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4572B - 车辆的车身地板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身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4572B
CN110884572B CN201811464630.9A CN201811464630A CN110884572B CN 110884572 B CN110884572 B CN 110884572B CN 201811464630 A CN201811464630 A CN 201811464630A CN 110884572 B CN110884572 B CN 110884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vehicle body
center
cross member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46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4572A (zh
Inventor
金贤植
李炳天
郑熙锡
洪德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0884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4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4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4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5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3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transverse members providing body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8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light alloys, e.g. extru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5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e.g. by re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身地板,其包括:座椅轨道,座椅安装于该座椅轨道;中部地板,其包括设置在通道构件的相对侧的中部纵梁以及使中部纵梁与通道构件连接的中部横向构件;后部地板,其具有与中部纵梁连接的后部纵梁;侧加强构件,其设置在中部横向构件和后部地板之间,以便覆盖中部纵梁和后部纵梁;以及中部加强构件,其设置在中部横向构件和后部地板之间,以便覆盖通道构件;其中通过侧加强构件和中部加强构件来确保中部地板、后部地板和通道构件的外围部分的刚度,并且中部地板和后部地板提供座椅轨道的安装结构。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身地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地板,其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用于移动座椅的座椅轨道。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的地板的结构包括:支撑驾驶员座椅和副驾驶座椅的前部地板、支撑后部座椅的中部地板以及包括有行李间(油箱固定至此)的后部地板。车辆的地板结构包括通道构件,通道构件整体地设置有消音器管从而使消音器管穿过其中,并且每个地板包括各个构件,以便确保整个地板结构的刚度。
通常,车辆中的座椅构造成经由座椅轨道而可滑动地在车身地板上移动,并且特别地,对于可滑动地在车身地板上移动的后部座椅,需要在车身地板上安装附加结构以用于安装座椅轨道。特别地,所需要的附加结构仅用以安装座椅轨道,因此增加了部件的数量,导致更高的制造成本。
前述内容仅仅旨在有助于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而并非旨在意味着本发明落入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设有用于安装座椅轨道的结构,并且确保了整个车身地板的刚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车身地板,其包括座椅轨道,座椅安装于所述座椅轨道,所述车身地板包括:中部地板,其包括中部纵梁、通道构件和中部横向构件,所述中部纵梁设置在中部地板的相对侧,所述通道构件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设置在中部纵梁之间,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延伸以允许中部纵梁中的每个与通道构件连接,并且中部地板具有第一座椅轨道和第二座椅轨道,第一座椅轨道和第二座椅轨道均安装至中部横向构件;后部地板,其设置在中部地板的后部,所述后部地板具有与中部纵梁连接的后部纵梁,并且后部地板与通道构件连接;侧加强构件,其设置在中部横向构件和后部地板之间以便覆盖中部纵梁和后部纵梁,所述侧加强构件在中部横向构件和后部地板之间延伸,以便允许中部横向构件和第一座椅轨道安装至侧加强构件;以及中部加强构件,其设置在中部横向构件和后部地板之间以便覆盖通道构件,所述中部加强构件向侧加强构件延伸,以便允许中部横向构件和第二座椅轨道安装至中部加强构件。
中部地板和后部地板可以通过上弯构件(kickup member)而彼此连接,所述上弯构件通过以倾斜的方式从中部地板的后端部延伸至车身地板的后部而与后部地板连接,并且中部地板和后部地板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
侧加强构件可以包括:主体部分,其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以便覆盖中部纵梁中的一个和后部纵梁;以及安装部分,其从主体部分延伸至位于中部横向构件和上弯构件之间的区域,并且使第一座椅轨道安装于此。
主体部分可以延伸以通过延伸直至主体部分与中部横向构件连接的部分而覆盖中部纵梁中的一个,其中在主体部分安装到中部纵梁中的一个和后部纵梁上的同时,在主体部分设置支撑槽以便围绕中部横向构件。
主体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通过从主体部分向车身的内侧突出从而在加强部分中具有内部空间,其中加强部分的突出表面是开放的,所述加强部分包括在内部空间中彼此交叉的支撑肋。
加强部分可以构造成向车身的内侧突出并且延伸以覆盖中部地板、后部地板和上弯构件的预定部分。
支撑肋可以包括:主肋,其根据加强部分的形状而在车身地板的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以及辅助肋,其从主肋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以便与加强部分的内表面结合。
