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5530A - 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5530A
CN111465530A CN201880080679.6A CN201880080679A CN111465530A CN 111465530 A CN111465530 A CN 111465530A CN 201880080679 A CN201880080679 A CN 201880080679A CN 111465530 A CN111465530 A CN 111465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ody
bag
cushion
sea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06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5530B (zh
Inventor
高桥佳之
米泽泰辅
津川由纪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ke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65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5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4Hydro-pneumatic adjustments of the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4/12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29C44/1266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the preformed part being completely encapsulated, e.g. for packaging purposes or as reinfor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 B60N2/525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using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5891Seat cover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ufacturing seat cove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2Attachment or adjust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8SADDLERY; UPHOLSTERY
    • B68GMETHODS, EQUIPMENT, OR MACHINES FOR USE IN UPHOLSTERING; UPHOLSTER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8G7/00Making uphols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5/00Use of PU, i.e.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4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ellular or poro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05Body finish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58Upholstery or cushions, e.g. vehicle upholstery or interior pad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71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座椅垫(2)具有内置袋的垫部(250),该内置袋的垫部(250)具有发泡体(240)以及配置于所述发泡体(240)的内部的袋体(230)。

Description

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 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在车辆行驶中车辆用座椅的落座者感觉到的振动的特性发生变化的方法,存在如下方法:使设置在座椅垫的缓冲垫的背侧的底板框架(日文:パンフレーム)的透气窗的开口部面积发生变化,由此使缓冲垫的透气性发生变化(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方法,能够通过提高透气性来提高振动传递率(共振倍率),并且能够通过降低透气性来降低振动传递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119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不能改变表示使缓冲垫缓缓地压缩时的特性的压缩挠曲曲线(以下,也称为“静态波形”。),进而,不能改变落座者落座时感觉到的落座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构成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垫的振动传递率和落座感这两者发生变化的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座椅垫具有内置袋的垫部,该内置袋的垫部具有发泡体以及配置于所述发泡体的内部的袋体。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具有上述座椅垫、以及与所述袋体连接以便能够向所述袋体的内部供给流体的泵。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是上述车辆用座椅中的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对所述泵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座椅垫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上述座椅垫的座椅垫的制造方法,
所述内置袋的垫部经由以下工序来制造:袋体安装工序,在该袋体安装工序中,将设置在所述袋体的被保持部保持于设置在模具的保持部,从而将所述袋体定位并且安装于所述模具;注入工序,在该注入工序中,向安装有所述袋体的所述模具注入发泡性材料;以及发泡工序,在该发泡工序中,使所述模具内的所述发泡性材料发泡,所述袋体安装工序中的所述袋体被约束为所述袋体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使构成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垫的振动传递率和落座感这两者发生变化的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座椅的沿着图1的A-A线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座椅垫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袋体的立体图,图4的(a)示出了袋体处于压扁的状态时的情形,图4的(b)示出了袋体处于膨胀的状态时的情形。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9的(a)~图9的(g)分别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第10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1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实施例1的实验结果而得到的动态波形的图。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实施例1的实验结果而得到的静态波形的图。
图1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比较例1、比较例2的实验结果而得到的静态波形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车辆用座椅的沿着图13的A-A线的纵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垫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6A是表示图15的袋体处于未膨胀的状态时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16B是表示图15的袋体处于膨胀的状态时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17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其1)的图。
图17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其2)的图。
图17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动作(其3)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垫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模具的概略构造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在图18的上模安装有袋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3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5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3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6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3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7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3E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8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3F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9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3G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0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图。
图2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座椅垫的实施例2的实验结果而得到的动态波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能够用于任意种类的车辆,但特别是能够适合用于对舒适性的要求较高的乘用车、产生较大的振动的卡车、公共汽车、建筑车辆等大型车。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例示说明本发明的座椅垫、车辆用座椅、以及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对通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实施方式的各例(图1~图9)的车辆用座椅均相当于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本实施方式的各例(图1~图9)所示的座椅垫相当于本发明的座椅垫。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图6)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相当于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图2是图1的车辆用座椅1的沿着A-A线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具有座椅垫2、覆盖座椅垫2的表侧(落座者侧)的罩构件13、在座椅垫2的背侧自下方对座椅垫2进行支承的底板框架6、泵270、以及第1阀V。本例的座椅垫2具有用于供落座者落座的缓冲垫2a以及用于对落座者的后背进行支承的靠背垫2b。
