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7657A -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7657A
CN1357657A CN01143525A CN01143525A CN1357657A CN 1357657 A CN1357657 A CN 1357657A CN 01143525 A CN01143525 A CN 01143525A CN 01143525 A CN01143525 A CN 01143525A CN 1357657 A CN1357657 A CN 1357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e
thread shearing
thread
base part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43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5041C (zh
Inventor
新美究
药司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7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7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50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50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38Arrangements for winding reserve lengths of yarn on take-up packages or spindles, e.g. transfer 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2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replacing by bobbins, cores, or receptacles at take-up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D01H9/16Yarn-severing arrangements, e.g. for cutting transfer tails; Separating of roving in fl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纺纱机线头剪切方法,设有筒管插入部分和剪切部分的线头剪切件被设置成可相对于从纺锤基座部分向上延伸的刀片被提起和放下。所述线头剪切件因盘簧的作用始终向所述纺锤基座部分偏移。落纱暂停期间,钢领停止于所述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的对接部分附近的位置。当纱卷绕了约一圈或以下时,所述纺锤停止在稍低于所述对接部位的位置。然后,落纱装置将管纱抽出,且所述线头剪切件连同所述管纱被提起至抽出行程的中间,从而从所述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被引导到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此后,纱在已经与所述管纱脱离的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被夹住,并由所述剪切部分将纱剪断。

Description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如环锭纺纱机和环锭加捻机中,落纱过程中的线头剪切方法和线头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纱机,如环锭纺纱机和环锭加捻机中,为了在筒管纱满时自动进行管纱的交换操作,要求与罗拉相连的纱与纺锤相连,同时延伸通过钢丝圈。其原因在于管纱交换后重新开始时使纱自动缠绕到空筒管上。常规方式下,为了满足这个要求,线头剪切部分设置在纺锤基座部分,且线头卷绕部分设置在线头剪切部分的下部。在这种配置中,筒管满纱时,钢领快速放下以产生倾斜的绕线。于是,纱就绕在线头卷绕部分。然后,在抽出满纱的筒管时,从线头卷绕部分连到满纱筒管的纱(线头)在线头剪切部分处被切断。
对于上述这种剪切装置,日本公开特许公报48-93735公开了一种剪切装置,其中在具有剪切刀片的纱固定装置上设有可与筒管的下端接合的筒管座。这种剪切装置的设计特点在于,落纱过程中使纱固定装置与完成的管纱(组件)一起提起。
再者,日本公开特许公报62-141135公开了一种装置,在线头卷绕部分(线头接入部分)设有方向朝圆周方向倾向的羽状部分,且朝该羽状部分不同的方向倾向的羽状件交替间隔设置。
再者,日本公开特许公报6-158442公开了一种装置,它包括与纺锤固定的管底卷绕的凸出部(underwinding crown),以及设置为可相对于经轴(warp)垂直滑动的滑套,纺锤可插入滑套以便与之固定。在此装置中,设计为在凸出部和滑套之间夹住线头。此装置将参考图9A和9B予以说明。在此装置中,凸出部53与紧靠下面的纺锤51的筒管啮合部分52固定。设置为可相对经轴54垂直滑动的滑套55设有内部凸缘57a,用于在上部构成凹面部分56。盘簧58插在内部凸缘57a和经轴54的上表面。由于盘簧58的作用,滑套55因压力的作用向凸出部53偏移。外部凸缘57b位于内部凸缘57a之下。在外部翘曲57b上设有磨擦环59。另外,在钢领60的下表面上,设有突起件60a以与磨擦环59接触。
在此装置中,落纱过程中,钢领60被放下到线头卷绕部分。当钢领60被放下到线头卷绕部分时,钢领60的突起件60a与磨擦环59接触。图9A显示了钢领60处于线头卷绕部分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中,钢领60抵抗盘簧58的偏压力并通过磨擦环59将滑套55固定于某个位置,在该位置预定线头卷绕范围保持在滑套55上端和凸出部53下表面之间。此状态下线头卷绕纺锤51三至四次后,管纱61就完成落纱。落纱过程中,连接到管纱61的纱被剪断。
接下来,当将空筒管插入纺锤时,钢领60被提起到卷绕开始的位置。此时,由于盘簧58的偏压力,滑套55被提起到一个位置,在这里凸出部53容放在凹面部分56中,如图9B所示。此时,进入线头卷绕范围内的线头被固定在凹面部分56中。
