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6675A - 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6675A
CN109996675A CN201780070921.7A CN201780070921A CN109996675A CN 109996675 A CN109996675 A CN 109996675A CN 201780070921 A CN201780070921 A CN 201780070921A CN 109996675 A CN109996675 A CN 109996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g
layer
glass
water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09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砂保光
大家和晃
寺西丰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96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339Specific part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being colored or tinted
    • B32B17/10348Specific part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being colored or tinted comprising an obscuration ba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6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vinyl ac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88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ethylene vinylace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halide (co)polymers, e.g. PVC, PVDC, PVF, PVD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4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 B32B23/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6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b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8Hydrophil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Hydrophob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8Releas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贴附于挡风玻璃的信息获取区域的防雾叠层体,上述挡风玻璃具有与通过进行光的照射和/或接收来获取来自车外的信息的信息获取装置相对、且至少一部分弯曲的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具有至少1个上述光所通过的信息获取区域,上述防雾叠层体具有:依次叠层有粘接层、基材膜和防雾层的防雾片;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上述防雾层、且具有大于上述防雾层的形状的片状的保护材料;和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上述粘接层的第一保护片。

Description

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的安全性能正得到飞跃性提高,其中,为了避免与前方车辆的碰撞,提出了感知与前方车辆的距离和前方车辆的速度,在异常接近时,制动器自动运转的安全系统。这样的系统使用激光雷达、摄像机测量与前方车辆的距离等。激光雷达、摄像机一般配置于挡风玻璃的内侧,通过向前方照射红外线等的光来进行测量(例如,专利文献1)。
如上所述,激光雷达、摄像机等的测定装置配置于构成挡风玻璃的玻璃板的内面侧,经由玻璃板进行光的照射、接收。但是,在气温低的日子或寒冷地域,有时玻璃板起雾。然而,玻璃板起雾时,无法从测定装置准确地照射光,或者无法接收光。由此,也存在无法准确地算出车间距离等的可能性。
这样的问题不限于车间距离的测定装置,例如,是在雨量传感器、光传感器、光信标等通过光的接收来获取来自车外的信息的信息获取装置全部都会发生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考虑利用如专利文献2所述那样的防雾片的方法。即,在挡风玻璃中,在作为光所通过的区域的信息获取区域贴附该防雾片时,可以认为能够防止起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63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99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挡风玻璃一般是弯曲的,因此,不容易将防雾片贴附于挡风玻璃。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防雾片贴附于挡风玻璃的信息获取区域的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雾叠层体用于贴附于挡风玻璃的信息获取区域,上述挡风玻璃具有与通过进行光的照射和/或接收来获取来自车外的信息的信息获取装置相对、且至少一部分弯曲的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具有至少1个上述光所通过的上述信息获取区域,上述防雾叠层体具有:
依次叠层有粘接层、基材膜和防雾层的防雾片;
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上述防雾层、且具有大于上述防雾层的形状的片状的保护材料;和
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上述粘接层的第一保护片。
在上述防雾叠层体中,上述保护材料能够具有:
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上述防雾层的第二保护片;
安装于上述第二保护片且具有大于上述第二保护片的形状的片状的安装用夹具。
上述防雾叠层体在上述保护材料中能够在朝向上述防雾层侧的面设置用于将该保护材料暂时固定于上述夹层玻璃的暂时固定部件。
在上述各防雾叠层体中,上述挡风玻璃能够还具有固定于上述夹层玻璃、用于将上述信息获取装置固定于该夹层玻璃的安装部件。
上述安装部件能够以包围上述信息获取区域的方式固定于上述夹层玻璃、且具有以与上述信息获取区域相对的方式安装上述信息获取装置的安装开口。
上述保护材料的至少1对相对的边之间的长度能够以对应于上述安装开口的纵向或横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长度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雾片的贴附方法用于在挡风玻璃的信息获取区域贴附防雾片,上述挡风玻璃具有与通过进行光的照射和/或接收来获取来自车外的信息的信息获取装置相对、且至少一部分弯曲的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具有至少1个上述光所通过的上述信息获取区域,上述贴附方法包括:
准备防雾叠层体的步骤,上述防雾叠层体具有:依次叠层有粘接层、基材膜和防雾层的防雾片,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上述防雾层且具有大于上述防雾层的形状的片状的保护材料,和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上述粘接层的第一保护片;
取下上述第一保护片,将上述粘接层安装于上述信息获取区域的步骤;和
取下上述保护材料的步骤。
上述防雾片的贴附方法能够还包括:在安装上述粘接层的步骤之前,将上述保护材料中设置有上述防雾层以外的区域暂时固定于上述夹层玻璃中的信息获取区域的外侧的步骤。
在上述防雾片的贴附方法中,能够在上述暂时固定的步骤中,在上述保护材料中,将上述防雾片的上方暂时固定于上述夹层玻璃。
在上述防雾片的贴附方法中,上述挡风玻璃能够还具有固定于上述夹层玻璃、用于将上述信息获取装置固定于上述夹层玻璃的安装部件。
上述安装部件能够以包围上述信息获取区域的方式固定于上述夹层玻璃、且具有以与上述信息获取区域相对的方式安装上述信息获取装置的安装开口。
上述保护材料的至少1对相对的边之间的长度能够以对应于上述安装开口的纵向或横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长度的方式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在挡风玻璃的信息获取区域贴附防雾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挡风玻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夹层玻璃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弯曲状的夹层玻璃的弯曲量(ダブリ量)的正面图(a)和截面图(b)。
图5是表示夹层玻璃的厚度的测定位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6是玻璃板的俯视图。
图7是中央掩蔽层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图7的截面图。
图9是防雾叠层体的截面图。
图10是防雾叠层体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防雾层附有水滴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防雾层附有水滴的状态的图。
图13是从车外侧看支架时的图(a)和从车内侧看支架时的图(b)。
图14是从车外侧看传感器时的图。
图15是表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侧面图。
图16是表示防雾片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支架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18是说明防雾片的安装的俯视图。
图19是说明防雾片的安装的截面图。
图20是说明防雾片的安装的截面图。
图21是说明防雾片的安装的截面图。
图22是说明防雾片的安装的截面图。
图23是表示防雾叠层体的其它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以下,首先,对挡风玻璃安装有车间距离等的测定单元的情况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后,对防雾叠层体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风玻璃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风玻璃具有夹层玻璃1和形成于该夹层玻璃1的车内侧的面的掩蔽层2,在掩蔽层2安装有进行车间距离的测定的测定单元4。另外,在掩蔽层2形成有开口231,通过该开口231,从测定单元4进行光的照射或接收光。并且,在夹层玻璃1的内面,在与掩蔽层2的开口231对应的区域贴附有防雾片。以下,对各部件边参照附图边进行说明,在一些附图中,有时省略防雾层而表示。
<1.夹层玻璃>
图3是夹层玻璃的截面图。如该图所示,该夹层玻璃1具有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在这些玻璃板11、12之间配置树脂制的中间膜13。
