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1429A - 车体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1429A
CN115871429A CN202211082113.1A CN202211082113A CN115871429A CN 115871429 A CN115871429 A CN 115871429A CN 202211082113 A CN202211082113 A CN 202211082113A CN 115871429 A CN115871429 A CN 115871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frame
vehicle
center
floo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21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833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5165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71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1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5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fluid or electric motor, for driving one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ne motor mounted on a propulsion axle for rotating right and left wheels of this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15Electric wiring; Electric conn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体构造,提高车室内的乘坐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车体刚性。在车室的下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地设置有收容电池的电池收容部以及不收容电池的电池非收容部(202)。配设于电池非收容部(202)的第2框架部(18)与配设于电池收容部的第1框架部相比在车宽方向上更宽。

Description

车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设置在汽车上的车体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司的那样,电动汽车有在地板面板的下方搭载用于向行驶用马达供给电力的电池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中,在车体的下部设有下框架。下框架具有在车体前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前横梁、从前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中心构件、以及从前横梁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梁(Rocker、Sidesill)。电池收容在由前横梁、侧梁及中心构件包围的空间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0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若像专利文献1那样将下框架及电池遍及地板面板的下方整体而配置,则与配置有下框架及电池相应地,地板面板的高度整体上升高,存在车室的乘坐性恶化的担忧。对此,虽然可以考虑将汽车的全高提高来应对的方法,但是由于汽车的设计上的问题、以及全高对停车场也带来影响,因此存在无法采用提高全高的方法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室内的乘坐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车体刚性的车体构造。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公开的第1侧面的前提是,一种车体构造,设置在具备行驶用马达的电动汽车上。车体构造具备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具有配设在车室的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电池架、以及向所述行驶用马达供给电力的电池。在车室的下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地设置有收容所述电池的电池收容部、以及不收容所述电池的电池非收容部。所述电池架具有配设于所述电池收容部的第1框架部以及配设于所述电池非收容部的第2框架部,所述第2框架部与所述第1框架部相比在车宽方向上更宽。
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与电池非收容部对应的部分的地板面板。由此,车室的乘坐性提高。相反在电池非收容部没有收容电池的情况下,存在该部分的车体刚性降低的可能性。对此,在本构成中,不仅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电池架配设于车室的下方,而且配设于电池非收容部的第2框架部与配设于电池收容部的第1框架部相比更宽而具有高的强度,因此还能够提高电池非收容部的车体刚性。
在本公开的第2侧面,所述电池收容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非收容部的车辆前方的前侧电池收容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非收容部的车辆后方的后侧电池收容部。所述第1框架部包括配设在所述前侧电池收容部的前侧第1框架部、以及配设在所述后侧电池收容部的后侧第1框架部。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前侧电池收容部及后侧电池收容部分别收容电池,能够增大电池的搭载量,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位于前侧电池收容部与后侧电池收容部之间的电池非收容部来提高乘坐性。
在本公开的第3侧面,所述第1框架部及所述第2框架部为中空状。在所述第1框架部及所述第2框架部的下方,配设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线束。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第1框架部及第2框架部的下方的空间作为第1线束的配设空间来利用。
在本公开的第4侧面,在所述第2框架部的下方与所述第1线束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地配设有将所述前侧电池收容部中所收容的电池与所述后侧电池收容部中所收容的电池连接的母线用的第2线束。
根据该构成,母线用的第2线束由于是连接前侧的电池与后侧的电池的线束,因此穿通第2框架部的下方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配设。通过将该母线用的第2线束与第1线束在车宽方向上排列,能够缩短上下方向的尺寸来防止对乘坐性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利用加宽的第2框架部的下方空间来配设两线束。
在本公开的第5侧面,在地板面板的与所述电池非收容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地板面板形成凹陷部,该部分的高度降低。由此,例如乘员的脚下空间变大,乘坐性提高。
