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7045A -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7045A
CN104737045A CN201380055006.2A CN201380055006A CN104737045A CN 104737045 A CN104737045 A CN 104737045A CN 201380055006 A CN201380055006 A CN 201380055006A CN 104737045 A CN104737045 A CN 104737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touch panel
conductive layer
film
cell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50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7045B (zh
Inventor
恒川雅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37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7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可以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同时谋求薄型化,且可以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是依次具有相位差板、偏光膜及表面保护膜、且还具有导电层而成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扰乱从所述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异性,该光学叠层体的厚度为90~450μm。

Description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液晶终端及其它液晶显示装置中,搭载有触摸面板功能。对于搭载有这样的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目前主流为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安装有触摸面板的外置型。
外置型在分别制造液晶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后进行一体化,因此,即使任一方为不良,另一方也可以利用,成品率优异,但存在厚度或重量增加的问题。
作为解决了这样的外置型的问题(厚度或重量)的装置,出现了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元件和偏振片之间插入有触摸面板的、所谓的外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而且,近年来,作为与外嵌式相比、进一步减少厚度或重量的装置,开始开发在液晶元件中装入触摸功能的、所谓的内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66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220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内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在装入触摸功能的液晶元件上设置有将具有各种功能的膜等隔着粘接层而贴合的光学叠层体的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膜等可列举例如:相位差板、偏光膜、偏光膜的保护膜、玻璃盖片等。
另外,为了使通过偏光太阳镜的辨识性为良好,也进行在玻璃盖片上贴合所谓的1/4波长相位差板。
这样,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的光学叠层体由相位差板、偏光膜、偏光膜的保护膜、玻璃盖片及1/4波长相位差板等构成,且它们隔着粘接层而被贴合。
就内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关于在整体构成中插入有触摸功能的液晶元件的部分,正在研究充分的薄型化。但是,关于设置于液晶元件上的光学叠层体,对充分的薄型化没有进行研究。另外,作为薄型化以外的问题,内嵌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产生在用手指触摸时、液晶画面部分地白浊的问题。
本发明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可以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同时谋求薄型化,且可以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重复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现有的外置型或外嵌式中,与液晶元件相比位于操作者侧的触摸面板作为导电性构件起作用,但通过向内嵌式的转换,与液晶元件相比在操作者侧不存在导电性构件成为白浊的原因。
而且,对用于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并且一边确保必要功能、一边谋求充分的薄型化的最适的层构成进行研究,直至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是依次具有相位差板、偏光膜及表面保护膜、且还具有导电层而成的光学叠层体,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扰乱从所述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异性,该光学叠层体的厚度为90~450μm。
另外,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是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贴合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以偏光膜为基准与表面保护膜相反侧的面而成的。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可以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同时谋求薄型化,且可以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的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现有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6是说明第1导电层和第2导电层的通电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标记说明
1:导电层  11:第1导电层  12:第2导电层  121:导通微粒
2:相位差板  21:树脂膜  22:含有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的层
3:偏光膜
4:表面保护膜  41:固化层  42: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
5:粘接层
6:偏光膜保护膜
7:玻璃盖片
81:导电性构件  82:导线  83:导电性粘接材料
10: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  10a:光学叠层体
20: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
30: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光学叠层体]
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是依次具有相位差板、偏光膜及表面保护膜且还具有导电层而成的光学叠层体,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扰乱从所述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异性,该光学叠层体的厚度为90~450μm。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相位差板>
相位差板包含至少具有相位差层的构成。作为相位差层,可列举:拉伸聚碳酸酯膜、拉伸聚酯膜、拉伸环状烯烃膜等拉伸膜的实施方式、含有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的层的实施方式。在前者和后者的实施方式中,从延迟的控制及薄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后者的实施方式。
含有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的层(以下,有时称为“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可以以该层单独构成相位差板,也可以为在树脂膜上具有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的构成。
作为构成树脂膜的树脂,可列举:聚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醚类树脂、聚醚酮类树脂、(甲基)丙烯腈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等,可以使用其中的1种或2种以上。其中,从尺寸稳定性及光学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环烯烃类树脂。
作为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可列举:棒状化合物、圆盘状化合物及液晶分子等。
使用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的取向方向做成各种类型的相位差板。
可列举例如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的光轴面向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的法线方向、同时在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的法线方向具有比常光线折射率大的异常光线折射率的、所谓的正的C板。
另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的光轴与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并行、同时在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的面内方向具有比常光线折射率大的异常光线折射率的、所谓的正的A板。
进而,可以为通过将液晶分子的光轴与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并行、做成在法线方向采用了螺旋结构的胆甾醇式取向、作为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整体、将比常光线折射率小的异常光线折射率设为相位差层的法线方向的、所谓的负的C板。
进而,也可以将具有负的双折射各向异性的盘状液晶做成在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的面内方向具有其光轴的负的A板。
进而,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相对于该层可以为倾斜,或可以为其角度在与层垂直的方向变化的混合取向板。
这样的各种类型的相位差板可以通过例如日本特开2009-053371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相位差板可以由上述的正或负的C板或A板、或混合取向板的任一张板构成,也可以由组合有它们的1种或2种以上的两张以上的板构成。例如,内嵌式触摸面板的液晶元件为VA方式的情况下,优选组合正的A板和负的C板而使用,其为IPS方式的情况下,优选组合正的C板和正的A板或双轴板而使用,只要可以补偿视场角,哪种组合都可以,可以考虑各种组合而适当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将相位差板设为由两张以上的板构成的情况下,从薄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以一张板作为拉伸膜、在该拉伸膜上叠层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其它板)的实施方式。
相位差板2在光学叠层体10中位于与偏光膜3的表面保护膜4相反侧(图1~图3)。另外,相位差板2在树脂膜(具有相位差的树脂膜、或通常的树脂膜)21上具有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22的情况下,优选以树脂膜21侧面向偏光膜3侧的方式配置。通过在这样的方向配置,可以使相位差板2的树脂膜21作为偏光膜3的保护膜起作用,可以减少光学叠层体10的厚度。
相位差板的厚度优选为25~60μm,更优选为25~30μm。需要说明的是,将相位差板做成由两张以上的板构成的板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以一张板作为拉伸膜、在该拉伸膜上叠层各向异性材料含有层(其它板)的实施方式,可以容易使其为上述厚度范围内。
<偏光膜>
偏光膜位于相位差板和表面保护膜之间。
