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5317A - 耐光性优异的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光性优异的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5317A
CN1555317A CNA028182731A CN02818273A CN1555317A CN 1555317 A CN1555317 A CN 1555317A CN A028182731 A CNA028182731 A CN A028182731A CN 02818273 A CN02818273 A CN 02818273A CN 1555317 A CN1555317 A CN 1555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weight
recording medium
organic granular
jet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82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1987C (zh
Inventor
石田忠
Ҳ
楠本征也
富田嘉彦
̫
伊藤壮太
大西弘幸
半村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55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5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19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19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45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containing cationic or anionic groups, e.g. mord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8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36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tural gums, of proteins, e.g. gelatins, or of macromolecular carbohydrates, e.g. cellul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54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Landscapes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喷墨记录用记录介质,它包含支持体和在支持体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包含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其特征在于阳离子有机颗粒包含共聚物,该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30℃并且包含(A)0.1~10重量%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B)0.1~10重量%带有苯并三唑型官能团的单体,和(C)80~99.8重量%选自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以及该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前述记录介质所提供的喷墨记录用记录片材具有优异油墨吸收能力、着色密度、耐水性、耐光性和耐黄变性以及表面强度。

Description

耐光性优异的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喷墨记录法的印刷机或自动标绘仪中所用的喷墨记录片材,并且涉及该记录片材的制造方法。
发明技术
在喷墨记录方法中,使小油墨滴通过各种操作原理经由飞行而粘附到记录片材比如纸上,由此实现图象、字符等的记录。喷墨记录方法的特点是,很容易实现高速操作、低噪音操作或多色操作、对记录方式的适应性很强、无需显影和定影。因此,在各种用途中很快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可作为各种图形的记录设备,包括汉字字符、彩色图象等。
而且,随着分辨率的增强和彩色再现范围的拓宽,经多色喷墨方法而形成的图象,其记录件可以与照相凸版法的多色印品和彩色照相法的相片媲美。在片材制备数目很小的应用中,喷墨记录方法甚至已扩展至彩色图象记录领域,因为与照相技术相比,它在制备片材时成本较低。
另外,就利用喷墨方法的印刷机和自动标绘仪而言,根据市场需求,必须进一步改善图象质量,由此提出了提高分辨率和扩大彩色再现范围的要求。首先比如,必须提高单位纸面积上的最大油墨输出体积。因此,对于记录片材而言,与该输出量相应而提高油墨的接收体积(能力)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课题,并且必须确保高的油墨接收体积或者施用具有良好的彩色显影效果的涂层。
除了前述性能以外,希望其外观比如光泽度、刚度、色调等能够达到与银照片或印刷纸同等的水平。但是,常规喷墨记录片材比如精制纸或涂胶纸却无法充分满足这些要求。
随着油墨输出量的提高,油墨吸收特性是记录片材必需的重要性能,因此必须提供以多孔油墨接收层,该接收层在基底上存在着大量的孔隙,从而确保吸收特性。
因此,有人提出了在基底上施用由大量无机颗粒和少量粘合剂构成的涂布组合物并由此而形成油墨接收层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少量粘合剂的作用是粘合无机颗粒并由此而形成无机颗粒间孔隙,以确保油墨吸收特性。
一般而言,喷墨记录方法中所用的油墨液体是通过将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溶解在基本上由水构成的溶剂中而制备的。因此,在印刷记录片材与水接触时,染料就会脱落,由此降低图象质量。为了改善耐水性,必须将染料固定在记录片材上。因此,已广泛采用了向记录片材中添加阳离子聚合物(称为耐水剂)而使阴离子染料按离子方式固定下来的方法。
随着这种记录片材方法的技术进步,其图象质量可与相片媲美,但是与照片相比,它的问题是耐光性和耐黄变性。就这两个问题而言,经过长期保存之后,变色现象很严重。还有,耐光性指的是印刷图象不发生变色的性能,而耐黄变性则指的是纸表面不变黄的性能。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是由以下原因而致的。一般而言,油墨接收层中优选采用无机颗粒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但是,无机颗粒具有高的表面活性,因此它们可以起到催化作用而加速油墨染料分解和印刷图象变色,或者加速记录纸中阳离子聚合物的变质,因此纸表面会变成黄色。而且,为了赋予记录纸表面以光泽度,由于采用了颗粒直径较小的无机颗粒,所以就会大大提高颗粒的表面积,并增强表面活性,从而这些问题就更突显出来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JP-B-8(1996)-13569公开了记录材料,其中通过将二氧化硅型无机颜料的pH值调节到7或更高而防止染料的变色现象。其考虑的是,颜料表面的活性点会催化加速染料的氧化分解,当pH值为7或更高时,会减弱该催化功能而使颜料失去活性。
作为其它方法,提出过在记录纸中包含添加剂比如氧化抑制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的方法。比如JP-A-3(1991)-13376公开了记录材料,它是通过在基底表面层上形成基本上由颜料构成的层而制备的,其中该层中位阻酚型化合物与位阻胺型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9~7/3。一般而言,位阻酚型化合物用作氧化抑制剂而位阻胺型化合物用作光稳定剂。记录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化合物与油墨接收层用涂布液混合,然后施用该混合物的方法,或者在油墨接收层上施用含有该化合物的涂布液的方法。在油墨接收层中,采用了无机颜料比如二氧化硅、氧化铝等,以及有机颜料比如脲树脂等,因此该化合物是包含在油墨接收层中的,除了油墨接收层中所用的颜料。
