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0581C -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 Google Patents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0581C
CN1230581C CNB008127786A CN00812778A CN1230581C CN 1230581 C CN1230581 C CN 1230581C CN B008127786 A CNB008127786 A CN B008127786A CN 00812778 A CN00812778 A CN 00812778A CN 1230581 C CN1230581 C CN 123058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yarn feeder
case
stationary fixture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127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3821A (zh
Inventor
H·施莫德
R·考夫曼
G·莱奥波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mminger IRO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emminger IR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91446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230581(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mminger IRO GmbH filed Critical Memminger IR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373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3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05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05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10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 D04B35/14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responsive to thread breakag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D04B15/482Thread-feeding devices comprising a rotatable or stationary intermediate storage drum from which the thread is axially and intermittently pulled off; Devices which can be switched between positive feed and intermittent f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喂纱器(1)最好有一个设计成双壳形的塑料罩(3)。一个塑料制的固定装置(4)用于罩连接到机器侧的夹持器上。固定装置(4)由于其合适的形状是刚性的,不需要金属垫层。罩的两等分部件分别有一个轴承支承一根直通的轴,轴的一端支承一个导纱滚筒,另一端支承一个传动装置,即齿形皮带轮(14,15)。紧固件用来将两个罩部件一起固定在一个正确的位置。罩(3)容易开启进行维修。

Description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背景技术
喂纱器是用于纺织机的配套部件,特别是在针织机方面经常见到大量使用。每个喂纱器输送一根纱到一个用纱位置,例如一个成圈位置。生产的针织品质量决定性地取决于喂纱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一方面对喂纱器提出一些精确性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其结构尽可能简单,成本合理,便于生产和维护。此外喂纱器功能应可靠,在较长时间运转无需特殊保养,特别是不需要清洁。灰尘和飞絮的聚积不应当影响生产。
喂纱器的设计力求以简单方式,能够适合不同的用途。
在实践中,已知的喂纱器有一个金属罩,在其一端上有一个夹紧装置用来固定到一台需要纱线的机器,例如针织机。罩子构成一个用于两个球轴承的保持架,球轴承是安置在罩远离固定装置的这一侧。球轴承支承一根垂直安置的可旋转的轴,该轴的下端支承一个导纱滚筒,上端支承一个或多个齿形皮带轮。齿形皮带轮是由一个可移动的连接盘同轴连接。
