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3862A - 透明基体 - Google Patents
透明基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53862A CN110753862A CN201880038476.0A CN201880038476A CN110753862A CN 110753862 A CN110753862 A CN 110753862A CN 201880038476 A CN201880038476 A CN 201880038476A CN 110753862 A CN110753862 A CN 1107538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parent substrate
- index value
- glare
- transparent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9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 e.g. anti-reflection or fil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5/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etch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9/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mechanical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基体,是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该透明基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透明基体的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的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分别满足T≥0.25、R≥0.8和0.75≤S≤0.9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基体,特别涉及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显示装置中,观察显示画面时,经常发生周围图像的映入的情况。如果在显示画面产生这样的映入,则显示画面的观察者难以观察所显示的图像,或感受到不愉快的印象。
因此,为了减少这样的映入,经常在显示画面设置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发明内容
然而,通过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而观察显示的图像时,有时图像不清晰、或显示画面眩光(感到闪烁)。
特别是最近在显示装置中提高了画面中所显示的图像的析像度,预测这样的图像的不清晰化和眩光的问题在今后会变得更为显著。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背景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几乎不损害防眩功能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画面的眩光和图像的不清晰性的透明基体。
本发明的透明基体是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该透明基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该透明基体的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的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分别满足:
T≥0.25,
R≥0.8,和
0.75≤S≤0.95。
这里,上述析像度指标值T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从上述透明基体的上述第一表面侧向与上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照射第一光,测定从上述第二表面向与上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射出的透射光(称为0°透射光)的亮度,并且,
测定透过上述透明基体、在相对于与上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为-30°~+30°的角度范围从上述第二表面射出的透射光(称为总透射光)的亮度,
根据以下的式(1)进行计算,
析像度指标值T=(0°透射光的亮度)/(总透射光的亮度)式(1),
上述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从上述透明基体的上述第一表面侧在相对于上述第一表面的法线为+5.7°的方向上对上述透明基体照射第二光,
测定从上述第一表面以相对于上述法线为第一角度α1(-5.7°±0.1°)正反射的第一反射光的亮度R1,并且,
在将上述第一反射光的第一角度α1规定为0°时,分别测定从上述第一表面以第二角度α2(α2=-0.5°±0.1°)反射的第二反射光的亮度R2和从上述第一表面以第三角度α3(α3=+0.5°±0.1°)反射的第三反射光的亮度R3,
根据以下的式(2)进行计算,
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R2+R3)/(2×R1) 式(2),
上述眩光指标值S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将上述透明基体以第二表面成为显示装置一侧的方式配置于该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
在将上述显示装置设为开启的状态下,使用解析装置SMS-1000,测定上述透明基体的Sparkle值作为眩光Sa,并且利用厚度为1.6mm的玻璃基板(VRD140玻璃)实施同样的测定,将得到的Sparkle值作为眩光Ss时,
根据以下的式(3)计算,