在本公开的第6侧面,还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架,在所述乘员空间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从地板面板向上方分离而配设;以及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的上部固定于所述中心架,下部固定于所述地板面板的与所述第2框架部对应的部分。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强度比第1框架部高的第2框架部连结中心架,能够牢固地连结中心架。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由于在车室的下方设置了电池收容部和电池非收容部,并且将配设于电池非收容部的第2框架部与配设于电池收容部的第1框架部相比在车宽方向上加宽,因此能够提高车室内的乘坐性的同时,能够提高车体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构造的汽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将汽车分割为上部构造体和下部构造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车体构造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车体构造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V-V线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拆卸了罩构件的状态的下部构造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的A-A线截面图。
图8是图6中的B-B线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汽车
10 框型架
16 前部中央件(前侧第1框架部)
17 第1后部中央件(前侧第1框架部)
18 第2后部中央件(第2框架部)
19 第3后部中央件(后侧第1框架部)
41 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
80 中心架
103 第3连结构件
200 前侧电池收容部
201 后侧电池收容部
202 电池非收容部
204 第1线束
205 第2线束
FB、RB 电池
M 行驶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不过是例示,不限制本发明及其适用物或其用途。
图1是从左侧观察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体构造A的汽车1的侧视图。在该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车辆前后方向简称为“前后方向”,将车辆前侧简称为“前侧”,将车辆“后侧”简称为后。此外,车宽方向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将车辆左侧简称为“左侧”,将车辆右侧简称为“右侧”。
(汽车的整体构造)
汽车1是乘用汽车,在汽车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设有用于乘员乘车的乘员空间R1。在乘员空间R1,设有构成前席的前排座椅(前席用座椅)FS和构成后席的后排座椅(后席用座椅)RS。前排座椅FS包括配置在乘员空间R1的右侧(或左侧)的驾驶席和配置在乘员空间R1的左侧(或右侧)的副驾驶席。后排座椅RS也分别配置在乘员空间R1的右侧和左侧。虽未图示,但还可以在后排座椅RS的后方配置第三排座椅。此外,后排座椅RS不是必须的,还可以省略。
在乘员空间R1的左侧方及右侧方,分别配设有前门FD和后门RD。在没有后排座椅RS的汽车1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后门RD。
在汽车1的比乘员空间R1更靠前方设有前侧空间R2。在该前侧空间R2,能够根据需要搭载动力总成PT(Powertrain)。在前侧空间R2搭载动力总成PT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前侧空间R2例如称为动力总成收纳室、电机舱、发动机舱等。在前侧空间R2的上部设有车头盖BF(Bonnet hood)。
在汽车1的比乘员空间R1更靠后方设有能够收容行李等的后备箱空间R3。后备箱空间R3能够通过后备箱盖TR(Trunk lid)开闭。在汽车1的比乘员空间R1更靠后方且后备箱空间R3的下方设有后侧空间R4。在该后侧空间R4,能够根据需要搭载产生汽车1的动力的动力总成PT。在后侧空间R4搭载动力总成PT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后侧空间R4例如称为动力总成收纳室、电机舱、发动机舱等。
既可以在前侧空间R2和后侧空间R4两方搭载动力总成PT,也可以仅在一方搭载动力总成PT。仅在前侧空间R2搭载动力总成PT的情况下是通过该动力总成PT仅驱动前轮FT的前轮驱动车,此外仅在后侧空间R4搭载动力总成PT的情况下是通过该动力总成PT仅驱动后轮RT的后轮驱动车。进一步,在前侧空间R2和后侧空间R4两方搭载动力总成PT来驱动前轮FT和后轮RT的情况下是四轮驱动车。
动力总成PT至少包含用于对驱动轮进行驱动的行驶用马达M(示于图2),根据需要还包括减速器、变速器等。因此,汽车1是电动汽车。行驶用马达M被配设成其旋转中心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动力总成PT除了行驶用马达M以外,还可以包含例如控制部等。动力总成PT中还可以包含内燃机。用于向行驶用马达M供给电力的电池单元Y(还示于图1)搭载在汽车1的下部。例如既可以利用由内燃机产生的动力进行电池单元Y的充电,也可以通过由内燃机产生的动力来驱动前轮FT和后轮RT中的至少一方。
汽车1的类型还可以不是图1中作为一例而示出那样的四门车,例如可以是没有后门RD的汽车。此外,虽未图示,但还可以在像掀背车(Hatchback car)那样能够通过尾门开闭后侧空间R4的汽车上适用本发明。
如图2所示,汽车1具备下部构造体2和上部构造体3,由下部构造体2及上部构造体3构成车体构造A。在图2中示出上部构造体3本来具备的门FD、RD、车头盖BF、挡泥板、车窗玻璃、顶棚(Roof)、中柱、后柱、保险杠、前后的灯饰装置、仪表板、前后的座椅等被拆卸后的状态。此外,在图2中示出下部构造体2本来具备的前轮FT、后轮RT、悬架装置等被拆卸后的状态。
下部构造体2具备电池单元Y。电池单元Y具有前侧电池FB及后侧电池RB和包围前侧电池FB及后侧电池RB的框型架10。此外,下部构造体2具备从框型架10的前部朝向前方延伸的前支撑架20和从框型架10的后部朝向后方延伸的后支撑架30。
虽未图示,但是在一般的电动汽车的情况下,将电池单元作为与车体不同的构件来在地板下设置成能够装卸的情况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是电池FB、RB,还将前支撑架20及后支撑架30一体化在包围该电池FB、RB的框型架10上,前支撑架20及后支撑架30也和电池FB、RB一起能够相对于上部构造体3装卸。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的汽车1构成为,能够上下分割为具有电池FB、RB的下部构造体2和形成乘员空间R1及后备箱空间R3的上部构造体3。能够上下分割是指,不使用焊接及粘接等,而是利用螺栓及螺母、螺钉等紧固构件将下部构造体2相对于上部构造体3一体化。由此,在汽车1移交到用户手中之后进行保养及修理时,根据需要能够将下部构造体2从上部构造体3分离,因此维护性良好。
在此,作为汽车的车体构造,周知梯架型(Ladder frame type)的车体构造。在梯架型的车体构造的情况下,能够上下分割为梯架和座舱(Cabin),但是由于梯架是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因此正面碰撞时及后面碰撞时主要承受碰撞载荷。在侧面碰撞时,梯架仅是辅助性地承受碰撞载荷,主要承受碰撞载荷的是座舱。这样,在梯架型的车体构造中,通常在正面碰撞时及后面碰撞时与在侧面碰撞时承受碰撞载荷的构件被区分。
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汽车1的情况下,虽然具有前支撑架20及后支撑架30的下部构造体2与上部构造体3能够分割,但是在正面碰撞时及后面碰撞时与在侧面碰撞时两方的情况下,由下部构造体2及上部构造体3承受碰撞载荷,从而能够将该碰撞载荷向两构造体2、3分散来吸收,这一点上其技术思想与以往的梯架型的车体构造大为不同。以下依次说明下部构造体2及上部构造体3的构造。