导纱滚筒的前面安置有一个纱线张力器和许多个导纱元件。后面有导纱滚筒和其它导纱元件。在罩上还支承着一根可旋转的停车杆和一个探纱杆,它们操纵装于罩内的开关,断纱时发出信号和在必要时使纺织机停车。为了接触有关的电气线路,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连接器,由该处将电气线路连接到罩内的有关开关。此外,喂纱器上安装有一个信号灯,当出现一个故障时即发生信号。
实践证明这种喂纱器是实用的。但是这种喂纱器需要高的制造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任务是降低制造成本。
这项任务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一种用于纺织机的喂纱器,它具有一个罩,该罩有一个用于固定在机器侧的一个夹持装置上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罩是用塑料制造以及固定夹具具有一个矩形截面,其接收夹持力的区段全部是由与罩壳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
按照本发明,喂纱器有一个塑料罩。固定装置也是塑料制作。固定夹紧装置的特殊设计能够按要求的刚性和牢度设计得窄一些,使夹持器能够安装到一台纺织机的夹持环上,又不妨碍固定夹具。为此,本发明考虑这种可能性,即在罩区段上或在一个箱形罩区段内设计成虎钳形夹具。另一种方案里,夹具在离虎钳较远的一侧可以用肋条加固,如果夹具延伸到上部,即离纺织机的夹持环较远也能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在纺织机器上,夹持环和一根传动喂纱器的传动皮带之间的间距多数情况是预先在结构上确定和统一规定。从夹持环这边看,加固肋凸出于由下传动带边确定的平面,加固肋显示出足够的尺寸。以此方式,带导纱滚筒的喂纱器应用于喂纱到一台针织机的编织位置,结构必须窄一些,须考虑到一台塑料制的罩和固定夹具。由于回转传动带导致相当大的,特别作用到喂纱器的动态力应能可靠地被吸收和消散。
根据本发明的喂纱器有一个至少带两个罩壳部件的罩,每个部件有一个用于直通轴的轴承。这样两个设计成贝壳形的罩壳部件将轴承产生的支撑力共同引导到固定装置从而导向纺织机,后者用作为喂纱器的一个固定支座。这样又开启了这种可能性,使罩按大面分布,在拆开状态下,无阻碍的通道是可以通向罩的内部。如果两个罩部件组装在一起时,它们借助一个连接件按正确位置连接,使罩合紧。安装是不复杂的。
两个罩部件之间的分界缝最好是水平的或稍为倾斜安置,使分界缝至少是在固定装置外部伸展到罩的侧面。这样罩的内部是可容易够及的。安装时,需要装入内部中的部件可方便放入。这使安装进一步简化。
作为支承件最好用球轴承,其放置在罩部件的轴承座内。轴承座比如可以使用管形支架安置在罩部件上并从该部件向外伸。球轴承最好是从外移入到轴承座内。一种较好的实施形式是,下部朝向导纱滚筒的轴承座一直延伸到导纱滚筒中。这样两个球轴承之间的间距达到最大,获得间隙小的良好轴支承。为了轴承和导纱滚筒的传动,根据需要可以在轴的上端安置多个齿形皮带轮,每个轮盘上有一齿形皮带运行。以此方式得到的球轴承上的支承力通过大的支承间距良好吸收。
此外,通过延伸至导纱滚筒的轴承座,使一根纱在故障情况下不致卷绕到轴上,使生产安全性提高。
上部轴承座可以延伸到齿形皮带轮里面,尽可能与下部轴承座保持最大间距。在此情况下,两个轴承座位于罩外部,管形支架向上或向下凸出于罩壳。
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是,用弹性体制的轴承紧固件安置在轴承座内。这样使球轴承固定在轴承座内。轴承座最好在其基本上例如呈圆柱形内面设置有纵向肋,后者是压入到轴承紧固件内。这种措施可以使轴承以微小的轴向力压入到轴承座内并持久固定在该处。这项措施尤其是对于因生产公差或温度变化以及老化使轴承座的尺寸有一些变动或波动也是适用的。
机器侧的固定装置,比如用一个虎钳形的夹具构成,它至少设置在罩的一个部件上。最好罩部件在固定装置区域内形成相互叠接,这样每个罩部件以及每个轴承座直接以力传递与固定装置连接。这样就能够良好吸收罩壳的夹持力和良好传递支撑力到固定装置和夹持装置上。为了增强,罩部件的一个实施形式是,在固定装置区域内至少借助一个支承件进行相互连接。固定装置的钳口可作这样的设计,在一个罩壳部件的一侧有一个支承面和夹持面,而另一个罩部件的相对应的侧面或边限定了支承面和夹持面。这样在固定装置夹紧时,借助一只支承在支柱上直角朝向夹持面的夹紧螺栓使两个罩部件相互张紧固定。
在罩上可以设置一个连接装置来固定至少另一个罩部件。这样能够将附加的元件固定到罩上,从而改进了喂纱器的多样性。连接装置最好是一种带一个可拉紧导板的夹紧连接。
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是,罩部件至少在其内侧设计成电绝缘的。但罩体最好部分或全部用塑料制造。这样提供这种可能性,即导电轨为金属元件,不需要任何绝缘放置到罩的相应接纳位置。金属元件可以实现双重功能,即同时起到其他运动元件的轴承,比如电气开关、停止器,探纱器或类似的元件。
如果喂纱器的罩是塑料制造,运行经过导纱元件的引导纱可能产生静电荷,最好至少能在一个静止的导纱元件用一根接地线来消除静电作用。这样就能减少飞絮聚积和降低或避免静电荷的破坏作用。接地可以借助一个与物体相连的装于罩内的电导体产生作用,该导体至少与一个导电并同纱相接触的元件相连。塑料罩壳可以由完全绝缘的材料或微导电的塑料组成。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细节优点可以从附图和以下的说明中得知。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展示在下述各图:
图1根据本发明的喂纱器的一个侧视图;
