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9157C -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9157C
CN1259157C CNB2004100422917A CN200410042291A CN1259157C CN 1259157 C CN1259157 C CN 1259157C CN B2004100422917 A CNB2004100422917 A CN B2004100422917A CN 200410042291 A CN200410042291 A CN 200410042291A CN 1259157 C CN1259157 C CN 12591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tube
cathode
machine
machine according
diseng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22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5771A (zh
Inventor
四元干夫
刑部隆之
高森一三
松田裕
志水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9933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757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9932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245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3633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8579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2541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041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47523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478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51335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450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58920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1438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7650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975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5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5771A/zh
Publication of CN12591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9157C/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2Separating plastics from oth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B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 B03B9/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eparating plant, e.g. flow sheets
    • B03B9/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separating plant, e.g. flow she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use
    • B03B9/061General arrangement of separating plant, e.g. flow she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use the refuse being industrial
    • B03B9/06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eparating plant, e.g. flow she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use the refuse being industrial the refuse being g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5/00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by a single other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50Repairing or regenerating used or defective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52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55Cars
    • B29L2031/3061Number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62Household appliances
    • B29L2031/7622Refrig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0Glass recyc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1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 Y10T29/5136Separate tool stations for selective or successive operation on work
    • Y10T29/5137Separate tool stations for selective or successive operation on work including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station
    • Y10T29/5139Separate tool stations for selective or successive operation on work including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station and means to sever work prior to disasse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易拆卸具有机箱和CRT等电子零部件的电器,能不混入杂物地区分材料、自动化、低成本地再生利用的电子机器拆卸方法和装置。电子机器装于托板上用传送带传送,置于可倾斜工作后取下机箱后盖、形成开口。从开口以高压空气除尘清洗。又在机箱别的面上以立铣刀形成U形开口,取出CRT并对其进行高频加热取下金属带。再用金属刷清除附在CRT上的粘接剂。以距离传感器识别CRT前面设置安全玻璃与否,然后予以分离。

Description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1997年6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97114009.X的申请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或再生利用的影像机器和音响机器等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地球环境保护为目的,对电视接收机、个人电脑的显示器等各种电子机器进行拆卸,然後按照材料的种类区分,进行再生利用处理。
作为再生处理方法,电视接收机的拆卸方法记载于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5-185064号。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5-185064号记载着切断阴极射线管管颈的方法、荫罩、玻锥和面板的拆卸方法、洗净去除涂布在面板上的荧光材料的方法、以及玻璃构件的破碎方法等。