(下部构造体)
首先,说明下部构造体2。下部构造体2除了具备电池FB、RB、框型架10、前支撑架20及后支撑架30以外,还具备动力总成PT、前轮FT、后轮RT、图4中用虚设线表示的前侧悬架装置SP1、SP2及后侧悬架装置SP3、SP4。前侧悬架装置SP1、SP2及后侧悬架装置SP3、SP4的形式不特别限制,还能够根据前侧悬架装置SP1、SP2及后侧悬架装置SP3、SP4的形式变更车体构造。
如图2所示,电池单元Y的骨架即框型架10是用于将前侧电池FB及后侧电池RB、线束类等包围起来保护的构件。该框型架10在后述的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下方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左端部附近到达右端部附近、并且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前端部附近到达后端部附近地形成为大型构件。通过这样将框型架10设置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下方区域的广范围,能够将大容量的电池FB、RB搭载在汽车1上。电池FB、RB例如既可以是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等,也可以是其他二次电池。此外,电池FB、RB既可以是所谓的电池单体(Battery cell),也可以是收容有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包(Battery pack)。
框型架10具备左侧方件11、右侧方件12、前侧件13及后侧件14。左侧方件11、右侧方件12、前侧件13及后侧件14例如由铝合金制的挤压件等构成,但除此之外也可以由铝合金制板材、钢板的压制成型件构成。以下说明中称为“挤压件”的情况下是铝合金制的挤压件,此外称为“压制成型件”的情况下是铝合金制板材、钢板的压制成型件。此外,各构件还可以由例如铸件、压铸件等构成。
左侧方件11、右侧方件12、前侧件13及后侧件14各自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全部为矩形状。此外,左侧方件11、右侧方件12、前侧件13及后侧件14全部配置在同一高度,大致水平地延伸。此外,在上部构造体3上结合下部构造体2时,将前侧件13通过紧固构件紧固固定于前围板50的下部,将左侧方件11及右侧方件12分别通过紧固构件紧固固定于左右的边梁60。此外,后侧件14通过紧固构件紧固固定于后述的连接面板43。
左侧方件11被设置在下部构造体2的左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右侧方件12被设置在下部构造体2的右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左侧方件11及右侧方件12分别被配置在后述的左右的边梁60的车宽方向内侧。此外,如图5等中也示出的那样,前侧件13被设置在电池单元Y的前部,在左右方向上从左侧方件11的前端部延伸到右侧方件12的前端部。前侧件13的左端部与左侧方件11的前端部连接,前侧件13的右端部与右侧方件12的前端部连接。后侧件14被设置在电池单元Y的后部,在左右方向上从左侧方件11的后端部延伸到右侧方件12的后端部。后侧件14的左端部与左侧方件11的后端部连接,后侧件14的右端部与右侧方件12的后端部连接。
在框型架10的下部安装有成为底板的罩构件15。框型架10被罩构件15从下方封闭。罩构件15大致水平地延伸,被固定于左侧方件11、右侧方件12、前侧件13及后侧件14的下表面,并且如后所述那样还固定于边梁60。另外,框型架10的上部既可以用未图示的盖体封闭,也可以用后述的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封闭。另外,收容在框型架10内的电池FB、RB的电力经由未图示的行驶控制电路被供给到行驶用马达M。进一步,经由未图示的充电插座能够实现电池FB、RB的充电。
如图6所示,框型架10的内部中的前侧的部分被设为收容前侧电池FB的前侧电池收容部200,框型架10的内部中的后侧的部分被设为收容后侧电池RB的后侧电池收容部201。前侧电池收容部200与后侧电池收容部201之间的部分是不收容电池的部分,该不收容电池的部分被设为电池非收容部202。即,被设置成为前侧电池收容部200、电池非收容部202及后侧电池收容部20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另外,还可以省略前侧电池收容部200和后侧电池收容部201中的一方。
图5表示车体构造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截面。如该图5所示,在框型架10的内侧,作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构件,设置有由中空状构件构成的第1~第3电池侧横梁10A、10B、10C。第1~第3电池侧横梁10A、10B、10C的高度全部相同,与前侧件13、后侧件14的高度相同。第1~第3电池侧横梁10A、10B、10C既可以由挤压件构成,也可以由压制成型件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3根电池侧横梁10A、10B、10C,但可以根据框型架1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来增减电池侧横梁10A、10B、10C的数量。
第1~第3电池侧横梁10A、10B、10C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着间隔而配置,第1电池侧横梁10A位于最前,第3电池侧横梁10C位于最后。各电池侧横梁10A、10B、10C的下部固定于罩构件15的上表面。此外,各电池侧横梁10A、10B、10C的左端部固定于左侧方件11的内表面(右侧面),各电池侧横梁10A、10B、10C的右端部固定于右侧方件12的内表面(左侧面)。即,电池侧横梁10A、10B、10C是将左侧方件11与右侧方件12相连的构件。
在框型架10的内侧,作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状的加强构件,设置有前部中央件16和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前部中央件16和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还可以称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电池架,电池单元Y为具有由前部中央件16、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等构成的电池架的构造。电池架中还可以包含左侧方件11、右侧方件12、前侧件13及后侧件14。
前部中央件16及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设置在框型架10的左右方向中央。前部中央件16及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的下端部被安装在罩构件15的上表面。前部中央件16及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从前侧件13延伸到后侧件14。
前部中央件16是配设于前侧电池收容部200的前侧第1框架部,配置在前侧件13与第1电池侧横梁10A之间。前部中央件16的前端部固定于前侧件13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前部中央件16的后端部固定于第1电池侧横梁10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因此,前侧件13是以将左侧方件11及右侧方件12的前端部与前部中央件16的前端部相连的方式延伸的构件。
