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5696C - 在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35696C CN100335696C CNB2004100445904A CN200410044590A CN100335696C CN 100335696 C CN100335696 C CN 100335696C CN B2004100445904 A CNB2004100445904 A CN B2004100445904A CN 200410044590 A CN200410044590 A CN 200410044590A CN 100335696 C CN100335696 C CN 10033569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indle
- yarn
- cop
- bobbin
- t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38—Arrangements for winding reserve lengths of yarn on take-up packages or spindles, e.g. transfer tail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2—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replacing by bobbins, cores, or receptacles at take-up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D01H9/16—Yarn-severing arrangements, e.g. for cutting transfer tails; Separating of roving in fl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尾纱切断构件设置成能够沿锭杆上升和下降。停止纺锭,其中一圈或更少的纱线在不高于尾纱切断构件与纺锭底部接触的部分的位置上卷绕。在通过落纱装置的筒管保持装置拔出管纱期间,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线Y引导在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的位置上。此后,尾纱切断构件与管纱脱开,并下降,以便将纱线Y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接着,纺锭转动以便获得如下状态,即形成在管纱上的倾斜卷绕从管纱顶部直线延伸到保持位置,并且接着管纱通过筒管保持装置抬起,通过切断器部分可靠地切断纱线Y。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例如环锭纺纱机或环锭捻线机的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更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如下类型的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其中将空的筒管安装到通过落纱装置将管纱从其上拔出的纺锭之后重新启动机器时自动实现纱线的卷取。
背景技术
在例如环锭纺纱机或环锭捻线机的纺纱机中,其中纱线通过钢丝圈卷取,为了在满管状态下自动进行筒管更换操作,需要连接到罗拉部分上的纱线在通过钢丝圈的同时连接到纺锭上,使得在更换筒管之后重新启动机器时纱线可自动地卷取在空筒管上。为了满足此需要,传统上在纺锭底部设置尾纱切断部分,并在纺锭底部下面设置尾纱卷绕部分;在获得满管状态时,钢领板突然下降以便进行倾斜卷绕,并且接着纱线围绕尾纱卷绕部分卷绕,当满管纱拔出时从尾纱卷绕部分连接到满管纱的纱线(尾纱)通过尾纱切断部分切断。在环锭纺纱机中,术语“罗拉部分”指的是牵伸装置,并且在环锭捻线机中,它指的是多组供应纱线的罗拉部分。
但是在此切断方法中,在落纱之后,围绕尾纱卷绕部分卷绕的尾纱保持其上,并且当落纱重复时,残留的纱线量增加,使得需要经常进行残留纱线的处理。另外,由于尾纱卷绕长度很大,残留纱线难以去除。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所述问题,已经提出一种尾纱切断方法(见例如日本2002-173837A(段落[0021]到[0028],图1-3),其中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上的纱线由能够开启/闭合的保持部分保持,并且其中从保持部分连接到管纱上的纱线通过落纱装置拔出管纱的操作由切断器切断。
在JP 2002-173837 A中披露的方法中,使用特殊的尾纱切断构件,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从纺锭底部向上延伸的锭杆上升和下降。如本申请图9B所示,尾纱切断构件51装备筒管B安装其上的筒管安装部分51和设置在筒管安装部分51a下面的切断器部分51b。在落纱暂停期间,钢领板在如下状态下停止,其中通过钢丝圈连接到筒管上的纱线通过接触部分下面的位置,在该接触部分上,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相互接触;纺锭停止,其中大约一圈或更少圈的纱线在略微低于所述接触部分的位置上卷绕。在这种情况下,如本申请图9A所示,管纱53由落纱装置52拔出,并且在拔出过程中尾纱切断构件51和管纱53一起上升,并且从管纱53连接到钢领板55的钢丝圈56的纱线Y引导到尾纱切断构件51和纺锭底部54之间的位置。
此后,尾纱切断构件51的上升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并且如本发明图9B所示,与管纱53脱开的尾纱切断构件51下降到其邻靠纺锭底部54的位置。接着,从管纱53连接到钢领板55的钢丝圈56上的纱线Y被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51和纺锭底部54之间,并且管纱53进一步上升,由此纱线Y被切断器部分51b切断。
