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2804B - 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2804B
CN109382804B CN201810890229.5A CN201810890229A CN109382804B CN 109382804 B CN109382804 B CN 109382804B CN 201810890229 A CN201810890229 A CN 201810890229A CN 109382804 B CN109382804 B CN 109382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chain
guide plate
chain guide
driv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02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2804A (zh
Inventor
大江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82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2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2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2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1/0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 B25H1/14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the bench top
    • B25H1/16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the bench top in h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3/00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 B66F3/02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with racks actuated by pinions
    • B66F3/06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with racks actuated by pinions with racks comprising pivotable toothed sections or segments, e.g. arranged in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7/00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3/00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 B66F3/22Lazy-tongs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25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with wheels for moving around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5Scissor linkages, i.e. X-configuration
    • B66F7/0666Multiple scissor linkages vertically arran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8Transportation, conveyor or haulag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 vehicle or trailer assembly lin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用于以能向一侧弯曲的驱动链在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支撑工件支撑台,所述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是从链接至工作支撑台的端部延伸至卡合所述驱动用齿轮的中间部,驱动用齿轮的外侧设有使驱动链的连杆间滚轮夹在所述驱动用齿轮之间的链导引板,所述链导引板的侧面标示有定位于从驱动链的连杆的转动路径向外侧间隔设置的标记,在枢轴支承驱动用齿轮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标记用的开口部。

Description

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包含能够平行升降并支撑工件支撑台的平行连杆机构,及用于驱动工件支撑台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能向一侧弯曲的驱动链及卡合至所述驱动链的驱动用齿轮。
