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7178A -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7178A
CN111727178A CN201980013503.3A CN201980013503A CN111727178A CN 111727178 A CN111727178 A CN 111727178A CN 201980013503 A CN201980013503 A CN 201980013503A CN 111727178 A CN111727178 A CN 111727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layer
less
treatment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35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7178B (zh
Inventor
竹田洋介
小池章夫
池田徹
斋藤康成
府川真
村上贵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27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7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7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28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organic material
    • C03C17/3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organic material with 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4/00Compositions for glas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 C03C4/18Compositions for glas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for ion-sensitive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1/00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 C03C21/001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in liquid phase, e.g. molten salts, solutions
    • C03C21/002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in liquid phase, e.g. molten salts, solutions to perform ion-exchange between alkali 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5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28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organic material
    • C03C17/3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organic material with synthetic or natural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 C03C17/360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the metal being present as a layer
    • C03C17/3657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the metal being present as a layer the multilayer coating having opt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 C03C17/360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the metal being present as a layer
    • C03C17/3668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the metal being present as a layer the multilayer coating having electr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4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of an organic material and at least one non-metal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1/00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7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 C03C3/083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 C03C3/085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containing an oxide of a divalent 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7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 C03C3/083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 C03C3/085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containing an oxide of a divalent metal
    • C03C3/087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containing an oxide of a divalent metal containing calcium oxide, e.g. common sheet or container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7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 C03C3/089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boron
    • C03C3/091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boron containing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7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 C03C3/097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phosphorus, niobium or tantalu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04/00Glasses, glazes or enamel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70Properties of coatings
    • C03C2217/73Anti-reflective coatings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70Properties of coatings
    • C03C2217/73Anti-reflective coatings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 C03C2217/734Anti-reflective coatings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comprising an alternation of high and low refractive inde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70Properties of coatings
    • C03C2217/75Hydrophilic and oleophilic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70Properties of coatings
    • C03C2217/76Hydrophobic and oleophobic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10Deposition methods
    • C03C2218/11Deposition methods from solutions or suspensions
    • C03C2218/112Deposition methods from solutions or suspensions by spray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10Deposition methods
    • C03C2218/15Deposition methods from the vapour phase
    • C03C2218/151Deposition methods from the vapour phase by vacuum evapo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显示装置的厚度和制造工序数都不增加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白浊化的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盖片,其具备:具有面积为12000mm2以上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化学强化玻璃、以及设置于第1主面的防指纹处理层,化学强化玻璃的DOL为20μm以上,拉伸应力层的P2O5的含量为2摩尔%以下,A×B为135以上,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

Description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载用汽车导航系统这样的具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有时搭载有触摸功能。这里所说的触摸功能是指通过操作者用手指接触或接近显示装置的表面(玻璃盖片)来输入信息的功能。
作为实现触摸功能的结构,有将触摸面板安装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外挂型(outcell型)。
对于外挂型,即便液晶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中的一者不良,另一者也能够利用,因此成品率优异,但还存在厚度、重量增加的问题。
因此,出现了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元件和偏振片之间夹入了触摸面板的oncell型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作为比on cell型更薄型轻量的结构,还开发出了将具有触摸功能的元件埋入液晶元件的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另一方面,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IPS液晶显示装置)存在用手指触摸时液晶画面部分白浊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外挂型、on cell型中,比液晶元件更靠近操作者侧的触摸面板有助于消除静电,另一方面,在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比液晶元件更靠近操作者侧不配置触摸面板,因此液晶元件容易因静电而带电。特别是,在玻璃盖片的表面有时形成用于提高耐冲击性、防污性的层,如果这些层容易带电,则更容易产生白浊。
