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3089U -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3089U
CN214493089U CN202023165528.4U CN202023165528U CN214493089U CN 214493089 U CN214493089 U CN 214493089U CN 202023165528 U CN202023165528 U CN 202023165528U CN 214493089 U CN214493089 U CN 214493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abin
beam assembly
body frame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55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荣添
吴纯福
耿富荣
叶宝文
刘德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655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3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3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3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机舱纵梁总成、机舱上边梁总成、A柱总成以及门槛总成;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连接,后端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地板纵梁;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通过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后部形成有斜向上设置的第一传力通道和斜向下设置的第二传力通道。通过上述结构,当车辆发生类似25%小偏置碰撞的情况时,碰撞物与前防撞梁总成接触,经过前围板横梁、地板纵梁、第一传力通道和第二传力通道将碰撞能量分散至整体车架,防止由于扭力过大产生车架形变,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常见的汽车结构框架,前防撞梁总成1’放置于机舱纵梁总成2’前部,与机舱纵梁总成2’螺栓连接。机舱纵梁总成2’前段为直梁结构,后段向下过渡至地板纵梁。机舱上边梁3’前部与机舱纵梁总成2’仅有一处横向连接,后部与A柱总成4’连接,整体为单一弯梁。A柱总成4’下部与门槛总成5’以及机舱纵梁总成2’连接件组成一个三通接头结构。整体框架主要呈现两纵两横的框架路径,梁架结构之间连接少且弱,不能满足2020版C IAS I 规程25%小偏置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车身框架应对偏置碰撞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可在遇到类似25%小偏置碰的情况时将碰撞能量均匀分散至整体车架,框架的整体结构稳固,能够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机舱纵梁总成、机舱上边梁总成、 A柱总成以及门槛总成;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连接,后端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地板纵梁;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通过第一连接支架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后方的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的后端连接所述A柱总成;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后部形成有斜向上设置的第一传力通道和斜向下设置的第二传力通道,所述第一传力通道与所述A柱总成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传力通道与所述A柱总成的中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一端对应前副车架的前点安装,对前副车架的前点进行加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和吸能盒,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前端通过所述吸能盒与所述防撞梁连接,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前部的宽度与所述吸能盒的宽度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的前端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的中部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中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为向上弯折的的弧形板材,其板面从上到下逐渐变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舱纵梁总成通过扭力盒状连接件与所述A柱总成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门槛总成与A柱总成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弯折的角板加强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角板加强板从所述A柱总成内部上侧对应前门下铰链处延伸至所述门槛总成对应前排座椅前横梁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舱纵梁总成以及与之连接的前围板横梁和地板纵梁形成Y形传力通道。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当车辆发生类似25%小偏置碰撞的情况时,碰撞物与前防撞梁总成接触,碰撞能量从机舱纵梁总成和机舱上边梁总成向车体的后方传递,经过前围板横梁、地板纵梁、第一传力通道和第二传力通道将碰撞能量分散至整体车架。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通过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连接,构成稳定的框架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扭力,防止由于扭力过大产生车架形变或压溃失稳,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汽车结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的的能量传递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舱上边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防撞梁总成、机舱纵梁总成和机舱上边梁总成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柱总成和门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2-图4所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包括前防撞梁总成1、机舱纵梁总成2、机舱上边梁总成3、A柱总成4以及门槛总成5;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1连接,后端连接前围板横梁9和地板纵梁6;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3通过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3的后端连接所述A柱总成 4;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3后部形成有斜向上设置的第一传力通道31 和斜向下设置的第二传力通道32,所述第一传力通道31与所述A柱总成4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传力通道32与所述A柱总成4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传力通道31将碰撞能量传递到A柱总成4的上部并向A柱总成4的斜上方继续传递,所述第二传力通道32将碰撞能量传递到A柱总成4的中部并向A柱总成4的斜下方继续传递,将能量分解到不同的传力点和传力方向上。
通过上述结构,当车辆发生类似25%小偏置碰撞的情况时,碰撞物与前防撞梁总成1接触,碰撞能量从机舱纵梁总成2和机舱上边梁总成3向车体的后方传递,经过前围板横梁9、地板纵梁6、第一传力通道31和第二传力通道32将碰撞能量分散至整体车架。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3通过第一连接支架7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后方的第二连接支架8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连接,构成稳定的框架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扭力,防止由于扭力过大产生车架或压溃失稳,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一端对应前副车架的前点安装,对前副车架的前点进行加强。