另外,还提出一种方法(见例如JP 10-317233A(段落[0009]到[0014],图1、2和9),其中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的纱线保持在设置在纺锭下部内的固定管底卷绕凸缘和设置在其下面的套筒之间,以便能够上升和下降,并且其中造成从管纱连接到保持部分的纱线在拔出过程中邻靠边缘部分,以便不使用任何切断器切断纱线。
当在纺纱中纺制低支数纱线或在捻线中使用大直径管纱时,形成倾斜卷绕53a的纱线Y围绕筒管卷绕的角度(即相对于水平平面的角度)比高支数纱线更小,如图9c所示。当在所述卷绕角度很小的情况下进行JP2002-17837A的方法时,可以出现的是,从纱线Y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51和纺锭底部54之间的状态下,在管纱53进一步上升期间,从管纱53连接到保持部分的纱线Y围绕筒管安装部分51a和纺锭卷绕。在这种情况下,纱线Y不被切断器部分51b切断,而是撕断,其结果是断开的纱线端部比纱线被切断器部分51b切断的情况更大。当断开纱线端部变得更长时,在卷取时转动纺锭所需能量消耗增加,并且还出现废弃棉料的分散。当切断器部分51b的直径增加时,纱线Y可在邻靠切断器部分51b的位置上切断。但是这涉及到卷取操作期间能量消耗的增加。
同时,如JP 10-317233A披露的方法,管纱拔出时造成纱线邻靠将要撕断的边缘部分,如果纱线是低支数并且管纱具有大直径,从保持部分连接到管纱的纱线和边缘部分形成的角度很小。因此,纱线在边缘部分处不撕断,并且纱线端部变得很长,造成所述的相同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所述问题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使得即使在纱线是低支数并且管纱直径大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纱线切断,以便获得短的纱线端部。
按照本发明,在空的筒管安装在通过落纱装置从其中拔出管纱的纺锭之后重新启动机器时自动卷取纱线的纺纱机中,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包括:在用于落纱暂停期间在管纱上形成倾斜卷绕之后通过纺锭底部和保持构件保持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上的纱线,保持构件安装在纺锭底部上以便能够上升和下降;通过落纱装置保持管纱;在纺锭能够相对于管纱相对转动的状态下转动纺锭由此获得形成在管纱上的倾斜卷绕从管纱顶部直线延伸到其中通过保持构件实现纱线保持的保持位置上;以及通过落纱装置进一步使得管纱上升以便切断纱线。
在本发明中,在落纱暂停期间在管纱上形成倾斜卷绕之后,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上的纱线保持在纺锭底部和安装在纺锭底部上的保持构件之间,以便能够相对于纺锭底部上升和下降。接着,管纱通过落纱装置保持,并且纺锭在能够相对于管纱相对转动的状态下转动,由此获得形成在管纱上的倾斜卷绕从管纱的顶部直线延伸到其中通过保持构件实现保持的位置上。此后,管纱通过落纱装置上升以便切断纱线。当在低支数纱线的纺制和捻线中使用大直径管纱时,形成倾斜卷绕的纱线相对于筒管的卷绕角度(即相对于水平平面的角度)很小,使得如果管纱如此上升,倾斜卷绕之下的纱线部分可围绕纺锭卷绕。当在此状态下拔出管纱时,纱线不在与切断器部分或边缘部分(如果有的话)相对应的位置上切断,造成相对长的纱线端部。但是在本发明中,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的纱线被保持装置保持,并且管纱在倾斜卷绕改变以便直线延伸之后上升,,使得可以获得纱线以大角度邻靠切断器部分或边缘部分的状态,并且纱线通过切断器部分或边缘部分切断。因此,即使纱线是低支数并且管纱具有大直径,可以实现切断,以便获得短的纱线端部。
最好是,保持构件包括筒管安装其上的筒管安装部分和装备有设置在筒管安装部分下面的切断器部分的尾纱切断构件,尾纱切断构件能够沿从纺锭底部向上延伸的锭杆上升和下降并能够在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保持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的纱线,并且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如下状态下停止钢领板,其中在落纱暂停期间,通过钢丝圈连接到管纱上的纱线通过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相互接触的接触部分下面的位置;在如下状态下停止纺锭,其中一圈或更少圈的纱线在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相互接触的接触部分下面的位置上卷绕;在拔出管纱期间使得尾纱切断构件和管纱一起上升;引导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线到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的位置上;在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保持纱线,该尾纱切断构件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尾纱切断构件上升而与管纱脱开。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装备有筒管安装其上的筒管安装部分和设置在筒管安装部分下面的切断器部分的尾纱切断构件作为保持构件。停止纺锭,其中一圈或更少圈的纱线在不高于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相互接触的接触部分的位置上卷绕。接着,导钩板引导到缩回位置,并接着通过落纱装置拔出管纱,使得在拔出过程中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线引导到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的位置上。此后,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尾纱切断构件的上升,尾纱切断构件从管纱脱开并下降,并且纱线保持在与管纱脱开的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纺锭转动,并且获得形成在管纱上的倾斜卷绕从管纱的顶部直线延伸到通过保持构件实现保持的位置上,并且接着通过落纱装置使得管纱进一步上升以便造成纱线被切断器部分可靠地切断。
