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5144A - 水田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水田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5144A
CN107535144A CN201710347969.XA CN201710347969A CN107535144A CN 107535144 A CN107535144 A CN 107535144A CN 201710347969 A CN201710347969 A CN 201710347969A CN 107535144 A CN107535144 A CN 107535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path
air blower
discharge
bulk material
un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79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5144B (zh
Inventor
园田义昭
武田和也
池田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35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5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5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01C15/001Fertiliser distributors with slowly turning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01C15/04Fertiliser distributors using bl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01C7/12Seeders with feeding whe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田作业车,当将残留在存储部的粉粒体排出并进行回收时,能够防止粉粒体附着在鼓风机的金属部分。具有:送出部(13),从存储部(12)送出粉粒体;供给路(16),引导从送出部(13)送出的粉粒体并提供至农田面;以及排出路(29),回收从存储部(12)排出的粉粒体并进行排出。具有在将鼓风机(14)的搬运风提供给供给路(16)的作业状态和将鼓风机(14)的搬运风提供给排出路(29)的排出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搬运风切换部(26)。具有逆流防止部(50),逆流防止部(50)防止从存储部(12)排出至排出路(29)的粉粒体流至鼓风机(14)。

Description

水田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乘坐型插秧机、乘坐型直播机等将农用粉粒体(肥料、药剂以及种子等)提供至农田面的水田作业车。
背景技术
就作为水田作业车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机而言,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具有存储粉粒体的存储部(专利文献1的图1和图2的12)、从存储部送出粉粒体的送出部(专利文献1的图2、图3和图4的13)、引导从送出部送出的粉粒体并提供至农田面的供给路(专利文献1的图1、图2和图3的16)以及向供给路提供搬运风的鼓风机(专利文献1的图2和图12的14)。
由此,随着机体的行进,存储部的粉粒体从送出部送出至供给路,通过鼓风机的搬运风将粉粒体沿着供给路搬运并提供至农田面。
就水田作业车而言,当在水田的作业结束时,有时会排出并回收残留在存储部的粉粒体。此时,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回收从存储部排出的粉粒体并排出的排出路(专利文献1的图5和图12的29)以及搬运风切换部(专利文献1的图12的26、26a)。
因此,当排出并回收残留在存储部的粉粒体时,将搬运风切换部切换成向排出路提供鼓风机的搬运风的排出状态,并切换成将粉粒体从存储部向排出路排出的排出状态,此时,粉粒体从存储部排出至排出路,通过鼓风机的搬运风将粉粒体沿着排出路搬运,并且,能够从排出路的出口(专利文献1的图12的29a)回收粉粒体。
就肥料、药剂等农用粉粒体而言,当粉粒体附着在金属部分时,有时会对金属部分造成生锈等腐蚀。
如上所述,当排出并回收残留在存储部的粉粒体时,当将搬运风切换部切换成向排出路提供鼓风机的搬运风的排出状态时,鼓风机与排出路呈连通状态。
因此,当将搬运风切换部切换成向排出路提供鼓风机的搬运风的排出状态,并切换成将粉粒体从存储部排出至排出路的排出状态时,当使鼓风机动作得较晚时,排出至排出路的粉粒体可能会从排出路逆流至鼓风机并附着在鼓风机的金属部分,从而导致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腐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15-100307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16-200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就具有存储部、送出部、供给路以及鼓风机的水田作业车而言,当排出并回收残留在存储部的粉粒体时,防止粉粒体附着在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状态。
(解决问题的方案)
(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就水田作业车而言,具有以下结构。
具有:存储部,存储粉粒体;送出部,从所述存储部送出粉粒体;供给路,引导从所述送出部送出的粉粒体并提供至农田面;以及排出路,回收从所述存储部排出的粉粒体并进行排出,
所述水田作业车在将粉粒体从所述存储部送出至所述供给路的作业状态和将粉粒体从所述存储部排出至所述排出路的排出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所述水田作业车具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吹送搬运风,所述鼓风机、与所述供给路和所述排出路经由搬运风切换部连接,
所述搬运风切换部在将所述鼓风机的搬运风提供给所述供给路的作业状态和将所述鼓风机的搬运风提供给所述排出路的排出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所述水田作业车具有逆流防止部,所述逆流防止部防止从所述存储部排出至所述排出路的粉粒体流至所述鼓风机。
(作用和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搬运风切换部切换成向供给路提供鼓风机的搬运风的作业状态,并切换成将粉粒体从存储部送出至供给路的作业状态,从而将存储部的粉粒体从送出部送出至供给路,通过鼓风机的搬运风将粉粒体沿着供给路搬运并提供至农田面。
当排出并回收残留在存储部的粉粒体时,通过将搬运风切换部切换成向排出路提供鼓风机的搬运风的排出状态,并切换成将粉粒体从存储部排出至排出路的排出状态,从而将粉粒体从存储部排出至排出路,并通过鼓风机的搬运风将粉粒体沿着排出路搬运,并且能够从排出路回收粉粒体。
根据本发明,在将搬运风切换部切换成向排出路提供鼓风机的搬运风的排出状态,并切换成将粉粒体从存储部排出至排出路的排出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排出至排出路的粉粒体欲从排出路向鼓风机逆流,也能够通过逆流防止部防止粉粒体从排出路向鼓风机流动。
由此,能够防止粉粒体附着在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因粉粒体附着导致的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腐蚀。
(结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
