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5086C - 电动辅助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辅助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5086C
CN1205086C CN01125582.XA CN01125582A CN1205086C CN 1205086 C CN1205086 C CN 1205086C CN 01125582 A CN01125582 A CN 01125582A CN 1205086 C CN1205086 C CN 12050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ehicle seat
framework
electrically assisted
sea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255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0435A (zh
Inventor
中込良夫
丸山智千
奈仓秀典
新村裕幸
伊势野满
福永诚
福间豪
鹿岛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178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7416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457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812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799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301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043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3024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0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0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50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50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55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crank shafts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简化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架。车架2由相互连接的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构成。后构架23是分割为左构架部分23L和右构架部分23R的铝模铸制造,在两部分之间设置收容着电池的电池箱16。在后构架23悬挂着电动辅助单元1。在突部25BR和25BL之间配设着电动辅助单元的悬挂部70b,与后构架23一起连接。

Description

电动辅助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车架构造简单、车座的高度调整范围大、且具有防盗用上锁装置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背景技术
具有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已为人所知,该人力驱动系统用于将施加在踏板上的踏力传递到后轮,该马达驱动系统可以根据上述踏力对上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例如,在特开平6-23928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该电动辅助自行车将从头管向下后方延伸的下降管(前侧车架)形成为箱状。在该电动辅助自行车中,在上述箱状的前侧车架内收容着电池及以电池作为电源的电动辅助系统。
另外,具有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已为人所知,该人力驱动系统用于将施加在踏板上的踏力传递到后轮,该马达驱动系统可以根据上述踏力对上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对于上述电动辅助自行车还提出了可避免被盗窃的上锁装置的方案。例如特开平9-142349号公报公开的上锁装置从主车架自由拉出地设有贯通车体主车架和车座立柱内的防盗用钢丝绳,将该拉出端部卷绕在桩等的不动物上,将车体构成为不动状态。该防盗用钢丝绳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在主车架和车座立柱内。
在现有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中,例如有将车座管插入车座立柱内,通过拉出或插入该车座管,调整车座的高度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作为这种自行车的一例,为了使骑车者的横跨性好,将车座立柱做成为弯曲或例如特开平11-10575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形式。
在后者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中,保持车座管的车座立柱配置在电动辅助单元(马达单元)的上方。因此,在将该车座立柱沿长度方向向下方延长时,该延长线与该电动辅助单元冲突。
另外,具有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已为人所知,该人力驱动系统用于将施加在踏板上的踏力传递到后轮,该马达驱动系统可以根据上述踏力对上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例如在特开平11-10575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可以自由地折叠车架的电动辅助自行车,该自行车可以从上述车架的折叠开口部使电池出入。
一般,自行车的下降管由单纯形状的管构成,在外观上认为是简单的构件,在实际上用一根管也可以获得充分的功能。与此相对,记载于上述公报中的下降管是为了收容电动辅助装置等而将其整体形成为箱形的复杂的构造。另外,上述上锁装置由于在不使用时将防盗用的钢丝绳拉入主构架和车座立柱中空部中,因此,被限定为主车架和车座立柱的中空部相互连通的构造。因此,不但构造复杂而且车架构造的设计自由度也低。
另外,在上述现有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中,有不能使用长的车座管而造成车座高度的调整范围不能大的问题。特别是在直径小的车胎(小于20英寸)的自行车中作为从大人到小孩都能骑的自行车,希望使车座的上下活动范围大。
在上述电动辅助自行车中,在(后车胎)(后轮)的前方上部设有后制动器的自行车中,从设在车体前部的手把上的制动器杆到后制动器延伸着后制动器钢丝绳。因此,制动器钢丝绳沿收容着电池的车架部分布置。这样,在将制动器钢丝绳子沿车架布置时,需要考虑到如下的情况。
即,在后轮的正前方搭载电池的自行车中,为了容易装卸电池,常常做成为将电池从上方向搭载在车体上的构造。在这样的构造中,必须以不给电池的装卸带来妨碍的方式配置后制动器钢丝绳。另外,在用盖覆盖搭载的电池时,也必须做到后制动器钢丝绳不对该盖的开闭产生妨碍。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现有问题的、在满足了功能上的要求的同时、具有构造简单的车架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造可以使车体成为不动状态的可以防盗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获得大的车座的高度调整范围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考虑了电池装卸的容易性的后制动器构造和变速机构造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动辅助自行车,是具有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自行车,该人力驱动系统用于传递施加在踏板上的踏力,该马达驱动系统可以根据上述踏力对上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其第一特征在于,该自行车包括含有前构架和后构架的车架、保持在上述后架上的车座立柱、含有上述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单元,用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构成上述后构架,并且从上述车座立柱附近起在后部将上述电动辅助单元悬挂在上述后构架上。