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247B - 适合图像显示装置的玻璃板 - Google Patents

适合图像显示装置的玻璃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247B
CN112368247B CN201980045363.8A CN201980045363A CN112368247B CN 112368247 B CN112368247 B CN 112368247B CN 201980045363 A CN201980045363 A CN 201980045363A CN 112368247 B CN112368247 B CN 112368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minute
deformed
deformed portions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53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8247A (zh
Inventor
筏井正博
大泉真治
桐山淳一
田上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Mitsumura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Mitsumura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Mitsumura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375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32936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37530.9A priority patent/CN115448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8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8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5/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etch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2Rigid substrates, e.g. inorganic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9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inorganic g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玻璃板,该玻璃板具备具有作为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的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在将从与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包围微小变形部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的互相邻接的2个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微小变形部的尺寸时,多个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为3.2~35.5μm。该玻璃板满足在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尺寸为0.5~3.0μm的微小变形部A1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的条件a1、和/或多个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变动系数为40%以下的条件d1。该玻璃板在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侧的情况下,适合闪烁的抑制,并且实用性优异。

Description

适合图像显示装置的玻璃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板,特别地涉及适合与图像显示装置组合而使用的玻璃板。
背景技术
在配置于液晶显示装置所代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侧的玻璃板中,为了抑制环境光的镜面反射,有时赋予防眩功能。防眩功能通过形成在玻璃板的表面的微小变形部、具体地微小凹凸而体现。关于防眩功能,以光泽度为指标,并且被评价为其值越小则越优。另一方面,因微小凹凸而产生的光的扩散通过雾度来评价。为了不破坏显示的图像的清晰度,期望较小的雾度。通常,微小凹凸通过喷砂法、蚀刻法或它们的组合而形成在玻璃板的表面。
伴随着图像显示装置的高精密化,称为闪烁的现象成为了问题。闪烁是取决于赋予了防眩功能的防眩玻璃的主面的微小凹凸与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尺寸的关系而产生的亮点。闪烁在用户的视点特别地相对于图像显示装置而相对地移动的情况下,容易作为不规则的光的波动而被识别,但即使用户的视点静止也能够观察到。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1~0.1μm、平均间隔RSm为1~20μm的基础表面、和具有分散在该基础表面的直径3~20μm、深度0.2~1.5μm的称为凹陷体的凹部的主面的玻璃板。该主面通过在喷砂法之后应用蚀刻法而形成。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公开了具有上述主面的玻璃板能够抑制闪烁。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2~0.4μm、平均间隔RSm为5~30μm的主面的玻璃板。该主面的微小凹凸通过使用调整了成分的蚀刻液的蚀刻法形成,而不实施基于喷砂法的预处理。在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中,公开了具有上述微小凹凸的玻璃板能够抑制闪烁。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光泽度相对于表面粗糙度RMS的变化量的变化量ΔGloss/ΔRMS设为-800以下的玻璃板。该玻璃板通过伴随预蚀刻的蚀刻法、换言之2阶段的蚀刻而制作。根据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一栏,ΔGloss/ΔRMS越小则闪烁越得以抑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6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7-5231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4/11229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抑制闪烁的同时,将光泽度以及雾度一起控制为较小的值较困难。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未抑制闪烁的比较例4为光泽度75%、雾度3.0%,相对于此,抑制了闪烁的实施例8为光泽度75%、雾度13.6%,如果设光泽度相同,则雾度变得高10%程度。在专利文献3中,抑制了闪烁的例1~6的光泽度也变得大于未抑制闪烁的雾度处于几乎相同的范围的例7~10的光泽度。从以上的第1观点出发,期望具备适合在抑制闪烁的同时适当地控制光泽度以及雾度的微小凹凸的玻璃板。
与图像显示装置组合而使用的玻璃板有时作为触摸屏而使用。要求在触摸屏的表面向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感。从以上的第2观点出发,期望具备适合与闪烁的抑制一起向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感的微小凹凸的玻璃板。
适合闪烁的抑制的以往的微小凹凸的凹部以及凸部的大小和位置基本上是不规则的,因而不容易在量产时将其正确地再现。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人的探讨,有时可从改善了大小以及位置的规则性的微小凹凸观察到不自然的反射光、更具体地是反射光的斑纹。从以上的第3观点出发,期望适合闪烁的抑制,并且适合在量产时再现性较高且从其自身产生的反射光的斑纹的减弱的具备微小凹凸的玻璃板。
以往,通过蚀刻法等使玻璃板的主面部分地后退从而形成在该主面的微小凹凸的形状在主面从垂直方向观察,限于圆、椭圆、内角为钝角或小于其的角度的多边形、或能够近似于以上的任意的形状的微小凹凸。此外,通常分散于主面的微小凹凸的形状成为互相类似的形状。因此,主面设计的自由度较低,这在抑制了闪烁的玻璃板中,成为难以控制其诸特性、例如光泽度以及雾度的一个原因。从以上的第4观点出发,期望适合闪烁的抑制并且设计的自由度较高的玻璃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以上所举出的观点的至少1者出发,提供适合闪烁的抑制并且实用性优异的玻璃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考虑第1观点,本发明根据其第1侧面提供玻璃板,
所述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是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
在将从与所述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包围所述微小变形部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的互相邻接的2个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微小变形部的尺寸时,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平均值为3.2μm~35.5μm,并且,
满足:在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所述尺寸为0.5μm~3.0μm的微小变形部A1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的条件a1、和/或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变动系数为40%以下的条件d1。
考虑到第2观点,本发明根据其第2侧面,提供玻璃板,
所述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是多个凸部,
在将从与所述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包围所述微小变形部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的互相邻接的2个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微小变形部的尺寸时,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平均值为3.2μm~35.5μm。
