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7943A -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7943A
CN115257943A CN202210855506.5A CN202210855506A CN115257943A CN 115257943 A CN115257943 A CN 115257943A CN 202210855506 A CN202210855506 A CN 202210855506A CN 115257943 A CN115257943 A CN 115257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cabin
water tank
beams
bracke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55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刚
赵峰
侯春生
陈彦龙
陆兴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55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7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7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所述前舱骨架;承载托架,包括至少一个托架纵梁、两个相对设置的托架横梁和四个支撑座,至少一个所述托架纵梁与两个所述托架横梁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均在纵向和垂向上与所述前舱骨架连接,每个所述托架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撑座连接。本发明前舱总成及车辆可以传递碰撞载荷,保证车内乘员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整车碰撞工况越来越严格,如碰撞速度的增加、壁障与车身重合量减少、低速碰撞维修经济性等。而纯电动汽车的整备质量相比传统燃油车有所增加。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整车的碰撞能量增加,增大了前机舱内承载的部件(如电机、冷却系统、减震系统、空调箱、转向系统等)向乘员舱的侵入量,影响车内乘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纯电动汽车的整备质量增加,导致整车的碰撞能量增加,增大了前机舱内承载的部件向乘员舱的侵入量,影响车内乘员的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舱总成包括:前舱骨架;承载托架,包括至少一个托架纵梁、两个相对设置的托架横梁和四个支撑座,至少一个所述托架纵梁与两个所述托架横梁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均在纵向和垂向上与所述前舱骨架连接,每个所述托架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撑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内设有加强板,所述托架横梁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位。
进一步地,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水箱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箱横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水箱立柱,所述水箱横梁与前舱骨架连接,所述水箱立柱与所述水箱横梁连接,所述水箱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水箱的两个第二安装位。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立柱包括用于承载吸能盒的承载部和设于承载部两端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水箱横梁连接;其中,所述承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框架还包括:螺母盒,固定设于所述连接部内;浮动螺母,活动设于所述螺母盒内;定位螺栓,包括头部和与所述头部连接的螺杆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部穿设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浮动螺母连接,所述头部可由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头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浮动螺母可在所述螺母盒内动作,所述螺杆部可在通孔内动作,在所述头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头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相抵触,所述浮动螺母与所述螺母盒的内壁相抵触,所述水箱横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头部可嵌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位相比于所述水箱横梁的中部更靠近与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前舱骨架包括:前舱横梁;两个前舱纵梁,分别与所述前舱横梁的两端连接,所述前舱纵梁上设有所述支撑座;防撞梁,与两个所述前舱纵梁背离所述前舱横梁的端部连接;两个上边梁,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前舱纵梁连接,所述上边梁与相对应所述前舱纵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前舱纵梁的连接位与四个所述支撑座中远离所述前舱横梁的支撑座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内板上设有与所述防撞梁连接的防撞梁安装板;所述纵梁内板内设有与所述防撞梁安装板相贴合的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二加强件和第三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垂向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三加强件穿设于所述开口,且可滑动式