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6706A - 接地端子及线束 - Google Patents

接地端子及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6706A
CN113366706A CN201980091163.6A CN201980091163A CN113366706A CN 113366706 A CN113366706 A CN 113366706A CN 201980091163 A CN201980091163 A CN 201980091163A CN 113366706 A CN113366706 A CN 113366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terminal
water
layer
electric wir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11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村一大
高津正义
望月光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66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01R4/72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using a heat shrinking insulating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3Contact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pl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4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conductive parts having primarily a non-electric function, e.g. frame, casing, ra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接地端子及具备那样的接地端子的线束:在将止水剂的层设置于与电线的连接部的接地端子中,具备能够抑制由于止水剂垂下的原因而在接地时在接地端子发生底座表面浮起的结构,省空间性及抑制成本效果也优良。设为接地端子(1),接地端子(1)具备端子零件(10),端子零件(10)具有将电线(40)敛紧固定的敛紧部(11)、和利用连结构件连接到接地面的连结部(15),在所述敛紧部(11)与所述连结部(15)之间设置有高度(D)为2.88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台阶,接地端子(1)设置有止水层(20),止水层(20)由将所述端子零件(10)的至少所述敛紧部(11)包覆而对所述电线(40)进行止水的止水剂构成。设为线束(2),线束(2)具有所述接地端子(1)和电线(40),所述电线(40)的端部被所述接地端子(1)的敛紧部(11)敛紧固定,并被所述止水层(20)包覆。

Description

接地端子及线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接地端子及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在汽车等车辆中使用的线束,存在具有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面连接的接地端子的线束。在对车辆进行高压清洗的情况等下,水与接地端子接触,从而要求抑制该水侵入到接地端子所连接的电线的内部。作为用于该情况的方法之一,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有时在接地端子装配防止浸水用部件。
但是,也有时用防止浸水用部件不能充分防止水与接地端子的接触,在水与接地端子接触时,用于抑制该水侵入到电线内部的止水结构有时设置于接地端子与电线之间的连接部。作为那样的止水结构的例子,能够列举将接地端子与电线之间的连接部用由粘合剂等构成的止水剂的层包覆的方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9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接地端子与电线之间的连接部设置止水剂的层的情况下,采取将止水剂以通过熔融等提高流动性的状态配置于预定位置并使其固化的方法。例如,作为止水剂使用热塑性的止水剂,将加热熔融的止水剂涂敷于预定位置并使其固化,从而能够与接地端子及电线密合地形成止水剂的层。
但是,通过熔融等提高流动性的止水剂有可能在到固化之前的期间由于重力而垂下,进一步向接地端子的顶端侧的连结部(利用螺栓等连结构件固定于接地面的部位)流出。止水剂以那样垂下的原样状态固化。于是,在使用连结构件将连结部连接到接地面时,垂下并固化的止水剂成为妨碍,不能以使连结部与接地面平面接触的状态可靠地进行连结,有可能接地端子发生底座表面浮起。专利文献1图示的接地端子是顶端的电接触部(连结部)和将电线敛紧固定的电线连接部平面连续的通用的接地端子,但是在这样的平面式接地端子中,当在电线连接部配置熔融的止水剂时,则引起止水剂的垂下,在接地时,容易发生底座表面浮起。
因此,期望将用于抑制由于止水剂的垂下导致的接地端子的底座表面浮起的结构设置于接地端子。另外,从在车辆内部将接地端子占据的空间抑制得小的观点、将制造接地端子需要的材料成本抑制得低的观点出发,作为用于抑制底座表面浮起的结构,过度大型的结构、复杂的结构不优选。
因此,以提供如下接地端子及具备那样的接地端子的线束为课题:在将止水剂的层设置于与电线的连接部的接地端子中,具备能够抑制由于止水剂垂下的原因而在接地时在接地端子发生底座表面浮起的结构,省空间性及抑制成本效果也优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接地端子,具备端子零件,所述端子零件具有将电线敛紧固定的敛紧部、和利用连结构件连接到接地面的连结部,在所述敛紧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设置有高度为2.88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台阶,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止水层,所述止水层由将所述端子零件的至少所述敛紧部包覆而对所述电线进行止水的止水剂构成。
本公开的线束具有上述接地端子和电线,所述电线的端部被所述接地端子的敛紧部敛紧固定,并被所述止水层包覆。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接地端子,在将止水剂的层设置于与电线的连接部的接地端子中,具备能够抑制由于止水剂垂下的原因而在接地时在接地端子发生底座表面浮起的结构,省空间性及抑制成本效果也优良。另外,本公开的线束成为具备那样的接地端子的线束。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是示出具备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的线束的端部附近的结构的图。图1A是透射侧视图,图1B是透射俯视图。