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48-93735中所公开的装置中,落纱时,线头卷绕纺锤多次,这样落纱后余留在线头卷绕部分中纱的数量较大。在此情况中,每重复一次落纱,余留纱的数量都会增加。这就有必要经常进行余纱的处理。再者,由于线头的卷绕长度很长,难以清除余纱。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6-158442中公开的装置中,滑套必须通过钢领60来提起,这导致该装置的结构很复杂。再者,落纱后余留纱被推进凹面部分56,这导致清除余纱很麻烦。
另一方面,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62-141135中公开的装置中,在线头卷绕部分设有具有特殊结构的夹持纱部分(羽状部分)。因此,线头的卷绕长度约为一圈。所以,较之日本公开特许公报48-93735中公开的技术,余纱的数量较少。但是,仍必须构造一个特殊线头卷绕部分,使制造加工很麻烦。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到前面的内容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纺纱机中采用的线头剪切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减少余留在纺锤基座部分中的纱(线头)的数量。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完成上述剪切方法的线头剪切装置。
为了实现首要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方面,纺纱机中采用的线头剪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i)设置线头剪切件,具有其中插入纺纱机筒管的筒管插入部分和设在低于筒管插入部分一侧的剪切部分,使所述线头剪切件沿着从纺锤基座部分向上延伸的刀片被提起和放下,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的纱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被夹住;(ii)落纱过程中,使钢领停止于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对接部分附近的位置;(iii)在纱卷绕纺锤的情况下,使纺锤停止于不高于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对接部分的位置;(iv)在此情况下通过落纱装置抽出管纱;(v)将线头剪切件连同管纱提起到抽出行程的中间;(vi)将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引导到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以及(vii)在已经与管纱脱离的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夹住纱,并由剪切部分将纱剪断。
根据本发明,筒管在下端装入线头剪切件的筒管插入部分情况下与纺锤连接。落纱过程中,按照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操作放下钢领,钢领停止于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的对接部分附近的位置。然后,在纱进行卷绕的情况下纺锤停止于不高于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的对接部分的位置。接下来,落纱装置将管纱抽出,且线头剪切件连同管纱被提起至抽出行程的中间,从而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被引导到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此后,纱在已经与管纱脱离的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被夹住,并由剪切部分将纱剪断。连接到钢丝圈的纱的端部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被夹住,直到后续落纱。这样可以缩短为了进行后续纱的卷绕而将连接到钢丝圈的纱固定于纺锤的纱长度,无需提供复杂的纱夹持部分。再者,后续落纱过程中,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夹住的线头连接到管纱并与纺锤脱离。
最好,在钢领停止于预定位置之后,在纱卷绕一圈或以下的情况下,纺锤停止于不高于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的对接部分的位置。
因为上述配置,可以进一步地缩短落纱过程中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所夹持的纱长度。因此,在后续落纱过程中,纱准确地连接到管纱并与纺锤脱离。
最好,在刀片和线头剪切件之间设有抑制装置,用于抑制线头剪切件连同管纱被提起到预定或更高的高度,当管纱被抽出超过所述预定高度时,线头剪切件与管纱脱离。
因为上述配置,当落纱过程中与管纱接合并被提起的线头剪切件达到预定高度时,抑制装置抑制线头剪切件继续上升,线头剪切件准确地与管纱脱离并夹住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
为了实现次要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纺纱机中设有线头剪切装置,其中空筒管被插入由落纱装置抽出管纱的纺锤,此后,重新开始卷绕纱。该线头剪切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i)线头剪切件,它具有可相对于从纺锤基座部分向上延伸的刀片被提起和放下且其中可插入筒管的筒管插入部分,以及设在低于筒管插入部分的一侧的剪切部分,所述线头剪切件始终与纺锤基座部分对接,以便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夹住线头;以及(ii)抑制装置,设在线头剪切件和刀片之间,用于在落纱过程中抑制线头剪切件从线头剪切件与纺锤基座部分对接的位置提起到预定或更高的距离。
因为上述配置,落纱过程中,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被夹住,并在管纱一侧被剪断。
最好,抑制装置是设在线头剪切件内侧下部和设在刀片预定位置处的制动器之间的弹簧,它始终使线头剪切件向纺锤基座部分偏移。
因为上述配置,因弹簧的偏压力作用,线头剪切件准确地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夹住纱。另外,当落纱过程中线头剪切件被提起到预定位置并与管纱脱离而落下时,线头剪切件可以快速到达线头剪切件与纺锤基座部分对接以夹住纱的位置。
另外,最好,抑制装置是制动器,设在刀片上的预定位置,并与线头剪切件相接以抑制线头剪切件被提起。