另外,还可以采用如下的配置,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通过落纱装置从纺锭拔出管纱之后,通过将导钩板返回到纺纱位置,拉直从导钩板连接到钢丝圈的纱线,同时围绕纺锭卷绕;并且再次运动导钩板到缩回位置以便将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上。
此时,在管纱由落纱装置保持并且纺锭能够相对于管纱相对转动的状态下,纺锭转动以便造成倾斜卷绕直线延伸,由此获得从导钩板延伸到钢丝圈的纱线松弛地围绕管纱卷绕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管纱上升并从纺锭拔出时,获得从导钩板延伸到钢丝圈的纱线围绕纺锭卷绕的状态,并且由于如此卷绕的纱线进行积累,将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上变得困难。但是在本发明中,在管纱落纱之后,并在将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之前,导钩板返回到纺纱位置,由此消除了纱线的卷绕。接着,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上,导钩板再次布置在不与落纱干涉的缩回位置。由此,可以防止从导钩板延伸到钢丝圈的纱线被空的筒管保持,并且可以避免从导钩板延伸到空的筒管(纺锭)的纱线不经过钢丝圈的情况,使得可以在重新启动机器时以正常方式开始纱线的卷取。
还可以采用如下的配置,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如下状态下将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上,即在使用落纱装置从纺锭上拔出管纱之后,钢领板上升,使得从导钩板连接到钢丝圈上并围绕纺锭卷绕的纱线已经运动到纱线不被筒管保持的位置上。
由于所述配置,在管纱已经落纱的状态并在将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之前,钢领板上升,由此从导钩板延伸到钢丝圈的纱线运动(同时围绕纺锭卷绕)到在将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时不被筒管保持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上。由此可以防止从导钩板延伸到钢丝圈被空的筒管保持,并且可以避免从导钩板延伸到空的筒管(纺锭)的纱线不经过钢丝圈的情况,使得可以在重新启动机器时以正常方式开始纱线的卷取。
附图说明
图1A和1B、2A-2C和3A-3C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落纱时进行操作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图4是表示环锭纺纱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A是纺锭的示意侧视图(部分是截面形式);
图5B是表示如何安装尾纱切断构件的截面图;
图6是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的示意透视图;
图7A和7B是表示纺纱机和落纱装置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尾纱切断构件的截面图;
图9A和9B是表示现有技术在落纱操作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截面图;以及
图9C是表示现有技术中使用低支数纱线和大直径管纱的情况的主要部分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图1A-7B适用于环锭纺纱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和1B,2A-2C和3A-3C是表示落纱时进行操作的示意侧视图;图4是表示环锭纺纱机的构造的示意图;图5A是纺锭的示意侧视图(部分是截面形式);图5B是表示尾纱切断构件如何安装的截面图;图6是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的示意透视图;以及图7A和7B是表示纺纱机和落纱装置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提升驱动系统、牵伸部分和纺锭驱动系统进行单独的驱动控制。构成牵伸部分的前罗拉1的转动轴2经由布置在转动轴2和由主马达M转动的驱动轴3之间的一排齿轮转动。纺锭4通过在纺锭4和固定在驱动轴3上的滚盘5之间延伸的锭带(未示出)转动。前罗拉1和纺锭4之间的RPM比率相对于纺纱条件(捻度)进行设定。使用由变换器6驱动的变速马达作为主马达M。在固定在转动轴2上以便能够整体转动的齿轮2a的附近布置适于输出与前罗拉1的转动相对应的脉冲信号的传感器S1。
提升装置造成钢领板8和导钩板定位脚9经由总轴7上升和下降。装备有导纱钩10a的导钩板10安装在导钩板定位脚9上,并且从前罗拉1输出的纱线Y通过导纱钩10a引导到在钢领8a上滑动的钢丝圈11上。
提升装置基本上是JP7-300728A所披露的装置的结构。总轴7沿纺纱机的机架的纵向布置,并且以预定间隔布置的螺旋齿轮12(图4只表示其中之一)安装在总轴上以便能够整体转动。钢领板8通过多个升降杆托脚13支承(图4只示出其中之一)。升降杆托脚13支承在机架(未示出)上,以便可以垂直运动,并且在其下部具有螺纹部分13a。每个螺纹部分13a与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的预定高度位置上的螺母构件14螺纹接合。在每个螺母构件14的外周上,整体形成的螺旋齿轮(未示出)与螺旋齿轮12啮合。通过类似的上升/下降机构还可造成导钩板定位脚9与钢领板8一起步上升和下降。
总轴7经由一排齿轮(未示出)连接到伺服马达15的驱动轴上,并且其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可自由改变。伺服马达15经由伺服驱动器17通过控制装置16驱动控制。伺服马达15装备有旋转编码器18。
