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6076A - 假捻变形机 - Google Patents

假捻变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6076A
CN1216076A CN98800090A CN98800090A CN1216076A CN 1216076 A CN1216076 A CN 1216076A CN 98800090 A CN98800090 A CN 98800090A CN 98800090 A CN98800090 A CN 98800090A CN 1216076 A CN1216076 A CN 1216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filament
false twist
roller
conveying roller
textur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0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53C (zh
Inventor
托马斯·沃特曼
迪特里希·贝尔赫斯
赫尔穆特·洛伦茨
约翰内斯·布卢斯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arma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rmag AG filed Critical Barmag AG
Publication of CN1216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6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3/00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D02J13/001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in a tube or vess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6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singly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6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4Devic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8Rollers or other friction causing elements
    • D02G1/082Rollers or other friction causing elements with the periphery of at least one dis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捻变形机和一种使合成长丝各自在一个工位内卷曲变形的方法,其中在假捻区内装有一个停捻装置,一个加热装置、一个冷却装置和一个假捻器。其中长丝借助于一个输出辊从假捻区内拉出。按照本发明停捻装置是一个在圆周方向被长丝至少部分缠绕的可旋转的输送辊,它可以通过一个驱动装置这样地驱动,使长丝受到制动或输送,从而可以调整假捻区内的长丝张力。

Description

假捻变形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来使合成长丝卷曲变形的假捻变形机,和按权利要求51前序部分的用于卷曲变形的方法。
这一类假捻变形机具有许多工位-通常最多达216个工位,它们并排排列在机器的纵侧面。这里每个工位具有一个第一输出辊和一个第二输出辊。第一输出辊将长丝从喂给筒子中拉出,并将它输送到假捻区。第二输出辊将长丝从假捻区中拉出,并将它输送给卷绕装置,其中长丝速度和长丝的拉伸通过第二和第一输出辊之间的转速比来确定。
在合成长丝卷曲变形时长丝速度是正常的,它既要求一个相应长度的加热区又要求一个相应长度的冷却区。在假捻方法中所达到的卷曲的质量特别是受假捻区内各个区域中所存在的长丝张力的影响。例如众所周知,为了达到好的卷曲在加热区内希望有一个低的、还不致危及稳定的长丝流程的长丝张力。另一方面也观察到,随着长丝张力的提高在冷却槽区域内结果得到改进。因此很希望,调整假捻区内的长丝张力,它既在加热处理时又在冷却时导致好的结果。
由EP 0 638 675已知一种假捻变形机,它在假捻区内具有一个做成可旋转的输送辊的停捻装置。由此虽然通过停捻装置作用在长丝上的摩擦力仅仅导致长丝张力的微小改变,但是假捻区内的长丝张力绝对值基本上取决于第一和第二输出辊之间调整的拉伸比。因此假捻区内长丝张力的改变只有通过改变长丝速度才能达到。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能性,以便对在假捻区内起作用的长丝张力基本上与长丝速度无关地施加影响或者加以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可以达到一个特别柔和的长丝的铺丝(Anlegen)可能性、一种柔和的长丝的处理、从而达到较高的卷曲变形速度。本发明的目的还有,创造一种假捻变形机,在这种机器中每个工位可以与相邻工位无关地以简单的方法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和权利要求51的特征来解决。
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以及按本发明的卷曲变形方法其特征特别在于,在假捻区内长丝张力可以与拉出输出辊与接在假捻区后面的输出辊之间所调整的拉伸比无关地加以改变。这里在长丝中产生的假捻回行到为了在长丝中产生卷曲所要求的那么远。因此停捻装置直接装在加热装置前。长丝中的拉力受运行中的长丝和驱动的输送辊圆周面之间的摩擦性能的影响,这里输送辊可以这样地驱动,使得输送辊的圆周速度小于长丝速度。因而长丝带着滑动摩擦分量通过输送辊的圆周行进。由此达到假捻区内长丝张力的增大。
对于输送辊圆周速度等于长丝速度的情况,长丝通过停捻装置基本上以不变的长丝张力进行转向。在假捻区内作用着由引出输出辊和第二输出辊之间所调整的转速比得到的长丝张力。
为了在假捻区内产生低的长丝张力,需要这样地驱动输送辊,使得输送辊圆周的圆周速度大于长丝速度。因而在长丝和输送辊圆周面之间形成打滑,这促使长丝张力下降。为了在引出输出辊和停捻装置之间产生长丝的预拉伸,也适合于采用这种变形方法。
为了能够承受长丝的加捻力矩,必须由停捻装置产生一个反力矩。这可以特别优良地通过这样的方法达到:在输送辊缠绕区内的长丝之字形地在输送辊的外表面上行进。这时在每个转向点长丝和输送辊之间形成摩擦,它基本上仅仅抵消长丝的横向力。
输送辊圆周面上的之字形长丝轨迹可以特别优良地通过设置在输送辊圆周上的导丝元件来实现。由此可以实现垂直于长丝运行方向的任意形式的长丝偏移。这里长丝的最大偏移通过面对面的导棱的重叠来确定。偏移次数通过导丝元件相互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在一种优先的具体结构中导丝件做成环,它们从两个端面套在支承它的,得到驱动的输送辊上。这里可以在它们之间形成长丝轨迹或者做成这样、使长丝轨迹通过相应的、径向从环内表面出发的、从侧面装上去的扩展部分而形成。
在另一个优先的实施例中输送辊由两个盘做成,它们具有在其外缘处侧向伸出来的导丝元件,并相互这样地装在一个驱动轴上,使得在由导丝元件构成的圆周面上产生之字形长丝轨迹。
为了影响长丝在导丝元件导丝棱上的缠绕,如果导丝元件做成可调的特别合适。由此在输送辊的圆周面上只有较少的缠绕时在长丝内就能产生很大的摩擦力矩,用以承受长丝的加捻力矩。
长丝可以通过一个可运动的长丝转向装置特别柔和地铺放在输送辊上,此转向装置这样地直接装在长丝流程中输送辊的前面或后面,使得可以通过转向装置改变在输送辊上的包角。这里在输送辊上的包角可以在0到360°之间的范围内调整。这里长丝最好首先以非常小的包角铺放在输送辊上。然后可以通过长丝转向装置的运动不断地加大在输送辊上的包角,一直调整到对于输送所要求的包角或者对于长丝流程所要求的包角。
已经证实,如果导丝元件的导丝棱具有至少1.5mm的圆角半径特别合适。由此确保受到保护的长丝转向以实现之字形的长丝流程。
这里由长丝轨迹所“写”的之字应该包含一个朝输送辊的一端或另一端张开的至少100度的角度。
在输送辊的圆周面由导丝元件构成的情况下,在输送辊转速不变时可以达到圆周面圆周速度的改变。因此也可以在很小的程度上影响在输送辊圆周面上的包角。
按本发明的停捻辊的尺寸可以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但是为了能够承受长丝的假捻力矩,实际表明输送辊圆周面的直径应该保持在40mm以上。
为了提高输送辊的效果,如果输送辊圆周上具有多个平行地并排排列的之字形长丝轨迹特别合算。这里通过一个与输送辊轴线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承辊保证从一个长丝轨迹变换到另一个长丝轨迹。
通常,长丝轨迹,也就是说输送辊与长丝相接触的区域以及导丝元件上的转向部位设置耐磨涂层或者用合适的、耐磨的,例如陶瓷材料制造导丝元件,证明是有好处的。
在长丝中也可以借助于一个导丝辊使假捻得到足够的制动。这里要求导丝辊有一个止动棱(Anlaufkante),以便能够承受长丝的横向力。
在工作中在所有与长丝相接触的表面上或多或少出现磨损现象。但是这种磨损现象也导致长丝张力的变化。此外这还可能引起长丝走向的不稳定。因此如果按本发明的卷曲变形机配备一个控制装置,它和长丝张力传感器及输送辊驱动装置相连,这样的话特别有利。由此可以根据测出的长丝张力直接控制输送辊的驱动装置。如果给控制装置规定一个长丝张力额定值,那么可以借助于输送辊持续地调节长丝内的张力。
将长丝张力传感器装在加热装置前面,使在加热器内形成的拉伸点的位置基本上保持稳定,是有利的。此外由此可以在假捻区内保持尽可能小的长丝张力。
因为通常冷却阶段内的长丝张力高于加热阶段,而且又不能超过一定的水平,优先采用在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之间装有长丝张力传感器的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特别是当在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顺次设置在一个直线形长丝流程中的情况下,致使不可能通过转向导丝器提高长丝张力时。
在按本发明的变形机的一种特别优良的具体结构中设想,长丝借助于输送辊从喂给筒子直接引出。这时除长丝张力以外,长丝速度也由输送辊和接在它后面的输出辊确定。