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前舱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还包括与所述前舱骨架的上边梁连接的A柱,其中,所述A柱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上边梁的顶部的高度;所述A柱包括:A柱上段,与所述前机舱上边梁连接;A柱下段,与所述A柱上段连接和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A柱下段的宽度小于所述A柱上段的宽度,且,所述A柱上段上开设有吸能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承载托架包括至少一个托架纵梁、两个相对设置的托架横梁和四个支撑座,至少一个托架纵梁与两个托架横梁连接,每个支撑座均在纵向和垂向上与前舱骨架连接,所以,保证了支撑座与前舱骨架的连接刚度,减小支撑座与前舱骨架脱开的风险,由于每个托架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支撑座连接,所以,通过支撑座提高了托架横梁与前舱骨架的连接刚度,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前舱骨架可以将碰撞载荷由支撑座传递给托架横梁,通过托架横梁分担碰撞载荷,以减小前机舱内承载的部件向乘员舱的侵入量,减少对乘员舱的损害,保证车内乘员安全,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前舱骨架的横向刚度,可以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从而实现整车的侧向滑移,将车辆推离刚性壁障,从而减少刚性壁障对车身乘员舱和乘员的伤害,进一步地保证车内乘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舱总成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前舱总成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支撑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前舱总成的承载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前舱总成的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前舱总成的水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水箱框架的水箱横梁和水箱纵梁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图7中水箱框架浮动螺母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A柱的布置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舱总成包括:前舱骨架1及承载托架2。
承载托架2包括至少一个托架纵梁2-1、两个相对设置的托架横梁2-2和四个支撑座2-3,至少一个托架纵梁2-1与两个托架横梁2-2连接,每个支撑座2-3均在纵向和垂向上与前舱骨架1连接,每个托架横梁2-2的两端与两个支撑座2-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托架横梁2-2的两端与两个支撑座2-3的顶部连接。
托架纵梁2-1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而为了保证承载托架2的结构强度,同时,为了降低成本,优选地,托架纵梁2-1的数目为两个。
由于承载托架2包括至少一个托架纵梁2-1、两个相对设置的托架横梁2-2和四个支撑座2-3,至少一个托架纵梁2-1与两个托架横梁2-2连接,每个支撑座2-3均在纵向和垂向上与前舱骨架1连接,所以,保证了支撑座2-3与前舱骨架1的连接刚度,减小支撑座2-3与前舱骨架1脱开的风险,由于每个托架横梁2-2的两端与两个支撑座2-3连接,所以,通过支撑座2-3提高了托架横梁2-2与前舱骨架1的连接刚度,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前舱骨架1可以将碰撞载荷由支撑座2-3传递给托架横梁2-2,通过托架横梁2-2分担碰撞载荷,以减小前机舱内承载的部件向乘员舱的侵入量,减少对乘员舱的损害,保证车内乘员安全,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前舱骨架1的横向刚度,可以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从而实现整车的侧向滑移,将车辆推离刚性壁障,从而减少刚性壁障对车身乘员舱和乘员的伤害,进一步地保证车内乘员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安装集成水壶、水加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高压线束、12V蓄电池等部件,托架横梁2-2上有多个第一安装位,以在第一安装位上安装集成水壶、水加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高压线束、12V蓄电池等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行驶时,在托架横梁2-2的第一安装位安装的各个部件会产生振动,影响车内乘员的舒适性,而本申请的托架横梁2-2的两端通过支撑座2-3与前舱骨架1连接,保证了托架横梁2-2的两端与前舱骨架1的连接刚度,使托架横梁2-2成为减振梁,从而保证第一安装位的动刚度,减少传递给车身的振动,保证了模态,提高乘客舒适性。
参见图3-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3上沿纵向设有两个第一翼板,两个第一翼板上沿横向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支撑座2-3连接,以实现支撑座2-3在纵向上与前舱骨架1连接。支撑座2-3沿横向设有第二翼板,第二翼板上沿垂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与支撑座2-3连接,以实现支撑座2-3在垂向上与前舱骨架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纵梁2-1和托架横梁2-2均是通过烧焊连接而成,保证托架纵梁2-1和托架横梁2-2的结构强度,同时,托架纵梁2-1和托架横梁2-2的截面形状均为“口”字形,便于制备。在本实施例中,托架纵梁2-1和托架横梁2-2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型材。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支撑座2-3的结构强度,支撑座2-3内设有加强板2-4,可以保证前舱骨架1将碰撞载荷由支撑座2-3传递给托架横梁2-2,通过托架横梁2-2分担碰撞载荷。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4与前舱骨架1连接,进一步地保证了支撑座2-3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保证了支撑座2-3与前舱骨架1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4上开设有通孔,以降低重量,实现轻量化。
