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681A - 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3681A
CN113573681A CN202080019541.2A CN202080019541A CN113573681A CN 113573681 A CN113573681 A CN 113573681A CN 202080019541 A CN202080019541 A CN 202080019541A CN 113573681 A CN113573681 A CN 113573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ed main
bed
hammock
careg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95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3681B (zh
Inventor
味冈淳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bao Be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obao Be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bao Be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obao Be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10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9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3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3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25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 A61G7/1036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facilitat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the patient, e.g. using flaps or additional til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49Attachment, 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means for patients
    • A61G7/1057Supported platforms, frames or sheets for patient in lying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13Lifting of patients by
    • A61G7/1015Cables, chains or co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13Lifting of patients by
    • A61G7/1019Vertical extending columns or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25Lateral movement of patients, e.g. horizontal transfer
    • A61G7/1034Rollers, rails or other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4Devices carried or supported by
    • A61G7/1042Rail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4Devices carried or supported by
    • A61G7/1046Mobile bases, e.g. having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49Attachment, 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means for patients
    • A61G7/1051Flexible harnesses or s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63Safety means
    • A61G7/1065Safety means with electronic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30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 A61G2200/32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ly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将需要护理者从护理装置上移动到配置在床旁边的医疗·护理设备上的护理装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床主体22,在上表面具有衬垫部23;一方以及另一方的支承台11、12,支承床主体22的两端;支柱13a、13b、14a、14b,相对于衬垫部23向上方延伸设置;以及升降装置16,使床主体22以及支柱13a、13b、14a、14b升降,在支柱13a、13b、14a、14b上安装有吊起构件95,通过升降装置16,当床主体22上升时支柱13a、13b、14a、14b下降,当使床主体22下降时使支柱13a、13b、14a、14b上升,当使支柱13a、13b、14a、14b下降时,使吊起构件95的最下部移动到比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更靠下方。

Description

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装置,详细地说涉及能够容易地将需要护理者从护理装置上移动到配置在床旁边的例如轮椅、担架、简易浴缸等其它医疗·护理设备的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容易地将需要护理者从护理装置例如护理床上移动到配置在床旁边的轮椅等其它医疗·护理设备的护理装置,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带机器人的护理装置。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带机器人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装置是护理床,所述护理床为如下的构成:具有:床主体;以及支承所述床主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一方以及另一方的支承台,所述床主体具备具有需要护理者能够躺下的预定面积以及厚度的矩形的衬垫部,在所述一方以及另一方的支承台上设置有从所述床主体突出的支柱以及使所述支柱以及所述床主体升降的升降装置,在所述支柱的上方设置有装拆自如地安装悬架构件的安装部,当所述床主体上升时,所述衬垫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距离缩小,当所述床主体下降时,所述衬垫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距离拉开,所述悬架构件具有能够沿远离所述床主体的方向滑动并且构成用于吊起所述需要护理者的吊起构件的一对带体,所述一对带体沿着所述一方的支承台侧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另一方的支承台侧的所述安装部之间的长边方向安装,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将所述需要护理者吊起到所述衬垫部的向上方,其后使所述悬架构件沿横向滑动,由此使所述需要护理者滑动到位于所述床主体旁边的其它医疗·护理设备的位置侧,进而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向下方下降能够使所述需要护理者移动到其它医疗·护理设备。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护理机器人支援躺在床上的需要护理者向轮椅等换乘的发明。根据下述专利文献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明包括:将在两端部形成有由机器人臂保持的被保持部的床单铺到床上的步骤;使需要护理者躺到所述床单上的步骤;将机器人以及机器人臂相对于所述需要护理者定位的步骤;使所述机器人朝向所述床前进并通过所述臂保持所述被保持部的步骤;使所述臂上升预定量的步骤;以及在使所述臂上升了预定量的状态下使所述机器人从所述床后退的步骤。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在利用护理用升降机将病人、残疾人等吊起或悬挂并移动时使用的护理升降机用吊具的发明,根据下述专利文献3的发明,其是一种带式的护理升降机用吊具,由在两端部都具备相对于护理升降机架子自如悬挂的钩挂部的腿带和躯干带构成,使上述腿带为如下的构成:在中央部设置有腿支承部,在该腿支承部的左右两侧且与设置在上述两端部的钩挂部的各个之间,设置有能够使上述躯干带的两端部侧穿通的躯干带穿通口,在将躯干带的两端部穿通过这些各个穿通口后,将两端的钩挂部悬挂到护理升降机架子上。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205662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0610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0385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了使需要护理者从护理床向轮椅移动的装置,但是由于仅通过床主体与吊起构件的移动使需要护理者移动到轮椅等上,所以如果不正确地进行这些床主体与吊起构件的移动,则存在有可靠地移动到轮椅等上变得困难的情况。另外,在仅通过这样的床主体与吊起构件的移动而进行所述需要护理者的移动困难的情况是使用吊起构件、带体等的伸缩等进行的所述需要护理者的移动。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以及3中虽然公开了使需要护理者从护理床向轮椅移动的装置,但是这些装置存在有如下这样的问题:无法消除需要护理者的落下等担心,此外需要护理者操作护理机器人等的劳力也是必要的,另外,维持费用也是高昂的。
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以往技术的问题反复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通过床主体以及各支柱的移动而能够简易且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等护理者的负担尤其是换乘时的负担的情况下将需要护理者移动到轮椅、担架、简易浴缸等配置在床旁边的其它医疗·护理设备的机构的护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装置具有:床主体,在上表面具备具有需要护理者能够躺下的预定面积以及厚度的矩形的衬垫部;支承台,支承所述床主体;支柱,相对于所述床主体的所述衬垫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以及升降装置,使所述床主体以及所述支柱升降,在所述支柱上安装有吊起需要护理者的吊起构件,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当所述床主体上升时所述支柱下降,并且当使所述床主体下降时使所述支柱上升,当使所述支柱下降时,使安装于所述支柱的所述吊起构件的至少最下部的位置移动到预定的位置。
另外,第二方式的护理装置,在第一方式的护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当使所述支柱下降时,使安装于所述支柱的所述吊起构件的至少最下部移动到比所述床主体的所述衬垫部上表面更靠下方。
另外,第三方式的护理装置,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护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柱上安装有悬架构件,所述悬架构件在使所述吊起构件远离所述床主体的方向上滑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支柱,所述吊起构件在通过所述悬架构件移动到远离所述床主体的预定位置后,随着所述支柱的升降能够升降。
另外,第四方式的护理装置,在第三方式的护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柱上设置有梁构件,所述悬架构件安装于所述梁构件。
另外,第五方式的护理装置,在第一方式~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护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柱的与所述床主体相反侧的端部,以沿着所述床主体的长边方向的方式设置有棒状体。
另外,第六方式的护理装置,在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护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起构件以至少四点被支承的方式安装。
另外,第七方式的护理装置,在第-方式~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护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垫部形成有开口部,在所述床主体设置有储水槽。
另外,第八方式的护理装置,在第一方式~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护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台能够与所述床主体分离,所述支承台与所述床主体能够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式的护理装置,由于吊起构件的至少最下部的位置能够移动到预定的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利用例如设置于床主体的储水槽等位于比衬垫部更低的位置的其它医疗·护理装置进行入浴等,另外,也变得容易进行护理。
另外,根据第二方式的护理装置,由于能够将吊起构件下降到比床主体的衬垫部上表面更靠下方,所以能够容易地利用例如设置于床主体的储水槽等位于比衬垫部更低的位置的其它医疗·护理装置进行入浴等,另外,也变得容易进行护理。
另外,根据第三方式的护理装置,由于能够通过悬架构件将吊起构件移动到从床主体离开的位置,另外能够将吊起构件下降到比床主体的衬垫部更靠下方,所以容易进行向例如轮椅等位于比衬垫部更低的位置的其它医疗·护理装置的移动,另外,也变得容易进行护理。
另外,根据第四方式的护理装置,将梁构件设置于支柱,通过该梁构件设置悬架构件,由此悬架构件变得更容易安装,也能够更稳定地进行移动。
另外,根据第五方式的护理装置,通过在床主体的上部设置棒状体,能够采用悬挂吊起构件、安装防湿防寒罩等利用方法。
另外,根据第六方式的护理装置,通过例如在矩形的吊起构件的4角等四点悬挂吊起构件,能够更稳定地吊起需要护理者。
另外,根据第七方式的护理装置,通过在床主体设置储水槽,能够作为浴缸使用。
另外,根据第八方式的护理装置,由于能够将支承台与床主体分开设置,所以针对已有的床也能够设置升降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的使用情况的立体图,图2B是示出其它使用情况的立体图。
图3A以及图3B是示出使用了升降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的断面结构的图,图3C是框图,图3D是示出动作条件等的图。
图4A是示出吊床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图4B是示出图4A所示的吊床的使用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5A是示出另外的吊床的带体的固定状态的立体图,图5B是图4A的VB部的放大图。
图6是安全装置的框图。
图7是示出吊床的变型示例2的图,图7A以及图7B是示出吊起构件轨道的使用情况的图,图7C、图7D是示出吊起构件安装部的使用情况的图。
图8A、图8B是示出吊床的变型示例3的俯视图,图8C~图8E是进一步示出其它变型示例的俯视图。
图9A~图9C是说明使用变型示例1的护理装置进行翻身的情况的图。
图10A~图10C是示出将变型示例2的吊起构件安装部用于床主体的情况的图。
图11A是实施方式2的护理床的立体图,图11B以及图11C是升降机构的立体图。