氧化抑制剂的一般性实例包括位阻酚、芳香族胺、有机硫和磷化合物。光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水杨酸酯、二苯酮、苯并三唑、位阻胺、镍和氰基丙烯酸酯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一般是疏水性的,但是形成油墨接收层所用的涂布剂一般是含水型的。因此常用的是,利用适当的分散剂将添加剂制成含水乳化产品并且使该产品与涂布剂混合的方法。一般地,因为添加剂乳化产品含有大颗粒直径的分散颗粒,而且其稳定性很差,因此容易产生添加剂在油墨接收层中发生局部浓缩或者乳液破乳的缺点,添加剂会由此而发生部分沉积和分离。而且,在添加剂发生局部浓缩时,经过长期保存之后,变色程度会有所不同,由此产生阴影,或者当添加剂发生部分沉积时,会由于油墨收缩而产生印品不均匀现象。因此,进一步的问题是很难采用大量的添加剂,或者所采用的分散剂对印品质量产生坏的影响。
就这些问题而言,JP-A-2000-177241公开了喷墨记录片材,它是通过向基底纸中添加氧化抑制剂而制备的。在其公开书中,描述了将基底纸在氧化抑制剂溶液或分散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而在基底纸上形成油墨接收层,以防止因向油墨接收层中添加氧化抑制剂而造成的氧化抑制剂局部浓缩现象或者氧化抑制剂部分沉积或分离问题。但是,该方法的效果仍不够,因为氧化抑制剂不是在油墨染料含量最多的油墨接收层中存在的。
如前所述,现有技术目前很难制备具有优异的耐光性和耐黄变性能,同时保持油墨吸收特性、显色浓度和耐水性的喷墨记录片材。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前述的各种问题,而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耐光性和耐黄变性,同时保持油墨吸收特性、显色浓度和耐水性的喷墨记录片材。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制造该记录片材的方法。
发明概述
为了解决与现有技术有关的这些问题,本发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现,以特定组成的阳离子有机颗粒部分或全部代替常规技术中所用的无机颗粒,由此就可以制备出喷墨记录片材,它不仅具有优异的油墨吸收特性、显色浓度和耐水性,而且具有优异的耐光性和耐黄变性。因此,本发明由此而实现。
本发明中具体采用的阳离子有机颗粒将其表面彼此轻微地熔合在一起,从而不仅具有颗粒孔隙而且具有表面强度,由此可以形成与常规技术中采用的无机颗粒所形成相同的孔隙。因此,这种仅含有有机颗粒而不含无机颗粒的片材具有优异的油墨吸收特性。因为阳离子有机颗粒本身带有能够改善耐光性的官能团,所以该阳离子有机颗粒不会在片材上产生在添加添加剂比如氧化抑制剂、光稳定剂等时所产生的局部浓缩或沉积问题。因此,阳离子有机颗粒适用于油墨吸收层,并且利用该阳离子有机颗粒所制备的片材具有优异的耐光性和耐黄变性,而不会产生因长时间保存而造成的印品不均匀和色彩发暗现象。而且,有机颗粒是阳离子型的,并且本身能够固定阴离子油墨染料,从而含有该阳离子有机颗粒的片材具有优异的显色浓度和耐水性。
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喷墨记录介质,它包含支持体和处于支持体上的至少一个包含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该有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30℃并且是包含以下组分的共聚物颗粒:
(A)0.1~10重量%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
(B)0.1~10重量%苯并三唑型官能团和
(C)80~99.8重量%选自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
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优选10~500nm,其颗粒直径分布要使得重均颗粒直径Dw与数均颗粒直径Dn之比(Dw/Dn)为1.0~2.0。而且,阳离子有机颗粒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不小于10000。
在该共聚物中,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A)优选选自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甲基丙烯酸、1,2,2,6,6-五甲基-4-哌啶基丙烯酸酯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
而且,在该共聚物中,带有苯并三唑型官能团的单体(B)优选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
适宜的共聚物颗粒优选通过采用含有脒基的引发剂使单体(A)、(B)和(C)发生共聚而制备。
该层优选包含阳离子有机颗粒而不含无机颗粒。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介质中,支持体优选由纸或塑料片材构成。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介质优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在支持体上施用共聚物颗粒悬浮体,该共聚物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30℃并且包含(A)0.1~10重量%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B)0.1~10重量%苯并三唑型官能团和(C)80~99.8重量%选自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然后使该涂布表面趁湿或趁干与镜面辊压力接触,而使得该表面变得光滑。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介质包含支持体和处于该支持体上的至少一个包含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以后者作为油墨接收层。阳离子有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30℃并且包含(A)0.1~10重量%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B)0.1~10重量%带有苯并三唑型官能团的单体和(C)80~99.8重量%选自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
[(A)带有位阻型官能团的单体]
本发明中所用的位阻胺型官能团是位阻胺型光稳定剂中所含的官能团,一般简称为HALS,并且其实例包括带有2,2,6,6-四烷基哌啶骨架的官能团,比如2,2,6,6-四甲基哌啶基、1,2,2,6,6-五甲基哌啶基、1-乙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丁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2,6-二甲基-2,6-二乙基哌啶基、1,2,6-三甲基-2,6-二乙基哌啶基、1-丁基-2,6-二甲基-2,6-二乙基哌啶基等。其中,位阻胺型官能团的优选实例是2,2,6,6-四甲基哌啶基和1,2,2,6,6-五甲基哌啶基。
这些位阻胺型官能团对耐光性和耐黄变性产生影响的理论机理尚未弄清楚,但是可参见“Polyer light deterioration and stabilization”第五章(Osawa Zenjiro撰写,CMC Co.Ltd.出版),根据推测,它们可清除染料或聚合物变质步骤中产生的活性自由基种。而且,位阻酚有着与位阻胺型官能团相同的耐光性改良效果,其功能相同,但是随着时间有时会产生黄变现象。因此,更优选位阻胺。组合使用位阻胺型官能团和苯并三唑官能团可以制备出具有更优异的耐光性和耐黄变性的片材。
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A)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丙烯酸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和丙烯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以及带有不饱和键的其它化合物,参见文献JP-B-2(1991)-1140、JP-A-63(1988)-267758、JP-A-2(1991)-49763和JP-A-2(1991)-281009。
具体而言,优选甲基丙烯酸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丙烯酸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和丙烯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因为构成阳离子有机颗粒的聚合物很容易制造。
[带有苯并三唑型官能团的单体(B)]
