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3838A -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供给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供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3838A
CN109863838A CN201680090100.5A CN201680090100A CN109863838A CN 109863838 A CN109863838 A CN 109863838A CN 201680090100 A CN201680090100 A CN 201680090100A CN 109863838 A CN109863838 A CN 109863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upply belt
conveying path
supply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01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3838B (zh
Inventor
柳田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63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3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5Interconnecting of containers, e.g. splicing of ta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元件供给装置是使用供给带(80)来供给电子元件(E)的供料器(40),构成为具备:主输送路(61),用于向元件吸附位置(P1)输送供给带(80);第一输送路(62),用于将供给带(80)从带插入位置(P2)输送至主输送路(61)的后端部;第二输送路(63),在第一输送路(62)的下方并排地设置;第二链轮(47),将供给带(80)输送至元件吸附位置(P1);第三链轮(49),将供给带(80)从带插入位置(P2)输送至第二链轮(47);及路径切换装置(103),设于装载单元(90),在供给带(80)被输送至元件吸附位置(P1)时,装载单元(90)使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

Description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供给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具有供给电子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表面安装机,已知有日本特开2014-11328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表面安装机。元件供给装置具有多个带式供料器,在各带式供料器中,通过向元件供给位置送出保持电子元件的供给带来供给电子元件。并且,在供给带用尽之前,作业员拆下带按压板,抬起在先的供给带即先行带的中途,将先行带的输送路径向带按压板上变更。然后,将后续的供给带即后续带设置于在带按压板的下方配置的带插入位置,在先行带被排出后,后续带被自动地装载至元件供给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3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这样的元件供给装置中,为了设置后续带,作业者必须在确认装载有供给带之后变更先行带的输送路径,另外,在多个带式供料器中更换供给带的情况下,直到装载结束为止无法重新设置供给带及拆下带按压板等而导致作业者的作业变得繁琐。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实现带的更换作业的高效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为使用收容元件的供给带来供给上述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上述元件供给装置具备:主输送路,用于向上述元件被吸附的元件吸附位置输送上述供给带;第一输送路,用于将上述供给带从插入上述供给带的带插入位置输送至上述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部;第二输送路,以与上述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部相连设置的方式在上述供给带的厚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输送路并排地设置;第一输送单元,设于上述主输送路,将上述供给带输送至上述元件吸附位置;第二输送单元,设于上述第一输送路,将上述供给带从上述带插入位置输送至上述第一输送单元;及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在上述供给带由上述第二输送单元至少输送至上述第一输送单元以后,使上述供给带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向上述第二输送路变更。
另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为表面安装机,上述表面安装机具备:基台、上述元件供给装置、将基板输送至设于上述基台的元件安装位置的输送装置及向配置于上述元件安装位置的上述基板安装从上述元件吸附位置供给的上述元件的元件安装装置。
另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为使用收容元件的供给带供给上述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供给方法,上述元件供给装置具备:主输送路,用于向供给上述元件的元件吸附位置输送上述供给带;第一输送路,用于将上述供给带从插入上述供给带的带插入位置输送至上述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部;第二输送路,以与上述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部相连设置的方式在上述供给带的厚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输送路并排地设置;第一输送单元,设于上述主输送路,将上述供给带输送至上述元件吸附位置;及第二输送单元,设于上述第一输送路,将上述供给带从上述带插入位置输送至上述第一输送单元,所述元件供给方法中,在上述供给带由上述第二输送单元至少输送至上述第一输送单元以后,进行使上述供给带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向上述第二输送路变更的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供给方法,在供给带被输送至主输送路的比第一输送单元的位置靠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之后,供给带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第一输送路向第二输送路变更,所以作业者无需进行等待供给带被输送至元件吸附位置为止的装载结束来变更供给带的输送路径的变更作业,能够在第一输送路空闲的状态下重新向带插入位置设置供给带。由此,能够实现带的更换作业的高效化,能够减轻作业者的作业负担。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也可以为以下的结构。
也可以用构成为,上述第一输送单元具有:输送机构及配置于比上述输送机构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处并检测有无上述供给带的检测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有上述供给带以后,上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将上述供给带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向上述第二输送路变更。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一输送单元中设有多个,且在比上述多个输送机构中的上游侧的输送机构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处设有上述检测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供给带由第一输送单元的检测部检测出之后,将供给带从第一输送路向第二输送路变更,所以能够抑制在供给带被输送至第一输送单元之前,供给带从第一输送路向第二输送路变更。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输送单元在上述第一输送单元对上述供给带的输送开始之后停止,上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在上述第二输送单元停止之后,使上述供给带自动地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向上述第二输送路变更。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二输送单元停止,所以能够抑制供给带卡挂于工作中的第二输送单元等而使供给带难以从第一输送路向第二输送路变更。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输送路配置于上述第一输送路的下方,上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具有带支撑部,上述带支撑部被设为能够在在上述第一输送路中从下方支撑上述供给带的支撑位置与从上述第一输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位移,通过上述带支撑部从上述支撑位置向上述退避位置位移,上述供给带自动地从上述第一输送路向上述第二输送路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仅使带支撑部从支撑位置向退避位置位移,供给带就通过自重而自动地从第一输送路向第二输送路变更,所以例如与抬起供给带的中途来变更供给带的输送路的情况相比,能够简易且紧凑地构成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带支撑部以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有一对,以在上述支撑位置从下方支撑上述供给带的宽度方向两侧缘部,上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具有按压驱动部,上述按压驱动部以使一对上述带支撑部之间的宽度间隔大于上述供给带的宽度尺寸的方式按压一对上述带支撑部而使一对上述带支撑部向上述退避位置位移。