但是,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5-185064号没有记载从机箱中取出阴极射线管的方法,设置于阴极射线管周围的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的拆卸方法,和以该金属带的缓冲和粘接为目的而使用的粘接构件的去除方法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易于拆卸影像机器和音响机器等电子机器并加以分类,不让杂物混入,以自动化方法降低成本进行再生利用的拆卸方法和拆卸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是具备机箱与设置于所述机箱中的多个电子零部件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具备:
(a)用传送带将所述电子机器移置于可以倾斜的工作台上的工序,其中所述传送带具有安装其上的传送托板,所述电子机器安放在所述传送托板上,
(b)使所述工作台倾斜一定角度,并使操作者近前的一边较低的工序,
(c)拆卸安装于倾斜的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电子机器的工序,
工序(a)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传送带将所述电子机器与所述托板一起传送至所述可倾斜的工作台上设置的转移转移装置上的工序,其中所述转移转移装置由驱动电动机在与所述传送带垂直的方向上驱动,
在所述工序(b)之后包括
在传送托板上将安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电子机器滑至抵靠住一个阻挡器。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是具备机箱与设置于所述机箱中的多个电子零部件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具备:
(a)传送具有所述多个电子零部件的所述电子机器的第一传送带,
(b)传送托板,其中所述电子机器安放于所述传送托板上被传送,
(c)可倾斜的工作台,使近前的一边较低,所述工作台上安放所述电子机器,
(d)转移转移装置,将所述传送带传送的所述电子机器移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e)分离转移装置,将所述电子机器分离成机箱和多个电子零部件,以及
(f)传送所述机箱和所述多个电子零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二传送带,
其中所述转移转移装置由驱动电动机驱动,且设置一个阻挡器来中止安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电子机器在传送托板上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的概念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平面图。
图3是图1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的概念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的要部平面图。
图6是图5的要部侧面图。
图7是图6的要部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要部侧面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视机拆卸工序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箱拆卸装置的要部平面图。
图11是图10的要部侧面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箱切断槽加工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切断槽加工完成,底面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箱的四个面打开的拆卸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的拆卸工序的概念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的拆卸装置的要部立体图。
图17是构成图16的高频加热装置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阴极射线管要部侧面图。
图1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拆卸工序的流程图。
图20(A)是用于本发明的又一传送托板的平面图。
图20(B)是图20(A)的S1~S1断面图。
图21(A)是用于本发明的又一传送托板的平面图。
图21(B)是图21(A)的S2~S2断面图。
图2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的拆卸装置的要部侧面图。
图23是构成图22的接头紧压装置的要部正面图。
图2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外形测定过程的概念的要部剖面图。
图2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距离传感器到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的测量过程的概念的要部剖面图。
图2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测定~拆卸工序的流程图。
图2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附着物清除装置的概念结构图。
图2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附着物清除装置的要部侧面图。
图29是图28的要部平面图。
图30是表示构成图28的各旋转刷子的剥离区域的要部侧面图。
图3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粘接材料清除工序的流程图。
图3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修整装置的要部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的处理方法加以说明。为了说明方便,以电视机作为电子机器的例子。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的概念结构图。图2是图1的要部平面图。图3是图1的流程图。
在图1~图3电视机装载于传送托板上由传送带,例如平行托架的链式传送带从图1的右下角向左上角传送。传送过程中从取下后盖到剥离、去除粘接带的工序是半自动化的。下面对图3所示的各工序的步骤加以说明。图2所示的号码①②③等分别表示各步骤的编号。
(a)步骤1/投入装置
步骤1是用投入装置将废弃的电视机装载于传送托板上搬出。在本实施例是以人工搬上传送托板的。当然,也可以采用对传送带传送来的废弃的电视机的自动检测,并用投入装置自动地装载于传送托板上的工序。作为搬动废电视机的机械手有真空吸附阴极射线管面板或用两臂挟持机箱的两侧的机械手等,可以随意构成。
(b)步骤2~4/倾斜装置~清洁装置~倾斜装置
在步骤2,将装载电视机的传送托板搬入在两台可倾斜的工作台中传送托板还没有搬入的一台工作台上。操作者取下构成电视机的机箱(cabinet)中位于背面一侧的机箱后盖。
在步骤3,用气流自动去除积在废电视机内的尘埃。
在步骤4,再次与传送托板一起将电视机搬入到可倾斜工作台上,以手工操作取下偏转线圈(DY)和底盘(chassis)等。取下的后盖和DY等的构件装载于背后的传送带上自动传送到规定的地方。
下面根据图4~图8对倾斜装置与清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图4是本实施例中构成的可倾斜工作台和清洁装置的概念侧面图。图5是4的要部平面图。图6是可倾斜工作台的要部侧面图。图7是图6的平面图。图8是清洁装置的要部侧面图。
在图4和图5,电视机100装载于传送托板2上,由传送带1由图5的左方向右方传送。传送到工作台40(图5的左侧)的前面的具有机箱101和后盖102的电视机100由自动搬移装置,例如在上述平行托架的链式传送带的垂直方向上驱动的带式传送带装置等(未图示),与传送托板2一起从传送带1上搬移到可倾斜的第一工作台40上。可倾斜工作台40的近前是操作者的工作位置。操作者在确认电视机100搬移后,踩脚踏开关(未图示)发送出起动信号,于是工作台40倾斜预定的角度,例如大约45~75度的范围。由于工作台的倾斜,装载于工作台的大致中央的电视机100在传送托板上滑动顶在阻挡器32上,处于操作者的手能够达到的地方。在这里,操作者取下后盖102。操作结束后,工作台恢复水平状态,装载电视机的传送托板2由自动搬移装置从新搬回传送带1上。被搬回的电视机由传送带2传送到下一工序的清洁装置45内。
还有,14英寸~20英寸左右的小型电视机即使不使工作台40倾斜,在水平状态下也能够操作。而在大型电视机的情况下也根据型式和外形,采用可以由操作者任意设定倾斜角度的结构。