本发明中所用的苯并三唑型官能团是能够吸收紫外线的官能团,并且比如包括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5′-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等。
带有苯并三唑型官能团的单体(B)的实例包括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羟基-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二苯酮、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等。具体而言,更优选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因为构成阳离子有机颗粒的聚合物很容易制造。
[(C)丙烯酸类单体]
组分(C)是前述共聚物的主要单体,它选自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酸类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其衍生物,比如酯、酰胺、腈、酸酐、酰基氢化物等。丙烯酸类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
丙烯酸酯,比如丙烯酸C1-12烷基酯,比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和丙烯酸苄酯;
甲基丙烯酸酯,比如甲基丙烯酸C1-12烷基酯,比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和甲基丙烯酸苄酯;
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比如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
丙烯酸氨基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或者其甲基卤、乙基卤或苄基卤等的季铵盐,比如N,N-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叔丁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叔丁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一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一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其甲基卤、乙基卤、苄基卤等的季铵盐;
(甲基)丙烯酰胺,比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双丙酮丙烯酰胺;
N-氨基烷基丙烯酰胺或N-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或其甲基卤、乙基卤或苄基卤的季铵盐,比如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或其甲基卤、乙基卤或苄基卤的氯化季铵盐;
羧酸、酸酐和腈,比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无水丙烯酸、无水甲基丙烯酸、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二丙烯酸酯比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甘醇二丙烯酸酯或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二甲基丙烯酸酯,比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
其它(甲基)丙烯酸酯,比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烯基丙烯酸酯、二环戊烯基氧乙基丙烯酸酯、2-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丙烯酸类单体的优选实例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优选采用能够与染料产生强相互作用的官能团,比如带有具备氢键能力的官能团的单体,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耐光性。其实例是带有羧酸基团、羟基、芳环或酰胺基团的单体。耐黄变性优异的单体的更优选实例是羧酸、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酰胺。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阳离子有机颗粒是通过使(A)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B)带有苯并三唑型官能团的单体和(C)选自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发生共聚而获得的共聚物颗粒。单体百分比包含0.1~10重量%单体(A)、0.1~10重量%单体(B)和80~99.8重量%单体(C),优选1~5重量%单体(A)、1~5重量%单体(B)和90~98重量%单体(C),更优选1~3重量%单体(A)、1~3重量%单体(B)和94~98重量%单体(C),基于总重量。在本文中,就每种单体(A)、(B)和(C)而言,可以采用一种、两种或多种单体。
当单体(A)或(B)的量超过10重量%时,有时会降低所获得的介质的耐黄变性。当单体(A)或(B)的量小于0.1重量%时,所获得的介质在耐光性和耐黄变性方面有时无法发挥出足够的效果。
在单体(A)、(B)和(C)的共聚物中,可以共聚入少量的其它单体。其它单体的实例包括乙烯基酯,比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比如马来酸、衣康酸、富马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富马酸酐或马来酰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烯丙基硫醇等。
[阳离子有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30℃,优选70~120℃。当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70℃时,阳离子有机颗粒发生显著变形,有时会降低细颗粒之间的孔隙,以致降低所获得的介质的油墨吸收特性。当阳离子有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130℃时,会降低所获得的介质的表面光滑度,以致降低光泽度。本说明书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基于JIS K7121从DSC曲线测定的。
[阳离子有机颗粒的颗粒直径]
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的重均颗粒直径或数均颗粒直径优选10~500nm,更优选10~300nm,最优选10~150nm。当平均颗粒直径小于10nm时,颗粒之间的孔隙不足而且所获得的介质的油墨吸收特性也不足,因此有时会降低干燥能力或图象质量。当平均颗粒直径大于500nm时,会降低含有该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的透明性,因此有时会降低层内或层下的染料的可视性而降低显色浓度。
而且,颗粒直径分布是影响油墨吸收特性的因素。颗粒直径分布由重均颗粒直径Dw与数均颗粒直径Dn之比(Dw/Dn)表示。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的颗粒直径分布Dw/Dn比优选1.0~2.0,更优选1.0~1.5,进一步更优选1.0~1.3。当所有的颗粒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时,Dw/Dn之比为1.0并且该比例决不会小于1.0。当Dw/Dn之比超过2.0时,大颗粒和小颗粒混合的现象会很明显,而且小颗粒会进入大颗粒的间隙,颗粒间的孔隙不足,因此有时会产生所获得的介质的油墨吸收特性不足的问题。
颗粒直径是通过观察电子显微镜或者光散射方法测定的。比如,在光散射方法中,通过激光颗粒直径分析系统LPA-3000/3100(Otsukaelectron Co.Ltd.)、激光衍射颗粒分布测量设备SALD-2000A(ShimazuSeisakusho Co.Ltd.)等进行测量。
[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分子量]
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不超过10000,更优选60,000~2,000,000,还更优选100,000~2,000,000。当阳离子有机颗粒的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0时,容易发生变形而且会降低颗粒之间的孔隙,以致有时会降低所获得的介质的油墨吸收特性。