因此,对于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提出了通过在比液晶显示装置更靠近操作者侧设置导电层来释放静电而防止白浊化的结构(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69377号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存在因设置导电层而使厚度增加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工序数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显示装置的厚度和用于制造的工序数都不增加的情况下防止白浊化、耐冲击性也优异的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IPS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面积为12000mm2以上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化学强化玻璃、以及设置于上述第1主面的防指纹处理层,上述化学强化玻璃中,压缩应力层的深度DOL为20μm以上,拉伸应力层的P2O5的含量为2摩尔%以下,在构成拉伸应力层的氧化物成分中,将Li2O、Na2O、K2O的浓度的合计设为A摩尔%并将Al2O3的浓度设为B摩尔%时,A×B为135以上,基于JIS L1094:2014中记载的D法,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
或者,本发明的玻璃盖片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面积为12000mm2以上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化学强化玻璃、以及设置于上述第1主面的防指纹处理层,上述化学强化玻璃中,压缩应力层的深度DOL为20μm以上,拉伸应力层的P2O5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在构成拉伸应力层的氧化物成分中,将Li2O、Na2O、K2O的浓度的合计设为C质量%并将Al2O3的浓度设为D质量%时,C×D为240以上,基于JIS L1094:2014中记载的D法,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由于P2O5的含量为一定量以下,因此不易产生来自P的表面缺陷,且不易产生因表面缺陷所致的局部带电。因此,本发明的玻璃盖片即便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更不易摩擦带电,在组装到显示装置时,能够防止因静电引起的白浊化。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盖片含有一定量的Li2O、Na2O、K2O,上述Li2O、Na2O、K2O不参与玻璃的骨架形成,迁移率高,与静电结合来消除静电。因此,本发明的玻璃盖片即便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更不易摩擦带电,组装到显示装置时,能够防止因静电引起的白浊化。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盖片由于也含有一定量的Al2O3,所述Al2O3参与骨架形成,且与Li2O、Na2O、K2O接近,因此Li2O、Na2O、K2O进入到网络间而扩大距离。因此,Li2O、Na2O、K2O变得更容易迁移,即便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更不易摩擦带电,组装到显示装置时,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白浊化。
此外,本发明的玻璃盖片中,由于因玻璃盖片的物性而抑制了摩擦带电,因此无需设置导电层,即便是具有面积为12000mm2以上的大面积的主面的结构,也能够在显示装置的厚度和用于制造的工序数都不增加的情况下防止白浊化。
另外,本发明的玻璃盖片中,由于压缩应力层的深度DOL为20μm以上,因此在从外部施加冲击时,由冲击所致的变形难以传递到拉伸应力层,可提高耐冲击性。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优选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面积为18000mm2以上。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中,由于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因此即便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面积为18000mm2以上的大面积,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不易摩擦带电。因此,组装到显示装置时,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白浊化。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优选上述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面积为26000mm2以上,基于JISL1094:2014中记载的D法的上述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0.5kV~0kV。
该情况下,基于D法的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0.5kV~0kV,因此即便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面积为26000mm2以上的大面积,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不易摩擦带电。因此,组装到显示装置时,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白浊化。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优选具备设置于上述化学强化玻璃与上述防指纹处理层之间的防眩功能层或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方。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具备防眩功能层时,会使入射的光散射,使由入射光所产生的映现模糊。本发明的玻璃盖片具备防反射层时,能够防止入射的光的反射,能够防止由入射光所产生的映现。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优选具备设置于上述第2主面上的遮光层。
如果在第2主面上设置遮光层,则将玻璃盖片组装到显示装置时,能够隐藏显示装置侧的配线,或者隐藏背光灯的照明光而防止照明光从显示装置的周围泄露。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具备设置于上述第2主面上的遮光层时,优选上述遮光层具有开口部,并在上述开口部设置红外线透射率高于上述遮光层的红外线透射层。
在遮光层中设置有红外线透射层的情况下,在具有红外线传感器的显示装置中组装有玻璃盖片时,可以将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遮光层的背侧,且能够使红外线透射层不显眼。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中,优选上述化学强化玻璃为弯曲玻璃。
化学强化玻璃为弯曲玻璃时,即便安装玻璃盖片的对象侧部件具有弯曲形状,也不担心安装的精度会下降。
本发明的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种玻璃盖片。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由玻璃盖片保护的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盖片的截面图。
图2是变形例的玻璃盖片的截面图。
图3是变形例的玻璃盖片的截面图。
图4中的(A)为变形例的玻璃盖片的立体图,图4中的(B)为图4中的(A)的B-B截面图。
图5是变形例的玻璃盖片的截面图。
图6是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盖片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将范围记载为“a~b”时,解释为表示a以上且b以下的范围,意味着分别包含下限值a和上限值b的范围。
〔玻璃盖片的构成〕
首先,对玻璃盖片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玻璃盖片1具备化学强化玻璃2和防指纹处理层81。
化学强化玻璃2在俯视图中为矩形的板,是可见光透过的化学强化玻璃。如图1所示,化学强化玻璃2具备第1主面21、第2主面22和端面23。在端面23设置倒角部24。
化学强化玻璃2具备压缩应力层25、32和拉伸应力层27。压缩应力层25、32是压缩应力作用的层(压缩应力为0MPa以上的层)。压缩应力层25设置于第1主面21侧的表面,压缩应力层32设置于第2主面22侧的表面。
拉伸应力层27是拉伸应力作用的层(压缩应力小于0MPa的层)。拉伸应力层27设置于压缩应力层25与压缩应力层32之间。
化学强化玻璃2的第1主面21的面积为12000mm2以上。由此,能够在如车载用显示设备这样的需要大面积的玻璃盖片的设备中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盖片1。
化学强化玻璃2的压缩应力层25、32的深度DOL(层深,Depth of Layer)为20μm以上。通过使DOL为20μm以上,从而在从外部施加冲击时,由冲击所致的变形难以传递到拉伸应力层,可提高耐冲击性。
DOL更优选为30μm~250μm。
DOL在理论上是指在板厚方向从表面到压缩应力为0MPa的位置为止的深度,例如可以利用EPMA(电子探针微量分析仪,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电子束显微分析仪)进行玻璃的深度方向的碱离子浓度分析(在本例中为通过化学强化而扩散的离子浓度分析),将测定而得到的离子扩散深度视为DOL。另外,DOL也可以使用表面应力计(例如,折原制作所制FSM-6000)等进行测定。
化学强化玻璃2的拉伸应力层27的P2O5的含量为2摩尔%以下。通过使拉伸应力层27的P2O5的含量为2摩尔%以下,从而不易产生来自P的表面缺陷,且不易产生因表面缺陷所致的局部带电。将P2O5的含量用质量%规定时,为5质量%以下左右。
在构成化学强化玻璃2的拉伸应力层27的氧化物成分中,将Li2O、Na2O、K2O的浓度的合计设为A摩尔%并将Al2O3的浓度设为B摩尔%时,A×B为135以上。更优选该A×B为150~250。
用质量表示A×B时,即,在构成化学强化玻璃2的拉伸应力层27的氧化物成分中,将Li2O、Na2O、K2O的浓度的合计设为C质量%并将Al2O3的浓度设为D质量%而由C×D表示时,虽然也取决于相对于Li2O、Na2O、K2O的合计的各成分的摩尔比,但C×D优选为240以上,更优选为250~300。
理由如下。
构成玻璃的成分可以大致分为参与玻璃骨架形成的成分(网络形成物)和不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
其中,从防止带电的观点考虑,优选不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较多。认为这是由于不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与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相比迁移率高,因此与静电结合而进行消除静电。Li2O、Na2O、K2O在玻璃中是不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这些成分的含量越多越好,即,上述A和C越大越好。
另外,Al2O3既可以作为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发挥作用,也可以作为不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发挥作用。Al2O3参与骨架形成时,存在与Li2O、Na2O、K2O接近的趋势。如果Al2O3与Li2O、Na2O、K2O接近,则Li2O、Na2O、K2O进入形成骨架的成分之间,扩大骨架间的距离。可扩大骨架间距离的、不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容易在骨架间迁移,迁移率上升,因而优选。这是规定A×B的理由。
应予说明,摩擦带电虽然是在表面的压缩应力层25中产生的现象、但规定拉伸应力层27的优选组成的理由如下。
由于影响摩擦带电的是玻璃的骨架,因此本来就优选规定玻璃的结构。然而,玻璃为非晶质,有时难以确定结构,因此优选用组成来规定。另一方面,压缩应力层25通过化学强化而进行离子交换,因此与拉伸应力层27组成不同,但玻璃的网络结构相同。假如在不进行化学强化的情况下制造与压缩应力层25的组成相同的组成的玻璃,则网络结构会不同,因此难以由压缩应力层25的组成来确定压缩应力层25的结构。因此,通过确定拉伸应力层27的组成来确定拉伸应力层27的结构,利用即便进行化学强化也不改变拉伸应力层27和压缩应力层25的结构的特性,由拉伸应力层27的组成来确定压缩应力层25的结构。
A优选为14.5以上。这是由于Li2O、Na2O、K2O是在玻璃中不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A更优选为15~20。
另外,C虽然也取决于相对于Li2O、Na2O、K2O的合计的各成分的摩尔比,但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2~20。
在构成化学强化玻璃2的拉伸应力层27的氧化物成分中,SiO2、Al2O3、B2O3、P2O5的浓度的合计为81摩尔%以下。其原因在于:这些元素是参与玻璃的骨架形成的成分,含量越少,参与消除静电的成分变得越多。另外,其原因还在于:这些成分的含量越少,形成骨架的成分间的距离变得越宽,不参与骨架形成的成分的迁移率提高。
应予说明,摩擦带电虽然是在表面的压缩应力层25中产生的现象,但规定拉伸应力层27的优选组成的理由与规定A×B的理由相同。
另外,这些成分的含量的合计更优选为15~20摩尔%。
应予说明,将SiO2、Al2O3、B2O3、P2O5的浓度的合计用质量%表示时,虽然也取决于相对于它们的合计的各成分的摩尔比,但这些成分的含量的合计优选为8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80质量%。