罩构件13例如由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布等)构成。
为了方便,在图1中,以实线示出了罩构件13,以虚线示出了座椅垫2,但在图2中,以虚线示出了罩构件13,以实线示出了座椅垫2。
在本说明书中,如各附图所标记的那样,将自落座于车辆用座椅1的落座者观察时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各方向分别简称为“上”、“下”、“左”、“右”、“前”、“后”等。
以下,对座椅垫2中的不是靠背垫2b而是缓冲垫2a进行说明。因此,有时将缓冲垫2a简称为“座椅垫2”。
座椅垫2的缓冲垫2a具有构成为承载落座者的臀部以及大腿部的主垫部21、以及位于主垫部21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垫部22。主垫部21具有构成为承载落座者的臀部的臀下部21h、以及相对于臀下部21h位于前方并构成为承载落座者的大腿部的腿下部21t。
图1的A-A线通过臀下部21h。
在图2的例子中,主垫部21和侧垫部22分体地构成。
但是,主垫部21和侧垫部22也可以在局部或全部一体地构成(一体成形)。
图3示出了图2的座椅垫2中的仅主垫部21,并且也一并示出了车辆用座椅1所具备的泵270以及第1阀V。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座椅垫2具有内置袋的垫部250作为主垫部21的构成要素。内置袋的垫部250具有由发泡体形成的外侧发泡体240(发泡体)、以及配置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的袋体230。
构成座椅垫2中的除内置袋的垫部250以外的部分的材料优选为发泡体,更优选为弹性树脂发泡体,特别优选为聚氨酯泡沫。
作为构成外侧发泡体240的发泡体的材料,也优选为弹性树脂发泡体,特别优选为聚氨酯泡沫。构成外侧发泡体240的发泡体的材料既可以与构成座椅垫2中的除内置袋的垫部250以外的部分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袋体230由非伸缩性的材料构成。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非伸缩性的材料”并不限定为完全不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也包括伸缩性较小的材料。
具体而言,构成袋体230的“非伸缩性的材料”的根据JIS K7161测定的10N时的伸长率可以是8%以下,特别是6%以下。
在此,所谓的“根据JIS K7161测定的10N时的伸长率”是指除了以下所述的试验片的尺寸以及试验条件以外,根据JIS K7161,在使用伸长计而使10N的拉伸力作用于试验片的情况下通过将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除以标线间距离并乘以100而得到的伸长率(拉伸应变)(%)。在此,使用岛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精密万能试验机(日文:オートグラフ)AGS-1kN作为伸长计。将试验片设为80mm(拉伸方向上的长度)×40mm×0.26mm(厚度)的矩形板形状。关于试验条件,将作用拉伸力之前的标线间距离设为50mm,将拉伸速度设为10mm/min,在卡定的状态下实施行程以及载荷复位而开始试验。
另外,构成袋体230的材料优选具有挠性且不具有透气性。
作为形成袋体230的非伸缩性的材料,例如优选橡胶材料、合成树脂、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图4仅示出了图2以及图3的例子的袋体230。由于袋体230如上所述由非伸缩性的材料构成,因此袋体230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面积与袋体230处于收缩状态(图4的(a))还是膨胀状态(图4的(b))无关,始终大致恒定。即,当从流体未进入袋体230的内部的状态(图4的(a))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时,袋体230持续膨胀直到袋体230的内部体积达到预定的最大内部体积VMAX为止,但是在达到该最大内部体积VMAX之后,仅袋体230的内压上升,而袋体230几乎不会进一步发生膨胀,袋体230的形状以及大小大致或者完全得以维持(图4的(b))。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空气作为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的流体,但优选使用水、盐水等作为非压缩性流体的液体,特别优选使用散热器用冷却液、乙二醇、硅油等由各种防冻液形成的液体。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泵270与袋体230连接,以便能够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由此,能够简单地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在本例中,泵270的排出口(未图示)经由配管160而与袋体230的开口232连接,由此,泵270设为能够经由配管160以及开口232而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泵270的吸入口(未图示)例如配置于座椅垫2的外部。
此外,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袋体230的开口232配置于袋体230的底面,但袋体230的开口232也可以配置于袋体230的侧面或上表面。
在本例中,泵270为手动式。但是,泵270也可以是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的泵。
此外,通过设置泵270,能够简单地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因此较好。但是,也可以没有泵270。
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在袋体230的开口232与泵270之间的配管160设有第1阀V。在本例中,第1阀V由止回阀构成,该止回阀构成为仅允许流体自泵270朝向袋体230通过。由此,在自泵270向袋体230供给流体的期间,第1阀V成为打开状态,但当停止泵270时,第1阀V自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由此能够阻止流体自袋体230流出,进而,能够维持袋体230的膨胀状态。
在本例中,由止回阀构成的第1阀V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对仅允许流体自泵270朝向袋体230通过这样的止回功能的工作以及解除进行切换。在该情况下,第1阀V的止回功能的切换既可以手动操作,或者,也可以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通过设为能够对止回功能的工作以及解除进行切换,例如,在落座者落座时或车体的发动机启动时,能够使止回功能进行工作,在发动机停止时,能够解除止回功能而使第1阀V处于打开状态。
第1阀V也可以由构成为能够对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构成来代替止回阀。在该情况下,第1阀V的开闭优选借助连杆机构等以与泵270的动作联动的方式机械性地切换,或利用后述控制部15以与泵270的动作联动的方式进行切换。即,可以是,在自泵270向袋体230供给流体的期间,第1阀V处于打开状态,在停止泵270时,第1阀V自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但是,作为第1阀V,在如本例那样由止回阀构成的情况下,不需要操作、控制,因此较好。
像这样,在本例中,由于车辆用座椅1具有第1阀V,因此一旦向袋体230供给了流体之后,如上所述,通过将第1阀V自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能够阻止流体自袋体230流出,进而,即使不使泵270进一步工作,也能够维持袋体230的膨胀状态。
但是,车辆用座椅1也可以不具有第1阀V。
作为使供给到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排出而使袋体230收缩的方法,可以使用任意方法。
例如,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在袋体230的开口232与第1阀V之间的配管160设置切换阀(第2阀),该切换阀(第2阀)构成为能够切换使袋体230的开口232和第1阀V连通的供给状态、以及使袋体230的开口232和流体排出口(例如大气开放口)连通的排出状态。在该情况下,在使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排出时,将切换阀(第2阀)设为排出状态,而在除此以外时,将切换阀(第2阀)设为供给状态即可。在该情况下,由切换阀构成的第2阀的切换既可以手动操作,或者,也可以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
或者,也可以在袋体230连结泵270侧的配管160之外的排出用配管,并且在该排出用配管设置构成为能够对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第2阀)。在该情况下,在使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排出时,将开闭阀(第2阀)设为打开状态,而在除此以外时,将开闭阀(第2阀)设为关闭状态即可。在该情况下,由开闭阀构成的第2阀的开闭既可以手动操作,或者,也可以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
或者,在第1阀V由构成为能够对止回功能的工作以及解除进行切换的止回阀或开闭阀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在将第1阀V设为打开状态的基础上,经由停止的泵270的吸入口等而进行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的排出。在该情况下,第1阀V的切换既可以手动操作,或者,也可以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
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说明图2以及图3的例子的动作例的附图。如上所述,在本例中,泵270为手动式,第1阀V为止回阀。
在图5的(a)中,未对座椅垫2施加载荷,泵270停止,袋体230处于收缩状态。其后,当由操作者(例如欲落座的人)使泵270进行工作时(图5的(b)),自泵270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空气。随之,袋体230逐渐膨胀并且外侧发泡体240的上表面逐渐隆起。在此期间,第1阀V成为打开状态。然后,当停止泵270时,第1阀V成为关闭状态。由此,阻止空气自袋体230向泵270侧流出,维持袋体230的膨胀状态。操作者例如在观察缓冲垫2a的上表面的隆起状态的同时操作泵270来反复进行空气向袋体230内的供给、或者利用上述的任意的方法使空气自袋体230排出,从而适当地调整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其后,当落座者P落座于座椅垫2并且发动机启动而施加来自车体侧的振动时,落座者P也上下振动(图5的(c))。在此期间,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外侧发泡体240在上下方向上反复压缩、复原,并且袋体230在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其后,当利用上述的任意的方法将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排出时,袋体230返回至收缩状态。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首先,能够使座椅垫的缓冲垫2a的振动传递率(共振倍率)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缓冲垫的振动传递率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激振时的缓冲垫的阻尼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配置袋体230来构成内置袋的垫部250,能够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空气。由此,通过使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发生变化,能够使激振时的袋体230自身的动作、袋体230与外侧发泡体240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进而,能够使激振时的内置袋的垫部250的阻尼性能发生变化,其结果,能够使内置袋的垫部250的振动传递率发生变化进而能够使缓冲垫2a的振动传递率发生变化。具体而言,若增大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则能够提高内置袋的垫部250的振动传递率进而能够提高缓冲垫2a的振动传递率,进而,在激振时(特别是输入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动时),缓冲垫2a会更大程度反弹。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内置袋的垫部250的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发生变化,不仅能够改变座椅垫的振动传递率进而能够改变振动波形(动态波形),也能够改变使缓冲垫缓缓压缩时的特性即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由此,能够使落座者落座时感觉到的落座感发生变化。例如,通过对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进行调整,能够设为这样的落座感:在落座者落座时,落座者最初会感觉更加柔软而后会感觉更硬。