[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用的阳离子有机颗粒可以按照已知的乳液聚合反应方法进行直接制造,或者将按照其它聚合反应方法制造的共聚物通过机械乳化方法细分散在液体介质中。乳液聚合反应方法的实例包括在分散剂和引发剂的存在下同时添加各种单体的方法,以及连续添加单体而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聚合反应一般在温度30-90℃下进行,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获得的是阳离子有机颗粒的水分散体,一般称之为“乳液”。乳液聚合反应方法所获得的阳离子有机颗粒水分散体借助少量的分散剂就表现出非常高的稳定性并且该水分散体的优点是,能制备出颗粒直径极小的颗粒。
本文中优选采用的分散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非离子水溶性聚合物等,并且这些分散剂可以单独采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合在一起使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是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月桂基甜菜碱、硬脂基甜菜碱、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月桂基羰基甲基羟基乙基咪唑啉甜菜碱、乙酸椰油胺、乙酸硬脂基胺、烷基胺胍聚氧乙醇、氯化烷基甲基吡啶鎓等。这些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合在一起使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油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叔辛基苯氧基乙基聚乙氧基乙醇、壬基苯氧基乙基聚乙氧基乙醇等。这些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合在一起使用。
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的实例包括阳离子化聚乙烯醇、阳离子化淀粉、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化聚甲基丙烯酰胺、聚酰氨基聚脲、聚乙烯亚胺、烯丙基胺或其盐及其共聚物、表氯醇-二烷基胺加成聚合物、二烯丙基烷基胺或其盐及其聚合物、二烯丙基二烷基铵盐聚合物、二烯丙基胺或其盐与二氧化硫的共聚物、二烯丙基二烷基铵盐-二氧化硫共聚物、二烯丙基二烷基铵盐与二烯丙基胺或其盐或其衍生物的共聚物、二烯丙基二烷基铵盐-丙烯酰胺共聚物、胺-羧酸共聚物或二烷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这些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合在一起使用。
二烷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实例包括氨基烷基丙烯酸酯或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比如N,N-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N,N-叔丁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叔丁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一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或N,N-一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N-氨基烷基丙烯酰胺或N-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比如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等;和/或其甲基卤、乙基卤、苄基卤四氯化均聚物或共聚物。
非离子水溶性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或共衍生物;淀粉衍生物比如氧化淀粉、醚化淀粉或磷酸淀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通过与乙酸乙烯酯共聚而获得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比如羧甲基纤维素或羟甲基纤维素等;聚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聚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明胶、酪蛋白等。这些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组合在一起使用。
虽然分散剂的用量没有限制,但一般用量为0.02~20重量%,更优选0.02~10重量%,最优选0.02~5重量%,基于共聚单体的总重量。
共聚反应中所用的引发剂可以包括常见的自由基引发剂,比如过氧化氢;过硫酸盐,比如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等;有机过氧化物,比如氢过氧化枯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过氧化月桂酰等;
偶氮化合物,比如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苯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4-氯代苯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4-羟基苯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苄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烯丙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2-羟基乙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甲基-N-[1,1-双(羟基甲基)-2-羟基乙基]丙酰胺、2,2′-偶氮二{2-甲基-N-[1,1-双(羟基甲基)乙基]丙酰胺、2,2′-偶氮二[2-甲基-N-(2-羟基乙基)丙酰胺和脱水2,2′-偶氮二(异丁基酰胺)等;以及组合使用前述化合物、金属离子比如亚铁离子等和还原剂比如次硫酸钠、甲醛、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L-抗坏血酸或雕白粉等而制备的氧化还原引发剂。其中,可以选择一种、两种或多种。
获得阳离子有机颗粒时所采用的引发剂优选含有脒基的引发剂,比如,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苯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4-氯代苯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羟基苯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苄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二[2-(N-烯丙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和2,2′-偶氮二{2-[N-(2-羟基乙基)脒基]丙烷}二盐酸盐,并且进一步优选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
使用含有脒基的引发剂会进一步改善所获得的介质的耐光性和耐黄变性。
在共聚物进行聚合反应时,引发剂的用量为0.01~20重量%,优选0.1~10重量%,更优选0.2~5重量%,基于构成共聚物的所有单体。当用量小于0.01重量%时,聚合反应有时无法完成。当用量超过20重量%时,会降低共聚物的分子量,有时会降低所获得的介质的油墨吸收特性和耐水性。
而且,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硫醇,比如叔十二烷基硫醇或正十二烷基硫醇等,以及烯丙基化合物比如烯丙基磺酸、甲代烯丙基磺酸和其钠盐作为分子量调节剂。
