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3307B - 涡旋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壳体 - Google Patents

涡旋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3307B
CN109863307B CN201680090311.9A CN201680090311A CN109863307B CN 109863307 B CN109863307 B CN 109863307B CN 201680090311 A CN201680090311 A CN 201680090311A CN 109863307 B CN109863307 B CN 109863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oll
wall surface
housing
scroll compress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03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3307A (zh
Inventor
髙井哲仁
松井友寿
小山修平
石园文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63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3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10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04C18/0253Details concerning the base
    • F04C18/0261Details of the ports, e.g. location, number, geome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20Manufacture essentially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 F04C2230/23Manufacture essentially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by permanently joining parts together
    • F04C2230/231Manufacture essentially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by permanently joining parts together by we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30Casings or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6Pipes for fluids; Fitting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将摆动涡旋件保持为能够滑动的框架、与所述摆动涡旋件一起形成圧缩室的固定涡旋件、以及收纳所述框架和固定涡旋件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1内壁面、和从所述第1内壁面突出并对所述固定涡旋件进行定位的第1突出部,所述固定涡旋件固定于所述第1内壁面。

Description

涡旋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缩机中的固定涡旋件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涡旋式压缩机在固定于壳体内部的框架支承有摆动涡旋件,并且与该摆动涡旋件对置地设置有固定涡旋件。在摆动涡旋件安装有曲轴,通过使该曲轴旋转,摆动涡旋件相对于固定涡旋件进行摆动运动,由此在由摆动涡旋件和固定涡旋件形成的圧缩室压缩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814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涡旋式压缩机中,框架的周壁沿固定涡旋件的方向延伸,在其周壁的末端将固定涡旋件通过螺栓等来予以固定。由于在固定涡旋件与摆动涡旋件之间形成有压缩制冷剂的圧缩室,因此固定涡旋件相对于摆动涡旋件的位置精度很重要,而在现有技术中能够通过将固定涡旋件固定于框架的周壁的末端来确保其位置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在框架形成用于对固定涡旋件进行固定的周壁,就能够将固定涡旋件高位置精度地配置于壳体内的涡旋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壳体。
本发明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将摆动涡旋件保持为能够滑动的框架、与上述摆动涡旋件一起形成圧缩室的固定涡旋件、以及收纳上述框架和上述固定涡旋件的壳体,上述壳体具有第1内壁面、从上述第1内壁面突出并对上述固定涡旋件进行定位的第1突出部、第2内壁面、和从上述第2内壁面突出并对上述框架进行定位的第2突出部,上述固定涡旋件固定于上述第1内壁面,上述框架固定于上述第2内壁面。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上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并使制冷剂循环,其中,上述制冷剂包含R32。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上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并使制冷剂循环,其中,上述制冷剂包含HFO制冷剂。
本发明所涉及的壳体,收纳将摆动涡旋件保持为能够摆动的框架、和与上述摆动涡旋件一起形成圧缩室的固定涡旋件,其中,上述壳体具备:第1内壁面,固定上述固定涡旋件;第1突出部,从上述第1内壁面突出,并对上述固定涡旋件进行定位;第2内壁面,固定上述框架;以及第2突出部,从上述第2内壁面突出并对上述框架进行定位。
根据本发明,无需在框架形成用于对固定涡旋件进行固定的周壁,就能够将固定涡旋件高位置精度地配置于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向简略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主框架、摆动涡旋件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点划线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双点划线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主框架的图。
图6是用于对主壳体的一个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双点划线区域的放大图。
图9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主壳体的一个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双点划线区域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或简化其说明。另外,对于在各附图中记载的结构,其形状、大小以及配置等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该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纵向简略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主框架、摆动涡旋件等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点划线区域的放大图。此外,图1的压缩机是以曲轴的中心轴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状态使用的所谓的立式的涡旋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壳体1、主框架2、压缩机构部3、驱动机构部4、副框架5、曲轴6、衬套7以及供电部8。以下,以主框架2为基准,将设置有压缩机构部3的一侧(上侧)定向为一端侧U,将设置有驱动机构部4的一侧(下侧)定向为另一端侧L进行说明。