图2根据图1的喂纱器的透视图;
图3根据图1和2的喂纱器,安装在一台纺织机的夹持环上的一个俯视图;
图4根据本发明的喂纱器的另一种实施形式;
图5根据图4的一个喂纱器的截面图;
图6根据图1或图3的本发明喂纱器的一个第一个下罩壳部件的透视图;
图7根据图6的罩部件侧视图;
图8根据本发明喂纱器的一个上罩壳部件的透视图;
图9根据图8的罩部件的侧视图;
图10喂纱器的罩壳在其固定夹具区域内的横截面图;
图11一个设置在喂纱器罩上的纱线张力器的透视详图;
图12一个固定夹具件的连接夹紧装置的透视图;
图13根据图12用于连接夹紧装置的一个盖帽透视图;
图14喂纱器固定装置的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形式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展示了一种依据本发明的喂纱器1的侧视图和透视图。喂纱器1用作输送一根纱2到纺织加工机器,例如一台针织机。喂纱器1有一个罩壳3,用作为喂纱器1全部元件的基架。罩壳在一端设置有一个固定装置4,起到支承和固定喂纱器1到纺织机的一个合适的支架5如一条轨或一个环上。图3展示了这种机器侧的夹持装置5。这种装置例如以已知的方式借助一个矩形截面的环和一根在其外侧敷设的联接电缆构成。一根皮带5a用作传动所有喂纱器1。
罩3如图5所示(就略加改变的实施形式来说)是被一根轴6穿过,该轴支承在罩3内,大致垂直配置,可以旋转。用作支承的两个球轴承7,8是固定在罩壳3的相应的轴承壳9,10内。
轴6在其下端支承着导纱滚筒12,该滚筒上绕有一圈或多圈纱线2。导纱滚筒12是由一根轴6支承和驱动。为此,轴6在其上端支承着一个或多个齿形皮带轮14,15,它们在本文所述实施例中是借助球轴承16,17可旋转地支承在轴6上。齿形皮带轮14与皮带5a啮合,其下边在图5中用虚线表示。一个可移动的连接圆盘18安置在齿形皮带轮14,15之间。该连接圆盘在其两个平面上有齿连接环21,22,用它们使齿形皮带轮14,15可选择地与轴6连接并作为轴的传动装置。连接圆盘18因此设置有连接齿尖。
罩壳3最好是由多个部件组成。一个下罩壳部件25具体展示在图6,7中。罩壳部件25是一个大致贝壳形的塑料注塑件。为了构成固定装置4,罩壳部件25有一个侧视为U型的,带其钳口向下开的区段26,其内部轮廓与机器侧的固定轨(夹持装置)相适配。在限定钳口的支柱26a上,设置有边侧凸块27作为传递这种向外伸展钳口的力到另一个罩部件33上。因此支柱26a是最初支承在夹持装置上的腿,在该腿的一侧支承在罩部件33(图9)的一个相应的腿上。在对应的钳口那边,情况则相反。这里的支柱26b是作为辅助的,即直接在夹持装置上支持。支撑板28是充当罩壳部件33的有关支柱的相应部件(82,参看图9)的支座,罩壳部件直接(主要)与夹持装置相接触。
罩壳3上的固定装置4设计成罩壳3的固定夹具,因此不需设置任何受力的元件,增强元件等以与罩不同的材料制成。固定装置4区域内的罩壳3截面可以从图10看出。上罩壳部件33和下罩壳部件25一起固定在一个大致为箱型的空心体上。这种组装在一起的方式是,即罩壳部件25在图10中所示的截面是大致扁平的,与U型上罩壳部件33相叠接。在封闭的内室中可以安置加强助33a,33b和33c。必要时,这些肋也可以较多地或全部地填满。但最好如图8所示,这些加强肋较为窄。中间较宽的肋33b可以如图8所示又分成多根肋,使罩壳部件33的任何点不产生很大的塑料体积。这样可避免太大的材料厚度。
两个罩壳部件25,33构成的夹持器的空心型结构以及必要时备有的内部肋33a,33b,33c,保证了固定装置4足够的刚性来抵制趋向使钳口扩张的力。固定装置4也可以设计得窄一些,使喂纱器侧面下凸出或只稍为凸出,这些喂纱器1如图3所示相邻地在夹持环5得到位置。
贝壳形罩部件25在其下面有一个管形伸长部分31,它的里面构成轴承座10。另一管形伸长部分32按相反方向延伸通过罩壳3的内部垂直向上使罩壳部件25对准第二个上罩壳部件33。两个与管形伸长部分32相邻的销子34,35作为进一步的对准用,它们从罩壳部件25的底部垂直向上凸出。在固定装置4的区域内,设置了另一个销子36,销子有一个用于固定螺钉的孔。
如图6中看到,至少有两个保持在相应的缝隙内的金属片38,39放置到罩壳部件25内相应的插座。例如设计成U形弓的金属片38处于接地电位,有着切口41,42,43,44用于可旋转支承一个输入侧的探纱器45和一个输出侧的探纱器46,还有一个导纱器47,从而达到与外部的固定装置接地连接。这种连接主要是使固定装置与纱2接触。其他静止的或运动的导纱元件可以接地,但不是必须接地。
金属片39可以导向到两个分开的关闭电路的受导纱器45,46操纵的开关48,49。在远离开关48,49的终端,金属片可以设计成一个电气元件51的接线触点。该金属片可以用其另一端又同另一个导体52连接。为了接触到设置在机器侧夹持器上的一根导线,设置了窗口53,54延伸到固定装置4区域的罩壳内腔,借助连接元件可以达到。在固定装置的近邻安置了用于两个关闭电路的一个指示灯50,一旦开关48,49中的一个启动,指示灯变亮,探纱器45,46中之一个即向下旋转。指示灯插入到一个冲压成的导体轨中。
从图8和9可看到上罩壳部件33。其结构如贝壳形,在其内部有着空心栓61,62接纳下罩壳部件25的栓34,35。为了容纳空心栓36,设置了一个截面为圆形的凹槽63,在其底部有一个用于固定螺钉64的螺丝孔(见图5)。底部是一个属于连接装置的部件组成,以后文中再作详述。
为了调整罩壳部件33,25,尤其是为了达到球轴承7,8相互间有一足够的校直,在罩壳部件33中设置了一合适的座65来容纳管形伸出部分32。该座实质上是由一阶梯孔构成,孔可以接纳管形伸出部分32上部的,必要时设计成大致为锥形的末端。为了空隙少或无空隙的管形伸出部分32自由端的对中心,可以在座65的大致圆柱形外表面的圆周上安置轴向定向的肋66。