所述逆流防止部为设置于所述鼓风机和所述排出路之间的中继送风路,
以在所述中继送风路,所述鼓风机侧比所述排出路侧高的方式,配置所述中继送风路。
(作用和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于鼓风机和排出路之间的中继送风路,通过以鼓风机侧比排出路侧高的方式配置中继送风路,从而能够通过中继送风路防止粉粒体从排出路向鼓风机流动。由此,通过将中继送风路配置成鼓风机侧比排出路侧高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获得逆流防止部,因而在结构的简化上是有利的。
(结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
所述鼓风机的搬运风的出口配置在比所述排出路高的位置。
(作用和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中继送风路防止粉粒体从排出路向鼓风机流动,并且,通过将鼓风机的搬运风的出口配置在比排出路高的位置,能够进一步使粉粒体难以从排出路流动至鼓风机。
由此,能够防止粉粒体附着在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因粉粒体附着导致的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腐蚀。
(结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
多个所述送出部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在机体的后部,所述供给路从所述送出部向后侧延伸,
所述排出路沿着多个所述送出部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并且,在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所述供给路的下侧。
(作用和发明效果)
就水田作业车而言,多个送出部沿左右方向配置在机体的后部,供给路从送出部向后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排出路沿多个送出部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在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供给路的下侧,因此,排出路被配置在较低的位置。
由此,粉粒体更加难以从排出路流至鼓风机,能够防止粉粒体附着在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因粉粒体附着导致的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腐蚀。
(结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
多个所述送出部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在机体的后部,所述排出路沿着多个所述送出部配置在左右方向上,
在多个所述送出部的右端部或左端部,具有所述鼓风机、所述搬运风切换部以及所述中继送风路,
所述水田作业车具有引导排出路,所述引导排出路将从所述存储部排出的粉粒体向所述排出路引导,
在从背面观察时,所述引导排出路以所述引导排出路的与所述排出路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比所述引导排出路的上部远离所述中继送风路的一侧的方式配置。
(作用和发明效果)
就水田作业车而言,多个送出部沿左右方向配置在机体的后部,排出路沿多个送出部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在多个送出部的右端部或左端部,具有鼓风机、搬运风切换部以及中继送风路。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将从存储部排出的粉粒体向排出路引导的引导排出路以引导排出路的与排出路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比引导排出路的上部远离中继送风路的一侧的方式配置。
由于鼓风机的搬运风从鼓风机经由中继送风路进入排出路并流经排出路,因此,当从存储部排出的粉粒体经由引导排出路进入排出路时,以沿着搬运风在排出路的流动方向的方式使粉粒体从引导排出路进入排出路。
由此,从引导排出路进入排出路的粉粒体不会与排出路的搬运风逆行,而是能够乘着排出路的搬运风,从而能够顺利且流畅地沿着排出路进行搬运。
根据本发明,由于引导排出路的与排出路连接的连接部能够远离中继送风路(鼓风机),因此,能够进一步使粉粒体难以从排出路流至鼓风机,从而能够防止粉粒体附着在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状态,进而能够防止因粉粒体的附着导致的鼓风机的金属部分的腐蚀。
(结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
所述供给路从所述送出部向后侧延伸,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排出路配置在所述供给路的下侧,
在从背面观察时,所述供给路配置在所述引导排出路的上部和所述排出路之间。
(作用和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当引导排出路以引导排出路的与排出路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比引导排出路的上部远离中继送风路的一侧的方式配置时,在引导排出路的上部与排出路之间产生空间。
根据本发明,通过有效利用引导排出路的上部与排出路之间的空间,将供给路配置在该空间,由此,能够小型地配置引导排出路、排出路以及供给路。(结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
在设置于机体的后部的后部踏板的上侧,具有所述存储部和所述送出部,
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排出路以与所述后部踏板的后端部的后侧邻接的方式设置。
(作用和发明效果)
就水田作业车而言,当多个送出部沿左右方向配置在机体的后部,且排出路沿多个送出部配置在左右方向上时,在机体后部具有后部踏板,在后部踏板的上侧具有存储部和送出部。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排出路以邻接于后部踏板的后端部的后侧的方式配置,从而,排出部成为后部踏板的一部分,后部踏板延长至排出路的后侧,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从位于后部踏板的下侧的后轮等弹起的泥土等附着在存储部和送出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乘坐型插秧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机体的后部(施肥装置和鼓风机)的侧视图。
图3是施肥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施肥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施肥装置的送出部附近的横剖俯视图。
图6是图3的VI-VI方向上的纵剖侧视图。
图7是图3的VII-VII方向上的纵剖侧视图。
图8是送出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搬运风切换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10是施肥装置的排出管附近的后视图。
图11是表示施肥装置的传动系统的概略俯视图。
图12是施肥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存储部
13:送出部
13c:引导排出路
14:鼓风机
14a:鼓风机的出口
16:供给路
26:搬运风切换部
29:排出路
33:后部踏板
50:逆流防止部、中继送风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如以下所述。机体的作业行驶时的前进侧的行进方向为“前”,后退侧的行进方向为“后”。以前后方向上的朝前的姿势为基准,相当于右侧的方向为“右”,相当于左侧的方向为“左”。
