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3866C - 车辆用货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货箱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23866C CN1323866C CNB2005100853221A CN200510085322A CN1323866C CN 1323866 C CN1323866 C CN 1323866C CN B2005100853221 A CNB2005100853221 A CN B2005100853221A CN 200510085322 A CN200510085322 A CN 200510085322A CN 1323866 C CN1323866 C CN 132386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parator
- container
- vehicle
- pair
- sidewal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04 se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25 resin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36—Luggage compar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5—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箱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辆后部的货箱(R);一对在车辆的横向(Y)彼此相对、并且形成该货箱(R)的部分的侧壁(行李箱装饰板6);与所述一对侧壁接合以跨接该对侧壁的后货板(13)(货箱分隔件);以及具有手柄(操纵件)(48)的分离装置(43),其设置在货箱分隔件的安装表面,并用于与手柄(48)的操作相结合断开该对侧壁和货箱分隔件之间的接合,从而使得后货板(货箱分隔件)(13)的两个侧部可沿着该对侧壁被抬起和降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货箱结构,该结构包括分隔件,用于将车辆后部的货箱空间分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背景技术
各种尺寸的货物存储于车辆后部形成的货箱中,货箱底板的高度较低时会更为有利,因为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货箱容量。另一方面,当没有货物需要存储时,则需要具有平整的货箱底板,因为这样不仅使得货箱空间更加美观,而且还可以改善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此外,货箱底板的底表面高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而进行调整。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第JP-A-2001-328488号中披露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货箱,其中,在车辆的纵向分隔的杂物箱设置在后坐椅靠背与尾门之间。通过折叠其左右侧端,该杂物箱的长度在车辆的纵向可以改变,因此,可以改变杂物箱的垂直位置。
此外,日本专利第3302571中披露了一种货箱结构,参见图17所示,其中,具有彼此不对称的突起安装件A1和A2的左右隔板状阶梯部120形成于后侧围装饰板110的一部分上,该后侧围装饰板形成了在车辆的横向Y彼此相对的货箱的侧壁100,而板状的货板130安装于左右隔板状阶梯部120上,且跨接该两个左右隔板状阶梯部。
当货板130的左右两端中的一端被抬起(参见标注“up”)之后,货板被抽出并插入到左边和右边,因此可以调整货板的高度。以这种方式,底表面可以在上部位置fa和下部位置fb之间移动,从而可改变货箱空间。
然而,在JP-A-2001-328488中披露的现有技术中,当包括一对前后货箱分隔件的杂物箱被抬起或降下时,不能再对杂物箱进行操作,除非拿走位于货物承载面上的货物,其移位操作性比较差。另一方面,对于专利文献2中披露的作为货物分隔件的板状货板130,为了垂直地移动其两端已经锁定到隔板状阶梯部120上的货板130,参见图17,货板130必须在其倾斜之后,从其中的一个隔板状阶梯部120中抽出,然后在其倾斜之后,再将货板插入到另一个隔板状阶梯部120中进行安装。
因此,在3302571和JP-A-2001-328488中披露的现有技术中,货板130不能被移动,除非拿走位于货物承载面上的货物,因此其移位操作性较差。
此外,在采用日本专利第3302571中披露的结构的情况下,其中,货板130被抽出并插入到具有侧向非对称突起安装件A1和A2的隔板状阶梯部120的左边和右边,朝向车辆的中心突起的左右侧壁的隔板状阶梯部120的突起安装件A1和A2相对较大,因此降低了车辆的横向Y方向上的空间的宽度B。这样会引发一个问题,即,对于较大体积的货物来说,不能提供尽可能大的货物存储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货箱,其中货箱分隔件可以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之间容易地移位,货物放置在货箱分隔件上,而无需将货物从货物承载面上拿走。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辆用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货箱,设置在车辆的后部;一对侧壁,在该车辆的横向彼此相对,并且形成该货箱的一部分;货箱分隔件,其与该对侧壁相接合以跨接该对侧壁;以及具有操纵件的分离装置,其设置在该货箱分隔件的上表面,该分离装置用于与该操纵件的操作相结合来断开该对侧壁和货箱分隔件之间的接合,从而货箱分隔件的两侧部可沿着所述一对侧壁被抬起和降下。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货箱分隔件在车辆的纵向分为前分隔件以及后分隔件;以及上述分离装置设置在前分隔件和后分隔件中的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货箱分隔件包括板状件,而分离装置设置在上述后分隔件上。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一对侧壁形成有搁板部,上述前分隔件可放置到该搁板部上。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两个操纵件在车辆的横向,以预定间隔设置在货箱分隔件的上表面,并且操纵件还可用作抬起和降下货箱分隔件的手柄。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一对侧壁形成有锁孔,而分离装置包括:销件,该销件设置在货箱分隔件的左右侧部,并适于与上述锁孔相接合;推进件,用于在横向推动销件;以及启动件,与销件相接合,并用于与操纵件的操作相结合使得销件动作,从而从锁孔中释放该销件。