如上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构成车辆用座椅1的座椅垫2的振动传递率和落座感这两者发生变化。
此外,如专利文献1那样,根据对设置在座椅垫的缓冲垫的背侧的底板框架的透气窗的开口部面积进行调整的方法,如上所述,通过使底板框架的透气窗的开口部面积发生变化,能够使振动传递率发生变化,但是不能使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发生变化进而不能使落座感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在如激振时那样缓冲垫被快速压缩的情况下底板框架的透气窗处的空气的出入会对缓冲垫产生影响,但是在如落座时那样缓冲垫被缓缓压缩的情况下底板框架的透气窗处的空气的出入不会对缓冲垫产生影响。
再者,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内置袋的垫部250的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发生变化,也能够设为,使座椅垫的振动传递率发生变化,并且也使座椅垫的共振频率几乎不发生变化。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几乎不改变车辆用座椅1的座椅垫2的共振频率的情况下单独地改变座椅垫2的振动传递率。因此,容易进行座椅垫2的振动传递率的调整。例如,能够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对振动传递率进行调整,并且利用其他方法另外单独地对共振频率进行调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袋体230由非伸缩性的材料构成,因此还具有容易进行袋体230的内压管理的优点。
假设在袋体230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在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的期间,袋体230有可能在持续膨胀之后发生破裂。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袋体230由非伸缩性的材料构成,因此在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的期间,虽然袋体230持续膨胀直到袋体230的内部体积达到上述的最大内部体积VMAX为止,但是此后,袋体230的膨胀停止而内压较大程度上升,难以进一步进行流体的供给。因此,能够简单地把握袋体230被最大限度地填充的状况,因此容易避免袋体230的破裂。
此外,重要的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袋体230配置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换言之,利用外侧发泡体240覆盖袋体230的外表面的大致整体。假设在袋体230不配置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而仅粘贴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底面或上表面的情况下,即使改变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袋体230也几乎不能对外侧发泡体240的动作产生影响。因此,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几乎不发生变化。
构成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外侧发泡体240和袋体230优选一体成形。即,优选的是,在注射成形外侧发泡体240时,在将袋体230嵌入于模具内的状态下向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成形外侧发泡体240。
由此,即使在激振时、落座时等外侧发泡体240以及袋体230动作,也能够有效地维持外侧发泡体240与袋体230的周围密合的状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假设在通过在预先单独成形的外侧发泡体240形成切口等并且在其中收纳袋体230来构成内置袋的垫部250的情况下,在激振时、落座时等,在外侧发泡体240以及袋体230动作的期间,有可能会在外侧发泡体240与袋体230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并不能那么有效地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图6是与图3对应的图,示出了车辆用座椅1的第1变形例。
在图6的例子中,在车辆用座椅1还具有接收操作者的手动的操作的操作部17以及控制部15的方面与图3的例子的不同。
控制部15构成为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而能够进行使泵270启动(ON)以及停止(OFF)的控制。作为上述“来自外部的信号”,例如可以使用对操作部17进行手动操作时来自操作部17的输出、来自发动机侧的传感器的输出、和/或在泵270侧设置压力传感器等传感器的情况下来自泵270侧的传感器的输出等任意的信号。
控制部15例如由ECU(Engine Control Unit,发动机控制单元)、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控制装置构成。控制部15也可以配置于泵270的外部和内部中的任一者。
控制部15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来自操作部17的输出、来自发动机侧的传感器的输出、来自泵270侧的传感器的输出等),能够进行泵270的供给压力的控制。
另外,控制部15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来自操作部17的输出、来自发动机侧的传感器的输出、来自泵270侧的传感器的输出等),还能够对第1阀V的切换进行控制。
另外,在车辆用座椅1具有上述排出用的第2阀(未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15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来自操作部17的输出、来自发动机侧的传感器的输出、来自泵270侧的传感器的输出等),还能够对第2阀的切换进行控制。
根据本例,由于操作者能够通过控制部15对泵270进行操作,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量的调整。另外,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操作泵27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并不限定于如图2的例子那样由1个内置袋的垫部250构成座椅垫2的主垫部21的整体的情况。座椅垫2的主垫部21也可以具有多个内置袋的垫部250。另外,也可以使主垫部21的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的局部由内置袋的垫部250构成,而使其他部分由未内置袋体230的通常的发泡体构成。另外,也可以是,不仅座椅垫2的主垫部21,而且使侧垫部22的局部或全部由1个或多个内置袋的垫部250构成。另外,在俯视缓冲垫2a时(自上方观察时),多个内置袋的垫部250也可以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例如: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图7、图8分别示出了第2变形例、第3变形例,是与图2对应的附图。
在本说明书说明的各例中,也可以如图7所示的第2变形例那样,主垫部21与左右一对侧垫部22一体地构成。在该情况下,内置袋的垫部250构成缓冲垫2a的整体,外侧发泡体240由构成主垫部21的发泡体和构成一对侧垫部22的发泡体这两者形成。
或者,在本说明书说明的各例中,也可以如图8所示的第3变形例那样,主垫部21具有内置袋的垫部250以及覆盖该内置袋的垫部250的上侧的覆盖部21a,主垫部21的覆盖部21a与左右一对侧垫部22一体地构成。在该情况下,在制造座椅垫时,内置袋的垫部250在座椅垫2的缓冲垫2a的背侧自背侧收纳于由主垫部21的覆盖部21a与一对侧垫部22划分出的凹部23的内部。
优选的是,袋体230的至少局部位于缓冲垫2a的上表面中的被施加来自落座者的载荷的部分的正下方。
具体而言,优选的是,袋体230的至少局部配置于缓冲垫2a的主垫部21(臀下部21h和/或腿下部21t)的内部,特别优选的是,配置于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的内部。
由此,能够更有效地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如图2的例子那样,袋体230的整体配置于缓冲垫2a的主垫部21的内部。
图2~图4的例子中的袋体230的膨胀状态下的形状是在从上方观察时成为大致正方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但是,袋体230的膨胀状态下的三维形状也可以是任意形状。
在将袋体230的最大内部体积VMAX认为一定的情况下,即使袋体230的膨胀状态下的形状发生变化,也能够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得到上述效果(能够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此外,袋体230在外侧发泡体240内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为如图2那样外侧发泡体240内的厚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也可以是外侧发泡体240内的偏向厚度方向上的上表面侧或底面侧的位置。
在将外侧发泡体240的厚度、袋体230的最大内部体积VMAX认为一定的情况下,即使袋体230在外侧发泡体240内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发生变化,也能够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得到上述效果(能够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图9的(a)~图9的(g)分别示出了在第4变形例~第10变形例中自上方观察缓冲垫2a的情形,用于例示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膨胀状态下的形状以及配置。
在图9的(a)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袋体230仅配置于主垫部21内,在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和腿下部21t这两者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在图9的(b)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袋体230仅配置于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内。
在图9的(c)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袋体230配置于不仅包括主垫部21还包括侧垫部22的缓冲垫2a的整体范围内。
在图9的(d)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数字8字型。袋体230在左右具有两个由上下贯通的孔或向下侧凹陷的凹坑构成的凹部230a。袋体230仅配置于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内。根据本例,由于落座者落座时能够将自身的一对坐骨收纳在这两个凹部230a内,因此能够提高落座者的乘坐舒适度,另外,也能够优化落座者的姿势。