根据这样的结构,仅通过按压驱动部按压一对带支撑部而使带支撑部向退避位置位移,作业者不进行作业就能够容易地使供给带自动地从第一输送路向上述第二输送路变更。另外,例如与使支撑供给带的下部整体的带支撑部在宽度方向上位移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带支撑部整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量,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
也可以构成为,在一对上述带支撑部之间设有对一对上述带支撑部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支撑位置施力的施力部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施力部件对一对带支撑部向支撑位置施力,能够使该一对带支撑部从退避位置返回支撑位置,所以能够抑制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大型化。
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带支撑部通过以沿上述供给带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轴心转动而能够在上述支撑位置与上述退避位置之间位移,上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具有按压驱动部,上述按压驱动部通过按压上述带支撑部而使上述带支撑部转动,来使上述带支撑部从上述支撑位置向上述退避位置位移。
根据这样的结构,仅通过按压驱动部来按压带支撑部而使带支撑部向退避位置转动位移,作业者无需进行作业就能够容易地使供给带自动地从第一输送路向上述第二输送路变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实现带的更换作业的高效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表面安装机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从正面观察头单元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供给带刚被输送至装载结束位置后的状态的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供给带的供给路径从第一输送路向第二输送路变更后的状态的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先行带配置于第二输送路且后续带配置于第一输送路的状态的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先行带的元件用尽且开始进行第一输送路的后续带的输送紧前的状态的供料器的侧视图。
图7是图3中的后侧输送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图4中的后侧输送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图5中的后侧输送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装载单元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一对框体在支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位移的过程的装载单元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一对框体在支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位移的过程的装载单元的仰视图。
图13是表示一对框体在支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位移的过程的装载单元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表面安装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15是表示折回盖带的一侧缘的状态的供给带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通过插入刀切断盖带的状态的供给带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从上方观察操作面板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8是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实施方式2的装载单元的剖视图,相当于图13的剖视图。
图20是实施方式3的装载单元的剖视图,相当于图13的剖视图。
图21是实施方式4的装载单元的剖视图,相当于图1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16来说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中的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例示了向印刷基板(“基板”的一例)P上安装电子元件(“元件”的一例)E的表面安装机10。如图1所示,表面安装机10构成为具备:俯视时大致矩形状的基台11、向基台11上输送印刷基板P的输送机(“输送装置”的一例)12、用于向印刷基板P上安装电子元件E的元件安装装置20及用于向元件安装装置20供给电子元件E的元件供给部13。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左右方向以图1中的左右方向(基台11的长度方向及输送机12的输送方向)及图11中的左右方向为基准。另外,前后方向以图1中的上下方向(基台11的宽度方向)及图3的左右方向为基准,在图3中以图示左侧为前侧,以图示右侧为后侧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基台11是配置有输送机12、元件安装装置20等的基台,基台11中的输送机12的下方设有用于在向印刷基板P上安装电子元件E时支撑该印刷基板P的未图示的支撑板等。
如图1所示,输送机12配置于基台11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沿左右方向输送印刷基板P。另外,输送机12具备沿左右方向进行循环驱动的一对输送带14,且以在一对输送带14上架设印刷基板P的方式设置。并且,印刷基板P被从右侧沿着输送带14向基台11上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的元件安装位置PT搬入,在进行了电子元件E的安装作业之后,被沿着输送带14向左侧搬出。
如图1所示,元件安装装置20构成为具备:一对支撑框21,配置于基台1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头单元30;及头驱动装置22,使头单元30移动。各支撑框21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形态,分别配置于基台11的左右方向两侧。
头驱动装置22具有Y轴伺服机构23和X轴伺服机构27,设为架设于一对支撑框21。
如图1所示,Y轴伺服机构23具有:一对Y轴导轨24,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形态沿着各支撑框21设置;及Y轴伺服马达25,设于Y轴导轨24的端部,且以在一对Y轴导轨24上架设头支撑体26的形态安装。
并且,当Y轴伺服马达25被通电控制时,头支撑体26及安装于头支撑体26的头单元30沿着Y轴导轨2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如图1所示,X轴伺服机构27具有:X轴导轨29,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形态设于头支撑体26;及X轴伺服马达28,设于X轴导轨29的端部。头单元30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X轴导轨29,当X轴伺服马达28被通电控制时,头单元30沿着X轴导轨29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由此,头单元30能够在基台11上沿前后左右方向即水平方向进行移动。
如图1及图2所示,头单元30在左右方向上呈多列地搭载有进行电子元件E的安装的安装头31。各安装头31构成为能够通过R轴马达而绕轴进行旋转及通过Z轴马达32的驱动而相对于头单元30沿上下方向进行升降。另外,从未图示的负压供给源向各安装头31供给负压而在安装头31的前端产生吸引力。
并且,通过使X轴伺服机构27、Y轴伺服机构23、Z轴马达32在预定的时刻下工作而执行通过安装头31从后述的元件供给部13吸附电子元件E并将其向印刷基板P上安装的处理。
另外,如图2所示,在元件安装装置20上设有与头单元30一起移动的基板识别相机20A,基板识别相机20A拍摄印刷基板P,对印刷基板P进行图像识别。另外,如图1所示,在基台11上的输送机12的前后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元件识别相机15。一对元件识别相机15拍摄吸附保持于头单元30的安装头31的前端的电子元件E。