背景技术
所述驱动链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支撑工件支撑台,所述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从链接至工作支撑台的端部延伸至卡合所述驱动用齿轮的中间部,但这种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是活用于在输送路径中的预定区间内变更设置在输送用移动体上的承载于工件支撑台上输送的工件的高度。这种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就如同专利文献1所记载,驱动链在驱动用齿轮的正下方与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的下端之间的位置处,相对于驱动用齿轮以大约90度的范围卡合,但为了防止卡合至所述驱动用齿轮的驱动链受到来自所述驱动用齿轮的一部分推力而向外侧偏离改变位置使驱动链相对于驱动用齿轮的卡合深度变浅,而平行设置有嵌合至构成驱动链的左右两侧连杆间并接触连杆间滚轮的链导引板。
发明内容
在上述构成的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中,通过行转动运动的驱动用齿轮,当与所述驱动用齿轮的周围以大约90度的范围卡合的驱动链受到向上或向下的推力时,其同时会受到从所述驱动用齿轮向外的分力,因此构成所述驱动链的连杆间滚轮在其外侧周面强力的压接于所述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时,所述连杆间滚轮的内侧周面也会抵接驱动用齿轮的齿间凹入面并受到抵抗力,结果上会对材质面有不好的影响,并且使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造成磨损。所述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持续磨损后,会造成在所述驱动用齿轮的周围转动的驱动链在内外方向发生震动、发出杂音等等异常,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更换所述链导引板的维修作业,而对于所述链导引板的交换时期,也就是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磨损量超过设定值的时期,目前尚未有简单且准确的判定对策出现。
本发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为了与后述的实施例之间的关系更容易理解,在所述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有括号的组件符号表示,本发明的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包含:能够平行升降并支撑工件支撑台10的平行连杆机构11、以及用于驱动工件支撑台10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29,所述升降驱动组件29包括能向一侧弯曲的驱动链30a及卡合所述驱动链30a的驱动用齿轮31a,所述驱动链30a能够在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36支撑工件支撑台10,所述上下方向直现状路径部36从连结至工件支撑台10的端部延伸至卡合所述驱动用齿轮31a的中间部,其特征在于,驱动用齿轮31a的外侧设有使在所述驱动用齿轮31a的周围转动驱动链30a的连杆间滚轮44夹在所述驱动用齿轮31a的链导引板47,所述链导引板47的侧面标示有定位于所述驱动链30a的连杆42/43的转动路径向外侧间隔设置的标记60,在标示所述标记60的所述链导引板47的一侧枢轴支承驱动用齿轮31a的侧壁52a上设置有观察所述标记60开口部61。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上述本发明的构成,在组装新的链导引板时,也就是说,抵接在驱动用齿轮的周围转动的驱动链的连杆间滚轮的所述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实质上没有磨损的情况下,从所述开口部的外侧观察链导引板的标记时,通过所述开口部可以看到驱动链的连杆的转动路径以及所述标记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空间。接着,依据先前说明的理由,随着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磨损,驱动链的连杆的转动路径与所述标记之间的空间将变得狭窄。因此,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磨损量,即是在驱动用齿轮的周围转动的驱动链的向外侧的膨胀量达到允许界限时,若将所述标记设置在驱动链的连杆的转动路径看起来要接触所述标记位置的话,只要以适当的时间间隔执行通过所述开口部目视观察驱动链的连杆的转动路径与所述标记之间的空间的检查作业,即可以简单且轻易的确认驱动链的连杆间滚轮所接触的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磨损程度是否达到允许界限。
