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6079A - 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6079A
CN110386079A CN201910303077.9A CN201910303077A CN110386079A CN 110386079 A CN110386079 A CN 110386079A CN 201910303077 A CN201910303077 A CN 201910303077A CN 110386079 A CN110386079 A CN 110386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blimp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30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6079B (zh
Inventor
片山晴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86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6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6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6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77/11Thermal or acoustic insulation
    • F02B77/13Acoustic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2Filtering, cooling, or silencing cooling-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B60R13/083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for 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B60R13/0884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for mounting around noise sources, e.g. ai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2Selection of mater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00Air cooling
    • F01P2001/005Cooling engine roo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2005/025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using two or more ai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4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隔音系统,目的在于使得即使在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对覆盖内燃机的隔音罩的内部进行换气。本发明涉及的搭载于车辆(1)的内燃机(20)的隔音系统(10)具备:隔音罩(40),其隔着间隙覆盖内燃机(20);第1风扇(52),其朝向隔音罩(40)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第2风扇(54),其从隔音罩(40)的内部排出空气。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的冷却控制构造。该冷却控制构造具备覆盖配置在发动机舱内的内燃机的周围的保温罩。更具体而言,在保温罩分别形成有一个冷却风的取入口和一个排出口。另外,在取入口的形成部位设置有调整冷却风的取入量的取入口开闭部,在排出口的形成部位设置有调整冷却风的排出量的排出口开闭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13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动机舱的冷却控制构造中,在搭载内燃机的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获得的行驶风被用作用于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上述冷却风。在车辆的停止期间,无法再利用行驶风,所以难以有效地进行保温罩的内部的换气。像这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在使得在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能够有效地对保温罩的内部进行换气这一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对覆盖内燃机的隔音罩的内部进行换气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搭载于车辆,
所述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具备:
隔音罩,其隔着间隙覆盖所述内燃机;
第1风扇,其朝向所述隔音罩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
第2风扇,其从所述隔音罩的内部排出空气。
所述隔音罩可以包括与所述第2风扇相对的相对部。并且,所述相对部可以包括开口部、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flap)。
所述挡板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关闭,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打开。
所述第1风扇与所述第2风扇可以隔着分隔构件并列且一体地配置。所述分隔构件可以形成为,朝向所述内燃机突出,并且隔离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与基于所述第2风扇的空气的流动。并且,所述第2风扇可以构成为,能够向与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
