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4815B - 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4815B
CN113614815B CN202080023438.5A CN202080023438A CN113614815B CN 113614815 B CN113614815 B CN 113614815B CN 202080023438 A CN202080023438 A CN 202080023438A CN 113614815 B CN113614815 B CN 1136148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lyester film
refractive index
resin
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34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4815A (zh
Inventor
西尾正太郎
河合究
清水亮
伊藤胜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b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14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4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4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4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6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Dens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6Organic displays, e.g. O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8Touch scre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5/04Polyuretha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课题]提供:量产性优异、在重复弯折后不担心在折叠部分处显示的图像产生失真的折叠型显示器、和搭载有这样的折叠型显示器的移动终端设备。[解决方案]一种折叠型显示器,其具有:满足下述条件的聚酯薄膜的表面保护薄膜和偏振片,前述聚酯薄膜的慢轴与偏振片的吸收轴所呈的角度为10~80度。(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4)密度为1.380g/cm3以上。(此处,弯曲方向是指与折叠聚酯薄膜时的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Description

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涉及:即使反复折叠也不易发生薄膜变形所导致的图像失真的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设备的薄膜轻量化推进,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已广泛普及。对移动终端设备要求各种功能,相反地也要求便利性。因此,普及的移动终端设备中,将能以单手进行简单的操作、进一步收纳于衣服的口袋等作为前提,因此,有时需要6英寸左右的小的画面尺寸。
另一方面,设想在7英寸~10英寸的画面尺寸的平板电脑终端中,不仅用于影像内容、音乐,还用于商务用途、绘图用途、阅读等,具有高功能性。然而,其无法以单手操作,移动性也差,在便利性方面具有课题。
为了达成这些课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连接多个显示器而使其紧凑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但由于残留有边框的部分,因此,影像被间断,观看性的降低成为问题,尚未普及。
因此,近年来,提出了装入有柔性显示器、折叠型显示器的移动终端。通过该方式,图像不会被中断,可以作为搭载有大画面的显示器的移动终端设备来携带的便利性良好。
此处,关于现有的不具有折叠结构的显示器、移动终端设备,该显示器的表面可以用玻璃等不具有挠性的原材料进行保护,但在折叠型显示器中,经由折叠部分形成一面的显示器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有挠性、且能保护表面的硬涂膜等。然而,折叠型显示器中,由于处于固定的折叠部分的部位被反复弯折,因此,该部位的薄膜发生经时地变形,存在有使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失真等问题。另外,不仅是表面保护薄膜,在折叠型显示器中,还在偏光板、相位差板、触摸面板基材、有机EL等显示单元的基材、背面的保护构件等各种各样的部位使用薄膜,对于这些薄膜也要求针对重复折叠的耐久性。
因此,还提出了部分改变膜厚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但存在缺乏量产性的问题。
另外,也提出了调整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折射率的手法(参照专利文献3),但存在如下问题:随着降低弯曲方向的折射率,硬涂涂布时的铅笔硬度降低,显示器的表面保护功能降低。另外,存在如下问题:若降低一个方向的折射率,则折叠时的变形得以改善,但是,折叠方向的单轴取向性升高,在折叠部发生裂纹、或断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8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551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8/15094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想要解决上述现有的显示器的构件所具有的课题,想要提供:量产性优异、重复弯折后不担心在折叠部分处显示的图像产生失真的折叠型显示器、和搭载有这样的折叠型显示器的移动终端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构成。
1.一种折叠型显示器,其具有:满足下述条件的聚酯薄膜的表面保护薄膜和偏振片,前述聚酯薄膜的慢轴与偏振片的吸收轴所呈的角度为10~80度。
(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
(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
(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
(4)密度为1.380g/cm3以上
(此处,弯曲方向是指与折叠聚酯薄膜时的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2.根据上述第1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前述聚酯薄膜的面内延迟量(Re)为3000~30000nm。
3.根据上述第1或第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前述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为85%以上、雾度为3%以下、且最大热收缩率为6%以下。
4.根据上述第1~第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在前述聚酯薄膜的至少单面具有易粘接层。
5.根据上述第1~第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在前述聚酯薄膜的至少单面具有厚度为1~50μm的硬涂层。
6.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具有上述第1~第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
发明的效果
使用了本发明中的折叠型显示器用聚酯薄膜、硬涂膜的折叠型显示器维持量产性且该聚酯薄膜不会在折叠部发生裂纹,不会发生重复折叠后的变形,不会产生显示器的折叠部分处的图像的失真。搭载有使用前述那样的聚酯薄膜或硬涂膜的折叠型显示器的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美丽的图像,富于功能性,移动性等便利性也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示出将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折叠时的弯曲半径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示出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用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显示器)
本发明所说的显示器是指全部显示装置,作为显示器的种类,有LCD、有机EL显示器、无机EL显示器、LED、FED等,但优选具有能弯折的结构的LCD、有机EL、无机EL。尤其是特别优选能减少层构成的有机EL、无机EL,进一步优选色域宽的有机EL。
(折叠型显示器)
对于折叠型显示器而言,连续的1张显示器能够在移动时进行对折等折叠。通过折叠而使尺寸减半,能够改善移动性。折叠型显示器的弯曲半径优选为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mm以下。弯曲半径为5mm以下时,在折叠了的状态下的薄型化成为可能。可以说弯曲半径越小越好,但弯曲半径越小,越容易产生折痕。弯曲半径优选为0.1mm以上,可以为0.5mm以上,可以为1mm以上。即使弯曲半径为1mm以上,也能够实现移动时足以实用的薄型化。折叠时的弯曲半径是指,测定图1的示意图的符号11的位置所得的、折叠时的折叠部分的内侧的半径。需要说明的是,后述表面保护薄膜可以位于折叠了折叠型显示器的外侧,也可以位于内侧。
另外,折叠型显示器也可以为三折、四折,进而也可以为所谓可卷曲的卷取型,这些均包括在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的范围内。
(折叠型有机EL显示器)
作为折叠型有机EL显示器的必须构成,为有机EL组件,但可进一步根据需要设置圆偏光板、触摸面板组件、表面保护薄膜、背面保护薄膜等。
(有机EL组件)
有机EL组件的一般的构成包含:电极/电子输送层/发光层/空穴输送层/透明电极。作为设置电极、进一步设置电子输送层、发光层、空穴输送层的基材,可以使用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特别是可以优选用作透明电极的基材。此时,基材薄膜要求高的水蒸气、氧气的阻隔性,因此优选在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上设置金属氧化物层等阻隔层。为了提高阻隔性,阻隔层可以设置多个,也可以使用多张设有阻隔层的聚酯薄膜。
(触摸面板组件)
移动终端设备中优选具有触摸面板。使用有机EL显示器的情况下,优选在有机EL显示器的上部、或在有机EL组件/圆偏光板之间配置有触摸面板组件。触摸面板组件具有薄膜等透明基材和配置于其上的透明电极。优选在触摸面板的透明基材的薄膜上设置硬涂层、折射率调整层。作为触摸面板的透明基材,可以使用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酰胺薄膜、聚酰胺酰亚胺薄膜、聚碳酸酯薄膜、丙烯酸类薄膜、三乙酰纤维素薄膜、环烯烃聚合物薄膜、聚苯硫醚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等。
(圆偏光板)
圆偏光板抑制外部光被显示器内部的构件反射而使画质降低。圆偏光板具有直线偏振片和相位差板。直线偏振片优选在偏振片的至少观看侧的面上具有保护薄膜。另外,也可以设置保护涂层代替保护薄膜。在偏振片的与观看侧相反的面上也可以具有保护薄膜、保护涂层,可以在偏振片上直接层叠相位差板。相位差板可以使用三乙酰纤维素、聚碳酸酯、环状烯烃等具有相位差的树脂薄膜或在这些具有相位差的树脂薄膜或不具有相位差的树脂薄膜上设有由液晶化合物形成的相位差层而成者等。
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薄膜,可以举出作为上述触摸面板的透明基材薄膜列举者。
(表面保护薄膜)
从上部对显示器施加冲击时,存在有机EL组件、触摸面板组件的电路断路的担心,因此在大多情况下,设有表面保护薄膜。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具有特定特性的聚酯薄膜作为该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有安装于显示器的最表面的被称为覆盖窗的表面保护薄膜、可由用户自己粘贴和剥离的可替换的被称为后(after)的表面保护薄膜,两者、或一者可以使用该具有特定特性的聚酯薄膜。仅用于一者的情况下,另一个表面保护薄膜可以举出作为上述触摸面板的透明基材薄膜列举者。优选在聚酯薄膜的至少表面侧层叠有硬涂层。将硬涂层作为观看侧,设置在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硬涂层也可以设置于两面。
(背面保护薄膜)
优选在显示器的背面侧也设置保护薄膜。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特定特性的聚酯薄膜可以作为其背面侧的保护薄膜使用。另外,也可以使用作为上述触摸面板的透明基材薄膜列举者。
聚酯薄膜可以为由1种以上的聚酯树脂形成的单层构成的薄膜,使用2种以上的聚酯的情况下,可以为多层结构薄膜,也可以为重复结构的超多层层叠薄膜。