在图5,工作台40分别在清洁装置45的前後各配置两台。其第一理由是,为了使电视机的拆卸处理能力具有伸缩余地。即借助于该结构,可以根据处理量增加人员。第二理由是,在相邻的两个工作台中的一个正在进行拆卸工作时下一个要拆卸的电视机被送来的情况下,该传送来的电视机可以接受下来放置于另一工作台上。也就是说,由于电视机大小、种类不同,拆卸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从而,在所需要的时间比规定的处理时间长的情况下,两个工作台中的另一个就成为预备接受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操作者就转移到相邻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
下面用图6、图7对可倾斜的工作台40的结构详细加以说明。在图6、图7中,工作台40由底座(base frame)31、装在该底座31内的并列设置的带式传送带39、39、安装于所述底座31下面的驱动缸33以及底座34构成。
所述带式传送带39由并排的两条带构成,该带式传送带39把传送托板2移送到阻挡器32近旁即自动停止。
底座31的一侧借助于轴承35和轴36安装可旋转的一铰链。缸33的杆前端的构件通过轴37以铰链安装于底座31的另一侧。缸33的另一端通过轴38安装于底座34。这样,即构成了各支点可以转动的连杆机构。借助于该机构,在缸33得到压缩空气或液压等的流体压力时,缸的活塞杆即移动,所述底座倾斜到规定的角度。而电视机100或大型电视机100A装载于传送托板2上。
当然,作为使底座31倾斜的装置,也可以采用上述机构以外的任意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在电动机轴上安装偏心圆板使盘(plate)倾斜。还可以采用以凸轮等机构使盘倾斜的结构(均未图示)。
下面对清洁工序进行说明。在图8装载于传送托板2,由传送带1传送到规定的位置的具有机箱101和CRT103的电视机100由自上而降的密封箱46把周围加以遮挡形成大致密封的状态。在密封箱46的上方附近设置雾化喷嘴47和排气管道48。这样构成清洁装置45。
此後,由设置于密封箱上方附近的多个雾化喷嘴47向电视机100喷射高压气流49。用该高压气流49吹走附着、堆积在显象管电子枪颈部、偏转线圈和玻锥部、机箱的内表面、机箱所容纳的印刷电路板和布线等各种组成零部件上的尘埃。在喷出空气的同时,也同时使排气管道48动作,吸取飞舞的尘埃并排出。空气喷出时间设定为约5秒~数十秒左右。
电视机的清洁工作结束后,密封箱上升,传送托板2上装载的电视机由传送带1传送到下一工序。
在下一工序,再次将电视机与传送托板一起传送到可倾斜的第二工作台(图5中设置于清洁装置右侧的工作台)上。在该第二工作台40取下附在CRT颈部的DY部(偏转线圈和颈部印刷电路板等)和底盘。
在取下DY部的工序中,由于电视机内部预先进行清洁工作,大大减少了尘埃飞扬的程度,从而不会对工作环境和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取下DY部等以後,安装于机箱中的CRT再次与传送托板一起由传送带传送到后面的机箱切割工序和CRT取出工序。
如上所述,采用图3的步骤2~4,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取出后盖和DY部,清除机箱内的尘埃的工作,进而可以实现下一工序以後的拆卸工作的自动化。而且,可倾斜工作台可以高效率地对各种英制尺寸和形状的电视机进行前处理。
(c)步骤5/底板切断装置
步骤5将木质机箱的底板切割成U字形,使CRT容易取出。下面根据图9~图14对机箱的底板切断(机箱拆卸)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视机拆卸工序的流程图。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箱拆卸装置的要部平面图。图11是图10的要部侧面图。图12是为拆卸影像机器的机箱而在机箱的主面(底面/底板)加工U字形的切断槽的过程的立体图。图13是切断槽加工完成,底面(底板)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表示机箱的四个面打开的拆卸状态。从图9~图13所示的电视机100由阴极射线管51(又称CRT或布劳恩管)、收容于机箱50中的底盘(包含控制电路部)52、设置于所述CRT51近旁的扬声器装置55、天线端子板54、调谐器56、以及安装于侧板上的印刷电路板53、57等工序。而CRT51如图13所示,其外周边表面(显示画面部的端面)按规定缠绕着金属带58(防止聚爆用的增强带),同时在4个地方以点焊等方法设置安装配件59。
下面对上述一般的电视机(下面简称电视机)的机箱的拆卸顺序进行说明。
图9是电视机的机箱的“切割槽加工→拆卸→结构构件的取出”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在传送托板2上装载废弃的电视机传送到一定的位置的状态即步骤2A。
接着用气缸9把设置于气缸9的前端的盘(plate)10上放置的传送托板2提升得比传送带1高(步骤3A)。然後,在X轴和Y轴方向上对废弃电视机机箱50定位(定位/步骤4A)。
机箱50在Y轴方向上的定位由具有相对的两个气缸4、4和安装于气缸前端的盘5、5的Y轴方向定位装置6进行。当然采取使两个气缸中的某一个先前进到规定位置,然後另一气缸前进的定时结构。X轴方向的定位同样由X轴方向定位装置3按规定进行。该定位由在Z轴方向上上下的气缸7、未图示的X轴方向上的气缸、以及安装于气缸7前端的盘8按规定的定时实施。
接着对位置已经确定的机箱的X轴、Y轴和Z轴方向的尺寸进行测定。(步骤5A/主面位置测定)。主面位置的测定是为下一步骤6A的切断槽加工而准备进行的工序,使用非接触传感器,例如激光光束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等。使X轴方向传感器14、Y轴方向传感器15、Z轴方向传感器16动作以测定、识别机箱50的各主面的位置(底面、顶面、两侧面)。根据该位置识别数据按规定驱动立铣刀那样的切削工具13。
在步骤6A的槽加工中,机箱50的各主面用切削装置(例如高速旋转的立铣刀加工或激光加工或水力喷射加工中的至少一种装置)进行切断加工。使切削工具13以规定速度旋转用的旋转驱动装置12可以任意使用一般的3轴~5轴控制的机械手11(例如SCARA型机械手等)。所述立铣刀工具13的转速在工具直径为3~20毫米的情况下为数百RPM~25,000RPM左右。合适的是,12毫米直径的立铣刀工具的转速为8,000RPM~10,000RPM左右。在图12中,机箱50的底面(底板)上用两个旋转驱动装置12和切削工具(立铣刀)13加工出U字形的切断槽60。还有,也可以用只是分别使用旋转驱动装置12和切削工具13各一个的加工方法。
图13表示机箱底面翻开的状态。此後依序实施步骤7A(使传送托板下降的步骤)和步骤8A(将传送托板传送到下一工序的步骤),以结束对机箱进行的切断槽加工周期。
此後,在别的工序(别的阶段),紧固安装配件59的螺帽由机械手(未图示)或人手取下。接着,由人手或未图示的机械手取下阴极射线管51、调谐器56、天线端子板54、底盘52、印刷电路板53和扬声器装置55等(均未图示)。然後移送到步骤9A的分别再生处理工序。
还有,机箱50的各主面的翻开操作和取下各组成构件的操作最好是与切断槽的加工工序安排在不同的工序中实施,但是也可以和切断工序在同一工序中实施。
又,在图9的流程中各步骤的替换、添加、删除可以随意进行。
而且对切断槽的形状和形成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当然可以以任意形状在任意部位实施。例如,可以进行加工形成槽,但是在主面的加工过程中按规定在各处留下连接部分使Z轴方向的四个角的棱线(顶面与侧面的相交处、或底面与侧面的相交处)不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倒下。
不仅对于机箱的底面,而且对于顶面和两侧面也可以进行U字形的切断槽加工。只要用未图示的机箱旋转装置每一次90度旋转机箱,重复“旋转→主面位置测定→切削加工”的顺序即可。图14表示机箱的四个面打开的状态。而且,也可以先只对Z轴方向的四个角的棱线进行切断加工,然後在其他工序用力将各主面压倒以打开机箱。
采用上述实施例,在用使立铣刀高速旋转的装置进行切断槽加工的情况下不使用水等介质,可以进行干式加工处理。
激光加工更加容易实施三维加工,能够高速进行曲面加工。水力喷射加工不仅用于机箱的切断,也可使用于阴极射线管玻壳的切断加工。
如上所述,采用图3的步骤5,可以实现废弃的电视机拆卸工作(机箱底板的切断)的自动化。
(d)步骤6~7/CRT取出装置~CRT移置装置
在步骤6,操作者松开紧固螺丝,从机箱取出CRT。再取出周边的零部件(接地线、消磁线圈等)。在步骤7,用传送托板把机箱、取下的零部件、CRT传送到下一处理工序。
(e)步骤8/电子枪的切断
在步骤8,用转速为3,000RPM~5,000RPM的外径约为200毫米、厚度约2毫米以下的金刚石砂轮在单一方向上直进或以圆弧状缓慢前进以切断阴极射线管电子枪的颈部。
切断的电子枪传送到再利用工序,CRT传送到下一工序。
(f)步骤9/金属带取下装置
在步骤9,用高频加热方法取下环绕CRT的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下面根据图15~图23说明金属带取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的拆卸工序的概念结构图,所示为从拆卸装置侧面方向看过去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的拆卸装置的要部立体图。图17是构成图16的高频加热装置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阴极射线管要部侧面图。图1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拆卸工序的流程图。