如图1所示,元件供给部13为供料器型,通过在输送机12的上下方向两侧沿左右方向两两并排地配置于合计四处位置。多个供料器(“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40以沿左右方向整齐排列的状态安装于上述元件供给部13。
各供料器40将收容有多个电子元件E的供给带80从卷盘R抽出,对元件安装装置20的头单元30中的各安装头31逐个地供给电子元件E。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3~图12中说明供料器40的情况下,左右方向以图11中的上下方向为基准,前后方向以图3、图10及图11中的左右方向为基准,并以图示左侧为前侧,以图示右侧为后侧而进行说明。另外,由于供给带80通过从供料器40的后方向前方送出而输送,因此为了易于理解说明,有时以供料器40的后侧为供给带8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供料器40的前侧为供给带8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而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供给带80呈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带状,卷绕于卷盘R而被支撑。另外,如图15及图16所示,供给带80由合成树脂制的载带81和粘贴于该载带81的合成树脂制的薄片状的盖带82构成。载带81隔开恒定间隔地具有多个向上方开口的凹状的元件收容部83,在各元件收容部83中收容有芯片电阻等小型的电子元件E。盖带82通过使盖带82的宽度方向即左右的两侧缘部粘贴于载带81的左右方向两侧缘部的上表面而固定于载带81,防止电子元件E从元件收容部83脱落。另外,在载带81的一侧缘,沿着载带81的延伸方向隔开恒定间隔地设有多个进给孔84。
如图3~图6所示,供料器40构成为具备:供料器主体41,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前侧输送部(“第一输送单元”的一例)42,设于供料器主体41的前部;及后侧输送部(“第二输送单元”的一例)44,设于供料器主体41的后部。
供料器主体41例如为压铸铝制,在供料器主体41中设有用于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供给带80的带输送路60。
带输送路60构成为具备:主输送路61,从供料器主体41的前端部向后方延伸;及第一输送路62及第二输送路63,从主输送路61的后端部向后方分支成两条而成。
如图3~图6所示,主输送路61被设为从供料器主体41的上表面前端部41A至后侧输送部44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地延伸的形态,主输送路61的前端部配置于前侧输送部42内。
前侧输送部42构成为具备:第一链轮(“驱动机构”的一例)46,向后述的元件吸附位置P1输送供给带80;第二链轮(“驱动机构”的一例)47,向后述的露出单元70输送供给带80;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检测有无供给带80;前侧驱动马达48;及未图示的多枚齿轮,后述的供料器控制部40A控制前侧驱动马达48。
第一链轮46和第二链轮47配置为在供料器主体41的上端部沿前后方向排列,通过多枚齿轮来传递前侧驱动马达48的动力,从而各链轮46、47向相同的方向以相同的间距转动。
在第一链轮46及第二链轮47的外周面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齿46A、47A,上述齿46A、47A能够与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嵌合。第一链轮46及第二链轮47在使上述齿46A、47A与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嵌合的状态下转动,从而能够在主输送路61上从上游向下游输送供给带80。
另外,第一链轮46配置于在主输送路61的前端吸附元件的元件吸附位置P1的大致正下方。
即,如图3~图6所示,第一链轮46的上端部分是通过安装头31吸附电子元件E的元件吸附位置P1,能够通过第一链轮46输送供给带80而将元件收容部83准确地配置于元件吸附位置P1。
如图3~图6所示,在供料器主体41的上端部的第一链轮46与第二链轮47之间设有使收容于供给带80的电子元件E露出的露出单元70。
露出单元70的后端部设为前端变细的插入刀71,通过在由第二链轮47送出的供给带80的载带81的一侧缘部与盖带82之间插入插入刀71,而如图15所示地盖带82向载带81的一边侧折回,收容于元件收容部83的电子元件E露出。
即,第二链轮47是用于使露出单元70的插入刀71向载带81与盖带82之间插入的链轮。
另外,作为使供给带80的元件收容部83中的电子元件E露出的方法,也可以是,锐利地构成露出单元70的插入刀71,并如图16所示地沿供给带80的输送方向切断盖带82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分,从而使收容于元件收容部83的电子元件E露出。
如图3~图6所示,在主输送路61的露出单元70的后方配置有检测有无供给带80的第一带检测传感器(“检测部”的一例)75,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向后述的供料器控制部40A输出检测信号。
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构成为具备向前后进行弹性位移的杆76及具有检测杆76的动作的一对检测部77的光电传感器78。
杆76被设为从第二链轮47侧朝着第一链轮46侧沿前后方向延伸出的形态,杆76的前端向下方弯曲。另外,杆76被设为能够以基端部为支点而向下方弹性位移,在杆76的前端上部设有被按压突起79,该被按压突起79在杆76处于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向主输送路61上突出。并且,如图3~图5所示,当在主输送路61上配置有供给带80时,被按压突起79被供给带80向下方按压而杆76向下方弹性位移。并且,杆76的前端进入光电传感器78的一对检测部77之间而遮挡一对检测部77之间的光,从而检测出在主输送路61中配置有供给带80。
另外,当供给带80的终端到达了杆76的被按压突起79的位置时,如图6所示,供给带80对被按压突起79的按压状态被解除,杆76弹性复原。由此,能够在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的位置检测出有无供给带80(供给带80的终端和前端)。
如图7~图9所示,带输送路60中的第一输送路62和第二输送路63从主输送路6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即后端部在供给带80的厚度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分支而设于后侧输送部44内。
如图7~图9所示,后侧输送部44构成为具备:第三链轮49,将从设于后侧输送部44的后端的带插入位置P2插入的供给带80向主输送路61输送;后侧驱动马达50,驱动第三链轮49;装载单元90,支撑供给带80;及带插入传感器45,检测在带插入位置P2插入有带这一情况,供料器控制部40A控制后侧驱动马达50。
第三链轮49在后侧输送部44的后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且通过后侧驱动马达50的动力而转动。另外,在第三链轮49的外周面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齿49A,上述齿49A能够与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嵌合。
第三链轮49在使所上述齿49A与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嵌合的状态下转动,从而能够从上游向下游输送供给带80。
带插入传感器45与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的结构相同,当从带插入位置P2向后侧输送部44内插入了供给带80时,如图7所示,被按压突起79在上方被供给带80按压,杆76的前端遮挡一对检测部77之间的光,从而检测出在后侧输送部44内插入有供给带80这一情况。
另外,在后侧输送部44的上端部设有显示供料器40的各种信息并且对供料器40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43。
如图17所示,操作面板43的前端被设为通过LED等的区段来显示数字或文字的显示部43A,在显示部43A的后方配置有操作按钮43B。
如图7~图10所示,装载单元90固定于在第三链轮49的下方向后方开口的单元收容部91的底壁91A,构成为具备基座92及设于基座92上的输送路构成体93。
基座92被设为在前后上较长的板状的基座板94上固定有比基座板94短的块状的基座主体95的形态,在基座主体95上沿着基座主体95而固定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输送路构成体93。另外,在基座板94的下端部固定有向上方按压基座92的由螺旋弹簧形成的按压部件96,基座92经由按压部件96而固定于单元收容部91的底壁91A。
另外,按压部件96经由基座92而将输送路构成体93向上方按压,通过输送路构成体93被按压部件96按压,而如图7~图9所示地输送路构成体93的上表面93A被配置为比第三链轮49的下端部稍靠上方处。
如图7~图9所示,输送路构成体93构成第一输送路62及第二输送路63,如图10~图13所示,构成为具备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状态下构成第一输送路62的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一对框体97及在一对框体97的下端部构成第二输送路63的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一对支撑体98。
如图13所示,一对框体97分别呈大致U字状,以彼此开口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一对框体97被设为能够在如图13的(A)、(D)所示那样形成为彼此最靠近的配置的支撑位置与如图13的(B)、(C)所示那样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即外侧位移的退避位置之间在左右方向上滑动位移。