根据本发明,通过简单地操作该操纵件,与该操作件相结合的分离装置可断开该对侧壁与货箱分隔件之间的接合,并且在货物位于其上时,可使得货箱分隔件保持在近似水平的位置而被抬起和降下。通过这种方式,货箱分隔件可在上部和下部位置之间进行移位。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移动货箱分隔件中的任一个,即,前分隔件或后分隔件,即可将货箱改变为各种存储模式,而无需将另一个货箱分隔件上的物品移走。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货箱分隔件具有板状件的简单的形状,因此,可容易地维持低成本,并可提高移位操作性。
更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简单的支撑结构,即,前分隔件放置在搁板部上,可以容易地维持低成本。
此外,根据本发明,操纵件还可用作抬起和降下货物分隔件的手柄,因此,无需再设置单独的手柄。另外,由于在一对侧壁与货箱分隔件之间的接合断开时,即可同时抬起或降下货箱分隔件,因此可提高操作性。
更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销件与设置在一对侧壁上的锁孔的接合可通过推进件进行,而其断开可通过启动件配合操纵件进行。因此,可获得用于移动货箱分隔件的极好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其上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货箱结构的旅行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旅行车中的货箱的内表面的侧视图。
图3(a)和图3(b)是图1中所示的旅行车的货箱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其中图3(a)示出了形成上部底表面的情形,而图3(b)示出了形成下部底表面的情形。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所采用的后货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5(a)和图5(b)示出了图1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中采用的后货板,其中图5(a)是部分剖开的关键部件的立体图,而图5(b)是部分剖开的支撑件的关键部位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后货板的后端边缘旋转情况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后货板的分离装置的旋转的视图,其中图7中的上部分示出了分开状态,而图7中的下部分示出了接合状态。
图8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后货板移动方式的视图。
图9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前和后货板形成的上部底表面f1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仅由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后货板形成的下部底表面f2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前和后货板形成的下部底表面f2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后货板悬挂到座椅背面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分离装置的关键部位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分离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其中还通过双点划线示出了开关件从退回位置移动到下降位置时的凸轮件的移动。
图15(a)和图15(b)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分离装置的关键部件,其中图5(a)为开关件的仰视图,而图5(b)为部分剖开的主体的仰视图。
图16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采用的分离装置的关键部件的立体仰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普通的车辆用货箱结构的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旅行车C,其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货箱结构置于车体的后部。
该旅行车C包括车厢FR和货箱R,其中车厢中设置有前座椅1和后座椅2,而货箱延续位于车厢FR的后部,并且固定于后座椅2的座椅靠背3和车尾门4之间。旅行车C的这种结构使得当车尾门4打开时,货物M1(参见图1)可以放入货箱R中,也可以从中取出。
车辆纵向X方向上的货箱R的前部由前盖件5以及位于前盖件5之上的后座椅靠背3来限定,并且车辆横向Y上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由行李箱装饰板(trunk trim)6以及位于该行李箱装饰板之下的后侧围装饰板(quarter trim)7形成。货箱R的后部由尾端盖8以及位于尾端盖8之上的车尾门4构成。此外,货箱R的底板是由底板构件11构成,而该底板构件设置有轮胎壳体9,并且可在在上部底表面f1和下部底表面f2之间的两个阶梯上切换。在该实施例中,基本的上部底表面可通过在上部位置(参见图3(a))固定一对分别为前隔离件和后隔离件的前货板12和后货板13而固定,如下将要详细描述的,而下部底表面f2可以通过在接近底板件11的位置(参见图3(b))固定一对前货板12和后货板13而固定。应该注意到,基本的上部底表面f1形成为使得,当后座椅靠背3被向前倾斜时(参见图9中的双点划线),后座椅靠背3的上部基本与上部底表面连续处于同一高度。