作为偏光膜,只要是具有仅透过具有特定的振动方向的光的功能的偏光膜,可以为任何偏光膜,可列举例如将PVA类膜等进行拉伸、用碘或二色性染料等染色的PVA类偏光膜、PVA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类偏光膜、使用有胆甾醇液晶的反射型偏光膜、薄膜结晶膜类偏光膜等。其中,优选为利用水显现粘接性、不另外设置粘接层、可以粘接相位差板或表面保护膜的PVA类偏光膜。
作为PVA类偏光膜,可列举例如使PVA类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进行单轴拉伸的偏光膜。其中,从粘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由PVA类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构成的偏光膜。
构成PVA类膜的PVA类树脂是将聚醋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成的。
偏光膜的厚度优选为2~30μm,更优选为3~30μm。
<表面保护膜>
表面保护膜具有扰乱从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异性。具有该功能的表面保护膜(以下,有时称为“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起到作为玻璃盖片的作用,并且可以使通过偏光太阳镜的辨识性为良好。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偏光太阳镜的辨识性为良好是指: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配置光学叠层体时,在显示画面上没有观察到颜色不同的斑(以下,也称为“虹斑”)。虹斑在从倾斜观察显示画面时特别显著,但通过使用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可以防止虹斑。另外,通过使用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也可以防止不能根据直线偏振光和偏光太阳镜的角度来辨识显示画面。
这样,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仅通过该膜可以实现表面保护功能和防虹斑功能,因此,与目前在玻璃盖片上设置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而实现上述两种功能的构成相比,可以谋求薄型化。
另外,就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膜而言,表面保护膜起到作为偏光膜的保护膜的作用,与目前仅在保护偏光膜的作用中使用TAC(三醋酸纤维素)膜的构成相比,可以谋求薄型化。
表面保护膜优选为在扰乱从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基体材料(以下,有时称为“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上具有固化层的构成。从防卷曲性、硬度及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在该基体材料的两面具有固化层。
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可列举延迟值3000~30000nm的塑料膜或1/4波长相位差的塑料膜等。
通过将延迟值3000~30000nm的塑料膜(以下,有时称为“高延迟膜”)的延迟值设为3000nm以上,防止用偏光太阳镜观察时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像上产生虹斑。另外,延迟值为3000nm以上时,可以防止因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产生的反射光的干涉不均(在光学各向异性膜表面反射的光和通过光学各向异性膜在固化层表面反射的光干涉而产生的干涉不均),因此优选。需要说明的是,即使过于提高延迟值,也没有看到虹斑改善效果的提高,因此,通过将延迟值(リタデーション値)设为30000nm以下,防止将膜厚增厚至需要以上。
高延迟膜的延迟值优选为6000~30000nm。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上述延迟值针对波长589.3nm左右的波长满足上述条件。
延迟值(nm)为由在塑料膜的面内折射率最大的方向(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x)、与滞相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y)和塑料膜的厚度(d)(nm)、利用以下的式子表示的值。
延迟值(Re)=(nx-ny)×d
另外,上述延迟值可以利用例如王子计测机器公司制KOBRA-WR进行测定(测定角0°、测定波长589.3nm)。
或者,对于上述延迟值,使用两张偏振片求出基体材料的取向轴方向(主轴的方向),利用阿贝折射率差计(ATAGO公司制、NAR-AT)求出与取向轴方向垂直的两个轴的折射率(nx、ny),将表示大的折射率的轴定义为滞相轴。使这样求出的折射率差(nx-ny)乘以使用电测微计(Anritsu公司制)测定的厚度,可得到延迟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从虹斑抑制及膜厚抑制的观点出发,上述nx-ny(以下,有时称为“Δn”)优选为0.05以上,更优选为0.07以上。
作为构成高延迟膜的材料,优选使用选自聚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醚类树脂、聚醚酮类树脂、(甲基)丙烯腈类树脂及环烯烃类树脂中的1种。其中,优选为聚酯类树脂,其中,更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高延迟膜例如由上述PET等聚酯构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材料的聚酯进行熔融、将挤压成片状并进行了成形的未拉伸聚酯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下使用拉幅机等横向拉伸后、实施热处理来得到。作为横向拉伸温度,优选为80~130℃,更优选为90~120℃。另外,横向拉伸倍率优选为2.5~6.0倍,更优选为3.0~5.5倍。通过将拉伸倍率设为2.5倍以上,可以增大拉伸张力,得到的膜的双折射变大,可以使延迟值为3000nm以上。另外,通过将横向拉伸倍率设为6.0倍以下,可以防止膜的透明性的降低。
作为将用上述方法制作的高延迟膜的延迟值控制为3000nm以上的方法,可列举适当设定拉伸倍率或拉伸温度、制作的高延迟膜的膜厚的方法。具体而言,例如,拉伸倍率越高,拉伸温度越低,另外,膜厚越厚,越容易得到高的延迟值。
使用高延迟膜的情况下,从防虹斑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光学叠层体中将偏光膜的吸收轴和高延迟膜的滞相轴构成的角度设为5~85度,更优选设为10~80度,进一步优选设为30~60度,最优选设为45度。需要说明的是,高延迟膜的滞相轴方向为使用王子计测机器公司制的分子取向计(MOA;Molecular Orientation Analyzer)求出的滞相轴方向的平均取向角的方向。
作为1/4波长相位差的塑料膜,可以使用550nm的相位差为137.5nm的正1/4波长相位差膜,也可以使用550nm的相位差为80~170nm的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这些正1/4波长相位差膜及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在可以防止用偏光太阳镜观察时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像上产生虹斑、及与高延迟膜相比、可以使膜厚变薄,因此优选。
1/4波长相位差膜可以通过在将塑料膜通过单轴或双轴等进行拉伸处理、或在设置于塑料膜中或塑料膜上的层中使液晶材料规则地排列来形成。作为塑料膜,可以使用由例如聚碳酸酯或聚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醋酸纤维素类聚合物聚酰胺、环烯烃类聚合物等构成的膜。其中,从在拉伸工序中赋予1/4波长相位差的制造工序的容易程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将塑料膜进行了拉伸处理的膜,特别优选为将聚碳酸酯、环烯烃类聚合物或聚酯膜进行了拉伸处理的膜。另外,从耐溶剂性、加工适性、薄型化的观点出发,最优选为双轴拉伸聚酯膜。
需要说明的是,正1/4波长相位差膜可以通过在公知技术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拉伸倍率或拉伸温度、膜厚来得到。作为正1/4波长相位差膜,可列举JSR公司制的Alton、日本Zeon公司制的ZEONOR、帝人公司制的Pureace WR等。
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可以通过正1/4波长相位差膜的制造的应用来得到。例如,通过提高拉伸倍率、或增大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的倍率差等,向550nm的相位差变大的方向移动,通过降低拉伸倍率、和缩小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的倍率差等,向550nm的相位差变小的方向移动。
使用1/4波长相位差膜的情况下,从防虹斑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光学叠层体中将偏光膜的吸收轴和1/4波长相位差膜的光学轴所构成的角度设为15~75度,更优选设为20~70度,进一步优选设为30~60度。需要说明的是,1/4波长相位差膜的光学轴方向为使用王子计测机器公司制的分子取向计(MOA;Molecular Orientation Analyzer)求出的光学轴方向的平均取向角的方向。
在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中优选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有机类或无机类的紫外线吸收剂。其中,优选使用透明性优异的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中的3~15质量%左右。
从韧性、加工适性及薄型化的观点出发,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的厚度优选为4~200μm的范围,更优选为4~170μm,进一步优选为4~135μm,特别优选为4~100μm。
需要说明的是,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为高延迟膜的情况下,厚度优选为60~200μm,更优选为60~170μm,进一步优选为60~135μm,特别优选为60~100μm。
另外,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为1/4波长相位差膜的情况下,根据其为正1/4波长相位差膜、或为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优选的厚度不同。具体而言,正1/4波长相位差膜的厚度优选为20~50μm,更优选为25~40μm。另外,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的厚度优选为4~15μm,更优选为4~12μm。
在可以使膜厚变薄方面,优选1/4波长相位差膜,但其另一方面,存在操作性差的问题。因此,使用1/4波长相位差膜的情况下,优选将贴合1/4波长相位差膜和光学各向同性膜而成的膜用作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通过设为该构成,可以做成兼具防虹斑、薄型化及操纵性的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根据使用厚度薄的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的情况,可以取得显著的上述效果。另外,在使用双轴拉伸聚酯膜作为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最显著的上述效果。
光学各向同性膜为不扰乱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同性的膜,作为这样的膜,可以使用丙烯酸类膜、环烯烃膜、纤维素酯类膜等。其中,从贴合性、透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丙烯酸类膜。
光学各向同性膜的厚度优选为15~100μm,更优选为20~60μm,进一步优选为30~50μm。
为了贴合1/4波长相位差膜和光学各向同性膜,在任一张膜上使用丙烯酸类、聚氨酯类、聚酯类等公知的粘接剂形成粘接剂层,层叠另一张膜即可。粘接剂层的厚度优选为0.1~20μm,更优选为1~10μm。
作为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在使用贴合1/4波长相位差膜和光学各向同性膜而成的膜的情况下,与该基体材料相接而形成导电层时,从贴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光学各向同性膜侧形成导电层。
固化层具有对表面保护膜赋予韧性、防损伤性等的作用。固化层优选由热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或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形成,从使韧性、防损伤性更良好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由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固化层,特别优选由电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固化层。
