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5846B - 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5846B
CN112315846B CN202011192330.7A CN202011192330A CN112315846B CN 112315846 B CN112315846 B CN 112315846B CN 202011192330 A CN202011192330 A CN 202011192330A CN 112315846 B CN112315846 B CN 112315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izophyllan
liposome
polysaccharide
preparation
cosmet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2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5846A (zh
Inventor
胡露
裴运林
聂艳峰
郭朝万
蒲艳
王娟
王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arub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arub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arub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arub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23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5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5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5846A/zh
Priority to JP2021132122A priority patent/JP7186268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5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5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14Liposomes; Ves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55Phosphorus compounds
    • A61K8/553Phospholipids, e.g. lecith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3Stero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8Anti-age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6Compounds, absorbed onto or entrapped into a solid carrier, e.g. encapsulated perfumes, inclusion compounds, sustained release fo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rontology & Geriatric Medicine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脂类物质溶解于有机溶剂,除去有机溶剂,形成脂膜;(2)将脂膜与裂褶菌多糖、表面活性剂、缓冲液混合,水合至脂膜脱离形成乳白色液体,得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3)将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进行超声处理,过滤膜,得到所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且水溶性的天然产物,其添加入化妆品中在游离状态下无法很好地渗透入及滞留于皮肤,使得其发挥的保湿或抗衰老功效有限。本发明将其包裹入脂质体,制成更利于肌肤透过吸收及肌肤滞留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产品,使皮肤对其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发挥更好的保湿、抗衰老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粒径小、分布均匀、包封率高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裂褶菌多糖是从裂褶菌子实体、菌丝体或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水溶性多糖,其具有抑制肿瘤、抗菌消炎、抗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关于裂褶菌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和药用价值、栽培驯化和深层发酵等领域。
其也具有保湿和抗衰老的功效,可以作为活性成分添加入化妆品中,现有技术有关于其应用于化妆品的报道。例如CN107007525A公开了一种具有长效保湿功能的组合物,包括裂褶菌多糖、金钗石斛提取物、防风提取物、黄精提取物、吡咯烷酮羧酸钠、透明质酸钠、神经酰胺、多元醇、水,该组合物用于制备保湿化妆品,具有即时保湿效果好,而且保湿效果持久的优点。例如CN107595724A公开了一种护肤基质,包括以下组分:去离子水、改性裂褶菌多糖、1,3-丁二醇、苯氧乙醇、南极洲丛梗藻提取物和菊苣根提取物,该护肤基质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护肤品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同时具有抗老化、保湿和修护的功效。
但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且水溶性的天然产物,其添加入化妆品中在游离状态下无法很好地渗透入及滞留于皮肤,使得其发挥的保湿或抗衰老功效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提供一种粒径小、分布均匀、包封率高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脂类物质溶解于有机溶剂,除去有机溶剂,形成脂膜;
(2)将步骤(1)得到的脂膜与裂褶菌多糖、表面活性剂、缓冲液混合,水合至脂膜脱离形成乳白色液体,得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进行超声处理,过滤膜,得到所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
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且水溶性的天然产物,其添加入化妆品中在游离状态下无法很好地渗透入及滞留于皮肤,使得其发挥的保湿或抗衰老功效有限。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本发明将其包裹入脂质体,制成更利于肌肤透过吸收及肌肤滞留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产品,使皮肤对其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发挥更好的保湿、抗衰老功效。而将裂褶菌多糖包载入脂质体不是件容易的事,脂质体粒径尺寸、分散性难以把控,包封率难以提高,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方法能够获得一种粒径较小、分散均匀,且包封率较高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产品,且发现其具有很好的保湿、美白和抗氧化效果。
优选地,步骤(1)所述脂类物质包括卵磷脂和胆固醇。