所述第1风扇与所述第2风扇可以隔着分隔构件并列且一体地配置。所述分隔构件可以形成为,隔离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与基于所述第2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所述挡板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关闭,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打开。并且,所述第2风扇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向与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
所述内燃机可以包括没有被所述隔音罩覆盖的部位。并且,所述第1风扇可以在所述部位与所述内燃机相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第1风扇来朝向隔音罩的内部导入空气,另外,也能够利用第2风扇来从隔音罩的内部排出空气。因此,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由于内燃机停止从而车辆也停止,所以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也能够有效地进行隔音罩的内部的换气。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隔音系统的内燃机及其周围的构成的图(车辆侧视图)。
图2是由隔音罩覆盖的内燃机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由隔音罩覆盖的内燃机的图(车辆正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和第2风扇及它们周围的构成的图。
图5是示出挡板打开的状态的内燃机的图(车辆正视图)。
图6是示出挡板打开的状态的内燃机的图(车辆侧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形成的空气的流动的图。
标号说明
1:车辆;
2:发动机舱;
4:散热器;
10:隔音系统;
20:内燃机;
22:曲轴;
22:汽缸体;
24:进气歧管;
26:排气歧管;
28:发动机主体;
30:汽缸盖;
32:汽缸体;
36:交流发电机;
38:A/C压缩机;
40:隔音罩;
42、44:罩构件;
46:隔音罩的开口部;
48:隔音罩的挡板;
50:电动马达;
52:第1风扇;
54:第2风扇;
56:分隔构件;
6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提及了各要素的个数、数量、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或者原理上明确地确定为上述数值的情况以外,本发明不被所提及的数值限定。另外,关于在以下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或者原理上明确地确定为上述构造等的情况以外,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需的。
1.实施方式1
1-1.隔音系统的构成
1-1-1.内燃机及其周围的构成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隔音系统10的内燃机20及其周围的构成的图(车辆侧视图)。如图1所示,内燃机20搭载于车辆1。更详细而言,内燃机20收纳于车辆1的发动机舱2。
在图1中,纸面上侧为车辆1的前方,纸面左侧为车辆1的上方。在内燃机20的车辆上方侧配置有发动机盖(engine hood)3。在内燃机20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散热器4和冷却风扇(后述的第1风扇52和第2风扇54)。另外,在内燃机20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发动机挡泥板5,在车辆后方侧配置有划分发动机舱2和车室6的分隔壁7(前围上板和前围挡板等)。此外,在内燃机20的车辆左右侧配置有悬架塔等车辆构成构件(省略图示)。
在图1所示的一个例子中,内燃机20以曲轴22的轴向朝向车辆1的左右方向的方式搭载于车辆1。另外,在图1所示的一个例子中,内燃机20以包括进气歧管24的进气系统部件位于车辆前方侧,并且包括排气歧管26的排气系统部件位于车辆后方侧的方式搭载于车辆1。
另外,内燃机20具备发动机主体28。发动机主体28包括上述曲轴22、汽缸盖(包括汽缸盖罩)30、汽缸体(包括曲轴箱)32以及油盘34。汽缸盖30安装于汽缸体32的上方。油盘34安装于汽缸体32的下方,在油盘34的内部储存有对内燃机20的各部进行润滑的发动机润滑油。
进而,内燃机20具备交流发电机36和车室6用的空调的压缩机(以下为“A/C压缩机”)38。交流发电机36利用曲轴22的转矩来进行发电。A/C压缩机38利用曲轴22的转矩来压送空调用的制冷剂。
1-1-2.隔音罩的构成(隔音构造)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系统10具备隔音罩40。以下,与图1一起,还新参照图2和图3对隔音罩40的构成进行详细描述。图2和图3是分别示出由隔音罩40覆盖的内燃机20的图(立体图和车辆正视图)。
隔音罩40由吸音性能优异的材料构成。另外,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的材料作为隔音罩40的材料。满足这样的要求的隔音罩40的材料的一个例子是由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构成的纤维材料。此外,隔音罩40向内燃机20的安装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省略图示的紧固件(螺栓等)将隔音罩40安装于内燃机20。
在图1所示的一个例子中,隔音罩40由两个彼此分割的罩构件42和44构成。隔音罩40(罩构件42和44分别)隔着间隙覆盖内燃机20。
更详细而言,如图1~图3所示,罩构件42形成为,覆盖内燃机20的上部及其车辆前方侧的部位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罩构件42主要覆盖发动机主体28的上部、以及进气歧管24和发动机主体28(汽缸体32)各自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的一部分(车辆正视图中的车辆左侧的部位)。换言之,在隔音罩40的例子中,进气歧管24和发动机主体28(汽缸体32)各自的在车辆正视图中位于车辆右侧的部位、以及交流发电机36和A/C压缩机38没有被包括罩构件42的隔音罩40覆盖。
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罩构件44形成为,覆盖发动机主体28的车辆右侧的部位(侧端面)的大部分(主要是汽缸体32)。