这里输送辊优良的借助于一个电机驱动。因此每个工位可以与相邻工位无关地调整。从而在每个工位中可以产生基本上相同的很高的长丝质量。但是也可以将一组相邻输送辊一起通过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这里输送辊通过一个贯通的驱动轴相互连接,此驱动轴借助于一个电机驱动。
例如由DE33 24 243已知,工作部位的输出辊通过一个驱动电机驱动,其中第一输出辊和第二输出辊通过传动箱相互连接。这里相邻工位的输出辊由贯通的驱动轴构成。
在这种结构中当出现断丝时在输出辊上出现的卷团(Wicklerbildung)要不只有通过关掉整个机器、要不只能通过在驱动轴运转的情况下非常困难地排除。其次在一个工位中重新接头铺放长丝(Anlegen)时存在这样的问题,长丝必须铺放在具有很高的,工作所要求的输送速度的输出辊上。
在喷气变形机中为了制造喷气变形丝,通常输出辊通过单独的驱动装置驱动,如由DE36 23 370所知。这一类机器没有假捻区,所以可以实现喂给筒子和卷绕装置之间的比较短的长丝流程。这里输出辊合并成一个装在操作者作用半径内的,具有一个或几个驱动装置的模块。但是这里所用的导丝辊或皮圈输出辊(Riemchenlieferwerke)也有这样的缺点,断裂的长丝会造成一个费用高的待排除的卷团。
按权利要求20或21的本发明的特别优先的具体结构创造一种假捻变形机,其特征是:第一输出辊由一个输送辊构成,这里所要求的输送速度通过摩擦力传递到长丝上。为此长丝在圆周方向部分缠绕在输送辊上,其中长丝垂直于它的流程方向来回偏移,使得在输送辊的圆周上产生之字形的长丝轨迹。通过在圆周上的之字形长丝轨迹使长丝的摩擦力提高到防止长丝在圆周面上滑动。此外之字形长丝轨迹还促使,在输送辊的圆周面上只有张紧的长丝,因为在长丝轨迹的转折点处必须克服滑动阻力。因此在长丝断裂时在输送辊的圆周面上不能形成牢固的卷绕。长丝将卷绕在长丝轨迹之外的圆周上,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去除。
输送辊各自可以相互独立地驱动,使每个工位可以单独地控制。由此可以特别良好地避免所谓的“sympathie”断丝。如果一个工位上的断丝引起相邻工位的一个或继续的断丝就叫做“Sympathie”断丝。因此用按本发明的变形机可以达到很高的流程可靠性以及最少的长丝报废量。
当然在安装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时在地面上的同轴度误差对输出辊决不会有影响。
在一种优先的实施例中输送辊可连接和/或可松开地与各个驱动装置相连。因此在出现卷团时输送辊可以方便地从工作部位上取下,并换上新的输送辊。由此明显缩短停机时间。
输送辊的驱动装置最好做成电机,它可以通过单独的变频器或成组的变频器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中输送辊各自通过一个与涡流制动装置组合在一起的驱动单元驱动。通过这样一种结构可以降低驱动装置的控制费用。
在按本发明的变形机的另一种特别优良的实施例中输送辊可以借助于一个铺放装置操作,由此可以在机器内实现短的长丝流程。在机器内输送辊可以安装在操作者仅仅用辅助装置就能达到的地方。由此还可以得到另一个优点,长丝可以以尽可能小的转向行进,使得可以进行只有很小摩擦部位的柔和的长丝处理。
由EP0 641 877 A2已知一种假捻变形机,它由一个卷绕机座、一个处理机座和一个筒子架机座组成。在卷绕机座和处理机座之间形成一条操作通道,以便自由地用手将每根长丝铺放在输送辊或其他处理装置上。这种结构导致复杂的长丝流程,在筒子架机座和处理机座之间的长丝流程内造成多个转向部位。
按权利要求26或27的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良的结构准备了一种假捻变形机,它把第一输出辊装在紧靠第一加热器入口的前面,并将加热器和冷却装置装在一个平面内。通过这种结构达到,在长丝通过加热器和冷却槽时只受到很小的摩擦力。借助于输出辊给长丝一个规定的输送速度。此外通过按本发明的结构可以放弃采用装在加热器前面的附加的停捻装置。在长丝流程内冷却槽后面的由假捻装置产生的长丝捻度只前进到第一输出辊为止。然后在输出辊内由于缠绕所产生的摩擦力矩或夹持使长丝上的捻度松脱。因此停捻辊确定了假捻区的边界。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还特别在于低的结构高度,因为加热器和冷却装置的安装平面是水平的,或者与水平线成很小的倾角分布。
按照本发明第一输出辊用一个铺丝装置(Anlegevorrichtung)操作。由此达到,长丝在流程开始时可以通过操作者可靠地铺放,或者在形成卷团时可以将它去掉。这里如果铺丝装置可以从操作通道一侧操作特别有好处。由此确保,在流程开始时长丝放入输出辊以及各个处理装置可以由操作者手工进行。
这里铺丝装置也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在第一部分内铺丝装置可以垂直运动,以便例如将长丝由操作者那里移动到对于铺丝所需要的工作高度。在第二部分内铺丝装置可以水平移动。使得例如长丝可以放入一个装在筒子架上方的转向辊内,接着将长丝引到输送辊上。
按权利要求29的假捻变形机的一种优良的具体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操作通道和用来清理变形丝卷筒的落纱通道相互分开。由此达到,完工卷筒可以随时由一个清理器械清理掉,以免操作者受到干扰。此外长丝直接从筒子架机座以很短的路程通向加热器入口。这时长丝优良地仅仅通过一个转向辊。
按权利要求31的一种特别优良的实施例设想,第一输出辊与铺丝装置的一个高度可调的铺丝臂固定连接。由此第一输出辊可以在操作位置和运行位置之间来回调整。在操作者可以达到的操作位置上长丝可以手动地铺放在第一输出辊上。然后通过铺丝臂将输出辊移动到对于卷曲变形运行所要求的运行位置。这时铺丝装置可以优良地同时将长丝铺放在第一加热器上,如由DE25 30 125(Bag.949)所知的那样。
在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一种优良的具体结构中,输送辊与铺丝装置的一个高度可调的铺丝臂固定相连,并借助于这个高度可调的铺丝臂在操作位置和运行位置之间调整。由此达到,在流程开始时长丝可以由操作者铺放,这提高铺丝的可靠性。其次当输送辊上出现卷团时可以通过操作者更换输送辊,或者在操作位置通过操作者不用辅助工具去除废丝。
按权利要求36的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先的具体结构促进各个工位的高度灵活性。由此一个工位的输出辊可以单独地进行调整。此外在卷绕装置前出现断丝时可以从输出辊上方便地去掉卷团。
这里输送辊的驱动装置通过一个控制装置相互连接,使得一个工位的输送辊的输送速度调整到对于长丝拉伸所需要的转速比。由此在输出辊之间可以实现任意的转速比。
按照要求15控制装置和一个长丝张力传感器相连,长丝张力传感器装在假捻区之内。由此对于过程所需要的长丝张力可以借助于输送辊加以影响。这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以后由于长丝导向零件的磨损现象使对于流程所要求的长丝张力增大到不能允许的程度时,特别有好处。此外用它可以进行具有非常小的长丝张力的特殊处理。在断丝时也可以通过它方便地关断输送辊。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结构设想,一个工位的控制装置与一个机器控制单元相连。由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实现输出辊转速的通过机器控制单元引入的集中的改变。如果例如在工位中应该提高长丝速度时,这种结构有好处。为此用机器控制装置进行工位的集中调整,而且还存在可能性,例如为了将输出辊从铺丝速度切换到工作速度,机器控制装置给控制装置规定一个时间函数。时间函数这样地控制输出辊速度的切换,使得不出现不许可的长丝张力尖锋。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先的具体结构中,工位中的控制装置与贮能器相连,它在断电时可以使工位之内的驱动装置有控制地制动。由此可以避免,在断电时导致流程非受控的中断,而引起断丝。
为了在流程开始铺丝时长丝内不产生张力尖峰,如果工位的输送辊在铺丝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输送速度特别有好处。由此起可靠地铺放长丝的作用。
输送辊上的长丝导向设计成这样,使得在输送辊上的包角可以大于180°,而在长丝内不产生明显的张力提高。长丝可以完全无张力变化地通过这种类型的输送辊转向。对于实现紧凑的机器结构这特别有好处。由此可以将机器部件拼装成各个模块。
本发明一种特别优良的具体结构在第二输出辊后面设置一个第二加热器和一个做成输送辊的第三输出辊。因此这种假捻变形机特别适合于聚酯纤维纱的卷曲变形。这里在第二加热器内进行长丝的后续热处理。其中长丝张力取决于加热器前后的输送辊的转速比。
这里可调加热器装在第二输出辊后面处理机座内。将长丝送去卷绕的第三输出辊装在卷绕机座上。
假捻变形机的另一种优先结构形式对于一个工位的每个机组具有单独的驱动装置。由此达到在丝线加工和机器结构方面的高度灵活性。在卷绕装置中往复运动机构和摩擦辊分别通过一个单独的驱动装置,最好是变频器控制的电动机驱动。假捻器也配备一个电动的单独驱动装置。
在卷绕装置的单独驱动装置的结构中,摩擦辊的驱动装置轴向内置在摩擦辊内这种结构形式特别有好处。由此可以制造特别紧凑的卷绕装置。
通常长丝在它送去卷绕以前配备油剂涂层。这类投射装置(Projektionseinrichtung)最好做成涂油辊装置。这里投射剂由油池中借助于一个辊子传送到长丝上。为了提高工位的灵活性,如果这个辊子借助于一个辊子电机驱动的话特别有好处。这里辊子电机与相邻工位无关地进行驱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先的结构形式中长丝流程内输送辊前面安装一个长丝制动器。这里长丝制动器可以这样地调整,使得产生一个规定的张力。这里长丝制动器可以优良地由多个被长丝部分缠绕的导丝器实现,其中一个导丝器做成可调的,以便改变包角。
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以及按本发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卷曲变形丝线时的高度灵活性。不管是细纤度的聚酰胺丝线还是粗纤度的聚酯纤维丝线都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假捻区内的长丝张力进行加工。
为了在很高的长丝运行速度时铺放长丝,按权利要求56的方法特别合适。为了避免很高的长丝张力尖峰,这里存在调整输出辊铺丝速度的可能性。由此第一输出辊以及第二输出辊可以以相同的速度运行。
输出辊从铺丝速度切换到运行速度优良地按照一个规定的时间函数进行。这里可以进行输出辊的集中调整。但是力求这样地规定控制输出辊的时间函数,使得只有在到达运行速度时才通过相邻输出辊的速度差调整到规定的拉伸比。由此避免在长丝放入每个机组以后在机器起动时出现不允许的长丝张力尖峰。