眩光指标值S=1-(Sa/Ss) 式(3)。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几乎不损害防眩功能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画面的眩光和图像的不清晰性的透明基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测定透明基体的析像度指标值T时所使用的测定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测定透明基体的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时所使用的测定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
图1中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以下简称为“透明基体”)的简要立体图。
如图1所示,透明基体100大致为矩形,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表面102和第二表面104。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透明基体100的形态和形状没有特别限制。透明基体100例如可以为板状、薄膜状或薄片状等。在透明基体100为薄膜状或薄片状时,透明基体100可以设置在任意的支持部件上。另外,透明基体100除了可以为矩形之外,例如还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或辊状的形状。
透明基体100只要是透明的,可以由任意材料构成。透明基体100例如可以由玻璃或树脂等构成。
透明基体100由玻璃构成时,玻璃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制。玻璃例如可以为钠钙玻璃或铝硅酸盐玻璃。
另外,透明基体由玻璃构成时,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可以进行化学强化处理。
这里,化学强化处理是指使玻璃基板浸渍于包含碱金属的熔融盐中,将存在于玻璃基板最表面的离子半径小的碱金属(离子)置换为存在于熔融盐中的离子半径大的碱金属(离子)的技术的统称。对于化学强化处理法,在所处理的玻璃基板的表面,配置有离子半径比原来的原子大的碱金属(离子)。因此,能够对玻璃基板的表面赋予压缩应力,由此提高了玻璃基板的强度(特别是抗裂强度)。
透明基体100的厚度根据用途变化,但例如在0.1mm~5mm的范围。特别是用于显示装置时优选为2mm以下。
透明基体100例如应用于显示装置的罩玻璃、触摸面板等。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电视装置、计算机、平板型终端、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话和电子黑板等。
这里,透明基体100具有以下的特征。
(i)析像度指标值T为0.25以上,
(ii)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为0.8以上,
(iii)眩光指标值S为0.75~0.95。
析像度指标值T是与透过透明基体而显示的图像的清晰性相关的指标,值越大,表示图像的清晰性越高。另外,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是与周围图像向透明基体的映入程度、即防眩性有关的指标,值越大,越抑制映入,表示透明基体的防眩性高。并且,眩光指标值S是与来自显示装置的光(图像)透过透明基体时由透明基体散射的光相互干涉而产生的亮点的不均匀、即眩光有关的指标,值越小,表示眩光越显著。
如前所述,如果通过以往的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来观察来自显示装置的图像,则存在图像经常变得不清晰,或显示画面发生眩光的情况。
然而,在满足上述(i)~(iii)的特征的透明基体100中,在得到相应的防眩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显著地抑制画面的眩光和观察图像的不清晰性。特别是透明基体100中,即使将来提高显示装置中显示于画面的图像的析像度,也能够预期到显著抑制图像的不清晰化和眩光的产生。
一般而言有如果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的值变大则眩光指标值S的值也变大的趋势。而且,有如果这些指标值变大则析像度指标值T变小的趋势。因此,增大全部的指标值是非常困难的。在用于显示装置等的罩玻璃时,通常析像度指标值T的值优选为0.8以上,但在利用树脂等将透明基体100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直接贴合的情况下,即使将析像度指标值T抑制在0.25~0.7左右,也将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保持为高值,其结果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可知是能够在提高眩光抑制效果、防眩效果的同时得到清晰的图像的罩玻璃。
(3指标的测定方法)
这里,参照附图对测定上述3个指标、即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的方法进行说明。
(析像度指标值T)
首先,参照图2对析像度指标值T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测定析像度指标值T时使用的测定装置的一个例子。
如图2所示,测定装置200具有光源250和检测器270,在测定装置200内,配置被测定试样、即透明基体A。透明基体A具有第一表面212和第二表面214。光源250朝向透明基体A而放射第一光262。检测器270接收从透明基体A射出的透射光264,检测其亮度。
透明基体A以第一表面212成为光源250一侧、第二表面214成为检测器270一侧的方式配置。因此,检测器270所检测的光是透过了透明基体A的透射光264。
应予说明,在透明基体A的一个表面经过防眩处理的情况下,该经防眩处理的表面成为透明基体A的第一表面212。即,此时,透明基体A以经防眩处理的表面成为光源250一侧的方式配置在测定装置200内。
测定时,从光源250朝向透明基体A而照射第一光262。第一光262向与透明基体A的第一表面212的法线(和第二表面214的法线)大致平行的方向照射。以下,将该角度θ规定为0°的方向。应予说明,实际的测定存在误差,因此更准确而言角度θ包含0°±0.5°的范围。