通过上述的确认作业,当确认所述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磨损的程度达到允许界限时,通过将链导引板换成滚轮导引面没有磨损的新品,即可以避免所述滚轮导引面的磨损的程度在没有注意到已经达到允许界限而继续使用的状态下,支撑驱动链的工件支撑台的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的下端部发生震动而产生的不良状况。
在实施上述的本发明的情况下,具体来说,优选地,所述链导引板47往驱动用齿轮31a的轴心高度的上方延伸,构成由将驱动链30a的所述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36的下端部从内外两侧夹住的内外一对的链导引板50a/50b所组成的驱动链维持组件49的外侧链导引板50b,所述标记60与开口部61设置于包含驱动用齿轮31a的轴心高度的上下方向领域内。如此,由于在驱动用齿轮的周围转动的驱动链因为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磨损而容易发生朝驱动用齿轮的内外方向震动的领域被认为是位于驱动用齿轮的轴心高度附近,因此通过上述的构成,可以确实的确认驱动用齿轮的轴心高度付近的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磨损,而确实地达成本发明预期的目的。此外,采用所述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地,所述标记60通过上下方向的直线形成,所述侧壁52a的开口部61形成为上下方向较长的长孔。通过所述构成,可以使针对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的磨损的现象,也就是驱动用齿轮的周围转动的驱动链的转动路径的膨胀的观察确认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工件支撑台上升到上升极限高度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2是工件支撑台下降到下降极限高度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3是绘示支撑工件支撑台的全部机构的平面图;
图4A是绘示工件支撑台上升至上升极限高度的状态下其中一侧的平行连杆机构的下端可动支撑轴侧的背面图、图4B是绘示工件支撑台上升至上升极限高度的状态下另一侧的平行连杆机构的下端位置固定支撑轴侧的背面图;
图5是绘示工件支撑台的升降驱动组件的主主要部分份的部分纵断背面图;
图6是绘示构成工件支撑台的升降驱动组件的一侧的驱动链与驱动用齿轮、以及其关联构造的纵断侧面图;
图7是绘示与图6相同的一侧的驱动链与驱动用齿轮、以及其关联构造的横断平面图;
图8是绘示构成工件支撑台的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链的自由端侧收纳用外壳的纵断正面图;
图9A是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图9B是绘示同样的主要部分的磨损检查状态的主要部分扩大侧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件支撑装置
2:输送用移动体
10:工件支撑台
10a、10b:支撑用本体
11:平行连杆机构
11a、11b:平行连杆单元
13:支柱部件
14:下侧水平支架
16、18、21、23、26、28a、28b:水平支撑轴
17、22:固定轴承
19、24:导轨
20、25:可动轴承
29:升降驱动组件
30a、30b:驱动链
31a、31b:驱动用齿轮
32:附减速机电机
33a、33b:驱动链自由端侧收纳用外壳
34a、34b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
36:驱动链的上下方向直线状部分
40:U字形导引用沟槽
41:垂直导引板
42:驱动链的外侧连杆
43:驱动链的内侧连杆
44:驱动链的连杆间滚轮
46:圆弧形的导引面
47:链导引板
49:驱动链维持组件
50a、50b:链导引板
51:水平支撑用链导引板
52a、52b: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的左右两侧壁
58:波形外壳
59:驱动链的内外连杆的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
60:标记用直线
61:长孔形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将配合图面说明将本发明的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1搭载于输送用移动体2的实施例,如图1以及图2所示,输送用移动体2可以任何方式构成,在所述实施例中,输送用移动体2包含进行长度方向移动时在纵向动作路径中移动所使用的4个纵向移动用车轮单元3,以及所述输送用移动体2进行宽度方向移动时在横向动作路径中移动所使用的4个横向移动用车轮单元4,全部的车轮单元3、4是由铺设纵向动作路径以及横向动作路径的左右一对的导轨5上转动的荷重支撑用车轮6,以及活动嵌合于平行设置在各导轨5的左右两侧的防震用导板7之间的左右一对的防震用滚轮8。此时,纵向动作路径用的4个纵向移动用车轮单元3设置于比横向动作路径用的4个横向移动用车轮单元4高的位置。此外,推进所述输送用移动体2的移动用驱动组件可使用未绘示的各种公知组件。例如,优选为利用压接并转动驱动输送用移动体2的平面图中为长方形的本体2a互相平行的侧边的摩擦驱动轮的摩擦驱动组件。