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也优先做成双联机。这里两个半台机器相互这样地布置,使得处理机座直接面对面地排列。由此达到,假捻器以及第二输出辊的电器驱动部件可以汇总在一个共同的驱动柜内。
按本发明的机器使得可以在很高的卷曲变形速度时进行特别柔和的长丝的卷曲变形处理。由于长丝在筒子架机座和处理机座之间基本上直线形分布,其中长丝跨过卷绕机座,实现机器较低的结构高度。虽然结构高度较低,假捻变形机仍然配备加热和冷却段,它也适用于粗的聚酯纤维丝线的高速度。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些实施例作较详细的说明。
其中表示:
图1和2在假捻区内带有长丝张力调节装置的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草图;
图3假捻变形机另一个实施例的草图;
图4至6做成输送辊的停捻装置;
图7和8停捻辊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9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一台双联机的示意图;
图11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和13带有单独驱动装置的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其他实施例;
图14图11的变形机的机器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5带有长丝转向装置的输出辊装置;
图16输出辊驱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7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另一个实施例。
在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下述实施例中相同功能的构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按图1至3的假捻变形机适于如下的说明。如果存在区别,在说明中将特别指出。
假捻变形机在纵向(在图中图纸平面是横向平面)具有很多工位,其中每个工位加工一根长丝。因为卷绕装置占有三个工位的宽度,机座9上在一个支柱中相互重叠地各自安装三个卷绕工位。因此在一个筒子架1上也相互重叠地各自安装三个喂给筒子7。
每个工位具有一个喂给筒子7,喂给筒子上卷绕着热塑性长丝4。长丝4通过一个顶导丝器12在一定的张力下通过第一输出辊13拉出。然后长丝4通过转向辊11转向停捻装置65,并通过一个窄长的加热装置18。在这里长丝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加热器做成高温加热器,其中加热表面温度超过300℃。例如由EP0 412 429(Bag.1720)已知这种类型的加热器。在这方面参照这份资料。
在加热装置18后面有一个冷却装置19。冷却装置19做成窄长的冷却槽。在加热装置18和冷却装置19之间长丝通过一个转向辊11引导,使得加热装置18和冷却装置19相互成V形布置。
但是按本发明的变形机并不局限于这种类型的布局,而是在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之间允许任何其他的布置,例如实现直线形长丝流程,如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
在冷却装置19后面有一个示意表示的假捻器20。这个假捻器20可以做成摩擦盘装置,例如像EP0 744 480(Bag.2322)中所说明的那样。
紧接着假捻器20另一个第二输出辊21用来牵引长丝4既通过加热装置18又通过冷却装置19。沿长丝流程方向第二输出辊后面有一个可调加热器22。这个可调加热器22可以做成弯曲的加热管,它被一个加热外壳所包围,其中加热管从外侧加蒸汽加热到一个规定的温度。但是可调加热器22也可以和第一加热器18一样做成高温加热器,
这里长丝4借助于另一个第三输出辊23从可调加热器中拉出,送给卷绕装置9。在卷绕装置9中长丝4卷绕在一个由摩擦辊24驱动的卷筒25上。在摩擦辊24前面有一个往复运动装置,借助于往复运动装置长丝在卷筒25上来回移动,并在卷筒上卷绕成交叉卷筒。
输出辊13、21和23分开地、按照工艺要求以不同的、相互处于一定比例的输送速度驱动。这个驱动可以以已知的方式借助于贯通的驱动轴进行,然后三个输出辊组件13、21和23的驱动轴一个接一个地,例如通过交换挂轮传动箱固定连接。
在按图1至3的实施例中停捻装置65各自做成输送辊30,它们被长丝4部分缠绕。这里长丝4以之字形轨迹在输送辊30的圆周面上行进,就像后面还要详细地说明的那样。输送辊30与一个驱动装置46相连。
在按图1的实施例中停捻辊30的驱动装置46与一个控制装置49连接。在长丝流程内停捻辊30和加热装置18之间装一个长丝张力传感器63。长丝张力传感器63与控制装置49相连。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长丝4用输出辊13从喂给筒子7中拉出,并输入假捻区。通过假捻器20对长丝4假捻。这样产生的假捻与长丝流程相反的方向回溯到停捻辊30。因此长丝以经过假捻的状态通过加热装置18和冷却装置19。长丝在假捻过的状态中在加热装置18内拉伸和定形,这导致加捻的强烈压印,从而导致长丝内良好的卷曲结果。借助于长丝张力传感器63在紧靠加热装置18的入口处测量长丝张力。这个测量值送给控制装置49,它在确定测量值和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的情况下相应地控制停捻辊的驱动电机46,使得产生所希望的长丝张力。用这种结构可以在特别低的长丝张力时运行。长丝借助于第二输出辊送假捻区中拉出,然后送到后续处理区,例如,送给可调加热器22以进行长丝的无收缩处理。这里在可调加热器入口的前面连接一个附加的输出辊也可能是有好处的,使得可以调整在后续处理区内的输送速度(减速),它与假捻区内输出辊输送速度的调整无关。在长丝流程内第二输出辊和附加的输出辊之间可调加热器的前面可以优良地安装一个射流喷嘴,以达到开松(ffnen)长丝进行更好地起皱处理。在后续热处理以后长丝卷绕成卷绕装置9的交叉卷筒25。
与图1的实施例不同,图2中的按本发明的变形机的实施例表示在假捻区内长丝张力测量的另一种可能性。这里长丝张力传感器63安装在加热装置18和冷却装置19之间。如果为了长丝的冷却应该调整到一个规定的长丝张力,那末这种变形方案特别有利。
按图3的实施例表示一种优先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中停捻辊30将长丝4直接从喂给筒子7中拉出。这里停捻装置起第一输出辊13的作用。在假捻区内长丝的速度通过输送辊30和第二输出辊的输送速度来调整。为了在输送辊30上得到一个确定的初始力以产生摩擦力,在顶导丝器12和输送辊30之间可以安装一个长丝制动装置50。这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特别简单的结构和工艺流程。
在图4至6中表示停捻辊或输送辊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它例如可以用在图1至3中的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实施例中。停捻装置由一个输送辊30组成,此输送辊在其圆周上有一个之字形长丝轨迹31。之字形长丝轨迹31通过这样的方法形成,在输送辊的圆周面36上交替地,在圆周方向相互间隔均匀地安装多个导丝器37和38(见图5)。导丝器37以其导棱39附设于输送辊30的端面40。导丝器38以其导棱45附设于相对的端面41。相邻导丝器的导棱39和45偏离中心平面43相互重叠地定位,使得缠绕导棱39和45的长丝在输送辊30圆周上占有之字形流程。如图5中可以看到的,相邻导丝器的导棱39和45做成这样,使得形成一个凹槽44,走过来的长丝4捕集在这个凹槽内,并可以在各个导棱39和45上导入圆周面36上。因此通过在导丝器37和38上的多次缠绕产生摩擦力,它可以承受长丝的加捻力矩。输送辊30与一个驱动轴29固定相连,驱动轴通过一个驱动装置(这里未画出)驱动。长丝内的张力受长丝4和圆周面36之间的滑动或附着摩擦以及长丝4和导丝元件37和38之间的滑动或附着摩擦的影响。作为影响长丝张力的另一个参数可以规定长丝在输送辊30上的进入和离开之间的包角。导丝元件37和38最好由陶瓷材料制成。
输送辊套在驱动轴42的末端。这里输送辊30通过一个形状吻合的插接连接与驱动轴42固定相连。输送辊30和驱动轴42之间的插接连接借助于一个挡圈47固定。由此可以用很小的费用更换输送辊30。
这里应该指出,在按本发明的输出辊中对于输送所需要的摩擦力也可以通过夹紧长丝的产生。
导丝元件37和38的交替布置也可以做成非均匀的,使得例如在输送辊部分区域内的缠绕通过两个顺序设置的每个导丝元件一片的导丝元件分成两半。
输送辊30设计成这样,使得可靠地传递在一个运行阶段内所必需施加的长丝张力,并避免长丝4和输送辊30之间的打滑,以造成作为良好产品质量先决条件的从一个工位到另一个工位相同的输送速比。这特别地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达到,使长丝轨迹31分布在一个几何上明确地规定的直径上,并由此从一个输送辊到另一个输送辊存在精确地可再现的速度比和拉伸比。这里作为参数可以改变输送辊直径,导丝元件在输送辊圆周上的数量从而还有间距,输送辊宽度,以及此外通过导丝表面的材料的选择和通过长丝流程内输送辊的布局改变长丝进入和离开输送辊之间的包角。可以与长丝材料(支数、残余伸长)无关地在每个工位上单独地调整长丝输送速度和长丝的输入张力。这种调整可能性特别是在运行开始时用来铺放长丝有好处,以避免在长丝内出现张力尖峰。
在图7中表示停捻辊的另一个例子。这里停捻辊由两个相互同心地固定在驱动轴71上的盘72和73构成。这两个盘在其相互面对面的一侧的外缘处有导丝元件37和38。导丝元件37具有一个导棱39,它终止于一个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导丝面69。面对面地错开设置的导丝元件38具有导棱45,它同样终止于一个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导丝面75。导丝面69和75位于同一个直径上,因此对于长丝形成一个环形支承面。导丝元件37通过一个导轨28与圆盘72连接。导丝元件38同样通过一个导轨74与圆盘73连接。因此通过导向元件的径向调整可以改变由导丝面69和75构成的长丝支承面的直径。其次圆盘72和73可以相互移动,使得导丝棱39和45可或多或少地重叠。由此达到长丝在导丝元件37和38上的缠绕的提高。因此除了可以改变的转速以外对于停捻装置还有其他参数可供使用,以便影响长丝的张力。
