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8202A - 风机单元、风机单元系统以及空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风机单元、风机单元系统以及空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28202A CN113728202A CN202080029089.8A CN202080029089A CN113728202A CN 113728202 A CN113728202 A CN 113728202A CN 202080029089 A CN202080029089 A CN 202080029089A CN 113728202 A CN113728202 A CN 1137282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air
- unit
- air volume
-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52769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67 b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17 path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sodium;chlorid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a+].[Cl-]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0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in which the air treatment in the central station takes place by means of a heat-pump or by means of a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44—Systems in which all treatment is given in the central station, i.e. all-ai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2007/001—Ventilation with exhausting air duc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5—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在能够进行风量控制的风机单元(30)中,减小控制负荷。风机(32)能够改变转速。风量检测部(33)对风机(32)的风量或者相当于风量的物理量即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单元外壳(31)收纳风机(32)以及风量检测部(33)。控制部即风机控制器(34)控制风机(32)的转速。风机控制部(34)根据从单元外提供的风机(32)的风量的指令值和风量检测部(33)检测到的风量或风量相当量的检测值,控制风机(32)的转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风机单元、风机单元系统以及空气处理系统,其中,风机单元包括能够改变转速的风机,风机单元系统包括该风机单元,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该风机单元。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0461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风机单元,所述风机单元包括具有热交换盘管的空调机主体以及具有对热交换后的空气进行送风的风机。专利文献1的各风机单元通过管道与多个吹出口连结,使在一个空调机主体中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分流至多个吹出口,从而供给至空调区域。
专利文献1的控制器对可自由地调整将来自热源的热介质送至热交换盘管的流量的泵单元的泵马达进行控制,并且对多个风机单元的风机马达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在多个吹出口设置有传感器,控制器根据这些传感器的吹出风量信号的总和数值的变动来控制各风机的风量和热交换盘管的热介质流量。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风机单元中,通过设置于多个风机单元的外部的一个控制器,多个风机单元的风机马达的旋转速度受到控制。专利文献1的控制器一边对设置于各风机单元的多个吹出口的多个传感器的吹出风量信号进行确认,一边控制各风机单元的风机马达的旋转速度。因此,专利文献1的控制器的控制负载变大。
对于能够进行风量控制的风机单元而言,存在如何减小控制负荷的技术问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观点的风机单元包括转速可变的风机、风量检测部、单元外壳、控制部。风量检测部对风机的风量或者相当于风量的物理量即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单元外壳收纳风机以及风量检测部。控制部控制风机的转速。控制部根据从单元外提供的风机的风量的指令值和风量检测部检测到的风量或风量相当量的检测值,控制风机的转速。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风机单元中,风机单元仅接收风量的指令值,能够通过风机单元自身自动地进行风量的控制。由此,由于例如只要从风机单元外部的主控制器仅提供适当风量的指令值即可,因此,风机单元能够减小控制负荷。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风机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二观点的风机单元中,控制部控制风机的转速,以使检测值显示的风量接近指令值。
在第二观点所述的风机单元中,风机单元的风量的自动控制容易实现。
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述的风机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三观点的风机单元中,风机是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具有风机外壳。风机外壳收纳在单元外壳之中。
在第三观点所述的风机单元中,在单元外壳中且在离心风机的风机外壳外的空间处的风量检测是容易的,基于风量的指令值和检测值的控制变得容易。
在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风机单元的基础上,在第四观点的风机单元中,风量检测部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者: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对单元外壳之中的规定部位的风速进行检测;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单元外壳之中的静压进行检测;压力差传感器,所述压力差传感器对单元外壳之中的规定部位的压力差进行检测;或者风量传感器,所述风量传感器对风机的风量进行检测。
在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风机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五观点的风机单元中,控制部与遥控器关联。指令值根据遥控器的输入来确定。
在第五观点所述的风机单元中,能够适当地改变风机单元的风量以匹配遥控器的输入。
第六观点的风机单元包括: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多个风机单元;以及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向风机单元的控制部发送指令值。
第七观点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多个风机单元;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空气处理单元与多个风机单元连接,向多个风机单元输送实施了规定处理的处理空气;以及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在与空气处理单元之间进行通信,并且向多个风机单元的控制部发送所述指令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热交换器单元、管道、风机单元以及吹出口单元的连接的一例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表示控制系统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风机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风机单元的风机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O的主控制器与风机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P的主控制器与风机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的一例的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P的主控制器与风机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Q的主控制器与风机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的一例的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Q的主控制器与风机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Q的主控制器与风机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的又一例的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R的主控制器与风机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另一例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整体结构
(1-1)空气处理系统
图1以及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系统1是向空调对象空间TS供给调节空气的系统。此处,空气处理系统是指对向空调对象空间供给的空气实施规定处理的系统。通过空气处理系统实施的规定处理包括将空气中的灰尘去除的过滤、空气温度的变更、空气湿度的变更、将空气中规定的化学成分去除的过滤、将空气中规定的病原体去除的过滤。灰尘例如包括花粉、黄沙、PM2.5。规定的化学成分例如包括有气味的物质。病原体例如包括细菌、病毒。换言之,图1以及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系统1是对室外的空气温度进行变更并将温度变更后的空气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空调系统。
空调对象空间TS有建筑物BL之中的房间RM1、RM2等。房间RM1、RM2通过分隔壁78分隔而彼此分离。此处,对空调对象空间TS是两个房间RM1、RM2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空气处理系统1能够与各种大小、各种形状以及各种个数的房间对应。空气处理系统1供给调节空气的空调对象空间TS优选如房间RM1、RM2那样周围(前后、上下、左右)被壁面围住。另外,空调对象空间TS不限于房间RM1、RM2,例如,也可以是走廊、楼梯以及入口。空调对象空间TS例如也可以是大厅这样的一个空间,此外,还可以是彼此分离的多个房间这样的多个独立的空间。
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系统1包括热交换器单元10、多个管道20、多个风机单元30、控制器400(参照图3)。热交换器单元10是空气处理单元。
空气处理系统1通过在热交换器单元10中的热交换来生成调节空气,将生成后的调节空气通过多个分配流路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多个管道20分别配置于多个分配流路中的一个。空气处理系统1具有与多个管道20对应且配置于空调对象空间TS的多个开口部71。各风机单元30将调节空气供给至对应的各开口部71。多个风机单元30分别配置于多个分配流路中的一个。
另外,在对多个管道20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如管道20a那样标注字母的后缀而表示。此处,作为管道20,示出了四个管道20a~20d。此外,作为风机单元30,示出了四台风机单元30a~30d。此外,作为吹出单元70、遥控器60,分别示出了四个吹出单元70a~70d、遥控器60a~60d。多个吹出单元70a~70d分别配置于多个分配流路中的一个。
热交换器单元10包括利用侧热交换器11。该热交换器单元10具有通过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的热交换来改变空气的温度的功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温度被改变后的空气是调节空气。热交换器单元10进行吸入的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将调节空气吹出。
多个管道20的一端21与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多个管道20是对热交换器单元10生成的调节空气进行运送的多个管,具有分配调节空气的功能。换言之,多个管道20用于分配流过热交换器单元10的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调节空气。各管道20的另一端22与多个风机单元30连接,从各管道20送来的调节空气通过风机单元30和吹出单元70被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
多个风机单元30与多个管道20的另一端22连接。此处,例如,在与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的一个管道20a连接有对应的一个风机单元30a。同样地,风机单元30b~30d也分别与对应的管道20b~20d连接。此处,对各管道20具有一个一端21和一个另一端22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一个管道20也可以具有一个一端21和多个另一端22的方式进行分岔,如上所述那样分岔的多个另一端22也可分别连接有风机单元30。此外,风机单元30a~30d与吹出单元70a~70d以及遥控器60a~60d连接。
为了将调节空气供给至各开口部71,各风机单元30通过各管道20从热交换器单元10吸引调节空气。为了吸引调节空气,各风机单元30在各风机单元30的各单元外壳31之中具有风机32。各风机32从各管道20的另一端22向各开口部71送风。各风机单元30具有的风机32的台数可以是一台,也可以是多台。此处,在风机单元30a~30d的单元外壳31之中分别各设置有一台风机32a~32d。
各风机单元30构成为能够改变向各开口部71供给的调节空气各自的供给空气量。供给空气量是单位时间被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空气量。此处,四台风机马达38a~38d构成为能够独立地改变转速。通过风机马达38a~38d分别独立地改变转速,风机单元30a~30d能够分别独立地改变供给空气量。
控制器400对多个风机单元30进行控制。更详细而言,控制器400的主控制器40向多个风机单元30发送与供给空气量相关的多个指令。例如,主控制器40将各风机单元30的风量的指令值发送至各风机单元30。风量的指令值例如可以是风量的值(CMH),也可以是空气流过的截面积已知的情况下的风速的值(m/s),或者,还可以是风量与静压的关系确定的情况下的静压(Pa)。
除了上述结构,空气处理系统1包括热源单元50、遥控器60、吹出单元70、吸入单元80、各种传感器。优选是与主控制器40的风量的指令值对应的传感器,其原因是可简化控制。在后文中对空气处理系统1包括的传感器的详细说明进行描述。此外,关于包括控制器400的主控制器40的空气处理系统1的控制系统,将在后文进行描述。
(2)详细结构
(2-1)热交换器单元10
热交换器单元10包括利用侧热交换器11、收容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中空的外壳12、主控制器40。外壳12具有与吸入口81连接的一个空气入口12a、与多个管道20连接的多个空气出口12b。此处,示出了空气入口12a是一个的情况,不过,空气入口12a也可设置多个。此外,此处,对吸入口81设置于房间RM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吸入口81例如也可设置于建筑物BL之外。在将吸入口81设置于建筑物BL之外的情况下,例如,设置将空气从空调对象空间TS排出至建筑物BL之外的流路,以使空调对象空间TS的气压无论供给空气量如何均实质上恒定。
利用侧热交换器11例如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在流过传热翅片之间的空气与在传热管之中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当从空气入口12a吸入的空气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时,在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制冷剂(热介质)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调节空气。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生成的调节空气从空气出口12b被吸入各管道20a~20b。
在热交换器单元10未设置风机。热交换器单元10能够将空气从空气入口12a吸入的原因在于,由于多根管道20将空气从所有的多个空气出口12b吸入,因此,热交换器单元10之中形成负压。如此一来,由于热交换器单元10不具有将空气送出的功能,因此,防止从管道20朝向热交换器单元10的逆流变得重要。为了防止调节空气的逆流,例如,将所有管道20的一端21(入口)的静压保持得比热交换器单元10中的静压高。或者,为了防止调节空气的逆流,例如,在混合存在有风机马达38正在驱动的风机单元30和风机马达38停止的风机单元30的情况下,将配置有风机马达38停止的风机单元30的空气流路关闭。
在热交换器单元10中设置有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与制冷剂连通配管91的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1以及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与制冷剂连通配管92的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2。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一个出入口与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1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另一个出入口与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2连接。
(2-2)管道20
具有分配调节空气的功能的多个管道20将热交换器单元10的多个空气出口12b与多个风机单元30连接。此处,对各风机单元30与各吹出单元70直接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在风机单元30与吹出单元70之间也可配置管道20,风机单元30与吹出单元70也可通过管道20连接。
管道20例如是由铁板或其他材料构成的截面是方形或圆形的通风路。对于管道20而言,可以采用金属制的形状固定的管,也可采用由自由弯曲的材料构成的管。通过将这样的管道20相连,能够进行热交换器10、多个风机单元30以及多个吹出单元70的各种配置。