形成右侧壁和左侧壁的行李箱装饰板6以及位于行李箱装饰板之下的后侧围装饰板7由树脂铸制,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形成为用于在车体的后部覆盖外壁件(未示出)的内壁侧面。每一个行李箱装饰板6整体形成,且包括覆盖后轮(未示出)的后部上部的上部凸出部14以及形成于上部凸出部14的后面的上部凹部15,覆盖凸出部14和凹部15之上的后端窗户16的外围边缘的内盖部17,以及从这些部件连续向后的门盖部18。
每一个后侧围装饰板7具有从行李箱装饰板6下部的形状连续的形状,并且包括从上部凸出部14连续的下部凸出部19,以及形成于下部凸出部19的后面的下部凹部21。前阶梯部形成件22整体地配合到下部凸出部19的主体。前导引杆23和后导引杆24分别整体地配合到下部凹部21的前边wf、后边wr。
在该实施例中,前、后导引杆23、24和下部凹部21的前、后边wf、wr形成在同一垂直平面上。由于前后导引杆形成在货箱R的彼此相对的左右位置,因此当后货板13如下所述,上下移动进行操作时,后货板13的左右两边不会与垂直平面相干涉。
在两侧彼此相对的前阶梯部形成件22具有上下两个曲面阶梯部221和222,用于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之间转换或固定前货板12的左右两端。这些上下两个曲面阶梯部221和222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两者之间相距H0(参见图2)。上下两个曲面阶梯部221和22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朝向车体中心向前突出E1的前部e1,以及突出E2的后部e2,其中,突出量E2小于E1(参见图3(a))。
如图1和图3所示,前货板12由树脂模制为细长板,其中,该前货板的左右两端与上下两个曲面阶梯部221和222相接合。前货板12整体地设置有手动操纵件25,用于在其中心,在车辆的横向Y抽回板,也就是说,接近其后端的前货板12的纵向抽回板。前货板12的左右两端被切成曲面形状,以与上下两个曲面阶梯部221和222相吻合。换句话说,前货板12的左右两端形成有曲面接合边121,该曲面接合边的前侧的切除量大于后侧的切除量。
根据所需,具有上面所描述的曲面接合边121的前货板12朝向上、下曲面阶梯部221和222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通过操作用于板抽回操作的手动操纵件25,可从其中的一个上下曲面阶梯部221和222中向后拉出前货板12,然后,从后面向前推动该前货板12,使之插入到上、下曲面阶梯部221和222中的另一个中,这样,前货板12可在上下位置之间容易地转换。
如图2所示,设置在下部凹部21的前、后边wf、wr上的前、后导引杆23、24由硬树脂模制而成,并且通过未示出的紧固件分别整体地连接到前、后边wf、wr。特别地,与货箱相对的前、后导引杆23、24的表面与前、后边wf、wr齐平。
如图2、7、8所示,前导引杆23形成有凹槽宽度为g、并在垂直方向直接延伸的前凹槽26。前凹槽26的凹槽深度为tf,并且如图7所示包括:凹槽深度为tf2的下端孔状插座27;凹槽深度为tf1的上端阶梯状插座28;以及将上述两插座连接的、具有较小深度的曲线部d。曲线部的下端形成为:其凹槽深度为从锁孔的下端孔状插座27逐渐减小,并且因此,当用力拉起后货板13时,如下所述,前销部331可以缩回以及移位。
如图2所示,后导引杆24形成有呈分叉状的、向上延伸的后凹槽29。如图7所示,后凹槽29的凹槽深度为tf,其与前凹槽26的凹槽深度tf基本相同。特别地,后凹槽29同样包括:凹槽深度为tf2的下端孔状插座27;凹槽深度为tf1的上端阶梯状插座28;以及将上述两插座连接的、具有较小深度的曲线部d。具有较小深度的弧状分叉部31在向上和向前的分叉位置形成(参见图2),并且其上端形成为具有逐渐增大的深度。
如图2所示,弧状分叉部31的形状使得:如下所述,当后货板13的后边旋转时(参见图6),后货板13的C状销33的前销部331与下端孔状插座27相接合,在该状态下,弧状分叉部31由C状销33的后销部332带动形成C的轨迹。简言之,无论后货板13处于上部位置还是下部位置,该后货板均可以前销部331为转轴而开启或关闭。
如上所述,位于前、后导引杆23、24上的C状销33的前、后销部331、332可沿着前、后凹槽26、29进行滑移运动。
后货板13由树脂模制为具有较大壁厚的细长板,而该后货板保持在C状销33移动以与下端孔状插座27或上端阶梯状插座28相接合的状态。如图3(a)和图3(b)所示,后货板13具有与前货板12的后边相匹配的前边。后货板的后边与尾端盖8的内壁面相吻合,后货板的两侧边的形状形成为与后侧围装饰板7的前、后边以及与货箱相对的前、后导引杆23、24的表面相吻合。图3中的标号q表示用于覆盖下部凹部21的侧盖。如图4和图5(a)所示,后货板13在接近其前端和后端的板体34的底壁表面fd上形成有凹形的前、后接合凹槽35、36。作为加强件的前、后支架37分别配合到前、后接合凹槽35、36。每一个支架37是由金属形成的线性件,并且其截面呈帽状,且该支架设置有凹槽372和凸缘部371。通过使用多个螺钉将其凸缘部371固定到板体34上,这些前、后支架37加强了后货板13的刚性。
此外,如图4或图5(a)所示,货板13在板体34的底壁表面fd上的接近两侧边处接收和固定C状销33。每一个C状销33整体近似C形,包括一对前、后销部331、332,该前、后销部可沿着车辆的横向Y滑动,即沿着前、后接合凹槽35、36的方向滑动;以及中间部333,该中间部连接前、后销部331、332,并且可沿着板体34的侧向延伸。
用于接收C状销33的销容纳凹槽38具有前、后边,该前、后边形成于前、后接合凹槽35、36之间的向内区域。销容纳凹槽38包括前、后销容纳部381、382,其叠置于前、后接合凹槽35、36的上面;以及连接前、后销容纳部的中间构件383。如图5(b)所示,可滑动地覆盖支撑件39的前、后销部331、332分别设置在接近板体34的侧边的前、后销容纳部381、382。金属端盖件41分别叠置于支架37的端部上并焊接,然后通过螺钉与支架37一起固定到后货板13的板体上。前、后销部331、332上分别安装有卷簧42,从而该卷簧通过端盖件41的一端和前、后销部331、332的突起J之间的压缩而变形。通过这种方式,该对前、后销件331、332通过卷簧42而被推动,并且沿着车辆的横向Y向外突出。
板体34分别在左、右销容纳凹槽3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左、右分离装置43。每一个分离装置分别用于将C状销33与下端孔状插座27或者C状销33与上端阶梯状插座28之间的接合分离。换句话说,通过把C状销33沿车辆的横向Y向内缩回,分离装置43可以移动C状销33。
如图7、13、以及14到16所示,分离装置43包括:主体45,其在接近左右侧边的位置通过锁定环形凸缘44固定到上部底表面f1,从而与其基本齐平;手柄(操纵件)48,其安装到主体45的上表面上的环形凹槽46(见图14)并固定,从而可以围绕着手柄轴47在垂直方向旋转;开关件53,具有上端突起52,该突起可通过手柄48的矩形中心孔51突出并安装到其上;以及凸轮件54。凸轮件54与固定在板体34的左右两端的C状销33以及位于车辆横向Y的开关件53相配合可在纵向X移位,并且接收由于手柄48的垂直旋转而产生的压力,从而通过朝向车体中心拉动中间部333可移动C状销33。凸轮件54用作启动件,用于与手柄(操纵件)48的操纵相配合使得C状销33从销孔中分离。