考虑到第3观点,本发明根据其第3侧面提供玻璃板,首先,
所述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是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
在将从与所述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包围所述微小变形部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的互相邻接的2个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微小变形部的尺寸时,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平均值为3.2μm~35.5μm,并且,
从所述方向观察所述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区域时,在经过将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与周围区分开的二值化处理A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3~30个亮点,或分别在经过所述二值化处理A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1个亮点、在取代所述二值化处理A而经过二值化处理B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2个以上的亮点。
在此,二值化处理A是将图像划分成256×256的像素而实施的二值化处理,二值化处理B是将图像划分成65536×65536的像素而实施的二值化处理。
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能够根据将图像的纵横分别划分成给定数量的像素,从而实施了像素的二值化处理以使得微小变形部和其周围的区域被区分的处理图像获得。如后述那样,也可以取代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区域而针对存在80~150个尺寸为0.5μm以上的微小变形部的主面的区域,实施二值化处理A或B,并基于该处理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对亮点数进行计数。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在经过二值化处理A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3~30个亮点,或分别是:在经过二值化处理A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1个亮点、或在取代二值化处理A而经过二值化处理B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2个以上的亮点。另外,二值化处理时的像素数有时标示为“灰阶”的阶数,在本说明书中遵从该标示。即,例如256×256的灰阶下的二值化处理是将图像的纵横分别256等分而决定256×256的划分,按照每个该划分实施二值化的处理(二值化处理A)。灰阶数设定为2的整数次方,其值变得越大则亮点的检测灵敏度越提高。
考虑到第4观点,本发明根据其第4侧面,提供玻璃板,
所述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是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
在将从与所述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包围所述微小变形部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的互相邻接的2个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微小变形部的尺寸时,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平均值为3.2μm以上,并且,
从所述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包括第1微小变形部、和形状与所述第1微小变形部不同的第2微小变形部,所述第1微小变形部相当于:i)具有与从所述直角四边形的边中选择出的不包括所述直角四边形的顶点的一部分的后退部相接的直线部的微小变形部;或ii)至少1个内角为优角的作为多边形的微小变形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适合供闪烁的抑制,并且实用性高的玻璃板。根据本发明的第1侧面而提供的玻璃板适合在抑制闪烁的同时在较大范围内适当地控制光泽度以及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2侧面而提供的玻璃板适合在抑制闪烁的同时向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感。
根据本发明的第3侧面而提供的玻璃板适合闪烁的抑制,还适合基于量产的再现性高且从其自身产生的反射光的斑纹的减弱。
根据本发明的第4侧面而提供的玻璃板适合闪烁的抑制,并且设计的自由度也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玻璃板的一个例子的主面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俯视图。
图2A是微小变形部为凸部的情况下的图1的剖视图。
图2B是微小变形部为凹部的情况下的图1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微小变形部的各种形状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微小变形部的变圆了的边角部的俯视图。
图5A是将以往的玻璃板的一个例子的主面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俯视图。
图5B是将以往的玻璃板的另一例子的主面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例1的玻璃板的主面的50μm见方(50μm×50μm的区域)的图像的图。
图7是示出用SEM观察例2的玻璃板的主面的50μm见方的图像的图。
图8是示出用SEM观察例3的玻璃板的主面的50μm见方的图像的图。
图9是示出用SEM观察例4的玻璃板的主面的50μm见方的图像的图。
图10是示出用SEM观察例5的玻璃板的主面的50μm见方的图像的图。
图11是示出用SEM观察例6的玻璃板的主面的50μm见方的图像的图。
图12是示出用SEM观察例7的玻璃板的主面的50μm见方的图像的图。
图13是示出用SEM观察例8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FT像)的图。
图14是示出用SEM观察例9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15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0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16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1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17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2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18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3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19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4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20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5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21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6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22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7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23是示出用SEM观察例18的玻璃板的主面的图像和根据该图像获得的FT像的图。
图24是示出用SEM观察与例22同样地获得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的图。
图25是示出用SEM观察与例27同样地获得的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图像的图。
图26是示出例1~35以及专利文献1~3实施例的玻璃板的光泽度与雾度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式。对于各实施方式变得重复的说明,基本上省略。在各实施方式中,除明显不能应用于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以外,也能够应用于对于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根据第1侧面而提供的玻璃板的一个方式。在这一个方式中,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多个微小变形部是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多个微小变形部具有给定范围的平均尺寸,并且满足针对尺寸分布的给定条件。该条件至少是以下描述的条件a1和/或条件d1。
如图1所示,在玻璃板10的主面1形成有多个微小变形部2。微小变形部2是玻璃板10的主面1在玻璃板的厚度方向(也是图1纸面垂直方向)上局部地位移了的微小区域。微小变形部2也可以是凸部(图2A)、凹部(图2B)中的任一者。图2A、2B所示的凸部或凹部的剖面形状是例示,并不限于此。
图1所示的微小变形部2从与主面1垂直的方向观察为圆形,但微小变形部的形状不限于此。在图3中示出各种形状的微小变形部2A~2K。微小变形部的形状例如是圆形2A、椭圆形2B、多边形2C~2D以及2H~2K、它们的多个组合为彼此相接或者一部分重复的形状2E~2F、从上述任意形状去除了1个或多个部分而得到的形状2G、或能够近似于上述任意形状的形状。
微小变形部的形状也可以是至少1个内角为优角、换言之超过180°且小于360°的角度的多边形2H~2K。在内角中具有优角的多边形例如是L字型2H、凸字型2I、曲柄型2J、类哑铃型2K。从与主面1垂直的方向观察,微小变形部2H在其内角中具有1个优角2p,微小变形部2I~2K在其内角中具有2个以上的优角2p。
图3只是例示微小变形部的形状的图。另外,微小变形部的形状严格来说,是以微小变形部2和包围其的连续部5的边界为基准而决定的,关于边界,即如果是凸部则是底部,如果是凹部则是开口部。该基准还应用于后述的面积比率以及平均最短距离。