安装部分可以构造成在其上端部具有平坦表面的多边形形状,并且具有与中部横向构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中部横向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安装孔,其中座椅轨道可以安装至安装孔,并且安装部分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成与安装孔对齐,从而第一座椅轨道可以安装至安装孔和固定孔。
中部加强构件可以构造成在中部横向构件与上弯构件之间覆盖通道构件,中部加强构件包括设置在其上的覆盖部分和结合部分,覆盖部分与上弯构件的倾斜表面接触,所述结合部分从覆盖部分向位于覆盖部分的相对侧的中部纵梁延伸并且与中部地板接触。
覆盖部分的下端部可以向外弯曲,以便使其下端接触部分与中部地板接触。
覆盖部分的后端部可以向外弯曲,以便使其后端接触部分与上弯构件的倾斜表面接触。
结合部分中的每个可以构造成具有设置在其中的内部空间,并且结合部分的每个包括设置在内部空间中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延伸以在内部空间中彼此交叉。
结合部分中的每个可以构造成具有在其上表面处的平坦表面并且具有与中部横向构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中部横向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安装孔,座椅轨道安装至安装孔,并且结合部分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上的结合孔,所述结合孔布置成与安装孔对齐,从而使得第二座椅轨道安装至安装孔和结合孔。
侧加强构件和中部加强构件包括与中部地板接触的平坦表面。
侧加强构件和中部加强构件可以由铝制成。
车辆的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身地板允许通过侧加强构件和中部加强构件来确保中部地板、后部地板和通道构件的外围部分的刚度,其中部地板和后部地板提供了座椅轨道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简化了车身地板的结构,从而减少了部件数量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车辆的车身地板的视图;
图2和图3为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车辆的车身地板的侧加强构件的视图;
图4和图5为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车辆的车身地板的中部加强构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客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和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能源的燃料)。正如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
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正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种”和“所述”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的说明。还将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指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加入一种或多种其它的特征、数值、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正如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种或多种相关列举项目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相反描述,术语“包括”和变化形式例如“包含”或“包括有”应被理解为暗示包含所述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此外,在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器件”、“部件”和“模块”意为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功能和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由硬件组件或者软件组件以及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控制逻辑可以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含由处理器、控制器等执行的可执行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ROM、RAM、光碟(CD)-ROM、磁带、软盘、闪盘驱动器、智能卡和光学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分布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上,从而使得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通过远程信息处理服务器或控制器区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以分布方式存储和执行。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的车身地板。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车辆的车身地板的视图;图2和图3为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车辆的车身地板的侧加强构件的视图;图4和图5为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车辆的车身地板的中部加强构件的视图。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地板,其包括安装有座椅的座椅轨道R,并且车身地板可以分为前部地板、中部地板和后部地板。在此,座椅轨道R显示为一对座椅轨道,后部座椅稳定地安装至一对座椅轨道。虽然座椅轨道通常构造成一对,但是也可以构造三个或更多个座椅轨道,并且如在下文所述,侧加强构件和中部加强构件的安装位置可以在车身中改变。