优选地,所述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0.05-0.35),例如1:0.05、1:0.10、1:0.15、1:0.20、1:0.25、1:0.30或1:0.35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方法中脂类物质特定选择卵磷脂和胆固醇,且以特定的配比关系进行搭配,因为在此组合方式下,制得的产品包封率和载药量更加高,其透皮吸收量和皮肤滞留量也更高,在保湿、美白和抗衰老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优选地,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乙醚、丙酮或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乙醚和甲醇的组合。
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乙醇和乙醚的组合、甲醇和乙醇的组合、丙酮和二氯甲烷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方式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乙醚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5):1,例如1:1、2:1、3:1、4:1或5:1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步骤(1)所述除去有机溶剂采用旋转蒸发法。
优选地,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山梨醇酯-80、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聚甘油-6辛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硬脂醇聚醚-6、甲基葡糖醇聚醚-20、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或山梨坦橄榄油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聚山梨醇酯-80和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聚山梨醇酯-80与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的质量比为(1.5-5):1,例如1.5:1、2:1、2.5:1、3:1、3.5:1、4:1或5:1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方法中表面活性剂特定选择聚山梨醇酯-80和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的组合,且以特定的配比关系进行搭配,因为在此组合方式下,制得的产品粒径分布更加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更高,其透皮吸收量和皮肤滞留量也更高,在保湿、美白和抗衰老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缓冲液包括磷酸缓冲液,pH为6.5-7.5,例如pH=6.5、pH=6.7、pH=6.8、pH=7.0、pH=7.2、pH=7.4或pH=7.5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步骤(2)所述裂褶菌多糖是指裂褶菌多糖原液,所述裂褶菌多糖原液为裂褶菌发酵得到的质量浓度为0.5%-5%的β-葡聚糖溶液。
优选地,所述裂褶菌多糖原液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0.01-0.25):1,例如0.01:1、0.05:1、0.08:1、0.10:1、0.12:1、0.15:1、0.20:1或0.25:1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裂褶菌多糖原液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0):1,例如2:1、3:1、4:1、5:1、8:1或10:1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裂褶菌多糖原液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5-20),例如1:5、1:8、1:10、1:12、1:15、1:16、1:18或1:20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裂褶菌多糖原液、卵磷脂、表面活性剂和缓冲液满足特定的质量配比关系,使得制得的脂质体粒径分布更加均匀且稳定,包封率和载药量更高,其透皮吸收量和皮肤滞留量也更高,在保湿、美白和抗衰老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优选地,步骤(3)所述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100-600W,例如100W、200W、300W、400W、500W或600W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步骤(3)所述超声处理的超声时间为20-40min,例如20min、25min、30min、35min或40min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步骤(3)所述滤膜为0.45μm微孔滤膜。
优选地,步骤(3)所述得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的粒径为50-200nm,例如50nm、60nm、80nm、100nm、120nm、150nm、180nm或200nm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卵磷脂与胆固醇以质量比为1:(0.05-0.35)溶解于乙醚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中,除去有机溶剂,形成脂膜;
(2)将步骤(1)得到的脂膜与裂褶菌多糖原液、表面活性剂、磷酸缓冲液混合,水合至脂膜脱离形成乳白色液体,得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其中裂褶菌多糖原液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0.01-0.25):1;裂褶菌多糖原液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0):1;裂褶菌多糖原液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5-20);
(3)将步骤(2)得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以100-600W进行超声处理20-40min,过0.45μm微孔滤膜,得到所述粒径为50-200nm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且水溶性的天然产物,其添加入化妆品中在游离状态下无法很好地渗透入及滞留于皮肤,使得其发挥的保湿或抗衰老功效有限。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本发明将其包裹入脂质体,制成更利于肌肤透过吸收及肌肤滞留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产品,使皮肤对其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发挥更好的保湿、抗衰老功效。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方法能够获得一种粒径较小(115.97nm-466.38nm)、分散均匀,且包封率较高(80%以上)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产品,且发现其具有很好的保湿、美白和抗氧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裂褶菌多糖原液购自于广州启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裂褶多糖-G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卵磷脂与胆固醇以质量比为1:0.25溶解于体积比2:1的乙醚/甲醇混合溶剂中,于40℃下恒温水浴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形成均匀的脂膜;