图8中表示停捻辊的另一个实施例。这里导丝元件37通过一个圆环相互连接。导丝元件38也通过一个圆环相互连接。这里两个环形导丝元件的突起的导棱39和45相互错开地安装成这样,使它们相互咬合。由此形成一个凹槽44,走过来的长丝在这个凹槽内引导。这样长丝借助于导棱39和45通过转向被迫走一条之字形轨迹。这时长丝贴合在圆周形的导丝面69上。这里长丝在导棱39和45上的缠绕可以通过导丝元件38的轴向移动由一个调整装置68进行。这里导丝元件38通过导轨67与输送辊30相连。输送辊30同样套在驱动轴71上。在驱动轴71的轴端装在一个挡圈47,用以固定输送辊30和驱动轴71之间的连接。
下面的说明适用于按图9和10的假捻变形机的实施例。
这种假捻变形机由一个筒子架机座2、一个处理机座3和一个卷绕机座1组成。在处理机座3和卷绕机座1之间形成一个操作通道5。在卷绕机座1与操作通道相对的一侧离卷绕机座1一定距离处设有一个筒子架机座2。因此在卷绕机座1和筒子架机座2之间形成一个落筒通道6。
假捻变形机在纵向(图中图纸平面是横向平面)具有很多工位。每根长丝一个工位。卷绕装置占据三个工位的宽度。因此分别有三个卷绕装置-后面还要对此加入说明-装在卷绕机座1中的一个支柱上。
每个工位具有一个喂给筒子7,它上面卷绕着热塑性长丝4。长丝4通过一个顶导丝器12和一个转向辊11或一个导丝器在一定张力下由第一输出辊13拉出。在按图9和10的实施例中长丝在筒子架机座2和第一输出辊13之间不用导管引导。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长丝从喂给筒子输送到操作通道也可以采用导管。
在长丝流程中第一输出辊13的前面装有一个切丝刀14。当工作流程中第一输出辊13和卷绕装置之间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切丝刀14切断长丝。
这里第一输出辊做成输送辊30,它在其圆周上具有一个之字形长丝导槽31,如下面对图3至6的说明中所叙述的那样。这里输送辊30同时用作停捻辊,以便停止通过假捻器20在长丝中产生的加捻度。每个工位分别设有一个输送辊30。输送辊30借助于一个单独的电动驱动装置(这里未画出)驱动。输送辊30以及驱动装置通过一个支架15与铺丝臂16相连。这里在铺丝壁上同样固定一个装在长丝流程中输送辊30前面的切丝刀14。铺丝臂16与一个拖板32相连。拖板32通过一个直线驱动装置沿导轨33在一个-如图9所示-运行位置34和一个操作位置35之间运动。因此在开始运行时长丝可以由操作者手工铺放在输送辊上。接着借助于铺丝装置17将输送辊30移到它的运行位置。
但是这里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例如驱动一组输送辊的驱动装置位置固定地固定在机座上。然后输送辊可以在它们各自的运行位置与驱动装置相连。
但是还可以将第一输出辊位置固定地安装在机座上,并且例如通过一个用于多个工位的中央驱动装置驱动。因此在运行开始时借助于一个在铺丝装置上的可动导丝器将长丝从操作位置引到输出辊。然后将长丝铺放在输出辊上。
应该明确指出,第一输出辊也可以做成其他长丝输送装置,例如输送轴(Lieferwellen)或导丝辊。
沿长丝流程方向在第一输出辊13的后面有一个窄长的第一加热器18,长丝穿过这个加热器,在里面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加热器可以做成高温加热器,它里面加热表面的温度超过300℃。
在加热器18后面有一个冷却槽19。这里加热器18和冷却槽19在一个平面内一个接一个地排列成这样,使得基本上呈现一条直线形长丝流程。在冷却槽19后面有一个示意表示的假捻器20。
紧接着假捻器20另一个第二输出辊21用来拉动长丝既通过加热器18又通过冷却槽19。沿长丝流程方向第二输出辊21的后面有一个第二加热器22(可调加热器)。这个可调加热器可以做成弯曲的加热管,它被一个加热外壳所包围,其中加热管从外侧用蒸汽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可调加热器19可以和第一加热器18一样做成高温加热器。
在第二加热器22上沿长丝流程方向无接缝地连接一个平衡管29,例如由EP0 595 086(Bag.2045)已知这样一种平衡管。由此达到,使长丝4将加热器22的气氛输入平衡管29内。在加热器22和平衡管29之间的转折点有一个导丝器28。
在平衡管29的出口端有另一个第三输出辊23。在它的前面或后面有一个上油装置(未画出),它在长丝进入卷绕装置9以前修理长丝。在卷绕装置9中长丝卷绕在卷筒25上,卷筒25由一个摩擦辊24在圆周上进行驱动。在摩擦辊24前面有一个往复运动机构26,长丝4借助于它在卷筒25上来回运动,并在它上面卷绕成交叉卷筒。
在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中在第二加热器22的下方代替平衡管29首先在导丝器28的位置上安装第三个输出辊23,然后装一个射流喷嘴,此后设置另一个输出辊。由此可以将处理的长丝以可调的长丝张力在射流喷嘴内通过空气的喷射喷气变形、并且使单丝相互混合。
在平衡管29的上面有一个踏脚板27,它用来作为操作通道5。操作通道5做在运行机座3和卷绕机座1之间。冷却槽19装在操作通道5的上方,冷却槽主要支承在处理机座3上。在处理机座内相应于长丝流程装有假捻器20,第二输出辊21和第二加热器22。也就是说处理机座的特征在于,在它上面只有用于长丝处理的那些机器零件。
在卷绕机座1上背向操作通道5一侧的上部区域紧靠第一加热器18入口的前面装有第一输出辊13。第一加热器18同样支承在卷绕机座1上。相应于长丝流程第三输出辊23固定在卷绕机座1内它的下端。此外卷绕装置9也装在卷绕机座1上。
卷绕装置9具有一个卷筒寄存器8,当卷绕装置产生一个满卷筒25时,这个寄存器用来存放满卷筒。为了取下满卷筒25锭子支座回转并把满卷筒卸在滚道上。滚道是卷筒寄存器8的一部分。满卷筒25在滚道上等待直到送出。因此卷筒寄存器8的滚道安装在卷绕机座1与落筒通道6相邻并背向操作通道5的一侧上。落筒通道6沿卷绕机座1延伸,并做在筒子架机座2和卷绕机座1之间,它用来收取在卷筒寄存器8上等待的满卷筒。其次每个卷绕装置9附设一个筒管输入装置10,对此不再详细叙述。牵涉到一个筒管寄存器,它上面中间寄存多个空筒管。如果锭子支座上卷绕装置9产生一个满卷筒,并且满卷筒卸到卷筒寄存器上,那末每次给锭子座输送一个空筒管,并固定在它上面。
在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中机座件这样地布局,使得长丝从喂给筒子到卷绕装置画出一个6字形路程。其中长丝从筒子架出发直线形地在一个平面内在卷绕机座1的上方送到处理机座3。这里第一输出辊13这样地装入长丝流程,使得长丝不经过明显的转向从筒子架机座3上的转向辊11送到处理机座3上的假捻器20。通过这种非常保护长丝的引导长丝可以以大于1200米/分的变形速度运行,
安装在第一输出辊13和顶导丝器12之间的转向辊11也可以用一个导丝器代替。
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一个特别的优点是,处理机座3安装在机器的外侧。由此可以构成一个双联机如图10中所示。这里半台机器的处理机座可以直接相互并排安放,使得假捻器和输出辊的电气驱动部件可以集中安装在一个装在处理机座上的电气控制箱内。因此第二个半台机器镜像对称地装在第一个半台机器上。
按图11的假捻变形机其结构非常类似于按图9的假捻变形机,因此在这里参照对图9的说明。
在按图11的假捻变形机中输出辊13、21和23分别做成一个输送辊30,它在其圆周上具有一个之字形长丝导槽31,如前面对图4至6的说明中叙述的那样。每个工位配设输送辊30.1、30.2和30.3。输送辊30分别借助于一个单独的电气驱动装置46驱动。
输送辊30.1以及驱动装置46.1通过一个支架15与铺丝臂16相连。这里在铺丝臂上同样固定一个在长丝流程中安装在输送辊30.1前面的切丝刀14。铺丝臂16与一个拖板32相连。拖板32通过直线驱动装置沿导轨33在运行位置34和操作位置35之间运动,如图11中所示。因此在运行开始时长丝可以由操作者手动铺放在输送辊30.1上。接着输送辊借助于铺丝装置17移动到它的运行位置34。
但是这里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驱动装置46.1位置固定地固定在机座上。而输送辊30.1在其运行位置可以与驱动装置相连。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位内的柔性,卷绕装置9和假捻器20都可以与相邻工位无关地进行驱动。为此卷绕装置9有两个驱动装置。第一个驱动装置用来驱动摩擦辊24。这个驱动装置有益地由一个直接传动的电机构成,它内置在摩擦辊的轴内。第二个驱动装置用来驱动往复运动机构26。这个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步进电机,它借助于传动带来回移动一个导丝器。通过这种结构输出辊单独调整的可能性可以用来在一台变形机内制造不同的丝线。
在图12内示意地表示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这里机器的单个部件和图11中所示的机器相同。在这方面参照对按图11的实施例的说明。在按图12的实施例中部件的布局造成在加热器18和冷却槽19之间有转折的长丝走向。长丝通过输出辊13、21和23进行输送穿过机器。这里长丝4通过第一输出辊13从喂给筒子7拉出。在喂给筒子7和第一输出辊13之间装有一个长丝制动器50,以便由此建立一个起码的长丝张力。
输出辊13、21和23同样分别由一个在其圆周上具有之字形长丝轨迹的输送辊构成。这里在输送辊30的前面和/或后面装一个转向辊11,以便固定在输送辊上的包角。每个输送辊借助于一个电动机46驱动。其中一个工位的电动机46与一个控制装置49相连。通过控制装置49给驱动装置46规定各个输送辊30的理论输送速度。因此在输送辊30.1和30.2之间所形成的拉伸比基本上保持不变。
但是除了长丝速度之外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根据长丝张力来控制输送辊30。为此可以在假捻区内或后面安装一个长丝张力传感器,传感器将其信号传给控制装置49。
在第三输出辊23前面装有一个上油装置。这里上油装置由一个上油辊51组成。上油辊51借助于电机52驱动。上油辊51安装成这样,使得长丝4和它的表面相切。在上油辊51的下方固定一个油池53,油池内灌入上油剂。因此通过上油辊51的旋转上油辊表面上上的油从油池53中带出,并使之与长丝4接触。这种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工位中的长丝单独上油,而不会影响相邻工位中的长丝。
图13中表示假捻变形机的另一个实施例。机座件和部件的布局基本上相当于按图11的实施例。因此参照对于图11的说明。
在按图13的假捻变形机的结构形式中第二加热器22和第一加热器18组装成一个加热模块。为此长丝4在通过假捻器以后在输出辊21上转向360°,这里长丝4由一个附加的输出辊48从第二输出辊21中拉出,并送给第二加热器22。对于后续热处理所需要的长丝张力在输出辊48和第三输出辊23之间加以调整。然后长丝4从上面进入卷绕装置9。