接下来,使用检测器270,测定从透明基体A的第二表面214以角度θ=0°透过的透射光264(以下也称为“0°透射光”)的亮度。
接下来,使检测器270接受透射光264的角度θ在-30°~+30°的范围内按每次1°进行变化,实施同样的操作。这里,负(-)的符号表示角度θ是相对于第二表面214的法线逆时针倾斜,正(+)的符号表示角度θ是相对于第二表面214的法线顺时针倾斜。
由此,使用检测器270,测定透过透明基体A在角度θ=-30°~+30°的范围内从第二表面214射出的透射光264(以下也称为“总透射光”)的亮度。
接下来,根据以下的式(1),计算析像度指标值T:
式(1):析像度指标值T=(0°透射光的亮度)/(总透射光的亮度)
确定了这样的测定中得到的析像度指标值T与观察者的基于目视观察的析像度的判断结果相关,表示接近于人的视觉感知的行为。例如示出析像度指标值T小的(接近0)值的透明基体的析像度差,反之示出析像度指标值T大的(接近1)值的透明基体具有良好的析像度。因此,该析像度指标值T可以作为判断透明基体的析像度时的定量的指标而使用。
应予说明,这样的测定可以通过使用市售的测角仪(变角光度计)而容易地进行。
(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
接下来,参照图3对透明基体的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测定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时使用的测定装置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测定装置300具有光源350和检测器370,在测定装置300内,配置被测定试样、即透明基体A。透明基体A具有第一表面212和第二表面214。光源350朝向透明基体A放射101mm宽度的狭缝状的第二光362。检测器370接受到从第一表面212以规定的角度反射的反射光,检测其亮度。
应予说明,透明基体A以第一表面212成为光源350和检测器370一侧的方式配置。因此,检测器370所检测的光是被透明基体A反射的反射光。另外,在透明基体A的一个表面经过防眩处理的情况下,该经过防眩处理的表面为透明基体A的第一表面212。即,此时,透明基体A以经防眩处理的表面成为光源350和检测器370一侧的方式配置在测定装置300内。
测定时从测定装置300的光源350朝向透明基体A而照射第二光362。
第二光362相对于透明基体A的法线L的方向以逆时针倾斜5.7°的角度φ照射到透明基体A。应予说明,实际的测定存在误差,由此更准确而言角度φ包括5.7°±0.1°的范围。
接下来,使用检测器370,测定从透明基体A的第一表面212正反射的光(以下称为“第一反射光364”)的亮度R1。
应予说明,实际上第一反射光364相对于法线L的角度(第一α1)为α1=-φ,因此为α1=-5.7°±0.1°。负(-)的符号表示角度是相对于上述法线L逆时针地倾斜,正(+)的符号表示角度是相对于上述法线顺时针地倾斜。
但是,这里由于以第一反射光364的第一角度α1为基准,因此规定为角度α1=0°±0.1°。
同样地,测定从透明基体A的第一表面212以第二角度α2反射的反射光(以下称为“第二反射光366”)的亮度R2、和以第三角度α3反射的反射光(以下称为“第三反射光368”)的亮度R3。这里,第二角度α2以第一角度α1为基准,为α2=-0.5°±0.1°。另外,第三角度α3以第一角度α1为基准,为α3=+0.5°±0.1°。
使用得到的各亮度R1、R2、R3,利用以下的式(2)计算透明基体A的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
式(2):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R2+R3)/(2×R1)
确认了该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与观察者基于目视观察的反射图像扩散性的判断结果相关,表示接近于人的视觉感知的行为。例如示出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大的值(接近1的值)的透明基体的反射图像扩散性优异,反之显示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小的值的透明基体有反射图像扩散性变差的趋势。
应予说明,这样的测定例如可以通过使用DM&S公司制的装置SMS-1000而实施。
在使用该装置时,以光圈5.6使用焦距为16mm的C1614A透镜。另外,从透明基体A的第一表面212到照相机透镜为止的距离约为300mm,成像比尺被设定在0.0276~0.0278的范围。
(眩光指标值S)
接下来,对透明基体的眩光指标值S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测定眩光指标值S时,首先准备显示装置(iPad(注册商标);析像度64ppi)。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可以具有出于防止破损目的等的盖件。
接下来,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配置被测定试样、即透明基体。应予说明,在透明基体A的一个表面经过防眩处理的情况下,透明基体A以该经过防眩处理的表面成为显示装置一侧的方式配置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
接下来,在将显示装置设为开启而显示图像的状态下,使用解析装置(SMS-1000;DM&S公司制),对透明基体的眩光程度进行图像解析。由此,求出以Sparkle值表示的眩光Sa。
应予说明,优选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是由RGB(0,255,0)构成的单纯绿色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整体。这是为了将因显示颜色的差异所导致的外观差异等的影响降到最小。固定摄像元件与透明基体之间的距离d为540mm。该距离d由距离指数r表示时相当于r=10.8。
接下来,在参照试样中,实施同样的测定。参照试样是厚度为1.6mm的玻璃基板(VRD140玻璃;Asahi Glass Europe公司制)。
将得到的Sparkle值作为眩光Ss。
根据得到的Sa和Ss,利用以下的式(3)计算透明基体A的眩光指标值S。
式(3):眩光指标值S=1-(Sa/Ss)
确认了该眩光指标值S与观察者的基于目视观察的眩光的判断结果相关,表示接近于人的视觉感知的行为。例如眩光指标值S大的透明基体的眩光显著,反之眩光指标值S小的透明基体有眩光被抑制的趋势。
