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3578A - 车辆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3578A
CN110733578A CN201910567138.2A CN201910567138A CN110733578A CN 110733578 A CN110733578 A CN 110733578A CN 201910567138 A CN201910567138 A CN 201910567138A CN 110733578 A CN110733578 A CN 110733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attery case
width direction
rock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71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3578B (zh
Inventor
涂木哲夫
久田幸平
大竹和树
松井孝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33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3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3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3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16Arrangement in the rear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车辆后部构造包括:电池壳体;侧框架,设于所述电池壳体的侧部,从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且在比车身的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前部车辆骨架构件,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接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前方侧端部。所述后部车辆骨架构件连接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

Description

车辆后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等中,在设于地板面板的车辆后部的台阶部的车辆后方侧,将容纳有电池的电池壳体配置于地板面板(后面板)的车辆下侧。该电池壳体经由托架等被装配于后纵梁或者地板横梁等。
该后纵梁的后端连结于后保险杠,并且在车辆前方侧向车宽方向外侧折弯,连接于在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配设的下边梁。
再者,对于电动汽车,因搭载电池所引起的质量增加较大。因此,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碰撞载荷从保险杠经由后纵梁向车辆前方侧的下边梁传递的时候,较大的转动力矩作用于后纵梁的折弯部分,所述部分恐怕会发生变形。若车身的所述部分发生变形,则电池壳体(容纳于其中的电池)恐怕会损伤。
为了抑制这样的电池壳体的损伤,理想的是抑制车身中电池壳体周边的部分的变形。然而,若通过加强电池壳体周边的部分来谋求车身的刚性提高,则车身的质量增加会变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日本特开2013-67327中,公开了以下构成:设置环绕于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的电池壳体的外周部的凸缘部,将车辆后方侧的后凸缘部连接于后面板,并且车辆前方侧的前凸缘部连接于地板面板的通道部的车辆后端。
即使如日本特开2013-67327那样构成,对于抑制电池壳体周边的部分的变形,也有改善的余地。即,要求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更高效地将碰撞载荷从比电池壳体靠后侧的部分传递至比电池壳体靠前侧的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构造,该车辆后部构造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使碰撞载荷高效地从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传递至车辆前方侧。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车辆后部构造。所述车辆后部构造具备:电池壳体,配设于地板面板的车辆后方侧的车辆下侧;侧框架,与所述电池壳体一体地设于所述电池壳体的车宽方向的侧部,从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且在比车身的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接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以及前部车辆骨架构件,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接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前方侧端部。
在所述第一方案中,在配设于地板面板的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下侧的电池壳体的侧部,与电池壳体一体地设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该侧框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连接于在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部车辆骨架构件,车辆前方侧端部连接于在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部车辆骨架构件。
因此,根据上述第一方案,当车辆因后面碰撞而碰撞载荷从车辆后方朝向车辆前方被输入至后部车辆骨架构件时,碰撞载荷经由设于电池壳体的侧部的侧框架传递至在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部车辆骨架构件。
即,重新构成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从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传递碰撞载荷的载荷传递路径,由此,能够高效地将碰撞载荷传递至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能够防止或抑制电池壳体周边的车身变形。
此外,根据上述第一方案,能够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使碰撞载荷高效地从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传递至车辆前方侧。
在所述第一方案中,所述前部车辆骨架构件可以是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下侧的地板下加强件。
在上述构成中,在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且在比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下加强件可以经由侧框架连接于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从车辆后方被输入至后部车辆骨架构件的碰撞载荷经由侧框架被高效地传递至地板下加强件。
特别是,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可以位于比车身的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地板下加强件也可以位于比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即,从后部车辆骨架构件经由侧框架至地板下加强件可以形成为俯视(仰视)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因此,碰撞载荷被更高效地从后部车辆骨架构件传递至地板下加强件。
