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3143A - 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3143A
CN109383143A CN201810523087.9A CN201810523087A CN109383143A CN 109383143 A CN109383143 A CN 109383143A CN 201810523087 A CN201810523087 A CN 201810523087A CN 109383143 A CN109383143 A CN 109383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built
opening
state
shutte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30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3143B (zh
Inventor
佐佐木直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o Kaga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so Kaga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o Kagaku Corp filed Critical Riso Kaga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83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3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0Sound-deadening devices embodied in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77Cooling or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nk Jet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开闭门;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开闭门的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通;盖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借助所述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的所述管道使所述壳体内和所述外部连通的开口部;风扇,在所述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该风扇借助所述开口部和所述管道进行向所述壳体内吸气和从所述壳体排气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闸门,在驱动所述风扇时,该闸门打开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开闭门打开的期间,该闸门关闭所述开口部。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具有用于对装置内进行冷却的风扇的打印装置。
日本特开2011-2231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打印装置,即,包括形成有透气孔的盖构件(外装盖)、配置在该盖构件的透气孔的背侧的风扇、以及形成有透气孔且能够开闭的开闭部(前盖)。
该打印装置的开闭部由内盖和外盖构成,内盖和外盖之间的空间形成透气部。在内盖与外盖的结合部形成有使透气部和装置外部连通的开口部。开闭部的透气孔形成于内盖,并配置在当开闭部关闭时与盖构件的透气孔相对的位置。
在该打印装置中,若在开闭部关闭的状态下驱动风扇,则经由开闭部的开口部向透气部吸引外部空气。吸引来的外部空气将透气部作为管道并经由开闭部的透气孔和盖构件的透气孔流入到装置内。由此,对装置内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在上述打印装置中,为了防止异物、使用者的手指进入透气孔,需要限制盖构件的透气孔的开口尺寸。具体地讲,需要将由细长的孔形成的透气孔的宽度(短边方向的长度)抑制在预定宽度以下。
因此,对于经过盖构件的透气孔的气流施加的阻力变大,产生风摩擦声而成为噪声。此外,若限制盖构件的透气孔的开口尺寸,则需要为了确保装置内的冷却所需要的空气的流量而增大风扇的转速,导致作为噪声的风扇的工作声增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声的打印装置。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开闭门;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开闭门的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通;盖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借助所述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的所述管道使所述壳体内和所述外部连通的开口部;风扇,在所述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该风扇借助所述开口部和所述管道进行向所述壳体内吸气和从所述壳体排气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闸门,在驱动所述风扇时,该闸门打开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开闭门打开的期间,该闸门关闭所述开口部。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的开闭门关闭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的开闭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开闭关闭的状态下的闸门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管道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闸门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闸门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闸门的俯视图。
图9是沿着图7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闸门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的俯视图。