如在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包括:中部地板,其包括设置在其相对侧的中部纵梁11、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设置在中部纵梁11之间的通道构件12以及中部横向构件13,中部横向构件13延伸以允许中部纵梁11的每个与通道构件12连接,并且中部地板具有安装至中部横向构件13的一对座椅轨道R;后部地板20,其设置在中部地板10的后部,后部地板20具有与中部纵梁11连接的后部纵梁21,并且后部地板20与通道构件12连接;侧加强构件30,其设置在中部横向构件13和后部地板20之间以便覆盖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侧加强构件30在中部横向构件13和后部地板20之间延伸,以便允许中部横向构件13和第一座椅轨道R1安装至侧加强构件30;以及中部加强构件40,其设置在中部横向构件13和后部地板20之间以便覆盖通道构件12,中部加强构件40向侧加强构件30延伸,以便允许中部横向构件13和第二座椅轨道R2安装至中部加强构件40。
亦即,尽管本发明的车身地板组件包括中部地板10和后部地板20,但是它也可以包括位于中部地板10前部的前部地板,虽然前部地板未在图中示出。在此,中部地板10包括设置在其相对侧的中部纵梁11和设置在中部纵梁11之间的在车身中部部分的通道构件12,以便使消音器管在车身的向前/后后方向上穿过通道构件12。此外,由于中部地板10包括中部横向构件13,该中部横向构件13相对于通道构件12朝向位于通道构件12的相对侧的中部纵梁11延伸,所以中部纵梁11和通道构件12通过中部横向构件13而彼此连接,从而确保了车身地板的刚度。
同时,后部地板20设置在中部地板10后部的后面,并且包括与中部纵梁11连接的后部纵梁21。中部地板10和后部地板20彼此结合并且可以构造成与彼此一体化。因此,通过所设置的构件中的每个来确保车身地板的刚度。
特别地,本发明包括侧加强构件30和中部加强构件40,以便确保中部地板10和后部地板20的刚度。侧加强构件30和中部加强构件40由铝制成,因此与诸如钢的其它材料相比,可以在重量减轻的情况下具有足够的刚度。
亦即,由于侧加强构件30构造成覆盖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从而增强了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的刚度。此外,由于侧加强构件30构造成在中部横向构件13与后部地板20之间延伸,所以侧加强构件30通过其延伸部分而允许第一座椅轨道R1安装于此。因此,随着座椅轨道R的第一座椅轨道R1稳定地安置并固定到中部横向构件13和侧加强构件30上,可以因中部横向构件13和侧加强构件30而在没有附加结构的情况下安装第一座椅轨道R1。
同时,通道构件12具有安装在其上且覆盖位于中部横向构件13和后部地板20之间的区域的中部加强构件40。中部加强构件40向侧加强构件30延伸,这增强了通道构件12的刚度,并且第二座椅轨道R2通过中部加强构件40的延伸部分的每个而安装至中部加强构件40。因此,随着座椅轨道R的第二座椅轨道R2稳定地安置并固定到中部横向构件13和中部加强构件40上,可以因中部横向构件13和中部加强构件40而在没有附加结构的情况下安装第二座椅轨道R2。
因此,在一对座椅轨道R稳定地安置在中部横向构件13上的同时,座椅轨道的每个分别固定至侧加强构件30和中部加强构件40,从而一对座椅轨道R可以无需附加结构而安装至车身地板。此外,由于侧加强构件30增强了中部纵梁中的每个以及后部纵梁的刚度,并且中部加强构件40增强了包括通道构件12的车身地板的中部部分,所以确保了车身地板的刚度并改进了其耐久性。
同时,如在图1中所示,中部地板10和后部地板20通过上弯构件50而彼此连接,上弯构件50通过以倾斜的方式从中部地板10的后端部延伸至车身地板的后部而与后部地板20连接,中部地板10和后部地板20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
上弯构件50设置成布置在中部地板10和后部地板20之间并且具有斜坡,因此在车辆碰撞期间,中部地板10、上弯构件50和后部地板20吸收碰撞。此外,中部地板10和后部地板20通过具有斜坡的上弯构件50而彼此连接,中部地板10和后部地板20具有不同的高度,从而可以通过高度差异来确保油箱安装于其中的空间。
同时,如在图1至图3中所示,侧加强构件30可以包括:主体部分31,其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以便覆盖中部纵梁11中的一个和后部纵梁21;以及安装部分32,其从主体部分31延伸至位于中部横向构件13和上弯构件50之间的区域,并且使第一座椅轨道安装于此。
因此,侧加强构件30包括主体部分31和安装部分32,并且主体部分31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从而覆盖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
主体部分31包括在中部横向构件13和上弯构件50之间延伸的安装部分32。由于安装部分32需要使第一座椅轨道R1安置于其上,所以安装部分构造成在其上端部具有平坦表面的多边形形状,并且具有与中部横向构件13的高度相同的高度。因此,安装部分32可以构造成具有与中部横向构件13的形状和高度相同的形状和高度,从而第一座椅轨道R1可以稳定地安置并固定到安装部分32上。
特别地,如在图1至图3中所示,尽管主体部分31延伸以覆盖中部纵梁11,但是主体部分31延伸至主体部分31与中部横向构件13连接的部分,并且在主体部分31安装到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时,主体部分31可以包括围绕中部横向构件13的支撑槽311。
尽管主体部分31可以延伸为使得覆盖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的全部,但是当主体部分31过度延伸时,主体部分的刚度会降低并且制造成本增加。因此,尽管主体部分31延伸以便覆盖后部纵梁21和中部纵梁11,但是主体部分31构造成延伸至中部横向构件13安装到中部纵梁11上的部分,并因此主体部分31可以允许确保后部纵梁21、中部纵梁11以及中部横向构件13与中部纵梁11连接的部分的刚度。
为此,由于主体部分31包括围绕中部横向构件13的支撑槽311,所以当主体部分31安装到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上时,在主体部分31覆盖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的同时,中部横向构件13插入支撑槽311中,从而确保了中部纵梁11、后部纵梁21和中部横向构件13的连接部分的刚度。
同时,如在图3中所示,主体部分31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加强部分312,加强部分312通过从主体部分31向车身的内侧突出从而在加强部分312中具有内部空间,加强部分的突出表面是开放的,其中加强部分312包括在内部空间中彼此交叉的支撑肋313。
亦即,在主体部分31中向车身的内侧突出的加强部分312构造成具有内部空间,并且支撑肋313设置在内部空间中,从而确保了主体部分31的整体刚度。加强部分312可以向车身的内侧突出,并且构造成对应于中部地板10、上弯构件50和后部地板20的形状,以便覆盖中部地板10、后部地板20和上弯构件50的预定部分。因此,当主体部分31安装到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上时,加强部分312可以与中部地板10、上弯构件50和后部地板20接触。此外,由于加强部分312向车身的内侧突出并且朝向车身内侧的突出表面是开放的,所以支撑肋313可以占据加强部分312的内部空间,以便支撑竖直方向的重量。