图12A是示出在升降机构设置有加强构件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12B是示出使图12A的加强构件移动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2C是示出其它加强构件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13A~图13D是依次示出将需要护理者从实施方式3的护理床移动到轮椅时的动作的图,图13E以及图13F分别是说明使悬架构件滑动并拉出的状态以及收纳的状态的图,图13G以及图13H是示出其它悬架构件以及卡爪构件的图。
图14A~图14G是示出翻倒防止机构以及滑动罩的使用情况的图。
图15A~图15C是示出使用了防湿防寒罩的情况的图。
图16A以及图16B是示出使用了其它升降装置的护理床的断面结构的图,图16C是框图,图16D是示出动作条件等的图,图16D是示出使用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7A~图17C是示出将储水槽沿横向移动了的情况的护理床的使用情况的图。
图18A以及图18B是示出支柱为两根的情况的护理床的图,图18C以及图18D是示出支柱为一根的情况的护理床的图。
图19是依次示出使需要护理者从护理床移动到轮椅时的动作的图,图19A是参考示例,图19B以及图19C分别是变型示例5以及6的示例。
图20A~图20C是示出变型示例7的护理床的立体图。
图21示出了变型示例8的升降机构,图21A是示出折叠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1B是示出折叠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2示出了变型示例9的护理装置,图22A是立体图,图22B是图22A的XXIIB-XXIIB线处的剖视图,图22C是示出将垫子(mat)竖立设置后的状态的、与图22B对应的剖视图,图22D是示出使垫子竖立设置的其它工序的剖视图,图22E是示出将垫子收容了的状态的、与图22B对应的剖视图。
图23示出了变型示例10的护理装置,图23A是立体图,图23B是侧视图,图23C是使用了调节靠背角度(reclining)机构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4是设置有栅栏构件的护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5示出了变型示例11的护理装置,图25A是侧视图,图25B是示出了使床主体以及棒状体伸长了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5C是示出了缩短了床主体以及棒状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6是示出了吊床床单的俯视图。
图27示出了变型示例12的护理装置,图27A是立体图,图27B是图27A的XXVIIB-XXVIIB线处的剖视图,图27C是示出了其它形状的与图27B对应的剖视图,图27D是进一步示出了其它形状的与图27B对应的剖视图。
图28示出了变型示例13的护理装置,图28A是未使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动作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28B是使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动作了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29A是示出了将花洒头支架设置在床头板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29B是示出了花洒头支架的立体图。
图30示出了变型示例14的护理装置,图30A是立体图,图30B是示出了将储水槽的蛇纹管缩短的状态的图30A的XXXB-XXXB线处的剖视图,图30C是示出了将储水槽的蛇纹管伸长了的状态的与图30B对应的剖视图,图30D是示出了储水槽的蛇纹管的其它构成的将蛇纹管伸长了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0E是示出了将图30D的储水槽的蛇纹管伸长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1示出了变型示例15的护理装置,图31A是立体图,图31B是图31A的XXXIB-XXXIB线处的剖视图。
图32示出了变型示例16的护理装置,图32A是示出了使需要护理者从护理床移动到轮椅时的动作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32B~图32D是示出悬架构件以及结合构件的动作的局部放大图,图32E是图32B的XXXIIIB-XXXIIIB线处的剖视图,图32F是按压了开关后的状态的与图32E对应的剖视图,图32F、图32G是示出其它开关机构的图。
图33A、图33B是示出了变型示例17的护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34A~图34C是示出连杆机构的示意图。
图35是示出传感器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36是实施方式4的带驱动装置的说明图。
图37是图36的吊床位于高位置时的说明图。
图38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1的说明图。
图39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2的说明图。
图40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3的说明图。
图41是实施方式5的吊床升降装置的说明图。
图42是图41的立体图。
图43是图41的吊床升降装置的部分立体图。
图44是实施方式5的变型示例1的说明图。
图45是实施方式5的变型示例2的说明图。
图46是实施方式5的变型示例3的说明图。
图47是实施方式5的变型示例4的说明图。
图48是实施方式5的变型示例5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护理装置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例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护理装置的实施方式,不是将本发明特定为这些方式,也能够同等地应用于权利要求所包含的其它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3对作为实施方式1的护理装置的护理床10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10具备:用于需要护理者睡觉的床主体22;以及支承床主体22的至少一个支承台,在实施方式1中,一对支承台11、12配置在床主体22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床主体22设置有储水槽28,此外,以覆盖该储水槽28的方式具备格子状的框体33、垫子36。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床主体22设置有作为构成用于使该床主体22升降的升降装置16的床侧升降装置的床用驱动器(actuator)104以及通过该床用驱动器104运转的四联杆结构(pantograph)106,在后面对它们进行详细叙述。另外,构成升降装置16的床用驱动器104具备众所周知的电动驱动器,但是只要是能够使床主体22升降的驱动器,例如也可以使用千斤顶或绞车机构等。该千斤顶或绞车机构既可以是电动的也可以是手动的,如果是电动的,则护理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升降,如果是手动的,则能够低价格地制造。此外,也可以组合电动与手动,在停电等时用电动不能进行时用手动能够进行升降。另外,该驱动器、千斤顶、绞车机构由于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下,对各构成进行说明。
接着,对一对支承台11、12进行说明。另外,一对支承台11、12配置在床主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构成由于是共通的,所以以一方的支承台11(以下只称为″支承台″)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支承台11形成为长方体,在与床主体22的长边方向成直角的宽度方向上与床主体22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如图3所示,在其内部具有收纳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省略了100b的图示)的空间,所述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作为构成使支柱13a、13b升降的升降装置16的支柱侧升降装置。在该长方体的矩形的上表面11a分别形成有一对上表面贯通口11a1,通过与支柱13a、13b连接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动作的动作部102a、102b(省略了102b的图示)贯通该上表面贯通口11a1并可上下移动(另外,省略了动作部102b侧的图示)。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升降装置16,由床侧升降装置以及支柱侧升降装置构成。
另外,在矩形的上表面11a的周围形成有各侧面部,在该各侧面部的与上表面11a相对的下方侧设置有底面11f。该底面11f是设置在房间内的地面上的部分。因此,在底面上,可以在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设置数个脚部(脚轮)17(参照图6)。通过设置脚部,能够抑制对地面造成损伤。另外,通过使用可移动的脚轮,能够容易地进行护理床10的移动。
另外,与设置于支承台11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的各动作部102a、102b连接的一对支柱13a、13b例如分别由圆柱体形成,在其上部的一对支柱相对的方向上,与床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地以架设在一对支柱13a、13b上的方式设置有梁构件15。另外,在一对支柱13a、13b的上端设置有分别安装棒状体37的安装部13a1、13b1。这些棒状体37横跨一方的支承台11的一方的支柱13a、13b以及另一方的支承台12的一方的支柱14a、14b各自的上端部并沿着床主体的长边方向设置。另外,该棒状体37不仅可以是直线状的也可以是弯曲的。针对该棒状体37的构成的细节在后面叙述。另外,针对构成设置在支承台11的内侧的升降装置16的支柱用驱动器的细节也在后面叙述。
另外,该支柱可以配合护理床10的使用情况而能够装拆。此外,优选为对支承台11、12、支柱13a、13b、14a、14b等进行抗菌处理,通过进行抗菌处理,能够使支承台以及支柱等保持清洁,能够抑制对需要护理者的感染以及来自支承台以及支柱等的气味。
接着,参照图1~图3对床主体22进行说明。床主体22形成为人能够睡觉的大小的预定面积以及厚度的矩形,在上表面具有人能够躺下的衬垫部23,在该衬垫部23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开口部23a。此外,在该衬垫部23,与各支柱13a、13b、14a、14b对应地设置有设置于上述一对支承台11、12的支柱13a、13b、14a、14b贯通的衬垫部贯通口23b。另外,在形成于衬垫部23的开口部23a装拆自如地设置有格子状的框体33以及垫子36。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床主体22的长边方向的各端部为突出的形状,形成有成为床头板以及床尾板的各板部。而且,支柱13a、13b、14a、14b贯通的衬垫部贯通口23b设置在该各板部。
另外,如图1所示,在衬垫部23的开口部23a的床头板侧的周围设置有靠背角度调节机构38。该靠背角度调节机构38具有:框体38a,配置成大致
Figure BDA0003247660180000101
形;轴部38b,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与床头板侧相反侧的端部;以及轴构件38c,与动力部(省略图示)连接,推压框体38a(参照图23C)。而且成为如下的构成:如果通过动力部使轴构件38c可动,则框体以将端部的轴部38b作为轴描绘圆弧的方式上下移动。在该靠背角度调节机构38中,根据靠背角度调节机构38的框体38a的上下移动,承载于上部的框体33的一部分(在实施方式1中为框体33a)以及垫子36的一部分(在实施方式1中为垫子36a)能够上下移动。
另一方面,在矩形的衬垫部23的各端边以包围衬垫部23的方式设置有向下方下延的侧面部24、25、26、27,以覆盖一方以及另一方的支承台11、12的方式设置。该侧面部24~27的下方的长度为当床主体22位于下方时覆盖各支承台的全部到大致一半左右而且当床主体22位于上方时覆盖各支承台的上部程度的长度。该侧面部24~27尤其具有使护理床10的外观良好的效果,覆盖各支承台11、12及储水槽28,也可以实施不成为妨碍需要护理者及护理者这样的各种装饰,另外也可以为具有美观的形状。另外,床主体22优选为进行了抗菌处理,通过进行抗菌处理,能够使床主体保持清洁,能够抑制对需要护理者的感染以及来自床主体的气味。
另外,由于床主体22与支承台11、12作为独立个体构成,所以当进行修理、更换时,能够针对床主体22或支承台11、12的每个各构成部分进行,无需对护理床全体进行修理以及更换,能够抑制制造以及修理费用。另外,由于一对支承台11、12使用具有相同构成的支承台,所以能够抑制制造的费用。
另外,如图1所示,通过在衬垫部23设置储水槽28,也能够作为带升降装置的简易浴缸使用。此外,通过使承载垫子36的框体33能够从储水槽28或衬垫部23装拆,变成能够作为设置有简易浴缸的护理床使用。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10示出了需要护理者睡觉时的状态。即,设置在各支承台11、12上的床主体22是用框体33以及垫子36覆盖衬垫部23的开口部23a的全部的状态。此时,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通过操作升降装置16,使床主体22的高度改变,能够成为护理者容易护理需要护理者的高度。例如,在需要护理者睡觉时、以及在轮椅、担架、简易浴缸等配置在床旁边的其它医疗·护理设备与护理床之间移动时,优选为如图2A所示地降低床主体22的高度。另外,优选为在床主体设置防止在需要护理者睡觉时滚落用的栅栏(省略图示)。另外,对于作为设置在一对支承台11、12的内部的升降装置16的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的使用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另外,如图1所示,由于设置在床主体22的垫子36是分开的,所以能够以符合需要护理者的喜好的方式以分开的单位更换材料、感觉不同的垫子。例如,可以选择恢复系数不同的垫子、通气性良好的垫子、具有防水性的垫子以及符合具有疾病的部位的垫子等。另外,由于垫子36分开,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洗涤·干燥。通过这样做,不仅能够对需要护理者的躺着时的感觉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且对于护理者的护理的容易度也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另外,垫子36优选为进行了抗菌处理,通过进行抗菌处理,能够使垫子保持清洁,能够抑制对需要护理者的感染以及来自垫子的气味。
在此,参照图3A~图3D,对利用实施方式1的升降装置16的护理床10A的床主体22的升降以及各支柱13a、13b、14a、14b的升降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A、图3B中,由于在从支柱13a、14a侧观察的状态下进行说明,所以仅对13a、14a侧进行说明,但是在相对的13b、14b侧也设置有相同的构成。在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10A上,在一对支承台11、12的各个上设置有支柱13a、14a以及支柱用驱动器100a、101a,该支柱用驱动器100a、101a的动作部102a、103a的前端与支柱13a、14a结合,通过该动作部102a、103a的伸缩能够使支柱13a、14a升降。
另外,在省略了图示的支柱13b、14b侧也设置有与支柱用驱动器100a、101a对应的支柱用驱动器100b、101b,该支柱用驱动器100b、101b的动作部102b、103b的前端与支柱13b、14b结合,通过该动作部102b、103b的伸缩能够使支柱13b、14b升降。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了四个支柱用驱动器。
在床主体22的下部设置有床用驱动器104,该床用驱动器104的动作部105的前端以及床用驱动器104的底面与四联杆结构106的水平两端107结合,该四联杆结构106的垂直端108与床主体22以及支承台11、12或结合于支柱用驱动器100a、101a的床板109结合,通过该动作部105的伸缩,四联杆结构106伸缩,能够使床主体22升降。另外,实施方式1的升降装置16至少由支柱用驱动器以及床用驱动器构成。
而且,如图3C所示,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以及床用驱动器104通过电缆、无线等与控制部110电连接,升降开关111通过电缆、无线等与该控制部110电连接。该控制部110能够将升降开关111的指令转换为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以及床用驱动器104的动作。