在图9的(e)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环状。袋体230具有1个由上下贯通的孔或向下侧凹陷的凹坑构成的凹部230a。袋体230仅配置于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内。根据本例,由于落座者落座时能够将自身的一对坐骨收纳在该凹部230a内,因此能够提高落座者的乘坐舒适度,另外,也能够优化落座者的姿势。
在图9的(f)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字母U字型。袋体230具有1个由上下贯通的孔或向下侧凹陷的凹坑构成的凹部230a。该凹部230a配置于袋体230的后侧部分,其后端开放。袋体230配置于不仅包括主垫部21还包括侧垫部22的缓冲垫2a的整体范围内。根据本例,由于落座者落座时能够将自身的一对坐骨收纳在该凹部230a内,因此能够提高落座者的乘坐舒适度,另外,也能够优化落座者的姿势。
在图9的(g)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字母U字型(与图9的(f)的例子相比,也可以称为倒字母U字型)。袋体230具有1个由上下贯通的孔或向下侧凹陷的凹坑构成的凹部230a。该凹部230a配置于袋体230的前侧部分,其前端开放。袋体230配置于不仅包括主垫部21还包括侧垫部22的缓冲垫2a的整体范围内。根据本例,也能够提高落座者的乘坐舒适度,另外,也能够优化落座者的姿势。
〔实施例、比较例〕
在此,参照图10~图12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实施例、比较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0示出了作为对本发明的座椅垫的实施例1进行了振动实验的结果而得到的振动波形(动态波形)。图11示出了作为对本发明的座椅垫的实施例1进行了压缩挠曲实验的结果而得到的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
如图3所示,实施例1的试验体是这样构成的:假定缓冲垫2a的主垫部21,制作内置袋的垫部250,在内置袋的垫部250连接泵270和第1阀V。内置袋的垫部250是通过一体成形外侧发泡体240和袋体230而构成的。将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外侧发泡体240的材料设为聚氨酯泡沫。将袋体230处于压扁的状态下的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尺寸(外侧发泡体240的尺寸)设为400mm×400mm×100mm。袋体230在上下、左右、前后的各方向上配置在外侧发泡体240的大致中心。内置袋的垫部250的袋体230由橡胶材料构成。袋体230的开口232配置在袋体230的侧面。另外,利用配管160连接袋体230的开口232和泵270的排出口。泵270为手动式。第1阀V为止回阀。在泵270与第1阀V之间的配管160设有排出用的第2阀。
在实施例1的振动试验中,在事先一边操作泵270、第2阀一边调整试验体的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的基础上,将试验体载置在假定底板框架6而构成的支承件上。然后,假定50kg的落座者落座了的状态,从上方放置50kg的由铁磨盘构成的加压件。在该状态下,在将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设为0ml的情况、设为80ml的情况、设为120ml的情况、设为160ml的情况的各个情况下,以频率1~10Hz、扫描时间5分钟实施了振动试验。其结果示于图10。
另外,在实施例1的压缩挠曲实验中,在将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设为0ml的情况、设为80ml的情况、设为120ml的情况的各个情况下,进行了压缩挠曲实验。其结果示于图11。
在图10所示的振动波形中,横轴为频率(Hz),纵轴为振动传递率。
由图10所示的将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设为0ml的情况下的波形X0、设为80ml的情况下的波形X1、设为120ml的情况下的波形X2、设为160ml的情况下的波形X3可知,随着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增多,振动传递率较大程度增加,与此相对,共振频率仅微增。具体而言,若比较设为空气量最少的空气量0ml的情况下的波形X0和设为空气量最多的空气量160ml的情况下的波形X3,则设为空气量160ml的情况与设为空气量0ml的情况相比,振动传递率提高了1.23,与此相对,共振频率仅提高了0.3Hz。
像这样,根据实施例1,通过进行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的调整,能够仅单独地调整振动传递率。
在图11所示的压缩挠曲曲线中,横轴为挠曲(mm),纵轴为载荷(N)。
由图11所示的将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设为0ml的情况下的波形Y0、设为80ml的情况下的波形Y1、设为120ml的情况下的波形Y2可知,与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增加相对应地,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也发生了变化。
像这样,根据实施例1,通过进行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的调整,也能够调整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进而也能够调整落座感。
<比较例1、比较例2>
图12示出了对本发明的座椅垫的比较例1、比较例2进行了压缩挠曲实验的结果。
比较例1、比较例2的试验体具有发泡体以及自下方对发泡体进行支承的底板框架。构成比较例1、比较例2的试验体的发泡体均未内置袋体230,材料设为聚氨酯泡沫,尺寸设为400mm×400mm×100mm。发泡体的聚氨酯泡沫的组成在比较例1、比较例2中相同。比较例1在底板框架具有透气窗,与此相对,比较例2在底板框架不具有透气窗。
在图12所示的压缩挠曲曲线中,横轴为挠曲(mm),纵轴为载荷(N)。
如图12所示,在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完全没有发生变化。
由图12的结果可知,即使使底板框架的透气窗的开口部面积发生变化,也不能使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发生变化进而也不能使落座感发生变化。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例示说明本发明的座椅垫以及车辆用座椅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对通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实施方式的各例的车辆用座椅均相当于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本实施方式的各例的座椅垫均相当于本发明的座椅垫。
图13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图14是图13的车辆用座椅1的沿着A-A线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垫2、覆盖座椅垫2的表侧(落座者侧)的罩构件13、在座椅垫2的背侧自下方对座椅垫2进行支承的底板框架6、泵270、以及第1阀V。本例的座椅垫2具有用于供落座者落座的缓冲垫2a以及用于对落座者的后背进行支承的靠背垫2b。
罩构件13例如由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布等)构成。
为了方便,在图13中,以实线示出了罩构件13,以虚线示出了座椅垫2,但在图14中,以虚线示出了罩构件13,以实线示出了座椅垫2。
在本说明书中,如各附图所标记的那样,将自落座于车辆用座椅1的落座者观察时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各方向分别简称为“上”、“下”、“左”、“右”、“前”、“后”等。
以下,对座椅垫2中的不是靠背垫2b而是缓冲垫2a进行说明。因此,有时将缓冲垫2a简称为“座椅垫2”。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垫2的缓冲垫2a具有构成为承载落座者的臀部以及大腿部的主垫部21、以及位于主垫部21的左右两侧的一对侧垫部22。主垫部21具有构成为承载落座者的臀部的臀下部21h、以及相对于臀下部21h位于前方并构成为承载落座者的大腿部的腿下部21t。
图13的A-A线通过臀下部21h。
在图14的例子中,主垫部21和侧垫部22分体地构成。
但是,主垫部21和侧垫部22也可以在局部或全部一体地构成(一体成形)。
图15示出了图14的座椅垫2中的仅主垫部21,并且也一并示出了车辆用座椅1所具备的泵270以及第1阀V。在图14以及图15的例子中,座椅垫2具有内置袋的垫部250作为主垫部21的构成要素。内置袋的垫部250具有由发泡体形成的外侧发泡体240(发泡体)、以及配置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的袋体230。
本实施方式的袋体230在将座椅垫2用作车辆用座椅垫的情况下配置于车辆的落座者的落座位置。袋体230在配置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的状态下以埋设状态配置于构成为承载落座者的臀部以及大腿部的主垫部21,该主垫部21成为上述落座者的落座位置。即,袋体230配置为位于落座者的至少臀下即可。
构成座椅垫2中的除内置袋的垫部250以外的部分的材料优选为发泡体,更优选为弹性树脂发泡体,特别优选为聚氨酯泡沫。
作为构成外侧发泡体240的发泡体的材料,也优选为弹性树脂发泡体,特别优选为聚氨酯泡沫。构成外侧发泡体240的发泡体的材料既可以与构成座椅垫2中的除内置袋的垫部250以外的部分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袋体230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伸缩性的材料”,是指例如如橡胶那样体积根据内压(空气量)而发生变化的具有伸缩功能的材料。
具体而言,构成袋体230的“伸缩性的材料”的根据JIS标准:JIS K7161测定的10N时的伸长率可以是6%以上,特别是8%以上。
在此,所谓的“根据JIS K7161测定的10N时的伸长率”是指除了以下所述的试验片的尺寸以及试验条件以外,根据JIS K7161,在使用伸长计而使10N的拉伸力作用于试验片的情况下通过将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除以标线间距离并乘以100而得到的伸长率(拉伸应变)(%)。在此,使用岛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精密万能试验机AGS-1kN作为伸长计。将试验片设为80mm(拉伸方向上的长度)×40mm×0.26mm(厚度)的矩形板形状。关于试验条件,将作用拉伸力之前的标线间距离设为50mm,将拉伸速度设为10mm/min,在卡定的状态下实施行程以及载荷复位而开始试验。
另外,构成袋体230的材料优选具有挠性且不具有透气性。
作为构成袋体230的材料,例如优选为合成树脂或橡胶材料,作为具体的例子存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树脂膜,但特别优选为橡胶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袋体230,例如使用自行车用轮胎所使用的内胎,将该内胎以弯折而成为俯视字母U字形状的方式配置在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袋体230的状态并不限定于俯视字母U字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俯视圆形形状、其他形状。
该袋体23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内胎)被约束为袋体230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的袋体230通过向袋体230内部供给流体(例如空气)而发生膨胀,例如如橡胶那样体积根据内压(空气量)而发生变化,但是为了使袋体230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即,为了抑制袋体230的内压上升时的形状变化,对袋体230进行了约束。
在本实施方式中,袋体230膨胀到内置袋的垫部250整体的厚度的1%~80%的厚度。在袋体230发生膨胀时,袋体230被约束为作为内置袋的垫部250整体的厚度的内置袋的垫部250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的优选1%~70%的厚度,特别优选1%~60%的厚度。