关于实际的微小变形部,有时其边角部成为略微变圆了的形状。然而为了将形状类型化而进行描述,在本说明书中,只要边角部处的局部的变形部是构成该边角部的线段的25%以下,则忽略该变形部而对形状进行描述。例如,关于图4所示的微小变形部2L,正确地说,边角部是变圆了的正方形,但在此作为正方形来对待。
微小变形部的形状的种类也可以达到2种以上,还可以是3种以上、进一步地是4种以上。另外,关于形状的种类,设为将彼此相似的形状视为相同,从而决定其数量等。多种微小变形部的存在使主面中的微小变形部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特别地,在应当将平均尺寸处于给定范围的微小变形部配置为微小变形部相对于主面的面积比率成为给定范围,并且微小变形部保持给定以上的平均最短距离的情况下,多种形状的微小变形部的使用使其配置的设计的自由度提高,并且使难以兼顾的条件的成立容易。在应当使主面的面内方向上的微小变形部的周期性下降到给定范围内而配置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以下描述的微小变形部的形状A以及形状B对上述的设计的自由度的提高的贡献特别大。
(形状A)是从与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具有与从包围微小变形部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的边中选择的不包括直角四边形的顶点的一部分、换言之是直角四边形的边的一部分且不包括直角四边形的顶点的一部分向直角四边形的内部后退了的区域(以下,“后退部”)相接的直线部的微小变形部。
(形状B)从与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是至少1个内角为优角的作为多边形的微小变形部。
微小变形部2F、2G相当于形状A。这些形状具有与假想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3的边的一部分后退了的后退部3f、3g相接的直线部2f、2g。后退而形成后退部3f、3g的直角四边形3的边的一部分设定为不包括直角四边形3的顶点3p。直线部2f、2g的长度不特别地限定,但例如为1μm以上,进一步地为1.5μm以上。另外,在以往的防眩玻璃的主面中,有时偶发性地形成的圆也部分地重复的形状(参照图5A)不具有直线部,相当于形状A。微小变形部2H~2K相当于形状B。关于形状A以及B,在以往的防眩玻璃中完全没有探讨其形成。然而,这些形状在互相不过于接近地将微小变形部配置在主面时是有用的。
微小变形部优选为包括具有相当于形状A或形状B的形状的第1微小变形部、和具有与第1微小变形部不同的形状的第2微小变形部。第2微小变形部既可以是相当于形状A或形状B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以外的形状。第1微小变形部在个数基准下,既可以占据微小变形部整体的10%以上,进一步地也可以占据20%以上且90%以下,进一步地也可以是80%以下。第2微小变形部也能够以同样的比率配置在主面。
优选为,微小变形部的相互的平均最短距离为4.5μm以上,进一步为7μm以上,特别地为15μm以上且305μm以下,进一步为150μm以下,特别地为80μm以下,根据情况也可以是50μm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微小变形部的平均最短距离设为用在玻璃板的主面的直角四边形的区域内存在的微小变形部的个数的平方根除与该直角四边形相同面积的正方形的一个边的长度而决定。不过,关于微小变形部是否存在于上述区域内,基于该微小变形部的几何中心的位置而决定。此外,设为将上述区域决定为包括30个以上、优选为50个以上、更优选为80~100个微小变形部。以下描述的与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相关的数值只要不特别声明,则也设为基于决定为存在同样的个数的微小变形部的某个区域内的微小变形部来决定。
微小变形部的“尺寸”如以下那样决定。首先,假想地设定从与主面1垂直的方向观察,包围微小变形部2的面积最小的直角四边形3。接下来,分别测定该假想的直角四边形3的邻接的2个边3a、3b(参照图3的微小变形部2A~2B)的长度。最后,计算2个边3a、3b的长度的平均值,并将其设为尺寸。作为圆的微小变形部2A的尺寸为该圆的直径。
期望的是,多个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被调整为3.2μm以上、根据情况为4μm以上、进一步为5μm以上、特别地为5.5μm以上、尤其为6μm以上、根据情况为7μm以上、进一步为9μm以上的范围。如果平均值为其以下且精细的微小变形部增加,则由米氏散射(Miescattering)引起的透射光的散射变得明显。为了更可靠地使透射光的散射下降以达到期望的雾度,微小变形部期望为满足以下的条件a1,更期望为满足条件a2,进一步期望为满足条件a3,特别期望为满足条件a4,尤其期望为满足条件a5。
(条件a1)在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尺寸为0.5μm~3.0μm的微小变形部A1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优选为小于3%。
(条件a2)在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尺寸为0.5μm~3.6μm的微小变形部A2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优选为小于3%。
(条件a3)在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尺寸为0.5μm~4.0μm的微小变形部A3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优选为小于3%。
(条件a4)在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尺寸为0.5μm~5.3μm的微小变形部A4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优选为小于3%。
(条件a5)在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尺寸为0.5μm~6.5μm的微小变形部A5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优选为小于3%。
在以往的防眩玻璃中,未对尺寸为0.5μm~3.0μm程度的精细的微小凹凸予以关注。如果在玻璃板的主面的整个面应用喷砂/蚀刻法、在使表面凹凸加深的条件下应用蚀刻法,则在该程度下产生大量精细的微小凹凸,针对可见区的光的米氏散射容易变得明显。在图5A中,示出以往的防眩玻璃的主面的典型的一个例子。存在于主面11的作为微小变形部的凹部的直径的分布极广。凹部的一部分与邻接的凹部连接从而一体化,这也会使凹部的直径的分布进一步扩大。
在图5B中,示出从图5A的状态起通过蚀刻等,从而主面的后退进一步进行了的状态的剖面。在该状态下,凹部的直径扩大,从主面12起连续的平坦部消失。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下,精细的凹部残存,凹部的直径的分布也依然较广。
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的上限可以根据与玻璃板组合而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密度而适当决定,更详细地可以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子像素尺寸而适当决定,具体地,优选设为子像素尺寸的短边的一半程度以下。可以是,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的上限设定为(d/1.9)μm,优选设定为(d/2)μm的范围。在此,子像素尺寸d是子像素的短边。
关于像素密度125ppi的图像显示装置,因为通常d为67.5μm程度,所以微小变形部2的尺寸的平均值的上限为35.5μm,优选为33.8μm。针对像素密度264ppi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上限为16.9μm,优选为16.0μm。针对像素密度326ppi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上限为13.6μm,优选为13.0μm。
因为具有防眩功能的玻璃板所要求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密度大概为125ppi以上,所以可以是,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的上限设定为35.5μm以下,根据需要设定为小于35.5μm的范围。具体地,在设为组合而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子像素尺寸的短边为dμm时,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可以设定为35.5μm以下且(d/1.9)μm以下。
因为上述的理由,所以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通常设定为3.2μm~35.5μm。不过,只要也可能应用于高精密化的图像显示装置,则也可以是,将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的上限例如设为16.9μm以下,进一步地设为13.6μm以下,如果需要则设定为12μm以下,特别地设定为小于10μm。
如参照图5A以及5B而说明的那样,在以往的防眩玻璃中,凹部的直径的分布极广。因此,如果将作为微小变形部的凹部的尺寸的平均值调整为上述的范围,则尺寸0.5μm~3.0μm程度的精细的微小变形部的比率变高。在其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使精细的微小变形部的比率下降而使蚀刻进行,则微小变形部变得过大,从而变得不能够抑制闪烁。
根据微小变形部的形状,有时即使尺寸稍大于基于d的计算值,也不会成为闪烁的原因。然而,为了更可靠地抑制闪烁,期望的是,微小变形部满足以下的条件b和/或条件c。
(条件b)在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尺寸超过35.5μm的微小变形部B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15%,优选为小于10%。
(条件c)在设为组合而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子像素尺寸的短边为dμm时,在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尺寸超过(d/1.9)μm的微小变形部C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15%,优选为小于10%。
微小变形部的尺寸优选为偏差较少且一致。针对任意地选择的50个、优选为针对80~100个微小变形部而测定的尺寸的变动系数例如为40%以下、35%以下、30%以下、25%以下、23%以下,进一步为22%以下,优选为21%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根据情况为15%以下、13%以下、10%以下,进一步地为5%以下,尤其为3%以下。以往,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变动系数未被关注。如果关注于变动系数,则能够导出以下的期望的条件d1。另外,如周知的那样,变动系数能够用平均值除标准偏差而求出。