如图5A所示,纺锭4经由轴承21的中间作用通过固定在锭轨19上的锭脚20可转动地支承。纺锭4装备有锭杆部分22和牢固地连接在锭杆部分22的下中间部分上的纺锭轴4a,并且纺锭轴4a通过锭脚20可转动地支承。除了纺锭底部22b之外,锭杆部分22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且由树脂制成的纺锭底部22b安装在锭杆22a的下部分上。纺锭轴4a插入模制在锭杆部分22中,其由铝或铝合金制成。
在向上延伸超过纺锭底部22b的锭杆22a上设置用作能够上升和下降的保持构件的尾纱切断构件23。如图5B所示,尾纱切断构件23装备有筒管B安装其上的筒管安装部分24和设置在筒管安装部分24下面的切断器部分25。切断器部分25包括分开的环形切断器构件25a并装备有多个锁定突出部25b以便固定切断器构件25a。在此实施例中,切断器构件25a的前端部分的直径大于筒管B的下端部分的外直径。
筒管安装部分24形成为圆柱形构造,并在其内侧具有用于容纳螺旋弹簧26的凹口24a。尾纱切断构件23的下端部分保持与纺锭底部22b的接触,使其可以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保持尾纱。
在尾纱切断构件23与纺锭底部22b接触的情况下,用作止挡的凸缘27在其下部与筒管安装部分24相对的位置上固定在锭杆22a上。凸缘27的外直径略微小于凹口24a的内直径,并且尾纱切断构件23沿凸缘27滑动。筒管安装部分24形成为使其外直径向其上端逐渐减小。
螺旋弹簧26容纳在凹口24a内,其下端邻靠凹口24a的下端,并且其上端邻靠凸缘27的下端。螺旋弹簧26构成向纺锭底部22b恒定压靠尾纱切断构件23的弹簧。另外,螺旋弹簧26设置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锭杆22a之间,并构成适用于在落纱时防止尾纱切断构件23上升超过尾纱切断构件23与纺锭底部22b接触的位置一段预定高度或更多的距离。
如图5B和图6所示,在尾纱切断构件23的下端部分和与所述下部分相对的纺锭底部22b的上端部分上设置多个径向延伸并相互接合的突出部28a和28b和凹口29a和29b。因此,尾纱切断构件23的下端部分和纺锭底部22b的上端部分装备有多个相互啮合的齿。希望的是突出部28a和28b的高度和凹口29a和29b的深度大约是2毫米。
尾纱切断构件23的下端部分形成为构成假想锥体斜坡的一部分,该锥体的转动中心是纺锭4,并且其顶端位于包括所述下端部分的外周并垂直于纺锭4的平面之上。纺锭底部22b的上端部分还形成为构成假想锥体的斜坡的一部分,该锥体的转动中心是纺锭4,并且其顶端位于包括所述下端部分的外周并垂直于纺锭4的平面之上。
纺锭底部22b的突出部28b的锭杆22a一侧上的端表面30形成为弯曲表面,该表面构成面向下的假想锥体的斜坡,锥体的转动中心是纺锭4。尾纱切断构件23的凹口29a的锭杆22a一侧上形成能够邻靠端表面30并具有形成假想锥体的斜坡的弯曲表面31a的壁31,锥体的转动中心是纺锭。端表面30和壁31构成相对于纺锭底部22b同轴固定尾纱切断构件23的对准装置。
在筒管安装部分24的下外周表面上形成环形凹槽32,橡胶环33容纳其中,以便部分从凹槽32突出。橡胶环33构成增加力的安装力增加装置,通过该力经由装配将筒管安装部分24和筒管B连接在一起。
如图7A和7B所示,环锭纺纱机装备有公知类型的落纱装置(筒管更换装置)34。落纱装置34装备有落纱杆35,其装备有筒管保持装置35a,在供应装置36的栓钉36a上更换空的筒管E,供应装置36布置在锭轨19和纺锭4上的管纱的下面。如图7A所示,在落纱操作期间,设置在落纱杆35上的管纱保持装置35a沿箭头表示的线运动,将从栓钉26a上拔出的空筒管E安装在中间栓钉37上。接着筒管保持装置35a运动到与纺锭4上的管纱顶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并接着将其安装在供应装置36的栓钉36a上。接着,筒管保持装置35a再次沿图7A箭头所示的线运动,并在沿圈7B箭头所示的线运动返回到栓钉36a上面的准备位置之前,将中间栓钉37上的空的筒管E安装在纺锭4上。
控制装置16装备有CPU(中央处理单元)39、程序存储器40、操作存储器41和输入装置42。CPU 39根据存储在程序存储器40内的预定程序数据操作,并经由界面和驱动电路(未示出)控制主马达M和伺服马达15。
程序存储器40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其存储所述程序数据和用于其实施所需的不同数据项。程序数据包括用于在卷取操作期间控制主马达M和伺服马达15的控制程序、用于在落纱操作期间控制落纱装置的控制程序和用于控制主马达M的控制程序。不同的数据项包括纺纱条件,例如将要纺制的纱线支数和纺纱期间纺锭RPM,以及直到实现满管状态时实现钢领板8的追逐次数相对应的数据。
操作存储器41包括可以读取和重新写入的存储器(RAM)、由输入装置42输入的临时存储数据、由CPU 39获得的计算结果等。操作存储器41装备有备用电源(未示出)。
输入装置42用来输入纺纱条件数据,例如将要纺制的纱线的支数、纺纱操作期间的纺锭RPM、纺纱长度、提升长度和管纱锥面斜边长度。
CPU 39经由界面连接到传感器S1和旋转编码器18。CPU 39根据来自传感器51的输出信号计算纺纱量。CPU 39根据来自旋转编码器18的输出信号识别钢领板8的运动方向和位置,并根据其数值控制伺服马达15,使得钢领板8进行与纺纱条件相对应的预定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CPU 39根据来自落纱装置34的信号识别落纱操作的阶段。在落纱操作期间,从管纱38连接到钢丝圈11的纱线Y通过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保持,并且接着纺锭4以低速转过预定量。根据来自旋转编码器18并与以前试验获得的落纱装置34落纱提升期间的预定位置相对应的信号来确认纱线Y已被尾纱切断构件23所保持。另外,纺锭4以低速转过的预定量通过以前与纺纱条件相对应的试验获得。
接着,将说明如上所述构造的装置操作。在纺纱机操作之前,例如将要纺制的纱线支数、纺纱操作期间纺锭RPM、纺纱长度、提升长度和管纱锥面斜边长度的纺纱条件通过输入装置42输入。筒管B连接在纺锭4上以便能够在筒管B的下部分安装在尾纱切断构件23的筒管安装部分24上时整体转动,其上部分与锁定构件接合。