(2)将步骤(1)得到的脂膜与裂褶菌多糖原液、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醇酯-80和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以质量比为4:1的组合)、pH=7.2的磷酸缓冲液混合,水合至脂膜脱离形成乳白色液体,得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其中裂褶菌多糖原液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0.2:1;裂褶菌多糖原液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6:1;裂褶菌多糖原液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15;
(3)将步骤(2)得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以400W进行超声处理30min,过0.45μm微孔滤膜,得到所述粒径为50-200nm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卵磷脂与胆固醇以质量比为1:0.1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于40℃下恒温水浴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形成均匀的脂膜;
(2)将步骤(1)得到的脂膜与裂褶菌多糖原液、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醇酯-80和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以质量比为5:1的组合)、pH=7.2的磷酸缓冲液混合,水合至脂膜脱离形成乳白色液体,得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其中裂褶菌多糖原液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0.05:1;裂褶菌多糖原液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1;裂褶菌多糖原液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10;
(3)将步骤(2)得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以200W进行超声处理40min,过0.45μm微孔滤膜,得到所述粒径为50-200nm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卵磷脂与胆固醇以质量比为1:0.35溶解于体积比1:1的乙醚/乙醇混合溶剂中,于40℃下恒温水浴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形成均匀的脂膜;
(2)将步骤(1)得到的脂膜与裂褶菌多糖原液、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醇酯-80和甘油硬脂酸酯以质量比为3:1的组合)、pH=7.2的磷酸缓冲液混合,水合至脂膜脱离形成乳白色液体,得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其中裂褶菌多糖原液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0.25:1;裂褶菌多糖原液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5:1;裂褶菌多糖原液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20;
(3)将步骤(2)得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以600W进行超声处理20min,过0.45μm微孔滤膜,得到所述粒径为50-200nm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卵磷脂替换成等量的大豆磷脂,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0.02,但脂类物质的总量保持不变。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0.45,但脂类物质的总量保持不变。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表面活性剂替换为等量的鲸蜡硬脂醇聚醚-6。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表面活性剂替换为等量的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保持裂褶菌多糖原液的添加量不变,改变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使得裂褶菌多糖原液与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1:1。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保持裂褶菌多糖原液的添加量不变,改变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使得裂褶菌多糖原液与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15:1。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评价试验:
(1)形态观察和粒径表征:
将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制得的脂质体用蒸馏水稀释10倍后超声分散,采用英国Malvern Instruments公司的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及分布情况,每个样本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组别 平均粒径(nm)
实施例1 115.97nm
实施例2 132.64nm
实施例3 128.25nm
实施例4 287.82nm
实施例5 352.64nm
实施例6 305.39nm
实施例7 453.95nm
实施例8 466.38nm
实施例9 154.27nm
实施例10 207.12nm
对比例1 676.78nm
由表1数据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产品粒径较小,可以控制在115.97nm-466.38nm之间。
将实施例1制得的脂质体用蒸馏水稀释10倍,置于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形态为圆球形,粒径大小相对均一,无团聚,分散性良好。
(2)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精密称取脂质体混悬液0.5mL,用PBS稀释3倍后上柱,采用SephadexG-50凝胶柱,用PBS洗脱,控制流速1mL/min,收集游离裂褶菌多糖,水解,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裂褶菌多糖含量。另外再取0.5mL脂质体混悬液,加入体积比为2:1的乙醚/甲醇混合溶剂将其溶解,提取裂褶菌多糖,用上述方法测定裂褶菌多糖总量。包封率和载药量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m表示脂质体混悬液中总的裂褶菌多糖的质量;m表示脂质体混悬液中游离的裂褶菌多糖的质量;m脂质表示脂质体混悬液中脂质的总量。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组别 包封率(%) 载药量(%)
实施例1 87.69% 42.13%
实施例2 79.31% 38.53%
实施例3 81.20% 40.75%
实施例4 73.18% 35.28%
实施例5 70.09% 33.94%
实施例6 67.58% 30.98%
实施例7 61.21% 27.76%
实施例8 71.55% 35.24%
实施例9 65.71% 31.56%
实施例10 65.21% 30.08%
对比例1 50.68% 23.53%