图2中概念性地示出了在天花板背侧室AT连接的热交换器单元10、四个风机单元30、四个吹出单元70。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热交换器单元10、风机单元30以及吹出单元70容易形成得较薄,因此,也可配置于房间RM1、RM2的地板下的空间。
(2-3)热源单元50
热源单元50供给热交换器单元10的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热交换所需的热能。在图1所示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制冷剂在热源单元50与热交换器单元10之间循环,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热源单元50和热交换器单元10构成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冷冻循环装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热源单元50放置在建筑物BL之外,将外部空气作为热源,不过,热源单元50的配置部位不限于建筑物BL之外。
热源单元50包括压缩机51、热源侧热交换器52、膨胀阀53、四通阀54、热源侧风机55、热源控制器56、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7、58。压缩机51的排出口与四通阀54的第一端口连接,压缩机51的吸入口与四通阀54的第三端口连接。压缩机51对从吸入口吸入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以下,也称为气体制冷剂)或者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从排出口排出。压缩机51内置有压缩机马达,该压缩机马达例如能够通过逆变器控制改变转速(或者运转频率)。压缩机51能够通过改变运转频率来改变排出的制冷剂的单位时间的排出量。
四通阀54在第二端口连接有热源侧热交换器52的一个出入口,在第四端口连接有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8。
在制冷运转时,如实线所示的那样,四通阀54通过供制冷剂从第一端口流动至第二端口,从而将从压缩机51排出的制冷剂送至热源侧热交换器52。此外,在制冷运转时,四通阀54通过供制冷剂从第四端口流动至第三端口,从而将从利用侧热交换器11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2、制冷剂连通配管92以及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8送至压缩机51的吸入口。
在制热运转时,如虚线所示,四通阀54通过供制冷剂从第一端口流动至第四端口,从而将从压缩机51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8、制冷剂连通配管92以及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2送至利用侧热交换器11。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四通阀54通过供制冷剂从第二端口流动至第三端口,从而将从热源侧热交换器52流出的制冷剂送至压缩机51的吸入口。热源侧热交换器52例如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在流过传热翅片之间的空气与在传热管之中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热源侧热交换器52的另一个出入口与膨胀阀53的一端连接。膨胀阀53的另一端通过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7、制冷剂连通配管91以及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1与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一个出入口连接。
通过连接这样的热源单元50与热交换器单元10,构成制冷剂回路200。在制冷剂回路200中,当进行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51、四通阀54、热源侧热交换器52、膨胀阀53、利用侧热交换器11、四通阀54、压缩机51。此外,当进行制热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200中,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51、四通阀54、利用侧热交换器11、膨胀阀53、热源侧热交换器52、四通阀54、压缩机51。
(2-3-1)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
当进行制冷运转时,在压缩机51中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流过四通阀54被送至热源侧热交换器52。该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52中向在热源侧风机55的作用下流动的空气放热,在膨胀阀53中减压膨胀,流过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7、制冷剂连通配管91以及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1,从而被送至利用侧热交换器11。从膨胀阀53送至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的热交换,从由吸入口81送来的空气夺取热量。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完成了热交换的气体制冷剂或气液两相的制冷剂流过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2、制冷剂连通配管92、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8以及四通阀54被吸入压缩机51。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被夺取热量后的调节空气流过多个管道20、多个风机单元30以及多个开口部71被吹出至房间RM1、RM2,由此,进行房间RM1、RM2的制冷。
在制冷运转下,热源控制器56以在压缩机51中不产生液体压缩的方式,例如,以使被吸入压缩机51的吸入口的制冷剂的过热度与过热度目标值一致的方式进行膨胀阀53的开度调节。此外,热源控制器56进行上述这样的膨胀阀53的开度调节,并且进行改变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的控制以对制冷负荷进行处理。过热度例如通过从利用侧热交换器11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温度减去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的方式算出。
(2-3-2)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
当进行制热运转时,在压缩机51中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流过四通阀54、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8、制冷剂连通配管92以及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2,从而被送至利用侧热交换器11。该制冷剂通过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的热交换而向从吸入口81送来的空气提供热量。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流过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1、制冷剂连通配管91以及单元内制冷剂配管57被送至膨胀阀53。在膨胀阀53中减压膨胀后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送至热源侧热交换器52,通过在热源侧热交换器52中的热交换,从在热源侧风机55的作用下流动的空气获取热量。在热源侧热交换器52中完成了热交换的气体制冷剂或气液两相的制冷剂流过四通阀54被吸入压缩机51。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被提供热量后的调节空气流过多个管道20、多个风机单元30以及多个开口部71被吹出至房间RM1、RM2,由此,进行房间RM1、RM2的制热。
在制热运转下,例如,热源控制器56以使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出口(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1)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度与过热度目标值一致的方式调节膨胀阀53的开度。此外,热源控制器56进行上述这样的膨胀阀53的开度调节,并且进行改变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的控制以对制热负荷进行处理。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过冷度例如通过从利用侧热交换器11之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减去从利用侧热交换器11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的温度的方式算出。
吹出单元70例如以使开口部71朝向下方的方式安装于天花板CE。此处,以吹出单元70安装于天花板CE的情况为例进行了示出。不过,例如,吹出单元70也可安装于墙壁,吹出单元70的安装部位不限于天花板CE。
(2-4)吹出单元70
吹出单元70在中空的箱体72之中包括空气过滤器73。吹出单元70使从风机单元30送来的调节空气流过空气过滤器73并将其从开口部71吹出。因此,吹出单元70a~70d分别与风机单元30a~30d连接。此处,对吹出单元70包括空气过滤器73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吹出单元70也可以是不包括空气过滤器73的结构。
吹出单元70在中空的箱体72之中包括风向板74。吹出单元70包括用于驱动风向板74的风向板用马达75。风向板74能够在风向板用马达75的作用下旋转移动,能够调节风向。此外,风向板74还能够移动至将开口部71关闭的位置。风向板用马达75例如与风机单元30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因此,风机控制器34是对吹出单元70的风向以及开口部71的开闭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此处,对吹出单元70包括风向板74以及风向板用马达75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吹出单元70也可以是不包括风向板74以及风向板用马达75的结构。此外,也可构成为主控制器40控制所有吹出单元70的风向以及开口部71的开闭。
吸入单元80例如以使吸入口81朝向空调对象空间TS的方式安装于建筑物BL的天花板CE。此处,以吸入单元80安装于建筑物BL的天花板CE的情况为例进行了示出,不过,例如,吸入单元80也可不安装于建筑物BL的天花板CE。例如,吸入单元80的安装部位也可以是建筑物BL的墙壁。
吸入单元80在中空的箱体82之中包括空气过滤器83。吸入单元80使被送至热交换器单元10的空气流过空气过滤器83并将其从吸入口81引入。此处,对吸入单元80包括空气过滤器83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吸入单元80也可以是不包括空气过滤器83的结构。
(2-5)风机单元30
如图4所示,风机单元30分别包括单元外壳31、风机32、风量检测部33、风机控制器34。该风机单元30是在单元外壳31安装有风机32、风量检测部33以及风机控制器34的一个产品。各单元外壳31具有吸气口36和吹出口37。单元外壳31是具有供从吸气口36进入且通过吹出口37吹出的空气流过的规定形状的空间的箱体。在各单元外壳31的吸气口36连接有各管道20的另一端22。在各单元外壳31的吹出口37连接有各风机32的吹出口,并且连接有对应的吹出单元70。从风机32吹出的调节空气流过吹出单元70之中,从开口部71吹出。
在各单元外壳31中收纳有风机32和风量检测部33。风机32具有风机外壳39(参照图5)。各风机32能够改变转速。风机32固定于单元外壳31中的规定的位置,风机外壳39的出口39b与单元外壳31的吹出口37连接。风机外壳39的入口39a配置于单元外壳31的内部空间的规定位置。例如,对于风机32而言,能够采用离心风机。作为风机32使用的离心风机例如是西洛克风机。作为风机32的一例,在图5中示出了西洛克风机。风机32以能够使风机转子35旋转的方式收纳于风机外壳39中。使西洛克风机的风机转子35旋转的是风机马达38。风机32的转速也可换言之是风机转子35的转速。风机32通过使风机马达38的转速增大来使风机转子35的转速增大,从而使风量增加。此外,风机32通过使风机马达38的转速减小来使风机转子35的转速减小,从而使风量减少。由于风机32的吹出口与单元外壳31的吹出口37连接,因此,风机32的风量与从开口部71供给的供给空气量一致。因此,风机32能够通过改变风机马达38的转速来改变供给空气量。
在单元外壳31安装有风机控制器34。此处,所有的风机控制器34与主控制器40连接。风机控制器34与风机马达38连接,能够控制风机马达38的转速。
各风机单元30的风量检测部33对风机32的风量或者相当于风量的物理量即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在检测风机32的风量的情况下,风量检测部33包括风量传感器。在对相当于风机32的风量的物理量即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的情况下,风量检测部33例如包括风速传感器、压力差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在通过风量传感器检测风量的情况下,在单元外壳31中的规定部位设置风量传感器。由于单元外壳31、风机32、吸气口36、吹出口37以及风量传感器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确定,因此,通过实验来确认设置后的风量传感器的测定值与风机32的风量的关系。风机控制器34例如存储有表示风量传感器的测定值与风机32的风量的关系的表格。
此外,在将风速作为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的情况下,风量检测部33包括对单元外壳31中的规定部位的风速进行检测的风速传感器。由于单元外壳31、风机32、吸气口36、吹出口37以及风速传感器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确定,因此,通过实验来确认设置后的风速传感器的测定值与风机32的风量的关系。风机控制器34例如存储有表示风速传感器的测定值与风机32的风量的关系的表格。
此外,在将压力差作为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的情况下,风量检测部33包括对单元外壳31中的规定的两个部位的静压之差进行检测的压力差传感器。由于单元外壳31、风机32、吸气口36、吹出口37以及压力差传感器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确定,因此,通过实验来确认设置后的压力差传感器的测定值与风机32的风量的关系。风机控制器34例如存储有表示压力差传感器的测定值与风机32的风量的关系的表格。
此外,在将静压作为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的情况下,风量检测部33包括对单元外壳31中的规定部位的静压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由于单元外壳31、风机32、吸气口36、吹出口37以及压力传感器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确定,因此,通过实验来确认设置后的压力传感器的测定值与风机32的风量的关系。风机控制器34例如存储有表示压力传感器的测定值与风机32的风量的关系的表格。
另外,根据测定值确定风量的方法不限于上述利用表格换算成风量的方法,作为表格的替代,风机控制器34例如也可构成为利用表示各参数与风量的关系的关系式并根据测定值来算出风量。
风机控制器34从主控制器40接收风机32的风量的指令值。风机控制器34根据风量的指令值以及风量检测部33检测出的风量或风量相当量的检测值来控制风机32的转速。风机控制器34例如以检测值表示的风量接近指令值的方式控制风机32的转速。具体而言,若检测值表示的风量大于指令值,则风机控制器34降低风机32的转速,若检测值表示的风量小于指令值,则风机控制器34提高风机32的转速。
风机控制器34例如与遥控器60关联在一起。例如,在遥控器60被输入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向风机单元30的风机控制器34发送与输入至遥控器60的设定温度对应的指令值。因此,主控制器40根据遥控器60的输入即设定温度来确定指令值。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当遥控器60的设定温度比遥控器60检测出的室温高时,发送比室温与设定温度一致时的指令值小的指令值。相反地,在制冷运转时,当遥控器60的设定温度低于室温时,发送比室温与设定温度一致时的指令值大的指令值。例如,当接收到室温与设定温度一致时的指令值的风机控制器34随后接收到更大的指令值时,使风机32的转速增大而使风机32的风量增加。
(2-6)控制系统
如图3所示,主控制器40与多个风机控制器34以及热源控制器56连接。热源控制器56例如通过设置在与热源单元50之中的各种设备连接的印刷配线基板上的各种电路构成,对压缩机51、膨胀阀53、四通阀54以及热源侧风机55等热源单元50之中的各种设备进行控制。此外,主控制器40通过各风机控制器34与各遥控器60连接。遥控器60a~60d与吹出单元70a~70d对应,与风机单元30a~30d连接。此处,对遥控器60通过风机控制器34与主控制器40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也可将遥控器60与主控制器40直接连接。此外,此处,示出了主控制器40、多个风机控制器34、热源控制器56以及多个遥控器60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的情况,不过,这些中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
作为将主控制器40和多个风机单元30作为一组的风机单元系统300(参照图3),也可设置成一个产品。如此一来,在作为风机单元系统300进行提供的情况下,在工厂等构筑主控制器40和多个风机单元30的控制程序变得容易。其结果是,容易节省额外的功能,易于实现系统的简化。
主控制器40、多个风机控制器34、热源控制器56以及多个遥控器60例如分别通过计算机实现。构成主控制器40、多个风机控制器34、热源控制器56以及多个遥控器60的计算机包括控制运算装置和存储装置。控制运算装置能够使用CPU或GPU这样的处理器。控制运算装置读取存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并按照该程序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或运算处理。此外,控制运算装置能够按照程序将运算结果写入存储装置,并且能够按照程序读取存储于存储装置的信息。不过,主控制器40、多个风机控制器34、热源控制器56以及多个遥控器60也可构成为采用能够进行与利用CPU和存储器进行的控制相同的控制的集成电路(IC)。此处所说的IC包含LSI(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门阵列和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