应予说明,该测定中,优选以光圈5.6使用焦距为50mm的23FM50SP透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的其它特征)
接下来,对透明基体100的其它特征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以下所示的特征是任意赋予的特征,因此有必要注意其并不是本发明中必需的特征。
(硬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100的至少一个表面可以具有超过6H的铅笔硬度。此时,不容易对透明基体100造成划痕。
这里,透明基体的铅笔硬度是使用铅笔硬度计利用由JIS K540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的。
(雾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100的雾度可以为40以下。
一般而言,如果在具有黑色的边框的显示装置的表面设置罩玻璃,则经常在中央部分与框部分之间颜色的差异变得明显,有时黑色框的外观差。
然而,在将透明基体的雾度设为40以下时,即使将透明基体设置于这样的显示装置的表面,颜色之差也不变得明显,能够抑制美感的降低。
这里,透明基体的雾度使用雾度计利用由JIS K-713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指滑性和笔滑性)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100可以具有0.4以下的指动摩擦系数。另外,除此之外,或在这基础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100也可以具有0.18~0.3的范围的笔静摩擦系数。
将透明基体用作能够用指进行操作的触摸面板时,需要良好的指滑性。另外,将透明基体用作能够用笔进行操作的触摸面板时,需要良好的笔滑性。否则,用户使用触摸面板而欲用指或触摸笔实施各种操作时,会感到不适感。
就这一点而言,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100具有上述的指动摩擦系数的情况下,用作触摸面板时,用户可以感到兼具适度的易滑感和抓地感(引っかかり感)的良好的指滑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100具有上述的笔静摩擦系数的情况下,用作触摸面板时,用户的抓地感轻微,可以获得良好的书写舒适性。
这里,“指动摩擦系数”是指在测定对象面上使模拟了手指的形状的触觉接触器以30g的负载和100mm/s的速度呈直线状移动时得到的移动距离为15mm~35mm范围的动摩擦系数的平均值。
测定是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的环境下进行实施。
另一方面,“笔静摩擦系数”是指在测定对象面上使规定的笔在相对于测定对象面的法线倾斜45°的状态(倾斜角45°)下以200g的负载和100mm/s的速度呈直线状移动时得到的静摩擦系数。笔为聚缩醛芯(ACK-20001;Wacom株式会社制)。另外,移动方向为与包含上述法线和笔的面垂直的方向。测定是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的环境下实施。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的制造方法)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100可以利用任意的制造方法而制造。
例如透明基体100可以通过对玻璃基板进行湿式蚀刻而制造。采用该方法时,例如通过使用氢氟酸/硫酸/氟化铵的混合溶液作为蚀刻剂,容易得到具有上述特征的透明基体100。
或者透明基体100可以通过对玻璃基板进行喷砂处理后,进一步对玻璃基板进行湿式蚀刻而制造。
为该方法时,例如通过减小喷砂处理中使用的磨粒的粒径(例如#2000型号以上),容易得到具有上述特征的透明基体100。
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记载中,例1~例6为实施例,例7~例16为比较例。
(例1)
利用以下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首先,准备厚度为0.56mm的玻璃基板。玻璃基板由铝硅酸盐玻璃构成,不实施化学强化处理。
接下来,对该玻璃基板进行湿式蚀刻。湿式蚀刻通过使蚀刻液仅与玻璃基板的一个表面(第一表面)接触而实施。蚀刻液为氢氟酸、硫酸和氟化铵的混合溶液。蚀刻深度为5μm(目标值)。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1”)。
(例2)
利用以下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首先,准备厚度为0.71mm的玻璃基板。玻璃基板由铝硅酸盐玻璃构成,不实施化学强化处理。
接下来,对该玻璃基板的一个表面(第一表面)实施喷砂处理。磨粒使用白色氧化铝粒子(#2000),压力为0.5MPa。
接下来,对玻璃基板的第一表面进行选择性湿式蚀刻。蚀刻液为氢氟酸溶液。蚀刻深度为32μm(目标值)。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2”)。
(例3)
利用与例2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3中,作为磨粒,使用白色氧化铝粒子(#3000),实施喷砂处理。另外,蚀刻深度为24μm(目标值)。其它的条件与例2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3”)。
(例4)
利用与例2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4中,作为磨粒,使用白色氧化铝粒子(#3000),使压力为0.4MPa,实施喷砂处理。其它的条件与例2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4”)。
(例5)
利用与例4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5中,使压力为0.5MPa,实施喷砂处理。其它的条件与例4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5”)。
(例6)
利用与例4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6中,使压力为0.4MPa,实施喷砂处理。另外,蚀刻深度为16μm(目标值)。其它的条件与例4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6”)。