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闸门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内的冷却时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闸门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从前侧观察到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7是第3实施方式的闸门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从后侧观察到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8是第3实施方式的闸门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从后侧观察到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19是沿着图16中的XIX-XIX线的剖视图。
图20是第3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内的冷却时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21是第4实施方式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
图22是沿着图21中的XXII-XXII线的剖视图。
图23是第4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内的冷却时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为了简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应注意的是,所有附图的相同或相似的零件和部件将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对这些零件和部件的描述将被省略或简化。另外,应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因此与实际不同。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的开闭门关闭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打印装置的开闭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的闸门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管道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闸门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7是闸门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闸门的俯视图。图9是沿着图7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2~图23中,用RT表示右方向,用LT表示左方向,用UP表示上方向,用DN表示下方向,用FR表示前方向,用RR表示后方向。
如图1~图4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包括供纸部2、输送部3、打印部4、排纸部5、壳体6、开闭检测部7、管道8、内置盖(盖构件)9、风扇10、闸门机构11以及控制部12。
供纸部2用于向输送部3供给作为打印介质的纸张。供纸部2包括分别装载纸张的供纸台16A~16C和用于从供纸台16A~16C取出纸张而向输送部3输送的多个供纸辊(未图示)。
输送部3用于输送由供纸部2供给来的纸张。输送部3包括用于将纸张吸附保持在带上而输送的带式压纸部18和为了进行双面打印而循环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辊(未图示)。
打印部4具备喷墨头(未图示),用于从喷墨头向由输送部3的带式压纸部18输送的纸张喷出墨而打印图像。
排纸部5用于排出被打印部4打印了的纸张。排纸部5包括装载打印完毕的纸张的排纸台19和用于从带式压纸部18向排纸台19输送纸张将其排出的多个排纸辊(未图示)。
壳体6用于收纳或保持打印装置1的各部。壳体6具有用于开闭壳体6的前表面的开闭门21。
在开闭门21的下端部形成有凹部22,该凹部22用于在使用者拉出供纸台16B时供手插入。如图4所示,在凹部22形成有与后述的管道8的下端开口部26连通的门侧开口部23。
开闭检测部7用于检测壳体6的开闭门21的开闭状态。开闭检测部7例如由联锁开关构成。
管道8形成由风扇10进行吸气时的空气的流路。管道8在壳体6的内侧设置于开闭门21。
管道8由中空状的箱体形成。如图4所示,在管道8的下端部形成有下端开口部26。下端开口部26与开闭门21的门侧开口部23连通。由此,管道8的内部空间借助下端开口部26和门侧开口部23与壳体6的外部连通。
如图4、图5所示,在管道8的正面部形成有多个正面开口部27。正面开口部27形成于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与后述的内置盖开口部31相对的位置。正面开口部27是在驱动风扇10时从管道8朝向内置盖开口部31流动的空气的透气孔。另外,图5中箭头所示的左右方向表示在将开闭门21打开的状态下从前侧观察管道8的情况下的左右方向。
在管道8的正面部设有密封构件28。密封构件28形成为包围所有正面开口部27的周围。密封构件28是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抵接于内置盖9并将正面开口部27和内置盖开口部31的周围密封的构件。
内置盖9是配置在壳体6内并覆盖打印装置1的内部的局部的板状的构件。如图3、图4、图6、图7所示,在内置盖9形成有内置盖开口部(开口部)31。在本实施方式中,5个内置盖开口部31上下并列地形成。
内置盖开口部31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与管道8的正面开口部27相对,成为借助正面开口部27、管道8的内部空间、下端开口部26以及门侧开口部23与打印装置1的外部相通的状态。即,内置盖开口部31借助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的管道8使壳体6内与打印装置1的外部连通。
内置盖开口部31形成为俯视呈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形状。内置盖开口部31的宽度(短边方向(上下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这样的预定宽度,即,在驱动风扇10时抑制由内置盖开口部31引起的风摩擦声,并且能够在抑制风扇10的转速的同时确保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用的空气的流量。例如,内置盖开口部31的宽度被设定为5mm左右。
在内置盖9形成有压棒用开口部32。压棒用开口部32是供后述的压棒37贯穿的贯通孔。压棒用开口部32形成在最下侧的内置盖开口部31的下方。
