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4785A -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4785A
CN1204785A CN98103317A CN98103317A CN1204785A CN 1204785 A CN1204785 A CN 1204785A CN 98103317 A CN98103317 A CN 98103317A CN 98103317 A CN98103317 A CN 98103317A CN 1204785 A CN1204785 A CN 1204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owder
seal member
main frame
supplying box
driv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3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722C (zh
Inventor
伴丰
小野寺真一
小俣一彦
宫崎京太
村上步
村上雄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204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4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7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68Toner cartridges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acting as an act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8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包括:(a)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b)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c)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和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d)一个密封部件,其包括: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

Description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 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为其而设的密封部件以及装有该可拆卸的墨粉补充盒的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是利用电子照相之类的成像方法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这类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例子包括: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电子照相的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和文字处理器。
到目前为止,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譬如电子照相的复印机或打印机都是用微细墨粉作为显影剂。当该设备的主机内的显影剂用完时,利用墨粉补充盒将墨粉补充进设备的主机。
在已知的系统中,由于墨粉是非常细微的粉末或颗粒,所以,需将墨粉补充盒在设备的主机内保持固定,并在墨粉补充操作过程中通过一个小口以一小的流量排放墨粉,以防止墨粉弥散。在这样的系统中,难以借助于重力之类的力让墨粉落下,因此,需要设置一些输送装置。
作为一个例子,日本特开平7-113796号便描述了一种设有这样的墨粉输送装置的墨粉补充盒。该墨粉补充盒一般为圆筒状,它的一个端部设有一个比较小的口,用以排放墨粉。在该盒内设有一个接受来自外部的驱动力的、穿透了盒的端壁的螺旋状的墨粉输送部件。
为了防止墨粉从位于端部的、供驱动力传递用的通孔泄露,必须设置一个轴承密封机构。通常,密封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输送部件的端部的齿轮部件和一个夹在该齿轮部件及盒壁表面之间的密封垫。在很多情况下,该密封垫为一环形绒毡、油封或类似密封件。
墨粉补充盒是在其保持在设备的主机内的同时使用的,墨粉通过由主机驱动的墨粉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输送,并且,经由所说的小口以一小的流量排放墨粉。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平7-44000号描述了另一种带有墨粉输送装置的墨粉补充盒。该墨粉补充盒呈圆柱形瓶子状,它的内表面设有一螺旋凸条,而且,在它的一端邻近中心的位置设有一个小的墨粉排放口。
与前述常规的例子相比,该墨粉补充盒没有任何内部的输送装置,而且是在其保持在设备的主机内的同时使用的,粉盒主体本身被设备的主机转动,以输送墨粉。输送到邻近排放口的那一端的墨粉由一临近该口的、向着邻近盒的中心的排放口凸起的延长部分引导,然后排出。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布置在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内的墨粉补充盒,其中,能够以高的可靠性将墨粉补充进主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生产成本类型的墨粉补充盒。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有既有可开封地密封显影剂补充口的功能又有驱动墨粉输送部分的功能的密封部件的墨粉补充盒。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这样的墨粉补充盒的密封部件和可拆卸地安装了这样的墨粉补充盒的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它包括:(a)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b)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c)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d)一个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包括: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
在考虑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及优点将更显而易见。
图1是一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例图,电子照相的复印机只是本发明的墨粉补充盒能够安装其上的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一个例子。
图2是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3是墨粉补充盒和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例图,图中,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用于更换墨粉补充盒的那个盖是打开的,以便安装墨粉补充盒。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其中,(A)是它的局部剖视的正视图,(B)是它的侧视图,以及(C)是它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安装到了成像设备上的墨粉补充盒的正面剖视图,该墨粉补充盒是开封的(打开的)。
图6示出了用于墨粉补充盒的密封部件,其中,(A)是它的正视图,(B)是沿(A)中箭头A所看到的视图,(C)是沿(A)中箭头B所看到的视图,(D)是它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电子照相的复印机,其中,(A)是它的侧视图,(B)是它的正视图,(C)是它的俯视图,图中,用以更换墨粉补充盒的那个盖是打开的。
图8示出了当盖打开时的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及其周围构件。
图9示出了当盖关闭时的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及其周围构件。
图10示出了用于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联轴部件,其中,(A)是它的正视图,(B)是它的后视图,(C)是它的侧面剖视图。
图11示出了输送部件,其中,(A)是安装到墨粉补充盒的输送部件的轴部分上的输送部件的正视图,(B)是具有一口的输送部件的正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个例子的墨粉补充盒的输送部件的透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输送部件的一个组装例子。
图14是一粉盒的剖视图,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的墨粉排放动作。
图15是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的墨粉排放原理的透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个例子的输送部件的结构。
图17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输送部件的结构。
图18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输送部件的结构。
图19示出了当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盖打开时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及其周围构件。
图20出示了当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盖关闭时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及其周围构件。
图21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其中,(A)是从靠近密封部件的这一侧所看到的透视图,而(B)是从靠近手把的这一侧所看到的透视图。
图22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其中,(A)是它的正视图,(B)是它的剖视图,(C)是它的左侧视图,(D)是它的右侧视图,(E)是它的侧面剖视图,以及(F)是它的俯视图。
图23是安放在设备的主机内的、且它的补充口处于密封状态的墨粉补充盒的正面剖视图。
图24是安放在设备的主机内的、且它的补充口处于开封状态的墨粉补充盒的正面剖视图。
图25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盛放墨粉的部件,其中,(A)是从靠近补充口的这一侧所看到的透视图,而(B)是从靠近手把的这一侧所看到的透视图。
图26示出了一个盛放墨粉的部件,其中,(A)是它的正视图,(B)是它的剖视图,(C)是它的左侧视图,(D)是它的右侧视图,(E)是它的侧面剖视图,以及(F)是它的俯视图。
图27示出了一个密封部件,其中,(A)是它的正视图,(B)是沿箭头A所取的视图,(C)是沿箭头B所取的视图,以及(D)是它的正面剖视图。
图28示出了一个搅拌部件,其中,(A)是它的正视图,(B)是它的左侧视图,以及(C)是它的右侧视图。
图29是刚性叶片部分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30是柔性叶片部分的放大的视图。
图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搅拌部件,其中,(A)是它的正视图,(B)是它的左侧视图,(C)是它的右侧视图,以及(D)是它的仰视图。
图32示出了一个安装在设备的主机内的墨粉补充盒。
图33示出了第一联轴部件的详细结构。
图34是齿轮部分的详图。
图35是可移动部件的详图。
图36是第二联轴部件的详图。
图37示出了一驱动力传递爪,其中,(A)是它的正面剖视图,(B)是它的侧视图,(C)是它的正视图,以及(D)是它的俯视图。
图38示出了一传动部件,其中,(A)是它的正面剖视图,(B)和(C)是它的侧视图,以及(D)是它的正视图。
图39示出了将密封部件和输送部件制成一体的一个例子。
图40示出了具有一密封垫的密封部件,其中,(A)是它的正视图,(B)是它的侧视图,以及(C)是它的横截面图。
图41示出了一密封垫,其中,(A)是粉盒主体的正视图,(B)是密封部件的正视图。
图42是密封部件和输送部件的放大的侧视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见图1,将首先对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结构予以说明,电子照相的复印机是能够把本发明的墨粉补充盒安装其上的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一个例子。
在该图中,100表示的是电子照相的复印机的主机。参考数字101表示放在原件支承玻璃板102上的一个原件。通过光学部分103的若干个反射镜M和一个透镜Ln,在电子照相的感光鼓104上形成一个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图像。105-108表示纸盒。在纸盒105-108中,可选择一个装有与原件101的纸的尺寸对应的或与使用者通过操作部分100a输入的信息对应的纸张的纸盒。记录材料并不局限于纸,可以是OHP(投影用的)片材或类似材料。
通过输送部分109,将一个由搓起和分离装置105A-108A输送的片材P输送至计数辊110,而且,片材P是与感光鼓104的转动和光学部分103的扫描时序同步地输送的。111和112表示的是转印放电装置和分离放电装置。通过转印放电装置111将感光鼓104上形成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片材P上。然后,通过分离放电装置112使该带有转印的墨粉图像的片材P与感光鼓104分离。
由输送部分113将该片材P输送至定影部分114,在此,通过加热和加压将片材上的墨粉图像固定,此后,使该片材通过片材排出/翻转部分115,而且,在单面复印模式的情况下,由片材排出辊116将该片材排至片材排出托架117。在双面复印模式的情况下,在片材排出/翻转部分115的活门118的控制下,通过再输送通道119、120将片材输送至计数辊110,并按照与上述单面复印模式相同的方式再次输送片材,最后,将其排至片材排出托架117。
在重叠复印(叠印)模式的情况下,片材P通过片材排出/翻转部分115并由片材排出辊116暂时局部排出。此后,片材P的尾端通过活门118,当片材仍然由片材排出辊116夹持时,对活门118予以控制,并且,片材排出辊116反转,因此,将其重新送进设备。然后,通过再输送部分119、120将片材送至计数辊110,并按照与上述单面复印模式相同的方式送至片材排出托架117。
在设备的主机100之内,围绕感光鼓104布置了显影单元201、清洁单元202、主充电装置203和类似装置。显影单元201的作用是用墨粉将由光学部分103根据原件101的信息而在感光鼓104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用来向显影单元201补充墨粉的墨粉补充盒1按照操作者能够将其装入和取出的方式装到主机100上。显影单元201具有一墨粉漏斗201a和一显影装置201b。墨粉漏斗201a包括一个用来搅拌由墨粉补充盒补充的墨粉的搅拌部件201c。搅拌部件201c搅拌过的墨粉通过一个磁辊201d输送给显影装置201b。显影装置201b包括一个显影辊201f和一个输送部件201e。来自墨粉漏斗201a的、由磁辊201d输送的墨粉被输送部件201e进一步输送给显影辊201f,然后,由显影辊201f将墨粉供应给感光鼓104。
清洁单元的设置是为了除掉感光鼓104上残留的墨粉。主充电装置203的功能是给感光鼓104充电。
如图3所示,当操作者打开用以更换墨粉补充盒的盖15(盖15是外壳的一部分)时,由一个未示出的驱动系统将盒收容架50拉出到一个预定位置。墨粉补充盒1放置在该架50上。当使用者从设备的主机100内取出墨粉补充盒1时,将墨粉补充盒1从已经拉出的架50上取下便可。盖15是专门为安装和取出(更换)墨粉补充盒1而设置的,而且,只有当安装或取出盒1时才打开或关闭。就主机100的维修保养来说,可将位于前侧的一个盖100c打开。
墨粉补充盒1可以不使用盒收容架50而直接安装到主机100或从主机100取出。