因为上述配置,用于抑制线头剪切件被提起的抑制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最好纺锤基座部分和剪切部分的各自的对接面朝下面向外倾斜。
因为上述配置,剪切部分的向下对接面作为封盖,因纺锤基座部分的向上对接面与纱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纱变得难以脱离。
再者,最好在纺锤基座部分的对接面上设有向上突起的斜齿部分和在剪切部分的对接面上设有与所述向上突起的斜齿部分啮合的向下突起的斜齿部分。
因为上述的配置,彼此啮合的两斜齿部分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相对于沿斜坡向下移动的纱较大。因此,纱变得难以脱离。
再者,为了使线头剪切件压在纺锤基座部分上,至少纺锤基座部分和线头剪切件的其中之一可以设置磁铁(5)。
因为上述的配置,因位于线头剪切件与纺锤基座部分对接处的磁铁的吸引力,线头剪切件压在纺锤基座部分上,纱就可以准确地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被夹住。
再者,最好筒管插入部分设有固定力增强装置,用于增强相对于筒管的固定力。因为此配置,落纱过程中,线头剪切件连同管纱准确地被提升到预定的高度。
再者,最好线头剪切件的剪切部分的外径小于筒管底部的外径。因为此配置,落纱过程中,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不会被夹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之前被剪断。
再者,可以设置偏压装置,用于在线头剪切件位于与纺锤基座部分对接的位置的情况下使线头剪切件向纺锤基座部分偏移。因为此配置,纱可以准确地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被夹住。
再者,至少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的对接面的其中之一可以粗糙些。这样纱可以更准确地在线头剪切件和纺锤基座部分之间被夹住。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阅读和理解下列的详细说明,本专业人员将逐渐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优点。
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纺锤的部分剖开示意性侧视图,图1B是显示线头剪切件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2A和图2B是说明落纱过程中功能的侧视图;
图3A和图3B是说明落纱过程中功能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线头剪切件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线头剪切件的剖面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固定力增强装置的剖面图;
图7A和图7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筒管下部和剪切部分之间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剪切部分的正视图;以及
图9是说明现有技术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文中,将参考图1A至3B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A所示,纺锤1通过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为锭脚3所支承,而锭脚装置3又与纺锤轨2固定。纺锤1包括刀片部分5和与所述刀片部分5的下端中心部分固定的纺锤轴6。纺锤轴6在插入锭脚3的情况下,以可旋转的方式为锭脚3所支承。
刀片部分5由与筒管B连接的刀片5a、设置在刀片5a下端且直径大于刀片5a的纺锤基座部分5b以及设置在纺锤基座部分5b下端的放置皮带部分5c整体形成。刀片部分5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纺锤轴6受限于相对刀片部分5的插入嵌条。在刀片5a的上端部分,设有接合构件(如,按钮片)7以接合筒管B,使之整体旋转。
线头剪切件8设在从纺锤基座部分5b向上延伸的刀片5a,这样线头剪切件8就可以垂直移动。如图1B所示,线头剪切件8包括筒管B可插入其中的筒管插入部分9和设在低于弹簧插入部分9一侧的剪切部分10。筒管插入部分9设计为圆柱状。再者,在筒管插入部分9的内侧设有用于容纳盘簧11的凹面部分9a。
套管12与刀片5a固定。在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接触的情况下,套管12的下端部分在与筒管插入部分9上端相对的位置起停止器的作用。套管12的外径稍小于凹面部分9a的内径。因此,线头剪切件8可以沿套管12滑动。筒管插入部分9的外径向上端逐渐变小。
盘簧11放在凹面部分9a中。盘簧11的下端与凹面部分9a的下端接触,而其上端与套管12的的下端接触。盘簧11构成了偏压装置,始终使线头剪切件8向纺锤基座部分5b偏移。另外,盘簧11还构成了抑制装置,用于限制螺纹剪切件8从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接触的位置提升到预定的距离或以上。
剪切部分10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片的边缘直径大于筒管B下端的外径。
在筒管插入部分9的下端外表面上,设有环形槽13。在槽13中,容放有橡胶圈14,并使之呈部分向外突起的状态。橡胶圈14构成固定力增强装置,用于增强筒管插入部分9和筒管B之间的固定力。
接下来,将说明按上面所述构成的装置的功能。
筒管B与与纺锤1连接,以便在其下部安装在线头剪切件8的纱筒插入部分9中,而其上部与衔接装置7接合的情况下整体旋转。当纺锤1由压在放置皮带部分5c的皮带(未显示)带动旋转时,筒管B就随纺锤1整体旋转。
当持续纺纱纱筒变满时,产生预定的操作停止。然后,钢领15按现有技术相同的操作快速下移,从而与纺锤1连接的管纱(完成的纱筒)16进行斜向绕纱16a。此后,钢领15停止在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的对接部分附近的位置,同时钢领15上的钢丝圈17位于比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的对接部分稍低的一侧。在比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的对接部分稍低的一侧的位置,设置制动器,以便绕完一卷纱,纺锤1即停止。然后,在回缩位置处设有导钩板18,以便不影响落纱进入图2A所示的状态。