图2A及图2B是示出上述接地端子的端子零件的图。图2A是侧视图,图2B是俯视图。
图3是示出在另一例的端子零件连接有电线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配置于接地端子的热收缩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接地端子,具备端子零件,所述端子零件具有将电线敛紧固定的敛紧部、和利用连结构件连接到接地面的连结部,在所述敛紧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设置有高度为2.88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台阶,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止水层,所述止水层由将所述端子零件的至少所述敛紧部包覆而对所述电线进行止水的止水剂构成。
在上述接地端子中,在端子零件的敛紧部与连结部之间设置有台阶,该台阶的高度成为2.88mm以上。因此,将敛紧部包覆的止水剂即使垂下也不易到达连结部的高度位置。因此,在将连结部连接到接地面时,由于引起垂下的止水剂的存在,在接地端子不易发生底座表面浮起。其结果是,能够使连结部与接地面平面接触并进行连接,能够提高接地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台阶的高度被抑制成7.0mm以下,从而接地端子整体上的高度不过度变大,能够设为省空间性优良的接地端子。另外,形成台阶需要的材料的量也被抑制,能够将接地端子的制造成本抑制得低。
在此,所述敛紧部与所述台阶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0mm以上。于是,通过确保从敛紧部到台阶的距离,从而将向敛紧部的前方突出的电线导体的顶端部用止水剂充分包覆,利用止水层,针对电线能够示出高止水性能。
也可以为,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至少将所述敛紧部包覆,通过热收缩管热收缩而构成,所述止水层配置于所述包覆层的内周部。于是,通过将在内周部设置有止水剂的层的热收缩管配置于敛紧部的外周,使其热收缩,能够简便地将止水层和包覆层形成于敛紧部的全周。伴随热收缩管的热收缩而不能留在热收缩管的内侧的止水剂向热收缩管的外侧挤出,但是即使挤出的止水剂引起垂下,也通过在敛紧部与连结部之间设置预定高度的台阶,从而不易关联到接地端子的底座表面浮起。
在该情况下,所述止水剂的量按收纳于所述包覆层的内周部的状态的厚度算也可以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于是,容易将足以对电线进行止水的量的止水剂配置于敛紧部。另一方面,能够抑制过量的止水剂在热收缩管收缩时向外挤出。
所述热收缩管也可以含有交联聚烯烃。于是,热收缩管示出优良的热收缩性。
所述包覆层也可以通过所述热收缩管以1%以上且30%以下的收缩率热收缩而构成。于是,通过止水剂,能够使热收缩管与敛紧部密合,针对止水层及敛紧部,能够形成示出高保护性能的包覆层。另一方面,能够抑制热收缩管过量收缩而在收缩时挤出大量止水剂。
也可以为,与所述敛紧部和所述连结部通过所述台阶连续的方向交叉的、所述端子零件的横向宽度为5.0mm以上且9.0mm以下。也可以为,所述电线的导体截面积按标称导体截面积算为2mm2以上且20mm2以下。构成所述端子零件的金属材料的板厚也可以为0.5mm以上且3.0mm以下。在这些情况下,通过根据使用于止水的止水剂的体积在敛紧部与连结部之间设置高度2.88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台阶来设计端子零件,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配置于敛紧部的止水剂的垂下导致的接地端子的底座表面浮起,也容易形成为省空间性和抑制成本效果也优良的接地端子。
所述止水剂也可以由热熔粘合剂构成。于是,通过将加热熔融的止水剂配置于包括敛紧部的区域,冷却使其固化,从而容易形成示出高止水性能的止水层。特别是在热熔粘合剂配置于热收缩管的内周部的情况下,通过加热,能够同时进行基于热收缩管的热收缩的包覆层的形成和基于热熔粘合剂的熔融的止水层的形成。
所述端子零件也可以由在表面具有镀锡层的金属材料构成。于是,能够使用作为电连接端子通用的材料来构成端子零件。
所述端子零件也可以仅具备一个所述连结部。于是,能够形成为省空间性和抑制成本效果特别优良的接地端子。
也可以为,以所述连结部处于比所述敛紧部靠下侧的方式设置有所述台阶。在该情况下,配置于敛紧部的外周的止水剂由于重力而垂下的方向成为相对于敛紧部配置有连结部的方向,但是通过在敛紧部与连结部之间设置预定高度的台阶,从而止水剂的垂下不易关联到接地端子的底座表面浮起。
所述接地端子也可以使用于汽车。于是,即使是通过汽车的高压清洗等而在端子零件附着水的情况,通过止水层的存在,也能够有效地抑制该水侵入到电线的内部。通过连结部与敛紧部之间的台阶,可抑制接地端子的底座表面浮起,所以能够以高可靠性进行向车身面板等的接地。
所述接地端子也可以在不将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连结部层积的情况下使用。于是,与通过连结部与敛紧部之间的台阶能够抑制接地端子的底座表面浮起的效果一起,能够特别提高连结部处的接地端子的连结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线束具有如上述的接地端子和电线,所述电线的端部被所述接地端子的敛紧部敛紧固定,并被所述止水层包覆。
上述线束因为在电线的端部具有如上述的接地端子,所以通过设置于端子零件的敛紧部的止水层,可抑制水向电线内部侵入。并且,通过在敛紧部与连结部之间设置有预定高度的台阶,能够抑制如下:由于止水剂垂下的影响,在将连结部连接到接地面时,接地端子发生底座表面浮起。另外,成为端部的省空间性和抑制成本效果优良的线束。
在此,也可以为,所述电线处于单线的状态,或者多条所述电线被共用的所述敛紧部。在这些中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利用配置于敛紧部的止水剂防止水向各电线的侵入。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全部附图中,对同样的结构要素标注同样的符号,省略适当说明。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及线束的详情。将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与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结构成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线束。
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具备端子零件,所述端子零件具有将电线敛紧固定的敛紧部、和利用连结构件连接到接地面的连结部,在所述敛紧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设置有高度为2.88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台阶,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止水层,所述止水层由将所述端子零件的至少所述敛紧部包覆而对所述电线进行止水的止水剂构成。