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在靠近车体前方处相互结合着,并且在该结合部形成着上述车座立柱的保持部。根据第一和第二特征,由于电动辅助单元集中地配置在车座立柱的后方,因此,前构架和其周边的构造简单化。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由铝模铸制。根据该第三特征,可以实现车体的轻量化,并且可以将悬挂电动辅助单元用的毂部等容易地形成在后构架上。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是,在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间,电池的搭载部设置在上述车座立柱后部。根据第四特征,可以有效地利用左右构架部分间的空间。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是,上述后构架在侧视中在车座立柱的后方且紧接着车座立柱的部分处宽度宽。根据该第五特征,由于可以用上述宽度宽的部分覆盖电池的侧面,因此,在充分地保护了电池的同时可以使外观良好。
另外,本发明的第六特征是,具有在上述电动辅助单元悬挂位置的后方且后轮的前方将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相互连结的后部连结装置,上述后部连结装置兼作将上述电动辅助单元结合在上述后构架上的装置。根据该第六特征,可以兼作电动辅助单元对后构架的结合装置和连结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彼此间的连结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七特征是,具有跨挂在设在上述电动辅助单元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链轮和后轮侧的从动链轮上的链,上述链的受拉侧的长度方向几乎整个区域在侧视中与上述右构架部分重叠着。根据该第七特征,链的受拉部分的几乎整个区域由右构架部分覆盖着。
另外,本发明的第八特征是,具有设在上述结合部下方的、相互连接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的前部连接装置,上述前部连接装置同上述车座立柱的保持部协作与该车座立柱接触,具有可以两点支承该车座立柱的突部。根据该第八特征,车座立柱由后构架上部的保持部和上述前部连接装置两点支承。
另外,本发明的第九特征是,包括:形成在车架上的车座立柱保持部和至少下部从车架向下方突出地设定其上下动的行程并装卸自由地保持在上述车座立柱保持部上的车座立柱,其车座立柱,在其下部具有用于使该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上锁装置结合的结合部。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特征是,上述结合部是贯穿在上述车座立柱上的贯通孔,上述上锁装置由在上锁时穿过上述贯通孔并搭挂前车轮的钢丝绳和结合该钢丝绳两端的结合部构成。
根据上述第九及第十技术特征,由于使上锁装置与车座立柱的下部结合,因此,可以使车体与装卸自由地保持在车座立柱保持部上的车座立柱锁在一起。因此,可以由车体上锁防止车体被盗,并且还可以防止仅将车座立柱拿去的恶作剧行为。另外,车座立柱向下方突出的下端部与前轮接近,因此,容易搭挂钢丝绳,上锁操作容易。另外,在构架分割为前后的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前构架侧的前轮和后构架侧的车座立柱,即使在构架分割时也可以成为有效的上锁。将车座成为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位置中的最下方位置而将钢丝绳在不松弛的状态下上锁时,车座位于盖162的开闭范围中,车座由于钢丝绳不能向上方移动,因此,即使在忘了对盖上锁时,由于车座也不能进行电池的装卸,对电池的锁定更加有利。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是,在将车座管在车座立柱内出入而可以调整该车座立柱的高度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中,该车座立柱具有该车座管可向下方突出的开放端,支承在车架上的电动辅助单元位于该车座立柱的向下方的轴线的后方,在上述车座管向下方最大突出时,该车座管不与上述动力单元结合。根据该特征,可以加大车座管的高度方向的调整余量。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是,上述车座管在向上方最大突出时具有与上述车座立柱结合的止挡部。根据该特征,在骑车时,可以限制车座立柱作用在车架上的力,可确保车架的强度并可使车架轻量化。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三特征是,在具有传递施加在踏板上的踏力的人力驱动系统和根据上述踏力对上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的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中,包括从上方可以自由装卸电池地设置在车座立柱和后轮之间的电池搭载部、位于上述后轮前部的后轮制动器、使上述后轮制动器动作的制动器钢丝绳,上述制动器钢丝绳从设在上述手把上的操作部沿车架向后方延伸,通过电池搭载部的下部与后轮制动器连接。根据该第十三特征,可以设定制动器钢丝绳通过电池搭载部下部的布置,以不妨碍电池的装卸。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四特征是,后轮制动器安装在车架中的后构架上,上述制动器钢丝绳一旦从上述后轮制动器延伸到车体后方后,向下方弯曲,经由上述电池搭载部的下部而向前方延伸。根据该第十四特征,通过使制动器以避开后轮制动器前方的电池搭载部上方附近方式进行布置,可以不妨碍电池的装卸。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五特征是,上述电池搭载部配置在上下方向宽的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之间,上述制动器钢丝绳沿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中的任何一方的前部宽度宽构架的内侧向前方延伸。根据该第十五特征,制动器钢丝绳被布置在右或左构架部分的背后,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外观。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六特征是,备有设在支承上述后轮的轴上的变速机和使上述变速机动作的变速机钢丝绳,上述变速机钢丝绳从设在手把上的操作部沿上述车架向后方延伸,通过上述电池的下部与上述后轮制动器连接着。根据第十六特征,通过电池搭载部的下部地布置变速机钢丝绳,从而不会妨碍电池的装卸。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七特征是,上述变速机钢丝绳沿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中的另一方的前部宽度宽构架的内侧向前延伸。根据该第十七特征,由于变速机钢丝绳布置在右或左构架部分的背后,可以使外观良好。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八特征是,具有在内侧将上述制动器钢丝绳和上述变速机钢丝绳在前部宽度宽构架的内侧结合的固定部件。根据该第十八特征,由于在内侧将上述制动器钢丝绳和上述变速机钢丝绳固定在车架上,因此外观好。
另外,本发明的第十九特征是,设在上述手把上的操作部是将上述后轮制动器和变速机双方的操作机构组成为一体的组装体。根据该第十九特征,可以构成为从一处向后方延伸的两根钢丝绳子不烦杂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从左前方看后构架的立体图。
图3是后构架的俯视图。
图4是电动辅助单元周边的要部侧视图。
图5是图4A-A剖面图。
图6是设在前构架上的端部件的俯视剖面图。
图7是设在前构架上的端部件的正视图。
图8是端部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9是端部件的变形例的正视图。
图10是收容了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托盘的俯视图。
图11是收容了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托盘的立体图。
图12是设有托盘的四轮汽车的后部立体图。
图13是设有托盘的四轮汽车的后部的剖面图。
图14是图4的B-B剖面图。
图15是表示电池的构造的剖面立体图。
图16是电池箱的立体图。
图17是电池箱的剖面侧视图。
图18是手把立柱的接头的剖面俯视图。
图19是手把立柱的接头的要部立体图。