进而,如图2和图3所示,隔音罩40具备开口部46、和能够对开口部46进行开闭的可动式的挡板48。具体而言,开口部46形成于罩构件42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挡板48例如是电动式,由电动马达50驱动其开闭。图3示出挡板48关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挡板48作为罩构件42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当挡板48打开时,在开口部46,进气歧管24和发动机主体28(汽缸体32)各自的在车辆正视图中位于车辆左侧的部位的一部分向发动机舱2露出。
1-1-3.第1和第2风扇
隔音系统10还具备第1风扇52和第2风扇54。像以下所说明的那样,第1风扇52具有朝向隔音罩40的内部导入空气(外气)的功能,第2风扇54具有从隔音罩40的内部排出空气的功能。如图1所示,第1和第2风扇52、54在发动机舱2内安装于散热器4的车辆后方侧的部位。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1和第2风扇52、54不仅具有隔音系统10中的上述的功能,也具有向散热器4供给冷却风的功能。
图4(A)和图4(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和第2风扇52、54及它们周围的构成的图。图4(A)是车辆正视图,图4(B)是车辆俯视图。如这些图所示,第1风扇52与第2风扇54隔着分隔构件56并列且一体地配置。更详细而言,第1和第2风扇52、54沿车辆左右方向并列地配置。
第1和第2风扇52、54是轴流式的电动风扇,分别由省略图示的电动马达来驱动。如图4(B)所示,第1风扇52的送风方向(空气的流动方向)与第2风扇54的送风方向(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
更具体而言,第1风扇52具有朝向相对于第1风扇52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内燃机20送出空气的配置和构成。在此,将从风扇52、54朝向内燃机2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和在该流动方向上生成空气的流动时的风扇52、54的旋转方向分别称为“顺方向”。
第2风扇54具有在沿顺方向旋转时,与第1风扇52同样地朝向车辆后方侧(即,内燃机20侧)送出空气的配置和构成。第2风扇54还构成为能够沿与上述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第2风扇54也能够向与基于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
分隔构件56例如为板状,形成为朝向内燃机20(即,朝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并且隔离基于第1风扇52的空气的流动与基于第2风扇54的空气的流动。换言之,分隔构件56沿基于第1和第2风扇52、54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通过设置这样的分隔构件56,能够抑制在以使得送风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使第1和第2风扇52、54工作时,通过第1风扇52形成的风在到达内燃机20之前被第2风扇54吸出到散热器4侧的现象(所谓的短接(short circuit)现象)的发生。
另外,若参照后述的图6和图7则可清楚地理解,设置有开口部46和挡板48的罩构件42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与第2风扇54相对。因此,该部位相当于本发明涉及的“相对部”的一个例子。
进而,在隔音系统10中,第1风扇52在没有被隔音罩40(更详细而言,罩构件42)覆盖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与内燃机20相对。结果,第1风扇52与交流发电机36和A/C压缩机38相对。第1风扇52还与进气歧管24和发动机主体28(汽缸体32)各自的在车辆正视图中位于车辆右侧的部位相对。
1-1-4.控制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系统10还具备用于控制挡板48(电动马达50)、以及第1和第2风扇52、54的控制装置60。控制装置60是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的ECU(Electronic 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
输入/输出接口从用于判定内燃机20是处于运转期间还是处于运转停止期间的传感器取入传感器信号,并且向作为致动器的挡板48(电动马达50)以及第1和第2风扇52、54输出操作信号。上述传感器的一个例子是省略图示的曲轴角传感器。控制装置60使用来自曲轴角传感器的曲轴角信号算出发动机转速。上述的判定例如能够像以下那样进行。即,在发动机转速不是零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处于发动机运转期间,另一方面,在发动机转速为零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处于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
在控制装置60的存储器中存储有用于控制隔音系统10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包括映射)。通过由处理器来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从而可实现控制装置60的各种各样的功能(向隔音罩40的空气的导入、从隔音罩40的空气的排出、以及与此相伴的隔音罩40的内部的换气等)。此外,控制装置60例如也可以由针对挡板48与第1和第2风扇52、54分别单独设置的两个ECU构成。
1-2.隔音系统的动作
1-2-1.发动机运转期间的动作
在内燃机20的运转期间,控制装置60控制电动马达50以使得挡板48关闭。由此,如图3所示,开口部46由挡板48关闭。另外,在发动机运转期间,主要使用第1和第2风扇52、54中的第2风扇54,根据需要一并使用第1风扇52。另外,在发动机运转期间,第2风扇54被驱动而沿顺方向旋转。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60在满足了向散热器4供给冷却风的预定的风扇工作条件的情况下,使第2风扇54以沿顺方向旋转的形态工作。另外,控制装置60在满足了上述的风扇工作条件时发动机负荷比预定的阈值高的情况下,除了第2风扇54以外还使第1风扇52工作。
