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4247B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卷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4247B
CN110114247B CN201780078440.0A CN201780078440A CN110114247B CN 110114247 B CN110114247 B CN 110114247B CN 201780078440 A CN201780078440 A CN 201780078440A CN 110114247 B CN110114247 B CN 110114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ember
outer peripheral
support portion
webb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84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4247A (zh
Inventor
梁川弥
大久保真一
桥本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14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4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4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4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2/4633Linear actuators, e.g. comprising a piston moving along reel axis and rotating along its ow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022/4642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the gas directly propelling a flexible driving means, e.g. a plurality of successive masses, in a tubular chamber
    • B60R2022/4647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the gas directly propelling a flexible driving means, e.g. a plurality of successive masses, in a tubular chamber the driving means being a belt, a chain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022/46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clutching means between actuator and belt r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卷取装置。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将安全带卷取的带轴;在外周形成有齿部并通过齿条与齿部接触而使带轴旋转的锁定基座;以及将锁定基座的外周覆盖的盖板。而且,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引导件,该引导件设置于盖板,通过将锁定基座支承为能够旋转,来限制棘齿与锁定基座接触。

Description

安全带卷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7-69686号公报所记载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具备:与安全带一起旋转的旋转部件;设置于旋转部件的锁定爪;以及设置于旋转部件的外周的内齿。在车辆急减速时,通过锁定爪与内齿卡合,来控制安全带的拉出。另外,该卷收器具备:具有外齿的齿圈;按压外齿使齿圈旋转的活塞球(移动体);收纳活塞球的导管;以及对活塞球施加动力的气体发生器。此处,在车辆急减速时,通过受到气压的活塞球按压外齿而齿圈进行旋转,通过卡合于该齿圈的带轴进行旋转而将安全带卷取。
有时具有这样的构造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在受到气压的移动体使旋转部件驱动之际,若使旋转部件偏心,则该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与内齿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安全带卷取装置,能够限制设置于旋转部件以及外周体中的一方的棘齿、与旋转部件以及外周体中的另一方接触。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带轴,其沿卷取方向旋转而卷取安全带;旋转部件,其在外周形成有齿部,通过移动部件与该齿部接触而使上述带轴旋转;外周体,其覆盖上述旋转部件的外周;棘齿,其设置于上述旋转部件以及上述外周体中的一方;锁定爪,其设置于上述旋转部件以及上述外周体中的另一方,并且通过与上述棘齿卡合,来限制上述旋转部件向与上述卷取方向相反的拉出方向旋转;以及支承部,其设置于上述外周体,通过将上述旋转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来限制上述棘齿与上述旋转部件以及上述外周体中的另一方接触。