在罩壳部件33的外部,轴承座9与内部的座65同轴。此外在上罩壳部件33内设置有电气接触器例如两根电导体67,68的插座,电导体有着锥削的顶端69,70。顶端69,70突出在固定装置4的区域,其安置和保持的方式是,顶端通过窗口53,54(图6)凸伸出,特别从图4或图8中清楚可见。与下罩壳部件25的接触片的接触是例如在组装罩3时自动进行,例如这些接触片弹性地压向导体67,68。
在罩3中,在本实施例中的罩壳部件33中,传感器的一个闭锁装置71是装在支承上,可纵向移动,参看图1,8和9。它是由一块簿钢片组成,其自由端设计成把手72,突出于罩壳部件33。在罩壳部件33上还设置有一个从图1可见的凹槽73,槽内安置一个传感器闭锁装置71折弯的终端。传感器闭锁装置71可以移动地支承并且是这样的轮廓,即它开动时首先旋转一个传感器杆45,之后再旋转另一根传感器杆46从一自由向下悬挂位置进入到一个上部位置。
从图12上特别清楚看到,在罩壳部件33的固定装置4上设置有一个钳口形区段80,它能搭接到下罩壳部件25的一个区段26。这里有一后部的抵靠槽81,下罩壳部件25的突块27(图7)可以进入其内。在相对峙的一侧形成为一个支承点区域82,当它在钳口伸展方向受到负荷时,受到下罩壳部件25的支撑板28的支承。
在罩壳部件25,33之间形成一条大致水平的分界缝83。罩壳部件25,33就在这条分界缝相互叠接。大致在分界缝83的直线延长线上,在固定装置4的区域内构成一个单独在图12中所示的连接夹紧装置84。该装置是罩壳部件33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从图12上看到。这是由一块借助肋85与罩部件相连的平导板86组成,其自由端有一个带内螺纹的空心栓87,后者形成凹槽63的底部。空心栓87是由导板86支承并自由地凸伸到凹槽63。固定螺钉64座落在空心栓87内,使两个罩壳部件25,33相结合,当固定螺钉拧紧时,导板86略为变形。一只滑移到导板上的脚187,它具有一个与导板互补的形状,因而可紧固夹紧。脚187有两个楔子188,189,它们小间隙地适配到导板和相邻的罩壳面之间的空隙内。当导板86变形时,脚187被夹紧。在图4和图9中的一个罩帽89就是如图13具体所示的那样被固定。必要时,该罩帽也能取下,如图1或图2所示,用一个夹持弓90代替,夹持弓可以携带例如像一根小管91的导纱器。
夹持弓90可以搭接齿形皮带轮14,15。其夹持结构直接安置在固定装置4的附近。
为了使球轴承7,8可靠固定在轴承座9,10内,在每个球轴承7,8和轴承座9,10之间设置有弹性体元件。轴承座9,10最好在内部设置纵向肋或另一种方式的凸出区域,使弹性体元件在轴承外环和肋之间的纵向肋区域内有一些紧压。弹性体元件在温度变化,老化收缩和生产公差方面起到补偿作用。
罩壳部件25,33是借助固定螺钉64以及其他固定螺钉93a,93b相互紧固。此外,固定螺钉93a,93b可用来保持住罩3上的其他元件,例如导纱器94或一个捕结器95(见图5),捕结器是同接地的金属片38的导纱眼47作电气连接。可以直接在导纱滚筒12之前安置另一个导纱眼95a,该导纱眼固定在下罩壳部件25的一个伸出部上。在导纱滚筒下面可以安置其他的导纱元件96,97。
导纱元件96设计成钩子并且不可调整而固定,导纱眼97最好设计为一个可调节的防裂丝装置。例如导纱眼97是设计成钢丝弓,其两端有一只脚,可移动地支承在罩3上。下罩壳部件在其两侧都各有一个从图8可见的带垂直端面的袋98。上罩壳部件33(图8)有同袋98对应的夹板101,102,夹板在其内侧形成这样的型面,即夹板在袋98的两侧各有导槽103,104,其内可锁定钢丝弓。调节钢丝弓时可以压缩并从导槽103转换到导槽104以及反转都行。弓的下部形成一吊环的自由端,可以从第一位置,即靠近导纱滚筒下边缘的高度离开而转换到第二个位置,这时弓位于下边缘的下部较远但距离水平面更接近。
可选择地,在喂纱器1上设置一个能被驱动的纱线张力器105。视需要也可以设置不被驱动的纱线张力器。纱线张力器105有两个可从图11中看到的环106,107,每个环有一个内边缘和外边缘,两个环106,107的边缘是呈拱形分隔开。永久磁铁108使两个环106,107弹性地相互张紧。
两个环106,107有一个较大的对中心孔109,一根钢丝肋110穿过该中心孔。钢丝肋支承在一塑料导体111上,导体是由一钢丝箍112固定而且还有一条伸展到环106,107下部的腿114(图11表示直立着头部的纱线张力器105)。
钢丝箍112有两条腿116,117,支撑导体111和环106,107。腿被支承在一个导向部件118内,能纵向移动。腿117有一个向下,即向着环106,107弯曲的末端,在其末端上固定有一个插入件120,它借助一个螺旋弹簧119或其他一种弹簧支承在导向部件118上。另一个腿116大致是同腿117的自由端排成一行但又弯曲的离开它,其末端有一个挺杆121,该挺杆也可以用一个帽形塑料构成。
导向部件118最好是一个塑料元件带一个基座122和一个盖123,它们相互由一簿膜铰链124相连接。以一根设置在基座122的自由端125的肋125和一根设置在盖123的底切126形式的制动装置,使基座122和盖123能够相互固定。这里箍112的固定方式是,它只能在轴向移动,在其他方式下是固定的。因此纱线张力器105是一个便于组装和安装的固定组件。
为了接纳这种形式的张力制动装置,最好在罩3的上罩壳部件33设置一个口袋130。该袋可以设置导向机构,这样纱线张力器105可像抽屉那样推入到该口袋内。固定螺钉93b用作为锁定工具,阻止张力器从袋内滑出来。也可以选择设置制动器。