图18所示的阴极射线管51包含面板、漏斗状玻锥、管颈、环绕在所述面板周围的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以及点焊在该防止聚爆的金属带上以便在4个角上安装的安装配件59。阴极射线管的内部结构不是本发明的主题,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图15和图16中,传送托板2放置于作为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上,以规定的恒定节距移送。高频加热装置(详细地说是高频感应加热装置)24设置于传送带1上侧的规定位置上。接头推压装置21具有在对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进行加热时经常以4Kg~6Kg的力推压安装配件(接头)59的作用。在高频加热装置24中设置感应加热线圈25,用于把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加热到摄氏350度~500度。设置用于通过在传送托板2中央开设的开口(贯通孔)将阴极射线管(CRT)举高到上述感应加热线圈25内的规定位置的CRT举高装置23。在传送托板2的装载CRT的一侧上面竖立设置具有4根支持杆的CRT支持装置22。
下面对一般的阴极射线管的防止聚爆的金属带的拆卸手续进行说明。拆卸手续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示于图19。
在图15,面板支持于传送托板2装载的阴极射线管51首先以规定的节距传送,处于高频加热装置(详细地说是高频感应加热装置)24的下面。
然後阴极射线管51由CRT举高装置23上举到感应加热线圈25内的规定位置上。接着,接头推压装置21下降,该接头推压装置21分别以4Kg~6Kg的压力推压4个地方的安装配件(接头)59。
接着使高频加热装置24动作,将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加热到摄氏350~500度。在该情况下高频加热装置动作的条件是180V、200A、1500Hz~2000Hz加热5秒~50秒。高频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对于20英寸的CRT是约15秒。
由于加热,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温度急剧上升,发生膨胀。其结果是,金属带58变成与“加热后嵌入”的状态相反的“加热后能取下”的状态。而且由于来自该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的热传导,含浸于不燃性缓冲材料的树脂和底涂的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或氨基甲酸乙脂树脂)的剪切粘接力下降。于是,树脂的粘接力终于降低得比挤压力低,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从面板上剥离下来。在图15的中央,落下的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以虚线表示。
此後,剥离了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的阴极射线管51以规定节距移送。然後在下一工序从传送托板2上取下防止聚爆的金属带58。
再往后,把规定的再生处理分为阴极射线管玻壳的再生处理和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的再生处理分别实施。
将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58从传送托板2取下的步骤的两个例子示于图19。图19所示的步骤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删除或变更步骤实施。
上述说明中使用的高频加热装置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和大致结构规格的一个例子示于图17。本实施例使用的高频加热装置的高频输出功率最大为60KW,频率范围为0.5~2000KHz。不用说,输出功率和频率对应于所处理的阴极射线管的英制尺寸适当设定即可。输出下限功率也可以设定于2KW左右。
又可以把气缸或机械手等任意装置作为CRT举高装置23使用。对于传送托板的移送装置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辊柱式传送带、带式传送带、辊式传送带、链式传送带等式样的传送带,使用用液压缸的推进方式等。
对于接头推压装置21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气缸、压缩弹簧等。对于推压负荷也是每一处用4千克以上,可使用范围是对阴极射线管不会造成破坏的100千克以内的范围,最好是4~40千克左右。
对于接头推压装置21前端的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任意形状。图16所示的接头推压装置21是使用4支分别与各接头59相对应的独立的推压杆的例子。
图22表示图23所示的接头推压装置21A使用一对T字形板的例子。T字形板的接头推压装置21A如图23所示,与接头对应的两侧部分切成规定的宽度。下面根据图22对一对T字形板的动作加以说明。
首先,一对T字形板的接头推压装置21A挟持CRT51的金属带58的侧面,将CRT51定位在水平方向的规定位置上。然後松开,放开挟持力,(保持T字形板的挟持位置不变或有一些后退)使T字形板21A垂直下降,推压接头59。T字形板21A每一块推压两处的接头59。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传送托板进行说明。图20(A)是用于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防聚爆用金属带拆卸装置的又一传送托板的平面图。图20(B)是图20(A)的S1~S1断面图。图21(A)是本发明的又一传送托板的平面图。图21(B)是图21(A)的S2~S2断面图。
图20(A)的传送托板2A及图21(A)的传送托板2B是由木材或铝等金属构件或ABS、杜拉隆(Duralon)等树脂构件等构成的板状物体。该传送托板的外形为大致为矩形。又,板状的传送托板在周围4个地方按规定形成凹部,同时在中央部分别有贯通孔27A、27B。
而图20(A)所示的传送托板2A在所述贯通孔27A的上端周边上已经形成一圈台阶状大凹环29。在该凹环29内镶嵌着环状的弹性构件26。环状的弹性构件26由具有35~50度硬度的橡胶构件或塑料构件中任何一种或两者的组合构成。
橡胶构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硅橡胶、氟橡胶、丁基橡胶、聚胺酯橡胶、天然橡胶等的任意构件。当然也可以使用发泡成海绵状的橡胶构件。
塑料构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硅系、氯乙烯系、尼龙系、苯乙烯系等任意塑料构件。
拆卸处理的阴极射线管管面朝下装载于传送托板2A、2B中央上(在图20(B)、图21(B)以有两点的点划线表示阴极射线管)。
因此环状的弹性构件26由于阴极射线管51的自重而发生弹性变形,沿着阴极射线管的管面大致贴紧。其结果是,在传送托板2A传送、停止时由于阴极射线管51与弹性构件28之间的摩檫力的作用,阴极射线管的位置没有偏移,可以维持最初的装载状态。
在图21所示的传送托板2B中,在贯通孔27B上端周边的大致3等分圆周的3个位置上配置有弹性材料片28代替环状的弹性构件。
弹性材料片28的结构材料可以使用与图20的情况相同的材料。在图21,阴极射线管以3点支持着,因此阴极射线管的放置比图20所示的情况更加稳定。
又,在传送托板2B传送、停止时,由于阴极射线管51与弹性材料片28之间的摩檫力的作用,阴极射线管51的位置没有偏移,可以维持最初的装载位置状态。
另外,对传送托板2A、2B的外形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任意形态。而且贯通孔27A、27B的形状也不限于圆形,可以使用矩形等任意形状。
采用上述实施例,可以在短时间高效率地取下防止聚爆用的金属带。而且不需要大规模的设备。还能够防止装载于传送托板的阴极射线管的位置发生偏移。
(g)步骤10/CRT双重面板测定装置
步骤10判别有否粘接于CRT面板的安全玻璃,然後将粘接着安全玻璃的CRT选出、传送到别的工序。下面根据图24~图26对CRT的双重面板测定装置(CRT判别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2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外形的测定过程的概念的要部剖面图。图2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从距离传感器到阴极射线管荧光面的测量过程的概念的要部剖面图。图2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测定工序~拆卸分离工序的流程图。
如图24所示,取下金属带的阴极射线管51将图像显示面(管面)朝下地装载于在中央处具有贯通孔91和数据记录媒体92的传送托板2的规定位置上。