在内置盖9的背面(后表面)设有两个引导构件33和两个止挡件34。
引导构件33用于引导后述的闸门36沿着内置盖9的背面上下移动。两个引导构件33隔着内置盖开口部31在左右方向上互相分开地配置。
止挡件34用于支承关闭状态的闸门36。止挡件34配置在最下侧的内置盖开口部31的下方的预定位置。
风扇10用于进行壳体6内(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用的吸气。具体地讲,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风扇10在进行壳体6内的冷却时借助内置盖开口部31和管道8向壳体6内进行吸气。风扇10在内置盖9的背侧(后侧)配置在内置盖开口部31附近。
闸门机构11是用于开闭内置盖开口部31的机构。闸门机构11包括闸门36和压棒37。
闸门36为了在驱动风扇10时打开内置盖开口部31、在开闭门21打开的期间关闭内置盖开口部31,而开闭内置盖开口部31。如图8、图9所示,闸门36由具有闸门开口部41的板状的构件形成。闸门开口部41是用于打开内置盖开口部31的开口部。闸门开口部41在俯视时形成为与内置盖开口部31相同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与内置盖开口部31相同数量的5个闸门开口部41。5个闸门开口部41以与内置盖开口部31相同的间隔上下并列地形成。相邻的闸门开口部41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内置盖开口部31的宽度以上。
在闸门36的下端部形成有被操作部42。被操作部42是用于接受由压棒37对闸门36进行的开闭操作的部分。被操作部42具有倾斜部43和被支承部44。
倾斜部43是在开闭门21关闭时被压棒37按压的部分。倾斜部43以后侧向下方下降的方式倾斜。
被支承部44是供压棒37支承打开状态的闸门36的部分。被支承部44是形成为与倾斜部43连接的水平部分。
在此,闸门36的打开状态像图4、图6那样是各闸门开口部41与各自对应的内置盖开口部31重叠而使内置盖开口部31打开的状态。闸门36的关闭状态像图7、图9那样是闸门开口部41和内置盖开口部31处于彼此错开的位置而由闸门36堵塞内置盖开口部31的状态。
压棒37是为了打开闸门36而推起闸门36的构件。如图3~图5所示,压棒37是竖立设置于管道8的正面部的棒状的构件。压棒37在开闭门21关闭时通过推压闸门36的倾斜部43而推起闸门36。此外,压棒37在闸门36的打开状态下通过支承闸门36的被支承部44来维持闸门36的打开状态。
控制部12用于控制打印装置1整体的动作。控制部12构成为包括CPU、RAM、ROM、硬盘等。
接着,说明打印装置1的闸门36的开闭动作。
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如图4、图6所示,闸门36是打开状态。即,压棒37贯穿于压棒用开口部32,支承闸门36的被支承部44。
在开闭门21打开时,随着开闭门21的转动,压棒37从压棒用开口部32拔出。此时,在倾斜部43在向前方向慢慢移动的压棒37的顶端滑动的同时,闸门36下降。于是,在压棒37从压棒用开口部32拔出的状态下,闸门36支承于止挡件34,成为关闭状态。
在开闭门21从打开的状态关闭时,随着开闭门21的转动,压棒37插入到压棒用开口部32。此时,通过向后方向慢慢移动的压棒37的顶端推压闸门36的倾斜部43,闸门36上升。于是,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闸门36的被支承部44支承于压棒37,闸门36成为打开状态。
这样,在打印装置1中,与开闭门21的开闭联动地进行闸门36的开闭动作。
接着,说明对打印装置1内进行冷却的动作。
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是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进行的,例如在打印装置1的打印动作过程中进行。
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像图4那样,管道8的正面开口部27和内置盖开口部31靠近并相对,成为密封构件28将正面开口部27和内置盖开口部31的周围密封的状态。于是,闸门36是打开状态。
在进行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时,控制部12为了进行向壳体6内的吸气而驱动风扇10。
此时,由于闸门36是打开状态,因此在风扇10的驱动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以在图4中用箭头所示的路径流入到壳体6内。
即,在风扇10的驱动的作用下,从管道8的下端开口部26向管道8内吸引外部空气。吸引到管道8内的外部空气在经过了管道8内之后经由正面开口部27、内置盖开口部31以及闸门开口部41流入到内置盖9的背侧。通过这样向壳体6内吸入外部空气,从而将打印装置1内冷却。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打印装置1具备闸门36,在驱动风扇10时,该闸门36打开内置盖开口部31,在开闭门21打开的期间,该闸门36关闭内置盖开口部31。由此,能够避免为了在开闭门21打开时防止异物、使用者的手指进入内置盖开口部31的状况而限制内置盖开口部31的开口尺寸。因此,能够将内置盖开口部31的宽度设为这样的大小,即,抑制驱动风扇10时由内置盖开口部31引起的风摩擦声,并且能够在抑制风扇10的转速的同时确保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用的空气的流量。由此,采用打印装置1,由于能够降低由内置盖开口部31引起的风摩擦声和风扇10的工作声,因此能够降低噪声。
此外,在打印装置1中,由于闸门36与开闭门21打开联动地关闭,因此能够高精度地防止在开闭门21打开时闸门36成为打开状态。由此,能够减少异物、使用者的手指进入内置盖开口部31的状况。
接着,对变更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置盖和闸门机构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是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是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是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闸门机构的概略结构图。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的俯视图。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是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闸门机构的概略结构图。在此,图12是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的图,图14是开闭门21打开的状态的图。