作为聚酯薄膜中使用的聚酯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将这些树脂的构成成分作为主成分的共聚物形成的聚酯薄膜。其中,从力学性质、耐热性、透明性、价格等方面出发,特别优选经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聚酯薄膜中使用聚酯的共聚物的情况下,作为聚酯的二羧酸成分,例如可以举出己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等多官能羧酸。另外,作为二醇成分,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等脂肪酸二醇、对苯二甲醇等芳香族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族二醇、平均分子量为150~20000的聚乙二醇。优选的共聚物的共聚成分的质量比率低于20质量%。低于20质量%的情况下,保持薄膜强度、透明性、耐热性,是优选的。
另外,聚酯薄膜的制造中,至少1种以上的树脂粒料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50~1.0dl/g的范围。特性粘度为0.50dl/g以上时,得到的薄膜的耐冲击性改善,不易产生外部冲击所导致的显示器内部电路的断路,是优选的。另一方面,特性粘度为1.00dl/g以下时,熔融流体的滤压上升不会过度变大,容易稳定地操作薄膜制造,是优选的。
聚酯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80μm、进一步优选为25~75μm。厚度为10μm以上时,表现出铅笔硬度改善效果和耐冲击性改善效果,厚度为80μm以下时,有利于轻量化,而且挠性、加工性、操作性等优异。
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的表面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具有凹凸,但从用于显示器的表面覆盖用途出发,不优选源自凹凸的光学特性降低。作为雾度,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最优选为1%以下。雾度为3%以下时,能够改善图像的可视性。雾度的下限越小越好,但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0.1%以上、可以为0.3%以上。
如前述那样为了降低雾度,薄膜表面的凹凸不要太大为宜,但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作为为了赋予某种程度的滑动性而形成凹凸的方法,可以通过在表层的聚酯树脂层中配混颗粒、或在制膜中途涂覆含颗粒的涂布层,从而形成凹凸。
作为在聚酯树脂层中配混颗粒的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在制造聚酯的任意阶段添加,优选可以在酯化的阶段、或酯交换反应结束后且缩聚反应开始前的阶段,以分散于乙二醇等的浆料的形式添加,并推进缩聚反应。另外,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等而进行:用带排气口的混炼挤出机,将分散于乙二醇或水等的颗粒的浆料与聚酯原料进行共混的方法;或,用混炼挤出机,将干燥后的颗粒与聚酯原料进行共混的方法。
其中,优选如下方法:将使聚集体无机颗粒均质分散于成为聚酯原料的一部分的单体溶液中后进行过滤而得到者,添加至酯化反应前、酯化反应中或酯化反应后的聚酯原料的余量中。根据该方法,由于单体溶液为低粘度,因此,能容易进行颗粒的均质分散、浆料的高精度的过滤,且在添加到原料的余量中时,颗粒的分散性良好,也不易产生新的聚集体。从上述观点出发,特别优选添加至酯化反应前的低温状态的原料的余量中。
另外,通过得到预先含有颗粒的聚酯后,将该粒料和不含有颗粒的粒料进行混炼挤出等方法(母料法),可以进一步减少薄膜表面的突起数。
另外,聚酯薄膜可以在维持总透光率的优选范围的范围内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抗静电剂、UV吸收剂、稳定剂。
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7%以上。若为85%以上的透射率,则可以充分确保可视性。可以说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越高越好,但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99%以下、可以为97%以下。
聚酯薄膜的150℃30分钟热处理后的最大热收缩率优选为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若为6%以下的热收缩率,则能够抑制HC加工时的卷曲、膨胀之类的平面缺陷。可以说热收缩率越低越好,但优选为-1%以上、优选为0%以上。这里的负号意味着在加热后发生了膨胀,低于-1%的情况下也有时成为平面缺陷。
本发明中的折叠型显示器用聚酯薄膜在层叠了硬涂层后,可以对该硬涂膜赋予充分的铅笔硬度。可以认为,以往的聚酯薄膜在层叠了硬涂层后,在硬涂膜的铅笔硬度的铅笔硬度评价中,由于薄膜沿厚度方向变形而导致使铅笔硬度降低。本发明中,通过使由后述动态超显微硬度计得到的薄膜厚度方向的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为特定的范围,从而能够在硬涂膜的铅笔硬度评价中实现高硬度。薄膜厚度方向的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4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μm以下。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施加负荷后的最终的变形量)为1.5μm以下时,在层叠硬涂层后的硬涂膜的铅笔硬度评价中,薄膜不易沿厚度方向变形,能够提高铅笔硬度。若能够提高硬涂膜的铅笔硬度,则显示器表面不易产生划痕、凹坑,显示器的可视性改善。可以说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越低越好,但从稳定生产、效果逐渐饱和的方面出发,优选为0.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
为了降低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调节为1.52以下是有效的。作为使折射率为1.52以下的手段,在后文进行说明,可例示出如下的条件设定:在能够将其它物性、弯曲方向、折叠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优选范围内的范围内,将弯曲方向、折叠方向的拉伸倍率调节至较高;将弯曲方向、折叠方向的拉伸温度设定得较低;将热定型温度设定得较高等。
对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的表面可以进行用于改善与形成硬涂层等的树脂的密合性的处理。
作为利用表面处理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利用喷砂处理、溶剂处理等的凹凸化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电子束照射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臭氧/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铬酸处理、热风处理等氧化处理等,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
另外,利用易粘接层等粘接性改善层,也可以改善密合性。作为易粘接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醚树脂等,可以通过一般的涂覆手法、优选所谓线上涂布处方而形成。
上述聚酯薄膜例如可以经过如下工序而制造:聚合工序,使无机颗粒均质分散于成为聚酯原料的一部分的单体溶液中并过滤后,添加至聚酯原料的余量并进行聚酯的聚合;和,薄膜形成工序,将该聚酯经由过滤器熔融挤出成片状,将其冷却后进行拉伸,形成基材薄膜。
接着,关于双轴拉伸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详细说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有时记作PET)的粒料作为基材薄膜的原料的例子,但不限定于这些。另外,不限定单层构成、多层构成等层数。
将PET的粒料以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干燥后,供给至公知的熔融层叠用挤出机,从狭缝状的模具挤出成片状,在铸造辊上使其冷却固化,形成未拉伸薄膜。单层的情况下,可以为1台挤出机,制造多层构成的薄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2台以上的挤出机、2层以上的多歧管或合流块(例如具有方型合流部的合流块),将构成各最外层的多个薄膜层进行层叠,从喷嘴挤出2层以上的片,在铸造辊上进行冷却,形成未拉伸薄膜。
上述情况下,熔融挤出时,优选在熔融树脂保持在约280℃左右的任意位置,为了去除树脂中所含的异物而进行高精度过滤。熔融树脂的高精度过滤中使用的滤材没有特别限定,不锈钢烧结体的滤材在将Si、Ti、Sb、Ge、Cu作为主成分的聚集物和高熔点有机物的去除性能方面优异,故优选。
进而,滤材的过滤颗粒尺寸(初始过滤效率95%)优选为2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5μm以下。滤材的过滤颗粒尺寸(初始过滤效率95%)超过20μm时,无法充分去除20μm以上的大小的异物。虽然通过使用滤材的过滤颗粒尺寸(初始过滤效率95%)为20μm以下的滤材进行熔融树脂的高精度过滤,有时会降低生产率,但是,在得到粗大颗粒所产生的突起少的薄膜的方面优选。
(关于弯曲方向的折射率)
本发明中,聚酯薄膜的长度方向(机械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590~1.620、进一步优选为1.591~1.600。此外,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590~1.620、更优选为1.591~1.600。此处,弯曲方向是指,如图2的聚酯薄膜(符号2)上的符号22所示,与在折叠型显示器的用途中设想的折叠部(符号21)正交的方向。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时,重复折叠时的变形少,不担心折叠型显示器的画质降低,是优选的。折射率更优选为1.591~1.600。当然该方向优选为前述弯曲方向。若为1.590以上,则不担心在后述弯曲试验后沿折叠部方向产生裂纹,当然也不发生断裂,因此显示器的可视性能够保持良好。聚酯薄膜的折射率可以通过调节拉伸倍率、拉伸温度而有效地调节。另外,为了调整折射率,可以使用拉伸方向的松弛工序、多段拉伸。进行多段拉伸的情况下,优选使第2段及其后的拉伸倍率高于第1段的拉伸倍率。
通过将聚酯薄膜的长度方向(机械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更优选将弯曲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减少在折叠时施加于折叠内侧的压缩应力所导致的疲劳。认为压缩应力所导致的疲劳主要在晶体部发生,晶体在弯曲方向上越少则越不易疲劳。因此可以认为,通过降低折射率,从而减少弯曲方向的取向晶体量,抑制了压缩疲劳。
另外,通过降低折射率,能够抑制在折叠时因施加于折叠外侧的拉伸应力而产生的蠕变现象。认为拉伸应力所导致的疲劳主要在非晶部发生,因重复施加的应力而发生分子链的对齐,产生变形。可以推测,沿弯曲方向排列的分子链少时,对齐所导致的变形少。另外,非晶部少时,能够抑制拉伸所导致的疲劳,因此优选结晶度即密度高者。
本发明中,对于未拉伸聚酯片,优选将长度方向(机械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拉伸倍率设为1.2~2.0倍,进一步优选1.7~2.0倍。此外,该拉伸方向优选为前述弯曲方向。拉伸倍率为1.2倍以上时,没有硬涂层涂覆时等的后加工中的变形,故而优选,拉伸倍率为2.0倍以下时,不发生薄膜的厚度不均,故而优选。作为拉伸温度,优选75~120℃、进一步优选为75~105℃。需要说明的是,拉伸时的加热方法可以采用热风加热方式、辊加热方式、红外加热方式等以往公知的手段。通过使拉伸温度为75~120℃,从而可以防止在上述拉伸倍率下拉伸所导致的较大的厚度不均。另外,通过在不产生前述那样较大的厚度不均的范围内以尽量低的低温进行拉伸,能够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关于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
上述的聚酯薄膜的与折射率为1.590~1.620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670~1.700。即,与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向(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670~1.700。通过设为1.670~1.700,能够减少沿弯曲方向折叠时的变形。通过设为1.700以下,能够抑制沿折叠部的方向产生裂纹或断裂。通过设为1.670以上,能够改善弯曲方向的弯曲性、改善表面硬度。更优选1.680~1.695。作为调整与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的方法,可列举出拉伸倍率、拉伸预热温度、拉伸温度、多段拉伸、薄膜松弛。拉伸倍率优选为4.0~6.0倍、更优选为4.4~6.0。另外,与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优选为70~110℃。沿与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多段拉伸的情况下,优选第2段及其后的拉伸倍率高于第1段者。薄膜松弛可以在机械流动方向(长度方向)、垂直方向(宽度方向)均进行1~10%。