(条件d1)多个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变动系数为40%以下,进一步地为上述的值以下。
不过,也可以在微小变形部的尺寸中存在上述的变动系数为3~40%、进一步为3~23%、特别为5~22%、根据情况为5~21%的程度的偏差。该程度的偏差有时有助于反射斑纹的减弱。在应当重视反射斑纹的减弱的情况下,变动系数也可以超过23%。例如,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变动系数处于3~40%的范围内,并且该尺寸的平均值为13.6μm以下、特别为9μm以上且13.6μm以下的玻璃板适合在与像素密度326ppi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组合中,抑制闪烁并且抑制反射斑纹。在该情况下,特别优选为,变动系数为12.3%以上,进一步为12.5%以上,例如12.3~35%。此外,在该情况下,如果经过上述的二值化处理A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的亮点为15个以下,则能够进一步抑制反射斑纹。
另外,在有意地形成尺寸互相明确地不同并且能够根据尺寸划分的多个尺寸的微小变形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每个种类来探讨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偏差。可以说“尺寸互相明确地不同”的,例如有包括玻璃板的主面的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为μα且最小值为minα的微小变形部α、和尺寸的平均值为μβ且最大值为maxβ的微小变形部β,并且μα>μβ,且minα-maxβ>1μm的关系成立的情况。也可以是,后者的式子为minα-maxβ>2μm,进一步为minα-maxβ>3μm。此外,可以说“能够划分”的有实质上不存在具有minα与maxβ之间的尺寸的微小变形部的情况。所谓具有特定的尺寸的微小变形部“实质上不存在”,是指具有相关微小变形部的比率、例如minα与maxβ之间的尺寸的微小变形部的比率在个数基准下,为小于整体的3%,特别地小于整体的1%,尤其小于整体的0.5%。在该例子中,微小变形部也可以包括尺寸与微小变形部α、β的每一个互相明确地不同且能够划分的微小变形部γ。在包括尺寸互相明确地不同并且能够根据尺寸划分的多种微小变形部的情况下,期望的是,与条件d1一起、或取代条件d1而满足以下的条件d2。
(条件d2)
在包括尺寸互相明确地不同且能够划分的多个尺寸的微小变形部的情况下,分别针对各微小变形部(α、β、γ……)的尺寸而算出的变动系数分别为23%以下、22%以下、21%以下、15%以下、10%以下,进一步为7%以下,优选为5%以下。另外,各微小变形部(α、β、γ……)设定为在个数基准下占据微小变形部整体的15%以上、20%以上、进一步地30%以上。
玻璃板优选满足条件d1和/或条件d2。优选为,满足条件d2的玻璃板作为其前提而满足条件a1。
多个微小变形部2既可以是凸部也可以是凹部。不过,出于以下的理由,优选为凸部。第1,针对作为触摸屏而使用的玻璃板,相比于凹部,凸部能够提供对手指的电阻较小的表面。因此,在应当重视用户的操作感的情况下,凸部是有利的。第2,在通过蚀刻法等使玻璃表面后退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经过,有时凹部的尺寸从要求的设计值扩大,相对于此,凸部的尺寸能够容易地防止从设计值的扩大、由所谓的过蚀刻导致的尺寸的扩大。因此,在应当更可靠地防止闪烁的情况下,凸部是有利的。如后述的那样,优选为,凹部或凸部分别被实质上平坦的连续部包围。
不过,在应当重视蚀刻加工的效率性、换言之蚀刻的玻璃的量的多少的情况下,凹部是有利的。
微小变形部2的深度或高度不特别地限制,但例如是0.1μm以上,优选为0.2μm以上,更优选为0.3μm以上,例如是1μm以下,优选为0.8μm以下,更优选为0.7μm以下。
返回图1,在主面1中,对包围分别的微小变形部2的连续部5进行说明。连续部5在微小变形部2之间以及其周围延展,而不被微小变形部2切断。换言之,在主面1中,微小变形部2形成被连续部5包围的岛状的区域。连续部5优选为实质上平坦的区域。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实质上平坦”的区域,是基于该区域内的表面粗糙度曲线,根据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计算式算出的表面粗糙度为0.07μm以下、优选为0.05μm以下、更优选为0.02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01μm以下的区域。是否相当于实质上平坦,例如能够通过剖面SEM观察来评价。另外,如根据图5B而变得清楚的那样,在通过以往的蚀刻法使凹凸加深的玻璃板的表面,不存在实质上平坦的区域。在以往的蚀刻法中,为了使表面凹凸加深,在事先进行喷砂以生成精细的凹部之后,使蚀刻进行,或者一边使析出物局部地生成一边使蚀刻进行。在这些方法中,由于事实上不能控制微小变形部的起点的位置和尺寸的分布,因而在凹凸加深了的阶段中平坦的区域从主面的表面消失(图5B)。
实质上平坦的区域也可以占据玻璃板的主面的40%以上、50%以上、进一步地60%以上。该区域也可以占据微小变形部所占据的面积的剩余部分。
在图1中,相同的微小变形部2在主面1上规则地排列。该设计在基本上使量产品的特性稳定化这方面是优选的。关于不规则地配置大小不均一的微小变形部的设计,在基于蚀刻等的加工时互相结合而一体化,从而容易产生过大的微小变形部(参照图5A)。此外,对于特别大的面积的玻璃板,也不容易充分地抑制特性的局部的差异。如果利用规则的排列,则能够消除这些不足。然而,有时可从微小变形部的配置的规则性高的主面观察到不自然的彩虹状的反射光的斑纹。该斑纹不如闪烁显眼,但期望的是对其进行抑制。
反射光的斑纹能够通过减弱微小变形部的排列的规则性来抑制。具体地,优选为,使针对主面的面内方向的微小变形部的配置的周期性下降到如下程度:从与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区域、和/或存在80~150个尺寸为0.5μm以上的微小变形部的主面的区域,在经过将微小变形部从周围的区域区分开的上述的二值化处理A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2~30个、进一步地3~30个、优选为5~25个、更优选为9~18个、特别优选为13~17个、作为另外的更优选的例子的5~15个亮点。具有防眩功能的以往的玻璃板在微小变形部的配置上完全没有周期性、或即使有其程度也极低,因而在上述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的亮点仅为1个。另一方面,周期性高到图1所示的程度的排列使在上述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产生数百个程度以上的许多亮点。
另外,“存在80~150个尺寸为0.5μm以上的微小变形部的主面的区域”可以作为直角四边形的区域而设定在主面上。在该情况下,关于微小变形部的个数,设为也包括其一部分存在于直角四边形的区域中的微小变形部在内而进行计数。
如果减弱微小变形部的排列的规则性,则有时上述的亮点的数量根据制造批次而不同或者局部地不同。这被认为是因为,由于蚀刻条件等制造条件不可避免地轻微变动而导致微小变形部的位置、大小受到影响。根据本发明人的探讨,这样的亮点的数量的不稳定化在其制造条件下获得的平均的亮点的个数为15个程度以下的情况下变得明显,有时也因该影响而获得亮点的个数减少1个的玻璃板。可确认的是,从这样的玻璃板也可与亮点的个数为2个以上的玻璃板实质上不变的程度地获得要求的特性。这被认为是因为存在不能通过二值化处理A确认的程度的规则性。实际上,如果针对亮点的个数减少了1个的制造批次的玻璃板,应用高于256×256的灰阶、例如8192×8192的灰阶来实施图像的二值化处理,则可观察到2个以上的上述的亮点。这是因为灰阶变得越高则亮点的数量越增加。此外,也能够从进一步减弱排列的规则性而设计的玻璃板获得要求的特性。不过,根据减弱的程度,有时如果不以如二值化处理B那样的高到数万程度的灰阶进行二值化,则不能对2个以上的亮点数进行测定,从而不能确认规则性的存在。如果将以上考虑进来,则以能够简便地通过8192×8192的灰阶、严谨地通过二值化处理B(65536×65536)确认到2个以上的亮点为前提,也可以将微小变形部设计为基于二值化处理A的亮点的数量为1。另一方面,即使应用高到数千程度的灰阶,进一步地应用二值化处理B来对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以往的玻璃板进行测定,获得的亮点的数量也是1个。
微小变形部的面积比率、更详细地从与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微小变形部的面积的合计占据主面的面积的比率不特别限制,但例如是1.5~60%,进一步为1.5~50%,特别地为1.5~40%。微小变形部的面积比率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5%以上,根据情况为8%以上,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根据情况为25%以下,进一步为23%以下,特别地为20%以下。
具有上述的微小变形部的玻璃板适合在抑制闪烁的同时,将光泽度以及雾度一起调整到期望的范围。具体地,在将光泽度表示为X(%),将雾度表示为Y(%)时,能够满足式(I)的关系。即使与326ppi的图像显示装置组合而使用,即使能够防止闪烁的程度地精细地控制微小变形部,具体地例如即使将微小变形部的平均尺寸设定为3.2μm~13.6μm,也能够提供满足式(I)的玻璃板。
Y≤-1/6X+20 (I)
根据本发明人的探讨,变得清楚的是,只要雾度得以充分地抑制,则即使光泽度高到某程度,也能够确保玻璃板的实用性。具有上述的微小变形部的玻璃板还适合在这样的范围内对雾度以及光泽度进行调整,具体地能够满足式(II)的关系。
Y≤-1/40X+8 (II)
在具备式(II)的玻璃板中,也可以是,Y的值为6以下,进一步为5以下。也可以是,X以及Y的值分别被限制在100≤X≤160、0≤Y≤6的范围内,进一步地被限制在100≤X≤150、0≤Y≤5的范围内。式(II)也可以是Y≤-1/40X+7.5。
通过本发明而提供的具有微小变形部的玻璃板能够满足式(I)以及(II)的至少1个关系。
在专利文献1~3中,在作为比较例而提出的玻璃板中,包括雾度以及光泽度低到满足式(I)和/或(II)的程度的玻璃板(专利文献2比较例1~5以及专利文献3实验例8)。然而,以往,雾度以及光泽度低到该程度的玻璃板如专利文献1~3中报告的那样,不能抑制闪烁。这是因为微小变形部在整体上过大。这样的玻璃板难以满足条件b,并且尺寸的偏差较大,因而也难以满足条件d1。另一方面,如果将微小变形部整体的尺寸控制为可抑制闪烁(专利文献1~3的各实施例),则精细的微小变形部的比率增加从而变得不满足条件a1,变得特别难以抑制雾度。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以往的蚀刻法中,以满足条件d1的程度使微小变形部的尺寸一致较困难。因此,专利文献1~3的实施例不满足式(I)以及(II)的关系。
相对于这样的以往的技术水平,根据本方式,能够提供例如即使将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平均值限制到根据像素密度326ppi计算出的值以下、具体地13.6μm以下、进一步地12μm以下、根据情况小于10μm为止,以使得闪烁被抑制,也满足式(I)和/或(II)的关系的玻璃板。换言之,本发明根据上述的侧面能够提供以下的玻璃板。
一种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为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