如图13、14所示,当与手柄轴47相对的侧面上的上部表面481被压下(p1)时,通过手柄轴47枢轴地支撑于主体45之上的手柄48通过其主部482的杠杆运动可向上转动(r1)。一对操纵件483从上部表面481的背面向下突出。该对操纵件483的主要作用是操作凸轮件54的开关运动。手柄轴47上安装有螺旋弹簧55,用于在闭合方向迫紧手柄轴47。
主体45具有基板56,其在上表面侧覆盖环形凹槽46,以及环形凹槽内的几乎所有部件。此外,一对板状导引杆57(参见图16)设置在基板56的两端之下,从而在车辆横向Y延伸,其中该板状导引杆彼此,且具有预定间隙,与基板56平行。
如图14所示,基板56具有凸出的中心部561,其设置有导引突起59和矩形导引孔563。导引突起562基本呈矩形。与之相配合的开关件53的凹槽531和突起壁532可滑动地与导引突起562和矩形导引孔563相接触,因此固定(固持)该开关件53,以沿着车辆的横向Y滑动。
如图13和图14所示,开关件53包括主体534,该主体具有设置在其上表面的锁槽533。锁槽533传递操纵动力,以使得开关件53可在横向Y的外部,在缩回位置P0和向下位置P1之间滑动。如图15和图16所示,一对导引突起535在纵向X的两侧边形成于主体534的背面。导引突起535与一对细长凹槽58相配合,而该细长凹槽形成于基板56上的横向Y的长度方向上,因此,开关件53被固定以沿着横向Y滑动。每一个导引突起535都设置有凸块k,从而凸块k可选择地与设置于细长凹槽58的侧面的两个锁槽n中任一个相接合。通过这种方式,开关件53可以在缩回位置P0和向下位置P1之间进行切换和固定。两个锁槽n形成于基板56的弹性支撑部,从而凸块k与锁槽n之间的接合可通过弹性力而保持。
此外,在开关件53的背面部分上设置有回位弹簧61,该回位弹簧的一端与基板56上的突起59相接合,因此,可以将开关件53推动到缩回位置。如下所述,开关件53在背部表面的位置还设置有运动限制凹槽63,在此处,运动限制凹槽不会与回位弹簧61发生干涉。如下所述,该运动限制凹槽63可与运动限制销62可滑动地接合。
如图14和图16所示,凸轮件54安装到所述一对板状导引杆57上,而该板状导引杆57与主体45的基板56相平行地整体形成。凸轮件54上设置有空转接合凹槽64,该空转接合凹槽在纵向X的两端与板状导引杆57相接合。凸轮件54还设置有主框架65,该主框架具有L形的接合部651、一对横向Y从主框架65的背部两端突出的突起66、设置在上述一对突起66之间的中间突起67、从与开关件53相对的主框架65的表面(如图14所示上表面)上突出的弹性支撑件68、以及从弹性支撑件68的尖端突出的运动限制销62。当手柄杆48的一对操纵件483相遇时,上述一对突起66接收来自手柄48的一对操纵件483的压力,因此,使得与L形接合部651相接合的C状销33的中间部333可以从接合位置Q1缩回到分离位置Q2(参见图7)。
凸轮件54通过一对相对的板状导引杆57,借助于空转接合凹槽64固定,从而可沿横向Y滑动(参见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也可沿纵向X移动预定的量。此外,凸轮件54通过固定在基板56上的弯曲弹簧69沿横向Y被向外推动。此外,凸轮件54的中间突起67由于安装到销子71之上的压力弹簧72的压力而在纵向X始终处于压力之下,该销子从基板56沿纵向X突出。运动限制销62与形成于开关件53的底表面上的运动限制凹槽63相接合(参见图15),因此限制了凸轮件54的运动。
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开关件53的底面上的运动限制凹槽63包括:直线路径r1,其沿横向Y自基点p1延伸;分叉路径r2,从直线路径r1的中点p2处分叉;压力导引路径r3,沿横向Y从分叉路径r2的端部p3延伸到斜面s;以及回位路径r4,从斜面s之下的点p4返回到中点p2。
在该实施例中,在设置有运动限制凹槽63的开关件53由于回位弹簧61的压力而保持在缩回位置P0的状态下,以及在正常状态下,即,凸轮件54在弯曲弹簧69的作用下沿横向Y向外被推出,运动限制销62保持在直线路径r1的基点p1处。
此时,手柄(操纵件)48的一对操纵件483保持在位置B0(参见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在该位置时,其不与凸轮件54的中间突起相对,手柄48将进行空转操作。
另一方面,当开关件53沿横向Y从缩回位置P0向外滑动到向下位置P1时,位于开关件53背面的运动限制凹槽63在横向Y移位。此时,凸轮件54的运动限制销62将沿与中点p2相对的方向s1运动,而凸轮件54在压力弹簧72的作用下移动到分叉路径r2(沿方向s2运动)。凸轮件54的一对突起66沿纵向X也可移位。随着该运动,凸轮件54的一对突起66将会移动到位置B1,该位置与手柄48的一对操纵件483相对(在方向s2)。
以这种方式,开关件53从缩回位置P0切换到向下位置P1(参见图13),以使得凸轮件54从非相对的位置B0移动到相对的位置B1(参见图14)。当向上拉动手柄操纵杆48以旋转时,一对操纵件483利用一对突起66将推动C状销33的中间部分,并且C状销33从接合位置Q1退出到离开位置Q2(参见图7)。
当凸轮件54到达离开位置Q2时,凸轮件54的运动限制销62将从压力导引路径r3运动,并穿过斜面s到达斜面s之下的点p4(参见图15)。之后,当释放手柄48的操纵时,凸轮件54将沿横向Y在弯曲弹簧69的作用下,向外从向下位置P1返回到缩回位置P0。与此同时,凸轮件54的运动限制销62将从点p4移动,并通过回位路径r4,以及经过中间点p2返回到基点p1。如图14所示,通过该运动,凸轮件54克服压力弹簧72的压力从相对的位置B1返回到非相对的位置B0。在开关件53从缩回位置P0移动到向下位置P1的下一个操作进行之前,手柄48将进行空转操作。
具有上述结构的分离装置43设置在后货板13的两侧的两个位置,并且进行C状销33的抽回操作,该C状销朝向车体中心,即克服安装到C状销33上的卷簧42的弹性的离开位置Q2,安装到后货板13的两端。
下面将依次描述在上述的货箱结构中将货箱转换为多个货箱模式的操作。
如图9所示,当货箱R形成上部底表面f1时,前货板12的左右两端被锁定到阶梯部形成件22的上部曲面阶梯部221上,且后货板13的前端邻接抵靠前货板12的后端。一对C状销33从后货板13的左右两端突出,并保持在接合位置Q1。每一个C状销33的前、后销部331、332分别与前、后导引杆23、24的上端阶梯状插座28相接合。基于这样的结构,后座椅靠背3保持从上部位置倾斜的向前倾斜位置,后座椅靠背3的上表面、以及前后货板12、13的上表面保持平直,因此,可获得较大的上部底表面f1,其中车厢FR与货箱R相连续。因此,可扩大车厢FR的空间,以对其进行有效利用。除此之外,较大的货物可容易地安放到较大的安装表面,甚至可到达后座椅靠背3的上表面。以这种方式,通过C状销33的滑移运动可轻易地调整货板的高度,并且,无需在货箱R中进行简单的起伏(undulation)即可获得具有较好使用率的较大和较宽的货箱R。