传送托板2可以是与上述图20、图21所述的传送托板相同的,也可以是别的传送带的不同的种类。
在该状态下,用距离传感器93测定阴极射线管51的面板的纵向尺寸和横向尺寸c中的至少一个尺寸。根据该测定结果判定阴极射线管图像显示面的尺寸(管面尺寸)。然後用一般的存储装置存储(未图示)测定值和判定数据。还有,阴极射线管51的长度尺寸c根据相对的距离传感器93之间的长度a和从距离传感器93到阴极射线管51的面板的长度b1、b2计算。
接着,如图25所示,具备距离传感器94的测量单元95抵住图像显示面。然後测定从距离传感器94到阴极射线管51的荧光面的距离h1、h2。
在图25中,左侧是一般的阴极射线管51,其图像显示面不具备安全玻璃。右侧表示通过粘接材料81(例如不饱和聚酯树脂)装有安全玻璃80的特别规格的阴极射线管51A。
安全玻璃80的厚度尺寸为约2毫米~约3毫米,面板图像显示部的面板厚度尺寸约10毫米,粘接材料81的厚度约2毫米,图像显示面与距离传感器94的间隔约为20毫米。
从而,有否安全玻璃80导致测得的距离有大约5毫米左右的不同。这样大小的差值对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要求低,因而可以使用便宜的测量装置。
另外,距离传感器94可以使用激光或超声波等任意的传感器。
下面参照图26对从阴极射线管的测量到拆卸分解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1C测得阴极射线管的外形尺寸。即按规定设定相对的一对激光式距离传感器93的距离a。接着测得从激光式距离传感器93到阴极射线管51的距离b1、b2,根据c=a-(b1+b2)求出阴极射线管的外形尺寸c。
在步骤2C,进行距离传感器和荧光面间的距离测定和阴极射线管种类的判别。亦即,测量单元95抵住阴极射线管51、51A的图像显示面。然後,用激光式距离传感器94测定到阴极射线管51、51A的面板内表面一侧涂布的荧光面的距离h1、h2。
接着,预先把所测得的距离h1、h2的数值输入电脑。和从距离传感器到荧光面的距离「H值」作比较。不具备安全玻璃80的阴极射线管51,「H值」根据其大小(英寸数值)规定。因此,「H值」根据步骤1C的外形尺寸信息自动设定。
在「H」与「h1」大致相等的情况下,传送托板2上装载的阴极射线管被判定为一般的(无安全玻璃的)阴极射线管51。在「H」比「h2」小,「H」与「h2」的差为大约3毫米~大约4毫米以上的情况下,阴极射线管被判定为具备安全玻璃的阴极射线管51A。
在步骤3C,测得的数据和判定结果被传送到装在传送托板2上的机械式数据记录媒体92存储。图25表示使数据记录媒体92向左移动的状态。
还有,数据记录媒体92除了使用图25所示的机械式存储器外,还可以使用光学式、微波方式等任何装置。
在步骤4C,把传送托板2上装载的阴极射线管区分为一般的阴极射线管51和带安全玻璃的阴极射线管51A。亦即读出数据记录媒体92的数据,根据数据辨认为带安全玻璃的阴极射线管51A的情况下,即自动地将该阴极射线管51A移置于别的传送线。以此可以防止不饱和的聚酯树脂等粘接材料81混入碎玻璃中。
在步骤5C,阴极射线管51、51A被分离为面板和玻锥。在不具备安全玻璃的阴极射线管51和具备安全玻璃的阴极射线管51A各自的传送线上,阴极射线管面板和玻锥的交界处用盘状的金刚石刀环切出一条规定深度的槽。
接着对所述槽加热,面板和玻锥由于热应力的作用、热膨胀的不同而被分割开。
盘状的金刚石刀直径为80毫米~120毫米,盘的厚度为0.2毫米~2毫米,转速为2,000RPM~10,000RPM,切割时用的液体是水。所加工的槽深度约0.2~约2毫米。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判别方法可以自动判别阴极射线管特定的图像显示尺寸和有否安全玻璃,又能够高效率地自动地将阴极射线管分离为面板和玻锥。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不管影像机器的制造厂家名称、机种、件号等如何,能够对非特定多数的废弃影像机器进行再生处理。在影像机器的机箱或阴极射线管等上面的表示件号、机种等的数字、记号、条形码等的符号能够由CCD摄像机等自动识别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识别数据进行厂家名称、机种名称、阴极射线管尺寸判定、进行对机箱加工切断槽、阴极射线管有否安全玻璃的判定和分类、以及分割开面板和玻锥的加工等。
(h)步骤11/自动刷净装置
在步骤11,对以防聚爆用金属带58的缓冲和粘接为目的贴在阴极射线管51侧面的粘接带72加在剥离,或将粘接带72的粘接材料或粘接材料檫掉。
下面根据图27~图32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附着物去除方法及其装置(自动刷净装置)加以说明。
图2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附着物清除装置的概念结构图。图2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附着物清除装置的要部侧面图。图29是图28的要部平面图。图30是表示构成图28的各旋转刷子的剥离区域的要部侧面图。图31是残留的粘接带的粘接材料或粘接材料的清除工序的流程图。图3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使用的修整装置的要部平面图。
在图28中,阴极射线管附着物的清除装置70由钢丝辐射状竖立的旋转刷73、旋转刷用的电动机74、真空吸附CRT51管面的CRT吸盘75、使CRT旋转用的电动机76、使吸附的CRT51升降的升降单元77、支持旋转刷73和电动机74的刷子支持臂78、使移动旋转刷73与CRT或接触或离开的刷子移动用缸79、回收由旋转刷73从CRT51的侧壁剥离下来的粘接带72的粘接带回收箱82、使粘接带回收箱82移动的缸83、在粘接带剥离过程中产生的粘接带和刷子的粉尘回收用的排气管道85、与吸附盘75之间挟持着CRT51的CRT推压缸84、装载、传送CRT的传送托板2、以及在规定的方向上输送传送托板2的传送带1构成。该附着物清除装置70设置于清洗室80中。
在阴极射线管51上固定金属带,并作为缓冲材料起作用的粘接带72通常使用含浸丙烯酸系树脂粘接材料等有机物树脂的玻璃布带等。
剥离、清除所述粘接带72的旋转刷73用线径0.2毫米~0.8毫米左右的钢丝、不锈钢丝、或黄铜丝等金属线辐射状密集竖立插在轮毂上构成。刷子的外径约200毫米,刷子宽度约40毫米。刷子的转速可在约3,000RPM~约12,000RPM之间变动。并且刷子73的旋转方向可以正反向切换。
如图29所示,旋转刷73包含旋转刷73A、73B、73C、73D,这些旋转刷73分别对应于CRT51的各侧壁设置于4个地方,以一定的压力分别压在壁面上。图29中的箭头表示旋转方向。
又如图30所示,各旋转刷73A、73B、73C、73D在CRT51的垂直方向上从第一剥离区域到第四剥离区域分别依序不同地进行配置。借助于这样的配置,在大约100毫米的宽度上可靠地对粘接带进行剥离。
装载、传送CRT51的传送托板2中央处具有可以使CRT吸附盘75升降通过的贯通孔。
下面参照图31所示的流程图对如上所述构成的CRT壁面附着物(粘接带)清除装置70的动作加以说明。
首先,在步骤1D,把装载CRT51的传送托板2传送到附着物清除装置70的清洗室内。
接着,在步骤2D,将所述传送托板2定位于规定的位置上。然後在步骤3D,升降单元77动作,CRT吸附盘75支持着CRT的面板上升,吸附盘75真空吸附面板表面并加以固定。在步骤4D,CRT推压缸84下降,该推压缸84压紧CRT51的电子枪颈部附近,CRT51被挟持于推压缸84和所述CRT吸附盘75之间。
接着,在步骤5D,用于回收剥离的粘接带的粘接带回收箱82朝CRT51前进。在步骤6D,刷子73以大约10,000RPM的转速一边旋转一边接触CRT51的壁面。在步骤7D,CRT51在该状态下顺时针旋转1周。然後在步骤8D,在旋转着的刷子73接触CRT的状态下使CRT51垂直下降大约50毫米。
然後在步骤9D,使CRT51在反时针方向旋转1周。在这当中,也可以采用适于切换所述旋转刷子73的旋转方向的结构。
接着在步骤10D,回收箱82和刷子73离开CRT51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接着在步骤11D,松开对CRT面板的吸附。然後在步骤12D使CRT吸附盘75下降。又使CRT推压缸84上升。然後在步骤13D把CRT51装载于传送托板2,搬往附着物清除装置外。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进行剥离工作的过程中使CRT51在垂直方向上下降约50毫米,并且使其反向旋转,以此对大约100毫米宽度的粘接带更加可靠地进行剥离。
又,借助于在正反方向切换着使CRT51或刷子73旋转,刷子73的变形得以防止,同时可以经常得到刷子的新的接触面。
还有,经常使刷子露出新的接触面的装置可以使用图32所示的修整装置。在图32,使多孔性陶瓷或砂轮等圆柱体构成的修整装置62抵住刷子61的前端部,研磨附着有附着物67的刷子61的前端。这时,冷却液体供给装置64来的兼用作研磨液的水等液体既起冷却作用,又提高研磨效果。
又,在图32,CRT的侧壁63表面附着有粘接带(粘接带和粘接材料)72。借助于刷子61的旋转,修整装置62将刷子61的前端附着的附着物67除去。
在上述实施例中,刷子61、73的插金属丝部分的宽度、外径、刷子的金属丝的材质、刷子的转速等可以任意设定。而且有否修整装置也是任意的。还可以用旋转刷的上升、下降,代替步骤9D的CRT的下降。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可以不使用液体(干式)地、高效率、短时间地清除CRT的外壳侧面残留的粘接带等附着物。