更具体而言,拉伸应力层27的组成用氧化物基准的质量百分率表示,优选含有55%~68%的SiO2、10%~25%的Al2O3、0%~5%的B2O3、0%~5%的P2O5、0%~8%的Li2O、1%~20%的Na2O、0.1%~10%的K2O、0%~10%的MgO、0%~5%的CaO、0%~5%的SrO、0%~5%的BaO、0%~5%的ZnO、0%~1%的TiO2、ZrO2和0.005%~0.1%的Fe2O3的玻璃组成。
拉伸应力层27的组成可以利用化学分析、吸光光度分析、原子吸光分析、荧光X射线分析等公知的组成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测定位置可以为拉伸应力层27的任意位置,优选为玻璃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且为平面上的重心位置。
以下对上述拉伸应力层27的优选的玻璃组成中的各成分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以下的玻璃组成的说明中没有特别说明时,用%表示的含量就是指用氧化物基准的质量百分率表示的含量。
SiO2是构成玻璃的骨架的成分。另外,SiO2是提高化学耐久性的成分,是减少在玻璃表面产生划伤(压痕)时裂纹的产生的成分。为了抑制裂纹的产生,SiO2含量优选为55%以上,更优选为56%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6.5%以上,特别优选为58%以上。另一方面,为了使在玻璃中有助于消除静电的元素的迁移率提高,以及为了使玻璃制造工序中的熔融性提高,SiO2含量优选为68%以下,更优选为6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3%以下,特别优选为61%以下。
Al2O3是对提高化学强化处理时的离子交换性能、增大化学强化后的表面压缩应力CS有效的成分。另外,Al2O3具有提高玻璃的断裂韧性值的效果。另外,Al2O3是使玻璃的Tg变高的成分,也是使杨氏模量变高的成分。此外,Al2O3还具有使在玻璃中有助于消除静电的元素的迁移率提高的效果。为了提高这些特性,Al2O3含量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另外,为了使断裂韧性值变大,Al2O3含量进一步优选为14%以上。另一方面,从增加在玻璃中有助于消除静电的元素的含量的观点、以及保持玻璃的耐酸性并使失透温度变低的观点考虑,Al2O3的含量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3%以下。
另外,Al2O3为硅酸铝锂晶体的构成成分。为了抑制弯曲成型时的晶体析出,Al2O3的含量优选为22%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9%以下。
B2O3为使玻璃的熔融性提高的成分。另外,B2O3还是使玻璃的耐崩边(chipping)性提高的成分。B2O3并非必需的,为了提高熔融性,含有B2O3时的含量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以上。另一方面,从提高在玻璃中有助于消除静电的元素的迁移率的观点、以及防止在熔融时产生波筋的观点考虑,B2O3的含量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特别优选为2.5%以下。
为了防止局部带电,P2O5需要为5%以下(2摩尔%以下左右),也可以为了提高化学强化处理时的离子交换性能和耐崩边性而含有。含有P2O5时的含量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以上。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耐酸性、防止带电,含有P2O5时的含量需要为5%以下(2摩尔%以下左右),优选为4%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特别优选为0.5%以下。
Li2O是在利用硝酸钠等钠盐而进行的化学强化处理中形成表面压缩应力层的成分。另外,Li2O还是在玻璃中有助于消除静电的物质。
为了得到含有的效果,Li2O的含量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另一方面,从确保耐候性的观点考虑,Li2O的含量优选为8%以下。另外,为了抑制弯曲成型时的晶体析出,Li2O的含量优选为7%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
Na2O是在使用钾盐的化学强化处理中形成表面压缩应力层的成分,且为可提高玻璃的熔融性的成分。另外,Na2O还是在玻璃中有助于消除静电的物质。
为了得到其效果,Na2O的含量优选为1%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表面压缩应力CS,Na2O的含量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以下,特别优选为8%以下。
K2O是使玻璃的熔融性提高的物质。另外,K2O还是在玻璃中有助于消除静电的物质。含有K2O时的含量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另一方面,从确保化学强化玻璃2的破碎性的观点考虑,K2O的含量优选为8%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以下。
MgO并非必需的,但为了使化学强化玻璃2的表面压缩应力CS增大,因而优选含有。另外,MgO具有提高断裂韧性值的效果。因此,MgO的含量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抑制玻璃熔融时的失透,MgO的含量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以下。
CaO并非必需的,是使玻璃的熔融性提高的成分,可以含有。含有CaO时的含量优选为0.05%以上,更优选为0.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5%以上。另一方面,从确保化学强化处理时的离子交换性能的观点考虑,CaO的含量优选为3.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
SrO并非必需的,是使玻璃的熔融性提高的成分,可以含有。含有SrO时的含量优选为0.05%以上,更优选为0.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化学强化处理时的离子交换性能,SrO的含量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特别优选实质上不含有。
BaO并非必需的,是使玻璃的熔融性提高的成分,可以含有。含有BaO时的含量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化学强化处理时的离子交换性能,BaO的含量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进一步优选实质上不含有。
ZnO是使玻璃的熔融性提高的成分,可以含有。含有ZnO时的含量优选为0.05%以上,更优选为0.1%以上。另一方面,ZnO含量为5%以下时能够提高玻璃的耐候性,因而优选。ZnO的含量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特别优选实质上不含有。
TiO2是抑制因日晒所致的玻璃的色调变化的成分,可以含有。含有TiO2时的含量优选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上,特别优选为0.1%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抑制熔融时的失透,TiO2的含量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下。
ZrO2是在化学强化处理时增大离子交换所致的表面压缩应力CS的成分,可以含有。含有ZrO2时的含量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抑制熔融时的失透、提高化学强化玻璃2的品质,ZrO2的含量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特别优选为2.5%以下。
Fe2O3因吸收热线而具有使玻璃的溶解性提高的效果,使用大型溶炉而大量生成玻璃时,优选含有。该情况下的含量优选为0.005%以上,更优选为0.006%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7%以上。另一方面,如果过量含有,则会产生着色,因此为了提高玻璃的透明性,Fe2O3的含量优选为0.1%以下,更优选为0.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2%以下,特别优选为0.015%以下。
应予说明,这里虽然将玻璃中的铁氧化物全部视为Fe2O3进行说明,但实际上,通常是氧化状态的Fe(III)和还原状态的Fe(II)混在一起。其中,Fe(III)产生黄色的着色,Fe(II)产生蓝色的着色,两者平衡时在玻璃中产生绿色的着色。
化学强化玻璃2中可以含有Y2O3、La2O3、Nb2O5。含有这些成分时的合计含量优选为0.01%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上,特别优选为0.15%以上,最优选为1%以上。另一方面,如果Y2O3、La2O3、Nb2O5的含量过多,则在熔融时玻璃变得容易失透,有可能使化学强化玻璃2的品质下降,因此它们的含量合计优选为7%以下。Y2O3、La2O3、Nb2O5的含量的合计更优选为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特别优选为4%以下,最优选为3.5%以下。
为了改善化学强化玻璃2的破碎性,可以少量含有Ta2O5、Gd2O3,但由于折射率、反射率变高,因此它们的含量合计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2%以下,进一步优选不含有。
此外,对玻璃进行着色的情况下,可以在不阻碍所期望的化学强化特性的实现的范围内添加着色成分。作为着色成分,例如,可举出Co3O4、MnO2、NiO、CuO、Cr2O3、V2O5、Bi2O3、SeO2、CeO2、Er2O3、Nd3O3等作为优选的着色成分。
着色成分的含量合计为7%以下时不易产生失透等问题,因而优选。该含量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优先考虑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的情况下,优选实质上不含有这些成分。
作为玻璃熔融时的澄清剂,可以适当地含有SO3、氯化物、氟化物等。As2O3因环境负荷大而优选不含有。含有Sb2O3时,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最优选不含有。
化学强化玻璃2的表面压缩应力CS优选为300MPa~1500MPa。
通过使CS为300MPa以上,能够保持作为玻璃盖片所需的弯曲强度。通过使CS为1500MPa以下,能够防止在破裂时碎片四处飞散。CS更优选为800MPa~1200MPa。
表面压缩应力CS在这里是指玻璃最表面的压缩应力。表面压缩应力CS可以使用表面应力计(例如,折原制作所制FSM-6000)等进行测定。
化学强化玻璃2的内部拉伸应力CT优选为20MPa~100MPa。
通过使CT为20MPa以上,能够实现作为反作用而存在的压缩应力为适当的应力值和深度的状态。通过使CT为100MPa以下,能够防止破裂时碎片四处飞散。CT更优选为40MPa~85MPa。
将玻璃盖片1的厚度设为t时,内部拉伸应力CT可由关系式CT=(CS×DOL)/(t-2×DOL)而近似地求出。
防指纹处理层81是人的手指触摸第1主面21时减少因指纹、皮脂、汗等所致的污垢附着的层。
防指纹处理层81的构成材料可以适当地选自能够赋予防污性、防水性、防油性的含氟有机化合物等。具体而言,可举出含氟有机硅化合物、含氟水解性硅化合物。含氟有机化合物只要能够赋予防污性、防水性和防油性,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
形成防指纹处理层81的含氟有机硅化合物被膜形成于化学强化玻璃2的第1主面21。或者,在第1主面21形成防眩层并在其表面形成防反射层的情况下,优选在该防反射层的表面形成防指纹处理层81。另外,对化学强化玻璃2的第1主面21实施防眩处理等表面处理并不形成防反射层的情况下,含氟有机硅化合物被膜优选直接形成于实施了这些表面处理的面上。
对于用于形成含氟有机硅化合物被膜的含氟水解性硅化合物,只要得到的含氟有机硅化合物被膜具有防水性、防油性等防污性,就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举出具有选自全氟聚醚基、全氟亚烷基和全氟烷基中的1个以上基团的含氟水解性硅化合物。
作为形成防指纹处理层81的材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市售的“KP-801”(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X-71”(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Y-130”(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Y-178”(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Y-185”(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Y-195”(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OPTOOL”(注册商标)、DSX(商品名,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等。此外,也可以在这些市售品中添加油、抗静电剂而使用。