作为袋体230的体积被约束为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的袋体230安装有非拉伸性的约束体300,该约束体300对袋体230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外周面)进行约束,以使袋体230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约束体300例如使用玻璃布胶带,该玻璃布胶带使用玻璃布基材形成为具有粘合性的胶带状,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袋体230的内胎的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部位),例如在与内胎长度方向正交的周向上卷绕该玻璃布胶带。通过卷绕作为约束体300的玻璃布胶带,由此,即使作为袋体230的内胎的局部(没有玻璃布胶带的部分)发生膨胀,作为袋体230的内胎整体上也被约束为不会膨胀为一定体积以上。此外,约束体300的卷绕部位不限定于内胎的多个部位(局部约束),例如,既可以是一处或全部全长(整面约束),另外,也可以是内胎的外周面的整面或局部。
作为约束体300,需要具有难以拉伸、几乎不拉伸的高抗拉强度,此外,优选具有耐热性、耐温度变化并且不浸渍的约束体,若条件合适,也可以由除玻璃布胶带以外的树脂等形成。
图16A以及图16B仅示出了图14以及图15的例子的袋体230。由于袋体230如上所述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因此袋体230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的面积在袋体230处于未膨胀状态(参照图16A)的情况和处于膨胀状态(参照图16B)的情况下较大程度发生变化。即,当从流体未进入袋体230的内部的状态(参照图16A)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时,袋体230的内压根据供给量而上升并且该袋体230发生膨胀,但当袋体230达到了一定的体积之后,仅袋体230的内压上升,而袋体230几乎不会进一步发生膨胀,袋体230的形状以及大小大致或者完全得以维持(参照图16B)。
这是因为,袋体23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内胎)被约束为袋体230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袋体230安装约束体300),在袋体230的体积膨胀到一定体积、例如内置袋的垫部250整体的厚度的1%~80%的厚度之后,不会成为更大的体积。即,虽然袋体230的内压上升但体积不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空气作为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的流体,但优选使用水、盐水等作为非压缩性流体的液体,特别优选使用散热器用冷却液、乙二醇、硅油等由各种防冻液形成的液体。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泵270与袋体230连接,以便能够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在本例中,泵270的排出口(未图示)经由配管160而与袋体230的开口232连接,由此,泵270设为能够经由配管160以及开口232而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泵270的吸入口(未图示)例如配置于座椅垫2的外部。
此外,在图14以及图15的例子中,袋体230的开口232配置于袋体230的侧面,但袋体230的开口232也可以配置于袋体230的底面侧或上表面侧。
在本例中,泵270为手动式。但是,泵270也可以是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的泵。
在图14以及图15的例子中,在袋体230的开口232与泵270之间的配管160设有第1阀V。在本例中,第1阀V由止回阀构成,该止回阀构成为仅允许流体自泵270朝向袋体230通过。由此,在自泵270向袋体230供给流体的期间,第1阀V成为打开状态,但当停止泵270时,第1阀V自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由此能够阻止流体自袋体230流出,进而,能够维持袋体230的膨胀状态。即,在向袋体230供给了流体之后,即使不使泵270进一步进行工作,也能够维持袋体230的膨胀状态。
在本例中,由止回阀构成的第1阀V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对仅允许流体自泵270朝向袋体230通过这样的止回功能的工作以及解除进行切换。在该情况下,第1阀V的止回功能的切换既可以手动操作,或者,也可以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通过设为能够对止回功能的工作以及解除进行切换,例如,在落座者落座时或车体的发动机启动时,能够使止回功能进行工作,在发动机停止时,能够解除止回功能而使第1阀V处于打开状态。
第1阀V也可以由构成为能够对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构成来代替止回阀。在该情况下,第1阀V的开闭优选借助连杆机构等以与泵270的动作联动的方式机械性地切换,或利用后述控制部15以与泵270的动作联动的方式进行切换。即,可以是,在自泵270向袋体230供给流体的期间,第1阀V处于打开状态,在停止泵270时,第1阀V自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但是,作为第1阀V,在如本例那样由止回阀构成的情况下,不需要操作、控制,因此较好。
像这样,在本例中,由于车辆用座椅1具有第1阀V,因此一旦向袋体230供给了流体之后,如上所述,通过将第1阀V自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能够阻止流体自袋体230流出,进而,即使不使泵270进一步工作,也能够维持袋体230的膨胀状态。
但是,车辆用座椅1也可以不具有第1阀V。
作为使供给到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排出而使袋体230收缩的方法,可以使用任意方法。
例如,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在袋体230的开口232与第1阀V之间的配管160设置切换阀(第2阀),该切换阀(第2阀)构成为能够切换使袋体230的开口232和第1阀V连通的供给状态、以及使袋体230的开口232和流体排出口(例如大气开放口)连通的排出状态。在该情况下,在使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排出时,将切换阀(第2阀)设为排出状态,而在除此以外时,将切换阀(第2阀)设为供给状态即可。在该情况下,由切换阀构成的第2阀的切换既可以手动操作,或者,也可以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
或者,也可以在袋体230连结泵270侧的配管160之外的排出用配管,并且在该排出用配管设置构成为能够对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第2阀)。在该情况下,在使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排出时,将开闭阀(第2阀)设为打开状态,而在除此以外时,将开闭阀(第2阀)设为关闭状态即可。在该情况下,由开闭阀构成的第2阀的开闭既可以手动操作,或者,也可以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
或者,在第1阀V由构成为能够对止回功能的工作以及解除进行切换的止回阀或开闭阀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在将第1阀V设为打开状态的基础上,经由停止的泵270的吸入口等而进行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的排出。在该情况下,第1阀V的切换既可以手动操作,或者,也可以由后述控制部15控制。
参照图17A~图17C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7A~图17C是用于说明图14以及图15的例子的动作例的附图。如上所述,在本例中,泵270为手动式,第1阀V为止回阀。
在图17A中,未对座椅垫2施加载荷,泵270停止,袋体230处于收缩状态。其后,当由操作者(例如欲落座的人)使泵270进行工作时(图17B),自泵270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空气。随之,袋体230逐渐膨胀并且外侧发泡体240的上表面逐渐隆起。在此期间,第1阀V成为打开状态。然后,当停止泵270时,第1阀V成为关闭状态。由此,阻止空气自袋体230向泵270侧流出,维持袋体230的膨胀状态。
操作者例如在观察缓冲垫2a的上表面的隆起状态的同时操作泵270来反复进行空气向袋体230内的供给、或者利用上述的任意的方法使空气自袋体230排出,从而适当地调整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其后,当落座者P落座于座椅垫2并且发动机启动而施加来自车体侧的振动时,落座者P也上下振动(图17C)。在此期间,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外侧发泡体240在上下方向上反复压缩、复原,并且袋体230在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其后,当利用上述的任意的方法将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排出时,袋体230返回至收缩状态。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首先,能够使座椅垫的缓冲垫2a的振动传递率(共振倍率)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缓冲垫的振动传递率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激振时的缓冲垫的阻尼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配置袋体230来构成内置袋的垫部250,能够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空气。
通过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空气,袋体230发生膨胀,袋体230内部的空气的体积(air volume)增加,并且随着袋体230的膨胀而对覆盖袋体230的外侧的外侧发泡体240(例如:聚氨酯泡沫)施加较大的压缩力。即,通过伸缩性的袋体230的膨胀而对袋体230的周围的外侧发泡体240施加压缩力,外侧发泡体240自身被压缩而压扁,由此外侧发泡体240自身的硬度发生变化,带来共振点的变化。
由此,通过使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发生变化,能够使激振时的袋体230自身的动作、袋体230与外侧发泡体240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进而,能够使激振时的内置袋的垫部250的阻尼性能发生变化,其结果,能够使内置袋的垫部250的振动传递率发生变化进而能够使缓冲垫2a的振动传递率发生变化。具体而言,若增大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则能够提高内置袋的垫部250的振动传递率进而能够提高缓冲垫2a的振动传递率,进而,在激振时(特别是输入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动时),缓冲垫2a会更大程度反弹。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内置袋的垫部250的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发生变化,不仅能够改变座椅垫的振动传递率进而能够改变振动波形(动态波形),也能够改变使缓冲垫缓缓压缩时的特性即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由此,能够使落座者落座时感觉到的落座感发生变化。例如,通过对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进行调整,能够设为这样的落座感:在落座者落座时,落座者最初会感觉更加柔软而后会感觉更硬。
如上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构成车辆用座椅1的座椅垫2的振动传递率和落座感这两者发生变化。
此外,如专利文献1那样,根据对设置在座椅垫的缓冲垫的背侧的底板框架的透气窗的开口部面积进行调整的方法,如上所述,通过使底板框架的透气窗的开口部面积发生变化,能够使振动传递率发生变化,但是不能使压缩挠曲曲线(静态波形)发生变化进而不能使落座感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在如激振时那样缓冲垫被快速压缩的情况下底板框架的透气窗处的空气的出入会对缓冲垫产生影响,但是在如落座时那样缓冲垫被缓缓压缩的情况下底板框架的透气窗处的空气的出入不会对缓冲垫产生影响。