图20是手把立柱的接头的立体图。
图21是踏板的要部剖面俯视图。
图22是车座立柱的夹紧部件的俯视图。
图23是车座立柱的夹紧部件的正视图。
图24是车座立柱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车座立柱和车座立柱座的接合关系的立体图。
图26是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从右后方看的要部立体图。
图27是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从右后方看的要部立体图。
图28是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从右下后方看的要部立体图。
图29是左手把部的立体图。
图30是左手把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1是表示钢丝绳的固定连接状态的剖面图。
图32是表示钢丝绳锁的收纳样态的车架的要部侧视立体图。
图33是表示钢丝绳锁的收纳样态的前构架的要部立体图。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侧视图。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架2包括设置在车体前方的头管21、从头管21向大致水平后方延伸的管状的前构架22、与前构架22的后端连接的后构架23。后构架23是由左右一对的铝合金的模铸制品构成的分割构架。该分割构架构成为靠车体前方具有结合部231的两股叉状的构造体,在结合部231上形成着加厚部232,该加厚部232用于保持从结合部向斜后上方延伸的车座立柱3。在该加厚部232上设有束紧间隙,通过束紧夹紧构件233,车座立柱3由加厚部232确实地保持。通过松开该夹紧构件233,车座立柱3可相对加厚部232沿上下方向滑动,可以调整安装在车座立柱3的上端的车座4的高度。
在头管21上通过形成在其上部的轴部自由转动地保持着前叉5。形成在前叉5的上部的轴部的上端通过接头6结合着手把立柱7,在手把立柱7的上部结合着作为操纵方向装置的一部分的手把8。接头6由旋钮61的操作可以松开,由该操作可以以接头6为中心折叠手把立柱7。其折叠的形状参照图10、图11在后面进行叙述。在前叉5的下端自由旋转地轴支承着前轮WF。从操纵方向手把8的制动杆81向下方延伸的钢丝绳82的前端与设在前轮WF上的前制动器9结合。
后构架23由铰链24及设在铰链24的相反侧即车体左侧的锁定装置与前构架22连接着。通过解除该锁定装置的锁定,可以以铰链24为枢轴折叠车体,并且通过解除铰链24的结合还可以相互分离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锁定装置和铰链24在后详述。
后构架23的侧视外观是,靠近车体前方的部分宽度大,越向后方宽度越变窄的形状。在左右一对后构架23的后端之间轴支承着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在后构架23上设有后制动器10,钢丝绳83从手把8起延伸并与后制动器10结合。钢丝绳83由两根构成,一根是与设在后构架23上的后制动器10结合的后制动器钢丝绳832,另一根是与设在后构架23的后端部附近的变速机85结合的变速机钢丝绳831。钢丝绳83在其向后方延伸的途中由带84、84固缚在前构架22的下部。
在后构架23内,后制动器钢丝绳832分配在车体的左侧,变速机钢丝绳831分配在车体的右侧。分配在左右的后制动器钢丝绳832和变速机钢丝绳831在后构架23内向后方延伸。
图31是表示钢丝绳83的固缚状态的剖面图。在该图中,带子84可以由树脂等的可绕性材料构成,由嵌入形成在前构架22上的孔84a中的突起部84b和绕挂并保持钢丝绳83(变速机钢丝绳831、后制动器钢丝绳832)的保持部84c组成。保持部84c形成为上方具有开放部的U字形,钢丝绳83通过该开放部对保持部84c装卸自由。
在后构架23的宽度宽的部分即靠前方的下部悬架着电动辅助单元1,该电动辅助单元1配置在比上述车座立柱3的延长线更后方。电动辅助单元1由后构架23的左右分割部分的固结用螺栓25和螺栓27在组装后构架23时通过一起紧固而被固定。电动辅助单元1包括配置在其最下部的踏力辅助用的电动马达M和配置在马达M的上前方的曲轴11。在曲轴11的左右端分别固定着曲柄12,在曲柄12的前端设有踏板13。踏板13以沿车体的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状态使用,但踏板13和曲柄12的连接部也可以采用铰链,在不使用时可使踏板13沿曲柄12折叠。
从踏板13输入的踏力和根据踏力用于使该踏力减轻的马达M产生的辅助力通过电动辅助单元1内的含有齿轮的传动装置合力,其输出作为由链轮罩14覆盖着的驱动链轮(在图4中用符号33表示)的旋转取出。设有将驱动链轮的旋转传递给后轮WR的链15。前轮WF和后轮WR的直径都为16英寸。
由后构架23的上述宽度宽部分和上述结合部231以及在后部相互结合左右一对后构架23的螺栓25(或支承螺栓的突部)围绕的空间中安装着上述电动马达M和电池箱16,在该电池箱16中收纳着成为其它电器部的电源的电池。为了相互结合左右分割的后构架23的部分,除了上述螺栓25、27之外,还在与上述前构架22的连接部附近设置为了提高连接精度而夹设有定位销的固结部26、239。
上述车座立柱3由设在后构架23的上部的毂部231支承着,从其被支承部分向下方突出的延长部分通过上述固结部26和239之间。车座立柱3由用夹紧构件233夹紧了毂部231支承着同时也由固结部26、239定位,高精度地被支承着。特别是施加在车座立柱3上的骑车者的负荷欲使车座立柱3以毂部231为中心地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地作用着。这时,车座立柱3的转动由形成在固结部26上的突部限制,负荷由该固结部26的突部的侧面承受。这样,由于夹在车座立柱3上的负荷被分散到各个部位,不会要求后构架23的自身强度为需要以上。
车座立柱3延伸于被分割为车体左右的后构架23之间,其下端位于将分割的后构架23的各部分相互连接的螺栓26的下方。根据这样的构造,车座立柱3不仅由加厚部232保持,而且还由位于车座立柱3的下端附近的螺栓26保持,加在车座4上的负荷被可靠地担持着。
另外,通过将车座立柱3从毂部232中拔出而可以完全分离。车座4和车座立柱3的结合也可以采用车座立柱3和毂部232的结合构造。车座4和车座立柱3可以容易地结合、分离。
另外,毂部232在其下方具有可以将车座立柱3向下方突出的开放端,另外,电动辅助单元1位于该毂部232的向下方的延长线的后方地被配置着。因此,车座立柱3可以越过毂部232的开放端向下方突出。可以加长其长度。其结果,可以加大车座的高度调整范围即车座高度调整余量。
在不使用车辆时,通过松开夹紧构件233可以将车座立柱3进一步向下方降。像图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在车座4的最下点位置,车座立柱3向下方贯通后构架23,设定其下端延长到电动辅助单元1的前方位置的上下动的行程,在车座立柱3的下端穿设可贯穿防盗用钢丝绳71的钢丝绳通孔72。通过将可穿过该钢丝绳通孔72的防盗用钢丝绳71(或链、以下称为钢丝绳)例如如图示那样地越挂在前轮WF上用锁73上锁,前轮WF在防盗用钢丝绳71延伸的范围内其转动被限制。这样,在实质上,由于车辆的活动被限制,他人不能通过转动自行车使其移动。因此,车辆本体的防盗当然也可以采用可将车座支承柱3从毂部232拔出进行分离的构造,并且,可以避免车座立柱3由他人拔去。另外,在车架分割为前后的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前构架侧前轮和后构架侧的车座立柱,即使在车架分割时也能有效地上锁。
图2是从后构架23的车体左前方看的立体图,图3是其俯视图。在两图中,后构架23由左部分23L和右部分23R构成,设有可穿过上述螺栓25、27的突部25BL、25BR、27BL、27BR。在紧固部26上也形成着支承定位销的突部,但在图2、图3中未图示。突部25BL、25BR之间以及27BL、27BR之间夹着地配置着形成在上述电动辅助单元1的上端的吊挂部70b(也参照图4)与后构架23的左部分23L和右部分23R一起固结地被安装。
在后构架23的上面形成着用于安装电池箱16的座234、235、236、以及用于安装后制动器10的座237L、237R。另外,在后构架23上面的上述车座立柱用的毂部232的前部形成着安装座238,该安装座238用于安装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用于从电池将电流供电动辅助单元1等。
在座238上安装着用钥匙K操作的电源开关。电池箱16支承在座234、235、236上,收容在后构架23的左部分23L和右部分23R之间。
另外,在后构架23的前端即与前构架22的结合面上形成着作为铰链24的一部分的毂部241、和自由转动地支承锁定装置的销(未图示)的毂部28。在毂部241中插入枢轴销242,在其前端安装着垫圈243和挡圈244。构成铰链的一部分的前构架22侧的钩与该销242结合。
图4是表示后构架23和电池箱16及电动辅助单元1的安装关系的要部侧视图。在图4中,在电动辅助单元1的箱本体70的周围形成着用于将电动辅助单元1连接在后构架23上的吊挂部70a、70b,在吊挂部70a、70b前端上分别形成着毂部,在该毂部上分别穿着螺栓25、27。该螺栓25、27在贯穿后构架23的毂部25BL等,将吊挂部70a、70b连结在后构架23上,由此,电动辅助单元1被悬挂在后构架23上。电动辅助单元1的箱本体70为了轻量化最好由树脂成形品制作。