之后,后货板13的上部底表面f1被移动到较低的位置,而货物M被放置到作为货物接收面的上部底表面f1。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3所示,分离装置43上的开关件53从缩回位置P0滑动到向下位置P1。继而,一对手柄(操纵件)48被向上拉动以旋转。对于每一个手柄48,一对操纵件483通过凸轮件54的一对突起66使得C状销33的中间构件333从接合位置Q1缩回到离开位置Q2,因此,使得前、后销部从前、后导引杆23、24的上端阶梯状插座28上抽出。通过这种方式,释出的后货板13将会移动到更低的位置,从而与货物承载面上的货物M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后货板13的左、右侧边沿着其两侧的各个前、后导引杆23、24而容易地向下移动,且与下端孔状插座27相对。当在该状态下释放左、右手柄48时,左、右边的C状销33的前、后销部331、332由于卷簧42的弹力而突出,并与与其相对的下端孔状插座27相接合。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该左、右手柄48被用作分离装置的操纵件,并且同时,其也被用作抬高或降低后货板13的操纵件。基于这个原因,没有必要设置单独的用于抬高或降低后货板13的手柄。当后货板13(货箱分隔件)与一对前、后导引杆23、24(侧壁件)断开时,可以同时抬高和降低后货板13,并且其操作性也得到了改进。
而且,C状销与设置在一对侧壁上的下端孔状插座27和上端阶梯状插座28(锁孔)的接合可通过卷簧42(推进件)来进行,并且通过手柄(操纵件)48可断开该接合。这样,后货板13可获得极好的操作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所示,后货板13从前货板12的高度下降H0,并且在下部底表面f2的后部可获得相对较大的空间。除此之外,前货板12下面的空间侧边开口,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前货板12之下的空间,甚至货物M也可以放置于前货板12上。
更进一步地,操作者通过将手放置到前货板12的手动操纵件25上,可以将前货板12向后从上部曲面阶梯部221拉出,之后,向前推前货板12以将其插入到下部曲面阶梯状部222内。然后,如图11所示,将前货板12转换到较低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结合前货板12和后货板13,可获得下部底表面f2的相对较大的区域,并且获得高度为Hr的较大的货箱空间。这样,在前、后货板12、13形成的较大的货物承载面上可放置足够大的货物M1。
相应地,利用左、右手柄48,可向上推动后货板13,以到达货箱空间的顶部,并且事先连接到后货板13的背面上的一对挂钩731的带73锁定到后座椅靠背3的头枕部301的支撑柱302上。通过这种方式,如图12所示,后货板13可以旋转,并被固定在与后座椅靠背3相对的区域。
这样,轮胎壳体9的底壁可以完全地向上打开,因此其上可以稳定地放置容器,例如需要垂直放置的乙烯罐M2。
而且,可将货物放置到由后座椅靠背3、前货板12、和后货板13封闭的空间A中。特别地,在运输容易滚动的物品时,后座椅靠背3和后货板13可有效地作为支撑件。
在上部和下部底表面f1和f2分别由前货板12和后货板13形成时,如图6所示,后货板13可围绕与上端阶梯状插座28相接合的前销部331向上旋转。以这种方式,可以将货物M放入后货板13下面的空间或从中取出,并继而关闭后货板13。这样,就可以容易地将货物M放入或取出。
在该实施例中,假定后货板13维持在下部底表面f2,手柄48,也即,左右操纵件被抬高(开关件53位于缩回位置P0),因而其以空转方式旋转。当后货板13的后端向上旋转时,在该状态下,C状销33的后销部332处于突出状态。由于深度较小的曲面部d(参见图7)形成于弧状分叉部31,该弧状分叉部从后导引杆24的后凹槽29分叉,滑动与曲面部分d接触的后销部332的退出运动可平稳地进行。在该情况下,可同样容易地进行将货物M放入后货板13下面的空间或从其中取出的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应用于图1所示车辆上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通过在左右端在接合位置Q1与分离位置Q2之间滑移C状销33,并且通过切换前、后销部331、332以分别与前、后导引杆23、24的下端孔状插座27或上端阶梯状插座28相接合,后货板13的高度可在垂直方向上随意调整。此外,可以通过分离装置43分离与下端孔状插座27或上端阶梯状插座28相接合的C状销33,这样,可容易地改变后货板13的安装位置。
根据应用于图1所示车辆上的车辆用货箱结构,通过采用简单的支撑结构,即,前货板12放置到作为搁板部的上、下曲面阶梯部221和222,可以容易地降低成本。
根据应用于图1所示车辆上的车辆用货箱结构,作为后分隔部的后货板13可被移位到较低的位置。然而,与之相反地,前货板12可通过那些与前、后导引杆23、24相类似的部件,以及设置有C状销33和分离装置43,从而可向下移动的方式形成。而且,前、后货板12、13也可形成为通过各个前、后导引杆23、24垂直地移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当货物M放置到货物承载面上时,可以垂直移动前、后货板12、13。因此,货物M可以各种存储模式进行存放,极大地提高了可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前、后导引杆23、24的下端孔状插座27与上端阶梯状插座28之间的两个阶梯移位,可以调节后货板13的高度。然而,货板结构也可形成为使得:除了下端孔状插座27和上端阶梯状插座28之外,还设置有中间阶梯插座(未示出),从而可以在三个阶梯移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获得与图1所示的车辆用货箱结构相同的操作优点,并且在垂直方向可以各种方式利用该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货箱结构可应用于旅行车后部的货箱内。然而,本发明也可有效地应用到各种后部设置有货箱的其他车辆上,诸如商用车、一箱车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车辆用货箱结构,包括:
货箱,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部;
一对侧壁,在所述车辆的横向彼此相对,并且形成所述货箱的一部分;