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在外周形成有齿部的旋转部件,通过移动部件与该齿部接触而使带轴能够旋转。而且,在外周体设置有能够将旋转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承部。该支承部限制设置于旋转部件以及外周体中的一方的棘齿与旋转部件以及外周体中的另一方接触。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上述旋转部件具有凸缘,该凸缘限制该旋转部件相对于上述外周体沿轴向移动,上述凸缘的外周支承于上述支承部。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凸缘具有将旋转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功能,并且具有限制旋转部件向推力方向(轴向)移动的功能。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上述支承部设置于通过上述齿部与上述移动部件的接触而上述旋转部件偏心的一侧。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因旋转部件的齿部与移动部件接触而旋转部件偏心的情况下,仅在该偏心的一侧设置支承部就足以。即,由于不需要在旋转部件的外周部整体设置支承部,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上述外周体具备与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径向交叉的内壁面,上述支承部在与上述内壁面抵接的状态下相对于该外周体固定。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通过使支承部抵接于外周体的内壁面,而在支承部的接触面处受到的旋转部件的按压力被直接传递到外周体的内壁面。因此,能够降低支承部的固定力。
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而言,上述移动部件是树脂制的棒状部件,通过上述齿部咬入上述移动部件,而将上述旋转部件朝向上述支承部推压。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通过驱动带轴旋转的齿部咬入树脂制的棒状部件,从而在将旋转部件朝向支承部按压的情况下,旋转部件也能够被支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有限制设置于旋转部件以及外周体中的一方的棘齿、与旋转部件以及外周体中的另一方接触这样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导管以及盖板安装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轴以及安装于带轴的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剖视图,是图4的X-X剖视图。
图6是比较例所涉及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剖视图,是与实施方式对应的部位的剖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盖板的主视图。
图7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盖板的仰视图。
图7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盖板的剖视图(图7A的Y-Y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使用图1~图5来进行说明。在各图中,虽然省略了车辆的图示,但是在各图中适当所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行进方向),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另外,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的外侧。
图1所示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设置在未图示的车辆,并具备构成主体的框架12。
<框架>
图2所示的框架12被固定在车辆的未图示的中立柱的车辆下侧部分。另外,作为一例,沿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框架12形成为四棱筒状。具体而言,框架12具有沿大致车辆前后方向对置的脚板12A以及脚板12B、和沿大致车宽方向对置的背板12C以及前板12D。背板12C以及前板12D将脚板12A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侧端部与脚板12B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侧端部连结。
脚板12A将车辆前后方向作为厚度方向,沿大致车宽方向以及大致车辆上下方向扩展。后述的盖板26从车辆后侧安装于脚板12A。另外,在脚板12A形成有第一孔部13A、和多个第二孔部13B。
第一孔部13A在脚板12A的在车宽方向以及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大约中央部分沿车辆前后方向将脚板12A贯通。另外,当沿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第一孔部13A形成为圆形。第一孔部13A的大小为供后述的带轴14沿车辆前后方向插入的大小并且是能够供带轴14绕中心轴旋转的大小。即,框架12在将带轴14收纳于内部的状态下,将带轴14支承为能够旋转。
多个第二孔部13B形成在脚板12A中的第一孔部13A的周边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将脚板12A贯通。另外,在多个第二孔部13B插入有铆钉21A或者铆钉21B。
脚板12B配置于比脚板12A靠车辆前侧的位置,并沿大致车宽方向以及大致车辆上下方向扩展。在脚板12B形成有第三孔部15A。第三孔部15A沿车辆前后方向将脚板12B贯通。另外,第三孔部15A的大小为供带轴14的车辆前侧端部插入的大小并且是能够供带轴14绕中心轴旋转的大小。
<带轴>
图3所示的带轴14在设置到框架12(参照图2)的状态下,能够绕轴向沿着大致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K旋转。另外,长条带状的安全带16的长边方向基端部卡止于带轴14。而且,通过带轴14向卷取方向(箭头A方向)旋转,安全带16从长边方向基端侧卷取于带轴14。
安全带16的长边方向前端侧从带轴14向车辆上侧延伸。而且,安全带16的长边方向前端侧在框架12(参照图2)的车辆上侧穿过未图示的贯穿式锚固件的狭缝孔而向车辆下侧折回。此外,贯穿式锚固件被未图示的中立柱支承。另外,安全带16的长边方向前端部卡止于未图示的锚固板。锚固板由钢材等金属板材形成,被固定在未图示的车辆的底板部或者与安全带卷取装置10对应的座椅的骨架部件等。
应用了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车辆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具有未图示的带扣装置。带扣装置设置在应用了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座椅的车宽方向的内侧。而且,在安全带16被挂绕于就坐在座椅的乘车人员的身体的状态下,通过设置于安全带16的未图示的锁舌卡合于带扣装置,安全带16被佩戴在乘车人员的身体上。
<弹簧壳体>