于是,通过利用电路、软件等在控制部110中设定图3D所示的时序图这样的动作条件,能够以当床主体22上升了时支柱13a、14a下降、当床主体22下降了时支柱13a、14a上升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此,该动作条件无需一定使支柱用驱动器100a、101a与床用驱动器104完全同步,可以对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以及床用驱动器104分别设置升降开关111并使它们分别进行动作。
通过这样做,成为:如果床主体22上升,则支柱13a、13b下降,相反地,如果床主体22下降,则支柱13a、13b上升。另外,升降装置16也可以不是驱动器和绞车的组合,另外,不限于实施方式1这样的电气性的构成,也可以使用连杆机构等机械性的构成。另外,这些驱动器、绞车的结构由于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而且,通过该升降装置16的床用驱动器104能够使床主体22平行地升降。另外,由于支柱13a、13b、14a、14b的升降也能够通过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平行地进行,所以安装在支柱的上端的棒状体37也能够平行地升降。因此,例如,也能够使搭载在吊床上的需要护理者稳定且安全地升降,其中,吊床作为安装于该棒状体37的后述的用于吊起需要护理者的吊起构件。
另外,在通过实施方式1的升降装置16使床主体22上升使各支柱13a、13b、14a、14b下降的情况下,在悬吊后述的吊床的状态下,至少吊床的最下部能够移动到比床主体22的上表面的衬垫部23(例如也可以称为比需要护理者能够躺下的面、垫子更靠下方)更靠下方。此时,在吊床上搭载有需要护理者的状态的情况下,例如需要护理者搭载在吊床上的部分的最下部的臀部能够下降到比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更靠下方。另外,也可以使吊床的一部分或整体移动到比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更靠下方。
接着,参照图4A以及图4B对作为用于吊起需要护理者的吊起构件的实施方式1的吊床80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另外,图4A是示出吊床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图4B是示出图4A所示的吊床的使用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实施方式1的吊床80例如为了吊起需要护理者,可以形成为超过需要护理者的身高程度的长度。另外,可以使用具有能够吊起需要护理者这样的耐受性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织入有尼龙、玻璃纤维等的材料。如图4A所示,吊床80在沿着吊床8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比吊床80的长度更长的长条的带体81。而且,在吊床80的长度的大致一半左右的长度设置有需要护理者P乘坐的网眼82以及滑动构件84。而且,例如如图4B所示,该带体81固定在横跨支承台11的各支柱13a、13b、14a、14b(省略了13b、14b的图示)而安装的梁构件15(参照图1、图2等。在图4B中省略了图示)上。
通过这样做,在吊起吊床80的情况下,通过使床主体22下降,各支柱13a、13b、14a、14b等上升,由此安装于该支柱13a、13b、14a、14b的梁构件15也上升,从而能够使吊床80上升。
由此,在吊起需要护理者P时,能够在图4B所示的坐着的状态下进行,与在躺着的状态下吊起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需要护理者P的不安感。另外,实施方式1的吊床80通过四点支承,能够在更稳定的状态下吊起需要护理者。
另外,对于将吊床80从上往下吊的情况也是相同的工序。即,伴随床主体22上升,安装于支柱13a、13b、14a、14b的梁构件15下降,由此通过梁构件15的部分的带体81下降,从而能够进行吊床80的从上往下吊。另外,实施方式1的吊床80能够被四点支承,能够稳定地进行将需要护理者从上往下吊。
因此,通过使用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的吊起构件以及升降装置,能够容易地从垫子上吊起需要护理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垫子、铺在垫子上的床单等的更换,能够使床保持清洁。另外,通过在支承台11的地面安装脚轮等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床的移动。
另外,支柱可以设置一根长条的构件,另外,也可以分开设置成两根。例如,可以装拆自如地分成从床主体露出的部分以及在支承台的内部驱动的部分,根据需要装拆从床主体22露出的部分。通过这样做,在不使用支柱的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卸下从床主体露出的部分,变成护理者容易进行护理。另外,通过能够在后来进行支柱的安装,能够容易地追加其它功能。
[吊床的变型示例1]
另外,当在吊床80设置带体81的情况下,由于该带体81变长,所以在吊床80的装拆操作等时,存在有如果带体81的端部摆动并碰到需要护理者、护理者则导致受伤的可能性,另外存在有如果碰到物体等则使物体破损的可能性。另外,带体81的端部需要可靠地安装到床主体22上,为了得到强度,变成用金属等形成,受伤、破损的风险变得增大。因此优选为,尽可能地缩短设置于吊床的带体。
于是,在图5A所示的吊床90中,缩短了作为设置于吊床90的吊起带体的带体91,在其端部未设置金属制的结合部,形成有环绕带体91的端部一周且形成为环状的环状部92。另外,设置有以与吊床90分开的构件的方式形成的安装带体94。在该安装带体94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各自结合的装拆自如地的金属制的连接部94a、94b,使这些连接部94a、94b连接并成为环状来进行使用。
将该安装带体94缠绕到梁构件15的安装部151并形成环状的环。另外,也可以在安装带体94设置用于调节该使用的带体94的长度的结构。该调节可以通过连接部94a、94b进行,另外,也可以在安装带体94设置带扣等。
另外,这些连接部94a、94b可以由金属等形成。通过这样做,能够缩短设置于吊床90的带体91并且不在带体91设置金属制的构件,因此能够提高安全性。另外,通过使连接部94a、94b设置为能够以单触式装拆的连接部,连接部94a、94b的装拆也变得容易。另外,该连接部94a、94b可以使用市售的连接部。
另外,在上文中,对将吊床用于吊起构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铺在垫子上的床单作为吊起构件。在该情况下,采用在床单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设置用于上述的吊床这样的带体并能够与支柱、床主体等连接这样的结构。这些构成与用于上述的吊床的带体是共通的。通过这样做,由于能够利用需要护理者使用的床单进行吊起,所以能够省略上述那样将吊床设置在需要护理者下的操作。另外,床单需要具有能够支持被吊起时的需要护理者的重量这样的材质、结构。
[安全装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10中,使用驱动器进行床主体22的升降及其它动作。因此,需要通过控制这些驱动器来安全地使用护理床。于是,在护理床设置有控制这些驱动器的动作的控制部。以下,参照图6的框图对护理床的安全装置进行说明。
护理床所具备的各驱动器基本上通过护理者按压例如升降用开关SW1等位于身边的控制器的各种开关来进行操作。另外,在图6中将升降用驱动器(例如,图3所示的床用驱动器104、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设为AC1。此时,通过控制部Co对各驱动器AC1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各驱动器AC1仅在按压控制器的各种开关SW1期间进行动作,并且控制成当变成不按开关时,驱动器AC1的动作立即停止。即,设成不自动地进行运转,此外即使用惯性也不运转。
另外,为了提高床主体的升降的安全性,成为当停电或插头从插座脱离而使主电源断开时保持床主体的升降的状态这样的机构。作为该保持的机构,可以设置蜗杆等齿轮制动器机构、液压以及空压气缸等机构。通过这样做,即使驱动器的动作停止,也能够保持床主体的升降达到的状态,因此即使来自主电源的电力的供给停止,也能够抑制床主体的急剧动作,因而能够提高安全性。另外,这些机构可以编入作为支承台内的升降装置的驱动器以及与其连接的传递机构,另外,也可以作为另外的机构安装。
此外,驱动器AC1的动作与设置于护理床的各种传感器SE连动。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框体的下部、床主体的衬垫部设置感测有无框体的传感器、开关等。
同样地,当感知到床主体的下降时的夹入时,也可以停止驱动器AC1。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床主体的侧面的下侧设置与上述相同的各种传感器SE、开关类SW3,能够感知夹入。
此外,在为利用长条的支柱或利用升降装置的床主体的升降与支柱不连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在长条的支柱和棒状体与天花板之间设置抗震用的构件,例如设置伸缩自如且能够以预定的长度固定的棒状构件,也能够实现在地震等灾害时防止摇晃等抗震对策。
[吊床的变型示例2]
另外,对于作为悬挂构件的吊床的悬挂方法,除了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以外,如图7A所示,也可以在支柱13a与支柱14a、以及支柱13b与支柱14b之间安装吊起构件轨道39,通过在该吊起构件轨道39上可移动的可动部40,也能够将吊床悬挂。这样,如图7B所示,通过使用吊起构件轨道39,使吊床95的端面移动,能够变更对吊床95进行悬吊的形状、角度。
此外,如图7C所示,吊床95的悬挂位置也可以通过改变吊起构件安装部41在支柱13a、13b以及支柱14a、14b上的高度而改变。
另外,如图7D所示,也可以将吊起构件安装部41设置在棒状体37上来改变吊床95的悬挂位置。另外,在图7中,示出了使用了吊床95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同样地使用其它吊床。
另外,为了将护理床放置在住所、护理设施等的室内,如果保持较大的状态,则难以搬进室内。因此,将护理床设为能够在室内对护理床的各构成部件简单地进行组装这样的构成。
另外,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是在通常作为床使用的状态的基础上能够追加符合上述这样的需要护理者的护理的状况的多功能的护理床,另外,能够容易地进行各构成的变更、追加。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将吊床90通过带体94安装于梁构件1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吊床具有的带体直接安装在梁构件上。
[吊床的变型示例3]
另外,除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吊床80以外,也可以使用图8A所示这样的吊床98。图8A所示的吊床98为例如从轮椅向床主体22的移动变得容易这样的构成。
吊床98例如具备网状的具有预定面积的平面部98a,在中心部分具有切入部98d,并且分别具有分开为两个的具有预定面积的网状的分开平面部98b、98c。此时,作为吊床98的使用情况,平面部98a为承载需要护理者的从后背到头部的部分,分开平面部98b、98c能够配置成承载需要护理者的从臀部到大腿的部分。
另外,在分开平面部98b、98c的与平面部98a相反侧的切入部98d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带扣,吊床98具有两个带扣98e1、98e2,各带扣98e1、98e2为通过进行预定的操作而装拆自如。而且,成为各分开平面部98b、98c通过各带扣98e1、98e2变成装拆自如这样的构成。
另外,在吊床98上,在4角设置有环部98f,例如能够使用单独部件的带体安装在梁构件15等护理床10上。另外,在吊床98上,在分开平面部98b、98c侧设置有延伸设置带部98g。
在该吊床98使用时,首先,如上所述地,使悬架构件250从床主体22侧朝横向移动配置到轮椅所处的位置。其后,如图8B所示,打开吊床98的各带扣98e1、98e2,成为将分开平面部98B以及分开平面部98C打开的状态,将平面部98a插入轮椅上的需要护理者的后背与靠背之间。
接着,安装并固定各分开平面部98b、98c的各带扣98e1、98e2(参照图8A)。而且,通过如上所述地利用床主体22以及各支柱13a、13b、14a、14b的移动来吊起吊床98,能够将需要护理者从轮椅上吊起。
此时,通过安装各分开平面部98b、98c的带扣98e1、98e2,例如通过能够包上需要护理者的大腿部分,能够可靠地进行需要护理者的抬起。另外,在抬起时,通过使各分开平面部98b、98c也包上需要护理者的臀部部分,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进行需要护理者的抬起。而且,如上所述地,在使悬架构件250移动到床主体22上后,通过放到床主体22上,结束需要护理者从轮椅向床主体22的移动。
另外,对于吊床98,用两个带扣98e1、98e2连接分开平面部98b、98c的切入部98d,使该两个带扣98e1、98e2装拆自如,由此能够使分开平面部98b、98c打开和闭合,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用拉链等连接切入部98d部分,通过该拉链、魔术扣(注册商标)等能够打开和闭合。
另外,如图8C所示的吊床98A这样,可以在支承需要护理者的臀部的部分设置孔98h。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用吊床98A吊着的需要护理者容易地进行排泄。另外,在图8C中,孔98h与切入部98d一起形成。另一方面,在如吊床98A这样地设置有孔98h的情况下,不限于如分开平面部98Ab、98Ac这样地分开的情况,也可以不设置切入部98d,即,分开平面部98b、98c不分开,在作为一个平面部的部分设置孔98h。
另外,如图8D所示的吊床98B这样,可以在缝隙98d之间新设置带扣98e3。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如上述的变型示例3那样地吊起需要护理者后,通过连接带扣98e3,变成能够更稳定地吊起需要护理者。
另外,如图8E所示的吊床98C这样,可以设置将分开平面部98Cb、98Cc的分开侧的部分重叠的重叠部98i。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更稳定地吊起需要护理者。
[变型示例1]
在实施方式1中,对于各支柱13a、13b、14a、14b的升降,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0a、100b连动地移动,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0a、100b分别升降。即,通过支柱用驱动器100a、101a仅使支柱13a、14a上升,通过支柱用驱动器100b、101b仅使支柱13b、14上升。通过这样做,例如,如图9A~图9C的变型示例1的护理装置10A所示,能够支援在将吊床95铺在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上的状态下躺着的需要护理者P的翻身,能够抑制褥疮。
即,从图9A所示的状态开始,如图9B所示,通过支柱用驱动器100a、101a(省略了支柱用驱动器101a的图示)仅使支柱13a、14a侧(省略了支柱14a的图示)上升,由此通过带体60悬挂有吊床95的梁构件15以倾斜的方式上升,需要护理者P躺着的吊床95的长边方向的一方上升,能够使需要护理者P在衬垫部23上倾斜,能够使需要护理者P进行翻身。
在想使相反侧倾斜的情况下,如图9C所示,通过支柱用驱动器100b、101b(省略了支柱用驱动器101b的图示),能够仅使支柱13b、14b(省略了支柱14b的图示)上升。
另外,吊床95的带体60向梁构件15安装的安装位置,可以为任意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将带体60安装于各支柱13a、13b、14a、14b上。
[变型示例2]
另外,如图10所示的变型示例2的护理装置10B那样,也可以仅使支承台11侧的支柱13a、13b升降,相反地,也可以仅使支承台12侧的支柱14a、14b升降。在该情况下,变更吊床95的悬挂方法,例如,如图10A所示,通过带体60将一方悬挂在梁构件15上,将另一方安装在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的吊起构件安装部41上,由此以倾斜的状态安装吊床95,使安装于梁构件15侧的支柱例如支柱14a、14b侧上升,由此如图10B所示,能够变更吊床95的角度。