由于车辆发生类似25%小偏置碰撞的情况时,碰撞物与车头的接触面小,主要冲击力作用于防撞梁的末端,防撞梁吸收的能量难以及时传递到机舱纵梁总成2。如图5所示,本申请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 的前部21的宽度比中部22的宽度大。所述前防撞梁总成1包括防撞梁11和吸能盒12,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的前端通过所述吸能盒12 与所述防撞梁11连接,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的前部的宽度与所述吸能盒12的宽度相同。通过加宽的机舱纵梁总成2前部,机舱纵梁总成2前部与吸能盒12的截面完全匹配,能够将吸能盒无法吸收的能量正面传递到机舱纵梁总成2前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3的前端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支架8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3的中部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 7和第二连接支架8将机舱上边梁总成3和机舱纵梁总成2连成稳定的框架,提高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3和机舱纵梁总成2抵抗侧向力的能力,减少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3和机舱纵梁总成2侧向形变的可能。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支架8为向上弯折的弧形板材,其板面从上到下逐渐变宽,以按照传力路径优化各个结构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通过扭力盒状连接件13与所述A 柱总成4连接。通过在机舱纵梁总成2的后段设置若干个传力部,形成多处碰撞能量传递路径,分散碰撞能量,能够有效避免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压溃失稳和侵入量过大。另外,所述机舱纵梁总成2以及与之连接的前围板横梁9和地板纵梁6形成Y形传力通道23,将纵向传递的碰撞能量分解,分别传递到A柱总成4中部和下部,再由车架分散承载,减少机舱纵梁总成受压溃缩的可能。
如图6所示,为了提升A柱总成4的下部至门槛总成5的抗弯扭性能,防止门槛总成5横向折弯变形,所述门槛总成5与A柱总成4 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弯折的角板加强板14。更优地,所述角板加强板 14从所述A柱总成4内部上侧对应前门下铰链处延伸至所述门槛总成5对应前排座椅前横梁处,能够针对性地对碰撞过程中轮胎挤压的区域进行补强,防止门槛总成5横向折弯变形。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机舱纵梁总成、机舱上边梁总成、A柱总成以及门槛总成;
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连接,后端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地板纵梁;
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通过第一连接支架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后方的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的后端连接所述A柱总成;
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后部形成有斜向上设置的第一传力通道和斜向下设置的第二传力通道,所述第一传力通道与所述A柱总成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传力通道与所述A柱总成的中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一端对应前副车架的前点安装,对前副车架的前点进行加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和吸能盒,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前端通过所述吸能盒与所述防撞梁连接,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前部的宽度与所述吸能盒的宽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的前端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机舱上边梁总成的中部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为向上弯折的弧形板材,其板面从上到下逐渐变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通过扭力盒状连接件与所述A柱总成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总成与A柱总成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弯折的角板加强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加强板从所述A柱总成内部上侧对应前门下铰链处延伸至所述门槛总成对应前排座椅前横梁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纵梁总成以及与之连接的前围板横梁和地板纵梁形成Y形传力通道。
CN202023165528.4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Active CN214493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5528.4U CN214493089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5528.4U CN214493089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3089U true CN214493089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9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5528.4U Active CN214493089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30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2186A (zh) * 2022-04-22 2022-08-0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乘员舱壳体结构及汽车
CN115257943A (zh) * 2022-07-2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CN115649098A (zh) * 2022-11-30 2023-01-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身系统及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2186A (zh) * 2022-04-22 2022-08-0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乘员舱壳体结构及汽车
CN115257943A (zh) * 2022-07-2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舱总成及车辆
CN115649098A (zh) * 2022-11-30 2023-01-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身系统及车辆
CN115649098B (zh) * 2022-11-30 2024-05-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身系统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01513A1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214493089U (zh) 一种应对25%小偏置碰的车身框架
JP428688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KR101619270B1 (ko) 차량의 연결 구조
US9889888B2 (en) Sid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WO2016192304A1 (zh) 汽车机舱总成
EP2565107A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ehicle body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US10189505B2 (en) Sid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8016506B (zh) 车辆机舱总成
CN211731584U (zh) 一种车辆的前舱总成及具有该前舱总成的车辆
CN209888947U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CN215590835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10304146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车架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110834673A (zh) 车身总成、具有该车身总成的车辆和该车身总成具有的门槛梁加强组件
CN110962938A (zh) 一种汽车侧围框架加强组件
CN212950848U (zh) A柱加强件及汽车
JP3045337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KR101499447B1 (ko) 차체 대쉬 밀림방지 구조
CN216709440U (zh) 车辆的车身以及车辆
CN213799908U (zh) 一种车体前机舱框架结构
CN212500670U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01633795U (zh) 汽车后地板总成
CN112590941A (zh) 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
CN210941967U (zh) 一种车架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