从图5可以看到,挺杆121进入到设置在伸出部分32中的凹槽132(见图6)。一个布置在轴6上,图中未表示的一个凸缘或凸轮,其安置方式是,凸轮当轴6转动一圈时传送一个脉冲到挺杆121,再传递到纱线张力器105。也可以在轴6和凸轮之间安装一个减速装置或一个变速装置类似一个转速计传动,专门根据轴6的一个固定转数传送一个脉冲到张力器105。
上述的这种喂纱器1工作原理如下:
喂纱器运行时是固定在一台需用纱的纺织机上。为此,固定装置4放置到一个夹持环上并将图5中未详细表示的位于螺母140中的一个螺栓拧紧。锥削的顶端69,70(图4)进入通过敷设在夹持环上一根电线的绝缘体,与环接触。此外固定装置4即在夹持环上被夹紧。在固定装置4区域中的两个相互叠合的罩壳部件25,33相互支承着,使两个部件同样夹紧在夹持环上。这时一根皮带放置到至少两个齿形皮带轮14,15之一上,有关的齿形皮带轮与轴6连接,牵拉一根纱。纱借助图5中的导纱眼或依据图1和图2的一根导纱小管进入到捕结器95和张力器105。这里纱被夹持在两个环106,107之中,然后运行经过探纱杆46和必要时通过导纱眼95a到达导纱滚筒12。纱2在导纱滚筒绕一圈或多圈,然后运行通过滚筒12下边缘进入可调节的导纱箍197。纱通过该箍之后进入输出眼96。纱张力传感器45位于输出眼96和导纱箍97之间贴靠着纱2。
如果传感器锁闭装置71在纱2喂入之前启动,两根探纱杆45,46就转向其上部抬高的位置,这样穿纱就能容易。纱穿入后,传感器锁闭装置借助手柄72松开,这样探纱杆45,46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往下行,贴靠着纱2。
导纱滚筒12在运行时受到驱动而旋转,通过纱线张力器105抽取纱。纱是经由下滚筒边缘积极地喂到纺织机上。在此过程中,两个探纱器45,46上的纱张力应为如此状态,即两根探纱杆位于抬起的位置。与此相对应地安置在罩壳中的开关48,49未予启动,以及安置在罩壳3中各方位都看到的信号灯50是暗的。但如果由于一次断纱,探纱器45,46中之一个即下落,信号灯50获得电流而变亮。图4展示了该探纱器45。假设在捕结器95上发生纱线断头,纱2的断头正好从纱线张力器105中跑出。探纱器46因此下落,这样开关49即能动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必要时,导纱滚筒1可以改造,例如握持架90更换成罩盖89。为此将固定装置64稍为松开,然后握持架90或罩盖89就能从连接夹紧装置84中取出。之后,其它的一个部件就可移入连接夹紧装置84上,并拧紧固定螺丝64。
喂纱器1在纱线引出方面也可以简单方法进行改装,导纱箍97的位置可以作如下调整,纱或多或少经由导纱滚筒12的下边缘牵引出。只能在一条通道上调节,在该道上导纱箍的高度和与轴6的旋转轴间距同时可以变动。调节装置是借助一大致为线性导向与轴6的旋转轴形成30°至40°锐角的定向。
图4展示了喂纱器1的一种改进实施形式。它同上述喂纱器1的区别在于固定装置4的结构。固定装置在远离钳口这边设置有属于罩壳部件33的加强肋33a′,33b′,33c‘,其特征在于,它们凸出到如图14虚线所示,由传动皮带下边所确定的高度。肋33a′,33b′,33c′的壁厚不应太厚,基本上应小于各自的高度。这样固定装置4产生的这种能抵抗扩张力的高刚性,可以省去夹具中的插入件,金属插入件或其他起增强的附加部件。只要求有图5中可见的螺母140。其他金属元件都可以省略。
根据本发明的喂纱器1有一个用塑料制的,最好为两个贝壳形的罩3。为了与机器侧的夹持架连接,设置了一个用塑料制的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是借助合适的形状得到加固,不需要用金属插入件。罩的两半各自支承用于一根直通轴的一个轴承,轴的一端承担一个导纱滚筒,另一端承担着传动装置,例如皮带轮14,15。固定装置用来使两个罩壳部件相互结合在正确的位置。为了维修,可以方便地开启罩3。

Claims (9)

1.一种用于纺织机的喂纱器(1),它具有一个罩壳(3),该罩壳有一个用于固定在机器侧的一个夹持装置上的固定夹具(4),其特征在于,罩壳(3)是用塑料制造以及固定夹具(4)在垂直于该固定夹具的方向上具有一个矩形的、空心的截面,该固定夹具接收夹持力的区段全部是由与罩壳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夹具(4)有一个接纳机器侧的夹持装置的钳口,以及罩壳(3)是分为两个部件,钳口至少设置在罩壳部件(25,33)的一个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罩壳部件(25,33)是相互叠接在固定夹具(4)的区域内,以及罩壳部件(25,33)在固定夹具(4)区域内借助至少一个支撑件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在罩壳(3)上设置一个连接装置,用于连接至少另一个罩盖(89)或一个握持架(90)。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安置在固定夹具(4)的上面。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在罩壳(3)内设置有插座,其内插入有金属片(38,39),该金属片作为导体轨道,用于电气开关、停止器、指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在罩壳内安置有电气接地导体,导体至少同一个接触纱的元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该喂纱器具有可移动支承的传感器元件,所述传感器元件支承于金属件的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喂纱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夹具(4)的内室含有相互平行配置的肋(33a′,33b′,33c′)。