本申请发明人为了抑制接地端子的底座表面浮起,而对接地端子的台阶的形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认识到如下:若仅仅设置台阶,有可能不能可靠地抑制底座表面浮起。以往,对接地端子的台阶的设计因素没有研究,但是基于该认识,本申请发明人考虑在热收缩管收缩时垂下的止水剂,尝试设计接地端子的台阶形状。本申请发明人能够实际确认从热收缩管垂下的止水剂,并初次完成抑制底座表面浮起并且形成为最小限度的大小的接地端子。
<接地端子及线束的概要>
图1A、1B中示出具备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的线束2的概要结构。另外,图2A、2B中示出构成接地端子1的端子零件10的概要结构。在本说明书中,将接地端子1的长度方向设为前后方向(x方向)。与接地面连接的方向是前方(+x方向),连接电线40的方向是后方(-x方向)。另外,将针对端子零件10的底面11a载置电线40的方向设为上方(+z方向),将其相反的方向设为下方(-z方向)。并且,将与前后方向(x方向)及上下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y方向)。
接地端子1具有端子零件10、止水层20以及包覆层30。另外,与接地端子1一起构成线束2的电线40具有导体41和绝缘包覆部42。
首先,对构成各构件的材料简单地进行说明。构成接地端子1的端子零件10由金属材料构成。具体的材料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作为较佳的材料,能够例示作为电连接端子的构成材料通用的、对由铜或者铜合金等构成的金属基材实施镀锡的镀锡材料。
止水层20由通过将电线40的顶端部包覆而能够对电线40进行止水的止水剂、也就是能够防止水向电线40的内部侵入的材料构成。作为构成止水层20的止水剂,能够使用各种聚合物材料,其中能够将包括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湿气固化性树脂等的粘合剂作为止水剂适当利用。在那些中,特别是能够适当地使用作为包括热塑性树脂的粘合剂的一种的热熔粘合剂。
包覆层30只要是能够对止水层20及端子零件10的敛紧部进行物理保护的层,无论由什么样的材料构成都可以,但是优选由聚合物材料构成。作为聚合物材料,能够例示橡胶、聚烯烃、聚氯乙烯(PVC)、热塑性弹性体。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从使用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简便地形成包覆层30和止水层20的观点出发,优选包覆层30由具有热收缩性的聚合物材料构成。特别是,优选由作为示出优良的热收缩性的聚合物的、含有交联聚烯烃的材料构成。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聚合物材料是指作为主要成分含有聚合物的材料、也就是聚合物占全部成分的50质量%以上的材料。
构成电线40的导体41由多个金属线材形成。多个金属线材无论捆扎还是绞合都可以。作为金属线材的材料,能够例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绝缘包覆部42由将导体41的外周包覆的绝缘性聚合物材料的层构成。作为绝缘包覆部42的构成材料,能够例示橡胶、聚烯烃、PVC、热塑性弹性体等。
接着,对端子零件10的结构进行说明。端子零件10从后方开始依次具有敛紧部11、倾斜部14以及连结部15。端子零件10在整体上一体形成,敛紧部11和连结部15通过设置于中间的倾斜部14一体地连续。
敛紧部11是将电线40敛紧固定于端子零件10的部位。敛紧部11具有第一敛紧部12和第二敛紧部13。如图2A、2B所示,第一敛紧部12设置于前方,第二敛紧部13设置于后方,两者利用共用的底面11a连续。并且,第一敛紧部12及第二敛紧部13分别具有从底面11a的宽度方向两侧向外侧延伸出的第一敛紧片12a和第二敛紧片13a。底面11a延伸到比设置第一敛紧片12a的位置靠前方,且比第一敛紧部12靠前方的部位成为平坦部16。另外,例如图3所示的端子零件10’那样,敛紧部11也可以设为不具备第一敛紧部12的方式。在该情况下,只要在第二敛紧部13的前方作为底面11a预先确保能够通过超声波焊接等焊接电线40的导体41的充分长度即可。
连结部15是用于将端子零件10连接到接地面(构成接地电位的连接面)的部位。连结部15形成于比敛紧部11靠前方且下方的位置,在敛紧部11与连结部15之间设置有高度D的台阶。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台阶的高度D被规定在预定的范围。
连结部15形成为平板状,其面与敛紧部11的底面11a大致平行。在连结部15设置有能够将螺栓等连结构件插通的贯穿孔15a。另外,只要是能够将连结构件插通的结构即可,不限于贯穿孔15a,例如,也可以取而代之,设置有在连结部15的前端缘开口的切口。另外,从确保连结部15的强度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在连结部15的端缘一体地立设有凸缘(未图示)。
倾斜部14在设置于敛紧部11的前方的平坦部16的前端部与连结部15的后端部之间进行连接。因为连结部15设置于比敛紧部11靠下方,在连结部15与敛紧部11之间形成有台阶,所以倾斜部14形成为从后方朝向前方向下方下降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在端子零件10中,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比连结部靠前方设置止动部17。止动部17与连结部15一体形成,从连结部的前端朝向下方突出。在进行将连结构件插通于连结部15的贯穿孔15a、将端子零件10连接到接地面的作业时,如果预先将止动部17与设置于接地面的端缘、槽状结构卡止,则能够抑制作业中的接地端子10的旋转,能够提高作业性。
具有如上结构的端子零件10连接到电线40的端部。在电线40的端部,绝缘包覆部42被除去,导体41露出。该电线40的端部由敛紧部11敛紧,固定于端子零件10。此时,前方的第一敛紧部12将露出的导体41敛紧,后方的第二敛紧部13将导体41被绝缘包覆部42包覆的部位敛紧。在图示的方式中,将一条电线40以单线的状态敛紧,但是也可以将多条电线40共圧。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共圧是指将多条电线40以并列或者层积的状态用共用的端子零件10的敛紧部11敛紧。另外,在如图3的端子零件10’那样,敛紧部11不具备第一敛紧部12的情况下,只要在底面11a的比第二敛紧部13靠前方的区域通过超声波焊接等焊接从绝缘包覆部42露出的导体41形成焊接部41a即可。在该情况下,无论将一条电线40的导体41以单线的状态在焊接部41a焊接于底面11a,还是以将多条电线40并列或者层积的状态将那些电线40的导体41在共用的焊接部41a焊接于底面11a都可以。另外,在电线的条数为两条以下的情况下,优选端子零件例如具备第一敛紧部12。通过超声波焊接将导体41焊接于底面11a的方式适用于电线的条数多于三条、且不能利用第一敛紧部12按压电线的情况。