在所述第一方案中,所述前部车辆骨架构件可以是设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的下边梁。
在上述构成中,在比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可以经由设于电池壳体的侧部的侧框架连接于在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且在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边梁。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从车辆后方被输入至后部车辆骨架构件的碰撞载荷经由侧框架被高效地传递至下边梁。
此外,侧框架设为在俯视观察时从车辆后方侧朝向车辆前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因此,能够使一体地设有侧框架的电池壳体的容量增加。
在所述第一方案中,所述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可以是后纵梁,该后纵梁具有:前方延伸部,在比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从后保险杠向车辆前方延伸,该前方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连接于侧框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以及倾斜延伸部,从所述前方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朝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倾斜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连接于在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设置的下边梁的车辆后方侧。
在上述构成中,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可以是后纵梁。所述后纵梁可以具有:前方延伸部,在比车身的车宽方向端部靠内侧,从后保险杠向车辆前方延伸,该前方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连结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以及倾斜延伸部,从前方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朝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倾斜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连结于在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形成的下边梁的车辆后方侧。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若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碰撞载荷从车辆后方被输入至后纵梁,则碰撞载荷经由后纵梁的前方延伸部、倾斜延伸部被传递至下边梁,并且碰撞载荷经由后纵梁的前方延伸部、侧框架被传递至前部车辆骨架构件。即,碰撞载荷从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经由两个载荷传递路径被高效地传递至车辆前方侧。
在所述第一方案中,所述车辆后部构造可以包括一对下边梁。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可以设有具有两个端部并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可以连结于所述一方的下边梁,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中的另一方的端部可以连结于所述另一方的下边梁。
在上述构成中,在俯视观察车辆时,可以通过侧框架、后纵梁的倾斜延伸部、下边梁以及横梁在电池壳体的车宽方向侧部构成有大致三角形形状的部位。由此,车身刚性提高,电池壳体的抗侧面碰撞的保护性能提高。
此外,根据上述构成,侧面碰撞时的电池保护性能提高。
在所述第一方案中,所述电池壳体可以经由所述侧框架装配于车身。
在上述构成中,一体地形成于电池壳体的侧框架可以通过其车辆前方侧端部连结于前部车辆骨架构件,可以通过车辆后方侧端部连结于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即,电池壳体可以经由侧框架、前部车辆骨架构件、后部车辆骨架构件装配于车身。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电池壳体不需要用于将电池壳体装配于车身的托架等。
此外,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将侧框架利用于将电池装配于车身,因此不需要其他托架等。
在所述第一方案中,可以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部容纳有电池。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的仰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以及侧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以及侧框架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5是相当于图4的V-V线位置的剖面图。
图6是相当于图4的VI-VI线位置的剖面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的仰视图。该图是侧剖面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进行说明。首先,对车身下表面的车辆骨架构造进行说明,接着,对电池壳体周边的车辆后部构造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宽方向的一侧即车辆左侧,箭头“RH”表示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即车辆右侧。在以下说明中,在使用前后、上下方向时,以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为基准。
(构成)
(车辆下表面的概略构造)
在图1中,通过仰视图示意性地表示包括车辆后部构造10的车辆骨架构造,在图2中,通过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车身下表面的车辆骨架构造。
首先,对整个车辆下表面的构成进行概略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车身11具有:一对前纵梁12,配置于车辆前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边梁16,在地板面板1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一对地板下加强件(以下,称为“地板下R/F”)18,在地板面板14的车辆下侧且在比车宽方向两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后纵梁20,在地板面板14的车辆下侧配置于车辆后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此外,车身11具有:第一横梁22,配设于地板面板14的台阶部即上弯(kick-up)部,在一对下边梁16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横梁24,在第一横梁22的车辆后方侧,在后纵梁20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
而且,在车身11中,在第一横梁22与第二横梁24之间,在地板面板14的车辆下侧配设有电池壳体26。