防指纹处理层81的层厚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nm~20nm,更优选为2nm~15nm,进一步优选为3nm~10nm。如果层厚为2nm以上,则成为由防指纹处理层81均匀地覆盖防反射层的表面的状态,耐擦伤性变得耐于实用。另外,如果层厚为20nm以下,则层叠有防指纹处理层81的状态下的视反射率、雾度值等光学特性良好。
玻璃盖片1的在防指纹处理层81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这里所说的摩擦带电量是指通过JIS L1094:2014中记载的D法(摩擦带电衰减测定法)而求出的摩擦带电量。氟系的防指纹处理层虽然在上述评价方法中带负电,但通过使其为-1.5kV以上,能够防止带电。该摩擦带电量更优选为0kV~-1kV。
另外,第1主面21的面积为18000mm2以上时,该摩擦带电量优选为0kV~-1kV。这是由于第1主面21的面积越大,存在作为触摸面板使用时手指接触的时间和迁移距变得越长的趋势,与此相伴,带电量增加。
第1主面21的面积为26000mm2以上时,该摩擦带电量优选为0kV~-0.5kV。理由与面积为18000mm2以上时相同。
作为摩擦带电量,也可以使用通过除D法以外的方法而求出的指标。
具体而言,将静电可视化监视器(阪和电子工业公司制HSK-V5000B)设置在距离玻璃样品表面35mm的位置,测定将玻璃样品表面用布擦拭后的带电量。布使用平纹细棉布(金巾)3号,以布与玻璃的接触为20×20mm的方式,将切成长方形的平纹细棉布6片安装于立方体的夹具,以约350g的负载往复擦拭5次。擦拭的距离为4~14cm,以1秒往复1次的速度擦拭。将刚结束擦拭后的初期最大带电量作为测定值。使用这样的方法的理由在于:在使用大面积的玻璃盖片1的触摸面板中,手指接触的状态下的迁移距离平均变长,因此接触时间和摩擦距离长的试验方法成为更能反映实际使用中的带电的试验。应予说明,在上述方法和JIS D法中由于传感器、样品-传感器距离、用布摩擦的面积、摩擦方法、安装布的夹具等不同,因此两者所测定的带电量无法进行单纯比较。
以上为玻璃盖片1的构成的说明。
〔玻璃盖片1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玻璃盖片1的制造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按照以下顺序来制造化学强化玻璃2。
化学强化玻璃2通过将由一般的玻璃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化学强化用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来制造。
化学强化处理是对玻璃的表面实施离子交换处理、形成具有压缩应力的表面层的处理。具体而言,以化学强化用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温度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将存在于玻璃板表面附近的离子半径较小的金属离子(典型的为Li离子或Na离子)置换为离子半径更大的离子(典型的是相对于Li离子为Na离子或K离子,相对于Na离子为K离子)。
化学强化玻璃2可以通过对具有前述的拉伸应力层27的组成的化学强化用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来制造。
应予说明,下述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板状化学强化玻璃时的例子。
首先,调配玻璃原料,并用玻璃熔炉进行加热熔融。其后,通过鼓泡、搅拌、添加澄清剂等而使玻璃均质化,利用以往公知的成型法而成型为规定厚度的玻璃板,缓慢冷却。或者也可以通过成型为块状并缓慢冷却后进行切断的方法而成型为板状。
作为成型为板状的方法,例如,可举出浮法、压制法、熔融法和下拉法。特别是,制造大型玻璃板时,优选浮法。另外,还优选除浮法以外的连续成型法,例如熔融法和下拉法。
然后,将成型的玻璃切断为规定的大小,进行倒角。优选以俯视图中的倒角部24的尺寸为0.05mm~0.5mm的方式进行倒角。
接下来,对玻璃板进行1次或2次左右(1阶段或2阶段左右)离子交换处理,由此进行化学强化,形成压缩应力层25、32和拉伸应力层27。
化学强化工序中,使供于处理的玻璃与相对于该玻璃中含有的碱金属离子(例如,钠离子或锂离子)含有离子半径更大的碱金属离子的熔融盐(例如,钾盐或钠盐)在不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区域接触。
使玻璃中的碱金属离子与碱金属盐的离子半径更大的碱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通过碱金属离子的占有体积之差而使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形成压缩应力层25、32。使玻璃与熔融盐接触的温度区域只要是不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区域即可,优选为比玻璃化转变温度低50℃以下。由此防止玻璃的应力缓和。
化学强化处理中,使玻璃与包含碱金属离子的熔融盐接触的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可以根据玻璃和熔融盐的组成而适当地调整。熔融盐的温度通常优选为350℃以上,更优选为370℃以上,另外,通常优选为500℃以下,更优选为450℃以下。
通过使熔融盐的温度为350℃以上来防止因离子交换速度降低而难以开始化学强化。另外,通过使熔融盐的温度为500℃以下,能够抑制熔融盐的分解和劣化。
为了赋予足够的压缩应力,使玻璃与熔融盐接触的时间通常每1次优选为10分钟以上,更优选为15分钟以上。另外,为长时间的离子交换时,生产率下降,并且因缓和而使压缩应力值降低,因此使玻璃与熔融盐接触的时间通常每1次为20小时以下,优选为16小时以下。
化学强化的次数虽然例示了1次或2次,但只要能够得到目标压缩应力层和拉伸应力层的物性(DOL、CS、CT),则次数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3次以上的强化。另外,还可以在2次强化之间进行热处理工序。以下的说明中,将进行3次化学强化的情况和在2次强化之间进行热处理工序的情况称为3阶段强化。
3阶段强化例如可以通过以下说明的强化处理方法1或强化处理方法2来进行。
(强化处理方法1)
强化处理方法1中,首先,使含有Li2O的化学强化用玻璃与含有钠(Na)离子的金属盐(第1金属盐)接触,引发金属盐中的Na离子与玻璃中的Li离子的离子交换。以下,有时将该离子交换处理称为“第1段处理”。
第1段处理例如将化学强化用玻璃在350℃~500℃左右的含有Na离子的金属盐(例如硝酸钠)中浸渍0.1小时~24小时左右。为了提高生产率,第1段的处理时间优选为12小时以下,更优选为6小时以下。
通过第1段处理,从而在玻璃表面形成深的压缩应力层,能够形成CS为200MPa以上、DOL为板厚的1/8以上这样的应力分布。另外,结束第1段处理的阶段的玻璃由于CT大,因此破碎性大。但是,由于通过后面的处理而使破碎性得到改善,因此反而优选该阶段的CT大。结束第1段处理的玻璃的CT优选为90MPa以上,更优选为100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0MPa以上。这是为了使压缩应力层的压缩应力值变大。
第1金属盐为碱金属盐,作为碱金属离子,含有Na离子最多。第1金属盐可以含有Li离子,但相对于碱离子的摩尔数100%,Li离子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下。另外,第1金属盐也可以含有K离子。相对于第1金属盐中含有的碱离子的摩尔数100%,K离子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
接下来,使结束第1段处理的玻璃与含有锂(Li)离子的金属盐(第2金属盐)接触,通过金属盐中的Li离子与玻璃中的Na离子的离子交换,使表层附近的压缩应力值减少。有时将该处理称为“第2段处理”。
具体而言,例如在350℃~500℃左右的含有Na和Li的金属盐、例如硝酸钠和硝酸锂的混合盐中将结束第1段处理的玻璃浸渍0.1小时~24小时左右。为了提高生产率,第2段的处理时间优选为12小时以下,更优选为6小时以下。
结束第2段处理的玻璃能够降低内部的拉伸应力,在破裂时不会发生剧烈的破碎。
第2金属盐为碱金属盐,优选含有作为碱金属离子的Na离子和Li离子。另外,第2金属盐优选为硝酸盐。相对于第2金属盐中含有的碱金属离子的摩尔数100%,Na离子和Li离子的合计摩尔数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通过调整Na/Li摩尔比,能够控制DOL/4~DOL/2的应力分布。
第2金属盐的Na/Li摩尔比的最佳值根据玻璃组成而不同,例如,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为了使CT变小、同时使压缩应力层的压缩应力值变大,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下。
第2金属盐为硝酸钠-硝酸锂混合盐时,硝酸钠与硝酸锂的质量比例如优选为25:75~99:1,更优选为50:50~98:2,进一步优选为70:30~97:3。
接下来,使结束第2段处理的玻璃与含有钾(K)离子的金属盐(第3金属盐)接触,通过金属盐中的K离子与玻璃中的Na离子的离子交换,使玻璃表面产生大的压缩应力。有时将该离子交换处理称为“第3段处理”。
具体而言,例如在350~500℃左右的含有K离子的金属盐(例如硝酸钾)中将结束第2段处理的玻璃浸渍0.1~10小时左右。通过该工序,能够在玻璃表层的0~10μm左右的区域形成大的压缩应力。
第3段处理仅使玻璃表面的较浅部分的压缩应力变大,而对内部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能够在抑制内部拉伸应力的状态下在表层形成大的压缩应力。
第3金属盐为碱金属盐,作为碱金属离子,可以含有Li离子,相对于第3金属盐中含有的碱金属离子的摩尔数100%,Li离子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下。另外,Na离子的含量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下。
强化处理方法1中,由于能够使第1段~第3段的处理时间的总和为24小时以下,因此生产率高,优选。处理时间的总和更优选为15小时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小时以下。
(强化处理方法2)
强化处理方法2中,首先,进行如下的第1段处理:使含有Li2O的化学强化用玻璃与含有钠(Na)离子的第1金属盐接触,引发金属盐中的Na离子与玻璃中的Li离子的离子交换。
第1段处理与强化处理方法1的情况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接下来,将结束第1段处理的玻璃在不与金属盐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热处理。将其称为第2段处理。
第2段处理例如通过将结束第1段处理的玻璃在大气中于350℃以上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而进行。保持温度是化学强化用玻璃的应变点以下的温度,优选为比第1段的处理温度高10℃的温度以下,更优选为与第1段的处理温度相同的温度。
认为根据该处理,在第1段处理中导入玻璃表面的碱离子通过进行热扩散而使CT降低。
接下来,使结束第2段处理的玻璃与含有钾(K)离子的第3金属盐接触,通过金属盐中的K离子与玻璃中的Na离子的离子交换,使玻璃表面产生大的压缩应力。有时将该离子交换处理称为“第3段处理”。
第3段处理与强化处理方法1的情况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强化处理方法2中,由于能够使第1段~第3段的处理时间的总和为24小时以下,因此生产率高,优选。处理时间的总和更优选为15小时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小时以下。
根据强化处理方法1,通过调整第2段处理中使用的第2金属盐的组成、处理温度,能够精密地控制应力分布。
根据强化处理方法2,通过比较简单的处理以低成本就能够得到特性优异的化学强化玻璃2。
化学强化处理的处理条件可以考虑玻璃的特性和组成、熔融盐的种类等而适当地选择时间和温度等。
按照以上顺序来制造化学强化玻璃2。
接下来,在所制造的化学强化玻璃2的第1主面21上形成防指纹处理层81。
作为防指纹处理层81的形成方法,可以利用使含氟有机化合物等在真空槽内蒸发而附着于防反射层的表面的真空蒸镀法(干式法)、或者使含氟有机化合物等溶解于有机溶剂并调整成规定浓度而涂布于防反射层的表面的方法(湿式法)等。
作为干式法,可以从离子束辅助沉积法、离子镀膜法、溅射法、等离子体CVD法等适当选择,作为湿式法,可以从旋涂法、浸涂法、流延法、狭缝涂布法、喷涂法等适当选择。也可以使用干式法、湿式法中的任一者。应予说明,通过喷涂法进行涂布时的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下。
作为形成含氟有机硅化合物被膜的方法,可举出利用旋涂法、浸涂法、流延法、狭缝涂布法、喷涂法等将具有全氟烷基、或具有包含全氟(聚氧亚烷基)链的氟烷基等氟烷基的硅烷偶联剂的组合物涂布后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或者使含氟有机硅化合物气相蒸镀后进行加热处理的真空蒸镀法等。
基于真空蒸镀法的含氟有机硅化合物被膜的形成优选通过使用含有含氟水解性硅化合物的被膜形成用组合物来进行。
以上是对玻璃盖片1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说明。
〔玻璃盖片的作用效果〕
玻璃盖片1由于拉伸应力层27的P2O5的含量为2摩尔%以下(5质量%以下左右),因此不易产生来自P的表面缺陷,不易产生因表面缺陷所致的局部带电。因此,即便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更不易摩擦带电,组装到显示装置中时,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白浊化。