壳体1是由金属等导电性部件组成的两端被封闭的筒状的框体,具备:主壳体11、上壳体12以及下壳体13。主壳体11呈圆筒状,在其侧壁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有吸入管14。吸入管14是将制冷剂导入壳体1内的管,并与主壳体11内连通。上壳体12是呈大致半球状的第1壳体,其侧壁的一部分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主壳体11的上端部,并覆盖主壳体11的上侧的开口。在上壳体12的上部,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有排出管15。排出管15是将制冷剂排出至壳体1外的管,并与主壳体11的内部空间连通。下壳体13是呈大致半球状的第2壳体,其侧壁的一部分通过焊接等方式经由连结壳体16连接在主壳体11的下端部,并覆盖主壳体11的下侧的开口。此外,壳体1由具备多个螺纹孔的固定台17支承。在固定台17形成有多个螺纹孔,通过将螺钉拧入这些螺纹孔,能够将涡旋式压缩机固定于室外机的框体等其他部件。
主框架2是形成有空腔的中空的金属制的框架,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主框架2具备:主体部21、主轴承部22以及回油管23。主体部21固定于主壳体11的一端侧U的内壁面,在其中央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收纳空间211。收纳空间211形成为一端侧U被开口并且随着朝向另一端侧L而空间变窄的台阶状。在主体部21的一端侧U以包围收纳空间211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平坦面212。在平坦面212配置有由阀门钢等钢板系材料组成的环状的止推板2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推板24作为推力轴承发挥功能。另外,在平坦面212的外端侧的不与止推板24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吸入口213。吸入口213是贯通主体部21的上下方向即贯通上壳体12侧和下壳体13侧的空间。吸入口213不限于一个,也可以形成有多个。
在主框架2的比平坦面212靠另一端侧L的台阶部分,形成有十字头收纳部214。在十字头收纳部214形成有第1十字头槽215。第1十字头槽215形成为外端侧的一部分切削平坦面212的内端侧。因此,从一端侧U观察主框架2时,第1十字头槽215的一部分与止推板24重叠。第1十字头槽215以一对第1十字头槽215对置的方式形成。主轴承部22连续形成于主体部21的另一端侧L,在其内部形成有轴孔221。轴孔221沿主轴承部22的上下方向贯通,其一端侧U与收纳空间211连通。回油管23是用于将积存于收纳空间211的润滑油返回下壳体13的内侧的油槽的管,并插入固定于沿内外贯通主框架2而形成的排油孔。
润滑油例如是包含酯系合成油的冷冻机油。润滑油贮存于壳体1的下部即下壳体13,由后述的油泵52吸入,并在曲轴6内的通油路63通过,而改善压缩机构部3等的机械地接触的零件之间的磨损降低、滑动部的温度调节以及密封性。作为润滑油,优选润滑特性、电绝缘性、稳定性、制冷剂溶解性以及低温流动性等优异并且具有适度的粘度的油。
压缩机构部3是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压缩机构部3是具备固定涡旋件31和摆动涡旋件32的涡旋式压缩机构。固定涡旋件31由铸铁等金属构成,具备第1基板311和第1涡卷体312。第1基板311呈圆盘状,在其中央沿上下方向贯通形成有排出口313。第1涡卷体312从第1基板311的另一端侧L的面突出并形成涡旋状的壁,其末端向另一端侧L突出。摆动涡旋件32由铝等金属组成,具备:第2基板321、第2涡卷体322、筒状部323以及第2十字头槽324。第2基板321呈圆盘状,该圆盘状具备:形成了第1涡卷体312的一面、外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成为滑动面3211的另一面、以及位于径向的最外部并连接一面和另一面的侧面3212,该滑动面3211能够在止推板24滑动地被主框架2支持(支承)。第2涡卷体322从第2基板321的一面突出并形成涡旋状的壁,其末端向一端侧U突出。此外,在固定涡旋件31的第1涡卷体312和摆动涡旋件32的第2涡卷体322的末端部设置有用于抑制制冷剂泄漏的密封部件。筒状部323是从第2基板321的另一面的大致中央向另一端侧L突出而形成的圆筒状的凸台。在筒状部323的内周面,以其中心轴与曲轴6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式设置有将后述的滑块7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摆动轴承即所谓的轴颈轴承。第2十字头槽324是形成于第2基板321的另一面的长圆形状的槽。第2十字头槽324以一对第2十字头槽324对置的方式设置。连接一对第2十字头槽324的线设置为相对于连接一对第1十字头槽215的线垂直。
在主框架2的十字头收纳部214,设置有十字环33。十字环33具备环部331、第1键部332以及第2键部333。环部331为环状。第1键部332在环部331的另一端侧L的面以一对第1键部332对置的方式形成,并收纳于主框架2的一对第1十字头槽215。第2键部333在环部331的一端侧U的面以一对第2键部333对置的方式形成,并收纳于摆动涡旋件32的一对第2十字头槽324。在摆动涡旋件32通过曲轴6的旋转而进行公转旋转时,第1键部332在第1十字头槽215滑动,而第2键部333在第2十字头槽324滑动,由此十字环33防止摆动涡旋件32自转。
通过使上述固定涡旋件31的第1涡卷体312和摆动涡旋件32的第2涡卷体322彼此啮合而形成圧缩室34。圧缩室34由于在半径方向随着从外侧朝向内侧而容积缩小,因此从涡卷体的外端侧导入制冷剂,并使之向中央侧移动,由此逐渐进行压缩。圧缩室34在固定涡旋件31的中央部与排出口313连通。在固定涡旋件31的一端侧U的面,设置有具有排出孔351的消声器35,并且设置有排出阀36,该排出阀36按规定开闭排出孔351,从而防止制冷剂的逆流。
制冷剂例如在组成中由具有碳双键的卤代烃、不具有碳双键的卤代烃、烃、或包含这些的混合物组成。具有碳双键的卤代烃是臭氧层破坏系数为零的HFC制冷剂、氟利昂基低GWP制冷剂。作为低GWP制冷剂,例如有HFO制冷剂,可以例示出化学式由C3H2F4表示的HFO1234yf、HFO1234ze以及HFO1243zf等四氟丙烯。不具有碳双键的卤代烃例示有由CH2F2表示的R32(二氟甲烷)和混合了R41等的制冷剂。作为烃,可以例示出作为自然制冷剂的丙烷、丙烯等。混合物可以例示出在HFO1234yf、HFO1234ze、HFO1243zf等中混合了R32、R41等的混合制冷剂。
驱动机构部4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主框架2的另一端侧L。驱动机构部4具备定子41和转子42。定子41例如是在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成的铁心经由绝缘层卷绕线圈而成的定子,并形成为环状。定子41通过热压配合等方式而固定支承于主壳体11内部。转子42是在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成的铁心的内部内置永磁铁并且在中央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的圆筒状的转子,其配置于定子41的内部空间。
副框架5是金属制的框架,在壳体1内部设置于驱动机构部4的另一端侧L。副框架5通过热压配合或焊接等方式而固定支承于主壳体11的另一端侧L的内周面。副框架5具备副轴承部51和油泵52。副轴承部51是设置于副框架5的中央部上侧的滚珠轴承,在中央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孔。油泵52设置于副框架5的中央部下侧,配置为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壳体1的油槽所贮存的润滑油中。