此外,如图10C所示,也可以将吊床80安装在棒状体37的吊起构件安装部41上,能够使吊床80成为更倾斜的状态。此时,可以使安装在棒状体37的吊起构件安装部41侧的吊床80移动。通过这样做,能够使吊床的角度成为更倾斜的状态。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11对实施方式2的护理床10C进行说明。对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10的床主体22与各支承台11、12成为一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实施方式2的护理床10C中,对床主体22C与各支承台11C、12C分别单独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构成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A所示,实施方式2的护理床10C由床主体22C以及升降机构300构成,所述升降机构300由以夹着该床主体22C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支承台11C、12A构成。即,实施方式2的护理床10C成为将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10的床主体22与各支承台11、12分开的构成。
与实施方式1的床主体22同样地,实施方式2的床主体22C床主体22具有形成为人能够睡觉大小的预定面积以及厚度的矩形的衬垫部23,在该衬垫部23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开口部(省略图示)。另外,在形成于衬垫部23的开口部装拆自如地设置有格子状的框体(省略图示)以及垫子36。另外,在各支承台11C、12C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能够使该各支承台11C、12C移动的脚轮17。
另外,在床主体22C设置有构成升降装置16C的床侧升降装置的床用驱动器104以及四联杆结构106等(参照图3A、图3B),由于这些构成与实施方式1共通,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作为床主体,也可以使用周知的床主体。
另一方面,如图11B、图11C所示,升降机构300由至少一个支承台构成,在实施方式2中由两个支承台11C、12C构成,具备支承台11C所具有的支柱13a、13b以及支承台12C所具有的支柱14a、14b,支柱13a与支柱14a的上部、以及支柱13b与支柱14b的上部分别通过棒状体37连接。另外,在支柱13a与支柱13b、以及支柱14a与支柱14b之间分别设置有梁构件15。另外,这些构成以及动作机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共通,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如图3A、图3B所示,通过组合床主体22C以及升降机构300,能够实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在升降机构300的各支柱13a、13b、14a、14b、梁构件15以及棒状体37中的任意一个上安装作为吊起构件的吊床,能够使该吊床升降。此时,吊床构成为能够移动到比设置的床主体22C的衬垫部23更靠下方。另外,即使在使用周知的床主体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吊床移动到比与该床主体的衬垫部对应的部分更靠下方。通过这样做,能够容易地进行向例如轮椅等其它医疗·护理设备的更换乘坐移动。
另外,升降机构300以及床主体22C的升降的上下移动周期能够通过在床主体22C或升降机构300的至少一方设置传感器并以与床主体22C的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此时,传感器可以使用光传感器等。另外,也可以使用连接床主体22C与升降机构300的各支承台11、12的连杆机构,实现升降的同步。
另外,对于升降机构300,在吊起了需要护理者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各支承台11C、12C的不稳定,可以进行连接各支承台11C以及12C这样的加强。如图12A所示,作为该各支承台11C、12C的加强,可以设置连接各支承台11C、12C的侧面侧这样的加强构件302、304。
该加强构件302以及304可以由具有能够连接支承台11C以及支承台12C这样的长度且具有预定的厚度以及宽度的板状体构成。另外,只要能够加强,则不限于板状体,也可以为圆形、方形等任意形状的棒状体等。
此时,在将加强构件302、304设置于各支承台11C、12C的侧面侧的情况下,可以在两侧面侧设置加强构件302以及加强构件304,另外,也可以在其中任意一方的侧面侧设置加强构件302或加强构件304。
此外,在设置加强构件302、304的情况下,为了使另外设置的床主体22C能够进入,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这样的构成:构成为从大致中央部分能够分开,用预定的方法固定该分开的部分。
此时,如图12B所示,可以构成为:分开的加强构件302的一方的加强构件302a以及另一方的加强构件302b、以及分开的加强构件304的一方的加强构件304a以及另一方的加强构件304b能够以可转动地安装于各支承台11C、12C的加强构件轴部308为轴转动且能够向大致上方移动。另外,在这样的各加强构件302a、302b、304a、304b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能够固定在大致垂直方向上的固定装置(省略图示)进行固定。
另外,加强构件302以及304也可以相对于各支承台11C、12C装拆自如。
另外,如图12C所示的升降机构300这样,可以设置连接各支承台11C、12C的底面侧的加强构件306。此时,同样地,加强构件306的情况也可以构成为在中央部分能够分开,可以从各支承台11C、12C装拆自如。此外,在加强构件306的情况下,可以对床主体进入侧的角部进行倒角,形成为倾斜状,以使床主体22C在加强构件306上能够移动。通过这样做,能够容易地进行床主体22C的移动。
另外,在组合床主体与升降机构的情况下,可以相对于先配置的升降机构使床主体移动来进行组装,相反地,也可以使升降机构移动到先配置有床主体的位置来进行组装。
[实施方式3]
另外,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10不仅可以应用于轮椅,而且也可以应用于担架、简易浴缸等配置在床旁边的其它医疗·护理设备,在下文中,作为实施方式3的护理床10D,参照图13A~图13F,以使用轮椅作为其它医疗·护理设备的情况为例,对将需要护理者从护理床10移动到轮椅上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3E以及图13F对悬架构件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对与图1~图5所示的要件相同的构成要件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图13E示出了使悬架构件向远离床主体的方向滑动并拉出的状态,图13F示出了收纳了悬架构件的状态。
能够沿横向滑动的悬架构件250通过结合构件251与安装于一方的支柱13a、13b的梁构件15结合。另外,实施方式3的悬架构件250由在结合构件251内滑动移动的滑动棒250a以及通过带体60悬挂吊床95的悬挂棒250b构成。另外,滑动棒250a与悬挂棒250b的各端部侧通过连接构件250f等连接。在结合构件251的内部具有轴承等,悬架构件250的滑动棒250a在固定的结合构件251内能够以沿着横向即床主体22的短边方向的方式往返移动。
悬架构件250的滑动操作可以用手动进行,也可以用电动进行。此外,例如作为具有图5所示的构成的吊起构件的吊床95通过带体60安装在悬架构件250的悬挂棒250b上。另外,同样地,向远离床主体22的方向沿横向滑动的悬架构件250通过结合构件251与安装于相反侧的支柱14a、14b的梁构件15结合。另外,在结合构件251设置有开关机构251a,与悬架构件250的滑动棒250a连接。而且成为如下的构成:在该结合构件251的开关机构251a被操作了的情况下,悬架构件250能够移动。
在将吊床95从上往下吊的情况下,伴随床主体22上升,安装于支柱13a、13b、14a、14b的各梁构件15下降,由此吊床95悬挂在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上,由于床主体22稍稍上升,所以护理者能够将需要护理者P保持躺着的状态且在没有不安的情况下容易地横向移动到吊床95上,如图13A所示地搭乘到吊床95上。
接着,在吊起吊床95的情况下,使床主体22下降,由此安装于支柱13a、13b、14a、14b的各梁构件15上升,因此如图13B所示地能够将吊床95与需要护理者P一起从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吊起。与该吊起同步地,床主体22下降,因此成为吊床95与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的距离能够得到吊床95的上升距离的大致2倍的距离,上升距离小而且能够充分得到与衬垫部23的空间。
接着,护理者将轮椅270移动到床主体22的旁边,如图13C所示,将与结合构件251结合的悬架构件250在梁构件15上横向移动(滑动)到轮椅270的正上方。由于悬架构件250的滑动棒250a通过结合构件251内部的轴承等结合,所以该移动能够容易而且振动少地进行移动。另外,可以在结合构件251的内部设置能够将悬架构件250的滑动棒250a的滑动固定的滑动固定装置(省略图示),如果不解除滑动固定装置,则悬架构件250不进行横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悬架构件250意外地开始移动。
其后,如图13D所示,通过使安装于支柱13a、13b、14a、14b的梁构件15下降,与梁构件15结合的两端的悬架构件250下降,能够将吊床95上的需要护理者P移动到轮椅270上。此时,通过使至少吊床95的最下部例如在实施方式3中为吊床95上的需要护理者P的臀部部分移动到比床主体22的衬垫部23更靠下方,能够进行向轮椅的移动。另外,护理者也仅通过护理床的用电动的上下移动以及手动的横向移动,就能够几乎没有负担、安全地将需要护理者P从护理床移动到轮椅270上。
另外,通过结合构件251安装有滑动的悬架构件250的梁构件15只要是与支柱连动的构件,则设置在哪里都可以。例如,可以如本说明这样设置在支柱13a、13b、14a、14b上,或者与此不同,也可以设置在与支柱连接的天花板部的棒状体37上。
另外,可以在吊床上设置能够调节带的长度的调节部。该调节部可以用手动进行调节,另外,也可以设置绞车等机械装置。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3的悬架构件250,对由在结合构件251上滑动的滑动棒250a以及悬挂吊床95的悬挂棒250b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如图13G、图13H所示的悬架构件250A这样,可以在滑动棒250a与悬挂棒250b之间设置卡合棒250c。该卡合棒250c通过与设置在梁构件15的卡爪构件250d卡合,能够赋予预定的角度固定悬架构件250。另外,卡爪构件250d的角度可以为任意的角度。此时,通过使梁构件15为板状体,能够确保设置卡爪构件250d的空间。另外,滑动棒250a、卡合棒250c以及悬挂棒250b的各端部侧通过连接构件250f等连接。
此外,当悬架构件250向床的外侧移动了时,为了不使床翻倒,如图14A所示,可以设置翻倒防止机构252。该翻倒防止机构252优选为在护理床10的移动时、不使悬架构件250滑动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收纳在床侧面等。作为该翻倒防止机构252的收纳,例如如图14B所示,可以相对于安装于床主体22的各支承台11、12的部分亦即支承台安装部252a,将从该支承台安装部252a延伸设置的部分亦即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以角部252c为轴向上方折叠,以沿着床主体22的侧面部24、25的方式收纳。另外,翻倒防止机构252例如设置在两支承台11、12上。
具体而言,如图14C所示,具有平面部2562以及至少相对的侧部2561的可动构件256以相对于支承台安装部252a或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倾斜的状态,设置在具有至少相对的侧面252a1的支承台安装部252a与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之间。
在该可动构件256中,至少一个(在实施方式3中为一对)角轴部256a设置在各侧部2561,角轴部256a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设置在角部252c的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侧的一对肋状的角构件254的轴承部254a,另外,在形成在支承台安装部252a的侧面252a1上且设置有至少一个曲柄部258a的至少一个(在实施方式3中为一对)槽部158中移动的至少一个(在实施方式3中为一对)可动销256b设置在各侧部2561
另外,该可动构件256形成为具有各侧部2561以及平面部2562的大致
Figure BDA0003247660180000251
形的板状体,在一侧设置有角轴部246a,在另一侧设置有可动销256b。另外,在槽部258的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侧的下端部设置有供可动销256b进入且用于限制可动构件256的移动的限制槽部258b,通过可动销256b进入该限制槽部258b,能够限制被放倒状态的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移动。另外,在图14C、图14D中省略了支承台等。
另外,在折叠翻倒防止机构252的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的情况下,通过将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的与角部相反侧的端部以描绘大致圆弧的方式向上方抬起,使可动构件256的角轴部256a转动移动,并且使可动构件256的可动销256b在设置于支承台安装部252a的槽部258内向上方即远离角部252c的方向移动,另外,移动成使得可动构件256的倾斜接近大致直角。此时,在移动成从限制槽部258b拔出可动销256b后进行折叠。
其后,如图14D所示,通过使支承台安装部252a与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成为大致平行,结束翻倒防止机构252的折叠。此时,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利用磁力或利用带体、魔术扣等固定于支承台安装部252a或支承台11、12。
另一方面,在放倒翻倒防止机构252的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的情况下,将固定状态的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从支承台安装部252a拉开,到放置到承载有床主体22的地面上为止放倒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由此进行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的放倒。此时,由于在槽部258设置有曲柄部258a,在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被放倒时,在猛地放倒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该曲柄部258a暂时停止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能够抑制夹住使用者、护理者等不利情况。
另外,对于翻倒防止机构252,通过设置锁定机构259,能够在将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放倒的状态下锁定支承台安装部252a以及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能够抑制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b意外地向折叠方向移动。该锁定机构259例如设置在可动构件256的平面部2562,另外例如可以设置弹簧锁定等现有的机构。
另外,如图14E所示的翻倒防止机构252A这样,也可以使延伸设置的部分亦即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相对于安装于支承台11、12的部分亦即支承台安装部252Aa转动,移动到床主体22侧进行收纳。
具体而言,如图14F、图14G所示,翻倒防止机构252A由设置在支承台12的下方侧即与支柱14a、14b(参照图1)相反侧的地面侧的支承台安装部252Aa;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该支承台安装部252Aa且可升降地安装有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的280;以及安装于转动构件280的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构成。另外,在图14F、图14G中,以设置在支承台12侧的翻倒防止机构252A为代表进行说明。
支承台安装部252Aa具有:平面板部281,形成为预定厚度的板状体,从支承台12伸出;以及转动槽部282,形成在该平面板部281的后述的转动构件侧操作构件283在该转动槽部282中突出,并且使该转动构件侧操作构件283能够大致圆弧状地移动。
转动构件280具有:转动板部284,与支承台安装部252Aa相邻,设置成大致平行;转动构件侧操作构件283,安装于转动板部284,从转动槽部282向支承台安装部252Aa侧突出;以及下延构件285,以相对于转动板部284向下方侧下延的方式设置。该下延构件285形成为L形。另外,支承台安装部252Aa以及转动构件281通过未图示的轴部转动自如地安装。