货箱分隔件,其与所述一对侧壁相接合以跨接所述一对侧壁,并在所述车辆的纵向分为前分隔件与后分隔件;以及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前分隔件与所述后分隔件中的任一个上,并具有操纵件,所述操纵件设置在所述货箱分隔件的上表面,所述分离装置用于接合所述一对侧壁和所述货箱分隔件,以及与所述操纵件的操作相结合来断开所述一对侧壁和所述货箱分隔件之间的接合,从而所述货箱分隔件的两侧部可沿着设置在所述一对侧壁上的导引件被抬起和降下,其中所述一对侧壁形成有搁板部,所述前分隔件可放置到所述搁板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分隔件包括板状件,所述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后分隔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操纵件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货箱分隔件的上表面,并且所述操纵件还用作抬起和降下所述货箱分隔件的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壁形成有锁孔,而所述分离装置包括:销件,所述销件设置在所述货箱分隔件的左右侧部,并适于与所述锁孔相接合;推进件,用于在横向方向推动所述销件;以及启动件,与所述销件相接合,并用于与所述操纵件的操作相结合使得所述销件动作,从而从所述锁孔中释放所述销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椅设置在所述货箱的前方,以及
所述货箱分隔件设置为可相对于限定所述货箱的底面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旋转,并且可通过固定装置锁定到所述后座椅上,从而所述货箱分隔件可以预定的打开角度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可被抬高或降下的第二货箱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后座椅和所述货箱分隔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货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分隔件与所述一对侧壁相接合,并且可用于移位到至少两个上阶梯和下阶梯的位置,并且,当所述货箱分隔件设置在下部阶梯上时,所述固定件可以预定的打开角度固定所述货箱分隔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14742 | 2004-07-22 | ||
JP2004214742A JP4140571B2 (ja) | 2004-07-22 | 2004-07-22 | 車両の荷室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24290A CN1724290A (zh) | 2006-01-25 |
CN1323866C true CN1323866C (zh) | 2007-07-04 |
Family
ID=3507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53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3866C (zh) | 2004-07-22 | 2005-07-22 | 车辆用货箱结构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619077B1 (zh) |
JP (1) | JP4140571B2 (zh) |
KR (1) | KR100663603B1 (zh) |
CN (1) | CN1323866C (zh) |
DE (1) | DE602005003406T2 (zh) |
TW (1) | TWI2755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99169B1 (fr) * | 2006-03-31 | 2009-12-04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cloisonnement d'un coffr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
FR2915939A1 (fr) * | 2007-05-09 | 2008-11-14 | Renault Sas | Dispositif de support d'objets dans un coff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DE102007042883A1 (de) * | 2007-09-08 | 2009-03-12 | Volkswagen Ag | Laderaum für ein Fahrzeug |
EP2105352B1 (en) * | 2008-03-26 | 2013-11-06 | Fiat Group Automobiles S.p.A. | Moveable cargo tray for the trunk of a motor vehicle |
FR2936460B1 (fr) * | 2008-10-01 | 2011-06-17 | Renault Sas | Plancher de coffre mobi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DE102008053190B4 (de) * | 2008-10-24 | 2011-03-10 | Audi Ag | Vorrichtung zum Verstauen von Gegenständen |
FR2982217A3 (fr) * | 2011-11-07 | 2013-05-10 | Renault Sa | Plancher de coff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multifonction |
JP2013144493A (ja) * | 2012-01-13 | 2013-07-25 | Kyoraku Co Ltd | 車両の荷室構造 |
CN102529825A (zh) * | 2012-02-08 | 2012-07-04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全地形车用储物箱 |
DE102012101223C5 (de) * | 2012-02-15 | 2019-02-28 | Krauss-Maffei Wegmann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Verstauen von Munitionskisten |