前纵梁12是被设为在车身11的车辆前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构造的车辆骨架构件。前纵梁12的车辆前后方向前端部(以下,称为“前端部”)连结于在车辆前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保险杠28,前纵梁12的车辆前后方向后端部(以下,称为“后端部”)连结于地板下R/F18的前端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地板下R/F18在地板面板14的下方且在比地板面板1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如图6所示,地板下R/F18是如下车辆骨架构件,即,车宽方向剖面是在车辆上侧开口的帽状,具有:顶壁30,在车宽方向延伸;一对倾斜壁32,从顶壁30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辆上侧延伸;以及凸缘部34,从倾斜壁32的车辆上侧端部(以下,称为“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及外侧延伸,一对凸缘部34接合于地板面板14的下表面,由此被设为闭合截面构造。
地板下R/F18的前端部连结于前纵梁12的后端部,并且地板下R/F18的后端部连结于第一横梁22。此外,地板下R/F18的后端部附近与设于电池壳体26的车宽方向两侧部的后述侧框架92的前端部连结。
下边梁16在地板面板1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地板面板14的上弯部的车辆后方侧,在一对下边梁16之间配设有在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22。
如图8所示,下边梁16具有:下边梁内面板40,位于车宽方向内侧;以及下边梁外面板42,位于车宽方向外侧。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8是与第二实施方式对应的图,但下边梁16的形状相同,因此参照图8进行说明。
下边梁内面板40的车宽方向剖面是在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帽状,下边梁内面板40具有:顶壁44,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倾斜壁46,从顶壁44的车辆上下方向两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凸缘部48,从倾斜壁46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车辆上方以及车辆下方延伸。下边梁外面板42也与下边梁内面板40大致相同,下边梁外面板42的车宽方向剖面是在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帽状,下边梁外面板42具有顶壁50、倾斜壁52以及凸缘部54。下边梁16是如下车辆骨架构件,即,使下边梁内面板40的凸缘部48与下边梁外面板42的凸缘部54接合,由此被设为闭合截面构造。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边梁内面板40的顶壁44接合有地板面板14的在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辆下侧延伸的凸缘部56。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后纵梁20是在车身11的车辆后方侧且在比车宽方向两端部靠内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构件。如图5所示,后纵梁20是车辆上侧开口的大致剖面帽状,具有:顶壁60,在车宽方向延伸;一对倾斜壁62,从顶壁60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辆上方延伸;凸缘部64,从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壁62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凸缘部66,从车宽方向外侧的倾斜壁62的上端部进一步向车辆上侧延伸。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后纵梁20是如下车辆骨架构件,即,凸缘部64接合于地板面板14的下表面,并且凸缘部66接合于地板面板14的在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凸缘部58,由此被设为闭合截面构造。
需要说明的是,后纵梁20的后端部连结于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后保险杠68。此外,后纵梁20具有:前方延伸部70,从后保险杠68向车辆前方延伸至第二横梁24的前方;以及倾斜延伸部72,从前方延伸部70的前端朝向车辆前方沿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方向延伸,该倾斜延伸部72的前端连结于下边梁16。需要说明的是,前方延伸部70的前端部与后述侧框架92的后端部连结。
(电池壳体周边的构造)
接着,对电池壳体26的周边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电池壳体26为大致矩形。如图1所示,电池壳体26被设为在俯视(仰视)观察时车辆前方侧(前壁80的车宽方向宽度)比车辆后方侧(后壁82的车宽方向宽度)窄的梯形形状。
此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电池壳体26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壁84,沿着地板面板14的形状在车辆前方侧朝向车辆后方而向车辆上方倾斜地形成;以及水平壁86,与倾斜壁84的后端部连续地朝向车辆后方延伸。
而且,如图1所示,电池壳体26的车宽方向两侧部的一对侧壁88朝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地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壳体26的底壁90被设为水平面。
在电池壳体26的侧壁88,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形成有侧框架92。该侧框架92与电池壳体26一体地成型。电池壳体26以及侧框架92可以由钢、铝等金属材料或CFRP等树脂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成型再通过接合等来一体化。
如图3以及图5所示,侧框架92被设为剖面呈大致正方形的闭合截面构造,具有:上壁94、车宽方向内侧的内壁96、车宽方向外侧的外壁98以及底壁100。需要说明的是,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电池壳体26与侧框架92一体成型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电池壳体26的侧壁88的一部分构成内壁96。此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侧框架92构成有:后方连接部102,在侧壁88的后端侧稍微位于车辆上方,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倾斜部104,从后方连接部102的前端朝向车辆前方而向车辆下方倾斜;以及前方连接部106,从倾斜部104的前端向车辆前方延伸。
如图3所示,在后方连接部102的上壁94形成有用于与后纵梁20紧固的螺栓108(参照图5)插通用的插通孔110,并且在底壁100形成有用于插入工具的工具孔112。
因此,如图5所示,将电池壳体26配置于地板面板14的车辆下侧,使侧框架92的后方连接部102的上壁94抵接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的顶壁60的下表面,将螺栓108插通于上壁94的插通孔110和顶壁60的孔部(未图示)并紧固于焊接螺母114,由此后纵梁20与侧框架92连结。
另一方面,如图3以及图4所示,前方连接部106延伸至比侧壁88的前端靠车辆前方。其结果是,前方连接部106的前端在比第一横梁22靠车辆前方侧(参照图1)位于地板下R/F18的后端的下方(参照图2)。
如图3所示,在前方连接部106的上壁94形成有用于与地板下R/F18紧固的螺栓116(参照图6)插通用的插通孔118,并且在底壁100形成有用于在进行紧固时插入工具的工具孔120。
因此,使侧框架92的前方连接部106的上壁94抵接于地板下R/F18的顶壁30的下表面,将螺栓116插通于上壁94的插通孔118和顶壁30的孔部(未图示)并紧固于焊接螺母122,由此侧框架92与地板下R/F18连结。
由此,如图1所示,成为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经由侧框架92、地板下R/F18至前纵梁12,车辆骨架构件在车辆仰视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地连结的状态。
(作用)