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具有可升降地安装于转动构件280的下延构件285的角部252Ac,在该角部252Ac设置有以成为与下延构件285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的竖立设置构件287。另外,在竖立设置构件287上设置有长方形状的升降槽部286,在下延构件285上设置有从该升降槽部286突出且进行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的升降的固定与解除固定的竖立设置构件侧操作构件288。另外也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在竖立设置构件287上除了升降槽部287以外还设置有另外的升降槽部,另外在下延构件285上设置突起构件,使该突起构件贯通另外的升降槽部,支援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的升降。
另外,在使用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的情况下,转动构件280将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向使用位置即从床主体22离开的方向转动,通过转动构件侧操作构件283固定于支承台安装部252Aa,另外,竖立设置构件侧操作构件288将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固定在接近下方即地面的状态。
而且,在从使用翻倒防止机构252A的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的状态到收容该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的情况下,首先,解除从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的角部252Ac侧的竖立设置构件287突出的竖立设置构件侧操作构件288的固定,将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向上方移动。此时,竖立设置构件侧操作构件288能够在升降槽部286中向上方移动。其后,在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下,再次操作竖立设置构件侧操作构件288,将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固定在上方。
接着,解除转动构件280的转动构件侧操作构件283的固定,将转动构件280与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一起向床主体22侧转动移动。此时,转动构件侧操作构件283在形成于支承台安装部252Aa的平面板部281的转动槽部282中移动。
其后,在翻倒防止延伸设置部252Ab向床主体22侧移动后,通过转动构件侧操作构件283,能够固定转动构件280的转动(参照图14G)。
另外,在收纳翻倒防止机构252的延伸设置的部分252b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磁体或者可以使用弹簧构件固定在收纳位置。此外也可以使用L形或
Figure BDA0003247660180000281
形的零件或者带构件固定于预定的框体。
此外,通过以仅在设定了该翻倒防止机构252时才能够使悬架构件250滑动的方式设置安全功能,能够防止翻倒防止机构252的设定忘记导致的事故。
另外,如图14A所示,也可以安装覆盖悬架构件250的滑动罩250e,以使悬架构件250不会不小心地突出。如图14A所示,在悬架构件250能够滑动的情况下,该滑动罩250e移动到不限制悬架构件250的移动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4B、图14E所示,在收纳了翻倒防止机构252这样的不使悬架构件250移动的情况下,使滑动罩250e移动到限制悬架构件250的移动的位置。
另外,如图15A~图15C所示,对于实施方式3的护理床10D,可以用设置有帘子的防湿防寒罩150进行覆盖。通过设置这样的防湿防寒罩150,能够容易地进行护理者的室温的温度管理。另外,通过设置帘子,能够容易地进行护理者相对于防湿防寒罩150内的进出。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为了也用防湿防寒罩150覆盖悬架构件250移动的范围,也可以如图15B、图15C所示,在床主体22的上部设置挑檐151。
另外,对于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与床用驱动器104的关系,在吊床95通过悬架构件250配置在从床主体22上离开了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除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与床用驱动器104的连动,使它们分别单独可动。即,可以改变床用驱动器104的移动距离以及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的移动距离,增大各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的移动距离,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吊床95的移动距离,能够更容易地进行需要护理者P向轮椅等的移动。
[变型示例3]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1的护理床10,对使用了一个使床主体22升降的床用驱动器104以及四联杆结构106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各支承台11、12设置使床主体22升降的床用驱动器104a、104b、四联杆结构106等。
即,如变型示例4的图16A、图16B所示的护理床10E这样,可以为如下这样的构成:在各支承台11、12(在图16B中仅示出了支承台11侧)分别设置有床用驱动器104a、104b(省略了床用驱动器104b的图示),支承床主体22的长边方向的各端部侧,使床主体22升降。另外,这些构成由于与实施方式1的床用驱动器104、四联杆结构106等共通,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如图16C所示,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以及床用驱动器104a、104b通过电缆、无线等与控制部110A电连接,升降开关111A通过电缆、无线等与该控制部110电连接。该控制部110A能够将升降开关111A的指令转换为支柱用驱动器100a、100b、101a、101b以及床用驱动器104a、104b的动作。
另外,可以使支承台11侧的床用驱动器104a与支承台12侧的床用驱动器104b连动进行升降,另外,也可以使各个床用驱动器104a与床用驱动器104b不连动而分别进行升降。
此时,在使支承台11侧的床用驱动器104a与支承台12侧的床用驱动器104b连动升降的情况下,成为图16D所示的关系,成为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动作。
另外,在使支承台11侧的床用驱动器104a与支承台12侧的床用驱动器104b分别升降的情况下,如图16E所示,通过仅操作床主体22的一方例如支承台12侧的床用驱动器104b,使床主体22的一方上升,由此能够使床主体22倾斜。此时,床主体22与各支承台11、12成为柔性的连接。通过这样做,变成护理者容易进行护理。
另外,在使床主体22倾斜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不限于使支承台11侧以及支承台12侧分别上下移动的情况,也可以以使侧面部侧的一侧或另一侧分别倾斜的方式进行移动。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在各支承台11、12的床用驱动器104a、104b进行移动,另外,也可以在至少一方的侧面部侧设置另外的床用驱动器(省略图示)。此外,通过这样做,能够使床主体22向扭转的方向移动,能够进一步对需要护理者的移动、护理者的护理的容易程度做出贡献。
[变型示例4]
另外,如图1所示,对于变型示例4的护理床10F,由于在床主体22设置有储水槽28,所以通过使床主体22上升,另外使吊挂有吊床95的各支柱13a、13b、14a、14b下降,能够将需要护理者以吊在吊床95上的状态放进储水槽28。此时,通过预先在储水槽28中储存温水,变成能够进行入浴,此外,通过另外准备的淋浴装置,能够进行淋浴。
此时,对于变型示例4的储水槽28A,在图17A所示储水槽28A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使储水槽28A移动的引导部29。而且,通过设置该引导部29,如图17B所示,能够使储水槽28A向与实施方式3的悬架构件250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此时,将搭载在悬挂于悬架构件250的吊床95上的需要护理者(省略图示)移动到储水槽28A上,其后,如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过的,使床主体22上升,使安装有悬架构件250的各支柱13a、13b、14a、14b下降,如图17C所示,变成能够在从床主体22离开的位置进行入浴等。此时,通过设置上述的翻倒防止机构(省略图示),能够抑制翻倒。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3的护理床10D,示出了支柱的根数为四根(支柱13a、13b、14a、14b)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支柱的根数也可以为其它根数,例如,支柱的根数可以为一根,也可以为两根,此外还可以为多根。
例如,对于图18A、图18B所示的护理床10G,在各支承台11、12,支柱分别由一根支柱构成,由合计两根的支柱13c、14c构成。另外,在这些支柱13c、14c分别设置有支柱用驱动器100c、101c,成为能够升降。
另外,对于图18C、图18D所示的护理床10H,在床主体22的大致中央部分由一根的支柱13d构成。而且,在该支柱13d设置有支柱用驱动器100d,成为能够升降。另外,在图18C中,省略床用驱动器进行了示出。
另外,即使在支柱的根数为一根、两根、其它根数的情况下,在悬吊吊床的情况下,也使得吊床以能够通过各四角的四点进行支承的方式悬挂。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2的护理床10C的升降机构300,可以应用在对应的实施方式3中示出的构成、在各变型示例中示出的构成,另外,即使在与床主体22C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在实施方式3中示出的构成。
例如,与图13A~图13D所示的同样地,能够使用升降机构300将需要护理者从床主体22C向轮椅270移动。另外,图13E、图13F示出了悬架构件250以及结合构件251,这些也可以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
另外,通过升降机构300的棒状体37为能够折叠的构成,能够并排放置升降机构300的各支承台11C、12CD,因此能够使结构紧凑。
[参考示例,变型示例5~7]
在此,利用图19对将需要护理者从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护理床10D向轮椅移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图19A为参考示例,图19B~图19D是分别与变型示例5~7对应的示例。另外,图19A~图19D是分别示出在需要护理者的腹部对应的部分沿横向且垂直方向切断需要护理者躺在床上的状态后的状态的示意图,为了容易理解动作,适当地省略了各部分,进行了缩小或放大记载,未必示出了正确的形状或尺寸。
另外,在图19A~图19D中,对与在实施方式1~3中示出的护理床10、10A~10D的情况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此外,在图19中,由于梁构件(参照图13的附图标记15)在理解动作方面成为妨碍,所以省略了具体的图示,在图19的各图中,作为示出构成吊起装置的吊床98A~98D相对于梁构件的固定位置的两个圆形部分15′,代替表示了梁构件的构成。于是,在以下将附图标记15′的部分表现为梁构件。另外,图19A设想了使用不下垂也不伸长的吊床作为吊床98A。
首先,使用图19A对参考示例进行说明。图19A(a)示出了通常的需要护理者P躺在床主体22上的状态。另外,在图19A中示出的长虚线L1表示梁构件15′能够与床主体22同步移动的最高位的位置,双点划线L2表示相同的通常的需要护理者P躺在床主体22上时的梁构件15′的高度,短虚线L3表示相同的通常的需要护理者P躺在床主体22上时的床主体22的高度,单点划线L4表示床主体22能够与梁构件15′同步移动的最低位的高度。另外,在床主体22的旁边配置有例如轮椅270等护理用品。在此,设单点划线L4的高度为比轮椅270的最高位的高度更靠下方。
在需要护理者P躺在床主体22上的状态下,如图19A(b)所示,将构成吊起构件的吊床98A插入需要护理者P与床主体22之间并且安装在梁构件15′上。接着,如图19A(c)所示,如果梁构件15′被提升到虚线L1的位置,则与其同步,床主体22下降到单点划线L4的位置。此时,梁构件15′的上升距离以及床主体22的下降距离被设定为相同的h1。h1例如设定成30cm。这样的话,床主体22的上部与需要护理者P之间的距离成为例如60cm,能够确保足够的护理空间。在此,理想的是床主体22的上部与需要护理者P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的距离,例如可以设定为20cm以上。
在该状态下,如图19A(d)所示,使梁构件15′向床主体22的横向移动,将需要护理者P移动到轮椅270的上部。接着,如图19A(e)所示,如果使梁构件15′下降并使吊床98A下降,则床主体22上升,但是只能使需要护理者P下降到与床主体22相同的高度。因此,需要护理者P在轮椅270的上部成为悬空状态。即使在该状态下,也能够暂且容易地实现使需要护理者P坐到轮椅270的座位面上。另外,为了使坐在轮椅270上的需要护理者P躺到床主体22上,只要相反地进行上述的行程即可。但是,不仅在使需要护理者P坐到轮椅270的座位面上时而且在使需要护理者P从轮椅270搭乘到吊床98A上时都需要护理者抱住需要护理者,基本不会节省护理者的劳力。
[变型示例5]
解决了针对图19A的参考示例的问题的方式是图19B所示的变型示例5。在图19B中,L1~L4的设定与图19A的情况相同,但是在长虚线L1与双点划线L2之间设定有梁构件15′的中间上升位置(细虚线L5),另外,在短虚线L3与单点划线L4之间设定有床主体22的中间下降位置(细虚线L6)。a是梁构件15′的上下方向的可动距离,b是床主体22的上下方向的可动距离,d是梁构件15′位于最高位置时的床主体22的上部与需要护理者P之间的距离。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在此例如设a=30cm、b=30cm进行说明。将此时的梁构件15′的中间上升距离与床主体22的中间下降距离设定为相同的h2。例如,h1设定为30cm,h2设定为20cm。这样的话,床主体22的上部与需要护理者P之间的距离d例如成为20cm,滑动移动是容易,并且能够确保暂且的护理空间。
与图19A(a)的情况同样地,图19B(a)示出通常的需要护理者P躺在床主体22上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如图19B(b)所示,如果将梁构件15′提升到细虚线L5的位置,则与其同步,床主体22下降到细虚线L6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将构成吊起构件的吊床98B插入需要护理者P与床主体22之间并且安装于梁构件15′。设想该吊床98B也使用不下垂也不伸长的吊床,吊床98B的尺寸需要比图19A所示的吊床98A只大与梁构件15′上升、床主体22下降对应的尺寸。
接着,如果将梁构件15′提升到虚线L1的位置,则与其同步,床主体22下降到单点划线L4的位置。此时,将从图19B(b)的状态开始的梁构件15′的上升距离与床主体22的下降距离设定为相同的(h1-h2),以需要护理者P的高度成为比轮椅270的最高位的高度更靠上的方式进行设定。在该状态下,如图19B(d)所示,使梁构件15′向床主体22的横向移动,将需要护理者P移动到轮椅270的上部。接着,如图19B(e)所示,如果使梁构件15′下降并使吊床98B只下降h1,则床主体22上升并成为与图19A所示的状态相同,但是需要护理者P的高度成为与图19B(b)所示的状态相同,变得比床主体22的高度更低(例如变得只低10cm),能够下降到接近轮椅270的座位面。由此,能够容易地使需要护理者P坐到轮椅27上,使坐在轮椅270上的需要护理者P搭乘到吊床98B上并躺到床主体22上也变得容易。
在此,作为一个示例,对设定成h2=20cm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通常,根据a、b、d、x以及y的尺寸,能够确定图19B(b)中的床主体22的位置h2的位置。如果将从图19B(c)的床主体22的最低位的位置与图19B(b)中的床主体22的位置的差设为y,将图19B(b)中的床主体22与图19B(c)中的需要护理者P的高度的差设为x,则成为
d=x+y···(第一式)。
d是梁构件15′位于最高位置时的床主体22的上部与需要护理者P之间的距离,设定为需要护理者P的滑动移动容易且能够确保暂且的护理空间的距离。
根据x以及y,能够确定图19B(b)中的床主体22的位置h2的位置。在a的范围内的梁构件15′的移动量与在b的范围内的床主体22的移动量存在比例关系,因此