支撑肋313可以包括:主肋313a,其根据加强部分312的形状而在车身地板的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以及辅助肋313b,其在竖直方向上从主肋延伸,以便与加强部分的内表面结合。
如在图3中所示,支撑肋313包括主肋313a和辅助肋313b,主肋313a中的每个根据加强部分312的形状而在车身地板的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与加强部分312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多个辅助肋313b相对于主肋313a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从而使得辅助肋313b占据内部空间,从而确保了加强部分312的刚度。主肋313a和辅助肋313b可以构造成根据内部空间的面积具有径向形状或多个截面,以便增强刚度较低的部分的刚度。
因此,由于主体部分31包括加强部分312,并且支撑肋313设置在加强部分312的内部空间中,因此加强部分312的刚度通过支撑肋313而增强,从而确保了主体部分31的整体刚度。因此,确保了安装有主体部分31的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的刚度。
同时,如在图1中所示,由于中部横向构件13包括安装座椅轨道R的安装孔H1,并且安装部分32包括与安装孔H1对齐设置的固定孔H2,所以第一座椅轨道R1可以安装到安装孔H1和固定孔H2上。
因此,中部横向构件13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安装孔H1,侧加强构件30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固定孔H2,并且安装孔H1和固定孔H2设置成在车辆的向前和向后方向上彼此对齐,因此座椅轨道R的第一座椅轨道R1可以安装到安装孔H1和固定孔H2。在此,对于座椅轨道R,接合螺栓B穿过座椅轨道R并且与安装孔H1和固定孔H2接合,从而第一座椅轨道R1可以固定至中部横向构件13和侧加强构件30。
因此,第一座椅轨道R1安置并固定到增强中部横向构件13、中部纵梁11和后部纵梁21的刚度的侧加强构件30的安装部分32上,从而不需要用于安装第一座椅轨道R1的附加结构,简化了车身地板的结构,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同时,如在图1、图4和图5中所示,中部加强构件40构造成在中部横向构件13和上弯构件50之间覆盖通道构件12,并且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上的与上弯构件50的倾斜表面接触的覆盖部分41;以及结合部分42,其从覆盖部分41向位于覆盖部分41的相对侧的中部纵梁11延伸,并且与中部地板10接触。
以这种方式,中部加强构件40包括覆盖部分41和结合部分42中的每个,并且由于覆盖部分41构造成覆盖通道构件12,所以覆盖部分41可以构造成具有覆盖罩的形状,其在向前/向后方向的部分上开口,从而使得通道构件12穿过覆盖部分41。此外,覆盖部分41构造成在其前端部上与中部横向构件13接触并且在其后端部与上弯构件50的倾斜表面接触,这允许牢固地固定覆盖部分41的位置。
覆盖部分41包括结合部分42,所述结合部分42从覆盖部分41向位于其相对侧的中部纵梁11延伸,并且与中部地板10接触。在此,由于结合部分42需要使第二座椅轨道R2稳定地安置在其上,所以结合部分42可以构造成具有与中部横向构件13的形状相同的形状以便在其上表面具有平坦表面,并且具有与中部横向构件13的高度相同的高度。因此,第二座椅轨道R2可以稳定地安置并固定到中部横向构件13以及中部加强构件40的结合部分42上。
同时,如在图4和图5中所示,覆盖部分41的下端部向外弯曲,覆盖部分41可以包括在下端部的下端接触部分411,下端接触部分与中部地板10接触。
亦即,由于覆盖部分41的下端部向外弯曲以便具有下端接触部分411,所以覆盖部分41构造成在其下端部具有横截面。因此,当覆盖部分41安装至通道构件12时,设置在覆盖部分41的下端部的下端接触部分411与中部地板10表面接触,从而覆盖部分41可以由中部地板10稳定地支撑。
此外,由于覆盖部分41的后端部向外弯曲从而包括后端接触部分412,后端接触部分412与上弯构件50的倾斜表面接触,因此可以通过后端接触部分412与上弯构件50的接触表面来稳定地支撑覆盖部分。
因此,覆盖部分41包括在其下端部的下端接触部分411和在其后端部的后端接触部分412,因此当覆盖部分41安装至通道构件12时,下端接触部分411和后端接触部分412分别与中部地板10和上弯构件50接触,同时覆盖部分41的前端部与中部横向构件13接触,从而可以稳定地固定覆盖部分41的位置。
同时,如在图5中所示,结合部分42构造成具有设置在其中的内部空间,并且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中的通过在内部空间中延伸而彼此交叉的加强肋421。
亦即,由于结合部分42构造成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在内部空间中包括加强肋421,因此确保了结合部分42和中部加强构件40的刚度。由于结合部分42构造成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在其下端部开口,所以结合部分安置在中部地板10上从而使其下端部封闭,并且设置在内部空间中的加强肋421构造成占据内部空间,从而确保了结合部分42的刚度。
特别地,在中部加强构件40安装至通道构件12时,设置在结合部分42的内部空间中的加强肋421构造成与中部地板10接触,从而确保了结合部分42的刚度,并且将中部地板10上的水分引入结合部分42中从而防止水分到达安装座椅轨道R的部分。
同时,如在图1中所示,中部横向构件13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安装座椅轨道R的安装孔H1,结合部分42包括设置在其上的与安装孔H1对齐布置的结合孔H3,第二座椅轨道R2可以安装到安装孔H1和结合孔H3。
因此,中部横向构件13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安装孔H1,并且中部加强构件40的结合部分42包括设置在其上的结合孔H3。安装孔H1和结合孔H3设置为在车辆的向前/向后方向上彼此对齐,因此座椅轨道R的第二座椅轨道R2可以固定到安装孔H1和结合孔H3。在此,由于第二座椅轨道R2通过穿过第二座椅轨道R2的接合螺栓B而接合至安装孔H1和结合孔H3,所以第二座椅轨道R2可以固定到中部横向构件13和中部加强构件40。
因此,由于与中部横向构件13配合的第二座椅轨道R2稳定地安置并固定到增强通道构件12的刚度的中部加强构件40上,因此不需要用于安装第二座椅轨道R2的附加结构,这简化了车身地板的结构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车辆的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身地板允许通过侧加强构件30和中部加强构件40来确保中部地板、后部地板和通道构件12的外围部分的刚度,并且其中部地板和后部地板提供了座椅轨道R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简化了车身地板的结构,从而减少了部件数量和制造成本。