作为热固化型性树脂组合物,可列举含有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脲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硅酮树脂等固化型树脂和根据需要而添加的固化剂的物质,或含有构成上述固化性树脂的单体和固化剂的物质等。
作为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能够通过电离辐射线(紫外线或电子射线)的照射而进行交联固化的光聚合性预聚物,作为该光聚合性预聚物,特别优选使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通过进行交联固化而成为3维网眼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类预聚物。作为该(甲基)丙烯酸类预聚物,可以使用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氧酯、三聚氰胺(甲基)丙烯酸酯、聚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硅酮(甲基)丙烯酸酯等,优选为反应性优异的丙烯酸类预聚物。这些(甲基)丙烯酸类预聚物可以单独使用,但为了提高交联固化性并进一步提高固化层的硬度,优选加入光聚合性单体。
作为光聚合性单体,可使用(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单官能丙烯酸单体、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三甲基乙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2官能丙烯酸单体、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单体等1种或2种以上。
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除光聚合性预聚物及光聚合性单体之外,在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光聚合引发剂或光聚合促进剂等添加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苯乙酮、二苯甲酮、米蚩酮、苯偶姻、苄基甲基缩酮、苯甲酰基苯甲酸酯、α-酰基肟酯、噻吨酮类等。
另外,光聚合促进剂可以减轻固化时空气引起的聚合障碍并加快固化速度,可列举例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基酯等。
另外,在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中,为了提高固化后的硬度,可以含有无机粒子。
从硬度、加工适性、薄型化及干涉不均的观点出发,固化层的厚度优选为25~75μm,更优选为30~60μm,进一步优选为35~50μm。
固化层可以通过在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上涂布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后、照射电离辐射线而固化来形成。
表面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60~350μm,更优选为60~250μm,进一步优选为60~150μm。
在表面保护膜的与偏光膜侧相反侧的面上可以具有功能层。作为功能层,可列举:防反射层、防眩层、耐指纹层、防污层、耐擦伤性层、抗菌层等。另外,这些功能层优选为由热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或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层,更优选为由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层。
<导电层>
导电层在现有的外置型或外嵌式中,具有作为导电性构件起作用的触摸面板的代替作用。导电层位于比液晶元件更靠操作者侧,由此,可以通过触摸时的静电而防止液晶画面部分地白浊。
在光学叠层体的任意位置具有导电层即可。例如,作为导电层的位置,可列举相位差板的偏光膜侧的面、相位差板的与偏光膜侧相反侧的面、表面保护膜的偏光膜侧的面、表面保护膜的与偏光膜侧相反侧的面等。其中,导电层的位置最适合为相位差板的与偏光膜侧相反侧的面。
通过使该导电层位于最适位置,在叠层有表面保护膜、偏光膜及相位差板的状态下导电层位于最表面,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后述的对导电层表面的接地处理工序。另外,在光学叠层体的状态下导电层位于最表面,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设置光学叠层体时,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和光学叠层体的导电层侧贴合,因此,导电层不会露出,可以谋求导电性的长期保持。
导电层具有在触摸时使静电逃走、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的作用,但过于逃走时,内嵌式触摸面板为静电容式的情况下,有可能对触摸面板的工作招致障碍。因此,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108~2.0×109Ω/□。
导电层由含有导电剂及根据需要而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或稀释溶剂的导电层形成组合物形成。
作为导电剂,可列举季铵盐、锂盐等离子传导型导电剂、金属微粒、金属氧化物微粒、碳纳米管、涂敷微粒、聚乙烯二氧噻吩类粒子等电子传导型导电剂,优选使用难以受到湿度引起的影响的电子传导型的导电剂。另外,在电子传导型导电剂中,从长期保管性、耐热性、耐湿热性、耐光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金属氧化物微粒。
作为构成金属微粒的金属,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Au、Ag、Cu、Al、Fe、Ni、Pd、Pt等。
作为构成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金属氧化物,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氧化锡(SnO2)、氧化锑(Sb2O5)、锑锡氧化物(ATO)、铟锡氧化物(ITO)、铝锌氧化物(AZO)、氟化氧化锡(FTO)、ZnO等。
作为涂敷微粒,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在芯微粒的表面形成有导电性包覆层的构成的现有公知的微粒。作为芯微粒,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胶体二氧化硅微粒、氧化硅微粒等无机微粒、氟树脂微粒、丙烯酸树脂粒子、硅酮树脂粒子等聚合物微粒、有机质无机质复合体粒子等微粒。另外,作为构成导电性包覆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上述的金属或这些金属的合金、或上述的金属氧化物等。
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6~40nm。通过将其设为6nm以上,电子传导型导电剂彼此在导电层中变得容易接触,因此,可以抑制用于赋予充分的导电性的导电剂的添加量,通过将其设为40nm以下,可以防止损害透明性或与其它层之间的贴合性。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平均粒径的更优选下限为7nm,更优选的上限为20nm。需要说明的是,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平均粒径为进行TEM观察、测定10个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粒径、将得到的值进行平均化所得的值。
电子传导型导电剂优选为链状或针状。这种形状的电子传导型导电剂即使在导电层上产生一些变形(固化收缩或者温湿度引起的伸缩)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的变动。
作为导电层中的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含量,根据使用的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种类、形状及大小等而适当调整,例如,相对于后述的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100~300质量份。通过将其设为100质量份以上,可以容易使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2.0×109Ω/□以下,通过将其设为300质量份以下,可以容易使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8Ω/□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含量的更优选下限为150质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250质量份。
作为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可列举:热塑性树脂、热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可以适当组合这些物质而使用。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可以具有粘接性,具有粘接性的情况下,可以不另外形成粘接层而贴合于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在粘合剂树脂组合物中,热塑性树脂可以不易发生因导电层的变形(固化收缩或者温湿度引起的伸缩)而产生的表面电阻率变化,可以赋予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以经时稳定性,因此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后述第1导电层中例示的热塑性树脂,热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及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作为表面保护膜的固化层例示的热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或其混合物。
导电层可以包含2层以上的构成。通过将导电层设为两层结构,在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容易变得经时稳定,因此优选。将导电层设为2层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将一方作为第1导电层、将另一方作为第2导电层,如以下那样构成各导电层。
第1导电层的导电剂、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上述导电剂、粘合剂树脂。第1导电层的导电剂优选为电子传导型导电剂,其中,更优选为金属微粒、金属氧化物微粒。另外,第1导电层的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平均粒径、含量优选为上述范围。
第1导电层的粘合剂树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通过使用热塑性树脂,不易发生因第1导电层的变形(固化收缩或者温湿度引起的伸缩)而导致的表面电阻率变化,可以赋予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以经时稳定性,因此优选。
热塑性树脂优选在分子中不具有反应性官能团。分子中具有反应性官能团时,有时该反应性官能团反应而在导电层上产生固化收缩,表面电阻率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反应性基团,可列举:丙烯酰基、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官能团、环氧环、氧杂环丁烷环等环状醚基、内酯环等开环聚合基、形成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基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反应性官能团只要是在导电层上不引起固化收缩导致的表面电阻率的变化的程度,就可以含有。
热塑性树脂优选具有侧链。具有侧链的热塑性树脂,该侧链成为立体障碍而在导电层中难以移动,可以成为表面电阻率的经时稳定性优异的物质。侧链可以具有任意的结构,但优选在分子中不具有上述反应性官能团。
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80~120℃。通过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80℃以上,可以防止以热塑性树脂柔软为原因的表面电阻率的不稳定化,通过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120℃以下,可以防止热塑性树脂变硬引起的与其它构件的贴合性的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更优选下限为90℃,更优选的上限为110℃。
作为热塑性树脂,具体而言,从具有容易防止电子传导型导电剂的渗出的特性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第2导电层具有下述作用:使达到第1导电层的光学叠层体表面产生的静电进一步在厚度方向流动,使后述接地成为可能。
因此,第1导电层具有对面方向(X方向、Y方向)和厚度方向(Z方向)的导电性,而第2导电层只要具有厚度方向的导电性即可,不一定需要面方向的导电性,就这点而言,第2导电层和第1导电层的作用不同。