热交换器单元10配置有吸入温度传感器101、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02、液体管温度传感器103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04。另外,对于这些温度传感器或者后述的温度传感器而言,例如,能够采用热敏电阻。吸入温度传感器101、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02、液体管温度传感器103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04与主控制器40连接,这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主控制器40。吸入温度传感器101对从空气入口12a吸入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02对与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2连接的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一个出入口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液体管温度传感器103对与单元内制冷剂配管131连接的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另一个出入口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利用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04安装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内的制冷剂流路的中间附近,对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之中流动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主控制器40将吸入温度传感器101、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02、液体管温度传感器103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04中的至少一个的检测值用于确定与供给空气量的增减相关的指令。此外,也可具有空气出口温度传感器105,该空气出口温度传感器105对刚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后的空气温度进行检测。
热源单元50配置有热源侧空气温度传感器111、排出管温度传感器112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13。热源侧空气温度传感器111、排出管温度传感器112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13与热源控制器56连接。热源侧空气温度传感器111、排出管温度传感器112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13的检测结果通过热源控制器56发送至主控制器40。热源侧空气温度传感器111对在热源侧风机55的作用下产生的流过热源侧热交换器52之前的气流的温度进行检测。排出管温度传感器112对从压缩机5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热源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13安装在热源侧热交换器52内的制冷剂流路的中间附近,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52之中流动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风机单元30配置有风量检测部33以及吹出温度传感器122。风量检测部33例如对流过风机单元30的单元外壳31的风量进行检测。风量检测部33与风机控制器34连接,将检测值的数据发送至风机控制器34。另外,风量检测部33也可构成为能够检测逆流、能够检测风向。吹出温度传感器122例如设置在各风机单元30的单元外壳31之中,对从各风机单元30吹出的调节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此处,对吹出温度传感器122设置在单元外壳31之中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吹出温度传感器122的设置场所也可以是其他场所,例如,作为设置场所,也可以是吹出单元70之中。
多个遥控器60分别内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61,并构成为能够输入空气处理系统1以及/或者风机单元30的运转的开启、关闭的指令、制冷制热的切换以及设定温度。设定温度例如构成为能够以数值的方式输入。例如,用户使用遥控器60的输入按钮进行输入,例如选择制冷运转,将设定温度设定为28℃,作为设定风量,选择中风。
主控制器40根据由各吹出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出的吹出温度和设定温度来算出使各风机单元30吹出的所需的供给空气量,将指令值发送至风机控制器34。另外,此处,对室内温度传感器61内置于遥控器60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61的位置不限于遥控器60。例如,室内温度传感器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存在,且构成为主控制器40能够从独立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接收室温的值。
<第二实施方式>
(3)整体结构
主控制器40通过与多个风机单元30的供给空气量相关的多个指令来控制多个执行器。这样的形态不限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形态。主控制器40根据与多个风机单元30的供给空气量相关的多个指令控制多个执行器的空气处理系统1也可以第二实施方式的方式构成。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多个副控制器即多个风机控制器34接收主控制器40发送的多个指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多个风机控制器34分别根据多个指令中的至少一个对多个执行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以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相同的图1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图1所示的空气处理系统1通过风机马达38改变供给空气量且风向板74与供给空气量的改变无关的情况进行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控制器40相同地,第二实施方式的主控制器40根据由各吹出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出的吹出温度和设定温度算出从各风机单元30吹出的所需的供给空气量。具体而言,例如,主控制器40根据多个风机单元30a~30d各自调整的室内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以及送风温度,算出各风机单元30a~30d的供给空气量。主控制器40将算出的各风机单元30a~30d的供给空气量(目标供给空气量)确定为向各风机单元30a~30d提供的指令。
主控制器40将算出的多个供给空气量作为目标供给空气量发送至多个风机控制器34。换言之,主控制器40向控制风机单元30a~30d的多个风机控制器34发送多个指令。主控制器40例如向安装于风机单元30a的风机控制器34发送风机单元30a的目标供给空气量。该风机单元30a的目标供给空气量是与风机单元30的供给空气量相关的指令。风机单元30a的风机控制器34以使供给空气量接近目标供给空气量的方式控制风机马达38a的转速。同样地,主控制器40向安装于风机单元30b~30d的风机控制器34发送风机单元30b~30d的目标供给空气量。风机单元30b~30d的风机控制器34以使供给空气量接近目标供给空气量的方式控制风机马达38b~38d。
更详细而言,作为检测流过单元内的风量的风量检测部33,风机单元30a~30d分别具有压力差传感器。另外,风量检测部33不限于压力差传感器。例如,风量检测部33也可以是风速传感器。例如,风机单元30a的风机控制器34对由风机单元30a的压力差传感器检测的流过风机单元30a中的风量(供给空气量)与目标风量(目标供给空气量)进行比较。若流过风机单元30a之中的风量小于目标风量,则风机单元30a的风机控制器34使风机马达38a的转速增加,使风机单元30a的风量(供给空气量)增加而接近目标风量。相反地,若流过风机单元30a之中的风量大于目标风量,则使风机马达38a的转速减小,使风机单元30a的风量(供给空气量)减小而接近目标风量。
此处,对风机控制器34安装于风机单元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风机控制器34也可不安装于风机单元30。
<第三实施方式>
(4)整体结构
图6所示的空气处理系统1包括热交换器单元10、风机单元30、管道20、控制器400。热交换器单元10具有送风机29。多个风机单元30分别具有风机32。各风机32将空气从风机单元30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空调对象空间TS例如是建筑物内的房间。房间例如是空气的移动受到地板、天花板以及墙壁限制的空间。对于一个或多个空调对象空间TS,配设多个风机单元30。作为包括多个风机单元30的空气处理系统1的代表例,图6中示出了包括两个风机单元30的空气处理系统1配设于一个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例子。风机单元30的个数也可以是三个以上,能够适当设定。如前文所述,配设风机单元30的空调对象空间TS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空间。
管道20将从热交换器单元10并通过送风机29送出的空气SA分配至多个风机单元30。管道20包括主管26以及从主管26分岔的分支管27。图6中示出了主管26配置于热交换器单元10之外的情况,不过,主管26也可配置于热交换器单元10之中,此外,也可配置成从热交换器单元10中延伸至热交换器单元10外。主管26配置于热交换器单元10中的情况也包括热交换器单元10的外壳的一部分作为主管26起作用的情况。图6中示出了主管26的入口26a与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的例子。送风机29配置在热交换器单元10内。此处,构成为从送风机29吹出的空气全部流入管道20。
管道20的主管26的出口26b与分支管27的入口27a连接。分支管27的多个出口27b与多个风机单元30连接。
各风机单元30与空调对象空间TS通过通风路181相连。通风路181的入口181a与风机单元30连接。各风机30使从管道20的出口27b朝向通风路181的入口181a的气流在风机单元30中产生。从另一观点来看,各风机32从分支管27的出口27b吸引空气SA。各风机32能够通过改变转速来改变各风机单元30中(通风路181的入口181a跟前)的静压。若管道20的静压恒定,那么,各风机30能够通过增大转速来提高各风机单元30中(通风路181的入口181a跟前)的静压。若风机单元30中的静压变高,则在通风路181中流动的空气SA的空气量变多。通过上述方式改变流动的空气量,从各通风路181的出口181b吹出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气风量变化。
控制器400包括主控制器40和多个风机控制器34。主控制器40与多个风机控制器34彼此连接,构成控制器400。主控制器40控制送风机29的转速。换言之,主控制器40控制送风机29的输出。若送风机29的输出变高,则送风机29的状态向送风机29的送风量变多的方向变化。
对于各风机单元30,设置有一个风机控制器34。各风机控制器34向对应的风机32发出与风量变更相关的指令。各风机控制器34对目标风量进行存储。若供气风量相对于目标风量不足,则各风机控制器34发出使风机32的转速增大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相反地,若供气风量相对于目标风量过剩,则风机控制器34发出使风机32的转速减小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
控制器400获取在多个风机32的作用下被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空气的空气量的信息。空气量的信息例如是每一秒期间应当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空气量,换言之,将上述应当供给的空气量称为必要供气风量。以获取到的空气量的信息为基础来确定送风机29的需求输出。控制器400控制送风机29的输出以使其达到确定的需求输出。具体而言,各风机控制器34从对应的风机单元30获取该风机单元30的空气量的信息。各风机控制器34将空气量的信息输出至主控制器40。
(5)详细结构
(5-1)热交换器单元10
热交换器单元10除了具有已经说明的送风机29以外,还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11、利用侧风量检测传感器23、利用侧空气温度传感器24以及水量调整阀25。作为热介质,例如冷水或温水从热源单元50被供给至利用侧热交换器11。被供给至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热介质也可以是冷水或温水以外的热介质,例如,可以是盐水。对于利用侧风量检测部23而言,例如,能够使用风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或压力差传感器。
利用侧风量检测传感器23对送风机29送出的风量进行检测。利用侧风量检测传感器23与主控制器40连接。利用侧风量检测传感器23检测出的风量的值从利用侧风量检测传感器23发送至主控制器40。利用侧风量检测传感器23检测出的风量是在管道20的主管26中流动的风量。换言之,利用侧风量检测传感器23检测出的风量是从多个风机单元30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气风量的总量。
利用侧空气温度传感器24对从送风机29送至管道20的空气SA的温度进行检测。利用侧空气温度传感器24与主控制器40连接。利用侧空气温度传感器24检测出的温度的值从利用侧空气温度传感器24发送至主控制器40。
热交换器单元10通过通风路182与空调对象空间TS相连。流过通风路182从空调对象空间TS返回的空气RA在送风机29的作用下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而被送出至管道20。当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时,空气RA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流动的冷水或温水进行热交换而变成调节空气。向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进行热交换而被送出至管道20的空气SA提供的热量通过水量调整阀25进行调整。水量调整阀25的开度通过主控制器40控制。若水量调整阀25的开度变大,则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流动的水量变多,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与空气SA之间每单位时间进行交换的热量变多。相反地,若水量调整阀25的开度变小,则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流动的水量变少,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与空气SA之间的每单位时间的热交换量变少。
(5-2)风机单元30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是,风机单元30除了包括已经说明的风机32以外,还包括单元外壳31、风量检测部33。由于风机单元30的结构中的单元外壳31、风机32以及风量检测部33与第一实施方式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该风机单元30是在单元外壳31安装有风机32以及风量检测部33的一个产品。风量检测部33对风机32送出的风量或相当于风量的物理量即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各风量检测部33与对应的一个风机控制器34连接。风量检测部33检测出的风量或风量相当量的值被发送至风机控制器34。风量检测部33检测出的风量或风量相当量是在通风路181中流动的风量。换言之,风量检测部33检测出的风量或风量相当量是从各风机单元30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气风量。对于风量检测部33而言,例如,能够使用风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或压力差传感器。风量传感器检测出的值是风量的值,风速传感器或压力差传感器检测出的风速的值或压力差的值是风量相当量的值。
(5-3)远程传感器170
多个远程传感器170具有温度传感器的功能。各远程传感器170构成为能够向对应的风机控制器34发送表示空调对象空间TS的温度的数据。
(6)空气处理系统1的动作
多个风机控制器34分别从连接的远程传感器170接收检测到的对象空间的温度的值。各风机传感器34对表示设定温度的数据进行保持。例如,表示设定温度的数据从遥控器(未图示)等预先发送至各风机控制器34。各风机控制器34将从遥控器等接收到的表示设定温度的数据存储至内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34b(参照图7)。各风机控制器34将设定温度的值发送至主控制器40。主控制器40基于设定温度并根据对应的远程传感器170检测到的温度来确定各风机单元30的目标风量。主控制器40将目标风量的值(风量的指令值)发送至各风机控制器34。
主控制器40根据应当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目标风量的总量来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
例如,当将主管26的出口26b(分支管27的入口27a)的静压取主管26的入口26a的静压和分支管27的出口27b的静压的中间值的情况与取比中间值大的值的情况进行比较时,在上述静压取比中间值大的值的情况下,送风机29的输出的比例大于多个风机32的输出的比例。相反地,当将主管26的出口26b(分支管27的入口27a)的静压取上述中间值的情况与取比中间值小的值的情况进行比较时,在取较小值的情况下,送风机29的输出的比例小于多个风机32的输出的比例。送风机29的输出与多个风机32的输出的比例存在效率高的范围。因此,主控制器40以达到效率高的比例的方式来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换言之,主控制器40相对于目标风量的总量将送风机29的输出确定为预先确定的适当的输出。
例如,若考虑送风机29的输出的下述确定方法,则可知,对于送风机29的输出而言,存在适合于降低消耗电力的送风机29的输出的范围。若提高送风机29的输出而使得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的消耗电力的总和上升,则使送风机29的输出逐渐下降,若在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的消耗电力的总和反弹而再次上升前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则上述确定的输出的范围是消耗电力比其他范围的消耗电力小的范围。相反地,若降低送风机29的输出而使得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的消耗电力的总和上升,则使送风机29的输出逐渐上升,若在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的消耗电力的总和反弹而再次上升前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则上述确定的输出的范围是消耗电力比其他范围的消耗电力小的范围。若提高送风机29的输出而使得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的消耗电力的总和下降,则使送风机29的输出逐渐上升,若在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的消耗电力的总和反弹而再次上升前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则上述确定的输出的范围是消耗电力比其他范围的消耗电力小的范围。相反地,若降低送风机29的输出而使得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的消耗电力的总和下降,则使送风机29的输出逐渐下降,若在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的消耗电力的总和反弹而再次上升前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则上述确定的输出的范围是消耗电力比其他范围的消耗电力小的范围。不过,确定送风机29的适当输出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