参见图4和图5,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在图4中,(A)是本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的局部剖视正视图。(B)是该墨粉补充盒的侧视图。(C)是该墨粉补充盒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一正面剖视图,其中,墨粉补充盒装进了设备的主机且它已经开了封。
在图4和图5中,1A表示的是墨粉补充盒的主要部分(粉盒主体)。用粉状墨粉使感光鼓104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墨粉可以是一种成分的墨粉、两种成分的墨粉或其它墨粉。2表示的是一输送部件,用来将盛放在粉盒主体1A内的粉状墨粉补充到墨粉漏斗201a,墨粉漏斗是一个安装在主机100上的接收部分。3表示的是密封部件,4是联轴部件,9是设置在主机100内的墨粉漏斗201a上的墨粉接收口。从墨粉补充盒1排出的墨粉经由接收口9送进墨粉漏斗201a。该结构也可以是这样一即,从墨粉补充盒1排出的墨粉不经过墨粉漏斗201a直接输送进显影装置201b。
墨粉补充盒的主体1A包括一个朝着底部其宽度减小的曲线形部分1F、具有基本上恒定宽度的平坦面部分1G和从平坦面部分向下延伸的弧形部分1H。在本文中,所说的下部是指当墨粉补充盒1安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上时处于下部的部分,而且,所说的底面、上面、下面和侧面是当墨粉补充盒1安装到主机100上时自身为底面、上面、下面和侧面的那些面。在图4、5、14、15、16、21、22、23、24、25、26和39中,墨粉补充盒1是以与其安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相同的姿势表示的。
在粉盒主体1A的侧面1A1的下部,以凸起形式形成了一个用以将盛粉部分1n内盛放的墨粉补充进设备的主机的圆筒状墨粉补充口部分1a。在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一端设有一个墨粉补充口1g。在另一个侧面1B,在与墨粉补充口部分1a对应的位置形成了一个支承部分1b,用来可转动地支承输送部件2。在底表面1D的外侧设置了一个啮合部分1c,用来与设置在主机100上的且下文将详细描述的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相啮合,该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沿装入和取出方向移动墨粉补充盒1。在本实施例中,啮合部分1c呈一从底表面1D向外突出的销子形式。上表面1E设有一个凹槽1e,以提供一个当把墨粉补充盒1装入设备的主机100以及把它从设备的主机100取出时方便操作者握持的把手。在前侧和后侧的下倾斜面1F上,凸条1f互相平行延伸,以便当使用者把墨粉补充盒1装进主机100时容易拿住粉盒主体1A。
粉盒主体1A最好是通过注模法、吹模法、注吹模法等用塑料树脂材料生产,但是,其它生产方法和/或材料也可以使用。主体1A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构件,生产的构件可焊接或粘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
在本实施例中,上框架和下框架是通过振动焊法接结合在一起的,上、下框架是通过注模法由高冲撞性的聚苯乙烯分别生产的。
另一方面,输送部件2的作用是把盛放在主体1A内的墨粉输送至墨粉补充口1g。如图5所示,输送部件2包括一个轴部分2A和一个装在轴部分2A上的刚性螺旋输送叶片2B,刚性螺旋输送叶片2B起输送部分的作用,用来通过轴部分2A的转动沿预定方向输送墨粉。输送部件2装进粉盒主体1A内,使得轴部分2A的轴线与墨粉补充口1g的中心基本同轴。
输送部件2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所谓的螺旋形,例如,也可以是一些安装在轴部分2A上的柔性叶片。轴部分和叶片可以整体模制。在本实施例中,轴部分2A和叶片2B是塑料树脂材料,并且,是整体模制而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部件2包括一个延伸到了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圆筒部分的延长部分2C。在本实施例中,延长部分2C从墨粉补充口部分1a向外伸出。向外伸出的延长部分2C的自由端部分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100的旋转力。为实现此目的,自由端部分设置了一个能够沿轴向移动的密封部件3。
正如下文将详细描述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3具有四个功能。更具体地说,这四个功能是:(1)密封墨粉补充口部分1a;(2)接受从主机100传递来的旋转力;(3)将旋转力传递给输送部件3;(4)与设置在设备的主机100上的能啮合部件6啮合,以便打开和关闭墨粉补充口部分1a。由密封部件3接受的、来自主机100的驱动力通过延长部分2C传递给轴部分2A,以转动输送部件2。
延长部分2C的一个端部2a具有能够通过密封部件3接受来自主机100的旋转力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它呈H形。轴部分2A的一个端部通过延长部分2C的端部2a由密封部件3支承。轴部分2A的另一端部2b与粉盒主体1A的支承部分1b可转动地啮合,因此,当盒被开封时,输送部件2能够转动。
输送部件2由密封部件3按这样的方式支承-即,输送叶片2B不与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内壁表面1a1接触,而且,轴部分2a和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内壁表面大致是水平的。通过以这样一种方式支承输送部件2,则当输送部件2转动时,能够将墨粉基本上水平地向墨粉补充口1g输送。如果微细的墨粉颗粒夹在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内壁表面1a1和输送叶片2B之间且在他们之间研磨的话,则墨粉可能在内壁表面1a1上烧融或者墨粉可能积聚。这些本发明都能够避免。
如前所述,输送部件2最好是通过注模法或类似方法由塑料树脂材料生产,但其它方法或材料也能够使用。它可以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生产的构件,然后再结合在一起。
下面将参照图6描述密封部件3。在图6中,(A)是密封部件的正视图;(B)是从(A)中的A方向所看到的透视图;(C)是从(A)中的B方向所看到的透视图;(D)是正面剖视图。
在图6的(A)~(D)中,3b表示的是一设置在靠近墨粉补充盒这一侧的、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盒1的墨粉补充口1g的密封部分。密封部分3b的外径颇大于墨粉补充口1g的内径。因此,通过把密封部分3b的啮合部分3b1经由墨粉补充口1g压装进墨粉补充口部分1a,密封部件3便可密封住墨粉补充口1g。
3c表示的是一联轴啮合部分,它起一驱动力接受部分的作用,当墨粉补充盒1安装到主机100上时,该啮合部分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100的驱动力,以便转动输送部件2。联轴啮合部分3c具有一个伸出部分3c1,该伸出部分3c1从密封部分3b起沿离开主体1A的方向与输送部件2的轴部分2A同轴地延伸(当密封部件3安装到粉盒主体1A上时)。在伸出部分3c1的外周面上,联轴啮合部分3c设置了若干个细长的花键凸起(凸条)3d,这些凸起3d起能够与联轴部件4啮合的驱动力接受部分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沿圆周等距离地设置了四个这样的花键凸起。
密封部件3设有一个起驱动力传递部分的作用的啮合孔3a,该啮合孔3a通过与输送部件2的一个端部2a啮合而将来自主机100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部件2,而且,该啮合孔3a以一口(孔)的形式形成在密封部分3b和联轴啮合部分3c上。啮合孔3a呈与输送部件2的、从墨粉补充口1a伸出的轴端2a的H形对应的H形,并且尺寸稍稍大于轴端2a的尺寸。因此,轴端2a就可以宽松地与啮合孔3a啮合。
通过轴端2a与啮合孔3a的宽松啮合,可将输送部件2和密封部件3在输送部件2的转动方向上互相锁定在一起,与此同时,又可在轴向相对移动。于是,如下文将描述的那样,当墨粉补充盒装到主机上时,密封部件3能够与粉盒主体1A分离,因此,实现墨粉补充口1g的开封(打开)。
轴端2a和啮合孔3a之间的啮合长度应长到足以在密封部件3移动离开粉盒主体1A时防止密封部件3和粉盒主体1A之间脱离。因此,即使密封部件3离开粉盒主体1A,输送部件2仍能够通过密封部件3(联轴啮合部分3C)接受驱动力。
在联轴啮合部分3c和密封部分3b之间设置了一个法兰部分3f,当密封部分3b被压装进墨粉补充口部分1a时,该法兰部分3f贴靠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端部。法兰部分的外径基本上等于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外径。借助于法兰部分3f,可将密封部分3b压装进墨粉补充口部分1a,达到与啮合部分3b1的长度对应的距离。
由3e表示的是一个起锁定部分作用的锁定凸台,该锁定凸台3e形成在联轴啮合部分的一端并与主机100上的锁定部件6(图5)相啮合,通过锁定凸台3e和锁定部件6之间的啮合,则当墨粉补充口1g开封时,能够将密封部件3固定。
具有这样结构的密封部件3最好是通过注模法用树脂材料或类似材料生产,但其它方法和/或材料也可以使用。要求密封部件3具有合适的弹性,以便能够压装进墨粉补充口1a并密封它。材料最好是低密度聚乙烯,其它可以使用的例子包括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
以下将叙述墨粉补充盒的装配方法。
就墨粉补充盒1的装配方法来说,先是通过墨粉补充口1g(图5)将输送部件2插进粉盒主体1A的下部。然后,将预定量的墨粉(未示出)装填进主体1A,最后,用密封部件3将墨粉补充口1g密封,由此完成墨粉补充盒1的装配。因此,本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1的装配是非常简单和容易的,而且,生产步骤数非常少。
墨粉可以通过墨粉补充口1g装填;一种变化方案是,可在粉盒主体1A的合适位置设置一额外的墨粉装填口(未示出),可通过该墨粉装填口装填墨粉,然后将该口密封。另一种变化方案是,可将粉盒主体1A分成两部分或多部分,待墨粉装填之后,再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整体成型的主体1A的墨粉补充口1g也用作一个装填口的情况下,装填之后无需额外的盖或接合步骤。
输送部件2在墨粉补充口部分1a内延伸,因此,最好具有一个足以允许顺畅排放墨粉的尺寸。下面将对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横截面面积与输送部件2的传动部分(轴部分2A)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予以说明。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横截面面积理想的是不小于输送部件2的轴部分2A的横截面面积的二倍,更理想的是不小于三倍,最理想的是不小于五倍。
在本实施例中,大约是三倍。在本实施例中,墨粉补充口部分1a是圆筒状,因此,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内径大约是输送部件2的轴部分2A的外径的三倍。
另一方面,如果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内径太大,则墨粉补充口1g的周围墨粉污染就很显著,在运输期间或在周围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想要维持密封性可能是困难的。因此,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内径理想的是不大于40mm。在本实施例中,它大约是24mm。
下面将对墨粉补充盒的更换方法进行说明。
当来自墨粉补充盒1的墨粉因形成图像而全部耗完时,设在设备的主机100内的墨粉补充盒排空检测装置(未示出)可检测到这种情况,并将该情况显示在譬如液晶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装置100b(图2)上,以提示使用者。
在本实施例中,墨粉补充盒1是由使用者按以下步骤更换的。
如图2和图7的(A)、(B)所示,盖15此刻是关闭着的,通过将盖15围绕铰链18转到图3(C)所示的位置而将其打开。与盖15的打开动作相联动,由下文将描述的墨粉补充部分打开装置使主体1A移动,并且,将处在远离主体1A的位置以便打开墨粉补充口1g的密封部件3(图9)压装进墨粉补充口部分1a,借此将墨粉补充口1g关闭(图8)。
使用者沿着与(C)中箭头指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将目前已没有墨粉的墨粉补充盒1从主机100拉出,以便将其自主机取出。此后,使用者将一新的墨粉补充盒1沿着箭头方向插进主机100,然后关闭盖15((A)和(B))。与盖15的关闭动作相联动,由墨粉补充部分打开装置使密封部件3从粉盒主体1A上分离,于是,打开墨粉补充口1g。按这种方式更换墨粉补充盒。
参见图8和图9,将对与盖15的打开和关闭动作互相联系的墨粉补充口1g的打开和关闭动作予以说明。下面描述的这些结构均设置在设备的主机100上。在图8和图9中,6表示的是一个起锁定装置作用的锁定部件,用来通过与联轴啮合部分3c的锁定凸台3e相啮合而锁定密封部件3。57表示的是一个装有锁定部件6的支承架,该支承架57可围绕转动轴57a转动,并且,由一个施力部件58沿顺时针方向施力。59表示的是一个挡块,用来使支承架57定位。
60表示的是一个滑动架,其能够沿着可转动辊63滑动。51表示的是一设置在滑动架60上的夹盒部件,该夹盒部件51能够绕转动轴51a转动,并由一弹簧52沿逆时针方向施力。53表示的是一挡块,用以使夹盒部件51定位。
墨粉补充盒移动部件由夹盒部件51和滑动架60构成。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由夹盒部件51、滑动架60和锁定部件6构成。
另一方面,夹盒部件51设有一个锁定部分51c,用以锁定粉盒主体1A上的啮合凸台1c。在墨粉补充盒1插进设备的主机100的时候,当啮合凸台1c沿着图8中箭头C所指的方向前进时,夹盒部件51克服弹簧52的弹力而沿箭头D的方向转动。当啮合凸台1c进入锁定部分51c时,夹盒部件51因弹簧52的弹力作用而复位,从而锁定啮合凸台1c。当夹盒部件51锁定啮合凸台1c时,墨粉补充盒1便可由滑动架60在装入-和-取出方向(图7,8中箭头A和B的方向)上移动。
54表示的是一由支承装置(未示出)支承的滑动轴,以便沿轴向滑动。如箭头A所示,滑动轴54由施力部件(未示出)沿着离开支承架57的方向(图8中向下的方向)施力。它的位置由轴挡块55确定。
56表示的是一安装在滑动轴54上的锁定部件。当滑动轴54沿支承架57的如箭头B指示的方向滑动时,会将锁定部件56带至与夹盒部件51的凸条部分51e啮合的状态,以锁定夹盒部件51。箭头A的方向是将墨粉补充盒1从设备的主机100内取出的方向,而箭头B的方向是将其装入设备的主机100的方向。
滑动架60设有一个形成其上的凸起60a。凸起60a与形成在一可摆动臂61的一个端部的狭长孔61b相啮合,该可摆动臂61能够绕摆轴61a摆动。可摆动臂61由施力部件62的弹力沿顺时针方向施力,并由挡块64定位。可摆动臂61的另一端部设有一个槽部分61d,该槽部分61d具有一个敞口端。
盖15上设有一个凸起15b,当盖15关闭时,凸起15b进入槽部分61d。与盖15的关闭动作联动地,通过凸起15b进入槽部分61d,使得可摆动臂61克服施力部件62的弹力而沿反时针方向摆动。
在为更换而设的盖15上设置了一个壁部分15a,当盖15关闭时,壁部分15a与滑动轴54的一端部分54a贴靠。借助于壁部分15a,滑动轴54与盖15的关闭动作联动地沿箭头B的方向滑动。通过滑动轴54以这种方式的滑动,滑动轴54的另一端54b贴靠支承架57上的凸台57b。借此,支承架57和锁定部件6克服施力部件58的弹力而转动,于是,锁定部件6锁定密封部件3的锁定凸台3e。
利用这种结构,当将墨粉补充盒1像图7(C)中所示那样插进设备的主机100时,粉盒主体上的啮合凸台1c沿图8所示的箭头C的方向移动。此后,啮合凸台1c与夹盒部件51的锁定部分51c锁定,于是,将一不同的或新的墨粉补充盒1以这种姿势装进主机100。换句话说,墨粉补充盒1被啮合凸台1c正确地定位于设备的主机100内。
在墨粉补充盒1如此安装之后,将盖15关闭,于是,盖15的壁部分15a贴靠滑动轴54的一个端部54a,因此,滑动轴54沿箭头B的方向滑动。之后,滑动轴54的另一端54b贴靠支承架57的凸起57b。借此,支承架57和锁定部件6克服施力部件58的弹力而转动,于是,锁定部件6锁住密封部件3的锁定凸台3e。
滑动轴54的锁定部附56随着滑动轴54的滑移而向夹盒部件51移动,并与夹盒部件51上的凸条部分51e啮合。这样,便将夹盒部件51锁定。
当盖15关至预定位置时,盖15上的凸起15b进入可摆动臂61的槽部分61d,以使可摆动臂61克服施力部件62的弹力而逆时针摆动。通过可摆动臂61的摆动,滑动架60沿箭头A的方向滑动。这样,已经被夹盒部件51锁定在啮合凸台1c的墨粉补充盒1也沿相同的方向滑动。