(例7)
准备厚度为0.13mm的市售的透明树脂膜(Kimoto公司制),将其作为“样品7”。
(例8)
利用以下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首先,准备厚度为0.70mm的玻璃基板。玻璃基板由钠钙玻璃构成,不实施化学强化处理。
接下来,对该玻璃基板进行湿式蚀刻。湿式蚀刻通过使蚀刻液仅与玻璃基板的一个表面(第一表面)接触而实施。蚀刻液为氢氟酸、硫酸和氟化铵的混合溶液。但是,各成分的混合比相较于例1有所变化。蚀刻深度为5μm(目标值)。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8”)。
(例9)
利用与例8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9中,蚀刻深度为5μm(目标值)。其它的条件与例8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9”)。
(例10)
利用与例8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10中,作为蚀刻液,与例8的混合溶液相比,使用提高了硫酸的浓度的混合溶液。其它的条件与例8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10”)。
(例11)
利用与例8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11中,作为蚀刻液,使用氢氟酸和氟化铵的混合溶液。其它的条件与例8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11”)。
(例12)
利用与例8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12中,作为蚀刻液,与例8的混合溶液相比,使用提高了氢氟酸的浓度的混合溶液。其它的条件与例8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12”)。
(例13)
利用以下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首先,准备厚度为0.63mm的玻璃基板。玻璃基板由铝硅酸盐玻璃构成,不实施化学强化处理。
接下来,对该玻璃基板的一个表面(第一表面)实施喷砂处理。磨粒使用白色氧化铝粒子(#600),压力为0.5MPa。
接下来,对玻璃基板的第一表面选择性地进行湿式蚀刻。蚀刻液为氢氟酸溶液。蚀刻深度为32μm(目标值)。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13”)。
(例14)
利用与例13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14中,作为磨粒,使用白色氧化铝粒子(#1000),实施喷砂处理。其它的条件与例13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14”)。
(例15)
利用与例13同样的方法,制成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但是,该例15中,蚀刻深度为96μm(目标值)。其它的条件与例13相同。
由此,得到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以下称为“样品15”)。
(例16)
准备厚度为4.7mm的市售的玻璃基板(MATELUX;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将其作为“样品16”。
(评价)
使用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样品1~16,利用上述的方法,实施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的评价。
以下的表1中集中示出各样品中得到的结果。
[表1]
根据该表1可知,样品1~6中,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分别满足上述的条件(i)~(iii)。
与此相对,样品7~16中可知,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的至少一个不满足上述的条件(i)~(iii)。
接下来,使用样品1~6,实施硬度、雾度、指滑性和笔滑性的各评价。
这些项目的测定的方法如上所述。
应予说明,硬度的测定中使用铅笔硬度计(Heidon;新东科学株式会社制)。另外,雾度的测定中使用雾度计(NDH-7000;日本电色工业)。
另外,指滑性的评价中,使用触觉接触器(Trinity Lab株式会社制)代替指,使用静/动摩擦测定器(TL201Ts:Trinity Lab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
测定是针对一个样品,改变位置实施3次,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指动摩擦系数”。另外样品的测定前后,将浮板作为参考进行同样的测定,确认了浮板的动摩擦系数的值在2.5~7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在笔滑性的评价中,使用聚缩醛芯的笔(ACK-20001;Wacom株式会社制),使用静·动摩擦测定器(TL201Ts:Trinity Lab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
测定是针对一个样品,改变位置实施3次,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笔静摩擦系数”。另外在样品的测定前后,将浮板作为参照进行同样的测定,确认了浮板的静摩擦系数在0.13~0.17的范围内。
以下的表2一并示出了得到的测定结果。
[表2]
例 | 铅笔硬度 | 雾度 | 指动摩擦系数 | 笔静摩擦系数 |
1 | 9H | 29.6 | 0.40 | 0.20 |
2 | 9H | 46.7 | 0.28 | 0.16 |
3 | 9H | 33.0 | 0.36 | 0.23 |
4 | 9H | 28.1 | 0.29 | 0.22 |
5 | 9H | 31.2 | 0.34 | 0.16 |