曲轴6是细长的金属制的棒状部件,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曲轴6具备主轴部61、偏心轴部62以及通油路63。主轴部61是构成曲轴6的主要部分的轴,配置为其中心轴与主壳体11的中心轴一致。主轴部61在其外表面接触固定转子42。偏心轴部62以其中心轴相对于主轴部61的中心轴偏心的方式设置于主轴部61的一端侧U。通油路63是在主轴部61和偏心轴部62的内部沿上下贯通而设置。该曲轴6的主轴部61的一端侧U插入主框架2的主轴承部22内,另一端侧L插入并固定于副框架5的副轴承部51。由此,偏心轴部62配置于筒状部323的筒内,转子42则配置为其外周面与定子41的内周面保持规定的间隙。另外,为了抵消由摆动涡旋件32的摆动引起的不平衡,在主轴部61的一端侧U设置有第1平衡器64,在另一端侧L设置有第2平衡器65。
衬套7由铁等金属组成,是连接摆动涡旋件32和曲轴6的连接部件。衬套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2个零件组成,即具备滑块71和平衡配重72。滑块71是形成有凸缘的筒状的部件,并分别嵌入偏心轴部62和筒状部323。如图2所示,平衡配重72是具备从一端侧U观察到的形状呈大致C状的配重部721的环状的部件,为了抵消摆动涡旋件32的离心力,相对于旋转中心偏心设置。平衡配重72例如通过热压配合等方法嵌合于滑块71的凸缘。
供电部8是给涡旋式压缩机供电的供电部件,形成于壳体1的主壳体11的外周面。供电部8具备护罩81、供电端子82以及配线83。护罩81是带底且开口的护罩部件。供电端子82由金属部件组成,一方设置于护罩81的内部,另一方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配线83的一方与供电端子82连接,另一方与定子41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对壳体1和压缩机构部3的关系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4是图3的双点划线区域的放大图。
如图4所示,壳体1具有:第1内壁面111;第1突出部112,其从第1内壁面111突出,并将固定涡旋件31定位;以及第1定位面113,其在第1突出部112朝向上壳体12侧。即,主壳体11具备随着朝向另一端侧L而内径变大的台阶状部分。而且,固定涡旋件31以由第1定位面113定位的状态通过热压配合等方式固定于第1内壁面111。根据该结构,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主框架2设置用于对固定涡旋件31进行螺纹固定的壁。即,形成为不在摆动涡旋件32的第2基板321的侧面3212与主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夹设主框架2的壁,而是第2基板321的侧面3212与主壳体11的内壁面对置地配置的结构。因此,能够比现有技术扩大设置于主壳体11内的固定涡旋件31的第1基板311与主框架2的推力轴承之间、并供摆动涡旋件32配置的制冷剂导入空间37。另外,由于能够简化主框架2的结构,因此加工性变好,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
通过扩大制冷剂导入空间37,能够获得各种优点。例如,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配置了驱动机构部4的主壳体11内的空间和制冷剂导入空间37的压力变得比制冷剂导入空间37的压力低的所谓的低压壳体结构中,由于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压力,摆动涡旋件32的第2基板321被按压于止推板24,因此产生在滑动部位的推力载荷。因此,通过形成为涡卷体等保持现有设计的状态、增大摆动涡旋件32的第2基板321和止推板24的直径而增大滑动面积的结构,由此能够降低推力载荷。因此,作为具备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并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即使在为了包含R32而使用了施加于推力轴承的负担变大的高压制冷剂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可靠性。
另外,如图3所示,通过使上壳体12的外径比主壳体11的一端侧小,而构成为由上壳体12和第1突出部112的第1定位面113夹持固定涡旋件31的结构。由此,能够在制造时通过上壳体12将固定涡旋件31按压于第1定位面113,从而能够提高固定涡旋件31的定位精度。另外,能够抑制在输送时、涡旋式压缩机的驱动中可能发生的振动等引起的固定涡旋件31的上下方向的错位。此外,若上壳体12的外壁面的至少一部分是与主壳体11的内壁面内接的状态,则主壳体11和上壳体12的由焊接等方式进行的固定强度提高,从而能够抑制固定涡旋件31的上下方向的错位,因此更优选。
此外,主框架2也以由从壳体1的第2内壁面114突出的第2突出部115的第2定位面116定位的状态通过热压配合等方式固定于第2内壁面114。
图5是从上方观察主框架2的图。在主框架2的平坦面212的外端部,形成有向上壳体12方向突出的环状的突壁216。止推板24在突壁216的内侧的平坦面212以覆盖第1十字头槽215的一部分的方式被配置。如图3所示,突壁216的从平坦面212突出的高度h设定得比止推板24的厚度d小,因此能够使摆动涡旋件32与止推板24滑动。此外,通过调整止推板24的厚度d,也能够将一方的涡旋件的基板与另一方的涡旋件的涡卷体的间隔即涡卷末端间隙设定在优选的范围。例如,止推板24的厚度d通常为0.5mm左右,但若使用厚度d为0.6mm左右的止推板,则能够减小涡卷末端间隙,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通过涡卷末端与基板的间隙泄漏到相邻的压缩空间。
此处,在止推板24和突壁216形成有凸部或凹部,凸部和凹部能够抑制止推板24的旋转地进行卡合。这是因为主框架2的平坦面212和止推板24都是环状,由此存在随着摆动涡旋件32的摆动而止推板24相对于平坦面212旋转的情况,通过将凸部卡止于凹部,抑制该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由从突壁216向止推板24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一对突部217构成,凹部由在止推板24的外周部分形成的切口241构成,并设置为将一对突部217分别卡止于切口241的相对置的边。此外,在位于主框架2的一对突部217之间的部分,配置有吸入口213。即,由于在切口241部分配置吸入口213,因此能够使制冷剂不被止推板24遮挡地导入至制冷剂导入空间37。
对涡旋式压缩机的动作进行说明。若向供电部8的供电端子82通电,则在定子41和转子42产生扭矩,随之曲轴6进行旋转。曲轴6的旋转经由偏心轴部62和衬套7传递至摆动涡旋件32。接受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的摆动涡旋件32被十字环33限制自转,并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1进行偏心公转运动。此时,摆动涡旋件32的另一面与止推板24滑动。
随着摆动涡旋件32的摆动运动,从吸入管14吸入到壳体1内部的制冷剂通过主框架2的吸入口213到达制冷剂导入空间37,并导入至由固定涡旋件31和摆动涡旋件32形成的圧缩室34。然后,随着摆动涡旋件32的偏心公转运动,制冷剂边从外周部向中心方向移动边减少体积,从而被压缩。在摆动涡旋件32的偏心公转运转时,摆动涡旋件32由于自身的离心力而与衬套7一起在径向上移动,从而使第2涡卷体322和第1涡卷体312的侧壁面彼此紧贴。被压缩的制冷剂从固定涡旋件31的排出口313到达固定涡旋件31的排出孔351,并克服排出阀36的作用排出至壳体1的外部。
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主壳体11的加工和固定涡旋件31等的配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6是用于对主壳体的一个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此外,图6是将主壳体11的一个壁的截面以容易理解的方式示出的图,与实际的尺寸、厚度不同。
首先,从(a)那样的主壳体11的一端侧U插入切削用的刷子等,将内壁面在厚度方向上切削加工规定的深度,像(b)那样形成由第2内壁面114和第2突出部115形成的阶梯差。主壳体11的厚度例如是4~6mm,突出部的高度即基于切削加工的切削深度例如是0.3mm左右。接下来,在从第2突出部115向上壳体12的方向隔开了规定距离的第2内壁面114,使用切削用的刷子等将内壁面在厚度方向上切削加工规定的深度,由此像(c)那样形成由第1内壁面111和第1突出部112形成的阶梯差。因此,第1内壁面111的内径r1比第2内壁面114的内径r2大。另外,第1突出部112形成于比第2突出部115靠上壳体12的方向,其内壁面形成为兼作第2内壁面114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形成了第1突出部112后形成第2突出部115。
