,也是可以的。另外,可适当地选择形成突出部分223的方法,这样使得,通过折叠以使传送板221的前端部分弯曲而形成突出部分223,或者突出部分223可以与传送板221的一部分整体或者分开来形成。
另外,不必要求作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部件必须是传送板221,例如,当然也可以使用具有框架结构等的部件。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例如图7中所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输入有转动轨迹状的驱动力,并且通过驱动使例如作为转动中心的曲轴231转动从而可容易地提供转动轨迹状的驱动力,该曲轴231是转动驱动机构230中的一种。
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设有姿态限制机构240,用于限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移动姿态。
根据本实施例,姿态限制机构240是由推压弹簧241构成,推压弹簧241的一端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侧接合;其另一端与清洁壳体201的一部分接合,用以在远离驱动输入部分222的方向上推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
特别是,根据本实施例,推压弹簧241沿这个方向被设置:即,偏斜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前后移动的方向。
这里,在图7和图8A和8B中示出作为连接推压弹簧241的一种结构:其中,锁钩242、243被设置在推压弹簧241的两端,锁钩242在一侧与清洁壳体201侧的接合突起204接合,并且锁钩243在另一侧与设置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侧的端部处的接合件225接合。
另外,尽管根据该实施例,作为一种连接推压弹簧241的结构,接合突起204设置在清洁壳体201的内部处,但是该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一种在清洁壳体201处开设与外侧连通的锁定孔的模式,尽管这样会担心废调色剂泄漏,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密封件来封闭锁定孔。最好密封件还用作贴在CRU上的标签等。
当推压弹簧241以这样的方式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相连时,如图7和图8A和8B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输入有转动轨迹状的驱动力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前后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推压弹簧241相对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位置变化限制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姿态改变的范围。根据该示例,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后移动时,突出部分223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与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并且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前移动时,突出部分223与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下面描述其具体的动作。
特别是,根据本实施例,推压弹簧241沿着偏离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前后移动方向的方向设置,因此,不仅可以实现设置空间的节省,而且推压弹簧241相对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移动量的伸缩量可被设定得较小,从能够减轻废调色剂传送部件的驱动力的载荷变化的观点看,这是优选的。
下面将描述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清洁设备34的操作。
现在,如图7和图9A所示,残留在感光鼓31上的调色剂被清洁刮板210刮除,被刮下的废调色剂Td堆积在清洁刮板210上及其附近,在被刮下的调色剂被顺序挤压后,废调色剂Td堆积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根据该示例,对应于刮板支架211的内表面)。
在这种状态下,现在,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设置在图9A的位置处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被设置在最靠前的位置。
此时,推压弹簧241沿着远离驱动输入部分222的方向推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当通过调节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位置和推压弹簧241在清洁壳体201侧的锁定点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时,推压弹簧241的推力分量的一部分在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的方向上起作用,从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利用转动驱动机构230通过使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位置向下转动,如图9B中所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后移动同时逐渐倾斜,此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将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传送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侧。
另外,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到达最低点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姿态处于最陡的倾斜状态,从保持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相互接触的状态这种观点看,防止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中除了突出部分223以外的部分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是有效的。
接着,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转动到图9C的位置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进一步向后移动同时倾斜姿态逐渐平缓。此时,推压弹簧241仍起作用以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压向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侧,从而,使得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与废调色剂Td接触地移动,以将废调色剂Td移动到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侧。
另外,尽管根据本实施例,如图9C和图10A所示,即使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到达最靠后位置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也不移动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中靠近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端部,被传送到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中靠近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的端部附近的废调色剂被随后传送的废调色剂挤压并且被顺序地装入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如图10A所示,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到达最靠后位置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被推压弹簧241的推力拉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分离以达到与其不接触配置紧前面的状态。
即,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预定方向上被推压弹簧241推动,从而基于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的位置和推压弹簧241在清洁壳体201侧的锁定点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设置姿态。此时,在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转变到向前移动的阶段,可构成这样的设置:即,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和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被设置为不相互接触。