第2导电层优选以含有导通微粒121的方式构成(图6)。导通微粒采用第2导电层的表面和第1导电层之间的导通,具有使第2导电层为规定的表面电阻率的作用。作为这样的导通微粒,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例如在芯微粒的表面形成有导电性包覆层的涂敷微粒。作为构成涂敷微粒的材料,可以使用与上述导电层的涂敷微粒同样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从使来自第1导电层的导通为良好的观点出发,导通微粒优选为镀金微粒。
第2导电层优选由含有导通微粒和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第2导电层形成组合物形成。通过第2导电层形成组合物含有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第2导电层可以弥补第1导电层的硬度不足,可以使作为导电层整体的耐久性为良好,使表面电阻率的经时稳定性为良好。另外,进一步优选在第2导电层形成组合物中含有热塑性树脂。
作为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作为表面保护膜的固化层例示的热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或其混合物。
从与第1导电层的贴合性的观点出发,热塑性树脂优选与第1导电层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为同种。
需要说明的是,组合使用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和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化型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优选将热塑性树脂设为10~70质量份,更优选设为20~60质量份。
为了设为规定的表面电阻率,导通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与第2导电层的厚度同等、或超过其的大小。具体而言,相对于第2导电层的厚度,导通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4~2.0倍,更优选为0.5~1.6倍。通过将其设为0.4倍以上,可以使来自第1导电层的导通为良好,通过将其设为2.0倍以下,可以防止导通微粒从第2导电层中脱落。
作为导通微粒的含量,相对于第2导电层中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5~2.0质量份。通过将其设为0.5质量份以上,可以使来自第1导电层的导通为良好,通过将其设为2.0质量份以下,可以防止第2导电层的被膜性及硬度的降低。导通微粒的含量的更优选上限为1.5质量份。
如上所述,第2导电层只要具有厚度方向的导电性即可,从不一定需要面方向的导电性方面考虑,第2导电层固有的电阻率可以高。但是,为了有效地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并且使静电容式触摸面板的操作性为良好,在叠层有第1导电层及第2导电层的状态下,在第2导电层的表面测定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108~2.0×109Ω/□。
另外,此时,第1导电层上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108~2.0×109Ω/□。第1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小于1.0×108Ω/□时,即使将叠层第2导电层的状态下的表面电阻率设为1.0×108Ω/□以上,也容易对静电容式触摸面板的操作性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第1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超过2.0×109Ω/□时,不能将叠层第2导电层的状态下的表面电阻率设为2.0×109Ω/□以下,不能有效地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
导电层的厚度优选为0.1~10μm,更优选为0.5~8μm。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层为两层结构的情况下,从表面电阻率的经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将第1导电层和第2导电层的合计厚度设为上述范围,且与第1导电层相比将第2导电层的厚度增厚。另外,[第2导电层的厚度]/[第1导电层的厚度]之比优选为1.5~50,更优选为5~30,进一步优选为10~20。
导电层的厚度为使用电子显微镜(例如SEM、TEM、STEM等)观测截面并进行测定所得的值。
导电层可以通过将由构成导电层的组合物及根据需要添加的溶剂等构成的导电层形成组合物在相位差板或表面保护膜上进行涂布、干燥、根据需要进行固化来形成。形成导电层的时间可以为叠层光学叠层体之前,也可以为叠层光学叠层体之后。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层由2层构成的情况下,第2导电层优选以与第1导电层相比成为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侧的方式形成。
<接地处理>
在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中,为了有效地防止液晶的白浊,优选从导电层表面进行接地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隔着粘接层与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贴合,被插入于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因此,被插入于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叠层体如果不在表面保护膜上形成导电层,则导电层在表面不露出,接地处理极其困难。因此,优选在插入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之前,从导电层表面进行接地处理。
接地处理如图7、8所示,可列举将导电层1的表面与其它导电性构件81连接的方法。此时,优选将导电层1的表面和其它导电性构件81通过导线82而连接。另外,优选将导线82利用银浆料、碳带、金属带等导电性粘接材料83粘着固定于导电层1表面。
接地处理既可以为导电层1的表面的1处,也可以为多处。另外,就其它导电性构件81而言,从不影响光学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置在成为光学叠层体10的有效面积外(设为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为可以辨识画像的范围外)的场所的、导电层1的外缘或光学叠层体10的体系外。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层1由上述第1导电层11、第2导电层12的两层结构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将第2导电层12上的导电性粘接材料83的面积设为1mm2~1cm2。通过将该面积设为1mm2以上,第2导电层12中的多个导通微粒与导电性粘接材料接触,可以将接地处理设为更有效的处理,通过将该面积设为1cm2以下,使接地部分从外侧不能辨识。
从使接地处理更有效的观点出发,与导电层的表面连接或贴合固定的其它导电性构件的体积电阻率优选为1.0×106Ωm以下,更优选为1.0×103Ω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Ωm以下,特别优选为1.0×10-3Ωm以下。
作为这样的其它导电性构件,可列举:硅、碳、铁、铝、铜、金、银、镍铬合金等合金等。
<光学叠层体的层构成、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依次具有上述的相位差板、偏光膜、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且还具有导电层,厚度为90~450μm。这样的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可以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同时谋求薄型化,且可以防止液晶画面的白浊。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厚度优选为90~350μm,更优选为90~250μm,特别优选为90~218μ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具有上述以外的膜或层。例如,如上所述,可以在表面保护膜的与偏光膜侧相反侧的面上具有功能层,还可以在其它位置上具有这些功能层。
但是,从薄型化或透明性的观点出发,相位差板、偏光膜及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优选不隔着其它层而叠层、或仅隔着导电层而叠层。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不隔着其它层的叠层”并非完全排除其它层的介入。例如,并不排除预先设置于基体材料的易粘接层那样的极薄的层。更具体而言,“不隔着其它层的叠层”并不排除隔着厚度小于0.5μm的薄的其它层而叠层相位差板、偏光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的构成。
图1~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10的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1~图3的光学叠层体10依次具有相位差板2、偏光膜3及表面保护膜4,且还具有导电层1。图1中,导电层为第1导电层11、第2导电层12的两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图4的光学叠层体是表示可以由现有技术设想的光学叠层体的一例的剖面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10在相位差板21或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4中进行偏光膜3的保护,因此,可以削减目前仅以保护偏光膜的作用使用的TAC(三醋酸纤维素)膜,在这一点上,可以谋求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10不是用玻璃盖片而是用膜进行最表面的保护,将该膜作为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可实现表面保护功能和防虹斑功能,因此,与目前在玻璃盖片上设置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而实现上述两种功能的构成相比,可以谋求薄型化。另外,膜与玻璃相比,功能层的形成容易,在这一点上优选。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玻璃不易破碎,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使用玻璃盖片的薄型化困难。
而且,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10的优选实施方式为,相位差板2、偏光膜3、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4及导电层1是不使用粘接层而相互粘接(叠层一体化)成的。通过不使用粘接层而相互粘接,可以更进一步谋求薄型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将偏光膜3和相位差板2或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4不使用粘接层而粘接,可以通过将偏光膜3作为PVA类偏光膜、在与相位差板2或光学各向异性表面保护膜4叠层时在PVA类偏光膜中含有水、使PVA类偏光膜显现粘接性来进行。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10可以具有与现有的光学叠层体同等以上的功能,并且构件的数量少,可以减少构件间的界面,因此,可以使总光线透过率良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可以满足与相位差、偏振光、表面保护、偏光太阳镜对应的必要功能,并且谋求整体的薄型化,进而可以防止作为与现有品完全不同功能的液晶的白浊,在这一点上是极其有用的。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为在2张玻璃基板间夹持有液晶而成的液晶元件的内部插入电阻膜式、静电容式、光学式等触摸面板功能的元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液晶的显示方式,可列举:IPS方式、VA方式、多畴方式、OCB方式、STN方式、TSTN方式等。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1-7660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222009号公报。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是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贴合上述本发明的光学叠层体的、以偏光膜为基准与表面保护膜相反侧的面而成的。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和光学叠层体例如可以隔着粘接层而贴合。
粘接层可以使用聚氨酯类、丙烯酸类、聚酯类、环氧类、醋酸乙烯酯类、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纤维素类等粘接剂。粘接层的厚度为10~25μm左右。