CNB008127786A 1999-07-12 2000-07-07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Ceased CN12305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32481.6 1999-07-12
DE19932481A DE19932481A1 (de) 1999-07-12 1999-07-12 Fadenliefergerät für Textilmaschinen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94513A Division CN100372983C (zh) 1999-07-12 2000-07-07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3821A CN1373821A (zh) 2002-10-09
CN1230581C true CN1230581C (zh) 2005-12-07

Family

ID=791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94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983C (zh) 1999-07-12 2000-07-07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CNB008127786A Ceased CN1230581C (zh) 1999-07-12 2000-07-07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94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983C (zh) 1999-07-12 2000-07-07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6932293B1 (zh)
EP (1) EP1194622B1 (zh)
KR (1) KR100438231B1 (zh)
CN (2) CN100372983C (zh)
AU (1) AU6818100A (zh)
BR (1) BR0012396B1 (zh)
CZ (1) CZ200227A3 (zh)
DE (2) DE19932481A1 (zh)
EG (1) EG22123A (zh)
PE (1) PE20010590A1 (zh)
RU (1) RU2268227C2 (zh)
TR (1) TR200200022T2 (zh)
TW (1) TW464704B (zh)
UA (1) UA73510C2 (zh)
WO (1) WO20010044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8931B4 (de) * 2003-04-26 2005-10-20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DE102004039415A1 (de) * 2004-08-13 2006-02-23 Iro Ab Fadenverarbeitendes System und Fadenliefergerät
JP4955325B2 (ja) * 2006-07-11 2012-06-20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ロールの支持装置
EP2047018B1 (de) * 2006-08-02 2011-12-21 Memminger-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mit abnehmbarer fadenliefertrommel
EP2076620B1 (de) * 2006-10-06 2016-03-16 Memminger-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US7997283B2 (en) 2007-04-24 2011-08-16 Pacific World Corporation Artificial nails including application tabs
DE112007003544B4 (de) * 2007-06-27 2019-06-06 Memminger-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mit überlastsicherer Befestigungsklemme
US7959315B2 (en) * 2008-08-06 2011-06-14 Suen Ching Yan Interchangeable illuminated ornament
ITMI20112091A1 (it) * 2011-11-17 2013-05-18 Btsr Int Spa Alimentatore di filo, del tipo ad accumulo e con freno magnetico
CN103205855B (zh) * 2012-01-17 2015-08-12 陈仁惠 轻量型送纱器构造