在端子零件10和电线40的连接部中,电线40被止水。也就是说,在已将电线40敛紧固定的端子零件10的、包括敛紧部11的区域设置止水层20。止水层20只要至少在敛紧部11的前后方向整个区域以将敛紧部11的全周包覆的方式形成,则无论设置于什么样的范围都可以。在图示的方式中,止水层20占据从相当于比从敛紧部11向前方突出的导体41的顶端部靠前方的、平坦部16的中途部到向敛紧部11的后方延伸出的电线40的中途部为止的区域,遍及全周而形成。优选的是,在电线40的端部的绝缘包覆部42被除去的部位,构成止水层20的止水剂不仅将导体41及第一敛紧部12(在使用不具备第一敛紧部12的端子零件10’的情况下为焊接部41a)的外周包覆,而且也浸透到构成导体41的线材之间的空隙。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导体41的外周及构成导体41的线材之间配置焊料的基础上,设置止水层20即包覆层30。通过预先使焊料浸透到构成导体41的线材之间,能够提高针对电线40的止水性。例如,只要在第一敛紧部12(或者焊接部41a)的周边将导体41软钎焊到端子零件10即可。通过在那样的位置上进行软钎焊,从而容易利用毛细管现象使焊料浸透到线材之间。此时,当使得焊料不与绝缘包覆部42接触时,能够避免由于与焊料接触导致的绝缘包覆部42的熔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中,即使不进行软钎焊,也能够利用止水层20覆盖导体41整体。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在能够体现充分的止水性的观点上优选。
止水层20通过将包括敛紧部11的区域包覆,能够对电线40进行止水。也就是说,水从外部与连结部15等接地端子1的表面接触,也能够抑制该水侵入到电线40的内部、也就是导体41与绝缘包覆部42之间的区域、构成导体41的线材之间的区域。
包覆层30将止水层20的外周包覆。在图示的方式中,成为在被包覆层30包覆的区域的内侧整个区域填充有构成止水层20的止水剂的状态。从电线40的止水的观点出发不必设置包覆层30,但是通过设置包覆层30,能够对止水层20及端子零件10的敛紧部11进行物理保护。另外,如后所述,在使用带止水剂热收缩管形成止水层20的情况下,与止水层20同时,也能简便地形成包覆层30。
为了在电线40的端部连接接地端子1形成线束2,首先,将已除去端部的绝缘包覆部42的电线40载置于端子零件10的敛紧部11的底面11a的上侧。并且,用第一敛紧部12的敛紧片12a敛紧以使得包住导体41。在使用不具备第一敛紧部12的端子零件10’的情况下,通过超声波焊接等将露出的导体41焊接于第二敛紧部13的前方的底面11a。进一步用第二敛紧部13的敛紧片13a敛紧以使得包住电线40的形成有绝缘包覆部42的区域。由此,在端子零件10固定并连接电线40。然后,也可以将导体41软钎焊到端子零件10。由此,使焊料浸透到构成导体41的线材之间,能够提高针对电线40的止水性能。软钎焊只要在第一敛紧部12或者焊接部41a的位置、或者它们的周边进行即可。
并且,将从比导体41的顶端靠前方的位置到比敛紧部11靠后方的位置为止的整个区域用止水剂包覆,形成止水层20。此时,通过将止水剂以流动性高的状态利用涂敷等配置于预定的区域后使其固化,能够形成致密的止水层20。例如,在止水剂含有热熔粘合剂等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以利用加热使止水剂熔融的状态进行涂敷等并利用冷却使其固化,能够形成止水层20。如图1A、1B所示,以相对于重力方向而言端子零件10的连结部15成为下侧、敛紧部11成为上侧的方式适当使用治具等保持端子零件10,从而进行利用涂敷等的止水剂的配置。形成止水层20,并且根据需要将包覆层30形成于止水层20的外侧即可。
当使用粘合剂等能成为止水剂的物质配置于热收缩管的内周部的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时,能够一次形成止水层20和包覆层30。图4中示出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的例子。在形成为筒状的、含有交联聚烯烃等热收缩性材料的热收缩管51(外层)的内周面形成有含有热熔粘合剂的内层52。这样的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如图1A中单点划线所示,以覆盖在连接有电线40的端子零件10的包括敛紧部11的位置上的状态进行加热。伴随加热,构成内层52的止水剂(粘合剂)熔融,与端子零件10及从绝缘包覆部42露出的导体41、绝缘包覆部42的表面密合,并且外层的热收缩管51热收缩。停止加热,放置冷却时,止水剂固化,形成止水层20。并且,变为在由收缩的热收缩管51形成的包覆层30的内周配置有止水剂固化而形成的止水层20的状态。另外,考虑到热收缩管51的长度(前后方向的尺寸)在收缩时以能够用在加热后形成的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将从比导体41的顶端靠前方到比敛紧部11靠后方的区域包覆的方式变短,优选将在收缩前覆盖的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的长度预先设定得稍长。
在热收缩管51收缩时,热收缩管51的内侧的区域的体积减少,由此止水剂不仅在被包覆层30包覆的区域的内侧,也有时局部挤出到包覆层30的外侧。在那样的情况下,挤出的止水剂有时形成在包覆层30的前方固化的挤出部21、随着重力向下方垂下而固化的垂下部22。作为垂下部22,如图1A中符号22(a)所示,有可能有垂下的止水剂在包覆层30、平坦部16的下方固化成液滴状的垂下部、和如符号22(b)所示垂下的止水剂以沿着倾斜部14的下侧面向前方流出的状态固化的垂下部。如下面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中,通过在端子零件10设置有台阶,从而即使形成垂下部22,在连结部15处将接地端子1连接到接地面时,垂下部22也不易给连接的稳定性带来影响。
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及线束2的用途并不作特别限定,但是能够在汽车等车辆中适当使用。通过在端子零件10的包括敛紧部11的区域设置有止水层20,从而在车辆使用时、清洗时,能够充分抑制水向电线40的内部侵入。
<端子零件的台阶和接地>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中,在端子零件10的敛紧部11与连结部15之间设置有台阶。并且,该台阶的高度D、也就是敛紧部11的底面11a的下端的位置与连结部15的下端的位置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被规定在预定的范围。具体地讲,高度D成为2.88mm以上且7.0mm以下。
假设在端子零件10没有形成台阶,或者台阶的高度D不充分大,则在形成止水层20时,处于流动性高的状态的止水剂不留在应形成止水层20的位置,而引起垂下,当在该状态下固化时,所形成的垂下部22有可能给连结部15处的端子零件10的连接带来影响。例如,有可能止水剂由于重力而向下方垂下,到达比连结部15的高度位置靠下侧的位置并固化。或者,有可能止水剂沿着构成端子零件10的金属材料向前方流出,在到达连结部15的下端的状态下固化。于是,在使连结部15的下表面与接地面接触而进行连结时,止水剂固化而产生的垂下部22与接地面接触,使连结部15不与接地面平面接触。在该状态下,即使使用螺栓等连结构件进行连结,也在连结部15发生底座表面浮起,不能稳定且以高可靠性进行接地。以抑制底座表面浮起为目的而将垂下部22逐一除去从成本、劳动力的观点出发并不实际。