对这样构成的车辆后部构造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此,在车辆后部构造10中,在电池壳体26的侧壁88设置侧框架92,将在电池壳体26的车辆后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与在电池壳体26的车辆前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下R/F18经由侧框架92连结。
因此,在车辆发生了后面碰撞的情况下,例如,未图示的障碍物与车身11的后部碰撞,由此碰撞载荷从后保险杠68被输入至一对后纵梁20。碰撞载荷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经由倾斜延伸部72传递至下边梁16的车辆前方侧。此外,碰撞载荷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经由侧框架92、地板下R/F18被传递至前纵梁12。
即,不仅形成有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碰撞载荷从后纵梁20传递至下边梁16的载荷传递路径,还形成有碰撞载荷从后纵梁20经由侧框架92传递至地板下R/F18的载荷传递路径,因此,碰撞载荷被高效地传递至电池壳体26的车辆前方侧。
其结果是,在车身11的车辆前后方向,会抑制车身11在电池壳体26的附近发生变形,能够防止或抑制电池壳体26(容纳于其中的电池)的损伤。
特别是,配设为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至侧框架92、地板下R/F18在车辆仰视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即,前方延伸部70与地板下R/F18的车宽方向的偏移量L1比前方延伸部70与下边梁16的车宽方向的偏移量L2小,因此,碰撞载荷被更高效地从侧框架92传递至地板下R/F18。
其结果是,会进一步抑制车身11在电池壳体26的位置附近发生变形,能够进一步防止或抑制电池壳体26(容纳于其中的电池)的损伤。
此外,构成有从后纵梁20至地板下R/F18的载荷传递路径,由此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从后纵梁20传递至下边梁16的碰撞载荷减少。其结果是,会防止或抑制下边梁16因在后面碰撞时传递的载荷而断裂。
而且,因在后面碰撞时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载荷的输入,弯曲力矩作用于在后纵梁20中朝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且车辆下方倾斜的倾斜延伸部72。然而,在车辆后部构造10中,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输入至倾斜延伸部72的碰撞载荷减少,由此会抑制作用于倾斜延伸部72的弯曲力矩,会抑制倾斜延伸部72的变形。其结果是,会防止或抑制电池壳体26(容纳于其中的电池)的损伤。
此外,如图1所示,在仰视观察时,通过车辆骨架构件即后纵梁20的倾斜延伸部72、下边梁16、第一横梁22、侧框架92,在车辆侧部构成有大致三角形的部分。因此,车身11的车辆侧部的车身刚性(强度)提高,会抑制侧面碰撞时的车身变形。
而且,由于这样提高了车身11的刚性,因此车辆的驾驶稳定性提高。此外,车辆的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振粗糙度))也提高。
而且,电池壳体26经由侧框架92支承于后纵梁20以及地板下R/F18。换言之,电池壳体26经由侧框架92装配于车身11。因此,不需要为了将电池壳体26装配于车身11而另行使用托架等零件。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7~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构造20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仅在于电池壳体以及侧框架的形状,因此仅对该部分进行说明。
(构成)
如图7所示,电池壳体202形成为前壁80的车宽方向的宽度比后壁82宽。即,电池壳体202的侧壁包括从前壁80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朝向车辆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前方侧壁204以及从前方侧壁204的后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侧壁206。
另一方面,侧框架2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侧框架92大致相同地具有后方连接部102、倾斜部104以及前方连接部106。不过,后方连接部102连结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的前端,并且沿后方侧壁206向车辆前方延伸。
此外,倾斜部104从后方连接部102的前端沿前方侧壁204朝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并且向车辆下方倾斜。即,倾斜部104朝向下边梁16倾斜。
而且,如图7以及图8所示,前方连接部106配置于下边梁16的下边梁内面板40的倾斜壁46的下方,与下边梁16连结。
(作用)
如此,侧框架210连结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并且连结于下边梁16的车辆后方侧。由此,在车辆发生了后面碰撞时,能够将碰撞载荷经由后纵梁20的倾斜延伸部72以及侧框架210的倾斜部104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传递至下边梁16。即,通过在电池壳体202的周边将载荷传递路径设为两条,碰撞载荷被高效地传递至电池壳体202的车辆前方侧。其结果是,在后面碰撞时,会抑制电池壳体202的周边的车身变形,会防止或抑制电池壳体202的损伤。
由增加了到达该车辆前方的载荷传递路径而产生的其他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该电池壳体202将侧框架210在电池壳体202的车辆前方侧连结于位于地板面板1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的下边梁16,因此,能够设为与后壁82相比前壁80的车宽方向宽度更宽的形状。即,与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将侧框架92连接于地板下R/F18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电池壳体202的容量。
而且,如图7所示,在该车辆后部构造200中,侧框架210的后方连接部102沿电池壳体202的后方侧壁206向车辆前方延伸,因此,倾斜部104在仰视观察时位于比后纵梁20的倾斜延伸部72靠车辆前方侧(俯视观察时不重叠)。其结果是,会防止从后纵梁20的前方延伸部70至下边梁16的后纵梁20的倾斜延伸部72与侧框架210的倾斜部104干涉。
[其他]
在一系列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侧框架92、210和电池壳体26、202由相同材料成型,但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分别成型,再通过焊接等来一体化。

Claims (7)

1.一种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壳体,配设于地板面板的车辆后方侧的车辆下侧;
侧框架,与所述电池壳体一体地设于所述电池壳体的车宽方向的侧部,从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延伸;
后部车辆骨架构件,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后方侧且在比车身的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接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以及
前部车辆骨架构件,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连接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前方侧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车辆骨架构件是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下侧的地板下加强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车辆骨架构件是设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的下边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部车辆骨架构件是后纵梁,该后纵梁具有:
前方延伸部,在比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从后保险杠向车辆前方延伸,该前方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连接于所述侧框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以及
倾斜延伸部,从所述前方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朝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倾斜延伸部的车辆前方侧端部连接于在所述地板面板的车宽方向端部设置的下边梁的车辆后方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后部构造包括一对下边梁,
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设有具有两个端部并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连结于所述一方的下边梁,所述横梁的两个端部中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结于所述另一方的下边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壳体经由所述侧框架装配于所述车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部容纳有电池。
CN201910567138.2A 2018-07-18 2019-06-27 车辆后部构造 Active CN110733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5256A JP7067334B2 (ja) 2018-07-18 2018-07-18 車両後部構造
JP2018-135256 2018-07-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3578A true CN110733578A (zh) 2020-01-31
CN110733578B CN110733578B (zh) 2022-08-09

Family

ID=69148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7138.2A Active CN110733578B (zh) 2018-07-18 2019-06-27 车辆后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1400B2 (zh)
JP (1) JP7067334B2 (zh)
CN (1) CN110733578B (zh)
DE (1) DE1020192091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651A (zh) * 2020-02-20 2021-08-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1290B2 (ja) * 2018-12-26 2022-12-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搭載装置
US11628714B2 (en) * 2020-11-17 2023-04-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ction battery pack support system
CN115871429A (zh) * 2021-09-30 2023-03-3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体构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753A (zh) * 2009-05-26 2012-05-0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电池冷却结构
CN102452308A (zh) * 2010-10-26 2012-05-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电池搭载结构
JP2013067327A (ja) * 2011-09-26 2013-04-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103358871A (zh) * 2012-03-26 2013-10-23 铃木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安装结构
CN104553717A (zh) * 2013-10-23 2015-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
JP2015223959A (ja) * 2014-05-28 2015-12-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テリ取付構造
CN105936303A (zh) * 2015-03-06 2016-09-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单元搭载结构
CN108058745A (zh) * 2016-11-07 2018-05-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3756B2 (ja) * 1992-04-30 2001-08-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JPH0632247A (ja) * 1992-07-15 1994-02-0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下部構造
JP4078998B2 (ja) * 2003-02-04 2008-04-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JP4649849B2 (ja) * 2004-03-02 2011-03-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機構の取付構造
US7503585B2 (en) * 2004-09-08 2009-03-17 Nissan Motor Co., Ltd. Rear vehicle structure
JP4385020B2 (ja) * 2005-06-02 2009-1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装置
JP4825583B2 (ja) * 2005-06-28 2011-1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4673692B2 (ja) * 2005-07-19 2011-04-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における電気機器の冷却構造
US7568755B2 (en) * 2007-03-23 2009-08-04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4602389B2 (ja) * 2007-10-19 2010-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ンダーカバー
JP4283326B1 (ja) * 2007-12-25 2009-06-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の冷却風取入構造
JP4319239B2 (ja) * 2008-02-07 2009-08-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4677479B2 (ja) * 2008-09-11 2011-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の冷却構造
JP2010284984A (ja) * 2009-06-09 2010-12-24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CN102245417B (zh) * 2009-06-25 2015-04-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辆结构