第1后部中央件17是在前部中央件16的后方配设于前侧电池收容部200的前侧第1框架部,配置在第1电池侧横梁10A与第2电池侧横梁10B之间。第1后部中央件17的前端部固定于第1电池侧横梁10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1后部中央件17的后端部固定于第2电池侧横梁10B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第2后部中央件18是在第1后部中央件17的后方配设于电池非收容部202的第2框架部,配置在第2电池侧横梁10B与第3电池侧横梁10C之间。第2后部中央件18的前端部固定于第2电池侧横梁10B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2后部中央件18的后端部固定于第3电池侧横梁10C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此外,第3后部中央件19是在第2后部中央件18的后方配设于后侧电池收容部201的后侧第1框架部,配置在第3电池侧横梁10C与后侧件14之间。第3后部中央件19的前端部固定于第3电池侧横梁10C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3后部中央件19的后端部固定于后侧件14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因此,第1~第3电池侧横梁10A、10B、10C和前部中央件16及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在框型架10的内侧配设成格子状而彼此连结,因此框型架10的加强效果及下部构造体2的加强效果进一步提高。
在设想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虚设直线时,前部中央件16及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以配置在该虚设直线上的方式各自的左右方向的位置被设定。即,在前部中央件16的朝向后方的虚设延长线上存在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的方式设置。
图7是图6的A-A线截面图,表示与前部电池收容部200对应的截面。在设于框型架10内的第1后部中央件17的左右两侧分别收容有前侧电池FB。在第1后部中央件17的下方,配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线束204。该第1线束204从框型架10的前部延伸至后部,因此被配设成经过前部中央件16、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的下方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2根第1线束204以在车宽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设,但不限于此,既可以是1根第1线束204,也可以是3根以上的第1线束204。
另一方面,图8是图6的B-B线截面图,表示与电池非收容部202对应的截面。在电池非收容部202设有第2后部中央件18。第2后部中央件18与图7中示出的第1后部中央件17相比在车宽方向更宽。具体地说,第2后部中央件18的车宽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比第1后部中央件17的车宽方向的尺寸长,从前后方向观察第1后部中央件17及第2后部中央件18时,第2后部中央件18的左端部配置成比第1后部中央件17的左端部更向左突出,并且第2后部中央件18的右端部配置成比第1后部中央件17的右端部更向右突出。由此,第2后部中央件18的正下方的空间210(示于图8)的宽度比第1后部中央件17的正下方的空间220(示于图7)的宽度宽。此外,没有前侧电池FB及后侧电池RB的部分存在刚性容易降低的情况,但是由于在该没有前侧电池FB及后侧电池RB的部分设置宽度宽的第2后部中央件18,因此能够抑制刚性下降。另外,由于第1后部中央件17及第2后部中央件18配置在相同的高度,因此空间210和空间22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在第2后部中央件18的下方,除了第1线束204以外还配设有母线用的第2线束205。母线用的第2线束205是用于将前侧电池FB与后侧电池RB连接的线束,因此虽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但是在前侧电池收容部200及后侧电池收容部201不存在,而是穿通于电池非收容部202。第2线束205位于第1线束204的左右两侧。因此,在第2后部中央件18的下方的空间210配设有比第1后部中央件17的下方的空间220更多的线束204、205,但是由于空间210的宽度相对宽,因此即使配设多的线束204、205也不成问题。第1线束204和第2线束205的排列不限于图示的排列,可以任意排列。
如图2所示,前支撑架20设有左右一对,连接于框型架10的前侧件13。前侧的动力总成PT经由未图示的安装构件安装于前支撑架20。在下部构造体2上,将动力总成PT的输出(行驶用马达M的旋转力)向左右的前轮FT分别传递的传动轴S1设置于左右。
后支撑架30与前支撑架20同样设置有左右一对,连接于框型架10的后侧件14。后侧的动力总成PT经由未图示的安装构件安装于后支撑架30。在下部构造体2上,将动力总成PT的输出(行驶用马达M的旋转力)向左右的后轮RT分别传递的传动轴S2被设置于左右。
(上部构造体)
接着,说明上部构造体3。上部构造体3具备地板构成构件40、前围板50及左右一对边梁60。地板构成构件40配置在下部构造体2的框型架10及后支撑架30的上方的构件。该地板构成构件40具备构成设有乘员所就座的前排座椅FS及后排座椅RS(表示于图1)的乘员空间R1的地板的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第1地板面板)41、构成后备箱空间R3的地板的后备箱空间侧地板面板(第2地板面板)42、以及将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后部与后备箱空间侧地板面板42的前部连接的连接面板43。
地板构成构件40例如可以由对钢板等进行压制成型而成的构件构成。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后备箱空间侧地板面板42及连接面板43既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成型之后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分为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后备箱空间侧地板面板42及连接面板43这三个部分做了说明,但还可以将包含这些面板41~43的地板构成构件40称为地板面板。此外,还可以仅将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称为地板面板。
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从乘员空间R1的前部延伸到后部,并且从乘员空间R1左侧部延伸到右侧部。本实施方式的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是没有通道部的无地板通道构造。即,在以往的汽车的地板面板通常设置有朝向上方大幅膨出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通道部。该通道部是用于例如穿通从车辆前部的发动机舱中所搭载的发动机朝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或者穿通将发动机的输出向后轮传递的驱动轴(Propeller shaft)的部分。排气管、驱动轴的直径为例如10cm以上的情况较多,并且为了事先防止排气管、驱动轴与地板面板的干扰,在排气管、驱动轴与地板面板之间需要设置至少数cm以上的间隙。进一步,还有在通道部的内表面配设绝缘体(Insulator)等的情况。由于这些原因,通道部自地板面板的高度有例如15cm以上或20cm以上的情况,用与座椅的位置关系来说,通道部的上端比座椅导轨上的座椅垫的下端、座椅垫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高。没有这样向上方大幅膨出的通道部的构造为无通道构造。