工件支撑装置1包含在输送用移动体2的本体2a的大约中央位置升降的工件支撑台10、支撑所述工件支撑台10平行升降自如的平行连杆机构11、以及升降驱动工件支撑台10的升降驱动组件29。工件支撑台10包含格有间隔彼此平行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后方向较长的沟形材所构成的支撑用本体10a、10b(参考图4)、各支撑用本体10a、10b的前后两端部上附设的工件支撑用治具10c、10d、以及覆盖各支撑用本体10a、10b上的矩形箱形的外壳部件10e、10f。平行连杆机构11包含分别平行升降自如的支撑工件支撑台10的各支撑用本体10a、10b的左右一对的平行连杆单元11a、11b。两个平行连杆单元11a、11b是彼此相同的构造,包含彼此连动连结的上下2段的交错连杆12a、12b。各平行连杆单元11a、11b安装在通过支柱部件13悬挂在输送用移动体2的本体2a的下侧的下侧水平支架14上。
各交错连杆12a、12b是包含在中央位置通过水平支撑轴16而开合自如的枢轴支承的相同长度彼此重叠的2本的连杆单体15a、15b,下侧交错连杆12b的内侧连杆单体15a的下端部由设置于所述下侧水平支架14上的固定轴承17通过水平支撑轴18起伏自如的枢轴支承,下侧交错连杆12b的外侧连杆单体15b的下端部是由铺设于所述下侧水平支架14上的导轨19上前后水平移动自如的支撑的可动轴承20通过水平支撑轴21起伏自如的枢轴支承。此外,上侧交错连杆12a的外侧连杆单体15b的上端部是从通过侧面视角中位置固定的水平支撑轴18的轴心的垂直假想在线由附设于各支撑用本体10a、10b的凹沟部底面的固定轴承22通过水平支撑轴23起伏自如的枢轴支承,上侧交错连杆12a的内侧连杆单体15a的上端部是由铺设各支撑用本体10a、10b的凹沟部底面的导轨24前后水平移动自如的支撑的可动轴承25通过水平支撑轴26起伏自如的枢轴支承。
如图1所示,通过身长平行连杆单元11a、11b,工件支撑台10的各支撑用本体10a、10b平行的上升移动,此时伸长的平行连杆单元11a、11b构成为能够穿过以上下方向贯通输送用移动体2的本体2a而安装的的前后方向较长的左右一对的方管状体27a、27b。并且如图2所示,当平行连杆单元11a、11b收缩而工件支撑台10的各支撑用本体10a、10b下降至下降极限高度时,各支撑用本体10a、10b将收进安装于输送用移动体2的本体2a的各方管状体27a、27b内。此时,平行连杆单元11a、11b收缩使工件支撑台10的各支撑用本体10a、10b下降至下降极限高度时,上下的交错连杆12a、12b的内侧连杆单体15a彼此以及外侧连杆单体15b彼此将上下重叠。28a、28b是枢轴支承连结上下的交错连杆12a、12b的连杆单体15a、15b彼此的水平支撑轴。
升降驱动工件支撑台10的升降驱动组件29包含将两个支撑用本体10a、10b分别升降驱动的左右一对的驱动链30a、30b、驱动所述各驱动链30a、30b的驱动用齿轮31a、31b、同步驱动两驱动用齿轮31a、31b的1个附减速机电机32、以及收纳各驱动链30a、30b的自由端侧的驱动链自由端侧收纳用外壳33a、33b。
驱动链30a、30b由称为推链的公知的滚轮链构成,仅能从直线状态朝一侧弯曲自如、其一端部以垂直方向固定于各平行连杆单元11a、11b的当前位置处的各支撑用本体10a、10b的前端部的凹沟部底面,以使定位于弯曲可能的一侧的具有平行连杆单元11a、11b的另一侧(外侧)。在设置于输送用移动体2的下侧水平支架14上的各连杆单元11a、11b的下端的固定轴承17的当前位置的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内的驱动用齿轮31a、31b,被固定于与这两个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彼此同心状枢轴支承的水平旋转轴35a、35b。从各支撑用本体10a、10b垂下的驱动链30a、30b从各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的上端开口部收入所述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内,并且所述驱动链30a、30b的弯曲可能的一侧以大约90度的范围卡合至各驱动用齿轮31a、31b后,从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的前端开口部向前方(与有连杆单元11a、11b的一侧为相反侧)水平延伸。接着,驱动链30a、30b的驱动用齿轮31a、31b与支撑用本体10a、10b之间形成上下方向直线状部分36。
升降驱动组件29的附减速机电机32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内藏并枢轴支承驱动用齿轮31a、31b的左右一对的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间的中央位置处,设置于输送用移动体2的下侧水平支架14上,从所述附减速机电机32的减速机部朝左右两侧以同心状突出的左右一对的出力轴37a、37b与从左右一对的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向内侧彼此以同心状突出的水平旋转轴35a、35b通过联轴器38a、38b彼此连动连结,通过启动附减速机电机32使左右一对的驱动用齿轮31a、31b朝同一方向以相同速度同步驱动。