x/y=a/b···(第二式)
成立。如果对第一式与第二式进行求解,则得到
x=(a·d)/(a+b)···(第三式)
y=(b·d)/(a+b)···(第四式)。
[变型示例6]
在图19B所示的示例中,设想使用不伸长也不缩短的吊床作为吊床98B。对此,图19C所示的变型示例6使用又伸长又缩短的吊床作为吊床98C,也能够实现与图19B的情况相同的效果。在图19C中,与图19B的情况同样地,设定有梁构件15′的中间上升位置(细虚线L5)以及床主体22的中间下降位置(细虚线L6),将梁构件15′的中间上升距离与床主体22的中间下降距离设定为相同的h2,但是考虑了吊床98C的伸长,将h2设定为例如10cm。
与图19A(a)的情况同样地,图19C(a)示出通常的需要护理者P躺在床主体22上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如图19C(b)所示,如果将梁构件15′提升到细虚线L5的位置,则与其同步,床主体22下降到细虚线L6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将构成吊起构件的吊床98C插入需要护理者P与床主体22之间并且安装到梁构件15′。该吊床98C使用又伸长又缩短的吊床,吊床98C的尺寸需要比图19A所示的吊床98A只大与梁构件15′上升、床主体22下降对应的尺寸。在此,H是梁构件15′与需要护理者P的高度的差,是伸长前的吊床98C高度方向的尺寸。
接着,如图19C(c)所示,如果将梁构件15′提升到虚线L1的位置,则与其同步,床主体22下降到单点划线L4的位置。此时,从图19C(b)的状态开始的梁构件15′的上升距离与床主体22的下降距离被设定成相同的(h1-h2),吊床的高度方向的尺寸成为(H1+α),吊床仅伸长α。以使需要护理者P的高度成为比轮椅270的最高位的高度更靠上、另外使需要护理者P能够适当地滑动移动、另外能够确保护理空间的方式,考虑吊床98C的伸长。在该状态下,如图19C(d)所示,使梁构件15′沿床主体22的横向移动,将需要护理者P移动到轮椅270的上部。接着,如图19C(e)所示,如果使梁构件15′下降、使吊床98C只下降h1,则床主体22上升并成为与图19A所示的状态相同,但是也加上吊床98C只伸长了α的部分,需要护理者P的高度位于比图19C(b)所示的状态更低位侧,因此变成比床主体22的高度更低,能够下降到接近轮椅270的座位面。由此,能够容易地使需要护理者P坐到轮椅27上,使坐在轮椅270上的需要护理者P搭乘到吊床98C上并躺到床主体22上也变得容易。又伸长又缩短的吊床98C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吊床98C的材料又伸长又缩短的吊床、吊床本身又伸长又缩短的吊床、带体又伸长又缩短的吊床、在带体安装驱动器而使带体的长度可变的吊床、在带体设置有例如使用带长度调整零件(例如与用于捆包用的带长度调整零件相同的带长度调整零件等)、魔术扣等通过手动能够调整长度的机构的吊床等各种各样的方式的吊床。代替使用带也又伸长又缩短的吊床98C,在图19C(b)的状态下,通过使吊床只松弛预定量,即使使用不伸长也不缩短的吊床98B(图19B所示的吊床),也能够实现与又伸长又缩短的吊床98C相同的效果。
[变型示例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的护理床中,如在图14中说明过的那样,示出了在悬架构件250向床的外侧移动时,为了不使床主体22翻倒,设置有翻倒防止机构252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为了抑制床主体22的翻倒、倾斜,可以如图20A~图20C所示的护理床10I这样,设置从下侧支承悬架构件250的滑动支承杆260。另外,该滑动支承杆260设置在一方的支承台11侧以及另一方的支承台12侧的两侧,并且设置在作为悬架构件的配置吊床95的各带体60A的部分。此时,使吊床95从图20B所示的状态开始通过悬架构件250移动,能够成为图20C这样的状态。另外,为了防止移动的带体60A挂住,与实施方式3相比,使支柱13a与支柱13b之间以及支柱14a与支柱14b之间变窄。即使作为这样的构成,通过设置滑动支承杆260,也能够支承吊床95等。
该滑动支承杆260由从滑动移动的悬架构件250的突出的下方开始到达放置护理床的地面程度的长度的棒状体形成,在地面侧,可以设置可移动的脚轮262等,成为随着悬架构件250的移动而能够移动。另外,该滑动支承杆260可以分开构成,可以在分开成上部杆260a以及下部杆260b的部分设置减震器(省略图示)。该减震器能够对上部杆260a向上方即悬架构件250侧施加应力,并且随着悬架构件250的上下移动,滑动支承杆260的上部杆260a也能够上下移动。
另外,在各滑动支承杆260的下部杆260b的地面侧且比脚轮262更靠上方设置有突出的带卡止部264。从吊床95延伸设置的各带60A能够与该带卡止部264连接。通过这样做,相对于各支柱的上下移动,能够使吊床95的移动成为大致两倍的移动距离。
另外,该滑动支承杆260也能够应用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和变型示例以及升降机构。
[变型示例8]
另外,如图21A所示,在实施方式2中示出的升降机构300能够成为在上部的棒状体37以及加强构件302的大致中央部分弯曲并折叠这样的构成。即,如图21B所示,通过分别折叠设置于升降机构300的棒状体37的棒状体侧折叠部37c以及设置于加强构件302的加强构件侧折叠部302c,能够使支承台11C与支承台12C以接近的方式移动。此时,将棒状体37的一方的支承台11C侧设为棒状体37a,将另一方的支承台12C侧设为棒状体37b,另外,将加强构件302的一方的支承台11C侧设为加强构件302a,将另一方的支承台12C侧设为加强构件302b。
而且,通过这样地成为棒状体37的棒状体侧折叠部37c以及加强构件302的加强构件侧折叠部302c分别被折叠的构成,能够使升降机构300的各支承台11C、12C接近,能够将升降机构300集中成小体积,例如,能够实现不使用时的收纳的省空间化、能够容易地进行搬运。
另外,在图21中,示出了从一侧观察的图,但是在另外设置有棒状体37以及加强构件304的情况下,也可以分别设置同样的棒状体侧折叠部37c以及加强构件304的加强构件侧折叠部304c。
另外,棒状体37以及加强构件302等的折叠不限于在图21中示出那样的对一个部位折叠的情况,也可以折叠多个部位。
另外,棒状体37也可以使一方的棒状体37a进入另一方的棒状体37b从而集中成小体积。同样地,对于加强构件302,也可以使一方的加强构件302a进入另一方的加强构件302b从而集中成小体积。
[变型示例9]
另外,例如,示出了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床主体22的垫子36分开为三个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此外如图22A、图22B所示,可以成为从垫子36a的短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沿着长边方向分开的构成。即,垫子36a可以由垫子36Aa、36Ab、36Ac构成,此外垫子36Aa可以由垫子36Aa1以及垫子36Aa2构成。另外,垫子36Ab也可以成为垫子36Ab1以及垫子36Ab2,以及垫子36Ac也可以由垫子36Ac1以及垫子36Ac2构成。
如图22C所示,这样分开的垫子36a可以成为能够以床主体22的长边方向的侧边侧为轴从中央部分竖立设置这样的构成。另外,在图22C中示出了垫子36Aa的垫子36Aa1以及垫子36Aa2。而且,通过竖立设置垫子36A(垫子36Aa1、36Aa2等),能够抑制例如需要护理者使用储水槽28使用的情况下的水溅。
另外,如图22D所示,作为其它竖立设置方法,对于垫子36Aa的垫子36Aa1以及垫子36Aa2,使它们的床主体22的侧面部24以及25侧向上方亦即从衬垫部23离开的方向移动并且使中央部侧的衬垫部23侧的垫子36Aa1以及垫子36Aa2分别向床主体22的侧面部24以及25侧滑动移动,由此能够以成为大致垂直的方式竖立设置各垫子36Aa1以及垫子36Aa2。
此外,如图22E所示,可以将竖立设置的垫子36A(垫子36Aa1、36Aa2等)收容在床主体22的侧面部24、25侧的内部。
[变型示例10]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垫子36分开成三个且分别以不同的大小形成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23A、图23B所示的垫子36B这样,分开成四个,各个垫子36Ba、36Bb、36Bc、36Bd以相等的大小形成。
此时,如图23C所示,在使用靠背角度调节机构38的情况下,可以成为使分开成四个中的两个(在变型示例10中为垫子36Ba、36Bb)成为靠背这样的构成。
通过这样做,由于能够以相同的形状形成垫子,所以制造变得容易,另外,能够不会弄错地进行垫子的设置。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1的护理装置10中,为了防止需要护理者从床主体22滚落等,可以在床主体22的侧面部24、25侧的衬垫部23安装栅栏构件32。此时,如图24所示,可以用板状体形成该栅栏构件32,可以为具有一定的高度例如具有在需要护理者使用储水槽28时飞溅的水不向外侧出来程度的高度这样的形状。通过这样做,能够抑制需要护理者使用储水槽的情况下的水溅。另外,栅栏构件32可以为能收容在床主体22的内部这样的构成。另外,栅栏构件32优选为形成为从一方的支承台11到另一方的支承台12连续的大小。
[变型示例11]床主体、棒状体长度调节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1的护理装置10中,可以为能够根据进行使用的需要护理者的身高来调节床主体22的长度以及上部的棒状体37的长度的构成的护理装置10J。
首先,作为调节护理装置10J的床主体22的长度的构成,例如,如图25A所示,可以为如下的构成:将床主体22A分成多个例如分成两个,一方的床主体22Aa能够相对于另一方的床主体22Ab进出(也称为套管)。
通过成为这样的构成,例如,在身高高的要护理者使用的情况下,如图25B所示,可以从一方的床主体22Aa拉出另一方的床主体22Ab,以长的状态使用床主体22A。另一方面,在身高矮的需要护理者使用的情况下,如图25C所示,通过将另一方的床主体22Ab送入一方的床主体22Aa预定长度,能够以短的状态使用床主体22A。
另外,为在调整床主体22A的长度的同时也能够同样地调整上方的棒状体37的长度的构成。
棒状体37A的长度的调整也可以为另一方的棒状体37Ab能够相对于一方的棒状体37Aa进出的构成(参照图25A~图25C)。
另外,床主体以及棒状体不限于分成两个的情况,也可以分成三个以上。
另外,在床主体的长度调整结束之后,使用与其长度对应的储水槽、框体以及垫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等中对使用吊床80、95、98等作为吊起构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在使用护理装置10作为床时,也可以如吊床那样地使用铺在垫子36上的床单。
如图26所示,该吊床床单99例如由平面部99a以及环部99f构成,平面部99a由具有覆盖床主体22上的垫子36的大小的布构件形成,环部99f设置在该平面部99a的四角的各角部99b。另外,在图26中,该平面部99a与各环部99f通过带体99g连接。另外,各环部99f能够安装在床主体22的各支柱16a、16b、17a、17b、梁构件15、悬架构件250、棒状体37等上使用。
这样,将铺在垫子36上的床单作为吊床床单99,如吊床那样地使用,由此无需将需要护理者更换放置到另外的吊床80等上,能够容易地进行需要护理者的移动、康复训练、褥疮的抑制等。
另外,也可以在平面部99a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面99c设置侧面环部99h。
[变型示例12]
另外,例如,作为实施方式1的床主体22的侧面部24、25侧的形状,可以为不使轮椅等护理用设备夹在升降的床主体22与地面之间或即使夹入也安全的形状。
例如,如图27B所示,作为图27A所示的护理装置10K的床主体22D的侧面部24D、25D的形状,可以为形成随着从地面侧朝向上方而向床主体22D的外侧倾斜的倾斜部24Da、25Da这样的构成。通过形成这样的倾斜部24Da、25Da,被夹住的轮椅沿着该倾斜被向外侧推出,能够抑制被床主体22D夹住。此外,为了提高安全性,床主体22D的侧面部24D以及25D的下侧即与衬垫部23相反侧的面与地面的距离G优选为约45cm以下。通过具有这样的距离G,能够抑制在其间夹入轮椅等护理用具、医疗器具等。
另外,作为其它形状,如图27C所示的床主体22E这样,可以从侧面部24E、25E的中途部分形成倾斜部24Ea、25Ea。通过形成这样的倾斜部24Ea、25Ea,也与上述同样地,能够抑制夹住轮椅等。此外,为了提高安全性,如上所述地,床主体22E的侧面部24E以及25E的下侧即与衬垫部23相反侧的面与地面的距离G优选为约45cm以下。通过具有这样的距离G,能够抑制在其间夹入轮椅等护理用具、医疗器具等。
另外,此外作为其它的构成,如图27D所示的床主体22F这样,可以在床主体22F的各侧面部24F、25F的下方设置蛇纹管状的幕体24Fa、25Fa。通过设置这样的蛇纹管状的幕体24Fa、25Fa,能够抑制轮椅等进入,能够抑制被床主体22F夹住。另外,通过将幕体24Fa、25Fa形成为蛇纹管状,能够随着床主体22F的升降而变形,幕体24Fa、25Fa不会从地面离开,能够进一步实现安全。
[变型示例13]
另外,使用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靠背角度调节机构38,在需要护理者使用储水槽28作为浴缸时,能够以在入浴期间支承从需要护理者的头部开始的上半身的方式调节靠背角度。即,以覆盖框体38a的方式将例如网构件97蒙在图28A所示靠背角度调节机构38的框体38a上。而且,在入浴期间的需要护理者被该网构件97支承的状态下,使靠背角度调节机构38可动,如图28B所示,通过轴构件38c使框体38a以轴部38b为轴移动,由此能够调节靠背角度。而且,通过这样在框体38a设置网构件97,能够在使需要护理者入浴的状态下调节靠背角度,能够有效地利用框体38a,能够容易地将需要护理者的身体扶起,并且能够抑制护理者的负担。另外,在图28中,对在框体38a设置网构件9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如果是带体、帘子等能够支承需要护理者的构件,则也可以代替网构件使用。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1的护理装置10中,如图29A所示,在储水槽28中使用淋浴的情况下,可以在支承台11的上部安装固定淋浴装置31的花洒头31a的花洒头支架30。
如图29A、图29B所示,花洒头支架30由安装于床头板23c的床头板侧安装部30a以及安装花洒头31a的支架部30b构成。
另外,淋浴装置31具有:花洒头31a,放出淋浴;以及软管部31b,与花洒头31a连接,供给水或热水等液体,在软管部31b的前端连接有送出液体的泵装置、水龙头(省略图示)。
另外,花洒头支架31的床头板侧安装部30a形成为例如
Figure BDA0003247660180000421
形等能挂在床头板23c的上部这样的形状,由配置在床头板23c的上部的上表面部30a1、向床头板23c的与储水槽28相反侧延伸设置的一方的延伸设置部30a2、以及向储水槽28侧延伸设置且设置有支架部30b的另一方的延伸设置部30a3构成。
而且,在使用淋浴的情况下,将花洒头支架30的床头板安装部31a挂在床头板23c上,其后,将花洒头31a插入支架部30b,由此进行花洒头31a的安装。而且,通过从泵装置等输送液体,由此能够使用淋浴。
另外,在图29中,对将花洒头支架30安装在床主体22的床头板23c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安装在床尾板侧。
[变型示例14]
另外,例如,可以使在实施方式1的护理装置10中使用的储水槽28为图30所示这样的构成。即,图30A、图30B所示的护理装置10L的储水槽28B由支承于床主体22的储水槽支承部28Ba、从该储水槽支承部31Ba的周围向下方下延的储水槽侧面部28Bb、以及设置在储水槽侧面部28Bb的下部端部的储水槽底面部28Bc构成。
而且,对于图30B所示的储水槽28B,储水槽侧面部28Bb形成为蛇纹管状。如图30C所示,通过为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储水槽侧面部28Bb伸缩,即使是低的床主体,也能够作为深的储水槽使用。另外,在图30B中,示出了储水槽侧面部28Bb的蛇纹管缩短的状态,在图30C中示出了储水槽侧面部28Bb的蛇纹管伸长的状态。
另外,如图30D、图30E所示,作为储水槽28C的其它结构,可以为将储水槽28C分成多个且用蛇纹管状的伸缩构件连接各构件的构成。即,如图30D所示,储水槽28C具有安装于床主体22的侧壁部24、25的一对第一储水槽构件28Ca、成为储水槽28C的底部的第二储水槽构件28Cb、以及连接该第一储水槽构件Ca与第二储水槽构件28Cb的储水槽连接构件28Cc,它们由伸缩自如的蛇纹管构件28Cd连接。第一储水槽构件28Ca的与安装于侧壁部24、25侧相反侧具有向下方下延后沿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爪部28Ca1。另外,储水槽连接构件28Cc由具有与该第一爪部28Ca1卡止的第二爪部28Cc1且具有从该第二爪部28Cc1向下方下延后沿大致正交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爪部28Cc2的曲柄状的构件构成。另外,第二储水槽构件28Cb分别形成有设置在储水槽连接构件28Cc侧且与储水槽连接构件28Cc的第三爪部28Cc2卡止的第四爪部28Cb1,并且由储水槽28C的底部28Cb2构成。而且,第一储水槽构件28Ca的第一爪部28Ca1与储水槽连接构件28Cc的第二爪部28Cc1通过蛇纹管构件28Cd连接,另外储水槽构件28Cc的第三爪部28Cc2与第二储水槽构件28Cb的第四爪部28Cb1通过蛇纹管构件28Cd连接。