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虽然如前所述没有自该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上表面的高度为15cm以上或20cm以上的通道部,但是例如如果是自该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上表面的高度为5cm以下或10cm以下的低的膨出部,则也可以具备。在这种高度低的膨出部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在其内部穿通排气管及驱动轴,因此不是作为通道部而发挥功能的。因此,即使具备自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上表面的高度为5cm以下或10cm以下的低的膨出部,也是无通道构造的地板面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动力总成PT包含行驶用马达M,因此不需要在前侧空间R2中搭载内燃机,因此不将排气管引导至车辆后方也可以。此外,若在后侧空间R4搭载动力总成PT,则还能够通过该动力总成PT来驱动后轮RT,能够省略驱动轴。因此,能够将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设为无通道构造。
如在图3中也示出的那样,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形成有朝向下方膨出地形成的凹陷部41a。具体地说,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与电池非收容部202对应的部分,形成有能够放置乘员的脚的凹陷部41a。凹陷部41a具有能够载置就座于后排座椅RS的后席乘员的脚的底面部41b。底面部41b大致水平地形成。凹陷部41a的前侧部分形成为朝向后侧逐渐变深。凹陷部41a可以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左侧部到右侧部为止连续地形成。底面部41b被设为与后述的边梁60的下部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能够充分降低底面部41b的高度。由此,能够利用下部构造体2的电池非收容部202来扩大乘员的乘坐空间。
凹陷部41a与后排座椅RS的座椅垫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被设定为,在后排座椅RS上就座的后席乘员将脚下放在正下方时,脚被自然地载置于底面部41b。凹陷部41a的前部的位置被设定为,在后排座椅RS上就座的后席乘员将脚向斜前方移动时,脚被载置于底面部41b。凹陷部41a的位置及前后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即使后席乘员将脚前后移动一些,也能够将脚载置于底面部41b。
在凹陷部41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地板架41c。地板架41c以从上方及两侧方包围下部构造体2的第2后部中央件18的方式形成,在将下部构造体2和上部构造体3一体化时,第2后部中央件18从地板架41c的下方收容于该地板架41c的内部。通过设置地板架41c,能够加强形成有凹陷部41a的部分。
后备箱空间侧地板面板42位于比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更靠上方的位置。后侧空间R4位于后备箱空间侧地板面板42的下方。即,以分隔后备箱空间R3与后侧空间R4的方式,配置有后备箱空间侧地板面板42。由于后备箱空间侧地板面板42配置在比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连接面板4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连接面板43既可以是铅垂,也可以越靠上侧而越靠后的方式倾斜。
如图5中也示出的那样,前围板50是成为前侧空间R2及乘员空间R1的隔壁的构件,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前部向上方延伸,并且还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划分出乘员空间R1的前部。
如图4所示,左右的边梁60以分别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左右两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设。在左侧的边梁6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连接有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左端部。由于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下方配设包含电池FB、RB的电池单元Y,因此在侧视车辆时,被配置成边梁60的下侧部分与电池FB、RB重合。此外,右侧的边梁60也同样地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右端部连接。
如图3所示,上部构造体3具备左右一对铰链柱70。右侧的铰链柱70从右侧的边梁60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此外,左侧的铰链柱70从左侧的边梁60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在左右的铰链柱70上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有左右的前门FD(图1所示)。前围板50的左缘部连接于左侧的铰链柱70的右侧面。此外,前围板50的右缘部连接于右侧的铰链柱70的左侧面。另外,虽未图示,但中柱及后柱等也设置于上部构造体3。
如图2所示,在上部构造体3中的比前围板50靠前方的左侧,设有对左前轮FT的悬架装置(前悬架装置)SP1(图4中用虚设线表示)进行支撑的左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此外,在上部构造体3中的比前围板50靠前方的右侧,设有对右前轮FT的悬架装置(前悬架装置)SP2(图4中用虚设线表示)进行支撑的右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B。悬架装置SP1、SP2的形式不特别限定,例如具备将前轮FT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地支撑的悬架臂、减震器、弹簧等。在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51B安装有悬架臂的车体侧的端部、减震器的上端部等。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51B例如可以是铝压铸件制,但不限于此,还可以组合钢板等而构成。
如图2等所示,在比前围板50靠前方的左侧,设有用于固定左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的3个左侧固定架52A。3个左侧固定架52A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着间隔而配置,3个左侧固定架52A的前部固定于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另一方面,配置于最上方及上下方向中间的左侧固定架52A的后部固定于左侧的铰链柱70及前围板50的左侧。此外,配置于最下方的左侧固定架52A的后部固定于左侧的边梁60。
如图3中仅示出了局部那样,在比前围板50靠前方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右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B的3个右侧固定架52B。3个右侧固定架52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着间隔配置,3个右侧固定架52B的前部固定于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B。另一方面,配置于最上方及上下方向中间的右侧固定架52B的后部固定于右侧的铰链柱70及前围板50的右侧。此外,配置于最下方的右侧固定架52B的后部固定于右侧的边梁60。