在主控制器40确定目标风量并将目标风量的值(风量的指令值)发送至各风机控制器34后,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单元30以外的各风机单元30通过对应的风机控制器34调整风机32的转速。多个风机32的转速的调整是彼此独立进行的。此时,在确定的送风机29的输出中,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单元30的风机32的转速达到最大。此处,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单元30是在分支管27的入口27a的静压相同且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气风量相同的情况下消耗能量最小的风机单元30。此外,风机效率最低的风机单元30是在分支管27的入口27a的静压相同且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气风量相同的情况下消耗能量最大的风机单元30。
各风机控制器34控制各风机32的转速以使供气风量与目标风量一致。多个风机控制器34彼此独立地控制多个风机32的转速。若风量检测部33检测出的风量相对于目标风量较小,则各风机控制器34使各风机32的转速增大。若风量检测部33检测出的风量相对于目标风量较多,则各风机控制器34使各风机32的转速减小。假设,当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单元30的转速下降时,主控制器40改变送风机29的输出,以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单元30的转速达到最大的方式进行调整。
当改变风量时,在改变多个风机32中的至少一台第二风机的运转状态或多个风机32中的至少一台风机32的风量时,主控制器40以增大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高的风机的输出为优先或者以减小风机效率低的风机的输出为优先。换言之,在增大朝向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气风量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以增大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中的风机效率高的风机的输出的方式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以及多个风机单元30的目标风量。相反地,在减小朝向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气风量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以减小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中的风机效率高的风机的输出的方式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以及多个风机单元30的目标风量。
不过,在多个风机单元30中风机效率最大的风机单元30的风量未达到目标风量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使送风机29的输出增大。此时,主控制器40使送风机29的输出增加,并且使风机效率最大的风机单元30的风机32的转速保持最大。
(7)特征
(7-1)
在上文说明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各风机单元30仅接收风量的指令值,并且通过控制部即风机控制器34自动地进行风机单元30自身的风量控制。例如,若从风机单元30的外部例如主控制器40向风机控制器34仅提供风量的指令值,则风机单元30能够根据该指令值进行风量的控制。其结果是,在调节空气的温度变化、室温变化、设定值变更等情况下,风机单元30的风机控制器34能够省略适当确定风量的控制动作等,风机单元30能够减小控制负荷。
(7-2)
各风机单元30的控制部即风机控制器34控制风机32的转速以使检测值表示的风量接近指令值。所谓的以使检测值表示的风量接近指令值的方式控制风机32的转速,例如是指,若风量检测部33的检测值低于指令值,则使风机32的转速增大,相反地,若检测值高于指令值,则使风机32的转速减小。如此一来,在以使检测值表示的风量接近指令值的方式控制风机32的转速的风机单元30中,能够容易地实现风机单元30中的风量的自动控制。
(7-3)
风机32是离心风机,风机外壳39收纳于单元外壳31中。在单元外壳31中且在离心风机的风机外壳39外的空间中,风量的检测是容易的。因此,在离心风机中,基于风量的指令值和检测值的控制变得容易。
(7-4)
风机单元30的风机控制器34与遥控器60关联在一起。向风机控制器34提供的指令值根据遥控器60的输入确定。根据遥控器60的输入确定是指遥控器60的输入例如是指令值的参数。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根据由遥控器60输入的设定温度以及室温来确定指令值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因此,能够适当改变风机单元30的风量以匹配遥控器60的输入。
(8)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8-1)变形例1A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热交换器单元10直接连接管道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将管道20与热交换器单元10间接地连接。例如,也可构成为在管道20与热交换器单元10之间安装用于将管道20与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的具有多个空气出口的配件。通过准备能够连接的管道20的根数不同的多个种类的配件,能够改变可连接至相同机型的热交换器单元10的管道20的根数。
(8-2)变形例1B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一台风机单元30连接一个吹出单元7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构成为在一台风机单元30连接多个吹出单元70。也可在一台风机单元30设置多个开口部71。在该情况下,也可在各吹出单元70设置一个遥控器60等,也可在各风机单元30连接多个遥控器60。
(8-3)变形例1C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房间RM1、RM2之间的墙壁设置通风口79且仅设置一个吸入口8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设置吸入口81的个数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吸入口81例如也可在相同的房间RM1设置多个,也可在不同的房间RM1、RM2这两者设置。在将吸入口81设置于各房间RM1、RM2的情况下,也可不设置通风口79。
(8-4)变形例1D
也可在与一端21连接于热交换器单元10的管道20的另一端22连接的风机单元30进一步连接其他的管道20和其他的风机单元30。例如,也可相对于一个分配流路串联地连接多个风机单元30。作为这样的连接形态的一例,从热交换器单元10开始按照管道20、风机单元30、管道20、风机单元30、吹出单元70的顺序串联地连接两个管道20、两个风机单元30以及一个吹出单元70。通过在一个分配流路设置多个动力源,与仅设置一个相同的动力源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从热交换器单元10到开口部71的距离设定得较长。
(8-5)变形例1E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一台热源单元50连接一台热交换器单元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热源单元50与热交换器单元10的连接形态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在一台热源单元50连接多台热交换器单元10。此外,也可构成为相对于多台热交换器10连接多个热源单元50。在这些连接形态中,也可在热交换器单元10设置对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整装置。作为这样的流量调整装置,有能够改变阀开度的流量调整阀。
(8-6)变形例1F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热源单元50的压缩机51是能够改变转速的类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作为压缩机51,热源单元50也可采用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的压缩机。
(8-7)变形例1G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空气处理系统1构成为能够在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之间切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思想能够应用于制冷专用或制热专用的空调系统。
(8-8)变形例1H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热源单元50与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流动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热源单元50并不限于与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而构成冷冻循环装置的情况。将热能供给至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热源单元例如也可构成为供给温水以及/或者冷水等热介质。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为热介质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流动的情况下,也可在热交换器单元10设置用于对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整装置。
此外,在将热交换器单元10与上述这样的对热介质进行供给的热源单元连接的情况下,也可构成为将多台热交换器单元10与一台热源单元连接。
(8-9)变形例1I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启动时主控制器40对根据算出的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空气的总风量和算出的被吸入热交换器单元10的空气温度计算得到的制冷剂回路200所需的制冷剂循环量进行请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主控制器40请求的所需的制冷剂循环量的确定方法不限于前述方法。
例如,也可以下述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启动时,主控制器40对从所有的风机单元30发送而来的供给空气量进行总和,算出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总风量。主控制器40例如将表示总风量与所需的制冷剂循环量的关系的风量表格存储至内部的存储器。主控制器40从记载于风量表格的风量之中选择与算出的总风量最接近的风量。主控制器40向热源控制器56请求与从风量表格之中选择的总风量对应的制冷剂循环量。并且,也可如下所述地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针对从风量表格之中选择的风量与总风量的差值(风量的指令值),从主控制器40向风机控制器34发出指令(风量的指令值),使多个风机单元30改变相当于差值的供给空气量。
此外,例如,也可以下述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启动时,主控制器40通过风机控制器34接收遥控器60的设定温度。此外,主控制器40接收由遥控器60检测出的室内空气温度,接收根据吸入温度传感器101的检测值算出的室内空气温度,或者从能够向主控制器40发送室内空气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接收室内空气温度。主控制器40根据接收到的设定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算出空气处理系统1整体的空调负荷。主控制器40根据算出的空调负荷算出总风量和所需的制冷剂循环量。主控制器40根据总风量与各风机单元30的空调负荷的比率的乘积算出各风机单元30各自的供给空气量,并且向多个风机控制器34发出指令(风量的指令值)。也可如下所述地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各风机控制34各自与从主控制器40发出指令的各个供给空气量对应地进行调整。
(8-10)变形例1J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对主控制器40主要确定总风量并进行使热源单元50的与制冷剂相关的条件遵循该总风量的控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如下所述地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相反地,主要确定热源单元50的与制冷剂相关的条件,并以遵循该条件的方式确定总风量。
例如,空气处理系统1构成为热源控制器56进行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以及/或者膨胀阀53的阀开度的控制。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热源控制器56对与流过目前的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空气的总风量相关的信息进行把握。热源控制器56根据与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以及/或者膨胀阀53的开度相关的信息向主控制器40发送需要相对于目前的总风量使风量增减的信息。主控制器40接收来自热源控制器56的风量的增减的指令,对针对多个风机单元30以怎样的比例使各风机单元30的风量增减适于抑制系统整体的能量进行计算,并发出指令(风量的指令值)。
(8-11)变形例1K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通过改变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对制冷剂回路200的制冷剂循环量进行调节。不过,空气处理系统1中的制冷剂循环量的控制不限于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的控制。例如,也可以通过调节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并调节膨胀阀53的阀开度来调节制冷剂回路200的制冷剂循环量的方式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调节膨胀阀53的阀开度来调节制冷剂回路200的制冷剂循环量的方式进行控制。
(8-12)变形例1L
空气处理系统1的动作也可以下述方式控制。在空气处理系统1中,从多个遥控器60输入的设定风量达到确定多个风机单元30的供给空气量的基本供给空气量。然而,若不改变设定风量,那么,在达到设定温度后,在制冷运转下会小于设定温度,在制热运转下会大于设定温度。为此,为了使室内空气温度收敛于设定温度,通过来自主控制器40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从设定风量开始改变各风机单元30的供给空气量。主控制器40根据室内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算出空调负荷,根据各风机单元30的空调负荷和送风温度确定所需的供给空气量。例如,在室内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一致而不存在温度差的情况下,由于空调负荷为0,因此,针对室内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一致的风机单元30,即使设定风量不为0,主控制器40也使送风停止。不过,为了不使空气从开口部71向热交换器单元10逆流,即使是通过空调负荷判断的话要使之停止的风机单元30,为了抑制逆流,也可以不将供给空气量设为0的方式进行控制。
(8-12-1)启动时
风机单元30a~30d的风机控制器34分别将各风机单元30a~30d根据四个遥控器60的设定风量供给的供给空气量发送至主控制器40。另外,当停止的风机单元30为了不使空气从开口部71向热交换器单元10逆流而进行非常小的送风运转时,也可以使该微小供给空气量包含于总风量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或者,也可以使该微小供给空气量不包含于总风量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
主控制器40对从所有的风机单元30发送而来的供给空气量进行总和,算出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总风量。主控制器40根据热交换器单元10的吸入温度传感器101算出被吸入热交换器单元10的空气温度。接着,主控制器40向热源单元50的热源控制器56请求根据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空气的总风量和空气温度算出的所需的制冷剂循环量。热源单元50的热源控制器56根据来自主控制器40的请求改变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而改变制冷剂循环量。
(8-12-2)常规运转时
在常规运转下,在总风量为下限值以上的情况和小于下限值的情况下,空气处理系统1改变控制。
(8-12-2-1)总风量为下限值以上时
当从启动时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而达到常规运转状态时,主控制器40对总风量是否达到下限值以上进行判断。关于下限值的设定,将在后文中进行描述。若总风量达到下限值以上,则主控制器40根据下述步骤进行空气处理系统1的控制。
构成为当从启动时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而达到常规运转状态时,各风机控制器34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各自的供给空气量进行再次计算。在上述再次计算中,例如,使用遥控器60检测到的室内空气温度,并根据各吹出单元70附近的室内空气温度“接近”“远离”设定温度等情况算出空调负荷,各风机控制器34对设定风量进行修正。接着,将各风机单元30修正后的修正供给空气量发送至主控制器40。另外,也可构成为通过主控制器40进行与设定风量的修正相关的计算。主控制器40对每一时间间隔从多个风机控制器34送来的供给空气量进行再次计算并算出总风量,若总风量为下限值以上,则向热源单元50的热源控制器56请求根据每一时间间隔的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空气的总风量和空气温度算出的所需的制冷剂循环量。热源单元50的热源控制器56根据来自主控制器40的请求改变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而改变制冷剂循环量。
(8-12-2-2)总风量小于下限值时
当总风量小于下限值时,主控制器40对算出的总风量与下限值之差即不足的量进行计算。主控制器40根据预先确定的风量分配规则将不足的量分配给多个风机单元30。当向多个风机单元30分配不足的量时,由于只要总风量为下限值以上即可,因此,存在对与不足的量一致的供给空气量进行分配的情况以及对不足的量以上的供给空气量进行分配的情况。
例如,考虑下述情况:下限值是30m3/分,风机单元30a的风机控制器34向主控制器40发出的请求的是16m3/分,风机单元30b的风机控制器34向主控制器40发出的请求的是0m3/分,风机单元30c的风机控制器34向主控制器40发出的请求的是10m3/分,风机单元30d的风机控制器34向主控制器40发出的请求的是6m3/分。此时,主控制器40算出的总风量达到32m3/分>30m3/分,主控制器40判断为总风量大于下限值。