在将从与所述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包围所述微小变形部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的互相邻接的2个边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微小变形部的尺寸时,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平均值为3.2μm~13.6μm,并且,
在将光泽度表示为X(%),将雾度表示为Y(%)时,满足式(I)以及(II)的至少1个。
该玻璃板也可以进一步满足条件b和/或条件c,也可以满足条件d1和/或条件d2,也可以具备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其他特征。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分别是,光泽度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Z8741-1997的“镜面光泽度测定方法”的“方法3(60度镜面光泽)”而测量,雾度根据JISK7136:2000而测定。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根据上述的第2侧面而提供的玻璃板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在该一个方式中,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多个微小变形部为多个凸部。多个微小变形部分别优选为被实质上平坦的连续部包围。多个微小变形部具有给定范围的平均尺寸。
在本方式中,微小变形部的平均尺寸也被设定为3.2μm~35.5μm的范围。微小变形部的形状、尺寸、相互的距离、面积比率的优选的范围以及条件如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示。在本方式中,也优选为,使微小变形部的配置的周期性下降到在上述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在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个数的亮点的程度。根据本方式,也能够提供满足式(I)和/或(II)的玻璃板,也能够具备其他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其他特征。
不过,在本方式中,形成在主面的微小变形部是凸部。凸部的高度的优选的范围如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示。由于微小变形部是凸部,因而能够向将玻璃板使用为触摸屏的用户提供更优异的操作感。与微小变形部为凹部的玻璃板的操作感的差异在相对湿度低的环境下变更明显。此外,在微小变形部的制造时,容易将凸部的尺寸控制为给定限度以下,因而如果利用凸部,则可更可靠地防止闪烁。进一步地,在包围凸部的连续部实质上平坦的情况下,关于基于本方式的玻璃板的主面,从环境附着的粉尘、从用户的手指转移的皮脂的去除变得相对容易。
[第3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对根据上述的第3侧面而提供的玻璃板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在该一个方式中,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多个微小变形部是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多个微小变形部具有给定范围的平均尺寸。根据主面获得的给定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具有给定范围的个数的亮点。给定范围的个数能够基于在256×256(二值化处理A)、根据需要进一步在65536×65536(二值化处理B)的灰阶下实施二值化处理的情况来决定。
在本方式中,微小变形部的平均尺寸也设定为3.2μm~35.5μm的范围。微小变形部的形状、尺寸、相互的距离、面积比率的优选的范围以及条件如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示。在本方式中,微小变形部也优选为凸部,其优选的高度也如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示。在本方式中,也能够提供满足式(I)和/或(II)的玻璃板。
不过,在本方式中,微小变形部的排列不是如图1所示的那样的周期性高的排列,而具有在基于二值化处理A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3~30个、优选为5~25个、更优选为9~18个、特别优选为13~17个、作为另外的优选的例子的5~15个亮点的程度的周期性。减弱到该程度的周期性适合兼顾量产时的再现性的确保和从其自身产生的反射光的斑纹的减弱。如上述所示,如果减弱周期性,则有根据制造批次亮点的数量变为仅1个的情况。然而,即使在该情况下,因为如果实施基于高于256×256的灰阶、例如数千程度、进一步地65536×65536的灰阶的二值化处理B,则也观察到2个以上的亮点,所以虽然程度低但也能够确认到周期性。
如上述那样,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能够根据经过从与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玻璃板的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区域、或存在80~150个尺寸为0.5μm以上的微小变形部的主面的区域,将微小变形部从周围的区域区分开的二值化处理的图像来获得。能够简便地实施设1个边为200μm的区域的设定。另一方面,基于个数的区域的设定更适合正确地评价微小变形部的分布密度小的主面中的微小变形部的周期性。
在本方式中,玻璃板也可以取代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具有给定个数的亮点这样的条件,而具备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变动系数为3~40%、进一步为3~23%这样的条件。在该情况下的变动系数的优选的范围是5~22%,进一步为8~21%,特别为12.5~21%。
在本方式中,玻璃板也可以取代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具有给定个数的亮点这样的条件,而具备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变动系数为3%以上这样的条件、和条件a1、即精细的微小变形部的比率较小这样的条件。在该情况下的变动系数的优选的范围为5%以上,进一步为8%以上,特别地为12.5%以上。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对根据上述的第4侧面而提供的玻璃板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在该一个方式中,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多个微小变形部是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多个微小变形部具有给定范围的平均尺寸。多个微小变形部包括给定形状的第1微小变形部、和具有与第1微小变形部不同的形状的第2变形部。
在本方式中,微小变形部的平均尺寸被设定为3.2μm以上、例如3.2μm~50μm、优选为3.2μm~35.5μm的范围。即使第1微小变形部的看上去的尺寸较大也不产生闪烁。微小变形部的形状、尺寸、相互的距离、面积比率的优选的范围以及条件如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示。在本方式中,微小变形部也优选为凸部,其优选的高度也如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示。在本方式中,也优选为使微小变形部的配置的周期性下降到在上述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个数的亮点的程度。根据本方式,也能够提供满足式(I)和/或(II)的玻璃板。
不过,在本方式中,微小变形部包括相当于上述的形状A或形状B的第1微小变形部、和具有与第1微小变形部不同的形状的第2微小变形部。第2微小变形部既可以是相当于形状A或形状B的微小变形部,也可以是不相当于形状A或形状B的微小变形部。第1微小变形部以及第2微小变形部的优选的存在比率如第1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示。关于第1微小变形部,以往其形成并不是希望的,但如根据其具有特征的形状而变得清楚的那样,通过与第2微小变形部组合,使向主面上的微小变形部的配置的设计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度。具有特征的微小变形部的形状使微小变形部的面积比率、规则性的调整容易。
[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
最后,对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作为其一个方式,提供具备板璃板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子像素尺寸的短边为dμm,并且具备配置在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侧的玻璃板,玻璃板是上述的第1~第4实施方式的至少1个中描述的玻璃板。其中,玻璃板的微小变形部的平均尺寸优选设定为3.2μm以上且(d/1.9)μm以下,特别设定为4μm以上且(d/2)μm以下的范围。
[玻璃板]
对玻璃板的成分不特别限制。玻璃板可以具有钠钙玻璃玻璃、铝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所代表的各种成分。玻璃板的厚度不特别限制,但例如是0.1mm~4.0mm的范围,特别是0.5mm~3.0mm的范围。
[玻璃板的加工]
(强化处理)
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玻璃板实施物理强化处理或化学强化处理。这些处理只要通过自以往以来实施的方法来实施就足够了,因而在此省略其说明。
(薄膜形成)
在玻璃板的表面,也可以根据需要,为了附加诸功能而形成薄膜。薄膜既可以形成在配置有微小变形部2的主面1,也可以形成在相反侧的主面。作为薄膜,可举出反射抑制膜、指纹附着防止膜等。这些薄膜也只要通过自以往以来实施的方法形成就足够了,因而在此省略其说明。薄膜典型地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化学气相法等气相成膜法、溶胶-凝胶法等湿式成膜法而形成。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以下的实施例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而公开的实施例。
[玻璃板的制作]
如以下那样,在玻璃板的主面形成了作为微小变形部的微小凹凸。使用的玻璃板是厚度1.1mm的铝硅酸盐玻璃。在该玻璃板的一个主面通过光刻形成了各种微小凹凸。作为接着光掩膜的显影以及清洗而实施的蚀刻所使用的蚀刻液,使用了浓度1.5wt%的氟酸(氟化氢水溶液)。实施蚀刻以使得形成的凹部的深度或凸部的高度成为大约0.3~0.6μm。
另外,例18的玻璃板不通过光刻,而通过利用喷砂和氟酸的蚀刻而制作。