如图10、图11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内置盖9A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置盖9的内置盖开口部31、压棒用开口部32分别替换为内置盖开口部51、压棒用开口部52。此外,省略了第1实施方式的引导构件33和止挡件34,在第2实施方式的内置盖9A的背面(后表面)设有止挡件53。
内置盖开口部51形成为俯视梯形。多个内置盖开口部51以后述的闸门保持轴57为中心呈圆环状配置于置盖9A。在本实施方式中,8个内置盖开口部51呈圆环状配置。
内置盖开口部51以这样的尺寸形成,即,在驱动风扇10时抑制由内置盖开口部51引起的风摩擦声,并且能够在抑制风扇10的转速的同时确保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用的空气的流量。
压棒用开口部52是供后述的压棒58贯穿的贯通孔。压棒用开口部52形成在配置有内置盖开口部51的区域的侧方(右方)。
止挡件53是用于在闸门56为关闭状态时支承后述的被支承部64的构件。止挡件53配置在比压棒用开口部52靠下方的预定位置。
如图12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机构11A包括闸门56、闸门保持轴57以及压棒58。
闸门56用于开闭内置盖开口部51。如图13、图14所示,闸门56由具有闸门开口部61的板状的构件形成。
闸门开口部61是用于打开内置盖开口部51的开口部。闸门开口部61在俯视时形成为与内置盖开口部51相同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与内置盖开口部51相同数量的8个闸门开口部61。8个闸门开口部61以与内置盖开口部51相同的配置呈圆环状配置。以能够利用相邻的闸门开口部61之间的部分堵塞内置盖开口部51的方式配置各闸门开口部61。
在闸门56的一个侧部(右侧部)形成有被操作部62。被操作部62是用于接受由压棒58对闸门56进行的开闭操作的部分。被操作部62具有倾斜部63和被支承部64。
倾斜部63是在开闭门21关闭时被压棒58推压的部分。倾斜部63以后侧向下方下降的方式倾斜。
被支承部64是供压棒58支承打开状态的闸门56的部分。此外,被支承部64是供止挡件53支承关闭状态的闸门56的部分。被支承部64形成为与倾斜部63连接,形成为在闸门56是关闭状态时该被支承部64成为水平。
在此,闸门56的打开状态像图10那样是各闸门开口部61与各自对应的内置盖开口部51重叠而使内置盖开口部51打开的状态。闸门56的关闭状态像图11那样是闸门开口部61和内置盖开口部51处于彼此错开的位置而由闸门56堵塞内置盖开口部51的状态。
闸门保持轴57将闸门5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在内置盖9A的背面(后表面)上。
压棒58是为了打开闸门56而使闸门56转动的构件。如图12所示,压棒58是竖立设置于管道8的正面部的棒状的构件。压棒58在开闭门21关闭时通过推压闸门56的倾斜部63而使闸门56转动。此外,压棒58在闸门56的打开状态下如图12所示,通过支承闸门56的被支承部64来维持闸门56的打开状态。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闸门56的开闭动作。
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闸门56是打开状态。即,如图12所示,压棒58贯穿于压棒用开口部52,支承闸门56的被支承部64。
在开闭门21打开时,随着开闭门21的转动,压棒58从压棒用开口部52拔出。此时,在倾斜部63在向前方向慢慢移动的压棒58的顶端滑动的同时,闸门56在从前侧观察时顺时针地转动。于是,在压棒58从压棒用开口部52拔出的状态下,闸门56的被支承部64支承于止挡件53,闸门56成为关闭状态。
在开闭门21从打开的状态关闭时,随着开闭门21的转动,压棒58插入到压棒用开口部52。此时,通过向后方向慢慢移动的压棒58的顶端推压闸门56的倾斜部63,闸门56在从前侧观察时逆时针地转动。于是,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闸门56的被支承部64支承于压棒58,闸门56成为打开状态。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与开闭门21的开闭联动地进行闸门56的开闭动作。
在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时,在风扇10的驱动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以在图15中用箭头所示的路径流入到壳体6内。
即,在风扇10的驱动的作用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从管道8的下端开口部26向管道8内吸引外部空气。吸引到管道8内的外部空气在经过了管道8内之后经由正面开口部27、内置盖开口部51以及闸门开口部61流入到内置盖9A的背侧。通过这样向壳体6内吸入外部空气,从而将打印装置1内冷却。
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打印装置1具备闸门56,从而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避免内置盖开口部51的开口尺寸的限制。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降低由内置盖开口部51引起的风摩擦声和风扇10的工作声来降低噪声。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与开闭门21打开联动地闸门56关闭,因此能够高精度地防止在开闭门21打开时闸门56成为打开状态。由此,能够减少异物、使用者的手指进入内置盖开口部51的状况。
接着,对变更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置盖和闸门机构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闸门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从前侧(正侧)观察到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17是第3实施方式的闸门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从后侧(背侧)观察到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18是第3实施方式的闸门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的从后侧(背侧)观察到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19是沿着图16中的XIX-XIX线的剖视图。
如图16~图18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内置盖9B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置盖9的内置盖开口部31替换为内置盖开口部71,省略了压棒用开口部32、引导构件33以及止挡件34。