接着,当送风停止的指令从遥控器60输入风机单元30c的风机控制器34时,风机单元30c的风机控制器34的请求从10m3/分变更为0m3/分。这样一来,由于总风量从32m3/分降低至22m3/分,因此,主控制器40判断为存在总风量达到下限值以下的变更的指令。
作为一例,当判断为存在达到下限值以下的变更的指令时,主控制器40将不足的量例如向正在运转的风机单元30均匀地分配。在上述情况下,将8(=30-22)m3/分向风机单元30a分配4m3/分,向风机单元30b分配4m3/分,风机单元30a变更为20m3/分,风机单元30d变更为10m3/分。
作为另一例,当判断为存在达到下限值以下的变更的指令时,主控制器40将不足的量例如向所有的风机单元30均匀地分配。在上述情况下,针对8(=30-22)m3/分,向风机单元30a~30d各分配2m3/分,风机单元30a变更为18m3/分,风机单元30b变更为2m3/分,风机单元30b变更为2m3/分,风机单元30d变更为8m3/分。
(8-12-2-3)下限值的设定
主控制器40例如根据热交换器温度来判断空气处理系统1的总风量的下限值。例如,在制冷运转下,在热交换器温度高的情况下,判断为热源单元50的热能的供给能力不足,将总风量的下限值设定得较高。与这样的情况相比,在制冷运转下,在热交换器温度低的情况下,判断为热源单元50的热能的供给能力存在富裕,与前述情况相比,将总风量的下限值设定得较低。关于下限值的具体值,例如,通过空气处理系统1的实机试验以及/或者仿真的方式确定。
(8-12-2-4)空气逆流的检测
例如,在由管道20a、风机单元30a以及吹出单元70a构成的分配流路中,从热交换器单元10向开口部71的气流是正常的气流,相反地,从开口部71向热交换器单元10的气流是异常的气流,即空气逆流。在由管道20b~20d、风机单元30b~30d以及吹出单元70b~70d构成的分配流路中也同样如此,从开口部71向热交换器单元10的气流是空气逆流。在风机单元30a~30d分别各设置一个的风量检测部33将其检测结果通过风机控制器34发送至主控制器40。
当与风机单元30a~30d的吸气口36的空气压相比,吹出口37的空气压较低或相同时,主控制器40判断为是正常的气流,相反地,当与风机单元30a~30d的吸气口36的空气压相比,吹出口37的空气压较高时,主控制器40判断为正在发生空气逆流。
(8-12-2-5)发生了空气逆流时的动作
主控制器40通过风机单元30的连动消除空气逆流。具体而言,主控制器40对与正在发生空气逆流的分配流路相连的风机单元30进行检测。从主控制器40向正在发生空气逆流的分配流路的风机单元30的风机控制器34发送使风机马达38的转速增大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例如,在风机马达38停止的情况下,发送以预先确定的转速开始驱动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此外,例如,在风机马达38低速旋转的情况下,进一步发送提高风机马达38的转速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
另外,当能够通过风向板74改变空气阻力时,也可使用风向板74消除空气逆流。例如,也可构成为在风机马达38停止的情况下,将正在发生空气逆流的吹出单元70的风向板74完全关闭。也可构成为在风机马达38低速旋转的情况下,进一步发送提高风机马达38的转速且使风向板74的空气阻力增加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
此外,也可采用在分配流路之中设置仅通过空气逆流的气流力的作用完全关闭的逆流防止风门。在该情况下,即使没有来自主控制器40的指令,也能够防止逆流。
(8-12-3)其他控制方法
在上述控制方法中,根据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热交换器温度来确定总风量的下限值,不过,也可采用冷凝温度(TC)、蒸发温度(TE)、过热度(SH)以及过冷度(SC)来确定总风量的下限值。过热度例如能够使用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或者使用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入口压力和出口温度算出。过冷度例如能够使用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或者使用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入口压力和出口温度算出。
总风量的下限值例如也可是预先确定的固定值,若下限值预先确定为8m3/分,则主控制器40以始终不小于该下限值8m3/分的方式进行控制。
此外,也可以总风量的下限值例如在制冷运转下根据过热度、目前的总风量以及被吸入热交换器单元10的空气的吸入温度确定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此外,在制热运转下,也可以总风量的下限值根据过冷度、目前的总风量以及被吸入热交换器单元10的空气的吸入温度确定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此外,也可以总风量的下限值根据制冷剂循环量(例如,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蒸发温度(TE)、被吸入热交换器单元10的吸入空气温度以及吸入风量确定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此外,也可以总风量的下限值根据通过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后的制冷剂的干度或湿度算出的过量风量或不足风量以及目前的风量确定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此外,也可以总风量的下限值根据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出口的制冷剂压力和制冷剂的温度确定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
(8-13)变形例1M
(8-13-1)
在变形例L中,作为以能够改变从热交换器单元10通过多个管道20吸引并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多个开口部71的调节空气各自的供给空气量的方式构成的多个执行器,以能够改变转速的风扇马达38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执行器不限于风机马达38,例如,作为多个执行器,也可采用风门的驱动马达(未图示)。图5所示的风机32的风扇马达38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能够改变转速的类型的马达,也可以是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的马达。当风扇马达38是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时,仅通过风门改变从风机单元30向吹出单元70的供给空气量(风量)。与之相对地,当风扇马达38是能够改变转速的类型时,不仅改变风门的开度,还与改变风机马达38的转速对应地改变从风机单元30向吹出单元70的供给空气量(风量)。
此外,作为用于改变向开口部71供给的调节空气各自的供给空气量的单元,能够采用具有风门但不具有风机的风门单元。换言之,例如,空气处理系统1也可构成为包括仅使风机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而不具备改变供给空气量的功能的风机单元、与该风机单元分体的风门单元。例如,也可以将能够通过风门改变供给空气量的风门单元设置在管道20a~20d中的至少一个的中途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此外,空气处理系统1也可采用下述结构:将具有改变供给空气量的功能的风机单元30和具有改变供给空气量的功能的风门单元一起配置于管道20a~20d中的至少一者。
(8-13-2)发生了逆流时的动作
主控制器40通过风机单元30的连动消除空气逆流。为了消除空气逆流,首先,主控制器40对与正在发生空气逆流的分配流路相连的风机单元30进行检测。在风机单元30具有仅通过风门调整供给空气量的结构的情况下,从主控制器40向正在发生空气逆流的分配流路的风机单元30的风机控制器34发送使风门的开度改变的指令。例如,在正在发生空气逆流的风机单元30未运转的情况下,发出将风门完全关闭的指令。通常而言,当使风机马达38以一定的旋转进行送风并根据风门的开度进行送风时,不会发生空气逆流,因此,当上述情况下发生了空气逆流时,主控制器40例如使用遥控器60向用户通知异常的发生。
在风机单元30具有能够通过风机马达38的转速和风门的开度这两者调整供给空气量的结构的情况下,从主控制器40向正在发生空气逆流的分配流路的风机单元30的风机控制器34发送使风机马达38的转速以及/或者风门的开度改变的指令。例如,在正在发生空气逆流的风机单元30未运转的情况下,发出将风门完全关闭的指令。此外,例如,在风机马达38低速旋转的情况下,进一步发送提高转速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或者,例如,也可构成为在风机马达38低速旋转的情况下,发送减小风门的开度且提高风机马达38的转速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
(8-14)变形例1N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空气逆流的检测装置,对使用风量检测部3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检测空气逆流的检测装置并不限于使用风量检测部33。作为这样的检测装置,也可使用具有指向性的风速传感器。在使用具有指向性的风速传感器替代风量检测部33的情况下,将风速传感器例如配置于风机单元30并与风机控制器34连接。在使用具有指向性的风速传感器的情况下,例如,主控制器40能够对下述情况进行检测:当表示正向方向的风速时,空气向正常的方向流动,当表示与之相反的负向方向的风速时,正在发生空气逆流。此外,也能够使用多个无指向性的风速传感器构成检测装置。若通过多个无指向性的风速传感器检测出风速的分布且风速的分布是逆流时产生的分布,则能够通过主控制器40判断为正在发生逆流。
(8-15)变形例1O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直接将多个风机单元30的多个风机控制器34与设置于热交换器单元10的主控制器40并联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将多个风机单元30分成母机和子机,并将风机控制器34与主控制器40连接。
例如,在将五台风机单元30M、30S与一台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分成一台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和四台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五台风机单元30M、30S的结构与上述风机单元30的结构相同。热交换器单元10的主控制器40与热源单元50的热源控制器56和一台母机的风机单元30M连接。此外,一台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的风机控制器34与四台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主控制器40通过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的风机控制器34对四台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进行管理。向四台子机的风机控制器34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可以由主控制器40直接执行,也可接收来自主控制器40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并由作为母机的风机30M的风机控制器34执行。
(8-16)变形例1P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变形例1O中,在热交换器单元10设置了主控制器40,不过,主控制器40也可如图9或图10所示的那样设置于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
在该情况下,在热交换器单元10设置有用于与配置于内部的各种传感器连接的终端19。主控制器40通过热交换器单元10的终端19与热交换器单元10内部的传感器连接。如图9所记载的那样,热源单元50的热源控制器56通过热交换器单元10与风机单元30M的主控制器40连接。或者,如图10所记载的那样,热源单元50的热源控制器56直接与风机单元30M的主控制器40连接。
例如,在将五台风机单元30M、30GM、30S与一台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的情况下,如图9或图10所示的那样,分成一台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两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两台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此处,仅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的风机控制器34被替换成主控制器40,除此之外,五台风机单元30M、30GM、30S的结构与上述风机单元30的结构相同。风机单元30M的主控制器40与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连接。接着,在各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有各群的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此处,对在一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有一台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与作为群母机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的作为子机的风机控制器34的台数不限于一台,也可以是两台以上。此外,群母机的台数也不限于两台,也可以是一台,还可以是三台以上。此外,也可构成为将多台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与一台风机单元30M的主控制器40并联地连接。
主控制器40对两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进行管理。此外,主控制器40通过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对两台作为群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进行管理。向两台子机的风机控制器34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可以由主控制器40直接执行,也可接收来自主控制器40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并由群母机的风机控制器34执行。
(8-17)变形例1Q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变形例1O至变形例1P中,在热交换器单元10设置了主控制器40,不过,主控制器40也可如图11、图12、图13或图14所示的那样设置于热交换器单元10、风机单元30以及热源单元50以外的其他场所。
在该情况下,在热交换器单元10设置有用于与配置于内部的各种传感器连接的终端19。主控制器40通过热交换器单元10的终端19与热交换器单元10内部的传感器连接。
图11中示出了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控制器40、风机控制器34以及热源控制器56的连接形态相同的连接下,主控制器40的设置位置从热交换器单元10移动至其他场所的结构。
图12中示出了在与图9所示的变形例1O的主控制器40、风机控制器34以及热源控制器56的连接形态相同的连接下,主控制器40的设置位置从热交换器单元10移动至其他场所的结构。
(8-18)变形例1R
在上述变形例1Q中,对直接将多个风机单元30的多个风机控制器34与主控制器40并联连接的情况(参照图11)以及将两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与一台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且在群母机连接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的情况(参照图12以及图13)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不设置整体的母机,而是将母机分成群的母机,并且将风机控制器34与主控制器40连接。
例如,在将五台风机单元30GM、30S与一台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分成三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和两台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五台风机单元30GM、30S的结构与上述风机单元30的结构相同。热交换器单元10的主控制器40与热源单元50的热源控制器56以及三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连接。接着,在两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有各群的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不过,在一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未连接有作为子机的风机控制器34。此处,对在一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有一台作为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的情况以及连接有作为子机的风机控制器34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与作为群母机的风机控制器34连接的作为子机的风机控制器34的台数不限于一台,也可以是两台以上。
主控制器40通过两台作为群母机的风机单元30GM的风机控制器34对两台作为群子机的风机单元30S的风机控制器34进行管理。向两台子机的风机控制器34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可以由主控制器40直接执行,也可接收来自主控制器40的指令(风量的指令值)并由群母机的风机控制器34执行。
如此一来,由于在热交换器单元10以及多个风机单元30以外的场所配置主控制器40,因此,主控制器40的设置不会受到热交换器单元10以及多个风机单元30GM、30S的限制,主控制器40的设置自由度增加,主控制器40变得容易处理。
(8-19)变形例1S
例如,也可构成为主控制器40或风机控制器34利用风机32的运转电流并根据风机马达38的做功量算出风量。在该情况下,检测运转电流的设备是风量检测部。
(8-20)变形例1T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主控制器40算出制冷剂循环量,向热源控制器56发送改变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的请求,热源控制器56控制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并以该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空气处理系统1也可构成为主控制器40进行压缩机51的运转频率的控制以及/或者膨胀阀53的阀开度的控制。
(8-21)变形例1U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热交换器单元10连接有多个管道20a~20d且各管道20a~20d在中途未分岔的情况下从热交换器单元10延伸至各风机单元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对于空气处理系统1而言,也能够采用中途分岔的管道。例如,也可以在一个管道的分岔的各分支各连接一个风机单元30的方式构成空气处理系统1。