驱动链自由端侧收纳用外壳33a、33b如图6~图8所示,分别在与内藏枢轴支承驱动用齿轮31a、31b的左右一对的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的前方侧(与有平行连杆单元11a、11b的一侧为相反侧)于前后方向上平行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左右一对前后方向多组的挂架39悬挂输送用移动体2的本体2a。这两个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是具有彼此相同的构造,其内部设置有包含导引从驱动用齿轮31a、31b的下侧向水平前方延伸的驱动链30a、30b的水平倒伏状态的U字形导引用沟槽40的垂直导引板41。所述垂直导引板41通过定位于两侧的各左右一对的挂架39的内侧之间的连结用板材41b、41c维持在固定位置。所述U字形导引用沟槽40是由后端朝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侧开口的下侧水平沟槽部40a,以及通过所述下侧水平沟槽部40a的前端及U字回转沟槽部40b连通的上侧水平沟槽部40c形成。
驱动链30a、30b如图6所示,是由直线状态时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边彼此抵接的左右一对的外侧连杆42、与这些外侧连杆42具有相同长度,且在外侧连杆42的长度方向上偏移外侧连杆42的一半长度的位置的状态下重叠在外侧连杆42的内侧的左右一对的内侧连杆43、以及通过贯通这些外侧连杆42与内侧连杆43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的支撑轴44a以枢轴支承在左右一对的内侧连杆之间的连杆间滚轮44所构成,所述连杆间滚轮44从各连杆42、43的内侧边,也就是长度方向两端角部倒角形成圆弧形的内侧边突出,但其直径被设定为相对于各连杆42、43的外侧边能充分进入的位置。接着,所述构造的驱动链30a、30b是可在连杆间滚轮44所突出的内侧边侧在支撑轴44a的周围弯曲,但在其相反侧与各连杆42、43的长度方向两端边彼此抵接,无法超过直线状态而弯曲的构造。
如图6所示,驱动用齿轮31a、31b是在驱动链30a、30b的内侧连杆43之间,并且在长度方向相邻的连杆间滚轮44之间,通过从所述驱动链30a、30b的弯曲可能的一侧(内侧边侧)插入的齿部45驱动驱动链30a、30b,内藏且枢轴支承所述驱动用齿轮31a、31b的左右一对的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的内部如图6、图7、以及图9A所示,其包含具有将从外侧向驱动链30a、30b的内侧连杆43间插入的各连杆间滚轮44夹在驱动用齿轮31a、31b之间的圆弧形的导引面46的链导引板47,以及在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的上端开口部48与驱动用齿轮31a、31b之间的上下方向直线路径部中维持驱动链30a、30b呈直线状的驱动链维持组件49。所述驱动链维持组件49是由从内外两侧将驱动链30a、30b的连杆间滚轮44夹住的一对链导引板50a、50b构成,但所述内外一对的链导引板50a、50b中,外侧链导引板50b是由从链导引板47的上端向上方的延长部分所构成。此外,链导引板47是由从其向前方向的下端向前方水平延长,从驱动用齿轮31a、31b的下侧抵达驱动链自由端侧收纳用外壳33a、33b内部的支撑驱动链30a、30b的水平路径部的水平支撑用链导引板51构成。
设置于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内的各链导引板47、50a、50b、51是通过位于枢轴支承所述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的驱动用齿轮31a、31b的左右两侧壁51a、52b处,通过位于左右两侧壁51a、52b之间的板状垫片53~55而固定于左右两侧壁51a、52b之间的中央。56是水平贯通各链导引板47、50a、50b、51及其的两侧的板状垫片53~55、以及左右两侧壁51a、52b的固定用螺栓螺母。此时,在图7中所绘示的是移除覆盖左右两侧壁51a、52b间的前后两侧与上侧的盖板的状态。
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内的底部侧的水平支撑用链导引板51是从所述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向前方延伸,其前端抵靠在形成驱动链自由端侧收纳用外壳33a、33b内的垂直导引板41的下侧水平沟槽部40a的下侧边的带状板部41a的后端,所述带状板部41a的后端部与水平支撑用链导引板51的前端部通过夹着这两者的连结板57及螺栓螺母57a一体化连结。
此时,在所述实施例中,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构成工件支撑台10的左右一对的支撑用本体10a、10b的周围,与输送用移动体2侧的方管状体27a、27b的底部内周部之间装设有覆盖起伏运动的平行连杆单元11a、11b与驱动链30a、30b的上下方向直线状部分36的上下方向伸缩自如的筒状的波形外壳58。
如以上方式构成的工件支撑装置1中,启动升降驱动组件29的附减速机电机32,以相同速度正转驱动左右一对的驱动用齿轮31a、31b,通过驱动用齿轮31a、31b将各驱动链30a、30b向上带动,使各驱动链30a、30b的上下方向直线状部分36向上伸长,继而使其支撑的工件支撑台10的左右一对的支撑用本体10a、10b进行上升移动,但所述支撑用本体10a、10b是通过平行连杆机构11的左右一对的平行连杆单元11a、11b支撑而维持水平姿势并仅能直线的升降移动,因此结果上来说工件支撑台10维持水平姿势,如图1所示的上升移动至上升极限高度。此时,伴随着平行连杆单元11a、11b的可动轴承20、25的向前方的移动,上下两水平支撑轴21、26相对于上下两固定轴承17、22的水平支撑轴18、23行水平的接近移动。