而且,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硫酸、盐酸、硝酸、水合钠、氢氧化钾、硫酸镁、硫酸钾、硫酸铝、乙酸钠、乙酸镁、乙酸钾、氨、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一乙醇胺等作为pH值调节剂。特别优选采用在水中显示出阳离子性能的金属盐或胺,以改善所获得的记录片材的耐水性和耐光性。
[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形成的层]
本发明喷墨记录介质包含至少一个由所述阳离子有机颗粒形成的油墨吸收层。该层可以仅由有机颗粒形成或者由有机颗粒和其它组分比如粘合剂、无机颗粒等形成。
在由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形成的层中,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含量为20~100重量%,更优选50~100重量%,还优选70~100重量%。当用量小于20重量%时,油墨染料就无法充分凝固,因此有时会降低层的显色浓度和耐水性。
本发明中具体采用的阳离子有机颗粒可以形成与常规无机颗粒相同的孔隙。就无机颗粒而言,必须采用粘合剂将颗粒彼此粘结在一起以保持表面强度。粘合剂会填满颗粒之间的孔隙,从而降低孔隙百分数,由此降低层的油墨吸收特性。相反,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与无机颗粒不同,其表面会彼此轻微地熔合在一起,由此可以同时保持颗粒孔隙和表面强度。因此,即使该层仅包含阳离子有机颗粒,即,在含有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中,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含量为100重量%(不含无机颗粒和粘合剂),也能保持优异的油墨吸收特性和表面强度。而且,为了改善表面强度,可以采用少量的粘合剂来获得该效果,因此阳离子有机颗粒的性能与无机颗粒具有很大的差异。
在采用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制备有光泽的记录片材时,表面上存在的一部分阳离子有机颗粒发生变形,从而改善表面的光滑度。因此,即使记录片材具有单层或层数比常规结构少的结构,记录片材也会具有油墨吸收特性和光泽度,而不必将增光层施用到油墨吸收层上以形成常规的多层结构。因此,由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形成的层在提高生产率方面也具有优异的表现。
[混合用组分]
向由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形成的层中可以混入各种添加剂。比如,可以添加具有粘合剂功能的聚合物,以改善表面强度或光泽度。具有粘合剂功能的聚合物包括水溶性聚合物或水不溶性聚合物的水分散体。以下对这些进行具体说明。
水溶性聚合物比如是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比如阳离子化聚乙烯醇、阳离子化淀粉、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化聚甲基丙烯酰胺、聚酰胺聚脲、聚乙烯亚胺、烯丙基胺或其盐的共聚物、表氯醇-二烷基胺加成聚合物、二烯丙基烷基胺或其盐的聚合物、二烯丙基二烷基铵盐聚合物、二烯丙基胺或其盐与二氧化硫的共聚物、二烯丙基二烷基铵盐-二氧化硫共聚物、二烯丙基二烷基铵盐和二烯丙基胺或其盐或其衍生物的共聚物、二烷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季铵盐聚合物、二烷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聚合物、二烯丙基二烷基铵盐-丙烯酰胺共聚物和胺-羧酸共聚物等。
而且,非离子水溶性聚合物的实例是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淀粉衍生物,比如氧化淀粉、醚化淀粉或磷酸化淀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比如通过与乙酸乙烯酯共聚而获得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纤维素衍生物,比如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等;聚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明胶、酪蛋白等。
水不溶性聚合物的水分散体包括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类聚合物(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MBR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SBR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氨酯聚合物、环氧聚合物或EVA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水分散体。
特别是因为具有优异的耐黄变性,优选聚乙烯醇、阳离子化聚乙烯醇、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水分散体。而且,在该水分散体中,希望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40℃。
这些具有粘合剂功能的聚合物的用量优选0-20重量份,更优选0-10重量份,还优选0-5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阳离子有机颗粒,如果含有无机颗粒时,基于100重量份阳离子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的总量。
当粘合剂的用量很大时,粘合剂会填满颗粒之间的孔隙,由此有时会降低油墨吸收特性。
即使基本上不含有无机颗粒比如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时,由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形成的层也具有优异的油墨吸收特性。因此,优选该层不含有无机颗粒。如果它含有无机颗粒,有时会降低耐光性和耐黄变性。
含有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可以含有抗静电剂、抗氧化剂、干纸强度增强剂、湿纸强度增强剂、防水剂、防腐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荧光增白剂、着色颜料、着色染料、渗透剂、发泡剂、脱模剂、泡沫抑制剂、消泡剂、流动度改良剂、增稠剂、颜料分散剂、阳离子粘结剂等。
[记录介质的结构]
在本发明记录介质的优选组成中,以含有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作为与油墨接收功能有关的层。比如,可以是单层结构,其中仅在支持体上提供了本发明含有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以及多层结构,其中在基底上提供油墨接收层、在该接收层上提供本发明含有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并任选在其上进一步提供其它的层。
由本发明阳离子有机颗粒形成的层在支持体上的存在量一般为1~300g/m2,但是该量没有特别的限制。
[支持体]
在本发明中,支持体的实例包括喷墨记录介质中常用的支持体,比如纸支持体,比如空白纸、美术纸、涂布纸、流延涂布纸、树脂涂布纸、树脂浸渍纸、非涂布纸、涂布纸等、双面或单面涂布聚烯烃的纸支持体,比如聚乙烯和/或捏合了钛等白色颜料的聚乙烯、塑料支持体、非织造织物、布、织造织物、金属膜、金属板以及与这些基底层压的复合材料支持体。
作为塑料支持体,优选采用比如塑料片或膜,比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三乙酰基纤维素、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玻璃纸或聚尼龙等。这些塑料支持体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支持体,并且可以按照各自适当的使用方式使用之。
而且,也优选以白色塑料膜作为支持体。白色塑料支持体的实例包括通过向塑料中添加少量白色颜料比如硫酸钡、二氧化钛或氧化锌等而制备的支持体、通过形成大量的小孔隙以致产生不透明性而制备的发泡塑料支持体,以及提供了含白色颜料(二氧化钛或硫酸钡)层的支持体。
在本发明中,对支持体的形状没有限制。作为支持体,一般可以采用膜、片或板的形状,而且可以采用饮料罐式圆筒形、CD或CD-R等的盘形以及其它复杂的形状。
[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利用本发明片材支持体制造记录介质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片材支持体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施用含有阳离子有机颗粒的涂布溶液,然后进行干燥,由此形成层。涂布溶液一般是将乳液聚合反应获得的有机颗粒和任选其它可混合组分分散在水中而制备的。涂布溶液的固体含量优选约5~60重量%。