接着,如图2B所示,管纱(完成的纱筒)16被落纱装置19抽出。线头剪切件8与管纱16一起被提升到提升行程的中间。于是,从管纱16连接到钢丝圈17的纱Y被引导到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当从图2A所示的状态提起线头剪切件8连同管纱16时,卷绕纺锤基座部分5b的纱Y沿着刀片5a的外表面移动。
当提起线头剪切件8连同管纱16到达预定高度时,因盘簧11的偏压力作用,线头剪切件8与管纱16脱离。当线头剪切件8下降至所述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对接的位置时,从管纱16连接到钢丝圈17的纱Y在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被夹住。由于继续提升管纱16,纱Y处于拉紧状态压在刀片部分10上,而被剪断,从而得到图3A所示的状态。
既然纱Y被刀片部分10切断,而线头剪切件8与管纱16脱离并下降,线头剪切件8就在与管纱16脱离之后很快下降至所述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对接的位置。因此,纱Y在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被夹住。
在管纱16落纱而进入图3B所示的状态之后,空筒管B被插入纺锤1。然后,导钩板18旋转到位于拉紧位置,此后机器再次启动。连接到钢丝圈17的纱Y的端部在线头剪切部分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被夹住,直至下次落纱。在后续的落纱过程中,在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被夹住的线头连至管纱16并与纺锤1脱离。
本实施例产生了下列效果。
(1)落纱过程中,设有刀片部分10的线头剪切件8与管纱16一起被提起,然后被放下,从而从管纱16连接到钢丝圈17的纱Y在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被夹住,被刀片部分10剪断。因此,不像通过将线头绕上纺锤1来夹住线头的常规装置,无需多次绕线头。另外,在无需构造特殊的线头卷绕部分的简单配置可以减少留存在纺锤基座部分中的纱(线头)的数量。另外,在后续的落纱过程中,在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被夹住的线头连至管纱16并可与纺锤1脱离。
(2)设有抑制装置(盘簧)11,用于抑制线头剪切件8连同管纱16被提起到预定或更高的高度。因此,当提升纱16到预定或更高的高度时,线头剪切件8与管纱16脱离。因此,当落纱过程中,线头剪切件8到达预定或更高的高度时,线头剪切件8会无误地与管纱16脱离,且夹住从管纱16连接到钢丝圈17的纱。
(3)线头剪切件8因盘簧11的作用始终向纺锤基座部分5b偏移,从而线头剪切件8就可以准确地夹住连接到钢丝圈17的纱Y,同时与纺锤基座部分5b对接。另外,当纱筒插入部分9与纱筒B脱离时,线头剪切件8因盘簧11作用向下偏移。因此,只要线头剪切件8下降时纱被剪断,线头剪切件8就可以立即到达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对接的位置并夹住纱Y。
(4)纱筒插入部分9设有固定力增强装置(橡胶圈14),用于增强相对于纱筒B的固定力。因此,线头剪切件8克服盘簧11的偏压力而连同管纱16一起被无误地提起到预定的高度。
实施例2
接下来,参考图4说明线头剪切件和刀片部分之间的另一个夹持线部分。
如图4所示,构成所述夹持线部分的纺锤基座部分5b和剪切部分10各自的对接面(纺锤基座部分5b的上表面和剪切装置10的下表面)朝下面向外倾斜。在上述结构中抽出纱Y的情况中,纱Y将脱离刀片5的中心,同时向外旋转。但是,由于夹持线部分是倾斜的,所以纱Y难以脱离。即,剪切部分10的下表面起封盖的作用,因此,由于纺锤基座部分5b的上表面和纱Y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而使纱Y变得难以脱离。
再者,在纺锤基座部分5b的上表面设有向上突起的斜齿部分5b1,而在剪切部分10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斜齿部分5b1啮合的向下突起的斜齿部分10b。因为上述的配置,相对于在该斜坡上向下移动的纱Y,彼此啮合的斜齿部分5b1和10b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力更大。因此,纱Y变得更加难以脱离。
如上所述,纱Y变得难以脱离,从而可以使压迫夹持线部分的盘簧11的弹力小一些。
实施例3
接下来,将说明线头剪切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可以采用磁铁替代弹簧作为在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对接的情况下使线头剪切件8向纺锤基座部分5b偏移的偏压装置。
例如,如图5所示,磁铁20嵌入到纺锤基座部分5b的上表面中,且磁性材料(如铁)固定在线头剪切件8的底部下表面上。另外,还可以将磁铁设在纺锤基座部分5b和线头剪切件8的各自表面。还可以将磁铁设在线头剪切件8的一侧,而将磁性材料设在纺锤基座部分5b的一侧。只要是这种配置,纱Y即可准确地在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被夹住。
另外,不采用弹簧作为偏压装置,所以无需在纱筒插入部分9中设置凹面部分9a。另外,作为抑制线头剪切件8被提起的抑制装置,可以在刀片5a的预定位置固定设置制动圈22作为制动器。线头剪切件8与制动圈22对接,同时与管纱16一起被提起,从而与管纱16脱离。
实施例4
接下来,将说明固定力增强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虽然橡胶圈14被用作固定力增强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6A所示,可以通过在设在纱筒插入部分9的外表面的凹面部分9b中放置弹性材料23以从中突起一弧形部分来构成固定力增强装置。可采用板状或线性弹簧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可以为局部切除的环而非完整环状。
另外,如图6B所示,固定力增强装置还可以通过在纱筒插入部分9的外表面形成的凹面部分中设置由弹簧24偏压的按钮25来构成。
实施例5
接下来,将介绍再一个实施例中纱筒下部和剪切部分之间的关系。