可以通过升降驱动组件29的附减速机电机32,左右一对的驱动用齿轮31a、31b使以相同速度行反转驱动,通过驱动用齿轮31a、31b使各驱动链30a、30b的上下方向直线状部分36向下缩小,以使其支撑的工件支撑台10的左右一对的支撑用本体10a、10b如图2所示的维持水平姿势直线的下降移动到下降极限高度。此时,伴随着平行连杆单元11a、11b的可动轴承20、25的向后方的移动,上下两水平支撑轴21、26将相对于上下两固定轴承17、22的水平支撑轴18、23行水平的分开移动。当工件支撑台10到达下降极限高度时,左右一对的支撑用本体10a、10b进入设置于输送用移动体2的本体2a的方管状体27a、27b中,各平行连杆单元11a、11b成为从进入方管状体27a、27b内的支撑用本体10a、10b折叠进下侧水平支架14的领域内的状态。
当通过上述的升降驱动组件29使工件支撑台10进行平行升降移动时,左右一对的驱动链30a、30b的支撑工件支撑台10的上下方向直线状部分36的下端部通过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内的驱动链维持组件49的内外一对的链导引板50a、50b,夹着至少上下方向相邻的3个连杆间滚轮44使其维持上下方向直线状的同时,外侧链导引板50b将嵌合在内侧连杆43之间,且左右横方向也定位好,因此支撑工件支撑台10的上下方向直线状部分36将不会朝前后方向倾斜,可以确实的支撑并使工件支撑台10维持垂直姿势。接着,比驱动链维持组件49下侧的驱动用齿轮31a、31b的周围大约90度的范围处,各驱动链30a、30b的连杆间滚轮44被夹在驱动用齿轮31a、31b的齿部45的内面与外侧的链导引板47的圆弧形的导引面46之间,且在链导引板47的内周边部进入内侧连杆43之间且也定位于左右横方向的状态下,沿着驱动用齿轮31a、31b的周围的一定圆弧形路径转动。
此外,从各驱动链30a、30b的驱动用齿轮31a、31b的下侧位置向前方延伸至自由端的领域中,通过从驱动用齿轮31a、31b的下侧向前方延伸的水平支撑用链导引板51以及驱动链自由端侧收纳用外壳33a、33b内的垂直导引板41中的U字形导引用沟槽40的下侧水平沟槽部40a的下侧边及上侧水平沟槽部40c的下侧边,驱动链30a、30b的连杆间滚轮44将被支撑导引并且移动。当然,水平支撑用链导引板51及垂直导引板41中的U字形导引用沟槽40的内外两侧边的内、外侧边所形成的垂直导引板41的部分嵌合至驱动链30a、30b的内侧连杆43之间,限制移动的驱动链30a、30b的左右横方向的位置。
具有如同以上的构成并且使用的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1中,链导引板47的圆弧形的导引面46有正确的形成的状态的话,对于通过所述链导引板47的圆弧形的导引面46导引的圆弧形移动的驱动链30a、30b,其通过上侧的驱动链维持组件49导引并行上下方向直线状移动的驱动链30a、30b在接线方向呈连接状态。在此状态下,卡合驱动用齿轮31a、31b的齿部45并转动的驱动链30a、30b的内外两连杆42、43的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59(参考图6)成为与驱动用齿轮31a、31b呈同心状并向外侧膨胀一定程度的圆弧线。此时,两个内外两连杆42、43的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59相对于驱动用齿轮31a、31b的轴心高度的位置的向外侧间隔一定距离处(例如约2mm),在链导引板47的侧面上标示上下方向的标记用直线60。所述标记用直线60可以直接绘示于链导引板47的侧面,也可以将绘有标记用直线60的别的板子固定于链导引板47的侧面。
所述标记用直线60并非标示于链导引板47的左右两侧面中具有附减速机电机32的一侧(内侧),而是标示于其相对侧(外侧)的侧面。接着,枢轴支承着内藏有所述链导引板47的驱动齿轮收纳用外壳34a、34b的驱动用齿轮31a、31b的左右两侧壁52a、52b,也就是具有附减速机电机32的内侧的侧壁52b,以及相对侧(外侧)的侧壁52a之中,与标示有所述标记用直线60的链导引板47的侧面相邻的外侧的侧壁52a处,设置有用于目视确认所述标记用直线60以及在比所述标记用直线60还要内侧转动的驱动链30a、30b的内外两连杆42、43的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59的上下方向较长的长孔形开口部61。
通过上述的构成,链导引板47的圆弧形的导引面46没有磨损处于正常状态时,通过从长孔形开口部61目视观察沿着所述圆弧形的导引面46转动的驱动链30a、30b的内外两连杆42、43的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59,可以确认比标记用直线60以一定间隔(例如约2mm)向内侧分开的位置有所述外缘轨迹59通过。另一方面,链导引板47的圆弧形的导引面46会因为驱动链30a、30b的连杆间滚轮44的滑动而逐渐磨损,通过此导引面46的磨损,驱动链30a、30b的内外两连杆42、43的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59将从驱动用齿轮31a、31b往外侧偏移,因而接近标记用直线60。