接着,当如图10B所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向上转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前移动同时改变倾斜姿态以向上移动到驱动输入部分222侧。
此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被推压弹簧241推动,并且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位置向上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设置位置进一步向上移动,从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和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保持不相互接触的配置。
接着,当如图10C所示,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驱动输入部分222着上死中心向下移动的方向转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再次向前移动同时改变倾斜姿态以逐渐到达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侧。另外,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到达最靠前位置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再次被配置为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
这样,当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前移动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突出部分223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不接触地移动,从而,能有效地避免这样的情况:即,随着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前移动的操作而向后推压在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并且能极好地保持废调色剂的传送性能。
接着,重复图9A至图9C和图10A至图10C的动作。
另外,尽管根据本实施例,构造了这样一种模式:即,废调色剂传送部件向后移动时始终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地移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当然也可以使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在最初时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不接触地移动而在途中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接触地移动。
特别是,根据本实施例,当驱动输入部分222设置在上死中心的位置处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保持基本上水平的最靠上的姿态并且在不从最靠上姿态向上突出的轨迹上移动,另外,其向前移动同时保持基本上水平的姿态,从而,废调色剂容纳腔室203上侧的空间和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侧的空间可被设定得较窄,并且可利用该量使得清洁设备34变得较薄。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设有开  224,从而,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传送废调色剂过程中不用担心废调色剂堆积在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上。另外,也不用担心由于空气阻力而产生的风压将废调色剂吹散。
另外,尽管根据本实施例,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沿着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向后移动时与其接触地移动,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也可构造成这样的结构:其中,尽管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不接触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但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上的废调色剂接触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可防止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向后移动时与废调色剂存储部分213直接接触,因此,从减小这样的担心(即,随着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移动将不必要的振动传递到感光鼓31侧)的观点来看,这是优选的。
显影设备、清洁设备的驱动系统
根据本实施例,使用下面所示的显影设备33、清洁设备34的驱动系统300。
即,如图11所示,用于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系统300设有传送驱动系统301和显影驱动系统302,传送驱动系统301用于利用相同的驱动源来驱动显影设备33的调色剂补充单元110、120的各个被驱动部件以及作为清洁设备34的清洁单元200的各个驱动部件;显影驱动系统302利用与传送驱动系统301分离的驱动源来驱动显影设备33的显影单元100的各个驱动部件。
这里,传送驱动系统301包括:驱动输入齿轮311,其连接到驱动源(未示出)以被其驱动;与驱动输入齿轮311啮合的驱动传动齿轮312的第一级;同轴传动齿轮313,其同轴地设有驱动传动齿轮312;与主调色剂补充单元110的搅拌器116、117相连的驱动传动齿轮315、316,其通过空转齿轮314与同轴传动齿轮313啮合;另外,与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相连的分配齿轮318,其通过空转齿轮317与在一侧的驱动传动齿轮316啮合。
另外,根据传送驱动系统301,与子调色剂补充单元120的搅拌器123、124相连的驱动传动齿轮319、320与同轴传动齿轮313啮合,并且,与清洁单元200的转动驱动机构230的转动轴相连的驱动传动齿轮321也与其啮合。
另一方面,显影驱动系统302例如设有:驱动传动齿轮331,其与感光鼓31同轴;驱动传动齿轮332,其连接到显影驱动辊103上并与驱动传动齿轮331啮合。另外,驱动传动齿轮334、335分别与搅拌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05、104相连,并通过空转齿轮333顺序地与驱动传动齿轮332啮合。
另外,当各个部件能相互独立地被驱动时,不仅可以使用这样的模式:即,显影驱动系统302的驱动源和传送驱动系统301的驱动源相互独立,而且也可以为它们设置相同的驱动源。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传送驱动系统301和显影驱动系统302为分离的系统,从而,与显影驱动系统302和传送驱动系统301连动的模式相比,不必在显影操作中总是驱动调色剂传送部件(搅拌器116和117、分配螺旋推运器118、搅拌器123和124)以及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这样,可以抑制调色剂传送部件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的磨损恶化,并且可利用该量改进处理盒30的使用寿命。
另外,具有大的载荷变化的调色剂传送部件和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需要转动精度的感光鼓31和显影辊103被单独驱动,从而,由于调色剂传送部件、废调色剂传送部件220等的载荷变化而产生的振动不会影响感光鼓31或者显影辊103的转动,并且可预先防止图像中的缺陷。
另外,当传送驱动系统301设有连接分离部件(枢转齿轮等)时,利用该连接分离部件可断开对调色剂补充单元110、120的各个驱动部件的驱动,并切断补充调色剂的操作,而仅仅执行废调色剂传送操作。另外,当设置能够使调色剂补充单元110的驱动部件的一部分(例如,分配螺旋推运器118)的驱动连接分离时,分配螺旋推运器118不进行调色剂补充操作,仅仅通过调色剂补充单元110、120中的搅拌器116、117、123、124来执行搅拌和传送调色剂的操作,并且还可周期性地停止补充调色剂。
实施例2
图12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实施例2。