当墨粉补充盒1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时,因密封部件3由锁定部件6锁定,因此,它不能够在箭头A的方向上移动。因此,粉盒主体1A与密封部件3分离,从而打开墨粉补充口1g(如图9所示)。如图5所示,墨粉补充口部分1a由主机100的一个支座5支撑,其外周缘被一环形密封件7密封。因此,当墨粉补充盒1安装到主机100上时,它的位置由啮合凸台1c和墨粉补充口部分1a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3被支承在离开墨粉补充口1g的位置。这样,根据墨粉的凝结性,能够将密封部件3保持在离开口1g达一允许墨粉顺畅排放所需距离的位置。因此,排放口附近的堵塞和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得以避免。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在墨粉补充盒1内的墨粉基本上全部耗尽之后而打开盖15时,盖15上的凸起15b从图9所示的位置移动到贴靠可摆动臂61的壁部分61c,以使可摆动臂61顺时针摆动。然后,滑动架60沿箭头B的方向滑动,并且,墨粉补充盒1在相同的方向上滑动。
此时,夹盒部件51在顺时针方向接受来自墨粉补充盒1的啮合凸台1c的力。但是,由于锁定部件56制止夹盒部件51转动,所以,防止啮合凸台1c与夹盒部件51脱离。因此,墨粉补充盒1滑动,直至墨粉补充口1g贴靠密封部件3的法兰部分3f,于是,将墨粉补充口1g关闭。
然后,盖15进一步打开,由于滑动轴54被前述的施力部件在箭头A的方向施力,所以,它移动到由轴挡块55确定的预定位置。随着这一移动,锁定部件6顺时针转动,以离开密封部件3。于是,密封部件3由锁定部件6释放。夹盒部件51从锁定部件56的锁定状态释放。
在这种状态下,墨粉补充盒1能够从主机100取下。然后,通过在箭头A的方向上拉墨粉补充盒1便能够将其取出。通过箭头A的方向上的拉力的使用,便可将夹盒部件51对啮合凸台1c的锁定释放。
如前所述,当墨粉补充盒1安装到主机100上时,密封部件3的锁定凸台3e被锁定部件6锁定,并被支承在离开墨粉补充盒1的墨粉补充口1g的位置。此时,保持密封部件3和输送部件2之间在转动方向的啮合关系。
因此,由于由密封部件3接受的来自主机100的转动,输送部件2转动,以便通过墨粉补充口1g将墨粉逐渐地补充进主机100。在本实施例中,在墨粉漏斗上设有墨粉检测传感器201g。当检测器201g检测到没有墨粉时,密封部件3转动。当检测器201g检测到有墨粉存在时,密封部件3的转动停止。按照这种方式,密封部件3根据主机100内墨粉的消耗情况间歇地转动,因此,将墨粉间歇地和逐渐地补充进主机100。但是,当墨粉补充盒1装到主机100上时,也能够将所有的墨粉补充进主机100。
另一方面,当把墨粉补充盒1装到主机上时,如图5所示,密封部件3的联轴啮合部分3c与主机100的联轴部件4啮合。联轴部件4的作用是将设置在主机100上的驱动装置(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给密封部件3。
图10详细示出了联轴部件,其中,(A)是联轴部件的正视图,(B)是后视图,(C)是侧面剖视图。在图10中,4a表示的是形成在联轴部件4的外表面的齿轮部分。联轴部件4通过齿轮部分4a接受来自主机100方面的驱动力。
4b表示的是一接纳孔,用来接纳密封部件3,而且,它形成在联轴部件4的中间。孔4b的内表面设有啮合槽4c,用以与密封部件3的花键凸条3d啮合。在孔4的与墨粉补充盒1相向的那一端设有倒角的引导部分4d。
在本实施例中,在密封部件3的外部弯曲表面等间距地形成了四个这样的花键凸条3d。此外,在联轴部件4内形成有十二个啮合槽4c。啮合槽4c的数量大于凸条3d的数量,而且,设有引导部分4d,因此,当墨粉补充盒1装到主机上时,即使花键凸条3d和啮合槽4c之间存在相位差,它们仍能够确实啮合。密封部件3的凸条的数量不限于四条,而是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地选择。同样,啮合槽4c的数量并不限于十二条。
下面将对墨粉的排放进行说明。
联轴部件4通过譬如齿轮之类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未示出)接受来自主机100上的譬如电动机之类的驱动源(未示出)的转动力。驱动力通过花键凸条3d和啮合槽4c之间的啮合传递给密封部件3,并通过H形自由端2a和H形啮合孔3a之间的啮合传递至输送部件2。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部件2的转动速度是每分钟25转。
当输送部件2转动时,盛放在粉盒主体1A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1g输送,之后,从墨粉补充口1g经由主机100的墨粉接受口9掉进墨粉漏斗201a。如前所述,从墨粉补充口1g到墨粉接受口9的这部分是由密封部件7密封的,因此,可防止从墨粉补充口1g排放的墨粉泄露到外部,或可阻止墨粉弥散。
在密封部件3和主机100接触的部位存在一个转动的滑动部分,但该部分远离墨粉补充口部分1a,因此,它并不与墨粉直接接触,所以,不会导致墨粉的凝结等。可根据墨粉的流动性、输送部件2的输送功率以及墨粉的排放速度,使转动滑动部分的位置离开墨粉补充口1g一合适的距离。
本发明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的任何细节。
例如,密封部件3的脱离方法可以是这样的,即,主体1A这一方移动,而密封部件3固定,或者,可以是这样的,即,密封部件3移动,而粉盒主体1A固定。但是,如前所述,要将来自主机100的转动力提供给密封部件3。因此,当密封部件3移动而粉盒主体1A固定时,机构更复杂,因此,最好是密封部件3固定。
输送部件2的转动速度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墨粉输送量恰当地选择,但是,如果速度太高,则主机100的驱动源的负载或者驱动力传递机构的负载增加,如果速度太低,则不能充足地输送墨粉。理想的是,每分钟3-100转,更理想的是,每分钟5-50转。
如果空间能够有效地利用的话,粉盒主体1A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而且,粉盒的大小和容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地选择。例如,即使墨粉量大到约2kg,所转动的也仅仅是输送部件2,因此,所需的转矩只有2-3kgf-cm这么小。密封部件3是压装进墨粉补充口部分1a的,但也可以用一密封件来密封该部分,或者,用一与主体1A和密封部件3对应的带有螺纹的部分来密封该部分。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输送部件2的输送构件是一具有高的输送功率的螺旋形,但螺旋形并不是必需的。例如,如图11(A)所示,可将薄片形式的叶片部分2Ba作为输送构件安装到轴部分2A上。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墨粉的流动性实现墨粉的排放。如图11(B)所示,叶片部分2Ba上可以设置窗口2B1,借此,可将输送部件2的驱动转矩降低。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墨粉补充盒1便装有具有这样的叶片部分的输送部件2。
图12是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的输送部件2的透视图。在该图中,21表示的是输送部件2的叶片部分,该叶片部分21是这样安装的一即,它的相位沿着轴部分2A的轴向连续地变化。设有这种叶片部分21的输送部件2理想的是通过注模法或类似的方法整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分割成两部分或多部分,然后再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手段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当输送部件2分成两部分时,轴部分2A的材料是具有刚性的塑料树脂材料、金属或类似材料。叶片部分21最好是具有柔性的片材。更具体地说,是聚酯、聚丙烯、尼龙、聚乙烯或氟树脂材料的单层材料或多层材料。叶片部分21的厚度理想的是约50μm~1mm。
在本实施例中,厚度为188-250μm的聚酯片材是令人满意的。
叶片部分21的形状不必是像不规则四边形那样的特殊形状,但所需的是,沿着叶片部分21的全长,从轴部分2的转动中心到叶片部分21的自由端的长度基本上恒定(例如,如同矩形形状一样)。从输送部件2的装配性的角度考虑,叶片部分21沿着它的整个长度为一整体构件。
因此,一整体的叶片部分21是理想的,这样,由于能够由一块坯料切成叶片部分21,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材料。当粉盒主体1A内的墨粉由于主机100长期不用而在粉盒主体1A内结成块时,当叶片部分21是整体时,能够将墨粉连续地刮下来并实现有效墨粉的排放。
下面将说明叶片部分21在轴部分2A上的安装方法。
当输送部件2由轴部分2A和叶片部分21构成时,要求将叶片部分21以相对于轴部分2A的轴向扭曲的方式安装到轴部分2A上,因此,其相位相对于轴部分2A的轴向是连续改变的。
就安装方法而言,如图12所示,在轴部分2A的圆筒状部分的若干个区段设有约束凸起(crimp boss)22,以允许叶片2B的安装。另一方面,在叶片部分21上设有约束孔部分23,用以接纳轴部分2A的约束凸起22。约束凸起22咬入约束孔部分23,通过加热连接(crimp)或超声波连接使它们连接在一起并成一体。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当轴部分2A的叶片安装面相对于轴向是扭曲的时候,轴部分2A的叶片部分21的安装面2d(阴影部分)相对于轴部分2A的轴向是连续变化的。然后,利用表面2d上的粘接材料或双面涂胶带或类似措施,将叶片部分21安装到轴部分并与之成一体。
不论哪种类型,叶片部分21相对于轴向的相位差理想的是约90度。
参见图14,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输送部件2的墨粉排放动作予以说明。
通过输送部件2的轴部分2A沿该图的(1)中箭头A的方向进行0-360度的旋转,输送部件2的整体按照(1)→(2)→(3)→(4)→(1)的顺序依次转动。在(1)→(2)的转动过程中,叶片部分21在进入粉盒主体1A的内侧下表面和轴部分2A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时候是扰曲和弯曲的。叶片部分21在摩擦粉盒主体1A的内侧下表面的同时进行(2)→(3)→(4)的转动。
此时,由于叶片部分21的相位沿轴部分2A的轴线方向连续地变化,所以,在叶片部分的轴向两端之间,叶片部分21的弯曲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沿轴部分2A的轴向产生墨粉输送功能,于是,可沿粉盒主体1A的纵向(主机的横向)输送墨粉。
由于叶片部分21与粉盒主体1A的内侧下表面接触,所以,即便当粉盒主体1A内的墨粉量减少时,仍能够有效地输送墨粉,结果是,在粉盒内的墨粉排放终了之后,残留的墨粉量能够减少。
此外,在图14中的(4)至(1)的时候,由于叶片部分21的回弹作用,将墨粉向排放口输送。于是,在叶片部分21与粉盒主体1A的内侧下表面接触的时候,除了由叶片部分21的扰性产生的墨粉输送作用之外,叶片部分21的回弹作用进一步输送墨粉,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输送墨粉。
如图14(5)所示,通过从轴部分2A到叶片部分21的自由端提供足够大的长度,能够利用叶片部分21的弹性将结块的墨粉T1破碎。因此,本实施例适用于这类粉盒—即:主体1A的高度如此的大以至于墨粉补充口部分1a处于在粉盒主体1A下方的位置,因此,自由度提高,可以减小对形状方面的限制,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成像设备的主机内的空间。
已经用上述结构的墨粉补充盒1进行了墨粉排放实验,证实:获得了稳定的墨粉排放性能(每单位时间墨粉的排放量),而且,在排放终了后盒内残留的墨粉量小到大约10g。为使输送部件2转动所需的初始转矩约为2kgf-cm。在实验中,输送部件2的叶片部分21是由厚度约为188μm的聚酯薄片制成的,并用双面涂胶带安装到ABS树脂材料制成的轴部分2A上。粉盒主体1A装有约1500g的墨粉,并且,输送部件2以约30转/分钟的转速转动,以排放墨粉。
让输送部件2的转速在20-50转/分钟的范围内变化,对排放性能的变化予以检查,结果发现,每单位时间的墨粉排放量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发现,每单位时间的墨粉排放量能够通过控制输送部件2的转速来加以控制。
作为在粉盒主体1A内的结块的墨粉的一种情况,在装填了墨粉之后将粉盒主体1A轻敲(tapped),此后,进行排放试验。更具体地说,将装填有墨粉的粉盒以与墨粉排放时相同的姿势固定到一个轻敲台(tapping table)上,让轻敲台以10mm的高度和2Hz的频率跌落1000次。
结果,墨粉排放性能和残留墨粉量与没有进行轻敲的试验的基本上相同,因此证实,在不破碎结块的墨粉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排放墨粉。用以使输送部件2转动所需的初始转矩稍微高一点(约5kgf-cm),但没有高到使驱动源超载的程度。
当叶片部分21进入结块的墨粉时(图14中的(1)和(2)之间)转矩最大。当输送部件2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叶片部分21的相位沿着轴向改变时,沿轴向叶片部分21进入墨粉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转矩能够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叶片部分21的相位沿轴向是变化的,因此,即使叶片部分21的一部分处于图14(3)所示的状态,但图14中(1)的状态存在于另一部分,因此,可防止叶片部分21缠绕在轴部分2A上。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防止叶片部分缠绕在轴部分上。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送部件2,其中,在靠近输送部件2的墨粉排放部分1a的地方,将一螺旋部件2e添加到图12的结构上。在其它方面,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与用第一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1的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墨粉排放试验。
结果,墨粉排放性能优于第一实施例,而且,墨粉排放终了之后残留的墨粉量约为10g。由于添加了螺旋部件2e,墨粉排放量的变化是5-10克/分钟,这比在第一实施例中的10-20克/分钟要好,而且还证实,改善了墨粉排放量的稳定性。用以使输送部件2转动所需的初始转矩约为4kgf-cm。
使输送部件2的转速在20-50转/分钟的范围内变化,并对排放性能的变化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每单位时间的墨粉排放量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发现,每单位时间的墨粉排放量能够通过控制输送部件2的转速来控制。
当在墨粉排放之前通过轻敲粉盒而使墨粉结块时,以及,当在把墨粉补充盒1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之前通过由使用者摇动墨粉补充盒1而使墨粉破碎时,从墨粉排放的起始阶段至最终阶段,每单位时间的墨粉排放量都是稳定的。例如,当输送部件2以36转/分钟的转速转动时,墨粉排放量是70-100克/分钟。与墨粉先前的状态无关。当墨粉未结块且疏松时,具有高的流动性的墨粉往往涌向排出口(墨粉补充口1g)并以不必要的高速度排放(倾泻),但就图16的实施例来说,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具有螺旋形状的螺旋部件2e的至少一个整圈处于圆筒状墨粉补充部分1a内,因此,奔涌的墨粉由其适当地制止。
在对装填有墨粉的墨粉补充盒1轻敲1000次之后进行墨粉排放试验。结果,墨粉排放性能和粉盒内残留的墨粉量与不轻敲的情况下的类似。用以使输送部件2转动所需的初始转矩稍稍高一些(约8kgf-cm),但并没高到致使驱动源超载的程度。
图17示出了一种结构,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将图13所示的输送部件2的叶片部分21的一部分去掉,以提供窗口21a。关于窗口21a的设置,在与除了窗口之外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的墨粉补充盒1的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墨粉排放试验。
结果,墨粉排放性能、排放终了之后粉盒主体1A内残留的墨粉量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当不进行轻敲时,输送部件2转动所需的初始转矩约为2kgf-cm,这个量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在1000次轻敲之后,所需的初始转矩从没有窗口时的大约5kgf-cm降低到约4kgf-cm;当墨粉结块时,初始转矩因有窗口而降低。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输送部件2的结构,其中,将图16所示的螺旋部件2e添加到图17所示的输送部件2上。在除了螺旋部件2e和窗口21a的设置之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墨粉排放试验。
结果,墨粉的排放性能在稳定性方面比第三实施例的好,且排放终了之后粉盒内残留的墨粉量等于第三实施例的。没有轻敲的情况下所需的初始转矩约为4kgf-cm,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在1000次轻敲之后所需的初始转矩从没有窗口时的约8kgf-cm减小到约6kgf-cm。