如图2所示,在左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的前部,固定有朝向前方延伸的左侧溃缩盒(Crash can)53A。此外,在右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B的前部,固定有朝向前方延伸的右侧溃缩盒53B。在左侧溃缩盒53A的前部和右侧溃缩盒53B的前部,安装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140。
如图4所示,上部构造体3具备左侧前架54A及右侧前架54B。即,在比前围板50靠前方处,设有将后述的中心架80的前部与左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连结的左侧前架54A、以及将中心架80的前部与右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B连结的右侧前架54B。左侧前架54A以越靠向前侧而越位于左侧的方式倾斜。右侧前架54B以越靠向前侧而越位于右侧的方式倾斜。
如图3所示,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具有前部横梁44A、中间横梁44B、凹陷部前侧横梁44C及凹陷部后侧横梁44D。前部横梁44A、中间横梁44B、凹陷部前侧横梁44C及凹陷部后侧横梁44D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固定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上表面。因此,前部横梁44A、中间横梁44B、凹陷部前侧横梁44C及凹陷部后侧横梁44D在乘员空间R1中配设成在俯视时与后述的中心架80交叉。
前部横梁44A配设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前部。前部横梁44A的前部还与前围板50的下部接合。中间横梁44B配设在前部横梁44A的后方且比凹陷部41a靠前方的位置,由中间横梁44B和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构成闭合截面。
凹陷部前侧横梁44C在中间横梁44B的后方沿着凹陷部41a的前部而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地配设。凹陷部后侧横梁44D在凹陷部前侧横梁44C的后方沿着凹陷部41a的后部而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地配设。由凹陷部前侧横梁44C和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构成闭合截面,此外,由凹陷部后侧横梁44D和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构成闭合截面。通过设置凹陷部前侧横梁44C及凹陷部后侧横梁44D,能够加强形成有凹陷部41a的部分。设在凹陷部41a的内部的地板架41c的前部连接于凹陷部前侧横梁44C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此外,地板架41c的后部连接于凹陷部后侧横梁44D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如图5等所示,上部构造体3具备从前围板50到连接面板43为止连续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架80。该中心架80位于左右方向中央部。即,前部中央件16及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和中心架80的配设位置被设定为,在俯视时,前部中央件16及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与中心架80成为彼此重合的位置关系。
此外,中心架80在乘员空间R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向上方分离而配设。中心架80的后部连结于连接面板43。在中心架80的左侧方,配设有左侧的前排座椅FS及后排座椅RS,另一方面,在中心架80的右侧方,配设有右侧的前排座椅FS及后排座椅RS。
通过将中心架80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向上方分离而配置,能够在中心架80的下表面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上表面之间配设例如部件等。此外,能够将中心架80的下表面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上表面之间作为物品收容部而利用。如图5所示,该实施方式的中心架80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屈曲的屈曲部80A。通过在中心架80上设置屈曲部80A,例如能够使后侧部分比前侧部分低,因此能够提高后席乘员的乘坐性。此外,由于能够使中心架80的前侧部分比后侧部分高,因此能够在中心架80的前侧部分的下方配置例如物品等。屈曲部80A形成在中心架80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前的部位。
即,中心架80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侧架构件81、配设在该前侧架构件81的车辆后方且向后方延伸的后侧架构件82、以及将前侧架构件81的后部与后侧架构件82的前部连接的筒状的连接构件83。前侧架构件81及后侧架构件82成为中空状即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例如可以由挤压件构成。通过将前侧架构件81及后侧架构件82设为中空状,能够成为轻量且高刚性的构件。前侧架构件81及后侧架构件82的沿着车宽方向的铅垂截面为矩形状,因此前侧架构件81及后侧架构件8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上壁部及下壁部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两侧壁部。另外,前侧架构件81及后侧架构件82的截面形状不限于矩形状,既可以是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
后侧架构件8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比前侧架构件8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长。因此,前侧架构件81与后侧架构件82的连接部分位于比乘员空间R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前方的位置。另外,中心架80不限于前侧架构件81和后侧架构件82的2分割构造,既可以从前部到后部由1个构件构成,也可以是3分割构造。
前侧架构件81相对于水平面以第1倾斜角度倾斜,直线状延伸。另一方面,后侧架构件82相对于水平面以比第1倾斜角度小的第2倾斜角度倾斜,直线状延伸。即,后侧架构件82以与前侧架构件81不同的倾斜角度倾斜,从而在前侧架构件81与后侧架构件82的连接部分构成朝向下方屈曲的屈曲部80A。在该实施方式中,被配置成后侧架构件82朝向后侧下降倾斜。另外,前侧架构件81和后侧架构件82还可以是相同的倾斜角度。在该情况下,不形成屈曲部80A。
此外,如图4所示,中心架80具有构成该中心架80的前部的左侧架构成构件84A及右侧架构成构件84B,由此,成为向左右方向分支的形状。左侧架构成构件84A及右侧架构成构件84B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隔着间隔而设置。左侧架构成构件84A的后部固定于前侧架构件8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左侧面。左侧架构成构件84A在俯视时以从前侧架构件81上的固定部分朝向前方越靠向前侧则越位于左侧的方式倾斜。左侧架构成构件84A的前部连结于前围板50上的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向上方分离的部分。在左侧架构成构件84A的前部连接有左侧前架54A的后部。
此外,右侧架构成构件84B的后部固定于前侧架构件8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右侧面。右侧架构成构件84B在俯视时以从前侧架构件81上的固定部分朝向前方越靠向前侧则越位于右侧的方式倾斜。右侧架构成构件84B的前部连结于前围板50上的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向上方分离的部分。在右侧架构成构件84B的前部连接有右侧前架54B(图4所示)的后部。