另外,在(b)(c)的切削加工后,在第1突出部112的与第1内壁面111连接的连接部分(第1定位面113的第1内壁面111侧)、和第2突出部115的与第2内壁面114连接的连接部分(第2定位面116的第2内壁面114侧),用菱形插入头等进行外径加工,由此分别形成向下壳体13的方向凹陷的形状的凹处1131、1161。凹处1131、1161是通过切削加工去除容易在上述连接部分产生的曲面的所谓的凹陷。即,若进行切削加工,则第1内壁面111与第1定位面113的连接部分容易形成圆角而不是直角。若在该部分形成圆角,则即使将固定涡旋件31配置于第1突出部112,也会导致浮起而不与第1定位面113接触,因此定位的精度变低。相对于此,通过形成凹处1131,固定涡旋件31与第1定位面113可靠地接触,因此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对于凹处1161也一样,能够提高主框架2的定位精度。此外,通过将凹处1131、1161形成为向下壳体13的方向凹陷的形状,从而与在主壳体的径向形成凹处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主壳体11的壁厚减少,因此能够抑制强度的降低。
接下来,从像上述那样形成的主壳体11的一端侧U插入主框架2。主框架2与第2突出部115的第2定位面116进行面接触,而进行高度方向的定位。在该状态下,通过热压配合、电弧点焊等方式将主框架2固定于第2内壁面114。而且,在将曲轴6插入主框架2的轴孔221之后,将衬套7安装于偏心轴部62,进而配置十字环33、摆动涡旋件32等。
接着,从主壳体11的一端侧U插入固定涡旋件31。固定涡旋件31与第1突出部112的第1定位面113进行面接触,而在高度方向上进行定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进行固定涡旋件31的周向的定位的像现有技术中的螺钉那样的部件,因此直到将固定涡旋件31固定于第1内壁面111为止,固定涡旋件31能够相对于摆动涡旋件32旋转,第1涡卷体312与第2涡卷体322的位置关系发生偏离,存在每个涡旋式压缩机产品发生压缩偏差、压缩不良的可能性。因此,在以第1涡卷体312相对于摆动涡旋件32的第2涡卷体322的位置关系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使固定涡旋件31旋转来调整相位之后,通过热压配合、电弧点焊等方式将固定涡旋件31固定于第1内壁面111。
最后,在从主壳体11的一端侧U插入上壳体12之后,通过焊接、电弧点焊等方式固定主壳体11和上壳体12。此时,通过上壳体12将固定涡旋件31按压于第1定位面113的方式插入,并且维持该状态将固定涡旋件31固定于主壳体11,由此抑制每个涡旋式压缩机的制冷剂导入空间37的高度的偏差,提高位置精度,并且抑制在涡旋式压缩机的驱动时固定涡旋件31在上下方向上偏离。但是,第1突出部112只要至少能够进行固定涡旋件31的制造上的定位即可,因此在将固定涡旋件31向第1内壁面111固定后,固定涡旋件31与第1定位面113接触不是必须的。对于主框架2与第2突出部115的关系也一样。
通过以上那样的制造方法,能够像现有技术那样通过螺钉等将固定涡旋件31与主框架2连接的方法同等地实现主框架2、固定涡旋件31以及摆动涡旋件32的位置精度,并能够扩大制冷剂导入空间37。另外,由于不使用螺钉等,因此能够使制造容易化。
在该实施方式中,具备将摆动涡旋件32保持为能够滑动的主框架2、与摆动涡旋件32一起形成圧缩室34的固定涡旋件31、以及收纳了固定涡旋件31的壳体1,壳体1具有第1内壁面111和第1突出部112,上述第1突出部112从第1内壁面111突出,并定位固定涡旋件31,固定涡旋件31固定于第1内壁面111,因此形成为以下结构,即,位于摆动涡旋件32的径向的最外部的侧面3212与壳体1的内壁面对置,并且主框架2不夹设于第2基板321的侧面3212与主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因此,不在主框架2形成用于对固定涡旋件31进行固定的周壁,就能够将固定涡旋件31配置于壳体1内,并能够扩大供摆动涡旋件32配置的制冷剂导入空间37。由此,例如通过增大摆动涡旋件32的第2基板321和止推板24的直径,从而增大滑动面积,由此能够降低由推力载荷引起的面压力。另外,在主框架2无需设置用于对固定涡旋件31进行固定的壁,因此能够缩短主框架2的加工时间,并且还能够实现轻量化。
壳体1还具有第2内壁面114、和从第2内壁面114突出并定位于主框架2的第2突出部115,主框架2固定于第2内壁面114。因此,固定涡旋件31和主框架2都能够在一系列的制造工序中使用同样的方法固定于壳体1,从而使制造容易化。
第2内壁面114形成于第1突出部112的内壁面。总之,第1突出部112的内壁面兼作第2内壁面114。因此,能够以少的工序形成第1突出部112和第2突出部115。另外,第1内壁面111的内径r1形成为比第2内壁面114的内径r2大,壳体1具备两端被开口的主壳体11、覆盖主壳体11的一端侧的开口的上壳体12、以及覆盖主壳体11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下壳体13,在第1突出部112的上壳体12侧形成有定位固定涡旋件31的第1定位面113,并在第2突出部115的上壳体12侧形成有定位主框架2的第2定位面116。因此能够用同样的方法将固定涡旋件31和主框架2固定于主壳体11,因此能够使装配容易化。
另外,第1定位面113形成于比与主框架2滑动的摆动涡旋件32的滑动面3211靠上壳体12的方向,第2定位面116形成于比滑动面3211靠下壳体13的方向。因此,能够在从一端侧U将主框架2插入固定于主壳体11后,以该姿态向主壳体11依次插入固定摆动涡旋件32、固定涡旋件31,因此能够使装配容易化。
在第1突出部112的与第1内壁面111连接的连接部分、和第2突出部115的与第2内壁面114连接的连接部分,在下壳体的方向上形成有凹处1131、1161。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第1定位面113与固定涡旋件31的接触、和第2定位面116与主框架2的接触,从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上壳体12的外径比主壳体11的一端侧的内径小,上壳体12和第1突出部112夹持固定涡旋件31。因此,能够以使固定涡旋件31与第1定位面113可靠地接触的方式进行按压。另外,能够抑制固定涡旋件31相对于主壳体11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主框架2在与摆动涡旋件32对置的平坦面212具有与滑动面3211进行滑动的止推板24,在主框架2的平坦面212的外端部形成有向上壳体12的方向突出的突壁216,突壁216从平坦面212突出的高度h比止推板24的厚度d小。因此,摆动涡旋件32不与主框架2干涉,能够在止推板24滑动。
另外,在止推板24和突壁216形成有凸部或凹部,凸部和凹部能够抑制止推板的旋转地进行卡合。凸部是从突壁216向止推板24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一对突部217,凹部是形成于止推板的外周部分的切口241,一对突部217设置于切口241。因此,能够抑制止推板24相对于主框架2的平坦面212旋转。另外,在框架的一对突部217之间,向上壳体12的方向和下壳体13的方向贯通而形成有吸入口213。因此,能够抑制吸入口213被止推板24堵塞,从而能够稳定地向制冷剂导入空间37供给制冷剂。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涡旋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并使制冷剂循环,对于制冷剂例如也可以使用包含R32等的高压制冷剂。在使用了包含R32等的高压制冷剂的情况下,施加于推力轴承的负担变大,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增大摆动涡旋件32的第2基板321和止推板24的直径,而能够增大滑动面积,因此能够减轻施加于推力轴承的负担,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