与此相对,通过预先将台阶的高度D设为2.88mm以上,即使引起止水剂的垂下,也能够将垂下部22留在不到达连结部15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的位置。也就是说,通过在敛紧部11与连结部15之间形成充分大的高度的台阶,处于流动性高的状态的止水剂即使引起垂下,也在到达连结部15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之前固化,不能由于垂下而到达连结部15的高度位置。于是,连结部15的下表面维持为平坦的状态,能够使连结部15与接地面平面接触,以没有底座表面浮起的状态进行连结构件的连结。其结果是,能够稳定且以高可靠性进行接地端子1的接地。也不必为了抑制底座表面浮起而将垂下部22除去。台阶的高度D进一步优选为3.00mm以上。
另一方面,即使过于增大台阶的高度D,抑制底座表面浮起的效果也会饱和,并且导致接地端子1的过度大型化、端子零件10的材料成本的上升。因此,通过将台阶的高度D设为7.0mm以下,从而抑制接地端子1的大型化、成本上升,能够设为省空间性和抑制成本效果优良的接地端子1。进一步优选台阶的高度D为5.0mm以下。
进一步地,端子零件10在敛紧部11与倾斜部14之间具有平坦部16。通过存在平坦部16,能够在敛紧部11的前方具有余裕地形成止水层20。在端子零件10不具有平坦部16的情况、或者虽然具有平坦部16但是平坦部16的长度过短的情况下,有可能导体41的顶端侧的一部分不被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包覆而是露出。于是,有时水从该露出部侵入,不能达成充分的止水性能。与此相对,当预先设置平坦部16时,进一步地,当将平坦部16的长度L、也就是敛紧部11与台阶之间的距离预先设为10mm以上时,由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将从敛紧部11向前方突出的导体41的顶端部具有余裕地包覆,能够有效地抑制水从导体41的顶端部侵入。另外,在如图3那样为不具备第一敛紧部12的端子零件10’的情况下,平坦部16的长度L被定义为成为焊接部41a的顶端的位置与台阶之间的距离。
特别是在利用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形成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的情况下,如图1A中单点划线所示,通过使以前端缘收纳于平坦部16的方式配置的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热收缩,能够在敛紧部11的前方残留充分长度地形成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例如,在收缩后应残留在敛紧部11的前方的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的长度为5mm以上的情况下,当将热收缩管51的热收缩率(伴随热收缩的长度的变化率)设为10%,并将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的切制中的误差设为1mm时,则设置长度10mm的平坦部16,并与该平坦部16的前端缘一致地配置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当进行热收缩时,能够按照期望从比敛紧部11的前端靠前方5mm以上的位置形成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另一方面,平坦部16的长度L从接地端子1的省空间性及抑制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预先抑制成20mm以下,更优选预先抑制成15mm以下。
另外,在由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形成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有时从热收缩管51挤出的止水剂不仅在垂下部22,而且也在敛紧部11的上侧前方形成挤出部21。优选形成该挤出部21。这是因为:通过挤出部21的存在,能够确认止水层20形成到比导体41的顶端靠前方,容易得到高止水性能。
端子零件10的其他部位的尺寸不作特别限定,基于以往一般作为接地端子使用的端子零件的形状、尺寸等适当设定即可。例如,基于具有如下以下尺寸的以往一般的端子零件设计具有同样尺寸的端子零件10即可。在该情况下,当基于由端子零件10的各部的尺寸假定的止水剂的使用量时,通过设置高度D为2.88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台阶,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垂下部22的形成导致的接地端子1的底座表面浮起。
·端子零件10的横向宽度(W):5.0mm以上、9.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mm以上、7.5mm以下。
·构成端子零件10的金属材料的板厚:0.5mm以上、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mm以上、1.2mm以下。
·敛紧的电线40的导体截面积:按标称导体截面积算为2mm2以上、20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mm2以上、10mm2以下。另外,在将多条电线40共圧的情况下,全部电线40的标称导体截面积的合计成为那些值。
在由带止水剂热收缩管5形成止水层20和包覆层30的情况下,使用的止水剂的量换算成收纳于包覆层30的内周部的状态的厚度、也就是收纳于收缩后的热收缩管51的内周部的状态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在此,止水剂的量是在使热收缩管51收缩后留在包覆层30的内侧的止水剂、与向包覆层30的外侧挤出而形成挤出部21、垂下部22的止水剂相加并换算成配置于包覆层30的内周部的状态下的厚度的量。当将止水剂的量按该换算值算预先设为0.5mm以上时,容易形成针对电线40示出充分的止水性能的止水层20。进一步优选为0.7mm以上。另一方面,当将止水剂的量按该换算值算预先设为1.5mm以下时,能够将在热收缩时从包覆层30挤出而成为垂下部22的止水剂的量抑制得少。进一步优选预先设为1.0mm以下。当将止水剂的量用收缩后的热收缩管51的每1mm长度的体积表现时,也可以设为5mm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mm3以上。另外,也可以设为50m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mm3以下。