一对框体97的下端部与上端部相比,向彼此相对侧即内侧突出,一对框体97的上侧的突出端部被设为从下方支撑供给带80的一对带支撑部99。
一对带支撑部99以上表面配置于主输送路61的大致正后方的方式设于框体97的全长,一对带支撑部99之间的间隔在支撑位置如图13的(A)、(D)所示那样被设定为小于供给带80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在退避位置如图13的(B)、(C)所示那样被设定为大于供给带80的宽度尺寸。
即,如图13所示,能够在配置于支撑位置的一对带支撑部99上配置供给带80,但是当一对带支撑部99配置于退避位置时,一对带支撑部99之间的间隔变得大于供给带80的宽度尺寸,由此供给带80从一对带支撑部99向下方落下。
即,一对框体97配置于支撑位置的状态下的一对带支撑部99的上表面被设为在主输送路61的大致正后方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第一输送路62,一对框体97的后端部被设为将供给带80向后侧输送部44插入的带插入位置P2。
另外,在一对带支撑部99之间,如图13所示,即使在输送路构成体93经由基座92而被按压部件96向上方按压,从而一对框体97配置于支撑位置及退避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的情况下,第三链轮49的齿49A也从上方进入。
因此,当从带插入位置P2向一对带支撑部99上插入供给带80时,通过被按压部件96向上方按压的一对带支撑部99而相对于第三链轮49从下方对供给带80施力,使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与第三链轮49的齿49A嵌合。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后侧驱动马达50而使第三链轮49转动,从而能够如图3及图7所示那样将供给带80从第一输送路62向主输送路61输送,使供给带80到达第二链轮47的位置。
另外,能够通过在主输送路61中的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中检测到供给带80,而视为供给带80到达前侧输送部42的第二链轮47并开始进行输送,后侧驱动马达50停止。另外,在第三链轮的旋转轴设有向供给带80的输送方向旋转而不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在后侧驱动马达50停止的情况下,伴随着基于第二链轮47的旋转的带的输送,第一链轮旋转。
另外,如图13所示,在第三链轮49的两侧设有限制第三链轮49过度地进入一对带支撑部99之间的一对限制部件51,一对限制部件51通过与输送路构成体93接触而限制第三链轮49过度地进入一对带支撑部99之间。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一对支撑体98分别形成为呈剖面T字状的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态,一对支撑体98的下端部以沿上下方向贯通在一对框体97中向内侧突出的下侧的突出端部的状态固定于基座92的基座主体95上。由此,框体97的下侧的突出端部从左右方向外侧与各支撑体98的下端部抵接,从而各框体97以不会向比支撑位置靠内侧位移的方式被定位,框体97的下侧的突出端部从左右方向内侧与各支撑体98的下端部抵接,从而各框体97以不会向比退避位置靠外侧位移的方式被定位。
另外,一对支撑体98在一对框体97内从框体97的前端部设置至后端部,一对支撑体98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小于供给带80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
另外,如图7~图9所示,一对支撑体98的上表面配置于从单元收容部91的前壁上端向后方突出的檐部100的后方,与在檐部100的上表面中从主输送路61的后端部向斜下方倾斜地设置的倾斜面101一起构成第二输送路63。
即,第二输送路63以在从主输送路61的后端部稍微向斜下后方延伸之后在比第一输送路62稍靠下侧的位置与第一输送路62成为大致平行的方式与主输送路61的后端部连续设置。
即,经由第一输送路62被输送至主输送路61的第二链轮47的供给带80通过如图13的(C)所示地一对框体97从支撑位置向退避位置位移,基于一对带支撑部99的从下方的支撑消失,而由于供给带80的自重向下方落下,从而配置于第二输送路63。
并且,在该状态下,当通过第二链轮47对供给带80进行输送时,供给带80从卷盘R经由第二输送路63而向主输送路61输送。
另外,也可以在卷盘R与第二链轮47之间对供给带80略微施加有张力,通过一对框体97从支撑位置向退避位置位移,而供给带80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迅速地移动。
另外,在后侧输送部44内的主输送路61上配置有检测有无供给带80的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但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的结构与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中检测出供给带80的终端,且在元件吸附位置P1处产生了基于安装头31的预定次数的吸附错误(检测出没有元件)的情况下,判定为供给带80的元件用尽。另外,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替代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而在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中检测出供给带80的终端并在产生了基于安装头31的预定次数的吸附错误的情况下判定为供给带80的元件用尽。
另外,装载单元90具有:施力部件102,使一对框体97相互靠拢而朝着支撑位置对一对框体97进行施力;及路径切换装置(“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的一例)103,克服施力部件102而使一对框体97从支撑位置位移至退避位置。
如图12所示,施力部件102被设为在一对框体97的后端部使一对框体97相互靠拢而朝着支撑位置对该一对框体97进行施力的拉伸螺旋弹簧,在施力部件102为自然状态的情况下,一对框体97被相互靠拢而向支撑位置施力,通过克服施力部件102地使一对框体97向外侧位移,而一对框体97配置于退避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10~图12所示,路径切换装置103构成为具备:大致圆柱状的按压部105,从前方进入一对框体97之间;在前后上较长的板状的气缸部107,从下方支撑按压部105;及按压驱动部108,使气缸部107沿前后方向位移。
按压驱动部108例如由通过切换通电与非通电而进行驱动的电磁马达构成,经由气缸部107使按压部105沿前后方向位移。
另一方面,在一对框体97的前端下端部设有一对被按压部106,通过路径切换装置103的按压部105从前方进入,而该一对被按压部106与按压部105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如图11及图12所示,一对被按压部106呈以朝着内侧伸出的方式直线地倾斜的形态,以使得各自越是从前方靠近后方越彼此接近,按压部105能够进入至一对被按压部106中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的最终位置。
如图11及图12的(A)所示,在一对框体97被配置于支撑位置的状态下,一对被按压部106的前端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隔被设定为稍小于按压部105的外径的尺寸。并且,当按压部105被按压驱动部108向前方推出时,按压部105一边与一对被按压部106滑动一边进入一对被按压部106之间,由此如图11及图12的(B)、(C)所示,一对框体97彼此向外侧位移,通过按压部105到达最终位置而一对框体97被配置在退避位置。
另外,反之,当使气缸部107向前方移动而使按压部105向初始位置返回时,一对框体97通过施力部件102而彼此靠拢从而向内侧位移,如图11的(D)所示,配置在支撑位置。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路径切换装置103中的按压驱动部108使按压部105在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前后移动,由此使一对框体97在支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位移,能够将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切换。
接下来,参照图14来对表面安装机10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利用控制部110对表面安装机10整体进行统一控制,控制部110通过由CPU等构成的运算处理部111、存储部112等构成。
存储部112由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在存储部112中存储有运算处理部111执行的各种程序和各种数据等。具体来说,作为安装程序,存储有对元件安装装置20、输送机12、元件供给部13进行控制而安装电子元件E的安装程序、对供料器40中的各驱动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等。
运算处理部111按照存储在存储部112中的各种程序来控制表面安装机10。例如,跟赵安装程序驱动输送机12、元件安装装置20,并且对安装于元件供给部13的各供料器40进行控制,来向印刷基板P安装电子元件E。
另外,在运算处理部111中分别取得从基板识别相机20A及元件识别相机15输出的摄像信号,基于摄像信号分别进行元件图像的解析及基板图像的解析。
此外,运算处理部111基于存储于存储部112中的各种驱动马达用的控制程序,向设于供料器40的供料器控制部40A输出指令,供料器控制部40A通过控制前侧输送部42的前侧驱动马达48及后侧输送部44的后侧驱动马达50,而进行向供料器40设置供给带80的装载处理。
以下,对供料器40中的装载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对向供料器40新设置供给带80的情况下的装载处理进行说明。
在新设置供给带80的情况下的装载处理中,首先,作业者从后侧输送部44的带插入位置P2向装载单元90中的一对带支撑部99上插入供给带80。