<1-1.外侧玻璃板和内侧玻璃板>
首先,对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进行说明。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能够使用公知的玻璃板,也能够由热射线吸收玻璃、一般的透明玻璃、绿玻璃、或UV绿玻璃形成。其中,这些玻璃板11、12需要实现汽车所使用的国家安全标准所规定的可见光线透射率。例如,能够以利用外侧玻璃板11确保必要的日射吸收率、利用内侧玻璃板12将可见光线透射率调整为满足安全标准。以下,例示透明玻璃、热射线吸收玻璃和钠钙系玻璃的一例。
(透明玻璃)
SiO2:70~73质量%
Al2O3:0.6~2.4质量%
CaO:7~12质量%
MgO:1.0~4.5质量%
R2O:13~15质量%(R为碱金属)
换算为Fe2O3的全部氧化铁(T-Fe2O3):0.08~0.14质量%
(热射线吸收玻璃)
热射线吸收玻璃的组成例如能够形成为如下的组成:以透明玻璃的组成为基准,将换算为Fe2O3的全部氧化铁(T-Fe2O3)的比率设为0.4~1.3质量%、CeO2的比率设为0~2质量%、TiO2的比率设为0~0.5质量%、玻璃的骨架成分(主要为SiO2、Al2O3)减少了T-Fe2O3、CeO2和TiO2的增加量。
(钠钙系玻璃)
SiO2:65~80质量%
Al2O3:0~5质量%
CaO:5~15质量%
MgO:2质量%以上
NaO:10~18质量%
K2O:0~5质量%
MgO+CaO:5~15质量%
Na2O+K2O:10~20质量%
SO3:0.05~0.3质量%
B2O3:0~5质量%
换算为Fe2O3的全部氧化铁(T-Fe2O3):0.02~0.03质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层玻璃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轻质化的观点考虑,优选将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厚度的合计设为2.4~5.0mm,更优选设为2.6~4.6mm,特别优选设为2.7~3.2mm。这样,为了轻质化需要使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合计厚度变小,因此各玻璃板的各自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如下所述确定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厚度。
外侧玻璃板11主要需要对来自外部的损伤的耐久性、耐冲击性,例如,将该夹层玻璃作为汽车的挡风玻璃使用时,需要对于小石子等的飞来物的耐冲击性能。另一方面,厚度越大重量越增加,故而不优选。从该观点考虑,外侧玻璃板11的厚度优选设为1.8~2.3mm,更优选设为1.9~2.1mm。采用何种厚度能够根据玻璃的用途来确定。
内侧玻璃板12的厚度能够设为与外侧玻璃板11同等,例如,为了夹层玻璃的轻质化,能够将厚度设为小于外侧玻璃板11。具体而言,考虑玻璃的强度时,优选为0.6~2.3mm,更优选为0.8~2.0mm,特别优选为1.0~1.4mm。进一步优选为0.8~1.3mm。对于内侧玻璃板12,采用何种厚度也能够根据玻璃的用途来确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的形状为弯曲形状。夹层玻璃为弯曲形状时,弯曲量变大时则遮音性能降低。弯曲量是表示夹层玻璃的弯曲的量,例如,如图4所示,设定连结夹层玻璃的上边的中央和下边的中央的直线L时,将该直线L与夹层玻璃的距离之中最大的距离定义为弯曲量D。
这里,对夹层玻璃1的厚度的测定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关于测定位置,如图5所示,为使夹层玻璃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央线S上的上下2个位置。测定机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株式会社TECLOCK制的SM-112那样的厚度仪。测定时,以在平的面载置夹层玻璃的弯曲面的方式进行配置,用上述厚度仪夹持夹层玻璃的端部进行测定。此外,该挡风玻璃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
<1-2.中间膜>
中间膜13由至少一层形成,作为一例,如图3所示,能够构成为将软质的芯层131用比其硬质的外层132挟持而成的3层。但是,不限定于该构成,也可以由具有芯层131和配置于外侧玻璃板11侧的至少1个外层132的多层形成。例如,也能够设为包含芯层131、配置于外侧玻璃板11侧的1个外层132的2层的中间膜13;或将芯层131设为中心,在两侧分别配置有2层以上的偶数的外层132的中间膜13;或夹着芯层131在一侧配置有奇数的外层132、在另一侧配置有偶数的外层132的中间膜13。此外,仅设置1层外层132时,如上所述设置于外侧玻璃板11侧,这是为了提高对于来自车外、屋外的外力的耐破损性能。另外,外层132的数量增加时,遮音性能也提高。
芯层131只要比外层132软质即可,其硬度没有特别限定。构成各层131、13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外层132例如能够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VB)构成。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与各玻璃板的粘接性、耐贯通性优异,故而优选。另一方面,芯层131例如能够由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EVA)、或比构成外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软质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构成。通过将软质的芯层夹在中间,能够既保持与单层的树脂中间膜同等的粘接性、耐贯通性,又大幅提高遮音性能。
一般而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硬度能够通过(a)作为起始物质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b)缩醛化度、(c)增塑剂的种类、(d)增塑剂的添加比例等来控制。因此,通过适当调整选自这些条件中的至少1个,即使是同种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也能够分为用于外层132的硬质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和用于芯层131的软质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另外,通过缩醛化所使用的醛的种类、利用多种醛的共缩醛化或利用单种醛的纯缩醛化,也能够控制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硬度。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存在使用碳原子数越多的醛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越软质的趋势。因此,例如,外层132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构成时,在芯层131中能够使用将碳原子数为5以上的醛(例如正己醛、2-乙基丁醛、正庚醛、正辛醛)与聚乙烯醇缩醛化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此外,在能够得到规定的杨氏模量时,不限定于上述树脂等。
另外,中间膜13的总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3~6.0mm,更优选为0.5~4.0mm,特别优选为0.6~2.0mm。另外,芯层131的厚度优选为0.1~2.0mm,更优选为0.1~0.6mm。另一方面,各外层132的厚度优选为0.1~2.0mm,更优选为0.1~1.0mm。此外,也能够使中间膜13的总厚度一定,在其中调整芯层131的厚度。
芯层131和外层132的厚度例如能够如下所述进行测定。首先,利用显微镜(例如,Keyence公司制VH-5500)将夹层玻璃的截面放大至175倍显示。接着,通过目视确定芯层131和外层132的厚度,对其进行测定。此时,为了排除目视引起的偏差,将测定次数设为5次,将其平均值作为芯层131、外层132的厚度。
此外,中间膜13的芯层131、外层132的厚度不需要遍及整个面为一定的,例如,用于平视显示器的夹层玻璃用时也能够形成为楔形。此时,中间膜13的芯层131、外层132的厚度测定厚度最小的部位,即测定夹层玻璃的最下边部。中间膜13为楔形时,外侧玻璃板和内侧玻璃板无法平行配置,但是这样的配置也包含于本发明的玻璃板中。即,在本发明中,例如,包括使用了如下的中间膜13时的外侧玻璃板和内侧玻璃板的配置,该中间层利用了厚度按照每1m变化3mm以下的变化率而变大的芯层131、外层132。
中间膜13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配合上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等的树脂成分、增塑剂和根据需要的其它添加剂,均匀地混炼之后,将各层一并挤出成型的方法;将由该方法制作的2个以上的树脂膜通过压制法、层压法等叠层的方法。利用压制法、层压法等叠层的方法中使用的叠层前的树脂膜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另外,中间膜13除了由如上所述的多层形成以外,也能够由1层形成。
<1-3.夹层玻璃的红外线透射率>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风玻璃可以用于使用激光雷达、摄像机等的测定单元的汽车的前方安全系统用。这样的安全系统中,对前方的车辆照射红外线,测量前方的汽车的速度、车间距离。因此,在夹层玻璃中,要求实现规定范围的红外线的透射率。
作为这样的透射率,例如,在激光雷达中使用一般的传感器时,对于波长850~950nm的光(红外线)为20%以上80%以下、至少20%以上60%以下是有用的。透射率的测定方法能够根据JIS R3106进行,作为测定装置,能够使用UV3100(岛津制作所制)。具体而言,对夹层玻璃的表面以90度的角度进行照射,测定一个方向的光的透射。
另外,如上所述的安全系统中,有时也不使用激光雷达而使用红外线摄像机测定前方车辆的速度、车间距离,此时,例如,在激光雷达中使用一般的摄像机时,对波长700~800nm的光(红外线)为30%以上80%以下、优选为40%以上60%以下是有用的。透射率的测定方法根据ISO9050进行。
<2.掩蔽层>
接着,对掩蔽层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层玻璃1中,形成有图6~图8所示的掩蔽层2。掩蔽层2叠层于夹层玻璃1上,其位置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叠层于外侧玻璃板11的车内侧的面、内侧玻璃板12的车外侧面、和内侧玻璃板12的车内侧的面的至少1个。其中,例如,在外侧玻璃板11的车内侧的面、和内侧玻璃板12的车内侧的面的双方形成大致相同形状的掩蔽层2时,在叠层有掩蔽层2的部位中,两玻璃板11、12的弯曲一致,故而优选。此外,图1中例示了在内侧玻璃板12的车内侧的面形成有掩蔽层2的例子。
该掩蔽层2是涂布有将夹层玻璃1安装于车体时的粘接剂等、为了使得外部无法看见的深色区域,如图6所示,包括形成于夹层玻璃1的外周缘的周缘掩蔽层21和在该周缘掩蔽层21中从夹层玻璃1的上缘的中央向下方延伸的中央掩蔽层22。并且,在中央掩蔽层22安装上述的测定单元4。测定单元4配置为能够如后所述从传感器5照射的光通过开口(信息获取区域)231,并能够接收来自先行车和障碍物的反射光的程度即可。这些掩蔽层2能够由各种材料形成,只要能够遮蔽来自车外的视野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将黑色等深色的陶瓷涂布于夹层玻璃1来形成。
接着,对中央掩蔽层22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中央掩蔽层22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状,在其中可以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231。