在构成玻璃盖片1的拉伸应力层27的氧化物成分中,将Li2O、Na2O、K2O的浓度的合计设为A摩尔%并将Al2O3的浓度设为B摩尔%时,A×B为135以上。或者,在构成拉伸应力层的氧化物成分中,将Li2O、Na2O、K2O的浓度的合计设为C质量%并将Al2O3的浓度设为D质量%时,C×D为240以上。因此,含有一定量以上的Li2O、Na2O、K2O,它们不参与玻璃的骨架形成,迁移率高且与静电结合来进行消除静电,所以即便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不易摩擦带电。因此,即便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不易摩擦带电,组装到显示装置中时,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白浊化。
此外,玻璃盖片1还含有一定量以上的Al2O3,其参与骨架形成,且与Li2O、Na2O、K2O接近,因此Li2O、Na2O、K2O进入网络间而使距离扩大。因此,Li2O、Na2O、K2O变得更容易迁移,即便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不易摩擦带电。因此,即便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更不易摩擦带电,组装到显示装置中时,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白浊化。
玻璃盖片1因化学强化玻璃2的物性而抑制了摩擦带电,因此无需设置用于消除静电的导电层,能够在显示装置的厚度和用于制造的工序数都不增加的情况下防止白浊化。
玻璃盖片1由于压缩应力层25、32的深度DOL为20μm以上,因此在从外部施加冲击的情况下,由冲击所致的变形不易传递到拉伸应力层,能够提高耐冲击性。
玻璃盖片1在第1主面21的面积为18000mm2以上的情况下,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时,即便第1主面21和第2主面22的面积为18000mm2以上的大面积,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不易摩擦带电,因此,组装到显示装置中时,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白浊化,因而优选。
玻璃盖片1在第1主面21的面积为26000mm2以上的情况下,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0.5kV~0kV时,即便第1主面21和第2主面22的面积为26000mm2以上的大面积,使用者的手指等接触表面也不易摩擦带电,因此,组装到显示装置中时,能够防止由静电引起的白浊化,因而优选。
[变形例]
本发明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进和设计的变更等。本发明的实施时的具体顺序和结构等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为其它结构等。
化学强化玻璃2的形状不仅为只具有平坦面的板,也可以是至少一部分具有曲面的板、具有凹部的板。例如,还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弯曲玻璃。通过使用弯曲玻璃,即便安装玻璃盖片1的对象侧部件具有弯曲形状,也不担心安装的精度会下降。
化学强化玻璃2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如果为具备0.5mm以上的厚度的玻璃,则具有能够得到兼具高强度和良好质感的玻璃盖片1的优点。厚度更优选为0.7mm以上。用于车载用的显示装置时,为了确保可耐受头部冲击试验的耐冲击性,优选为1.1mm以上。从确保轻量化、触摸面板灵敏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如图3所示,化学强化玻璃2的第1主面21和第2主面22中的至少一个面优选具备实施了防眩处理(AG处理)的防眩层或实施了反射防止处理(AR处理)的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方作为功能层3。
在第1主面21具备防眩层或防反射层时,优选在化学强化玻璃2与防指纹处理层81之间具备防眩功能层或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方。
通过设置防眩层作为功能层3,能够使从第1主面21侧入射的光散射,使由入射光所产生的映现模糊。
作为赋予防眩性的方法,可举出在化学强化玻璃2的第1主面21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可以在化学强化后设置防眩层,也可以在设置防眩层后进行化学强化处理,这两者均可。
作为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可以应用公知的方法。可以利用对化学强化玻璃2的第1主面21以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实施表面处理而形成蚀刻层来形成所期望的表面粗糙度的凹凸形状的方法,贴合防眩膜等涂层的方法。
防眩层为蚀刻层时,在无需另外被覆防眩用材料的方面有利。防眩层为涂层时,在通过选择材料而容易控制防眩性的方面有利。
作为以化学方式进行防眩处理的方法,可举出磨砂处理。磨砂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将作为被处理物的玻璃基板浸渍于氟化氢和氟化铵的混合溶液来实现。作为以物理方式进行防眩处理的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将晶质二氧化硅粉、碳化硅粉等用加压空气喷到玻璃基板的主面的喷砂处理的方法,将附着有晶质二氧化硅粉、碳化硅粉等的刷子用水弄湿后进行擦拭的方法等。
防眩层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RMS)优选为0.01μm~0.5μm。防眩层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MS)更优选为0.01μm~0.3μm,进一步优选为0.02μm~0.2μm。通过使防眩层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MS)在上述范围,能够将玻璃盖片1的雾度值调整为1%~30%。应予说明,雾度值是JIS K 7136(2000)中规定的值。
通过在第1主面21侧具备防反射层作为功能层3,能够防止从第1主面21侧入射的光的反射,能够防止由入射光所致的映现。作为防反射层,例如可举出以下的防反射层。
(1)折射率相对较低的低折射率层与折射率相对较高的高折射率层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的防反射层。
(2)由折射率低于化学强化玻璃2的低折射率层构成的防反射层。
(1)的防反射层优选具备如下结构:将波长550nm的光的折射率为1.9以上的高折射率层与波长550nm的光的折射率为1.6以下的低折射率层层叠而成的结构。通过防反射层具备将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层叠而成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可见光的反射。
(1)的防反射层中的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层数可以分别各为1层,也可以分别为2层以上。含有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各1层时,防反射层优选为在化学强化玻璃2的第1主面21依次层叠有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而成的层叠体。另外,含有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各2层以上时,防反射层优选为交替层叠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而成的层叠体。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层叠体优选整体层叠2层~8层,更优选层叠2层~6层。另外,可以在不损害光学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层的追加。例如,为了防止来自玻璃板的Na扩散,也可以在玻璃与第1层之间插入SiO2膜。
构成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考虑所要求的防反射性的程度、生产率来选择。作为构成高折射率层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氧化铌(Nb2O5)、氧化钛(TiO2)、氧化锆(ZrO2)、氧化钽(Ta2O5)、氮化硅(SiN)等。可以优选使用选自这些材料中的1种以上。作为构成低折射率层的材料,可举出氧化硅(特别是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氟化镁(MgF2)、含有Si和Sn的混合氧化物的材料、含有Si和Zr的混合氧化物的材料、含有Si和Al的混合氧化物的材料等。可以优选使用选自这些材料中的1种以上。
(2)的防反射层中,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根据化学强化玻璃的折射率来设定,优选为1.1~1.5,更优选为1.1~1.4。
(2)的防反射层可以通过在表面直接形成无机薄膜的方法、利用蚀刻等手段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或者干式法、例如化学蒸镀(CVD)法、物理蒸镀(PVD)法、尤其是作为物理蒸镀法之一的真空蒸镀法、溅射法来适当地形成。
防反射层的厚度优选为90~500nm。通过使防反射层的厚度为90nm以上,能够有效地抑制外部光线的反射,因而优选。
防反射层优选为如下的膜构成: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色差公式中,将带膜玻璃盖片的反射色调整成a*为-6~1,b*为-8~1。
防反射层的a*为-6~1且b*为-8~1时,不会使防反射层着色为危险色(警告色),能够防止防反射层的色彩引人注目。
在不形成防眩层而在玻璃上直接形成防反射层和防指纹处理层的情况下,玻璃盖片1优选在通过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而除去防指纹处理层后的反射防止处理层的表面所测定的表面粗糙度以Ra计小于1nm。如果表面的水的接触角约为20°以下,则可以判断为防指纹处理层已被除去。通过使除去最表面的防指纹处理层后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1nm,能够实现高耐擦伤性。更优选为0.3nm~0.6nm,特别优选为0.3nm~0.5nm。
表面粗糙度Ra例如可以利用Seiko Instruments公司制扫描式探针显微镜SPI3800N的DFM模式进行测定。
如图4中的(B)所示,玻璃盖片1可以具备设置于第2主面22上的遮光层31。遮光层31为遮挡可见光的层,具体而言,例如是波长380nm~780nm的光的视觉透射率为50%以下的层。通过具备遮光层31,能够隐藏显示装置侧的配线,或者隐藏背光灯的照明光而防止照明光从显示装置的周围漏出。
为了提高与遮光层31的密合性,可以对设置遮光层31的第2主面22和倒角部24实施底漆处理、蚀刻处理等。
设置遮光层31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通过利用棒涂法、逆涂法、凹版涂布法、模涂法、辊涂法、丝网印刷法、喷墨法等来印刷油墨而设置的方法。考虑厚度的控制容易性时,优选丝网印刷法。
遮光层31中使用的油墨可以为无机系,也可以为有机系。作为无机系的油墨,例如,可以为由选自SiO2、ZnO、B2O3、Bi2O3、Li2O、Na2O和K2O中的1种以上、选自CuO、Al2O3、ZrO2、SnO2和CeO2中的1种以上、Fe2O3和TiO2构成的组合物。
作为有机系的油墨,可以使用将树脂溶解于溶剂而成的各种印刷材料。例如,作为树脂,可以选择使用选自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酚醛树脂、烯烃、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聚酯多元醇、聚醚聚氨酯多元醇等树脂中的至少1种以上。作为溶剂,可以使用水、醇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溶剂、脂肪族烃类溶剂。例如,作为醇类,可以使用异丙醇、甲醇、乙醇等,作为酯类,可以使用乙酸乙酯,作为酮类,可以使用甲乙酮。作为芳香族烃类溶剂,可以使用甲苯、二甲苯、SOLVESSO(注册商标)100、SOLVESSO(注册商标)150等,作为脂肪族烃类溶剂,可以使用己烷等。应予说明,这些是作为例子而举出的,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各种印刷材料。上述有机系的印刷材料可以在涂布于化学强化玻璃2后,使溶剂蒸发而形成树脂的遮光层31。遮光层31中使用的油墨可以是能够通过加热而固化的热固化性油墨,也可以为UV固化性油墨,没有特别限制。
遮光层31所使用的油墨中可以含有着色剂。作为着色剂,例如,在使遮光层31为黑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炭黑等黑色的着色剂。此外,也可以根据所期望的颜色而使用使用适当颜色的着色剂。
遮光层31可以仅层叠所期望的次数,在印刷中使用的油墨可以在各层使用不同的油墨。另外,遮光层31不仅印刷于第2主面22,也可以印刷于第1主面21,还可以印刷于端面23。
将遮光层31仅层叠所期望的次数时,可以在各层使用不同的油墨。例如,使用者从第1主面21侧观察玻璃盖片1时,希望看到白色的遮光层31的情况下,可以将第1层用白色印刷,继而将第2层用黑色印刷。由此,使用者从第1主面21侧观察遮光层31时,可以形成与遮光层31的背面的可视性相关的所谓的“透明感”被抑制的白色的遮光层31。