这样,将电动辅助单元1对后构架23的固定部和后构架23的左右分割部分彼此的固结部一统地设在一个部位,由此,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并且可以缩小设置这些固定部和固结部的空间,可以谋求在该部分的后构架23的尺寸的缩小。
在曲轴11上通过图未示的单向离合器结合着踏力输入齿轮30,该踏力输入齿轮30与合成齿轮31的小齿轮31a啮合。另外,在马达M的小齿轮29上啮合辅助动力齿轮(助推齿轮)32的大齿轮32a,与该大齿轮32a一体地旋转的小齿轮32b与上述合成齿轮31的大齿轮31b啮合。另外,合成齿轮31的大齿轮31b与固定在驱动链轮33的轴上的输出齿轮34啮合。最好是电动辅助单元1的箱本体70和助推齿轮32由用于轻量化的树脂成形品制作,从肃静性等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做成为螺旋齿轮。
在后构架23的后端设置支承后轮WR的车轴331,在该车轴331上通过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结合着从动链轮332。在驱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32之间张设着上述链15。
在图14中,符号H表示后构架23中的右侧构架23R内的链15的张拉侧15T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范围。从图4及图14可知,上述链15的张拉侧15T,沿其几乎整体在侧视中被该右侧构架23R罩着。因此,在不设置链15专用的罩的情况下可以覆盖链15,可以实现零件个数的减少。
这样,马达M的旋转通过小齿轮29和助推齿轮32传递到合成齿轮31,从曲轴11输入的踏力通过踏力齿轮传递到合成齿轮31。然后,踏力和辅助动力用合成齿轮31合力后传递到驱动链轮33,在通过从动链轮332传递到后轮WR。设置箱70内的前部的控制器37根据从图未示的踏力检测装置输入的踏力值控制马达M的旋转。
在本体箱70的后方下部安装着枢轴36,该枢轴36自由转动地支承着由铝合金成形品构成的主支架35。另外,在本体箱70的下端设有上述腿部(突起)70c。该腿部70c在使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分离了时,是使包括后构架23在内的自行车的后部分自立的突起,在放置到地面上时,用该腿部70c和后轮WR可以自行竖立在地面上。
在设在后构架23的前端的毂部28、28上穿插着具有锁杆38的锁定销39。以该锁定销39为中心可转动地设有螺栓391,在该螺栓391上螺旋安装着螺母392。螺栓391穿在从前构架22突出的结合部40的槽中,螺母392的一面与该结合部40接触而形成固结面。安装着螺钉391的锁定销39的中央部分相对毂部28的孔偏心,通过使锁杆38转动,调节上述螺母392和结合部40的抵接强度。如图所示,在将锁杆38转动到顺沿后构架23的位置的状态下,螺母392和结合部40强力接触,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强力结合。螺母392的固结面与结合部40的抵接强度最大值可由螺母392的转动量决定。
另外,通过将锁定杆38向从后构架23离开的方向即与车体垂直的方向转动,螺母392对应于锁定销39的偏心量而向从结合部40离开的方向(车体前方)偏倚,螺母392所产生的固结变弱。其结果,通过使螺母392相对锁定销39转动,可以解除螺母392和结合部40的结合。可以以铰链24为中心折叠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
设在后构架23的前部即用于保持车座立柱的毂部232的前侧的上述安装座238(图2)上安装着由钥匙K操作的电源开关50。
电池箱16支承在座234、235、236上,并收容在后构架23的左部分23L和右部分23R之间。在电池箱16内收容着电池41。电池41形成为在箱412内收容多根例如由镍氢电池构成的电池组411的组件构造。在箱412的上部具有由LED显示器显示电剩余量的显示器42。另外,在将电池41从电池箱16取出进行充电时所使用的充电连接器43和保险丝(未图示)也设在箱412内。在电池箱16的底部的突出部161上收容着连接电池41和上述控制器37的端子(未图示)。
在电池箱16上设有盖162,该盖162用铰链163安装在电池箱16上。用图中的双点划线表示打开了盖162的状态。在盖162上除了设置可看见上述显示器42的窗口(图未示)以外还设有锁装置44。该锁装置44具有通过旋动钥匙(与操作电源开关的钥匙K可共用)而可出入的爪441,该爪441与电池箱16结合而进行上锁。
以下详细说明连接上述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的上述铰链24。图6是包含铰链24的前构架22的后端部的俯视剖面图,图7是其正视图(从车体后方看的图)。该后端部可由用焊接与构成前构架22的管状零件一体化的后端零件(以下称为端部部件)构成。在两图中,在端部部件45上形成着钩451,该钩451嵌在设在后构架23上的上述毂部241、241间,可以与上述枢轴销242结合,如此这样地设定尺寸和位置。
为了堵塞形成为U字状的钩451的开口部分(缺口部),设有锁定板452。锁定板452由销453枢轴支承在端部部件45上。在端部部件45上设有由弹簧销454枢轴支承的操作杆455。操作杆455具有手指推压的操作部455a和钩部455b。操作杆455由拉簧456与锁定板452连接,钩455b从形成在锁定板452上的缺口窗452a面对锁定板452的表侧即后构架23侧,与该缺口窗452a的框结合。通过该钩455b与锁定板452结合,虽然拉簧456作用着,但是,锁定板452向箭头R方向的转动被限制。操作杆455在上述枢轴支承部分附近具有与端部部件45抵接的接触部455c,禁止操作杆455从图示位置向箭头RR方向转动。
根据该构成,由于由锁定板452的前端部堵塞着钩451的开口部,因此与钩451结合着的枢轴销242不能从钩451脱出。因此,即使解除了由上述锁定杆38操作的锁定装置,车体构架(由前构架和后构架构成)也只能以枢轴销242为中心进行折叠。
在折叠了该车架后,为了再分离为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将操作杆455的操作部455a向端部部件45的深处(箭头RF方向)压入。于是,操作杆455以销454为中心转动,锁定板452以销453为中心转动,钩451的开口部分被敞开。因此,枢轴销242可以从钩451脱出。车架在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的连接部分可以完全地分离。
使操作杆455和锁定板452转动的结果,操作杆455的钩455b和锁定板452的结合被解除,在停止了操作杆455的推压后,上述开口部分的敞开状态也被维持。因此,可以分别使用两手阶段地容易地实施操作杆455的推压操作和车体构架的分离作业。
在再将被分离的车件组装为一体时,在使枢轴销242挂在钩451中后,将锁定板452压入钩451侧,使操作杆455的钩456b和锁定板452结合。由该操作堵塞钩451的开口部分。接着使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的结合面相对,将图4所示的锁定装置的螺母392挂在结合部40上,使锁定杆38向沿后构架23的方向转动,进行锁定。使锁定杆38位于沿后构架23的位置时的螺母392和结合部40的紧密度可以由相对螺栓391的螺母392的位置调节。
具有上述端部部件45的前构架22是由铝挤压材料构成的中空的管构造,在上述那样地折叠车架2时,端部敞开。即,前构架22是在车辆通常使用时密闭着,人从外部不能进行伸入手等的操作,而在折叠了车架2时,由于一端敞开,人可以介入筒状容器。
因此,可以在该筒状容器的形态的前构架22中收容在行驶时不使用、在停止行驶时使用的物品。例如,在存放电动车辆自行车时,常常使用将车体连接在柱子等的固定构造物上的防盗用钢丝绳锁(钢丝绳锁)。该钢丝绳锁为了使上锁的样态具有自由度,使用的是比较长的铜丝绳。但是,在移动时携带钢丝绳锁是比较麻烦,而且还有丢失的危险。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前构架22的中空部。
以下,对上述铰链24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8是铰链24的变形例的前构架22的后端部平面断面图,图9是其正视图,与图6、图7相同的符号的表示相同或同等的部分。在图中,固定在后构架23侧的枢轴销242与钩451结合,为了使该枢轴销242不能脱出,在堵塞钩451的开口部分(缺口部)的位置上设置锁定板457。锁定板457具有为了拉挂手指而形成的操作部457a和堵塞上述缺口部的锁定部457b,使用销453枢轴支承在端部部件45上。在锁定板457上结合弹簧(螺旋扭簧)458,该弹簧458作用着将上述操作部457a向接近端部部件45的方向、换言之将上述锁定部457b向从端部部件45离开的方向的力。但是,由于锁定部457b的后端即操作部457a侧的端部452c与端部部件45的端面接触,锁定板457的锁定部457b在与上述缺口部相对的位置以上不能向从端部部件45远离的方向转动。
另外,为了能使锁定部457b向与端部部件45接近的方向(箭头RA)转动,在端部部件45上形成着脱离部(凹部)459。该脱离部459的深度设定为锁定部457b向端部部件45逃离而使钩451的缺口部开放的尺寸。