中央掩蔽层22分为3个区域,由位于开口231上侧的上部区域221、位于该上部区域221的下方且包括开口231的下部区域222、和形成于该下部区域222的侧部的矩形状小的侧部区域223构成。
接着,对各区域的层构成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上部区域221通过包含黑色陶瓷的第一陶瓷层241由1层形成。下部区域222由从夹层玻璃1的内表面叠层的上述第一陶瓷层241、银层242和第二陶瓷层243所构成的3层形成。银层242由银形成,第二陶瓷层243以与第一陶瓷层241相同的材料形成。另外,侧部区域223由从夹层玻璃1的内表面叠层的第一陶瓷层241和银层242的2层形成,银层242在车内侧露出。最下层的第一陶瓷层241在各区域是共用的,第2层的银层242在下部区域222和侧部区域223是共用的。此外,为了确保遮光性,各陶瓷层241、243的厚度例如能够设为10~20μm。另外,中央掩蔽层22形成于内侧玻璃板12的车内侧的面时,测定单元4的支架用粘接剂粘接于该中央掩蔽层22,因此,为了确保粘接性也优选这样的厚度。这是由于例如聚氨酯·硅系的粘接剂存在因紫外线等而劣化的担心的缘故。
周缘掩蔽层21和中央掩蔽层22例如能够如下所述形成。首先,在夹层玻璃1的任意玻璃板涂布第一陶瓷层241。该第一陶瓷层241与周缘掩蔽层21共用。接着,在该第一陶瓷层241上,在相当于下部区域222和侧部区域223的区域涂布银层242。最后,在相当于下部区域222的区域涂布第二陶瓷层243。此外,在下部区域222中,形成银层242的区域相当于配置有后述的测定单元4的传感器的位置。另外,对在侧部区域223中露出的银层242施以接地用的布线。陶瓷层241、243和银层242能够通过丝网印刷法形成,除此以外,也能够通过将烧制用转印膜转印到玻璃板并进行烧制来制作。
陶瓷层241、243能够以各种材料形成,例如,能够设定为以下的组成。
[表1]
陶瓷膏
颜料*1 质量% 10%
树脂(纤维素树脂) 质量% 5%
有机溶剂(松油) 质量% 15%
玻璃粘合剂*2 质量% 70%
粘度 dPs 150
*1,主成分:氧化铜、氧化铬、氧化铁和氧化锰
*2,主成分:硼硅酸铋、硼硅酸锌
另外,银层242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设定为以下的组成。
[表2]
导电性陶瓷膏
银颗粒(平均粒径:10μm) 质量% 70
玻璃粘合剂*1 质量% 10
树脂(纤维素树脂) 质量% 5
有机介质(松油醇) 质量% 15
粘度 dPs 180
*1,主成分:硼硅酸铋、硼硅酸锌
作为丝网印刷的条件,例如,能够设为聚酯丝网:355目,涂敷厚度:20μm,张力:20Nm,刮刀硬度:80度,安装角度:75°,印刷速度:300mm/s,通过在干燥炉中150℃、10分钟的干燥能够形成陶瓷层和银层。此外,第一陶瓷层241、银层242和第二陶瓷层243以该顺序叠层时,重复上述的丝网印刷和干燥即可。
此外,中央掩蔽层22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不需要利用中央掩蔽层22覆盖开口231的周缘整体。因此,例如,可以是切除开口231的下缘侧,开口231朝下方开放的形状。另外,开口231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安装的测定单元4的种类等适当确定即可。
<3.防雾叠层体>
接着,对于防雾片和具有该防雾片的防雾叠层体,参照图9和图10进行说明。图9是防雾叠层体的截面图,图10是防雾叠层体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防雾片3贴附于开口231,形成为矩形状,粘接层31、基材膜32和防雾层33以该顺序叠层而成。另外,直至固定于开口231之前,在粘接层31安装有能够剥离的第一保护片34。该第一保护片34形成为与粘接层31相同的大小。另一方面,在防雾层33也安装有能够剥离的第二保护片35,该第二保护片35形成为大于防雾层33的矩形状。但是,该第二保护片35比后述的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小地形成。另外,在第二保护片35中,与防雾片3相邻,在与安装有防雾片3的面相同的面安装有暂时固定部件36。以下,将在防雾片3安装有两个保护片34、35和暂时固定部件36而成的5层结构称为防雾叠层体30。
另外,防雾片3形成为与开口231对应的形状,但是,例如,也能够形成为稍小于开口231的形状。或者,也能够以大于开口231、超过开口231而覆盖掩蔽层2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以下,对各层进行说明。
<3-1.防雾层>
防雾层33只要是能够实现夹层玻璃1的防雾效果的层,就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防雾层。一般而言,防雾层33有:将由水蒸气产生的水以水膜的形式形成于表面的亲水型、吸收水蒸气的吸水型、不易在表面凝结水滴的拨水吸水型、和将从水蒸气产生的水滴拨开的拨水型,能够应用任意类型的防雾层33。以下,列举其中一例。
防雾层33能够构成为含有拨水基和金属氧化物成分、优选还含有吸水性树脂。防雾层33可以根据需要还含有其他的功能成分。吸水性树脂只要是能够吸收并保持水的树脂,就不限定其种类。拨水基能够由具有拨水基的金属化合物(含拨水基的金属化合物)向防雾层提供。金属氧化物成分能够由含有拨水基的金属化合物、其他的金属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微粒等向防雾层提供。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吸水性树脂]
首先,对吸水性树脂进行说明。作为吸水性树脂,能够例示选自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聚乙烯醇树脂中的至少1种。作为聚氨酯树脂,可以列举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构成的聚氨酯树脂。作为多元醇,优选丙烯酸多元醇和聚氧亚烷基系多元醇。作为环氧系树脂,可以列举缩水甘油醚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系环氧树脂、环式脂肪族环氧树脂。优选的环氧树脂为环式脂肪族环氧树脂。以下,对优选的作为吸水性树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下简称为“聚乙烯醇缩醛”)进行说明。
聚乙烯醇缩醛能够通过使醛与聚乙烯醇发生缩合反应进行缩醛化而获得。聚乙烯醇的缩醛化可以采用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水介质的沉淀法、使用醇等溶剂的溶解法等公知的方法实施。缩醛化也可以与聚乙酸乙烯酯的皂化同时实施。缩醛化度优选为2~40摩尔%、更优选为3~30摩尔%、特别优选为5~20摩尔%、根据情况优选为5~15摩尔%。缩醛化度例如能够基于13C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测定。缩醛化度处于上述范围内的聚乙烯醇缩醛适合形成吸水性和耐水性良好的防雾层。
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200~4500、更优选为500~4500。高平均聚合度有利于形成吸水性和耐水性良好的防雾层,但平均聚合度过高时,溶液的粘度变得过高,有时会妨碍膜的形成。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优选为75~99.8摩尔%。
作为与聚乙烯醇发生缩合反应的醛,能够列举甲醛、乙醛、丁醛、己醛、辛醛、癸醛等脂肪族醛。还能够列举:苯甲醛;2-甲基苯甲醛、3-甲基苯甲醛、4-甲基苯甲醛、取代有其他烷基的苯甲醛;氯苯甲醛、取代有其他卤原子的苯甲醛;氢原子被羟基、烷氧基、氨基、氰基等除烷基以外的官能团取代的取代苯甲醛;萘甲醛、蒽甲醛等稠环芳香醛等芳香族醛。疏水性强的芳香族醛有利于形成低缩醛化度且耐水性优异的防雾层。使用芳香族醛使得残留有大量羟基且有利于形成吸水性高的膜。聚乙烯醇缩醛优选包含来自芳香族醛、特别是苯甲醛的缩醛结构。
从膜硬度、吸水性和防雾性的观点考虑,防雾层中的吸水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65质量%以上,并且为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85质量%以下。
[拨水基]
接着,对拨水基进行说明。拨水基有助于使防雾层的强度与防雾性的兼顾变得容易、并且即使在膜的表面为疏水性并形成有水滴时也能够确保入射的光的直线传播性。为了充分地获得拨水基所带来的效果,优选使用拨水性高的拨水基。优选的拨水基为选自(1)碳原子数3~30的链状或环状的烷基和(2)氢原子的至少一部分被氟原子取代后的碳原子数1~30的链状或环状的烷基(以下有时称为“氟取代烷基”)中的至少1种。
关于(1)和(2),链状或环状的烷基优选为链状烷基。链状烷基可以为具有支链的烷基,优选为直链烷基。碳原子数超过30的烷基有时会使防雾层发生白浊。从膜的防雾性、强度和外观的平衡的观点考虑,链状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0以下、例如为1~8、还例如为4~16、优选为4~8。特别优选的烷基为碳原子数4~8的直链烷基、例如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和正辛基。关于(2),氟取代烷基可以为链状或环状的烷基的仅部分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的基团,也可以为链状或环状的烷基的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的基团,例如可以为直链状的全氟烷基。氟取代烷基由于拨水性高,因此通过少量的添加就能够获得充分的效果。但是,氟取代烷基在其含量过多时,有时在用于形成膜的涂敷液中会与其他成分分离。
(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
为了在防雾层中配合拨水基,可以在用于形成膜的涂敷液中添加具有拨水基的金属化合物(含拨水基的金属化合物)、特别是具有拨水基和能够水解的官能团或卤原子的金属化合物(含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或其水解物。换言之,拨水基可以来自含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作为含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优选下式(I)所示的含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
RmSiY4-m (I)
其中,R为拨水基、即至少部分氢原子可以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30的链状或环状的烷基,Y为能够水解的官能团或卤原子,m为1~3的整数。能够水解的官能团例如为选自烷氧基、酰氧基、烯氧基和氨基中的至少1种,优选为烷氧基、特别是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烯氧基例如为异丙烯氧基。卤原子优选为氯。其中,这里所例示的官能团也可以作为以后所说的“能够水解的官能团”使用。m优选为1~2。
式(I)所示的化合物若水解和缩聚完全进行,则提供以下式(II)所示的成分。
RmSiO(4-m)/2 (II)
其中,R和m如上所述。在水解和缩聚后,实际上式(II)所示的化合物在防雾层中形成硅原子经由氧原子彼此键合而成的网络结构。
这样,式(I)所示的化合物发生水解或部分水解,进一步至少一部分发生缩聚,形成硅原子与氧原子交替连接、并且三维地扩张的硅氧烷键(Si-O-Si)的网络结构。拨水基R与该网络结构所包含的硅原子连接。换言之,拨水基R经由R-Si键固定于硅氧烷键的网络结构。该结构有利于使拨水基R在膜中均匀分散。网络结构可以包含由式(I)所示的含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以外的硅化合物(例如四烷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提供的二氧化硅成分。在用于形成防雾层的涂敷液中,与含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一起配合不具有拨水基而具有能够水解的官能团或卤原子的硅化合物(不含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时,能够形成包含与拨水基键合的硅原子和没有与拨水基键合的硅原子的硅氧烷键的网络结构。若形成这种结构,则容易对防雾层中的拨水基的含有率和金属氧化物成分的含有率彼此独立地进行调节。