实施方式2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图8是图7的双点划线区域的放大图。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与图1~图6的涡旋式压缩机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主壳体11A形成为具备第1直管部117A、第2直管部118A以及连结部119A的带阶梯的形状。第1直管部117A设置于主壳体11A的一端侧U。第2直管部118A的外径R2比第1直管部117A的外径R1小,并设置于比第1直管部117A靠另一端侧L的位置。连结部119A以外壁面的直径随着从第2直管部118A朝向第1直管部117A扩大的方式变化,并连接第1直管部117A和第2直管部118A。
而且,从图8可知,第2内壁面114A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连结部119A的内壁面。即,对于连结部119A而言,外壁面是外径变化的形状,但内壁具有沿着曲轴6的中心轴的平坦的面。特别是第2内壁面114A以跨在第1直管部117A、第2直管部118A以及连结部119A每一个内壁的方式形成于同一面。第2突出部115A从比其连结部119A靠另一端侧L侧的第2内壁面114A突出,在第2突出部115A的一端侧U形成有第2定位面116A,主壳体11A以在第2突出部115A定位的状态固定于第2内壁面114A。另外,第1内壁面111A形成于第1直管部117A的内壁面。
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主壳体11A的加工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9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主壳体的一个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此外,图9是将主壳体11的一个壁的截面以容易理解的方式示出的图,与实际的尺寸、厚度不同。
首先,从(a)那样的形成为圆筒状的主壳体11A的一端侧U插入冲压机,通过在主壳体11A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如(b)所示形成具备第1直管部117A、第2直管部118A以及连结部119A的带阶梯的形状。接下来,从主壳体11A的一端侧U插入切削用的刷子等,而在厚度方向上切削加工连结部119A和第2直管部118A的一部分的内壁面,形成由第2内壁面114A和第2突出部115A形成的阶梯差。此处,不切削第1直管部117A,由此使切削后的连结部119A和第2直管部118A的内径r3比第1直管部117A的内径r4小。接着,从主壳体11A的一端侧U使用切削用的刷子等将第1直管部117A的内壁面在厚度方向上切削加工规定的深度,由此形成由第1内壁面111A和第1突出部112A形成的阶梯差。而且,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形成了凹处1131A和1161A等之后,依次配置主框架2、固定涡旋件31等。在该制造方法中,用于在内壁面形成两个阶梯差的切削能够在第1直管部117A、第2直管部118A以及连结部119A独立地进行,因此主壳体11A的切削量仅为图6的(c)的虚线所示的范围,从而能够缩短切削的时间。另外,能够将第1内壁面111A处的第1直管部117A部分的厚度和第2内壁面114A处的第2直管部118A部分的厚度设为同等程度,从而能够抑制因切削而主壳体11A的厚度局部变薄。
此外,在制作第2内壁面114A时,也可以将切削部分的内壁面的内径r3与第1直管部117A的内壁面的内径r4大致相同的方式进行切削。即,也可以构成为:将第1直管部117A、第2直管部118A以及连结部119A的各内壁面设为同一面,由此形成第2内壁面114A。通过将这些面设为同一面而阶梯差会消失,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主框架2从主壳体11A的一端侧U的插入。在将连结部119A和第2直管部118A的内壁面切削为与第1直管部117A的内壁面的内径r4大致相同在制造误差上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切削连结部119A和第2直管部118A的内壁面时,通过稍微切削第1直管部117A的内壁面而使它们处于同一面。
在该实施方式中,主壳体11A具备第1直管部117A、外径R2比第1直管部117A的外径R1小的第2直管部118A、以及连结第1直管部117A和第2直管部118A的连结部119A,第2内壁面114A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连结部119A的内壁。因此,通过切削连结部119A的内壁面能够形成第2突出部115A整体或其一部分,与通常的圆筒形状的主壳体11A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切削量,从而使制造容易化。
另外,第1内壁面111A形成于第1直管部117A的内壁,第2内壁面114A形成于第2直管部118A和连结部119A的内壁。因此,通过切削第1直管部117A的一部分的内壁面,能够形成第1突出部112A。通过切削连结部119A和第2直管部118A的一部分的内壁面,能够形成第2突出部115A。因此,能够将为了形成第1突出部112A和第2突出部115A而切削的深度设为同等程度,并能够抑制被切削的第1直管部117A的厚度变得过薄。另外,第2内壁面114A形成为足够的长度,从而能够提高与主框架2的固定强度。此外,第2内壁面114A的内径r3比第1直管部117A的内径r4小,因此呈阶梯状,但该阶梯差很小,并且连结部119A的内壁面的形状形成为锥形,因此从主壳体11A的一端侧U插入主框架2时,不会因为该阶梯差而抑制顺利的插入。因此,能够削减为了形成第2内壁面114A而切削的量,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实施方式3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双点划线区域的放大图。
在实施方式3中,上壳体12B的内径设定得比主壳体11B的一端侧的外径大,固定涡旋件31B以在主壳体11B的一端侧U被定位的状态固定于上壳体12B的内壁面。即,由主壳体11B和上壳体12B形成阶梯差,上壳体12B的内壁面兼作第1内壁面111B,主壳体11B的一端侧U兼作第1突出部112B,主壳体11B的一端侧U的端面兼作第1定位面113B。因此,无需为了形成第1突出部112B而对主壳体11B的内壁面进行切削等,从而能够使制造容易化。此外,固定涡旋件31B能够通过螺纹固定于上壳体12B、通过利用激光等方式点焊于上壳体12B、或通过螺纹固定于主壳体11B的一端侧U的端面等来固定。另外,若考虑到上壳体12B与主壳体11B的焊接,则优选上壳体12B设置为至少一部分与主壳体11B内接。
另外,如图11所示,在固定涡旋件31B的第1基板311B的外端部,形成有向另一端侧L突出的突出壁314B。突出壁314B是用于进行固定涡旋件31B相对于主壳体11B的径向的定位的突片,并配置为其外壁面与主壳体11B的内壁面接触,且通过热压配合来固定。由此,在将固定涡旋件31B配置到第1定位面113B时,能够抑制固定涡旋件31B相对于主壳体11B在径向上偏离。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2B的内径比主壳体11B的一端侧的外径大,第1定位面113B形成于主壳体11B的上壳体12B侧的端部,由此无需为了形成第1突出部112B而对主壳体11B的内壁面进行切削等,从而能够使制造容易化。
实施方式4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4中,将第1突出部112C形成为从第1内壁面111C突出的突起状,并将固定涡旋件31C定位于该第1突出部112C。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1突出部112C。该第1突出部112C除了通过切削形成于第1内壁面111C之外,还能够通过将预先形成的突起状的部件粘接于内壁面等而形成。另外,将第1定位面113C呈锥形地形成于第1突出部112C并且在固定涡旋件31C的第1基板311C也形成倾斜面315C,并且使倾斜面彼此接触。因此,能够提高固定涡旋件31C相对于主壳体11C的定位精度。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形。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立式涡旋式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适用于卧式的涡旋式压缩机。此时,在卧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中,也能够以主框架为基准,将设置有压缩机构部的一侧视为一端侧,将设置有驱动机构部的一侧视为另一端侧。另外,不限于低压壳体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也能够适用于配置了驱动机构部的主壳体内的空间压力比制冷剂导入空间的压力高的高压壳体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在高压壳体方式中,由于推力轴承的载荷小,因此如后述的图13所示,优选采用增大排出量的结构、或者如图14所示使压缩机小型化的结构。