而且,如图30D所示,通过在各蛇纹管构件28Cd伸长了的状态下将第二储水槽构件28Cb以及储水槽连接构件28Cc向上方移动,储水槽28C成为紧凑收容的状态。相反地,通过在各蛇纹管构件28Cd缩短的状态下将第二储水槽构件28Cb以及储水槽连接构件28Cc向下方移动,储水槽28C成为能够使用的状态。
[变型示例15]
另外,例如,可以使构成实施方式1的护理装置10的床主体22的侧面部24、25为图31所示的构成。即,对于图31A、图31B所示的护理装置10M的侧面部24G、25G,成为在内侧即设置储水槽28一侧设置有空间24Gd这样的构成。该空间24Gd由在侧面部24G从衬垫部23向下方下延且以朝向储水槽28侧的方式倾斜设置的下延部24Ga、从该下延部24Ga的端部与衬垫部23大致平行地朝向内侧即储水槽28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24Gb、以及从该延伸设置部24Gb的端部朝向上方即衬垫部23竖立设置的竖立设置部24Gc构成,由衬垫部23、下延部24Ga、延伸设置部24Gb以及竖立设置部24Gc包围的部分成为空间24Gd。通过这样地在床主体22G的侧面部24G的内侧设置空间24Gd,能够在该空间24Gd放置护理所需要的物品、护理装置的操作装置(控制器)、排水管等,能够抑制护理装置周围变得杂乱。另外,在上述中以侧面部24G侧为代表进行了说明,但是相反侧的侧面部25G也可以为同样的构成。在该情况下,在由衬垫部23、下延部25Ga、延伸设置部25Gb以及竖立设置部25Gc包围的部分设置空间25Gd。
另外,在延伸设置部24Gb上可以形成到达空间24Gd的孔、缝隙的开口部。在多个部位隔开预定的间隔设置孔状的开口部、与孔状相比为长条的开口部。通过这样做,能够从延伸设置部24Gb的底面侧用带等固定配置在空间24Gd内的布线、配管、预定的装置等。
[变型示例16]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3所示,对使用悬架构件250以及结合构件251将吊起状态的需要护理者向从床主体22离开的位置滑动移动进行了说明(参照图32A),此时,可以追加使悬架构件250的滑动移动在中途停止的构成。即,如图32B~图32D所示,通过使设置于结合构件251的开关机构251a嵌入形成于悬架构件250的滑动棒250a的停止槽部250g,能够抑制滑动移动强烈地移动到最后,在停止槽部250g暂时停止后,通过再次操作开关机构251a,能够进行剩余的滑动移动。
在此,参照图32E、图32F对开关机构251a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结合构件251的箱体251h内具备开关机构251a。而且,具有由使用者按压的开关按钮部251b、传递该开关按钮部251b的按压的传递构件251c、被弹簧体251d按压的弹簧体按压部251e、以及与悬架构件250的滑动棒250a卡止的卡止部251f,并且具有随着传递构件251c的移动而反复移动的卡止构件251g。此时,如图32E所示,在未按压开关按钮部251b的状态下,利用弹簧体251d的弹性力,卡止构件251g被向滑动棒250a侧按压,由此滑动棒250a被卡止部251f卡止,能够限制悬架构件250的移动。另一方面,如图32F所示,如果按压开关按钮部251b,则通过该按压,传递构件251c移动,由此卡止构件251g反抗弹簧体251d的弹性力并移动,卡止部251f从滑动棒250a离开,解除卡止,悬架构件250变成能够移动。
另外,作为开关机构,不限于图32E、图32F所示的构成,也可以为在一旦按压了开关的情况下保持开关被按压的状态这样的机构。此时,成为通过再次按压开关而能够解除开关被按压了的状态这样的构成。
另外,图32G、图32H所示,作为开关机构,也可以设置压接开关253。根据该压接开关253,在一旦按压了开关的情况下,成为保持按压构件253a从滑动棒250a离开了的状态的状态,能够不停止地进行悬架构件250的移动。因此,通过设置压接开关253,解除单侧的悬架构件250的固定,操作另一方的悬架构件250,由此使双方的悬架构件250同时移动变得容易。在停止悬架构件250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再次按压压接开关253,按压构件253a按压滑动棒250a,能够限制悬架构件250的移动。
[变型示例17]
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护理装置10C中,由于分别设置了一方的支承台11侧以及另一方的支承台12侧的悬架构件250以及结合构件251,所以分别独立动作。于是,对于图33A、图33B所示的护理装置100,设置有连接一方的支承台11侧的悬架构件250B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支承台12侧的悬架构件250B的端部的连接构件255。另外,在该连接构件255上设置有开关机构251Ba。该开关机构251Ba成为通过进行开关的操作而能够使一方的支承台11侧的悬架构件250B以及另一方的支承台12侧的悬架构件250B同时成为可移动的状态的构成。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由一人的护理者同时使两方的悬架构件250B动作,护理变得容易。
另外,作为使一方的支承台11侧的悬架构件250与另一方的支承台12侧的悬架构件250同时移动的方法,也可以使用马达并控制驱动。
在此,参照图34对其它床主体22与各支柱13a、13b、14a、14b的连动的关系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4中,将一部分放大对支柱13b与床主体22的连动进行说明。
与床主体22连接的床侧升降构件300是随着使床主体22升降的驱动器的移动而上下移动的构件。在该床侧升降构件300与支柱13b之间设置有连动构件304。该连动构件304通过转动轴部301固定在支柱13b侧,设置有设置在支柱13b与床侧升降构件300之间的固定轴部302。另外,在连动构件304的床侧升降构件300上设置有升降轴部303。而且,在连动构件304上设置有支柱13b侧的转动轴部301、以及固定轴部302及升降轴部303双方嵌入的长条的移动槽部305。
而且,如图34A所示,配置有各构件,成为床主体22侧的床侧升降构件300配置在下侧、支柱13b配置在上方的状态。
其后,如果使床主体22侧的驱动器动作,床主体22以及床侧升降构件300向上方移动,则如图34B所示,床侧升降构件300的升降轴部303上升,由此连动构件304以固定轴部302为轴转动,并且以支柱13侧的转动轴部301为轴转动,能够使支柱13b向下方移动。
此外,如果使床主体22的驱动器动作,则连动构件304进一步以固定轴部302为轴转动,床主体22的床侧升降构件300向上方移动,并且支柱13b向下方移动。
这样,通过将转动轴部301设置在支柱13b上,在连动构件304转动时,能够在不从床主体22向外侧伸出的情况下转动。
[变型示例18]
参照图35,对针对支柱13a、13b、14a、14b、梁构件15、棒状体37设置传感器50的变型示例进行说明。图35是示出传感器的配置的立体图。作为传感器50,例如可以采用图像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通过设置各种传感器50,成为能够检测需要护理者的姿势、动作、状态等,根据该检测结果,自动地判断对于需要护理者来说所希望的床的姿势、高度、动作等,适当地控制床各部。例如,在需要护理者一定时间以上持续维持相同的姿势的情况下存在褥疮的风险,因此使床主体22的角度倾斜,或在使用吊床的情况下调整吊床的各带体的吊起量,能够不勉强地改变需要护理者的姿势。另外,例如在检测到需要护理者想要起来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使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动作,能够调整成得到需要护理者所希望的上半身的角度。另外,传感器的数量、种类、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由于能够将传感器50相对于支柱13a、13b、14a、14b、梁构件15、棒状体37固定,所以各传感器50能够稳定且适当地检测需要护理者的状态。另外,作为传感器50也可以使用可动式的传感器。
此外,传感器50不仅可以检测需要护理者的状态,而且可以一起检测护理者的姿势、动作、状态等、位于床的周围的物体例如轮椅的形状、位置等。由此,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护理者、需要护理者、以及床周围的物体的状态,掌握对于需要护理者所需要的护理动作,在维持对于需要护理者来说舒适的姿势的状态下以减轻护理者的负担的方式适当地控制床的各部的动作。另外,通过使控制装置具有例如机器学习这样的学习功能,也能够符合每个需要护理者的特征、嗜好,如需要护理者所希望的那样进行床各部的控制。在使控制装置具有通信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各种数据库的信息,例如也考虑也包括其它需要护理者的护理日程、活动、季节、天气等,能够及时且适当地向需要护理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此外,由于也考虑护理者一方的状况,所以也能够大幅减轻护理者一方的负担,在护理设施、医院等中能够提高作为整体的护理效率,并且能够提供更细致且舒适的护理。
[实施方式4]
参照图36以及3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发明进行说明。图36是实施方式4的带驱动装置的说明图。图37是图36的吊床位于高位置时的说明图。
带驱动装置400包括钩挂带403的带钩挂部401、支承体405以及脚轮402。另一方面,升降台驱动装置410包括升降台411、台座412、驱动器413以及脚轮414。带403的两端分别通过带连接部407可装拆地与升降台411连接。吊床404例如通过一对吊床连接部406固定在带403的中央部分。吊床404以及带403的连接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吊床404的两端与一根带的两个部位的吊床连接部406连接这样的结构、使用两根该带将吊床404的端部的左右两个部位的合计四个部位与带连接的结构、例如将吊床404的两端与两根带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且将两带的另一端与带连接部407连接的结构等各种各样的结构,带不限于一根,也可以为多根。另外,带连接部407为带容易装拆的结构。吊床404通过带随着升降台411的升降,改变高度。当升降台411成为高位置时,吊床404成为低位置(参照图36),相反地,当升降台411成为低位置时,吊床404成为高位置(参照图37)。驱动升降台411的驱动器413例如可以使用电动驱动器、液压驱动器、空压驱动器、水压驱动器等各种各样的驱动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储水槽28设置在升降台412上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升降台412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床、椅子、轮椅、担架等。
在图36中,储水槽28能够从升降台411分离。另外,带驱动装置400与升降台驱动装置410作为单独装置构成。如上所述的,带连接部407由于装拆容易地连接带,所以能够使两装置400以及410的搬运及处理简单。另外,如果设置各脚轮402、424等,则容易进行各装置的搬运,但是在将各装置固定使用的情况等下,也可以省略脚轮。在本实施方式中,带403与升降台411连动,驱动吊床404,因此如果与以往的仅使用升降床的情况相比较,则能够将升降台411与吊床404之间的间隔增大到大致2倍。
[变型示例4-1]
参照图38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4-1的发明进行说明。图38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4-1的说明图。在变型示例4-1中,可以使升降台驱动装置410与带驱动装置400成为一体。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且变得能够容易地提高刚性。
[变型示例4-2]
参照图39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4-2的发明进行说明。图39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4-2的说明图。作为升降床420,无需使用专用于带驱动装置400用的升降床,也可以利用通用的升降床例如市售的升降床。带403通过被升降床的下方的衬垫部卡合部408卡合,带403能够与衬垫部421的驱动连动,并且能够驱动吊床404。
[变型示例4-3]
参照图40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4-3的发明进行说明。图40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4-3的说明图。也可以为在带驱动装置400与升降台驱动装置410之间设置有固定储水槽421的高度的储水槽固定装置430这样的配置。由此,使用任意的储水槽28例如市售的储水槽,通过将需要护理者P升降,能够实现入浴护理的节省劳力。
[实施方式5]
参照图41~图4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发明进行说明。图41是实施方式5的吊床升降装置的说明图,图42是图41的立体图,图43是图41的吊床升降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吊床升降装置440具备支承台441、升降部442、脚轮443、吊床安装部444、吊床445以及传感器446。升降部442通过设置于支承台441的驱动器升降,由此能够使吊床445升降。升降床420与吊床升降装置440分开独立地设置,具备衬垫部421、支柱425、支柱用驱动器426、台座422、脚轮424以及框体42′7。
吊床升降装置440相对于升降床420,能够在图41的左右方向上相对地移动,能够将需要护理者P从其它位置向升降床搬运,或将需要护理者P从升降床向其它位置移送。当需要护理者位于升降床的上方时,如果升高升降床,降低吊床445,则能够使需要护理者P躺到衬垫部421上,另一方面,如果降低升降床,升高吊床,则能够将需要护理者P从衬垫部421抬起(以下有时称为″相反动作″)。由于传感器446能够检测升降床420的衬垫部421的高度,所以能够进行自动地控制,以使吊床升降装置440的吊床445的高度能够伴随升降床的升降成为相反动作。
为了提高吊床安装部444以及升降部442的刚性,将它们牢固地一体化,例如一体成形。另外,存在有通过仅吊床升降装置440或仅升降床420的升降动作,也使需要护理者P的升降动作成为可能的情况。根据需要护理者P、衬垫部421、吊床445等的尺寸关系以及各装置的驱动距离等决定是采用仅吊床升降装置440的升降动作、采用仅升降床420的升降动作、还是采用两装置的相反动作。例如,在两个装置440、420的移动距离无法取得较大的情况下,使两个装置相反动作是有效的。
[变型示例5-1]
参照图44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5-1的发明进行说明。图44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5-1的说明图。在变型示例5-1中,在支承台441设置有两根支柱。
[变型示例5-2]
参照图45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5-2的发明进行说明。图45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5-2的说明图。在变型示例5-2的吊床升降装置440A中,支承台441的基座为与图44相反方向的
Figure BDA0003247660180000501
形形状。
[变型示例5-3]
参照图46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5-3的发明进行说明。图46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5-3的说明图。通过设置伸缩装置455,在吊床升降装置440C的宽度宽的情况(图46的左右方向宽的情况)下,吊床445成为高位置。另一方面,在吊床升降装置440C的宽度窄的情况(图46的左右方向窄的情况)下,吊床404成为低位置。在伸缩装置455设置有驱动器,通过该驱动器能够驱动吊床升降装置440C在长度方向(图46中的左右方向)上伸缩。由此,即使在狭窄的地方,也能够对需要护理者P进行升降动作。另外,通过伸缩装置的驱动,能够将需要护理者P升降到高度方向上的所希望的位置。
[变型示例5-4]
参照图47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5-4的发明进行说明。图47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5-4的说明图。在变型示例5-4中,吊床升降装置440D还具备滑动构件450、驱动器451以及翻倒防止构件452。通过滑动构件450,吊床安装部444能够利用手动或利用未图示的驱动器沿图47的左右方向滑动。由此,吊床445以及衬垫部421能够进行相反动作。翻倒防止构件例如通过沿水平方向转动或沿长度方向滑动,能够收纳在支承台441的下方。另外,吊床升降装置440D与具有衬垫部421的升降床420作为独立装置设置,护理床420无需是专用的护理床,也可以利用市售的升降床。在图47中示出了向储水槽28以及衬垫部421的移动的示例,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用于将需要护理者P从担架或轮椅向衬垫部或储水槽的搬运等多样的用途。
[变型示例5-5]