参见图1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舱总成还包括:水箱框架3。
水箱框架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箱横梁3-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水箱立柱3-2,水箱横梁3-1与前舱骨架1连接,水箱立柱3-2与水箱横梁3-1连接,水箱横梁3-1上设有用于安装水箱的两个第二安装位3-11。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水箱横梁3-1和两个水箱立柱3-2形成前端框架,可以在前端框架的第二安装位3-11上安装水箱,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前舱骨架1可以将碰撞载荷由支撑座2-3传递给水箱框架3,通过水箱框架3分担碰撞载荷,以减小前机舱内承载的部件向乘员舱的侵入量,减少对乘员舱的损害,保证车内乘员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水箱横梁3-1可通过螺栓与前舱骨架1连接,在车辆发生低速正面碰撞时,可以将水箱横梁3-1由前舱骨架1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相比于焊接,维修成本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箱立柱3-2可通过螺栓与水箱横梁3-1连接,在车辆发生低速正面碰撞时,可以将水箱立柱3-2由水箱横梁3-1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相比于焊接,维修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水箱横梁3-1中靠近乘员舱的水箱横梁3-1的材质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LGF(long glass fiber,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进行减重,实现轻量化。
在本实施例中,水箱立柱3-2包括用于承载吸能盒的承载部3-21和设于承载部3-21两端的连接部3-22,两个连接部3-22分别与两个水箱横梁3-1连接,承载部3-21的宽度大于连接部3-22的宽度,以使水箱立柱3-2成为中间宽,上下窄的结构,承载部3-22在保证水箱立柱3-2与水箱安全间隙的同时,可以尽量加大吸能盒的横向尺寸,保证吸能盒的横向尺寸与前舱骨架1的前舱纵梁1-3的横向截面尺寸一致,在正面碰撞工况可以尽可能多的通过吸能盒的变形来吸收能量。
参见图8-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框架还包括:螺母盒3-3、浮动螺母3-4和定位螺栓3-5。
螺母盒3-3固定设于连接部3-22内。
浮动螺母3-4活动设于螺母盒3-3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浮动螺母3-4在螺母盒3-3内以横向±3mm的浮动量设计,浮动螺母3-4在螺母盒3-3内以纵向±3mm的浮动量设计。
定位螺栓3-5包括头部和与头部连接的螺杆部,连接部3-22上开设有通孔,螺杆部穿设于通孔与浮动螺母3-4连接,头部可由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的直径大于螺杆部的直径,螺杆部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头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以使螺杆部可在通孔内动作,同时,可通过头部进行限位,避免定位螺栓3-5掉落。
其中,在头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浮动螺母3-4可在螺母盒3-3内动作,螺杆部可在通孔内动作,在头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头部与连接部3-22的外壁相抵触,浮动螺母3-4与螺母盒3-3的内壁相抵触,水箱横梁3-1上开设有定位孔3-12,头部可嵌设于定位孔3-1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的外径与定位孔3-12的内径相匹配,以保证定位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要安装水箱横梁3-1时,头部位于第一位置,浮动螺母3-4可在螺母盒3-3内动作,螺杆部可在通孔内动作,以调整定位螺栓3-5的头部的位置,当定位螺栓3-5的头部的位置确定时,旋转头部,使螺杆部向浮动螺母3-4的方向给进,直至头部与连接部3-22的外壁相抵触,浮动螺母3-4与螺母盒3-3的内壁相抵触,以将定位螺栓3-5的位置锁定,此时,可以将头部嵌设于定位孔3-12内,以对水箱横梁3-1进行定位,保证了水箱横梁3-1和水箱纵梁3-2安装精度,可以有效消除连接部的横向“张口”所导致的Y向尺寸偏差以及上下翘曲变形到导致的纵向尺寸偏差,从而有效地保证水箱横梁3-1的纵向和横向向位置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位3-11相比于水箱横梁3-1的中部更靠近与连接部3-22。也就是说,第二安装位3-11与水箱横梁3-1的间距大于第二安装位3-11与连接部3-22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二安装位3-11尽量与连接部3-22横向更近,从而保证第二安装位3-11的动刚度,减少传递给车身的振动,保证了模态,从而提升整车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保证车内乘客的舒适性。
参见图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舱骨架1包括:前舱横梁1-1、防撞梁1-2、两个前舱纵梁1-3和两个上边梁1-4。
两个前舱纵梁1-3分别与前舱横梁1-1的两端连接,前舱纵梁1-3上设有支撑座2-3。
防撞梁1-2与两个前舱纵梁背离前舱横梁1-1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梁1-2通过螺栓与前舱纵梁1-3连接,在车辆发生低速正面碰撞时,可以将防撞梁1-2由前舱纵梁1-3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相比于焊接,维修成本低。