在防雾层含有吸水性树脂的情况下,拨水基能够通过提高含有吸水性树脂的防雾层表面的水蒸气的透过性来提高防雾性能。由于吸水和拨水这两种功能彼此是相反的,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吸水性材料和拨水性材料分配在不同的层中进行提供,但是防雾层所含的拨水基能够消除水在防雾层的表面附近局部存在的情况,延长直至结露的时间,提高防雾层的防雾性。以下对其效果进行说明。
侵入了包含吸水性树脂的防雾层中的水蒸气与吸水性树脂等的羟基形成氢键,以结合水的形态被保持。随着量的增加,水蒸气从结合水的形态经过半结合水的形态、最终以保持在防雾层中的空隙中的自由水的形态被保持。在防雾层中,拨水基妨碍氢键的形成、并且使形成了的氢键容易解离。如果吸水性树脂的含有率相同,则膜中的能够形成氢键的羟基的数量就没有差异,但是,拨水基使氢键的形成速度降低。因此,在含有拨水基的防雾层中,水分最终以上述的任意形态保持在膜中,但在被保持之前,能够以水蒸气的状态扩散至膜的底部。并且,暂时被保持的水也比较容易解离,容易以水蒸气的状态移动到膜的底部。结果,层的厚度方向上的水分的保持量的分布从表面附近到层的底部变得比较均匀。即,能够将防雾层的厚度方向的全部有效地利用,将供给到膜表面的水吸收,因此不易在表面凝结水滴,防雾性提高。
另一方面,在不含拨水基的现有的防雾层中,侵入膜中的水蒸气极易以结合水、半结合水或自由水的形态被保持。因此,存在侵入的水蒸气被保持在膜的表面附近的倾向。结果,膜中的水分在表面附近极多、随着向膜的底部去而急剧减少。即,尽管膜的底部还能吸收水,但在膜的表面附近因水分饱和而凝结成水滴,因此防雾性受到限制。
在使用含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参照式(I))将拨水基导入防雾层时,形成牢固的硅氧烷键(Si-O-Si)的网络结构。该网络结构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提高耐磨损性,从提高硬度、耐水性等观点考虑也是有利的。
可以添加拨水基至防雾层的表面的水的接触角达到70度以上、优选为80度以上、更优选为90度以上的程度。水的接触角采用向膜的表面滴加4mg的水滴而测得的值。特别是使用拨水性稍弱的甲基或乙基作为拨水基的情况下,优选在防雾层中配合水的接触角达到上述范围的量的拨水基。该水的接触角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150度以下、还例如为120度以下、进而为105度以下。优选拨水基均匀地包含在防雾层中,使得在防雾层的表面的全部区域中上述水的接触角达到上述范围。
这里,使用图11和图12,对水的接触角与防雾层33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1和图12表示在防雾层33附有接触角不同的水滴(90、91)的状态。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防雾层33的表面凝结等量的水蒸气而形成的水滴(90、91)覆盖防雾层33的面积,存在其表面的水的接触角越大该面积越小的倾向。并且,被水滴(90、91)覆盖的面积越小,射入防雾层33的光发生散射的面积的比率也越小。因此,水的接触角由于拨水基的存在而增大了的防雾层33有利于在其表面形成有水滴的状态下保持透射光的直线传播性。
优选防雾层33包含拨水基以使得水的接触角达到上述优选的范围。在包含吸水性树脂的情况下,在防雾层中,相对于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拨水基的含量优选在0.05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3质量份以上的范围内,并且优选在1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
[金属氧化物成分]
接着,对金属氧化物成分进行说明。金属氧化物成分例如为选自Si、Ti、Zr、Ta、Nb、Nd、La、Ce和Sn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氧化物成分,优选为Si的氧化物成分(二氧化硅成分)。在包含吸水性树脂的情况下,在防雾层中,相对于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金属氧化物成分的含量优选在0.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根据情况为7质量份以上、必要时为10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在60质量份以下、特别是5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根据情况为18质量份以下。金属氧化物成分是用于确保膜的强度、特别是确保耐擦伤性所需要的成分,但其含量过多时,膜的防雾性下降。
金属氧化物成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为来自在用于形成防雾层的涂敷液中添加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或其水解物的金属氧化物成分。这里,水解性金属化合物为选自:a)具有拨水基和能够水解的官能团或卤原子的金属化合物(含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和b)不具有拨水基、具有能够水解的官能团或卤原子的金属化合物(不含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来自a)和/或b)的金属氧化物成分是构成水解性金属化合物的金属原子的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成分可以含有来自在用于形成防雾层的涂敷液中添加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金属氧化物成分、和来自在该涂敷液中添加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或其水解物的金属氧化物成分。这里,水解性金属化合物也为选自上述a)和b)中的至少1种。上述b)、即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可以含有选自四烷氧基硅烷和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1种。以下,除了已经说明的上述a)之外,对金属氧化物微粒和上述b)进行说明。
(金属氧化物微粒)
防雾层33还可以含有金属氧化物微粒作为金属氧化物成分的至少一部分。构成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金属氧化物例如为选自Si、Ti、Zr、Ta、Nb、Nd、La、Ce和Sn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氧化物,优选为二氧化硅微粒。二氧化硅微粒例如可以通过添加胶体二氧化硅而导入到膜中。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将防雾层所受到的应力传递到支承膜的透明物品的作用优异,硬度也高。因此,从提高防雾层的耐磨损性和耐擦伤性的观点考虑,添加金属氧化物微粒是有利的。并且,在防雾层中添加金属氧化物微粒时,在微粒接触或靠近的部位形成微细的空隙,水蒸气容易从该空隙被引入膜中。因此,添加金属氧化物微粒还具有有利于提高防雾性的作用。金属氧化物微粒能够通过在用于形成防雾层的涂敷液中添加预先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微粒而提供给防雾层。
关于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在过大时,膜有时会发生白浊,在过小时,发生凝聚而难以均匀地分散。从该观点考虑,金属氧化物微粒的优选的平均粒径为1~20nm、特别是5~20nm。此外,这里,以一次颗粒的状态描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另外,关于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通过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测定任意选取的50个微粒的粒径,取其平均值来确定。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含量过大时,膜整体的吸水量下降,有时膜发生白浊。在防雾层包含吸水性树脂的情况下,相对于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金属氧化物微粒的添加量可以为0~50质量份、优选为1~30质量份、更优选为2~3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5~25质量份、根据情况为10~20质量份。
(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
另外,防雾层33可以含有来自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不含拨水基的水解性化合物)的金属氧化物成分。优选的不含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是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例如为选自硅醇盐、氯硅烷、酰氧基硅烷、烯氧基硅烷和氨基硅烷中的至少1种硅化合物(但不具有拨水基),优选为不具有拨水基的硅醇盐。其中,作为烯氧基硅烷,能够例示异丙烯氧基硅烷。
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可以为以下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SiY4 (III)
如上所述,Y为能够水解的官能团,优选为选自烷氧基、酰氧基、烯氧基、氨基和卤原子中的至少1种。
不含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发生水解或部分水解、进而至少其一部分缩聚,提供金属原子与氧原子键合的金属氧化物成分。该成分将金属氧化物微粒与吸水性树脂牢固地接合,有助于提高防雾层的耐磨损性、硬度、耐水性等。在防雾层包含吸水性树脂的情况下,相对于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来自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的金属氧化物成分为0~40质量份、优选为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1~2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3~10质量份、根据情况为4~12质量份的范围。
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优选的一例为四烷氧基硅烷,更具体地为具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的四烷氧基硅烷。四烷氧基硅烷例如为选自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正丙氧基硅烷、四异丙氧基硅烷、四正丁氧基硅烷、四异丁氧基硅烷、四仲丁氧基硅烷和四叔丁氧基硅烷中的至少1种。
来自四烷氧基硅烷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成分的含量过大时,有时防雾层的防雾性下降。其原因之一在于防雾层的柔软性降低、伴随水分的吸收和放出的膜的膨润和收缩受到限制。在防雾层包含吸水性树脂的情况下,相对于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来自四烷氧基硅烷的金属氧化物成分的添加量为0~30质量份、优选为1~20质量份、更优选为3~10质量份的范围。