尽管出于说明性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内容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17)

1.一种车辆的车身地板,其包括座椅轨道,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轨道上,所述车身地板包括:
中部地板,其包括中部纵梁、通道构件以及中部横向构件,所述中部纵梁设置在所述中部地板的相对侧,所述通道构件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设置在所述中部纵梁之间,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延伸以允许所述中部纵梁与所述通道构件连接,并且所述中部地板具有第一座椅轨道和第二座椅轨道,所述第一座椅轨道和所述第二座椅轨道均安装至所述中部横向构件;
后部地板,其设置在所述中部地板的后部,所述后部地板具有与所述中部纵梁连接的后部纵梁,并且所述后部地板与所述通道构件连接;
侧加强构件,其设置在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和所述后部地板之间以便覆盖所述中部纵梁和所述后部纵梁,所述侧加强构件在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和所述后部地板之间延伸,以便允许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和所述第一座椅轨道安装至所述侧加强构件;以及
中部加强构件,其设置在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和所述后部地板之间以便覆盖所述通道构件,所述中部加强构件向所述侧加强构件延伸,以便允许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和所述第二座椅轨道安装至所述中部加强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中部地板和所述后部地板通过上弯构件而彼此连接,所述上弯构件通过以倾斜的方式从所述中部地板的后端部延伸至所述车身地板的后部而与所述后部地板连接,所述中部地板和所述后部地板具有不同的高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侧加强构件包括:
主体部分,其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以便覆盖所述中部纵梁中的一个和所述后部纵梁;以及
安装部分,其从所述主体部分延伸至位于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和所述上弯构件之间的区域,并且使所述第一座椅轨道安装于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延伸以通过延伸直至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中部横向构件连接的部分而覆盖所述中部纵梁中的一个,其中在主体部分安装到所述中部纵梁中的一个和所述后部纵梁上的同时,在所述主体部分设置支撑槽以便围绕所述中部横向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通过从所述主体部分向车身的内侧突出从而在所述加强部分件中具有内部空间,其中所述加强部分的突出表面是开放的,所述加强部分包括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彼此交叉的支撑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加强部分构造成向车身的内侧突出并且延伸以覆盖所述中部地板、所述后部地板和所述上弯构件的预定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支撑肋包括:主肋,其根据所述加强部分的形状而在所述车身地板的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以及辅助肋,其从所述主肋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以便与所述加强部分的内表面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安装部分构造成在其上端部具有平坦表面的多边形形状,并且具有与所述中部横向构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安装孔,所述座椅轨道安装至所述安装孔,并且安装部分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为与所述安装孔对齐,由此所述第一座椅轨道安装至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中部加强构件构造成在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和所述上弯构件之间覆盖所述通道构件,所述中部加强构件包括设置在其上的覆盖部分和结合部分,所述覆盖部分与所述上弯构件的倾斜表面接触,所述结合部分从所述覆盖部分向位于所述覆盖部分的相对侧的所述中部纵梁延伸并且与所述中部地板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覆盖部分的下端部向外弯曲,以便使其下端接触部分与所述中部地板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覆盖部分的后端部向外弯曲,以便使其后端接触部分与所述上弯构件的倾斜表面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结合部分中的每个构造成具有设置在其中的内部空间,所述结合部分中的每个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延伸以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彼此交叉。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结合部分中的每个构造成具有在其上表面处的平坦表面并且具有与所述中部横向构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中部横向构件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安装孔,所述座椅轨道安装至所述安装孔,所述结合部分中的每个包括设置在其上的结合孔,所述结合孔布置成与所述安装孔对齐,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座椅轨道安装至所安装孔和所述结合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侧加强构件和所述中部加强构件包括与所述中部地板接触的平坦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地板,其中,所述侧加强构件和所述中部加强构件由铝制成。