再者,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内置袋的垫部250的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发生变化,也能够设为,使座椅垫的振动传递率发生变化,并且也使座椅垫的共振频率几乎不发生变化。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几乎不改变车辆用座椅1的座椅垫2的共振频率的情况下单独地改变座椅垫2的振动传递率。因此,容易进行座椅垫2的振动传递率的调整。例如,能够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对振动传递率进行调整,并且利用其他方法另外单独地对共振频率进行调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袋体230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但被约束体300约束为袋体230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因此还具有容易进行袋体230的内压管理的优点。
在袋体230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在向袋体230的内部供给流体的期间,袋体230持续膨胀,但由于袋体230被约束体300约束,因此在成为袋体230的体积变为一定体积以上之前的约束状态的时刻,袋体230的膨胀停止而内压较大程度上升,难以进一步进行流体的供给。因此,能够简单地把握袋体230被最大限度地填充的状况,能够适当地控制流体向袋体230的内部的供给,因此能够避免产生在不能对流体的供给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例如袋体230的破裂等。
此外,重要的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袋体230配置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换言之,利用外侧发泡体240覆盖袋体230的外表面的大致整体。假设在袋体230不配置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而仅粘贴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底面或上表面的情况下,即使改变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袋体230也几乎不能对外侧发泡体240的动作产生影响。因此,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几乎不发生变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袋体230配置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以这样的方式埋设:自座椅垫2的外表面(垫外表面)离开一定距离,即不与主垫部21的全部外表面接触(不自外表面暴露)而位于主垫部21的内部大致中央。
袋体230位于主垫部21的内部大致中央,由此利用主垫部21的发泡体(例如:聚氨酯泡沫)整体包覆袋体230的周围,能够适当地得到对于供给到袋体230的流体(例如,空气)的阻尼效果。
构成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外侧发泡体240和袋体230优选一体地形成。即,优选的是,在注射成形外侧发泡体240时,在将袋体230嵌入于模具内的状态下向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成形外侧发泡体240。
由此,即使在激振时、落座时等外侧发泡体240以及袋体230动作,也能够有效地维持外侧发泡体240与袋体230的周围密合的状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垫2的外侧发泡体240和袋体230是通过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座椅垫的座椅垫的方法中的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制造方法而一体地形成的。
本实施方式的内置袋的垫部250经由袋体安装工序、注入工序、以及发泡工序来制造,袋体安装工序中的袋体230被约束体300约束成袋体230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置袋的垫部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模具的概略构造的说明图。图19是表示在图18的上模安装有袋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利用袋体安装工序,使设置在袋体230的作为被保持部的金属片330保持于设置在模具310的作为保持部的销320,将袋体230定位并且安装于模具310。作为金属片330,例如能够使用金属垫片,该金属垫片例如能够利用铝箔胶带粘贴在袋体230(本实施方式的内胎)。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模具310具有上模311和下模312,在上模311,与外侧发泡体240内的袋体230的配置状态(参照图15)对应地配置有多个销320。该销320向模具310的内部突出地设置,以在模具310的内部浮起地配置袋体230。根据该结构,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制造变得更加容易。
本实施方式的销320具有当一体地成形外侧发泡体240和袋体230时能够使袋体230位于外侧发泡体240的内部大致中央的突出高度,并且在其突出端安装有磁体321。
如图19所示,通过使袋体230所具备的金属片330附着在磁体321,能够使袋体230以外侧发泡体240内的配置状态(参照图15)固定在销320的顶端。
在将袋体230定位并且安装于上模311之后,使上模311和下模312对应而闭合。此时,磁体321和金属片330附着,袋体230在保持于销320的顶端的状态下放置于模具310。
接着,利用注入工序,向安装有袋体230的模具310注入发泡性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成为聚氨酯泡沫的原料的熔融状态的树脂作为发泡性材料,向模具310内注入该熔融树脂。
接着,利用发泡工序,使模具310内的发泡性材料发泡。由于在发泡时注入到模具310的内部的发泡性材料即熔融树脂自大致液体的状态膨胀,因此自纵向、横向等各种方向对模具310的内部的袋体230施加各种力直到成为填充状态为止。然而,由于使模具310内的袋体230固定在销320的顶端,因此即使在发泡时,该袋体230也保持于被定位在模具310内的状态。此外,在发泡性材料进行发泡时,也可以使袋体230稍微膨胀。
其后,打开上模311和下模312,将成形后的外侧发泡体240从下模312取出(脱模)。由此,内包有袋体230的外侧发泡体240通过发泡成形而形成。
像这样,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置袋的垫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一体地形成有外侧发泡体240和袋体230的内置袋的垫部250。由于制造出的内置袋的垫部250处于袋体230的外表面和外侧发泡体240的内表面粘接而一体化的状态,因此即使未供给流体,袋体230也不会压扁,而以保持了相对于上模311的配置形状的状态内包于外侧发泡体240。
此外,袋体230和外侧发泡体240也可以不进行粘接,例如,只要是处于密合状态等至少能将袋体230的变化(膨胀等)可靠地传递至外侧发泡体240并且外侧发泡体240随着袋体230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状态即可。
图20是与图15对应的图,示出了车辆用座椅1的第1变形例。
在图20的例子中,在车辆用座椅1还具有接收操作者的手动的操作的操作部17以及控制部15的方面与图15的例子的不同。
控制部15构成为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而能够进行使泵270启动(ON)以及停止(OFF)的控制。作为上述“来自外部的信号”,例如可以使用对操作部17进行手动操作时来自操作部17的输出、来自发动机侧的传感器的输出、和/或在泵270侧设置压力传感器等传感器的情况下来自泵270侧的传感器的输出等任意的信号。
控制部15例如由ECU(Engine Control Unit)、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控制装置构成。控制部15也可以配置于泵270的外部和内部中的任一者。
控制部15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来自操作部17的输出、来自发动机侧的传感器的输出、来自泵270侧的传感器的输出等),能够进行泵270的供给压力的控制。
另外,控制部15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来自操作部17的输出、来自发动机侧的传感器的输出、来自泵270侧的传感器的输出等),还能够对第1阀V的切换进行控制。
另外,在车辆用座椅1具有上述排出用的第2阀(未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15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来自操作部17的输出、来自发动机侧的传感器的输出、来自泵270侧的传感器的输出等),还能够对第2阀的切换进行控制。
根据本例,由于操作者能够通过控制部15对泵270进行操作,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袋体230的内部的流体量的调整。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并不限定于如图14的例子那样由1个内置袋的垫部250构成座椅垫2的主垫部21的整体的情况。座椅垫2的主垫部21也可以具有多个内置袋的垫部250。另外,也可以使主垫部21的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的局部由内置袋的垫部250构成,而使其他部分由未内置袋体230的通常的发泡体构成。另外,也可以是,不仅座椅垫2的主垫部21,而且使侧垫部22的局部或全部由1个或多个内置袋的垫部250构成。另外,在俯视缓冲垫2a时(自上方观察时),多个内置袋的垫部250也可以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例如: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上不同的位置)。
图21、图22分别示出了第2变形例、第3变形例,是与图14对应的附图。
在本说明书说明的各例中,也可以如图21所示的第2变形例那样,主垫部21与左右一对侧垫部22一体地构成。在该情况下,内置袋的垫部250构成缓冲垫2a的整体,外侧发泡体240由构成主垫部21的发泡体和构成一对侧垫部22的发泡体这两者形成。
或者,在本说明书说明的各例中,也可以如图22所示的第3变形例那样,主垫部21具有内置袋的垫部250以及覆盖该内置袋的垫部250的上侧的覆盖部21a,主垫部21的覆盖部21a与左右一对侧垫部22一体地构成。在该情况下,在制造座椅垫时,内置袋的垫部250在座椅垫2的缓冲垫2a的背侧自背侧收纳于由主垫部21的覆盖部21a与一对侧垫部22划分出的凹部23的内部。
优选的是,袋体230的至少局部位于缓冲垫2a的上表面中的被施加来自落座者的载荷的部分的正下方。
具体而言,优选的是,袋体230的至少局部配置于缓冲垫2a的主垫部21(臀下部21h和/或腿下部21t)的内部,特别优选的是,配置于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的内部。
由此,能够更有效地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如图14的例子那样,袋体230的整体配置于缓冲垫2a的主垫部21的内部。
图14~图16的例子的袋体230的膨胀状态下的形状是在自上方观察时成为大致字母U字状的形状。但是,袋体230的膨胀状态下的三维形状也可以是任意形状。
袋体230的体积被约束为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由此,即使袋体230的膨胀状态下的形状发生变化,也能够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得到上述效果(能够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此外,袋体230在外侧发泡体240内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为如图14那样外侧发泡体240内的厚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也可以是外侧发泡体240内的偏向厚度方向上的上表面侧或底面侧的位置。
外侧发泡体240的厚度、袋体230的体积被约束为不会增加到一定程度以上,由此,即使袋体230在外侧发泡体240内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发生变化,也能够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得到上述效果(能够使振动传递率、落座感发生变化)。