当第2风扇54工作时,来自第2风扇54的风在沿设置有关闭着的挡板48的罩构件42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流动到车辆上方后向车辆后方流动。即,挡板48关闭,所以可抑制来自第2风扇54的风被导入隔音罩40的内部的情况。另外,在发动机运转期间,即使在第2风扇54没有工作的状况下挡板48也关闭,所以可抑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行驶风被导入隔音罩40的内部的情况。
另一方面,当第1风扇52工作时,由第1风扇52送出的空气朝向没有被罩构件42覆盖的内燃机20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即,交流发电机36和A/C压缩机38、以及进气歧管24和发动机主体28(汽缸体32)各自的在车辆正视图中位于车辆右侧的部位)流动。结果,产生热的发动机部件(交流发电机36、A/C压缩机38以及进气歧管24等进气系统部件)被来自第1风扇52的风冷却。
另外,在汽缸体32形成有供发动机冷却水流通的水套(省略图示)。由第1风扇52送出的空气在上述发动机部件的周围流动,之后沿汽缸体32流动,结果,被取入到隔音罩40的内部(罩构件42和44各自的内部)。然后,导入隔音罩40的内部的空气通过罩构件42、44与汽缸体32的间隙向车辆后方流动而从隔音罩40排出。在空气像这样流动的过程中,水套附近的汽缸体32的部位被空气冷却。因此,也可抑制高负荷条件下的发动机冷却水温的过度上升。
1-2-2.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5~图7对内燃机20的运转停止期间的隔音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和图6分别是示出挡板48打开的状态的内燃机20的图(车辆正视图和车辆侧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内燃机20的运转停止期间形成的空气的流动的图。
在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控制装置60控制电动马达50以使得挡板48打开。因此,如图5和图6所示,开口部46通过挡板48而开放。另外,在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控制装置60在预定的执行正时(例如,在发动机停止刚完成后)使第1和第2风扇52、54像以下那样工作。即,控制装置60使第1风扇52工作(沿顺方向旋转)预定期间,并且使第2风扇54以沿与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形态工作。也就是说,第2风扇54在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以向与基于第1风扇52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的方式工作。
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的动作在如下方面与发动机运转期间的动作同样:在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第1风扇52像上述那样工作时由第1风扇52送出的空气被取入到隔音罩40(罩构件42和44)的内部。在此基础上,在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第2风扇54被驱动而沿与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如图6所示,隔音罩40(罩构件42)的内部的空气由第2风扇54从开口部46吸出。此外,决定第2风扇54的规格以使得,在使第2风扇54像这样沿与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经由开口部46吸出罩构件42内的空气。
通过挡板48打开并且第1和第2风扇52、54像上述那样工作,从而能够形成隔音罩40内的空气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那样进行循环的空气的流动。更详细而言,由第1风扇52送出的空气的一部分在被取入罩构件42的内部后朝向上方,并通过汽缸盖30的上部与罩构件42的间隙而从车辆右侧朝向车辆左侧流动。之后,该空气通过开口部46向隔音罩40的外部排出。利用像这样在罩构件42的内部形成的空气的循环流,能够对罩构件42的内部进行换气。
另外,在由第1风扇52送出的空气的流动中也包含通过罩构件44而从车辆后方向罩构件44的外部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利用这样的空气的流动,也能够对罩构件44的内部进行换气。
1-3.效果
像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被驱动而沿顺方向旋转的)第1风扇52,能够朝向隔音罩40的内部导入空气。另外,根据第2风扇54,在被驱动而沿与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能够从隔音罩40的内部排出空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系统10,通过利用上述的风扇52、54,即使在由于内燃机20停止从而车辆1也停止,所以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也能够有效地进行隔音罩40的内部的换气。
并且,根据隔音罩40的内部的换气,可获得以下那样的效果。
(1)来自隔音罩40的内部的热的排出(包括内燃机20的冷却)
(2)通过促进隔音罩40的内部空间(隔音罩40与内燃机20的间隙)的干燥实现的对发动机部件的腐蚀的抑制
(3)通过促进上述干燥实现的对隔音罩40的内部的异味(以燃料、发动机润滑油以及水为起因)的产生的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系统10中,在与第2风扇54相对的相对部配置有隔音罩40(罩构件42)的开口部46和挡板48。根据这样的构成,利用挡板48的开闭和第2风扇54的送风方向的切换,能够对隔音罩40周围的空气的流动的形成给予自由度。具体而言,通过在打开挡板48时使第2风扇54反向旋转,能够促进来自隔音罩40的内部的空气的排出。并且,在不需要向隔音罩40的内部导入空气的状况下有通过第2风扇54沿顺方向形成空气的流动的要求的情况下,关闭挡板48,由此能够在抑制向隔音罩40的内部的空气的导入的同时使第2风扇54工作。由此,在像隔音系统10那样使第2风扇54具有作为散热器4的冷却风扇的功能的例子中,在发动机运转期间有作为上述要求的一个例子的使用第2风扇54来向散热器4供给冷却风的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向隔音罩40的内部的空气的导入的同时向散热器4供给冷却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系统10中,挡板48构成为,在发动机运转期间关闭,在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打开。