遮光层31的平面形状在图4中是框形,框的内侧构成显示区域4,但也可以不是框形,而是沿着第2主面22的一边的线状、沿着第2主面22的连续的二边的L字状、沿着第2主面22的对置的二边的2根直线状。在第2主面22为四边形以外的多边形、圆形或异形时,遮光层31可以是与这些形状对应的框状、沿着多边形的一边的直线状、沿着圆形的一部分的圆弧状。
将玻璃盖片1用于显示装置时,遮光层31优选具有与显示装置为非显示时的色彩对应的色彩。例如,非显示时的色彩为黑色系的情况下,优选遮光层31也为黑色系。
玻璃盖片1具备遮光层31时,如图5所示,遮光层31可以具有开口部33,开口部33优选具备红外线透射率高于遮光层31的红外线透射层35。通过在遮光层31的一部分设置开口部33,并设置红外线透射层35,能够将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遮光层31的背侧,且能够使红外线透射层35不显眼。
形成红外线透射层35的油墨可以为无机系,也可以为有机系。作为无机系油墨中含有的颜料,例如,可以为由选自SiO2、ZnO、B2O3、Bi2O3、Li2O、Na2O和K2O中的1种以上、选自CuO、Al2O3、ZrO2、SnO2和CeO2中的1种以上、Fe2O3和TiO2构成的组合物。
作为有机系油墨,可以使用将树脂和颜料溶解于溶剂而成的各种印刷材料。例如,作为树脂,可以选择使用选自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酚醛树脂、烯烃、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聚酯多元醇、聚醚聚氨酯多元醇等树脂中的至少1种以上。作为溶剂,可以使用水、醇类、酯类、酮类、芳香族烃类溶剂、脂肪族烃类溶剂。例如,作为醇类,可以使用异丙醇、甲醇、乙醇等,作为酯类,可以使用乙酸乙酯,作为酮类,可以使用甲乙酮。作为芳香族烃类溶剂,可以使用甲苯、二甲苯、SOLVESSO(注册商标)100、SOLVESSO(注册商标)150等,作为脂肪族烃类溶剂,可以使用己烷等。应予说明,这些是作为例子而举出的,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各种印刷材料。上述有机系的印刷材料可以在涂布于化学强化玻璃2后,使溶剂蒸发而形成树脂的红外线透射层35。在红外线透射层35中使用的油墨可以为能够通过加热而固化的热固化性油墨,还可以为UV固化性油墨,没有特别限制。
红外线透射层35所使用的油墨中可以含有颜料。作为颜料,例如,使红外线透射层35为黑色时,可以使用炭黑等黑色颜料。此外,也可以根据所期望的颜色而使用适当颜色的颜料。
红外线透射层35中的颜料的含有比例可以根据所期望的光学特性而自由变更。颜料的含量与红外线透射层35的总质量之比、即含有比例优选为0.01~10质量%。含有比例可以通过调整相对于油墨整体质量的红外线透射材料的含有比例来实现。
形成红外线透射层35的油墨含有使光固化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具有红外线透射能力的颜料。作为颜料,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都可以使用。作为无机颜料,可举出氧化铁、氧化钛、复合氧化物系等。作为有机颜料,可举出酞菁系颜料、蒽醌系颜料、偶氮系颜料等金属配合物系颜料等。红外线透射层35的色彩优选与遮光层31相同。遮光层31为黑色时,红外线透射层35也优选为黑色。
作为形成红外线透射层35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棒涂法、逆涂法、凹版涂布法、模涂法、辊涂法、丝网印刷法、喷墨法。考虑制法的连续性时,优选与遮光层31相同的形成方法。
本发明的玻璃盖片1例如可以用于液晶显示器等面板显示器、车载用信息设备、移动设备这样的显示装置用的罩部件。通过将本发明的玻璃盖片1用于显示装置用盖片,能够保护被对象物,同时防止触摸传感器使用时的白浊化。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玻璃盖片1,例如在制作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面板显示器、车载用信息设备、移动设备时,将面板与玻璃盖片贴合时等,将贴在玻璃盖片表面的层压膜剥下时产生的玻璃盖片的带电得到抑制,因此能够抑制因带电所致的异物吸附。
这里,参照图6对具备玻璃盖片1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这里例示内嵌式IPS(In 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液晶显示装置。
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10具备框架5。框架5具备底部51、与底部51交叉的侧壁部52、与底部51对置的开口部53。在由底部51和侧壁部52围起的空间配置有液晶模块6。液晶模块6具备配置于底部51侧的背光灯61、和配置于背光灯61上的液晶面板62(显示面板)。液晶面板62具备IPS液晶,是具有触摸功能的元件内嵌于液晶元件的内嵌式。
另外,在框架5的上端以第2主面22朝向液晶模块6侧的方式设置玻璃盖片1。玻璃盖片1介由设置于开口部53和侧壁部52的上端面的粘合层7与框架5和液晶模块6贴合。
应予说明,粘合层7优选为透明且与化学强化玻璃2的折射率差小。
作为粘合层7,例如,可举出由将液态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透明树脂构成的层。作为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举出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等,其中,优选包含固化性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例如利用模涂法、辊涂法等方法来涂布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膜。
粘合层7可以为OCA膜(OCA胶带)。该情况下,可以将OCA膜贴合于玻璃盖片1的第2主面22侧。
粘合层7的厚度优选为5μm~400μm,更优选为50μm~200μm。粘合层7的储能剪切模量优选为5kPa~5MPa,更优选为1MPa~5MPa。
当制造显示装置10时,组装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预先准备在预先在玻璃盖片1上配置有粘合层7的结构体,配置于框架5,其后,贴合液晶模块6。
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制作各种特性的玻璃盖片,求出带电量和组装到装置时的白浊化的程度。具体的顺序如下所述。例1~例3为实施例,例4~例5为比较例。
(例1)
首先,作为化学强化前的玻璃,利用浮法来制造表1中的例1所示出的组成的玻璃,得到0.7mm的玻璃板。将得到的玻璃分别切断为长100mm宽120mm(第1主面的面积为12000mm2)、长100mm宽180mm(第1主面21的面积为18000mm2)、长100mm宽260mm(第1主面21的面积为26000mm2)。
接下来,将这些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化学强化的条件以在温度420℃的100重量%硝酸钾熔融盐中浸渍8小时而进行化学强化。
将强化后的玻璃清洗后,利用喷涂法将使旭硝子公司制Afluid S-550用旭硝子公司制的氟溶剂ASAHIKLIN AC6000稀释到0.1质量%所得的液体涂布到一个表面而形成防指纹处理层,得到例1的玻璃盖片。防指纹处理层的膜厚为5nm。
应予说明,表1中的例1~例5的各玻璃的组成(摩尔%,质量%)的总和有时也不为100,是对各值进行四舍五入所得的结果,对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浓度的计算不产生格外的影响。
对所制作的例1的玻璃盖片进行以下的评价。
<DOL、CS>
利用折原制作所公司制的玻璃表面应力仪(FSM-6000LE)和应用散射光光弹性的折原制作所公司制的测定机SLP1000来测定玻璃的厚度方向的应力分布,将最表面的应力值作为表面压缩应力值CS。将在玻璃内部应力值为0MPa的玻璃深度作为压缩应力深度DOL。
<CT>
通过关系式CT=(CS×DOL)/(t-2×DOL)而近似地求出CT。
<摩擦带电量>
摩擦带电量通过以下的4种测定方法而分别求出。
方法1:使用INTEC公司制摩擦带电压衰减测定器(产品名EST-8),通过JISL1094:2014中记载的D法而求出(表1中记载为“JIS”)。摩擦件为布。
方法2:在距离玻璃样品表面35mm的位置设置静电可视化监视器(阪和电子工业公司制HSK-V5000B),测定将玻璃样品表面用布摩擦后的带电量。布使用平纹细棉布3号,以布与玻璃的接触为20×20mm的方式将切成长方形的6片平纹细棉布安装于立方体的夹具,以约350g的负载往复摩擦5次。摩擦的距离为4cm,以1秒往复1次的速度进行摩擦。将摩擦结束后的初期最大带电量作为测定值。(表1中记载为“移动距离4cm”)。
方法3:方法2中,使在玻璃与摩擦布接触的状态下的移动距离为6cm,使摩擦件的往复次数为5次往复(表1中记载为“移动距离6cm”)。
方法4:方法2中,使在玻璃与摩擦布接触的状态下的移动距离为8cm,使摩擦件的往复次数为5次往复(表1中记载为“移动距离8cm”)。
方法5:方法2中,使在玻璃与摩擦布接触的状态下的移动距离为10cm,使摩擦件的往复次数为5次往复(表1中记载为“移动距离10cm”)。
方法6:方法2中,使在玻璃与摩擦布接触的状态下的移动距离为12cm,使摩擦件的往复次数为5次往复(表1中记载为“移动距离12cm”)。
<白浊化>
将得到的玻璃盖片1安装于内嵌式IPS液晶显示装置,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用手指触摸玻璃盖片表面,对于10cm的距离以1秒往复1次的速度移动手指往复10次,目视确认有无白浊化。将产生白浊化的情况判定为“有”,将不产生白浊化的情况判定为“无”。
(例2)
作为化学强化前的玻璃,以成为表1中的例2所示的组成的玻璃的方式调配原料,进行溶解,流出为约300mm见方的块后,进行缓慢冷却而得到玻璃体。其后,以成为长度100mm,宽度120mm,厚度0.7mm;长度100mm,宽度180mm,厚度0.7mm;长度100mm,宽度260mm,厚度0.7mm的板形状的方式分别进行切断、切削加工。
接下来,将这些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化学强化的条件以在温度450℃的100重量%硝酸钠熔融盐中浸渍3小时后,在温度450℃的100重量%硝酸钾熔融盐中浸渍3小时而进行化学强化。
其后以与例1相同的条件来制造例2的玻璃盖片。
(例3)
作为化学强化前的玻璃,使用表1中的例3所示出的组成的玻璃,另外,在425℃的100重量%硝酸钾熔融盐中浸渍6小时而进行化学强化,除此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条件来制造例3的玻璃盖片。
(例4)
作为化学强化前的玻璃,使用表1中的例4所示出的组成的玻璃,另外,在温度425℃的100重量%硝酸钾熔融盐中浸渍6小时而进行化学强化,除此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条件来制造例4的玻璃盖片。
(例5)
作为化学强化前的玻璃,以成为表1中的例5所示出的组成的玻璃的方式调配原料,进行溶解而得到玻璃块,另外,在温度450℃的100重量%硝酸钠熔融盐浸渍2小时后,在温度425℃的100重量%硝酸钾熔融盐中浸渍1.5小时而进行化学强化,除此以外,以与例2相同的条件来制造例5的玻璃盖片。
将以上结果示于表1(其中,表1的数值是将切断并加工成面积为12000mm2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后的玻璃的数值)。
[表1]
表1
Figure BDA0002633178270000291
如表1所示,例1~3的压缩应力层的深度DOL为20μm以上,P2O5的含量为2摩尔%以下(5质量%以下),A×B为135以上(C×D为240以上),基于JIS法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未产生白浊化。
另外,移动距离4cm~12cm的摩擦带电量在任一样品中都发现是距离越长带电量越增大。这表明在实际使用上摩擦距离变长的尺寸越大的显示器越容易带电,越容易发生白浊化。
例4~5的A×B小于135,因此基于JIS法的摩擦带电量小于-1.5kV,产生了白浊化。
另外,例1和例3的A×B为150~250(C×D为250~300左右),摩擦带电量比例2更小。
例1~2的SiO2、Al2O3、B2O3、P2O5的浓度的合计为81摩尔%以下。
例1~3的CS为800MPa~1200MPa,CT为60MPa~80MPa。
根据以上结果,可知A×B为135以上时,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能够防止白浊化。
此外,发现移动距离4~12cm的摩擦带电量也与JIS法相关。另外,移动距离4~12cm的摩擦带电量在任一样品中都发现是距离越长带电量越增大。因此,可知例1~3的玻璃盖片即便为第1主面21的面积为18000mm2以上或26000mm2以上的大面积且触摸的状态下的移动距离较长、带电量较多的情况下,也更不易发生白浊化。
虽然参照特定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应予说明,本申请基于2018年2月16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8-26237)主张优先权,通过引用的方式援引其整体。另外,在此引用的全部参照作为整体并入本申请。
符号说明
1…玻璃盖片,2…化学强化玻璃,3…功能层,4…显示区域,5…框架,6…液晶模块,7…粘合层,10…显示装置,21…第1主面,22…第2主面,23…端面,24…倒角部,25…压缩应力层,27…拉伸应力层,31…遮光层,32…压缩应力层,33…开口部,35…红外线透射层,51…底部,52…侧壁部,53…开口部,61…背光灯,62…液晶面板,81…防指纹处理层

Claims (9)

1.一种玻璃盖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面积为12000mm2以上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化学强化玻璃、以及设置于所述第1主面的防指纹处理层,
