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1145A - 粘合片以及粘合片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粘合片以及粘合片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1145A
CN115851145A CN202211293368.2A CN202211293368A CN115851145A CN 115851145 A CN115851145 A CN 115851145A CN 202211293368 A CN202211293368 A CN 202211293368A CN 115851145 A CN115851145 A CN 115851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film
layer
release
film
adhes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33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崎良平
藤原新
野中崇弘
松本真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11245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01441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1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1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3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ease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粘合片以及粘合片层叠体。一种粘合片(100),在粘合剂层(5)的一个面上暂时附着有第一脱模膜(1),在粘合剂层(5)的第二主面上暂时附着有第二脱模膜(2)。第一脱模膜(1)在膜基材(10)的第一主面具有脱模层(11),第二脱模膜(2)在膜基材(20)的第一主面具有脱模层(21)。第一脱模膜(1)与粘合剂层(5)的剥离力小于第二脱模膜(2)与粘合剂层(5)的剥离力。第一脱模膜(1)和第二脱模膜(2)中的至少一者在膜基材的第二主面具有防静电层(31,32)。

Description

粘合片以及粘合片层叠体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2月13日、申请号为201910112455.5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粘合剂层的两面上暂时附着了脱模膜的粘合片。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或触控面板等显示器用输入装置中,在光学构件的贴合中使用片状的透明粘合剂。在光学构件的贴合中使用的透明粘合剂一般以在两面暂时附着了脱模膜的带脱模膜的粘合片的形式提供。在粘合片的使用时,首先将一个脱模膜(轻剥离膜)剥离而使粘合剂层的一个粘合面露出并进行与第一被粘物的贴合,然后将另一个脱模膜剥离(重剥离膜)剥离并将第二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的另一面贴合。
在粘合剂层的两面暂时附着了脱模膜的粘合片中,在从粘合剂层上剥离脱模膜时有时产生剥离带电。粘合剂层的带电量大时,在粘合剂层的表面附着灰尘等异物,产生显示不良等不良状况。在粘合剂层的表面附着了异物的状态下进行贴合时,有时产生由带入的异物造成的元件的破坏等。另外,在将粘合剂层的一个面与第一被粘物贴合的状态下剥离重剥离膜时的剥离带电大时,可能成为图像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不良、电破坏等的原因。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膜基材与脱模层之间设置防静电层能够减少从粘合剂层的表面剥离脱模膜时的剥离带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9775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即使使用在膜基材与脱模层之间具有防静电层的脱模膜,有时剥离带电电压也不能充分地降低。另外,在将多张切割为规定尺寸的纸张状的粘合片堆积而得到的层叠体中,有时由于静电而产生粘合片彼此的粘连,因此将粘合片一张一张地拾取的作业变得困难。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将多张堆叠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产生粘连从而容易拾取、并且抑制了将脱模膜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的带脱模膜的粘合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粘合片中,在粘合剂层的第一主面暂时附着有第一脱模膜(轻剥离膜)、在粘合剂层的第二主面暂时附着有第二脱模膜(重剥离膜)。第一脱模膜和第二脱模膜各自在膜基材的第一主面具有脱模层,脱模膜的第一主面与粘合剂层贴合。第一脱模膜与粘合剂层的剥离力小于第二脱模膜与粘合剂层的剥离力。
第一脱模膜和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在膜基材的第二主面具有防静电层。优选至少第二脱模膜在膜基材的第二主面具有防静电层,优选第一脱模膜和第二脱模膜两者在膜基材的第二主面具有防静电层。在脱模膜的第二主面设置有防静电层时,脱模膜的第二主面的表面电阻优选为1×108Ω/平方以下,脱模膜的第二主面的动摩擦系数优选为0.4以下。
第一脱模膜和/或第二脱模膜可以在膜基材与脱模层之间具有防静电层。特别地,优选第一脱模膜在膜基材与脱模层之间具有防静电层。
作为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而言,优选含有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可以为包含含有多官能单体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光固化性粘合剂。
切割为纸张尺寸的粘合片中,第一脱模膜和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存在突出到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的外侧的区域。在粘合剂层的整个外周,第一脱模膜和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突出到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的外侧。第一脱模膜可以存在突出到第二脱模膜的外周缘的外侧的区域。
通过将脱模膜以突出到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的外侧的方式进行设置,能够抑制由于粘合剂从端面突出而造成的胶糊污渍或胶糊缺损等不良状况。另外,通过将脱模膜以突出到粘合剂层的端面的外侧的方式进行设置,能够提高从粘合剂层上剥离脱模膜时的作业性。
在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的外侧设置脱模膜时,在脱模膜的第一主面(与粘合剂层的贴合面)上可以沿着粘合剂层的外周缘设置有切口。
本发明的粘合片可以是将多张粘合片堆叠而得到的层叠体形式。粘合片层叠体可以是将10张以上的粘合片堆叠而得到的层叠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粘合片中,由于在粘合剂层的正面和背面设置的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的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因此即使在将多张粘合片堆叠时也不容易产生粘连,容易拾取。另外,能够抑制从粘合剂层上剥离脱模膜时的剥离带电,并且能够减少粘合剂层上的灰尘附着或被粘物的破损等不良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粘合片的剖视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粘合片的剖视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纸张状的粘合片的剖视图。
图4A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纸状粘合片的剖视图。
图4B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纸张状的粘合片的俯视图。
图5A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纸张状的粘合片的剖视图。
图5B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纸张状的粘合片的俯视图。
图6A是纸张状的粘合片的制造中使用的层叠体的剖视图。
图6B是示出在层叠体中形成切断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C是示出在层叠体中形成切断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D是除去脱模膜以及切断线后的层叠体的剖视图。
图6E是贴合轻剥离膜后的层叠体的剖视图。
图6F是示出在轻剥离膜中形成切断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G是通过从母基板中的切割而得到的纸张状的粘合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2、9 脱模膜
10、20 膜基材
11、21 脱模层
31、32、33 防静电层
5 粘合剂层
100、102、103 粘合片
具体实施方式
[粘合片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脱模膜的粘合片的一个方式的示意剖视图。带脱模膜的粘合片100中,在粘合剂层5的一个面上暂时附着有第一脱模膜1,在粘合剂层5的另一个面上暂时附着有第二脱模膜2。以下,将在粘合剂层的两面暂时附着了脱模膜的层叠体记作“粘合片”。需要说明的是,“暂时附着”是指以可剥离的方式粘贴的状态。
脱模膜1、2是出于在直至将粘合剂层5与被粘物贴合为止的期间保护粘合剂层5的表面的目的而使用的。脱模膜1、2在与粘合剂层5接触的面上具有脱模层11、12。通过在膜基材10、20的表面设置脱模层,能够提高从粘合剂层5上剥离脱模膜1、2的剥离性。