(8-22)变形例1V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空气处理单元即热交换器单元10不具有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经过热交换后的调节空气送至管道20的送风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空气处理单元也可包括将调节空气送至连接有风机单元30的管道20的送风机。
(9)上述变形例和第一实施方式的追加说明
(9-1)
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包括控制器400、多个管道20、20a~20e、多个风机单元30、30a~30d、30M、30GM、30S。多个管道20、20a~20用于分配流过热交换器单元10的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调节空气。多个风机单元30、30a~30d、30M、30GM、30S与多个管道20、20a~20e对应地设置,将调节空气从热交换器单元10通过多个管道20、20a~20e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多个执行器构成为能够改变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TS的调节空气的供给空气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执行器从多个风机马达38、多个驱动马达以及多个风向板用马达75中选择。有时,多个执行器是多个风机马达38、多个驱动马达或多个风向板用马达75。不仅如此,有时,多个执行器是不同种类的执行器,例如同时包括风机马达38和驱动马达这两者。多个管道20、20a~20e分别配置于多个分配流路中的一个。多个风机单元30、30a~30d、30M、30GM、30S分别具有第一风机即风机32、32a~32d,并且配置于多个分配流路中的一个。多个执行器分别配置于多个分配流路中的一个。控制器400通过控制多个执行器来分别控制多个风机单元30、30a~30d、30M、30GM、30S的供给空气量。其结果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能够调节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风量以能够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进行高效热交换,能够抑制能量消耗。
(9-2)
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器400的主控制器40发出与多个风机单元30的供给空气量相关的多个指令,以控制多个风机单元30之中的多个执行器即多个风机马达38的转速或多个风门的驱动马达或风向板74的风向板用马达75。其结果是,能够调节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风量以能够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进行高效热交换,能够抑制能量消耗。
(9-3)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由于主控制器40配置于热交换器单元10,因此,只要与从热交换器单元10供给的调节空气的流动对应地构筑连接主控制器40与多个执行器即风机马达38的网络即可。因此,能够以热交换器10为起点容易地构筑用于传递主控制器40的指令的网络。
(9-4)
在主控制器40配置于多个风机单元30中的一者即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多个风机单元30的网络,能够形成在多个风机单元30之中包含一个主控制器40的空气处理系统1,能够容易地构筑空气处理系统1。换言之,由于在多个风机单元30之中只要包含至少一个作为母机的风机单元30M即可,因此,空气处理系统1的设计以及施工变得容易。
另外,在存在多个主控制器40的情况下,也可构成为多个主控制器40协作而作为一个主控制器行动。例如,也可构成为在扩展的情况下,新增加的主控制器40与扩展前的某一控制器40进行通信,从而作为一个新的主控制器起作用。
(9-5)
在热交换器单元10以及多个风机单元30以外的场所配置主控制器40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的设置不会受到热交换器单元10以及多个风机单元30M、30GM、30S的限制,主控制器40的设置自由度增加,主控制器40变得容易处理。
(9-6)
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构成为仅在多个风机单元30的空气吸引力的作用下产生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气流。其结果是,由于在热交换器单元10之中可不设置产生气流的动力源,因此,与在热交换器单元10之中设置用于产生气流的动力源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容易将热交换器单元10设置得较薄,能够扩大可设置空气处理系统1的范围。
(9-7)
热交换器单元10具有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02、液体管温度传感器103、利用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04以及吸入温度传感器101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02、液体管温度传感器103、利用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04是用于检测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或与利用侧热交换器11连接的配管内流动的热介质即制冷剂的温度的热介质温度传感器,吸入温度传感器101用于检测被吸入热交换器单元的空气的温度,在主控制器40使用热介质温度传感器以及吸入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的检测值来确定与供给空气量的增减相关的指令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容易以与热交换器单元10的动作条件相适应的方式向多个风机单元30发出供给空气的指令。例如,当从热源单元50供给至热交换器单元10的热能不足时,主控制器40根据利用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04的检测值使供给空气量减少,由此,能够抑制从热源单元50供给的制冷剂的温度过度下降等不良状况。
(9-8)
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的遥控器60具备设定空调对象空间TS即房间RM1、RM2的温度的设定温度功能以及室内温度检测功能。主控制器40使用遥控器60的设定温度以及由遥控器60检测出的室内温度来确定与供给空气量的增减相关的指令。其结果是,主控制器40能够以使空调对象空间TS的温度接近设定温度的方式进行指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遥控器60设置于空调对象空间TS即房间RM1中的多个部位,因此,容易使多个部位各自的室内空气温度接近设定温度。
(9-9)
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包括对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循环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51、进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热交换的热源侧热交换器52、使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与热源侧热交换器52之间流通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阀53。此外,主控制器40通过热源控制器56与压缩机51以及/或者膨胀阀53连接以控制系统动作。其结果是,能够通过控制压缩机51的转速以及/或者膨胀阀53的阀开度来适当地控制系统动作,以在供给空气量增减的同时达到例如通过运算推导出的制冷剂循环量,能够使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52中循环的制冷剂进行适当的冷冻循环并控制供给空气量的增减。
(9-10)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由于在压缩机51以及/或者膨胀阀53连接有控制器40以控制系统动作,因此,能够通过控制压缩机51的转速以及/或者膨胀阀53的阀开度来适当地控制系统动作,以在供给空气量增减的同时达到例如通过运算推导出的制冷剂循环量。主控制器40能够使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52中循环的制冷剂进行适当的冷冻循环并且控制供给空气量的增减。
(9-11)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为了控制系统动作,主控制器40根据表示压缩机51的转速以及/或者膨胀阀53的阀开度的信息来控制执行器即风机马达38或风门,因此,能够使在利用侧热交换器和热源侧热交换器中循环的制冷剂进行适当的冷冻循环并且控制供给空气量的增减。
(9-12)
主控制器40以在多个管道20中从热交换器单元10朝向多个开口部71的调节空气不逆流的方式调整多个执行器即风机马达38并且利用多个风机马达38控制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风量。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由于调节空气在多个管道中逆流而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此外,主控制器40与前述控制对应并通过压缩机51的转速以及/或者膨胀阀53的阀开度来控制制冷剂的循环量,从而容易抑制热交换效率的降低。
(9-13)
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包括安装于各管道20的各风机单元30的各风门、驱动各风门的驱动马达(执行器的一例)。主控制器40以在多个管道20中从热交换器单元10朝向多个开口部71的调节空气不逆流的方式进行调整多个风门的开度的控制。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防止由于调节空气在多个管道20中逆流而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
或者,包括安装于各管道20的各吹出单元70的各风向板74、驱动各风向板74的风向板用马达75。主控制器40以在多个管道20中从热交换器单元10朝向多个开口部71的调节空气不逆流的方式进行调整多个风向板74的开度的控制。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防止由于调节空气在多个管道20中逆流而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
(9-14)
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包括多个风机马达38,所述多个风机马达38构成为能够改变多个风机单元30各自的供给空气量。此外,空气处理系统1通过调整各风机马达38的转速而以在各管道20中调节空气不逆流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由于调节空气在各管道20中逆流而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
(10)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10-1)变形例2A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风机马达38作为改变供给空气量的执行器起作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改变供给空气量的执行器不限于风机马达38。例如,作为多个执行器,也可使用图5所示的风门的驱动马达。图5所示的风机32的风扇马达38可以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能够改变转速的类型的马达,也可以是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的马达。当风扇马达38是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时,例如,仅通过风门改变从风机单元30向吹出单元70的供给空气量(风量)。与之相对地,当风扇马达38是能够改变转速的类型时,不仅改变风门的开度,还与改变风机马达38的转速对应地改变从风机单元30向吹出单元70的供给空气量(风量)。在该情况下,风机控制器34也可构成为对执行器即驱动马达和风机马达38这两者进行控制。
在风机马达38是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而仅通过风门改变从风机单元30朝向吹出单元70的供给空气量(风量)的情况下,设置风门控制器以替代风机控制器34。主控制器40将算出的供给空气量作为目标供给空气量发送至多个风门控制器。主控制器40例如向安装于风机单元30a~30d的风门控制器发送风机单元30a~30d的目标供给空气量。该风机单元30a~30d的目标供给空气量是与风机单元30的供给空气量相关的指令。换言之,主控制器40向控制风机单元30a~30d的多个风门控制器发送多个指令。风机单元30a~30d的风门控制器以使供给空气量接近目标供给空气量的方式控制风门的开度。
进一步详细而言,例如,风机单元30a~30d的风门控制器分别对由风机单元30a~30d的压力差传感器121检测的流过风机单元30a中的风量(供给空气量)与目标风量(目标供给空气量)进行比较。若流过风机单元30a~30d中的风量小于目标风量,则风机单元30a~30d的风门控制器分别通过驱动马达使风门的开度增加,从而使风机单元30a~30d的风量(供给空气量)增加而接近目标风量。相反地,若流过风机单元30a~30d中的风量大于目标风量,则分别通过驱动马达使风门的开度减小,从而使风机单元30a~30d的风量(供给空气量)减少而接近目标风量。
例如,作为多个执行器,也可使用风向板用马达75。风机32的风机马达38可以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能够改变转速的类型的马达,也可以是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的马达。当风机马达38是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时,例如仅通过风门和风向板74这两者或者任意一者改变从风机单元30朝向吹出单元70的供给空气量(风量)。与之相对地,当风机马达38是能够改变转速的类型时,不仅改变风门和风向板74这两者或任意一者的开度,还与风机马达38的转速的改变对应地改变从风机单元30以及吹出单元70朝向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给空气量(风量)。
在风机马达38是无法改变转速的类型而仅通过风向板74改变从风机单元30朝向吹出单元70的供给空气量(风量)的情况下,设置风向板控制器以替代风机控制器34。主控制器40将算出的供给空气量作为目标供给空气量发送至多个风向板控制器。主控制器40例如向安装于风机单元30a~30d的风向板控制器发送风机单元30a~30d的目标供给空气量。该风机单元30a~30d的目标供给空气量是与风机单元30a~30d的供给空气量相关的指令。换言之,主控制器40向控制风机单元30a~30d的多个风向板控制器发送多个指令。风机单元30a~30d的风向板控制器以使供给空气量接近目标供给空气量的方式控制风向板74的开度。
进一步详细而言,例如,风机单元30a~30d的风向板控制器分别对由风机单元30a~30d的压力差传感器121检测的流过风机单元30a中的风量(供给空气量)与目标风量(目标供给空气量)进行比较。若流过风机单元30a~30d中的风量小于目标风量,则风机单元30a~30d的风向板控制器分别通过风向板用马达75使风向板74的开度增加,从而使风机单元30a~30d的风量(供给空气量)增加而接近目标风量。相反地,若流过风机单元30a~30d中的风量大于目标风量,则分别通过风向板用马达75使风向板74的开度减小,从而使风机单元30a~30d的风量(供给空气量)减少而接近目标风量。
(11)上述变形例和第二实施方式的追加说明
(11-1)
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具有与上述(9-1)中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特征。
(11-2)
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器400通过与多个风机单元30a~30d的供给空气量相关的多个指令来控制多个执行器。第二实施方式的执行器是风机马达38、驱动马达以及风向板用马达75中的至少一者。通过上述这样的控制,空气处理系统1能够调节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风量以能够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进行高效热交换,能够抑制空气处理系统1的能量消耗。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器400的多个风机控制器34、多个风门控制器以及多个风向板控制器中的至少一者控制多个执行器。
(11-3)
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的控制器400包括发送多个指令的主控制器40、从主控制器40接收多个指令的至少一个副控制器。第二实施方式的副控制器包括风机控制器34、风门控制器以及风向板控制器。至少一个副控制器根据多个指令来控制多个执行器。例如,在多个执行器仅是多个风机马达38的情况下,也可设置成风机控制器34与风机马达38一一对应。此外,也可设置成多个风机马达38与一个风机控制器34对应。在上述这样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主控制器40通过至少一个副控制器控制多个执行器,因此,主控制器40的控制简化,管道设计以及系统的布局变更变得容易。
(11-4)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多个风机单元30a~30d分别具有检测流过单元内的风量的风量检测部即压力差传感器121或风速传感器。多个副控制器分别控制风机马达33a~38d的转速以使由风量检测部检测的风量接近控制器400发出指令的供给空气量。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基于控制器400的风机单元30a~30d的供给空气量的控制。
(11-5)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控制器400根据多个风机单元30a~30d各自调整的室内空气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以及送风温度算出风机单元30a~30d各自的供给空气量,并根据算出的供给空气量来确定多个指令。其结果是,在空气处理系统1中,通过供给空气量的改变,空调对象空间TS的温度控制变得容易。
(12)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12-1)变形例3A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下述情况进行了说明:当主控制器40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时,主控制器40以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32的转速达到最大的方式进行确定。
不过,当主控制器40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时,主控制器40也可构成为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低的风机32的转速达到最小的方式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在该情况下,对应的风机控制器34对风机效率最低的风机单元30以外的各风机单元30的风机32的转速进行调整。多个风机32的转速的调整是彼此独立进行的。