DE102012104976B4 (de) * 2012-06-08 2015-11-05 Memminger-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CN103572489B (zh) * 2012-08-08 2016-09-14 陈仁惠 送纱轮改良构造
CN103966758B (zh) * 2013-01-24 2016-02-24 陈仁惠 针织机停车器警示控制装置
IT201700121233A1 (it) * 2017-10-25 2019-04-25 Bsa Project S R L Placchetta e gruppo di guida per fili di alimentazione in un macchinario tessile
CN109811462A (zh) * 2019-04-08 2019-05-28 邹伟夫 一种织袜机输纱机构
TWD208194S (zh) * 2019-06-12 2020-11-11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紡織機組件
TWD207736S (zh) * 2019-06-18 2020-10-11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紡織機構件
TWD208198S (zh) * 2019-06-18 2020-11-11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紡織機構件
TWD210323S (zh) * 2019-06-18 2021-03-11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紡織機構件
TWD210322S (zh) * 2019-06-18 2021-03-11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紡織機構件
DE102023114844B3 (de) 2023-06-06 2024-05-16 Memminger-IRO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Fadenliefergerä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50866A (en) 1949-12-22 1953-09-01 Bendix Aviat Corp Bearing
DE2444186A1 (de) * 1974-09-16 1976-03-25 Iro Ab Fadenliefervorrichtung fuer textilmaschinen
US4227657A (en) * 1979-02-02 1980-10-14 Simin Solomon K Device for feeding yarn to a knitting machine
US4290565A (en) * 1980-03-13 1981-09-22 Smith Leonard R Yarn tension device
JPS60188272A (ja) * 1984-03-06 1985-09-25 Fukuhara Seiki Seisakusho:Kk 編機における積極型の糸送り装置
DE3429207C2 (de) * 1984-08-08 1986-06-19 Gustav 7290 Freudenstadt Memminger Fadenliefervorrichtung für fadenverbrauchende Textilmaschinen
ES8704217A1 (es) * 1986-06-23 1987-04-01 Jumberca Sa Perfeccionamientos en los alimentadores de hilo a maquinas textiles
US5156079A (en) * 1990-06-05 1992-10-20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Yarn carrier apparatus for braiding machines and the like
DE4116497B4 (de) * 1991-05-21 2006-10-19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Fadenliefervorrichtung
DE4301507C2 (de) * 1993-01-21 1995-01-26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bremse
SE511091C2 (sv) * 1993-04-21 1999-08-02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Garnmatare för textilmaskiner
DE19516719C2 (de) * 1995-05-06 1998-02-12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zuliefervorrichtung
US5860298A (en) * 1997-05-23 1999-01-19 Jen Hui Chen Thread feeder with thread-twisting preventive device for knitting mach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6818100A (en) 2001-01-30