优选的是,作为热收缩管51,使用热收缩率为1%以上且30%以下的热收缩管,以那样的热收缩率使热收缩管51收缩而形成包覆层30。在此,热收缩率示出热收缩管51的长度的变化率。也就是说,将热收缩管51的收缩前的长度设为A1,以135℃加热,将充分收缩后的长度设为A2,热收缩率成为(A1-A2)/A1×100%。通过使热收缩管51以1%以上的热收缩率收缩而形成为包覆层30,能够使包覆层30与止水层20良好地密合,针对止水层20及被止水层20覆盖的敛紧部11等部位能够示出高保护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热收缩率预先抑制成30%以下,从而容易抑制过量的止水剂由于热收缩管51的热收缩而被挤出、并形成较长地垂下到下方的垂下部22。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1中,通过在端子零件10设置高度D为2.88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台阶,并在包括敛紧部11的部位形成有止水层20,能够同时达成止水层20的止水性能和抑制由于止水剂垂下的原因引起的底座表面浮起。另外,成为省空间性和抑制成本效果优良的接地端子1。
当在端子零件10设置具有预定高度D的台阶时,接地端子1及线束2的其他部位的具体的尺寸、形状、使用方法等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在上述说明的方式中,以连结部15处于比敛紧部11靠下侧的方式形成台阶,但是也可以以连结部15处于比敛紧部11靠上侧的方式形成台阶。但是,关于将连结部15形成于比敛紧部11靠下侧的情况,由于重力,容易朝向配置有连结部15的方向引起止水剂的垂下,可更大地享有由于台阶的形成带来的抑制底座表面浮起的效果。另外,在上述中,作为端子零件10,使用分别仅具有一个连结部15及倾斜部14的端子零件,但是也可以设为将连结部15及倾斜部14的一方或者双方例如在前后方向并列地具备多个的端子零件。但是,将连结部15及倾斜部14分别预先仅设为一个时,省空间性和抑制成本效果优良。
进一步地,除了将一个接地端子1的连结部15用一个连结构件连结到接地面的方式之外,也考虑到如下使用方式:将分别与另外的电线40连接的多个接地端子1的连结部15层积,用共用的连结构件连结到接地面。但是,不将多个接地端子1的连结部15层积,而将一个接地端子1的连结部15用一个连结构件单独地连结时,连结的稳定性变高,所以通过在端子零件10设置台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抑制接地端子1的底座表面浮起、使连结的稳定性提高的效果。另一方面,即使是用一个端子零件10的敛紧部11将多条电线40共圧的情况,但是当将各电线40的端部利用止水层20预先可靠地包覆时,则针对各电线40能够达成高止水性能和通过抑制底座表面浮起带来的稳定的接地。在将多条电线40共圧的情况下,作为将全部电线40的端部一并包覆的结构,优选设置止水层20及包覆层30。
实施例
以下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发明不被以下实施例限定。
(试样的制作)
利用镀锡铜合金材料制作具有图2A、2B所示的形状的端子零件。此时,端子零件的横向宽度W设为6.8mm,板厚设为1.0mm。在各试样中,台阶的高度(D)及平坦部的长度(L)设定为表1所示的值。
接着,如图1A、1B所示,用制作的端子零件的敛紧部将已除去端部的绝缘包覆部的电线敛紧固定。连接的电线的数量如表1、2所示,设为一条(单线)或者两条(共圧)。各电线的标称导体截面积也在表1、2中示出。
并且,使用带止水剂热收缩管形成止水层和包覆层。此时,如图1A所示,将带止水剂热收缩管以从端子零件的平坦部的前端缘包覆到比敛紧部靠后方的电线上的部位的方式配置。并且,将带止水剂热收缩管加热到135℃,进行热收缩管的收缩和止水剂的熔融,作为试样A1~A9及试样B1~B4,分别制作线束。使用的带止水剂热收缩管如下。任一热收缩管都以交联聚乙烯为主要成分,热收缩率为10%以下。止水剂由热熔粘合剂构成。另外,如上所述,热收缩管的收缩率是指伴随热收缩的长度的变化率。
·SA3-2:住友电工Fine Polymer株式会社制“Sumitube SA3-2”粘合剂量:0.76mm;9.6mm3
·SA3-3:住友电工Fine Polymer株式会社制“Sumitube SA3-3”粘合剂量:1.02mm;18.6mm3
在上述中,作为粘合剂量,将换算成收纳于收缩后的热收缩管的内周部的状态的厚度的值(单位:mm)、和换算成收缩后的热收缩管的每1mm长度的体积的值(单位:mm3)一并记载。
(评价方法)
·底座表面浮起
针对上述制作的各试样,评价底座表面浮起的有无。也就是说,使用螺栓将端子零件的连结部连结固定到平板状的接地面,通过目视观察来确认底座表面浮起的有无。在连结部的下表面与接地面平面接触的情况下,评价为没有发生底座表面浮起。另一方面,在连结部的下表面存在不与接地面接触而浮起的部位的情况下,评价为发生底座表面浮起。关于各试样,针对同样制作的20个体进行试验(n=20),将在全部个体中没有发生底座表面浮起的情况判定为无底座表面浮起(A),即使是一个,在有发生底座表面浮起的个体的情况下,也判定为有底座表面浮起(B)。
·导体顶端部的包覆状态
针对各试样,通过目视判定电线导体的顶端部是否被止水层及包覆层充分包覆。在电线导体不从止水层及包覆层的前端缘露出,而是被止水层及包覆层完全包覆的情况下,判定为包覆状态特别优良(A+)。在电线导体的顶端与包覆层的前端缘齐平地被止水层包覆的情况下,判定为包覆状态良好(A)。在电线导体的顶端在比止水层及包覆层的前端缘靠前方露出的情况下,判定为包覆状态差(B)。关于各试样,针对同样制作的20个体进行判定(n=20),但是针对全部个体观察到相同的包覆状态。
(试验结果)
下表1及表2分别对试样A1~A9及试样B1~B4总结线束的结构和评价结果。
[表1]
Figure BDA0003193831850000181
[表2]
Figure BDA0003193831850000182
Figure BDA0003193831850000191
根据表1、2,在台阶的高度成为2.88mm以上的试样A1~A9中,没有引起底座表面浮起(A),与此相对,在台阶的高度不足2.88mm的试样B1~B4中,引起底座表面浮起(B)。由此可知:通过在端子零件预先设置高度2.88mm以上的台阶,能够抑制由于止水剂垂下的原因引起的底座表面浮起。
在试样A1~A9中,有将电线以单线的状态敛紧的情况和将多条电线共圧的情况双方,但是在哪种情况下都能够防止底座表面浮起。另外,在试样A1~A9中,在标称导体截面积(在共圧的情况下为两条的合计值)为5mm2以下的情况下,作为带止水剂热收缩管,使用粘合剂量少的SA3-2,在标称导体截面积大于5mm2的情况下,使用粘合剂量多的SA3-3,但是在哪种情况下都不引起底座表面浮起。
进一步地,当着眼于导体顶端部的包覆状态时,在将平坦部的长度设为10mm的试样A1~A8中,电线导体的顶端部被止水层及包覆层完全覆盖(A+),与此相对,在平坦部的长度不足10mm的试样A9中,电线导体的顶端与包覆层齐平地被止水层包覆(A)。由此可知:通过将平坦部的长度、也就是敛紧部与台阶之间的距离设为10mm以上,能够将电线导体的顶端部具有余裕地由止水层及包覆层包覆。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符号说明
1 接地端子
2 线束
5 带止水剂热收缩管
10、10’ 端子零件
11 敛紧部
11a 底面
12 第一敛紧部
12a 第一敛紧片
13 第二敛紧部
13a 第二敛紧片
14 倾斜部
15 连结部
15a 贯穿孔
16 平坦部
17 止动部
20 止水层
21 挤出部
22 垂下部
30 包覆层
40 电线
41 导体
41a 焊接部
42 绝缘包覆部
51 热收缩管
52 内层
D 台阶的高度
L 平坦部的长度
W 端子零件的横向宽度

Claims (17)