控制装置16根据输入装置42输入并存储在操作存储器41内的纺纱条件与主马达M同步地驱动控制伺服马达15。当伺服马达15被驱动时,总轴7经由该排齿轮转动,并且造成钢领板8、导钩板定位脚9等上升或下降。另外,从前罗拉1放出的纱线Y通过导纱钩10a和钢丝圈11卷取在筒管B上。
如图1A所示,在继续纺纱之后,当到达满管停止时间时,形成顶部线束卷绕,并且接着钢领板8突然下降以便在连接在纺锭4上的管纱(满管)38上形成倾斜卷绕(筒形卷绕)38a。此后钢领板8停止在如下状态,其中经由钢丝圈11连接到管纱38的纱线Y通过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相互接触的接触部分下面的位置。接着,进行制动,以便停止纺锭4,从而获得大致一圈的纱线在略微低于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相互接触的接触部分的位置上卷绕的状态,由此获得图1B所示的状态。
接着如图2A所示,导钩板10布置在其不与落纱干涉的缩回位置上,并接着管纱(满管)38通过落纱装置34拔出。在拔出过程中尾纱切断构件23和管纱38一起抬起,并且从管纱38连接到钢丝圈11的纱线Y引导到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的位置上。当尾纱切断构件23和管纱38一起抬起时,围绕纺锭底部22b卷绕的纱线Y沿锭杆22a的外表面运动。当尾纱切断构件23和管纱38一起到达预定高度时,通过螺旋弹簧26的压迫力,尾纱切断构件23与管纱38脱开。
接着,如图2B所示,尾纱切断构件23下降到其邻靠纺锭底部22b的位置上,并且从管纱38连接到钢丝圈11的纱线Y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在纱线Y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后,纺锭4在能够相对于通过落纱装置34保持的管纱38相对转动。接着获得形成在管纱38上的倾斜卷绕38a从管纱38的顶部直线延伸到纱线被尾纱切断构件23保持的位置上的状态,因此获得图2C所示的状态。此时,从导钩板10的导纱钩10a延伸到钢丝圈11的纱线Y松弛地围绕管纱38卷绕。
此后,管纱38进一步通过落纱装置34抬起,并获得纱线Y以接近90度的大角度邻靠切断器部分25的状态,并且通过切断器部分25可靠地切断纱线Y。另外,继续落纱装置34的操作,并且管纱38经过落纱,直到获得图3A所示的状态为止。
接着,如图3B所示,导钩板10返回到纺纱位置,由此消除纱线Y围绕纺锭4的卷绕。接着,导钩板10再次反向到缩回位置,并如图3C所示,获得经由导钩板10延伸到钢丝圈11的纱线Y是直的状态。此后,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4上。
当制成大直径管纱38以便纺制低支数纱线时,形成倾斜卷绕38a的纱线Y相对于筒管B的卷绕角度(相对于水平平面的角度)很小,使得在管纱38上升时,位于倾斜卷绕38A下面的纱线Y的部分可围绕纺锭4卷绕。当在这种情况下拔出管纱38时,不管切断器部分25的存在,纱线Y不被切断器部分25切断,而是在切断器部分25之上撕断,造成长的纱线端部。但是在本发明中,管纱38不从图2B所示的位置上升,而是改变之后上升,以便造成倾斜卷绕38a直线延伸,使得纱线Y以大角度邻靠切断器部分25,由此通过切断器部分25可靠地切断纱线Y。
当空筒管在图3A所示的状态下安装在纺锭4上时,即在从导钩板10延伸到钢丝圈11的纱线Y松弛地围绕纺锭卷绕时,用于卷绕纱线的积累相对难以将空筒管安装在纺锭4上。但是,在将空筒管安装在纺锭4上以前,导钩板10返回到纺纱位置,由此消除纱线Y的卷绕,并且接着在将空筒管安装在纺锭4之前,导钩板10再次布置在缩回位置,其中它不与落纱干涉。因此,可以防止从导钩板10延伸到钢丝圈11的纱线Y被空筒管保持,并且可以避免从导钩板10延伸到空筒管的纱线Y不经过钢丝圈11的情况,并且在重新启动机器时以正常方式开始卷取纱线Y。
连接到钢丝圈11上的纱线Y的端部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直到下一次落纱为止。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的尾纱在下一次落纱时连接到管纱38上并与纺锭4脱开。
该实施例提供以下的优点:
(1)在落纱期间,纺锭4转动,其中从钢丝圈11连接到管纱38上的纱线Y通过能够相对于纺锭底部22b上升和下降的尾纱切断构件23保持,管纱38上升并在如下状态下切断,即倾斜卷绕38a从管纱38的顶部直线延伸到通过尾纱切断构件23实现保持的位置上的状态。因此,即使纱线是低支数,使用的管纱38具有大直径,纱线Y以大角度(接近90度的角度)邻靠切断器部分25,并且纱线Y通过切断器部分25切断。因此,即使纱线是低支数,使用的管纱38具有大直径,可以实现切断,以便实现短纱线端部,而不增加切断器部分25的外直径。因此,可以防止卷取时转动纺锭4所需的能量消耗以及分散废弃棉料的增加。
(2)装备有切断器部分25的尾纱切断构件23在落纱时与管纱38一起上升,并接着下降,由此从管纱38连接到钢丝圈11的纱线Y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并通过切断器部分25切断。因此与其中尾纱围绕纺锭4卷绕以便由此保持的传统装置相比,不需要卷绕尾纱多次,使其可以降低纺锭底部22b上残留纱线(尾纱)的数量。另外,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的尾纱在下一次落纱时连接到管纱38上,并与纺锭4脱开,使得不需要进行尾纱去除操作。
(3)在管纱38通过落纱装置34从纺锭4拔出时,导钩板10返回到纺纱位置,由此从导钩板10连接到钢丝圈11并围绕纺锭4卷绕的纱线Y变直,接着将空筒管安装在纺锭4上,其中导钩板10再次运动到缩回位置。因此,可以防止从导钩板10延伸到钢丝圈11的纱线Y被空筒管保持,并且避免从导钩板10延伸到空筒管(纺锭4)的纱线Y不经过钢丝圈的情况,使得在重新启动机器时以正常方式开始卷取纱线Y。
(4)纱线Y保持在它通过多个设置在尾纱切断构件23的下端部分和与所述下端部分相对的纺锭底部22的上端部分上的径向延伸的突出部28a和28b和凹口29a和29b弯曲的状态下。因此,即使尾纱切断构件23朝向纺锭底部22b受到的压力很小,而不能与落纱装置34的操作相干涉,也可以可靠地保持纱线Y。