(关于厚度的方向的折射率)
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520以下。这是因为,通过设为1.520以下,即使将弯曲方向的折射率设计得较低,也能够抑制薄膜表面的硬度的降低,能够实现弯曲性与表面硬度的兼顾。通过设为1.520以下,厚度方向的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降低,能够改善薄膜表面的硬度、特别是层叠硬涂层后的硬涂膜的铅笔硬度。更优选为1.5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10以下、特别优选为1.505以下、最优选为1.500以下。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低是优选的,但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3以上、进而可以为1.4以上。特别优选为1.410以上。可以说上述范围能够通过使弯曲方向和折叠方向两者的拉伸倍率都增加而实现,但是,为了将弯曲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优选的范围内、且控制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优选在确认制膜工序的各工序条件的平衡的同时进行条件设定。
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前述范围内的方法有:弯曲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拉伸温度、拉伸倍率、折叠部的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拉伸温度、多段拉伸、高倍率拉伸、或热定型的温度设定。弯曲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优选为70℃~110℃。弯曲方向的拉伸温度优选为75~120℃。弯曲方向的拉伸倍率优选为1.2~2.0倍、进一步优选为1.7~2.0倍。通过降低拉伸温度,以低拉伸倍率进行拉伸,从而能够在维持弯曲方向的弯曲性的状态下有效地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折叠部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也优选为75℃~110℃。拉伸温度优选为75~120℃。折叠部的拉伸倍率优选为4.0~6.0倍、更优选为4.4~6.0倍。能够维持或降低弯曲方向的折射率,同时有效地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作为高倍率拉伸的方法,可以使用多段拉伸。此时,使第2段的拉伸倍率高于第1段的拉伸倍率能够有效地控制折射率,是优选的。另外,也可以使用在结晶化工序后再度拉伸的方式。也可以使用从拉伸初期到后半加快拉伸速度的加速拉伸。
热定型温度优选为180~240℃。通过进行热定型,沿拉伸方向的取向结晶化推进,能够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通过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而使薄膜表面的硬度改善的理由不一定清楚,但可以认为,分子链内的苯环等芳香族沿面方向取向,具有抑制施加于厚度方向的应力所导致的变形的效果。
(关于聚酯薄膜的密度)
聚酯薄膜的密度优选为1.380g/cm3以上。更优选为1.383g/cm3以上。通过设为1.380g/cm3以上,从而能够改善弯曲性,能够改善薄膜表面硬度、特别是层叠硬涂层后的硬涂膜的铅笔硬度。密度越高越优选,也有些取决于薄膜中的颗粒的有无等,但优选1.40g/cm3以下。通过将制膜时的热定型温度设定为180~240℃,能够推进结晶化,有效地增大密度。
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优选为对应于长度方向(机械流动方向)。由此,容易在双轴拉伸中降低弯曲方向的折射率,容易提高弯曲性。即,可得到优选将未拉伸聚酯片沿长度方向以1.2~2.0倍、更优选1.7~2.0倍的拉伸倍率拉伸的聚酯薄膜。此外,沿宽度方向以4.0~6.0倍、更优选为4.4~6.0倍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可以说是优选的方式。
另外,本发明中,使聚酯薄膜同时具备如下4个特性可以说是特别优选的方式:
(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
(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
(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
(4)密度为1.380g/cm3以上
但是,即使是上述优选制造条件的范围内的组合,例如在弯曲方向的拉伸倍率为1.4倍以下、折叠部的方向的拉伸倍率不足4.4倍、且热定型温度为220℃以下的组合那样、在各优选制造条件范围内不能说最佳的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也有时不一定能得到同时满足上述4个特性的聚酯薄膜。此时,通过将弯曲方向的拉伸倍率提高至1.7倍以上、或将折叠部的方向的拉伸倍率提高至4.4倍以上、或将热定型温度提高至230℃左右、或者降低弯曲方向和/或折叠部的方向的拉伸温度等任意条件的微调或它们的组合,能够同时满足上述4个特性。
为了调整制膜性、薄膜强度、热尺寸稳定、外观不良等,可以采取拉伸、松弛、热定型、表面处理等任意制膜方式,但将薄膜的折射率和密度控制在上述优选范围内可以说是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的方式。通过将折射率和密度控制在优选范围内,能够提供可得到比现有薄膜更优异的耐弯曲性和表面硬度、特别是层叠硬涂层后的硬涂膜的高的铅笔硬度的、适用于折叠型显示器的聚酯薄膜。
具体而言,例如,将PET的粒料充分进行真空干燥后,供给至挤出机,以约280℃熔融挤出为片状并使其冷却固化,形成未拉伸PET片。将所得未拉伸片用加热至75~120℃的辊沿长度方向拉伸至1.2~2.0倍、更优选1.7~2.0倍,得到单轴取向PET薄膜。进而,用夹具握持薄膜的端部,导入到加热至75~120℃的热风区中,干燥后,沿宽度方向拉伸至4.0~6.0倍、更优选4.4~6.0倍。接着,可以导入到180~240℃的热处理区,进行1~60秒的热处理。该热处理工序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上实施0~10%的松弛处理。
聚酯薄膜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50~1.0dl/g的范围。特性粘度为0.50dl/g以上时,耐冲击性改善,不易发生由外部冲击造成的显示器内部电路的断路,是优选的。另一方面,特性粘度为1.00dl/g以下时,熔融流体的滤压上升不会过度变大,薄膜制造稳定,是优选的。
通常,折叠型显示器中,使用有机EL显示器,为了降低反射光,在观看侧配置圆偏光板。直线偏振光从圆偏光板出射,因此,在戴上偏光太阳镜的状态下观察显示器的情况下,画面变暗存在有看不到的角度,将该状态通常称为黑视。为了防止该黑视,优选以圆偏光板的吸收轴与高分子薄膜的慢轴所呈的角为10~80度的方式进行配置。进而,为了减小使显示器旋转时的亮度的变化,圆偏光板的吸收轴与高分子薄膜的慢轴所呈的角优选20~70度、进一步优选30~60度、特别优选40~50度。需要说明的是,理想的是,45度。
另外,戴上偏光太阳镜观察显示器的情况下,即使不产生黑视,由于高分子薄膜的面内延迟量(Re)而有时也产生着色、虹斑。这是由于,从圆偏光板出射的直线偏振光通过高分子薄膜时,通过作为高分子薄膜的双折射与厚度的积的面内延迟量(Re)而被转化为与原来的偏振光正交的直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用偏光太阳镜观察该转化后的偏振光的情况下,根据偏振光的状态而透射率产生差。通过使高分子薄膜的面内延迟量(Re)为3000nm以上,能够防止该着色、虹斑。这是因为,转化为直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图案取决于波长和面内延迟量(Re),但通过提高面内延迟量(Re),能在短的波长周期内重复该图案,其结果,能够使透射光的光谱的包络线形状与光源的发光光谱近似,以人眼无法进行区别(参照图3)。
优选的面内延迟量(Re)的下限值为4500nm、更优选的下限值为6000nm。
另一方面,面内延迟量(Re)的上限优选30000nm。即使使用具有其以上的面内延迟量(Re)的高分子薄膜,实质上也得不到观看性的进一步的改善效果,而且薄膜的厚度变厚,耐弯曲性有时降低。面内延迟量(Re)的上限更优选20000nm、进一步优选15000nm、特别优选12000nm、最优选10000n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面内延迟量(Re)可以测定二轴方向的折射率和厚度来求出,也可以使用KOBRA-21ADH(王子计测机器株式会社)之类的市售的自动双折射测定装置来求出。另外,慢轴方向可以使用分子取向计(例如王子计测器株式会社制、MOA-6004型分子取向计)来求出。
折叠型显示器中使用的OLED光源具有宽范围的发光光谱,因此通过将高分子薄膜的面内延迟量(Re)设定为上述范围,能够仅通过相对简便的构成而使透射光的光谱的包络线形状与光源的发光光谱近似。
(易粘接层)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聚酯薄膜与硬涂层等的粘接性,也优选在聚酯薄膜上层叠易粘接层。易粘接层可以如下得到:将用于形成易粘接层的涂布液涂布到未拉伸或纵向的单轴拉伸薄膜的单面或双面后,根据需要进行热处理干燥,进而在未经拉伸的至少一个方向进行拉伸,从而得到。在双轴拉伸后也可以进行热处理。最终的易粘接层的涂布量优选管理为0.005~0.20g/m2。涂布量为0.005g/m2以上时,得到粘接性,是优选的。另一方面,涂布量为0.20g/m2以下时,可得到抗粘连性,是优选的。
作为易粘接层的层叠中使用的涂布液所含的树脂,例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聚酯系树脂、聚醚聚氨酯系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作为易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所含的交联剂,可列举出三聚氰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碳二亚胺化合物等。分别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它们在线上涂布的性质方面优选利用水系涂布液来涂覆,前述树脂、交联剂优选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树脂、化合物。
为了对易粘接层赋予易滑性,优选添加颗粒。细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μm以下。颗粒的平均粒径超过2μm时,颗粒容易从易粘接层脱落。作为易粘接层中含有的颗粒,例如可列举出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硫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滑石、高岭土、粘土、磷酸钙、云母、锂蒙脱石、氧化锆、氧化钨、氟化锂、氟化钙等无机颗粒、苯乙烯系、丙烯酸系、三聚氰胺系、苯并胍胺系、有机硅系等有机聚合物系颗粒等。它们可以单独添加在易粘接层中,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来添加。
另外,作为涂布液的涂布方法,与上述涂布层同样地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逆转辊涂布法、凹版涂布法、吻合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气刀涂布法、线棒涂布法、管式刮刀法等,可以单独或组合进行这些方法。
(硬涂层)
使用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作为位于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来保护显示器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情况下,优选其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硬涂层。硬涂层优选位于聚酯薄膜上的显示器表面侧而用于显示器。作为形成硬涂层的树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丙烯酸系、硅氧烷系、无机混合物系、聚氨酯丙烯酸酯系、聚酯丙烯酸酯系、环氧系等。另外,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材料,也可以添加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颗粒。
(硬涂层的膜厚)
作为硬涂层的膜厚,优选为1~50μm。若为1μm以上,则充分固化,铅笔硬度变高,是优选的。另外,通过使厚度为50μm以下,能够抑制由硬涂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卷曲,改善薄膜的操作性。
(涂布方法)
作为硬涂层的涂布方法,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Mayer棒、凹版涂布机、棒涂机、刀涂机等,可以根据粘度、膜厚而适当选择。
(固化条件)
作为硬涂层的固化方法,可以使用紫外线、电子束等能量射线、利用热的固化方法等,为了减轻对薄膜的损伤,优选利用紫外线、电子束等的固化方法。
(铅笔硬度)