两个上边梁1-4分别与相对应的前舱纵梁1-3连接,上边梁1-4与相对应前舱纵梁1-3之间设有第一加强件1-5,第一加强件1-5与前舱纵梁1-3的连接位与四个支撑座2-3中远离前舱横梁1-1的支撑座2-3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撞梁1-2可以将碰撞载荷分别传递给两个前舱纵梁1-3,再由两个前舱纵梁1-3传递给前舱横梁1-1、支撑座2-3和两个上边梁1-4,由支撑座2-3传递给托架横梁2-2,通过上边梁1-4、前舱横梁1-1和托架横梁2-2分担碰撞载荷,以减小前机舱内承载的部件向乘员舱的侵入量,减少对乘员舱的损害,保证车内乘员安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撞梁1-2可以将碰撞载荷传递给前舱纵梁1-3,再由前舱纵梁1-3传递给上边梁1-4和支撑座2-3,由支撑座2-3传递给托架横梁2-2,同时,上边梁1-4也可以将部分碰撞载荷通过第一加强件1-5传递给支撑座2-3,以使托架横梁2-2可以分担更多的碰撞载荷,减小上边梁1-4的变形量,提高维修经济性,前舱纵梁1-3将碰撞载荷传递给前舱横梁1-1,通过前舱横梁1-1和托架横梁2-2分担碰撞载荷,以减小前机舱内承载的部件向乘员舱的侵入量,减少对乘员舱的损害,保证车内乘员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前舱纵梁1-3上设有两个连接板1-6,连接板1-6设于相对应的水箱框架3的水箱横梁3-1和水箱立柱3-2之间,以实现前舱纵梁1-3、水箱横梁3-1和水箱立柱3-2的连接,连接板1-6可以有效的提升散热器上固定点的纵向动刚度以及前机舱横摆模态,保证车内乘员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舱纵梁1-3上设有与防撞梁1-2连接的防撞梁安装板1-7,以便于防撞梁1-2的安装。
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前舱纵梁1-3内设有与防撞梁安装板1-7相贴合的加强组件1-8,通过加强组件1-8保证前舱纵梁1-3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保证低速碰撞工况下,前舱纵梁1-3朝向防撞梁1-2的端面不会出现变形,从而减少低速碰撞后整车的售后维修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组件1-8包括第二加强件1-81和第三加强件1-82,第二加强件1-81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沿垂向开设有开口,第三加强件1-82穿设于开口,且可滑动式地设于容纳腔内,通过第三加强件1-82在容纳腔内的滑动,实现加强组件1-8的尺寸与前舱纵梁1-3的尺寸相匹配,保证了加强组件1-8可制造性与适配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件1-8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U形,第三加强件1-82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U形,第二加强件1-81与第三加强件1-82对扣,以形成环形的加强组件1-8,以保证前舱纵梁1-3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件1-81和第三加强件1-82的厚度均大于前舱纵梁1-3的厚度,以保证前舱纵梁1-3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保证低速碰撞工况下,前舱纵梁1-3朝向防撞梁1-2的端面不会出现变形,从而减少低速碰撞后整车的售后维修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件1-81和第三加强件1-82为仿形件,也就是说,第二加强件1-81和第三加强件1-82与前舱纵梁1-3的内壁相贴合,增加第二加强件1-81和第三加强件1-82与前舱纵梁1-3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前舱纵梁1-3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保证低速碰撞工况下,前舱纵梁1-3朝向防撞梁1-2的端面不会出现变形,从而减少低速碰撞后整车的售后维修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梁安装板1-7上设有多个“T”形接头,加强组件1-8的周边与“T”形接头焊接,保证加强组件1-8与防撞梁安装板1-7连接牢靠。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组件1-8的周边与“T”形接头烧焊连接,以保证加强组件1-8与防撞梁安装板1-7的连接刚度,进一步地保证前舱纵梁1-3的结构强度,可以有效地保证低速碰撞工况下,前舱纵梁1-3朝向防撞梁1-2的端面不会出现变形,从而减少低速碰撞后整车的售后维修成本。
本实施例中,该前舱总成还包括减震塔总成7和前围板总成8,减震塔总成设于上边梁1-4与前舱纵梁1-3之间,且与上边梁1-4和前舱纵梁1-3均连接,前围板总成设于两个前舱纵梁1-3之间,前舱横梁1-1设于前围板总成8的底部,前围板总成8与前舱横梁1-1、上边梁1-4和前舱纵梁1-3均连接,减震塔总成7和前围板总成8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的相关公开,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采用了所述前舱总成,该前舱总成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见图1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与所述前舱骨架1的上边梁1-4连接的A柱4,其中,A柱的顶部的高度大于上边梁1-4的顶部的高度。
在现有技术中,A柱4的顶部设有A柱上边梁5,而且,A柱上边梁5相对于A柱较为纤细,车辆受到撞击后,A柱上边梁5所受到的碰撞载荷较大,A柱上边梁5容易发生诱导变形,出现弯折的状况,A柱上边梁5向驾驶舱内侵入,导致A柱上边梁5侵入量大,侵占乘员舱空间较多,影响车内成员安全。
由于A柱4与上边梁1-4连接,门槛梁6与A柱4的底部连接,所以,当车辆受到小偏置碰撞的纵向冲击力时,A柱4的顶部的高度大于上边梁1-4的顶部的高度,以在A柱4的顶部的和上边梁1-4的顶部之间形成台阶,使上边梁1-4受到的碰撞载荷传递给A柱4,减小传递给A柱上边梁5的碰撞载荷,减小A柱上边梁5向乘员舱内弯折的变形量,保证了维修经济性,降低A柱上边梁5向驾驶舱的侵入量,减小侵占乘员舱空间的侵入量,同时,上边梁1-4将碰撞载荷传递给A柱4,A柱4将碰撞载荷传递给门槛梁6,通过A柱4和门槛梁6分担碰撞载荷,以减小乘员舱所受的碰撞载荷,减小门洞变形量,使救援人员可以将车门打开,以对车内成员进行救援,提高车内成员的存活率,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保证车内成员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A柱4包括:A柱上段4-1和A柱下段4-2。