弹簧壳体36设置于比图1所示的框架12更靠车辆前侧的位置。在弹簧壳体36的内侧设置有未图示的螺旋弹簧等带轴施力单元。而且,带轴14基于带轴施力单元的作用力朝安全带16的卷取方向(图3所示的箭头A方向)被施力。另外,锁定机构37被设置在比框架12更靠车辆后侧的位置。
<锁定机构>
如图3所示那样,锁定机构37具有作为旋转部件的锁定基座38、设置于锁定基座38的锁定爪42、以及在车辆碰撞时等车辆紧急情况时工作的未图示的传感器机构。锁定基座38被设置在带轴14的轴向一端侧(车辆后侧)。进一步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那样,锁定基座38的车辆前侧与小齿轮24连结。另外,锁定基座38具有供锁定爪42安装的主体部38A、和设置于主体部38A的外周的凸缘38B。此处,若未图示的传感器机构工作,则锁定爪42向锁定基座38的径向的外侧移动,锁定爪42与后述的盖板26的棘轮孔26E(参照图2)的棘齿26G啮合。通过该啮合,限制锁定基座38在车辆紧急情况时向安全带16的作为与卷取方向相反方向的拉出方向(图3所示的箭头B方向)旋转。
<扭转轴>
在带轴14的轴心部收纳有作为轴部的扭转轴18。扭转轴18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作为轴向的圆柱状。扭转轴18的轴向一端部(车辆前侧的部位)在相对于带轴14相对旋转被阻止的状态下被保持于带轴14。扭转轴18的轴向的另一端部(车辆后侧的部位)经由后述的小齿轮24而与锁定基座38连结。如图5所示那样,锁定基座38在因小齿轮24以及扭转轴18而相对于带轴14相对旋转被阻止的状态下与带轴14连结。
<小齿轮>
小齿轮24被配置在比框架12(参照图1)更靠车辆后侧且比后述的盖板26(参照图1)更靠车辆前侧的位置。另外,小齿轮24将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作为轴向而与扭转轴18以及锁定基座38连结(参照图5)。并且,如图3所示那样,在小齿轮24的外周形成有齿部25。齿部25由多个卡合齿25A构成。另外,在小齿轮24的外周,与齿部25的车辆前侧邻接地设置凸缘25B。小齿轮24与锁定基座38结合,通过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构成旋转部件。
多个卡合齿25A绕小齿轮24的中心轴以规定的角度单位呈放射状地下形成。此外,卡合齿25A的前端被配置为:在小齿轮24旋转的情况下,描绘出在后述的导管28(参照图2)的轴向前端部(车辆下侧端部)处的开口部31(参照图2)的侧方通过的圆形的轨迹。此处,后述的齿条32(参照图2)接触于卡合齿25A,使小齿轮24绕轴(绕本轴)旋转,由此对带轴14施加旋转力。此时,如图5所示那样,齿条32被夹在小齿轮24的凸缘25B、与锁定基座38的凸缘38B之间来旋转。
<盖板>
如图2所示那样,在框架12的后表面17安装有作为外周体的一例的盖板26。使用铆钉21A以及铆钉21B,将盖板26从车辆后侧重叠地固定于框架12的脚板12A。具体而言,盖板26具有后壁部26A、周壁部26B、导管安装部26C以及凸缘部26D。另外,盖板26具有能够将从导管28进出的后述的齿条32移动地收纳的功能。
后壁部26A是沿着大致车宽方向以及大致车辆上下方向的壁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框架12的脚板12A对置配置。另外,在后壁部26A的车宽方向以及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棘轮孔26E,该棘轮孔26E沿车辆前后方向贯穿,并具有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棘齿26G。
周壁部26B是与锁定基座38的旋转径向交叉的内壁面,从后壁部26A的周缘向车辆前侧延伸。另外,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周壁部26B以围着棘轮孔26E的方式被配置为环状。
如图2所示那样,导管安装部26C在周壁部26B的在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且作为车辆上侧端部的部位,与周壁部26B一体地形成。换言之,导管安装部26C在比带轴14的中心轴线K(参照图3)更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且车辆上侧端部的位置,与周壁部26B一体地形成。另外,导管安装部26C以供后述的导管28的凸缘部29的在周向上的一部分卡合的方式被扩宽。
凸缘部26D是从周壁部26B的外周向外侧沿大致车宽方向以及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伸出的部位。另外,在凸缘部26D,与多个第二孔部13B对准地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孔部26F。孔部26F的直径形成为比铆钉21A的轴部的外径以及铆钉21B的轴部的外径更大。而且,凸缘部26D通过铆钉21A以及铆钉21B而与框架12一同紧固。
此处,如图4所示那样,在后壁部26A的背面(车辆前侧的面),在后壁部26A的车宽方向的外侧且车辆下侧设置有作为支承部的引导件30。该引导件30相对于齿部25与齿条32的接触位置隔着小齿轮24的旋转中心O而设置于相反侧,并由一对铆钉30D被固定于后壁部26A。另外,引导件30被构成为包括以与锁定基座38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形成的作为圆弧状的接触面的曲壁面30A、沿大致车辆上下方向形成的纵壁面30B、以及沿大致车宽方向形成的横壁面30C。而且,纵壁面30B以及横壁面30C与周壁部26B的背面(小齿轮24侧的面)抵接。
此外,如图5所示那样,若将曲壁面30A与锁定基座38的凸缘38B的外周面(外壁面38C)之间的距离设为L1,将棘齿26G的顶部与锁定基座38的主体部38A之间的距离设为L2,则引导件30以L1<L2的方式设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向引导件30侧偏心的情况下,在棘齿26G与主体部38A接触之前,引导件30的曲壁面30A与凸缘38B的外壁面38C接触。如以上那样,引导件30通过将作为旋转部件的锁定基座38支承为能够旋转,从而限制棘齿26G与邻接于锁定爪42的面的主体部38A的外周面接触。
<导管>
如图2所示那样,在框架12的脚板12A安装有导管28。导管28形成为圆筒状。导管28的内径比齿条32的外径更大,以便将后述的齿条32收纳并且能够供齿条32沿自轴方向移动。另外,导管28作为一个例子而在3个地方弯曲。具体而言,导管28具备基端部28A、第一曲部28B、第二曲部28C、直线部28D、第三曲部28E以及佩戴部28F。
如图2所示那样,基端部28A是将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作为轴向而呈直线状延伸的部位。另外,在基端部28A的轴向的一部分设置有向基端部28A的径向伸出的的凸缘部29。在基端部28A的一端(图的下端)形成有向基端部28A的轴向开口的开口部31。另外,在佩戴部28F设置有微型气体发生器34。