由表2数据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产品包封率和载药量高,最高可达到87.69%和42.13%。
(3)透皮吸收效果评价
本实验选用刚屠宰完的猪的背部皮肤进行研究。首先对猪皮做如下处理,步骤为:先除毛,除毛的时候尽量不损伤皮肤的毛孔;再对皮下脂肪进行处理,先用手术刀轻轻的刮除多余的脂肪,尽量做到不损伤皮肤的真皮层,剩下的脂肪用异丙醇反复进行擦除;最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放入-20℃的冰箱中冷冻,一个月内都可以解冻并用PBS冲洗及滤纸间干燥后进行透皮实验。
采用垂直式Franz扩散池法进行离体猪皮的药物透皮实验。将皮肤固定于供给室和接收池之间,皮肤角质层面向供给室,真皮层一侧朝向接受池;其中扩散池的有效扩散面积为1cm2,接收池的体积为10mL。将扩散池放在36℃的恒温水浴中,在供药池中加入1mL裂褶菌多糖脂质体混悬液,把转子放进扩散池内,20r/min,进行磁力搅拌。加样平衡10min后开始计时,分别在0.5、1、2、3、4、5、6、9、12、18、24h从扩散池中取样1mL测定并补足等温1mL的PBS。分别测定上述不同时间取出的接收液中的裂褶菌多糖的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对应每个时间点时单位面积猪皮上累积透过量Qn(mg/cm2),每组样品测试3次取平均值。
其中,Cn、Ci为第n个和第i个取样点测得的裂褶菌多糖质量浓度(mg/mL);Vn为接收尺的总体积(mL);V0为取样体积(mL);A为扩散池上有效的猪皮面积(cm2)。
24h后,取下皮肤,超纯水洗去样品残液后剪碎转入组织匀浆器中充分研磨成匀浆液,加适量乙醇转移至离心管中,超声20min,5000r/min离心10min,收集沉淀,以去离子水复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裂褶菌多糖含量,计算得皮肤中裂褶菌多糖的滞留量。
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组别 24h累积透过量(mg/cm2) 24h皮肤滞留量(mg/cm2)
实施例1 45.16 363.16
实施例2 35.45 301.46
实施例3 39.41 326.00
实施例4 29.92 265.31
实施例5 32.72 242.20
实施例6 24.78 224.14
实施例7 21.36 194.37
实施例8 30.31 229.76
实施例9 30.30 180.84
实施例10 26.47 151.60
对比例1 20.20 120.35
裂褶菌多糖 8.55 55.58
由表3数据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产品24h皮肤累积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超过裂褶菌多糖,最高可达到45.16mg/cm2和363.16mg/cm2。且脂质体中脂类物质的组成及其比例、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及其比例均显著影响脂质体的皮肤累积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
应用例1
分别制备含裂褶菌多糖和实施例1-10、对比例1制得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的护肤乳液(乳液中裂褶菌多糖的有效量均为1%),采用志愿者人体测试。所述护肤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原料配比如下:
A相:
B相:
原料名称 百分比(%)
纯水 77.00
透明质酸钠 0.02
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 0.40
丙二醇 5.00
甘油 3.00
甘草酸二钾 0.20
EDTA二钠 0.05
羟苯甲酯 0.20
C相:
原料名称 百分比(%)
香精 0.020
苯氧乙醇 0.50
(1)准确称量A相各原料,加入烧杯后加热至85℃,并保温搅拌15min。
(2)另外,依次将B相各原料(除羟苯甲酯外)加入另一烧杯,加热至70℃时加入羟苯甲酯,继续升温至90±1℃,并保温搅拌15min。
(3)开启搅拌,将A相缓慢倒入B相混合后,开启均质,在速度为3000rpm时均质5min。
(4)将混合后的样品在400rpm搅拌降温至45℃,加入C相各原料和裂褶菌多糖脂质体或裂褶菌多糖,搅拌15min至均匀,即得护肤乳液。
评价试验:
对制得的护肤乳液进行保湿、美白及抗衰老三个方面的评价。
(1)保湿效果测试:
测试前的准备:①受试部位测试前3天不能使用任何产品(化妆品或外用药品),实验前,受试者需要统一清洁双手前臂内侧。②受试者的双手前臂内侧应做好测量区域标记,实验区域面积至少3cm×3cm,同一手臂可同时标记多个区域,每个测试区域之间间隔至少1cm。③正式测试前应该在符合标准的房间内静坐至少20分钟,不能喝水和饮料。
测试过程:①产品涂抹区和空白对照区应该随机分布于左右手臂标定的区域,确保所有产品的和区域位置在统计学上达到平衡。②测试样品按照(2.0土0.1)mg/cm2的用量进行单次涂布。③使用电容法皮肤水分测定仪来进行产品区域和对照区域内皮肤水分含量的测量,分别测试使用前,使用后30min,使用后60min,使用后120min,使用后180min的皮肤水分含量(%),每个区域平行测量至少三次,然后取其平均值。④产品使用期间如志愿者皮肤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终止测试,并对志愿者进行适当医治,对出现的不良反应予以记录。
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变化
由表4数据可知:将本发明所涉及的裂褶菌多糖应用于制备护肤乳液,得到的产品在皮肤保湿上具有显著的功效。且脂质体中脂类物质的组成及其比例、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及其比例均显著影响脂质体的上述功效。
(2)美白效果测试:
测试过程为:
1、测试样品与对象
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10制得的产品,对比例1制得的产品,裂褶多糖原液。
人选标准:选择面部皮肤有色斑,有肤色暗沉、暗黄、肤色不均匀等问题的中国成年女性40例,年龄20岁-45岁,排除面部有急性炎症或其他皮肤疾病者、有过敏体质或化妆品过敏史者、妊娠或哺乳期者。
2、测试样品与对象
VISIA-CR面部皮肤图像测试仪皮肤图像分析软件FrameScan。
3、测试环境
恒温恒湿环境,温度:22℃土1℃,湿度:50%土5%。测试前受试者要在此环境下静坐20min。
4、测试方法
使用VISIA-CR分别拍摄受试者使用产品前、使用产品一周、两周和一个月后的全脸图像,通过软件FrameScan对图像进行分析皮肤颜色亮度cieL*变化值。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皮肤颜色亮度cieL*值变化
由表5数据可知:将本发明所涉及的裂褶菌多糖应用于制备护肤乳液,得到的产品在皮肤美白上具有显著的功效。且脂质体中脂类物质的组成及其比例、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及其比例均显著影响脂质体的上述功效。
(3)抗衰老效果测试:
测试过程为:
1、测试样品与对象
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10,对比例1,裂褶多糖原液。
人选标准:健康女性40名,年龄40岁-50岁,排除面部有急性炎症或其他皮肤疾病者、有过敏体质或化妆品过敏史者、妊娠或哺乳期者。
2、测试仪器
VISIA-CR面部皮肤图像测试仪
3、测试环境
恒温恒湿环境,温度:22℃土1℃,湿度:50%土5%。测试前受试者要在此环境下静坐20min。
4、测试方法
受试者每天早晚以温水洁面后,在眼部周围使用测试样品,连续使用4周后,用VISIA-CR面部皮肤图像测试仪拍摄测试者使用测试样品前后的眼部照片,评估眼角鱼尾纹区皱纹面积、皱纹数量和皱纹深度变化量,其测试结果如图表6所示。
表6
由表6数据可知:将本发明所涉及的裂褶菌多糖应用于制备护肤乳液,得到的产品在皮肤抗衰老上具有显著的功效。且脂质体中脂类物质的组成及其比例、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及其比例均显著影响脂质体的上述功效。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脂类物质溶解于有机溶剂,除去有机溶剂,形成脂膜;