于是,供给带80向上方按压带插入传感器45的被按压突起79,一对检测部77之间的光被杆76的前端遮挡,由此带插入传感器45成为接通状态,检测出在后侧输送部44内插入有供给带80。此时,在主输送路61中未配置供给带80,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及第一带插入传感器75为断开状态。另外,供给带80通过被按压部件96向上方按压的一对带支撑部99相对于第三链轮49施力,并且进入第三链轮49与一对带支撑部99之间,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与第三链轮49的齿49A嵌合。
因此,开始装载处理的初始状态是,带插入检测传感器45为接通状态(供给带的插入结束),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及第一带插入传感器75为断开状态。
接下来,供料器控制部40A使后侧驱动马达50驱动,使第三链轮49转动,由此从第一输送路62向主输送路61输送供给带80。并且,供给带80将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的被按压突起79向下方按压,一对检测部77之间的光被杆76的前端遮挡,由此使第二带检测传感器成为接通状态,检测出供给带80进入了主输送路61。
当供给带80进一步像这样被第三链轮49输送时,在供给带80到达了第二链轮47时,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与第二链轮47的齿47A嵌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链轮47在进给孔84与齿47A嵌合之前通过前侧驱动马达48的驱动而开始旋转,旋转的第二链轮47的齿47与输送中的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嵌合。然而,第二链轮47的旋转可以与第三链轮的旋转同时开始,也可以通过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的检测而开始旋转。
并且,当供给带80继续被第二链轮47及第三链轮49输送而到达了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的位置时,通过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检测供给带80的前端,通过供料器控制部40A的控制使后侧驱动马达50停止,基于第三链轮49的供给带80的输送停止。另外,供给带80的输送由第二链轮47继续进行。
并且,供料器控制部40A在基于第二链轮47的供给带80的输送开始后,例如在预定时间的期间使前侧驱动马达48驱动,由此,首先使露出单元70的插入刀71进入供给带80的载带81与盖带82之间,在供给带80通过露出单元70的期间使电子元件E露出。然后,如图1及图7所示,第一链轮46的齿46A与供给带80的进给孔84嵌合,供给带80的前端配置在到达了供料器主体41的前端附近的装载结束位置。供给带80的装载结束位置优选的是供给带80的前端附近的收纳供电子元件E的元件收容部83停止在元件吸附位置P1的位置。此外,供给带80的装载结束位置优选的是在供给带80的前端的元件收容部83中收纳的电子元件E停止于元件吸附位置P1的位置。
然而,如上述那样,在供给带80的前端通过了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之后,供给带80的输送由第一链轮46及第二链轮47进行,因此基于第三链轮49的供给带80的输送停止。
然而,当作为在先的供给带的先行带80A配置在第一输送路62内时,先行带80A之后设置的后续的供给带即后续带80B无法设置。
因此,虽然能够通过进行通过手动将先行带80A的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的路径变更作业,从而将后续带80B设置于第一输送路62,但设置后续带80B的作业者需要为了进行路径变更作业而等待直至先行带80A的装载结束为止。这是为了避免如下的情况:当在装载动作中作业者与先行带80A接触或者拿持先行带80A等时,拉动先行带80A等而对先行带80A施加多余的力,有可能对装载动作造成不良影响。当等待直至装载结束为止时,在向元件供给部13设置多个供料器40时,作业者需要确认各供料器40的作业状态等,路径变更作业变得繁琐。另外,装载动作中,当先行带80A与第二链轮47嵌合之前将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时,先行带80A的输送停止,因此一定需要在将先行带80A与第二链轮47嵌合之后进行路径的变更。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装载处理中,在判断为供给带80配置于与第二链轮47嵌合的位置的情况下,不通过作业者而是自动地进行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另外,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在装载处理中执行,供给带80配置在作为供料器主体41的前端的装载结束位置,可以在供给带80的输送停止之后执行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也可以在供给带80的输送中途执行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
以下,参照图18所示的流程图来对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进行说明。
在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中,首先,供料器控制部40通过带插入传感器45、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及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全部成为接通状态而确认供给带80从第一输送路62配置至主输送路61的供料器主体41的前端(S11),在三个传感器45、74、75没有全部成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S11:否),重复S11直至三个传感器45、74、75全部成为接通状态为止。
另一方面,在供给带80的前端超过第二链轮47及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而三个传感器45、74、75全部成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S11:是),供料器控制部40A使装载单元90中的路径切换装置103的按压驱动部108驱动。
于是,通过气缸部107而按压部105从初始位置向后方位移,按压部105一边与一对被按压部106滑动,一边进入一对被按压部106之间,由此如图11及图12的(B)所示,一对框体97彼此向外侧位移(S12)。
并且,当按压部105到达了最终位置时,如图11及图13的(C)所示,一对框体97的一对带支撑部99到达退避位置而失去了来自供给带80的下方的支撑,供给带80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落下,由此将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变更为第二输送路63(S13)。
接下来,供料器控制部40确认是否伴随着供给带80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落下而变更输送路径,带插入传感器45从接通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S14)。在带插入传感器45保持接通状态的情况下(S14:否),带插入传感器45继续监视直至成为断开状态为止。
另一方面,当通过供给带80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落下,而带插入传感器45成为了断开状态时(S14:否),供料器控制部40拉回按压驱动部108,使气缸部107从最终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由此,如图11及图13的(D)所示,一对框体97的一对带支撑部99被施力部件102向支撑位置拉回(S15)。另外,当带插入传感器45成为断开状态时(S14:是),在后侧输送部44的操作面板43中的显示部43A例如点亮显示表示供给(supply)的“SP”的文字,来报告能够供给供给带80(S16)。另外,供给带80的能够供给显示可以不在供料器40的操作面板43上而是在设于表面安装机10的主体的监视器等报告能够供给的内容,也可以与操作面板43的显示一起在主体的监视器上显示能够供给的内容。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能够通过检测出插入有带的带插入传感器45从接通状态成为断开状态,而使一对带支撑部99从退避位置向支撑位置位移从而能够向第一输送路62供给供给带80。另外,与此同时,能够在操作面板43的显示部43A上显示能够供给供给带80。
由此,如图5及图9所示,能够将后续带80B从带插入位置P2设置到装载单元90的第一输送路62中。
即,在能够通过前侧输送部42中的第一链轮46及第二链轮47输送供给带80之后,作业者不进行作业,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因此能够废除作业者等待装载结束来变更供给带80的路径这样的作业,并且由于第一输送路62空闲,能够向带插入位置P2设置新的供给带8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向作业者通知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被变更而能够插入新的供给带80,在供给带80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落下而变更了输送路径时,使操作面板43的显示部43A点亮显示能够供给供给带80,因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对供给带80的供给时刻进行确认。
即,作业者能够在合适的时刻设置供给带80,因此能够实现带的更换作业的高效化并减轻作业者的作业负担。