上部构造体3具备第1~第3连结构件101~103。第1~第3连结构件101~103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向上方延伸,上部固定于中心架80,是用于将中心架80连结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构件。第1连结构件101在乘员空间R1中配设在最前,该第1连结构件101从前围板50向后方分离。第1连结构件101的下部固定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上的从前围板50向后方分离的部位,第1连结构件101的上部固定于中心架80上的从前围板50向后方分离的部位。
此外,如图3等所示,第2连结构件102从第1连结构件101向后方分离而配设。第1连结构件101的下部与第2连结构件102的下部分别固定于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的部位。此外,第1连结构件101的上部与第2连结构件102的上部分别固定于在中心架80的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的部位。
如图3所示,第1连结构件101具有左侧构件(左侧连结构件)101A和右侧构件(右侧连结构件)101B。左侧构件101A及右侧构件101B的下部固定于前部横梁44A。左侧构件101A在主视时以从前部横梁44A朝向上方越靠向上侧则越位于左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左侧构件101A的上部固定于中心架80的左侧架构成构件84A的前部。
此外,右侧构件101B在主视时以从前部横梁44A朝向上方越靠向上侧则越位于右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右侧构件101B的上部固定于中心架80的右侧架构成构件84B的前部。此外,由于左侧架构成构件84A的前部与右侧架构成构件84B的前部在左右方向上分离,因此左侧构件101A与右侧构件101B除了下部以外的大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分离,左侧构件101A与右侧构件101B的左右方向的间隔越靠向上侧则越宽。
第2连结构件102的下部固定于中间横梁44B。第2连结构件102的上部固定于中心架80的屈曲部80A。从而,第2连结构件102从中心架80的屈曲部80A朝向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延伸。
第3连结构件103的下部固定于凹陷部前侧横梁44C。凹陷部前侧横梁44C配设于第2后部中央件18的正上方,凹陷部前侧横梁44C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固定于第2后部中央件18的前部。即,第3连结构件103的下部固定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与第2后部中央件18对应的部分。另一方面,第3连结构件103的上部固定于中心架80的后侧架构件82的下壁部。
(碰撞时的加载路径(Load path))
接着,设想汽车1正面碰撞的情况。若汽车1正面碰撞,则撞击载荷从保险杠加强件140向左侧溃缩盒53A及右侧溃缩盒53B输入。输入到左侧溃缩盒53A及右侧溃缩盒53B的撞击载荷传递到左右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51B。
左右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51B由于连结于前围板50、中心架80及前支撑架20,因此输入到左右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51B的撞击载荷传递到前围板50、中心架80及前支撑架20而被吸收。进一步,左右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51B由于还连结于左右的边梁60、60,因此输入到左右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51B的撞击载荷还传递到左右的边梁60、60而被吸收。
此外,由于通过左侧前架54A连结中心架80的前部与左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A,通过右侧前架54B连结中心架80的前部与右侧的前轮用悬架支撑构件51B,因此撞击载荷还输入到中心架80而被吸收。
进一步,由于前支撑架20的后部连结于电池单元Y所具有的框型架10,因此输入到前支撑架20的撞击载荷还传递到框型架10而被吸收。此时,框型架10由于除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侧方件11及右侧方件12以外,前部中央件16和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也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因此通过这些构件11、12、16~19也能够吸收撞击载荷。进一步,由于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凹陷部41a的内部,地板架41c与前部中央件16、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同样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因此通过地板架41c也能够吸收撞击载荷。由于这样设有多个加载路径,因此能够确保碰撞时的乘员空间R1。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该实施方式,在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下方有电池非收容部202,因此能够降低与电池非收容部202对应的部分的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来扩大后席乘员的脚下空间。由此,车室的乘坐性提高。
在电池非收容部202没有收容电池的情况下,存在该部分的车体刚性降低的可能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部中央件16及第1~第3后部中央件17~19配设于乘员空间侧地板面板41的下方,而且配设于电池非收容部202的第2后部中央件18与配设于电池收容部200、201的前部中央件16、第3后部中央件19相比加宽而具有高的强度,因此还能够提高电池非收容部202的车体刚性。
此外,通过在前侧电池收容部200及后侧电池收容部201分别收容电池FB、RB,能够增大电池的搭载量,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位于前侧电池收容部200与后侧电池收容部201之间的电池非收容部202来提高乘坐性。
进一步,通过在被加宽的第2后部中央件18的下方将第1线束204及第2线束205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设,能够缩短上下方向的尺寸来防止对乘坐性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能够将两线束204、205一起配设。
前述的实施方式从各方面来讲不过是示例,不应限定地进行解释。进一步,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及变更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车体构造例如能够利用于电动汽车及其他汽车。

Claims (9)

1.一种车体构造,设置在具备行驶用马达的电动汽车上,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具有配设在车室的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电池架、以及向所述行驶用马达供给电力的电池,