根据该构造,由于锁定板457由弹簧458弹压,钩451的开口部分被锁定部分457b堵塞着,因此,枢轴销242不能从钩451脱出。因此,在只解除了用上述锁定杆38操作的锁定装置时,只可以以枢轴销242为中心地进行折叠。
为了将该车架在折叠后进一步分离为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将手指拉挂在锁定板457的操作部457a上向从端部部件45离开的方向(箭头RR方向)拉。于是,锁定部457b退避到脱离部459内而将钩451的开口部分打开。因此,枢轴销242可以从钩451脱出,车架可在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的连接部分完全地分离。
在再将分离的车架组装为一体时,通过将枢轴销22推压在锁定部457b上而将锁定部457b退避到脱离部459b内。如果枢轴销收纳在了钩451内,则解除枢轴销242对锁定部457b的推压力。其结果,借助弹簧453的弹力,锁定部457b向与箭头RA相反侧转动,堵塞钩451的开口部分。
在上述铰链24的实施例中,将枢轴销242设在后构架23侧,将结合该枢轴销242的钩451和由锁定板452、457及操作杆455等构成的锁定装置设在了前构架22侧。但是,也可将此相反地,将枢轴销242设在前构架22侧,将锁定板452等设在后构架23侧。
图10是搭载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四轮汽车(在此设定为货车或RV车)的要部俯视图,图11是从同汽车前方看的立体图。在两图中,在汽车WGN的后部沿汽车的前后方向自由出入地设有用于收纳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托盘58。前构架56固定在汽车WGN内的后部座席57的下方用于限定汽车WGN内的托盘58的前方位置的界限。上构架59在上述前构架56的后方固定在汽车内WGN上,在上部支承着搁板(未图示)最好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托盘58以图未示的导轨导向并沿汽车前后方向滑动自由地配置在由上述前构架56和上构架59围起的空间内。在上构架59上,在其左侧保持着电池41的充电器60。
以下对折叠上述电动辅助自行车并搭载在汽车内的搭载顺序进行说明。为了将电动辅助自行车搭载在汽车WGN中,首先将托盘58向车后方拉出,在托盘58的上方设有自由的空间,这样,首先打开电池箱16的盖162将电池41从电动辅助自行车取出,收纳在托盘58的前中央处。接着,松开夹紧件233将车座立柱3从后构架23拔出,再分离车座立柱3和车座4。将车座4收纳在电池41的横向右方,将车座立柱3收纳在托盘58的右角处。
接着,分离车架。在该分离之前,先操作上述接头6的旋扭61,将手把立柱7从接头6处折叠。然后,操作锁定板38,解除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的连接部的锁定而将车架以枢轴销242为中心折叠。这样,推压上述操作杆455(图6的例子)或拉锁定板457(图8的例子)而将枢轴242从前构架22的钩451脱出,分离车架。前构架22、手把立柱7、手把8、前叉5、及前轮WF一体地靠近托盘58的左侧被收容。另外,后构架23、电动辅助单元1、及后轮WR在折叠了踏板13后一体地靠近托盘58右侧地收纳在托盘58中。
图12是汽车WGA的后部立体图,图13是该要部剖面图。如图12所示,在拉出了托盘58的状态下,电动辅助自行车从其几乎全体由搁板65覆盖的范围脱出到自行车后方,用户可以不被搁板65妨碍地容易地将电动辅助自行车从汽车卸下。
另外,在汽车WGN的内侧侧壁上设有AC100伏的插座66。如图13所示,在安装在搁板65的里侧的充电器60通过导线67从插座66供给电源,再用充电器60整流的规定电压的直流通过导线68供给电池41。另外,导线68和电池41通过连接器43连接。
这样,利用AC插座66例如可以有效地使用直到游览地等的目的地之前的时间用由汽车WG的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给电池41充电。
图15是表示电池构造的局部剖立体图。在该图中,电池41由收缩薄膜的包装410包裹的电池本体(例如,排列20根镍氢电池组)411和收容电池本体411的2分割的树脂成形品箱体412构成,在箱体412上设有显示器42、用于充电的连接器43、保险44。该显示器42通过点亮多个LED以其点亮的数量表示电池电的剩余量。另外,用于搬运和向电池箱16装卸的提手46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箱体412上。在箱体412的底部设有电池本体411连接的端子47、47。
图16是表示电池箱16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7是侧视剖面图,图18是图17的A-A向视图。在这些图中,电池箱16由上述座234、235、236支承,其长度方向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等被配置,收容在后构架23的左部分23L和右部分23R之间。电池箱16由箱本体161和盖162构成,该箱本体161为了从上方可装卸电池41其上部开放的。该盖162覆盖该开放上部。盖162用铰链163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箱本体161上,以使其可向车体的侧方向回转打开。图15的双点划线表示打开了盖162的状态,通过将长度方向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地配置箱本体161,与将长度方向配置为大致垂直的情况相比,开放上部之间的开口变大,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电池41的装卸操作。
在盖162上除了设有用于透视显示器42的窗48之外,还设有锁装置54,该锁装置54具有通过转动钥匙(可以与操作电源开关的钥匙共用)可以出入的爪541,该爪541与箱本箱161的上端结合进行上锁。
在箱本体161中收容着电池41,在箱本体161的底部形成着端子箱164。在端子箱164中收容着与电池41侧的端子47、47结合的端子49、49。端子49、49用图未示的电缆与上述控制器37连接。在箱本体161的上部设有从形成在盖162的缘上的缺口向侧方突出的U形构件46。该U形构件46作为用于在沿上述后构架27的位置保持锁定杆38的承受件使用。
箱本体161的靠在体后方处设有将电池41保持在电池箱16内的锁定臂51。锁定臂51可向车体前后方向倾动地使用销52枢支承在箱本体161上。在设置了锁定臂51的部分中,箱本体161成为二层,在该二层壁之中收容着锁定臂51。锁定臂51从销52向上方延伸,其前端从二层壁部分的内侧壁面临箱本体161的内侧。锁定臂51其突出到电池41侧的前端设定成可嵌入电池41的箱412的凹部RS中的位置和形状。
在盖162的靠车体后方的缘上安装着或一体地形成着垂下片53。该垂下片53在关闭了盖162的状态下,插入锁定臂51的背(靠车体后方的面)和上述二层壁的外侧壁之间,为了对上述背作用推压力,在盖162打开了的状态下,设定为锁定臂51可向上述外侧壁方向倾动的空间的位置和形状。将车座处于最下方位置并在钢丝绳不松弛的状态下锁定在用图1的虚线表示的位置时,车座处于盖162的开闭范围中,车座由于钢丝绳不能向上移动,因此,即使在假如忘了给盖上锁时也不能进行电池的装卸,对电池的锁定更加有利。接着,详细说明将手把立柱7结合在前叉5上的接头6。图18是接头6的俯视断面图,图19是要部立体图。设在前叉5的顶部的接头体62上形成着旋钮61的轴63可水平贯通的孔62a和与孔62a垂直的孔62b。孔62a、62b具有轴63在接头组件62内的水平面内可转动的切槽62c、62d。
形成在轴63的前端的外螺纹63a旋入形成在手把立柱7的下端的内螺纹7a中。在手把立柱7的下端形成着衬套部7b和凸部7c。该衬套部7b与接头体62的端面嵌合,该凸部7c与形成在接头体62的端面上的凹部61e结合,规定相对接头体62的方向。在切槽62c的终端部的周围嵌合着手把立柱7的上述衬套部7b,形成着具有结合凸部7c的纵槽的突起部62f。另外,在接头体62的车体后方侧端部上设有由销64自由转动地支承的止动件55。
说明手把立柱7的折叠操作。图20是表示折叠步骤的接头6的立体图。图20(a)表示电动辅助自行车使用时的接头6。在该状态下,手把立柱7向垂直上方立起。手把立柱7的下端与接头体62嵌合。为了折叠手把立柱7,首先转动旋钮61松开紧固。
接着,如图20b所示地,将止动件55以销64为中心地向上方打开,向车体前方推压旋钮61。通过打开止动件55,如图20(c)表示从旋钮61侧看到的图那样地,旋钮61和接头体62之间产生大的空间,旋钮61可向车体前方位移。通过使旋钮61向车体前方位移,手把立柱7的凸部7c从接头体62的凹部62e脱开(参照图20(b))。其结果,轴63可在俯视中向逆时针方向(朝向车体行进方向的左方向)转动。图20(d)是表示将轴63转动90°的状态的图。
接着,如图20(e)所示,将手把立柱7向垂直下方倒状,使凸部7c与突起部62f的纵槽对齐。最后转动旋钮61而使轴63螺旋插入到手把立柱7中进行固定。
图21是踏板的俯视图。在向车体的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状态下使用的踏板13在不使用时可沿曲柄12折叠。踏板13具有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曲柄12上的固定侧131和用枢轴销132与固定侧131结合的可动侧133。可动侧133具有由枢轴销131支承的U型构架132a,在该构架132a上自由滑动地设有止挡件132b。止挡件132b被压缩弹簧132c弹压而被向固定侧131的侧面推压。在止挡件132b上接合着从外侧贯通构架132a地设置着的操作部134。