1.一种接地端子,具备端子零件,所述端子零件具有将电线敛紧固定的敛紧部、和利用连结构件连接到接地面的连结部,在所述敛紧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设置有高度为2.88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台阶,
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止水层,所述止水层由将所述端子零件的至少所述敛紧部包覆而对所述电线进行止水的止水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敛紧部与所述台阶之间的距离为10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至少将所述敛紧部包覆,通过热收缩管热收缩而构成,
所述止水层配置于所述包覆层的内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止水剂的量按收纳于所述包覆层的内周部的状态的厚度算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热收缩管含有交联聚烯烃。
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包覆层通过所述热收缩管以1%以上且30%以下的收缩率热收缩而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与所述敛紧部和所述连结部通过所述台阶连续的方向交叉的、所述端子零件的横向宽度为5.0mm以上且9.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电线的导体截面积按标称导体截面积算为2mm 2以上且20mm 2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构成所述端子零件的金属材料的板厚为0.5mm以上且3.0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止水剂由热熔粘合剂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端子零件由在表面具有镀锡层的金属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端子零件仅具备一个所述连结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以所述连结部处于比所述敛紧部靠下侧的方式设置有所述台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接地端子使用于汽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其中,所述接地端子在不将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连结部层积的情况下使用。
16.一种线束,具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端子;和
电线,
所述电线的端部被所述接地端子的敛紧部敛紧固定,并被所述止水层包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电线处于单线的状态,
或者多条所述电线被共用的所述敛紧部敛紧。
CN201980091163.6A 2019-02-14 2019-07-29 接地端子及线束 Pending CN1133667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4711 2019-02-14
JP2019024711A JP7286993B2 (ja) 2019-02-14 2019-02-14 アース端子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CT/JP2019/029649 WO2020166110A1 (ja) 2019-02-14 2019-07-29 アース端子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6706A true CN113366706A (zh) 2021-09-07

Family

ID=72043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1163.6A Pending CN113366706A (zh) 2019-02-14 2019-07-29 接地端子及线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5793A1 (zh)
JP (1) JP7286993B2 (zh)
CN (1) CN113366706A (zh)
WO (1) WO20201661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2053B2 (ja) 2021-03-23 2023-09-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
JP7342052B2 (ja) * 2021-03-23 2023-09-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5380A (ja) * 1995-08-03 1997-02-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スプライス構造
JPH10289745A (ja) * 1997-04-16 1998-10-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アース用端子金具
JP2003086266A (ja) * 2001-09-07 2003-03-2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03297447A (ja) * 2002-04-05 2003-10-1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接続端子装置
JP2008176970A (ja) * 2007-01-17 2008-07-31 Komatsu Ltd 圧着端子
CN102709007A (zh) * 2012-07-12 2012-10-03 深圳市博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33881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电线
WO2015122270A1 (ja) * 2014-02-12 2015-08-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6110901A (ja) * 2014-12-09 2016-06-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接続端子構造
JP2017162757A (ja) * 2016-03-11 2017-09-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端末防水構造