[玻璃板的评价]
玻璃板的评价如以下那样实施。
(微小变形部的尺寸以及面积比率)
使用SEM,遍及面积126×95μm而观察微小变形部的主面,对微小变形部的面积比率和尺寸进行了测定。微小变形部的尺寸针对84个而进行了测定。
(光泽度以及雾度)
光泽度基于JISZ8741-1997的“镜面光泽度测定方法”的“方法3(60度镜面光泽)”而测定。雾度基于JISK7136:2000而测定。
(FT亮点数)
在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的亮点数的测定中,使用了图像处理软件“Imagej1.50i”。该软件处于公共域,并且具备傅立叶解析功能。具体地,在通过SEM观察获得的图像中,设定阈值,使得微小变形部被从周围区分开,以制作傅立叶变换图像,并对该图像中出现的亮点的数进行了计数。另外,基于上述软件的解析基本上在256×256的灰阶(二值化处理A)下实施,后述的情况在65536×65536的灰阶(二值化处理B)下实施。
(闪烁抑制效果)
搭载玻璃板,使得设仅使绿色的子像素发光的灰阶表示(R,G,B)为(0,255,0)的125ppi以及326ppi的显示器的在表面形成有微小凹凸的主面朝向显示器的外侧,在使显示器静止的状态下,对图像的闪烁进行了评价。结果基于以下来评价。
×:能够确认画面的闪烁。
△:稍微能够确认画面的闪烁。
○:不能确认画面的闪烁。
(反射斑纹)
在表面为黑色的检査台的上方设置20W的荧光灯,在该荧光灯的下方约30cm处对玻璃板进行保持。在该状态下从远离玻璃板约30cm的位置观察玻璃板的主面的表面反射。结果基于以下来评价。
×:能够确认彩虹色的干扰色。
○:稍微能够确认干扰色。
◎:不能确认干扰色。
将结果示于表1以及2。此外,将使用SEM对根据例1~18获得的玻璃板的主面进行观察的结果示于图6~23。各SEM图像是对50μm见方的区域(图6~12;例1~7)、200μm见方的区域(图13~22;例8~17)、100μm见方的区域(图23;例18)进行观察得到的图像。此外,在图13~23中,一起示出根据获得的SEM图像而获得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该变换图像中的亮点处于被○标记包围的位置。根据例1~7,由于通过50μm见方的区域的测定确认到了至少超过100个的亮点,因而省略了以亮点数进一步增加的200μm见方为对象的测定。此外,对于例18,也观察了针对200μm见方的区域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但亮点数与图23同样仅为1个。虽然省略图示,但对于例19~35,也在玻璃板的主面形成有微小变形部。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的图1以及图2的SEM图像,与上述同样地制作了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与例18同样,亮点数为1个。关于以往的防眩玻璃,对于其任一个,均不能确认对于主面的面内方向的微小变形部的周期性。
如果重复制造设计为亮点数变得相对少,具体地设计为亮点数变为15个以下、进一步地10个以下的玻璃板,则有根据制造批次,亮点数变得小于表1以及2所示的值的情况,还可确认到亮点数变为1的样品。将使用这样的样品的SEM的观察的结果示于图24以及25。图24以及25是根据分别应用与例22以及27相同的制造条件而获得的样品所获得的结果。不过,对除亮点数之外的表2的各项目,也根据这些样品分别获得了与例22以及27几乎同样的良好的结果。此外,对于图24以及25所示的样品,在更高的灰阶、具体地8192×8192或其以上的灰阶下实施基于软件的解析,从而对FT亮点数进行了计数,各自的亮点数出现了2个以上。对于例32~35,如果利用二值化处理A,则FT亮点数变为1个,但在更高的灰阶、具体地65536×65536的灰阶(二值化处理B)下实施基于软件的解析的情况下,FT亮点数变为2个以上。相对于此,即使在相同程度地高的灰阶下对例18的样品进行解析,亮点数也仍是1。
进一步地,针对微小变形部的面积比率几乎相同,并且微小变形部的形状(凹或凸)不同的例13以及14,实施了玻璃板的主面的触感测试。该测试通过用干燥的指尖划蹭主面5次程度而实施。关于微小变形部的触感,作为凸部的例14优于例13。对于其他玻璃板,实施了同样的触感测试,能够确认在面积比率处于相同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微小变形部为凸部的玻璃板的触感优于微小变形部为凹部的玻璃板。
此外,对例1~17的连续部使用剖面SEM测定了表面粗糙度曲线,针对相当于连接部的部分,根据该曲线通过与算术平均粗糙度Ra同样的式子算出了平均粗糙度,其值均变为0.008μm以下。此外,对于例1~17的作为微小变形部的凸部的顶部或凹部的底部,同样地算出了平均粗糙度,其值均变为0.008μm以下。对于例19~35,也实施了同样的测定,平均粗糙度被同样地抑制为较低。
例1~16、19~35的光泽度与雾度的关系示于图26。图26所示的实线的斜线在将光泽度显示为X(%),并将雾度显示为Y(%)时,示为Y=-1/6X+20。表1的例1~16的玻璃板的特性在图26中被描绘在该直线的下方,更详细地被描绘在上述斜线与在表示为Y=-1/6X+15的图26中省略图示的斜线之间。特别地,例1~6的玻璃板的尺寸的平均值为3.2μm~13.6μm,在与像素密度326ppi的图像显示装置组合时,在抑制闪烁的同时,使光泽度以及雾度相比于以往平衡地下降。
例19~35,充分地抑制了雾度,但光泽度稍高,除例22、25、27以外,不具备Y≤-1/6X+20的关系。然而,根据这些样品,也可确认获得了在实用上没有问题的特性。特别地,例19~35的玻璃板在与像素密度326ppi的图像显示装置组合时,闪烁得以抑制,雾度充分地下降,并且反射斑纹也良好地得以抑制。图26所示的虚线的斜线示为Y=-1/40X+8。例19~35的玻璃板的特性在图26中被描绘在该直线的下方。
描绘在图26中的PD1~3分别示出了在专利文献1~3中,作为能够抑制闪烁的实施例而公开的玻璃板的特性。专利文献1~3的实施例的玻璃板在与像素密度326ppi的图像显示装置组合时,抑制了闪烁,但在一起将光泽度以及雾度抑制为较小这方面,不成功。专利文献1~3的技术如在这些文献中作为比较例而提出的那样,如果不允许闪烁的产生就不能适当地设定光泽度和雾度。可认为,专利文献1~3的实施例的玻璃板为了使尺寸为3μm程度以下的微小变形部的比率较高,变得特性稍差。在这些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以往的技术中,难以抑制尺寸的偏差并形成适度的尺寸的微小变形部。
在专利文献1~3所示的以往的防眩玻璃中,未对形成在其主面的微小凹凸的形状以及配置进行控制。因此,有时因轻微的制造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特性较大地变化。例如,关于最靠近图26的实线的斜线的*的玻璃板(光泽度66%,雾度9.6%),仅因使蚀刻的时间缩短5秒钟而导致光泽度以及雾度一起大幅地上升(光泽度75%,雾度13.6%;参照专利文献2实施例8以及9)。
如果参照表1的例1~4以及6~7,则根据测定了尺寸的标准偏差的例子算出的尺寸的变动系数(标准偏差/平均值)均为2.8~2.9%程度,变得充分地小。此外,在例5中,存在尺寸明确地不同且能够划分的2种微小变形部α、β,(微小变形部α的最小尺寸比微小变形部β的最大尺寸大2μm以上),针对各微小变形部算出的尺寸的变动系数均为2.8~2.9%程度。
在微小变形部看起来被随机地配置的例8以及9中,也能够确认到如果以包括相当多的个数的微小变形部的区域为对象而进行判断,则在该配置中存在周期性。例8、9均在200μm见方中存在130~140个微小变形部,对应于此的FT亮点数为5个。另一方面,关于根据包括其1/4程度的微小变形部的100μm见方的区域获得的FT亮点数,例8、9均与以往的随机的微小变形部同样,仅为1个。基于FT亮点数的微小变形部的周期性的判定在期待将区域设定为包括80~150个微小变形部为正确这方面,是所期望的。认为这样的基于个数的区域的设定对于微小变形部的平均最短距离比图示的例子长且其分布密度比图示的例子小的主面,特别有效。
如果参照表1的例8~10、12~13以及15和表2的例19~35,则变动系数处于3~35%的范围内,并且偏差稍变大。即使以该程度在微小变形部的尺寸中看出偏差,也可充分地获得以闪烁抑制效果为主的效果。此外,大到该程度的变动系数对反射斑纹的抑制是有效的。在例5、11、14以及16中,存在尺寸明确地不同且能够划分的微小变形部,如果按照微小变形部的每个种类来看,则其尺寸的偏差变小。与例5同样,对于例11、14以及16,在确认的范围中,按照能够划分的每个种类来看的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变动系数变为23%以下。此外,关于例32,微小变形部的尺寸的偏差被抑制为极微小。在这样的玻璃板中,也只要减弱微小变形部的配置的规则性(基于二值化处理A的FT亮点数:1),反射斑纹就某种程度地得以改善。
另一方面,例17的微小变形部的平均尺寸超过40μm,未获得闪烁抑制效果。例18的微小变形部的平均尺寸为2μm程度。例18与例1~17以及19~35不同,具有许多尺寸0.5~3.0μm的微小变形部,透射光严重白浊。另外,关于例18,在各微小变形部未被实质上平坦的区域包围并且在主面的几乎整个面形成有微小变形部这方面,也与存在这样的区域且微小变形部的面积比率为一半以下的其他例子不同(参照图6~25)。
【表1】
Figure BDA0002883980930000261
·与平均尺寸一起在圆括弧内示出的数值是尺寸的标准偏差(左)和变动系数(右)
·例5的尺寸的标准偏差以及变动系数按照能够划分的2种微小变形部的每种,从相对大的微小变形部(平均尺寸9.6μm)依次记载/例5的微小变形部整体的变动系数为16.0%
·在例1~17中不存在尺寸0.5~3.0μm的微小变形部A1
·例17、18是比较例,例18由于透射光的白浊严重而未对特性进行测定
·亮点数“许多”是至少超过100的数量
·FT亮点数是基于二值化处理A的个数
·即使应用二值化处理B,例18的FT亮点数也为1个(括弧内)
【表2】
Figure BDA0002883980930000271
·与平均尺寸一起在圆括弧内示出的数值是尺寸的标准偏差(左)和变动系数(右)
·在例19~35中不存在尺寸0.5~3.0μm的微小变形部A1
·FT亮点数是基于二值化处理A的个数
·如果应用二值化处理B,则例32~35的FT亮点数为2个以上(括弧内)
在表1中,例1~16的尺寸0.5μm~3.6μm的微小变形部A2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3%。例7~16的尺寸0.5μm~4.0μm的微小变形部A3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3%。例10~16的尺寸0.5μm~5.3μm的微小变形部A4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3%。例10~11、14~16的尺寸0.5μm~6.5μm的微小变形部A5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3%。此外,在表2中,例19~35的尺寸0.5μm~3.6μm的微小变形部A2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3%。例23~35的尺寸0.5μm~4.0μm的微小变形部A3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3%。例28~35的尺寸0.5μm~5.3μm的微小变形部A4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3%。例30~35的尺寸0.5μm~6.5μm的微小变形部A5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3%。此外,例1~10、12~13、15~16、18~35的尺寸超过35.5μm的微小变形部B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15%。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那样的光刻-蚀刻,能够再现性高地制造示出良好的性能的玻璃。该制造方法也适合使产品间的偏差、不良率大幅地下降。