A柱上段4-1与上边梁1-4连接。
A柱下段4-2与A柱上段4-1连接和门槛梁6连接。也就是说,A柱下段4-2的一端与A柱上段4-1连接,另一端与门槛梁6连接。A柱下段4-2的宽度小于A柱上段4-1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辆受到小偏置碰撞的纵向冲击力时,上边梁1-4将碰撞载荷传递给A柱上段4-1,而由于A柱下段4-2的宽度小于A柱上段4-1的宽度,那么,A柱上段4-1可以进行压溃吸能,减小传递至乘员舱的碰撞载荷,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保证车内成员安全。继而,A柱上段4-1将碰撞载荷传递至碰撞载荷传递给门槛梁6,通过A柱上段4-1、A柱下段4-2和门槛梁6分担碰撞载荷,以减小乘员舱所受的碰撞载荷,减小门洞变形量,使救援人员可以将车门打开,以对车内成员进行救援,提高车内成员的存活率,减小骨架横梁侵入量,减小A柱上边梁5向乘员舱内弯折的变形量,减小侵占乘员舱空间的侵入量,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保证车内成员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A柱上段4-1可以进行更好的压溃吸能,A柱上段4-1上开设有吸能孔4-11,以通过吸能孔4-11溃缩进行吸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A柱上段4-1可以进行更好的压溃吸能,A柱上段4-1的内外侧面上均设置吸能孔4-11,A柱上段4-1的内外侧面上的吸能孔位置相对,当车辆受到小偏置碰撞的纵向冲击力时,上边梁1-4将碰撞载荷传递给A柱上段4-1,A柱上段4-1的吸能孔4-11进行压溃吸能,减小传递至乘员舱的碰撞载荷,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保证车内成员安全,同时,减小A柱上边梁5向乘员舱内弯折的变形量,减小侵占乘员舱空间的侵入量,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保证车内成员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A柱上段4-1可以进行更好的压溃吸能,沿竖直方向,上边梁1-4与吸能孔4-11具有重叠部分,当车辆受到小偏置碰撞的纵向冲击力时,上边梁1-4将碰撞载荷传递给A柱上段4-1,以使碰撞载荷可以传递至吸能孔4-11,A柱上段4-1的吸能孔4-11进行压溃吸能,减小传递至乘员舱的碰撞载荷,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保证车内成员安全,同时,减小A柱上边梁5向乘员舱内弯折的变形量,减小侵占乘员舱空间的侵入量,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保证车内成员安全。
在本实施方式中,A柱上段4-1受挤压变形,进行压溃吸能后,通过壁障与车身之间的前轮轮胎将大部分的载荷传递到与A柱下段4-2底部相连的门槛梁6,而相门槛梁6相对于A柱4更粗,而且,刚性相对于A柱4更高,从而进一步的减少刚性壁障对A柱上边梁5的碰撞载荷,避免A柱上边梁5向乘员舱内弯折,避免侵占乘员舱空间,提高车辆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保证车内成员安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舱骨架;
承载托架,包括至少一个托架纵梁、两个相对设置的托架横梁和四个支撑座,至少一个所述托架纵梁与两个所述托架横梁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均在纵向和垂向上与所述前舱骨架连接,每个所述托架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撑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内设有加强板;所述托架横梁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位。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
水箱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箱横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水箱立柱,所述水箱横梁与前舱骨架连接,所述水箱立柱与所述水箱横梁连接,所述水箱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水箱的两个第二安装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立柱包括用于承载吸能盒的承载部和设于承载部两端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水箱横梁连接;
其中,所述承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框架还包括:
螺母盒,固定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浮动螺母,活动设于所述螺母盒内;
定位螺栓,包括头部和与所述头部连接的螺杆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部穿设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浮动螺母连接,所述头部可由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
其中,在所述头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浮动螺母可在所述螺母盒内动作,所述螺杆部可在通孔内动作,在所述头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头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相抵触,所述浮动螺母与所述螺母盒的内壁相抵触,所述水箱横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头部可嵌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位相比于所述水箱横梁的中部更靠近与所述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骨架包括:
前舱横梁;
两个前舱纵梁,分别与所述前舱横梁的两端连接,所述前舱纵梁上设有所述支撑座;
防撞梁,与两个所述前舱纵梁背离所述前舱横梁的端部连接;