(2)将步骤(1)得到的脂膜与裂褶菌多糖、表面活性剂、缓冲液混合,水合至脂膜脱离形成乳白色液体,得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粗制混悬液进行超声处理,过滤膜,得到所述裂褶菌多糖脂质体;
步骤(1)所述脂类物质为质量比1∶(0.05-0.35)的卵磷脂和胆固醇;
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为(1.5-5)∶1的聚山梨醇酯-80和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的组合;
步骤(2)所述裂褶菌多糖是指裂褶菌多糖原液,所述裂褶菌多糖原液为裂褶菌发酵得到的质量浓度为0.5%-5%的β-葡聚糖溶液;所述裂褶菌多糖原液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0.01-0.25)∶1;所述裂褶菌多糖原液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0)∶1;所述裂褶菌多糖原液与缓冲液的质量比为1∶(5-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乙醚、丙酮或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醚和甲醇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醚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除去有机溶剂采用旋转蒸发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包括磷酸缓冲液,pH为6.5-7.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100-600W。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超声处理的超声时间为20-4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滤膜为0.45μm微孔滤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得到的裂褶菌多糖脂质体的粒径为50-200nm。
CN202011192330.7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2315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2330.7A CN112315846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21132122A JP7186268B2 (ja) 2020-10-30 2021-08-16 シゾフィランリポソーム及びその調製方法と使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2330.7A CN112315846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5846A CN112315846A (zh) 2021-02-05
CN112315846B true CN112315846B (zh) 2023-08-25

Family

ID=74297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2330.7A Active CN112315846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86268B2 (zh)
CN (1) CN1123158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6939B (zh) * 2021-12-27 2023-08-25 广州丸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88054B (zh) * 2022-03-11 2023-11-21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补湿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32774A (zh) * 2022-03-11 2022-07-12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中药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54189B (zh) * 2022-10-13 2024-01-30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一种含有裂褶菌胞外粗多糖的护手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07479A (zh) * 2022-11-08 2023-01-17 上海臻臣化妆品有限公司 用于皮肤的保湿组合物和保湿液
CN116019753B (zh) * 2023-03-28 2023-06-20 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含樱花和光甘草定的脂质体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869167A (zh) * 2023-08-15 2023-10-13 拜斯特药业(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1789A (zh) * 2008-11-26 2009-04-08 吉林大学 虫草多糖脂质体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1524331A (zh) * 2007-12-26 2009-09-09 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536534A (zh) * 2013-09-29 2014-01-2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地黄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04606063A (zh) * 2015-03-04 2015-05-13 王海龙 一种含有化妆品活性成分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12239A (zh) * 2015-07-27 2015-11-04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甘草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07595724A (zh) * 2017-11-06 2018-01-19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护肤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包括其的化妆品
CN108653211A (zh) * 2018-06-12 2018-10-1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08969485A (zh) * 2018-07-15 2018-12-11 启东创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10664690A (zh) * 2019-10-30 2020-01-10 张瀚文 一种载体为柔性纳米脂质体的生物大分子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6025A (zh) * 2020-03-12 2020-06-30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能够提高水溶性成分皮肤递送效果的脂质体及其组合物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1004A (ja) * 2008-02-14 2009-08-27 Pars Co Ltd 成長因子を含有するリポソームを含む皮膚外用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48511B2 (ja) * 2011-03-29 2016-01-27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リポソーム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化粧料、皮膚外用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66724B2 (ja) * 2011-05-06 2016-02-17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 pH応答性リポソーム