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优选的另一例为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是具有互不相同的反应性官能团的硅化合物。优选反应性官能团的一部分是能够水解的官能团。硅烷偶联剂例如为具有环氧基和/或氨基、以及能够水解的官能团的硅化合物。作为优选的硅烷偶联剂,可以例示缩水甘油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和氨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在这些硅烷偶联剂中,与硅原子直接键合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3。由于缩水甘油氧基烷基和氨基烷基含有表现亲水性的官能团(环氧基、氨基),因而虽然含有亚烷基,但整体不是拨水性的。
硅烷偶联剂能够将作为有机成分的吸水性树脂和作为无机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等牢固地结合,有助于提高防雾层的耐磨损性、硬度、耐水性等。但是,来自硅烷偶联剂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成分的含量过大时,防雾层的防雾性下降,有时防雾层发生白浊。在防雾层包含吸水性树脂的情况下,相对于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来自硅烷偶联剂的金属氧化物成分的添加量可以为0~10质量份、优选为0.05~5质量份、更优选为0.1~2质量份的范围。
[交联结构]
另外,防雾层33可以含有来自交联剂、优选选自有机硼化合物、有机钛化合物和有机锆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的交联剂的交联结构。导入交联结构使防雾层的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水性提高。从另外的观点来说,导入交联结构能够不使防雾层的防雾性能降低而容易地改善其耐久性。
在金属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硅成分的防雾层中导入了来自交联剂的交联结构的情况下,该防雾层中,有时含有作为金属原子的硅并且含有硅以外的金属原子、优选硼、钛或锆。
交联剂只要能够使所使用的吸水性树脂交联,其种类就没有特别限定。这里,仅对有机钛化合物举例。有机钛化合物例如为选自烷醇钛、钛螯合系化合物和酰化钛中的至少1种。烷醇钛例如为四异丙醇钛、四正丁醇钛、四辛醇钛。钛螯合系化合物例如为乙酰丙酮合钛、乙酰乙酸乙酯钛、辛二醇钛、三乙醇胺钛、钛乳酸盐。钛乳酸盐可以为铵盐(乳酸铵合钛)。酰化钛例如为硬脂酰钛。优选的有机钛化合物为钛螯合系化合物、特别是钛乳酸盐。
吸水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时的优选的交联剂为有机钛化合物、特别是钛乳酸盐。
[其它的任意成分]
防雾层33中可以配合其他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具有改善防雾性的功能的甘油、乙二醇等的二醇类。添加剂可以为表面活性剂、流平剂、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消泡剂、防腐剂等。
[膜厚]
防雾层33的膜厚可以根据所要求的防雾特性以及其他适当地调整。防雾层33的优选膜厚为1~20μm、优选为2~15μm、特别是3~10μm。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作为防雾层33的优选的方式,可以列举以下方式。即,在防雾层33中,优选相对于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含有金属氧化物成分0.1~60质量份、拨水基0.05~10质量份。此时,拨水基为碳原子数1~8的链状烷基,拨水基与构成金属氧化物成分的金属原子直接键合,金属原子可以为硅。另外,金属氧化物成分的至少一部分为来自在用于形成防雾层的涂敷液中添加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或水解性金属化合物的水解物的金属氧化物成分,水解性金属化合物可以为选自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和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另外,不具有拨水基的水解性金属化合物可以含有选自四烷氧基硅烷和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1种。通过这样形成防雾层33,能够抑制信息获取区域23的起雾,能够利用信息获取装置适当地进行车外的信息获取。
此外,上述的防雾层33为一个例子,能够使用其它公知的防雾层,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4-1480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146585号公报所述的防雾层等各种防雾层。
<3-2.基材膜>
基材膜32能够由透明的树脂膜形成,例如,能够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形成。并且,能够在该树脂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苯并三唑化合物[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等]、二苯甲酮化合物[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5,5'-亚甲基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羟基苯基三嗪化合物[2-(2-羟基-4-辛氧基苯基)-4,6-双(2,4-二叔丁基苯基)-s-三嗪、2-(2-羟基-4-甲氧基苯基)-4,6-二苯基-s-三嗪、2-(2-羟基-4-丙氧基-5-甲基苯基)-4,6-双(2,4-二叔丁基苯基)-s-三嗪等]和氰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乙基-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酯、甲基-2-氰基-3-甲基-3-(对甲氧基苯基)丙烯酸酯等]等的有机物。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为选自聚甲炔化合物、咪唑啉化合物、香豆素化合物、萘二甲酰亚胺化合物、苝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异吲哚啉酮化合物、喹酞酮化合物和喹啉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的有机色素。
这样的基材膜32例如优选波长380nm时的透射率为5%以下、且波长400nm时的透射率为50%以下。
另外,基材膜32是支承防雾层33的膜,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刚性。但是,厚度过大时,雾度容易变高。因此,基材膜32的厚度例如优选为30~200μm。
<3-3.粘接层>
粘接层31如后所述,只要是能够以充分的强度将基材膜32固定于内侧玻璃板12的粘接层即可。具体而言,能够使用将在常温中具有粘性的丙烯酸系、橡胶系、和甲基丙烯酸系和丙烯酸系的单体共聚、设定为所期望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等的粘接层。作为丙烯酸系单体,能够应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硬脂酸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作为甲基丙烯酸系单体,能够应用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另外,在以热层压等进行施工时,可以使用在层压温度软化的有机物。关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在为将甲基丙烯酸系和丙烯酸系的单体共聚得到的树脂时,能够通过改变各单体的配合比来调整。
<3-4.第一保护片>
第一保护片34用于在直至将防雾片3固定于夹层玻璃1的开口231为止的期间保护粘接层31,例如,由涂布有有机硅等的脱模剂的、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树脂制的片形成。如上所述,第一保护片34为与粘接层31相同的形状,也能够比粘接层31大。另外,第一保护片34的颜色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形成为各种颜色。
<3-5.第二保护片>
第二保护片35用于在直至将防雾片3固定于夹层玻璃1的开口231为止的期间保护防雾层33,能够由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树脂制的片形成。另外,如后述的图19所示,优选以在一端部用暂时固定部件36固定时由因自重和防雾片3的重量等而弯曲这样的材料形成。由此,容易贴附粘接层21。另外,如上所述,第二保护片35形成为大于防雾片3的形状,例如,能够如下操作。
首先,如图10所示,第二保护片35的横向(左右方向)的宽度能够设为与后述的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的宽度大致相同。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开口701的横向的宽度与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的宽度大致相同,因此,第二保护片35的横向的宽度与防雾片3的横向的宽度大致相同。另一方面,第二保护片35的纵向(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防雾片3的纵向的长度。具体而言,第二保护片35以从防雾片3的上侧伸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第二保护片35如后所述,用于确定防雾片3的位置,因此,优选为透明或半透明,使得能够透过防雾片3进行识别。此外,该第二保护片35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保护材料。
<3-6.暂时固定部件>
暂时固定部件36用于将第二保护片35暂时固定于夹层玻璃1,例如,能够由公知的双面胶带、粘接剂等构成。由于是暂时固定,因此需要能够取下。另外,大小和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在第二保护片35上不与防雾片3重合即可,因此,与防雾片3的距离也没有特别限定。
<3-7.防雾片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防雾片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基材膜32的一个面进行防雾层33的成膜。防雾层33能够通过将用于形成防雾层33的涂敷液涂布在基材膜上,使涂布后的涂敷液干燥,根据需要进一步实施高温高湿处理等来进行成膜。涂敷液的制备中使用的溶剂、涂敷液的涂布方法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和方法。
此时,优选将气氛的相对湿度保持在低于40%、进一步保持在3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为较低时,能够防止膜从气氛中过量地吸收水分。从气氛大量吸收水分时,存在进入膜的基质内并残留的水使膜的强度降低的担心。
涂敷液的干燥工序优选包括风干工序和伴随加热的加热干燥工序。风干工序可以通过将涂敷液暴露于相对湿度保持在低于40%、进一步保持在30%以下的气氛中来实施。风干工序作为非加热工序、换而言之在室温中实施。涂敷液中含有水解性硅化合物时,在加热干燥工序中,进行硅化合物的水解物等所含的硅烷醇基和物品上存在的羟基参与的脱水反应,由硅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的基质结构(Si-O键的网络)发展。风干工序例如能够进行约10分钟。
应该避免吸水性树脂等的有机物的分解,优选加热干燥工序中应用的温度不过高。此时的适当的加热温度为300℃以下、例如100~200℃,加热时间为1分钟~1小时。