产业实用性
基于本发明的玻璃板特别地作为配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侧的具有防眩功能的玻璃,利用价值高。

Claims (14)

1.一种玻璃板,其中,
所述玻璃板具备:具有多个微小变形部的主面,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是多个凸部,
在将从与所述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包围所述微小变形部的最小的直角四边形的互相邻接的2个边的长度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微小变形部的尺寸时,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平均值为3.2μm~35.5μm,并且,
所述玻璃板满足:在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所述尺寸为0.5μm~3.0μm的微小变形部A1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的条件a1、和/或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变动系数为40%以下的条件d1,
从所述方向观察所述主面的200μm见方的区域时,在经过将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与周围区分开的二值化处理A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3~30个亮点,或分别在经过所述二值化处理A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1个亮点,在取代所述二值化处理A而经过二值化处理B的图像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图像中观察到2个以上的亮点,
在此,二值化处理A是将图像划分成256×256的像素而实施的二值化处理,二值化处理B是将图像划分成65536×65536的像素而实施的二值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在所述主面中,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分别被实质上平坦的连续部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面积相对于所述主面的面积的合计所占据的比率为1.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变动系数为23%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变动系数超过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满足在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所述尺寸为0.5μm~3.6μm的微小变形部A2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的条件a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满足在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所述尺寸为0.5μm~4.0μm的微小变形部A3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5%的条件a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从所述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包括第1微小变形部、和形状与所述第1微小变形部不同的第2微小变形部,所述第1微小变形部相当于:i)具有与从所述直角四边形的边中选择的不包括所述直角四边形的顶点的一部分的后退部相接的直线部的微小变形部;或ii)至少1个内角为优角的作为多边形的微小变形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所述第2微小变形部的形状不相当于所述i)以及所述ii)中的任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平均值为3.2μm以上且13.6μ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平均值为7μm以上且13.6μ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在将光泽度显示为X(%),并且将雾度显示为Y(%)时,满足Y≤-1/6X+20以及Y≤-1/40X+8中的至少1个关系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的所述尺寸的变动系数为3%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其中,
满足在所述多个微小变形部中占据的所述尺寸超过35.5μm的微小变形部B的个数基准的比率小于15%的条件b。
CN201980045363.8A 2018-07-09 2019-07-01 适合图像显示装置的玻璃板 Active CN112368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7527.7A CN115432936B (zh) 2018-07-09 2019-07-01 玻璃板
CN202211237530.9A CN115448607A (zh) 2018-07-09 2019-07-01 玻璃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0000 2018-07-09
JP2018130000 2018-07-09
JP2019-017246 2019-02-01
JP2019017246 2019-02-01
JP2019-081614 2019-04-23
JP2019081614 2019-04-23
PCT/JP2019/026130 WO2020013012A1 (ja) 2018-07-09 2019-07-01 画像表示装置に適したガラス板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7530.9A Division CN115448607A (zh) 2018-07-09 2019-07-01 玻璃板
CN202211237527.7A Division CN115432936B (zh) 2018-07-09 2019-07-01 玻璃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247A CN112368247A (zh) 2021-02-12
CN112368247B true CN112368247B (zh) 2022-10-25

Family

ID=6914181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5363.8A Active CN112368247B (zh) 2018-07-09 2019-07-01 适合图像显示装置的玻璃板
CN202211237527.7A Active CN115432936B (zh) 2018-07-09 2019-07-01 玻璃板
CN202211237530.9A Pending CN115448607A (zh) 2018-07-09 2019-07-01 玻璃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7527.7A Active CN115432936B (zh) 2018-07-09 2019-07-01 玻璃板
CN202211237530.9A Pending CN115448607A (zh) 2018-07-09 2019-07-01 玻璃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30052A1 (zh)
EP (1) EP3822234A4 (zh)
JP (3) JP6955106B2 (zh)
KR (1) KR20210030422A (zh)
CN (3) CN112368247B (zh)
TW (1) TWI795576B (zh)
WO (1) WO20200130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5106B2 (ja) 2018-07-09 2021-10-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に適したガラス板
US20220011477A1 (en) * 2020-07-09 2022-01-13 Corning Incorporated Textured region to reduce specular reflectance including a low refractive index substrate with higher elevated surfaces and lower elevated surfaces and a high refractive index material disposed on the lower elevated surfaces
JP2022085125A (ja) * 2020-11-27 2022-06-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複層構造体
CN117836248A (zh) * 2021-07-06 2024-04-05 康宁公司 具有包括在两个、三个或四个高程处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和提供部分一个或多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特征的纹理区域的用于显示器制品的防眩光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6133793A (zh) * 2021-08-25 2023-05-1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纹理化玻璃的制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653A (zh) * 2002-04-11 2003-12-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精细结构部件,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它的产品
CN102548922A (zh) * 2009-09-15 2012-07-04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眩光性的玻璃和显示器
KR101470306B1 (ko) * 2013-09-17 2014-12-09 (주)에스이피 기체의 응축 거동을 이용한 마스크리스 식각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나노 또는 마이크로 패턴의 식각 방법