输出辊13、21、48和23由输送辊30.1至30.4构成。每个输送辊30.1至30.4与一个驱动装置46.1至46.4相连。电机46又通过一个中央控制装置(这里未画出)控制。
图14中表示按图11的假捻变形机控制方案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这种结构中表示了沿机器纵侧面的每个工位的相邻的第一输出辊13.1、13.2和13.3。输出辊13.1、13.2和13.3分别通过一个驱动装置46驱动。每个驱动装置46配设一个控制装置49。因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单独地控制每个输出辊。控制装置49.1、49.2和49.3与一个中央机器控制单元相连。因此机器控制单元54可以直接地介入输出辊13.1、13.2和13.3的单个控制装置。因此可以对输出辊进行集中调整。这种类型的结构特别合适在断电时对输出辊进行受控的制动。为此对于每个长丝输出辊增加一个与机器控制装置54相连的贮能器,使得可以进行受控的制动。贮能器与配设于输出辊的控制装置49相连。
为了在铺丝以后使输出辊从铺丝速度切换到所需要的运行速度,给控制装置规定一个时间函数,用它来控制每个输出辊。特别是刚好在达到工位内最终有效的运动速度之前调整到确定长丝在假捻区内的拉伸比的、第一和第二输出辊之间的转速比。这里时间函数也可以使转速斜坡式、步进地或者累减地变化。
在图14中所示的假捻变形机控制方案的实施例中单个控制装置49.1、49.2和49.3也可以汇总成一个唯一的控制装置。当只要求集中调整输出辊时,那末特别地采用这种结构。
为了特别是在按图11的假捻变形机中在第一输出辊上可以进行柔和的长丝铺放,例如如图15中所示给输出辊配设一个长丝转接装置55。这里长丝转接装置55可以由一个回转臂56组成,它可回转地支承在一个回转轴58上。回转轴58固定在变形机的机座上,在回转臂56相对的自由端上装一个导丝器57。导丝器57可以通过回转臂56的回转运动进入长丝运动平面。这里根据回转臂56位置的不同使长丝4在导丝器57上这样地移位,使得调整到一个与回转臂的位置有关的在输出辊30上的合适的包角。因为在输出辊30上的包角影响待传递的压力的大小,因此用长丝转向装置同样可以影响长丝4内的张力,这里回转臂56可以与一个驱动装置相连,此驱动装置和一个控制装置和一个长丝张力测量装置连接在一个调节回路内。通过这样的调节可以直接通过在输出辊30上包角的大小调整到工艺所需要的任意的长丝张力。
图16中表示输送辊30驱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此输送辊30固定在一个轴60上。轴60在一个自由端上支承在机座中的一个轴承62内。在相对的自由端上轴60与驱动装置59相连。这里驱动装置59可以由一个气动运行的汽轮机构成。轴60在输送辊30和驱动单元59之间的一段内有一个涡流制动器作用在轴60上。由此可以方便地控制输送辊的圆周速度。这里驱动单元59以恒定的驱动力矩驱动轴60。现在通过或多或少地对驱动轴60加以制动来控制输送辊的圆周速度。
图17中表示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的另一个实施例。这里表示一台部分自动的假捻变形机的一半。因为两半部分是相互镜像对称安放的、在图17中仅仅表示和叙述双联机的一半。
如前面对图9已经说明过的那样,机器具有一个筒子架机座2、一个卷绕机座1和一个处理机座3。在筒子架机座2内多个喂给筒子成层地重叠安装。在筒子架机座2和卷绕机座1之间形成一个操作/落筒通道5。机座上方第一输出辊13、加热装置18和冷却装置19安装在同一个平面内。假捻器20和第二输出辊21支承在处理机座3上。处理机座3安装在卷绕机座的与筒子架机座相对的一侧。卷绕机座1和处理机座3相互直接拼接在一起。第二加热器22安装在处理机座内第二输出辊21的下方。卷绕机座1用来安装卷绕装置9。这里同样是多个卷绕装置成层地相互重叠安装。在每个卷绕装置内长丝卷绕成卷筒25。卷筒25装在锭子上,锭子通过一个摩擦辊24驱动。在卷筒前长丝流程内插入一个往复运动机构26。
在这种结构中第一输出辊13由输送辊30构成。输送辊30连同驱动装置(这里未画出)固定在一个高度可调的拖板32上。拖板32可以沿导轨33在操作位置35和运行位置34之间运动。
在这种布局中长丝4以直线形流程从筒子架机座2的顶导丝器12输送到输送辊30,并从那里到达机器的假捻区。假捻区以假捻器20和输送辊30限定。在假捻区内加热装置18和冷却装置19安装在同一个平面内。在冷却装置19的出口处经过假捻的长丝通过转向辊11到达假捻器20。第二输出辊21引导长丝从假捻区进入连接在后面的第二加热器22。从那里长丝经过第三输出辊23到达卷绕装置9。然后在卷绕装置9中长丝卷绕成卷筒25。在卷筒25卷完以后,借助于一个落筒机在假捻变形机上进行卷筒更换。为此在落筒机上装有多个操作装置,它们最好是气动操作的。在更换卷筒时落筒机开入操作/落筒通道5,使得借助于操作装置在各个卷绕装置9中同时进行卷筒更换。为此长丝首先并成一束、切断并抽吸、卸下并取走满卷筒。然后在每个卷绕装置中放入一个空筒管。放入长丝进行卷绕。每一个动作都通过落筒机的操作装置进行。在卷绕装置内可以开始新的卷绕过程。
在这种部分自动的假捻变形机中也可以实现特别柔和的丝线的处理。通过将第一输出辊装在紧靠加热装置18加热器入口的前面以及筒子架机座2的上方实现带有较少转向的长丝流程。

Claims (59)

1.带许多工位的,用于合成长丝卷曲变形的假捻变形机,它在一个工位中一个假捻区之内具有一个停捻装置(65)、一个加热装置(18)、一个冷却装置(19)和一个假捻器(20),其中在假捻区内在长丝(4)内回行的假捻度借助于停捻装置(65)得到制动,并且长丝(4)借助于输出辊(21)从假捻区中拉出,并送到卷绕装置(9),
其特征在于:
停捻装置(65)是一个被长丝(4)在圆周方向至少部分缠绕的可旋转的输送辊(30),它可以通过驱动装置(46)这样地驱动,使得长丝(4)得到制动或输送。
2.按权利要求1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在圆周上至少具有一个循环的之字形长丝轨迹(31),使得长丝在输送辊(30)的缠绕区域内在输送辊(30)的圆周面(36)上之字形行进。
3.按权利要求2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在圆周上具有许多形成长丝轨迹(31)的导丝元件(37,38),它们以其导棱(39,45)在长丝轨迹(31)的转折点与长丝(4)相接触。
4.按权利要求3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导丝元件(37,38)是一个环,它们从输送辊(30)的两个端面(40,41)套在输送辊(30)上,并在它们之间形成长丝轨迹(31)。
5.按权利要求2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由两个盘(72,73)组成,盘(72,73)在外缘处具有侧向突起的导丝元件(37,38),并且盘(72,73)相互这样地固定,使得形成长丝轨迹(31)。
6.按权利要求3至5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导丝元件(37,38)可以这样地调整,使得改变长丝轨迹(31)的直径和/或长丝(4)在输送辊(30)上的圆周缠绕角度。
7.按权利要求3至6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导丝元件(37,38)可以这样地调整,使得改变长丝(4)在长丝导棱(39,45)上的缠绕角度。
8.按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一个可动的长丝转向装置(55)这样地安装在长丝流程中紧靠输送辊(30)的前面或后面,使得可以通过长丝转向装置(55)改变在输送辊(30)上的包角。
9.按权利要求6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长丝(4)在长丝导棱(39,45)上的缠绕具有至少为1.5mm的圆角半径。
10.按权利要求2至9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由长丝轨迹(31)画出的之字形交替地向输送辊(30)的一个或另一个端面(40,41)的同样大小的角至少为100°。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导丝的圆周表面(36)具有至少40mm的直径。
12.按权利要求1至11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在圆周上具有多个平行地并排排列的之字形长丝轨迹。
13.按权利要求1至12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和导丝元件(37,38)与长丝接触的区域具有一个耐磨涂层。
14.按权利要求1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做成导丝辊,它具有一个侧向支承缠绕在上面的长丝的止挡棱。
15.按权利要求1至13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驱动装置(46)与一个控制装置(49)相连,控制装置和一个长丝张力传感器(63)连接在一个调节回路内,并且驱动装置(46)依据长丝张力传感器(63)的输出信号来控制。
16.按权利要求15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长丝张力传感器(63)装在假捻区之内,特别是在加热装置(18)之前。
17.按权利要求16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长丝张力传感器(63)装在加热装置(18)和冷却装置(19)之间。
18.按权利要求1至13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直接将长丝(4)从喂给筒子(7)中拉出,其中长丝速度和拉伸比在假捻区内输送辊(30)和接在假捻区后面的输出辊(21)之间进行调整。
19.按权利要求18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驱动装置(46)驱动多个工位的多个组成一组的输送辊。
20.按权利要求18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驱动装置(46)与一个输送辊(30)相连,一个工位的各个输送辊(30)可以与这个工位的相邻输送辊(30)无关地、并且与相邻工位的相邻输送辊无关地驱动。
21.具有许多工位的,用来使热塑性长丝卷曲变形的假捻变形机,每个工位包括一个喂给筒子(7)、一个第一输出辊(13)、一个窄长的第一加热器(18)、一个窄长的冷却槽(19)、一个假捻器(20)、一个第二输出辊(21)以及一个卷绕装置(9),