在车室的下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地设置有收容所述电池的电池收容部、以及不收容所述电池的电池非收容部,
所述电池架具有配设于所述电池收容部的第1框架部以及配设于所述电池非收容部的第2框架部,
所述第2框架部与所述第1框架部相比在车宽方向上更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收容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非收容部的车辆前方的前侧电池收容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非收容部的车辆后方的后侧电池收容部,
所述第1框架部包括配设在所述前侧电池收容部的前侧第1框架部、以及配设在所述后侧电池收容部的后侧第1框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框架部及所述第2框架部为中空状,
在所述第1框架部及所述第2框架部的下方,配设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线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框架部的下方与所述第1线束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地配设有将所述前侧电池收容部中所收容的电池与所述后侧电池收容部中所收容的电池连接的母线用的第2线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地板面板的与所述电池非收容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地板面板的与所述电池非收容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地板面板的与所述电池非收容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地板面板的与所述电池非收容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架,在所述乘员空间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从地板面板向上方分离而配设;以及
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的上部固定于所述中心架,下部固定于所述地板面板的与所述第2框架部对应的部分。
CN202211082113.1A 2021-09-30 2022-09-06 车体构造 Pending CN1158714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1834 2021-09-30
JP2021-161834 2021-09-30
JP2021183338A JP2023051654A (ja) 2021-09-30 2021-11-10 車体構造
JP2021-183338 2021-1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1429A true CN115871429A (zh) 2023-03-31

Family

ID=8323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2113.1A Pending CN115871429A (zh) 2021-09-30 2022-09-06 车体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5674A1 (zh)
EP (1) EP4159506A1 (zh)
CN (1) CN1158714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81235B2 (ja) * 2020-11-19 2024-05-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KR20220082493A (ko) * 2020-12-10 2022-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KR20220082490A (ko) 2020-12-10 2022-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KR20220082489A (ko) 2020-12-10 2022-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KR20220082494A (ko) 2020-12-10 2022-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
JP2022154677A (ja) * 2021-03-30 2022-10-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2022154754A (ja) * 2021-03-30 2022-10-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0762A (ja) 2010-05-17 2011-12-01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前部構造
JP6600260B2 (ja) * 2016-02-04 2019-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4輪車両
JP7067334B2 (ja) * 2018-07-18 2022-05-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EP4031390A4 (en) * 2019-09-20 2023-12-06 Canoo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HOUSING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95674A1 (en) 2023-03-30
EP4159506A1 (en) 2023-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71429A (zh) 车体构造
CN115892231A (zh) 车体构造
CN115489621A (zh) 车身结构
JP2022184594A (ja) 車体構造
JP2022184592A (ja) 車体構造
JP2022184597A (ja) 車体構造
JP2022184593A (ja) 車体構造
JP2023051654A (ja) 車体構造
EP4234301A1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EP4234300A1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US20230264558A1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including reinforcement members
CN115871430A (zh) 车体构造
EP4234376A1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JP2022184589A (ja) 車体構造
JP2022184584A (ja) 車体構造
JP2022184587A (ja) 車体構造
CN116638941A (zh) 车体前部构造
CN115892233A (zh) 车体构造
CN116638958A (zh) 车体前部构造
JP202312297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23122930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5891885A (zh) 车体前部构造
JP2023122972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5871585A (zh) 车体前部构造
CN115891884A (zh) 车体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