内置盖开口部71形成为俯视矩形。内置盖开口部71以这样的尺寸形成,即,在驱动风扇10时抑制由内置盖开口部71引起的风摩擦声,并且能够在抑制风扇10的转速的同时确保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用的空气的流量。
如图16~图18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闸门机构11B包括闸门76~79和闸门驱动部80。
闸门76~79是用于开闭内置盖开口部71的板状的构件。通过闸门76、77以后述的闸门开闭轴81为中心进行转动,闸门78、79以后述的闸门开闭轴82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开闭内置盖开口部71。闸门76~79配置在内置盖9B的背面侧(后表面侧)。
在此,闸门76~79的打开状态如图18所示是这样的状态,即,闸门76、77退避而与内置盖开口部71的上方重叠,闸门78、79退避而与内置盖开口部71的下方重叠,内置盖开口部71打开。闸门76~79的关闭状态如图16、图17所示,是闸门76~79展开到内置盖开口部71上而堵塞内置盖开口部71的状态。
闸门驱动部80用于对闸门76~79进行开闭驱动。闸门驱动部80包括闸门开闭轴81、82和闸门开闭马达83、84。
闸门开闭轴81将闸门76、77支承为能够转动,闸门开闭轴82将闸门78、79支承为能够转动。闸门开闭轴81、82在内置盖开口部71的一个对角线方向上隔着内置盖开口部71地配置。
闸门开闭马达83用于使闸门76、77以闸门开闭轴81为中心进行转动。闸门开闭马达84用于使闸门78、79以闸门开闭轴82为中心进行转动。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闸门76~79成为打开状态。在冷却打印装置1内时,在风扇10的驱动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以在图20中用箭头所示的路径流入到壳体6内。
即,在风扇10的驱动的作用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从管道8的下端开口部26向管道8内吸引外部空气。吸引到管道8内的外部空气在经过了管道8内之后经由正面开口部27和内置盖开口部71流入到内置盖9B的背侧。通过这样向壳体6内吸入外部空气,从而将打印装置1内冷却。
在开闭门21打开时,控制部12使闸门76~79成为关闭状态。具体地讲,在由开闭检测部7检测出开闭门21打开的状况时,控制部12控制闸门驱动部80,像图16、图17那样使闸门76~79展开到内置盖开口部71上。控制部12在开闭门21打开的期间维持闸门76~79的关闭状态。在由开闭检测部7检测出开闭门21关闭的状况时,控制部12控制闸门驱动部80,使闸门76~79成为打开状态。
在第3实施方式中,通过打印装置1具备闸门76~79,从而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避免内置盖开口部71的开口尺寸的限制。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能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降低由内置盖开口部71引起的风摩擦声和风扇10的工作声来降低噪声。
另外,也可以是,在开闭门21关闭的状态下,也在不进行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动作的期间使闸门76~79成为关闭状态。
接着,对变更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置盖和闸门机构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1是第4实施方式的内置盖开口部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22是沿着图21中的XXII-XXII线的剖视图。
如图21、图22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内置盖9C省略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置盖9的压棒用开口部32、引导构件33以及止挡件34。
第4实施方式的闸门机构11C包括与5个内置盖开口部31分别相对应地设置的5个闸门86和与5个闸门86相对应地设置的5个闸门支承轴87。
闸门86是用于开闭内置盖开口部31的板状的构件。闸门86由树脂等轻量的原材料形成。
闸门支承轴87在内置盖9C的背面侧(后表面侧)将闸门86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的方式吊挂支承。闸门支承轴87配置在内置盖开口部31的上侧附近。
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未驱动风扇10的状态下,像图21、图22那样,闸门86在与内置盖9C平行地吊挂的状态下堵塞内置盖开口部31。即,在未驱动风扇10时,闸门86是关闭状态。
在打印装置1内的冷却动作中驱动风扇10时,在由驱动风扇10所产生的风的作用下,如图23所示,闸门86被向后方向牵拉而转动。由此,闸门86成为打开状态。
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从管道8的下端开口部26向管道8内吸引外部空气。吸引到管道8内的外部空气在经过了管道8内之后经由正面开口部27和内置盖开口部31流入到内置盖9C的背侧。通过这样向壳体6内吸入外部空气,从而将打印装置1内冷却。
在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打印装置1具备闸门86,从而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避免内置盖开口部31的开口尺寸的限制。因此,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能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降低由内置盖开口部31引起的风摩擦声和风扇10的工作声来降低噪声。
此外,由于闸门86在由驱动风扇10所产生的风的作用下打开,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与风扇10的驱动联动进行的闸门86的开闭。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冷却动作中风扇10向壳体6内吸气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中,既可以是风扇10从壳体6进行排气,也可以是能够切换吸气、排气。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闸门86和闸门支承轴87配置在内置盖9C的正面侧(前表面侧),设为风扇10从壳体6排气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通过在由驱动风扇10所产生的风的作用下推压闸门86,从而使闸门86打开。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设为利用具有压棒37的闸门机构11与开闭门21的开闭联动地进行闸门36的开闭的结构。但是,也可以省略压棒37和闸门36的被操作部42,利用马达、螺线管等驱动器来开闭闸门36。在该情况下,基于由开闭检测部7检测的开闭门21的开闭状态控制为闸门36在开闭门21打开的状态下成为关闭状态即可。关于第2实施方式,也是同样也可以省略压棒58和闸门56的被操作部62,利用马达、螺线管等驱动器来开闭闸门56。在该情况下,基于由开闭检测部7检测的开闭门21的开闭状态控制为闸门56在开闭门21打开的状态下成为关闭状态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具有以下的结构。
