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38286U -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38286U
CN212738286U CN202021475839.8U CN202021475839U CN212738286U CN 212738286 U CN212738286 U CN 212738286U CN 202021475839 U CN202021475839 U CN 202021475839U CN 212738286 U CN212738286 U CN 212738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late
target
select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58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伟佳
张学良
王超
罗攀
高英
于淼
杨会亮
王云
曹培涛
张铁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58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38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38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38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所述车辆前舱总成包括在车辆两侧前后延伸的前纵梁(1),所述前纵梁(1)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11)和前端部(12),其中,所述主体部(11)上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11),以将承载横梁(2)选择性地安装到所述主体部(11)上相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中,所述前纵梁(1)配置为根据目标前舱空间选择相应长度的所述前端部(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能够解决不同车型差异化设计导致的前舱零部件种类数量增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研发过程中为确保产品在各细分市场的竞争力需要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前舱为电动车辆重点区域,承载电桥、充电机、控制器及转向制动等关键部件。由于不同车型具有不同体积的电桥,因此为了安装电桥,不同车型需设计不同的前舱空间,且前舱内其他零部件的布置位置也会根据电桥体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往往导致前舱的零部件种类数量增多,开发成本及模具成本大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以解决不同车型差异化设计导致的前舱零部件种类数量增多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前舱总成,包括在车辆两侧前后延伸的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前端部,其中,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以将承载横梁选择性地安装到所述主体部上相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前纵梁配置为根据目标前舱空间选择相应长度的所述前端部。
可选地,所述承载横梁包括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加强梁,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以及所述加强梁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舱内零部件的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前端部连接的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与所述前端部之间设置有吸能盒,所述前防撞梁配置为根据目标前悬长度选择相应长度的所述吸能盒。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前端部之间的水箱框架,所述吸能盒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水箱框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水箱框架以及所述前端部通过依次穿过三者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纵梁上固定连接有轮罩,所述轮罩包括减震器安装板,所述减震器安装板上开设有减震器安装孔,所述轮罩配置为根据目标轮距选择具有相应的所述减震器安装孔位置的所述减震器安装板。
可选地,所述轮罩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前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轮罩配置为根据目标车宽选择相应宽度的所述安装支架。
可选地,还包括前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纵梁的后部,所述前围板的上侧设置有上翻边;前风窗下横梁,包括沿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板、由所述中板的下侧向后延伸形成的下板以及由所述中板的上侧向后延伸形成的风窗玻璃配合板,所述下板沿车宽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中板与所述上翻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前纵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风窗下横梁配置为根据目标整车高度选择相应长度的所述中板。