因此,通过叶片部分21在输送部件2的轴部分2A上的布置,其中,叶片的相位相对于轴部分2A的轴向连续地改变,则墨粉输送作用变得更加有效,而且,残留在粉盒主体内的墨粉量能够减小。此外,通过在叶片部分21的一部分或多部分上设置窗口,则所需的转矩能够降低。
在本发明中,为更换而设的盖15和它的铰链部分18可以设置在图19所示的位置。
参见图19和20,将对通过设置在该位置的更换盖的移动来打开和关闭墨粉补充口1g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9示出了盖15的打开状态,而图20示出了盖15的关闭状态。在这些图中,与图8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赋予具有相应功能的构件,而且,为简化起见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图19和20中,19表示的是墨粉补充盒夹持部件,该夹持部件具有一个与墨粉接受口9同心的回转中心,当更换作业时,墨粉补充盒1安装在该墨粉补充盒夹持部件19上。20表示的是一个设有啮合槽20a并固定在设备的主机100上的导向部件,所说的啮合槽20a能够与设置在主体1A上的啮合凸台1c啮合。25表示的是一连杆,用来在连接位置25a和25b连接盖15和墨粉补充盒夹持部件19。当盖15关闭时,墨粉补充盒夹持部件19被连杆25转动到图20所示的位置。
利用这种结构,当使用者在将一新的墨粉补充盒1安装到墨粉补充盒夹持部件19上之后关闭盖15时,墨粉补充盒夹持部件19被连杆25转动到图20所示的位置。随着墨粉补充盒夹持部件19的转动,粉盒主体1A也转动,因此,设置在主体1A上的啮合凸台1c,如图19所示,移动通过1c-1c1-1c2。在本文中,随着主体1A的转动,密封部件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密封部件3的锁定凸台3e被处在啮合凸台1c抵达1c1时的一个位置的锁定部件6锁定。
在密封部件3由锁定部件6锁住之后,盖15进一步关闭,啮合凸台1c进入导向部件20的啮合槽20a,并沿着啮合槽20a的壁部分20b向着远离墨粉补充盒夹持部件19的回转中心的方向移动。这样,粉盒主体1A移动离开被锁定部件6锁着的密封部件,因此,如图20所示,将墨粉补充口1g打开。
另一方面,在墨粉补充盒1内的所有墨粉基本上耗完之后,当使用者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下打开盖15时,主体1A的啮合凸台1c沿着导向部件20的壁部分20c移动。随着啮合凸台1c的移动,主体1A也移动,直至墨粉补充口1g贴靠密封部件3的法兰部分3f,借此将补充口1g关闭。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输送部件和一个与输送部件分开的搅拌部件。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301的透视图。
图22(A)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的正视图,(B)是剖视图。
图22(C)是墨粉补充盒的左侧视图,(D)是墨粉补充盒的右侧视图,(E)是墨粉补充盒的侧面剖视图,(F)是墨粉补充盒的俯视图。图23是一正面剖视图,其中,墨粉补充盒装进了设备的主机100,且补充口是开着的。图24是一正面剖视图,其中,墨粉补充盒装进了设备的主机100且补充口是密封的。
在图21-24中,301A表示的是粉盒主体,302表示的是输送部件,用来将盛放在粉盒主体301A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输送。303表示的是密封部件,用来密封墨粉补充口301g,304表示的是联轴部件,用来当墨粉补充盒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上时将驱动力传递给密封部件303。305表示的是搅拌部件,用来搅拌主体1A内的墨粉。306表示的是能够与搅拌部件305啮合的传动部件,用来将来自成像设备的旋转力传递给搅拌部件。307表示的是第二联轴部件,用来当墨粉补充盒装到主机100上时将驱动力传递给传动部件306。
309表示的是油封,用来防止墨粉的泄露。
参见图25和图26,将对作为墨粉补充盒的主体的墨粉补充盒部件301A进行说明。图25是粉盒主体的透视图。
图26(A)是粉盒主体的正视图,(B)是剖视图,(C)是左侧视图,(D)是右侧视图,(E)是横截面图,(F)是俯视图。
墨粉补充盒的主体301A包括一个朝着下部其宽度减小的曲线形部分301F、具有基本上恒定宽度的从曲线形部分的下部延伸的平坦面部分301G和从平坦面部分的下部延伸的弧形部分301H。
在粉盒主体301A的一个侧面301A1的下部伸出了一个构成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圆筒状构件,其作用是将盛粉部分301n内盛放的墨粉补充进设备的主机。在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一端设有一墨粉补充口301g。在另一侧面301B的与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对应的位置形成一个第一支承部分301b,用来可转动地支承输送部件2。在301D的外侧设有一个啮合部分301C,用来与设置在主机100上的、沿着装入和取出方向移动墨粉补充盒301的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相啮合。在本实施例中,啮合部分301C呈一从下表面301D向外突出的销状。上表面301E设有一个把手301e,以方便把墨粉补充盒301装入主机100以及把它从主机100取出。在前侧和后侧的下倾斜面(曲线形部分)301F上,设有基本上沿盒的纵向互相平行延伸的凹槽301f,以便当把墨粉补充盒301装进设备的主机100时容易拿住粉盒主体301A。
在另一侧面301B的第一支承部分301b1的上方,设有一个第二支承部分301b2,用来可转动地支承搅拌部件305。
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沿主体301A的纵向设置在与具有把手301e的侧面301B相对的那个侧面301A1。通过这种布置,当使用者将墨粉补充盒301装到主机100上时,可防止使用者无意中触及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处在侧面301A1的下部。因此,即使盛放在主体301A内的墨粉量变小,仍能够有效地排放墨粉。
墨粉补充口部分从侧面301A伸出20mm-40mm,最好是约27.8mm。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为圆筒形,圆筒部分的外径为20mm-30mm,最好是约27.6mm。
如前所述,啮合部分301C设在下表面301D的外侧。当把墨粉补充盒装到主机100上时,啮合部分301C由设置在设备的主机100上的锁定部分51C(图8)正确地定位。如前所述,啮合部分301C呈一从下表面301D向外伸出的圆柱形凸起(销)状。该圆柱形部分拥有的直径为5mm-12mm,最好约为8mm。定位部分处在距离下表面301D 2mm-6mm的位置,而且,啮合部分301C(定位部分)在下表面301D的纵向处在距离横端面301B约为60mm-80mm、最好是约为71mm的位置,横端面301B与设有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这一侧相对。
侧面301A1和另一侧面301B各设有两个凸起301k、3011,当粉盒从工厂发运之前对粉盒主体的尺寸进行检测时,这些凸起用来使粉盒的主体定位。301m表示的是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凸条。
通过在墨粉补充盒的不同位置设置凸条301m,可防止使用者安装一错误的粉盒。
粉盒主体301A理想的是通过注模法、吹模法或注吹模法用树脂材料譬如塑料树脂材料生产,但是,其它材料和/或生产方法也可以使用。粉盒主体301A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通过焊接、粘接或类似方法使它们成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高冲击强度的聚苯乙烯上框架和下框架是通过振动焊接法形成一体的。
如图23所示,输送部件302包括一个轴部分302A和一个装在轴部分302A上的刚性螺旋输送叶片302B,刚性螺旋输送叶片302B起一输送部分的作用,用来通过轴部分302A的转动沿预定方向输送墨粉。输送部件302装在粉盒主体301A内,使得轴部分302A的轴线与基本上是圆形的墨粉补充口301g的中心基本对正。
如前所述,输送部件302并不局限于螺旋形,例如,也可以是一些安装在轴部分302A上的柔性叶片。轴部分和叶片可以整体模制,也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轴部分302A和叶片302B是由塑料树脂材料整体模制而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部件302具有一个延伸进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圆筒部分的延长部分302C。在本实施例中,延长部分302C从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进一步向外伸出。延长部分302C的伸出部分的自由端部分接受来自主机100的旋转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一密封部件303可移动地(在轴向)安装在该自由端部分。
延长部分302C的一个端部302a具有譬如多边形的形状,更具体地说,是矩形形状,以通过密封部件303接受来自主机100的旋转力。所说的轴部分302A的该一端部通过延长部分302C的端部302a而支承在密封部件303上。轴部分302A的另一端部302b设有第一轴承部件308。通过该第一轴承部件308将轴部分可转动地支承在主体301A上(在开封的情况下)。
输送部件302以这样的方式支承在密封部件3上,即,输送叶片302B不与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内壁表面301a1接触,而且,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内壁表面基本上和轴部分302a平行。通过以这种方式支承输送部件302,则能够通过输送部件302的转动将墨粉基本上水平地向墨粉补充口301g输送。有这种可能-即:微细的墨粉颗粒进入输送叶片302B和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内壁表面301a1之间,并由于产生粗大的墨粉颗粒而在他们之间强烈研磨,因而墨粉在内壁表面301a1上烧融。然而,通过以这种方式支承输送部件302,能够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输送部件2最好也是通过注模法或类似方法用塑料树脂材料或类似材料生产,但其它方法和/或材料也可以使用。它可以由连结在一起的独立构件组成。下面参照图27对密封部件303进行说明。在图27中,(A)是密封部件的正视图,(B)是沿箭头A看到的视图,(C)是沿箭头B看到的视图,以及(D)是它的正面剖视图。
在图27的(A)-(D)中,303b是一设在密封部件303的与墨粉补充盒301相向的一侧的密封部分,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盒301的墨粉补充口301g。该密封部分303b的外径大于墨粉补充口301g的内径达一合适的量。通过把密封部分303b的啮合部分303b1从墨粉补充口301g压装进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则密封部件303气密地密封墨粉补充口301g。
303c表示的是一联轴啮合部分,它起一驱动力接受部分(驱动器)的作用,当墨粉补充盒301安装到主机100上后时,该啮合部分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100的驱动力,以便转动输送部件302。联轴啮合部分303c设有一个伸出部分303c1,该伸出部分303c1从密封部分303b起、沿着与粉盒主体301A相反的方向与输送部件302的轴部分302A基本同轴地延伸(当密封部件303安装到粉盒主体301A上时)。在伸出部分303c1的弧形面上设置联轴啮合部分303c,而联轴啮合部分303c设置了若干个细长的凸起(凸条)303d(类似花键),这些凸起303d起能够与联轴部件304啮合的驱动力接受部分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等距离地设置了两个这样的花键凸起303d。
更具体地说,它们以大约180°的间隔布置。
凸条303d从密封部件的外表面凸起0.5mm-3mm,最好约为1.8mm。
伸出部分303c1的外径是10mm-14mm,最好是约为12mm。
密封部件303包括一个作为驱动力传递部分的啮合孔303a,该啮合孔303a通过与输送部件302的一个端部302a啮合而将来自主机100的驱动力传递给输送部件302。该啮合孔303a制成一个贯通密封部分303b和联轴啮合部分303c的口(孔)。在本文中,啮合孔303a具有与输送部件302的、从墨粉补充口301a伸出的轴端302a的矩形外形对应的矩形部分。它的尺寸稍稍大于轴端302a的尺寸,因此,轴端302a可与啮合孔303a宽松地配合。
通过轴端302a和啮合孔303a之间的宽松配合,输送部件302和密封部件303在转动方向上互相锁定。另一方面,在轴向允许它们之间相对移动。这样,当墨粉补充盒安装时,密封部件303与粉盒主体301A能够互相分离,因此,墨粉补充口301g能够打开。
轴端302a和啮合孔303a之间的啮合长度应长到足以当密封部件303与粉盒主体301A互相移开时可防止密封部件303和粉盒主体301A之间脱离。因此,即使密封部件303离开粉盒主体301A,输送部件302仍能够通过密封部件303(联轴啮合部分303c)接受驱动力。
在联轴啮合部分303c和密封部分303b之间设置了一个法兰部分303f,当密封部分303b被压装进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时,该法兰部分303f贴靠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端部。法兰部分的外径基本上等于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外径(理想的是,它小于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外径)。借助于法兰部分303f,密封部分303b可以其全长进入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
另一方面,由303e表示的是一个形成在联轴啮合部分303c的自由端的锁定凸台,用来与设在主机100上的锁定部件6互锁啮合。通过锁定部件6和锁定凸台303e之间的互锁啮合,则当墨粉补充口301g打开时,能够将密封部件303固定。
密封部件303最好是通过整体注模法用塑料树脂材料或类似树脂材料生产,但其它材料、生产方法和/或非整体结构也可以使用。要求密封部件303具有合适的弹性,以便能够有效地压装进墨粉补充口301a并密封它。理想的材料是聚丙烯、尼龙、高密度聚乙烯等,但更理想的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
303j表示的是用以接纳设在设备的主机100上的锁定部件6的锁定槽。该锁定槽303j的宽度是1.5mm-5mm,最好约为3mm。锁定槽的深度是0.5mm-5mm,最好约为2.5mm。
如前所述,密封部件303具有一能够与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啮合的、大致为圆筒状的啮合部分303b1。法兰部分303f与啮合部分303b1基本上同轴。密封部件303进一步包括一个在与设有啮合部分303b1的那侧相反的一侧、从法兰部分303f伸出的伸出部分303c1,该伸出部分303c1基本上与啮合部分303b1同轴。靠近伸出部分303c1的自由端部分设有一个锁定槽303j,而且,自由端部分制成一锁定部分303e。设置了一个从啮合部分303b1一侧向锁定部分303e一侧延伸的空心部分,在该空心部分里,设置一个传递驱动力的部分。空心部分的锁定部分303e不敞口,因此,当啮合部分303b1与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啮合时,墨粉不会从空心部分泄露到外部。因此,通过安装密封部件303将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密封。
与实施例1和2类似,密封部件303具有四个功能。更具体地说,这四个功能是:(1)密封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2)接受从主机100传递来的旋转力,(3)将旋转力传递给输送部件303以及(4)与设置在设备的主机100上的可啮合部件6啮合。因此,密封部件303把接受自设备的主机100的驱动力通过延长部分302C传递给轴部分302A,以转动输送部件302。
下面对搅拌部件305进行说明。参见图28,(A)是搅拌部件305的正视图,(B)是左侧视图,(C)是右侧视图。如图28所示,搅拌部件305包括一个轴部分305a,一个刚性叶片部分305b和一个柔性叶片部分305c。图29是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放大侧视图,图30是柔性叶片部分305c的放大视图。轴部分305a是由较高刚度的塑料树脂材料制成的,并且是用注模法生产的。刚性叶片部分305b是由金属譬如不锈钢或高刚度材料制成的,柔性叶片部分305c由低刚度材料譬如塑料树脂材料薄膜或薄片或弹性体片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它由聚酯薄片制成。