另外,在停止前侧输送部42中的前侧驱动马达48并停止供给带80的输送之后进行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从而将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以供给带80正在被输送为起因而使供给带80无法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另一方面,在供给带80的输送中,在通过进行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而将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提高供给带80的张力来容易将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
并且,当在第二带检测传感器74中检测到供给带80的终端之后,并在元件吸附位置P1出产生了基于安装头31的预定次数的吸附错误时,判定为先行带80A的元件用尽,排出先行带80A,并且开始通过第三链轮49输送后续带80B。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装载单元90中设有使一对框体97彼此靠拢地向支撑位置施力的施力部件102及克服施力部件102而使一对框体97从支撑位置位移至退避位置的路径切换装置103,仅利用路径切换装置103中的按压部105进入一对框体97的一对被按压部106之间,无需伴随有作业者的作业就能够使一对框体97的一对带支撑部99在支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沿左右方向位移,并通过供给带80的自重将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切换。即,与例如以往那样作业者抬起供给带的中途来变更供给带的输送路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带的更换作业的高效化并且减轻作业者的作业负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仅通过使一对带支撑部99向左右方向略微位移,就能够将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切换,因此与例如使支撑供给带的整个下表面的带支撑部沿宽度方向位移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带支撑部99沿左右方向位移的位移量,能够紧凑地构成供料器4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施力部件102对一对框体97向支撑位置施力,能够使一对带支撑部99自动地从退避位置向支撑位置返回,所以与例如通过手动使一对带支撑部从退避位置向支撑位置返回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轻供给带80的更换作业中的作业者的作业负担。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参照图19来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变更了实施方式1的供料器40中的后侧输送部44,对于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是重复的,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同一附图标记。
如图19的(B)、(C)所示,实施方式2将从上方按压第一输送路62中的供给带80的带按压部210设于第三链轮49的侧方。
带按压部210基于存储于存储部112中的控制程序而被控制,在一对框体97从支撑位置向退避位置位移,在失去了一对带支撑部99对供给带80的来自下方的支撑时,如图19的(B)、(C)所示,带按压部210从上方按压供给带80,由此强制性地使第一输送路62中的供给带80向第二输送路63落下。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失去了一对带支撑部99对供给带80的支撑时,带按压部210从上方按压供给带80,因此能够防止例如供给带与一对框体、第三链轮卡挂等而供给带80未从第一输送路62向第二输送路63变更。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参照图20来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3变更了实施方式1的装载单元90,对于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是重复的,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同一附图标记。
如图20所示,实施方式3的装载单元390中的一对框体97由沿供给带80的输送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轴部(“转动轴”的一例)310支撑为分别能够转动。一对轴部310在比一对框体97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稍靠下方的位置沿左右排列地设置,一对框体97以上述轴部310为支点而一对带支撑部99向彼此分离的方向转动。
另外,一对框体97能够在图20的(A)所示的支撑位置与图20的(B)所示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转动位移,一对框体97被例如组装于轴部310的未图示的螺旋弹簧等从退避位置朝着支撑位置施力。
另外,在一对框体97中的一个框体97的内侧面97A设有向另一个框体97突出的支撑板311,该支撑板311在一对框体97中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配置于一对框体97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
即,一对框体97的上侧的突出端部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被设为一对带支撑部99从而构成第一输送路62,设于一个框体97的支撑板311构成从下方支撑从第一输送路62落下的供给带80的第二输送路63。
另一方面,路径切换装置303构成为具备从下方按压一对框体97中的下侧的突出端部的按压部305、支撑按压部305的气缸部307及使气缸部307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按压驱动部308,在装载处理中的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中,在供给带80的前端超过第二链轮47及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而三个传感器45、74、75全部成为接通状态时,供料器控制部40A使装载单元390中的路径切换装置303的按压驱动部308驱动。并且,当按压驱动部308驱动时,如图20的(B)所示,经由气缸部307而使按压部305向上方移动,按压部305按压一对框体97的下侧的突出端部,由此一对框体97转动,一对带支撑部99从支撑位置位移至退避位置。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仅通过按压驱动部308按压一对框体97中的下侧的突出端部来使带支撑部99向退避位置转动,作业者不进行路径变更作业就能够易于自动地使供给带80的供给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向上述第二输送路63变更。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参照图21来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4为省去了实施方式3的装载单元90中的一对框体97中的一个框体97的结构,对于与实施方式3共通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是重复的,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而使用同一附图标记。
如图21所示,实施方式4的装载单元490中的框体97仅由设有支撑板311的单独框体497构成,仅利用单独框体497中的上侧的带支撑部99来支撑供给带80,从而构成第一输送路62。
并且,在装载处理中的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中,与实施方式3相同地在供给带80的前端超过第二链轮47及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而三个传感器45、74、75全部成为接通状态时,供料器控制部40A使路径切换装置303的按压驱动部308驱动,如图21的(B)所示,按压部305按压单独框体497的下侧的突出端部,由此使带支撑部99从支撑位置位移至退避位置。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仅使单独框体497转动就能够使带支撑部99从支撑位置位移至退避位置,而将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从第一输送路62切换为第二输送路63,所以能够减少带支撑部99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移量,能够抑制供料器40大型化。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载及附图而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包括如下的各种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前侧输送部42设有第一链轮46与第二链轮47这两个链轮。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前侧输送部设有一个链轮。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当在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检测出供给带80的终端,并且产生了基于安装头31的预定次数的吸附错误时,判定为供给带80的元件用尽。