从粘合剂层5上剥离第一脱模膜1时的剥离力小于从粘合剂层5上剥离第二脱模膜时的剥离力。在粘合片的使用时,先将剥离力相对较小的第一脱模膜1(轻剥离膜)从粘合剂层5上剥离并进行与第一被粘物的贴合,然后将剥离力相对较大的第二脱模膜(重剥离膜)剥离并进行与第二被粘物的贴合。通过在粘合片的正面和背面附设的脱模膜中设置剥离力之差,在与第一被粘物的贴合时能够选择性地剥离轻剥离膜,因此能够提高贴合的作业性。
在从粘合剂层5上剥离第一脱模膜1时,从防止第二脱模膜2从粘合剂层5翘起的观点考虑,第二脱模膜2从粘合剂层5的剥离力优选为第一脱模膜1从粘合剂层5的剥离力的2倍以上,更优选为2.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倍以上。第一脱模膜1从粘合剂层5的剥离力优选为约0.01N/25mm~约0.2N/25mm。第二脱模膜2从粘合剂层5的剥离力优选为约0.05N/25mm~约0.5N/25mm。粘合剂层与脱模膜的剥离力为通过拉伸速度0.3m/分钟的180°剥离试验得到的测定值。
本发明的粘合片中,作为轻剥离膜的第一脱模膜1和作为重剥离膜的第二脱模膜2中的至少一者在与粘合剂层5的暂时附着面的相反侧的面(未设置脱模层11、21的面)上具有防静电层。以下,将脱模膜的与粘合剂层的暂时附着面(设置有脱模层的面)记作“脱模面”、将脱模面的相反侧的面记作“背面”。
图1所示的粘合片100中,轻剥离膜1在膜基材10的背面具有防静电层31,重剥离膜2在膜基材20的背面具有防静电层32。可以仅轻剥离膜1在背面具有防静电层,也可以仅重剥离膜在背面具有防静电层。
如图2所示的粘合片102所示,可以在轻剥离膜1的脱模面侧设置有防静电层33。重剥离膜2也可以在脱模面侧具有防静电层(未图示)。在脱模膜1、2的脱模面侧设置防静电层时,在靠近膜基材10、20的一侧设置防静电层,在脱模面的最外表面设置脱模层11、21。
通过在重剥离膜和轻剥离膜中的至少一者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能够抑制由静电造成的灰尘的附着。另外,在粘合片的形成或切割为规定尺寸时的辊输送中,能够抑制由于与辊的摩擦等而造成的带电,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输送。
通过在脱模膜中设置防静电层,从粘合剂层上剥离脱模膜时的脱模膜和粘合剂层的剥离带电减少。通过粘合剂层的带电减少,能够抑制灰尘在粘合剂层的露出面的附着、并且能够防止由静电造成的被粘物(图像显示面板等)的电破坏。通过脱模膜的带电减少,能够防止脱模膜对粘合剂层或其它构件等的静电吸附,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性。
此外,通过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能够防止在将多张粘合片层叠时的、由静电导致的粘合片彼此的粘连。另外,通过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润滑性倾向于提高。因此,在利用抽吸等拾取多张堆叠后的粘合片时,能够可靠地一张一张地进行拾取,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向被粘物上贴合粘合片的作业性。
以下,依次对构成粘合片的粘合剂层以及脱模膜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5是将粘合剂形成为层状而得到的。将粘合片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时,优选粘合剂层5是透明的、并且可见光的光吸收少。粘合剂层5的总透光率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粘合剂层5的雾度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总透光率和雾度使用雾度计根据JIS K7136测定。
<粘合剂层的组成>
作为构成粘合剂5的粘合剂而言,可以适当地选择使用以丙烯酸类聚合物、聚硅氧烷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基醚、乙酸乙酯/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烯烃、环氧类、含氟型、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橡胶类等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
构成粘合剂层5的粘合剂可以为在与被粘物的贴合后能够通过光照射固化的光固化型粘合剂。例如,如果在具有装饰印刷等的隆起部的前窗(保护玻璃)等的贴合中使用光固化性型粘合剂,则通过光固化前的粘合剂在柔软的状态下进行贴合而具有高差吸收性,从而能够抑制隆起部附近的气泡的混入等。通过在贴合后照射紫外线等而使粘合剂光固化,能够提高胶粘可靠性。光固化型粘合剂例如优选含有聚合物、具有光聚合性官能团的单体或低聚物、光聚合引发剂的粘合剂。光固化型粘合剂优选含有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多官能化合物作为光聚合性单体或低聚物。
优选使用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作为构成粘合剂层5的粘合剂,因为其光学透明性优异、显示适度的润湿性、凝聚性和胶粘性等粘合特性、并且耐候性和耐热性等也优异。丙烯酸类粘合剂中,相对于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
作为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而言,可以合适地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单体单元作为主要骨架的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而言,可以合适地使用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的烷基可以具有支链。相对于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优选为4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上。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可以为多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构成单体单元的排列可以是无规的,也可以是嵌段的。
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可以含有具有可交联官能团的丙烯酸类单体单元作为共聚成分。基础聚合物具有可交联官能团时,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基础聚合物的热交联、光固化等进行的粘合剂的凝胶分数的提高。作为具有可交联官能团的丙烯酸类单体而言,可以列举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其中,优选含有含羟基单体作为基础聚合物的共聚成分。基础聚合物具有含羟基单体作为单体单元时,能够提高基础聚合物的交联性,并且具有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粘合剂的白色混浊的倾向,能够得到透明性高的粘合剂。
作为含羟基单体而言,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
相对于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含羟基单体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30重量%,更优选为0.5重量%~2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20重量%。
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除了含羟基单体以外还含有含氮单体等极性高的单体单元。通过除了含羟基单体以外还含有含氮单体等高极性单体,粘合剂具有高的胶粘性和保持力、并且能够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白色混浊。
作为含氮单体而言,可以列举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
Figure SMS_1
唑、乙烯基吗啉、(甲基)丙烯酰吗啉、N-乙烯基羧酸酰胺类、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乙烯基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氰基丙烯酸类单体等。其中,优选使用N-乙烯吡咯烷酮和(甲基)丙烯酰吗啉。
相对于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含氮单体的含量优选为3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重量%~30重量%。
在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可以含有多官能单体成分。多官能单体为具有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聚合性官能团的单体。多官能单体的使用量根据其分子量、官能团数等而不同,相对于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优选为3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以下。
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通过溶液聚合、UV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等公知的聚合方法制备。从粘合剂的透明性、耐水性、成本等方面考虑,优选溶液聚合法或者UV聚合。作为溶液聚合的溶剂而言,通常使用乙酸乙酯、甲苯等。
在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制备时,根据聚合反应的种类可以使用光聚合引发剂、热聚合引发剂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而言,可以使用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等。作为热聚合引发剂而言,可以使用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物类引发剂、过氧化物与还原剂组合得到的氧化还原型引发剂(例如过硫酸盐与亚硫酸氢钠的组合、过氧化物与抗坏血酸钠的组合等)。