这样的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满足与偏光太阳镜对应等必要功能,并且谋求整体的薄型化,进而可以防止液晶的白浊,在这一点上是极其有用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内,优选从光学叠层体的导电层表面进行接地处理。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定。
<粘接层的构成>
实施例中使用的粘接层a、粘接层b如下所述。
[粘接层a]
将由丙烯酸类粘接剂(东洋油墨制造公司制、Oribain BPS1109)100份、固化剂(东洋油墨制造公司制、Oribain BHS8515)2.5份及稀释溶剂构成的粘接层A涂布液进行涂布、干燥而形成的层。
[粘接层b]
将大日本印刷公司制的两面粘接片材(non-career FC25K3E46)的粘接层转印的层。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
准备被插入于市售的液晶显示装置(Sony Ericsson公司制、Xperia P)的静电容式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
<相位差膜的制作>
在JSR公司制的拉伸环状烯烃膜(Alton、膜厚28μm、延迟值100nm)上用模涂敷法涂布下述的液晶组合物,接着,连续地在60℃的干燥炉内干燥5分钟,在90℃的热处理炉中热处理2分钟,使液晶层取向,暂且卷绕膜。此时,膜输送时张力为30N。接着,进行取向定形化处理,抽出上述的膜,利用高压水银灯照射300mJ/cm2的紫外光(其中,以365nm测定的光量),使液晶层固化,形成厚度1μm的液晶层,得到相位差膜。
(液晶组合物)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下述式(1)表示的侧链型液晶性聚合物。利用GPC测定的分子量以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为9,700。需要说明的是,式(1)中的标记表示各单元的构成比,并不是指嵌段聚合物。使式(2)表示的丙烯酸化合物10g、式(1)表示的侧链型液晶性聚合物85g和式(3)表示的二氧杂环丁烷化合物5g溶解于900ml的环己酮,在暗处加入三烯丙基锍六氟锑酸酯的50%碳酸亚丙酯溶液(Aldrich公司制、试剂)10g之后,用孔径0.45μm的聚四氟乙烯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制备液晶性组合物的溶液。
[化学式1]
[化学式2]
[化学式3]
<偏光膜a的制作>
准备在水中溶解有聚合度1000以上、皂化度99%以上的PVA粉末的4~5%浓度的PVA水溶液。接着,在厚度200μm的非晶性PET基体材料上涂布PVA水溶液,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在非晶性PET基体材料上制膜成厚度7μm的PVA层(以下,将其称为“含有7μm厚度的PVA层的叠层体”)。
对含有7μm的PVA层的叠层体,经过含有空中辅助拉伸及硼酸水中拉伸的2段拉伸工序的以下工序,制造3μm厚度的偏光膜。通过第1段空中辅助拉伸工序,将含有7μm厚度的PVA层的叠层体与非晶性PET基体材料一体地拉伸,生成含有5μm厚度的PVA层的拉伸叠层体。以下,将其称为“拉伸叠层体”。具体而言,拉伸叠层体是将含有7μm厚度的PVA层的叠层体悬挂在配备于设定为130℃的拉伸温度环境的烘箱的拉伸装置上,以拉伸倍率成为1.8倍的方式在自由端进行单轴拉伸而成的。通过该拉伸处理,拉伸叠层体内的PVA层变化为PVA分子进行了取向的5μm厚度的PVA层。
接着,通过染色工序,生成在PVA分子进行了取向的5μm厚度的PVA层上吸附有碘的着色叠层体。以下,将其称为“着色叠层体”。具体而言,着色叠层体是通过将拉伸叠层体在含有液体温度30℃的碘及碘化钾的染色液中以构成最终生成的偏光膜的PVA层的单体透过率成为40~44%的方式浸渍任意的时间、使拉伸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吸附碘而成的。在本工序中,染色液以水为溶剂,将碘浓度设为0.12~0.30质量%的范围内,将碘化钾浓度设为0.7~2.1质量%的范围内。碘和碘化钾的浓度之比为1比7。
顺便提一下,为了将碘溶解于水,需要碘化钾。更详细而言,通过在碘浓度0.30质量%、碘化钾浓度2.1质量%的染色液中浸渍拉伸叠层体60秒,生成使碘吸附于PVA分子进行了取向的5μm厚度的PVA层的着色叠层体。在实施例1中,通过改变在碘浓度0.30质量%、碘化钾浓度2.1质量%的染色液中拉伸叠层体的浸渍时间,调整碘吸附量,所得最终生成的偏光膜的单体透过率为40~44%,生成使单体透过率和偏光度为不同的各种着色叠层体。
而且,通过第2段的硼酸水中拉伸工序,将着色叠层体与非晶性PET基体材料一体地进一步拉伸,生成含有构成3μm厚度的偏光膜的PVA层的光学膜叠层体。以下,将其称为“光学膜叠层体”。具体而言,光学膜叠层体是将着色叠层体悬挂在配备于设定为含有硼酸和碘化钾的液温范围60~85℃的硼酸水溶液的处理装置的拉伸装置上,以拉伸倍率成为3.3倍的方式在自由端进行单轴拉伸而成的。更详细而言,硼酸水溶液的液体温度为65℃。其另外将硼酸含量相对于水100质量%设为4质量%,将碘化钾含量相对于水100质量%设为5质量%。
在本工序中,将调整了碘吸附量的着色叠层体首先浸渍于5~10秒硼酸水溶液。然后,将其着色叠层体直接通入作为配备于处理装置的拉伸装置的圆周速度不同的多个组的辊间,用30~90秒以拉伸倍率成为3.3倍的方式在自由端进行单轴拉伸。通过该拉伸处理,着色叠层体中所含的PVA层变化为被吸附的碘以多碘离子络合物的形式在一个方向高次取向的3μm厚度的PVA层。
从PET基体材料上剥离该3μm厚度的PVA层,用作偏光膜a。
<偏光膜b的制作>
一边将厚度80μm的聚乙烯醇膜在速度比不同的辊间、在30℃、0.3%浓度的碘溶液中染色1分钟,一边拉伸至3倍。其后,一边在含有60℃、4%浓度的硼酸、10%浓度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0.5分钟,一边拉伸至综合拉伸倍率为6倍。接着,通过在含有30℃、1.5%浓度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10秒而清洗后,在50℃下进行4分钟干燥,得到厚度20μm的偏光膜b。
<高延迟膜a的制作>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在290℃下熔融,通过膜形成模,挤出成片状,在进行了水冷冷却的旋转骤冷鼓上使其贴合并冷却,制作未拉伸膜。将该未拉伸膜用双轴拉伸试验装置(东洋精机制)在120℃下预热1分钟后,在120℃下以拉伸倍率4.5倍进行拉伸后,在与该拉伸方向成90度的方向以拉伸倍率1.5倍进行拉伸,得到nx=1.70、ny=1.60、膜厚80μm、波长550nm下的延迟值为8000nm的高延迟膜a。
<高延迟膜b的制作>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在290℃下熔融,通过膜形成模,挤出成片状,在进行了水冷冷却的旋转骤冷鼓上使其贴合并冷却,制作未拉伸膜。将该未拉伸膜用双轴拉伸试验装置(东洋精机制)在120℃下预热1分钟后,在120℃下以拉伸倍率4.5倍进行拉伸后,在与该拉伸方向成90度的方向以拉伸倍率1.5倍进行拉伸,得到膜厚100μm、Δn=0.099、延迟值9900nm的高延迟膜b。
<光学叠层体的物性测定及评价>
如以下那样,进行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光学叠层体的物性测定及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表面电阻率]
基于JIS K6911,测定光学叠层体刚制造之后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Ω/□)。使用高电阻率计High Rester-UP MCP-HT450(三菱化学公司制),在探针中使用URS探针MCP-HTP14(三菱化学公司制),在温度25±4℃、湿度50±10%的环境下以500V的施加电压实施表面电阻率(Ω/□)的测定。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层为两层结构的情况下,测定第2导电层上的表面电阻率。
[表面电阻率的经时稳定性]
测定将光学叠层体在80℃下保持100小时后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Ω/□),算出(80℃下保持100小时后的表面电阻率)/(刚制造之后的表面电阻率)之比。另外,将光学叠层体的导电层的表面用施加有100g荷重的钢丝绒(No.0000)往返(冲程100mm)摩擦10次,关于是否在导电层表面产生擦伤痕,通过目视确认。其结果,将上述比为0.5以上且小于3、且没有观察到擦伤痕的情况设为“◎”,将上述比为0.5以上且小于3、但观察到擦伤痕的情况设为“〇”。
[虹斑]
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隔着厚度20μm的粘接层(b)贴合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光学叠层体,使画面为白显示或略白显示,隔着市售的偏光太阳镜或隔着偏振片,从各种角度通过目视评价是否可以辨识虹斑(虹花纹)。
○:不能辨识虹花纹。
×:可以辨识虹花纹。
[液晶画面的白浊]
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隔着厚度20μm的粘接层(b)贴合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光学叠层体后,将粘着在光学叠层体的导电层的导线与导电性构件连接。接着,在光学叠层体的最表面上进一步贴合保护膜(聚乙烯保护膜或PET保护膜等已知的保护膜)。接着,除去贴合的保护膜,立即驱动液晶显示装置,通过目视评价在用手触摸时是否发生白浊现象。
○:不能辨识白浊。
△:有时稍微可以辨识白浊,但极其微观的。
×:白浊显著,可以辨识。
[操作性]
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隔着厚度20μm的粘接层(b)贴合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光学叠层体。接着,通过目视评价在从光学叠层体的最表面上用手触摸时,液晶触摸传感器是否没有不良地驱动。
○:没有问题地驱动。
△:有时稍微看到工作不良,但驱动。
×:不工作。
[铅笔硬度]
将各光学叠层体最表面在温度25℃、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调湿2小时后,使用JIS S-6006中规定的试验用铅笔(硬度4H),按照JISK5600-5-4(1999)中规定的铅笔硬度评价方法,以4.9N的荷重测定最表面固化层的铅笔硬度。
○:4H以上
×:小于4H
[实施例1]
(1)表面保护膜的制作
[最表面用固化层涂布液的调整]
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日本化药公司制、PET-30)、聚合物含有丙烯酸酯树脂(荒川化学公司制、Beamset DK-1)和二氧化硅微粒分散液(JSR公司制、KZ6406)以上述3成分的固体成分依次成为50份、25份、25份的方式添加在甲基异丁酮中并搅拌,得到溶液a。
接着,相对于溶液a的固体成分100份,添加光聚合引发剂(BASF日本公司制、Irgacure 184)7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BASF日本公司制、LucirinTPO)1.5质量份并搅拌且使其溶解,制备最终固体成分为40质量%的溶液b。
接着,相对于溶液b的固体成分100份,以固体成分比计添加流平剂(制品名Mega Fuck RS71、DIC公司制)0.4份并搅拌,制备最表面用固化层用组合物。
[背面用固化层涂布液的调整]
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日本化药公司制、PET-30)、聚合物含有丙烯酸酯树脂(荒川化学公司制、Beamset DK-1)和二氧化硅微粒分散液(JSR公司制、KZ6406)以上述3成分的固体成分依次成为50份、25份、25份的方式添加在甲基异丁酮中并搅拌,得到溶液c。
接着,相对于溶液c的固体成分100份,添加光聚合引发剂(BASF日本公司制、Irgacure 184)4质量份并搅拌且使其溶解,制备最终固体成分为40质量%的溶液d。
接着,将流平剂(DIC公司制、Mega Fuck MCF350-5)及防粘连剂(CIKNanotec公司制、SIRMIBK15WT%-E65)以相对于溶液d的固体成分100份、以上述2成分的固体成分依次为0.1份、1.5份的方式添加并搅拌,制备背面用固化层用组合物。
[固化层的形成]
在厚度5.7μm的双轴拉伸聚酯膜(东丽公司制、lumiler 5N88、波长589.3nm的相位差为134.0nm的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上首先通过狭缝逆转涂敷、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50μm的方式涂布最表面用固化层用组合物,形成涂膜。将得到的涂膜在70℃下干燥1分钟后,以紫外线照射量240mJ/cm2照射紫外线,使涂膜固化,形成固化层。接着,在反面通过狭缝逆转涂敷、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50μm的方式涂布背面用固化层用组合物,形成涂膜。使得到的涂膜在70℃下干燥1分钟后,以紫外线照射量240mJ/cm2照射紫外线,使涂膜固化,形成固化层,得到表面保护膜。
(2)导电层的形成
使DNP精密化学公司制的HRAG acrylic(25)MIBK(热塑性树脂、重均分子量7万、玻璃化转变温度100℃)溶解于丙二醇单甲醚中,进一步添加日辉催化剂化成公司制的V3560(ATO分散液、ATO平均粒径8nm)并搅拌,以最终固体成分为8质量%、热塑性树脂:ATO的比率成为100:200(质量比)的方式进行调整,得到导电层用组合物。
在由上述制成的相位差膜的液晶层上通过狭缝逆转涂敷、以干燥涂布厚度成为0.3μm的方式涂布导电层用组合物并干燥,形成导电层。
(3)光学叠层体的制作
对由上述制成的带导电层的相位差膜、偏光膜a及表面保护膜,一边在偏光膜a上喷水,一边在偏光膜a的一个面上贴合带导电层的相位差膜,在另一个面上用表面保护膜贴合,得到光学叠层体。需要说明的是,贴合时,以使表面保护膜的背面固化层侧面向偏光膜侧,同时使带导电层的相位差膜的相位差膜侧面向偏光膜侧的方式而进行。