作为硬涂层的铅笔硬度,优选为3H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H以上。若为3H以上的铅笔硬度,则不容易划伤,不会使可视性降低。通常优选硬涂层的铅笔硬度高者,但可以为9H以下,也可以为8H以下,6H以下时也可以在实用上没有问题地使用。
(硬涂层的特性)
本发明中的硬涂层可以为了提高上述那样的表面的铅笔硬度并保护显示器而使用,优选透射率高。作为硬涂膜的透射率,优选87%以上、进一步优选88%以上。透射率如果为87%以上,则可得到充分的可视性。硬涂膜的总透光率通常越高越优选,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99%以下、可以为97%以下。另外,硬涂膜的雾度通常优选较低,优选为3%以下。硬涂膜的雾度更优选为2%以下、最优选为1%以下。雾度为3%以下时,能够改善图像的可视性。雾度通常越低越好,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0.1%以上、可以为0.3%以上。
对于硬涂层,也可以进一步附加有其它功能。例如具有上述那样的一定的铅笔硬度的防眩层、防眩性防反射层、防反射层、低反射层和抗静电层等附加了功能性的硬涂层也可以优选地应用于本发明。
另外,在用作触摸面板组件的基材薄膜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硬涂层。作为触摸面板组件的透明电极层,例如使用ITO层的情况下,为了不易看到电极图案,优选在基材薄膜与透明电极层之间设置折射率调整层。此时,硬涂层自身可以兼作折射率调整层,进而也可以另行层叠折射率调整层。
实施例
接着,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首先,将本发明中实施的特性值的评价方法示于下述。
(1)特性粘度
将薄膜或聚酯树脂粉碎并干燥后,溶解于苯酚/四氯乙烷=60/40(质量比)的混合溶剂。对该溶液实施离心分离处理,去除无机颗粒后,用乌氏粘度计,在30℃下测定浓度0.4(g/dl)的溶液的流下时间和仅溶剂的流下时间,由它们的时间比率,用Huggins式,Huggins的常数假定为0.38,算出特性粘度。
(2)聚酯薄膜样品的耐弯曲性(弯曲半径1.5mm)
准备宽度方向20mm×流动方向110mm的大小的聚酯薄膜样品。用无负荷U字伸缩试验机(Yuasa System Equipment Co.,Ltd.制、DLDMLH-FS),设定为弯曲半径1.5mm,以1次/秒的速度将其弯曲20万次。此时,对于样品,固定长边侧两端部10mm的位置,弯曲的部位设为20mm×90mm。此处,图1为用于示出将折叠型显示器折叠时的弯曲半径的示意图,考虑在该折叠了的形态的内侧表面配置有聚酯薄膜的情况,以将图1的符号11的位置设定为1.5mm的方式作为模型而进行了弯曲试验。弯曲处理结束后,将样品的弯曲内侧朝下地放置于平面,通过目视进行观察。
○:样品中未能确认到裂纹和变形。
×:样品中存在裂纹或折痕,水平放置时,浮起的最大高度为5mm以上。
(3)聚酯薄膜样品的耐弯曲性(弯曲半径0.5mm)
通过与上述弯曲试验同样的方法,设定为弯曲半径0.5mm,以1次/秒的速度将其弯曲20万次。此处,图1为示出将折叠型显示器折叠时的弯曲半径的示意图,考虑在该折叠了的形态的内侧表面配置有聚酯薄膜的情况,以将图1的符号11的位置设定为0.5mm的方式作为模型而进行了弯曲试验。用数码显微镜(HIROX公司制RH8800)的700倍观察弯曲部的外侧的薄膜表面,观察褶皱(裂纹)的有无。通过与上述弯曲半径1.5mm的耐弯曲性目视测试相独立地,进行将弯曲半径减小至0.5mm的本测试,目的在于以与层叠或粘贴有硬涂层或其它构件的折叠型显示器的实际使用状态相近的状态进行评价。其与基于前述弯曲半径1.5mm的目视观察相独立,是用于检测目视难以检测的微细缺陷即容易断裂或容易产生裂纹的缺陷的测试。
○:弯曲外侧的薄膜表面无缺陷。
×:断裂、或在弯曲外侧的薄膜表面确认到褶皱(裂纹)。
(4)折射率
按照JIS K 7142:2008“塑料的折射率测定方法(A法)”,使用阿贝折射率计(ATAGOCO.,LTD.制、NAR-4T、测定波长589nm),求出长度方向的折射率、宽度方向的折射率、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5)铅笔硬度
以硬涂膜的铅笔硬度作为样品,按照JIS K 5600-5-4:1999,以载荷750g、速度1.0mm/s测定。本发明中将3H以上设为合格。
(6)总透光率、雾度
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NDH5000)测定。
(7)密度
根据依据JIS K 7112:1999的方法(密度梯度管法)测定密度。(单位:g/cm3)。
(8)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
将试样切取约2cm见方,在微型盖玻片玻璃18×18mm(Matsunami Glass Ind.,Ltd.制)上用粘接剂(CEMEDINE(注册商标)Hi-super 30)固定测定面的相反面。粘贴固定后,在12小时以上、在室温下放置,然后,使用动态超显微硬度计“DUH-211”(岛津制作所制),在以下条件下测定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μm)。
《测定条件》
试验模式:负荷-卸荷试验
使用压头:棱角115度、三角锥压头
压头弹性模量:1.140×106N/mm2
压头泊松比:0.07
试验力:50mN
负荷速度:4.44mN/sec
负荷保持时间:2sec
卸荷保持时间:0sec
(9)最大热收缩率
将试样薄膜切成纵10mm×横250mm,沿着想要测定长边的方向,以200mm间隔做标记,在5g的恒定张力下测定标记的间隔A。接着,将试样薄膜在无载荷条件下、在150℃的气氛的烘箱中放置30分钟后,从烘箱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在5g的恒定张力下求出标记的间隔B,用下述式求出热收缩率(%)。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热收缩率,在沿试样薄膜的宽度方向3等分的位置进行测定,将3点的平均值作为热收缩率(%)。
热收缩率(%)=[(A-B)×100]/A
对于弯曲方向和折叠方向的双方向,分别独立地以试样薄膜的纵、横不同的方式切割并测定,将测定值大的方向的数据作为最大热收缩率(%)。
(10)面内延迟量(Re)
其为以薄膜上的正交的二轴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N=|Nx-Ny|)与薄膜厚度d(nm)的积(△N×d)定义的参数,为表示光学各向同性、各向异性的尺度。二轴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N)通过以下的方法求出。使用2张偏光板,求出薄膜的取向轴方向,以与取向轴方向正交的方式切出4cm×2cm的长方形,作为测定用样品。对于该样品,用阿贝折射率计(ATAGO CO.,LTD.制、NAR-4T)求出正交的二轴的折射率(Nx,Ny)、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将前述二轴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Nx-Ny|)作为折射率的各向异性(△N)。薄膜的厚度d(nm)使用电子千分尺(Feinpruf GmbH制、Millitron1245D)来测定,将单位换算成nm。由折射率的各向异性(△N)与薄膜的厚度d(nm)的积(△N×d)求出面内延迟量(Re)。需要说明的是,将前述取向轴之中表现更大的折射率的轴定义为慢轴。
(11)虹斑观察
用市售的无基材的光学用粘合剂片,使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沿平板电脑长尺寸方向符合弯曲方向地粘附代替将位于OLED平板电脑(Samsung Galaxy Tab S3 SM-T820 9.7-Inch 32GB Tablet)的表面的后窗薄膜剥离。平板电脑的圆偏光板的吸收轴相对于平板电脑长尺寸方向为45度、相对于聚酯薄膜的慢轴方向成为45度。
使OLED平板电脑形成白画面显示(R=0,G=0,B=0),戴上偏光太阳镜从正面和倾斜方向进行观察,对于黑视和虹斑的发生有无,如以下进行判定。仅所使用的平板电脑中观察到的颜色不均匀从判定中排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黑视,从平板电脑的正面使平板电脑在面内旋转形成存在有黑视的角度的情况下,判断为有黑视。
◎:无黑视,从正面、倾斜的任意方向均无虹斑的发生。
○:无黑视,从倾斜方向观察时,可以观察到一部分极薄的虹斑。
△:无黑视,从倾斜方向观察时,可以观察到虹斑。
×:有黑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a)的制备)
作为酯化反应装置,使用由搅拌装置、分凝器、具有原料投入口和产物取出口的3级的完全混合槽构成的连续酯化反应装置,使TPA为2吨/小时,使EG相对于TPA 1摩尔为2摩尔,使三氧化锑为Sb原子相对于生成PET成为160ppm的量,将这些浆料连续供给至酯化反应装置的第1酯化反应釜,在常压下,以平均滞留时间4小时,以255℃使其反应。
接着,将上述第1酯化反应釜内的反应产物连续地取出至体系外,供给至第2酯化反应釜,向第2酯化反应釜内供给相对于生成聚合物(生成PET)为8质量%的从第1酯化反应釜蒸馏去除的EG,进而,添加包含Mg原子相对于生成PET成为65ppm的量的乙酸镁的EG溶液、和包含P原子相对于生成PET成为20ppm的量的TMPA的EG溶液,在常压下,以平均滞留时间1.5小时,以260℃使其反应。接着,将上述第2酯化反应釜内的反应产物连续地取出至体系外,供给至第3酯化反应釜,进一步添加包含P原子相对于生成PET成为20ppm的量的TMPA的EG溶液,在常压下,以平均滞留时间0.5小时,以260℃使其反应。向3级的连续缩聚反应装置中连续地供给在上述第3酯化反应釜内生成的酯化反应产物进行缩聚,进而,用不锈钢烧结体的滤材(公称过滤精度5μm颗粒90%截止)进行过滤,得到特性粘度0.62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a)。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b)的制备)
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a)的制造工序,调节第3酯化反应的滞留时间,除此之外以同样的方法将特性粘度调整至0.580dl/g,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b)。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c)的制备)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a)用旋转型真空聚合装置,在0.5mmHg的减压下、以220℃改变时间地进行固相聚合,制作特性粘度0.75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c)。
(聚氨酯树脂的聚合)
在具备搅拌机、Dimroth冷凝器、氮气导入管、硅胶干燥管、及温度计的4口烧瓶中投入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72.96质量份、二羟甲基丙酸12.60质量份、新戊二醇11.74质量份、数均分子量2000的聚碳酸酯二醇112.70质量份、及作为溶剂的乙腈85.00质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5.00质量份,在氮气气氛下、在75℃下进行3小时搅拌,确认反应液达到规定的胺当量。接着,将该反应液降温至40℃后,添加三乙胺9.03质量份,得到聚氨酯预聚物D溶液。接着,在具备可高速搅拌的均质分散机的反应容器中添加水450g,调整至25℃,边以2000min-1搅拌混合,边添加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来进行水分散。然后,在减压下去除乙腈和水的一部分,从而制备固体成分35质量%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A)。
(水溶性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合)
在具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回流冷却器、滴液漏斗和搅拌机的烧瓶中投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0质量份、碳二亚胺化催化剂的3-甲基-1-苯基-2-磷杂环戊烯-1-氧化物4质量份,在氮气气氛下、在180℃下进行10小时搅拌,得到异氰酸酯末端异佛尔酮碳二亚胺(聚合度=5)。接着,使所得碳二亚胺111.2g、聚乙二醇单甲基醚(分子量400)80g在100℃下反应24小时。向其中在50℃下缓慢加入水,得到固体成分40质量%的黄色透明的水溶性碳二亚胺化合物(B)。
(易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下述涂剂混合,制作涂布液。
(有机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0质量%)
(硬涂涂布液a的制备)
在硬涂材料(JSR株式会社制、Opstar(注册商标)Z7503、浓度75%)100重量份中添加流平剂(BYK Japan KK制、BYK307、浓度100%)0.1重量份,用甲基乙基酮稀释,制备固体成分浓度40重量%的硬涂涂布液a。
(实施例1)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粒料(a)供给至挤出机,以285℃进行熔解。将该聚合物用不锈钢烧结体的滤材(公称过滤精度10μm颗粒95%截止)过滤,从喷嘴挤出成片状,然后,用静电施加浇注法,与表面温度30℃的铸造鼓接触以进行冷却固化,制作未拉伸薄膜。用加热辊,将该未拉伸薄膜均匀加热至75℃,用非接触加热器加热至85℃,进行1.4倍的辊拉伸(纵向拉伸)。在所得单轴拉伸薄膜上通过辊涂法在双面涂布上述易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然后以80℃干燥20秒。需要说明的是,以最终(双轴拉伸后)的干燥后的涂布量为0.06g/m2的方式调整。然后,导入到拉幅机中以105℃进行预热后,以95℃横向拉伸至4.0倍,进行宽度固定,以230℃施加5秒的热定型,进而以180℃在宽度方向上进行4%松弛,从而得到厚度50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表2。