(5)构成尾纱切断构件23的下端部分的突出部28a的下表面和凹口29a的底表面形成为构成假想锥体的斜坡的一部分,锥体的转动中心是纺锭4,并且其顶端位于包括下端部分的外周并垂直于纺锭4的平面之上。当从保持部分拉出纱线的力作用在围绕纺锭4卷绕一圈或更少圈的纱线Y上时,径向向外指向的力作用在纱线Y上。在这种情况下,当构成保持表面的突出部28a的下表面和凹口29a的底表面向下倾斜时,在突出部28a和凹29a的边缘上作用在纱线Y上的阻力比在水平平面实现纱线Y保持的情况更大,并且纱线不容易拉出。因此,用于保持纱线Y的尾纱切断构件23的所需压力与保持平面是水平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小。
(6)为了将尾纱切断构件23相对于纺锭底部22b同轴地固定,设置对准装置。因此,由于对准装置的作用,尾纱切断构件23与纺锭4一起同轴转动,使得在转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振动,即使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稳定的转动。
(7)纺锭底部22b由树脂形成,并且与纺锭底部22b接合的尾纱切断构件23的部分由金属制成。如果纺锭底部22b和尾纱切断构件23都由金属制成,尾纱切断构件23与管纱38脱开并下降;在薄纱线的情况下,当纱线Y保持在保持部分和纺锭底部22b之间时,由于保持部分作用的冲击,担心的是纱线Y被保持部分的端部切断。但是,由于纺锭底部22b由树脂制成,即使在薄纱线的情况下,也可防止由于保持冲击力造成的纱线Y被保持部分的端部切断的现象。
(8)由于尾纱切断构件23通过螺旋弹簧26朝向纺锭底部22b恒定受压,即使尾纱切断构件23重量轻,也可以可靠地保持连接到钢丝圈上的纱线Y。另外,当筒管安装部分24与筒管B脱开时,由于螺旋弹簧26造成尾纱切断构件23向下受压,如果纱线Y在尾纱切断构件23下降期间切断,尾纱切断构件23快速到达与纺锭底部22b接触并保持纱线Y的位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不应该认为具有限制含义。例如,本发明还可进行以下变型:
除了将纺锭4主动转过预定量之外,从钢丝圈11连接到管纱38上的纱线Y由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保持,还可以将纺锭4被动转动,以便获得倾斜卷绕38a从管纱38直线延伸到通过尾纱切断构件23实现保持的保持位置上的状态。例如,在厚纱线的情况下(纱线支数是10或更多),可以通过拔出管纱38的纱线Y的张力转动纺锭4。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纱线Y以大角度(接近90度的角度)邻靠切断器部分25,并且纱线Y通过切断器部分25切断。另外,由于管纱38不转动,可以防止从导纱钩10a延伸到钢丝圈11的纱线Y围绕纺锭4卷绕,并且在安装空筒管之前并在导钩板10布置在纺纱位置之后不需要进行再次运动导钩板10到缩回位置的操作。
除了所述变型之外,在通过落纱装置34从纺锭4拔出管纱38之后并在将空筒管安装到纺锭4上之前,在安装空筒管时,可以使用其他方法防止从导钩板10连接到钢丝圈11并围绕纺锭4卷绕的纱线Y保持在筒管B和纺锭4之间。例如,通过抬起钢领板8,可以防止从导钩板10连接到钢丝圈11上并同时围绕纺锭4卷绕的纱线Y在安装空筒管时保持在筒管和纺锭4之间。通过抬起钢领板8,从导钩板10连接到钢丝圈11并同时围绕纺锭4卷绕的纱线Y运动到在将空筒管安装到纺锭4上时纱线不保持在筒管B和纺锭4之间的位置上。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所述实施例那样,导钩板10从缩回位置运动到纺纱位置,并再次布置在纺纱位置,在从导钩板10连接到钢丝圈11上的纱线Y变直之后安装空筒管,不用担心将空筒管安装在纺锭4上时纱线Y保持在空筒管和纺锭4之间。因此,可以避免从导钩板10延伸到空筒管(纺锭4)的纱线Y不经过钢丝圈11的情况,并且在重新启动机器时以正常方式开始卷取纱线Y。
虽然在所述实施例中,通过落纱杆35的位置确定在通过落纱装置34拔出管纱38期间尾纱切断构件23已经与管纱38脱开,并确定脱开的尾纱切断构件23已经下降到从管纱38连接到钢丝圈11的纱线Y被保持的位置,这同样可通过某些其他方法来确定。例如,可以从保持管纱38以及开始拔出所经过的时间来确定。还可以为每个纺锭4提供传感器。
尾纱切断构件23的结构不局限于以下的情况,其中突出部28a和凹口29a形成在与纺锭底部22b相对的表面上。另外,切断器部分25的结构不局限于以下的情况,其中边缘构件25a是分开的部件。例如,如图8所示,还可以在筒管安装部分24的下端处整体形成盘形边缘部分24b(如同尾纱切断构件23)。边缘部分24b的外部构形不局限于圆形构形;还可以是锯齿形构形。
同时纺锭底部22b和尾纱切断构件23都可以由金属制成。
除了弹簧之外,还可以使用磁体作为朝纺锭底部22b压靠尾纱切断构件23以使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相互接触的压迫装置。例如,磁体嵌置在纺锭底部22b的上表面内,并且磁体材料(例如铁)固定在尾纱切断构件23的底部的下表面上。还可以在纺锭底部22b和尾纱切断构件23的任一侧上设置磁体,或者在尾纱切断构件23一侧设置磁体,并在纺锭底部22b一侧设置磁性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止挡的保持环或销固定在锭杆22a的预定位置上,以作为调节尾纱切断构件23上升的调节装置。在与管纱38一起上升期间,尾纱切断构件23邻靠保持环或销,由此与管纱38脱开。
突出部28a和28b的端表面和凹口29a和29b的底表面不需要向外和向下倾斜;它们还可以是水平的。但是,当作用一个力以便拉出被保持的纱线Y时,拉出纱线的阻力在向下倾斜的构造中更大,使得纱线更难拉出。
安装力增加装置不局限于橡胶环33;还可以是板形或线性弹簧材料。弹簧材料不局限于完全的环形;还可以采用局部切去弹簧形式的弹簧。另外,还可以将弹簧构件容纳在一个凹口内,凹口形成在筒管安装部分24的外表面上,使其弧形部分伸出。还可以设置通过弹簧压迫的按钮。
切断器部分25的外直径可小于筒管B的底部的外直径。在这种情况下,不用担心从管纱38连接到钢丝圈11的纱线Y在落纱期间并在保持在尾纱切断构件23和纺锭底部22b之间以前被切断。