涂布溶液的施用方法没有限制,比如,可以采用常规已知的涂布方法,比如气刀涂布机、辊涂机、绕线棒涂布机、刮刀涂布机、滑动料斗涂布机、凹版辊式涂布机、flexo gravuer涂布机、帘式涂布机、挤出涂布机、浮动刮板涂布机、commer涂布机、模压涂布机等。施用完涂布液之后,接着干燥涂布表面。
为了产生光泽,其加工方法也有着特殊的限制。比如可以在施用完涂布液之后趁湿或干使该涂布表面与镜面辊压力接触,由此通过普通的压光加工法或流延涂布法使涂布表面变得光滑。在流延加工法中,可以采用常规已知的方法,这些方法采用了压光设备,比如高度压光机、光泽压光机等,使涂布表面在施加压力和温度下通过辊的间隙,由此使涂布表面变得光滑。
在流延涂布法中,可以采用制造印刷用流延涂布纸时常用的直接法、凝固法、再润湿法、预流延法等。即,进行流延涂布法时,要将基底上的涂层润湿,使该层趁湿与加热的镜面辊压力接触,由此转印辊的镜面表面而获得光泽,然后使该层在与辊接触的过程中达到干燥。
进行直接法时,要使涂层趁未干与热的镜面辊进行压力接触。进行再润湿法时,要将涂层干燥、使该层在主要含水的液体中进行再次润湿,然后使其与热的镜面辊进行压力接触,由此干燥该层。
在压光加工法或流延涂布法中,可以适当选择与镜面辊压力接触中的压力、镜面辊的温度和涂布速度。特别地,镜面辊的温度优选低于阳离子有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当镜面辊的温度高于阳离子有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颗粒变形很严重,以致于降低颗粒间的孔隙,从而有时会降低层的油墨吸收特性。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喷墨记录片材,它具有优异的油墨吸收特性、显色浓度、耐水性、耐光性、耐黄变性和表面强度,并且提供了制造记录片材的方法。
实施例
本发明参照如下非限定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这些实施例中,单位“份”和“%”指的是重量份和重量%,除非另有指出。
实施例1
<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制备>
在实施例1中,将195.9份去离子水和0.1份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添加到反应器中并且在氮气流中加热到70℃,然后添加2份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在反应器以外,采用0.3份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将8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0份丙烯酸正丁酯、5.0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2.0份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和2.0份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在40.0份去离子水中进行乳化,由此制备乳化混合物,然后将乳化混合物在4h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并且在同一温度下保持4h。
最终制备了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乳液组合物,并且其非挥发物含量为30%、pH值为6、光散射测量法测得的平均颗粒直径为98nm、颗粒直径分布Dw/Dn为1.10并且基于JIS K 7121从DSC曲线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6℃。
<记录片材的制备>
在定量为105g/m2的精制纸上施用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乳液组合物,使其绝对干燥涂布量为20g/m2,然后在50℃下干燥100s。然后,使记录片材输送通过表面温度保持75℃的镜面辊,同时在线性压力100kg/cm下进行压力接触。最终制备了实施例1记录片材,其光泽为80。
实施例2
<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制备>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除了将实施例1中所采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替换为苯乙烯,制备了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乳液组合物。该乳液组合物的非挥发物含量为30%,pH值为6、光散射测量法测得的平均颗粒直径为95nm、颗粒直径分布Dw/Dn为1.12,并且基于JIS K 7121从DSC曲线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3℃。
<记录片材的制备>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制备了实施例1记录片材。该记录片材的光泽为85。
对比实施例1
<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制备>
在对比实施例1中,将195.9份去离子水和0.1份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添加到反应器中并且在氮气流中加热到70℃,然后添加2份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另外,采用0.3份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将85.0份苯乙烯、10.0份丙烯酸正丁酯和5.0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在40.0份去离子水中进行乳化,由此制备乳化混合物。然后将该乳化混合物在4h内滴加到反应器中,并且在同一温度下保持4h。
最终制备了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乳液组合物,并且其非挥发物含量为30%,pH值为5、光散射测量法测得的平均颗粒直径为90nm、颗粒直径分布Dw/Dn为1.04并且基于JIS K 7121从DSC曲线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4℃。
<记录片材的制备>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以制备记录片材。该记录片材的光泽为80。
对比实施例2
在对比实施例2中,将100份二氧化硅细颗粒和20份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添加到水中,并且在搅拌下进行混合,以制备固体含量为15%的涂布组合物。将该涂布组合物施用到定量为105g/m2的精制纸上,使其绝对干燥涂布量为20g/m2,然后在50℃下干燥100s。然后,将所获得的记录片材输送通过表面温度保持75℃的镜面辊,同时在线性压力100kg/cm下进行压力接触。最终制备了对比实施例2记录片材,其光泽为23。
对比实施例3
在对比实施例3中,将100份按照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乳液组合物与2份T359(苯并三唑型紫外线吸收剂的分散体:有效成分30%(Asahi Denka Co.,Ltd.制造))和1.2份T439(位阻胺型光稳定剂的分散体:有效成分50%(Asahi DenkaCo.,Ltd.制造))混合,以制备涂布组合物。将该涂布组合物施用在定量为105g/m2的精制纸上,使其绝对干燥涂布量为20g/m2,然后在50℃下干燥100s。然后,将所获得的记录片材输送通过表面温度保持75℃的镜面辊,同时在线性压力100kg/cm下进行压力接触。最终制备了对比实施例3记录片材,其光泽为75。
对比实施例4
在对比实施例4中,将100份二氧化硅细颗粒和20份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添加到水中,并且在搅拌下进行混合。向该混合物中添加170份按照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乳液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以制备涂布组合物。将该涂布组合物施用在定量为105g/m2的精制纸上,使其绝对干燥涂布量为20g/m2,然后在50℃下干燥100s。然后,将所获得的记录片材输送通过表面温度保持75℃的镜面辊,同时在线性压力100kg/cm下进行压力接触。最终制备了对比实施例4记录片材,其光泽为43。