两个上边梁,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前舱纵梁连接,所述上边梁与相对应所述前舱纵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前舱纵梁的连接位与四个所述支撑座中远离所述前舱横梁的支撑座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纵梁上设有与所述防撞梁连接的防撞梁安装板;
所述前舱纵梁内设有与所述防撞梁安装板相贴合的加强组件;
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二加强件和第三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垂向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三加强件穿设于所述开口,且可滑动式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前舱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与所述前舱骨架的上边梁连接的A柱,其中,所述A柱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上边梁的顶部的高度;
所述A柱包括:
A柱上段,与所述前机舱上边梁连接;
A柱下段,与所述A柱上段连接和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A柱下段的宽度小于所述A柱上段的宽度,且,所述A柱上段上开设有吸能孔。
CN202210855506.5A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Pending CN115257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506.5A CN115257943A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506.5A CN115257943A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943A true CN115257943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66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5506.5A Pending CN115257943A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79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2555A1 (en) * 2022-11-11 2024-05-16 Caterpillar Inc. Roll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9289A (en) * 1994-02-04 1995-04-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ross memb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frame
CN104163204A (zh) * 2014-05-07 2014-11-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箱上横梁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复装方法
CN205010151U (zh) * 2015-07-09 2016-02-0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防撞梁及汽车
CN105882373A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东风汽车公司 电动汽车的机舱布置结构
CN206984126U (zh) * 2017-06-30 2018-02-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7535988U (zh) * 2017-11-22 2018-06-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传力结构
CN208469943U (zh) * 2018-08-01 2019-02-05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前机舱布置结构
CN208931131U (zh) * 2018-09-07 2019-06-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水箱安装架及汽车
CN209305343U (zh) * 2018-11-09 2019-08-27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前悬的水箱钣金框架安装结构
CN111152846A (zh) * 2020-01-08 2020-05-15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CN111232058A (zh) * 2018-11-28 2020-06-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前机舱结构和车辆
CN212738286U (zh) * 2020-07-23 2021-03-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CN112849274A (zh) * 2021-03-31 2021-05-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机舱框架横梁
CN213799908U (zh) * 2020-11-05 2021-07-2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体前机舱框架结构
CN214493089U (zh) * 2020-12-24 2021-10-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CN215751862U (zh) * 2021-09-30 2022-02-08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汽车机舱托架总成
JP2022090869A (ja) * 2020-12-08 2022-06-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CN114715288A (zh) * 2021-01-05 2022-07-0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9289A (en) * 1994-02-04 1995-04-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ross memb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frame