另外,在得到的光学叠层体的导电层表面的外缘部的1处,使用银浆料粘着导线,进一步将导线与导电性构件(镍铬合金、体积电阻值1.5×10-6Ωm)连接,进行接地处理。粘着处的面积设为2mm2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导电层(第1导电层)上,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第2导电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光学叠层体。
(第2导电层的形成)
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DNP精密化学公司制的HRAGacrylic(25)MIBK(热塑性树脂)以上述2成分的固体成分依次成为70份、30份的方式添加在甲基乙基酮(MEK)/异丙醇(IPA)的混合溶剂中并搅拌且使其溶解,得到溶液e。
接着,相对于溶液e的固体成分100份,添加光聚合引发剂(BASF日本公司制、Irgacure 184)4质量份、流平剂(大日精化工业公司制、10-301(TL))0.2份并搅拌,制备溶液f。
接着,在溶液f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中添加导通微粒分散液(DNP精密化学公司制、布雷特分散液、导通微粒的平均粒径4.6μm、固体成分25%)0.83质量份并进行搅拌,最后,以相对于溶液f的固体成分100份成为6份的方式添加紫外线吸收剂(BASF日本公司制、TINUVI477)并搅拌,得到总固体成分25%的第2导电层用组合物。
在预先形成有该第2导电层用组合物的导电层(第1导电层)上通过狭缝逆转涂敷、以干燥涂布量成为6g/m2的方式涂布,形成涂膜。将得到的涂膜在70℃下干燥1分钟后,以紫外线照射量80mJ/cm2照射紫外线,使涂膜固化,形成厚度5μm的第2导电层,得到光学叠层体。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的在表面保护膜而不是相位差膜上形成导电层(第1导电层),贴合表面保护膜的导电层侧和偏光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光学叠层体。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实施例3,在贴合表面保护膜和相位差膜之前,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接地处理。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的表面保护膜的基体材料(厚度5.7μm的聚酯膜)变更为高延迟膜a(厚度80μm、波长589.3nm下的延迟值8000n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光学叠层体。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的表面保护膜的基体材料(厚度5.7μm的聚酯膜)变更为高延迟膜b(厚度100μm、波长589.3nm下的延迟值9900nm),将最表面用固化层用组合物及背面用固化层用组合物的厚度分别变更为75μm,在第一导电层上设置第二导电层,将偏光膜a变更为偏光膜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光学叠层体。
[实施例6]
将实施例2的第1导电层变更为干燥涂布厚度1.0μm,将第2导电层变更为干燥涂布量4g/m2、厚度3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光学叠层体。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中的将导电层用组合物的热塑性树脂:ATO的比率变更为100:400,将干燥涂布厚度变更为1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光学叠层体。
[实施例8]
将实施例2的第2导电层变更为干燥涂布量10g/m2、厚度9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光学叠层体。
[实施例9]
将实施例2的第2导电层变更为干燥涂布量13g/m2、厚度12μ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光学叠层体。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3的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厚度5.7μm的双轴拉伸聚酯膜)变更为以下的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x,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得到光学叠层体。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层在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x的丙烯酸类膜侧形成,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x以丙烯酸类膜侧面向偏光膜侧的方式配置。
<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x>
在厚度5.7μm的双轴拉伸聚酯膜(东丽公司制、lumiler 5N88、波长589.3nm的相位差为134.0nm的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上以厚度为5μm的方式形成上述粘接层a后,贴合厚度40μm的丙烯酸类膜(三菱rayon公司制、HBS010P)而成的。
[实施例11]
在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x的聚酯膜侧的面上形成与实施例1同样的最表面固化层,得到表面保护膜。接着,在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x的丙烯酸类膜侧的面上形成与实施例1同样的导电层(第1导电层),进一步形成与实施例2同样的第2导电层,得到带导电层(第1导电层及第2导电层)的表面保护膜。接着,从第2导电层表面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接地处理。
接着,对相位差膜、偏光膜a及带导电层的表面保护膜,一边在偏光膜a上喷水,一边在偏光膜a的一个面上贴合相位差膜,在另一个面上贴合带导电层的表面保护膜,得到光学叠层体。需要说明的是,贴合时,使带导电层的表面保护膜的第2导电层侧面向偏光膜侧而进行。
[比较例1]
将实施例2的表面保护膜变更为隔着厚度5μm的粘接层(a)贴合有三醋酸纤维素膜(Konica minolta公司制、KC4UA、40μm)、环烯烃膜(JRS公司制、Alton、延迟值100nm、膜厚28微米)、玻璃盖片(康宁制Gorilla Glass、0.5mm)的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制作光学叠层体。
[比较例2]
在偏光膜a上通过水贴合而贴合由上述制成的相位差膜,得到带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接着,在厚度5.7μm的双轴拉伸聚酯膜(东丽公司制、lumiler5N88、波长550nm的相位差为134.0nm的大致1/4波长相位差膜)上形成与实施例1同样的导电层,得到带导电层的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接着,在玻璃盖片(康宁制Gorilla Glass、0.5mm)的一个面上隔着厚度5μm的粘接层(a)贴合带相位差膜的偏光膜a的偏光膜侧的面,进一步在玻璃盖片的另一个面上隔着厚度5μm的粘接层(a)贴合带导电层的光学各向异性基体材料的基体材料侧的面,制作光学叠层体。
[比较例3]
在比较例2的光学叠层体的导电层(第1导电层)上形成实施例2的第2导电层,除此之外,与比较例2同样地操作,制作光学叠层体。
[比较例4]
除不形成导电层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光学叠层体。
[比较例5]
将实施例1的表面保护膜的厚度5.7μm的聚酯膜变更为厚度23μm的非光学各向异性聚酯膜(三菱树脂公司制、T600E25N),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光学叠层体。
[比较例6]
将实施例1的表面保护膜的厚度5.7μm的聚酯膜变更为厚度100μm的非光学各向异性聚酯膜(东洋纺织公司制、Cosmoshine A430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光学叠层体。
由表1得知:就实施例1~11的光学叠层体而言,虽然厚度均薄至350μm以下,但是,可以防止虹斑及液晶的白浊,且表面电阻率的经时稳定性、内嵌式触摸面板的操作性及铅笔硬度均优异。

Claims (20)

1.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是依次具有相位差板、偏光膜及表面保护膜,且还具有导电层而成的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扰乱从所述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异性,该光学叠层体的厚度为90~45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膜在基体材料上具有固化层,所述基体材料具有扰乱从所述偏光膜射出的直线偏振光的光学各向异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基体材料为延迟值3000~30000nm的塑料膜、或1/4波长相位差的塑料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基体材料是由1/4波长相位差的塑料膜和光学各向同性膜贴合而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1/4波长相位差的塑料膜为厚度4~15μm的双轴拉伸聚酯膜。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在所述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基体材料的两面具有所述固化层。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固化层是由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8~2.0×109Ω/□。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导电层为第1导电层和第2导电层的两层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第1导电层含有金属微粒或金属氧化物微粒,所述第2导电层含有导通微粒。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在所述相位差板的与所述偏光膜相反侧的面上具有所述导电层。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是从所述导电层表面进行接地处理而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偏光膜为经过拉伸的聚乙烯醇膜。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相位差板在树脂膜上具有包含折射率各向异性材料的层。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相位差板、所述偏光膜、所述表面保护膜及所述导电层不使用粘接层而彼此叠层一体化。
16.如权利要求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基体材料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相位差板的厚度为25~60μm,所述偏光膜的厚度为2~30μm,所述表面保护膜的厚度为60~350μm,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1~10μm。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其中,所述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为静电容式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
19.一种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其是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上贴合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叠层体的以偏光膜为基准与表面保护膜相反侧的面而成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在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内从光学叠层体的导电层表面进行接地处理而成的。
CN201380055006.2A 2012-10-29 2013-10-25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737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8255 2012-10-29
JP2012-238255 2012-10-29
JP2013-091068 2013-04-24
JP2013091068A JP6136526B2 (ja) 2012-10-29 2013-04-24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液晶素子の前面用の光学積層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型液晶表示装置