图23A~图23G分别示出了在第4变形例~第10变形例中自上方观察缓冲垫2a的情形,用于例示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膨胀状态下的形状以及配置。作为该例的袋体230,可以使用上述自行车用轮胎所使用的内胎和除内胎以外的由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袋体中的任一者,袋体230被与其形状、配置状态对应地设于必要部位的约束体300约束为袋体230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
在图23A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袋体230仅配置于主垫部21内,在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和腿下部21t这两者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在图23B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袋体230仅配置于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内。
在图23C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袋体230配置于不仅包括主垫部21还包括侧垫部22的缓冲垫2a的整体范围内。
在图23D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数字8字型。袋体230在左右具有两个由上下贯通的孔或向下侧凹陷的凹坑构成的凹部230a。袋体230仅配置于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内。根据本例,由于落座者落座时能够将自身的一对坐骨收纳在这两个凹部230a内,因此能够提高落座者的乘坐舒适度,另外,也能够优化落座者的姿势。
在图23E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环状。袋体230具有1个由上下贯通的孔或向下侧凹陷的凹坑构成的凹部230a。袋体230仅配置于主垫部21的臀下部21h内。根据本例,由于落座者落座时能够将自身的一对坐骨收纳在该凹部230a内,因此能够提高落座者的乘坐舒适度,另外,也能够优化落座者的姿势。
在图23F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字母U字型。袋体230具有1个由上下贯通的孔或向下侧凹陷的凹坑构成的凹部230a。该凹部230a配置于袋体230的后侧部分,其后端开放。袋体230配置于不仅包括主垫部21还包括侧垫部22的缓冲垫2a的整体范围内。根据本例,由于落座者落座时能够将自身的一对坐骨收纳在该凹部230a内,因此能够提高落座者的乘坐舒适度,另外,也能够优化落座者的姿势。
在图23G的例子中,自上方观察时的袋体230的形状为相对于字母U字型在上下方向上成为反向的反向字母U字型。袋体230具有1个由上下贯通的孔或向下侧凹陷的凹坑构成的凹部230a。该凹部230a配置于袋体230的前侧部分,其前端开放。袋体230配置于不仅包括主垫部21还包括侧垫部22的缓冲垫2a的整体范围内。根据本例,也能够提高落座者的乘坐舒适度,另外,也能够优化落座者的姿势。
在此,参照图24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2>
图24示出了作为对本发明的座椅垫的实施例2进行了振动实验的结果而得到的振动波形(动态波形)。
如图15所示,实施例2的试验体是这样构成的:假定缓冲垫2a的主垫部21,制作内置袋的垫部250,在内置袋的垫部250连接泵270和第1阀V。内置袋的垫部250是通过一体成形外侧发泡体240和袋体230而构成的。将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外侧发泡体240的材料设为聚氨酯泡沫。
将袋体230处于压扁的状态下的内置袋的垫部250的尺寸(外侧发泡体240的尺寸)设为400mm×400mm×100mm。袋体230在上下、左右、前后的各方向上配置在外侧发泡体240的大致中心。内置袋的垫部250的袋体230由橡胶材料构成。袋体230的开口232配置在袋体230的侧面。另外,利用配管160连接袋体230的开口232和泵270的排出口。泵270为手动式。第1阀V为止回阀。在泵270与第1阀V之间的配管160设有排出用的第2阀。
在实施例2的振动试验中,在事先一边操作泵270、第2阀一边调整试验体的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量的基础上,将试验体载置在假定底板框架6而构成的支承件上。然后,假定50kg的落座者落座了的状态,从上方放置50kg的由铁磨盘构成的加压件。在该状态下,在将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压力设为0psi(空气0)的情况、设为10psi(空气少)的情况、设为20psi(空气多)的情况的各个情况下,以频率1~10Hz、扫描时间5分钟实施了振动试验。其结果示于图24。
在图24所示的振动波形中,横轴为频率(Hz),纵轴为振动传递率。
由图24所示的将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压力设为0psi的情况下的波形X0、设为10psi的情况下的波形X1、设为20psi的情况下的波形X2可知,随着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压力变高(压缩率增加),共振点向右上方移动,即共振频率变高,振动传递率也增加。具体而言,空气压力设为10psi的情况下(波形X1)的共振频率与空气压力设为0psi的情况下(波形X0)的共振频率之差为0.1,空气压力设为20psi的情况下(波形X2)的共振频率与空气压力设为0psi的情况下(波形X0)的共振频率之差为0.5,空气压力设为10psi的情况下(波形X1)的共振倍率与空气压力设为0psi时(波形X0)的共振倍率之差为0.47,空气压力设为20psi的情况下(波形X2)的共振倍率与空气压力设为0psi时(波形X0)的共振倍率之差为1.23。
像这样,根据实施例2,通过进行袋体230的内部的空气压力的调整,能够仅单独地调整振动传递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能够用于任意种类的车辆,但是特别是能够适合用于对舒适性的要求较高的乘用车、产生较大的振动的卡车、公共汽车、建筑车辆等大型车。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座椅;2、座椅垫;2a、缓冲垫;2b、靠背垫;6、底板框架;13、罩构件;15、控制部、17、操作部;21、主垫部;21a、覆盖部;21h、臀下部;21t、腿下部;22、侧垫部;23、凹部;160、配管;230、袋体;230a、凹部;232、开口;240、外侧发泡体(发泡体);250、内置袋的垫部;270、泵;P、落座者;V、第1阀;300、约束体;310、模具;311、上模;312、下模;320、销(保持部);330、金属片(被保持部);321、磁体。

Claims (9)

1.一种座椅垫,其中,
所述座椅垫具有内置袋的垫部,该内置袋的垫部具有发泡体以及配置于所述发泡体的内部的袋体。
2.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垫;以及
泵,其与所述袋体连接,以便能够向所述袋体的内部供给流体,
所述袋体由非伸缩性的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在所述袋体与所述泵之间设有第1阀,
所述第1阀是构成为仅允许流体自所述泵朝向所述袋体通过的止回阀或者开闭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能够向所述袋体的内部供给的非压缩性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垫,其中,
所述袋体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垫,其中,
所述袋体被约束为所述袋体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
7.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
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座椅垫;以及
泵,其与所述袋体连接,并且向所述袋体的内部供给流体。
8.一种座椅垫的制造方法,其是用于制造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垫的座椅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置袋的垫部经由以下工序来制造:
袋体安装工序,在该袋体安装工序中,将设置在所述袋体的被保持部保持于设置在模具的保持部,将所述袋体定位并且安装于所述模具;
注入工序,在该注入工序中,向安装有所述袋体的所述模具注入发泡性材料;以及
发泡工序,在该发泡工序中,使所述模具内的所述发泡性材料发泡,
所述袋体安装工序中的所述袋体被约束为所述袋体的体积不会增加到一定体积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垫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保持部向所述模具的内部突出地设置,以在所述模具的内部浮起地配置所述袋体。
CN201880080679.6A 2017-12-14 2018-10-02 车辆用座椅 Active CN111465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9900 2017-12-14
JP2017-239881 2017-12-14
JP2017-239900 2017-12-14
JP2017239881 2017-12-14
PCT/JP2018/036931 WO2019116685A1 (ja) 2017-12-14 2018-10-02 シートパッド、車両用シート、車両用シートの制御方法、及び、シート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5530A true CN111465530A (zh) 2020-07-28
CN111465530B CN111465530B (zh) 2023-04-28

Family

ID=66819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0679.6A Active CN111465530B (zh) 2017-12-14 2018-10-02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0871B2 (zh)
JP (1) JP7317716B2 (zh)
CN (1) CN111465530B (zh)
WO (1) WO20191166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9275B2 (ja) * 2017-12-14 2022-03-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パッド振動特性の調整方法
DE102019113629B4 (de) * 2019-05-22 2022-05-25 Alfmeier Präzision SE Massagevorrichtung und Sitz mit einer solchen Massagevorrichtung
CN115003552A (zh) * 2020-01-30 2022-09-02 索尼集团公司 移动设备用座椅、座椅控制设备和座椅控制方法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4045U (ja) * 1984-03-22 1985-10-14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車輌用シ−トの空気袋装置
JPH0469056U (zh) * 1990-10-25 1992-06-18
JPH10229930A (ja) * 1997-02-20 1998-09-02 Araco Corp 座席構造
KR19980047059U (ko) * 1996-12-28 1998-09-25 김영귀 자동차의 시트쿠션
KR19980043885U (ko) * 1996-12-26 1998-09-25 윤원석 차량용 에어 쿠션 시트
CA2252153A1 (en) * 1997-10-31 1999-04-30 Ts Tech Co., Ltd. Automotive seat with side air bag device
JP2001211956A (ja) * 2000-01-31 2001-08-07 Bridgestone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2017506A (ja) * 2000-07-11 2002-01-22 Yamaha Motor Co Ltd 移動体用シート
JP2002238694A (ja) * 2001-02-20 2002-08-27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鉄道車両又は航空機用シート
JP2003189972A (ja) * 2001-12-25 2003-07-0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シートパッド