所述化学强化玻璃中,
压缩应力层的深度DOL为20μm以上,
拉伸应力层的P2O5的含量为2摩尔%以下,
在构成拉伸应力层的氧化物成分中,将Li2O、Na2O、K2O的浓度的合计设为A摩尔%并将Al2O3的浓度设为B摩尔%时,A×B为135以上,
基于JIS L1094:2014中记载的D法,所述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
2.一种玻璃盖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面积为12000mm2以上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化学强化玻璃、以及设置于所述第1主面的防指纹处理层,
所述化学强化玻璃中,
压缩应力层的深度DOL为20μm以上,
拉伸应力层的P2O5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
在构成拉伸应力层的氧化物成分中,将Li2O、Na2O、K2O的浓度的合计设为C质量%并将Al2O3的浓度设为D质量%时,C×D为240以上,
基于JIS L1094:2014中记载的D法,所述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1.5kV~0kV。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盖片,其中,所述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面积为18000mm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盖片,其中,所述第1主面和第2主面的面积为26000mm2以上,
基于JIS L1094:2014中记载的D法,所述防指纹处理层表面的摩擦带电量为-0.5kV~0kV。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盖片,其中,具备设置于所述化学强化玻璃与所述防指纹处理层之间的防眩功能层、或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盖片,其中,具备设置于所述第2主面上的遮光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盖片,其中,所述遮光层具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红外线透射率高于所述遮光层的红外线透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盖片,其中,所述化学强化玻璃为弯曲玻璃。
9.一种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盖片。
CN201980013503.3A 2018-02-16 2019-02-13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727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6237 2018-02-16
JP2018-026237 2018-02-16
PCT/JP2019/005148 WO2019159983A1 (ja) 2018-02-16 2019-02-13 カバーガラス、およびインセル型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7178A true CN111727178A (zh) 2020-09-29
CN111727178B CN111727178B (zh) 2023-08-22

Family

ID=67619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3503.3A Active CN111727178B (zh) 2018-02-16 2019-02-13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69560A1 (zh)
JP (1) JP7310791B2 (zh)
KR (1) KR20200122318A (zh)
CN (1) CN111727178B (zh)
WO (1) WO20191599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9231B1 (en) 2016-09-22 2022-08-16 Apple Inc. Forming glass cove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1565506B2 (en) 2016-09-23 2023-01-31 Apple Inc. Thermoformed cover glas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535551B2 (en) 2016-09-23 2022-12-27 Apple Inc. Thermoformed cover glas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800141B2 (en) 2016-09-23 2020-10-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glass component with crack hindering internal stress regions
CN110599901B (zh) * 2018-06-12 2023-09-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窗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11420900B2 (en) * 2018-09-26 2022-08-23 Apple Inc. Localized control of bulk material properties
KR102130995B1 (ko) * 2018-12-27 2020-07-09 (주)유티아이 광학 필터용 글라스 기판의 강도 개선 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강화 글라스 기반 광학 필터
KR20200085387A (ko) * 2019-01-04 2020-07-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제조 방법
US11680010B2 (en) 2019-07-09 2023-06-20 Apple Inc. Evaluation of transparent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2021094808A (ja) * 2019-12-18 2021-06-24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カバーガラス
CN110818250B (zh) * 2019-12-24 2022-02-01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玻璃
CN113453458B (zh) 2020-03-28 2023-01-31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玻璃覆盖构件
US11460892B2 (en) 2020-03-28 2022-10-04 Apple Inc. Glass cover memb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US11666273B2 (en) 2020-05-20 2023-06-0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including a glass ceramic region
KR20220087220A (ko) * 2020-12-17 2022-06-24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유리기판 히트 챔퍼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16783152A (zh) 2020-12-23 2023-09-19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透明部件的基于激光的切割
US20240043314A1 (en) * 2020-12-28 2024-02-08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Tempered glass plate
CN113698109B (zh) * 2021-08-02 2023-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玻璃壳体的强化方法、电子设备壳体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20921A (ja) * 2010-06-18 2012-02-02 Asahi Glass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のガラスおよびガラス板
CN102531384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安瀚视特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盖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76724A (zh) * 2011-08-23 2013-12-2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强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98269A (zh) * 2013-04-10 2014-10-15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性预加应力的高刮划容忍度玻璃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171442A1 (ja) * 2013-04-15 2014-10-23 フューチャーイヴ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ガラス及び該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ガラスを備え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透明保護膜形成用塗布液及び透明保護膜の形成方法
CN104230165A (zh) * 2013-06-21 2014-12-24 肖特玻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可钢化无色变的硼铝硅酸盐玻璃
CN104350020A (zh) * 2012-05-25 2015-02-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学强化玻璃板、保护玻璃、带触控传感器的化学强化玻璃及显示装置
CN104737045A (zh) * 2012-10-29 2015-06-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JP2016182661A (ja) * 2015-03-26 2016-10-20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面取り加工された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M532375U (zh) * 2016-06-30 2016-11-21 Magic Power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可過濾藍光的鋼化玻璃螢幕保護貼
CN106605169A (zh) * 2014-09-05 2017-04-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用基板
CN206143062U (zh) * 2015-09-03 2017-05-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保护玻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CN206264522U (zh) * 2016-12-08 2017-06-20 东莞东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防指纹保护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52557A4 (en) * 2008-02-05 2013-07-03 Corning Inc DAMAGE-RESISTANT GLASS ARTICLE FOR USE AS A GLASS COVER IN ELECTRONIC DEVICES
JP2012148909A (ja) 2011-01-18 2012-08-0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強化ガラス及び強化ガラス板
JP2012232882A (ja) * 2011-04-18 2012-11-29 Asahi Glass Co Ltd 化学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化学強化用ガラス
DE102011076754A1 (de) * 2011-05-31 2012-12-06 Schott Ag Substratelement für die Beschichtung mit einer Easy-to-clean Beschichtung