(1)
下面对乘坐型插秧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左右前轮1、左右后轮2所支承的机体的后部,具有上下自由摆动的连杆机构3,在连杆机构3的后部以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承有8行插植型秧苗插植装置5,具有升降驱动连杆机构3的液压缸4,由此构成了作为水田作业车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机。
如图1所示,秧苗插植装置5具有4个传动箱6、以自由旋转驱动的方式支承在传动箱6的后部的右部和左部的旋转箱7、设置在旋转箱7的两端的一对插植臂8、浮板9以及载秧台10等。
如图1所示,机体前部的发动机17的动力从行驶用的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未图示)、设置在传动箱18的株距变速装置(未图示)以及插植离合器(未图示),经由动力输出轴(PTO轴)19传递至秧苗插植装置5。由此,随着载秧台10被向左右往返横向移送驱动,旋转箱7被旋转驱动,插植臂8从载秧台10的下部交替取出秧苗并插植在农田面。
如图1所示,左右机体框架28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机体框架28的前部连结有传动箱18,在连结于传动箱18的前部的框架30支承有发动机17。在左右机体框架28的后部连结有左右支承部件38,在支承部件38支承有驾驶座椅3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体框架28支承有踏板32,在支承部件38支承有后部踏板33。由此,后部踏板33配置在比踏板32高的位置并设置在机体的后部,在后部踏板33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具有驾驶座椅31,在驾驶座椅31的后侧且后部踏板33的上侧具有施肥装置11(存储部12和送出部13等)。(2)
下面,对施肥装置1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图3和图12所示,8个送出部13沿左右方向配置在机体的后部。以横跨右侧的4个送出部13的上部的方式连接有存储粉粒状的肥料(相当于粉粒体)的右存储部12,以横跨左侧的4个送出部13的上部的方式连接有存储粉粒状的肥料(相当于粉粒体)的左存储部12。
如图1、图3和图12所示,在施肥装置11(8个送出部13)的左端部,具有鼓风机14和驱动鼓风机14的电动马达25。在鼓风机14的搬运风的出口14a连接有搬运风切换部26,以横跨搬运风切换部26和送出部13的前部的方式连接有圆管状的供给导管27,供给导管27沿送出部13配置在左右方向上,送出部13的吸入部13a连接在供给导管27。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鼓风机14的吸入口14b连接有吸入导管20,吸入导管20经由后部踏板33的开口部向后部踏板33和踏板32的下侧延伸,并延伸至发动机17的附近。
如图1和图12所示,在浮板9连结有开沟器15,具有8个开沟器15,以横跨送出部13和开沟器15的方式连接有8根软管16(相当于供给路)。如上所述,通过存储部12、送出部13、鼓风机14、开沟器15以及软管16等构成了施肥装置11。
如图1和图12所示,在插植作业状态下,通过鼓风机14的吸入作用,发动机17附近的较热的空气经由吸入导管20吸入鼓风机14,鼓风机14的搬运风经由供给导管27提供给送出部13和软管16。当从存储部12按规定量向送出部13送出肥料时,通过鼓风机14的搬运风经由软管16将肥料提供给开沟器15,将肥料经由开沟器15提供给由开沟器15形成于农田面的槽。
(3)
下面,对施肥装置11的送出部13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左右支承框架39连结在左右支承部件38的后部并贯通后部踏板33向上侧延伸,在横跨左右支承框架39的上部的左右方向上,连结有角管状的后框架40。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将板材弯折成箱状构成的横框架41以前后朝向的方式连结在后框架40的右部和左部,在横跨左右横框架41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上连结有前框架42。如图5和图6所示,以横跨后框架4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和前框架42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方式连结有多个板状的中间框架43。
如图3、图5和图12所示,就8个送出部13而言,每2个送出部13邻接设置(彼此连结)。2个送出部13在俯视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前框架42和后框架40之间,在俯视时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横框架41和中间框架43之间(或中间框架43之间),送出部13的前部连结在前框架42。如图4和图7所示,多个框架45连结在前框架42并向后侧的斜下方延伸,在框架45连结有送出部13。
如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在送出部13的下部具有漏斗部13b。在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的前部以朝前的方式具有吸入部13a,横跨送出部13的吸入部13a连接有供给导管27。在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的后部以朝后的方式具有出口部13e,在出口部13e连接有软管16的连接部16a,软管16从送出部13向后侧延伸。
(4)
下面,对施肥装置11的鼓风机14附近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后部踏板33的左右横侧部的外侧,具有左右框架34,横跨左右框架34连结有框架35、46,框架35位于存储部12的前侧,框架46位于供给导管27的前侧。由此,框架35、46具有保护存储部12和供给导管27的前侧的功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框架35的左部连结有框架36,在框架36的上部连结有顶板36a,框架36(顶板36a)位于鼓风机14和电动马达25的上侧和前侧。由此,框架36(顶板36a)具有保护鼓风机14和电动马达25的上侧和前侧的功能。
如图1和图3所示,鼓风机14的吸入口14b在从正面观察时被设定成朝向机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且朝向斜下方,在从侧面观察时被设定成朝向前侧且朝向斜下方。鼓风机14的吸入口14b的整体在从侧面观察时以位于存储部12的前端部的前侧的方式配置,鼓风机14的整体在从侧面观察时以位于驾驶座椅31的后侧的方式配置。
由此,如图1和图3所示,电动马达25(鼓风机14)的旋转轴心呈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状态(在从正面观察时,旋转轴心的下部比旋转轴心的上部偏靠机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在从侧面观察时,旋转轴心的下部位于旋转轴心的上部的前侧)。
(5)
下面,对施肥装置11的送出部13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5和图8所示,就8个送出部13而言,每2个送出部13邻接设置,2个送出部13的箱体一体形成。
如图5和图8所示,在送出部13的下部具有漏斗部13b,在漏斗部13b的前部具有吸入部13a,在漏斗部13b的后部具有出口部13e。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通过连结部件47连接在送出部13,通过拆下连结部件47,能够从送出部13取下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