(实施例2~3)
变更为表1中记载的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4)
将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变更为4.4倍、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2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5~6)
如表1中记载那样变更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7)
将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变更为5.5倍、热定型温度变更为19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8~9)
如表1中记载那样变更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除此之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10)
实施例5的制造工序中,沿长度方向拉伸后在100℃下实施10%的松弛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11)
实施例5的制造工序中,在热定型后在200℃下打开夹具,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进行松弛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以长度方向的松弛率为3%的方式调整拉幅机速度和卷取辊速度。宽度方向的松弛设为自由状态。
(实施例12)
将长度方向拉伸时的温度变更为75℃、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2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13)
将长度方向拉伸时的温度变更为75℃、变更为拉伸倍率1.2倍进行拉伸后,沿宽度方向变更为拉伸倍率5.0倍进行拉伸,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3的长度方向的拉伸设为2段拉伸,将其第1段的拉伸倍率设为1.2倍,将第2段的拉伸倍率设为1.67倍,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总计的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约2.0倍。
(实施例15)
将宽度方向拉伸时的预热温度变更为95℃、热定型温度变更为19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2的宽度方向的拉伸设为2段拉伸,将该第1段的拉伸倍率设为1.5倍、第2段的拉伸倍率设为4.0倍,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19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总计的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6.0倍。
(实施例17~18)
如表2中记载那样,变更厚度,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19)
实施例1的制造工序中未进行宽度方向的松弛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实施例20)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未拉伸薄膜后,将未拉伸薄膜用拉幅机在75℃下预热,在85℃下横向拉伸至1.4倍。在所得单轴拉伸薄膜上通过辊涂法在双面涂布上述易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后,以80℃干燥20秒。需要说明的是,以最终(双轴拉伸后)的干燥后的涂布量为0.06g/m2的方式调整。使用加热辊均匀加热至105℃,用非接触加热器加热至95℃,进行辊拉伸(纵向拉伸)至4.0倍。进行宽度固定,以230℃施加5秒的热定型,得到厚度50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比较例1)
未进行长度方向的拉伸,仅进行宽度方向的拉伸,作为横向单轴拉伸,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比较例2)
未进行长度方向的拉伸,仅进行宽度方向的拉伸,作为横向单轴拉伸,除此之外与实施例7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比较例3~7)
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20℃,采用表1中记载的PET粒料、表2中记载的厚度,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比较例3~7如前所述是与实施例1相比热定型温度低、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在优选条件范围内不能说最佳的各条件水平的组合,如表2中记载那样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增加,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大,层叠硬涂层后的铅笔硬度小于各实施例。
(比较例8)
将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变更为2.7倍、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2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比较例9)
将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变更为3.4倍,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比较例10)
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10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比较例11)
将长度方向的拉伸温度变更为13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3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比较例12)
将宽度方向预热温度变更为12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比较例13)
将宽度方向拉伸倍率变更为5.5倍、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3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3同样操作,得到聚酯薄膜。
用Mayer棒,在上述制作的薄膜的一个面上涂布硬涂涂布液a,使得干燥后的膜厚成为5μm,以80℃干燥1分钟后,照射紫外线(累积光量200mJ/cm2),得到硬涂膜。
将该硬涂膜经由25μm厚的粘合层贴合于有机EL组件,制作图1中的能在相当于弯曲半径的半径为3mm的整个中央部对折的智能手机型的折叠型显示器。硬涂膜经由折叠部分配置于连续的1张显示器的表面,以使硬涂层位于该显示器的表面的方式进行配置。使用各实施例的硬涂膜时,满足作为能在中央部对折折叠而移动的智能手机的动作和可视性。另外,不存在因外力使表面产生凹坑的情况。另一方面,使用各比较例的硬涂膜的折叠型显示器随着使用频率增加而感到在显示器的折叠部逐渐产生图像的失真,不太优选。另外,也有时在表面确认到凹坑、划痕。
[表1]
[表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使用了本发明中的折叠型显示器用聚酯薄膜、硬涂膜的折叠型显示器维持量产性、且重复折叠位于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的聚酯薄膜、硬涂膜后也不发生变形,因此,不产生显示器的折叠部分处的图像的失真。特别是搭载有使用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硬涂膜作为表面保护薄膜的折叠型显示器的移动终端设备或图像显示装置提供美丽的图像,富于功能性,移动性等便利性优异。
附图标记说明
1:折叠型显示器
11:弯曲半径
2: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保护薄膜用聚酯薄膜
21:折叠部
22:弯曲方向(与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型显示器,其具有:满足下述条件的聚酯薄膜的表面保护薄膜和偏振片,
所述聚酯薄膜是双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在所述聚酯薄膜的至少单面具有易粘接层,
在所述聚酯薄膜的至少单面具有厚度为1~50μm的硬涂层,
所述聚酯薄膜的最大热收缩率为6%以下,
所述聚酯薄膜的慢轴与偏振片的吸收轴所呈的角度为10~80度,
(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06,
(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
(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
(4)密度为1.383g/cm3以上,
此处,弯曲方向是指与折叠聚酯薄膜时的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聚酯薄膜的面内延迟量(Re)为3000~300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为85%以上、且雾度为3%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易粘接层的涂布量为0.005g/m2~0.2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易粘接层含有选自由聚酯系树脂、聚醚聚氨酯系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水溶性或水分散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易粘接层含有选自由三聚氰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和碳二亚胺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水溶性或水分散性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易粘接层含有平均粒径为2μm以下的细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细粒为选自由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硫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滑石、高岭土、粘土、磷酸钙、云母、锂蒙脱石、氧化锆、氧化钨、氟化锂、氟化钙、苯乙烯系颗粒、丙烯酸系颗粒、三聚氰胺系颗粒、苯并胍胺系颗粒、以及有机硅系颗粒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硬涂层含有选自由丙烯酸系树脂、硅氧烷系树脂、无机混合物系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系树脂、聚酯丙烯酸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
CN202080023438.5A 2019-02-08 2020-01-15 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Active CN1136148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1187 2019-02-08
JP2019021187 2019-02-08
JP2019-083808 2019-04-25
JP2019083808 2019-04-25
JP2019130039 2019-07-12
JP2019-130039 2019-07-12
PCT/JP2020/001044 WO2020162120A1 (ja) 2019-02-08 2020-01-15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4815A CN113614815A (zh) 2021-11-05
CN113614815B true CN113614815B (zh) 2024-05-14

Family

ID=7194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438.5A Active CN113614815B (zh) 2019-02-08 2020-01-15 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4226B2 (zh)
EP (1) EP3923263A4 (zh)
JP (1) JPWO2020162120A1 (zh)
KR (1) KR20210126046A (zh)
CN (1) CN113614815B (zh)
TW (1) TWI830866B (zh)