(i)步骤12/CRT移置装置
在步骤12,去除电子枪、金属带和粘接带等的CRT由图2的CRT移置装置(12)传送到把CRT拆卸成面板和玻锥的CRT分解工序。
在上述各步骤的实施例中,拆卸处理的对象不限定于影像机器(电视机或个人电脑或显示监控器等),例如音响机器、空调器等任意电子机器都可以使用。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可以不使用液体(干式)地进行电视机等家电产品和电子机器的拆卸。而且可以以简单的设备实现从机箱后盖取下到剥离、清除CRT侧面上贴着的粘接带的工序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因此分开后再生利用变得容易,结果是再生利用率提高,能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

Claims (25)

1.一种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该电子机器具备机箱与在所述机箱中设置的多个电子零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a)用传送带将所述电子机器移置于可以倾斜的工作台上的工序,其中所述传送带具有安装其上的传送托板,所述电子机器安放在所述传送托板上,
(b)使所述工作台倾斜一定角度,并使操作者近前的一边较低的工序,
(c)拆卸安装于倾斜的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电子机器的工序,
工序(a)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传送带将所述电子机器与所述托板一起传送至所述可倾斜的工作台上设置的转移转移装置上的工序,其中所述转移转移装置由驱动电动机在与所述传送带垂直的方向上驱动,
在所述工序(b)之后包括
在传送托板上将安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电子机器滑至抵靠住一个阻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
拆卸所述电子机器的工序是,从所述电子机器取下所述机箱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第一开口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d)通过所述开口,去除附着于所述电子零部件上的尘埃的清洗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e)把具有所述开口的所述电子机器放置于可以倾斜的又一工作台上,使所述又一工作台倾斜,然后通过所述开口取出去除了所述尘埃的所述多个电子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f)对所述机箱的底板用立铣刀进行加工、切断,从而形成第二开口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他所述多个电子零部件中的一个具有阴极射线管和设置于所述阴极射线管周围的金属带,还具备
(g)对所述金属带进行高频加热,取下所述金属带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射线管具有设置于所述阴极射线管前侧的安全面板,还具备
(h)判别有否设置所述安全面板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
判别有否设置所述安全面板的工序使用距离传感器,对从所述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到设置于所述荧光面前方的距离传感器的距离进行测定,以此实施判别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i)使旋转的刷子与旋转的所述阴极射线管接触,去除附着于所述阴极射线管周围的附着物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j)用圆盘形砂轮切断所述阴极射线管,从阴极射线管中取出电子枪部分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移转移装置是带式传送带。
12.一种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该电子机器具备机箱与在所述机箱中设置的多个电子零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a)传送具有所述多个电子零部件的所述电子机器的第一传送带,
(b)传送托板,其中所述电子机器安放于所述传送托板上被传送,
(c)可倾斜的工作台,使近前的一边较低,所述工作台上安放所述电子机器,
(d)转移转移装置,将所述传送带传送的所述电子机器移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e)分离转移装置,将所述电子机器分离成机箱和多个电子零部件,以及
(f)传送所述机箱和所述多个电子零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二传送带,
其中所述转移转移装置由驱动电动机驱动,且设置一个阻挡器来中止安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电子机器在传送托板上的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可倾斜框架以及用于倾斜所述框架的倾斜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转移装置是安装在所述框体上的一个小传送带,所述电子机器被转移到所述小传送带上,并且在所述框体倾斜时安放在所述小传输带上的所述电子机器被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转移装置在所述框体一端具有支持轴,在另一端具有可抬升的自动倾斜转移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具有所述阻挡器,所述阻挡器具有在所述框体倾斜时防止所述电子机器摔出的的功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g)为去除附着于所述多个电子零部件上的尘埃而产生空气浴气流的清洗转移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h)以立铣刀加工切断所述机箱的底板,在上述机箱上形成开口用的切断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零部件包括阴极射线管和设置于所述阴极射线管周围的金属带,还具备
(i)从所述阴极射线管取下所述金属带用的拆卸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下转移装置包含对所述金属带加推压负荷的推压装置和对所述金属带加热的高频加热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j)判别所述阴极射线管的前面是否设置安全面板的判别转移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别转移装置具有测定所述阴极射线管的外形尺寸的装置和测定从设置于离所述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规定距离的位置上的距离传感器到所述荧光面的距离的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k)除去所述阴极射线管周围附着的附着物用的清除转移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除转移装置具有支持着所述阴极射线管旋转用的装置和可接触所述阴极射线管的上述周围地设置的旋转的刷子;
所述旋转的刷子清除所述附着物。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1)除去所述清除转移装置的旋转刷子前端上附着的所述附着物用的修整转移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机器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m)传送从所述电子机器拆卸下来的所述电子零部件用的第二传送带。
CNB2004100422917A 1996-07-30 1997-06-28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1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9933/1996 1996-07-30
JP199933/96 1996-07-30
JP199932/1996 1996-07-30
JP199932/96 1996-07-30
JP19993296A JP3024559B2 (ja) 1996-07-30 1996-07-30 陰極線管の爆縮防止用金属バンドの解体方法
JP19993396A JP3275720B2 (ja) 1996-07-30 1996-07-30 廃棄映像機器の解体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36337/1996 1996-09-06