如图5和图8所示,送出存储部12的肥料并提供给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的旋转体48设置在送出部13的内部,旋转体48呈在外周部具有多个凹部的圆筒状。
如图5和图8所示,接触旋转体48的外周部的刷子52设置在送出部13的内部,当随着旋转体48的旋转肥料进入旋转体48的凹部时,通过刷子52的刮磨作用,将相当于旋转体48的凹部的容积的肥料提供给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6)
下面,对施肥装置11的存储部12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其一)。
如图3和图5所示,横跨右侧的4个送出部13的上部连接有右存储部12的下部(连接部77),横跨左侧的4个送出部13的上部连接有左侧的存储部12的下部(连接部77)。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具有右侧的存储部12用的存储部框架73和左侧的存储部12用的存储部框架73。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具有沿左右方向配置的第一框架81,在第一框架81的右部、左部以及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连结有第二框架82,第二框架82沿前后方向配置。横跨第二框架82的延伸部分连结有第三框架83,第三框架83沿左右方向配置。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通过第一框架81、第二框架82以及第三框架83等,构成了存储部框架73,存储部12的下部连结在第二框架82,存储部12支承在存储部框架73。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就存储部框架73而言,支点部件81a连结在第一框架81,支点部件40a连结在后框架40。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框架81的支点部件81a以绕后框架40的支点部件40a的左右方向的横轴心P1上下自由摆动的方式受到支承,存储部框架73以绕送出部13的后侧的横轴心P1上下自由摆动的方式受到支承。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存储部12的下部具有连接部77,在连接部77具有自由滑动的开闭部78。开闭部78为从外部自由操作的滑动型开闭部件,在关闭存储部12的连接部77(下部)的闭位置、和使存储部12与送出部13连通的开位置之间自由操作。
由此,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使存储部框架73绕横轴心P1上下摆动,能够使存储部12在作业位置和非作业位置之间移动,其中,作业位置为,存储部12的连接部77连接在送出部13的上部的位置,非作业位置为,存储部12的连接部77从送出部13的上部分离,存储部12从送出部13向上侧和后侧分离的位置。
(7)
下面,对施肥装置11的存储部12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其二)。
如图3和图6所示,就存储部框架73而言,在第三框架83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连结有固定件83a。在前框架42的与第三框架83的固定件83a相对应的位置,连结有托架74,在托架74具有卡扣部件75。
由此,如图3和图6所示,在使存储部12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将卡扣部件75钩挂在第三框架83的固定件83a,能够将存储部12固定在作业位置。
如图6所示,就存储部框架73而言,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第二框架82的前部,以向前后自由摆动的方式支承有支承部件76。在与支承部件76相对应的中间框架43开口有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孔43b,支承部件76的下部的横向的销76a插入中间框架43的长孔43b。
如图6所示,当使存储部12位于作业位置时,支承部件76呈倾倒状态,支承部件76的销76a位于中间框架43的长孔43b的后端部。
如图6所示,当使存储部12移动至非作业位置时,支承部件76立起,支承部件76的销76a沿着中间框架43的长孔43b向前侧移动。当使存储部12移动至非作业位置时,支承部件76立起,支承部件76的销76a进入中间框架43的长孔43b的前端部的凹部并保持该状态。
由此,如图6所示,通过支承部件76,能够不使存储部12移动至作业位置而支承(保持)在非作业位置,并防止存储部12进一步从非作业位置向后侧移动的状态。
(8)
下面,对向施肥装置11进行传动的传动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发动机17的动力从行驶用的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未图示)以及设置在传动箱18的施肥离合器(未图示)传递至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机体的下部的传动轴21。
如图1、图2和图11所示,传动轴22沿着施肥装置11的右侧后部的左右方向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受到支承,连结杆23以横跨连结于传动轴21的后部的臂21a和连结在传动轴22的左部的臂22a的方式连接。
由此,传动轴21的旋转动力通过传动轴21的臂21a以及连结杆23转换成上下的往返动力,通过连结杆23作为规定角度的范围内的往返旋转动力传递至传动轴22。
如图4、图7和图11所示,在施肥装置11的右侧的横框架41具有供给量变更装置24,传动轴22的右部连接在供给量变更装置24。驱动轴37沿着送出部13的后部的左右方向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受到支承,驱动轴37的右部连接在供给量变更装置24。驱动齿轮37a以相对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在驱动轴37,连结在旋转体48的驱动轴49的驱动齿轮49a与驱动齿轮37a啮合。
如图4和图11所示,移位部件37b以一体旋转和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在驱动轴37,移位部件37b在与驱动齿轮37a啮合的动作位置和从驱动齿轮37a分离的停止位置之间自由滑动,通过弹簧(未图示)对移位部件37b向与驱动齿轮37a啮合的一侧的动作位置施力。由此,通过驱动齿轮37a和移位部件37b,构成了将一个送出部13在动作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自由操作的施肥离合器。
通过以上构造,如图2、图4、图7以及图11所示,传动轴21的旋转动力通过传动轴21的臂21a和连结杆23转换成上下往返旋转动力并传递至传动轴22,传动轴22的往返旋转动力通过供给量变更装置24转换成单向的旋转动力并传递至驱动轴37。
就供给量变更装置24而言,驱动轴37的旋转速度能够手动变更,驱动轴37的动力从驱动齿轮37a传递至驱动轴49的驱动齿轮49a,旋转体48受到旋转驱动,肥料从送出部13送出。
(9)
下面,对施肥离合器的操作系统进行说明(其一)。
如图4和图11所示,操作轴64与驱动轴37平行且自由旋转地受到支承,在操作轴64的与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对向的部分连结有凸轮部件64a。
如图4、图5和图11所示,旋转驱动操作轴64的电动马达65设置在右侧的横框架41,电动马达65根据操作指令进行动作。当操作轴64受到旋转驱动时,通过操作轴64的凸轮部件64a,将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从驱动齿轮37a向分离侧操作,送出部13呈停止状态(施肥离合器的停止状态)。
就8个送出部13而言,每2个送出部13相邻设置(相互连结),由此,设定成:朝向机体行进方向时从左侧起,第一对2个送出部13、第二对2个送出部13、第三对2个送出部13以及第四对2个送出部13。