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在第一带检测传感器中检测出供给带的终端来判定供给带的元件用尽。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判定为供给带80的元件用尽时,通过第三链轮49来开始进行供给带80的输送。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后侧输送部内设有在开始基于第三链轮的供给带80的输送之后用于暂时停止供给带的输送的限位器,在通过第一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了先行带的终端时,解除限位器而输送供给带。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供料器40由供料器控制部40A控制。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表面安装机10的控制部110直接控制供料器40。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将带插入传感器45从接通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而在操作面板43的显示部43A上显示能够供给供给带80。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未设置带插入传感器的情况等使按压驱动部驱动之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在操作面板的显示部上显示能够供给供给带。此外,也可以是在未设有带插入传感器的情况等使按压驱动部驱动之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停止按压驱动部的驱动而将带支撑部设为能够支撑带的状态,由此表示能够供给供给带。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供给带80的前端超过第二链轮47及第一带检测传感器75时,变更供给带80的输送路径。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判断是否基于第一链轮的供给带的最终定位结束、即供给带80的装载结束且供给带80已停止等,来进行路径变更或者能够插入供给带的报告。
附图标记说明
10、表面安装机;11、基台;12、输送机(“输送装置”的一例);20、元件安装装置;40、供料器(“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42、前侧输送部(“第一输送单元”的一例);44、后侧输送部(“第二输送单元”的一例);46、第一链轮(“驱动机构”的一例);47、第二链轮(“驱动机构”的一例);49、第三链轮;61、主输送路;62、第一输送路;63、第二输送路;75、第一带检测传感器(“检测部”的一例);80、供给带;80A、先行带(“供给带”的一例);80B、后续带(“供给带”的一例);90、装载单元;99、带支撑部;102、施力部件;103、路径切换装置(“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的一例);108、按压驱动部;310、轴部(“转动轴”的一例);E、电子元件(“元件”的一例);P、印刷基板(“基板”的一例);P1、元件吸附位置;P2、带插入位置;PT、元件安装位置。

Claims (10)

1.一种元件供给装置,使用收容元件的供给带来供给所述元件,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具备:
主输送路,用于向所述元件被吸附的元件吸附位置输送所述供给带;
第一输送路,用于将所述供给带从插入所述供给带的带插入位置输送至所述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部;
第二输送路,以与所述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部相连设置的方式在所述供给带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并排地设置;
第一输送单元,设于所述主输送路,将所述供给带输送至所述元件吸附位置;
第二输送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路,将所述供给带从所述带插入位置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及
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在所述供给带由所述第二输送单元至少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以后,使所述供给带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向所述第二输送路变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具有:输送机构及配置于比所述输送机构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处并检测有无所述供给带的检测部,
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有所述供给带以后,所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将所述供给带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向所述第二输送路变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输送机构在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中设有多个,且在比所述多个输送机构中的上游侧的输送机构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处设有所述检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在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对所述供给带的输送开始之后停止,
所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停止之后,使所述供给带自动地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向所述第二输送路变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输送路配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路的下方,
所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具有带支撑部,所述带支撑部被设为能够在在所述第一输送路中从下方支撑所述供给带的支撑位置与从所述第一输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位移,
通过所述带支撑部从所述支撑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位移,所述供给带自动地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向所述第二输送路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带支撑部以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有一对,以在所述支撑位置从下方支撑所述供给带的宽度方向两侧缘部,
所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具有按压驱动部,所述按压驱动部以使一对所述带支撑部之间的宽度间隔大于所述供给带的宽度尺寸的方式按压一对所述带支撑部而使一对所述带支撑部向所述退避位置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在一对所述带支撑部之间设有对一对所述带支撑部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支撑位置施力的施力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带支撑部通过以沿所述供给带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轴心转动而能够在所述支撑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之间位移,
所述带路径自动变更单元具有按压驱动部,所述按压驱动部通过按压所述带支撑部而使所述带支撑部转动,来使所述带支撑部从所述支撑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位移。
9.一种表面安装机,具备:
基台;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
输送装置,将基板输送至设于所述基台的元件安装位置;及
元件安装装置,向配置于所述元件安装位置的所述基板安装从所述元件吸附位置供给的所述元件。
10.一种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供给方法,使用收容元件的供给带来供给所述元件,
所述元件供给装置具备:
主输送路,用于向供给所述元件的元件吸附位置输送所述供给带;
第一输送路,用于将所述供给带从插入所述供给带的带插入位置输送至所述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部;
第二输送路,以与所述主输送路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部相连设置的方式在所述供给带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并排地设置;
第一输送单元,设于所述主输送路,将所述供给带输送至所述元件吸附位置;及
第二输送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路,将所述供给带从所述带插入位置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