CN201811464630.9A 2018-09-11 2018-12-03 车辆的车身地板 Active CN110884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08061 2018-09-11
KR1020180108061A KR102497034B1 (ko) 2018-09-11 2018-09-11 차량의 차체 플로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4572A CN110884572A (zh) 2020-03-17
CN110884572B true CN110884572B (zh) 2022-11-08

Family

ID=69621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4630.9A Active CN110884572B (zh) 2018-09-11 2018-12-03 车辆的车身地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0644B2 (zh)
JP (1) JP7125334B2 (zh)
KR (1) KR102497034B1 (zh)
CN (1) CN110884572B (zh)
DE (1) DE1020181304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8989A1 (ja) * 2016-10-27 2018-05-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7139961B2 (ja) * 2019-01-11 2022-09-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バー部材
JP2020117060A (ja) * 2019-01-23 2020-08-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部材
CN113525091B (zh) * 2020-04-22 2024-03-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载荷吸收结构
KR102359711B1 (ko) * 2020-06-10 2022-03-02 주식회사 동희산업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장치
KR20220085231A (ko) * 2020-12-15 2022-06-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후방 차체 구조
CN114714992A (zh) * 2022-03-28 2022-07-0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15214801B (zh) * 2022-03-31 2024-03-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及汽车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2458A (ja) * 1998-11-04 2000-05-23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590194A (zh) * 2003-08-26 2005-03-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JP2005161975A (ja) * 2003-12-02 2005-06-23 Mazd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CN100999232A (zh) * 2006-01-12 2007-07-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构造
EP1840006A1 (de) * 2006-03-31 2007-10-03 Dr.Ing.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Querträgerstruktur für einen Sitzbereich eines Fahrzeugs
CN102390438A (zh) * 2011-10-18 2012-03-28 东风汽车公司 具有大件装载功能的地板结构
CN204775529U (zh) * 2015-06-29 2015-11-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地板及车辆
CN206781881U (zh) * 2017-05-19 2017-12-22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白车身
CN107985132A (zh) * 2017-11-24 2018-05-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汽车座椅的组合梁及汽车座椅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03235U (zh) * 1984-12-12 1986-07-01
JPH06321139A (ja) * 1993-05-14 1994-11-22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3422574B2 (ja) * 1994-08-31 2003-06-3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車体の側面衝突対策構造
JP4060426B2 (ja) 1998-02-19 2008-03-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3736459B2 (ja) 2001-12-28 2006-01-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4168833B2 (ja) 2003-05-29 2008-10-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フロアパネルの補強構造
JP4747812B2 (ja) * 2005-12-01 2011-08-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08087650A (ja) * 2006-10-03 2008-04-17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DE102007056673A1 (de) 2007-11-24 2009-05-2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aufbau
JP2009154563A (ja) * 2007-12-25 2009-07-1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0035212A1 (de) * 2010-08-24 2012-03-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Karosseriestruktur eines Kraftfahrzeuges,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arosseriestruktur