JP23633796A JP2985792B2 (ja) 1996-09-06 1996-09-06 陰極線管の判別方法と判別装置と処理方法
JP236337/96 1996-09-06
JP254131/96 1996-09-26
JP254131/1996 1996-09-26
JP8254131A JP2904148B2 (ja) 1996-09-26 1996-09-26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の処理装置
JP047523/97 1997-03-03
JP047523/1997 1997-03-03
JP4752397A JP3147806B2 (ja) 1997-03-03 1997-03-03 陰極線管の爆縮防止用金属バンド解体装置
JP5133597A JP3045094B2 (ja) 1997-03-06 1997-03-06 傾斜可能な作業台と電子機器の処理方法と処理装置
JP051335/97 1997-03-06
JP051335/1997 1997-03-06
JP5892097A JP3214386B2 (ja) 1997-03-13 1997-03-13 陰極線管の付着物除去方法と除去装置
JP058920/97 1997-03-13
JP058920/1997 1997-03-13
JP067650/97 1997-03-21
JP6765097A JP3097589B2 (ja) 1997-03-21 1997-03-21 電子機器の解体装置と処理方法
JP067650/1997 1997-03-2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4009XA Division CN1189254C (zh) 1996-07-30 1997-06-28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5771A CN1535771A (zh) 2004-10-13
CN1259157C true CN1259157C (zh) 2006-06-14

Family

ID=2757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22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9157C (zh) 1996-07-30 1997-06-28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CNB971140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9254C (zh) 1996-07-30 1997-06-28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40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9254C (zh) 1996-07-30 1997-06-28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186848B1 (zh)
EP (2) EP1393825B1 (zh)
CN (2) CN1259157C (zh)
BR (1) BR9704099A (zh)
CZ (1) CZ290226B6 (zh)
DE (2) DE69736725T2 (zh)
MY (2) MY12384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2549A1 (en) * 2001-03-13 2002-09-19 Harry Braunstein Monitor opening saw
FI112720B (fi) * 2002-03-22 2003-12-31 Proventia Automation Oy Menetelmä kuvaputkia sisältävien elektroniikkatuotteiden purkamiseksi ja materiaalien kierrättämiseksi
WO2003098654A1 (en) * 2002-05-22 2003-11-27 Refri S.R.L. Cutting machine for picture tubes to recover and/or dispose of polluting materials
US20030233919A1 (en) * 2002-06-20 2003-12-25 Greg Yourkievitz Pneumatic cathode ray tube cutting system
DE102004060142B3 (de) * 2004-12-14 2006-05-04 Engmann, Thoma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emontage von Bildschirmgeräten
GB2426757B (en) * 2005-06-03 2008-02-27 Crt Heaven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tting a cathode ray tube
WO2008003323A1 (en) * 2006-07-06 2008-01-10 H.J. Hansen Elektromiljø A/S A method and machine for dismantling of apparatuses with a display
WO2008024076A1 (en) * 2006-08-21 2008-02-28 Laserresearch (S) Pte Lt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laser selective separation
JP4932943B2 (ja) 2009-01-15 2012-05-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薄型テレビの解体方法
FR2943263B1 (fr) * 2009-03-23 2011-06-10 Cladil Sarl Dispositif de decoupe et procede de decoupe correspondant
CN101817013A (zh) * 2010-05-10 2010-09-01 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阴极射线管无害化处理方法
KR20130121831A (ko) * 2010-09-24 2013-11-06 엔이씨 도낀 가부시끼가이샤 초전형 적외선 검출 장치 및 초전형 적외선 검출 장치에 있어서의 초전소자의 교환 방법
CN102500594B (zh) * 2011-10-11 2013-09-11 黄石捷德万达金卡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回收非接触芯片模块的方法
CN103170490B (zh) * 2011-12-20 2015-08-26 华星集团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电视机拆解流水工艺及设备
JP5585669B2 (ja) * 2013-01-16 2014-09-10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固定部材解体システム、固定部材解体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76923B (zh) * 2013-05-22 2016-12-28 兰州大学 一种crt玻壳锥屏分离自动化设备
CN103990642B (zh) * 2014-05-19 2016-03-09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 废旧电视机拆解设备及拆解方法
CN104029302A (zh) * 2014-06-26 2014-09-10 潘磊 耐火砖立铣除尘装置
CN106670204A (zh) * 2015-11-05 2017-05-17 宁夏琪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电视机拆解处理装置
CN106346428A (zh) * 2016-09-27 2017-01-25 无锡市明骥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具备照明辅助和振荡清洗功能的切割工作台
CN106514199B (zh) * 2016-11-29 2018-10-09 郑州德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自适应式crt电器分离系统
CN106514198B (zh) * 2016-11-29 2018-09-11 郑州德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自适应式除胶划痕一体机
CN106493509B (zh) * 2016-11-29 2018-09-11 郑州德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快速去钢带机