WO (1) WO20201621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25514A (ko) 2019-02-08 2021-10-1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과 그 용도
KR102273083B1 (ko) * 2019-05-08 2021-07-05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16132A (ko) * 2019-05-28 2022-02-0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적층 필름 및 그 용도
US11939499B2 (en) 2019-05-28 2024-03-26 Toyobo Co., Ltd. Multilayer film and use of same
CN113874191B (zh) 2019-05-28 2024-03-12 东洋纺株式会社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WO2021010159A1 (ja) * 2019-07-12 2021-01-21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WO2021010158A1 (ja) * 2019-07-12 2021-01-21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US11551584B2 (en) * 2019-10-28 2023-01-10 Skc Co., Ltd. Polyester film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same
JP2023032119A (ja) * 2021-08-26 2023-03-09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
CN114778339B (zh) * 2022-04-11 2022-11-25 江苏鼎盛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降低误差的高低温耐久测试分析方法
WO2023248877A1 (ja) * 2022-06-22 2023-12-28 東洋紡株式会社 偏光子保護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24058059A1 (ja) * 2022-09-16 2024-03-21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WO2024071233A1 (ja) * 2022-09-29 2024-04-04 大倉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7323A (ja) * 1983-11-01 1985-05-31 Toray Ind Inc 液晶表示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65887A (ja) * 2012-09-10 2014-04-17 Toyobo Co Ltd 光学用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WO2014203894A1 (ja) * 2013-06-19 2014-12-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6010134A1 (ja) * 2014-07-18 2016-0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一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センサーフィルム、飛散防止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一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8003963A1 (ja) * 2016-07-01 2018-01-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WO2018070132A1 (ja) * 2016-10-12 2018-04-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124367A (ja) * 2017-01-31 2018-08-09 東レ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シート
WO2018150940A1 (ja) * 2017-02-20 2018-08-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4984A (en) 1980-01-24 1981-08-21 Nippon Kanko Shikiso Kenkyusho:Kk Bichromic pigment for yellow liquid crystal
JPS5995513A (ja) 1982-11-25 1984-06-01 Toray Ind Inc 液晶表示セル
JPS60203422A (ja) 1984-03-28 1985-10-15 Teijin Ltd 2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S60228568A (ja) 1984-04-26 1985-11-13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用二色性染料
JPS619619A (ja) 1984-06-25 1986-01-17 Toray Ind Inc 液晶表示素子用−軸配向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トフイルム
JPS63301850A (ja) 1988-01-13 1988-12-08 Nippon Kanko Shikiso Kenkyusho:Kk アゾ化合物からなる液晶用二色性色素
CA2094434A1 (en) 1992-04-30 1993-10-31 Tomoyuki Kotani Biaxially oriented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for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DE4408171A1 (de) 1994-03-11 1995-09-14 Basf Ag Neue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ine Verbindungen
JPH10316783A (ja) 1998-05-13 1998-12-02 Toyobo Co Ltd フィルム
KR100663661B1 (ko) 2000-01-24 2007-01-03 롤리크 아게 측쇄 광가교결합성 그룹을 함유하는 광활성 폴리이미드, 폴리아미드 산 또는 폴리아미드 산 에스테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배향층, 광학 소자 및 광학 또는 전자 광학 장치
DE10016524A1 (de) 2000-04-03 2001-10-04 Basf Ag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e
JP2001324603A (ja) 2000-05-15 2001-11-22 Toyobo Co Ltd ブラウン管反射防止用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1350021A (ja) 2000-06-06 2001-12-21 Sumitomo Chem Co Ltd 薄型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00632B2 (ja) 2000-08-30 2012-03-21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材料、光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733958B2 (en) 2000-08-30 2004-05-11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Inc. Material for photo-alignment layer, photo-alignment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2178400A (ja) 2000-12-18 2002-06-26 Teijin Ltd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EP1350613A4 (en) 2000-12-01 2005-10-19 Teijin Ltd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OIL
JP4534107B2 (ja) 2001-01-30 2010-09-01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EP1229066A1 (en) 2001-02-05 2002-08-07 Rolic AG Photoactive polymer
JP4803412B2 (ja) 2001-03-14 2011-10-26 Dic株式会社 マレイミド誘導体を含有する光配向材料及び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JP2002303722A (ja) 2001-04-04 2002-10-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補償シート
JP4058481B2 (ja) 2001-04-12 2008-03-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3840937B2 (ja) 2001-09-17 2006-11-01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一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離型フィルム
JP2003114325A (ja) 2001-10-03 2003-04-18 Nitto Denko Corp 積層1/4波長板、円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TW200305505A (en) 2002-02-19 2003-11-01 Nitto Denko Corp Stacked phase shift sheet, stacked polarizing plat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CN100422773C (zh) 2002-02-19 2008-10-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包含至少两层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层压延迟片的制造方法
JP4507490B2 (ja) 2002-12-26 2010-07-21 チッソ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フィルム
JP2004299101A (ja) 2003-03-28 2004-10-28 Toray Ind Inc 表面保護用透明積層フィルム
JP4341904B2 (ja) 2003-09-12 2009-10-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異方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7763330B2 (en) 2003-11-06 2010-07-2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Dichroic guest-host polarizer comprising an oriented polymer film
JP5031177B2 (ja) 2003-11-26 2012-09-19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蒸着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4721721B2 (ja) 2004-02-18 2011-07-13 株式会社Adeka 重合性化合物及び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重合性液晶組成物
JP2005331909A (ja) 2004-04-22 2005-12-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113203A (ja) 2004-10-13 2006-04-27 Nitto Denko Corp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楕円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888690B2 (ja) 2004-12-27 2012-02-29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GB0505517D0 (en) 2005-03-17 2005-04-27 Dupont Teijin Films Us Ltd Coated polymeric substrates