通过像这样根据需要使挡板48进行开闭,从而能够兼顾发动机运转期间的内燃机20的散热(冷却)的抑制、和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的内燃机20的散热(冷却)的促进。具体而言,在发动机运转期间关闭挡板48,从而能够抑制来自第2风扇54的风或行驶风向隔音罩40的内部的导入,所以能够抑制内燃机20的散热。另外,在发动机运转停止期间,即使在无法利用行驶风的状况下,也能够通过打开挡板48并使第2风扇54反向旋转来进行隔音罩40的换气,所以能够促进内燃机20的散热。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系统10,第1风扇52与第2风扇54隔着分隔构件56并列且一体地配置。分隔构件56形成为,朝向内燃机20突出,并且隔离基于第1风扇52的空气的流动与基于第2风扇54的空气的流动。并且,第2风扇54构成为,能够向与基于第1风扇52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具有朝向隔音罩40的内部(内燃机20侧)导入空气的功能的第1风扇52与具有从隔音罩40的内部(内燃机20侧)排出空气的功能的第2风扇54紧凑地模块化。这一设置在提高第1和第2风扇52、54向车辆1的搭载性的方面是合适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隔音系统10中,在发动机主体28(汽缸体32)设置有产生热的发动机部件(例如,交流发电机36、A/C压缩机38以及进气歧管24等进气系统部件)。并且,隔音系统10构成为,设置有上述的发动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没有被罩构件42覆盖。并且,第1风扇52被设置成与该部位相对。由此,能够利用由第1风扇52送出的空气来有效地冷却上述的发动机部件。
2.其他实施方式
2-1.第1和第2风扇的其他设置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第1和第2风扇52、54设置于散热器4。然而,只要第1风扇能够朝向隔音罩的内部导入空气,并且第2风扇能够从隔音罩的内部排出空气,则第1和第2风扇也可以设置于发动机舱内的其他任意部位。具体而言,上述的风扇例如也可以设置于隔音罩、内燃机、或除散热器以外的其他车身部件。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第1风扇52与第2风扇54隔着分隔构件56并列且一体地配置。然而,本发明涉及的第1风扇与第2风扇也可以不一定并列且一体地配置,也可以设置于彼此分离的位置。另外,第1风扇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同样地,第2风扇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2-2.隔音罩的其他例子
在实施方式1中,在隔音罩40的与第2风扇54相对的相对部设置有开口部46和挡板48。然而,本发明涉及的“隔音罩”也可以不一定具备上述的开口部和挡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隔音罩”也可以与隔音罩40的例子不同,例如避开排气系统部件并且覆盖内燃机的车辆后方侧的部位(背面),或者也可以覆盖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左侧的部位(配置变速器或车辆驱动马达的一侧的发动机主体的侧端面)。更详细而言,也可以通过用任意的罩构件来覆盖变速器或车辆驱动马达从而覆盖该侧端面。并且,隔音系统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利用覆盖上述的背面和侧端面的罩构件和罩构件44,在隔音罩的内部形成如参照图7所说明的那样的循环流。
关于以上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例子及其他各变形例,除了明示的组合以外,也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组合,另外,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的隔音系统,所述内燃机搭载于车辆,所述内燃机的隔音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隔音罩,其隔着间隙覆盖所述内燃机;
第1风扇,其朝向所述隔音罩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
第2风扇,其从所述隔音罩的内部排出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音罩包括与所述第2风扇相对的相对部,
所述相对部包括开口部、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关闭,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风扇与所述第2风扇隔着分隔构件并列且一体地配置,
所述分隔构件形成为,朝向所述内燃机突出,并且隔离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与基于所述第2风扇的空气的流动,
所述第2风扇构成为,能够向与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风扇与所述第2风扇隔着分隔构件并列且一体地配置,
所述分隔构件形成为,隔离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与基于所述第2风扇的空气的流动,
所述挡板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期间关闭,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打开,
所述第2风扇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停止期间,向与基于所述第1风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送出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隔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包括没有被所述隔音罩覆盖的部位,
所述第1风扇在所述部位与所述内燃机相对。
CN201910303077.9A 2018-04-17 2019-04-16 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Active CN110386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9351 2018-04-17