打印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开闭门;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开闭门的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通;盖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借助所述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的所述管道使所述壳体内和所述外部连通的开口部;风扇,在所述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该风扇借助所述开口部和所述管道进行向所述壳体内吸气和从所述壳体排气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闸门,在驱动所述风扇时,该闸门打开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开闭门打开的期间,该闸门关闭所述开口部。
也可以是,所述闸门与所述开闭门打开的动作联动地关闭所述开口部。
也可以是,所述闸门在由驱动所述风扇所产生的风的作用下打开所述开口部。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其他具体形式。因此,本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来指示,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由本发明实现的最佳效果的列举。因此,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效果。

Claims (3)

1.一种打印装置,其中,
该打印装置包括:
壳体,其具有开闭门;
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开闭门的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通;
盖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借助所述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的所述管道使所述壳体内和所述外部连通的开口部;
风扇,在所述开闭门关闭的状态下,该风扇借助所述开口部和所述管道进行向所述壳体内吸气和从所述壳体排气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
闸门,在驱动所述风扇时,该闸门打开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开闭门打开的期间,该闸门关闭所述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闸门与所述开闭门打开的动作联动地关闭所述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
所述闸门在由驱动所述风扇所产生的风的作用下打开所述开口部。
CN201810523087.9A 2017-08-10 2018-05-28 打印装置 Active CN1093831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5013A JP6938272B2 (ja) 2017-08-10 2017-08-10 印刷装置
JP2017-155013 2017-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3143A true CN109383143A (zh) 2019-02-26
CN109383143B CN109383143B (zh) 2020-06-30

Family

ID=65274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3087.9A Active CN109383143B (zh) 2017-08-10 2018-05-28 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3432B2 (zh)
JP (1) JP6938272B2 (zh)
CN (1) CN1093831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85878B2 (en) * 2017-06-02 2019-08-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lenoid actuated safety compliant fan finger guard structures and methods
JP7027178B2 (ja) * 2018-01-24 2022-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40595B2 (ja) 2018-08-10 2022-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298377B2 (ja) * 2019-08-05 2023-06-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中継搬送装置
JP7371412B2 (ja) * 2019-09-20 2023-10-3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75260A (ja) * 2021-05-13 2022-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86495A (ja) * 2021-06-04 2022-1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2887A (ja) * 1991-11-20 1993-06-11 Ricoh Co Ltd 複写機の消音装置
JPH07281497A (ja) * 1994-04-11 1995-10-27 Ricoh Co Ltd オフィスオートメーション機器の消音装置
JPH10268735A (ja) * 1997-03-25 1998-10-09 Ricoh Co Ltd 冷却装置
JP2003076253A (ja) * 2001-08-31 2003-03-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9391A (ja) * 2006-04-06 2007-10-25 Murata Mach Ltd 排熱装置