在折叠踏板13时,对抗弹簧132c使操作部134向车体外侧位移。于是,由于固定侧131和止挡件132b的抵接力变缓,构架132a可以枢轴销131为中心转动,可以将踏板13沿曲柄12折叠。
图22是将车座立柱3固定在后构架23上的夹紧件233的俯视图。图23是正视图,在两图中,夹紧件233作为设在后构架23的结合部231上的毂部232的一部分形成在其上部。夹紧件233具有设在圆周的一部分切缺的环233a、螺栓233b和夹紧杆233d,该螺栓233b设在环233a的缺口部上,夹紧杆233d由销233c枢轴支承在螺栓233b的头上。在环233a上焊接着与上述螺栓233b配合的螺母233e。
夹紧杆233d构成相对销233c偏心的凸轮,对应于与车座立柱3垂直面内的夹紧杆233d的转动角度,夹紧杆233d夹紧环233a的力变化。偏心设定为:在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夹紧力小,从该位置将夹紧杆233d向箭头方向转动时夹紧力变大。由此,由夹紧杆233d的转动操作可以进行车座立柱3的夹紧固定和夹紧解除。另外,由上述夹紧杆233d的转动可以适当地夹紧车座立柱3可以预先调节将螺栓233b旋入螺母233e的量。
以下,参照图24(a)、(b)说明上述车座立柱3的详细构造。图24(b)是图24(a)的A-A向剖面图。车体立柱3由管本体300和车座固定部301构成,管本体300的下方的适当部位固定着止挡部、例如凸起302,在从该凸起302规定距离的上方用刻线表示着最低插入线303。
该凸起302为了确保车架2的强度在车座4为某个高度以上时不能骑车,使用者为了加高车座4,当松开夹紧件233而向上提起车座立柱3时,在被预定的提起界限中,该凸起302与形成在毂部232的内径部上的未图示的止动承接部结合,车座管3不能再向其以上上升。这时,为了使使用者知道车座立柱3是最低插入位置,在车座立柱3的圆周即与毂部232的上端的分界处显示最低插入线303。因此,在使用者向上提起车座立柱3时,容易明白车座立柱3来到了向上方最大突出位置。
在毂部232的内径部,在沿径向与上述止动承接部偏移的位置上,向上方形成着上述车座立柱3的凸起302可通过的槽。因此,该凸起302与毂部232的上述止挡承接部结合了后,车座立柱3绕轴转动规定角度,接着向上方提起时,可以将车座立柱3从毂部232拔出完全地分离。另外,在进行与上述相反地操作时,可以将两者容易地结合。
钢丝绳83中的变速机钢丝绳831沿后车架23的右部分23R在由后构架23围起的空间内向后方延伸,后制动器钢丝绳832从途中偏靠向后构架23的左部分23L,沿该左部分23L向后方延伸。
以下详细说明变速机钢丝绳831和变速机85的结合部以及后制动器钢丝绳832和后制动器10的结合部。图26是电动辅助自行车的右后方立体图。在该图中,在后构架23的右部分23R上穿设着贯通孔86,变速机钢丝绳831穿过该贯通孔86被引出到外部。变速机85设在后轮WR的车轴331上。该变速机85的壳体851上固定着安装在变速机钢丝绳831的端部上的连接器87。更详细地讲,变速机钢丝绳831由覆盖筒覆盖着。上述连接器87与该覆盖筒结合。而且,变速机钢丝绳831贯通连接器87到达壳体851内并与变速机85的机构部(未图示)结合。在形成在后构架23上面上的座237L、237R(在图26中仅表示着座237R)上枢轴支承着后制动器10。
图27是从电动辅助自行车的左后方看的立体图,图28是从下方看的立体图。在两图中,后制动器钢丝绳832沿后构架23的左部分23L的里侧向后方延伸。在其途中,后制动器钢丝绳832由螺纹固定在后构架23上的固定件88(图28)保持。在后构架23的左部分23L的上面上穿设着贯通孔89,后制动器钢丝绳穿过该贯通孔89被向上方拉出。
后制动器10具有分别枢轴支承在形成在后构架23上面上的座237L、237R(图27、28中仅表示着座237L)上的杆101L、101R。后制动器钢丝绳832贯通形成在左侧的杆101L的前端(与枢轴部相反侧的端部)上的水平孔,再贯通右侧的杆101R的前端而被引出到车体右外侧。后制动器钢丝绳832固定在右侧的杆101R上,并且相对左侧的杆101L自由滑动。更详细地是,后制动器钢丝绳832也与变速机钢丝绳831同样地由覆盖筒覆盖着,固定在左侧的杆101L的下方凸起部101LT上。在杆101L、101R前端部间部分中,后制动器钢丝绳832由可挠性的罩90覆盖,并且罩90含有向扩张杆101L、101R的前端间的方向作用的弹簧构件。在杆101L、101R上形成着下方突出部101LB、101RB,在该下方突出部101LB、101RB的长孔91L、91R中贯通螺栓92R、92L,在螺栓92R、92L的端部分别安装着制动器闸瓦93L、93R。为了使闸瓦93L、93R与车轮WR的轮圈适合,螺栓92L、92R的位置在长孔91L、91R内可调节。
根据该后制动器10的构造,在从手把8侧操作后制动器钢丝绳832时,杆101L、101R前端间缩小。其结果,闸瓦93L、93R被拉向后轮WR的轮圈侧进行制动。
图29是手把8的左手把部分的立体图。在该图中,在手把8的杆部分94上安装着手把组件100,手把组件100由连接构件110、用于使后制动器10动作的制动手柄构件111、使变速机85动作的变速操作构件112、支座构件113构成,该连接构件110自由装卸地将手柄组件100连接在杆部分94上。
连接构件110具有套装在杆部分94上的把套110a和将把套110a固结在杆部分94上的杆110b。上述制动手柄构件111、变速操作构件112、及支座构件113安装在上述把套110a上。制动手柄构件111的杆111a上结合着后制动器钢丝绳832。
在变速操作构件112上结合着变速机钢丝绳831,该变速机钢丝绳831通过贯通设在制动手柄构件111上的导引件111b而被导入。上述构造的手柄组件100,通过操作连接构件110的杆110b而相对杆部分94夹紧或释放,可以进行一次操作的装卸。
图30是表示从杆部分94卸下了手把组件100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卸下时,抬起杆110b,松开连接构件的夹紧部110c,向箭头R方向使手柄组件110转动规定量。由此,突出到把套110a内的结合销(未图示)和杆部分94的槽94a的结合位置可向箭头D方向移动。因此,通过从该状态将杆组件100向箭头D方向拉拔而可从杆部分94卸下。这样,在前后分离了车架时,由于容易地将手把组件100从手把8上卸下,因此,可以简单地将含有分离后的后构架23的部分集中为一体。
图32是表示钢丝绳锁的收容状态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要部侧视立体图。图33是表示该自行车前构架的要部立体图。在两图中,与图1、图7、图8相同符号的表示相同或同等的部分。收纳在前构架22的中空部的钢丝绳锁17由钢丝绳部18和锁部19构成,在锁部19上具有可配合的钥匙20。钢丝绳部18的一端18a固结在锁部19上,另一端18b可与形成在锁部19上的孔结合。该钢丝绳端18b和锁部19的结合部通过操作钥匙20可成为上锁或开锁状态。
如图32、图34所示,钢丝绳锁17在弯曲部18c处折曲钢丝绳部18,使锁部19位于前构架22的开放端侧地收纳在前构架22内。如图所示,由于前构架22的中空部直线状地长,因此,可以在不小地折曲或卷起来的情况下将钢丝绳锁17收纳起来。因此,钢丝绳锁出入非常轻松。这样,由于可以将钢丝绳锁17从外部看不到地收容在车体内,可以省去搬运的麻烦并可以防止丢失。
发明的效果
从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的发明,由于电动辅助单元集中地配置在车座立柱的后方,因此,前构架和其周边的构造简单化。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可以实现车体的轻量化,并且可以将悬挂电动辅助单元用的毂部等容易地形成在后构架上。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左右构架部分间的空间。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由于可以用上述宽度宽的部分覆盖电池的侧面,因此,在充分地保护了电池的同时可以使外观良好。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由于也可以不用专门确保电动辅助单元向后构架安装的安装装置和安装空间,因此,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和缩小后构架的尺寸。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由于不需要链专用的罩,因此,可以减少零件数量,不需要确保富余的空间。另外,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可以在不将后构架的强度加大到所需以上的情况下可以确实地承受加在车座立柱上的负荷。
根据权利要求9~12的发明,由于使上锁装置与车座立柱结合,因此,可以在防止车被盗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只拔去车座立柱那样的恶作剧行为。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通过使前车轮锁定在车座立柱上可以使车辆不能移动。