JP6137894B2 (ja) * 2013-03-22 2017-05-31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リポソーム−エキソソームハイブリッドベシクル及びその調製法
JP6399530B1 (ja) * 2017-09-04 2018-10-03 一丸ファルコス株式会社 pH感受性リポソー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4331A (zh) * 2007-12-26 2009-09-09 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多糖脂质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1401789A (zh) * 2008-11-26 2009-04-08 吉林大学 虫草多糖脂质体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3536534A (zh) * 2013-09-29 2014-01-2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地黄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04606063A (zh) * 2015-03-04 2015-05-13 王海龙 一种含有化妆品活性成分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12239A (zh) * 2015-07-27 2015-11-04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甘草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07595724A (zh) * 2017-11-06 2018-01-19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护肤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包括其的化妆品
CN108653211A (zh) * 2018-06-12 2018-10-1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08969485A (zh) * 2018-07-15 2018-12-11 启东创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10664690A (zh) * 2019-10-30 2020-01-10 张瀚文 一种载体为柔性纳米脂质体的生物大分子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6025A (zh) * 2020-03-12 2020-06-30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能够提高水溶性成分皮肤递送效果的脂质体及其组合物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裂褶菌多糖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活性研究;鲁铁等;《中国酿造》;20200525;第39卷(第05期);第162-1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86268B2 (ja) 2022-12-08
CN112315846A (zh) 2021-02-05
JP2022073946A (ja)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5846B (zh) 一种裂褶菌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14103B (zh) 一种中老年滋养抗皱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61599B1 (ko) 해양 식물을 포함하는 화장품 조성물
CN110882201A (zh) 一种止痒护肤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3924A (zh) 一种复合植物舒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850081A (zh) 一种用于敏感肌的修护组合物,冻干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0411B (zh) 一种基于仿生功能膜技术的高促渗型纳乳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5778857A (zh) 一种具有滋养抗衰老效果的复合植物油脂纳米乳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969762A (zh) 一种长效高效保湿超分子微脂囊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03056A1 (en) Extract of hibiscus sabdariffa and use thereof for improving the barrier function and promoting the moisturization and desquamation of the skin
CN110812249B (zh) 一种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及其抗皮肤光损伤的应用
CN113143788A (zh) 一种具有保湿修复舒缓的多效组合物及面霜
CN113318032B (zh) 一种抗衰老保湿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TWI802179B (zh) 仙人掌醱酵物、含此之具保濕、祛紅及淡化細紋功效之皮膚外用組成物及其用途
CN115998635B (zh) 一种适用于粗硬干枯发质的护发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0944B (zh) 一种具有抗衰功效的微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39049B (zh) 一种具有高促渗作用的微囊乳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92137A (zh) 一种保湿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99360A (zh) 一种抗衰老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50084A (zh) 一种表面包裹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制备方法、应用和含有该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的组合物
TW202325328A (zh) 迷迭香醱酵物、含此之具控油及祛紅功效之皮膚外用組成物及其用途
CN113509417A (zh) 一种具有除螨功效的组合物
CN116712362A (zh) 一种高稳定、易吸收的党参凝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Rohmani et al. Hydrating serum made of potassium azeloyl diglycinate with CMC-Na variations as a gelling agent on physical-chemical and safety tests
CN115581630A (zh) 醇质体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醇质体药妆品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