JP2008203703A (ja) * 2007-02-22 2008-09-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22310A (ja) * 2009-07-15 2011-02-03 Fuji Xerox Co Ltd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34067A (ja) * 2011-05-02 2012-11-29 Canon Inc 像加熱装置
CN103941566A (zh) * 2013-01-23 2014-07-23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4724521A (zh) * 2013-12-18 2015-06-24 西安欧德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设备用带有冷却功能的收放卷结构卡轴装置
CN105122149A (zh) * 2013-08-26 2015-12-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55980A (ja) * 1986-04-28 1987-11-07 Nec Corp 熱定着装置
JP4892233B2 (ja) * 2005-12-19 2012-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002255B2 (ja) * 2006-12-15 2012-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26381A (ja) * 2008-07-23 2010-02-04 Canon Inc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R2955801B1 (fr) * 2010-02-01 2012-04-13 Markem Imaje Dispositif formant pupitre d'imprimante a jet d'encre continu, a concentrations de vapeur de solvant a l'interieur et autour du pupitre diminuees
JP5636844B2 (ja) * 2010-09-24 2014-1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2887A (ja) * 1991-11-20 1993-06-11 Ricoh Co Ltd 複写機の消音装置
JPH07281497A (ja) * 1994-04-11 1995-10-27 Ricoh Co Ltd オフィスオートメーション機器の消音装置
JPH10268735A (ja) * 1997-03-25 1998-10-09 Ricoh Co Ltd 冷却装置
JP2003076253A (ja) * 2001-08-31 2003-03-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9391A (ja) * 2006-04-06 2007-10-25 Murata Mach Ltd 排熱装置
JP2008203703A (ja) * 2007-02-22 2008-09-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22310A (ja) * 2009-07-15 2011-02-03 Fuji Xerox Co Ltd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34067A (ja) * 2011-05-02 2012-11-29 Canon Inc 像加熱装置
CN103941566A (zh) * 2013-01-23 2014-07-23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5122149A (zh) * 2013-08-26 2015-12-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724521A (zh) * 2013-12-18 2015-06-24 西安欧德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设备用带有冷却功能的收放卷结构卡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38272B2 (ja) 2021-09-22
JP2019031063A (ja) 2019-02-28
US20190047306A1 (en) 2019-02-14
CN109383143B (zh) 2020-06-30
US10343432B2 (en)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3143A (zh) 打印装置
CN105177775B (zh) 具有中间腔的气流式纺纱装置
TW201041664A (en) Dispensing device of electronic parts
WO2016000558A1 (zh) 吸尘器
TW201206637A (en)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JP2011103978A (ja) 遊技機枠ユニット
US9827792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5219002A (ja) 素子分別収納装置
JP5604606B2 (ja) 研磨材カセット
KR200320151Y1 (ko) 지폐계수기
KR101669272B1 (ko) 볼 리턴장치가 형성된 구슬 게임기
US20190118339A1 (en) Sho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5006564A5 (zh)
JP2007182328A (ja) 粉体供給システム
TWI713709B (zh) 衝擊處理裝置
CN104261154B (zh) 一种饲料原料的投料口与除尘系统
JP5607552B2 (ja) 液体搬送装置
TWM293066U (en) Draw out the number ball machine change the ball device
CN113579985A (zh) 一种挂式胶囊抛光机
TWI503208B (zh)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US9662902B2 (en) Medium supporting uni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dium supporting method
JP2017144033A (ja) 自動炊飯装置
JPS5914827A (ja) コ−ヒ−抽出装置
JP5602350B2 (ja) 紙葉類収納カセット
JP2008259730A (ja) 遊技機の皿揚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