PCT/JP2013/079039 WO2014069378A1 (ja) 2012-10-29 2013-10-25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液晶素子の前面用の光学積層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型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7045A true CN104737045A (zh) 2015-06-24
CN104737045B CN104737045B (zh) 2018-05-29

Family

ID=50627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5006.2A Active CN104737045B (zh) 2012-10-29 2013-10-25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80419B2 (zh)
JP (1) JP6136526B2 (zh)
KR (1) KR102038372B1 (zh)
CN (1) CN104737045B (zh)
TW (1) TWI575264B (zh)
WO (1) WO2014069378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757A (zh) * 2015-02-26 2017-11-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设备
CN107735704A (zh) * 2015-07-22 2018-02-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具有透明粘合剂层及图案化的透明导电层的偏振膜叠层体、液晶面板及有机el面板
CN107831934A (zh) * 2016-09-16 2018-03-23 星电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结构和具有该光学层叠结构的触摸感测装置
CN109975907A (zh) * 2017-12-28 2019-07-05 鼎茂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电功能的光学膜
CN110462499A (zh) * 2017-03-28 2019-11-1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462497A (zh) * 2017-03-28 2019-11-1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476093A (zh) * 2017-03-28 2019-11-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内嵌型液晶面板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609349A (zh) * 2018-06-14 2019-12-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1417879A (zh) * 2017-11-30 2020-07-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各向异性膜
CN111727178A (zh) * 2018-02-16 2020-09-29 Agc株式会社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12639551A (zh) * 2018-09-04 2021-04-09 株式会社Lg化学 透射率可变装置
CN113613881A (zh) * 2019-03-29 2021-11-05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学层合体
US11216127B2 (en) 2017-03-28 2022-01-0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In-cell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1881A1 (ja) * 2014-08-29 2016-03-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光学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5974075B2 (ja) * 2014-12-26 2016-08-23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CN104530284B (zh) * 2015-01-27 2016-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液晶膜层、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6431424B2 (ja) * 2015-03-27 2018-1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抗菌層付き基材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ム
JP6483811B2 (ja) * 2015-04-13 2019-03-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基材フィルム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用センサー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
JPWO2016208716A1 (ja) * 2015-06-26 2018-04-12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US20180373091A1 (en) * 2015-08-03 2018-12-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panel
JP6777384B2 (ja) * 2015-09-30 2020-10-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セル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913435B2 (ja) * 2015-09-30 2021-08-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セル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830313B2 (ja) * 2015-09-30 2021-02-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セル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7101119A (ja) * 2015-11-30 2017-06-0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6950535B2 (ja) * 2016-02-09 2021-10-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前面板、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CN105807359B (zh) * 2016-05-30 2017-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偏光层、圆偏光层、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022060A (ja) * 2016-08-04 2018-02-08 東洋紡株式会社 長尺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エレクトレット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KR102608760B1 (ko) * 2017-03-28 2023-12-0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점착제층을 구비한 편광 필름, 인셀형 액정 패널용 점착제층을 구비한 편광 필름, 인셀형 액정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9725378B (zh) * 2018-02-13 202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膜、切割保护膜的方法和装置
JP6793781B2 (ja) * 2019-06-18 2020-1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画像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
JP6806848B2 (ja) * 2019-06-18 2021-01-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画像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
JP7335863B2 (ja) * 2019-06-18 2023-08-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画像表示機能付きミラー
JP7416282B2 (ja) * 2021-01-25 2024-01-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配向性を有する熱硬化性液晶組成物、配向膜兼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位相差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7364A1 (en) * 2002-07-15 2004-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ner type touch panel,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unit
CN1550796A (zh) * 2003-03-28 2004-12-01 ס�ѻ�ѧ��ҵ��ʽ���� 具有相位延迟器的偏振膜片和包括该偏振膜片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601335A (zh) * 2003-09-25 2005-03-30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618032A (zh) * 2002-01-17 2005-05-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包括线性偏振薄膜和相延迟器的偏振片
US20050237440A1 (en) * 2004-03-16 2005-10-27 Vision-Ease Lens Method and device to enhance the readability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rough polarized lenses
CN101128753A (zh) * 2005-02-22 2008-02-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该薄膜的偏振片、液晶、以及使用该偏振片的显示装置
CN101189295A (zh) * 2005-06-08 2008-05-28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酯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21262A (zh) * 2006-09-08 2008-07-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
CN101680990A (zh) * 2007-06-01 2010-03-24 帝人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叠层偏振光膜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10242027A1 (en) * 2010-04-02 2011-10-06 Arolltech Co., Ltd. Display with in-cell touch sensor
CN102272814A (zh) * 2009-05-15 2011-12-0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2385182A (zh) * 2010-08-19 2012-03-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内置触摸屏的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6749B2 (ja) * 1997-06-25 2008-06-25 三菱化学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板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TWI274662B (en) 2002-03-29 2007-03-01 Toray Industries Laminated film, filter for display and display