为了调节基础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使用链转移剂。链转移剂具有自生长的聚合物链接受自由基使聚合物的伸长停止,并且接受自由基后的链转移剂攻击单体从而再次引发聚合的作用。作为链转移剂而已,例如可以合适地使用α-硫代甘油、月桂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巯基乙酸、2-巯基乙醇、硫代乙醇酸、硫代乙醇酸2-乙基己酯、2,3-二巯基-1-丙醇等硫醇类。
除了单官能单体以外还使用多官能单体作为形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时,可以先将单官能单体聚合,形成低聚合度的预聚物组合物(预聚合),然后在预聚物组合物的浆料中添加多官能单体,并将预聚物与多官能单体聚合(后聚合)。通过这样进行预聚物的预聚合,能够在基础聚合物中均匀地引入来源于多官能单体成分的分支点。另外,可以将预聚物组合物与未聚合的单体成分的混合物(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基材上,然后在基材上进行后聚合,从而形成粘合剂层。预聚物组合物为低粘度、并且涂布性优异,因此根据在涂布作为预聚物组合物与未聚合单体的混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后在基材上进行后聚合的方法,能够提高粘合剂层的生产率,并且能够使粘合剂层的厚度均匀。
预聚物组合物例如可以通过将混合构成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和聚合引发剂而得到的组合物(称为“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部分聚合来制备。需要说明的是,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单体,优选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含极性基团单体等单官能单体。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可以含有多官能单体。例如,可以使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含有作为基础聚合物的原料的多官能单体成分的一部分,在将预聚物聚合后添加多官能单体成分的其余部分并供于后聚合。
预聚物形成用组合物中除了单体以及聚合引发剂以外,可以根据需要含有链转移剂等。预聚物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从调节反应时间、将预聚物的分子量(聚合率)调节到所期望的范围内的观点考虑,优选通过UV光等活性光线的照射进行的聚合。用于预聚合的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上述的光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
预聚物的聚合率没有特别限制,从得到适合在基材上涂布的粘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3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40重量%。预聚物的聚合率可以通过调节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使用量、UV光等活性光线的照射强度/照射时间等而调节到所期望的范围内。
在上述预聚物组合物中混合构成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其余部分(后聚合单体)、以及根据需要的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硅烷偶联剂、交联剂等,形成粘合剂组合物。后聚合单体优选含有多官能单体。作为后聚合单体,除了多官能单体以外还可以添加单官能单体。
后聚合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上述的光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预聚合时的聚合引发剂在预聚物组合物中未失活而残留时,可以省略用于后聚合的聚合引发剂的添加。
基础聚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交联结构。交联结构的形成例如通过在预聚合后或者基础聚合物的聚合后添加交联剂来进行。作为交联剂而言,可以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
Figure SMS_2
唑啉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碳二亚胺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等通常使用的交联剂。相对于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交联剂的含量通常在0重量份~5重量份的范围内,优选为0重量份~3重量份。
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交联剂时,优选在与被粘物贴合前进行通过加热而进行的交联处理而形成交联结构。交联处理中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可以根据所使用的交联剂的种类适当设定,通常通过在20℃~160℃的范围内加热约1分钟~约7天来进行交联。
出于调节胶粘力的目的,可以在粘合剂组合物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在粘合剂组合物中添加硅烷偶联剂时,其添加量相对于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通常为约0.01重量份~约5.0重量份,优选为约0.03重量份~约2.0重量份。
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增粘剂。作为增粘剂而言,例如可以使用萜烯类增粘剂、苯乙烯类增粘剂、酚类增粘剂、松香类增粘剂、环氧类增粘剂、二聚环戊二烯类增粘剂、聚酰胺类增粘剂、酮类增粘剂、弹性体类增粘剂等。
除了上述例示的各成分以外,在不损害粘合剂的特性的范围内,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使用增塑剂、软化剂、劣化抑制剂、填充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防静电剂等添加剂。
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具有适合在基材上涂布的粘度(例如约5泊~约100泊)。粘合剂组合物为溶液时,通过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等,能够将溶液粘度调节到适当的范围内。粘合剂组合物为光固化性时,通过多官能单体等的添加、预聚物的聚合率等将粘度调节到适当的范围内。为了调节粘度,可以使用增稠性添加剂等。
<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
通过在基材上以层状涂布粘合剂组合物,并且根据需要进行溶剂的干燥、基础聚合物的交联/固化,由此形成粘合剂层。作为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方法而言,可以列举辊涂、辊舐涂布、凹版涂布、反向涂布、辊刷、喷涂、浸渍辊涂布、刮棒涂布、刮刀涂布、气刀涂布、幕帘涂布、唇模涂布、利用口模式涂布机等进行的挤出涂布法等方法。
粘合剂组合物含有溶剂时,作为将涂布后的粘合剂干燥的方法而言,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采用合适的方法。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40℃~200℃,更优选为50℃~180℃,进一步优选为70℃~170℃。干燥时间优选为5秒~20分钟,更优选为5秒~15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秒~10分钟。
粘合剂组合物为光固化性时,在将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支撑基材上后可以照射紫外线和/或短波长的可见光进行光固化。进行光固化时,优选在涂布层的表面附设保护片,在将粘合剂组合物夹在两张片间的状态下照射光,从而防止由氧气造成的聚合抑制。
照射光的累积光量优选为约100mJ/cm2~约5000mJ/cm2。作为用于光照射的光源而言,只要是能够照射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的光聚合引发剂具有灵敏度的波长范围的光的光源则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使用LED光源、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氙气灯等。
作为粘合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涂布基材和保护片而言,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基材。作为涂布基材和保护片而言,优选在与粘合剂层的接触面具有脱模层的脱模膜。涂布基材和/或保护片可以与粘合片的重剥离膜和/或轻剥离膜相同。
粘合剂层5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一般而言为约5μm~约1000μm。被粘物具有由装饰印刷等造成的隆起部,并且出于防止在隆起部周边的气泡混入等目的而要求粘合剂具有高差吸收性时,粘合剂层5的厚度优选为40μm以上,更优选为5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μm以上。从图像显示装置的轻量化/薄型化的观点考虑、或者考虑到粘合剂层形成的容易性、操作性等,粘合剂层5的厚度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3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μm以下。
[脱模膜]
作为暂时附着在粘合片上的脱模膜1、2而言,优选使用膜基材10、20的表面具有脱模层21、22的脱模膜。
<膜基材>
作为脱模膜1、2的膜基材10、20而言,优选具有透明性的树脂膜。作为树脂材料而言,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醋酯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硫醚类树脂等。其中,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
膜基材10、20的厚度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为25μm~150μm。轻剥离膜1的膜基材10的厚度与重剥离膜2的膜基材20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脱模层>