因此,设定标记用直线60的标示位置而使链导引板47的圆弧形的导引面46的磨损达到容许界限时能使所述外缘轨迹59接触到标记用直线60的话,可以间隔适当时间(天数)以目视方式通过上述的长孔形开口部61执行观察行为,确认驱动链30a、30b的内外两连杆42、43的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59与标记用直线60之间的间隙,当确认到所述外缘轨迹59接触到标记用直线60,即可得知链导引板47的圆弧形的导引面46的磨损已经达到允许界限。在确认后即可没有延迟的做出交换新的链导引板47等必要的对策。
本发明的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适用于可以简单且确实地得知用于导引围绕驱动用齿轮的升降驱动工件支撑台的驱动链的链导引板的磨损及其交换时间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包含能够平行升降并支撑工件支撑台的平行连杆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工件支撑台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能从直线状态朝一侧弯曲的驱动链及卡合所述驱动链的弯曲可能的一侧的驱动用齿轮,所述驱动链能够在直线状态的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支撑所述工件支撑台,所述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从链接至工作支撑台的端部延伸至卡合所述驱动用齿轮的中间部,所述驱动用齿轮的外侧设有使在所述驱动用齿轮的周围转动的所述驱动链的连杆间滚轮夹在所述驱动用齿轮之间的链导引板,所述链导引板往所述驱动用齿轮的轴心高度的上方延伸,构成由将所述驱动链的所述上下方向直线状路径部的下端部从内外两侧夹住的内外一对的链导引板所组成的驱动链维持组件的外侧链导引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链导引板的侧面不与所述驱动链的连杆重叠的位置上,标示有包含所述驱动用齿轮的轴心高度的上下方向一定范围内的垂直上下方向的直线状标记,在标示所述标记的所述链导引板的一侧枢轴支承所述驱动用齿轮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所述标记用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由与所述直线状标记平行的上下方向较长的长孔形成,当所述链导引板的滚轮导引面磨损一定量时,从开口部观察在所述驱动用齿轮的周围覆盖所述链导引板的外侧并旋转的所述驱动链的连杆的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时,所述直线状标记是定位在所述转动路径的外缘轨迹会越过所述直线状标记上方的位置。
CN201810890229.5A 2017-08-07 2018-08-07 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 Active CN1093828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2187 2017-08-07
JP2017152187A JP6838708B2 (ja) 2017-08-07 2017-08-07 昇降自在なワーク支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2804A CN109382804A (zh) 2019-02-26
CN109382804B true CN109382804B (zh) 2023-06-02

Family

ID=6523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0229.5A Active CN109382804B (zh) 2017-08-07 2018-08-07 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6750B2 (zh)
JP (1) JP6838708B2 (zh)
CN (1) CN1093828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804268D0 (en) * 2018-03-16 2018-05-02 Litestructures Projects Uk Ltd Lift
CN116553070B (zh) * 2023-07-11 2023-09-05 山西泽华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铅笔板码板机及其码板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9368A (zh) * 2008-12-09 2010-06-23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啮合链
CN205675122U (zh) * 2015-06-09 2016-11-09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机械装置的履带组件的链节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8043A (ja) * 1982-04-08 1983-10-18 Honda Motor Co Ltd チエンガイド装置