JP2004268692A (ja) * 2003-03-06 2004-09-3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5053262A (ja) * 2003-08-05 2005-03-03 Araco Corp 格納シート
JP2009125217A (ja) * 2007-11-21 2009-06-11 Bridgestone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JP2011194962A (ja) * 2010-03-18 2011-10-06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413738A (zh) * 2009-03-02 2012-04-1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座椅坐垫
JP2013189145A (ja) * 2012-03-14 2013-09-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3844640U (zh) * 2013-03-29 2014-09-2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2015202794A (ja) * 2014-04-15 2015-11-1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空気袋
DE202015106897U1 (de) * 2015-12-17 2016-01-14 Lantal Textiles Ag Polster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05530836A (zh) * 2013-08-27 2016-04-27 咸义信 具有嵌入式自动充气的空气管的缓冲垫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207429A1 (en) * 2013-07-31 2016-07-21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Seat cushion
CN105882474A (zh) * 2015-02-17 2016-08-2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折叠车辆座椅的空气悬浮座椅表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0276A (en) * 1976-11-22 1977-11-29 Lindsay Robert A Cooling seat
US4592588A (en) * 1983-08-04 1986-06-03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Vehicle seat
US5711573A (en) * 1996-03-13 1998-01-27 Ooltewah Manufacturing, Inc. Selectively deformable seat
JP2007006911A (ja) * 2003-10-07 2007-01-18 Bridgestone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DE102004014881B4 (de) * 2004-03-26 2008-02-28 Recaro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mit Seitenwangen
JP2009112582A (ja) 2007-11-07 2009-05-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188045A1 (en) * 2008-01-26 2009-07-30 Sergey Anikin Under-thigh support
US9211824B2 (en) * 2012-04-30 2015-12-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djustable firmness vehicle seat
US9610872B2 (en) * 2015-08-10 2017-04-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high support providing full height auxiliary firmness for an unoccupied and unfolded, fold flat, air suspended seat
US10144320B2 (en) * 2015-09-29 2018-12-04 Lear Corporation Trim cover assembly with elastically deformable fasteners
US10137802B2 (en) * 2016-03-11 2018-11-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tecting occupant presence on a vehicle seat
GB201617247D0 (en) * 2016-10-11 2016-11-23 Mclaren Automotive Limited Adjustable seat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4045U (ja) * 1984-03-22 1985-10-14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車輌用シ−トの空気袋装置
JPH0469056U (zh) * 1990-10-25 1992-06-18
KR19980043885U (ko) * 1996-12-26 1998-09-25 윤원석 차량용 에어 쿠션 시트
KR19980047059U (ko) * 1996-12-28 1998-09-25 김영귀 자동차의 시트쿠션
JPH10229930A (ja) * 1997-02-20 1998-09-02 Araco Corp 座席構造
CA2252153A1 (en) * 1997-10-31 1999-04-30 Ts Tech Co., Ltd. Automotive seat with side air bag device
JP2001211956A (ja) * 2000-01-31 2001-08-07 Bridgestone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2017506A (ja) * 2000-07-11 2002-01-22 Yamaha Motor Co Ltd 移動体用シート
JP2002238694A (ja) * 2001-02-20 2002-08-27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鉄道車両又は航空機用シート
JP2003189972A (ja) * 2001-12-25 2003-07-0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シートパッド
JP2004268692A (ja) * 2003-03-06 2004-09-3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5053262A (ja) * 2003-08-05 2005-03-03 Araco Corp 格納シート
JP2009125217A (ja) * 2007-11-21 2009-06-11 Bridgestone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
CN102413738A (zh) * 2009-03-02 2012-04-1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座椅坐垫
JP2011194962A (ja) * 2010-03-18 2011-10-06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3189145A (ja) * 2012-03-14 2013-09-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3844640U (zh) * 2013-03-29 2014-09-2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20160207429A1 (en) * 2013-07-31 2016-07-21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Seat cushion
CN105530836A (zh) * 2013-08-27 2016-04-27 咸义信 具有嵌入式自动充气的空气管的缓冲垫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202794A (ja) * 2014-04-15 2015-11-1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空気袋
CN105882474A (zh) * 2015-02-17 2016-08-2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折叠车辆座椅的空气悬浮座椅表面
DE202015106897U1 (de) * 2015-12-17 2016-01-14 Lantal Textiles Ag Polster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一苇;林鸿基;曾建伟;高海隆;: "气垫气压对其减震及回弹性能的影响研究" *
王作龄;张卓亚;: "橡胶试验方法(一)――译自日本《ゴム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17716B2 (ja) 2023-07-31
US20210086677A1 (en) 2021-03-25
CN111465530B (zh) 2023-04-28
JPWO2019116685A1 (ja) 2020-12-03
WO2019116685A1 (ja) 2019-06-20
US11590871B2 (en)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5530A (zh) 座椅垫、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的控制方法、以及座椅垫的制造方法
JP430566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能及び形状調整を有する車両シート
US20100231016A1 (en) Vehicle seat
CN103373259A (zh) 可调硬度的车辆座椅
CN107000616B (zh) 座椅缓冲垫及座椅
JP2018183332A (ja) シート
CN111391732A (zh) 用于车辆座椅头枕的颈托模块
JP7113663B2 (ja) シートパッド
JP7382787B2 (ja) 原動機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JP2014083916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4870250B (zh) 汽车用座椅装置
JP200426869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8928274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4010557B1 (ja) クッション
US11472364B2 (en) Vehicle seat
US6612646B1 (en) Support and pneumatic pressure accumulator for a vehicle seat
WO2020059454A1 (ja)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シートパッド
GB2586086A (en) Sea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758202A (zh) 车辆座椅压力调节系统
CN219969493U (zh) 一种车辆座椅及车辆
JP4036342B1 (ja) クッション
JP2019104459A (ja) シートパッド、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制御方法
JP7189524B2 (ja) シート用パッドおよび座席シート
JP689587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制御方法
JP6981318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Arkem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