剪切部分10的外径可以比纱筒B的底部外径小。例如,如图7A所示,可以增大纱筒B下端部分。或者,如图7B所示,可以将剪切部分10的直径制造得较小,而无需改变纱筒B的形状。
在上述情况中,落纱过程中,纱Y在被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夹住之前,从管纱16连接到钢丝圈17的纱Y不会被剪断。
实施例6
接下来,将说明剪切部分的另一个实施例。
剪切部分1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形。如图8所示,剪切装置10可以具有作为单独的环形刀片26和用于固定刀片26的许多堵头部分27。也可以将剪切部分10设置为锯齿形状。
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形式。例如,本实施例可以为下列形式:
(A)卷绕在不高于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的对接部分的位置的纱的最优长度为1/3至1/2圈。在此情况下,后续的落纱过程中,在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夹住的线头连至管纱16,而变得更易于与纺锤1脱离。
(B)作为准确在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夹纱的装置,可以将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的对接表面的其中之一制造得粗糙,来取代使线头剪切件8向纺锤基座部分5b偏移的偏压装置。通过将对接表面的其中之一制造得粗糙,可以增大摩擦阻力。在此情况下,即使尽管在后续绕纱过程中,在线头剪切件8和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夹的纱被拉紧,纱Y也不可能从线头剪切件8与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抽出。
(C)纺锤1的驱动系统不局限于传送带驱动,可以是所谓的单纺锤驱动系统,其中每个纺锤都有一个电动机。
显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本专业人员可以随意进行各种其他的修改。相应地,并不意味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局限于此处所给出的说明,相反应给予权利要求广泛的诠释。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纺纱机器的线头剪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设置具有可插入所述纺纱机器纱筒(B)的纱筒插入部分(9)和设在低于所述纱筒插入部分(9)一侧的剪切部分(10)的线头剪切件(8),以使所述线头剪切件(8)沿着从纺锤基座部分(5b)向上延伸的刀片(5a)被提起和放下,从钢丝圈(17)连接到管纱(16)的纱(Y)在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被夹住;
落纱过程中,使钢领(15)停止于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的对接部分附近的位置;
在纱(Y)绕在所述纺锤的情况下,使纺锤(1)停止于不高于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的对接部分的位置;
在此状态下,由落纱装置(19)抽出管纱(16);
将线头剪切件(8)连同管纱(16)提升到抽出行程的中间;
将从所述管纱(16)连接到所述钢丝圈(17)的纱(Y)引导到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以及
在已与管纱(16)脱离的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夹住所述纱(Y),然后由所述剪切部分(10)剪断所述纱(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剪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卷绕大约一圈纱的情况下,所述纺锤(1)停止在低于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的对接部分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头剪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刀片(5a)和所述线头剪切件(8)之间设置抑制装置(11,12,22),用于抑制连同所述管纱(16)的所述线头剪切件(8),不被提起到预定或更高的高度,其中当所述管纱(16)被抽出超过所述预定高度时,所述线头剪切件(8)与所述管纱(16)脱离。
4.一种用于纺纱机器的线头剪切装置,其中一空筒管(B)被插入管纱(16)被落纱装置(19)抽出的纺锤(1),此后,在所述机器重新启动时,自动卷绕纱;所述线头剪切装置包括:
具有筒管插入部分(9)的线头剪切件(8),其中所述筒管插入部分(9)用于相对从纺锤基座部分(5b)向上延伸的刀片(5a)被提起和放下以及供筒管(B)插入其中;设在低于所述筒管插入部分(9)的一侧的剪切部分(10),所述线头剪切件始终与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对接,以便在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之间夹住线头;以及
抑制装置(11,12,22),设在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刀片(5a)之间,用于在落纱过程中,抑制所述线头剪切件(8)从所述线头剪切件(8)与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对接的位置处提起到预定或更高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装置为设在所述线头剪切件(8)的内侧下部和设在刀片(5a)的预定位置上的制动器(12)之间的弹簧(11),它始终使所述线头剪切件(8)向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装置为制动器(12,22),它设在刀片(5a)的预定位置处且与所述线头剪切件(8)对接,以抑制所述线头剪切件(8)被提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和所述剪切部分(10)的各自的对接面朝下面向外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的对接面上设有向上突起的斜齿部分(5b1),在所述剪切部分(10)的对接面上设有与所述斜齿部分(5b1)啮合的向下突起的斜齿部分(10b)。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所述线头剪切件(8)压在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上,至少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和线头剪切件(8)的其中之一设有磁铁(20,21)。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管插入部分(9)设有固定力增强装置(14,23,24,25),用于增强对于所述筒管(8)的固定力。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剪切件(8)的所述剪切部分(10)的外径小于所述筒管(8)底部的外径。