防雾层33的成膜时,可以适当实施高温高湿处理工序。通过高温高湿处理工序的实施,更容易地兼顾防雾性和膜的强度。高温高湿处理工序能够例如通过在50~100℃、相对湿度60~95%的气氛中保持5分钟~1小时来实施。高温高湿处理工序也可以在涂布工序和干燥工序之后实施,也可以在涂布工序和风干工序之后且加热干燥工序之前实施。特别是,在前者时,可以在高温高湿处理工序之后进一步实施热处理工序。该追加的热处理工序例如能够通过在80~180℃的气氛中保持5分钟~1小时来实施。这样操作,完成防雾层33的成膜。此后,为了保护防雾层33,在防雾层33上安装第二保护片35。另外,该第二保护片35中,也可以预先安装有暂时固定部件36,也可以在将第二保护片35安装于防雾层33之后,将暂时固定部件36安装于第二保护片35。
此外,由涂敷液形成的防雾层3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清洗和/或湿布擦拭。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将防雾层33的表面暴露于水流或用含有水的布擦拭来实施。这些之中使用的水优选为纯水。优选避免为了进行清洗而使用含有清洗剂的溶液。通过该工序,除去在防雾层33的表面附着的尘埃、污渍等,能够得到干净的涂膜面。
接着,在基材膜32的另一个面涂布粘接层31之后,安装第一保护片34。这样操作,完成防雾叠层体。该防雾叠层体如上所述,切断为所需要的大小之后,如后所述,在内侧玻璃板12贴附于与开口231对应的位置。
此外,作为防雾层33,除了将如上所述的防雾片3贴附于内侧玻璃板12以外,也能够通过将上述的防雾层33直接涂布于内侧玻璃板12来形成防雾层。
<4.测定单元>
接着,对于测定单元,也参照图13和图14进行说明。图13(a)是从车外侧看支架时的图,图13(b)是从车内侧看时的图。另外,图14是从车外侧看传感器时的图。
该测定单元4由固定于夹层玻璃1的内面的支架(安装部件)700、支承于该支架700的传感器(信息获取装置)500、和从车内侧覆盖支架700和传感器的罩800(图17参照)构成。
如图13所示,支架700形成为具有配置传感器500的安装开口701的矩形的框状,包括包围安装开口701的矩形状的主体部702和分别配置在该主体部702的两侧的边且固定传感器500和罩800的2对支持部703、704。这里,将配置于主体部702的上部的支持部称为第一支持部703,将配置于下部的支持部称为第二支持部704。在主体部702中朝向车外侧的面形成平坦面,在该平坦面安装粘接剂401或双面胶带402,固定于掩蔽层2或夹层玻璃1。其中,图13中的粘接剂和双面胶带的配置为一例,也可以为此外的实施方式。
此外,粘接剂401能够采用各种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氨酯树脂粘接剂、环氧树脂粘接剂等。其中,环氧树脂粘接剂的粘性高,因此不易流动,是有利的。
如图13(a)所示,传感器500以由两支持部703、704支承于支架700并堵住安装开口701的方式配置。并且,如图14所示,传感器500的框体中,在经由安装开口701与夹层玻璃1相对的面形成有凹部510。该凹部510以上端最深,随着向下端侧去而变浅的方式倾斜,在上端的壁面520配置有摄像机、激光的光接收元件、照射元件等的各种元件的透镜530等,其种类和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并且,通过该传感器500,经由凹部510和夹层玻璃1,用摄像机对外部进行拍摄,或者进行来自激光的光的照射、光的接收。由此,例如,能够基于直至利用光接收元件接收反射光的时间,算出先行车辆或障碍物与本车的距离。算出的距离从传感器向外部机器发送,用于制动器的控制等。
另外,支架700中安装省略图示的电线束等之后,如后所述,从车内侧安装罩800。由此,使得从车内侧看不见传感器500、支架700。这样操作,传感器500收纳于支架700、罩800和夹层玻璃1所包围的空间内。此外,由于形成有中央掩蔽层22,除了开口231以外,从车外侧也看不见测定单元4。另外,开口231被支架41包围,从车内侧看不见。另外,传感器500除了如上所述被支架700支承,也可以被罩800支承。
<5.挡风玻璃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挡风玻璃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对玻璃板的制造线进行说明
<5-1夹层玻璃的制造>
如图15所示,在该制造线从上游向下游依次配置有加热炉901、成型装置902。并且从加热炉901遍及到成型装置902及其下游侧配置有辊式传送机903,作为加工对象的玻璃板(外侧玻璃板11或内侧玻璃板12)10利用该辊式传送机903搬送。玻璃板10在搬入加热炉901之前形成为平板状,在该玻璃板10上叠层上述的掩蔽层2之后,搬入加热炉901。
加热炉901能够为各种构成,例如,能够为电加热炉。该加热炉901具有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开放的角筒状的炉主体,在其内部从上游朝向下游配置辊式传送机903。在炉主体的内壁面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一对的侧面分别配置有加热器(省略图示),将通过加热炉901的玻璃板10加热至能够成型的温度、例如玻璃的软化点附近。
成型装置902构成为利用上模921和下模922对玻璃板10进行压制,成型为规定的形状。上模921具有覆盖玻璃板10的上表面整体那样向下方凸出的曲面形状,能够上下移动。另外,下模922形成为对应于玻璃板10的周缘部的框状,其上表面具有对应于上模921的曲面形状。通过该构成,玻璃板10在上模921与下模922之间被压制成型,成型为最终的曲面形状。另外,在下模922的框内配置有辊式传送机903,该辊式传送机903能够以通过下模922的框内的方式上下移动。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成型装置902的下游侧配置有缓冷装置(省略图示),将成型后的玻璃板冷却。
如上所述的辊式传送机903是公知的装置,将两端部自由旋转地支承的多根辊931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各辊931的驱动有各种方法,例如,能够在各辊931的端部安装链轮,在各链轮上卷绕链条来驱动。并且,通过调整各辊931的旋转速度,也能够调整玻璃板10的搬送速度。此外,成型装置902的下模922可以为遍及玻璃板10的整个面相接的形态。此外,成型装置902只要能够对玻璃板10进行成型即可,上模和下模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
这样操作,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被成型,接着,将中间膜13夹在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之间,将其放入橡胶袋,边进行减压抽吸边在约70~110℃进行预粘接。预粘接的方法也可以为这以外的方法。例如,将中间膜13夹在外侧玻璃板11和内侧玻璃板12之间,利用烘箱在45~65℃加热。接着,对该夹层玻璃用辊以0.45~0.55MPa进行挤压。接着,将该夹层玻璃再次利用烘箱在80~105℃加热之后,用辊在0.45~0.55MPa再次进行挤压。这样操作,完成预粘接。
接着,进行正式粘接。将进行了预粘接的夹层玻璃利用高压釜例如以8~15气压在100~150℃进行正式粘接。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以14气压且145℃的条件进行正式粘接。这样操作,能够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层玻璃。
<5-2防雾片的安装>
如图16所示,将防雾片3贴附于从开口231露出的内侧玻璃板12。此时,从防雾叠层体30剥离第一保护片34,将露出的粘接层31贴附于内侧玻璃板12。此外,也可以第二保护片35不剥离,成为覆盖防雾层33的状态。
<5-3支架的安装>
接着,对支架700的安装参照图17进行说明。图17是从车内侧看安装于中央掩蔽层22的支架700的图。如该图所示,支架700以在安装开口701内配置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的方式安装于中央掩蔽层22。其中,除了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中央掩蔽层22的一部分也从安装开口701露出。即,在安装开口701的上部配置中央掩蔽层22的一部分,在安装开口701的下部配置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此后,在支架700安装传感器500时,例如,来自传感器500的光经由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掩蔽层2的开口231向车外照射。
并且,即将在支持部703、704安装传感器500之前,取下第二保护片35使防雾层33露出之后,将传感器500、罩800依次安装于支架700,则完成测定单元4的安装。
<5-4防雾片的事后安装>
如上所述,防雾片3在安装支架700之前贴附于内侧玻璃板12,但是也能够在安装了支架700之后贴附于内侧玻璃板12。例如,对于没有粘贴防雾片3的车辆在事后粘贴防雾片3或者进行防雾片3的更换等。但是,一旦安装支架700,就难以在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内粘贴防雾片3。例如,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被支架700包围,并且包围安装开口701的矩形状的主体部702比防雾叠层体30厚,因此,手或刮刀的操作自由度低。因此,在安装支架700之后难以在开口231贴附防雾片3。为此,以下对使用了上述的防雾叠层体30的防雾片3的贴附,参照图17~图22进行说明。
首先,取下罩和传感器500,如图17所示,使得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和中央掩蔽层22的一部分从车内侧露出。接着,如图18所示,将防雾叠层体30配置于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内,进行防雾片3的位置确定。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保护片35的横向的宽度与安装开口701的横向的宽度相同,不需要横向的位置确定。因此,边使防雾叠层体30在安装开口701内沿上下滑动,边进行位置确定。即,使防雾叠层体30滑动,使得从第二保护片35透过的防雾片3与开口231一致。而且,在结束防雾片3的位置确定时,将暂时固定部件36固定于中央掩蔽层22。
这样操作,暂时固定部件36固定于中央掩蔽层22时,如图19所示,防雾叠层体30为片材,因此,成为以暂时固定部件36为支点、防雾片3侧朝下方垂下的状态。接着,如图20所示,剥离第一保护片34,使粘接层31露出。接着,从第二保护片35的上部侧朝向下部,用刮刀37按压第二保护片35。由此,如图21所示,粘接层31以从上部侧向下部侧的顺序固定于从开口231露出的内侧玻璃板12。最后,如图22所示,将第二保护片35从防雾层33取下,进一步将用暂时固定部件36固定的部位从中央掩蔽层22取下。这样操作,完成防雾片3的安装。此外,之后,安装传感器500和罩800,但也可以在这之前的期间成为安装有第二保护片35的状态。
此外,上述的说明例示了对预先设置支架700的挡风玻璃贴附防雾片3的方法,但是,例如,也可以在制造挡风玻璃的过程中,在夹层玻璃1上安装支架700之后,以上述的步骤贴附防雾片3。
<6.特征>
采用以上说明的挡风玻璃,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效果。
<6-1>
第二保护片35形成为大于防雾片3,因此,在将粘接层31固定于夹层玻璃1之后,在第二保护片35,用手指抓住从防雾片3伸出的部分,能够容易地从防雾片3取下第二保护片35。另外,在进行防雾片3相对于开口231的位置确定时,在第二保护片35中,能够用手指抓住从防雾片3伸出的部分,能够以防雾片3整体与夹层玻璃1接触的状态进行位置确定。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位置确定操作。特别是由于夹层玻璃1弯曲,这样构成防雾叠层体30时是有利的。该点也与以下所说明的效果是相同的。
<6-2>