作为脱模层21、22的材料而言,可以列举聚硅氧烷类脱模剂、含氟型脱模剂、长链烷基类脱模剂、脂肪酸酰胺类脱模剂等。优选聚硅氧烷类脱模剂,因为其能够兼顾对丙烯酸类粘合剂的粘附性与剥离性。
聚硅氧烷类脱模层可以为以聚硅氧烷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类型,也可以为通过在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等有机树脂中通过接枝聚合等引入了反应性聚硅氧烷的聚硅氧烷改性树脂。作为聚硅氧烷树脂而言,可以使用加成型、缩合型、紫外线固化型、电子射线固化型、无溶剂型等各种固化反应类型的树脂。特别地,从与膜基材的粘附性优异、并且能够兼顾对丙烯酸类粘合剂的适度的粘附性与剥离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通过基于热的加成反应而固化从而形成剥离性覆膜的类型的聚硅氧烷树脂。
脱模层的厚度一般为10nm~2000nm,优选为15nm~1000nm,更优选为20nm~500nm。通过改变脱模剂的种类、脱模层的厚度,能够设置轻剥离膜1的脱模层11的从粘合剂层5的剥离力与脱模膜2的脱模层21的从粘合剂层5的剥离力之差。
<防静电层>
如前所述,脱模膜1、2中的至少一者在背面具有防静电层。脱模膜可以在膜基材的脱模面具有防静电层。在脱模面设置防静电层时,如图2的脱模膜1所示,优选在膜基材10与脱模层11之间设置防静电层33。
作为防静电层而言,例如可以列举在各种树脂粘结剂中含有防静电成分(导电性材料)的防静电层。作为粘结剂剂树脂而言,可以采用热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电子射线固化型树脂、双组分混合型树脂等各种类型的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的具体例而言,可以列举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硅氧烷类树脂、苯乙烯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含氟型树脂、醇酸类树脂等。其中,从提高脱模膜的润滑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聚酯类树脂。
聚酯类树脂典型地为选自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羧基的多元羧酸类(典型地为二元羧酸类)及其衍生物(该多元羧酸的酸酐、酯化物、卤化物等)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多元羧酸成分)与选自一个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类(典型地为二元醇类)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多元醇成分)的缩聚物。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时,为了将背面的动摩擦系数调节为0.4以下,聚酯类树脂在粘结剂树脂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
作为防静电成分而言,可以列举有机或无机的导电性物质。作为有机导电性物质而言,优选各种导电性聚合物。作为导电性聚合物的例子而言,可以列举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乙烯亚胺、烯丙胺类聚合物等。作为无机导电性物质而言,可以列举各种金属、合金、导电性金属氧化物。无机导电性物质优选以粒径0.1μm以下(典型地为0.01μm~0.1μm)的微粒形式包含在防静电层中。防静电成分可以为阳离子型防静电剂、阴离子型防静电剂、两性离子型防静电剂、非离子型防静电剂等。
上述防静电成分中,作为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的防静电层的防静电成分而言,优选导电性聚合物,其中,特别优选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与聚苯乙烯磺酸的复合物(PEDOT/PSS)。
防静电层的厚度例如为约5nm~约100nm,优选为10nm~80nm,更优选为15nm~60nm,进一步优选为20nm~50nm。在轻剥离膜1和重剥离膜2的两者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时,防静电层31与防静电层32的材料和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脱模面侧设置防静电层时,脱模面的防静电层的材料以及厚度可以与背面的防静电层的材料和厚度相同也可以不同。
脱模膜1、2的防静电层形成面的表面电阻优选为1×1011Ω/平方以下,更优选为1×1010Ω/平方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109Ω/平方以下。在脱模面设置防静电层时,与在其上形成脱模层相比,在背面设置防静电层的情况下,能够将防静电层配置在最外表面。因此,与在脱模面上设置防带电层的情况相比,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时,能够减小表面电阻。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时,背面的表面电阻优选为1×108Ω/平方以下,更优选为1×107Ω/平方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6Ω/平方以下。
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时,背面的动摩擦系数优选为0.4以下,更优选为0.35以下。动摩擦系数由将以未进行表面处理的双轴拉伸聚酯膜作为滑动面的质量1.5kg的滑动片载置于脱模膜的防静电层形成面上并以300mm/分钟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使滑动片移动时的试验力根据JIS K7125计算出。
通过在脱模膜1、2中的至少一者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能够抑制由带电(静电)导致的粘合片上的灰尘附着、作业性的下降。通过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除了能够抑制在从粘合剂层5的表面剥离脱模膜1、2时能够产生的剥离带电,还能够抑制能够通过粘合片与输送辊或其它膜等的摩擦而产生的带电。另外,通过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具有动摩擦系数减少、操作性提高的倾向。此外,通过在脱模膜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即使在将多张粘合片堆叠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带电造成的粘合片彼此的粘连。润滑性的提高(动摩擦系数的下降)也能够有助于抑制粘连。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从层叠体中将粘合片一张一张地拾取的作业,对作业性提高、自动化有利。
<脱模层以及防静电层的形成方法>
在膜基材上的脱模层以及防静电层的形成中,可以应用辊涂、凹版涂布、反向涂布、辊刷、喷涂、气刀涂布、浸渍辊涂布和幕帘涂布等公知的涂布法。涂布后,出于溶剂的除去、树脂成分的固化等目的,优选进行加热。作为加热方法而言,可以列举利用热风进行的加热。加热条件可以根据涂布层的组成、基材的耐热性等进行适当设定,通常在约80℃~约150℃下加热约10秒~约10分钟。根据需要,出于促进树脂的固化反应等目的,可以并用热处理与紫外线照射等活性能量射线照射。
可以在膜基材的制造工序中形成脱模层和防静电层。例如,通过多层共挤出,能够形成在膜基材的表面具有脱模层、防静电层的膜。另外,可以利用膜基材的形成工序中的加热形成脱模层、防静电层。例如,在膜基材为拉伸膜的情况下,通过在拉伸前的膜、纵向拉伸后的膜的表面涂布脱模层形成用组合物、防静电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且使用利用拉幅机进行的横向拉伸或同时双轴拉伸时的加热,能够进行溶剂的干燥、树脂的固化。
[粘合片的形成]
通过在基材上形成粘合剂层,在粘合剂层5的一个面贴合轻剥离膜1,并且在另一个面贴合重剥离膜2,由此得到在粘合剂层5的两面具有脱模膜的粘合片。可以将轻剥离膜1和重剥离膜2中的任意一者用作粘合剂层形成用基材、并将另一者用作保护片。
粘合剂层5的形成以及脱模膜1、2的附设优选以卷对卷的方式实施。在卷对卷方式中,在沿长度方向输送长尺寸的膜基材的同时,涂布粘合剂组合物,并且根据需要进行溶剂的干燥、聚合物的固化,由此形成粘合剂层。脱模膜的附设、更换粘贴等也可以通过卷对卷的方式实施。
以卷对卷的方式制作了大面积的粘合片(母基板),然后根据被粘物的尺寸切割为规定的尺寸,由此得到纸张状的粘合片。通过该方法,由母基板得到多张纸张状的粘合片,因此能够提高粘合片的生产率。
纸张状的粘合片(粘合剂层5)的形状、尺寸根据被粘物的形状、尺寸等进行设定。例如,在将粘合片配置到图像显示装置的正面使用时,粘合片的尺寸与屏幕的尺寸大致相等。
纸张状的粘合片的面积通常为约5cm2~约25000cm2。纸张状的粘合片的面积可以为10000cm2以下、5000cm2以下、3000cm2以下、1000cm2以下、或者500cm2以下。粘合片为矩形时,对角线的长度为约3cm~250cm。粘合片的对角线的长度可以为100cm以下、50cm以下、30cm以下或者20cm以下。粘合片为矩形时,可以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长方形,也可以为四边的长度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的长边的长度通常为短边的长度的10倍以下,可以为5倍以下、3倍以下、或者2倍以下。
如图3所示,纸张状的粘合片103中,粘合剂层5的端面位于脱模膜1、2的端面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自图3起,为了简化,省略了脱模层和防静电层的图示。
如果粘合剂层5的端面位于脱模膜1、2的端面的内侧,则能够防止粘合片103的输送时、贴合等的加工线上的、由于粘合剂的突出而造成的胶糊污渍或胶糊缺损。特别地,在出于赋予高差吸收性等目的而粘合剂层的厚度大的情况下(例如40μm以上),容易产生胶糊缺损或胶糊污渍,因此优选粘合剂层的端面位于脱模膜的内侧。
作为将粘合剂层5的端面设置在脱模膜1、2的端面的内侧的方法而言,可以列举控制脱模膜上的粘合剂层的附设区域的方法、在形成粘合剂层后除去规定区域的粘合剂层的方法等。也可以在将粘合片切割为规定尺寸时,从粘合片的上下面施加压力而使粘合剂层的端部从脱模膜的端部突出,并在粘合剂层突出的状态下将粘合剂层5与脱模膜1、2一并切割。在切割后释放压力时,粘合剂层5的端面向脱模膜1、2的端面的内侧后退,因此可以得到粘合剂层5的端面位于脱模膜1、2的端面的内侧的粘合片。