JP2018079351A JP7031464B2 (ja) 2018-04-17 2018-04-17 内燃機関の遮音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6079A true CN110386079A (zh) 2019-10-29
CN110386079B CN110386079B (zh) 2023-03-21

Family

ID=6552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3077.9A Active CN110386079B (zh) 2018-04-17 2019-04-16 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0111B2 (zh)
EP (1) EP3557021B1 (zh)
JP (1) JP7031464B2 (zh)
CN (1) CN11038607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28029A (zh) * 1974-03-22 1975-10-08
GB1512128A (en) * 1975-08-14 1978-05-24 Berliet Automobiles Motor vehicles
GB2025520A (en) * 1978-07-15 1980-01-23 Fendt & Co Xaver Cooling air convey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S5710736A (en) * 1980-06-23 1982-01-20 Mazda Motor Corp Sound insulation cover for automobile engine
JPH03108821U (zh) * 1990-02-23 1991-11-08
GB2308343A (en) * 1995-12-20 1997-06-25 Iveco Magirus Cooling vents in a sound-absorbing enclosure for a vehicle drive unit
JP2000280762A (ja) * 1999-03-31 2000-10-10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エンジンルーム冷却装置
CN1498176A (zh) * 2001-04-12 2004-05-19 ��ķ�͵϶��������޹�˾ 包括驱动装置和隔音装置的铁路机车
US20070051326A1 (en) * 2005-09-08 2007-03-08 Deere &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Vehicle parallel cooling system
US7300485B1 (en) * 2004-10-12 2007-11-27 Moore Franklin R Cooling fa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670775A (zh) * 2008-09-11 2010-03-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的冷却结构
CN205387112U (zh) * 2016-03-15 2016-07-20 李文君 低噪音发电装置及搭载该装置的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1009A (en) * 1976-06-28 1978-01-31 Caterpillar Tractor Co. Combined noise suppressing and air flow guide enclosure for engines
AT365309B (de) * 1977-08-18 1982-01-11 List Hans Brennkraftmaschine mit schalldaemmender verschalung
DE2740918A1 (de) * 1977-09-10 1979-03-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Brennkraftmaschine mit schallisolierender kapsel und ausserhalb der kapsel angeordnetem wasserkuehler
AT377580B (de) * 1981-07-15 1985-04-10 List Hans Wassergekuehlt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schalldaemmender verschalung
JP2510543Y2 (ja) * 1991-06-21 1996-09-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ル―ム内温度制御装置
JP3108821B2 (ja) 1991-08-19 2000-11-13 花王株式会社 ガラス状炭素複合材料
DE59108887D1 (de) * 1991-08-30 1997-12-11 Weinhold Wolfgang P M Sc Dipl 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2856122B2 (ja) * 1995-09-29 1999-02-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ルーム内の吸気冷却構造
JPH10103058A (ja) * 1996-09-30 1998-04-21 Nissan Motor Co Ltd 乗用車用エンジンルームの冷却構造
JP4254885B2 (ja) * 2007-05-22 2009-04-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ァン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ファン制御システムを備えた空調機
KR101155228B1 (ko) * 2009-11-23 2012-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랭식 냉각장치
JP5699653B2 (ja) * 2010-03-08 2015-04-15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JP5710736B2 (ja) 2013-11-27 2015-04-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936411A (zh) * 2014-03-17 2015-09-23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风扇散热系统