CN107534258A (zh) * 2015-05-11 2018-01-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热收缩管安装治具、带热收缩管的电线的制造方法以及带热收缩管的电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4060Y2 (zh) * 1987-06-11 1991-07-18
JP3685631B2 (ja) * 1998-12-17 2005-08-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3718394B2 (ja) * 1999-12-09 2005-1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被覆電線の端末接続部およびその防水処理方法と装置
JP5391700B2 (ja) * 2009-01-19 2014-01-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
JP2012089431A (ja) * 2010-10-22 2012-05-1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自動車用端子圧着電線
JP5880849B2 (ja) * 2012-05-15 2016-03-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圧着端子
JP2016001542A (ja) * 2014-06-11 2016-01-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付電線
JP2017084600A (ja) * 2015-10-28 2017-05-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電線及び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5380A (ja) * 1995-08-03 1997-02-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スプライス構造
JPH10289745A (ja) * 1997-04-16 1998-10-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アース用端子金具
JP2003086266A (ja) * 2001-09-07 2003-03-2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03297447A (ja) * 2002-04-05 2003-10-1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接続端子装置
JP2008176970A (ja) * 2007-01-17 2008-07-31 Komatsu Ltd 圧着端子
CN102709007A (zh) * 2012-07-12 2012-10-03 深圳市博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33881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电线
WO2015122270A1 (ja) * 2014-02-12 2015-08-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6110901A (ja) * 2014-12-09 2016-06-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接続端子構造
CN107534258A (zh) * 2015-05-11 2018-01-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热收缩管安装治具、带热收缩管的电线的制造方法以及带热收缩管的电线
JP2017162757A (ja) * 2016-03-11 2017-09-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端末防水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15793A1 (en) 2022-04-14
JP2020135963A (ja) 2020-08-31
WO2020166110A1 (ja) 2020-08-20
JP7286993B2 (ja)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1700B2 (ja) 端子付き電線
CN102832469B (zh) 电缆连接端子与具有该电缆连接端子的线束
KR101523150B1 (ko) 단자 접합 방법
US20110048762A1 (en) Waterproofing method for wire and wire having waterproof part formed by the waterproofing method
JP2006286385A (ja) 端子金具と撚り線との圧着接続構造
KR20150017369A (ko) 코팅된 전선 부착 커넥터 단자 및 코팅된 전선 부착 커넥터 단자의 방수 방법
US20170169919A1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50140873A1 (en) Crimped Terminal Attached Aluminum Electric Wire
CN113366706A (zh) 接地端子及线束
CN106450807A (zh) 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电线接头连接方法
JP6294859B2 (ja) 端子、端子付き電線、ワイヤハーネス、被覆導線と端子との接続方法およびその圧着管理方法
US10797413B2 (en) Terminal-equipped electrical wire and wiring module
CN111564706B (zh) 接地端子及线束
JP6356101B2 (ja) 被覆導線と端子との接続方法およびその圧着管理方法
WO2021002222A1 (ja) 接続端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996974B2 (ja) 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947139B2 (ja) 過電流遮断ユニット
JP2016001542A (ja) 端子付電線
JP5778197B2 (ja) 電線接続構造体及び電線
JP6935310B2 (ja)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133079B2 (ja) 接続構造体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CN217983720U (zh) 一种线束线芯防水连接件
JP2015076329A (ja) 端子付電線
WO2023248752A1 (ja) 端子付電線
JP2018092739A (ja) 端子付き電線、端子、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