从抑制由粘合剂层5的突出造成的胶糊缺损或胶糊污渍的观点考虑,脱模膜1、2的端面与粘合剂层5的端面的距离(粘合片的外周处的脱模膜的突出量)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3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
通过粘合剂层5的端面位于脱模膜1、2的端面的内侧、脱模膜1、2突出,由此能够捏着从粘合剂层5的端部突出的脱模膜1、2的外缘部从粘合剂层5上剥离脱模膜1、2。因此,除了能够抑制粘合剂层5的由从端面的突出造成的不良状况以外,还能够提高从粘合剂层5上剥离脱模膜1、2的作业性。
为了提高脱模膜1、2的剥离的作业性,脱模膜的突出量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突出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考虑到粘合片的切割作业、产品获得效率(面积效率)等,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
如图4A中示出的粘合片104所示,轻剥离膜1的从粘合剂层5的端部(外周缘)的突出量与重剥离膜2的从粘合剂层5的端部(外周缘)的突出量可以不同。通过两者的突出量不同,容易选择性地捏住剥离对象的脱模片。特别地,通过增大轻剥离膜1的突出量,选择性地捏住在粘合剂层5上暂时附着了轻剥离膜1和重剥离膜2的粘合片的轻剥离膜而进行剥离变得容易。因此,有利于从粘合片上剥离脱模膜以及向被粘物上的贴合作业的自动化。
图4B为从重剥离膜2侧观察粘合片104的俯视图,图4B的沿IV-IV线的剖视图相当于图4A。在粘合片104中,在整个外周,以从粘合剂层5的端面突出的方式设置重剥离膜2,再以突出到该重剥离膜2外侧的方式设置有轻剥离膜1。
出于提高从粘合剂层上剥离脱模膜的作业性的目的而设置脱模片的突出部分时,可以使得在剥离时捏住脱模片的部分选择性地从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突出。例如,如图5A的剖视图和图5B的俯视图中示出的粘合片105所示,可以通过在脱模膜1的外周处部分地设置突出部1a,从而能够捏着该突出部而将脱模膜剥离。脱模膜2上也可以设置突出部。在轻剥离膜1和重剥离膜2两者的外周设置突出部时,通过改变设置突出部的位置,选择性地捏住各个脱模膜而进行剥离变得容易。
如图4A和图5A所示,在脱模膜2的脱模面上,可以沿着粘合剂层5的端部(外周缘)形成切口5x。通过在脱模膜上设置切口,能够抑制粘合剂层5向切口5x的外侧的流动。因此,即使在粘合剂层5的厚度大、流动性高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粘合剂层的经时形状变化,能够提高粘合片的保存时的形状稳定性并且抑制粘合剂层的由从端部的突出等而造成的不良状况。
作为沿粘合剂层5的外周缘在脱模膜2上设置切口的方法而言,可以列举在粘合剂层5的切断时进行脱模膜2的半切割的方法。例如,通过从粘合剂层5的第一主面侧(轻剥离膜1附设面侧)起以到达脱模膜2的表面的方式切断粘合剂层5,可以将粘合剂层5切割为规定形状并且将脱模膜2半切割、从而在脱模面上形成切口5x。如后所述,通过在贴合了不同于轻剥离膜1的脱模膜9的状态下进行半切割,然后将脱模膜9更换为轻剥离膜1并粘贴,由此能够以从粘合剂层5的端面突出的方式设置脱模膜1。
切口5x的深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到达脱模膜2的背面即可。从防止在从粘合剂层上剥离脱模膜时的脱模膜的开裂或破裂的观点考虑,切口的深度优选为脱模膜的厚度的1/2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沿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的切口,可以设置在脱模膜1、2中的至少一者上,也可以设置在两者上。
<从母基板上切割出纸张状粘合片>
如前所述,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通过从以卷对卷方式制作的大面积的粘合片(母基板)中的切割而制作纸张状的粘合片。从容易操作切割后的纸张状的粘合片的观点考虑,可以将在粘合剂层5的两面暂时附着了脱模膜的层叠体贴合到载片上,并在载片上进行切断。
图6A~G为显示在载片7上切断母基板而形成纸张状的粘合片的一系列工序的示意剖视图。
作为母基板40而言,使用在粘合剂层5的一个面暂时附着了重剥离膜2、在粘合剂层5的另一个面暂时附着了脱模膜9的母基板。重剥离膜2在被切割为纸张状后的粘合片中也原样作为重剥离膜附设。为了在粘合剂剂层5上贴合轻剥离膜1之前的期间保护粘合剂层5的表面而暂时附着有脱模膜9,在切断粘合剂层5后更换为轻剥离膜1并粘贴。
作为脱模膜9而言,优选使用在与粘合剂层5的接触面具有脱模层的膜。在脱模膜9的脱模面和/或背面可以设置有防静电层。从降低粘合片的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在脱模膜9上不设置有防静电层。从抑制在母基板的制作和输送中由静电造成的不良状况的观点考虑,优选在重剥离膜2的背面设置防静电层。
在从母基板40向纸张状的粘合片的切割中,首先,在母基板40的重剥离膜2侧的面上贴合载片(图6A)。作为载片7的构成材料而言,与脱模膜同样优选塑料膜。对于载片7而言,优选由卷对卷输送时的输送张力造成的尺寸变化小。在切断粘合剂层时,在以到达载片7的表面(与重剥离膜2的界面)的方式进行切断(半切割)的情况下,需要防止切割刀片到达载片7的背面。因此,载片7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
载片7的表面上优选设置有用于固定母基板40的胶粘层(未图示)。作为载片7,可以使用粘合剂层与膜基材的表面一体成型而得到的自粘合性膜。
从在载片7上贴合母基板而得到的层叠体161的脱模膜9一侧起以到达载片7的表面的深度进行切断(半切割),从而形成切断线41a、41b(图6B)。通过该切断工序,在脱模膜9、粘合剂层5和重剥离膜2中在整个厚度方向上形成切断线41a、41b。在载片7上可以形成未到达背面的深度的切口。由于在重剥离膜2的背面胶粘有载片7,因此在切断重剥离膜2之后立也能够稳定地输送层叠体151。
然后,从脱模膜9一侧起以到达重剥离膜2的表面的深度进行半切割,从而形成切断线42a、42b(图6C)。通过该切断工序,在脱模膜9和粘合剂层5中在整个厚度方向上形成切断线42a、42b。在重剥离膜2上可以形成未到达背面的深度的切口。在切断线42a、42b形成时在重剥离膜2上设置的切口成为纸张状的粘合片中的切口5x(参考图4A、图5A和图6D)。
切断线41a、41b成为纸张状的粘合片中的重剥离膜2的外周缘。切断线42a、42b成为纸张状的粘合片中的粘合剂层5的外周缘。通过将切断线41a、41b设置在切断线42a、42b的外侧,得到以从粘合剂层5的端面突出的方式设置了重剥离膜2的粘合片。到达载片7的切断线41a、41b的形成与到达重剥离膜2的切断线42a、42b的形成哪一者先进行都可以,也可以两者同时进行。切断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利用旋转刀具、挤入刀片(例如汤姆逊刀片)、激光切割机等进行的适当的切断方式。
在从脱模膜9一侧起将粘合剂层5和重剥离膜2切断后,将脱模膜9从粘合剂层5的表面剥离除去。通过调节各层间的胶粘力之差、剥离角度,能够在任意的界面进行剥离。在从粘合剂层5的表面剥离除去脱模膜9时,在切断线41a与切断线41b之间的区域,除了脱模膜9以外,还将粘合剂层5和重剥离膜2从载片7上剥离除去。在切断线42a与切断线42b之间的区域,除了脱模膜9以外,还将粘合剂层5从重剥离膜的表面剥离除去。如此,通过除了脱模膜9以外还将由切断线包围的区域的粘合剂层5和重剥离膜2剥离除去,如图6D所示,得到在载片7上以岛状设置了重剥离膜2和粘合剂层5的层叠物的层叠体164。
在粘合剂层5上贴合轻剥离膜1以覆盖整个该层叠体164(图6E)。沿切断线43a、43b将轻剥离膜1切断(图6F)。通过将载片7从重剥离膜2上剥离,得到以轻剥离膜1突出到重剥离膜2的外侧的方式设置的纸张状的粘合片(图6G)。
在切断线43a、43b的形成中,可以仅将轻剥离膜1切断,也可以除了轻剥离膜1以外还将载片7切断。可以在从重剥离膜2上将载片7剥离后进行轻剥离膜的切断。
如上文中说明的那样,在形成成为重剥离膜2的外周缘的切断线41a、41b、以及成为粘合剂层5的外周缘的切断线42a、42b后,将暂时附着的脱模膜9、以及由切断线包围的边缘区域的重剥离膜和粘合剂层除去,在粘合剂层5上贴合轻剥离膜1,并且进行轻剥离膜1的切断,由此由母基板得到多张纸张状的粘合片。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任意地设定各切断线的位置,因此可以任意地设定粘合剂层5的平面形状、轻剥离膜1的平面形状、以及重剥离膜的平面形状。因此,可以得到轻剥离膜1的从粘合剂层5的外周缘的突出量与重剥离膜2的从粘合剂层5的外周缘的突出量不同的粘合片。
[粘合片的用途]
被切割为纸张状的粘合片可以在切割后立即用于与被粘物的贴合,也可以根据需要包装为适宜的形态后进行输送并在别处用于与被粘物的贴合。在输送纸张状的粘合片时,优选在将多张粘合片堆叠的状态下进行包装。从提高输送效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粘合片的层叠数为10张以上,更优选为20张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张以上。层叠张数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包装、输送即可,通常为5000张以下,为了稳定地保持堆叠状态,优选为3000张以下,更优选为1000张以下。
本发明的粘合片在重剥离膜和轻剥离膜中的至少一者的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因此即使在粘合片间未夹有衬纸而将多张层叠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产生由静电造成的粘合片彼此的粘连。多张粘合片优选以相同的朝向重叠。例如,将第一张粘合片以使得重剥离膜1侧朝上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自第二张起的粘合片也优选以使得重剥离膜1侧朝上的方式进行配置。
本发明的粘合片例如适合用作各种显示装置或显示器用输入装置的光学粘合剂。作为显示装置而言,可以列举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子纸等。作为输入装置而言,可以列举触控面板。
例如,通过将轻剥离膜剥离后的粘合剂层与作为第一被粘物的图像显示面板的表面贴合,然后将重剥离膜剥离并与作为第二被粘物的触控面板贴合,由此可以形成带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粘合片也适合用于图像显示面板与前窗(保护玻璃)的贴合、触控面板与前窗的贴合等。
在粘合剂层5的两面暂时附着了脱模膜1、2的带脱模膜的粘合片的使用时,首先将轻剥离膜1剥离而使粘合剂层5的第一主面露出,并进行与第一被粘物的贴合。
在多张粘合片堆叠的情况下,在将轻剥离膜剥离前,需要对粘合片一张一张地进行拾取。本发明的粘合片由于在轻剥离膜1和重剥离膜2中的至少一者的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因此即使在将多张层叠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产生由静电造成的粘合片彼此的粘连。因此,容易从堆叠后的多张粘合片中一张一张地进行拾取,能够提高贴合的作业性。