根据权利要求13~16的发明,可以增大车座立柱的高度方向的调整范围、即车座高度调整量。另外,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发明,在骑车时限制车座立柱作用到车架上的力,可以确保该车架的强度。
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发明,可以容易地进行车座立柱和车座毂部的结合、分离。根据权利要求16的发明,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知道车座立柱到达了向上方的最大突出量。
根据权利要求17~19的发明,后轮制动器钢丝绳被布置为不妨碍电池的装卸的形式。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9的发明,可以使外观良好。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20~23的发明,变速机用钢丝绳布置为不妨碍电池的装卸的形式。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21也可以使外观变好。另外,根据权利要求23的发明,可以将从一处向后方延伸的两根钢丝绳布置的不繁杂。

Claims (23)

1.电动辅助自行车,是具有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自行车,该人力驱动系统用于传递施加在踏板上的踏力,该马达驱动系统可以根据上述踏力对上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包括含有前构架和后构架的车架、保持在上述后架上的车座立柱、含有上述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电动辅助单元,用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构成上述后构架,并且从上述车座立柱附近起在后部将上述电动辅助单元悬挂在上述后构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在靠近车体前方处相互结合着,并且在该结合部形成着上述车座立柱的保持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由铝模铸制。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间,电池的搭载部设置在上述车座立柱后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构架在侧视中其车座立柱后方的紧邻车座立柱的部分宽度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电动辅助单元悬挂位置的后方且后轮的前方将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相互连结的后部连结装置,上述后部连结装置兼作将上述电动辅助单元结合在上述后构架上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跨挂在设在上述电动辅助单元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链轮和后轮侧的从动链轮上的链,上述链的受拉部分的长度方向几乎整体区域在侧视中与上述右构架部分重叠着。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在上述结合部下方的、相互连接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后右构架部分的前部连接装置,上述前部连接装置同上述车座立柱的保持部协作与该车座立柱接触,具有可以两点支承该车座立柱的突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车架上的车座立柱保持部和至少下部从车架向下方突出地设定其上下动的行程并装卸自由地保持在上述车座立柱保持部上的车座立柱,其车座立柱,在其下部具有用于供该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上锁装置结合的结合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部是贯穿在上述车座立柱上的贯通孔,上述上锁装置由在上锁时穿过上述贯通孔搭挂前车轮的钢丝绳和结合该钢丝绳两端的连接部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架可分割为支承前轮的前构架和支承后车座立柱的后构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车座立柱后方下部搭载着电池,并且,在车座立柱向下方突出时,不能装卸电池。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毂部内出入而可以调整高度的车座立柱,该毂部具有该车座立柱可向下方突出的开放端,上述电动辅助单元位于该毂部的向下方的轴线的后方,在上述车座立柱向下方最大突出时,该车座立柱不与上述电动辅助单元结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座立柱在向上方最大突出时具有与上述毂部结合的止挡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止挡部是设在上述车座立柱下部的凸部,在上述毂部的内径部,相对该凸部的位置在径向上偏移的位置上具有该凸部可通过的槽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车座立柱的外周上设有明示向上方的最大突出位置的表示部,在上述止挡部与上述毂部结合的位置,上述表示部和上述车座毂部的上端位置对齐。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车座立柱后方的后轮、从上方可以自由装卸电池地设置在车座立柱和后轮之间的电池搭载部、位于上述后轮前部的后轮制动器、使上述后轮制动器动作的制动器钢丝绳,上述制动器钢丝绳从设在上述手把上的操作部沿车架向后方延伸,通过电池搭载部的下部与后轮制动器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轮制动器安装在后构架上,上述制动器钢丝绳一旦从上述后轮制器延伸到车体后方后向下方弯曲,经由上述电池搭载部的下部而向前方延伸出。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用在上下方向上宽度宽的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成架部分构成后构架,上述电池搭载部配置在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之间,上述制动器钢丝绳沿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中的任何一方的宽度宽构架的内侧向前方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备有设在支承上述后轮的轴上的变速机和使上述变速机动作的变速机钢丝绳,上述变速机钢丝绳从设在手把上的操作部沿上述车架向后方延伸,通过上述电池的下部与上述后轮制动器连接着。
21.如权利要求1 7或18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变速机钢丝绳沿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中的另一方的宽度宽构架的内侧向前方延伸。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内侧结合上述制动器钢丝绳和上述变速机钢丝绳的固定部件。
23.如权利要求17或20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手把上的操作部是将上述后轮制动器和变速机双方的操作机构组成为一体的组装体。
CN01125582.XA 2000-08-31 2001-08-16 电动辅助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50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63902 2000-08-31
JP263902/2000 2000-08-31
JP2000317804A JP3874163B2 (ja) 2000-10-18 2000-10-18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317804/2000 2000-10-18
JP2000345741A JP4181294B2 (ja) 2000-08-31 2000-11-13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345741/2000 2000-11-13
JP350824/2000 2000-11-17
JP2000350824 2000-11-17
JP379922/2000 2000-12-14