CN107009135B (zh) * 2017-05-27 2023-02-07 河南核净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低放射性折叠式废过滤器进行拆解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7127653A (zh) * 2017-06-29 2017-09-05 安徽力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石材板上料机
CN107150063A (zh) * 2017-07-11 2017-09-12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键盘内部组件的自动拆卸和回收装置
CN107878985B (zh) * 2017-10-26 2019-08-2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物流包裹智能分拣系统及其分拣方法
CN108857311B (zh) * 2018-07-19 2024-04-02 林焕城 一种喷漆治具板热熔拆解设备
CN109530915A (zh) * 2018-11-28 2019-03-29 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烟机内胆的激光焊接装置
CN110606344A (zh) * 2019-08-23 2019-12-24 杭州优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的生产线调度系统
CN111950963A (zh) * 2020-08-21 2020-11-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元器件智能管理平台
CN112312700B (zh) * 2020-10-23 2022-03-01 江西远大保险设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移动的信息化综合控制管理柜
CN113102444A (zh) * 2021-03-22 2021-07-13 石家庄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废旧空调分解系统
CN116116820A (zh) * 2022-12-03 2023-05-16 侯佳俊 一种高效低成本芯片去胶装置及去胶工艺
CN116401112B (zh) * 2023-05-31 2023-12-12 湖南开放大学(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 一种计算机应用节点的安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83833D1 (de) * 1984-10-30 1991-02-07 Ibm Roboterzusammenbausystem.
CH685191A5 (de) * 1991-11-13 1995-04-28 Inter Recycling Ag Verfahren und Anlage zum Entsorgen von Bildröhren (Kathodenstrahlröhren).
JP3196273B2 (ja) * 1991-12-26 2001-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防爆バンド並びに陰極線管
JPH05185064A (ja) 1992-01-16 1993-07-27 Hitachi Ltd 廃棄テレビジョンの処理方法
JPH0811224B2 (ja) 1992-03-09 1996-02-07 三宝電機株式会社 物品清浄装置
CA2104934C (en) * 1992-09-10 2001-04-10 Jurgen Wolf Method of reprocessing picture tubes
JPH06124657A (ja) * 1992-10-09 1994-05-06 Sony Corp 陰極線管の安全パネルの剥離方法及びその剥離装置
EP0593143A3 (de) * 1992-10-12 1994-10-12 Video Computer Recycling Verfahren zum Recycling von Bildröhren.
DE4316512C1 (de) 1993-05-17 1994-09-08 Harald Lueck Verfahren zum Zerlegen von Anzeigegeräten in recyclebare Bestandteile
JPH0864140A (ja) * 1994-08-22 1996-03-08 Sony Corp 補強型陰極線管の安全ガラスの再生方法
DE4435365C2 (de) * 1994-09-22 1997-10-02 Eggers Umwelt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Bildröhren
JPH08185800A (ja) 1994-12-27 1996-07-16 Sony Corp Crt機器分離解体装置
JP3565364B2 (ja) 1994-12-27 2004-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Crt機器分離解体方法及び装置
JP3479956B2 (ja) 1995-02-23 2003-1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使用済みcrtの回収装置及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22014A2 (en) 1998-02-04
DE69727734T2 (de) 2004-08-05
CN1171984A (zh) 1998-02-04
CN1535771A (zh) 2004-10-13
EP0822014A3 (en) 2000-02-09
US6186848B1 (en) 2001-02-13
BR9704099A (pt) 1999-02-17
EP1393825A1 (en) 2004-03-03
DE69727734D1 (de) 2004-04-01
CZ290226B6 (cs) 2002-06-12
EP1393825B1 (en) 2006-09-20
DE69736725T2 (de) 2007-01-04
CZ237197A3 (cs) 1998-02-18
EP0822014B1 (en) 2004-02-25
DE69736725D1 (de) 2006-11-02
CN1189254C (zh) 2005-02-16
MY130174A (en) 2007-06-29
MY123846A (en) 200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9157C (zh) 电子机器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CN1259264C (zh) 脆性材料基板的破断装置及其破断方法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母贴合基板的分断系统
CN100343956C (zh) 等离子加工方法和设备及用于等离子加工的托架
CN1496339A (zh) 割划方法、刀轮、使用该刀轮的割划设备和制造该刀轮的设备
CN1247317C (zh) 粉体涂装装置和粉体涂装方法
CN1893868A (zh) 清洁表面的设备和方法
CN1841655A (zh) 基板处理装置
CN1639841A (zh) 电子元件安装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CN1661650A (zh) 用于制造平板显示器的设备
CN1266414A (zh) 玻璃面板和玻璃面板的制造方法及用于玻璃面板中的隔垫
CN1773672A (zh) 基板处理装置以及基板处理方法
CN1819112A (zh) 基板处理装置的复原处理方法、基板处理装置、程序
CN1864983A (zh) 容器形成装置、片运送装置、容器制造方法和片运送方法
CN1186676C (zh) 偏振片粘结装置及方法,偏振片重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250065C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CN1167068C (zh) 制造光盘的方法及设备
CN1649799A (zh) 脆性材料基板的划刻器、脆性材料基板的处理机械、脆性材料基板的抛光装置以及脆性材料基板的划刻和断开系统
CN1526157A (zh) 基板的处理装置及运送装置调整系统
CN1676260A (zh) 焊料操作系统
CN1748284A (zh) 制造灯泡的方法和系统
CN1226645C (zh) 单步骤的光纤制备
JP3097589B2 (ja) 電子機器の解体装置と処理方法
CN1876888A (zh) 在显示器的生产中清洁遮罩的方法(变体)及实施所述方法的装置
CN1696030A (zh) 基板输送机构及输送装置、颗粒除去法及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492941A (zh) 溅射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14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