<齿条>
图2所示的作为移动部件的齿条32是树脂制的棒状部件。详细而言,齿条32为合成树脂制,用比锁定基座38以及小齿轮24(参照图3)更软质的材料形成为圆柱状(棒状)。另外,齿条32以自轴方向成为移动方向的方式被收纳在导管28的内侧。此外,在导管28的内侧,在齿条32与微型气体发生器34之间配置有密封球44。对齿条32而言,与移动方向(轴向)交叉的剖面的形状为圆形。
图2所示的齿条32借助在车辆紧急情况时从微型气体发生器34供给的气体(流体)的压力,在导管28的内侧移动并且向导管28的外侧进出,在盖板26的内侧移动。而且,齿条32通过来自前端侧(小齿轮24侧)的移动,与齿部25(参照图3、图4)接触而使小齿轮24绕轴旋转。即,齿条32通过移动而与小齿轮24的卡合齿25A(参照图3)接触(嵌入、卡合),由此沿小齿轮24以及带轴14的周向施加旋转力。
<微型气体发生器>
图2所示的微型气体发生器34经由作为控制单元的ECU(Electronic 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而与设置于车辆的未图示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电连接。而且,若车辆碰撞时的撞击被碰撞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则通过ECU使微型气体发生器34工作,在微型气体发生器34产生的气体向导管28的内侧供给。即,微型气体发生器34是作为流体供给单元的一个方式的气体产生单元。
〔作用以及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安全带卷取装置的整体动作>
在图1所示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在作为未图示的车辆的紧急情况时的一个状态的车辆碰撞时,在锁定爪42与棘轮孔26E(参照图2)的棘齿26G啮合了的情况下,限制锁定基座38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另外,若在车辆碰撞时通过ECU使微型气体发生器34(参照图2)工作,则高压的气体瞬间地从微型气体发生器34向导管28的内侧供给。利用该气体的压力,图2所示的导管28的内侧的齿条32移动,齿条32从导管28的轴向前端侧被排出。而且,若被排出的齿条32卡合于图3所示的小齿轮24的卡合齿25A,将该卡合齿25A向车辆下方按压,则小齿轮24向卷取方向旋转。若小齿轮24向卷取方向旋转,则带轴14向卷取方向(箭头A方向)旋转。由此,安全带16卷取于带轴14,安全带16对乘车人员的拘束力增加。
<引导件对锁定基座的支承>
如上述那样地,在车辆碰撞时,若微型气体发生器34工作,齿条32与小齿轮24的卡合齿25A卡合,则齿条32使作为旋转部件的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旋转。即,安全带16朝向箭头A方向的卷取动作开始。另一方面,在齿条32与小齿轮24的卡合齿25A卡合了时,借助树脂制的齿条32的弹性,齿条32将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向旋转中心O侧(图4的箭头C侧)按压。而且,在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因按压而偏心的情况下,锁定基座38被引导件30支承为能够旋转,棘齿26G与锁定基座38的主体部38A的接触被限制。
此处,将以往构造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作为比较例,若将本实施方式与比较例对比,则成为如以下那样。如图6所示那样,比较例在没有设置本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引导件30这一点上不同。
在比较例中,若齿条32与小齿轮24的卡合齿25A卡合,向旋转中心O侧被按压,则小齿轮24以及与小齿轮24连接的锁定基座38向按压方向偏心。其结果,主体部38A的外周面与棘齿26G的顶部(参照图6的部位P)接触。该接触成为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的旋转阻力,用于拉入安全带16的带轴14的旋转力降低。在比较例中,需要寻求出或者在棘齿26G、锁定基座38使用高硬度部件,或者为了确保带轴14的旋转力而提高微型气体发生器34的输出等对策。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引导件30,从而抑制棘齿26G向锁定基座38的接触。具体而言,如上述那样,引导件30以L1<L2的关系成立的方式设置(参照图5)。因此,若齿条32与小齿轮24的卡合齿25A接触,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被向旋转中心O侧按压、偏心,则在棘齿26G接触于主体部38A之前,引导件30的曲壁面30A与凸缘38B的外壁面38C接触。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件30通过将作为旋转部件的锁定基座38支承为能够旋转,从而能够抑制棘齿26G接触于主体部38A的外周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外壁面38C的凸缘38B具有将偏心了的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功能,但是除此之外,凸缘38B还具有限制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向推力方向(轴向)移动的功能。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因齿条32与小齿轮24的卡合齿25A接触而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偏心了的情况下,通过使锁定基座38没有接触到棘齿26G,而使其接触到引导件30的曲壁面30A进行支承,从而能够降低伴随着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而引起的锁定基座38所承受的面压。如果锁定基座38所承受的面压降低,则能够降低棘齿26G、锁定基座38的材质的硬度,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另外,由于棘齿26G向主体部38A的接触被抑制,所以带轴14的旋转力的降低被抑制。因此,能够使微型气体发生器34工作时的安全带16的拉入效率提高,能够降低微型气体发生器34的输出。而且,如果微型气体发生器34的输出降低,则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并且,通过抑制锁定基座38的沿轴向的移动,从而能够使锁定爪42向棘齿26G啮合时的位置的偏移变少,能够使接合量变少。而且,如果能够使间隙、接合量变少,则能够使部件小型化。