在落纱期间能够结合纺锭底部22b保持从钢丝圈11连接到管纱38上的纱线Y的保持构件的结构不局限于以下情况,即如同尾纱切断构件23的情况,在已经与管纱38一起整体上升之后,下降以便保持纱线Y。例如,还可以采用以下构造,如同JP10-317233A的情况,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的纱线被设置在纺锭下部分内的固定管底卷绕凸缘和在其下面上升和下降的套筒保持。另外,除了设置切断器部分25之外,还可以设置边缘部分,在管纱38的落纱期间,造成纱线Y邻靠边缘部分以便撕断。
对于纺锭4的驱动系统,除了纺锭被围绕滚盘5缠绕的锭带驱动的结构之外,可以采用由三角带驱动纺锭的结构。另外,还可以采用所谓的单纺锭驱动系统,其中对于每个纺锭设置一个马达。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环锭纺纱机,还可适用于环锭捻线机。
Claims (4)
1.一种在纺纱机中在将空的筒管安装在通过落纱装置从其中拔出管纱的纺锭上之后重新启动机器时自动卷取纱线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落纱暂停期间在管纱上形成倾斜卷绕之后通过纺锭底部和保持构件保持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上的纱线,保持构件安装在纺锭底部上以便能够上升和下降;
通过落纱装置保持管纱;
在纺锭能够相对于管纱相对转动的状态下转动纺锭,由此获得如下的状态,即形成在管纱上的倾斜卷绕从管纱顶部直线延伸到保持位置上,在该保持位置中,通过保持构件实现保持;以及
通过落纱装置进一步使得管纱上升以便切断纱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构件包括筒管安装其上的筒管安装部分和装备有设置在筒管安装部分下面的切断器部分的尾纱切断构件,尾纱切断构件能够沿从纺锭底部向上延伸的锭杆上升和下降并能够在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保持从钢丝圈连接到管纱的纱线,并且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如下状态下停止钢领板,其中在落纱暂停期间,通过钢丝圈连接到管纱上的纱线通过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相互接触的接触部分下面的位置;
在如下状态下停止纺锭,其中一圈或更少圈的纱线在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相互接触的接触部分下面的位置上卷绕;
在拔出管纱期间使得尾纱切断构件和管纱一起上升;
引导从管纱连接到钢丝圈的纱线到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的位置上;以及
在尾纱切断构件和纺锭底部之间保持纱线,该尾纱切断构件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尾纱切断构件的上升而与管纱脱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通过落纱装置从纺锭拔出管纱之后,通过将导钩板返回到纺纱位置,拉直从导钩板连接到钢丝圈的纱线,同时围绕纺锭卷绕;以及
再次运动导钩板到缩回位置以便将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如下状态下将空的筒管安装在纺锭上,即在使用落纱装置从纺锭上拔出管纱之后,使得钢领板上升,由此从导钩板连接到钢丝圈上并围绕纺锭卷绕的纱线运动到纱线不被筒管保持的位置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34871/2003 | 2003-05-13 | ||
JP2003134871A JP4001052B2 (ja) | 2003-05-13 | 2003-05-13 | 紡機における玉揚げ時の糸切断方法 |
JP134871/03 | 2003-05-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50585A CN1550585A (zh) | 2004-12-01 |
CN100335696C true CN100335696C (zh) | 2007-09-05 |
Family
ID=33028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4459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5696C (zh) | 2003-05-13 | 2004-05-12 | 在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477596B1 (zh) |
JP (1) | JP4001052B2 (zh) |
CN (1) | CN100335696C (zh) |
DE (1) | DE602004018422D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84823A (ja) * | 2006-04-17 | 2007-11-01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紡機における尻糸切断方法 |
CN106904491B (zh) * | 2017-03-17 | 2023-03-31 |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插线装置 |
EP3748054B1 (en) * | 2019-06-06 | 2023-02-22 | Lakshmi Machine Works Ltd. | Ring spinn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lappet tilting apparatus and an automatic yarn piecing assembly |
CN111441112A (zh) * | 2020-05-09 | 2020-07-24 |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纺纱装置及其自动落纱和上纱方法 |