搅拌部件305的一端305d在墨粉补充盒的主体的轴衬部分301h处与上述的传动部件306啮合。另一端305e在墨粉补充盒的主体的第二支承部分301b2处与一阻挡件(第二轴承部件)啮合。在本实施例中,轴部分305a由较高刚度的塑料树脂材料制成并通过注模法生产,但也可以是其它材料譬如金属。
刚性叶片部分305b理想的是用金属或类似材料整体模制而成,但其它材料和/或生产方法也能够使用,或者,它可以分割成两部分或多部分,用焊接或粘接或类似手段将这些部分形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厚度约为0.8mm的压制的不锈钢板。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能够与轴部分305a啮合的啮合部分具有与轴部分305a一致的形状,以从轴部分305a接受驱动力,而且,它随轴部分305a的旋转而旋转,以搅拌盒内的墨粉。
如图28所示,最好是在一端设置一切口部分305h,以使装配容易。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全长相对于回转的切线方向呈大致平行的板的形式,而且,叶片部分的相对于转动方向来说的下游向墨粉补充盒的内壁面弯折。图29所示的弯折部分305b1的长度r约为2mm-8mm,且弯折角度θ理想的是约30°-50°。更理想的是,弯折部分305b1的长度r约为3mm-5mm,且弯折角度约为45°。
在本实施例中,弯折部分305b1的长度约为5mm,弯折角度约为45°。从回转轴的中心到刚性叶片部分的自由端的距离根据粉盒主体的尺寸适当地确定,理想的是,该距离约为粉盒主体内径的70-95%。在本实施例中,粉盒主体的内径约为44.5mm,因此,所说的距离约为39.4mm(89%)。
柔性叶片部分305c由低刚度材料譬如塑料树脂材料薄膜或薄片或弹性体薄片制成。理想的是,它的厚度约为50μm-500μm,更理想的是100μm-300μm。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厚度约为100微米的聚酯片材。
柔性叶片部分305c这样粘接-即:沿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弯折部分305b1的全长,柔性叶片部分的自由端与主体的内壁面接触。其随刚性叶片部分一起旋转,刮掉粉盒内壁面上的墨粉。柔性叶片部分305c的径向长度理想的是比粉盒的内壁面和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大约0.5mm-10mm,这样能够加强上述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它比所说距离长大约6mm。刚性叶片部分305b和柔性叶片部分305c之间的粘接是利用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弯折部分305b1上的双面涂胶带305i(DIC#8800CH)(如图30所示)进行的。也可以使用铆接或其它已知措施,或者,可以使用与刚性叶片部分整体模制的办法。
如图31所示,可以大致在相对于轴向来说的中部,将刚性叶片部分305b分为相位差为180°的两部分,因此,分割的部分是交错的。分割的数量根据粉盒主体的形状和长度恰当地确定,它可以是3或4或更多。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相位可沿全长变化,以提供一种螺旋形结构。轴部分的中部和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相对两端之间的啮合部分最好设置如图所示的切口部分305h,这样可改善装配性能。刚性叶片的弯折部分的长度约为3mm,以在回转方向降低墨粉的阻力和减小刚性叶片部分的伸出面积。弯折部分的长度和弯折角度理想的是2-8mm和30-50°,更理想的是,约3-5mm和约45°。
刚性叶片部分305b和柔性叶片部分305c可以借助铝铆钉305i联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柔性叶片部分305c的铆钉孔的位置那怕稍微偏移,都有可能导致起波,因此,理想的是,在柔性叶片部分305c的与刚性叶片部分305b的弯折部分接触的部分设置孔眼或半切。粘接措施可以是双面涂胶带或其它已知措施。
下面对墨粉补充盒301的装配方法予以说明。
就墨粉补充盒301的装配方法来说,先是将输送部件302从顶部塞进下框架301k的下部。将油封309塞进第一支承部分301b1,此后,使轴承部件308与输送部件302的另一端部302b配合。由密封部件303将墨粉补充口301g封闭。然后,将搅拌部件305从顶部放入。将油封309塞进粉盒主体,此后,分别使第二轴承部件310和传动部件306在搅拌部件305的相对两端啮合。然后,利用振动焊接法将上框架301J焊接到下框架301K上,通过墨粉补充盒301的主体上的装填口301i将预定量的墨粉装进粉盒主体301A,并用密封部件311将装填口301i封闭,至此,完成装配工作。按这种方式,墨粉补充盒301的装配非常容易,且装配步骤数非常少。
通过墨粉补充口301g可有效地进行墨粉装填。
在本实施例中,墨粉补充盒301的更换步骤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相同。
当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被墨粉补充口开/关装置打开时,粉盒主体301A在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和啮合部分301c处接受力。此时,如前所述,在粉盒主体301A的下表面的啮合部分301c在纵向处于与具有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的那侧相反的一侧,防止主体301A相对主机100抬起。即使主体301A抬起,因其上表面301E与设备的主机100的顶面部分100d(图32)接触,限制主体301A的移动,使移动不超过预定距离。
理想的是,啮合凸台301c和墨粉补充盒301的墨粉补充口部分301g沿粉盒的滑动方向处在一条线上。这样,能够防止墨粉补充盒301上的、在图32中两个方向的任一方向相对于滑动方向的转矩的产生。即便在任一方向产生了转矩,因设在301B上的作为侧向阻挡部分的凸条301j与设在主机100上的侧壁部分100e的贴靠,能够使主体301A的移动不超过预定距离。
墨粉补充盒301的啮合凸台301c的高度是这样的-即:啮合凸台301和夹盒部件51(见图22)之间的重叠高度x大于粉盒的上部分301E和设备的主机100的顶面100d之间的间隙Y(见图32),以防止滑动过程中墨粉补充盒301向上脱离。
图32中墨粉补充盒301的水平凸条301j最好设在墨粉补充盒301的顶构件上,以防阻塞,在本实施例中,它们处于墨粉补充盒301的上部(高于中心高度),与侧壁部分100e有一合适的间隙。
下面描述用于本实施例的墨粉补充盒301的驱动机构。
当把墨粉补充盒301装上时,如图23所示,密封部件303的联轴啮合部分303c进入与设备的主机100的第一联轴部件304啮合的状态。第一联轴部件304起将设在主机100上的驱动装置(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给密封部件303的作用。
图33示出了第一联轴部件304的详细内容。
512表示的是外表面512a具有齿轮部分的齿轮部件。齿轮部件512由两个构件组成,也就是齿轮部分512A和盖部分512B,通过卡扣配合(snapfitting)、粘接或类似措施将它们牢固地固定在一起。齿轮部件512的内部设有施力装置514和可移动部件513。施力装置514贴靠齿轮部件512的512b部分和可移动部件513的513b部分。
图34是齿轮部分512的详细说明图,其中,(A)是正面剖视图,(B)和(C)是侧视图。图35是可移动部件513的详细说明图,其中,(A)是正面剖视图,(B)和(C)是侧视图,(D)是正视图。
在图34中,齿轮部分512A设有四个沿圆周布置的滑动导向凸条512A1。在图35中,可移动部件513具有四个沿圆周布置的滑动导向孔513c,这些滑动导向孔与齿轮部分512A的滑动导向凸条512A1啮合,于是,可移动部件513能够在齿轮部件512内滑动。
513a表示的是可移动部件513的驱动力传递部分。当墨粉补充盒301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上时,驱动力传递部分513a与密封部件303的细长的伸出部分303d啮合,以便将回转力传递给密封部件。
在图33中,517、515表示的是用来可转动地支承齿轮部件512的轴承部件,516是一油封。借助于油封516,可防止经由墨粉补充口301g排放的墨粉进入轴承部件515、517,否则将导致墨粉把齿轮部件512锁死。519表示的是齿轮密封件,当把墨粉补充盒301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上时,齿轮密封件519受压,与密封部件303的303h部分(见图27)接触,防止经由墨粉补充口301g排放的墨粉进入齿轮部件512。由511、510表示的是用来支承第一联轴部件304的驱动侧板。518表示的是轴承座,它的作用是支承轴承515和油封516,并且,利用螺钉或粘接将轴承座可靠地固定在驱动侧板511上。520表示的是轴承座密封件,其防止墨粉从轴承座518和如图27所示的支座5之间泄露。
齿轮密封件519和轴承座密封件520用双面涂胶带或类似手段分别固定在齿轮部件512和轴承座518上,它的材料是弹性材料,譬如尿脘泡沫。
下面对第一联轴部件304的动作进行说明。由于前述结构,联轴部件的可移动部件513在图33中箭头A的方向是可以伸缩的。通常,它由施力部件514推向图33所示的位置。当墨粉补充盒301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上时,如图27所示,密封部件303进入联轴部件。如果密封部件303的伸出部分303d的相位和可移动部件513的驱动力传递部分513a的相位匹配的话,则齿轮部件512和可移动部件513由未示出的主机驱动机构转动,因此,通过驱动力传递部分513a使密封部件303转动。当相位不匹配时,由密封部件303的伸出部分303d在图33中A方向上推可移动部件513。在这种状态下,当齿轮部件512和可移动部件513被主机的驱动器转动时,可移动部件513空转,直到密封部件303的伸出部分303d和可移动部件513的驱动力传递部分513a之间达到相位匹配为止。当相位匹配时,可移动部件513被施力部件514滑动到图33所示的位置,在此处,驱动力传递部分513a和密封部件303的细长的伸出部分303d啮合,以将驱动力传递给密封部件303。
图36示出了第二联轴部件307的详细内容。521表示的是驱动力传递爪(claw)。在图37中,(A)是驱动力传递爪521的正面剖视图,(B)是侧视图,(C)是正视图,(D)是上表面图。在图37中,521a表示的是爪部分,521b是滑动导向部分,521c是平行销槽部分,以及,521d是弹簧支承面。图38是图26所示的传动部件306的详细说明图,其中,(A)是正面剖视图,(B)和(C)是侧视图,(D)是正视图。在图38中,307a表示的是传递爪部分。
在图36中,522表示的是驱动轴,该驱动轴522通过轴承525、526可转动地支承在驱动侧板510和511上,并设有一个单向齿轮527,该单向齿轮527设有一个整体的单向离合器527a,其仅在一个转动方向上传递转动。
由于滑动导向部分521b和驱动轴522之间的啮合,驱动力传递爪521能够滑动,并且通过与平行销槽部分的啮合,将驱动轴522的转动传递给驱动力传递爪521。524表示的是施力装置,该施力装置与弹簧座528和驱动力传递爪521的弹簧支承面521d接触。
下面将描述第二联轴部件307的动作。由于前述的结构,第二联轴部件307的驱动力传递爪521能够在图39中A方向移动,并且,通常被施力装置524推向图36所示的位置。当把墨粉补充盒301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上时,传动部件306进入第二联轴部件307。当相位关系是这样-即:传动部件307的传动爪部分307a与驱动力传递爪521的爪部分521a贴靠时,驱动力传递爪521的爪部分521a被传动部件307的传动爪部分307a转动。此时,驱动轴522随传动部件306的转动而转动,但由于单向齿轮527的单向离合器部分527a的缘故,驱动轴空转,因此,当把墨粉补充盒301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上时,驱动力传递爪521和传动部件306互不影响。
就处于图23所示状态下的墨粉补充盒(它是从图24所示的位置移动到该状态的)来说,随着传动部件306的缩回,驱动力传递爪521被施力装置524移向左侧,因此,维持传动部件306的传动爪部分306a和驱动力传递爪521的爪部分521a之间的啮合。
因此,传动部件306通过单向齿轮527、驱动轴522和驱动力传递爪521接受来自未示出的主机驱动装置的回转驱动力,于是,搅拌部件305转动。
下面描述墨粉的排放。
当墨粉补充盒301装到设备的主机100上时,位于密封部件303的端部的锁定部分303e与成像设备的锁定部件51C互锁,并被支承在远离设备的主机301A的墨粉补充口301g的位置。此时,维持输送部件302和密封部件303之间在转动方向上的啮合关系。
通过联轴啮合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303C,密封部件303与设备的主机的第一联轴部件304啮合。第一联轴部件304通过齿轮之类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未示出)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诸如电动机之类的驱动源(未示出)的转动,并通过与花键形凸条303d的啮合而将动力传递给密封部件303。通过输送部件302的自由端302a与非圆形孔或正方形孔303a的啮合,将动力进一步传递给输送部件302。类似地,与搅拌部件304的一端304d啮合的传动部件306与设备的主机的第二联轴部件307啮合。设备的主机的第二联轴部件307通过齿轮之类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未示出)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驱动源(未示出)譬如电动机的回转力,并通过与啮合爪306a的啮合将驱动力传递给搅拌部件304。输送部件302和搅拌部件304的旋转频率大约是52转/分钟,在本实施例中,约为10转/分钟。
当搅拌部件304转动时,可将因长时间不用或在运输过程中振动导致脱气而引起的已经结了块的墨粉疏松,并通过输送部件302的转动将墨粉向墨粉补充口部分301a输送,通过墨粉补充口301g排放并落进墨粉漏斗201a。
利用这类结构的粉盒进行排放试验。将粉盒主体装满墨粉,通过以大约10转/分钟的速度转动的搅拌部件和以大约52转/分钟的速度转动的输送部件使墨粉排放。用筛子(孔径75μm且由SUS制造)检查大颗粒的存在与否,证实:无大的颗粒存在。粉盒内残留的墨粉量是20克,因此,墨粉残留量减小之效果也得以证实。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303能够沿轴向相对于输送部件302移动,但密封部件和输送部件可以是一体。在图39中,密封部件320包括密封部分320a、驱动力接受部分320b。密封部件320能够沿图39中A方向移动。
密封部件303的驱动部分(驱动力传递部分)303a可设置一个密封垫。在图40中,(A)是具有密封垫的密封部件的正视图,(B)是它的侧视图,以及(C)是它的横截面图。
330表示的是一盘状密封垫,其具有一与搅拌部件302的轴的端部302a的形状对应的多边形孔330a。在本实施例中,孔330a的横截面形状是正方形,其与轴端302a的形状相同。密封垫330设在密封部件303的、与粉盒主体相对的那个侧面,搅拌部件302的轴端302a穿透孔330a且轴宽松地装进孔330a内。图4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垫330的正视图。331表示的是双面涂胶带,其设置在密封垫330的、与密封部件303相对的那一侧。双面涂胶带331具有一孔331a,当轴端302a插进孔303a时,轴也穿过孔331a。孔331a的横截面形状比孔330a的横截面形状大,因此,双面涂胶带331不与轴端302a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303和密封垫330用双面涂胶带互相固定在一起,但其它固定方法也能够使用,例如,密封部件可以用双色模制法、注模法或类似方法整体制成。图4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输送部件302和密封部件303的放大视图。孔330a的直径(W2)小于轴端302a的轴径(W1=6mm),更具体地说,理想的是,W1和W2之间的差(d)是0.5mm-2mm。在本实施例中,W2=5mm,d=W1-W2=1mm。从密封性和装配性的角度考虑,密封垫330的厚度理想的是0.5mm-5mm。更理想的是1mm-3mm。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垫330的厚度约为2mm。从密封性或装配性的角度考虑,密封垫330的材料理想的是软的弹性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具有20-70°的硬度、不超过4%的压缩形变(set)、摩擦系数μ=0.8或更低、晶粒大小60-300μm、比重0.2-0.5的低聚氨酯泡沫。
将墨粉装进这种结构的粉盒里,使搅拌部件以25转/分钟的速度转动。进行墨粉的排放,此后,将密封部件连续地打开和关闭,结果证实:墨粉未进入孔303a的后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用具有硅橡胶或尿脘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和聚苯乙烯海绵、聚烯烃、聚氨酯、聚酯或聚酰胺的密封垫的粉盒进行类似的试验。结果,证实了与低聚氨酯泡沫相同的效果。