12.根据权利要求4至1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偏压装置(11),在所述线头剪切件(8)处于与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对接的情况下,使所述线头剪切件(8)向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偏移。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11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线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线头剪切件(8)和所述纺锤基座部分(5b)的对接面的其中之一可以粗糙些。
CNB011435259A 2000-12-07 2001-12-07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50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2801/00 2000-12-07
JP2000372801A JP4284863B2 (ja) 2000-12-07 2000-12-07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方法及び尻糸切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7657A true CN1357657A (zh) 2002-07-10
CN1265041C CN1265041C (zh) 2006-07-19

Family

ID=1884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352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5041C (zh) 2000-12-07 2001-12-07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213381B1 (zh)
JP (1) JP4284863B2 (zh)
KR (1) KR100436461B1 (zh)
CN (1) CN1265041C (zh)
DE (1) DE60122850T2 (zh)
TW (1) TW50703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5696C (zh) * 2003-05-13 2007-09-0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在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
CN100415968C (zh) * 2004-05-27 2008-09-0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在纺纱机中去除多余纱线的方法
CN101058908B (zh) * 2006-04-17 2010-06-0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纱尾切断方法
CN101440539B (zh) * 2007-11-21 2012-05-09 Savio纺织机械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整理制备通过环锭细纱机喂到自动络筒机的筒管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47717A (zh) * 2011-04-07 2014-01-29 平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落纱之前将线固定在锭子上的设备
CN113430683A (zh) * 2021-07-13 2021-09-24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便于寻头管纱的细纱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7249B2 (ja) 2003-05-13 2007-11-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装置
KR100713011B1 (ko) * 2005-05-31 2007-04-30 이영희 카라기난을 포함하는 액상커피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303037A (ja) * 2006-05-12 2007-11-2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把持装置
DE102018132484A1 (de) * 2018-12-17 2020-06-18 Saur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Spinnspulenträger für eine Zwirn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710057C3 (de) * 1967-12-01 1978-09-21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Verfahren und Abreißvorrichtung zum Abreißen von Garnen oder Zwirnen
JPS5440664B2 (zh) * 1972-02-26 1979-12-04