CN113604915A (zh) * | 2021-07-07 | 2021-11-05 |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细纱机落纱断纱的调整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67440A (en) * | 1973-12-27 | 1976-07-06 |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 Device for cutting a tail-end of a yarn package formed on a base portion of each spindle in a textile machine |
EP0278561A1 (en) * | 1987-02-13 | 1988-08-17 | SAVIO S.p.A. | Improved spindle for automatic spinning frames or twisting frames |
DE19537687A1 (de) * | 1995-10-11 | 1997-04-17 | Spindelfabrik Hartha Gmbh | Fadentrenneinrichtung für eine Spindel einer Spinn- oder Zwirnmaschine |
CN1357657A (zh) * | 2000-12-07 | 2002-07-10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
-
2003
- 2003-05-13 JP JP2003134871A patent/JP400105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4-16 EP EP20040009105 patent/EP147759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4-16 DE DE200460018422 patent/DE602004018422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5-12 CN CNB2004100445904A patent/CN1003356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67440A (en) * | 1973-12-27 | 1976-07-06 |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 Device for cutting a tail-end of a yarn package formed on a base portion of each spindle in a textile machine |
EP0278561A1 (en) * | 1987-02-13 | 1988-08-17 | SAVIO S.p.A. | Improved spindle for automatic spinning frames or twisting frames |
DE19537687A1 (de) * | 1995-10-11 | 1997-04-17 | Spindelfabrik Hartha Gmbh | Fadentrenneinrichtung für eine Spindel einer Spinn- oder Zwirnmaschine |
CN1357657A (zh) * | 2000-12-07 | 2002-07-10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477596B1 (en) | 2008-12-17 |
JP4001052B2 (ja) | 2007-10-31 |
EP1477596A2 (en) | 2004-11-17 |
EP1477596A3 (en) | 2005-11-09 |
DE602004018422D1 (de) | 2009-01-29 |
CN1550585A (zh) | 2004-12-01 |
JP2004339621A (ja) | 2004-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1259C (zh) | 锭翼装置及锭翼的驱动方法 | |
CN1530478A (zh) | 纺纱机 | |
CN1861507A (zh) | 自动络纱机的落纱装置 | |
CN110629399A (zh) | 一种三维编织机的高性能走马锭 | |
CN1267592C (zh) | 抑制气圈的纺纱方法和装置 | |
CN100335696C (zh) | 在纺纱机落纱期间切断纱线的方法 | |
CN101058908A (zh) | 纺纱机的纱尾切断方法 | |
CN1702210A (zh) | 用于在纺纱机中去除多余纱线的方法 | |
CN1531609A (zh) | 一种插入纬纱的方法和喂纱装置 | |
CN1550583A (zh) | 用于纺纱机的尾纱切断装置 | |
CN1550584A (zh) | 落纱暂停时操作环锭纺纱机以及落纱时切断纱线的方法 | |
CN1242106C (zh) | 离心纺纱在纱断头后启动退纱倒筒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01037C (zh) | 丝线捻线设备 | |
US3377790A (en) | Spinning frames | |
CN1357657A (zh) | 用于纺纱机的线头剪切方法和装置 | |
CN211112503U (zh) | 一种三维编织机的高性能走马锭 | |
CN88101736A (zh) | 细纱卷装卷取方法及其实现其方法的装置 | |
CN1250789C (zh) | 起毛控制装置 | |
CN101070652B (zh) | 纺纱机中的尾纱握持装置 | |
CN112824567A (zh) | 细纱机加捻卷绕装置和细纱机 | |
CN2644440Y (zh) | 多倍加捻锭子 | |
CN1535912A (zh) |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纺织机用的络纱锭 | |
CN219078728U (zh) | 一种自动络筒设施 | |
CN2427536Y (zh) | 针织机无轮缘储纱轮 | |
CN216512067U (zh) | 一种可升降式纱线卷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