JPH0719694A (ja) 1993-07-02 1995-01-2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の制御装置
JPH0717694A (ja) * 1993-07-03 1995-01-20 Kawahara:Kk 同調昇降動作構造の複連装テ−ブルリフタ
JP4400948B2 (ja) * 1999-04-08 2010-01-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ータの踏段案内装置
US6361131B1 (en) * 2000-09-18 2002-03-26 Edward S. Powell, Jr. Linear actuator for retractable platform
JP2004018163A (ja) * 2002-06-14 2004-01-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舞台の迫り設備
JP2004129932A (ja) * 2002-10-11 2004-04-30 Paramount Bed Co Ltd 什器等の昇降装置
JP4723538B2 (ja) * 2007-06-21 2011-07-13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噛合チェーン式昇降装置
CN103775546B (zh) * 2014-02-24 2016-02-0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鼓式制动器摩擦片磨损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9368A (zh) * 2008-12-09 2010-06-23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啮合链
CN205675122U (zh) * 2015-06-09 2016-11-09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机械装置的履带组件的链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66750B2 (en) 2020-09-08
CN109382804A (zh) 2019-02-26
US20190039866A1 (en) 2019-02-07
JP6838708B2 (ja) 2021-03-03
JP2019031357A (ja) 2019-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2804B (zh) 升降自如的工件支撑装置
JP5805093B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マスト装置
JP4696141B2 (ja) リニアガイド
JP4858334B2 (ja) 昇降機能付き吊下げ搬送車
JP6804978B2 (ja) 通路形成装置
US7980807B2 (en) Load-handling means with rolling-body circulatory guidance
US2363378A (en) Spindle supporting apparatus
RU2004119990A (ru)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груза 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варианты)
JP2005187115A (ja) 昇降機能付き台車
KR101572623B1 (ko) 부품 공급용 반전장치
JP2008127152A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マスト装置
KR102540507B1 (ko) 마사지모듈 이송용 이중롤러 가이드장치
KR100797316B1 (ko) 강판의 사이드 가이드 장치
JP6290130B2 (ja) 昇降装置
JP6354593B2 (ja) 搬送装置
JP2012041110A (ja) リフター
JP6157301B2 (ja) 昇降装置
IT201900009174A1 (it) Sistema di traslazione di un tender fuoribordo ed entrobordo rispetto ad un garage di una nave
KR101878662B1 (ko) 주차설비용 차량운반장치
KR102326295B1 (ko) 승강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코일 이송차
EP4201870A1 (en)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ositioning forks for a lift truck
JP2013001463A (ja) 昇降装置
JP7104562B2 (ja) 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
NL2021629B1 (en) Lift unit
US441895A (en) Feed-table for rolling-mi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