在该图中,成像设备是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机器,与实施例1基本类似,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单元22安装在设备外壳21中,纸张供给盒23被设置在设备外壳21中的成像单元22的下侧,容纳托盘67被设置在设备外壳21的上部,并且,用于引导纸张24从纸张供给盒23传送到成像单元22的纸张传送路径25、容纳托盘67被设置在设备外壳21中的后侧上(图12中的左侧)。另外,与实施例1中类似的构件,用与实施例1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处理盒30构成了成像单元22的装置的大部分,如图12至图14所示,处理盒30集成有感光盒30a和显影盒30b,在该示例中,通过打开设置在设备外壳21的上部处的开/关盖90,将处理盒30以可连接和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设备外壳21上。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感光盒30a通过销(未示出)来由显影盒30b枢转支撑,并且通过推压弹簧(未示出)在预定方向上被推压。另外,类似于实施例1,需要确保在感光盒30a和显影盒30b之间的扫描路径135。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感光盒30a设有:感光鼓31;充电单元(充电辊)32,其用于为感光鼓31充电;以及清洁单元(清洁设备)34,其用于清洁感光鼓31。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显影盒30b例如采用一种组分显影系统,并且仅设有显影单元400。显影单元400包括:显影壳体401,其面向感光鼓31开口;显影剂容纳腔室402,其形成于显影壳体401内,并能够容纳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显影辊403,其设置在显影壳体401的开口部分处;层厚度限制刮板404,其设置在显影辊403周围,并用于限制显影剂层的厚度;另外,辅助搅拌器405,其设置在显影辊403的后侧,并用于搅拌调色剂;搅拌器406,其设置在显影辊403的后侧,并用于将补充调色剂传送到显影辊403;另外,搅拌器407,其设置在显影壳体401的后侧,并用于均匀地将补充的调色剂传送到显影壳体401。
显影单元400通过调色剂补充导管420与调色剂补充单元410连通。根据本实施例,调色剂补充单元410被组装成为在感光盒30a侧的部件。调色剂补充单元410内设有用于搅拌补充调色剂和将补充调色剂传送到调色剂补充导管420的调色剂搅拌器411。另外,调色剂补充导管420由弹性部件构成。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感光盒30a的感光鼓31的支撑轴的两端由未示出的盒接收部分(构成在设备外壳21的一部分处)的驱动系统和支撑部分来定位和支撑,并且如图14所示,支撑突起440分别设置在远离感光鼓31的盒体430的两侧,并且支撑突起440与未示出的盒接收部分的定位部分接合。
根据本实施例,感光盒30a被定位并固定在设备外壳21中,因此,集成到感光盒30a的调色剂补充单元410也被设备外壳21定位并固定。
在这种情况下,当显影盒30b的显影单元400中的显影剂被消耗时,根据消耗的调色剂的量从调色剂补充单元410补充调色剂,从而使得显影盒30b的重量基本上保持恒定。
因此,即使当调色剂补充单元410的调色剂容纳量改变时,该变化也不会对显影盒30b的重量变化造成影响。
因此,即使当调色剂补充单元410的调色剂容纳量改变时,也能限制将显影盒30b推压在感光盒30a上的作用力的变化,直至调色剂补充单元410被排空,并且通过该量可有效地防止图像干扰。

Claims (14)

1.一种可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并可从成像设备主体上拆下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显影单元,其利用显影剂使所述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可视;以及调色剂补充单元,其用于至少将调色剂补充到所述显影单元上;所述处理盒还包括:
组装成一体的图像载体盒,其至少包括所述图像载体,并且由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定位和支撑;以及
组装成一体的显影盒,其至少包括所述显影单元,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图像载体盒而被定位的状态下推压所述图像载体盒,其中:
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至少被包括在所述图像载体盒和所述显影盒的任意一个之中;并且
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成像设备主体来支撑。
2.一种可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并可从成像设备主体上拆下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显影单元,其利用显影剂使所述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可视;以及调色剂补充单元,其用于至少将所述调色剂补充到所述显影单元上,所述处理盒还包括:
组装成一体的图像载体盒,其至少包括所述图像载体和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并且由所述成像设备主体支撑;以及
组装成一体的显影盒,其至少包括所述显影单元,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图像载体盒而被定位的状态下推压所述图像载体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所述图像载体盒包括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与所述图像载体盒和所述显影盒分离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利用可变形的调色剂供给路径与所述显影单元或者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一部分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所述调色剂供给路径由弹性部件围绕而形成,并且所述显影盒被所述弹性部件推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与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或者所述显影单元连通的所述调色剂供给路径的一部分,通过在使用时可打开的密封件来封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包括在所述图像载体盒中的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其包括由所述成像设备主体所支撑的支撑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包括在所述图像载体盒中的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支撑部分,其被定位在不同于所述图像载体轴向的方向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包括在所述图像载体盒中的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支撑部分,其被设置在远离所述图像载体侧的单元外壁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
设置包括在所述图像载体盒中的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多个支撑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潜像写入路径,其设置在由所述成像设备主体所支撑的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附近。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潜像光照路径,其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盒和所述显影盒之间。
14.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设备主体;以及
可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并可从成像设备主体上拆下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显影单元,其利用显影剂使所述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可视;以及调色剂补充单元,其用于至少将调色剂补充到所述显影单元上;所述处理盒还包括:组装成一体的图像载体盒,其至少包括所述图像载体,并且由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定位和支撑;以及组装成一体的显影盒,其至少包括所述显影单元,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图像载体盒而被定位的状态下推压所述图像载体盒,其中:
调色剂补充单元至少被包括在所述图像载体盒和所述显影盒的任意一个之中;并且
所述调色剂补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由成像设备主体来支撑。
CNB2005101155814A 2005-03-25 2005-11-07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4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89590A JP2006267922A (ja) 2005-03-25 2005-03-25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9590 2005-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7978A true CN1837978A (zh) 2006-09-27
CN100449418C CN100449418C (zh) 2009-01-07

Family

ID=37015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558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418C (zh) 2005-03-25 2005-11-07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00845B2 (zh)