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供给方法中,在所述供给带由所述第二输送单元至少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以后,进行使所述供给带的输送路径自动地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向所述第二输送路变更的带路径自动变更处理。
CN201680090100.5A 2016-11-10 2016-11-10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供给方法 Active CN109863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3338 WO2018087857A1 (ja) 2016-11-10 2016-11-10 部品供給装置、表面実装機、及び部品供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838A true CN109863838A (zh) 2019-06-07
CN109863838B CN109863838B (zh) 2020-12-04

Family

ID=62110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100.5A Active CN109863838B (zh) 2016-11-10 2016-11-10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供给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4638B2 (zh)
JP (1) JP6714721B2 (zh)
KR (1) KR102188295B1 (zh)
CN (1) CN109863838B (zh)
DE (1) DE112016007425T5 (zh)
WO (1) WO20180878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2988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種配置の最適化方法および部品種配置の最適化装置
DE112021005511T5 (de) * 2020-10-22 2023-08-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Komponentenzuführvorrichtung
WO2022085769A1 (ja) * 2020-10-22 2022-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181A (zh) * 2009-01-19 2010-07-21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电子组件供给器及具有该电子组件供给器的芯片安装器
CN104170540A (zh) * 2012-03-13 2014-11-2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管理系统
CN104412731A (zh) * 2012-06-29 2015-03-1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供料器及供料器控制方法以及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WO2016038669A1 (ja) * 2014-09-09 2016-03-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ー、部品実装機
WO2016088224A1 (ja) * 2014-12-03 2016-06-0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4319B2 (ja) * 1991-01-22 1995-12-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チップ形電子部品の供給装置
JP3994809B2 (ja) * 2002-07-09 2007-10-2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子回路部品の打ち抜き装置及びその供給リール交換方法
JP5357743B2 (ja) * 2009-12-26 2013-12-0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供給装置
JP6114509B2 (ja) * 2012-06-28 2017-04-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JP5985275B2 (ja) 2012-06-29 2016-09-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制御方法及び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5903664B2 (ja) * 2012-07-27 2016-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テープ送り方法
KR102003870B1 (ko) * 2012-08-06 2019-07-25 한화정밀기계 주식회사 부품실장기용 캐리어 테이프 공급장치
JP5895221B2 (ja) * 2013-07-31 2016-03-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4349657B (zh) * 2013-07-31 2019-02-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JP5919481B2 (ja) * 2013-11-28 2016-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US10015919B2 (en) * 2016-02-26 2018-07-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181A (zh) * 2009-01-19 2010-07-21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电子组件供给器及具有该电子组件供给器的芯片安装器
CN104170540A (zh) * 2012-03-13 2014-11-2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管理系统
CN104412731A (zh) * 2012-06-29 2015-03-1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供料器及供料器控制方法以及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WO2016038669A1 (ja) * 2014-09-09 2016-03-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ー、部品実装機
WO2016088224A1 (ja) * 2014-12-03 2016-06-0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54107A (ko) 2019-05-21
US11064638B2 (en) 2021-07-13
CN109863838B (zh) 2020-12-04
KR102188295B1 (ko) 2020-12-08
WO2018087857A1 (ja) 2018-05-17
JP6714721B2 (ja) 2020-06-24
US20190364704A1 (en) 2019-11-28
JPWO2018087857A1 (ja) 2019-06-24
DE112016007425T5 (de) 2019-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3838A (zh)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供给方法
JP5382597B2 (ja) 製本システム
US9522801B2 (en) Tape feeder and tape feeding method
CN204104292U (zh) 卷轴保持件及元件安装装置
US9821975B2 (en) Tape feeder and tape setting method
US20130278664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WO2007017923A1 (ja) 紙葉類収納繰出装置
US9723770B2 (en) Tape feeder
CN103369944B (zh) 设置载体带的方法、带盒、安装装置和制造基板的方法
CN107710903B (zh) 供料器
CN105981489B (zh) 拼接装置及拼接方法
CN107182197A (zh) 载带的部件检测装置以及部件供给装置
CN104924778B (zh) 输送器
US7954809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6193169A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KR101508928B1 (ko) 라벨 피더
JP2009161207A (ja) テープ結束装置
JP4232653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5245090B2 (ja) 糊付け装置
JP2011116461A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2021125626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JP2007106128A (ja) 版挿入装置
CN218641288U (zh) 一种自动贴签机
CN104080965B (zh) 缝制机
JP6759423B2 (ja) 部品実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