从粘合剂层5的表面剥离轻剥离膜1时的粘合剂层5的表面的剥离带电电压优选为2.0kV以下,更优选为1.5kV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kV以下,特别优选为1.0kV以下。通过在轻剥离膜1和重剥离膜2中的至少一者的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能够将轻剥离膜1的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电压控制在上述范围内。
即使在轻剥离膜1上未设置防静电层的情况下,如果在暂时附着在粘合剂层5上的重剥离膜2的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也能够减小轻剥离膜1的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电压。为了进一步减小轻剥离膜1的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电压,优选在轻剥离膜1的背面或脱模面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防静电层,特别优选在轻剥离膜的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
然后,将重剥离膜2剥离而使粘合剂层5的第二主面露出,并且进行与第二被粘物的贴合。也可以在将两面的剥离膜1、2剥离后进行与第一被粘物和第二被粘物的贴合。
从粘合剂层5的表面剥离重剥离膜2时的粘合剂层5的表面的剥离带电电压优选为2.0kV以下,更优选为1.5kV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kV以下,特别优选为1.0kV以下。为了将重剥离膜2的剥离带电电压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优选在重剥离膜的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
如果在剥离重剥离膜2时的剥离带电电压在上述范围内,则除了能够抑制粘合片上的灰尘附着、作业性的下降以外,还能够防止对被粘物的不良影响。例如,在粘合剂层5的第一主面贴合有作为第一被粘物的液晶面板或有机EL面板等图像显示面板的状态下从粘合剂层5的第二主面剥离重剥离膜2时,能够防止由剥离带电造成的面板的电破坏、缺损等。
粘合剂层5的表面的剥离带电电压以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在剥离角度150度、剥离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从粘合剂层5上剥离脱模膜时的、粘合剂层5的表面的带电量的形式求出。重剥离膜2的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电压通过在从粘合剂层5上将轻剥离膜1剥离并将粘合剂层5的第一主面与玻璃板贴合的状态下将重剥离膜剥离而测定。
在粘合剂层5具有光固化性的情况下,可以对与被粘物贴合后的粘合剂层进行光照射。通过在与被粘物贴合后使粘合剂层光固化,有时能够提高与被粘物的胶粘可靠性。
实施例
以下列举粘合片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光固化性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
在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78重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18重量份、以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4重量份构成的单体混合物中添加了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BASF制造的“Irgacure 184”):0.035重量份以及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BASF制造的“Irgacure 651”):0.035重量份。对该组合物照射紫外线而进行预聚合直到室温下的粘度达到约20Pa·s,得到了聚合率为约8%的预聚物。
在预聚物中添加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15重量份、硅烷偶联剂(信越化学制造的“KBM-403”):0.3重量份、以及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BASF制造的“Irgacure 819”):0.15重量份,制备了紫外线固化性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
[脱模膜制作用涂布液的制备]
<重剥离用脱模剂溶液>
利用体积比1:1的甲苯与己烷的混合溶剂将含乙烯基加成型聚硅氧烷的30%甲苯溶液(信越化学制造的“KS-847T”)10重量份以及聚硅氧烷固化用铂催化剂(信越化学制造的“CAT-PL-50T”)1重量份稀释至聚硅氧烷浓度为1重量%,制备了重剥离脱模层形成用溶液。
<轻剥离用脱模剂溶液>
利用体积比1:1的甲苯与己烷的混合溶剂将含己烯基加成型聚硅氧烷(含有分子中具有乙烯基的聚有机硅氧烷、以及分子中具有羟基的聚有机硅氧烷交联剂的加成型聚硅氧烷类脱模剂)的30%甲苯溶液(东丽道康宁制造的“LTC761”):30重量份、固体成分浓度15%的聚硅氧烷分散液(东丽道康宁制造的“BY 24-850”):0.9重量份以及聚硅氧烷固化用铂催化剂(东丽道康宁制造的“SRX 212”):2重量份稀释至聚硅氧烷浓度为1重量%,制备了轻剥离脱模层形成用溶液。
<防静电涂布液P>
用纯水与EkinenF6(日本醇销售制造)的混合溶液将用二甲基亚砜与水的混合溶剂(重量比15:85)将水溶性聚酯树脂:17重量份与PEDOT/PSS:1重量份稀释而得到的溶液(中京油脂制造的“S-948”、固体成分浓度8重量%)100重量份、以及水溶性羟甲基三聚氰胺的70重量%水溶液(中京油脂制造的“P-795”)10重量份稀释至固体成分浓度为0.3重量%,制备了防静电涂布液P。
<防静电涂布液Q>
用乙二醇单乙醚将丙烯酸类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67:22:11(重量比)的共聚物)的5%甲苯溶液:50重量份、聚硅氧烷类流平剂(东丽道康宁制造的“BY16-201”):25重量份、PEDOT/PSS的4%水溶液:25重量份和三聚氰胺类交联剂:0.1重量份稀释至固体成分浓度为0.15重量%,制备了防静电涂布液Q。
[轻剥离膜的制作]
<制造例1:无防静电层的轻剥离膜>
在厚度50μm的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东丽制造的“LumirrorS10”)的单面涂布上述的轻剥离脱模层形成用溶液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100nm,在130℃下加热3分钟而进行溶剂的干燥和聚硅氧烷的固化,从而得到了在PET膜的单面具有脱模层的脱模膜A。
<制造例2:在脱模处理面具有防静电层的轻剥离膜>
在PET膜的单面涂布上述的防静电涂布溶液P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0nm,在130℃下加热3分钟而在PET膜的单面形成了防静电层。在防静电层上以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式形成脱模层,得到了在PET膜的单面具有防静电层P和脱模层的脱模膜B。
<制造例3:在两面具有防静电层的轻剥离膜>
在PET膜的两面各自涂布上述的防静电涂布溶液P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0nm,在130℃下加热3分钟而在PET膜的两面形成了防静电层。在一个面的防静电层上以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式形成脱模层,得到了在PET膜的一个面(脱模处理面)具有防静电层P和脱模层、在另一个面具有防静电层P的脱模膜C。
[重剥离膜的制作]
<制造例4:无防静电层的重剥离膜>
在厚度75μm的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东丽制造的“LumirrorS10”)的单面涂布上述的重剥离脱模层形成用溶液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100nm,在130℃下加热3分钟而进行溶剂的干燥和聚硅氧烷的固化,从而得到了在PET膜的单面具有脱模层的脱模膜D。
<制造例5:在脱模处理面具有防静电层的重剥离膜>
在PET膜的单面涂布上述的防静电涂布溶液P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0nm,在130℃下加热3分钟而在PET膜的单面形成了防静电层。在防静电层上以与制造例4同样的方式形成脱模层,得到了在PET膜的单面具有防静电层P和脱模层的脱模膜E。
<制造例6:在背面具有防静电层的重剥离膜>
在PET膜的单面涂布上述的防静电涂布溶液P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0nm,在130℃下加热3分钟而在PET膜的单面形成了防静电层。在未设置防静电层的面上以与制造例4同样的方式形成脱模层,得到了在PET膜的一个面具有脱模层、在另一个面具有防静电层P的脱模膜F。
<制造例7:在两面具有防静电层的重剥离膜>
在PET膜的两面各自涂布上述的防静电涂布溶液P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0nm,在130℃下加热3分钟而在PET膜的两面形成了防静电层。在一个面的防静电层上以与制造例4同样的方式形成脱模层,得到了在PET膜的一个面(脱模处理面)具有防静电层P和脱模层、在另一个面具有防静电层P的脱模膜G。
<制造例8:在背面具有防静电层的重剥离膜>
在PET膜的单面涂布上述的防静电涂布溶液Q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12nm,在130℃下加热2分钟而在PET膜的单面形成了防静电层。在未设置防静电层的面上以与制造例4同样的方式形成脱模层,得到了在PET膜的一个面具有脱模层、在另一个面具有防静电层Q的脱模膜H。
[粘合片的制作]
<实施例1>
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轻剥离膜A的脱模面上以150μm的厚度涂布粘合剂组合物而形成涂布层,在涂布层的表面贴合在制作例4中制作的重剥离膜F的脱模面而得到了层叠体。在照度6.5mW/cm2、累积光量1500mJ/cm2的条件下从重剥离薄侧对该层叠体进行紫外线照射,使粘合剂组合物光固化,得到了粘合片(母基板)。