ES2461466B2 (es) * | 2012-11-16 | 2015-02-05 | Seat, S.A. | Sistema de regulación de altura de un piso de carga de un maletero |
US9073488B1 (en) | 2014-05-30 | 2015-07-07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US9096178B1 (en) | 2014-05-30 | 2015-08-04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US9278647B2 (en) | 2014-05-30 | 2016-03-08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CN104827981B (zh) * | 2014-12-22 | 2018-02-23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后备箱盖板支撑结构及有其的车辆 |
DE102015222481B3 (de) * | 2015-11-13 | 2016-10-27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Entriegelbare Gepäckbodeneinrichtung für einen Gepäck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
JP6681200B2 (ja) * | 2016-01-18 | 2020-04-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収納構造 |
CN110914111A (zh) * | 2017-02-21 | 2020-03-24 | 库伦特莱克斯有限责任公司以卡高格里德名义营业 | 用于车辆搁架和顶盖的轨道系统 |
CN107161089A (zh) * | 2017-03-20 | 2017-09-15 | 蒋雷杰 | 一种安全货箱装置 |
DE102017128547A1 (de) * | 2017-12-01 | 2019-06-06 | Man Truck & Bus Ag | Verkleidungstei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dessen Verwendung |
WO2020164034A1 (en) * | 2019-02-14 | 2020-08-20 | Psa Automobiles Sa | Removable trunk front trim cover |
JP6878479B2 (ja) * | 2019-02-21 | 2021-05-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荷室構造 |
JP2022112148A (ja) * | 2021-01-21 | 2022-08-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荷室構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9537A (en) * | 1996-06-03 | 1997-09-2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Portable multi-position vehicle storage unit |
WO1997041755A1 (en) * | 1996-05-03 | 1997-11-13 | Onofrio Giulio D | Seat back mounted cargo shelf |
JPH1044872A (ja) * | 1996-08-06 | 1998-02-17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トランクフロアリッドの取付構造 |
DE10201803A1 (de) * | 2002-01-18 | 2003-08-07 |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 Höhenverstellbare Gepäckraumabdeckung |
US20030184107A1 (en) * | 2000-07-05 | 2003-10-02 | Klaus Hapspel | Luggage compart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
JP2003291732A (ja) * | 2002-04-02 | 2003-10-15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荷室の仕切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44872A (en) * | 1987-08-13 | 1989-02-17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Dc squid fluxmeter |
JP2604949Y2 (ja) * | 1993-12-15 | 2000-06-12 |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 バン型車両におけるパッケージトレイの支持構造 |
JPH0999781A (ja) * | 1995-10-06 | 1997-04-15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フロアボードの固定構造 |
JP4380023B2 (ja) | 2000-05-18 | 2009-12-09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荷室構造 |
JP4590808B2 (ja) * | 2001-09-07 | 2010-12-0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リアパッケージトレイ構造 |
JP3861732B2 (ja) * | 2002-04-01 | 2006-12-2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後部荷室構造 |
JP2003341431A (ja) * | 2002-05-27 | 2003-12-03 | Kasai Kogyo Co Ltd | 自動車のラゲージフロア装置 |
JP4441285B2 (ja) * | 2004-02-09 | 2010-03-31 |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 車両の仕切板支持機構 |