可选地,所述前风窗下横梁配置为根据目标风窗玻璃角度选择与所述中板具有相应角度的所述风窗玻璃配合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前舱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前舱总成中前纵梁的主体部能够在装配时匹配多种不同长度的前端部,从而使前舱空间能够足够容纳不同车型所需的不同体积的电桥。此外,电桥通过承载横梁安装于前舱内,不同体积的电桥在前舱中的安装位置不同,由于主体部上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因此,承载横梁在主体部上的安装位置能够沿前后方向调整,从而使不同车型对应的不同体积的电桥均能够在前舱中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也就是说,对于不同车型所对应的不同体积的电桥来说,本公开中前纵梁的主体部是通用的,而使得主体部所对应的前舱空间部分所安装的电子真空助力器、转向器、制动踏板等部件通用。因此,本公开的车辆前舱总成模块化和集成度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不做赘述。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分解图;
图3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右视图;
图4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俯视图;
图5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轮罩装配于前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承载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前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水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前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前风窗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前舱总成的前围板与前风窗下横梁相互连接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纵梁,11-主体部,111-第一安装孔,12-前端部,121-第三连接板,122-定位销,2-承载横梁,21-第一横梁,22-第二横梁,23-加强梁,24-第二安装孔,3-前防撞梁,31-吸能盒,311-第一连接板,4-水箱框架,41-第二连接板,5-前围板,51-上翻边,52-真空助力器安装孔,53-转向防尘罩过孔,54-空调管路过孔,6-前风窗下横梁,61-中板,62-下板,63-风窗玻璃配合板,64-连接支架,7-轮罩,71-减震器安装板,711-减震器安装孔,72-安装支架,8-连接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车辆前舱总成装配于车辆且正常使用状态的上、下,“前、后”是指车辆正常行驶时的前、后,也对应于车辆的长度方向,“内、外”是指相对于相应零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外。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前舱总成,参考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该车辆前舱总成包括在车辆两侧前后延伸的前纵梁1,前纵梁1可以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11和前端部12,其中,主体部11上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11,以将承载横梁2选择性地安装到主体部11上相应的第一安装孔111中,前纵梁1配置为根据目标前舱空间选择相应长度的前端部12。为了安装不同车型所需的不同体积的电桥,需要对前舱空间做调整,参考图3所示,B-B段对应于前纵梁1的最前端到车辆的轮心的距离,在装配前纵梁1时,可以根据目标前舱空间选择相应长度的前端部分12来改变B-B段的长度,从而达到得到目标前舱空间。此外,由于前纵梁1的主体部11无需改变,因此,C-C段的长度不变,即轮心至前纵梁1的后端的空间不变,使得其内部的不同车型所需的高价值部件(电子真空助力器、转向器、制动踏板等)完全共通而无需更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前舱总成中前纵梁1的主体部11能够在装配时匹配多种不同长度的前端部12,从而使前舱空间能够足够容纳不同车型所需的不同体积的电桥。此外,电桥通过承载横梁2安装于前舱内,不同体积的电桥在前舱中的安装位置不同,由于主体部11上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11,因此,承载横梁2在主体部11上的安装位置能够沿前后方向调整,从而使不同车型对应的不同体积的电桥均能够在前舱中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也就是说,对于不同车型所对应的不同体积的电桥来说,本公开中前纵梁1的主体部11是通用的,而使得主体部11所对应的前舱空间部分所安装的电子真空助力器、转向器、制动踏板等部件通用。因此,本公开的车辆前舱总成模块化和集成度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承载横梁2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地,参考图1、图2和图6所示,承载横梁2可以包括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21和第二横梁22,以及连接在第一横梁21和第二横梁22之间的加强梁23,第一横梁21和第二横梁22之间可以间隔连接有两个加强梁23,以保证承载横梁2的可靠性,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以及加强梁23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舱内零部件的第二安装孔24。可以理解的是,电桥的体积不同,则在舱内的布置位置和占用空间不同,那么控制器、电机等舱内其它零部件的布置位置也相应地需作出调整,承载横梁2上的多个第二安装孔24使得控制器、电机等舱内零部件的位置可以根据电桥的布置位置作出调整,也就是说,对于不同体积的电桥,承载横梁2以及其他舱内零部件可以通用,以实现同一机舱不新开零部件的情况下满足不同电桥的布置需求,体现了本公开中车辆前舱总成的模块化设计原则。
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前舱总成还包括用于与前端部12连接的前防撞梁3,参考图1至图3以及图7所示,前防撞梁3与前端部12之间设置有吸能盒31,前防撞梁3配置为根据目标前悬长度选择相应长度的吸能盒31。可以理解的是,同平台两厢车型和三厢车型的前悬长度不同,即图3中A-A段所代表的前防撞梁3的最前端与前端部12之间的长度不同,通过在装配过程中选用不同长度的吸能盒31,能够使前舱总成具有两厢车型或三厢车型所需的目标前悬长度。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前防撞梁3的情况下即可实现两厢车型与三厢车型之间的转变。