图4、图5和图11所示的状态为,操作轴64的全部凸轮部件64a从驱动轴37的全部移位部件37b分离,驱动轴37的全部移位部件37b与驱动齿轮37a啮合的状态,也为第一至第四对2个送出部13的动作状态(施肥离合器的动作状态)。
在第一至第四对2个送出部13(8个送出部13)的动作状态下,如图4、图5和图11所示,每当操作轴64被单向旋转驱动规定角度时,能够获得第一对2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第一、第二对2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4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第一、第二、第三对2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6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对2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8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
在第一至第四对2个送出部13(8个送出部13)的动作状态下,如图4、图5和图11所示,每当操作轴64被向相反方向旋转驱动规定角度时,能够获得第四对2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第四、第三对2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4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第四、第三、第二对2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6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以及第四、第三、第二、第一对2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8个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
(10)
下面,对施肥离合器的操作系统进行说明(其二)。
如图5和图11所示,在中间框架43连结有托架43a,在后框架40的右部连结有托架66。在中间框架43的托架43a以及托架66,连结有由弹簧盘条材料构成的8根操作杆67,8根操作杆67经过前框架42的下侧向前侧延伸。
如图5和图11所示,8根操作杆67各自在8个送出部13各自中,位于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的上侧附近,在未操作操作杆67的状态下(操作杆67的动作位置),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与驱动齿轮37a啮合(送出部13的动作状态)。
如上述(9)所述,即使通过操作轴64的凸轮部件64a将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从驱动齿轮37a向分离侧操作(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也仅是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从操作杆67分离,不会给操作轴64的凸轮部件64a对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进行的操作造成障碍。
如图5和图11所示,能够一边使操作杆67进行弹性变形一边通过操作杆67将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从驱动齿轮37a向分离侧操作,通过将操作杆67保持在前框架42的卡合部(未图示)(操作杆67的停止位置),能够将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保持在从驱动齿轮37a向分离侧操作后的状态(送出部13的停止状态)(施肥离合器的停止状态)。
如上所述,在通过操作杆67将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从驱动齿轮37a向分离侧操作并保持的状态下,操作轴64即使如上所述地受到旋转驱动,操作轴64的凸轮部件64a也不会接触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而仅进行空转,不会给通过操作杆67将驱动轴37的移位部件37b从驱动齿轮37a向分离侧操作并保持的状态造成障碍。
如图5和图11所示,由于相对于8个送出部13各自具有操作杆67,因此,能够通过操作杆67分别将8个送出部13各自操作成停止状态。
(11)
下面,对回收残留在存储部12的肥料的构造进行说明(其一)。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圆管状的排出导管29(相当于排出路)沿着送出部13的后侧配置在左右方向上,排出导管29经由托架44连结并支承在框架45的下部。如图1和图2所示,排出导管29以与后部踏板33的后端部的后侧邻接的方式沿左右方向设置。
如图2、图4和图12所示,在搬运风切换部26连接有弯管状的中继送风路50(相当于逆流防止部),中继送风路50从搬运风切换部26向后侧的斜下方延伸,中继送风路50连接在排出导管29。
由此,如图2、图4和图12所示,以在中继送风路50中鼓风机14侧比排出导管29(排出路)侧高的方式配置中继送风路50,鼓风机14的出口14a和搬运风切换部26在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比排出导管29高的位置。驱动轴37的左端部和中继送风路50的一部分在俯视时重叠。
如图2、图4以及图7所示,引导排出路13c从送出部13的后部延伸,2个引导排出路13c在合流的过程中连接在排出导管29的上表面。
此时,如图4所示,在从背面观察时,以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与排出导管29连接的连接部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上部(与送出部13连接的连接部)相比,位于远离中继送风路50的一侧的方式,倾斜地配置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
如图2和图7所示,软管16的连接部16a经由托架44连结并支承在框架45的下部。支承部件51连结在排出导管29并向后侧延伸,软管16支承在支承部件51。
由此,如图6和图7所示,排出导管29在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和软管16(供给路)的下侧(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和软管16(供给路)在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排出导管29的上侧)。
如图4和图10所示,在从背面观察时,软管16(供给路)配置在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上部和排出导管29(排出路)之间。
如图10所示,在排出导管29的右端部(中继送风路50的相反侧的端部)连接有橡胶制波纹管状的具有可挠性的排出管53。在右侧的横框架41连结有支承框架54,在支承框架54具有半圆状的承接部54a。通常,将排出管53向上弯曲并支承在支承框架54的承接部54a。
(12)
下面,对回收残留在存储部12的肥料的构造进行说明(其二)。
如图9所示,搬运风切换部26呈弯管状,具有吸入口55、第一出口56以及第二出口57,鼓风机14的出口14a和搬运风切换部26的吸入口55经由橡胶制的连接管58连接。
如图9所示,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一出口56和供给导管27经由橡胶制的连接管59连接,连接管59进入搬运风切换部26的内部,连接管59的端部59a作为衬垫发挥作用。在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二出口57连接有中继送风路50,在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二出口57的内表面安装有橡胶制的衬垫60。