在该粘合片的重剥离膜侧的表面贴合微粘合膜作为载片,根据图6A~G所示的步骤将层叠体切断,然后将轻剥离膜A剥离。然后,贴合在制作例2中制作的轻剥离膜B,进行产品尺寸的冲切,得到了在粘合剂层的一个面轻剥离膜B、在另一个面重剥离膜F各自以突出到粘合剂层的端面的外侧的方式贴合的纸张状的粘合片。
<实施例2~4、以及比较例1~3>
将在涂布层的表面贴合的重剥离膜、以及在切断后贴合的轻剥离膜的种类如表1所示地进行了变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得到了纸张状的粘合片。
[评价]
<脱模膜的表面电阻>
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称“标准环境”)下,使用电阻率计(TREK制造的“Model 152-1”),使探针(TREK制造的“Model152P-2P”)与脱模膜的脱模面以及背面的各个面接触,在施加电压10V、电压施加时间30秒的条件下测定了表面电阻。对于任一个脱模膜而言,未形成防静电层的面的表面电阻均超过了测定上限(1×1013Ω/平方)。
<脱模膜背面的动摩擦系数>
在未进行表面处理的厚度50μm的双轴拉伸PET膜(70mm×100mm)的单面经由丙烯酸类粘合剂贴合丙烯酸类树脂板(70mm×100mm),制作了滑动片。在水平的试验台上,使用双面粘合带贴合脱模膜的脱模处理面,以使得滑动片的PET膜面接触脱模膜的背面的方式载置滑动片,并在其上载置了重物。滑动片与重物的合计质量为1.5kg。使用拉伸试验机,沿与滑动片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向,使载置了重物的滑动片以300mm/分钟的速度移动,并根据JIS K7125计算出动摩擦系数。
<轻剥离膜剥离时的粘合剂层表面的剥离带电电压>
将预先除电后的粘合片切割为宽70mm、长130mm的尺寸,从长度方向的端部将轻剥离膜剥离30mm然后固定到自动卷取机上。在标准环境下,在剥离角度150度、剥离速度10m/分钟的条件下,从粘合剂层的表面将轻剥离膜剥离,利用固定在自粘合剂层的中央起算高度30mm的位置的静电电位测定器(Shishido静电制造的“STATIRON D24”)测定了粘合剂层表面的电位。
<重剥离膜剥离时的粘合剂层表面的剥离带电电压>
将预先除电后的粘合片切割为宽70mm、长130mm的尺寸,并剥离了轻剥离膜。将预先除电后的脱模膜B(在单面设置了防静电层和脱模层的PET膜)的脱模层非形成面上贴合粘合剂层,并利用手动辊进行了压接。从粘合剂层的表面、从长度方向的端部起将重剥离膜剥离30mm后固定到自动卷取机上。在标准条件下,从粘合剂层的表面将重剥离膜剥离,并且在与轻剥离膜剥离时同样的条件下测定了粘合剂层的表面电位。
<拾取试验>
将51张纸张状的粘合片以轻剥离膜侧的面为下侧的方式进行了堆叠。将吸盘推碰到堆叠后的粘合片的上侧(重剥离膜侧的面)并吸附粘合片,利用吸盘将堆叠在最上面的粘合片提起而进行拾取,并且通过目视确认了能否仅将堆叠在最上层的一张粘合片拾取。重复该操作,并根据以下的标准评价了拾取性。
◎:能够自上起一张一张地拾取全部50张粘合片的情况
○:仅一次拾取了两张以上粘合片的情况
×:两次以上拾取了两张以上粘合片的情况
[评价结果]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粘合片的脱模膜的构成(重剥离膜和轻剥离膜的各自的面的防静电层的种类以及表面电阻、剥离膜背面的动摩擦系数)、以及剥离带电电压的测定结果和拾取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Figure SMS_3
在使用了在脱模层形成面侧具有防静电层的脱模膜B作为轻剥离膜的比较例1中,在任一脱模膜的剥离时,剥离带电电压均为5kV以上。在使用了在脱模层形成面侧具有防静电层的脱模膜E作为重剥离膜的比较例2中,与比较例1相比,脱模膜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电压稍微变小。在轻剥离膜和重剥离膜两者均使用了在脱模层形成面具有防静电层的脱模膜的比较例3中,得到了脱模膜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电压相较于比较例1、2增大而不是降低的结果。在比较例1~3中,在拾取试验中有两次以上拾取了两张以上的粘合片。
在使用了在脱模层形成面侧具有防静电层的脱模膜B作为轻剥离膜、使用了在背面具有防静电层的脱模膜F作为重剥离膜的实施例1中,任一脱模膜的剥离时剥离带电电压均小于1kV,相比于比较例1~3,剥离带电电压显著降低。在轻剥离膜和重剥离膜两者均使用了在背面具有防静电层的脱模膜的实施例2、3中,也观察到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剥离带电电压降低效果。另外,在实施例1~3中,在拾取试验中,能够将全部50张粘合片一张一张地依次拾取,工艺作业性优异。
与比较例1~3相比,在使用了在背面形成了防静电层Q的脱模膜H作为重剥离膜的实施例4中剥离带电电压也减小。在实施例4中,在轻剥离膜上虽然未形成防静电层,但与比较例1~3相比,不仅重剥离膜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电压小,而且轻剥离膜剥离时的剥离带电电压也减小。由这些结果可知,即使在轻剥离膜上未形成防静电层的情况下,如果在轻剥离膜的剥离时附设在粘合剂层上的重剥离膜的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则能够抑制轻剥离膜剥离时的剥离带电。
在实施例4中,与在实施例1~3的重剥离膜的背面设置的防静电层P相比,在重剥离膜的背面设置的防静电层Q的导电性低、动摩擦系数大(滑动性低),因此与实施例1~3相比,拾取性差,但具有优于比较例1~3的拾取性。
由实施例1~4与比较例1~3的结果的对比可知,通过暂时附着在粘合剂层两面的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在背面具有防静电层,能够降低在剥离脱模膜时的剥离带电电压、并且能够抑制将粘合片重叠时的粘连、提高作业性。

Claims (11)

1.一种粘合片,其中,所述粘合片具有粘合剂层、第一脱模膜以及第二脱模膜,
所述粘合剂层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
所述第一脱模膜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并且所述第一主面暂时附着于所述粘合剂层的第一主面,
所述第二脱模膜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并且所述第一主面暂时附着于所述粘合剂层的第二主面,
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各自在膜基材的第一主面具有脱模层,
所述第一脱模膜与所述粘合剂层的剥离力小于所述第二脱模膜与所述粘合剂层的剥离力,
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在膜基材的第二主面具有防静电层,
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二主面的表面电阻为1×108Ω/平方以下,并且
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存在突出到所述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的外侧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在所述粘合剂层的整个外周,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突出到所述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脱模膜存在突出到所述第二脱模膜的外周缘的外侧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主面设置有沿着所述粘合剂层的外周缘的切口。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二脱模膜在膜基材的第二主面具有防静电层。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各自在膜基材的第二主面具有防静电层。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脱模膜和所述第二脱模膜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二主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4以下。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脱模膜在所述膜基材与所述脱模层之间具有防静电层。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构成所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含有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构成所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包含含有多官能单体的光固化性组合物。
11.一种粘合片层叠体,其通过将10张以上的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堆叠而得到。
CN202211293368.2A 2018-02-13 2019-02-13 粘合片以及粘合片层叠体 Pending CN1158511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3510 2018-02-13
JP2018023510 2018-02-13
JP2018198627A JP7304143B2 (ja) 2018-02-13 2018-10-22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積層体
JP2018-198627 2018-10-22
CN201910112455.5A CN110144175A (zh) 2018-02-13 2019-02-13 粘合片以及粘合片层叠体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2455.5A Division CN110144175A (zh) 2018-02-13 2019-02-13 粘合片以及粘合片层叠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1145A true CN115851145A (zh) 2023-03-28

Family

ID=67693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3368.2A Pending CN115851145A (zh) 2018-02-13 2019-02-13 粘合片以及粘合片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304143B2 (zh)