如图4所示那样,从导管28的基端部28A排出的齿条32在小齿轮24的车宽方向的内侧且车辆上侧与卡合齿25A接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小齿轮24以及与小齿轮24连接的锁定基座38被树脂制的齿条32朝向旋转中心O侧(箭头C方向)按压并且偏心。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引导件30设置于盖板26的车宽方向的外侧且车辆下侧,而并不设置在棘轮孔26E(参照图2)的外周部整体。即,引导件30设置在相对于齿条32与卡合齿25A的接触位置隔着旋转中心O的相反侧且是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偏心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偏心的方向预先决定,所以引导件30只设置在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的偏心侧就足以。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需要在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的外周部整体设置引导件30,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此外,对本实施方式的引导件30而言,纵壁面30B以及横壁面30C抵接于盖板26的周壁部26B的背面(小齿轮24侧的面)(参照图5)。而且,用一对铆钉30D将引导件30相对于后壁部26A固定。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引导件30的安装构造,通过使引导件30抵接于盖板26的周壁部26B,从而曲壁面30A从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受到的按压力被直接传递到周壁部26B。即,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引导件30在周壁部26B受到按压力,所以能够降低铆钉30D的固定强度。而且,如果能够使引导件30的固定简化,则能够抑制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制造成本。
此外,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定,也包括以下的变形例。
<变形例>
虽然用一对铆钉30D将本实施方式的引导件30相对于后壁部26A固定,但是变形例的引导件30与盖板26一体形成。此处在图7A示出了表示变形例的盖板26的外观的主视图。图7B是盖板26的仰视图,图7C是将图7A的Y-Y作为剖面线的剖视图。如图7B以及图7C所示那样,引导件30是使盖板26的后壁部26A朝向车辆前侧塑性变形的部件。即,通过将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来形成盖板26,在该冲压用的模具预先设置形成引导件30的部分。如此,即使是通过冲压加工而与盖板26一体形成的引导件30,利用曲壁面30A也能够将锁定基座38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且,根据变形例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像由独立部件构成的引导件30那样,不需要从后安装于盖板26,所以能够减少制造的工时以及部件件数。即,能够使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制造成本降低。
<补充>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在作为旋转部件的锁定基座38设置有锁定爪42,在盖板26设置有棘齿26G,但并不限定于此。棘齿设置在锁定基座38以及盖板26中的一方,而锁定爪42设置在锁定基座38以及盖板26中的另一方即可。例如,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地在锁定基座38设置有棘齿,而在盖板26设置有锁定爪。
并且,也可以,代替盖板26而在框架12的脚板12A设置棘齿或者锁定爪,将锁定基座38设置在能够与框架12锁定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通过树脂制的齿条32卡合于小齿轮24的卡合齿25A,从而使带轴14旋转,但是旋转方法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具有齿轮部的金属制的齿条中,可以采用基于该齿轮部与小齿轮侧的齿轮部啮合的旋转方法、基于串行排列的金属球与小齿轮的齿部抵接的旋转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将作为旋转部件的小齿轮24以及锁定基座38以分体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两者以一体形式形成。例如,能够通过铝压铸件以一体形式形成。
另外,对框架12而言,并不限于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时为四棱筒状,也可以是四棱以外的多棱筒状。脚板12A并不限于沿着车宽方向以及车辆上下方向的平面状,也可以具有曲面。对导管28而言,并不限于从轴向观察的形状为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状。通过参照而将2016年12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45909号所公开的全部内容引入到本说明书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安全带卷取装置;14…带轴;16…安全带;24…小齿轮(旋转部件);25…齿部;26…盖板(外周体);26B…周壁部(内壁面);26G…棘齿;30…引导件(支承部);30A…曲壁面(接触面);32…齿条(移动部件、树脂制的棒状部件);38…锁定基座(旋转部件);38B…凸缘;38C…外壁面;42…锁定爪。

Claims (6)

1.一种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具备:
带轴,其沿卷取方向旋转而卷取安全带;
旋转部件,其在外周形成有齿部,通过移动部件与该齿部接触而使所述带轴旋转;
外周体,其覆盖所述旋转部件的外周;
棘齿,其设置于所述外周体;
锁定爪,其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件,并且通过与所述棘齿卡合,来限制所述旋转部件向与所述卷取方向相反的拉出方向旋转;以及