主壳体11不限于圆筒状,也可以是多边筒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以下结构,即,根据能够将主壳体11内的固定涡旋件31的第1基板311与主框架2的推力轴承之间的制冷剂导入空间37扩大得比现有技术大的效果,涡卷体等保持现有设计的状态,增大摆动涡旋件32的第2基板321和止推板24的直径,由此增大滑动面积,降低推力载荷,但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3所示,使摆动涡旋件32D的第2基板321D大径化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也还可以构成为:将固定涡旋件31D的第1涡卷体312D形成至第1基板311D的端部附近为止,并且将摆动涡旋件32D的第2涡卷体322D形成至第2基板321D的端部附近为止。由此,能够使基于涡旋件的制冷剂的最大导入量即所谓的排出量増加,因此能够提高压缩比,从而能够提高涡旋式压缩机的性能。此外,作为低GWP制冷剂的HFO制冷剂、特别是HFO1234yf为密度低的制冷剂,因此优选增大排出量。因此,通过与图13的结构组合,能够抑制尺寸增大,并且能够实现高性能的涡旋式压缩机。
此外,在增大了摆动涡旋件32D的第2涡卷体322D、第2基板321D的情况下,由于重量化等而使得因摆动涡旋件32D的摆动运动引起的离心力增大。因此,需要增大平衡配重72D的配重部721D的体积或重量来抵消其离心力。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在主框架2取消了用于螺纹固定的壁,由此主框架2D的设计自由度也提高,因此能够大幅确保主框架2D的主体部21D的收纳空间211D。通过增大收纳空间211D,能够使用具有体积大的配重部721D的平衡配重72D,因此抵消由于重量化等而变大了的摆动涡旋件32D的离心力,从而能够降低作用于摆动涡旋件32的第2涡卷体322的径向的载荷。因此,能够提高摆动涡旋件32的可靠性,并且能够降低摆动涡旋件32的第2涡卷体322与固定涡旋件31的第1涡卷体312之间的滑动损失。
另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保持摆动涡旋件32的尺寸不变,壳体1E即主壳体11E、上壳体12E等使用内径比现有技术小的结构。由此,与现有结构相比排出量等同,并能够实现小型的涡旋式压缩机。
第1突出部112和第1定位面113只要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固定涡旋件31,则能够采用各种形状、制造方法。例如,第1突出部112只要能够定位固定涡旋件31即可,因此也可以由在主壳体11的内壁面形成的至少2处以上的突起构成。另外,也可以通过从主壳体11的外侧击打而形成第1突出部112。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定位面113形成凸部,并使之与在固定涡旋件31形成的凹部嵌合,由此抑制固定涡旋件31相对于主壳体11的旋转。
如图15所示,在止推板24F和突壁216F形成的凸部或凹部也可以构成为:在止推板24F向突壁216F的方向突出而形成一对突部242F,在突壁216F形成切口218F,并在切口218F配置一对突部242F。由此,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抑制止推板24F的旋转。
止推板24不限于圆环状,也可以呈C状,并在该止推板24被切掉的部分配置开口面积大的吸入口213。由此,能够扩大吸入口213的面积。此时,若扩大吸入口213的面积,则根据摆动涡旋件32的摆动的时刻,存在摆动涡旋件32堵塞吸入口213的一部分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若形成为在通过固定涡旋件31和摆动涡旋件32导入制冷剂的时刻摆动涡旋件32不堵塞吸入口213的位置关系,则能够减少堵塞吸入口213的影响。
止推板24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是主框架2的平坦面212与摆动涡旋件32进行滑动的结构。
也可以在主壳体11的内壁面,沿曲轴6的中心轴的方向形成凸部(或凹部),并且在主框架2和固定涡旋件31形成与该凸部(或凹部)卡合的凹部(或凸部)。由此,能够使固定涡旋件31的第1涡卷体312与摆动涡旋件32的第2涡卷体322的相位一致,因此能够省略使固定涡旋件31相对于摆动涡旋件32旋转来调整相位的工序。
附图标记说明
1、1E…壳体;11、11A、11B、11C、11E…主壳体;111、111A、111B、111C…第1内壁面;112、112A、112B、112C…第1突出部;113、113A、113B、113C…第1定位面;1131、1131A…凹处;114、114A…第2内壁面;115、115A…第2突出部;116、116A…第2定位面;1161、1161A…凹处;117A…第1直管部;118A…第2直管部;119A…连结部;12、12B、12E…上壳体;13…下壳体;14…吸入管;15…排出管;16…连结壳体;17…固定台;2、2D…主框架;21、21D…主体部;211、211D…收纳空间;212…平坦面;213…吸入口;214…十字头收纳部;215…第1十字头槽;216、216F…突壁;217…一对突部;218F…切口;22…主轴承部;221…轴孔;23…回油管;24、24F…止推板;241…切口;242F…一对突部;3…压缩机构部;31、31B、31C、31D…固定涡旋件;311、311B、311C、311D…第1基板;312、312D…第1涡卷体;313…排出口;314B…突出壁;315C…倾斜面;32、32D…摆动涡旋件;321、321D…第2基板;322、322D…第2涡卷体;3211…滑动面;3212…侧面;323…筒状部;324…第2十字头槽;33…十字环;331…环部;332…第1键部;333…第2键部;34…圧缩室;35…消声器;351…排出孔;36…排出阀;4…驱动机构部;41…定子;42…转子;5…副框架;51…副轴承部;52…油泵;6…曲轴;61…主轴部;62…偏心轴部;63…通油路;7…衬套;71…滑块;72、71D…平衡配重;721、721D…配重部;8…供电部;81…护罩;82…供电端子;83…配线;U…一端侧;L…另一端侧。

Claims (17)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具备:
框架,将摆动涡旋件保持为能够滑动;
固定涡旋件,与所述摆动涡旋件一起形成圧缩室;以及
壳体,收纳所述框架和所述固定涡旋件,
所述壳体具有第1内壁面、从所述第1内壁面突出并对所述固定涡旋件进行定位的第1突出部、第2内壁面、和从所述第2内壁面突出并对所述框架进行定位的第2突出部,
所述固定涡旋件固定于所述第1内壁面,
所述框架固定于所述第2内壁面,
所述第2内壁面形成于所述第1突出部的内壁面,
所述第1内壁面的内径形成为比所述第2内壁面的内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摆动涡旋件具备位于径向的最外部的侧面,并且所述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壳体具备两端被开口的主壳体、覆盖所述主壳体的一端侧的开口的第1壳体、以及覆盖所述主壳体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第2壳体,
在所述第1突出部的所述第1壳体侧形成有对所述固定涡旋件进行定位的第1定位面,
在所述第2突出部的所述第1壳体侧形成有对所述框架进行定位的第2定位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1定位面形成于比与所述框架进行滑动的所述摆动涡旋件的滑动面靠所述第1壳体的方向,
所述第2定位面形成于比所述滑动面靠所述第2壳体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主壳体具备第1直管部、外径比所述第1直管部的外径小的第2直管部、以及连结所述第1直管部和所述第2直管部的连结部,
所述第2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所述连结部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1内壁面形成于所述第1直管部的内壁,