虽然已经结合本文揭示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本申请旨在覆盖可能落入改进之目的或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的那些改进或变化。

Claims (48)

  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包括:(a)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b)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c)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d)一个密封部件,其包括: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
  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密封部件具有一驱动力接受部分,用来当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驱动力,其中,所说墨粉输送部件由驱动力接受部分所接受的驱动力转动。
  3.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密封部件具有一个能够与设备的主机啮合的啮合部分,当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啮合部分接受力,以使被所说的密封部分密封的墨粉补充口开封。
  4.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所说的密封部件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依次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和处于它的外侧的啮合部分,其中,密封部件还具有一沿着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的方向延伸的空心部分。
  5.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密封部件还包括一密封垫,用以防止墨粉进入位于密封部件的所说的一端的驱动部分。
  6. 6.根据权利要求3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驱动部分和啮合部分的密封部件由树脂材料制成并是整体模制的。
  7. 7.根据权利要求4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空心部分具有多边形横截面。
  8. 8.根据权利要求2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驱动力接受部分呈设置在密封部件的外表面的凸条状。
  9.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以180°的间隔设置两个这样的凸条。
  10.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凸条具有从密封部件的外表面起0.5mm-3mm的高度。
  11.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当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墨粉补充盒根据设备的主机内墨粉的消耗情况,利用墨粉输送部件将所说的盛粉部分内盛放的墨粉经由墨粉补充口补充进设备的主机。
  12. 12.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包括:(a)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b)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c)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d)一个密封部件,其包括: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其中,密封部件具有一驱动力接受部分,用来当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驱动力,其中,所说的墨粉输送部件由驱动力接受部分所接受的驱动力转动;该密封部件具有一个能够与设备的主机啮合的啮合部分,当墨粉补充盒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啮合部分接受力,以使被所说的密封部分密封的墨粉补充口开封;以及该密封部件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依次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和处于它的外侧的啮合部分,其中,密封部件还具有一沿着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的方向延伸的空心部分。
  13.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密封部件还包括一密封垫,用以防止墨粉进入位于密封部件的所说的一端的驱动部分。
  14.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驱动部分和啮合部分的密封部件由树脂材料制成并是整体模制的。
  15.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空心部分具有多边形横截面。
  16.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驱动力接受部分呈设置在密封部件的外表面的凸条状。
  17.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以180°的间隔设置两个这样的凸条。
  18.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凸条具有从密封部件的外表面起0.5mm-3mm的高度。
  19. 19.根据权利要求12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当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墨粉补充盒根据设备的主机内墨粉的消耗情况,利用墨粉输送部件将所说的盛粉部分内盛放的墨粉经由墨粉补充口补充进设备的主机。
  20. 20.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包括:(a)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b)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c)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d)一个密封部件,其包括: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其中,密封部件具有一驱动力接受部分,用来当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驱动力,所说的墨粉输送部件由驱动力接受部分所接受的驱动力转动,该驱动力接受部分呈设在密封部件的外表面的凸条状;该密封部件具有一个能够与设备的主机啮合的啮合部分,当墨粉补充盒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啮合部分接受力,以使被所说的密封部分密封的墨粉补充口开封;该密封部件还包括一个设在所说的一端的密封垫,用来防止墨粉进入位于该端的驱动部分;  该密封部件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依次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和处于它的外侧的啮合部分,并且,该密封部件还具有一个沿着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的方向延伸的空心部分,该空心部分具有多边形的横截面,而且,该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驱动部分和啮合部分的密封部件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并是整体模制的;以及当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墨粉补充盒根据设备的主机内墨粉的消耗情况,利用墨粉输送部件将所说的盛粉部分内盛放的墨粉经由墨粉补充口补充进设备的主机。
  21.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以180°的间隔设置两个这样的凸条。
  22. 22.根据权利要求20的墨粉补充盒,其特征是,凸条具有从密封部件的外表面起0.5mm-3mm的高度。
  23. 23.一种适用于墨粉补充盒的密封部件,该墨粉补充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并且包括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和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所说的密封部件包括:(a)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b)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
  24.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该密封部件具有一驱动力接受部分,用来当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驱动力,所说的墨粉输送部件由该驱动力接受部分所接受的驱动力转动。
  25.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密封部件具有一个能够与设备的主机啮合的啮合部分,当墨粉补充盒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啮合部分接受力,以使被所说的密封部分密封的墨粉补充口开封。
  26.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密封部件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依次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和处于它的外侧的啮合部分,而且,密封部件还具有一沿着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的方向延伸的空心部分。
  27.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密封部件还包括一密封垫,用以防止墨粉进入位于密封部件的所说的一端的驱动部分。
  28. 28.根据权利要求25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驱动部分和啮合部分的密封部件由树脂材料制成并是整体模制的。
  29. 29.根据权利要求26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空心部分具有多边形横截面。
  30. 30.根据权利要求24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驱动力接受部分呈设置在密封部件的外表面的凸条状。
  31.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以180°的间隔设置两个这样的凸条。
  32. 32.根据权利要求30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凸条具有从密封部件的外表面起0.5mm-3mm的高度。
  33. 33.一种适用于墨粉补充盒的密封部件,该墨粉补充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并且包括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和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所说的密封部件包括:(a)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b)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c)一个驱动力接受部分,用来当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驱动力,所说的墨粉输送部件由该驱动力接受部分所接受的驱动力转动;以及(d)一个能够与设备的主机啮合的啮合部分,当墨粉补充盒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啮合部分接受力,以使被所说的密封部分密封的墨粉补充口开封;其中,所说的密封部件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依次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和处于它的外侧的啮合部分,并且,密封部件还具有一沿着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的方向延伸的空心部分。
  34.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密封部件还包括一密封垫,用以防止墨粉进入位于密封部件的所说的一端的驱动部分。
  35.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驱动部分和啮合部分的密封部件由树脂材料制成并是整体模制的。
  36. 36.根据权利要求33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空心部分具有多边形横截面。
  37. 37.根据权利要求33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驱动力接受部分呈设置在密封部件的外表面的凸条状。
  38. 38.根据权利要求37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以180°的间隔设置两个这样的凸条。
  39. 39.根据权利要求37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凸条具有从密封部件的外表面起0.5mm-3mm的高度。
  40. 40.一种适用于墨粉补充盒的密封部件,该墨粉补充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并且包括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和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所说的密封部件包括:(a)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b)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c)一个驱动力接受部分,用来当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驱动力,所说的墨粉输送部件由该驱动力接受部分所接受的驱动力转动,该驱动力接受部分呈设置在密封部件的外表面的凸条状;(d)一个能够与设备的主机啮合的啮合部分,当墨粉补充盒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啮合部分接受力,以使被所说的密封部分密封的墨粉补充口开封;以及(e)一个设在所说的的一端的密封垫,用以防止墨粉进入处于该端的驱动部分;其中,所说的密封部件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依次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和处于它的外侧的啮合部分,并且,密封部件还具有一沿着从一纵向端到另一纵向端的方向延伸的空心部分,该空心部分具有正方形的横截面,而且,该具有密封部分、驱动力接受部分、驱动部分和啮合部分的密封部件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且是整体模制成的。
  41. 41.根据权利要求40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以180°的间隔设置两个这样的凸条。
  42. 42.根据权利要求40的密封部件,其特征是,凸条具有从密封部件的外表面起0.5mm-3mm的高度。