US20090068472A1 (en) 2005-03-23 2009-03-12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an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optical film obtained by the production method
JP5200325B2 (ja) 2005-04-04 2013-06-0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湿式成膜法により形成された異方性色素膜及び偏光素子
JP4946151B2 (ja) 2005-06-10 2012-06-06 Jn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
TW200712579A (en) * 2005-08-12 2007-04-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otect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and polarizing plate
JP2007076839A (ja) 2005-09-15 2007-03-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1502B2 (ja) 2005-09-29 2011-03-30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および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JP5145660B2 (ja) 2005-10-18 2013-02-20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光学素子、その製造方法
JP5186734B2 (ja) 2005-10-18 2013-04-24 Dic株式会社 アゾ化合物、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4816003B2 (ja) 2005-10-28 2011-11-16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光学素子、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19415A (ja) 2005-10-31 2007-05-17 Adeka Corp 縮合環を有する重合性液晶化合物並びに該重合性液晶化合物の単独重合物及び共重合物
TWI406061B (zh) 2005-11-10 2013-08-21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學異向體及其製法
JP4935982B2 (ja) 2005-11-10 2012-05-23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学異方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33184A (ja) 2005-11-10 2007-05-31 Nippon Kayaku Co Ltd 新規偏光素子用光配向膜
JP4545095B2 (ja) 2006-01-11 2010-09-15 株式会社Adeka 新規重合性化合物
JP2008149577A (ja) 2006-12-18 2008-07-03 Kaneka Corp シート、積層体、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更には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93074A (ja) 2007-10-11 2009-04-30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076810B2 (ja) 2007-10-31 2012-11-21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及び光学異方体
JP5257023B2 (ja) 2007-11-29 2013-08-07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78429B2 (ja) 2008-12-25 2015-03-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異方性膜用アゾ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組成物、異方性膜及び偏光素子
WO2010100917A1 (ja) 2009-03-05 2010-09-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53976B2 (ja) 2009-03-26 2012-0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異方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594860B2 (ja) 2009-03-27 2014-09-2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加工方法、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保護フィルム
US20160025910A1 (en) 2009-05-01 2016-01-2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er
JP5244848B2 (ja) 2009-05-01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5644064B2 (ja) 2009-06-09 2014-12-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偏光板
KR101388275B1 (ko) 2009-07-08 2014-04-22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도전성 필름, 전자 기기 및 터치 패널
JP4888853B2 (ja) * 2009-11-12 2012-02-29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液晶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154134A (ja) 2010-01-26 2011-08-1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5511730B2 (ja) 2010-09-03 2014-06-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的パネル組立体の連続的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5701679B2 (ja) 2010-09-03 2015-04-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矩形形状のパネルに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を順次的に貼り付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JP5478553B2 (ja) 2010-09-03 2014-04-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連続ウェブ状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1205B1 (ja) 2010-09-03 2011-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361941B2 (ja) 2010-09-03 2013-12-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積層体ストリッ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502023B2 (ja) 2010-09-03 2014-05-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474869B2 (ja) 2010-09-03 2014-04-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を有する積層体ストリップ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2107080A (ja) 2010-11-15 2012-06-07 Toray Ind Inc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770665B2 (ja) 2011-03-28 2015-08-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有機デバイス、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3649791B (zh) * 2011-05-18 2016-03-02 东洋纺株式会社 适用于三维图像显示应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偏光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TW201311743A (zh) 2011-07-07 2013-03-16 Sumitomo Chemical Co 光反應性液晶配向劑、與液晶配向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564598B (zh) 2011-10-12 2017-01-01 Sumitomo Chemical Co A polarizing film, a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the like
JP2013114131A (ja) 2011-11-30 2013-06-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位相差層形成用の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182858B2 (ja) 2011-12-28 2017-08-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およ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WO2013100042A1 (ja) * 2011-12-28 2013-07-04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524580B1 (ko) 2012-01-31 2015-06-01 도레이 필름 카코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도전성 필름, 터치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102129135B1 (ko) 2012-02-28 2020-07-01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막, 원편광판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JP5908752B2 (ja) 2012-03-09 2016-04-26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基材用積層体
WO2013133451A1 (ja) 2012-03-09 2013-09-12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基材用積層体
JP2014170221A (ja) * 2013-02-07 2014-09-18 Nitto Denko Corp 円偏光板および屈曲可能な表示装置
JP2014186210A (ja) 2013-03-25 2014-10-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4206682A (ja) 2013-04-15 2014-10-3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n−Cell型偏光子のオーバーコート層形成用樹脂組成物、In−Cell型積層偏光子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素子
JP6502006B2 (ja) 2013-06-25 2019-04-17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横電界駆動型液晶表示素子用液晶配向膜を有する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5030157A (ja) 2013-08-01 2015-02-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768853B2 (ja) 2013-09-24 2015-08-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
JP2015129210A (ja) 2014-01-06 2015-07-16 大阪有機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カルボン酸型光配向材料