JPH0238697B2 (ja) * 1985-12-13 1990-08-31 Toyota Jido Shotsuki Seisakusho Kk Rinbuseibokyosupindoru
JPH0765247B2 (ja) * 1987-01-21 1995-07-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紡機における停止方法
JPH0315562Y2 (zh) * 1988-08-31 1991-04-04
DE4225964A1 (de) * 1992-08-06 1994-02-10 Rieter Ag Maschf Spinnvorrichtung
JPH073547A (ja) * 1993-06-16 1995-01-06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紡機の玉揚げ方法及び装置
JPH1077530A (ja) * 1996-08-30 1998-03-2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装置
EP0949366B1 (de) * 1998-04-09 2003-05-07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Vorrichtung zum Klemmen eines Unterwindefadens an der Spindel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oder Ringzwirnmaschin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5696C (zh) * 2003-05-13 2007-09-0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在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
CN100415968C (zh) * 2004-05-27 2008-09-0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在纺纱机中去除多余纱线的方法
CN101058908B (zh) * 2006-04-17 2010-06-0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纱尾切断方法
CN101440539B (zh) * 2007-11-21 2012-05-09 Savio纺织机械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整理制备通过环锭细纱机喂到自动络筒机的筒管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47717A (zh) * 2011-04-07 2014-01-29 平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落纱之前将线固定在锭子上的设备
CN103547717B (zh) * 2011-04-07 2016-01-20 平特凯珀公司 用于在落纱之前将线固定在锭子上的设备
CN113430683A (zh) * 2021-07-13 2021-09-24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便于寻头管纱的细纱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84863B2 (ja) 2009-06-24
KR20020045514A (ko) 2002-06-19
CN1265041C (zh) 2006-07-19
KR100436461B1 (ko) 2004-06-22
EP1213381A3 (en) 2003-01-29
TW507030B (en) 2002-10-21
DE60122850D1 (de) 2006-10-19
EP1213381B1 (en) 2006-09-06
DE60122850T2 (de) 2007-04-12
JP2002173837A (ja) 2002-06-21
EP1213381A2 (en) 2002-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5041C (zh)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JP2007284823A (ja)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方法
CN1267592C (zh) 抑制气圈的纺纱方法和装置
CN1550583A (zh) 用于纺纱机的尾纱切断装置
CN1702210A (zh) 用于在纺纱机中去除多余纱线的方法
CN201217728Y (zh) 夹纱式环锭纺留尾纱装置
CN101070652B (zh) 纺纱机中的尾纱握持装置
CN103114357A (zh) 光杆锭子割纱器
CN1201084A (zh) 纺纱装置
CN101654825B (zh) 夹持装置
CN100335696C (zh) 在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
CN1550584A (zh) 落纱暂停时操作环锭纺纱机以及落纱时切断纱线的方法
JPH05195345A (ja) 粗紡機において形成された粗糸ボビンから粗糸を切離すための方法
EP0284846A1 (en) Method to wind down a yarn package and device to perform the method
CN218621200U (zh) 一种一体式光杆改装锭子
CN1227399C (zh) 拆开针织物的方法
CN212981998U (zh) 一种络筒机缓冲装置
CN213950224U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纱管夹持装置
CN111691019B (zh) 一种纱线加捻用高效捻线机
EP3751028A1 (en) Pot spinning machine
CN201024264Y (zh) 在粗纱机中用于切断粗纱的装置
JP2842883B2 (ja) コイル巻線装置
EP0112304A1 (en) 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 having an automatic cop-removal device
CN115404578A (zh) 一种环锭纺细纱接头方法与装置
CN101955086B (zh) 纺纱机用的筒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