如图9所示,在搬运风切换部26的内部,在搬运风切换部26的与吸入口55对向的部分(吸入口55的相反侧的部分),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有操作轴61,在操作轴61支承有开闭部62。
由此,如图9所示,通过旋转操作操作轴61从而操作开闭部62,因此,能够获得开闭部62接触衬垫60并关闭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二出口57的状态A1、以及开闭部62接触连接管59的端部59a(衬垫)并关闭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一出口56的状态A2。
如图3、图5和图12所示,切换杆68以向上下方向自由摆动操作的方式支承在右侧的横框架41,具有引导切换杆68的杆引导部69。连结在切换杆68的操作轴70沿着前框架42的前侧配置在左右方向上,连结杆71以横跨操作轴70的延伸部分和搬运风切换部26的操作轴61(开闭部62)的方式连接。
如图8和图12所示,自由开闭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开闭部13d设置在送出部13,连结杆72以横跨操作轴70的中间部分和送出部13的开闭部13d的方式连接。
(13)
下面,针对上述(12)所述的回收残留在存储部12的肥料的构造,对插植作业的状态进行说明。
图9和图12所示的状态为将切换杆68操作至作业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操作轴70和连结杆71,操作成开闭部62接触衬垫60且关闭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二出口57的状态A1(相当于将鼓风机14的搬运风提供给供给导管27和软管16(供给路)的作业状态)。同时通过操作轴70和连结杆72,将送出部13的开闭部13d操作至闭位置(参照图8)。
如图9和图12所示,在将切换杆68操作至作业位置的状态下,鼓风机14的搬运风从搬运风切换部26经由供给导管27提供给软管16。此时,当鼓风机14的搬运风提供给搬运风切换部26时,通过鼓风机14的搬运风,使搬运风切换部26的开闭部62呈按压衬垫60的状态,关闭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二出口57的状态A1的密封性较高。
如图9和图12所示,在将切换杆68操作至作业位置的状态下,如上述(8)所述,通过旋转驱动旋转体48,将存储部12的肥料从送出部13(送出部13的漏斗部13b)送出至软管16(相当于将肥料(粉粒体)从存储部12送出至软管16(供给路)的作业状态),肥料通过鼓风机14的搬运风经过软管16提供给开沟器15,通过开沟器15提供给在农田面形成的槽。
(14)
下面,针对上述(12)所述的回收残留在存储部12的肥料的构造,对回收残留在存储部12的肥料的状态(操作)进行说明(其一)。
当插植作业结束后回收残留在存储部12的肥料时,在使送出部13(旋转体48)停止的状态下,如图9和图12所示,将切换杆68操作至排出位置。将排出管53从支持框架54的承接部54a拆下并朝下设定,在排出管53的下侧设置肥料回收用的容器(未图示)或袋子(未图示)。
如图9和图12所示,当将切换杆68操作至排出位置时,通过操作轴70和连结杆71,操作成开闭部62接触连接管59的端部59a(衬垫)且关闭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一出口56的状态A2(相当于将鼓风机14的搬运风提供给排出导管29(排出路)的排出状态)。同时通过操作轴70和连结杆72,将送出部13的开闭部13d操作至开位置。
如图9和图12所示,在将切换杆68操作至排出位置的状态下,鼓风机14的搬运风从搬运风切换部26经由中继送风路50提供给排出导管29。此时,当将鼓风机14的搬运风提供给搬运风切换部26时,通过鼓风机14的搬运风,搬运风切换部26的开闭部62呈按压连接管59的端部59a(衬垫)的状态,关闭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一出口56的状态A2的密封性较高。
如图9和图12所示,当在使送出部13(旋转体48)停止的状态下将切换杆68操作至排出位置时,存储部12的肥料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排出至排出导管29,鼓风机14的搬运风提供至排出导管29,排出至排出导管29的肥料被搬运至排出管53,并从排出管53排出从而进行回收。
如图9和图12所示,当存储部12的肥料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排出至排出导管29时,如图4所示,通过将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倾斜配置,使肥料以沿着排出导管29的搬运风的流动方向(从图4的左侧朝向图4的右侧的方向)的方式,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进入排出导管29。
由此,如图4所示,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进入排出导管29的肥料不会与排出导管29的搬运风逆行而是能够乘着排出导管29的搬运风,从而顺利且流畅地沿着排出导管29进行搬运。
(15)
下面,针对上述(12)所述的回收残留在存储部12的肥料的构造,对回收残留在存储部12的肥料的状态(操作)进行说明(其二)。
如图9和图12所示,当将切换杆68操作至排出位置时(开闭部62接触连接管59的端部59a(衬垫)并关闭搬运风切换部26的第一出口56的状态A2),鼓风机14和排出导管29经由搬运风切换部26和中继送风路50呈连通状态。
因此,在上述状态下,当鼓风机14停止时,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进入排出导管29的肥料有可能经由搬运风切换部26和中继送风路50向鼓风机14逆流。
然而,在上述状态下,即使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进入排出导管29的肥料要经由搬运风切换部26和中继送风路50向鼓风机14逆流,也能够通过以下所述的[1]、[2]、[3],使肥料难以到达鼓风机14。
[1]
如图4和图10所示,在从背面观察时,以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与排出导管29连接的连接部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上部(与送出部13连接的连接部)相比位于远离中继送风路50的一侧的方式,配置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由此,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与排出导管29连接的连接部远离鼓风机14、搬运风切换部26以及中继送风路50,由此,肥料难以到达中继送风路50。
[2]
如图2所示,以在中继送风路50中鼓风机14侧比排出导管29(排出路)侧高的方式配置中继送风路50,由此,即使肥料到达中继送风路50,肥料也难以朝着搬运风切换部26进入中继送风路50。
[3]
如图2所示,鼓风机14的出口14a和搬运风切换部26在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比排出导管29高的位置。
(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连杆机构3的后部,以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承秧苗插植装置5和施肥装置11。
也可以在施肥装置11(多个送出部13的右端部),具有鼓风机14、电动马达25、搬运风切换部26以及中继送风路50,且在施肥装置11(多个送出部13)的左端部,具有供给量变更装置24以及电动马达65,如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也可以将鼓风机14设置在施肥装置1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