此外,参考图2、图5、图7以及图8所示,前防撞梁3与前端部12之间还设置有水箱框架4,为了使前防撞梁3、水箱框架4以及前端部12相互连接,前端部12的最前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121,吸能盒3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11,水箱框架4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三连接板121和第一连接板311的形状和位置相匹配的第二连接板41,且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41以及第三连接板121的相对位置分别开设有可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41以及第三连接板121通过依次穿过三者上的通孔的紧固件固定连接,从而将前防撞梁3和水箱框架4安装到前纵梁1上。前防撞梁3和水箱框架4通过一组紧固件安装到前纵梁1上,在便于拆装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装配效率。此外,参考图2所示,第三安装板121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穿过第一安装板311和第二安装板41上定位孔的定位销122,以便于前防撞梁3和水箱框架4的装配定位。
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前舱总成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前纵梁1的后部的轮罩7,参考图1至图5所示,轮罩7可以包括减震器安装板71,减震器安装板71上开设有减震器安装孔711,不同的减震器安装板71上减震器安装孔711的位置不同,轮罩7配置为根据目标轮距选择具有相应的减震器安装孔711位置的减震器安装板71。可以理解的是,不同车型的轮距不同,对应于图4中,即F-F段的长度不同。在装配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所需的目标轮距选择不同的减震器安装板71与轮罩7装配,从而使位于车辆两侧的减震器安装孔711之间的距离不同,以达到目标轮距。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轮罩7可以通过安装支架72与前纵梁1固定连接,轮罩7还可以配置为根据目标车宽选择相应宽度的安装支架72。可以理解的是,不同车型的车宽不同,在轮罩7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装配过程中选用不同宽度的安装支架72来使前舱总成达到目标车宽,即图4中G-G段和H-H段的尺寸可以通过选用不同宽度的安装支架72来实现。
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前舱总成还包括前围板5和前风窗下横梁6,参考图1、图9和图10所示,前围板5固定连接于前纵梁1的后部,前围板5的上侧设置有用于与前风窗下横梁6连接的上翻边51,前风窗下横梁6包括沿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板61、由中板61的下侧向后延伸形成的下板62以及由中板61的上侧向后延伸形成的风窗玻璃配合板63,下板62沿车宽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支架64。其中,中板61与上翻边51固定连接,具体地,参考图11所示,中板61与下板62的弯折连接处与上翻边51通过点焊连接,从而实现前围板5与前风窗下横梁6的固定连接。参考图1所示,连接支架64可以通过点焊连接到轮罩7的安装支架72,从而实现前风窗玻璃下横梁6与前纵梁1的固定连接。此外,参考图9所示,前围板5上还可以设置有真空助力器安装孔52、转向防尘罩过孔53以及空调管路过孔54,以供前舱内相应零部件的安装和线束的穿过。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前风窗下横梁6可以配置为根据目标整车高度选择相应长度的中板61。可以理解的是,不同车型的整车高度不同,例如,轿车车型和SUV车型的整车高度不同。在装配过程中,选择不同长度的中板61能够实现不同的目标整车高度,即通过改变图4中E-E段的尺寸来改变整车高度。此外,由于D-D段即前风窗下横梁6与前纵梁1下端之间的距离不变,能够在整车高度改变时,E-E段所对应的内部空间中的高价值部件(电子真空助力器、转向器、制动踏板等)完全共通而无需更换。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前风窗下横梁6还可以配置为根据目标风窗玻璃角度选择与中板61具有相应角度的风窗玻璃配合板63。可以理解的是,不同车型的风窗玻璃角度不同,例如,运动型车型具有大倾角流线型的风窗玻璃,以减小风阻同时实现较为动感的外观,而商务型车型具有小倾角的风窗玻璃,以展现较为端庄大方稳重的商务风格。在装配过程中,使得风窗玻璃配合板63与中板61呈现不同的夹角,从而使与风窗玻璃配合板63配合的风窗玻璃具有目标风窗玻璃角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前舱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具有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车辆两侧前后延伸的前纵梁(1),所述前纵梁(1)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11)和前端部(12),其中,所述主体部(11)上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11),以将承载横梁(2)选择性地安装到所述主体部(11)上相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中,所述前纵梁(1)配置为根据目标前舱空间选择相应长度的所述前端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横梁(2)包括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21)和第二横梁(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21)和所述第二横梁(22)之间的加强梁(23),所述第一横梁(21)、所述第二横梁(22)以及所述加强梁(2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舱内零部件的第二安装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前端部(12)连接的前防撞梁(3),所述前防撞梁(3)与所述前端部(12)之间设置有吸能盒(31),所述前防撞梁(3)配置为根据目标前悬长度选择相应长度的所述吸能盒(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3)和所述前端部(12)之间的水箱框架(4),所述吸能盒(31)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水箱框架(4)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11),所述第一连接板(311)、所述水箱框架(4)以及所述前端部(12)通过依次穿过三者的紧固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1)上固定连接有轮罩(7),所述轮罩(7)包括减震器安装板(71),所述减震器安装板(71)上开设有减震器安装孔(711),所述轮罩(7)配置为根据目标轮距选择具有相应的所述减震器安装孔(711)位置的所述减震器安装板(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7)通过安装支架(72)与所述前纵梁(1)固定连接,所述轮罩(7)配置为根据目标车宽选择相应宽度的所述安装支架(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围板(5),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纵梁(1)的后部,所述前围板(5)的上侧设置有上翻边(51);