由于在第二保护片35设置暂时固定部件36,能够将第二保护片35暂时固定于夹层玻璃1。由此,能够维持将防雾片3在开口231进行位置确定的状态,并将第一保护片34剥离,将防雾片3贴附于夹层玻璃1。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防雾片3的上方侧,将第二保护片35暂时固定于夹层玻璃1,因此形成为防雾片3的下部侧垂下的状态。因此,能够从防雾片3的上部侧向下部侧依次将粘接层31固定于夹层玻璃1。因此,能够边使刮刀37从上方向下方移动边固定粘接层31,能够容易地进行粘接层31的固定操作。特别是,因为该操作是在车内的狭小空间中的操作,并且夹层玻璃1倾斜,所以与使刮刀37从下方向上方移动相比,使其从上方向下方移动更为容易。另外,将刮刀37从上方向下方朝一个方向移动时,例如,即使粘接层31在途中变厚,也能够防止发生由此产生的变形。
另外,利用暂时固定部件36,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首先,暂时固定部件36的大小小于防雾片3,这是由于过大时在重新粘贴时变得麻烦的缘故。另外,过小时,在操作中存在从夹层玻璃1脱落的担心,因此优选具有不容易脱落的程度的大小和粘接力。另外,暂时固定部件36贴附于开口231的外侧的中央掩蔽层22,因此,取下第二保护片35之后,即使在中央掩蔽层22上残留暂时固定部件36的痕迹,也不会对通过开口231的光的信息获取产生不良影响。
<6-3>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二保护片35的横向的宽度与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的横向的宽度大致相同,因此,仅通过将防雾叠层体30在安装开口701内上下移动,能够进行防雾片3的位置确定。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位置确定操作。
<6-4>
通过在掩蔽层2的开口231配置防雾片3,能够防止开口231的起雾。因此,能够防止利用测定单元4在经由开口231照射或接收光时,由于开口231的起雾对光的通过产生障碍,测定无法准确地进行等的不良情况。
特别是,掩蔽层2的设置开口231的车内的上部即使开了暖风也容易变冷,容易产生起雾。因此,在这样的位置设置防雾层33是有利的。另外,设置有防雾层33的掩蔽层2的开口231与测定单元4相对配置或者被支架41包围。因此,存在暖风或来自除霜器的暖气难以到达的问题。因此,如上所述,在暖气难以到达的区域设置防雾层33存在巨大的意义。
并且,还有如下所述的效果。存在在防雾层33上附着从车内的内装部件(例如,树脂成型品等)脱离并流入空气中的增塑剂的担心。并且,在防雾层33上附着增塑剂时,存在防雾功能降低的可能性。然而,如上所述,在防雾层33的相对位置配置测定单元并且由支架700包围,因此,能够防止增塑剂向防雾层33的附着。其结果,能够防止防雾功能、特别是吸水型的防雾层33中吸水功能的降低。另外,在亲水性类型中,由于增塑剂容易与防雾层中的亲水基接合,如上所述,优选测定单元4被相对配置,且由支架700包围。
此外,在吸水型的防雾层33的表面附着增塑剂且长期堆积时,阻碍吸水性,防雾性能降低。但是,通过沾水擦拭等擦去增塑剂,吸水性能恢复。另一方面,在亲水型的防雾层33的表面附着增塑剂时,与亲水基牢固接合,亲水性能降低。因此,存在在短时间内发生由于形成的水膜的厚度的不同而使得通过防雾层33的图像变形、防雾性能降低的担心。
<7.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超出其要点,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此外,以下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
<7-1>
也能够将第二保护片形成为与防雾片相同大小。此时,如图23所示,另外准备片状的安装用夹具38,在该安装用夹具38安装第二保护片35。安装用夹具38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保护片35同样的作用。因此,安装用夹具38能够形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护片35同样的材料、形状,但是也可以为不同的材料、形状。例如,能够使安装用夹具38大于第二保护片35。另外,在安装用夹具38可以安装上述的暂时固定部件36。
将第二保护片35固定于安装用夹具38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双面胶带、粘接剂等的固定部件39。第二保护片35与安装用夹具38可以完全固定,也可以暂时固定。因此,能够使用与上述的暂时固定部件36同样的暂时固定部件。此时,能够使固定部件39延长为从第二保护片35伸出,将该伸出的部分用作暂时固定部件36。
使用这样的防雾叠层体时,如下所述进行安装操作。首先,准备安装有第一和第二保护片34、35的防雾片3(以下,将其称为防雾叠层配件)。接着,在该防雾片3固定安装用夹具38。即,将防雾叠层配件的第二保护片35固定于安装用夹具38。此外,在安装用夹具38,在固定有第二保护片35的面设置暂时固定部件36。这样,将该防雾叠层体配置于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内,通过在夹层玻璃1上移动,进行防雾片3的位置确定。此后的操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即,安装用夹具38固定于第二保护片35,因此这些可以一体操作。因此,在粘接层31固定于夹层玻璃1之后,将安装用夹具38和第二保护片35一起从防雾片3取下。这样操作,完成防雾片3的安装。
使用这样的防雾叠层体时,除了上述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获得如下所述的效果。例如,在存在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相同但是支架的形状不同的汽车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需要对每个支架的形状准备第二保护片35。相对于此,使用图23那样的防雾叠层体,则能够在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相同的车种中全部使用相同的防雾叠层配件。并且,对于支架不同的车种,准备安装用夹具38即可。另外,将安装用夹具38相对于第二保护片35暂时固定,则能够多次使用安装用夹具38,能够降低成本。
<7-2>
上述实施方式中,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的宽度与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的宽度大致相同,但是不限定于此。即,中央掩蔽层22的开口231只要小于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开口231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
<7-3>
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支架700的安装开口701的横向的宽度与第二保护片35的宽度相同,但是第二保护片35或安装用夹具38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特别是优选这些的大小小于安装开口701,但是只要能够将防雾片3安装于夹层玻璃1即可,也可以大于安装开口701。
<7-4>
暂时固定部件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暂时固定部件36配置于防雾片3的上方,但是也可以配置于第二保护片35或安装用夹具38的下侧、侧面等与防雾片3相邻的位置(或分开的位置)。此时,在固定粘接层31时,将刮刀37以暂时固定部件36侧为起点并朝向防雾片3移动即可。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防雾叠层体30设置有暂时固定部件36,但不是一定要设置。即,至少第二保护片35或安装用夹具38大于防雾层33即可。
<7-5>
掩蔽层2如上所述构成为3层,但是不限定于此。即,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遮蔽电磁波,设置了银层242,也可以是设置混合银和陶瓷层而成的单层的方法,或只要能够遮蔽电磁波,也可以叠层其它材料、例如铜、镍等。另外,为了使得从外部看不见银层242而用陶瓷层夹住,但是除了用陶瓷层覆盖以外,也能够使用上述的罩等的部件。另外,不需要一定要设置作为电磁波的遮蔽层的银层242,只要是至少从外部看不见的层即可。
掩蔽层2也能够为黑色以外的颜色,只要是遮蔽来自车外的视野、看不见车内侧这样的棕色、灰色、深蓝色等的深色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也能够将掩蔽层的一部分或全部用能够向玻璃板贴附的遮蔽膜构成,由此遮蔽来自车外的视野。此外,在将遮蔽膜贴附于内侧玻璃板12的车外侧的面时,能够在预粘接之前、或正式粘接之后进行贴附。
另外,在玻璃板中,从防止光的通路的起雾的观点考虑,不一定需要掩蔽层,只要在光通过的区域(信息获取区域)形成防雾层即可。
<7-6>
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获取装置使用了测定车间距离的传感器5,但是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使用各种信息获取装置。即,为了获取来自车外的信息,只要进行光的照射和/或接收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应用于用于测定车间距离的可见光线和/或红外线摄像机、光信标等接收来自车外的信号的光接收装置、通过图像读取道路的白线等的使用可见光线和/或红外线的摄像机、立体摄像机等各种装置。使用立体摄像机时,需要设置2个开口。
符号说明
1 夹层玻璃
3 防雾片
31 粘接层
32 基材膜
33 防雾层
34 第一保护片
35 第二保护片
36 暂时固定部件
38 安装用夹具
500 传感器(信息获取装置)
700 支架(安装部件)

Claims (8)

1.一种防雾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其用于贴附于挡风玻璃的信息获取区域,所述挡风玻璃具有与通过进行光的照射和/或接收来获取来自车外的信息的信息获取装置相对、且至少一部分弯曲的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具有至少1个所述光通过的所述信息获取区域,
所述防雾叠层体具有:
依次叠层有粘接层、基材膜和防雾层的防雾片;
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所述防雾层且具有大于所述防雾层的形状的片状的保护材料;和
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所述粘接层的第一保护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材料具有:
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所述防雾层的第二保护片;和
安装于所述第二保护片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二保护片的形状的片状的安装用夹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雾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护材料中,在朝向所述防雾层侧的面设置有用于将该保护材料暂时固定于所述夹层玻璃的暂时固定部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玻璃还具有固定于所述夹层玻璃、用于将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固定于该夹层玻璃的安装部件,
所述安装部件以包围所述信息获取区域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夹层玻璃、且具有以与所述信息获取区域相对的方式安装所述信息获取装置的安装开口,
所述保护材料的至少1对相对的边之间的长度以对应于所述安装开口的纵向或横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长度的方式形成。
5.一种防雾片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用于在挡风玻璃的信息获取区域贴附防雾片,所述挡风玻璃具有与通过进行光的照射和/或接收来获取来自车外的信息的信息获取装置相对、且至少一部分弯曲的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具有至少1个所述光通过的所述信息获取区域,