JP6086884B2 (ja) 2014-01-28 2017-03-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JP2015174357A (ja) 2014-03-17 2015-10-0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6297379B2 (ja) 2014-03-26 2018-03-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フィルム、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センサーフィルム、ガラス飛散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5232120A (ja) 2014-05-16 2015-12-24 東レ株式会社 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JP6246078B2 (ja) 2014-06-13 2017-12-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応用
KR102256084B1 (ko) 2014-08-04 2021-05-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5880642B2 (ja) 2014-08-06 2016-03-09 東洋紡株式会社 光学用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1659161B1 (ko) 2014-09-03 2016-09-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6090925A (ja) 2014-11-10 2016-05-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センサー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160103682A (ko) 2015-02-25 2016-09-0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하드코팅 필름의 제조방법
JP7016604B2 (ja) 2015-07-17 2022-02-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体、折り畳み式画像表示装置
CN106715121A (zh) 2015-07-17 2017-05-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用层积体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6578780B2 (ja) 2015-07-17 2019-09-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体、及び、折り畳み式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67819A (ja) 2015-09-28 2017-04-06 東レ株式会社 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US11137523B2 (en) 2015-11-27 2021-10-05 Skc Co., Ltd. Polarizer prot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102655116B1 (ko) 2015-12-08 2024-04-08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필름
MX2018007872A (es) 2015-12-28 2019-01-31 Toyo Boseki Pelicula de poliester en capas.
JP2018010086A (ja) 2016-07-12 2018-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転写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転写フィルム、転写フィルムロール、及び、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2018022060A (ja) 2016-08-04 2018-02-08 東洋紡株式会社 長尺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エレクトレット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6932420B2 (ja) 2016-08-15 2021-09-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剤組成物、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剤層、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
KR20180034056A (ko) 2016-09-27 2018-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용 윈도우 및 표시 장치
JP7021887B2 (ja) 2016-09-30 2022-02-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4407470A (zh) 2016-10-05 2022-04-2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聚酯薄膜
JP2018072663A (ja) * 2016-11-01 2018-05-10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US10303218B2 (en) 2017-02-01 2019-05-28 Apple Inc. Foldable cover and displa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159285A1 (ja) * 2017-03-02 2018-09-07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の表面保護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CN110383122B (zh) 2017-03-31 2022-05-27 东洋纺株式会社 偏振片保护膜、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JP7187764B2 (ja) 2017-06-21 2022-12-13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20240034853A (ko) 2017-07-31 2024-03-1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렉시블 화상 표시 장치용 적층체 및 플렉시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210125514A (ko) 2019-02-08 2021-10-1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과 그 용도
US11939499B2 (en) 2019-05-28 2024-03-26 Toyobo Co., Ltd. Multilayer film and use of same
CN113874191B (zh) 2019-05-28 2024-03-12 东洋纺株式会社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KR20220013564A (ko) 2019-05-28 2022-02-04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도전성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과 그 용도
KR20220016132A (ko) 2019-05-28 2022-02-0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적층 필름 및 그 용도
US20220236468A1 (en) 2019-05-30 2022-07-28 Toyobo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KR20220011703A (ko) 2019-05-30 2022-01-2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딩형 디스플레이용 편광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7323A (ja) * 1983-11-01 1985-05-31 Toray Ind Inc 液晶表示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65887A (ja) * 2012-09-10 2014-04-17 Toyobo Co Ltd 光学用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WO2014203894A1 (ja) * 2013-06-19 2014-12-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6010134A1 (ja) * 2014-07-18 2016-0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一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センサーフィルム、飛散防止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一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8003963A1 (ja) * 2016-07-01 2018-01-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WO2018070132A1 (ja) * 2016-10-12 2018-04-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124367A (ja) * 2017-01-31 2018-08-09 東レ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シート
WO2018150940A1 (ja) * 2017-02-20 2018-08-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2120A1 (ja) 2020-08-13
EP3923263A1 (en) 2021-12-15
CN113614815A (zh) 2021-11-05
JPWO2020162120A1 (ja) 2021-12-09
US20220164003A1 (en) 2022-05-26
EP3923263A4 (en) 2022-11-09
KR20210126046A (ko) 2021-10-19
US11934226B2 (en) 2024-03-19
TW202039656A (zh) 2020-11-01
TWI830866B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14815B (zh) 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TWI806674B (zh) 顯示器用聚酯薄膜及硬塗薄膜
WO2020162119A1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6940004B2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
CN113874211B (zh) 透明导电性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CN113874191B (zh)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CN113874212B (zh) 层叠薄膜及其用途
CN113924331A (zh) 聚酯薄膜、层叠薄膜及其用途
JP744799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WO2021182191A1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7480581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WO2024058059A1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WO2024058057A1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2023061931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WO2024058058A1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2020185789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2023032119A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