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周体,
所述支承部具有以与所述旋转部件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形成的作为圆弧状的接触面的曲壁面,若将所述曲壁面与所述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设为L1,将所述棘齿的顶部与所述旋转部件的主体部之间的距离设为L2,则所述支承部以L1<L2的方式设置,
对于所述支承部而言,在所述旋转部件向所述支承部侧偏心的情况下,在所述棘齿与所述旋转部件的主体部接触之前,所述支承部的所述曲壁面与所述旋转部件接触,而将所述旋转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从而限制所述棘齿与所述旋转部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具备凸缘,该凸缘限制该旋转部件相对于所述外周体沿轴向移动,
所述凸缘的外周支承于所述支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部设置于因所述齿部与所述移动部件的接触而使得所述旋转部件偏心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所述外周体具备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径向交叉的内壁面,
所述支承部在与所述内壁面抵接了的状态下相对于该外周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所述外周体由冲压加工而得的板材构成,
所述支承部是塑性变形了的所述外周体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部件是树脂制的棒状部件,
通过所述齿部咬入所述移动部件,而将所述旋转部件朝向所述支承部推压。
CN201780078440.0A 2016-12-19 2017-11-17 安全带卷取装置 Active CN110114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5909A JP6539638B2 (ja) 2016-12-19 2016-12-19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16-245909 2016-12-19
PCT/JP2017/041542 WO2018116719A1 (ja) 2016-12-19 2017-11-17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4247A CN110114247A (zh) 2019-08-09
CN110114247B true CN110114247B (zh) 2021-06-29

Family

ID=6262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8440.0A Active CN110114247B (zh) 2016-12-19 2017-11-17 安全带卷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1226B2 (zh)
JP (1) JP6539638B2 (zh)
CN (1) CN110114247B (zh)
DE (1) DE112017006360T5 (zh)
WO (1) WO20181167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91337A (ja) * 2019-12-11 2021-06-17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7503480B2 (ja) * 2020-11-13 2024-06-20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1026A (zh) * 2000-06-22 2002-01-16 德尔福汽车系统星宇株式会社 与坐椅安全带收缩器的力传递装置结合为一体的预张紧器
CN101088812A (zh) * 2006-06-15 2007-12-19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CN101380934A (zh) * 2007-09-04 2009-03-11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DE102010054845A1 (de) * 2010-12-16 2013-03-14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aufroller eines Sicherheitgurtsystems
JP2015054651A (ja) * 2013-09-13 2015-03-23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WO2016020318A1 (de) * 2014-08-05 2016-02-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straffer mit austauschbarem einsatz für führungsbahn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4800B2 (ja) * 1996-10-17 2005-07-20 エヌエスケー・オートリブ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JPH10310026A (ja) * 1997-05-09 1998-11-24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JP3437488B2 (ja) * 1999-02-16 2003-08-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3886665B2 (ja) * 1999-04-28 2007-02-28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プリテンショナー