KR101202227B1 (ko) * 2004-03-25 2012-11-16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필름 및 광학 보상 필름, 편광판 및 그것을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JP4725840B2 (ja) * 2004-06-15 2011-07-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US20070247710A1 (en) * 2004-06-15 2007-10-25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static Laminated Body and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US20070091218A1 (en) * 2005-10-25 2007-04-26 Chin-Hai Hua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including the same
JP5051690B2 (ja) 2007-01-30 2012-10-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入力機能付表示装置
JP2009169400A (ja) 2007-12-18 2009-07-30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079715B2 (ja) * 2009-01-16 2012-11-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10012845A1 (en) * 2009-07-20 2011-01-20 Rothkopf Fletcher R Touch sensor structures for displays
CN102033347B (zh) 2009-09-30 2012-12-1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032A (zh) * 2002-01-17 2005-05-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包括线性偏振薄膜和相延迟器的偏振片
US20040017364A1 (en) * 2002-07-15 2004-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ner type touch panel,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unit
CN1550796A (zh) * 2003-03-28 2004-12-01 ס�ѻ�ѧ��ҵ��ʽ���� 具有相位延迟器的偏振膜片和包括该偏振膜片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601335A (zh) * 2003-09-25 2005-03-30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237440A1 (en) * 2004-03-16 2005-10-27 Vision-Ease Lens Method and device to enhance the readability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rough polarized lenses
CN101128753A (zh) * 2005-02-22 2008-02-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该薄膜的偏振片、液晶、以及使用该偏振片的显示装置
CN101189295A (zh) * 2005-06-08 2008-05-28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酯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21262A (zh) * 2006-09-08 2008-07-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
CN101680990A (zh) * 2007-06-01 2010-03-24 帝人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叠层偏振光膜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72814A (zh) * 2009-05-15 2011-12-0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20110242027A1 (en) * 2010-04-02 2011-10-06 Arolltech Co., Ltd. Display with in-cell touch sensor
CN102385182A (zh) * 2010-08-19 2012-03-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内置触摸屏的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7757B (zh) * 2015-02-26 2020-03-1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设备
CN107407757A (zh) * 2015-02-26 2017-11-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设备
CN107735704A (zh) * 2015-07-22 2018-02-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具有透明粘合剂层及图案化的透明导电层的偏振膜叠层体、液晶面板及有机el面板
CN107735704B (zh) * 2015-07-22 2020-06-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具有透明粘合剂层及图案化的透明导电层的偏振膜叠层体、液晶面板及有机el面板
US10626304B2 (en) 2015-07-22 2020-04-2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film laminate comprising transparent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and patterned transparent electroconductive layer,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organic EL panel
CN107831934A (zh) * 2016-09-16 2018-03-23 星电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结构和具有该光学层叠结构的触摸感测装置
CN110462499A (zh) * 2017-03-28 2019-11-1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476093A (zh) * 2017-03-28 2019-11-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内嵌型液晶面板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462497A (zh) * 2017-03-28 2019-11-1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216127B2 (en) 2017-03-28 2022-01-0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In-cell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256129B2 (en) 2017-03-28 2022-02-22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In-cell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1417879A (zh) * 2017-11-30 2020-07-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各向异性膜
CN109975907A (zh) * 2017-12-28 2019-07-05 鼎茂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导电功能的光学膜
CN111727178A (zh) * 2018-02-16 2020-09-29 Agc株式会社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11727178B (zh) * 2018-02-16 2023-08-22 Agc株式会社 玻璃盖片和内嵌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10609349A (zh) * 2018-06-14 2019-12-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2639551A (zh) * 2018-09-04 2021-04-09 株式会社Lg化学 透射率可变装置
CN112639551B (zh) * 2018-09-04 2022-07-05 株式会社Lg化学 透射率可变装置
CN113613881A (zh) * 2019-03-29 2021-11-05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学层合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80419B2 (en) 2018-01-30
WO2014069378A1 (ja) 2014-05-08
CN104737045B (zh) 2018-05-29
JP6136526B2 (ja) 2017-05-31
TW201423173A (zh) 2014-06-16
TWI575264B (zh) 2017-03-21
KR102038372B1 (ko) 2019-10-31
US20150301385A1 (en) 2015-10-22
JP2014112184A (ja) 2014-06-19
KR20150079608A (ko)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7045A (zh)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04737043A (zh) 内嵌式触摸面板液晶元件的前面用光学叠层体及使用其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液晶显示装置
JP7056701B2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前面板、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CN104927691B (zh) 带粘合剂的树脂膜及使用其的光学层叠体
CN103562760A (zh) 复合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JP6127447B2 (ja) 光学積層体、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表示素子の前面板、表示装置、抵抗膜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CN101344608A (zh) 偏振板及光学部件
JP632465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7405165B2 (ja)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715683B (zh) 複合偏光板及包括該複合偏光板之顯示裝置
JP6508169B2 (ja)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液晶素子の前面用の光学積層体及び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KR20230002535A (ko) 편광판 및 광학 기능층 부착 편광판
JP2014089269A (ja)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液晶素子の前面用の光学積層体及び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6873068B (zh) 偏振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4302936B (zh)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层叠体的光学显示面板
JP6874406B2 (ja) 光学積層体、これを有する前面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781308B1 (ko) 편광판 세트 및 액정 패널
CN106873069B (zh) 偏振板和液晶面板
CN116004134A (zh) 层叠体和显示装置
CN114746781A (zh) 偏光板及偏光板卷
KR20180043739A (ko) 편광자 보호 필름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