其特征在于:
第一输出辊(13)由一个被长丝(4)在圆周方向部分缠绕的、在圆周上至少具有一个之字形长丝轨迹(31)的输送辊(30)构成,输送辊(30)和一个驱动装置(46)相连,并且一个工位的每个输送辊(30)可以与这个工位的第二输出辊(21)和相邻工位的相邻输出辊无关地驱动。
22.按权利要求20或21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可接通和/或可断开地与驱动装置(46)相连。
23.按权利要求20至22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驱动装置做成电动机(46)。
24.按权利要求20或22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驱动装置由一个带驱动单元(59)的涡流制动器(61)组成。
25.按权利要求18至24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在工位中可以借助于一个高度可调的铺丝装置(17)这样地操作,使得长丝(4)在运行开始时可以通过铺丝装置(17)铺放在输送辊(30)上。
26.按权利要求25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做成第一输出辊的输送辊(30),加热装置(18)和冷却槽(19)一个接一个地安装在一个平面内,以实现直线形的长丝流程,并且输送辊(30)装在机器的卷绕机座(1)的背向操作通道(5)的一侧上,并可以借助于铺丝装置(17)操作。
27.用来分别在一个工位内使许多热塑性长丝卷曲变形的假捻变形机,每个工位包括一个喂给筒子(7),一个第一输出辊(13)、一个窄长的加热器(18)、一个窄长的冷却槽(19)、一个假捻器(20)、一个第二输出辊(21)以及一个卷绕装置(9),
其中假捻变形机由一个筒子架机座(2)、一个卷绕机座(1)和一个处理机座(3)这样地拼装而成,使得多个喂给筒子(7)相互重叠地装在筒子架机座(2)内,同时多个卷绕装置(9)相互重叠地装在卷绕机座(1)内,其中第一输出辊(13)和第一加热器(18)支承在卷绕机座(1)上,和
其中冷却槽(1a)装在卷绕机座(1)和处理机座(3)之间形成的操作通道(5)的上方,
其特征在于:
第一输出辊(13)、第一加热器(18)和冷却槽(19)一个接一个地装在一个平面内,以实现直线形的长丝流程,和
第一输出辊(13)装在卷绕机座(1)的背向操作通道(5)的一侧上,并可以借助于一个铺丝装置(17)操作。
28.按权利要求25至27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铺丝装置(17)可以从操作通道(5)这边操作。
29.按权利要求27或28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筒子架机座(2)与卷绕机座(1)相对装在第一输出辊(13)这一侧,其中在筒子架机座(2)和卷绕机座(1)之间形成一个落筒通道(6)。
30.按权利要求29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第一输出辊(13)通过转向辊(11)将长丝(4)从喂给筒子(7)中拉出,并不经转向送给第一加热器(18)。
31.按权利要求26至30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输出辊(13)固定在一个支架(15)上,支架与铺丝装置(17)的一个高度可调的铺丝臂(16)固定相连,并且
第一输出辊(13)可以借助于高度可调的铺丝臂(16)在一个操作位置(35)和一个运行位置(34)之间调整。
32.按权利要求31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
输送辊(30)的驱动装置(46)与铺丝装置(17)的高度可调的铺丝臂(16)固定相连。
33.按权利要求26至32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在长丝流程内第一输出辊(13)的前面装一个切丝刀(14)。
34.按权利要求31至33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切丝刀(14)与铺丝装置(17)的高度可调的铺丝臂(16)固定相连。
35.按权利要求27至34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工位的第一输出辊(13)可以借助于一个单独的驱动装置驱动。
36.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第二输出辊(21)由一个被长丝(4)在圆周方向部分缠绕的、在圆周上至少具有一个之字形长丝轨迹(31)的输送辊(30.2)构成,
输送辊(30.1;30.2)各自与一个驱动装置(46.1;46.2)相连,并且一个工位的各个输送辊(30.1;30.2)可以与这个工位的相邻输送辊以及相邻工位的相邻输送辊无关地驱动。
37.按权利要求20至26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
一个工位的驱动装置(46)与一个控制装置(49)相连,并可相互独立地通过控制装置(49)控制。
38.按权利要求37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一个工位的控制装置(49)与机器控制单元相连。
39.按权利要求37或38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一个工位的控制装置(49)与一个贮能器相连,贮能器能使驱动装置(46)在断电时受控地制动。
40.按权利要求36至39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一个工位的输送辊(30)在铺放长丝(4)时以基本相同的速度驱动。
41.按权利要求36至40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一个工位的至少一个输送辊(30)以一个大于/等于180°的包角被长丝(4)缠绕。
42.按权利要求1至41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位在第二输出辊(21)后面具有一个第二加热器(22)和做成输送辊(30.3)的第三输出辊(23)。
43.按权利要求42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加热器(22)支承在处理机座(3)上,而第三输出辊(23)支承在卷绕机座(1)上。
44.按权利要求42或43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输出辊(21)和第二加热器(22)之间装有另一个做成输送辊(30)的输出辊(48)。
45.按权利要求1至44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一个工位的卷绕装置(9)和假捻器(20)通过单独的驱动装置驱动。
46.按权利要求45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9)的摩擦辊(24)可以通过一个轴向装在摩擦辊(24)内的驱动装置驱动。
47.按权利要求45或46的假捻变形机,
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9)的往复运动机构(26)通过步进电机驱动。
48.按权利要求1至47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上油辊(51)装在卷绕装置(9)之前,它通过电机(52)驱动。
49.按权利要求1至48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输送辊(30)圆周上具有多个形成长丝轨迹(31)的导丝元件(37、38),它们以其导棱(39、45)在长丝轨迹(31)的转折点处与长丝(4)相接触。
50.按权利要求1至49之任一项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在长丝流程内输送辊(30)前面装一个长丝制动器(50),为了改变长丝张力长丝制动器(50)做成可调的。
51.使合成长丝卷曲变形的方法,其中长丝从喂给筒子中拉出,在一个第一加热器中热处理,并在冷却装置中冷却;其中长丝在冷却后穿过假捻器,这里在假捻区内长丝内的假捻回行到停捻装置为止;
并且其中长丝借助于一个输出辊从假捻区内拉出,并送给卷绕装置,
其特征在于:借助于一个在假捻区之内的停捻装置可以调整假捻区内的长丝张力。
52.按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假捻区内长丝的张力大于、等于或小于假捻区前的长丝张力。
53.按权利要求51或5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长丝张力可借助于受驱动的输送辊控制。
54.按权利要求5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送辊的驱动装置与驱动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根据长丝张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这样地控制驱动装置,使假捻区之内的长丝张力基本上保持不变。
55.按权利要求53或5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假捻区内的长丝速度由受驱动的输送辊和连接在假捻区后面的输出辊确定。
56.在假捻变形机的一个工位内铺放长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位的输出辊分别通过单独的驱动装置控制,并且在输出辊的铺丝速度时长丝放入工作部位。
57.按权利要求5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输出辊的铺丝速度等于第二输出辊的铺丝速度。
58.按权利要求56或5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铺丝速度切换到运行速度按一个规定的时间函数进行。
59.按权利要求5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这样地规定用来控制输出辊的时间函数,使得正好在到达运行速度时形成由相邻输出辊的速度差确定的拉伸比。
CN98800090A 1997-02-04 1998-02-03 假捻变形机及变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8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704060.8 1997-02-04