所述贴附方法包括:
准备防雾叠层体的步骤,所述防雾叠层体具有:依次叠层有粘接层、基材膜和防雾层的防雾片,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所述防雾层且具有大于所述防雾层的形状的片状的保护材料,和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覆盖所述粘接层的第一保护片;
取下所述第一保护片,将所述粘接层安装于所述信息获取区域的步骤;和
取下所述保护材料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雾片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安装所述粘接层的步骤之前,将所述保护材料中设置有所述防雾层以外的区域暂时固定于所述夹层玻璃中的信息获取区域的外侧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雾片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暂时固定的步骤中,在所述保护材料中,将所述防雾片的上方暂时固定于所述夹层玻璃。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片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玻璃还具有固定于所述夹层玻璃、用于将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固定于所述夹层玻璃的安装部件,
所述安装部件以包围所述信息获取区域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夹层玻璃、且具有以与所述信息获取区域相对的方式安装所述信息获取装置的安装开口,
所述保护材料的至少1对相对的边之间的长度以对应于所述安装开口的纵向或横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长度的方式形成。
CN201780070921.7A 2016-11-15 2017-11-14 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 Pending CN1099966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2788 2016-11-15
JP2016-222788 2016-11-15
PCT/JP2017/040983 WO2018092779A1 (ja) 2016-11-15 2017-11-14 防曇積層体及び防曇シートの貼付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675A true CN109996675A (zh) 2019-07-09

Family

ID=6214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0921.7A Pending CN109996675A (zh) 2016-11-15 2017-11-14 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55280A1 (zh)
EP (1) EP3543006A4 (zh)
JP (1) JPWO2018092779A1 (zh)
CN (1) CN109996675A (zh)
WO (1) WO20180927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9704A (zh) * 2019-09-02 2022-04-01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后方信息获取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88132B2 (ja) 2019-01-25 2022-12-13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保護フィルム付き透明基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883A (zh) * 2005-09-30 2008-12-03 通用电气公司 防霜膜组件,制造方法和由其制造的制品
WO2015159452A1 (ja) * 2014-04-16 2015-10-22 株式会社Idクリエイト ディスプレイ用保護フィルム
CN105925209A (zh) * 2016-06-24 2016-09-07 周开雄 一种防雾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3158A (zh) * 2014-03-14 2016-11-09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挡风玻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2930A (ja) * 1990-10-03 1992-05-15 Dainippon Jochugiku Co Ltd 剥離性を有する防曇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3005548U (ja) * 1994-06-23 1995-01-10 株式会社ワコム 両面テープ
JP3756030B2 (ja) 1999-11-19 2006-03-15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防曇性基材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JP3861195B2 (ja) * 2000-09-08 2006-12-20 株式会社テクノワ−クス 防曇鏡の製造方法及び鏡材シート
US7488524B2 (en) * 2002-07-31 2009-02-10 Ube Nitto Kasei Co., Ltd. High-durability photocatalyst film and structure having photocatalytic functions on surface
JP4735121B2 (ja) 2004-08-31 2011-07-27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合成樹脂膜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合わせガラス
JP4669269B2 (ja) * 2004-12-01 2011-04-13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保護フィルムの貼付け方法
JP4622545B2 (ja) * 2005-01-28 2011-02-02 日油株式会社 貼付用機能性フィルム
JP2006206782A (ja) * 2005-01-28 2006-08-10 Nof Corp 平面ディスプレイ貼付用機能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貼付方法
JP2012246576A (ja) * 2011-05-25 2012-12-13 Shigematsu Works Co Ltd 防護服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防護装具、ならびに身体防護方法
JP5834789B2 (ja) 2011-11-08 2015-1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薄膜防曇性フィルム
JP2014014802A (ja) 2012-07-11 2014-01-30 Kobelco Eco-Solutions Co Ltd 土壌からのセシウム除去方法
JP2016080945A (ja) * 2014-10-20 2016-05-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部材
WO2016129699A1 (ja) * 2015-02-13 2016-08-18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CN109476216A (zh) * 2016-07-20 2019-03-1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防雾性膜
JP6955866B2 (ja) * 2016-12-28 2021-10-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自動車用ガラス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883A (zh) * 2005-09-30 2008-12-03 通用电气公司 防霜膜组件,制造方法和由其制造的制品
CN106103158A (zh) * 2014-03-14 2016-11-09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挡风玻璃
WO2015159452A1 (ja) * 2014-04-16 2015-10-22 株式会社Idクリエイト ディスプレイ用保護フィルム
CN105925209A (zh) * 2016-06-24 2016-09-07 周开雄 一种防雾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9704A (zh) * 2019-09-02 2022-04-01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车辆后方信息获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43006A1 (en) 2019-09-25
US20200055280A1 (en) 2020-02-20
EP3543006A4 (en) 2020-06-17
WO2018092779A1 (ja) 2018-05-24
JPWO2018092779A1 (ja)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4830B2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CN109641793A (zh) 挡风玻璃和挡风玻璃的制造方法
JP2017214059A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CN110099792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和汽车用玻璃板
JP6625727B2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CN109476217A (zh) 挡风玻璃和挡风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7074160A (zh) 挡风玻璃
JP6886245B2 (ja) 合わせガラス
CN109476216A (zh) 防雾性膜
CN109496205A (zh) 挡风玻璃和挡风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10049957A (zh) 风窗玻璃、风窗玻璃用玻璃制品和防雾部件
WO2018105669A1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CN109996675A (zh) 防雾叠层体和防雾片的贴附方法
WO2017065114A1 (ja) 合わせガラス
JP6816145B2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7295115B2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JP6615651B2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JP2018020767A (ja) 防曇シートの貼付具及び貼付方法
CN113661781A (zh) 挡风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