所述第2内壁面形成于所述第2直管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结部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2内壁面的内径形成为比所述第1直管部的内径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在所述第1突出部的与所述第1内壁面连接的连接部分、和所述第2突出部的与所述第2内壁面连接的连接部分这两者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第2壳体的方向形成有凹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1壳体的外径形成为比所述主壳体的所述一端侧的内径小,
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1突出部夹持所述固定涡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1壳体的内径形成为比所述主壳体的所述一端侧的外径大,
所述第1定位面形成于所述主壳体的所述第1壳体侧的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框架在与所述摆动涡旋件对置的平坦面具有与所述滑动面进行滑动的止推板,
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平坦面的外端部,形成有向所述第1壳体的方向突出的突壁,
所述突壁的从所述平坦面起的高度h比所述止推板的厚度d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在所述止推板和所述突壁形成有凸部或凹部,
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以能够抑制所述止推板的旋转的方式卡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凸部为一对突部,所述凹部为切口,
所述一对突部设置于所述切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在所述框架的在所述一对突部之间的部分通过贯通而形成有吸入口。
15.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并使制冷剂循环,其中,
所述制冷剂包含R32。
16.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并使制冷剂循环,其中,
所述制冷剂包含HFO制冷剂。
17.一种壳体,收纳将摆动涡旋件保持为能够摆动的框架、和与所述摆动涡旋件一起形成圧缩室的固定涡旋件,其中,
所述壳体具备:
第1内壁面,固定所述固定涡旋件;
第1突出部,从所述第1内壁面突出,并对所述固定涡旋件进行定位;
第2内壁面,固定所述框架;以及
第2突出部,从所述第2内壁面突出并对所述框架进行定位,
所述第2内壁面形成于所述第1突出部的内壁面,
所述第1内壁面的内径形成为比所述第2内壁面的内径大。
CN201680090311.9A 2016-10-28 2016-10-28 涡旋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壳体 Active CN109863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2030 WO2018078787A1 (ja) 2016-10-28 2016-10-28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シェ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307A CN109863307A (zh) 2019-06-07
CN109863307B true CN109863307B (zh) 2020-11-03

Family

ID=6202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311.9A Active CN109863307B (zh) 2016-10-28 2016-10-28 涡旋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壳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3184B2 (zh)
JP (1) JP6678762B2 (zh)
CN (1) CN109863307B (zh)
GB (1) GB2569914B (zh)
WO (1) WO20180787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4875B (zh) * 2019-01-28 2024-04-26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罐体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JP7023390B2 (ja) * 2019-02-14 2022-02-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3825912A (zh) * 2019-05-21 2021-12-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WO2021014641A1 (ja) * 2019-07-25 2021-0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WO2021084607A1 (zh) * 2019-10-29 2021-05-06
JP7191246B2 (ja) * 2019-11-07 2022-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5038871A (zh) * 2020-02-04 2022-09-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
JP7321384B2 (ja) 2020-09-02 2023-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WO2022054174A1 (ja) * 2020-09-09 2022-03-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WO2022059195A1 (ja) * 2020-09-18 2022-03-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GB202404747D0 (en) * 2021-10-12 2024-05-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croll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WO2023105562A1 (zh) 2021-12-06 2023-06-15
WO2023188422A1 (ja) * 2022-04-01 2023-10-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およびアッパーシェ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8287B2 (ja) * 1976-12-22 1985-08-3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原料の払出し方法
JPS59224490A (ja) 1983-06-03 1984-12-17 Sanden Corp スクロ−ル型流体装置
JPS6038287A (ja) * 1983-08-11 1985-02-27 Nippon Kokan Kk <Nkk> 鳴音発生防止プロペラ
JPH025779A (ja) * 1988-06-22 1990-0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密閉型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710807B2 (ja) * 1988-11-18 1998-02-10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の組付け方法