也可以不将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和开闭部13d设置在送出部13,而设置在存储部12。
(发明的第二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中继送风路50的内部的下表面(底面)构成台阶状而非直线状,或者具有凹凸,或者通过在中继送风路50的一部分具有中继送风路50的内径变小的部分,从而使肥料更加难以朝搬运风切换部26进入中继送风路50。
(发明的第三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二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中继送风路50形成为向上呈凸状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圆弧形等,而非直线状,或者相反,还可以形成为向下呈凸状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圆弧形。
(发明的第四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至(发明的第三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鼓风机14的出口14a和搬运风切换部26配置在与排出导管29相同的高度位置。
也可以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至(发明的第三其他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中继送风路50所涉及的构造设置在搬运风切换部26而非中继送风路50从而构成逆流防止部。当具有上述结构时,搬运风切换部26为中继送风路50。
(发明的第五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至(发明的第四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以下结构,即,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并非倾斜配置,而是将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形成为向下凸的圆弧状或台阶状,在从背面观察时,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与排出导管29连接的连接部与送出部13的引导排出路13c的上部(与送出部13连接的连接部)相比,位于远离中继送风路50的一侧。
(发明的第六其他实施方式)
不仅施肥装置11,对于将药剂作为农用粉粒体提供至农田面的药剂供给装置(存储部和送出部)(未图示)、将种子作为农用粉粒体提供至农田面的播种装置(存储部和送出部)(未图示)而言,也可以适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至(发明的第五其他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装备有施肥装置、将药剂作为农用粉粒体提供至农田面的药剂供给装置(存储部和送出部)、将种子作为农用粉粒体提供至农田面的播种装置(存储部和送出部)的乘坐型插秧机、乘坐型直播机等水田作业车。

Claims (7)

1.一种水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存储部,存储粉粒体;送出部,从所述存储部送出粉粒体;供给路,引导从所述送出部送出的粉粒体并提供至农田面;以及排出路,回收从所述存储部排出的粉粒体并进行排出,
所述水田作业车在将粉粒体从所述存储部送出至所述供给路的作业状态和将粉粒体从所述存储部排出至所述排出路的排出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所述水田作业车具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吹送搬运风,所述鼓风机、与所述供给路和所述排出路经由搬运风切换部连接,
所述搬运风切换部在将所述鼓风机的搬运风提供给所述供给路的作业状态和将所述鼓风机的搬运风提供给所述排出路的排出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所述水田作业车具有逆流防止部,所述逆流防止部防止从所述存储部排出至所述排出路的粉粒体流至所述鼓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流防止部为设置于所述鼓风机和所述排出路之间的中继送风路,
以在所述中继送风路,所述鼓风机侧比所述排出路侧高的方式,配置所述中继送风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风机的搬运风的出口配置在比所述排出路高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送出部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在机体的后部,所述供给路从所述送出部向后侧延伸,
所述排出路沿着多个所述送出部配置在左右方向上,并且,在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所述供给路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2、3、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送出部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在机体的后部,所述排出路沿着多个所述送出部配置在左右方向上,
在多个所述送出部的右端部或左端部,具有所述鼓风机、所述搬运风切换部以及所述中继送风路,
所述水田作业车具有引导排出路,所述引导排出路将从所述存储部排出的粉粒体向所述排出路引导,
在从背面观察时,所述引导排出路以所述引导排出路的与所述排出路连接的连接部位于比所述引导排出路的上部远离所述中继送风路的一侧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路从所述送出部向后侧延伸,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排出路配置在所述供给路的下侧,
在从背面观察时,所述供给路配置在所述引导排出路的上部和所述排出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5、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田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于机体的后部的后部踏板的上侧,具有所述存储部和所述送出部,
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排出路以与所述后部踏板的后端部的后侧邻接的方式设置。
CN201710347969.XA 2016-06-29 2017-05-17 水田作业车 Active CN107535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9159A JP6650842B2 (ja) 2016-06-29 2016-06-29 水田作業車
JP2016-129159 2016-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5144A true CN107535144A (zh) 2018-01-05
CN107535144B CN107535144B (zh) 2022-04-08

Family

ID=6094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7969.XA Active CN107535144B (zh) 2016-06-29 2017-05-17 水田作业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50842B2 (zh)
KR (1) KR102472826B1 (zh)
CN (1) CN1075351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9630A (zh) * 2018-02-28 2019-09-06 株式会社久保田 乘坐型作业机