前风窗下横梁(6),包括沿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板(61)、由所述中板(61)的下侧向后延伸形成的下板(62)以及由所述中板(61)的上侧向后延伸形成的风窗玻璃配合板(63),所述下板(62)沿车宽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支架(64),所述中板(61)与所述上翻边(5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64)与所述前纵梁(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6)配置为根据目标整车高度选择相应长度的所述中板(6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6)配置为根据目标风窗玻璃角度选择与所述中板(61)具有相应角度的所述风窗玻璃配合板(6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舱总成。
CN202021475839.8U 2020-07-23 2020-07-23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2738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5839.8U CN212738286U (zh) 2020-07-23 2020-07-23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5839.8U CN212738286U (zh) 2020-07-23 2020-07-23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38286U true CN212738286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22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5839.8U Active CN212738286U (zh) 2020-07-23 2020-07-23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382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8479A (zh) * 2022-06-29 2022-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台架构的车身前机舱一体式结构及汽车
CN115257943A (zh) * 2022-07-2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8479A (zh) * 2022-06-29 2022-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台架构的车身前机舱一体式结构及汽车
CN115158479B (zh) * 2022-06-29 2023-09-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台架构的车身前机舱一体式结构及汽车
CN115257943A (zh) * 2022-07-2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2837B (zh) 汽车的车身平台以及包括这种车身平台的汽车
JP4477246B2 (ja) サブフレーム
US20060108834A1 (en) Motor vehicle body comprising a support structure composed of large-size partial modules
CN212738286U (zh)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WO2012001932A1 (en) Lowe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09241171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13921236U (zh) 机舱结构以及车辆
JPH03284481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及び車体組立方法
CN114348118B (zh) 模块化车身及模块化车身制造方法
CN214729125U (zh) 车身连接总成及车辆
CN211223612U (zh) 一种新型车身后围结构
CN217705968U (zh) 前机舱结构
CN219601419U (zh) 轮罩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9790288U (zh) 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N217778770U (zh) 前端模块以及车辆
CN217100188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14451361U (zh) 通风罩总成、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19524041U (zh) 一种汽车前舱总成结构
CN213008408U (zh) 白车身和车辆
TWI737513B (zh) 模塊化車身及模塊化車身製造方法
CN115402417B (zh) 一种非承载式下车身结构
CN215752668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风窗横梁结构、前围板组件和车辆
CN211223645U (zh) 一种轻型载货电动汽车驾驶室骨架结构
CN216332307U (zh) 一种下车身以及车身
CN217435833U (zh) 悬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