JP2017013638A (ja) * 2015-07-01 2017-01-19 スターライト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コンパートメントの冷却制御構造
JP2018135857A (ja) * 2017-02-23 2018-08-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防音装置
US10365699B2 (en) * 2017-09-05 2019-07-30 Evga Corporation Computer case cooling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28029A (zh) * 1974-03-22 1975-10-08
US3951114A (en) * 1974-03-22 1976-04-20 Hans List Cooling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sound-proof encasings
GB1512128A (en) * 1975-08-14 1978-05-24 Berliet Automobiles Motor vehicles
GB2025520A (en) * 1978-07-15 1980-01-23 Fendt & Co Xaver Cooling air convey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S5710736A (en) * 1980-06-23 1982-01-20 Mazda Motor Corp Sound insulation cover for automobile engine
JPH03108821U (zh) * 1990-02-23 1991-11-08
GB2308343A (en) * 1995-12-20 1997-06-25 Iveco Magirus Cooling vents in a sound-absorbing enclosure for a vehicle drive unit
JP2000280762A (ja) * 1999-03-31 2000-10-10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エンジンルーム冷却装置
CN1498176A (zh) * 2001-04-12 2004-05-19 ��ķ�͵϶��������޹�˾ 包括驱动装置和隔音装置的铁路机车
US7300485B1 (en) * 2004-10-12 2007-11-27 Moore Franklin R Cooling fa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70051326A1 (en) * 2005-09-08 2007-03-08 Deere &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Vehicle parallel cooling system
CN101670775A (zh) * 2008-09-11 2010-03-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的冷却结构
CN205387112U (zh) * 2016-03-15 2016-07-20 李文君 低噪音发电装置及搭载该装置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7021A1 (en) 2019-10-23
JP2019182374A (ja) 2019-10-24
US20190316518A1 (en) 2019-10-17
EP3557021B1 (en) 2020-09-23
CN110386079B (zh) 2023-03-21
JP7031464B2 (ja) 2022-03-08
US10890111B2 (en)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1617B2 (en) Engine-driven work machine
CN101280716A (zh) 隔音型发动机式发电机
CN105275626A (zh) 增加通过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空气流以减少增压空气冷却器冷凝物的方法和系统
EP1916757A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portable generator
CN106627105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系统
US7806741B1 (en)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with separate air intake and cooling systems
CN110386079A (zh) 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CN110388267A (zh) 内燃机的隔音系统
WO2016117377A1 (ja) 車両用送風機の制御装置
JP2002242691A (ja) 船外機の発電機冷却構造
CN104736367B (zh) 包括内燃发动机以及安排在封闭发动机舱的下部壳体中的风扇的机动车辆
JP6036169B2 (ja) 車両の冷却システム
CN102501812A (zh) 一种节能型车辆进气格栅风量调节与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00001198A (ja) 船外機の吸気装置
WO2023053196A1 (ja) 発電機
CN110388259A (zh) 用于操作具有电驱动压缩机的发动机的系统和方法
JP4040969B2 (ja) 電気接続箱の冷却構造
JP2009150228A (ja) 内燃機関
JPH0615502Y2 (ja) 発動発電機
SU1106708A1 (ru)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 выпр митель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локомотива
JP2015086731A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KR101704261B1 (ko) 차량 엔진룸의 냉각성능 개선장치
JP2023048508A (ja) 発電機
CN109812346A (zh) 曲柄角传感器的装配结构
JP2002310018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インバータ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