  43. 43.一种适用于墨粉补充盒的密封部件,该墨粉补充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并且包括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和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所说的密封部件包括:(a)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b)一个用来当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来自设备主机的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分;以及(c)一个利用从设备的主机接受的驱动力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分。
  44. 44.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包括:(a)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b)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c)一个密封部件,其包括: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一个驱动力接受部分,用来当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接受来自设备的主机的驱动力;一个利用从设备的主机接受的驱动力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分。
  45. 45.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包括:(a)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b)一个用来排放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的墨粉补充口;(c)一个用来将盛放在盛粉部分内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d)一个驱动部件,其包括:一个驱动力接受部分,用来接受设备的主机的驱动力,使所说的墨粉输送部件转动;一个驱动部分,用来利用由所说的驱动力接受部分所接受的设备主机的驱动力使墨粉输送部件转动;以及  一个能够与设备的主机啮合的啮合部分,当墨粉补充盒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啮合部分使驱动部件在墨粉补充盒的纵向相对于设备的主机定位。
  46. 46.一种适用于能够可拆卸地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的密封部件,包括:一个能够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盒的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
  47. 47.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的主机上的墨粉补充盒,包括:(a)一个墨粉补充口;(b)一个密封部件,包括: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
  48. 48.一种用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包括:(a)用来可拆卸地安装墨粉补充盒的安装装置,所说的墨粉补充盒包括:一个用来盛放墨粉的盛粉部分;一个用来排放盛粉部分内盛放的墨粉的墨粉排放口;一个用来将盛粉部分内盛放的墨粉向墨粉补充口输送的墨粉输送部件;一个密封部件,包括:一个用来可打开地密封墨粉补充口的密封部分;一个用来驱动墨粉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分;所说的设备还包括:(b)一个主机一方的驱动部分,当通过所说的安装装置把墨粉补充盒可拆卸地装到设备的主机上时,该驱动部分向密封部件的驱动力接受部分提供驱动力。
CN98103317A 1997-06-19 1998-06-19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87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3113/1997 1997-06-19
JP16311397 1997-06-19
JP163113/97 1997-06-19
JP168368/98 1998-06-16
JP16836898A JP3368205B2 (ja) 1997-06-19 1998-06-16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168368/1998 1998-06-1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76483A Division CN100375929C (zh) 1997-06-19 1998-06-19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4785A true CN1204785A (zh) 1999-01-13
CN1118722C CN1118722C (zh) 2003-08-20

Family

ID=2648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33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8722C (zh) 1997-06-19 1998-06-19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B0310764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5929C (zh) 1997-06-19 1998-06-19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764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5929C (zh) 1997-06-19 1998-06-19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6128453A (zh)
EP (1) EP0897137B1 (zh)
JP (1) JP3368205B2 (zh)
KR (5) KR100425403B1 (zh)
CN (2) CN1118722C (zh)
DE (1) DE69801406T2 (zh)
HK (1) HK1016282A1 (zh)
SG (1) SG77184A1 (zh)
TW (1) TW3962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386B (zh) * 2007-12-28 2011-06-01 株式会社理光 粉末传送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8663918A (zh) * 2017-04-27 2018-10-1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7065B2 (ja) * 1997-06-19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968139B2 (en) * 1997-06-19 2005-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contain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697066B2 (ja) * 1997-07-31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24810B2 (ja) * 1998-12-15 2004-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を備えた現像装置
JP3403132B2 (ja) * 1999-10-29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撹拌翼及びトナー補給容器
US6334037B1 (en) 2000-02-18 2001-12-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289182B1 (en) 2000-02-18 2001-09-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ng toner bottle types, stirring toner, and detecting the amount of remaining toner
JP3710385B2 (ja) 2001-01-22 2005-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990301B2 (en) 2001-02-19 2006-01-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60124348A1 (en) * 2014-11-05 2016-05-05 Yusuke Yamada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S2382727T3 (es) 2001-02-19 2012-06-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enedor para suministro de toner
US6542709B1 (en) * 2001-10-01 2003-04-01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Developer container with commonly driven mixer and toner supply
US6580881B2 (en) 2001-10-04 2003-06-1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detecting waste toner in a containe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600881B2 (en) * 2001-10-20 2003-07-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installation of imaging media cartridges in imaging apparatus
US6893086B2 (en) * 2002-07-03 2005-05-17 W.E.T. Automotive Systems Ltd. Automotive vehicle seat insert
JP4047135B2 (ja) * 2002-10-31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の再生産方法
KR100472490B1 (ko) * 2003-04-24 2005-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유닛
US7050728B2 (en) * 2003-04-25 2006-05-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detachably mountable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tecting the amount of developer remaining in the container
JP4652783B2 (ja) * 2003-12-10 2011-03-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
RU2407049C2 (ru) * 2004-11-24 2010-12-20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Контейнер подачи проявителя
JP4603905B2 (ja) 2005-02-24 2010-1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2006323082A (ja) * 2005-05-18 2006-11-30 Canon Inc 現像剤補給容器
US7729644B2 (en) * 2006-05-11 2010-06-01 Katun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JP4215784B2 (ja) * 2006-07-13 2009-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トナー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23836B2 (ja) * 2006-09-29 2011-1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内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現像剤収容体、並びにその現像剤収容体の閉塞方法及び内蓋の取り外し方法
TW200825639A (en) * 2006-12-05 2008-06-16 Gen Plastic Ind Co Ltd Toner cartridge with a lock function
US8867968B2 (en) 2011-12-30 2014-10-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ovable toner port cover member for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imaging device
US9031451B2 (en) 2011-12-30 2015-05-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8867966B2 (en) * 2011-12-30 2014-10-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8682213B2 (en) 2011-12-30 2014-03-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8649710B2 (en) 2011-12-30 2014-02-1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pivoting exit port cover
US8948650B2 (en) 2011-12-30 2015-02-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8588659B2 (en) * 2011-12-30 2013-11-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JP5891039B2 (ja) * 2012-01-13 2016-03-2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装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US9201344B2 (en) * 2012-05-20 2015-12-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container
JP5983042B2 (ja) * 2012-05-30 2016-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128908B2 (ja) 2013-03-19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キット及び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79964B1 (en) 2013-05-16 2014-11-0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n angled exit port surface
US8873996B1 (en) 2013-05-29 2014-10-2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syste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a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with bypassing actuation