对比实施例5
在对比实施例5中,将100份按照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乳液组合物与2.3份Sanduvor 3225 Disp(苯并三唑型紫外线吸收剂和位阻胺型光稳定剂的分散体:有效成分26.5%(Clariant Japan Co.,Ltd.制造))混合在一起,以制备涂布组合物。但是,所获得的涂布组合物发生聚集,因此无法进行涂布。因此,无法制备记录片材。
[评价方法]
对前述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所制备的记录片材进行质量评价,其结果见表1。
评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颗粒直径的测量方法>
采用激光颗粒直径分析系统LPA-3000/3100(Otsuka ElectronicsCo.,Ltd.制造)测量平均颗粒直径和颗粒直径分布(Dw/Dn)。
<显色浓度的测量方法>
采用市售的喷墨打印机(PM800C,Seiko Epson Co.,Ltd.制造)以黑色油墨进行单色印刷,然后通过Macbeth密度计(RD-918)测量单色部分的光反射浓度。
<油墨吸收特性的测量方法>
采用市售的喷墨打印机(PM800C,Seiko Epson Co.,Ltd.制造)分别以黄色油墨、品红油墨、青油墨和黑色油墨进行纵向单色印刷,并且将刚从打印机中输出的印刷片材的上半部分压在PPC纸上。目测评价油墨向PPC纸的转移程度。评价基准如下。
○:未观察到油墨转移现象并且片材具有优异的油墨吸收特性。
△:稍微观察到油墨转移现象,但是片材的油墨吸收特性实际尚可用。
×:观察到油墨转移现象很严重,并且片材的油墨吸收特性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耐水性的测量方法>
采用市售的喷墨打印机(PM800C,Seiko Epson Co.,Ltd.制造)以黑色油墨进行字符印刷,然后将印刷片材在30℃城市用水中浸泡2min,接着进行评价。目测观察浸水之后的印品状态,比如渗色程度等。评价基准如下。
○:基本上没有观察到渗色和显色浓度改变现象。
△:稍微观察到渗色或显色浓度降低现象,但是片材的这些性能实际尚可用。
×:观察到渗色或显色浓度降低现象,并且片材的这些性能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耐光性的测量方法>
采用市售的喷墨打印机(PM800C,Seiko Epson Co.,Ltd.制造)以品红油墨进行单色印刷。采用氙褪色计以光辐照该印刷记录片材100h。以光辐照之后与光辐照之前的光反射浓度之比所得到的残余比作为耐光性。
<耐黄变性的测量方法>
将未经印刷的记录片材在80℃和50%湿度下贮存1星期,然后测量贮存之前与之后的色差。根据L*a*b*(按CIE表达法)通过光辐照之前和之后的色彩确定色差(ΔE),并且根据这些结果通过公式(ΔE)={(ΔL*)2+(Δa*)2+(Δb*)2)1/2计算之。色差越大,色彩变差现象就越严重。
<光泽的测量方法>
在光泽测量中,通过变角光度计(GM-3D型,Murakami ColorResearch Laboratory制造)按照JIS Z 8741测量记录片材表面在75°下的光泽度。光泽度越高,则光泽度就越大。
                                表
  油墨吸收特性  显色浓度 耐水性 耐光性% 耐黄变性ΔE
实施例1     ○     2.30     ○     95.1     0.9
实施例2     ○     2.34     ○     93.2     1.0
对比实施例1     ○     2.25     ○     83.9     1.2
对比实施例2     △     1.80     ×     69.3     3.4
对比实施例3     ○     2.20     ○     79.5     3.8
对比实施例4     △     1.95     △     73.5     3.0
对比实施例5 未获得记录片材,因此评价无法进行。

Claims (10)

1.喷墨记录介质,它包含支持体和处于该支持体上的至少一个包含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层,该有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30℃并且包含(A)0.1~10重量%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B)0.1~10重量%带有苯并三唑型官能团的单体,和(C)80~99.8重量%选自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
2.权利要求1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阳离子有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为10~500nm。
3.权利要求1或2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在以重均颗粒直径Dw与数均颗粒直径Dn之比(Dw/Dn)表示时,阳离子有机颗粒的颗粒直径分布为1.0~2.0。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阳离子有机颗粒的重均分子量不小于10000。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A)选自甲基丙烯酸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丙烯酸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和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带有苯并三唑型官能团的单体(B)是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阳离子有机颗粒是通过采用含有脒基的引发剂而制备的。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由阳离子有机颗粒形成的层不含无机颗粒。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的喷墨记录介质,其中支持体由纸或塑料片材构成。
10.喷墨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支持体上施用共聚物颗粒分散体,该共聚物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130℃并且包含(A)0.1~10重量%带有位阻胺型官能团的单体、(B)0.1~10重量%苯并三唑型官能团和(C)80~99.8重量%选自苯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的单体,以及
使该涂布表面趁湿或趁干与镜面辊进行压力接触,而使得该表面变得光滑。
CNB028182731A 2001-07-18 2002-07-18 耐光性优异的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19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7544/2001 2001-07-18
JP2001217544 2001-07-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5317A true CN1555317A (zh) 2004-12-15
CN1311987C CN1311987C (zh) 2007-04-25

Family

ID=1905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82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1987C (zh) 2001-07-18 2002-07-18 耐光性优异的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09016A1 (zh)
EP (1) EP1418056A4 (zh)
JP (1) JP3914918B2 (zh)
KR (1) KR20040018476A (zh)
CN (1) CN1311987C (zh)
WO (1) WO20030082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0807A (zh) * 2010-01-31 2012-06-2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的纸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3210A (ja) * 2004-10-06 2006-04-20 Oji Pap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体の製造方法