JP (1) JP2006267922A (zh)
KR (1) KR100757819B1 (zh)
CN (1) CN10044941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1867A (zh) * 2012-04-06 2012-08-0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3434A (ja) * 2006-01-05 2008-01-10 Ricoh Co Ltd 像担持体トナー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79693B2 (ja) * 2006-06-02 2010-06-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供給器、粉体供給器の製造方法、及び粉体供給器の再生方法
JP2008046240A (ja) * 2006-08-11 2008-02-28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00837B2 (ja) * 2007-08-21 2010-07-1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91488B2 (ja) 2007-08-27 2010-12-0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4294B2 (ja) * 2009-09-02 2014-11-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ング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90946B (zh) 2011-08-19 2021-07-2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墨粉容器
JP6320070B2 (ja) * 2014-02-18 2018-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237A (ja) * 1992-06-29 1994-01-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46634A (ja) 1993-11-26 1995-06-06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774488B2 (ja) 1995-04-28 2006-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14256A (ja) * 1995-05-19 1996-11-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容器
JP3768632B2 (ja) * 1996-02-27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86851A (ja) * 1996-12-26 1998-07-1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35736A (ja) * 1998-07-17 2000-02-02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機のトナー回収装置
JP3320399B2 (ja) * 1999-05-20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293818B2 (ja) * 1999-05-20 2002-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752950B2 (ja) * 2000-02-29 2006-03-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251059A (ja) * 2001-02-23 2002-09-06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6549737B2 (en) * 2001-09-13 2003-04-1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unit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separable unit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uch process unit
JP3534104B2 (ja) 2001-12-20 2004-06-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JP3931961B2 (ja) * 2001-12-20 2007-06-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JP2003208074A (ja) 2002-01-11 2003-07-2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37638A (ja) 2002-07-01 2004-02-05 Canon Inc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814425B1 (ko) * 2003-02-20 2008-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4280072A (ja) * 2003-02-28 2004-10-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補給用現像剤キット
JP4370517B2 (ja) * 2004-09-30 2009-1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950883B2 (ja) * 2004-10-0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1867A (zh) * 2012-04-06 2012-08-0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16063A1 (en) 2006-09-28
KR20060103076A (ko) 2006-09-28
KR100757819B1 (ko) 2007-09-11
US7400845B2 (en) 2008-07-15
JP2006267922A (ja) 2006-10-05
CN100449418C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7979A (zh) 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CN1837978A (zh)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CN2731503Y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144099C (zh)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CN1087449C (zh) 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308780C (zh) 成像设备和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上的处理盒
CN1087846C (zh) 显影盒
CN1090768C (zh) 显影盒及使用该显影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837990A (zh) 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54891C (zh) 处理盒,负载产生部件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427312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筒和显影单元
CN1955860A (zh)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811612A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237412C (zh) 成像装置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供应盒
CN1841229A (zh) 显影装置以及利用该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462911A (zh)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945458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621969A (zh) 处理盒的再生产方法
CN1591211A (zh)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690887A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673886A (zh) 显影装置
CN100345065C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57362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01042557A (zh) 色粉补给方法、色粉补给装置、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67734A (zh) 供料容器和图像形成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