US9477177B2 (en) 2014-09-02 2016-10-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JP2016090933A (ja) 2014-11-10 2016-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の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85251B2 (ja) 2014-11-10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9462A (ja) * 2014-11-20 2016-05-3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360797B1 (en) 2015-08-13 2016-06-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movable projection for providing installation feedback to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477178B1 (en) 2015-08-13 2016-10-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open or closed state of a toner cartridge shutter
US9563169B1 (en) 2015-12-14 2017-02-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retrac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658401B2 (ja) * 2016-08-26 2020-03-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39226B2 (ja) 2017-09-21 2022-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7009133B2 (ja) 2017-09-21 202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7005249B2 (ja) 2017-09-21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EP3655237B1 (en) 2017-10-05 2023-08-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ainer for storing build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build material for a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system to or from a container
US11054763B2 (en) 2018-05-18 2021-07-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 P. Blade with tapered surfaces to transport print substance
US10698363B1 (en) 2019-04-12 2020-06-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an imaging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761476B1 (en) 2019-04-12 2020-09-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mov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649389B1 (en) 2019-04-12 2020-05-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of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649399B1 (en) 2019-04-12 2020-05-12 Lexmark Internatioan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magnetic 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3805C3 (de) * 1977-05-26 1980-07-03 Canon K.K., Tokio Nachfülleinrichtung für Tonerpulver in einem elektrofotografischen Kopiergerät
US4878603B1 (en) * 1984-01-09 1994-11-08 Ricoh Kk Toner replenishing device
JPS60146265A (ja) * 1984-01-09 1985-08-01 Ricoh Co Ltd 乾式複写機におけるトナ−補給装置
US4622916A (en) * 1984-10-18 1986-1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S61116372A (ja) * 1984-11-10 1986-06-03 Toshiba Corp トナ−供給装置
JPS6385660A (ja) 1986-09-30 1988-04-16 Toshiba Corp 電子複写機のトナ−カ−トリツジ
JP2652019B2 (ja) 1987-07-17 1997-09-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の周波数制御装置
US5128724A (en) * 1988-12-23 1992-07-07 Casio Computer Co., Ltd. Developer restoring unit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32882A (ja) 1989-05-31 1991-01-09 Minolta Camera Co Ltd 現像剤供給装置
US5296900A (en) 1989-05-31 1994-03-22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developer supplying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approximately constant amounts of developer
US5307129A (en) * 1990-10-01 1994-04-26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H0750352B2 (ja) * 1991-03-18 1995-05-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供給装置における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H05303276A (ja) 1992-04-27 1993-11-16 Hitachi Koki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US5264901A (en) * 1992-12-28 1993-11-23 Futur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seal
US5402216A (en) * 1992-12-28 1995-03-28 Mita Industrial Co., Ltd. Mechanism for opening/closing a toner falling aperture
TW240299B (zh) * 1992-12-30 1995-02-11 Ricoh Kk
JPH06348121A (ja) 1993-06-07 1994-12-22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398849A (en) * 1993-06-28 1995-03-21 Nu-Kote International Cartridge with slide mechanism for dispensing toner
JP3320152B2 (ja) * 1993-07-28 2002-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229088B2 (ja) * 1993-10-14 2001-11-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ガス採取方法及び自動ガス分析方法
JP3368026B2 (ja) 1993-12-28 2003-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JP3387596B2 (ja) * 1993-12-28 2003-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剤受け入れ装置
US5424816A (en) * 1994-06-27 1995-06-13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AU3426895A (en) * 1994-10-17 1996-05-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ontainer, toner container assembling metho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8185028A (ja) 1994-12-28 1996-07-16 Ricoh Co Ltd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H08211719A (ja) 1995-02-06 1996-08-20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US5832343A (en) * 1995-04-03 1998-1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method, toner accommodation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548384A (en) * 1995-04-06 1996-08-20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Inc. Toner supply cartridge
US5943528A (en) * 1995-04-28 1999-08-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with a gripping cover feature usable with a process cartridge, a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same, and an apparatus us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JPH10319696A (ja) 1997-05-20 1998-12-0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169864B1 (en) * 1999-07-06 2001-01-02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ntainer including a movably mounted sealing memb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386B (zh) * 2007-12-28 2011-06-01 株式会社理光 粉末传送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8663918A (zh) * 2017-04-27 2018-10-1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63918B (zh) * 2017-04-27 2021-10-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368205B2 (ja) 2003-01-20
KR100488374B1 (ko) 2005-05-11
TW396298B (en) 2000-07-01
SG77184A1 (en) 2000-12-19
EP0897137A1 (en) 1999-02-17
USRE38737E1 (en) 2005-05-24
US6128453A (en) 2000-10-03
KR100488375B1 (ko) 2005-05-11
DE69801406D1 (de) 2001-09-27
HK1016282A1 (en) 1999-10-29
KR100425403B1 (ko) 2005-01-15
JPH1173000A (ja) 1999-03-16
DE69801406T2 (de) 2002-05-29
KR19990007140A (ko) 1999-01-25
EP0897137B1 (en) 2001-08-22
CN1475871A (zh) 2004-02-18
KR100443026B1 (ko) 2004-08-06
CN1118722C (zh) 2003-08-20
CN100375929C (zh) 2008-03-19
KR100488373B1 (ko) 2005-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22C (zh) 墨粉补充盒、密封部件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1109274C (zh) 墨粉补充盒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1118723C (zh) 盛放墨粉的粉盒部件、墨粉补充盒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1149446C (zh) 墨粉补充盒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1237413C (zh)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237405C (zh) 密封元件、调色剂容纳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12903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收存容器
CN1719348A (zh) 显影剂提供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79252C (zh) 调色剂瓶、调色剂供给系统和使用该瓶和供给系统的成像装置
CN1066545C (zh) 显影剂盒及其再制造方法
CN1144099C (zh)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CN1841229A (zh) 显影装置以及利用该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668986A (zh) 成像装置,墨粉供给部件,调色剂容器,墨粉容器及回收方法
CN1945457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269533A (zh) 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
CN1837979A (zh) 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CN1828447A (zh)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CN1627201A (zh) 显影剂供给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499317A (zh)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CN1340748A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显影框架与显影剂框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柔性密封件
CN1499311A (zh)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306228A (zh) 显影剂搅拌部件及其回收方法
CN1080736A (zh) 处理暗盒和可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成像系统
CN1302344C (zh) 显影剂供给套件
CN1945459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