JPH0374588A (ja) 1989-08-11 1991-03-29 Daikin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形流体機械のスイングリンク
JPH06317267A (ja) * 1993-04-30 1994-11-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6682327B2 (en) 2001-02-26 2004-01-27 Scroll Technologies Method of aligning scroll compressor components
US6488489B2 (en) * 2001-02-26 2002-12-03 Scroll Technologies Method of aligning scroll compressor components
JP2003021060A (ja) * 2001-07-10 2003-01-2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圧縮機、圧縮機のバランス取り方法及び治具
US7140851B2 (en) * 2004-09-07 2006-11-28 Chyn Tec. International Co., Ltd. Axial compliance mechanism of scroll compressor
JP2006241993A (ja) * 2005-02-28 2006-09-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5201113B2 (ja) * 2008-12-03 2013-06-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10249130A (ja) * 2009-03-27 2010-11-04 Sanden Corp 流体機械
US20110091341A1 (en) * 2009-10-21 2011-04-21 Carlos Zamudi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learances in scroll compressor
JP5461313B2 (ja) * 2010-06-04 2014-04-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その吐出ポート加工方法
JP2012017656A (ja) * 2010-07-06 2012-01-26 Sanden Corp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FR2968732B1 (fr) * 2010-12-14 2015-05-29 Danfoss Commercial Compressors Compresseur frigorifique a spirales
FR2969228B1 (fr) * 2010-12-16 2016-02-19 Danfoss Commercial Compressors Compresseur frigorifique a spirales
EP2730863B1 (en) * 2011-07-07 2020-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5999974B2 (ja) 2012-05-14 2016-09-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KR101474466B1 (ko) * 2012-09-24 2014-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내마모성 표면처리제,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압축기
WO2014123888A1 (en) * 2013-02-05 2014-08-1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cooling system
JP6038287B2 (ja) * 2013-03-28 2016-1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5113722A (ja) * 2013-12-09 2015-06-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5862693B2 (ja) * 2014-01-10 2016-02-1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圧縮機
WO2018179135A1 (ja) * 2017-03-29 2018-10-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69914B (en) 2021-10-20
US11143184B2 (en) 2021-10-12
US20200025200A1 (en) 2020-01-23
JPWO2018078787A1 (ja) 2019-06-24
GB2569914A (en) 2019-07-03
GB201905178D0 (en) 2019-05-29
CN109863307A (zh) 2019-06-07
WO2018078787A1 (ja) 2018-05-03
JP6678762B2 (ja) 202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3307B (zh) 涡旋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壳体
JP6765508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JP6896092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2005012B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7118177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WO2017168631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350101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7433697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当該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を使用し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9207760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WO2023100304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WO2021014641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4072580B (zh) 涡旋压缩机
CN111989493A (zh) 涡旋压缩机
CN112041561A (zh) 涡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JP736158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JP7459306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705524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その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CN118043558A (zh) 涡旋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150525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3825912A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16157600A (zh) 涡旋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