JP5446921B2 (ja) * 2010-01-22 2014-03-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車両構造
KR101230350B1 (ko) * 2010-01-27 2013-02-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구조적 안정성이 우수한 전지팩
US7913788B1 (en) * 2010-02-09 2011-03-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tegrated energy storage and rear suspension assembly
JP5434860B2 (ja) * 2010-09-17 2014-03-05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の車両搭載構造
US8356852B2 (en) * 2010-09-22 2013-01-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vehicle body closure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KR101273080B1 (ko) * 2011-07-21 2013-06-10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의 배터리 장착구조
WO2013084942A1 (ja) * 2011-12-09 2013-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パック
WO2013084935A1 (ja) * 2011-12-09 2013-06-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車載構造
JP6035916B2 (ja) * 2012-07-05 2016-11-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5924187B2 (ja) * 2012-08-23 2016-05-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載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冷却装置
JP6137105B2 (ja) * 2014-09-30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駆動用バッテリの取付構造
JP6187489B2 (ja) 2015-01-21 2017-08-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US10326183B2 (en) * 2015-02-05 2019-06-1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7206890B (zh) * 2015-02-05 2019-07-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蓄电池冷却结构
DE202016103720U1 (de) 2015-07-30 2016-08-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leitender schützender Batteriestützträger
JP6215905B2 (ja) * 2015-12-22 2017-10-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753A (zh) * 2009-05-26 2012-05-0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电池冷却结构
CN102452308A (zh) * 2010-10-26 2012-05-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电池搭载结构
JP2013067327A (ja) * 2011-09-26 2013-04-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103358871A (zh) * 2012-03-26 2013-10-23 铃木株式会社 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安装结构
CN104553717A (zh) * 2013-10-23 2015-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
JP2015223959A (ja) * 2014-05-28 2015-12-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テリ取付構造
CN105936303A (zh) * 2015-03-06 2016-09-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单元搭载结构
CN108058745A (zh) * 2016-11-07 2018-05-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651A (zh) * 2020-02-20 2021-08-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23724A1 (en) 2020-01-23
JP2020011616A (ja) 2020-01-23
CN110733578B (zh) 2022-08-09
JP7067334B2 (ja) 2022-05-16
US11161400B2 (en) 2021-11-02
DE102019209121A1 (de) 2020-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3578B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10352157B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JP6631472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110171477B (zh) 车身结构
CN111196313B (zh) 车辆前部结构
EP1808362B1 (en) vehicle body
US10112651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5522118B2 (ja) モータ搭載構造
CN108974133B (zh) 车身前部构造
US11220293B2 (en) Subframe structure
JP2013144525A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6452044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8137483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1169544A (zh) 用于车辆的载荷分布结构
JP2012011959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2977633A (zh) 车辆的门槛刚度加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4635740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12109811B (zh) 车身结构和包括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CN112776895A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11152850A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N111806204B (zh) 撞环安装结构
JP5411245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JP4341558B2 (ja) 車体構造
KR100280940B1 (ko) 자동차의 차체 하부 보강구조
CN114590324A (zh) 车体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