JP2002200965A (ja) * 2000-11-06 2002-07-16 Nsk Autoliv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07069686A (ja) 2005-09-06 2007-03-22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317946B2 (ja) * 2009-12-15 2013-10-1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DE102010051422A1 (de) * 2010-11-17 2012-05-24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für Gurtaufroller mit Kraftbegrenz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raffen eines Sicherheitsgurts und anschließender Kraftbegrenzung
JP6091967B2 (ja) * 2013-04-03 2017-03-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JP6145368B2 (ja) 2013-09-13 2017-06-0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5217729A (ja) * 2014-05-15 2015-12-0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421003B2 (ja) * 2014-09-22 2018-11-07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7069686A (ja) 2015-09-29 2017-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
JP6702805B2 (ja) * 2016-06-09 2020-06-0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1026A (zh) * 2000-06-22 2002-01-16 德尔福汽车系统星宇株式会社 与坐椅安全带收缩器的力传递装置结合为一体的预张紧器
CN101088812A (zh) * 2006-06-15 2007-12-19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CN101380934A (zh) * 2007-09-04 2009-03-11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DE102010054845A1 (de) * 2010-12-16 2013-03-14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aufroller eines Sicherheitgurtsystems
JP2015054651A (ja) * 2013-09-13 2015-03-23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WO2016020318A1 (de) * 2014-08-05 2016-02-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straffer mit austauschbarem einsatz für führungsbahn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39638B2 (ja) 2019-07-03
CN110114247A (zh) 2019-08-09
DE112017006360T5 (de) 2019-09-05
JP2018099943A (ja) 2018-06-28
US11001226B2 (en) 2021-05-11
WO2018116719A1 (ja) 2018-06-28
US20200086826A1 (en)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7423B (zh) 安全带收卷装置
US6354528B1 (en) Webbing retractor
CN110997424B (zh) 安全带收卷装置
CN109311448B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EP3293060B1 (en) Pretensioner,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US20060186250A1 (en) Webbing retractor
JP5734889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JP7024494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US20150175124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CN110114247B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US9371055B2 (en) Pre-tensioning mechanism
US20190047510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5975846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WO2017213188A1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6137290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975845B2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US20200276955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6843182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15461252A (zh) 安全带收卷装置
WO2022064793A1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14987384B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WO2021162031A1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15916608A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JP2017218091A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17218085A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