JP2000379922A JP3830127B2 (ja) 2000-12-14 2000-12-14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104323/2001 2001-04-03
JP2001104323A JP4530243B2 (ja) 2000-11-17 2001-04-03 電動補助自転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0435A CN1340435A (zh) 2002-03-20
CN1205086C true CN1205086C (zh) 2005-06-08

Family

ID=27554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255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5086C (zh) 2000-08-31 2001-08-16 电动辅助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184278B1 (zh)
CN (1) CN1205086C (zh)
AT (1) ATE352481T1 (zh)
DE (1) DE60126210T8 (zh)
ES (1) ES2278666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95228B2 (ja) * 2010-10-29 2014-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6183089B2 (ja) * 2013-09-17 2017-08-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DE102014101757B4 (de) * 2014-02-12 2017-03-16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Hohlprofilbauteil mit Flansch
CN108163129B (zh) * 2018-01-30 2023-12-2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双用自行车助力器
CN108502061B (zh) * 2018-05-16 2024-01-30 浙江鼎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车、弯梁车或电瓶车用多功能组合点火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18730B2 (de) * 1972-04-18 1975-05-15 Solo Kleinmotoren Gmbh, 7032 Sindelfingen Antrieb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Zweiradfahrzeug, mit einem von einer Batterie gespeisten Elektromotor
US4410060A (en) * 1981-11-16 1983-10-18 Brown Group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Power-assisted velocipede
JPH06239286A (ja) 1993-02-12 1994-08-30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自転車
JPH09126917A (ja) * 1995-10-30 1997-05-16 Yamaha Motor Co Ltd トルク及び速度検出装置
JP3583845B2 (ja) 1995-11-25 2004-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施錠装置
JPH09301262A (ja) * 1996-05-16 1997-11-25 Daido Steel Co Ltd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3163046B2 (ja) * 1996-10-25 2001-05-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補助動力付人力走行車
JPH10138981A (ja) * 1996-11-11 1998-05-26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自転車
JPH10152089A (ja) * 1996-11-22 1998-06-09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ハイブリッド自転車のカプラ支持装置
JPH10181651A (ja) * 1996-12-26 1998-07-07 Yamaha Motor Co Ltd 電動自転車のバッテリボックス固定構造
US5934401A (en) * 1997-02-20 1999-08-10 Currie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Precision direct drive mechanism for a power assist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JP4033527B2 (ja) 1997-09-30 2008-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のバッテリ収納装置
JP3808187B2 (ja) * 1997-09-30 2006-08-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3378919B2 (ja) * 1998-05-11 2003-02-17 宮田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用車載式充電装置
JP2000108980A (ja) * 1998-09-30 2000-04-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278666T3 (es) 2007-08-16
EP1184278B1 (en) 2007-01-24
ATE352481T1 (de) 2007-02-15
CN1340435A (zh) 2002-03-20
EP1184278A3 (en) 2004-11-24
DE60126210T8 (de) 2007-09-06
DE60126210D1 (de) 2007-03-15
EP1184278A2 (en) 2002-03-06
DE60126210T2 (de) 200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248C (zh) 轻便摩托车式车辆
CN1268507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及其蓄电池收容装置、蓄电池箱
CN1091054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蓄电池收容装置
CN1310798C (zh) 折叠式自行车
CN1283514C (zh) 车辆的后部构造
CN1605534A (zh) 摩托车
CN1605530A (zh) 用于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物品储存结构
CN1605539A (zh) 自动二轮车的制动钳支撑结构
CN1607140A (zh) 小型摩托车用遥控装置
CN1320092A (zh) 改进的自行车脱扣框架元件
WO2020257479A1 (en) Lightweight electric saddle type vehicle chassis
CN1071662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
CN1205086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
CN1177721C (zh) 车辆的物品收容部构造
CN1282582C (zh) 电动辅助自行车
CN1071663C (zh) 电动助力自行车
CN1308164C (zh) 两轮车的装载车辆以及两轮车的车载方法
CN100344495C (zh) 自动二轮车
CN1288028C (zh) 自行车转向柄摇臂装置
CN1288027C (zh) 自行车
CN1403332A (zh) 电动二轮车及其车载方法
CN1359823A (zh) 自行车用转向装置和转向装置的折叠方法
JP2002087351A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用バッテリ収納装置および電動補助自転車
CN1084690C (zh) 小型两轮摩托车座下的收藏结构
CN1282578C (zh) 踏板型摩托车的燃油开关操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