WO2016113970A1 (ja) * 2015-01-14 2016-07-21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の防眩性ガラス板物品及びその製法
CN106470954A (zh) * 2014-07-09 2017-03-01 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 低闪光的玻璃板
JP2018018378A (ja) * 2016-07-29 2018-02-01 兼松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カバーガラ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4559B2 (ja) * 1995-06-12 1998-06-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レンズ配列シート、面光源および透過型表示体
CN1165781C (zh) * 1999-08-24 2004-09-08 株式会社辻电 棱柱透镜用保护膜
US7150904B2 (en) * 2004-07-27 2006-12-19 Ut-Battelle, Llc Composite, ordered material having sharp surface features
WO2011072227A1 (en) * 2009-12-10 2011-06-16 Nano Terra Inc. Structured smudge-resistant anti-reflective coating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9017566B2 (en) * 2010-04-30 2015-04-28 Corning Incorporated Anti-glare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and articles thereof
US9446979B2 (en) * 2011-11-02 2016-09-20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sparkle control and articles thereof
JP5784528B2 (ja) * 2011-11-28 2015-09-24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防眩性ガラス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174625A1 (en) * 2011-11-30 2015-06-25 Corning Incorporated Articles with monolithic, structured surfa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DE112013006464T5 (de) 2013-01-21 2015-10-08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Transparentes Substrat
US9517963B2 (en) * 2013-12-17 2016-12-13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rapid laser drilling of holes in glas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CN108594342B (zh) * 2013-12-19 2020-09-25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器应用的织构化表面
JP2015143756A (ja) * 2014-01-31 2015-08-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発光装置
JP6652696B2 (ja) 2015-01-14 2020-02-26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の防眩性ガラス板物品及びその製法
US10239782B2 (en) * 2015-02-26 2019-03-26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rface features on glass-ceramic articles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JP6873050B2 (ja) * 2015-05-15 2021-05-19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取り出し特徴構造物を含むガラス物品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JP2018522804A (ja) * 2015-05-18 2018-08-16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抽出部を含むガラス物品、およびそれを製造する方法
JP6939573B2 (ja) * 2016-02-01 2021-09-22 Agc株式会社 透光性構造体
JP6955106B2 (ja) 2018-07-09 2021-10-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に適したガラス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653A (zh) * 2002-04-11 2003-12-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精细结构部件,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它的产品
CN102548922A (zh) * 2009-09-15 2012-07-04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眩光性的玻璃和显示器
KR101470306B1 (ko) * 2013-09-17 2014-12-09 (주)에스이피 기체의 응축 거동을 이용한 마스크리스 식각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나노 또는 마이크로 패턴의 식각 방법
CN106470954A (zh) * 2014-07-09 2017-03-01 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 低闪光的玻璃板
WO2016113970A1 (ja) * 2015-01-14 2016-07-21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の防眩性ガラス板物品及びその製法
JP2018018378A (ja) * 2016-07-29 2018-02-01 兼松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カバーガラ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13012A1 (ja) 2020-01-16
JP7085051B2 (ja) 2022-06-15
JPWO2020013012A1 (ja) 2021-08-02
JP2022017240A (ja) 2022-01-25
TWI795576B (zh) 2023-03-11
CN115432936A (zh) 2022-12-06
CN115432936B (zh) 2023-09-01
US20210230052A1 (en) 2021-07-29
EP3822234A1 (en) 2021-05-19
EP3822234A4 (en) 2022-04-27
CN112368247A (zh) 2021-02-12
JP6955106B2 (ja) 2021-10-27
CN115448607A (zh) 2022-12-09
JP2022130405A (ja) 2022-09-06
JP7372395B2 (ja) 2023-10-31
TW202010721A (zh) 2020-03-16
KR20210030422A (ko) 202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8247B (zh) 适合图像显示装置的玻璃板
KR102430718B1 (ko) 저 스파클 유리 시트
US8917452B2 (en) Optical diffusion film
KR101934133B1 (ko) 방현 표면을 갖는 투명 유리 기판
JP7026785B2 (ja) 高強度指紋防止ガラス、その製造方法、高強度指紋防止ガラスの外装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70076464A (ko) 방현 필름, 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위한 금속 금형의 제조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20011478A1 (en) Textured region of a substrate to reduce specular reflectance incorporating surface features with an elliptical perimeter or segments thereof,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1017829A (ja)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439813B (zh) 具有弯曲减少的基于低闪光防眩光玻璃的制品和减少基于防眩光玻璃的制品中的弯曲的方法
CN112469679A (zh) 防眩光玻璃板
JP7156377B2 (ja) ガラス板、反射防止層付きガラス板、およ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WO2022172486A1 (ja) ギラツキ低減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US20240158290A1 (en) Dual textured glass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WO2021153469A1 (ja) ガラス基板、表示装置、及び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CN220012487U (zh) 防眩光玻璃
CN116661035A (zh) 一种防眩光玻璃
JP2010176133A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表示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12099117A (zh) 光学膜片及使用此光学膜片的显示模块
JPWO2009014214A1 (ja) モアレが低減された三次元表示装置
JP2021092693A (ja) カバーガラス
CN110753862A (zh) 透明基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