KR (1) KR102580622B1 (zh)
CN (1) CN115851145A (zh)
SG (1) SG10201900878YA (zh)
TW (2) TW2023258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4439A (zh) * 2020-03-10 2022-10-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44439B (zh) * 2020-03-10 2024-11-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3391B2 (ja) * 2019-01-21 2023-04-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補強用積層フィルム
CN110556331B (zh) * 2019-09-19 2023-03-14 苏州芯慧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及使用该材料的静电卡盘的制造方法
JP7312679B2 (ja) * 2019-11-19 2023-07-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531285B2 (ja) * 2020-02-14 2024-08-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23281465A1 (en) * 2021-07-08 2023-01-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ouble-sided adhesive film and cooler filter screen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JP2024014619A (ja) * 2022-07-22 2024-02-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シート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240071104A (ko) * 2022-11-15 2024-05-2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열압착 마감 테이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0973A (zh) * 2010-02-01 2011-09-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制造用薄膜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959689A (zh) * 2010-10-06 2013-03-06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晶片加工用胶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81360A (zh) * 2012-12-17 2015-07-15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无基材双面粘接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4911A (ja) 2002-05-21 2003-11-25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ディスプレイ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KR101427617B1 (ko) * 2009-11-06 2014-08-07 미쓰비시 쥬시 가부시끼가이샤 박리 시트 부착 양면 점착제 시트
JP5625556B2 (ja) 2010-07-08 2014-11-19 東洋紡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フィルム
JP5998730B2 (ja) * 2011-09-16 2016-09-28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及び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WO2015140900A1 (ja) 2014-03-17 2017-04-0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6132211A (ja) 2015-01-21 2016-07-25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
CN107428135B (zh) * 2015-03-23 2019-12-2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脱模膜
JP6870933B2 (ja) 2016-07-28 2021-05-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0973A (zh) * 2010-02-01 2011-09-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制造用薄膜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959689A (zh) * 2010-10-06 2013-03-06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晶片加工用胶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81360A (zh) * 2012-12-17 2015-07-15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无基材双面粘接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4439A (zh) * 2020-03-10 2022-10-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44439B (zh) * 2020-03-10 2024-11-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98046A (ko) 2019-08-21
TW202325808A (zh) 2023-07-01
KR102580622B1 (ko) 2023-09-20
SG10201900878YA (en) 2019-09-27
TW201936857A (zh) 2019-09-16
JP7304143B2 (ja) 2023-07-06
JP2019137832A (ja)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4143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積層体
JP6626998B2 (ja) ガスバリア性粘着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部材及び光学部材
JP7268967B2 (ja) 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剤層、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
JP6580315B2 (ja) 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のカール抑制方法
CN105885717B (zh) 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625244B (zh) 附雙面黏著劑之光學薄膜、及使用其之圖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479513B (zh) 透明導電性薄膜用表面保護薄膜及使用其之透明導電性薄膜
JP6100989B2 (ja) Ito用粘着テープ
JP7224641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
JP2012087240A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2186315A (ja) 薄膜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5030765A (ja) 粘着シート、粘着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10280337B2 (en) Method for recycling optical device constituent members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reworkability of optical device constituent laminate
JP5837618B2 (ja) 反射シート用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反射シート
JP2011162659A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フィルム、粘着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5193702A (ja) 透明導電性基板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透明導電性基板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体
TWI686454B (zh) 黏著片、雙面黏著片及光學構件
JP5897392B2 (ja) 粘着シート及び剥離方法
TW201726416A (zh) 抗靜電表面保護膜
TW201608003A (zh) 黏著薄片
JP7304683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CN115491148B (zh) 显示器用粘结片及包括其的显示器
CN111856640B (zh)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150138241A (ko) 양면 점착 시트
WO2020166400A1 (ja) 補強フィルムを備える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補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