-
2004
- 2004-07-22 JP JP2004214742A patent/JP414057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06-23 KR KR1020050054439A patent/KR10066360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7-20 TW TW094124479A patent/TWI275506B/zh active
- 2005-07-21 DE DE602005003406T patent/DE602005003406T2/de active Active
- 2005-07-21 EP EP05015915A patent/EP1619077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5-07-22 CN CNB2005100853221A patent/CN132386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7041755A1 (en) * | 1996-05-03 | 1997-11-13 | Onofrio Giulio D | Seat back mounted cargo shelf |
US5669537A (en) * | 1996-06-03 | 1997-09-2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Portable multi-position vehicle storage unit |
JPH1044872A (ja) * | 1996-08-06 | 1998-02-17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トランクフロアリッドの取付構造 |
US20030184107A1 (en) * | 2000-07-05 | 2003-10-02 | Klaus Hapspel | Luggage compart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
DE10201803A1 (de) * | 2002-01-18 | 2003-08-07 |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 Höhenverstellbare Gepäckraumabdeckung |
JP2003291732A (ja) * | 2002-04-02 | 2003-10-15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荷室の仕切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275506B (en) | 2007-03-11 |
JP2006035904A (ja) | 2006-02-09 |
EP1619077A1 (en) | 2006-01-25 |
TW200606050A (en) | 2006-02-16 |
CN1724290A (zh) | 2006-01-25 |
KR100663603B1 (ko) | 2007-01-02 |
DE602005003406T2 (de) | 2008-09-25 |
KR20060048490A (ko) | 2006-05-18 |
EP1619077B1 (en) | 2007-11-21 |
DE602005003406D1 (de) | 2008-01-03 |
JP4140571B2 (ja) | 2008-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23866C (zh) | 车辆用货箱结构 | |
CN101716916B (zh) | 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可调后货厢地板 | |
US8172295B2 (en) |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for the cargo floor of a motor vehicle | |
CN1257071C (zh) | 车辆后部结构 | |
EP1864850B1 (en) | Extendable seat unit for transport vehicle, and corresponding transport vehicle | |
CN1294557A (zh) | 多位置行李架 | |
CN1676367A (zh) | 车辆用副仪表板 | |
CN1810540A (zh) | 座椅装置 | |
CN103538526A (zh) | 具有用于载货底板的高度调节装置的机动车 | |
CN105291902B (zh) | 具有负载吸收特征的座椅轨道组件 | |
CN104816677A (zh) | 车辆用控制台箱 | |
US20040195866A1 (en) | Modular vehicle roof with retractable roof rack | |
CN1655979A (zh) | 拖车内中间层面的铰链和支承系统 | |
CN1129696C (zh) | 存放系统 | |
CN104981374A (zh) | 车用座椅 | |
CN103010110B (zh) | 用于车辆货物区域的可转换空间系统 | |
US20230347829A1 (en) | Vehicle storage system | |
US20230173898A1 (en) | Pickup Truck Bed Solar Cover System | |
US20140356679A1 (en) | Storage system for passenger vehicle | |
US20090243333A1 (en) | Passenger vehicle rear end structure | |
US11964632B2 (en) | Vehicle accessory attachment system and attachment method | |
CN102166991A (zh) | 一种具有双层储物空间的轿车扶手箱 | |
CN101011950A (zh) | 行李舱盖板装置 | |
CN101417623A (zh) | 闩锁后部座椅靠背的操作 | |
CN101445076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顶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Area,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