6 | 9H | 49.8 | 0.31 | - |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6月1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7-118114号主张优先权,并将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援引于本申请。
符号说明
100:透明基体
102:第一表面
104:第二表面
200:测定装置
212:第一表面
214:第二表面
250:光源
262:第一光
264:透射光
270:检测器
300:测定装置
350:光源
362:第二光
364:第一反射光
366:第二反射光
368:第三反射光
370:检测器
A:透明基体
Claims (11)
1.一种透明基体,是具有防眩功能的透明基体,
该透明基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该透明基体的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的析像度指标值T、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和眩光指标值S分别满足:
T≥0.25,
R≥0.8,和
0.75≤S≤0.95;
其中,所述析像度指标值T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从所述透明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向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照射第一光,测定从所述第二表面向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射出的透射光即被称为0°透射光的亮度,并且,
测定透过所述透明基体、在相对于与所述透明基体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为-30°~+30°的角度范围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的透射光即被称为总透射光的亮度,
根据以下式(1)进行计算,
式(1):析像度指标值T=(0°透射光的亮度)/(总透射光的亮度);
所述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从所述透明基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为+5.7°的方向上对所述透明基体照射第二光,
测定从所述第一表面以相对于所述法线为第一角度α1正反射的第一反射光的亮度R1,其中,α1为-5.7°±0.1°,并且
在将所述第一反射光的第一角度α1规定为0°时,分别测定从所述第一表面以第二角度α2反射的第二反射光的亮度R2和从所述第一表面以第三角度α3反射的第三反射光的亮度R3,其中,α2为-0.5°±0.1°,α3为+0.5°±0.1°,
根据以下式(2)进行计算,
式(2):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R2+R3)/(2×R1);
所述眩光指标值S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将所述透明基体以第二表面成为显示装置一侧的方式配置于该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
在将所述显示装置设为开启的状态下,使用解析装置SMS-1000,测定所述透明基体的Sparkle值作为眩光Sa,并且用厚度为1.6mm的玻璃基板即VRD140玻璃实施同样的测定,将得到的Sparkle值作为眩光Ss时,
根据以下式(3)进行计算,
式(3):眩光指标值S=1-(Sa/S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所述眩光指标值S为0.8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所述眩光指标值S为0.84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所述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为0.9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所述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R为0.92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铅笔硬度超过6H。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雾度值小于4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指动摩擦系数为0.4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笔静摩擦系数为0.18~0.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该透明基体由厚度为2mm以下的玻璃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基体,其中,该透明基体由厚度为1.3mm以下的玻璃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18114 | 2017-06-15 | ||
JP2017118114 | 2017-06-15 | ||
PCT/JP2018/011763 WO2018230079A1 (ja) | 2017-06-15 | 2018-03-23 | 透明基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53862A true CN110753862A (zh) | 2020-02-04 |
Family
ID=6465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38476.0A Pending CN110753862A (zh) | 2017-06-15 | 2018-03-23 | 透明基体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20085B2 (zh) |
JP (1) | JPWO2018230079A1 (zh) |
CN (1) | CN110753862A (zh) |