CN104163204A (zh) * 2014-05-07 2014-11-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箱上横梁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复装方法
CN205010151U (zh) * 2015-07-09 2016-02-0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防撞梁及汽车
CN105882373A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东风汽车公司 电动汽车的机舱布置结构
CN206984126U (zh) * 2017-06-30 2018-02-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7535988U (zh) * 2017-11-22 2018-06-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传力结构
CN208469943U (zh) * 2018-08-01 2019-02-05 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前机舱布置结构
CN208931131U (zh) * 2018-09-07 2019-06-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水箱安装架及汽车
CN209305343U (zh) * 2018-11-09 2019-08-27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前悬的水箱钣金框架安装结构
CN111232058A (zh) * 2018-11-28 2020-06-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前机舱结构和车辆
CN111152846A (zh) * 2020-01-08 2020-05-15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CN212738286U (zh) * 2020-07-23 2021-03-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CN213799908U (zh) * 2020-11-05 2021-07-2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体前机舱框架结构
JP2022090869A (ja) * 2020-12-08 2022-06-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CN214493089U (zh) * 2020-12-24 2021-10-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CN114715288A (zh) * 2021-01-05 2022-07-0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CN112849274A (zh) * 2021-03-31 2021-05-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机舱框架横梁
CN215751862U (zh) * 2021-09-30 2022-02-08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汽车机舱托架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2555A1 (en) * 2022-11-11 2024-05-16 Caterpillar Inc. Roll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2929B2 (en) Deformation element for absorbing lateral impact forces in a lateral region of a motor vehicle
CN211568103U (zh) 一种小型纯电动汽车白车身框架
US20230097956A1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that supresses damage from a collision
CN113104115A (zh) 一种汽车门槛结构、车身及汽车
CN115257943A (zh)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CN212401376U (zh) 一种汽车底板结构及电动汽车
CN117885509A (zh) 结构总成和具有结构总成的车辆
WO2024016514A1 (zh) 一种前机舱以及车辆
CN113968285B (zh) 一种越野车车身前机舱结构
CN118062117A (zh) 用于车辆的机舱组件及车辆
CN116601823A (zh) 电池与车身一体化结构以及电动汽车
CN115214789B (zh) 下车身前部总成和汽车
CN219115583U (zh) 一种车体以及车辆
US20230264756A1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including a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that couples a motor arrangement portion and a cross structure together
CN219134085U (zh) 一种新型侧碰吸能盒结构
CN219312875U (zh) 一种车身门槛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9790313U (zh) 前端框架总成和车辆
CN220053721U (zh)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707118U (zh) 汽车及其a柱总成和车身
CN21983861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下车体及其汽车
EP4349693A1 (en) Rocker panel torsion lever
CN220053951U (zh) 车身骨架
CN220374636U (zh) 前机舱总成和具有其的汽车
CN115257938B (zh) 一种a柱、门环及车辆
CN219565267U (zh) 轻量化车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