此外,在主控制器40减小目标风量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也可构成为以将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32的处理静压设为恒定的方式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各风机单元30中处理静压恒定的风机单元30与其他风机单元相比能够将效率高的风机32的转速保持得较高,因此,能够将空气处理系统1整体的效率保持得较高。如此一来,在采用将处理静压保持为恒定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各风机单元30构成为包括用于检测风机32的处理静压的压力差传感器43(参照图15)。或者,构成为控制器400根据风量检测部33的检测结果以及风机32的转速来算出处理静压。控制器400根据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单元30的压力差传感器43的检测值来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在该情况下,对应的风机控制器34对将处理压力差保持为恒定的风机单元30以外的各风机单元30的风机32的转速进行调整。多个风机32的转速的调整是彼此独立进行的。
此外,在主控制器40增大目标风量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也可构成为以将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低的风机32的处理静压设为恒定的方式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各风机单元30中处理静压恒定的风机单元30能够将与其他风机单元相比效率低的风机32的转速保持得较低,因此,能够将空气处理系统1整体的效率保持得较高。如此一来,在采用将处理静压保持为恒定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各风机单元30构成为包括用于检测风机32的处理静压的压力差传感器43(参照图15)。或者,构成为控制器400根据风量检测部33的检测结果以及风机32的转速来算出处理静压。控制器400根据风机效率最低的风机单元30的压力差传感器43的检测值来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在该情况下,对应的风机控制器34对将处理压力差保持为恒定的风机单元30以外的各风机单元30的风机32的转速进行调整。多个风机32的转速的调整是彼此独立进行的。
(12-2)变形例3B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远程传感器170具有温度传感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远程传感器170例如也可以具备温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的功能。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情况下,多个风机控制器34分别从连接的远程传感器170接收空调对象空间TS的温度、CO2浓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者的检测值。各风机控制器34对远程传感器170的检测对象的设定值的数据进行保存。各风机控制器34将这些温度、CO2浓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者的设定值发送至主控制器40。主控制器40基于设定值并根据对应的远程传感器170的检测值来确定各风机单元30的目标风量。主控制器40将目标风量的值发送至各风机控制器34。
(12-3)变形例3C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热交换器单元10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热交换器单元10也可采用不构成利用侧热交换器11的形态。例如,当空调对象空间TS的CO2浓度高时,空气处理系统1也可构成为对空调对象空间TS进行换气的系统。
(12-4)变形例3D
控制器400通过计算机实现。控制器400包括控制运算装置40a、34a以及存储装置40b、34b。对于控制运算装置40a、34a而言,能够使用CPU或GPU这样的处理器。控制运算装置40a、34a读取存储于存储装置40b、34b的程序,并根据该程序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或运算处理。此外,控制运算装置40a、34a能够根据程序将运算结果写入存储装置40b、34b,能够读取存储于存储装置40b、34b的信息。图7以及图17中示出了通过图6以及图16的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运算装置40a、34a控制的各种功能框。存储装置40b、34b能够用作数据库。
(12-5)变形例3E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热交换器单元10也可安装有外部空气导入单元150。外部空气导入单元150具有外部空气风机151以及外部空气风量传感器152。外部空气导入单元150通过外部空气风机151从空调对象空间TS外引入外部空气OA并且送至热交换器单元10。外部空气风量传感器152对送至热交换器单元10的外部空气OA的风量进行检测。外部空气风量检测部152将检测到的外部空气OA的送风量的值发送至主控制器40。在外部空气OA从外部空气导入单元150被送至热交换器单元10的情况下,主控制器40也可构成为针对送风机29的输出的控制进行与外部空气OA的送风量相应的修正。对于外部空气风量传感器152而言,例如,能够使用风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或压力差传感器。
(13)上述变形例和第三实施方式的追加说明
(13-1)
在上文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控制器400能够将送风机29的输出控制成合适的值以匹配相对于空调对象空间TS的供气风量的总量。供气风量的总量是多个风机32的供给空气的空气量的一例。通过控制器400的上述这样的控制,空气处理系统1能够抑制系统整体的消耗能量。
(13-2)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热交换器单元10能够在利用侧热交换器11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并且将经过空气调节后的空气送至多个风机单元30。多个风机单元30能够使用该空气调节后的空气,进行空调对象空间TS的空气调节。
(13-3)
上述空气处理系统1的控制器400根据空调对象空间TS的温度、湿度以及CO2浓度中的至少一者来确定由多个风机单元30供给的空气的风量,对多个风机单元30各自的风量进行控制。在上述这样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通过控制器400来控制多个风机单元30各自的风量,从而能够将空调对象空间TS的温度、湿度以及CO2浓度中的至少一者保持在合适的范围。
(13-4)
在上述空气处理系统1中,当改变多个风机32中的至少一台的运转状态或多个风机32中的至少一台风机32的风量时,控制器400能够构成为以增大送风机29以及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高的风机32的输出为优先或者以减小风机效率低的风机32的输出为优先。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控制器400以优先增大风机效率高的风机的输出或者减小风机效率低的风机的输出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对空气处理系统1的消耗能量进行抑制。
(13-5)
在上述空气处理系统1中,控制器400以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32的处理静压达到恒定或者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高的风机32的风机转速达到最大的方式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由此,能够以优先减小风机效率低的风机32的输出的方式构成。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情况下,作为优先减小风机效率低的风机32的输出的结果,与减小风机效率较高的风机32的输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消耗能量。
(13-6)
在上述空气处理系统1中,控制器400以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低的风机32的处理静压达到恒定或者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低的风机32的风机转速达到最小的方式确定送风机29的输出,由此,能够以优先增大风机效率高的风机的输出的方式构成。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情况下,作为优先增大风机效率高的风机32的输出的结果,与增大风机效率较低的风机32的输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消耗能量。
(13-7)
在上述空气处理系统1中,在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大的风机32的风量未达到目标风量的情况下,控制器400使送风机29的输出增加。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空气处理系统1中,控制器400能够使送风机29的输出增加,从而以使多个风机32中风机效率最大的风机32的风量达到目标风量的方式进行控制。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态和细节的多种变更。
(符号说明)
1空气处理系统
10热交换器单元(空气处理单元的例子)
30风机单元
31单元外壳
32风机
33风量检测部
34风机控制器(控制部的例子)
39风机外壳
60遥控器
300风机单元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304614号公报
Claims (7)
1.一种风机单元(3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速可变的风机(32);
风量检测部(33),所述风量检测部对所述风机的风量或者相当于风量的物理量即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
单元外壳(31),所述单元外壳收纳所述风机以及所述风量检测部;以及
控制部(34),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
所述控制部根据从单元外提供的所述风机的风量的指令值和所述风量检测部检测到的风量或所述风量相当量的检测值,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单元(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检测值显示的风量接近所述指令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机单元(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是离心风机,
所述离心风机具有风机外壳(39),
所述风机外壳收纳在所述单元外壳之中。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单元(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量检测部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者: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对所述单元外壳之中的规定部位的风速进行检测;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对所述单元外壳之中的静压进行检测;压力差传感器,所述压力差传感器对所述单元外壳之中的规定部位的压力差进行检测;或者风量传感器,所述风量传感器对所述风机的风量进行检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单元(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与遥控器(60)关联,
所述指令值根据所述遥控器的输入来确定。
6.一种风机单元系统(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风机单元(30);以及
主控制器(40),所述主控制器向所述风机单元的所述控制部发送所述指令值。
7.一种空气处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风机单元(30);
空气处理单元(1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与多个所述风机单元连接,向多个所述风机单元输送实施了规定处理的处理空气;以及
主控制器(40),所述主控制器在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之间进行通信,并且向多个所述风机单元的所述控制部(34)发送所述指令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77305 | 2019-04-15 | ||
JP2019077305 | 2019-04-15 | ||
JP2019-116144 | 2019-06-24 | ||
JP2019116144 | 2019-06-24 | ||
JP2019-237836 | 2019-12-27 | ||
JP2019237836 | 2019-12-27 | ||
PCT/JP2020/016621 WO2020213657A1 (ja) | 2019-04-15 | 2020-04-15 | ファンユニット、ファンユニットシステム及び空気処理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28202A true CN113728202A (zh) | 2021-11-30 |
CN113728202B CN113728202B (zh) | 2023-03-17 |
Family
ID=7261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29067.1A Active CN113710965B (zh) | 2019-04-15 | 2020-04-15 | 空气处理系统 |
CN202080029089.8A Active CN113728202B (zh) | 2019-04-15 | 2020-04-15 | 风机单元、风机单元系统以及空气处理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29067.1A Active CN113710965B (zh) | 2019-04-15 | 2020-04-15 | 空气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220146123A1 (zh) |
EP (3) | EP3957920A4 (zh) |
JP (4) | JP6761890B1 (zh) |
CN (2) | CN113710965B (zh) |
AU (2) | AU2020258722B2 (zh) |
WO (2) | WO20202136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1046994A (ja) * | 2019-09-20 | 2021-03-25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装置 |
WO2021186729A1 (ja) * | 2020-03-19 | 2021-09-23 | 株式会社Fhアライアンス | 空調システム |
EP4248145A1 (en) * | 2020-11-19 | 2023-09-27 | FT Energy Controls, LLC | Terminal unit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indoor cooling |
JP7182116B2 (ja) * | 2021-01-28 | 2022-12-0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全館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CN115493318A (zh) * | 2021-06-17 | 2022-12-20 | 开利公司 | 离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及空气调节系统 |
JP7280529B1 (ja) * | 2021-12-17 | 2023-05-2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換気システム |
WO2023139725A1 (ja) * | 2022-01-20 | 2023-07-2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交換換気システム |
SE2251049A1 (en) * | 2022-09-12 | 2024-03-13 | Aaf Infrastructure Ab | A ventilation system module, building comprising such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same |
WO2024201897A1 (ja) * | 2023-03-30 | 2024-10-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換気システム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61545A (ja) * | 1995-03-24 | 1996-10-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WO1997046834A1 (en) * | 1996-05-31 | 1997-12-11 | Monitrol Inc. | Fail-safe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for ventilation units |
CN2298459Y (zh) * | 1997-02-24 | 1998-11-25 | 台湾得意温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央空调的多送风机室内温控集中控制装置 |
US20060185373A1 (en) * | 2005-02-23 | 2006-08-24 | Butler William P | Interactive control system for an HVAC system |
JP2008051466A (ja) * | 2006-08-28 | 2008-03-06 | Sanki Eng Co Ltd | 可変風量装置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
CN202328615U (zh) * | 2011-11-04 | 2012-07-11 |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风量通风控制系统 |
CN205372913U (zh) * | 2016-01-07 | 2016-07-06 |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 |
CN205606851U (zh) * | 2016-04-22 | 2016-09-28 | 广州吉川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变风量空调末端智能控制系统 |
JP2016223643A (ja) * | 2015-05-27 | 2016-12-2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
CN107131605A (zh) * | 2016-02-26 | 2017-09-05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系统及该系统的加湿运转的控制方法 |