WO (1) | WO2018230079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26908A (zh) * | 2013-02-19 | 2015-11-04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 |
CN105074507A (zh) * | 2013-03-29 | 2015-11-18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透明基体的光学特性的评价方法、光学装置 |
WO2016069113A1 (en) * | 2014-10-31 | 2016-05-06 | Corning Incorporated | Anti-glare substrates with a uniform textured surface and low sparkl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US20170075127A1 (en) * | 2011-05-27 | 2017-03-16 | Corning Incorporated | Engineered antiglare surface to reduce display spark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61238B2 (ja) * | 2007-03-28 | 2012-06-2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US8778496B2 (en) * | 2010-11-30 | 2014-07-15 | Corning Incorporated | Anti-glare glass sheet having compressive stress equipoise and methods thereof |
CN106470954A (zh) * | 2014-07-09 | 2017-03-01 | 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 | 低闪光的玻璃板 |
JP6680036B2 (ja) * | 2015-03-31 | 2020-04-15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積層体 |
-
2018
- 2018-03-23 CN CN201880038476.0A patent/CN110753862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3-23 WO PCT/JP2018/011763 patent/WO20182300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3-23 JP JP2019525104A patent/JPWO2018230079A1/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11-27 US US16/697,323 patent/US1152008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075127A1 (en) * | 2011-05-27 | 2017-03-16 | Corning Incorporated | Engineered antiglare surface to reduce display sparkle |
CN105026908A (zh) * | 2013-02-19 | 2015-11-04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 |
CN105074507A (zh) * | 2013-03-29 | 2015-11-18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透明基体的光学特性的评价方法、光学装置 |
WO2016069113A1 (en) * | 2014-10-31 | 2016-05-06 | Corning Incorporated | Anti-glare substrates with a uniform textured surface and low sparkl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徐开先等: "《传感器实用技术》", 31 December 2016,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薛孝东: "《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丛书-材料员》", 31 December 2010,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520085B2 (en) | 2022-12-06 |
JPWO2018230079A1 (ja) | 2020-04-16 |
WO2018230079A1 (ja) | 2018-12-20 |
US20200096681A1 (en) | 2020-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68247B (zh) | 适合图像显示装置的玻璃板 | |
US9927557B2 (en) | Eyeglass lens | |
US12030805B2 (en) | Textured, antiglare glass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
US9606020B2 (en) | Method of evaluating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arent substrate | |
JP2018197183A (ja) | ガラス物品、および表示装置 | |
JP6613138B2 (ja) | 透明基体の光学特性の評価方法、光学装置 | |
JP6583479B2 (ja) | 透明基体の光学特性を評価する方法および透明基体 | |
US10310142B2 (en) | Optical device | |
CN110753862A (zh) | 透明基体 | |
JP7298071B2 (ja) | 防眩膜付き透明基体 | |
JP2019070857A (ja) | 透明基体 | |
JP3484764B2 (ja) | 座標入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