参照图48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5-5的发明进行说明。图48是实施方式4的变型示例5-5的说明图。变型示例5-4示出了作为支承台441设置有四根支柱的示例,但是在变型示例5-5中是支柱为两根的示例。即使在变型示例5-5中,由于设置有滑动构件450,所以通过滑动构件450,吊床安装部444利用手动或利用未图示的驱动器能够沿图47的左右方向滑动。
另外,在各变型示例等中对与各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对以上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型示例的护理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例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护理装置的实施方式,并非将本发明特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同等地应用于各实施方式或组合了各实施方式的方式、各实施方式或对各实施方式进行改良的方式等其它实施方式。例如,对于脚轮的有无、驱动器的种类(采用电动、液压、空压、水压、或手动等)、用途(床、浴缸、轮椅、椅子、担架等)等,可以作为参考各实施方式、各变型示例并适当地进行改良的方式来实施本实施方式。
10、10A~10O...护理床(护理装置)
11、11A、11D...支承台
12、12A、12D...支承台
13a、13b、13c、13d...支柱
14a、14b、14c...支柱 15...梁构件
16、16D...升降装置(床侧升降装置、支柱侧升降装置)
17...脚部(脚轮) 22、22D...床主体
23...衬垫部 23a...开口部
28、28A...储水槽 29...引导部
37...棒状体 39...吊起构件轨道
40...可动部 41...吊起构件安装部
50...传感器 81、91...带体
80、90、95、98、98A~98D...吊床
82...网眼 84...滑动构件
92...环状部 94...安装带体
98a...平面部 98b、98c...分开平面部
98d...切入部 98e1、98e2...带扣
98f...环部 98g...延伸设置带部
100a、100b、100c、100d...支柱用驱动器
100a、101a、101c...支柱用驱动器
104、104a、104b...床用驱动器
106...四联杆结构 110、110A、110D...控制部
111、111A、111D...升降开关
150...防湿防寒罩 151...挑檐
250、250A...悬架构件 250a...滑动棒
250b...悬挂棒 250c...卡合棒
250d...卡爪构件 250e...滑动罩
250f...连接构件 251...结合构件
252...翻倒防止机构 270...轮椅
300...升降机构 400...带驱动装置
401...带钩挂部 402...脚轮
403...带 404...吊床
405...支承体 406...吊床连接部
407...带连接部 408...衬垫部卡合部
410...升降台驱动装置 411...升降台
412...台座 413...驱动器
414...脚轮 420...升降床
421...衬垫部 422...台座
423...驱动器 424...脚轮
425...支柱 426...支柱用驱动器
427...框体 430...储水槽固定装置
431...储水槽台座 432...脚轮
440...吊床升降装置 441...支承台
442...升降部 443...脚轮
444...吊床安装部 445...吊床
446...传感器 445...吊床
446...翻倒防止构件 450...滑动构件
451...翻倒防止构件 455...伸缩装置
P...需要护理者

Claims (8)

1.一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理装置具有:
床主体,在上表面具备具有需要护理者能够躺下的预定面积和厚度的矩形形状的衬垫部;
支承台,支承所述床主体;
支柱,相对于所述床主体的所述衬垫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以及
升降装置,使所述床主体和所述支柱升降,
在所述支柱安装有吊起需要护理者的吊起构件,
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当使所述床主体上升时使所述支柱下降,并且当使所述床主体下降时使所述支柱上升,
当使所述支柱下降时,使安装于所述支柱的所述吊起构件的至少最下部的位置移动到预定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使所述支柱下降时,使安装于所述支柱的所述吊起构件的至少最下部移动到比所述床主体的所述衬垫部上表面更靠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柱上安装有悬架构件,所述悬架构件在使所述吊起构件远离所述床主体的方向上滑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支柱,
所述吊起构件在通过所述悬架构件移动到远离所述床主体的预定位置后,能够随着所述支柱的升降而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柱上设置有梁构件,
所述悬架构件安装在所述梁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柱的与所述床主体相反侧的端部以沿着所述床主体的长边方向的方式设置有棒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起构件以至少四点被支承的方式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衬垫部形成有开口部,
在所述床主体设置有储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台能够与所述床主体分离,所述支承台与所述床主体能够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CN202080019541.2A 2019-03-08 2020-03-09 护理装置 Active CN113573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1064.4A CN115919578A (zh) 2019-03-08 2020-03-09 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3227 2019-03-08
JP2019-043227 2019-03-08
JP2019-106597 2019-06-06
JP2019106597 2019-06-06
PCT/JP2020/010132 WO2020184527A1 (ja) 2019-03-08 2020-03-09 介護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1064.4A Division CN115919578A (zh) 2019-03-08 2020-03-09 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681A true CN113573681A (zh) 2021-10-29
CN113573681B CN113573681B (zh) 2022-12-09

Family

ID=7242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1064.4A Pending CN115919578A (zh) 2019-03-08 2020-03-09 护理装置
CN202080019541.2A Active CN113573681B (zh) 2019-03-08 2020-03-09 护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1064.4A Pending CN115919578A (zh) 2019-03-08 2020-03-09 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13215B2 (zh)
JP (3) JP7066239B2 (zh)
CN (2) CN115919578A (zh)
SG (1) SG11202108586WA (zh)
TW (2) TWI819199B (zh)
WO (1) WO20201845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9578A (zh) * 2019-03-08 2023-04-07 好保床业株式会社 护理装置
CN114452141A (zh) * 2022-02-17 2022-05-10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儿科急诊治疗的监护应急抢救装置
CN114767422B (zh) * 2022-05-06 2023-05-05 常州中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纳米洗浴护理床
CN116421423B (zh) * 2023-04-27 2024-01-30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一种泌尿外科冲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2802U (ja) * 2005-05-25 2005-08-25 株式会社コスモテック ネット昇降装置付介護ベッド
CN101716114A (zh) * 2009-12-15 2010-06-02 叶强 自动起吊病员转运车
CN103153253A (zh) * 2010-10-26 2013-06-12 石田孝行 护理用床
JP3205662U (ja) * 2016-05-27 2016-08-04 株式会社ウエルケアベッド ロボット付介護装置
CN106361519A (zh) * 2016-09-22 2017-02-01 常州工学院 一种吊带式搬运病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6138U (zh) * 1986-09-12 1988-03-29
US4843665A (en) * 1988-04-08 1989-07-04 Cockel Ray S Patient transport and bed comfort aid
US5235712A (en) * 1991-06-21 1993-08-17 Ary Lift, Inc. Apparatus for bathing a patient confined to a bed
CA2097639C (en) * 1992-06-15 1996-12-31 Kenzou Kassai Human body moving apparatus
US5539941A (en) * 1993-04-13 1996-07-30 Fuller; Carmel U. Bed patient health care system
JPH10165459A (ja) * 1997-02-28 1998-06-23 Onozaki Seisakusho:Kk 介護用揚腰装置
JP3048277U (ja) * 1997-10-21 1998-05-06 毅 福崎 介護用ベッド
JP2000005264A (ja) * 1998-06-18 2000-01-11 Hiroshi Okumura 寝たきり患者用入浴介護装置
JP2000189473A (ja) * 1998-12-25 2000-07-11 Toru Matsuzaki 介護用ベッド装置
JP3549511B2 (ja) * 2000-11-17 2004-08-04 利博 森井 介護用ベッド
JP2003038584A (ja) 2001-07-27 2003-02-12 Amano Corp 介護リフト用吊り具
JP4316552B2 (ja) * 2005-10-31 2009-08-19 敏博 芹澤 介護用ベッドシステム
JP2010172630A (ja) * 2009-01-30 2010-08-12 Morishita Kaigo Service:Kk 電動ベッドを利用した病弱者や寝たきり老人等の移送装置
JP2011161197A (ja) * 2010-02-15 2011-08-25 Nobuhiro Aoki 患者の身体移動することなく入浴と同時に介助作業のできる介護医療機具。
US10398612B2 (en) * 2011-12-24 2019-09-03 Wellcare Bed Corporation Caregiving bed
JP6142116B2 (ja) 2012-09-19 2017-06-07 マッスル株式会社 介護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介護ロボット
CN205041677U (zh) * 2015-05-11 2016-02-24 褚乃斌 Dlp-1医用手术患者升降横移移送装置
CN204814585U (zh) * 2015-06-29 2015-12-02 李红宾 多功能护理床
CN205548883U (zh) * 2016-03-25 2016-09-07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一种患者过床装置
CN106137640B (zh) * 2016-08-17 2018-08-28 河北省霸州市长城医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升降的医疗护理床体
CN107028721A (zh) * 2017-05-18 2017-08-11 姚碧 一种手术病人过床设备
US10499153B1 (en) * 2017-11-29 2019-12-03 Boomcloud 360, Inc. Enhanced virtual stereo reproduction for unmatched transaural loudspeaker systems
CN109350389A (zh) * 2018-10-11 2019-02-19 王玉瑶 一种医疗护理用病床
CN115919578A (zh) * 2019-03-08 2023-04-07 好保床业株式会社 护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2802U (ja) * 2005-05-25 2005-08-25 株式会社コスモテック ネット昇降装置付介護ベッド
CN101716114A (zh) * 2009-12-15 2010-06-02 叶强 自动起吊病员转运车
CN103153253A (zh) * 2010-10-26 2013-06-12 石田孝行 护理用床
JP3205662U (ja) * 2016-05-27 2016-08-04 株式会社ウエルケアベッド ロボット付介護装置
CN106361519A (zh) * 2016-09-22 2017-02-01 常州工学院 一种吊带式搬运病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681B (zh) 2022-12-09
JP2020199244A (ja) 2020-12-17
JPWO2020184527A1 (ja) 2021-10-14
TW202100122A (zh) 2021-01-01
SG11202108586WA (en) 2021-09-29
WO2020184527A1 (ja) 2020-09-17
CN115919578A (zh) 2023-04-07
TW202402258A (zh) 2024-01-16
JP7066239B2 (ja) 2022-05-13
US20220168164A1 (en) 2022-06-02
JP7333977B2 (ja) 2023-08-28
TWI819199B (zh) 2023-10-21
US11813215B2 (en) 2023-11-14
JP2022089937A (ja)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3681B (zh) 护理装置
JP6839232B2 (ja) 患者ベッド制御のための介護者汎用遠隔カート
US5406658A (en) Lifting and transfer system for a patient
US11337875B2 (en) Wheelchair lift-transfer device
US9492339B2 (en) Chair, frame and lifting garment useful for patients
JP6711959B2 (ja) 低可動性の人用ストレッチャー
EP2566369A1 (en) Bed chair
JP7117589B2 (ja) 昇降装置および片持ち支持された支持台を備える昇降システム
KR101177709B1 (ko) 환자 승강 장치
CN113677243A (zh) 控制装置及床装置
JP2868873B2 (ja) ベッド装置
JP6870809B2 (ja) 介護装置
JP3205662U (ja) ロボット付介護装置
JPH0426856B2 (zh)
WO2015029132A1 (ja) 移動用リフト
JP2002000667A (ja) 床ずれ防止及び入浴用ベット
JP2010017246A (ja) 介護用ベッド装置
JP3189795U (ja) 被介護者移動マット
KR20220075055A (ko) 병상 환자용 집음 장치
JP2001258959A (ja) 立ち上がり補助装置
JPH03126453A (ja) ベッド装置
JP2002119568A (ja) 浴槽付きベッド
WO2007088645A1 (ja) 可動床式ベ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52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