CN107747555A (zh) * | 2017-10-17 | 2018-03-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机控制方法、控制器、控制装置及壁挂炉和燃气热水器 |
CN108168031A (zh) * | 2017-12-21 | 2018-06-15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风阀位置重设定静压值的微调响应通风空调控制方法 |
JP2018100791A (ja) * | 2016-12-20 | 2018-06-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CN207661924U (zh) * | 2017-11-28 | 2018-07-27 | 山西彩云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正压力无管道室内导流新风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84033U (ja) * | 1983-05-26 | 1984-12-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換気扇 |
JPS6021653U (ja) * | 1983-07-22 | 1985-02-14 | 株式会社東芝 | 空気調和機 |
JPH0145001Y2 (zh) * | 1984-10-16 | 1989-12-26 | ||
JPH01300135A (ja) * | 1988-05-25 | 1989-12-04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換気・循環冷暖房設備 |
JP2624319B2 (ja) * | 1988-12-26 | 1997-06-25 |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換気運転制御装置 |
JPH02195148A (ja) * | 1989-01-24 | 1990-08-01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H0432634A (ja) * | 1990-05-29 | 1992-02-04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2504315B2 (ja) * | 1990-09-05 | 1996-06-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H04283333A (ja) * | 1991-03-13 | 1992-10-08 | Daikin Ind Ltd | 熱交換換気装置 |
JP2838941B2 (ja) * | 1991-11-01 | 1998-12-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ダクト式空気調和機 |
JP3104344B2 (ja) * | 1991-12-10 | 2000-10-30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H0650597A (ja) * | 1992-07-30 | 1994-02-22 | Toshiba Ave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3181116B2 (ja) * | 1992-11-30 | 2001-07-03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945832B2 (ja) * | 1994-04-06 | 1999-09-06 |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 ダクト式同時給排機器 |
JPH0842909A (ja) * | 1994-07-29 | 1996-02-16 | Showa Tekko Kk | 空調システム |
JP3561191B2 (ja) * | 1999-10-26 | 2004-09-02 |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 クリーンルーム |
US6601168B1 (en) * | 1999-11-19 | 2003-07-2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mputer fan speed system to reduce audible perceptibility of fan speed changes |
JP3449548B2 (ja) | 2000-04-24 | 2003-09-22 | 木村工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JP2002162067A (ja) * | 2000-11-21 | 2002-06-07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4418885B2 (ja) * | 2004-05-17 | 2010-02-24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天井隠蔽型空調機を用いたダクトレス方式による躯体蓄熱空調システム |
JP5061642B2 (ja) * | 2007-02-23 | 2012-10-31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換気装置 |
JP5180501B2 (ja) | 2007-03-23 | 2013-04-1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測距装置及び測距方法 |
JP2009145004A (ja) * | 2007-12-17 | 2009-07-02 | Kazuo Sato | 回転型全熱交換器 |
US8814639B1 (en) * | 2008-10-29 | 2014-08-26 | Climatecraft Technologies, Inc. | Fan system comprising fan array with surge control |
JP5239959B2 (ja) * | 2009-03-12 | 2013-07-17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システム |
CN102422095B (zh) * | 2009-05-13 | 2015-04-2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装置 |
JP5426322B2 (ja) * | 2009-10-30 | 2014-02-26 |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方法 |
CN103946638B (zh) * | 2011-11-16 | 2017-05-2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给排型换气装置 |
US9188355B1 (en) * | 2012-01-03 | 2015-11-17 | Digital Control Systems, Inc. | Fan array control system |
CN104160216B (zh) * | 2012-03-09 | 2017-03-15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换气扇和换气系统 |
US9109989B2 (en) * | 2012-04-04 | 2015-08-1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rrosion detector apparatus for universal assessment of pollution in data centers |
JP5323234B2 (ja) * | 2012-07-12 | 2013-10-23 | 株式会社東芝 |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利用する空調制御装置 |
JP6142503B2 (ja) * | 2012-10-31 | 2017-06-07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換気装置 |
JP6122281B2 (ja) * | 2012-11-12 | 2017-04-26 | ローヤル電機株式会社 | 換気装置及びその熱交換ユニット |
JP6091173B2 (ja) * | 2012-11-15 | 2017-03-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 |
JP2015011884A (ja) * | 2013-06-28 | 2015-01-19 |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 照明器具 |
GB2528642A (en) * | 2014-07-06 | 2016-02-03 | Pierce Developments Holdings Ltd | Apparatus |
US10488072B2 (en) * | 2015-02-18 | 2019-11-26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leak protection control |
JP6941767B2 (ja) * | 2016-03-17 | 2021-09-2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換気制御装置及び換気システム |
KR102046214B1 (ko) * | 2016-03-23 | 2019-12-04 |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 공기조화기와 그 제어방법 |
JP6745906B2 (ja) * | 2016-11-30 | 2020-08-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用室内機 |
JP6832760B2 (ja) * | 2017-03-17 | 2021-02-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
US20180363933A1 (en) * | 2017-06-14 | 2018-12-20 | Joseph A. Ross | Zoning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Equipment |
JP6959773B2 (ja) * | 2017-06-29 | 2021-11-05 | ダイダン株式会社 | 室圧制御システム |
DE202018000922U1 (de) * | 2018-02-17 | 2018-04-09 | Seventilation Gmbh | Druckabhängige Steuerung für dezentrale Lüftungssysteme mit und ohne Wärmerückgewinnung |
US10619880B2 (en) * | 2018-04-27 | 2020-04-14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Masterless air handler unit (AHU) controller system |
TWM566801U (zh) | 2018-06-01 | 2018-09-11 | 千里實業有限公司 | Full heat exchanger structure |
JP7217596B2 (ja) * | 2018-07-06 | 2023-02-03 |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システム |
-
2019
- 2019-12-27 JP JP2019238966A patent/JP6761890B1/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15 JP JP2020072925A patent/JP7085584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4-15 WO PCT/JP2020/016621 patent/WO2020213657A1/ja unknown
- 2020-04-15 JP JP2020072736A patent/JP6860107B1/ja active Active
- 2020-04-15 WO PCT/JP2020/016622 patent/WO2020213658A1/ja unknown
- 2020-04-15 EP EP20790587.8A patent/EP3957920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4-15 CN CN202080029067.1A patent/CN113710965B/zh active Active
- 2020-04-15 CN CN202080029089.8A patent/CN113728202B/zh active Active
- 2020-04-15 EP EP20791231.2A patent/EP3957922B1/en active Active
- 2020-04-15 US US17/603,691 patent/US2022014612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4-15 EP EP24159348.2A patent/EP4350258A3/en active Pending
- 2020-04-15 US US17/603,792 patent/US2022021407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4-15 AU AU2020258722A patent/AU2020258722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4-15 AU AU2020259881A patent/AU202025988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5-21 JP JP2020088859A patent/JP2021101140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61545A (ja) * | 1995-03-24 | 1996-10-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WO1997046834A1 (en) * | 1996-05-31 | 1997-12-11 | Monitrol Inc. | Fail-safe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for ventilation units |
CN2298459Y (zh) * | 1997-02-24 | 1998-11-25 | 台湾得意温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央空调的多送风机室内温控集中控制装置 |
US20060185373A1 (en) * | 2005-02-23 | 2006-08-24 | Butler William P | Interactive control system for an HVAC system |
JP2008051466A (ja) * | 2006-08-28 | 2008-03-06 | Sanki Eng Co Ltd | 可変風量装置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
CN202328615U (zh) * | 2011-11-04 | 2012-07-11 |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风量通风控制系统 |
JP2016223643A (ja) * | 2015-05-27 | 2016-12-2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
CN205372913U (zh) * | 2016-01-07 | 2016-07-06 |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 |
CN107131605A (zh) * | 2016-02-26 | 2017-09-05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系统及该系统的加湿运转的控制方法 |
CN205606851U (zh) * | 2016-04-22 | 2016-09-28 | 广州吉川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变风量空调末端智能控制系统 |
JP2018100791A (ja) * | 2016-12-20 | 2018-06-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CN107747555A (zh) * | 2017-10-17 | 2018-03-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机控制方法、控制器、控制装置及壁挂炉和燃气热水器 |
CN207661924U (zh) * | 2017-11-28 | 2018-07-27 | 山西彩云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正压力无管道室内导流新风系统 |
CN108168031A (zh) * | 2017-12-21 | 2018-06-15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风阀位置重设定静压值的微调响应通风空调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辛嵩: "《矿井通风技术与空调》", 31 May 2014, 煤炭工业出版社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101140A (ja) | 2021-07-08 |
EP3957922A1 (en) | 2022-02-23 |
AU2020259881A1 (en) | 2021-12-09 |
EP3957922A4 (en) | 2022-06-15 |
JP2021101138A (ja) | 2021-07-08 |
EP3957920A1 (en) | 2022-02-23 |
US20220146123A1 (en) | 2022-05-12 |
EP3957920A4 (en) | 2022-05-25 |
AU2020258722A1 (en) | 2021-12-09 |
JP2021101139A (ja) | 2021-07-08 |
JP6761890B1 (ja) | 2020-09-30 |
AU2020259881B2 (en) | 2023-04-27 |
CN113728202B (zh) | 2023-03-17 |
CN113710965B (zh) | 2022-09-06 |
EP3957922B1 (en) | 2024-04-03 |
JP7085584B2 (ja) | 2022-06-16 |
US20220214072A1 (en) | 2022-07-07 |
WO2020213657A1 (ja) | 2020-10-22 |
EP4350258A3 (en) | 2024-06-12 |
WO2020213658A1 (ja) | 2020-10-22 |
EP4350258A2 (en) | 2024-04-10 |
CN113710965A (zh) | 2021-11-26 |
AU2020258722B2 (en) | 2022-01-06 |
JP2021101111A (ja) | 2021-07-08 |
JP6860107B1 (ja) | 2021-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28202B (zh) | 风机单元、风机单元系统以及空气处理系统 | |
JP2000304302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3710964B (zh) | 空调系统 | |
CN113692515B (zh) | 空调系统 | |
CN113728203B (zh) | 空调系统 | |
KR100672602B1 (ko) |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 열교환유닛 | |
KR20100122162A (ko) | 공기조화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