DE19704060 1997-02-04
DE19705811 1997-02-15
DE19705812.4 1997-02-15
DE19705811.6 1997-02-15
DE19705812 1997-02-15
DE19726681.9 1997-06-24
DE19726681 1997-06-24
DE19727011 1997-06-25
DE19727011.5 1997-06-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6076A true CN1216076A (zh) 1999-05-05
CN1079853C CN1079853C (zh) 2002-02-27

Family

ID=2751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00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853C (zh) 1997-02-04 1998-02-03 假捻变形机及变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209302B1 (zh)
EP (2) EP0906459B1 (zh)
JP (2) JP4001634B2 (zh)
CN (1) CN1079853C (zh)
DE (2) DE59804187D1 (zh)
ID (1) ID21022A (zh)
TR (1) TR199801604T1 (zh)
TW (1) TW426761B (zh)
WO (1) WO199803396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572A (zh) * 2011-03-02 2011-06-29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假捻变形机生头拉杆装置
CN102644135A (zh) * 2012-04-28 2012-08-22 福建百川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型的m型加弹机及其悬挂式轴承结构
CN105297211A (zh) * 2014-07-03 2016-02-03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假捻加工机以及假捻加工机的生头方法
WO2019072764A1 (en) 2017-10-13 2019-04-1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TEXTURER MACHINE HAVING A CONTROL SYSTEM
CN110273206A (zh) * 2018-03-16 2019-09-2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假捻加工机
CN112011867A (zh) * 2019-05-29 2020-12-01 德特勒夫·格根斯 变形机假捻卷曲机组锭子转速受纱线张力控制的驱动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3357B (en) * 1998-05-22 2004-04-11 Barmag Barmer Maschf Texturing machine
EP1038058B1 (de) 1998-10-12 2006-07-05 Saurer GmbH & Co. KG Texturiermaschine
DE10026942A1 (de) * 2000-05-30 2001-12-06 Barmag Barmer Maschf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Texturiermaschine sowie eine Texturiermaschine
CN1313343C (zh) * 2000-11-09 2007-05-02 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 卷曲变形机和用于行进中的长丝生头的方法
DE10130389A1 (de) * 2001-06-23 2003-01-02 Barmag Barmer Maschf Falschdralltexturiermaschine
DE10146601A1 (de) * 2001-09-21 2003-04-10 Barmag Barmer Maschf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Texturiermaschine sowie eine Texturiermaschine
DE10218748A1 (de) * 2002-04-26 2003-11-13 Barmag Barmer Maschf Texturmaschine
FR2870838B1 (fr) * 2004-06-01 2006-07-07 Rieter Textile Machinery Fr Procede de pilotage des organes d'entrainement lineaire d'un produit filiforme notamment un fil textile pendant la phase de demarrage
US20060040090A1 (en) * 2004-08-17 2006-02-23 Frink Robert A High luster fiber material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s thereof
DE102006040065A1 (de) * 2006-08-26 2008-02-2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eines laufenden Garns sowie Zwirnmaschin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1363151B (zh) * 2007-08-06 2011-06-15 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纺纱器转杯刹车装置
DE102008033843A1 (de) * 2008-07-19 2010-01-21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Falschdralltexturiermaschine
DE102008064307A1 (de) * 2008-12-20 2010-07-01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Texturieren und Aufwickeln mehrerer Fäden
CN101824688A (zh) * 2010-04-30 2010-09-08 江苏宏源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弹力丝机
AT510668B1 (de) * 2010-11-06 2015-06-15 Saurer Components Gmbh Drallstopprolle
CN103014965B (zh) * 2012-12-28 2015-10-28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丝装置
EP3008232B1 (de) * 2013-06-11 2017-09-2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Texturiermaschine
EP3057896B1 (de) * 2013-10-14 2020-05-13 STC Spinnzwirn GmbH Vorrichtung zum extrudieren, verstrecken und aufwickeln einer schar von folienbändchen
JP6317239B2 (ja) * 2014-11-19 2018-04-25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仮撚加工機
CN104568412B (zh) * 2015-01-07 2017-04-1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多参数连续调节的退捻腔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5369415A (zh) * 2015-12-18 2016-03-02 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加弹机用粗旦poy原丝退绕张力平衡装置
JP6822708B1 (ja) * 2020-03-25 2021-01-27 株式会社Itoi生活文化研究所 複合紙糸及び該製造装置並びに該製造方法
CN115506059B (zh) * 2022-09-20 2024-01-05 嘉兴市百达喷织有限公司 一种假捻变形机及其换丝方法
CN117262895B (zh) * 2023-11-23 2024-02-02 吴江市兰天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络丝机收卷预处理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47994C (fi) * 1969-10-31 1974-05-10 Kemira Oy Kierteenpysäyttäjä
DE2009149A1 (de) * 1970-02-27 1971-09-09 Zm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7333 Ebersbach Falschzwirnvornchtung
FR2226489A1 (en) * 1973-04-19 1974-11-15 Chavanoz Sa Yarn texturing device using false twist bush - with pneumatic device for advancing yarn from bush to take-up device
DE2426276A1 (de) * 1974-05-29 1975-12-11 Pensensky Ni Ex K I Pryadilnyc Antrieb fuer zwirnorgane von spinn- und zwirnmaschinen