US20140132569A1 (en) * 2011-08-30 2014-05-15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sensitive panel
WO2013088999A1 (ja) * 2011-12-13 2013-06-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前面板付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13156523A (ja) * 2012-01-31 2013-08-15 Topcon Corp 基板
US8749529B2 (en) * 2012-03-01 2014-06-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nsor-in-pixel display system with near infrared filter
JP6168288B2 (ja) * 2012-06-13 2017-07-26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強化ガラス及び強化ガラス板
JP2014099159A (ja) 2012-10-16 2014-05-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前面板、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前面板と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との一体型センサー基板
JP6136527B2 (ja) 2012-10-29 2017-05-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液晶素子の前面用の光学積層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型液晶表示装置
TW201421312A (zh) * 2012-11-27 2014-06-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彩色濾光片基板、包含彩色濾光片基板之內嵌光學式觸控顯示面板及紅外線濾光層之材料
US9371248B2 (en) * 2013-04-10 2016-06-21 Schott Ag Glass element with high scratch tolerance
WO2014175144A1 (ja) 2013-04-25 2014-10-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学強化用ガラス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510794A (zh) * 2013-09-06 2015-03-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及其裝飾面板
TW201512916A (zh) * 2013-09-18 2015-04-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KR20160123368A (ko) 2014-02-13 2016-10-25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향상된 강도 및 항균 특성을 갖는 유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718131B (zh) * 2014-07-16 2023-04-25 Agc株式会社 覆盖玻璃
KR20160028595A (ko) * 2014-09-03 2016-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버 윈도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WO2017043421A1 (ja) * 2015-09-09 2018-07-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KR102360791B1 (ko) * 2015-09-30 2022-0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 셀 터치 표시장치
JP6582974B2 (ja) * 2015-12-28 2019-10-02 Agc株式会社 カバー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883966A (zh) * 2016-03-18 2018-11-23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强化的锂基玻璃制品的方法和锂基玻璃制品
CN111423110A (zh) * 2016-04-08 2020-07-1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金属氧化物浓度梯度的玻璃基制品
JP6707966B2 (ja) * 2016-04-18 2020-06-1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遮光プレート
US20170320769A1 (en) * 2016-05-06 2017-11-09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 compositions that retain high compressive stress after post-ion exchange heat treatment
WO2018105602A1 (ja) * 2016-12-08 2018-06-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遮光領域を有する透明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2562001B1 (ko) * 2017-01-13 2023-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7326702B2 (ja) * 2017-05-22 2023-08-16 Agc株式会社 防汚膜付き透明基板および静電容量型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式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3567A (zh) * 2010-06-18 2012-02-29 旭硝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玻璃以及玻璃板
JP2012020921A (ja) * 2010-06-18 2012-02-02 Asahi Glass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のガラスおよびガラス板
CN102531384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安瀚视特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盖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76724A (zh) * 2011-08-23 2013-12-2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强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50020A (zh) * 2012-05-25 2015-02-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学强化玻璃板、保护玻璃、带触控传感器的化学强化玻璃及显示装置
CN104737045A (zh) * 2012-10-29 2015-06-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98269A (zh) * 2013-04-10 2014-10-15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性预加应力的高刮划容忍度玻璃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171442A1 (ja) * 2013-04-15 2014-10-23 フューチャーイヴ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ガラス及び該太陽電池用カバーガラスを備え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透明保護膜形成用塗布液及び透明保護膜の形成方法
CN104230165A (zh) * 2013-06-21 2014-12-24 肖特玻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可钢化无色变的硼铝硅酸盐玻璃
CN106605169A (zh) * 2014-09-05 2017-04-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用基板
JP2016182661A (ja) * 2015-03-26 2016-10-20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面取り加工された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06143062U (zh) * 2015-09-03 2017-05-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保护玻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TWM532375U (zh) * 2016-06-30 2016-11-21 Magic Power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可過濾藍光的鋼化玻璃螢幕保護貼
CN206264522U (zh) * 2016-12-08 2017-06-20 东莞东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防指纹保护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创业英雄》编委会编,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10791B2 (ja) 2023-07-19
JPWO2019159983A1 (ja) 2021-02-04
KR20200122318A (ko) 2020-10-27
WO2019159983A1 (ja) 2019-08-22
US20200369560A1 (en) 2020-11-26
CN111727178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7178B (zh)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EP3144283B1 (en) Glass article
CN111727177B (zh) 保护玻璃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JP7331845B2 (ja) 防眩性透明基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TWI708072B (zh) 具有改良的觸知表面之殼體
US20180257978A1 (en) Plate with print layer,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and glass with functional layer for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s
JP2018067709A (ja) 電子デバイス構造およびその中で使用される超薄型ガラスシート
US10065885B2 (en) Glass sheet for pigment printing, pigment-printed glass sheet,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KR20210013709A (ko) 내충격성이 높은 초박형 유리
KR20130135879A (ko) 압축 응력 평형을 갖는 눈부심 방지 유리 시트
WO2012008586A1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459122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4010533A1 (ja) 強化ガラス及び強化ガラス板
JP6991230B2 (ja) 接触耐性の高いフレキシブル超薄ガラス
CN116253500A (zh) 玻璃物品
WO2017150187A1 (ja) 化学強化ガラスおよび化学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US10747037B2 (en) Display device
JP7322362B2 (ja) 積層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4302867B (zh) 覆盖部件
CN113454040B (zh) 带防污层的玻璃基体和带防污层的玻璃基体的制造方法
WO2022054960A1 (ja) 表示装置
JP2014201516A (ja) 化学強化ガラス板及び化学強化ガラス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