US7533980B2 (en) 2005-02-15 2009-05-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set and media for ink-jet printing
CN101558091B (zh) * 2006-12-18 2013-03-27 3M创新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及其膜
JP4988383B2 (ja) * 2007-03-02 2012-08-0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メタ)アクリル系着色フィルム、マーキングフィルム、レセプター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07378B2 (ja) * 2007-10-26 2013-10-02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メタ)アクリル系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マーキングフィルム
KR101555504B1 (ko) * 2009-02-03 2015-09-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배향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기판의 제조 방법
AU2018226792B2 (en) * 2017-03-01 2020-04-09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Print receptive topcoa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376A (ja) 1989-06-09 1991-01-22 Canon Inc 被記録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0626678B1 (en) * 1993-03-22 1998-09-30 Union Carbide Chemicals & Plastic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JP3473315B2 (ja) * 1997-02-28 2003-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JPH11254812A (ja) * 1998-03-13 1999-09-21 Oji Pap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体
JP3552905B2 (ja) * 1998-04-09 2004-08-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受容層を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媒体
US6439708B1 (en) * 1998-07-27 2002-08-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k-jet recording with two fluids
EP1040935B1 (en) * 1998-10-21 2006-02-22 Tomoegawa Paper Co. Ltd. Medium for ink-jet recording
JP3299723B2 (ja) * 1998-10-21 2002-07-08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媒体
JP3883315B2 (ja) 1998-12-21 2007-02-21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JP2000280611A (ja) * 1999-03-31 2000-10-10 Oji Pap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体
DE60129014T2 (de) * 2000-04-28 2008-02-21 Mitsui Chemicals, Inc. Aufzeichnungsblatt u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JP2002212237A (ja) * 2001-01-15 2002-07-31 Ipposha Oil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用紫外線吸収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0807A (zh) * 2010-01-31 2012-06-2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的纸张
CN102510807B (zh) * 2010-01-31 2014-12-24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的纸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14918B2 (ja) 2007-05-16
KR20040018476A (ko) 2004-03-03
EP1418056A1 (en) 2004-05-12
US20040209016A1 (en) 2004-10-21
EP1418056A4 (en) 2006-05-31
CN1311987C (zh) 2007-04-25
WO2003008200A1 (en) 2003-01-30
JPWO2003008200A1 (ja) 2004-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00C (zh) 用于纸或纸涂料的空心圆球体有机颜料
KR101181992B1 (ko) 기록 재료
JPH0117448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KR20120022856A (ko) 염화비닐계 수지 에멀션, 수성 잉크 및 기록용지
CN1555316A (zh) 颜料油墨用喷墨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和记录材料
CN1537142A (zh) 用于可印刷介质的组合物
CN1659040A (zh) 油墨用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323318A (zh) 改进的纸张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纸张施胶方法
CN1204001C (zh) 记录纸及其制造方法
CN1555317A (zh) 耐光性优异的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802262A (zh) 喷墨记录片材
CN1362334A (zh) 记录介质和使用它的成像方法
TWI222937B (en)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CN1298351A (zh) 喷墨记录纸
CN1503736A (zh) 乳液,涂层液及使用该涂层液的记录介质
JP2001262495A (ja) カチオン性エマルション型表面サイズ剤
JP200417511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53863A (zh) 喷墨打印片
JP6237651B2 (ja) ポリマーコアシェル構造を有したカチオン性エマルション、水性インキ及び記録媒体
JP4073016B2 (ja) 印刷記録媒体用水性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用水性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JP200208690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604854A (zh) 喷墨用记录片材
JP200626422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
JP4171863B2 (ja) 記録シート用バインダー及び記録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403995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用水性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