US4051650A (en) * 1975-06-17 1977-10-04 Asa S.A. Yarn texturizing machine
USRE30159E (en) 1975-07-05 1979-11-27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ktiengesellschaft False twist-crimping machine
CH606536A5 (zh) * 1975-07-05 1978-11-15 Barmag Barmer Maschf
DE2530125C2 (de) * 1975-07-05 1983-12-22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30 Remscheid Falschzwirnkräuselmaschine
CH594756A5 (en) * 1976-04-02 1978-01-31 Walter Ernst Twist run preventing device
FR2459847A1 (fr) * 1979-06-25 1981-01-16 Asa Sa Machine pour la texturation de fils par fausse torsion
DE3324243A1 (de) 1982-07-09 1984-02-16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30 Remscheid Falschzwirnkraeusel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ueberbrueckung kurzzeitiger spannun gsausfaelle an textilmaschinen
US4581883A (en) * 1983-11-21 1986-04-15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Yarn false twisting apparatus
JPS60126337A (ja) * 1983-12-07 1985-07-05 東レ株式会社 高伸縮性加工糸の製造方法
DE3623370A1 (de) 1985-07-13 1987-01-29 Barmag Barmer Maschf Texturiermaschine
DE3801506C2 (de) * 1987-02-05 1996-09-19 Barmag Barmer Maschf Falschzwirnkräuselmaschine
JPH01207428A (ja) * 1988-02-13 1989-08-21 Murata Mach Ltd 仮撚加工装置
US4905468A (en) * 1988-02-22 1990-03-06 Teijin Seiki Company Limited False twister
DE59007713D1 (de) 1989-08-09 1994-12-22 Barmag Barmer Maschf Heizeinrichtung.
GB9011879D0 (en) * 1990-05-26 1990-07-18 Rieter Scragg Ltd False twist apparatus
GB9202397D0 (en) * 1992-02-05 1992-03-18 British Tech Group Texturing yarn
CN1045320C (zh) 1992-10-08 1999-09-29 巴马格股份公司 假捻卷曲机
TW419540B (en) * 1993-08-09 2001-01-21 Teijin Seiki Co Ltd Method of yarn stretching and twisting and its device
TW340533U (en) 1993-09-04 1998-09-11 Barmag Barmer Maschf False twist crimping machine
DE59603042D1 (de) 1995-05-23 1999-10-21 Barmag Barmer Maschf Falschdrallaggregat
JPH0978372A (ja) * 1995-09-14 1997-03-25 Murata Mach Ltd 仮撚り機の糸通し装置
DE19652620A1 (de) * 1995-12-20 1997-06-26 Barmag Barmer Maschf Falschdralltexturiermaschine, insbesondere Strecktexturiermaschine für sythetische Fäden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572A (zh) * 2011-03-02 2011-06-29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假捻变形机生头拉杆装置
CN102108572B (zh) * 2011-03-02 2013-03-1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假捻变形机生头拉杆装置
CN102644135A (zh) * 2012-04-28 2012-08-22 福建百川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型的m型加弹机及其悬挂式轴承结构
CN102644135B (zh) * 2012-04-28 2016-08-03 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型的m型加弹机及其悬挂式轴承结构
CN105297211A (zh) * 2014-07-03 2016-02-03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假捻加工机以及假捻加工机的生头方法
WO2019072764A1 (en) 2017-10-13 2019-04-1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TEXTURER MACHINE HAVING A CONTROL SYSTEM
CN110273206A (zh) * 2018-03-16 2019-09-2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假捻加工机
CN112011867A (zh) * 2019-05-29 2020-12-01 德特勒夫·格根斯 变形机假捻卷曲机组锭子转速受纱线张力控制的驱动单元
CN112011867B (zh) * 2019-05-29 2023-10-24 德特勒夫·格根斯 变形机假捻锭子机组锭子转速受纱线张力控制的驱动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D21022A (id) 1999-04-08
EP1178139A3 (de) 2002-12-11
US6209302B1 (en) 2001-04-03
EP0906459A1 (de) 1999-04-07
DE59804187D1 (de) 2002-06-27
JP2007211391A (ja) 2007-08-23
WO1998033963A1 (de) 1998-08-06
JP2000508724A (ja) 2000-07-11
JP4001634B2 (ja) 2007-10-31
EP0906459B1 (de) 2002-05-22
EP1178139B1 (de) 2005-04-27
EP1178139A2 (de) 2002-02-06
TW426761B (en) 2001-03-21
DE59812760D1 (de) 2005-06-02
TR199801604T1 (xx) 2002-05-21
CN1079853C (zh) 2002-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53C (zh) 假捻变形机及变形方法
KR100484086B1 (ko) 사를방사하고권취하기위한방법및장치
KR101004979B1 (ko) 방사 및 권취 장치
CN101437991B (zh) 用于熔融纺造、处理和卷绕合成长丝的设备
RU255647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ядения из расплава, вытягивания и наматывания нескольких комплексных нитей
EP2407407B1 (en) Yarn threading method of take-up winding apparatus and take-up winding apparatus
CN1099478C (zh) 带有加捻单元的筒子架
CN106222820B (zh) 用于纱线重新成束的带有专用元件纺纱机的方法及纺纱机
CN100400728C (zh) 纺丝-拉伸-卷曲变形机
JP2010024610A (ja) 仮撚り繊維機械
CN101048540A (zh) 电动机和具有至少一个电动机的纺织机
US7392648B2 (en) Rotor Spinning machine
CN101634065B (zh) 假捻变形机
CN1662687A (zh) 用于引导、处理或输送至少一根长丝的装置
CN1272151A (zh) 卷曲变形机
CN1668791A (zh) 假捻变形机
US6402080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winding threads onto bobbins with random crosswinding
CN1065931C (zh) 假捻卷曲变形机和生产卷曲变形长丝的方法
CN102797062A (zh) 用于抽取和拉伸合成纱线的装置
CN1568382A (zh) 卷曲变形机
CN1550588A (zh) 用于长丝生头的方法和假捻变形机
CN100352985C (zh) 假捻卷曲变形机
CN1230578C (zh) 纺丝设备
WO2018177793A1 (en) A texturing machine with winding equipment
CN101258275A (zh) 用于引导和输送多根长丝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AURER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BARMAG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Sula GmbH & Co

Patentee before: Barmag Aktiengesellschaf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