CN113906880A (zh) * 2021-10-12 2022-01-1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分蘖期开沟施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9756B2 (ja) * 2018-03-28 2022-11-11 株式会社クボタ 圃場作業機
JP2019170259A (ja) * 2018-03-28 2019-10-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作業機
JP7118018B2 (ja) 2019-01-31 2022-08-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水田作業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0014A (ja) * 2002-01-22 2003-07-29 Iseki & Co Ltd 粉粒体繰出し装置
JP2003310008A (ja) * 2002-04-30 2003-11-05 Kubota Corp 施肥装置付き乗用型田植機
JP2005204540A (ja) * 2004-01-21 2005-08-04 Kubota Corp 施肥装置付き乗用型田植機
CN1954654A (zh) * 2005-10-25 2007-05-02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作业用行驶车辆
CN101779541A (zh) * 2009-01-20 2010-07-21 株式会社久保田 农用物料供给装置以及粉粒体供给装置
JP2014121296A (ja) * 2012-12-21 2014-07-03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CN204887967U (zh) * 2015-01-28 2015-12-23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US20160123330A1 (en) * 2014-11-04 2016-05-05 Cnh Industrial Canada, Ltd. Drive system for an agricultural product distribution system
CN205213372U (zh) * 2015-11-26 2016-05-11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0049B2 (ja) * 1995-11-17 2004-09-2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粒状物散布装置
JPH11196638A (ja) * 1998-01-19 1999-07-27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田植機
JP2005185149A (ja) * 2003-12-25 2005-07-14 Kubota Corp 作業機
JP6076237B2 (ja) 2013-11-25 2017-02-08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用資材供給装置
JP2016002007A (ja) 2014-06-13 2016-01-12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作業機
CA2905312C (en) * 2014-11-04 2021-03-30 Cnh Industrial Canada, Ltd. Hydraulic system for an air cart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0014A (ja) * 2002-01-22 2003-07-29 Iseki & Co Ltd 粉粒体繰出し装置
JP2003310008A (ja) * 2002-04-30 2003-11-05 Kubota Corp 施肥装置付き乗用型田植機
JP2005204540A (ja) * 2004-01-21 2005-08-04 Kubota Corp 施肥装置付き乗用型田植機
CN1954654A (zh) * 2005-10-25 2007-05-02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作业用行驶车辆
CN101779541A (zh) * 2009-01-20 2010-07-21 株式会社久保田 农用物料供给装置以及粉粒体供给装置
JP2014121296A (ja) * 2012-12-21 2014-07-03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US20160123330A1 (en) * 2014-11-04 2016-05-05 Cnh Industrial Canada, Ltd. Drive system for an agricultural product distribution system
CN204887967U (zh) * 2015-01-28 2015-12-23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CN205213372U (zh) * 2015-11-26 2016-05-11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9630A (zh) * 2018-02-28 2019-09-06 株式会社久保田 乘坐型作业机
CN113906880A (zh) * 2021-10-12 2022-01-1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分蘖期开沟施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3906880B (zh) * 2021-10-12 2023-01-2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分蘖期开沟施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02497A (ko) 2018-01-08
KR102472826B1 (ko) 2022-12-02
JP2018000058A (ja) 2018-01-11
JP6650842B2 (ja) 2020-02-19
CN107535144B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5144A (zh) 水田作业车
JP5249811B2 (ja) 作業機
JP5237855B2 (ja) 農用供給装置
CN114731804B (zh) 水田作业车
JP2013022002A (ja) 施肥装置付作業機
JP6739249B2 (ja) 水田作業車
JP2003210014A (ja) 粉粒体繰出し装置
JP3680972B2 (ja) 田植機の施肥装置駆動機構
JP2004121011A (ja) 粉粒体吐出機
JPH10295116A (ja) 直播機
JP2018000059A (ja) 水田作業車
JP4366888B2 (ja) 施肥装置付苗植機
JP2010124810A (ja) 乗用型農作業機
JP7138590B2 (ja) 水田作業機
JP2006325418A (ja) 施肥装置付乗用田植機
JP2006325418A5 (zh)
JP3597420B2 (ja) 田植機
JP2004024178A (ja) 苗移植機
JP3516867B2 (ja) 粉粒体繰出し装置
JP5488300B2 (ja) 施肥装置付乗用田植機
JP5547996B2 (ja) 農用粒状物供給装置
CN105191551A (zh) 插播系水田作业机
JP4727865B2 (ja) 側条施肥機
JP2003325013A (ja) 施肥装置
JP3620285B2 (ja) 施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