US8696051B2 (en) * 2010-12-22 2014-04-15 Tesla Motors, Inc. System for absorbing and distributing side impact energy utilizing a side sill assembly with a collapsible sill insert
DE102011015541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Bodenstruktur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CN103946102B (zh) 2011-11-22 2016-01-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结构
US10300948B2 (en) * 2015-10-30 2019-05-28 Faraday&Future Inc. Webbing devices for an underbody of a motor vehicle
US10131381B2 (en) * 2015-06-30 2018-11-20 Faraday & Future Inc. Joint for an underbody of a motor vehicle
US11130525B2 (en) * 2016-09-07 2021-09-28 Thunde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Rear crash safety profile
JP6332389B2 (ja) 2016-10-03 2018-05-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2458A (ja) * 1998-11-04 2000-05-23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590194A (zh) * 2003-08-26 2005-03-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JP2005161975A (ja) * 2003-12-02 2005-06-23 Mazd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CN100999232A (zh) * 2006-01-12 2007-07-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构造
EP1840006A1 (de) * 2006-03-31 2007-10-03 Dr.Ing.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Querträgerstruktur für einen Sitzbereich eines Fahrzeugs
CN102390438A (zh) * 2011-10-18 2012-03-28 东风汽车公司 具有大件装载功能的地板结构
CN204775529U (zh) * 2015-06-29 2015-11-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地板及车辆
CN206781881U (zh) * 2017-05-19 2017-12-22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白车身
CN107985132A (zh) * 2017-11-24 2018-05-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汽车座椅的组合梁及汽车座椅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4572A (zh) 2020-03-17
JP7125334B2 (ja) 2022-08-24
KR20200030142A (ko) 2020-03-20
US20200079437A1 (en) 2020-03-12
KR102497034B1 (ko) 2023-02-08
US10710644B2 (en) 2020-07-14
JP2020040642A (ja) 2020-03-19
DE102018130422A1 (de)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4572B (zh) 车辆的车身地板
US9988100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9868471B2 (en) Reinforcement unit of engine room
CN106364569B (zh) 前车身结构
US9731766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8720932B2 (en) Hitch receiver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9242674B2 (en) Rear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11254368B2 (en) Structure for reinforcing and supporting vehicle frunk
CN109941356B (zh) 侧车身加强结构
US11014611B2 (en) Front body of vehicle
CN107303921B (zh) 车轮壳体增强结构
US11661116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quarter portion and rear floor
US20170158250A1 (e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rear floor of vehicle
CN212738286U (zh)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CN111806558A (zh) 具有加强底板的车身
US11873030B2 (en) Underbody for vehicle
JP4427076B2 (ja) 前部車体構造
CN116409392A (zh) 前车身结构
JP5347613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11858553B2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3525091B (zh) 用于车辆的载荷吸收结构
US11524653B1 (en) Seat belt mounting structure
US11214313B2 (en) Vehicle assemblies with loose layered build components
JP2006088949A (ja) 車体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