KR100438231B1 (ko) 2004-07-02
TR200200022T2 (tr) 2002-10-21
EG22123A (en) 2002-08-30
KR20020020781A (ko) 2002-03-15
UA73510C2 (en) 2005-08-15
EP1194622A1 (de) 2002-04-10
BR0012396B1 (pt) 2011-07-12
US6932293B1 (en) 2005-08-23
WO2001004402A1 (de) 2001-01-18
RU2268227C2 (ru) 2006-01-20
CZ200227A3 (cs) 2002-04-17
DE50015493D1 (de) 2009-01-29
CN1373821A (zh) 2002-10-09
BR0012396A (pt) 2002-03-12
TW464704B (en) 2001-11-21
EP1194622B1 (de) 2008-12-17
DE19932481A1 (de) 2001-01-18
CN1654731A (zh) 2005-08-17
CN100372983C (zh) 2008-03-05
PE20010590A1 (es) 2001-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0581C (zh) 纺织机用的喂纱器
CN1140444C (zh) 提升设备
CN1776088A (zh) 钢丝绳插编机及钢丝绳套插接方法
CN104973450B (zh) Pp绳缠绕机
CN1052041C (zh) 带至少一个梳栉的经编机和用于这种经编机的可更换元件
CN1644776A (zh) 具有新型角连接器的综框
CN1120907C (zh) 用于双锁式针迹缝纫或刺绣机更换带梭心的梭心罩的装置
CN1153863C (zh) 全旋转梭
CN208471234U (zh) 并线机
CN213387238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供线机构的线张紧装置
CN1247847C (zh) 带有可调节导纱器的送纱装置
CN201224825Y (zh) 绳线绣装置
CN113295512A (zh) 一种电缆制造成型后表面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7055077A (zh) 刹车泵泵盖上料机的移料装置
CN208471259U (zh) 并线机的导向装置
CN1408912A (zh) 夹辊的夹具
CN108861810B (zh) 一种防断线的精确引线装置
CN215205504U (zh) 一种防尘条打捆缠绕机构
CN215051091U (zh) 一种新型的经编机分纱张力结构
CN1539034A (zh) 假捻变形机组和用于将长丝喂入该假捻变形机组的方法
CN216272449U (zh) 一种纺织机械导纱器
CN217544249U (zh) 一种线缆生产用叉绞机的制动装置
CN213939847U (zh) 一种智能穿绳机
CN218404809U (zh) 一种化纤布料的样板裁切机
CN220166932U (zh) 一种基坑锚索张拉锁定便捷施工的托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35 Partial or whole invalidation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Commission number: 4W02304

Conclusion of examination: Declaring the rights and rights of invention No. 1, 2, 4-7, 9 and 812778.6 invalid, and maintaining the validity of the patent on the basis of claim 3 and 8.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091029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1397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read-supplying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07

Patentee: Memminger-Iro GmbH

C35 Partial or whole invalidation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01213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1573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07

C35 Partial or whole invalidation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01213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1573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